第三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习题

第三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习题
第三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习题

第三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习题

一、选择题

1.(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数

B. 正偏态

C. 负偏态

D. 偏态

E. 正态

2. 对数正态分布的原变量X 是一种( )分布。

A. 正态

B. 近似正态

C. 负偏态

D. 正偏态

E. 对称

3. 估计正常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应用( A. )。 A.)96.1,96.1(s x s x

+- B.)96.1,96.1(x x s x s x +- C.)645.1(lg lg x x s x +>

D.)645.1(s x +<

E.)645.1(lg lg x x s x +<

4. 估计正常成年男性尿汞含量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时,应用(E )。 A.)96.1,96.1(s x s x

+- B.)96.1,96.1(x x s x s x +- C.)645.1(lg lg x x s x +>

D.)645.1(s x +<

E.)645.1(lg lg x x s x +<

5.若某人群某疾病发生的阳性数X 服从二项分布,则从该人群随机抽出n 个人, 阳性数X 不少于k 人的概率为( )。

A. )()1()(n P k P k P ++++

B. )()2()1(n P k P k P +++++

C. )()1()0(k P P P +++

D. )1()1()0(-+++k P P P

E. )()2()1(k P P P +++

6.Piosson 分布的标准差σ和均数λ的关系是( )。

A. σλ>

B. σλ<

C. λ=2σ

D. λ=σ

E. λ与σ无固定关系

7.用计数器测得某放射性物质5分钟内发出的脉冲数为330个,据此可估计该放射性物质平均每分钟脉冲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 )。 A. 33096.1330± B. 33058.2330± C. 3396.133± D. 3358.233± E. 5/)33096.1330(±

8.Piosson 分布的方差和均数分别记为2

σ和λ,当满足条件( )时,Piosson 分布近似正态分布。

A. π接近0或1

B. 2σ较小

C. λ较小

D. π接近0.5

E. 202≥σ

9.二项分布的图形取决于( )的大小。

A. π

B. n

C.n 与π

D. σ

E. μ

10.(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CV

B.S

C. X σ

D. R

E. 四分位数间距

11.在参数未知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样,≥-μX ( )的概率为5%。

A. 1.96σ

B. 1.96

C. 2.58

D. S t ν,2/05.0

E. X S t ν,2/05.0

12.某地1992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

差为4g/L ,则其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

A. 10458.274÷?±

B. 10496.174÷?±

C. 458.274?±

D. 4474?±

E. 496.174?±

13.一药厂为了解其生产的某药物(同一批次)的有效成分含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随机抽取了该药10片,得其样本均数与标准差;估计该批药剂有效成分平均含量的95%可信区间时,应用( )。 A.),(,2/05.0,2/05.0X X s t X s t X νν+- B.)96.1,96.1(X X X X σσ+- C. ),(,2/05.0,2/05.0s t X s t X νν+- D.)96.1,96.1(X X X X +-

E. )96.1,96.1(p p s p s p +-

14.在某地按人口的1/20随机抽取1000人,对其检测汉坦病毒IgG 抗体滴度,得肾综合征出血热阴性感染率为5.25%,估计该地人群肾综合征出血热阴性感染率的95%可信区间时,应用( )。 A.),(,2/05.0,2/05.0X X s t X s t X νν+- B.)96.1,96.1(X X X X σσ+- C. ),(,2/05.0,2/05.0s t X s t X νν+- D.)96.1,96.1(X X X X +-

E. )96.1,96.1(p p s p s p +-

15.在某地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万人,进行一年伤害死亡回顾调查,得伤害死亡数为60人;估计该地每10万人平均伤害死亡数的95%可信区间时,应用( )。 A.),(,2/05.0,2/05.0X X s t X s t X νν+- B.)96.1,96.1(X X X X σσ+- C. ),(,2/05.0,2/05.0s t X s t X νν+- D.)96.1,96.1(X X X X +-

E. )96.1,96.1(p p s p s p +-

16.关于以0为中心的t 分布,错误的是( )。

A. 相同ν时,t 越大,P 越大

B. t 分布是单峰分布

C. 当∞→ν时,u t →

D. t 分布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

E. t 分布是一簇曲线

二、简单题

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2、二项分布的应用条件

3、正态分布、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的区别和联系

三、计算分析题

1、如何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2、某市2002年测得120名11岁男孩的身高均数为146.8cm,标准差为7.6cm,同时测得120名11岁女孩的身高均数为148.1cm,标准差为7.1cm,试估计该地11岁男、女童身高的总体均数,并进行评价。

