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其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授粉后可不进行套袋处理

B. 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极好地解释了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由此证明该定律的正确性

C. 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

D. 若以F2的高茎豌豆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4、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母本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必须进行套袋处理,A错误;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解释了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情况,但据此不能证明该定律真实可靠,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B错误;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C正确;若以F2的高茎豌豆(1/3DD、2/3Dd)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1/4=1/6,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的特点;识记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获得F1,F1自交,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统计子代样本的数目足够多

B. F1产生的各基因型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C. F2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D.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目相等

『答案』D

『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据此答题。

『详解』杂交实验中,统计子代样本的数目要足够多,A正确;F1产生的各基因型配子结合机会相等,B正确;F2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C正确;F1产生的雄配子(花粉)数目多于雌配子(卵细胞)数目,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掌握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 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 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答案』D

『解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可能会由于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导致身高不同,反之,基因型不同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环境因素导致身高相同,A正确;

在缺光的环境中,绿色幼苗由于叶绿素合成受影响而变黄,B正确;

O型血夫妇的基因型均为ii,两者均为纯合子,所以后代基因型仍然为ii,表现为O型血,这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正确;

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是由于亲代是杂合子,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错误。

『点睛』结合“基因型+环境=性状”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时,注意各项描述个体间的异同是基因型决定的,还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4.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做父本、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母本,将杂交所得F2进行自交,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下列操作将会对F2表现型的比例造成明显影响的是()

A. 将亲本中的父本和母本交换后进行杂交实验

B. 亲本产生的种子中有少部分没有培育成F1植株

C. F1植株进行自花传粉的同时又进行人工异花授粉

D. 根据F2植株上种子的性状统计出F2代性状分离比

『答案』D

『解析』F2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说明F1是黄色圆粒双杂合体。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详解』如果两对性状由2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亲本正交和反交子二代的表现型比例都是9:3:3:1,A错误;亲本产生的种子即子一代,基因型相同,部分不能形成子一代个体,不会影响子二代9:3:3:1的分离比,B错误;子一代基因型相同,自花授粉与人工异花授粉不会影响9:3:3:1的分离比,C错误;子二代植株上种子的性状是子三代,统计的分离比不是9:3:3:1,D正确;故选D。

5.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

B. 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 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答案』A

『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规律:

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有体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三种,A错误;

B、由于神经细胞高度分化,其核DNA不发生复制,所以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 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都为2n,B正确;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正确;

D、一条染色体只有一个着丝点,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点数目都相同,D正确。故选A。

6.在雄性果蝇的精巢中,下列细胞内一定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A.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B. 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

C.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

D. 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

『答案』A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精原细胞都只含有1个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含有2个Y染色体。

『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此时期肯定含有2条Y染色体,A正确;初级精母细胞四分体时期只含有1条Y染色体,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但细胞中仍只含有1条Y染色体,C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也可能不含Y 染色体,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和数目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雄性动物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所含的Y染色体的数目。

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精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X染色体

B.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

『答案』B

『解析』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传递,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隔代交叉遗传;(3)母病子必病。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世代连续性;(3)父病女必病。『详解』A、初级精母细胞一定含有X染色体,但是精细胞不一定含有X染色体,A错误;

B、基因在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遗传,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患者可能携带了正常基因,其儿子不一定患病,C错误;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D错误。

故选B。

8.下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

B. 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 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 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为一对同源染色体,1与2、5与6、3与4、7与8为相同基因,1(或2)与3或4可能是等位基因,5(或6)与7或8可能是等位基因。

『详解』1与2是相同基因,1与3、4可能互为等位基因,1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B正确;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1与5在同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5与6是相同的基因,因此1与6的组合不能形成重组配子,D错误。故选B。

9.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 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 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 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的雄果蝇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 r Y),因此亲本控制翅型的基因型肯定为Bb×Bb。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子一代中全部为白眼雄果蝇,不会出现1/8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 R X r和BbX r Y。『详解』A.根据分析,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故A正确;

B.F1出现长翅雄果蝇(B-)的概率为3/4×1/2=3/8,故B错误;

C.母本BbX R X r产生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父本BbX r Y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

子占1/2,因此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都占1/2,故C正确;的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 r,

故D正确。故选B。

10.鹦鹉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羽色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R1基因控制红色,R2基因控制黄色,R3基因控制绿色。现有绿色雄性鹦鹉和黄色雌性鹦鹉

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雌性︰红色雌性︰绿色雄性︰红色雄性=1︰1︰1︰1。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的鹦鹉存在6种基因型

B.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C. 3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R3>R1>R2

D. 红羽雄性和黄羽雌性的杂交后代可根据羽色判断鹦鹉性别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绿色雄性鹦鹉(Z R3Z_)和黄色雌性鹦鹉(Z R2W)杂交,子代出

现绿色雌性(Z R3W)、红色雌性(Z R1W)、绿色雄性(Z R3Z_)、红色雄性(Z R1Z_),根据子

代有红色雌性(Z R1W),说明绿色雄性鹦鹉为Z R3Z R1,绿色R3对红色R1是显性;据此可知

子代红色雄性为Z R1Z R2,说明红色R1对黄色R2是显性,故3个复等位基因显隐性关系为

R3>R1>R2。

『详解』A. 3个复等位基因控制该种鹦鹉羽色的基因组合共9种,其中雌性3种,雄性6

种,A错误;

