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RR、AR、OR、HR

一、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 RR)——队列研究中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是前瞻性研究(队列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是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RR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适用于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

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即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当它有统计学意义时:

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无关联。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负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临床研究文献中,相对危险度应该是指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outcome)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的危险度(治疗组发生该不良反应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二、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 AR)

归因危险度(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ate difference, RD)和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组人

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与RR的区别:

RR与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但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同。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相应疾病的危险增加的倍数;AR则是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意义,后者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三、比值比(odds ratio , OR)——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比值比(OR)也称优势比、比数比、交叉乘积比,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比值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与RR的区别和联系:

在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无法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也就无法计算RR。但是可计算病例组的暴露率和非暴露率之比,当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时OR近似于RR,故在回顾性研究中可用OR估计RR。OR值的解释与RR相同,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度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当OR=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四、风险比(hazard ratio , HR)

HR风险比/危害比,[HR=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1(t)/非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2(t),t指在相同的时间点上]。而风险函数指危险率函数、条件死亡率、瞬时死亡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可以得到HR。资料的类型通常是临床治疗性研究,也可以是流行病学的队列观察性研究。与RR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多数认为HR与RR意思一样,但HR有时间因素在内,换句话说,包含了时间效应的RR就是HR;

2、可以这样理解,生存资料中,RR考虑了终点事件的差异,而HR不仅考虑了终点事件的有无,还考虑了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及截尾数据;

P值

记得上研究生期间学习医学统计学,统计学老师十分幽默地对我们说:统计学就是个P!因P与虽然“屁”同音,但意思大相径庭,所以在课堂上引发了哄堂大笑。的确,在医学统计学的所有名词术语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P值”了。然而,P值到底是什么意思?笔者曾试探性地接触了一些同行,能准确说出P值含义的人不敢说是凤毛麟角,但是个人经验应该不超过30%。因此,笔者在此撰写短文一篇,浅谈自己的P值的理解。

1. 如果没有了统计学,这个世界会咋样?

我们假定在一个没有统计学的世界里,路人甲做了一个关于帕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他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收集了100个抑郁者患者,其中50个接受帕洛西汀的治疗,另外50个病人接受安慰剂的治疗(为便于说明问题,此处暂且不考虑医学伦理学问题)。在治疗了1年以后,路人甲发现接受帕洛西汀治疗的50名抑郁症患者中,有40名患者完全康复了,治愈率达80%。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仅有5例康复,治愈率仅为10%。这个结果看起来十分令人兴奋,于是路人甲赶紧将这些结果写成论文,投给了某本学术杂志。杂志邀请了路人乙作为审稿人,路人乙看了文章后就提了一个意见:无法排除治愈率之间的差异可能是抽样误差造成的!帕洛西汀和安慰剂的疗效可能是一样的,都是10%。作者之

所以得到80%的治愈率,完全是运气,不信您再做一遍!做上十万个病人试试?

这样一个审稿意见恐怕会令这个星球上任何有血有肉的作者欲哭无泪。虽然大多数读者都会认为这不可能是抽样误差,但是问题在于,科学不能靠直觉,必须拿客观证据说事!这就是没有统计学的世界,人们总没有办法排除抽样误差的可能性。

如果有了统计学,结果就不一样了。路人甲完全可以说,我经过统计学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发现P值是小于0.001的。如果路人乙也懂统计学,他就不会再发出任何不和谐的声音了。

2. P值的含义

P值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差异的来源是有抽样误差(随机误差)的可能性。在上述案例中,P值小于0.0001的意思就是:帕洛西汀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在有效率(80%和10%)上的差异当然可能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但是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不到万分之一(0.0001)。我们通常定义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实际上就是说:当差异可以用抽样误差来解释的可能性不足5%时,我们就会认为这事跟抽样误差无关的,而是由试验因素造成的了。再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描述这个问题:假定有人闲着无聊用相同的研究方案(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样本量等都相同)去重复了路人甲的研究,理论上讲,每次得出的结果不可能与路人甲完全相同,但是研究结果显示安慰剂的疗效好于帕洛西汀的可能性不足万分之一。