3、按人口的1/20在某镇随机抽取312人,做血清登革热血凝抑制抗体反应检验,得阳性率为8.81%,求该镇人群中登革热血凝抑制抗体反应阳性率的95%可信区间。

抽样分布习题2014

抽样分布习题(11月7-8日交)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进行抽样推断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 ( ) (A )准确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随机性原则 (D )可靠性原则 2. 关于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 (A )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 (B )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3. 当总体内部差异比较大时,比较适用的抽样组织形式为 ( ) (A )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分层抽样 (D )简单随机抽样 4. 抽样过程中,无法避免和消除的是 ( ) (A )登记误差 (B )系统性误差 (C )测量工具误差 (D )随机误差 5. 某工厂连续生产,为了检查产品质量,在24小时中每隔30分钟,取2分钟的产品进行全部检查,这种抽样方式是 ( ) (A )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 (C )两阶段抽样 (D )分层抽样 6.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 ) (A )大于30 (B )小于30 (C )大于等于10 (D )小于10 7.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将 ( )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8.某班级学生的年龄是右偏的,均值为20岁,标准差为4.45.如果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那么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 ) (A )均值为20,标准差为0.445的正态分布(B )均值为20,标准差为4.45的正态分布 (C )均值为20,标准差为0.445的右偏分布(D )均值为20,标准差为4.45的右偏分布 9. 设随机变量2~()(1),1/X t n n Y X >=,则 ( ) (A ))(~2b x Y (B ))1(~2-n x Y (C ))1,(~n F Y (D )),1(~n F Y 10设n X X X ,,,21 是来自正态总体2,(σμN )的简单随机样本,X 是样本均值,记 ∑=--=n i i X X n S 1221)(11 ∑=-=n i i X X n S 1222 )(1 ∑=--=n i i X n S 1223)(11μ ∑=-=n i i X n S 1224 )(1μ 则服从自由度为n -1的t 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 ) (A )1/1--=n S X t μ (B )1/2--=n S X t μ(C )n S X t /3μ-= (D )n S X t /4μ-= 11.设随机变量X 和Y 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 ( ) (A )X+Y 服从正态分布。 (B )X 2+Y 2服从x 2分布。 (C )X 2和Y 2都服从x 2分布。 (D )X 2 / Y 2服从F 分布。

样本及抽样分布知识讲解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内容提要】 一、简单随机样本与统计量 1. 总体 用来表征某一随机试验的数量指标X ,其概率分布称为总体的分布。 2. 简单随机样本 在相同条件下,对总体X 进行n 次独立的重复观察,将所得结果12,,...,n X X X 称为从总体X 中抽取的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试验结束后,可得一组数值12,,...,n x x x ,称其为 12,,...,n X X X 的观察值。 注:若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12,,...,n X X X 相互独立,且与总体X 同分布。 3. 统计量 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T g X X X =为样本12,,...,n X X X 的实值函数,且不含任何未知参数,则称12(,,...,)n T g X X X =为一个统计量,将样本值12,,...,n x x x 代入后算出的函数值12(,,...,)n t g x x x =称为该统计量的值。 注: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为相应的样本值,则常用的统计量有: 4. 经验分布函数 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为相应的样本值,将样本值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编号12,1r x x x r n ***<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练习题

第六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练习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简单随机抽样样本均值X 的方差取决于_________和_________,要使X 的标准差降低到原来的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2. 设1217,,,X X X 是总体(,4)N μ的样本,2S 是样本方差,若2()0.01P S a >=,则a =____________。 3.若(5)X t ,则2X 服从_______分布。 4.已知0.95(10,5) 4.74F =,则0.05(5,10)F 等于___________。 5.中心极限定理是说:如果总体存在有限的方差,那么,随着_________的增加,不论这个总体变量的分布如何,抽样平均数的分布趋近于_____________。 6. 总体分布已知时,样本均值的分布为_________抽样分布;总体分布未知,大样本情况下,样本均值的分布为_________抽样分布。 7. 简单随机样本的性质满足_________和_________。 8.若(2,4)X N ,查分布表,计算概率(X 3)P ≥=_________。若(X )0.9115P a ≤=,计算a =_________。 9. 若12~(0,2),~(0,2),X N X N 1X 与2X 独立,则2212X X +()/2服从______分布。 10. 若~(16,4)X N ,则5X 服从___________分布。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中心极限定理可保证在大量观察下 ( ) A . 样本平均数趋近于总体平均数的趋势 B . 样本方差趋近于总体方差的趋势 C . 样本平均数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的趋势 D. 样本比例趋近于总体比例的趋势 2.设随机变量()(1)X t n n >,则21/Y X =服从 ( ) 。 A. 正态分布 B.卡方分布 C. t 分布 D. F 分布 3.某品牌袋装糖果重量的标准是(500±5)克。为了检验该产品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现从某日生产的这种糖果中随机抽查10袋,测得平均每袋重量为498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样本容量为10 B .抽样误差为2 C. 样本平均每袋重量是统计量 D. 498是估计值 4.设总体均值为100,总体方差为25,在大样本情况下,无论总体的分布形式如何,样本平均数的分布都是服从或近似服从( ) A. (100/,25)N n B. N C. (100,25/)N n D. (100,N 5、设2(0,1),(5),X N Y χ且X 与Y 独立,则随机变量_________服从自由度为5的t 分布。 ( ) A. /X Y B. 5/Y X C. /X /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计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与参数估 计