B. 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

C. 据分析可知,3个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为R3>R1>R2,C正确;

D. 红羽雄性(Z R1Z R1或Z R1Z R2)和黄羽雌性(Z R2W)杂交,如果Z R1Z R1和Z R2W杂交,后

代全是红色(Z R1Z R2、Z R1W),无法根据羽色判断其子代的性别,D错误。

11.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

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大肠杆菌)的病毒,

具有蝌蚪状外形,头部呈正20面体,外壳由蛋白质构成,头部包裹DNA作为遗传物质。

侵染寄主时,尾鞘收缩,头部的DNA即通过中空的尾部注入细胞内,进而通过寄主体内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

『详解』A、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不会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T2噬菌体是DNA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病毒颗粒内不会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噬菌体的原料来自于宿主细胞,C正确;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是RNA病毒,也是逆转录病毒,与T2噬菌体(DNA病毒)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都不相同,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T2噬菌体和HIV的结构和增殖方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区分。

1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

A. 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 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

D. 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的本质

『答案』C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是:

(1)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DNA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这为解释DNA如何储存遗传信息提供了依据;一个DNA分子之所以能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其原因是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精确完成,所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为人们后来阐明DNA复制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详解』A. 在Watson和Crick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已经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

B. Watson和Crick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错误;

C. 结构决定功能,清楚了DNA双螺旋结构,就可以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C正确;

D. 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错误。

故选C。

13.将洋葱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时期是分裂前期

B. 第一个细胞周期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都有一半的染色体被标记

C. 第二个细胞周期的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仅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D. 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每个子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此时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的一条链上含有标记,一条链不标记。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的过程中,此时形成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一条链是有标记的,另一条姐妹染色单体是不含标记的;但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因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是不同的。

『详解』A、胸腺嘧啶是DNA合成的原料之一,在第一个细胞中周期中,细胞内放射性迅速升高的是DNA复制的时期间期,A错误;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DNA的一条链上含有标记,一条链不标记,此时每条染色体都有标记,B错误;

C、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形成的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的DNA的一条链是有标记的,另一条姐妹染色单体是不含标记的,C正确;

D、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因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有可能是不同的,D错误。故选C。

『点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③含子代链的DNA有2n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

14.miRNA 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 能抑制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 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 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iRNA 基因转录时,R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

B. W 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 miRNA 与W 基因mRNA 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 与T、C 与G 配对

D. miRNA 抑制W 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双链结构的miRNA 直接与W 基因的mRNA 结

合所致

『答案』B

『解析』本题以“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学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据此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混合了密码子与启动子的内涵而导致对A选项的误判:密码子位于mRNA上,起始密码为翻译的起始点;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详解』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A错误;B、真核细胞内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正确;

C、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C错误;

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所致,D错误。

故选B。

15.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存在于所有生物中,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仅存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中

B. 基因突变使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影响了性状,而基因重组是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对性状无影响

C. 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这为基因重组提供了可能,从而直接影响生物进化的方向

D.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产生新的基因型,从而形成新的表现型,两者都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答案』A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所有生物都有基因,都有可能发生突变,所以基因突变存在于所有生物中;而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会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性状,而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基因型,可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错误;进化过程离不开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两者都对进化有重要影响,但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C错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形成新的表现型,其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明确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够改变生物的性状,且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6.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

B. 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

C. 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了改变

D. 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一个基因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依题意可知:q2是由

q1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因此q1和q2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可见,正常情况下,q1和q2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A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不到,因此利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B错误;基因突变对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没有影响,C错误;如果突变后产生的是隐性基因,或基因突变发生在叶片或根细胞中,则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发生改变,D正确。

17.人类遗传病往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身心两方面的持久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 伴X染色体遗传病女性的发病率一定高于男性

C. 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家系中常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没有患者的情况

D.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答案』A

『解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详解』A、人类遗传病种类很多,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性腺发育不良等疾病的患者都不含致病基因,A正确;

B、伴X染色体遗传病有显隐性之分,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性的发病率低于男性,B错误;

C、对于显性遗传病,不论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其发病率较高,往往出现世代遗传的现象,C错误;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双亲可以都是表现正常的杂合子,D错误。故选A。

18.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 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 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B

『解析』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由于AbD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aBd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上B和b 所在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最终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

C、B(b)与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遗传规律以及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

19.家蚕的2号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分布基因S(黑缟斑)和s(无斑)、基因Y(黄血)和y(白血)。假定减数分裂时2号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发生了图中所示的变异,具有该变异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子代中:黑缟斑白血∶无斑白=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射线照射后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相同