3. 应用P值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部分学者可能会错误地认为P<0.05表示差异很显著;P<0.01表示差异十分显著。实际上,P值只是表示结果可以由抽样误差解释的可能性,与差异大小无关,更与差异是否有专业价值无关。打个极端的比方,为研究某降糖药的降糖效果,研究人员招募了10例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服药前的血糖都是7mmo/L,服药后都变成了6.9mmol/L,如果做统计学分

析,服药前后血糖值之间的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01),但是问题在于:服药前后血糖值的差异仅有0.1mmo/L,显然谈不上十分显著。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上,如果只能把血糖降低0.1mmo/L的话,这种药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因此,有统计学意义不见得有专业意义。

3.2

P值固然重要,可以直观地告诉我们结果属于抽样误差的可能性,但是也不要忽视科研设计的作用。科研设计已经错了,再高明的统计学手段也是无济于事。可能有的同行已经看出来了,血糖本身有一定的波动性,所以不能采用前后对照的方式进行研究,应该同时设立平行对照。我们假定再设立一组安慰剂对照组,让10名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然后检测这十名患者服药前后的血糖值,发现这些患者服用安慰剂前的血糖浓度都是是7mmol/,服用安慰剂后却都变成了6mmo/L。安慰剂的降糖作用还可能大于降糖药,那岂不是说这种降糖药不仅不能降血糖,反而还会升高血糖?

3.3

P值大于0.05的解释不是试验因素没有作用,而是目前还不能认定试验因素有作用。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

路人甲研究帕洛西汀治疗抑郁症,他收集了80例男性抑郁症患者,其中40例接受了帕洛西汀治疗,另外40例接受安慰剂治疗。得到如下结果:

经卡方检验后作者发现P=0.08,因此路人甲认为:帕洛西汀对治疗男性抑郁症无效。

路人乙也在研究这个课题,不过他研究的是女性抑郁症患者,他的研究结果与路人甲出奇地相似(详见上表,在此就不赘述了)。统计结果也表明P=0.08,因此路人乙认为:帕洛西汀对治疗女性抑郁症无效。

路人丙闲着无聊把路人甲和路人乙的结果拿来进行了分析,得出下表:

经卡方检验后,P=0.01,因此路人丙认为:帕洛西汀对治疗人类抑郁症有效。

问题来了:这药咋回事?对男性无效,对女性也无效,对人类却有效?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结果,其根源就在于路人甲和路人乙没有正确理解P值的含义,给出了错误的结论。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开展的研究均得到P=0.08,其确切的含义是:目前还不能认为帕洛西汀对治疗男/女性抑郁症有效,而不是帕洛西汀对治疗男/女性抑郁症无效。实际上,路人甲和路人乙之所以没有在统计学上观察到帕洛西汀有效,主要是因为样本量太小,统计效率低下。这里面牵涉到一个I类误差和II类误差的概念,以及样本量估计等问题,限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赘述。

3.4

P值多见于两组或者多组数据的比较,但某些比较很隐秘,不容易被人看出来。笔者一位朋友曾投给国内某杂志一篇论文,其中有一个统计学分析步骤是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面积。作者的表述是:曲线下面积为0.88(P<0.01)。审稿专家立即质疑:一个曲

线下面积,也没有和其他数据相比,何来P值?审稿专家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实际上是没有理解ROC分析以及P值的含义。实际上,这个P值也是经过“比较”得出来的,只不过是这种比较很隐秘,不容易被发现而已。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是介于0.5-1.0之间的,AUC越大,表示诊断效率越高,若AUC为0.50,则表示该诊断手段无任何诊断价值。AUC本身有一定的抽样误差,本研究得出AUC为0.88,但无法排除这是抽样误差所致,真实的AUC可能是0.50(即毫无诊断价值)。因此需要比较0.88和0.5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1的含义其实是:AUC等于0.50的可能性不足1%,因此我们认为该指标是有诊断价值的。

4. 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统计学P值的含义,简而言之,P值表示结果可以由抽样误差解释的可能性。在医学统计分析中,我们不仅需要看P值的大小,更需要关注差异是否足够大,是否有专业意义。任何脱离了专业解释的统计学结果都是没有价值的。