抽样和参数估计 推断统计:利用样本统计量对总体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行推断。 从数据得到对现实世界的结论的过程就叫做统计推断(statisticalinference)。这个调查例子是估计总体参数(某种意见的比例)的壹个过程。 估计(estimation)是统计推断的重要内容之壹。统计推断的另壹个主要内容是本章第二节要介绍的假设检验(hypothesistesting)。 因此本节内容就是由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即: 学习目标:了解抽样和抽样分布的基本概念 理解抽样分布和总体分布的关系 了解点估计的概念和估计量的优良标准 掌握总体均值、总体比例和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一节抽样和抽样分布 回顾相关概念:总体、个体和样本 抽样推断:从所研究的总体全部元素(单位)中抽取壹部分元素(单位)进行调查,且根据样本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 总体(Population):调查研究的事物或现象的全体参数 个体(Itemunit):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所抽取的部分个体统计量 样本容量(Samplesize):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 壹般将样本单位数不少于三十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样本单位数不到三十个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壹、抽样方法及抽样分布 1、抽样方法

(1)、概率抽样:根据已知的概率选取样本 ①、简单随机抽样:完全随机地抽选样本,使得每壹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 会(概率)被抽中。 注意:在有限总体的简单随机抽样中,由抽样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又可分为重 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而且,根据抽样中是否排序,所能抽到的样本个数往往不同。 ②、分层抽样:总体分成不同的“层”(类),然后在每壹层内进行抽样 ③、整群抽样:将壹组被调查者(群)作为壹个抽样单位 ④、等距抽样:在样本框中每隔壹定距离抽选壹个被调查者 (2)非概率抽样:不是完全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①、非随机抽样:由调查人员自由选取被调查者 ②、判断抽样:通过某些条件过滤来选择被调查者 (3)、配额抽样:选择壹群特定数目、满足特定条件的被调查者 2、抽样分布 壹般地,样本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及其取值概率所形成的概率分布,统计上称为抽样分布(samplingdistribution)。 某个样本统计量(如均值、比例、方差等)的抽样分布,从理论上说就是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由每壹个样本计算出的该统计量数值的相对频数分布或概率分布。 二、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和中心极限定理 1、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壹个例子)

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基本要求】1、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2、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并会计算; 3、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及其结论; 4、理解分位数的概念,会计算几种重要分布的分位数。 【本章重点】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计算;抽样分布——2 分布,t分布, F分布;分位数的理解和计算。 【本章难点】对样本、统计量及分位数概念的理解;样本矩的计算。 【学时分配】4学时 【授课内容】 §6.0 前言 前面五章我们研究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从中得知: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分支。它是从一个数学模型出发(比如随机变量的分布)去研究它的性质和统计规律性;而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数理统计,也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门数学分支。所不同的是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观测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数据来选择、构造数学模型(即研究随机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部分到整体)。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种种合理性的估计、判断和预测,为决策者和决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数理统计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6.1 随机样本 1

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个体 在数理统计学中,我们把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在研究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时,该批灯泡的全体就组成了总体,而其中每个灯泡就是个体;在研究我校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情况时,该校的全体男大学生组成了总体,而每个男大学生就是个体。 但对于具体问题,由于我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个体的种种具体特性,而仅仅是它的某一项或几项数量指标X(可以是向量)和该数量指标X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在上述例子中X是表示灯泡的寿命或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试验中,抽取了若干个个体就观察到了X的这样或那样的数值,因而这个数量指标X是一个随机变量(或向量),而X的分布就完全描写了总体中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数量指标的分布状况。由于我们关心的正是这个数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后就把总体和数量指标X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等同起来。 定义1:把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为数量指标X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相应的随机变量X的分布的研究,所谓总体的分布也就是数量指标X的分布,因此,X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分别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今后将不区分总体与相应的随机变量,笼统称为总体X。根据总体中所包括个体的总数,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例1:考察一块试验田中小麦穗的重量: X=所有小麦穗重量的全体(无限总体);个体——每个麦穗重x 2