C. 具有甲图基因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

D. 乙图的家蚕减数分裂时,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正常发生联会配对

『答案』B

『解析』分析图解,用X射线处理蚕卵后,Y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丢失,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A正确;由于两对基因完全连锁,该变异类型的一对家蚕交配,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S:sy=1:1,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基因型及比例应为SS:Ssy:ssyy=1:2:1,表现型分别为黑缟斑、黑缟斑白血、无斑白血,根据题干后代比例可知,SS由于缺少血色基因而致死,即说明缺失杂合体和缺失纯合体的存活率不等,B错误;甲图SsYy的家蚕产生的配子种类有SY:sy=1:1,该种基因型的家蚕交配产生的后代有SSYY、SsYy、ssyy三种基因型,C正确;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属于同源区段,因此乙图的家蚕减数分裂时,含S的染色体区段与含s的染色体区段正常发生联会配对,D正确。

20.以下不属于表观遗传特点的是()

A. 可以遗传

B. 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C. 可能引起疾病

D. 可能导致基因组碱基的改变

『答案』D

『解析』表观遗传学的主要特点:

1.可遗传的,即这类改变通过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能在细胞或个体世代间遗传;

2.可逆性的基因表达调节,也有较少的学者描述为基因活性或功能;

3.没有DNA序列的改变或不能用DNA序列变化来解释。

『详解』A.表观遗传学可以遗传,A不符合题意;

B.表观遗传学基因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C.表观遗传学涉及染色质重编程和整体的基因表达调控,可能引起疾病,C不符合题意;

D.表观遗传学没有DNA序列的改变,D符合题意。故选D。

21.生物研究小组调查得到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如图所示。经分析得知,该病由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控制。调查对象中没有发现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个体。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由患者II3与II4的后代正常,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

C. 若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则它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9/16

D. II7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II2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遗传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以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该病与两对等位基因有关,且都可以单独致病,据I1与I2及其后代II3的患病情况,可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若患者II3的基因型为AAbb,且后代均正常,则II4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某夫妇的基因型与III1、III2相同,即基因型均为AaBb,则他们后代患病的概率为l/16AAbb+2/16Aabb+l/16aaBB+2/16aaBb+l/16aabb=7/16 ,C 错误;由于III4 患病、III3不患病,且II7不患病,可推测II7个体一定为杂合子,II2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或AaBb,由于不知道其双亲的基因型,故无法推测II2个体为杂合子的概率,D错误。

2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氨基酸都至少有两种相应的密码子

B. HIV的遗传物质可以作为合成DNA的模板

C.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即是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D. 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相同的RNA

『答案』B

『详解』一种氨基酸对应有一种至多种密码子决定,A错。HIV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以逆转录生成DNA,B正确。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生成RNA和翻译合成蛋白质,C错。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可转录出两条互补的RNA,但转录是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的,D错。

『点睛』明确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是解题关键

23.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 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 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生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答案』C

『解析』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著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A、B正确;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变异的范畴,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错误;白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存活的机会增加,进而通过繁殖,使有利变异在后代中积累,因此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D正确。

24.对于一个被地理隔离的小种群来说,当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时,潜在的最危险的结果是()

A. 丧失基因的多样性

B. 有害基因的频率将增大

C. 进一步导致生殖隔离

D. 个体间的种内斗争加剧

『答案』A

『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而题干中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环境条件改变,则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详解』A、种群数量减少,如果遇到环境条件剧变,则很容易灭绝,从而丧失基因的多样性,A正确;

B、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而个体数量减少并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改变;B错误;

C、地理隔离导致基因不能交流,但随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机会更小,因而不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

D、小种群个体数量减少,生活条件更加充裕,种内斗争减弱;D错误。

故选A。

25.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S,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于这个突变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S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

B. 显性纯合子的存活率可能高于隐性纯合子

C. 显性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

D. 基因S的基因频率的变化表示新物种将产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S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在90代以后逐渐达到1。这说明S变异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其等位基因s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被淘汰。

『详解』A.由图可知S的基因频率在90代以后接近1,说明S的等位基因s在自然选择中被逐渐淘汰,A正确;

B.S基因是有利的,所以SS存活率可能高于ss,B正确;

C.S纯合子的生育率不一定高于杂合子,可能相同,C正确;

D.S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能说明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错误。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

26.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

C. 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 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出现9∶3∶3∶1性状分离比

『答案』ABC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如果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或多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错误;

C.多对等位基因如果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如果双杂合子的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互作关系,则可能不符合9∶3∶3∶1的性状分离比,D正确。故选ABC。

2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 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Ⅱ)上

C.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定患病

D.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

『答案』ABD

『解析』分析图示:Ⅰ片段上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源区段Ⅱ上存在等位基因,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Ⅲ片段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患病者全为男性。

『详解』A.由题图可以看出,Ⅲ片段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无对应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Ⅲ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A正确;

B.Ⅱ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B正确;

C.由题图可知Ⅰ片段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对应区段。若该区段的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男患者致病基因总是传递给女儿,则女儿一定患病,而儿子是否患病由母方决定,C错误;

D.若某病是位于Ⅰ片段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儿子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方,因此患病女性的儿子一定是患者,D正确。故选ABD。