Ⅰ类错误、Ⅱ类错误

H0:一个真心爱你的男生

H1:一个不是真心爱你的男生

如果H0实际上成立,而你凭经验拒绝了H0,也就是说,你拒绝了一个你认为不爱你而实际上真心爱你的男生,那么你就犯了第Ⅰ类错误;

如果H0实际上不成立,而你接受了H0,同样的道理,你接受了一个你感觉爱你而实际上并不爱你的男生,那么你就犯了第Ⅱ类错误。

如果要同时减小犯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的概率,那就只能增加恋爱的次数n,比如一个经历过n=100次恋爱的女生,第101次恋爱犯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的概率就会小很多了。

行动研究案例

附录八: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① 摘要: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英语教学实践的反思方法,是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与科研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与分析讨论,使教学行为朝着更专业、更系统的方向发展。根据研究侧重点的差异,本行动研究分为对Pair Work的初步研究和以帮助差生为重点的Pair Work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 行动研究; Pair Work; 控制性练习; 观察法; 访谈法 一、行动研究的第一阶段:关于Pair Work英语活动的初步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Pair Work,即两人一组进行课堂活动,是小学英语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组织Pair Work时会发现大部分学生做得比较成功,但也常有少数同学的会话效率不高或活动失败的现象。例如,有的被一方独占话题,双方很少交换“话轮”;有的双方各行其事,“有话而无会”;有的使用母语为中介语,小声低语等。当教师请“会话未成功”小组当众会话时,也常常出现两人的对话不能连贯表达,致使会话无法继续进行。 (二)原因假设 是什么原因使得Pair Work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预期作用呢?笔者对其试做以下假设: 1.教师示意不清 2.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 3.活动安排得不合理,如时间紧、话题枯燥等。 4.其它个人因素,如两人关系、性别及性格差异等。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的研究过程 针对以上假设,调查问卷设计如下: (1)考查学生对会话活动的兴趣:是否喜欢两人一组活动? (2)考查教师示意是否清晰:会话活动前,老师是否示意清楚? (3)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水平的同学一组练习? (4)考查性格差异因素:你喜欢与什么样性格的同学一组练习? (5)考查交往差异因素:你喜欢与平时相处怎样的同学一组练习? (6)考查性别差异因素:你希望与什么性别的同学一组练习? (7)自我判断:你认为哪些是两人对话活动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 调查结果: 在90份有效答卷中,77.5%的学生喜欢做Pair Work,基本肯定了会话活动的积极意义。对影响会话活动未成功原因的调查结果: (1)有79%的学生很清楚教师下达的任务与要求,可基本排除假设中关于教师示意不清的因素。 (2)有68.9%的学生对性别差异取无所谓态度,因而假设中的性别差异因素也可以排除。 ①祝珣. 小学英语Pair Work的行动研究.基础英语教育,2005(3)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炎热的下午,我一进教室看见一群熟中的孩子,在冷气舒服的安抚中,个个呈现出满足陶醉于睡梦中的样子,看见他们睡的如此的甜美,我于心不忍叫起他们,心中充满了强烈的罪恶感,但基于身为一位教师的使命,我不得如此。孩子们在我使劲的声嘶力吼中缓缓的醒来,不耐烦的打开书本,少数一两位还趴在桌上发呆。整堂课下来,我知道除了前面几位同学外,我想大部份的同学是不清楚我在作什么的? 除了上课,我还不断的从事于调节的工作,因为我不能一次让太多的同学同时出教室去上厕所,一方面是他们在走廊谈笑的声音太大影响到别班同学的上课;另一方面是有人会躲在厕所内抽烟,所以我只好每次让两位同学离开而且限定他们回来的时间。以致于整堂课上下来,我不断的被打断我的课程,甚至于让我误以为我在这堂课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安排他们上洗手间的时间而不是教学。 我原本在这堂课中打算在课程中带入有关[生命教育]的部份话题,除了一方面可以让我的课程能够把现代与古代拉近以外,也试着让孩子们了解如果我是李商隐那么在那样的时空背景里我会怎么作?比他作的更好还是比他作的更烂?结果整堂课上下来,我只上完国学常识的部份,要提醒同学缴交的作业也没公布。虽然回想一下整堂课上课的情形尚属良好,因为至少该上的课程进度有上完,但如果在课堂上我只能照本宣科那只不过沦为一位[经师]罢了!我想我对自己的角色绝不只定为在此!但因为我必须分心掌控他们离开教室及回来的时间,导致我没办法把事先准备好合适在此融入的有关[生命教育]课程都给错过了,下回又不知道何时才有适当的时机与孩子们作分享了。 假如我重新回顾那一堂课的情形,我想大部份的同学应该都不清楚我在说什么罢?除了为了一开始唤醒他们提振士气所说的几则小笑话,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学到了多少? 令我不尽怀疑毕业之后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课?在这一节课里除了学会古诗,孩子们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该知道呢?人类之所以异于万物,乃在于经验的累积,所以我相信除了课本以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带给他们,否则教学沦为死知识的传授,那上课又有何用?