抽样分布习题与答案

第 4 章抽样分布自测题选择题 1.抽样分布是指() A. 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B. 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D. 样本数量的分布 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2 A. B. x C.2 D. n 3.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2 A. B.x C.2 D. n 4.从均值为,方差为2 n 的样本,则()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 A.当 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只有当 n<30 时,样本均值x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样本均值 x 的分布与n无关 D. 无论 n 多大,样本均值x 的分布都是非正态分布 5.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该总体中抽取容量为 36 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A. 服从非正态分布 B. 近似正态分布 C. 服从均匀分布 D. 服从 2 分布 6. 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则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 本均值的标准差()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减小 D.无法确定 7. 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 5 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 元,标准差为 400 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 天,并计算这100 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 元,标准差为40 元 B.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 元,标准差为40 元 C.右偏,均值为2500 元,标准差为400 元 D.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 元,标准差为400 元 8. 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 分钟,标准差为 3 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 81 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 正态分布,均值为12 分钟,标准差为0.33 分钟 B. 正态分布,均值为12 分钟,标准差为 3 分钟 C. 左偏分布,均值为12 分钟,标准差为 3 分钟

习题六 样本及抽样分布.

习题六样本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设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观察值为:2.1,5.4,3.2,9.8,3.5,则样本均值 = 4.8 ,样本方差 =; 2.在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 36 的样本,则均值落在4与6之间的概率 = 0.9332 ; 3.设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 (单位:小时,抽取一容量为9的样本,得到 ,则; 4.设为总体的一个样本,则 0.025 ; 5.设为总体的一个样本,且服从分布,这里, ,则1/3 ; 6.设随机变量相互独立,均服从分布且与分别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服从参数为 9 的 t 分布。 7.设是取自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且 ,则 0.05 , 0.01 时,统计量服从分布,其自由度为 2 ;

8.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 本,则随机变量 服从 F 分布,参数为 10,5 ; 9.设随机变量则 F(n,1 ; 10.设随机变量且,A为常数,则 0.7 二、选择题 1.设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是样本均值, 记 则服从自由度的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A ); A. B. C. D. 2.设是经验分布函数,基于来自总体的样本,而是总体的分布函数,则下列命题错误的为,对于每个给定的( B ) A.是分布函数 B.依概率收敛于 C.是一个统计量 D.其数学期望是

3.设总体服从0-1分布,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是样本均值,则下列各选项中的量不是统计量的是( B ) A. B. C. D. 4.设是正态总体的一个样本,其中已知而未知,则下列各选项中的量不是统计量的是( C )。 A. B. C. D. 5.设和分别来自两个正态总体和的样本,且相互独立,分别为两个样本的样本方差,则服从的统计量是( B ) A. B. C. D. 6.设是正态总体的一个样本,和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下面结论不成立的有( D ) A.相互独立; B.与相互独立; C.与相互独立D.与相互独立。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4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4章抽样与抽样分布

第4章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全免) 1. 一个具有64 n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 = 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给出x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 准差 ⑵描述x的抽样分布的形状。你的回答依赖于 样本容量吗? ⑶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5.15 = x的值。 ⑷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23 x的值。 = 解: 已知n=64,为大样本,μ=20,σ=16, ⑴在重复抽样情况下,x的抽样分布的均值为 a. 20, 2 b. 近似正态 c. -2.25 d. 1.50 2 . 参考练习4.1求概率。 ⑴x<16;⑵x>23;⑶x>25;⑷.x落在16和22之间;⑸x<14。 解: a. 0.0228 b. 0.0668 c. 0.0062 d. 0.8185 e. 0.0013 3. 一个具有100 n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 = μ、16=σ的总体。试求下列概率的近似值:30 =

解: a. 0.8944 b. 0.0228 c. 0.1292 d. 0.9699 4. 一个具有9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100=μ和10=σ的总体。 ⑴ 你预计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 ⑵ 你认为x 至多偏离μ多么远? ⑶ 为了回答b 你必须要知道μ吗?请解释。 解:a. 101, 99 b. 1 c. 不必 5. 考虑一个包含x 的值等于0,1,2,…,97,98,99的总体。假设x 的取值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运用计算机对下面的每一个n 值产生500个随机样本,并对于每一个样本计算x 。对于每一个样本容量,构造x 的500个值的相对频率直方图。当n 值增加时在直方图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存在什么相似性?这里30,10,5,2====n n n n 和50=n 。 解:趋向正态 6. 美国汽车联合会(AAA )是一个拥有90个俱 乐部的非营利联盟,它对其成员提供旅行、