28.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标记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 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和R型细菌可以相互转化

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和搅拌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现象

『答案』ABD

『解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由于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内,因此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先标记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A正确;

B.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DNA进入大肠杆菌,并在亲子代噬菌体之间保持了连续性,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所以无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

C.格里菲斯的实验只能证明在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促进细菌转化的因子,C错误;

D.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也会分布在上清液中,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随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因此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保温和搅拌时间都会影响实验现象,D正确。故选ABD。

29.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 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C. 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①②③过程

D.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答案』ABC

『解析』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 (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A错误;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所以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B错误;

C、图乙中①是DNA复制、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过程、④是RNA的复制、⑤是逆转录过程,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转录和翻译,为图乙中的②③过程,C错误;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①过程中只有A与T配对,D正确。故选ABC。

30.下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岛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

B. 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

C. 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

D. 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

『答案』BCD

『解析』1.种群:分布在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个体总和。

2.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变化,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因此存在甲、乙两种鸟的两个种群,A错误;

B.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产生生殖隔离,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故选BCD。

三、非选择题

31.已知某开两性花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白色(a)与红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工作人员在一株开满白花的植株上偶然发现了一朵红花,现欲对这朵红花变异性状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朵红花性状仅由环境条件改变所致,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2)若该朵红花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最可能在____________过程中发生。(3)育种人员让该朵红花进行自交得F1,F1中红花与白花的比值为5:1,请尝试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快速获得纯合的红花植株品系,可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请简要叙述其育种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让这朵红花进行自交获得种子,将种子种下,若子代均为白花体细胞有丝分裂含有a基因的花粉(或卵细胞)50%不育(或死亡)造成单倍体育种取该朵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选择开红花的植株即为所需的选育品种,收集其自交的种子即可留种

『解析』根据提供信息分析,红色对白色为显性性状,则红色基因型为AA、Aa,白色基因型为aa。育种工作人员在一株开满白花的植株上偶然发现了一朵红花,该红花可能是aa 突变为Aa导致的,有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白花的基因型为aa,若该植株上偶然出现的红花是由于环境引起的,则该红花的基因型仍然是aa,可以让这朵红花进行自交获得种子,将种子种下,若子代均为白花,则说明该假设成立。

(2)若该朵红花性状是由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在该植株中只有一朵为红花,则该突变最可能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3)根据题意分析,该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红花,说明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红花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该是3:1,而实际结果是5:1,说明有一种a配子50%致死(或不育),即含有a基因的花粉(或卵细胞)50%不育(或死亡)造成。(4)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肯定是纯合子,因此要想快速获得纯合的红花植株品系,可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式,即取该朵红花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二倍体植株,选择开红花的植株即为所需的选育品种,收集其自交的种子即可留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熟悉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进而对(3)中后代的异常比例进行合理的分析。

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

________(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不能,原因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可能遗传给女孩祖母该女孩的一个X 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 A一定来自祖母不能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

(1)若是常染色体遗传,祖父和祖母都是Aa,则父亲是AA或Aa;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是Aa,母亲的基因型也是AA或Aa,女孩的两个A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都是父亲和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所以不能确定;

(2)该女孩的其中一个X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

『详解』(1)若是常染色体遗传,祖父和祖母都是Aa,则父亲是AA或Aa;外祖父和外祖母也都是Aa,母亲的基因型也是AA或Aa,女孩的两个A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但是父亲和母亲的A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母,所以不能确定,如图:

由图解可看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有A基因,都有可能传给该女孩。

(2)该女孩的其中一X来自父亲,其父亲的X来自该女孩的祖母;另一个X来自母亲,而女孩母亲的X可能来自外祖母也可能来自外祖父,如图:

33.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__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聊城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及其科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工授粉后可不进行套袋处理 B. 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极好地解释了F2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由此证明该定律的正确性 C. 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 D. 若以F2的高茎豌豆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 『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5)具有热爱科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3、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4、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详解』母本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必须进行套袋处理,A错误;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解释了子二代出现的性状分离情况,但据此不能证明该定律真实可靠,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B错误;子代中特殊分离比的出现,依赖于遗传因子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一定的样本基数,C正确;若以F2的高茎豌豆(1/3DD、2/3Dd)自交,且每株收获相同数量的种子,种植后矮茎植株约占2/3×1/4=1/6,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的特点;识记人工异花传粉的具体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及测交的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获得F1,F1自交,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阶段检测(第一、二单元)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阶段检测(一)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第 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史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中,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出现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主要由于( ) A.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B.要求有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C.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的发展 D.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解析:随着农业的发展,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即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故选B项。 答案:B 2.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埃及象形文字几乎与西亚的楔形文字一样古老,①正确;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③正确。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A 3.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 )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是原始社会的特征,农耕文明的扩张是指私有制产生后,社会分化加剧,具备扩张潜能,④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④的B、C、D三项。A项正确。 答案:A 4.逝去的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一段段远古的文明正是在这种回望中逐渐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靥。右图文物出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解析:由题干图片中的“巴比伦”可联系到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故选B项。 答案:B 5.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解析: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罗马共和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所以公元前27~395年是罗马帝国时期。答案为B项。 答案:B 6.它是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它”是( ) A.村社 B.庄园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到求。 1.2022年2月,我国北京成功能办了第24届冬季市运会,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冬奥会场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将水直冷制冰技术,其中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B .二氧化碳直冷制冰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 .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2H 作燃料,传递了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 D .奥运火炬火焰呈黄色是因为在喷口格栅处涂有钾盐 2.下列关于钠和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石蜡油中 B .新制氢水中只含有2Cl 和HC1O 两种分子 C .液氯、氯气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D .金属钠久置空气中最终变为碳酸氢钠 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科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2CaCl 、KCl 在水中均易电离,且水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②NaCl 、2CO 的水溶液均能导电,二者均属于电解质 ③2Na O 、22Na O 均属于碱性氧化物,都能与酸性氧化物2CO 反应 ④23Na CO 、3NaHCO 均属于可溶性盐,可用浸清石灰水鉴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歌曲《青花瓷》唱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成分是()232Cu OH CO (碱式碳酸铜)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222Cu O CO H O +++()232Cu OH C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物质分类()232Cu OH CO (碱式碳酸铜)属于盐 B .该反应中氧元素和暖元素化合价均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该反应中2O 被氧化,氢元素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 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3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山东省聊城市刘集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刘集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期末 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植物的杂交育种方案中,难以直接达到研究目的的是() A.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不同个体上控制优良性状的不同基因集中于一个个体上B.用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研究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 C.用显性雌性个体与隐性雄性个体杂交,研究某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 D.用测交法研究某个体是否是纯合子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家兔细胞中肯定有Y染色体的细胞是 A.受精卵B.精子C.公兔的肠上皮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 C 3. 下列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所有的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参考答案: C 4. 具有DdTt基因型(这些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的个体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中,ddTT和ddTt将分别占整个基因型的比例是()

A.1/8和1/16 B.1/16和1/8 C.1/16和1/4 D.1/8和1/8 参考答案: B 5. 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顺序) ( ) 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参考答案: D 6. 蓝藻也叫蓝细菌,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蓝细菌属于自养生物 B. 蓝细菌细胞中无细胞器 C. “水华”与蓝细菌的大量增殖有关 D. 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含有光合色素 参考答案: B 【分析】 蓝藻也叫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详解】A、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A正确; B、蓝细菌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 C、“水华”是蓝细菌在淡水中大量繁殖导致的,C正确;

2020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山东省)专题04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解析版)

专题四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选择题 1.(2017•德州)海带、葫芦藓、银杏、菠菜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带呈褐色,体内不含叶绿素,是异养生物 B.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 C.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D.菠菜生活在陆地上,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 【解析】A.海带体内有藻黄素和叶绿体,因此为褐色,能制造有机物,错误。B.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属于苔藓植物,正确。C.银杏树又名白果树,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正确。 D.菠菜生活在陆地上,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正确。 故选:A。 2.(2018•德州)美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寒冷的土卫二(星体)上可能存在开花植物这样的生物。若土卫二上真有这样的植物,按照地球上的植物分类它应该属于() A.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解析】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能开花,依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能开花,产生种子。 故选:A。 3.(2018•东营)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 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 B.金鱼藻有种子 C.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D.金鱼藻有果实 【解析】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金鱼藻有果实 故选:D。 4.(2018•东营)伴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实验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单人追逐赛环节,要求选手说出“有茎叶的植物”的诗词。如图中哪位选手会被淘汰?() A.B.C. D. 【解析】A.“春水绿如染”中提到是藻类植物,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故该选手会被淘汰,符合题意;B.此诗句中提到的植物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不合题意;C.此诗句中提到的梅花属于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3章第1节 铁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 作业

第1节 铁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 [合格考检测] 1.铁元素有0价、+2价和+3价三种常见价态,下列有关反应中不涉及铁元素价态变化的是( ) A .用铁粉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许氯化铁杂质 B .铁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溶于盐酸中可得到两种盐 C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D .氢氧化铁受热分解 解析:选D 。A 项,Fe +2FeCl 3===3FeCl 2,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和+3价变为+2价;B 项,3Fe +2O 2=====点燃 Fe 3O 4,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3价,溶于盐酸可得到FeCl 2、FeCl 3两种盐;C 项,4Fe(OH)2+O 2+2H 2O===4Fe(OH)3,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D 项,2Fe(OH)3=====△Fe 2O 3+3H 2O ,铁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2.(2021·秦皇岛第五中学高一期末)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 ) A .Zn B .Fe C .Al D .Cu 解析:选B 。A .Zn 的金属性强于铁,锌能置换出铁,A 不选;B .Fe 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其被氧化,常加入的物质是铁,B 选;C .Al 的金属性强于铁,铝能置换出铁,C 不选;D .Cu 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铜离子杂质,D 不选。 3.为了验证FeCl 3溶液中Fe 3+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②B.③⑤ C.③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铁离子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亚铁离子,①正确;铁离子与硫氰化钾反应溶液显红色,据此能够检验铁离子,②正确;硫酸铜与氯化铁不发生反应,混合后溶液不会变成无色,③错误;氯化铁溶液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该性质不是铁离子的性质,④错误;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据此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铁离子,⑤正确。 4.下列除杂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足量镁充分反应后过滤 B.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解析:选C。混有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能除去Fe3+,A正确;加入过量铁粉,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而达到除杂的目的,B正确;加入NaOH溶液,Cu2+、Fe3+均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C错误;加入过量铁粉,置换出CuCl2中的铜并生成FeCl2,D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19·高考全国卷Ⅱ改编)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B.(2019·高考天津卷)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C.(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4Fe2++O2+4H+===4Fe3++2H2O 解析:选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2Fe3++Fe===3Fe2+,溶液黄色逐渐消失,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A项正确;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发生反应2FeCl2+Cl2===2FeCl3、2FeCl3+Fe===3FeCl2,B项正确;题述实验操作和现象不能得出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的结论,应先加KSCN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Fe3+,然后加新制氯水,若溶液变为红色可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