队列研究的设计、实施及方法学问题

【摘要】队列研究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为ⅱ级证据,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疗防治措施评价的重要证据来源之一。近年来开始在传统医学疗法评价中得到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原理、设计类型、实施步骤以及在中医药领域运用的关键方法学问题,旨在为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拓宽思路,为新方法的引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队列研究; 循证医学; 评价研究 1 队列研究的历史和概念 队列(cohort)是指具有共同经历、暴露或特征的一群人或研究组。该词起源于拉丁文cohors,字面意思是指封闭的场所中的人群,古罗马时期列队的士兵单位即构成一个队列。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最早用于研究与疾病发生相关的病因或危险因素,将一群研究对象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成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适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之间所研究疾病或结局发生率的差异,以研究这个(些)暴露因素与疾病或结局之间的关系。暴露是一个流行病学概念,是指人群处于某一场景之中接近或接触致病因子,致使其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暴露因素既包括危险因素和致病因素,如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同时包括保护性因素,如疫苗接种。暴露的概念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外界因素,扩大到机体内在的某种特征。队列研究中的暴露通常是指当前的暴露状态、既往暴露、将来可能的暴露或不暴露以及暴露程度不同的暴露。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将队列研究用于研究医疗防治措施,此时,暴露指具有预防保健或治疗作用的医疗措施,暴露因素成为有益的保护因素,研究的目的也从疾病发生转为治疗结局的评价。治疗性队列研究是将特定患病人群根据其是否接受某种(类)治疗措施或接受不同类别的治疗措施分为不同的亚组,然后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结局事件的发生率(如病死率)或治愈率的差异。队列研究也可用于预防性措施或方案的评价。因此,近年来队列研究在国家级中医药防治效果评价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采用。 2 队列研究的方法学原理 队列研究属于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事物的因果关联,即假设疾病的发生必定有其原因,而这种原因可以是病因,也可以是增加疾病发生概率的危险因素。队列研究是由因到果的研究,大多是前瞻性的。它与回顾性研究的最大区别是“因”在前,而“果”在后。 在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前,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已经存在,研究者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必须随访一段足够的时间(通常为数年),观察疾病发生或结局的出现。而在开始回顾性队列研究前,暴露因素和结果都已经发生,研究目的是比较结果在暴露和非暴露两组人群的发生概率,如对癌症病例的调查就可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由于治疗与结局之间也属于因果关联的一种类型,因此,人们也把队列研究用于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此时,暴露是指接受的治疗措施,而结局是观察评价的效果。 2.1 队列研究的应用范畴 2.1.1 研究综合防治措施或方案的作用 由于传统医学防治疾病的模式与西方医学的对抗模式有很大不同,主要体现在整体调节和辨证论治,传统医学往往采用包括药物与非药物在内的多种治疗措施,因此,它起效的作用决不是单一措施的作用,获得的效果也是综合的总体疗效。采用经典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则面临方法学和伦理学的挑战,比如,肿瘤的中医药辅助治疗。 由于受到医学伦理学的限制,在不能使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可以用队列研究来评估干预措施的疗效。例如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中国称为非典型肺炎)暴发期间,不可能使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中药对此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因此有研究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香港的11所医院对中药预防sars的效果进行了观察。预防组1 063名医护工作者服用中药2周,对照组36 111名医护工作者未服用中