抽样分布习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第4章 抽样分布自测题 选择题 1.抽样分布是指( ) A. 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 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 样本数量的分布 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 A. μ B. x C. 2σ D. n 2 σ 3.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 A. μ B. x C. 2σ D. n 2σ 4. 从均值为μ,方差为2σ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n 的样本,则( ) A. 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 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 只有当n<30时,样本均值x 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 样本均值x 的分布与n 无关 D. 无论n 多大,样本均值x 的分布都是非正态分布 5. 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该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 A. 服从非正态分布 B. 近似正态分布 C. 服从均匀分布 D. 服从2χ分布 6. 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则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减小 D.无法确定 7. 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右偏,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8. 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81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0.33分钟 B. 正态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C. 左偏分布,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

(完整版)样本及抽样分布.doc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基本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2、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并会计算; 3、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及其结论; 4、理解分位数的概念,会计算几种重要分布的分位数。 【本章重点】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计算;抽样分布—— 2 分布,t分布, F分布;分位数的理解和计算。 【本章难点】对样本、统计量及分位数概念的理解;样本矩的计算。 【学时分配】 4 学时 【授课内容】 §6.0前言 前面五章我们研究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从中得知: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 门数学分支。它是从一个数学模型出发(比如随机变量的分布)去研究它的性质和统计规律性; 而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数理统计,也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应用十分广泛的 一门数学分支。所不同的是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观测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数据来 选择、构造数学模型(即研究随机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部分到整体)。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种种合理性的估计、判断和预测,为决策者和决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数理 统计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6.1随机样本 1

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个体 在数理统计学中,我们把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在研究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时,该批灯泡的全体就组成了总体,而其中每个灯泡就是 个体;在研究我校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情况时,该校的全体男大学生组成了总体,而每 个男大学生就是个体。 但对于具体问题,由于我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个体的种种具体特性,而仅仅是它的某一项或几 项数量指标 X ( 可以是向量 ) 和该数量指标X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在上述例子中 X 是表示灯泡的寿命或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试验中,抽取了若干个个体就观察到了X 的这样或那样的数值,因而这个数量指标X 是一个随机变量(或向量),而 X 的分布就完全描写了总体中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数量指标的分布状况。由于我们关心的正是这个数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后就把总体和数量指标 X 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等同起来。 定义 1:把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为数量指标X 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相应的随机变量X 的分布的研究,所谓总体的分布也就是数量指 标 X 的分布,因此, X 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分别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今后将不区分总体与相应的随机变量,笼统称为总体 X 。根据总体中所包括个体的总数,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 和无限总体。 例 1:考察一块试验田中小麦穗的重量: X =所有小麦穗重量的全体(无限总体);个体——每个麦穗重x 2

统计学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

第6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练习题 6.1 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x 估计总体均值。 (1) x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 x 的标准差是多少? (3) x 的抽样分布是什么? (4) 样本方差2 s 的抽样分布是什么? 6.2 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32=μ,标准差5=σ。从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用于获得总体信息。 (1)x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x 的标准差是多少? 6.3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6.4 设总体均值17=μ,标准差10=σ。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25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25x ;同样,抽取一个样本量为100的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100x 。 (1)描述25x 的抽样分布。 (2)描述100x 的抽样分布。 6.5 从10=σ的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50的随机样本,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1)重复抽样。 (2)不重复抽样,总体单位数分别为50000、5000、500。 6.6 从4.0=π的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 (1)p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p 的标准差是多少? (3)p 的分布是什么? 6.7 假定总体比例为55.0=π,从该总体中分别抽取样本量为100、200、500和1000的样本。

(1) 分别计算样本比例的标准差p σ。 (2) 当样本量增大时,样本比例的标准差有何变化? 6.8 假定顾客在超市一次性购物的平均消费是85元,标准差是9元。从中随机抽取40个顾 客,每个顾客消费金额大于87元的概率是多少? 6.9 在校大学生每月的平均支出是448元,标准差是21元。随机抽取49名学生,样本均值 在441~446之间的概率是多少? 6.10 假设一个总体共有8个数值:54,55,59,63,64,68,69,70。从该总体中按重复 抽样方式抽取2=n 的随机样本。 (1) 计算出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 (2) 一共有多少个可能的样本? (3) 抽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出每个样本的均值。 (4) 画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直方图,说明样本均值分布的特征。 (5) 计算所有样本均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与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得 到的结论是什么? 6.11 从均值为5.4=μ,方差为25.82=σ的总体中,抽取50个由5=n 个观测值组成的 随机样本,结果见Book6.11。 (1) 计算每一个样本的均值。 (2) 构造50个样本均值的相对频数分布,以此代表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 (3) 计算50个样本均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x σ。 6.12 来自一个样本的50个观察值见Book6.12。 (1) 用组距为10构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 (2) 这组数据大概是什么分布?