新教材高中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述2质点和位移练习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第2节质点和位移 考点1物理模型——质点 1.(2019·山东聊城一中周测)下列关于质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所有平动的物体都可以视为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在研究乒乓球旋转情况时,尽管乒乓球体积和质量很小,但其不同位置的转动情形不同,此时乒乓球不可视为质点,故选项A、B错误;一个物体能不能视为质点,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判定,C错误;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以视为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不能视为质点,D正确。 2.(2019·山东聊城一中月考)(多选)以下情景中,加着重号的人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A.观测一列火车 ..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B.乒乓球比赛的整个过程中,运动的乒乓球 ... C.铅球比赛时,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的铅球 .. D.用卫星定位系统(GPS)确定在大海中航行的万吨货轮 ....的位置 答案:CD 解析:观测火车过桥的时间时,要考虑火车的长度,不能视为质点,A错误;乒乓球比赛中必须考虑其旋转,乒乓球不能视为质点,B错误;铅球飞出时不需要考虑其旋转,可视为质点,卫星定位系统只确定货轮的空间位置,不考虑其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可视为质点,C、D正确。 3.(2019·山东寿光一中月考)(多选)如图1-2-1是一张农用拖拉机的图片,甲、乙两人看完后,都认为拖拉机和小汽车结构差异很大。甲说:“拖拉机后轮比前轮大,也比前轮宽,轮毂是实心的,是为了便于在机耕路上跑,容易通过凸凹不平的土路”,乙说:“拖拉机跑不快,比家用小汽车慢多了,这是因为用途不一样”。关于这段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能量和能源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均是有利影响 ③太阳辐射会引发磁暴④太阳活动与大气降水变化有相关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D 2. 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东向西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转 C .地球自转的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天 D.在地球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不同 参考答案: A 3. 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参考答案: C 4.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参考答案: B 5. 一艘由美国旧金山向西开往上海的海轮,船员看到的昼夜更替的周期将(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长于一个恒星日 D.短于一个太阳日 参考答案: C 6. 下图中甲地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 B. 距海较远 C. 纬度较低 D. 植被较好 18. 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 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C. 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 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参考答案: 17. C 18. A 17. 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位于南美洲低纬度地区,纬度低,气温年较差小,故C正确。甲地海拔只有2000多米,并不高,虽对气温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故A错误。若甲地深居内陆,距海较远,缺乏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应该较大,故B错误。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故D 错误。 【点睛】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小,因此气温年较差小。 18. 5~8月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故A正确;东北信风应处于北半球,不会影响甲地,故C 错误。甲地纬度低,中纬度

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人教版必修2)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A卷基础篇)(原卷版)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A卷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广东省云浮一中2019-2020学年期中)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可遗传变异() A.白菜因水肥充足比周围白菜高大 B.变色龙在草地上显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差别大 D.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抗锈病的和不抗锈病的 2.(山东省聊城一中2019-2020学年调研)下列关于下图所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e、g图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c、f图 3.(陕西省榆林一中2019-2020学年期中)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二倍体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合子在最初几次细胞分裂中玉米染色体被排除,最后形成只具有小麦染色体的幼胚,经培育获得植株M。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获得的M具有双亲的全部染色体组 B.植株M是小麦的单倍体 C.植株M茎秆矮小,高度不育 D.该方法能解决花药培养不易产生愈伤组织的问题