抽样分布习题

抽样分布习题 1.抽样分布是指( C ) A 一个样本各观测值的分布 B 总体中各观测值的分布 C 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D 样本数量的分布 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 A )。 A μ B x C 2σ D n 2 σ 3.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 D )。 A μ B x C 2σ D n 2 σ 4.从一个均值μ=10,标准差σ=0.6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容量为n=36的样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的,则样本均值x 小于 9.9的近似概率为( A )。 A 0.1587 B 0.1268 C 0.2735 D 0.6324 5.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B ) A 服从非正态分布 B 近似正态分布 C 服从均匀分布 D 服从2χ分布 6.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

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C )A 保持不变 B 增加 C 减小D 无法确定 7. 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布为( B )。 A 50,8 B 50,1 C 50,4 D 8,8 8.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B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 右偏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 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9. 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 ) A 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 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习题六__样本及抽样分布解答

样本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 ?设来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观察值为:2.1, 5.4, 3.2, 9.8, 3.5,则样本均值= 4.8 ,样本方差=2.7161 2; 2. 在总体X ~ N (5,16)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均值X落在4 与6之间的概率=0.9332 ; 3. 设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X~N(1000,二2)仲位:小时),抽取一容量为 9 的样本,得到殳=940,s =100 ,则P(X ::: 940) = ___________ ; 7 4. 设X1,X2,?., X7 为总体X ~ N(0,0.52)的一个样本,则Pr X i24^ 0.025 : i=1 5. 设X1,X2,...,X6为总体X ~ N(0,1)的一个样本,且CY服从2分布,这里, Y =(X1 X2 X3)2(X4 X5 X6)2,则C=血_ ; 6?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均服从N(0,32)分布且X1,X2,...,X9与Y,Y2,...,Y分 别是来自总体X ,Y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U= X1... X9服从参数为—9 H2+...+Y2 的_L_分布。 7. 设X11X21X31X4是取自X ~ N(0,22)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且 ^a(X^2X2)2b(3X^4X4)2,,则a = 0.05 , 0.01 时,统计量Y 服从 2分布,其自由度为一2_; 1 9. 设随机变量X ~t(n)(n 1),Y 2,则Y~ —; X 1 10. 设随机变量X~F(n,n)且P(X∣>A) = 0.3 , A 为常数,则P(XA—)= 0.7 A

8. 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X ~ N(0,22),而X1,X2,...,X15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 X 2十+X2 样本,则随机变量Y X1 2... 利服从F 分布,参数为10,5 ; 2(X11 +...+X15)

抽样技术简答题及答案

抽样技术各类简答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1.请列举一些你所了解的以及被接受的抽样调查。 略 2.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答: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误差分布理论,概率理论。 大数定律是统计抽样调查的数理基础,也给统计学中的大量观察法提供了理论和数学方面的依据;中心极限定理说明,用样本平均值产生的概率来代替从总体中直接抽出来的样本计算的抽取样本的概率,为抽样推断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认识抽样误差及其分布的目的是希望所设计的抽样方案所取得的绝大部分的估计量能较好的集中在总体指标的附近,通过计算抽样误差的极限是抽样误差处于被控制的状态;概率论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而引进统计学中,是统计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3.抽样调查的特点。 答:1)随机抽样;2)以部分推断总体;3)存在抽样误差,但可计算,控制;4)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费用低;5)抽样技术灵活多样;6)应用广泛。 4.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 答:样本可能数目是在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所有可能被抽中的不同样本的个数,用A表示。 意义:正确理解样本可能数目的概念,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抽样调查误差的计算,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等一系列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5.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答:抽样误差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时的误差,它属于一种代表性误差,在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计算,并且可以被控制在任意小的范围内;影响 抽样误差的因素:1)有样本量大小,抽样误差通常会随着样本量的大小而增减,在某 些情形下,抽样误差与样本量大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2)所研究现象总体变异程度 的大小,一般而言,总体变异程度越大则抽样误差可能越大;3)抽样的方式方法, 如放回抽样的误差大于不放回抽样,各种不同的抽样组织方式也常会有不同的抽样误 差。 在实际工作中,样本量和抽样方式方法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总体变异程度虽不可以 控制,但却可通过设计一些复杂的抽样技术而将其影响加以控制。 习题二 三简答题 1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的区别 答:概率抽样是指在抽取样本单元时,每个总体单元有一个非零的入样概率,并且样本单元的抽取应遵循一定的随机化程序。 2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 答:普查是对总体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抽样调查仅对总体中的部分单元进行调查。 3何谓抽样效率,如何评价设计效果? 答:两个抽样方案的抽样方差之比为抽样效率。当某个估计量的方差比另一估计量的方差小时,则称方差小的估计量效率比较高,因方差的大小与样本容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比

样本与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与抽样分布 §6.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 例:有一批灯泡,要从使用寿命这个数量指标来看其质量,设寿命用X表示。 (1)若规定寿命低于1000小时的产品为次品。此问题是求P(X 1000)=F(10000),求F(x)? (2)从平均寿命、使用时数长短差异来看其质量,即求E(x)?、D(x)?。 要解决二个问题

1.试验设计抽样方法。 2.数据处理或统计推断。 方法具有“从局部推断总体”的特点。 二.总体(母体)和个体 1.所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成员(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说明: (1)对总体我们关心的是研究对象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数量指标(或属性指标)以及他们在整体中的分布。所以总体是个体的数量指标的全体。 (2)为研究方便将总体与一个R.V X

对应(等同)。 a.总体中不同的数量指标的全体, 即是R.V.X的全部取值。 b.R.V X的分布即是总体的分布 情况。 例:一批产品是100个灯泡,经测试其寿命是: 1000小时1100小时 1200小时 20个30个50个 X 1000 1100 1200 P 20/100 30/100

50/100 (设X表示灯泡的寿命)可知R.V.X的分布律, 就是总体寿命的分布,反之亦然。 常称总体X,若R.VX~F(x),有时也用F(x)表示一个总体。 (3)我们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可能要观测两个或多个数量指标,则可用多维随机向量(X,Y,Z, …)去描述总体。 2.总体的分类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三.简单随机样本. 1.定义6.1 :从总体中抽得的一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子样(样本),取得的个体叫样品,样本中样品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也叫样本量)。每个样品的测试值叫观察值。 取得子样的过程叫抽样。 样本的双重含义: (1)随机性: 用(X 1,X 2, ……X n) n维随机向量表 示。 X i表示第i个被抽到的个体,是随机变量。(i=1,2,…n)

统计学习题答案_第4章__抽样与抽样分布

第4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全免) 1. 一个具有64=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 给出x 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准差 ⑵ 描述x 的抽样分布的形状。你的回答依赖于样本容量吗? ⑶ 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5.15=x 的值。 ⑷ 计算标准正态z 统计量对应于23=x 的值。 解: 已知 n=64,为大样本,μ=20,σ=16, ⑴在重复抽样情况下,x 的抽样分布的均值为 a. 20, 2 b. 近似正态 c. -2.25 d. 1.50 2 . 参考练习4.1求概率。 ⑴x <16; ⑵x >23; ⑶x >25; ⑷.x 落在16和22之间; ⑸x <14。 解: a. 0.0228 b. 0.0668 c. 0.0062 d. 0.8185 e. 0.0013 3. 一个具有1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30=μ、16=σ的总体。试求下列概率的近似值: 解: a. 0.8944 b. 0.0228 c. 0.1292 d. 0.9699 4. 一个具有9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100=μ和10=σ的总体。 ⑴ 你预计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 ⑵ 你认为x 至多偏离μ多么远? ⑶ 为了回答b 你必须要知道μ吗?请解释。 解:a. 101, 99 b. 1 c. 不必 5. 考虑一个包含x 的值等于0,1,2,…,97,98,99的总体。假设x 的取值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运用计算机对下面的每一个n 值产生500个随机样本,并对于每一个样本计算x 。对于每一个样本容量,构造x 的500个值的相对频率直方图。当n 值增加时在直方图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存在什么相似性?这里30,10,5,2====n n n n 和50=n 。 解:趋向正态 6. 美国汽车联合会(AAA )是一个拥有90个俱乐部的非营利联盟,它对其成员提供旅行、 金融、保险以及与汽车相关的各项服务。1999年5月,AAA 通过对会员调查得知一个4口之家出游中平均每日餐饮和住宿费用大约是213美元(《旅行新闻》Travel News ,1999年5月11日)。假设这个花费的标准差是15美元,并且AAA 所报道的平均每日消费是总体均值。又假设选取49个4口之家,并对其在1999年6月期间的旅行费用进行记录。 ⑴ 描述x (样本家庭平均每日餐饮和住宿的消费)的抽样分布。特别说明x 服从怎样