4.(甘肃省酒泉一中2019-2020学年调研)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会与细胞中的DNA形成“加合物”,导致相关基因中的A—T碱基对被替换为T—A,从而诱发肿瘤的产生。马兜铃酸的代谢物引起的变异属于()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D.不可遗传变异 5.(四川省资阳一中2019-2020学年期中)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科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起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 B.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 C.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 D.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6.(海南省海口一中2019-2020学年调研)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都叫单倍体 B.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C.患某种遗传病的人一定携带此病的致病基因 D.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7.(广西省贵港一中2019-2020学年期中)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 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山东省聊城市文苑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共同性质的是 A.延展性B.导电性C.高熔点D.金属光泽 2、下列有关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 C.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 D.用TiCl4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TiO2 3、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在25℃、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4、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是负极,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B.铜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H+ + 2e- =H2↑ C.如果将铜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 D.装置中只存在“化学能→电能”的转换 5、常温下,用AgNO3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01mol/L的KCl、K2C2O4溶液,所得的沉淀溶解平衡图象如图所示(不考虑C2O42-的水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g 2C 2O 4+2Cl -2AgCl+C 2O 42-的平衡常数为109.04 B .N 点表示AgCl 的不饱和溶液 C .向c(Cl -)=c(C 2O 42-)的混合液中滴入AgNO 3溶液时,先生成Ag 2C 2O 4沉淀 D .K sp (Ag 2C 2O 4)的数量级等于10- 7 6、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为:3Zn+2K 2FeO 4+8H 2O 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 -+2OH -=Zn(OH)2 B .放电时每转移3mol 电子,正极有1 mol K 2FeO 4被还原 C .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H)3-3e -+5OH -=FeO 42-+4H 2O D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7、常温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溶液中c(CH 3COO -)=c(Na +)时,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B .当溶液中c(CH 3COO -)=c(Na +)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C .当溶液中c(CH 3COO -)=c(Na +)>c(H +)=c(OH -)时,一定是醋酸过量 D .当溶液中c(Na +)>c(CH 3COO -)>c(OH -)>c(H +)时,一定是氢氧化钠过量 8、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 =222c(CO)c(H O)c(CO )c(H ) 。恒容时,温度升高,H 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焓变为正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 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 CO 2+H 2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A .加热氯化铵固体制取氨气 B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用无水硫酸铜,观察是否变蓝色 C .除去乙醛中的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 .滴有酚酞的碳酸钠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红色变浅,证明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是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专题08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高考物理冲刺阶段考点培优练(一)(解析版)

2021年高考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汇编 专题08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一) 1、(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区高三下学期2月测试)用起重机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1时间内,起重机拉力逐渐变大 B. 在t1~t2时间内,起重机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C. 在t1~t2时间内,货物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在t2~t3时间内,起重机拉力对货物做负功 【答案】B 【解析】 A.在0~t1时间内,货物加速上升,加速度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F mg ma 故 =+ F m g a () 故拉力逐渐减小,故A错误; B.在t1~t2时间内,货物匀速上升,故拉力等于重力,起重机拉力的功率 = P Fv

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在t1~t2时间内,货物匀速上升,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机械能总量增加,故C错误; D.在t2~t3时间内,货物减速上升,拉力向上,位移向上,故拉力依然做正功,故D错误。 故选B。 2、(2021·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2020年11月10日,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这次深潜探测中,“奋斗者”号内的深度显示屏显示出的下潜过程潜水深度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下潜过程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奋斗者”号0~t1时间内受到的浮力小于t2~t3时间内受到的浮力 B. t1~t2时间内“奋斗者”号所受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t2~t3时间内潜水器内的科考人员处于超重状态 D. t3~t4时间内潜水器内的科考人员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C 【解析】 A.“奋斗者”号0~t1时间内与t2~t3时间内排开水的重量不变,则浮力不变,选项A错误; B.t1~t2时间内“奋斗者”号的速度不变,根据P=mgv可知,所受重力的功率不变,选项B错误; C.t2~t3时间内潜水器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则潜水器内的科考人员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正确;D.t3~t4时间内潜水器静止,则科考人员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错误。

专题12.2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练)(解析版)

专题12.2 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 1.(广东省茂名一中2019届模拟)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答案】B 【解析】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无关,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要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应增大入射光的频率,X射线的频率比紫外线频率高,所以本题答案为B. 2.(福建省三明一中2019届模拟)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某种金属()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 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 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答案】AD 【解析】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ν0,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ν0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A正确、B错误;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加而增大,选项D正确、C错误. 3.(北京西城区2019届一模)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用来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中国天眼”的存在,使得深空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系外缘行星,对探索宇宙的起源和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为天眼配备一部发射功率为百万瓦级(106 W)的发射机,其发射的无线电波波长为126厘米,那么该发射机每秒钟发射的光子数量的数量级约为(取真空光速c= 3×108 m/s,普朗克常量h=6.6×10-34 J·s)() A.1023B.1027C.1031D.1035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基础(原卷版)

2020年高考生物冲刺提分必刷题 专题01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细胞基础 1.(2020•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三一模)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鸡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蛋白质变性的结果 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糖类氧化分解供能多于脂肪 C.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有关 D.缺Fe导致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Fe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大量元素 2.(2019•浙江省高三月考)下列与糖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能在细胞内进一步被水解 B.蔗糖常在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合成 C.半乳糖醛酸相当于一种单糖物质 D.用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可鉴定葡萄糖 3.(2020•湖南省高三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叙述错误的是() A.在转录时DNA上会结合RNA聚合酶 B.氨基酸的空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功能 C.糖原、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相同 D.葡萄糖和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 4.(2020•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 B.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 C.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 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 5.(2020•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蔬菜中的草酸不利于机体对食物中钙的吸收 B.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 C.和A TP一样,KH2PO4也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尹集中学高一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尹集中学高一历史 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 A.井田制 B.重农抑商 C.抑制兼并 D.盐铁官营 参考答案: 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即小农经济和农业,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起,封建国家就开始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A项错误;抑制兼并是汉唐时期重农抑商的措施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开始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 【点睛】重农抑商开始于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 2. 世界贸易组织区别于关贸总协定的特点是() A.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B.世界贸易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C.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临时性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日内瓦 参考答案: A 3. 在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中,收入分为五百麦斗、三百麦斗、二百麦斗、不及二百麦斗四个公民等级,这种按照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规定始自()