贾俊平《统计学》(第5版)课后习题-第6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第6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量?为什么要引进统计量?统计量中为什么不含任何未知参数? 答:(1)设12n X X X ,, …,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容量为n 的一个样本,如果由此 样本构造一个函数12()n T X X X ,,…,,不依赖于任何未知参数,则称函数12()n T X X X ,,…,是一个统计量。 (2)在实际应用中,当从某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后,并不能直接应用它去对总体的有关性质和特征进行推断,这是因为样本虽然是从总体中获取的代表,含有总体性质的信息,但仍较分散。为了使统计推断成为可能,首先必须把分散在样本中关心的信息集中起来,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构造不同的样本函数。 (3)统计量是样本的一个函数。由样本构造具体的统计量,实际上是对样本所含的总体信息按某种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把分散在样本中的信息集中到统计量的取值上,不同的统计推断问题要求构造不同的统计量,所以统计量不包含未知参数。 2.判断下列样本函数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 1121021210310410()/10 min() T X X X T X X X T X T X μ μσ =+++==-=-…,,…,()/答:统计量中不能含有未知参数,故1T 、2T 是统计量,3T 、4T 不是统计量。

3.什么是次序统计量? 答:设12n X X X ,, …,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一个样本,()i X 称为第i 个次序统计量,它是样本 12()n X X X ,,…,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每当样本得到一组观测值12X X ,,…,n X 时,其由小到大的排序 (1)(2)()()i n X X X X ≤≤≤≤≤……中,第i 个值()i X 就作为次序统计量()i X 的观测值,而(1)(2)()n X X X ,,…,称为次序统计量,其中(1)X 和()n X 分别为最小和最大次序统计量。 4.什么是充分统计量? 答:在统计学中,假如一个统计量能把含在样本中有关总体的信息一点都不损失地提取出来,那对保证后边的统计推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统计量加工过程中一点信息都不损失的统计量通常称为充分统计量。 5.什么是自由度? 答:统计学上的自由度是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变量的个数。 6.简述2 χ分布、t 分布、F 分布及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答:(1)随机变量X 1,X 2,… X 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它们的平方和21 n i i X =∑服从自由度为n 的2 χ分布。(2)随机变量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Y 服从自由度为n 的2 χ分布,且X 与Y 独立,

(抽样检验)第四章抽样理论和参数估计

第四章抽样理论和参数估计 知识引入 1970 年美国首次进行征兵抽签,组织者将19-25岁的适龄青年按年龄分组,使用编号001-366 的等重量塑料球,001代表1月1日出生者,031代表1月31日…,366代表12月31日。然后将所有塑料球放入滚筒中混合抽取号码,每组抽中号码对应生日的青年依次应征,直到人数足够为止。 之后,有记者指出此次抽签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他们注意到,年末生的人似乎倾向于被抽到较前面的征兵顺序。其结果就是一堆12 月份生的人去了越南战场。后来,经过统计学家的分析,发现这种“偏差”确实存在;经过分析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代表生日的号码塑料球是一次按一整个月份装入滚筒中混合的,加上又没有均匀混合;于是1 月份的生日容易在滚筒底下,12 月份的是最后才装进去,容易在上面。 在抽样术语中,经常能够听到“随机抽样”、“随机选择”这样的表述,“随机性”原则其实保证了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相等,因而被认为是保证各种抽签、选择过程公平、公正的一个基本手段。上述抽样就没有保证这种随机性。 在本章中,我们还会看到,作为推断的基础,我们直接研究的样本是否“得当”对研究总体十分关键,可以通过一定的抽样设计制定科学、合理、公正的抽样方法。如上述随机性原则可以保证抽样可以使得样本和总体有相同的内部结构,也就是说有最大的可能使总体的某些特征在样本中得以再现。本章在介绍必要的抽样概念和抽样方法基础上,重点介绍抽样分布理论,并对参数估计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节抽样和常用抽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sampling)或取样,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位于数据收集之前,恰当的抽样设计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关键环节,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假设检验或参数估计的基础。抽样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在绪论中均已介绍。一个合理可行的抽样设计,一方面要求针对调查或实验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适宜抽样方法;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调查研究所要求的精确度及经费状况确定样本容量。 一般所说的随机抽样,就是指简单随机抽样,它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适用范围广,最能体现随机性原则且原理简单。抽取时,总体中每个个体应独立地、等概率地被抽取。常用的实施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1、抽签法:是把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编上号并做成签,充分混合后从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这部分签所对应的个体就组成一个样本。 2、随机数表法:所谓随机数表或乱码表,是由一些任意的数毫无规律地排列而的数表。教材附表17即是一万个数字的随机数表。 随机数表的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