A.梭伦改 革B.庇西特拉图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利克里时期 参考答案: A 4. 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汉朝的刺史 C.唐朝的节度使 D.宋朝的枢密使 参考答案: D 5. 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多个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意在表达 A.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B.美国的国际地位非常矛盾 C.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 D.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 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第一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 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 .萃取 B .过滤 C .蒸馏 D .蒸发 2、镁、铝能够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 .性质不活泼,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B .镁、铝与氧气反应的速率极慢 C .经过了特殊工艺处理 D .与氧气反应在表面形成了氧化物保护膜 3、下列对新制氯水的探究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新制氯水使紫色石蕊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 和HCl B .往新制氯水中加入硝酸酸化的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新制氯水中有-Cl C .将3NaHCO 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制氯水显酸性 D .将新制氯水置于阳光下,有气泡冒出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该气体一定是2Cl 4、反应2KMnO 4+16HCl(浓)=2KCl+2MnCl 2+5Cl 2↑+8H 2O 中,氧化剂是 A .KMnO 4 B .HCl C .MnCl 2 D .Cl 2 5、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B .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 C .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D .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A .Na +、Ca 2+、SO 42-、Cl - B .H +、Mg 2+、CO 32-、S 2- C .K +、Mg 2+、SO 42-、NO 3- D .K +、Na +、NO 3-、SO 42- 7、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 +H 2O = Na ++OH -+H 2↑ B .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 2+H 2O 2H ++Cl -+ClO -

山东省六校(泰安一中、菏泽一中、章丘四中、东营一中、济宁一中、聊城一中、胜利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山东学情”联考语文试题

山东省六校(泰安一中、菏泽一中、章丘四中、东营一中、济宁一中、聊城一中、胜利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山东学情”联考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度专注于人口扩张。直至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警告人口的过快增长会破坏经济发展。虽然他因此而受到不公正的批判,但马寅初的意见还是在1973年被采纳——政府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并写入宪法。 自那以后的30年,中国的出生率滑向低谷,从上世纪60~70年代的最高值——总生育率接近6——快速回落。到80年代中期已接近生育率2.1的所谓更替水平。从90年代开始,出生率持续低于更替水平,并进一步下降至1.2~1.3,直至2016年前,政府并未改变对大国人口过多的压力的看法,仍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在认识到人口快速下降的长期后果之后,2016年中国终止了一胎政策,改由“二孩”政策替代。国家统计局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中国的生育率分别是1.58、1.495和1.47,虽较之前略有回升,但下降趋势并未得到逆转。 低迷的生育率快速放慢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推算,过去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平均每年减少约340万人。实际上,现在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大多数都出生在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的年代。除非大力鼓励生育并把生育率提升到更替水平以上,否则,劳动年龄人口的衰减趋势将难以逆转,并将严重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节奏。 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低生育率还加速提高老年人口的比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披露,中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2005年的 10.45%升至2019年的18.1%,这意味着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达到2.54亿,已超过0~15岁的人口规模。

2021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精炼:专题10 基因的分离定律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专题10 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情探究】 课标解读 考情分析备考指导考点考向 1 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 验和分离定 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实验 考查内容: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本专题的重点是分离定律的实质、适用条件、验证 和应用,其中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个体基因型 的判断、显隐性判断以及常规的概率计算是高频考 点 命题规律:命题落脚点多为分离定律内容与实质、 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与分离定律的验证等方面。往 往结合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和育种进行考查, 较少单独命题.对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分析与推 断、演绎与推理、实验方案的探讨等方面 1。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的方法和过 程,理解并利用假说—演 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 程,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 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2.利用规律总结法突破分 离定律解题技巧,以一个 题总结出一类题的解决方 案。尤其应通过验证分离 定律的实验,掌握验证分 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 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分离定律的实质和验 证 2 分离定律的 解题规律和 方法 性状显隐性和基因型 判断 分离定律中的概率计 算 分离定律中的异常分 离现象 【真题探秘】

基础篇 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分离定律 【基础集训】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假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说的主要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正交和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验证了假说是成立的 C。假说能解释F1自交出现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 D。根据假说推断,F1能产生数量比例为1∶1的雌雄配子 答案A 2.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若某个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说明此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D。孟德尔预测矮茎豌豆与F1高茎豌豆杂交,其子代的性状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这属于演绎推理 答案B 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C 考点二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基础集训】 1.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