第六章 队列研究

第六章队列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列研究的类型;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死亡比、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限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熟悉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确定研究队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人时的概念。 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克服方法,特别是失访偏倚及错分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二、学大纲精要 (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菲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2.队列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研究开始时暴露已经发生,而且研究者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

3.队列研究是发病率研究,所关心的是某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生速度(发病率)。因此在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不应当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在队列研究开始之前,常进行一次横断面研究。 4.队列研究的人群一方面开始时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同时要求每个研究对象在随访过程中均有可能成为所研究疾病的病人。 5.队列研究资料可直接用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计发病率和归因危险度。如果知道人群中暴露的比例,也可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反映了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6.队列研究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RR,RR的本质是比(rate ratio)或危险比(risk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RR的大小反映的是病因学联系的大小。 7.队列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能比较明确地提出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关系。 8.队列研究尤其适用于暴露率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 9.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应注意克服。 (二)三类队列研究 1.回顾性队列研究开始研究所关心的暴露和疾病均已发生,研究者不需要等待疾病或死亡的发生,而是根据已有的资料来确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及各成员的死亡和疾病情况。回顾性队列研究完全取决于是否存在完整的暴露与疾病资料。同时,该类研究无法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2.前瞻性队列研究最适宜做因果关系的推论,但观察时间长,耗资大,失访等问题值得注意。 3.双向性队列研究最适宜于评价对人体健康同时具有短期效应和长期作用的暴露因素。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一 研究背景:某普通初级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一教学班共48名学生,使用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项目时间:1999年10月至2000年6月 发现问题: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表现被动。 提出假设: 1. 听力基础差,用英语授课学生听不懂; 2. 不会用英语回答问题; 3. 爱面子,怕出错; 4. 以前没有参与习惯; 初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调查结果: 1.大多数学生对英语授课感觉不难(93%); 2.在自我评价中,只有5 位学生认为自己主动参与课堂,占全班人数的10.4%; 3.根据调查,只有5位学生表示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怕出错。 4.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主动回答是因为其他同学都没有举手,担心自己与众不同,被人冷落。重新认识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因为来自同伴的压力。 行动方案设计: 1. 设计专门的课堂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更好地互相了解; 2. 活动中积极鼓励和表扬,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3. 设计小组活动,开展竞赛,增进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行动计划:见3 Design a project 实施计划: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对原计划修正和调整。首先,重新设计了一些活动,因原有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现实和教材有较大的距离,新活动更贴近学生和教材。第二,有些活动因为放假等原因而取消。第七周的活动是增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采用了“推测相似处”的活动方式,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了如下活动:由学生提名选定三对班里的好朋友,每对好友先确定自己的相似之处,运用“ They both…, They may both…”. 同时还组织学生故事复述,续写故事等,活跃了课堂气氛。 评价效果: 1) 课堂观摩:从观摩记录来看,学生的参与增加,气氛活跃 2) 问卷调查:70%的学生认为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80%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85%的认为,多样的课堂活动缓解了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 3) 教师日志: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事例,尤其是以前特别不活跃的几个。教学反思: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看出行动研究方案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课堂参与大学生大大增加,课堂气氛更轻松、和谐,师生关系更融洽。但不足是,大多数活动都是口头的形式,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适当增加一些书面形式效果可能会更好。行动研究时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一种研究方式,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又促进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 行动研究案例二 研究背景:长沙市一所普通初级中学高中二年纪学生一个教学班共45名学生。指教者为该班的任课教师。 项目时间:2004年3月至2004年11月 发现问题: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上表现不积极,不太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提出假设:

行动研究案例

行动研究案例 ——如何提高识字效率 发现问题: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同时也要求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1600—1800个常用汉字,会写字800—1000个。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有部分学生对识字没有兴趣,识字能力较差,识字量少。这些看起来小的问题,实质上却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些问题不解决,可能会让孩子不爱学语文,语文能力差,很可能导致孩子一生的失败。 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和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让学生遵循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尽快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实现大量识字的目的。我们一二年级语文科组开设《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小课题研究,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提升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习惯和识字能力的综合训练课题,即“如何提高识字效率”。如果生病需要吃药,那么针对孩子识字中的“病变”,我们科组的小课题研究就是强有效的“祛病良药”。 提出假设: 1.教材难度加大,识字量增多,内容枯燥,学生觉得乏味,对学习就越来越不感兴趣。 2.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识字能力差,识字量少,不愿意动脑筋,对一些比较难的字不愿意动脑筋想办法记住,学习越来越感到困难,就越来越不喜欢学。 初步调查: 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综合评价大概确定一个班中识字能力强和识字能力差的学生。 调查结果: 1、每个班识字能力强的学生的比例大约是占40%,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大约占30%,识字能力一般的学生大约占30%。 2、80%的识字能力差的学生对识字还是感兴趣的,这对我们开展这个课题相当有利。 3、识字能力差的学生认为识字量很大,生字枯燥乏味,遗忘快,这是他们学习识字的一个大的障碍。 重新认识问题: 教师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的气氛中,自信的心态下愉快地识字。另外,我们必须让学生遵循识字规律,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探究、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尽快提高识字写字能力,从而实现大量识字的目的,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灵活,学得扎实。 行动方案设计: 1、学习理论,统一认识,形成新理念。 组织科组老师学习课题相关理论,充分认识识字教学与学生终身学习、工作、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识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研究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1)探索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策略; (2)摸索小学生识字能力形成的规律及特点,不断改进识字教学。 3、引导学生通过识字爱上阅读,受到文学艺术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4、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队列研究设计要点.doc

队列研究设计要点 研究对象: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选择时要考虑除了暴露因素以外,其他因素要尽量均衡。 研究因素:除了暴露因素以外,还会有混杂因素,注意必须设计进去加以分析。所研究的因素,可以是分类资料,也可以是计量资料。 效应指标:结局的发生,结局可以是一因多果的。有一类特殊的效应指标,包括结局和到达结局所经历的时间两维信息,要采用生存分析和COX回归的方法。 科学性原则:对照、均衡(依靠三大标准)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要点 研究对象:病例组一般采用确诊的新发病例。对照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 研究因素:怀疑与所研究疾病有可能发生联系的因素。多数情况下是多因素,可以是分类资料,也可以是计量资料。 效应指标:分组依据,病例的概念是广义的,病例要有明确可靠诊断。明确纳入、排除标准。 科学性原则:对照、均衡(依靠三大标准) 诊断性研究设计要点 确定金标准:确定有可靠的金标准 选择研究对象:包括病例、需要鉴别的人群 盲法、独立和同步比较诊断试验和“金标准”结果 ROC分析:评价诊断价值,寻找诊断临界点。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要点 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是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的重要手段。 研究因素:不同的干预方法,应详细介绍干预方法和对照方法的具体细节。 效应指标:效应指标可以有多种选择,需根据专业目的灵活恰当采用。近期、远期;计量资料、计数资料。 科学性原则:如何实现这些原则(随机、对照、盲法、均衡评价),具体如何操作,应要重点进行设计。 预后研究设计关键点 研究对象:分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是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的重要手段。 研究因素:不同的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自然形成的干预方法)。 效应指标:效应指标可以有多种选择,需根据专业目的灵活恰当采用。重点关注失访、与时间相结合的结局指标。 科学性原则:对照、均衡(依靠三大标准)。 定性研究设计要点 常用德尔菲专家法:有数据、有过程。在医学研究中,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作为一个研究项目的组成部分出现。 关注研究过程,重点理解好定性研究的报告规范 卫生经济评价的设计要点 在临床研究中,不要套用管理领域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需要与临床作用结合起来评价。 临床研究领域常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 成本的计算有很多停留于理论阶段,实际处理有难度时,可以采用组间均衡的原则进行处理。 研究对象的可比性是直接关系到临床研究中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好坏的关键。 数据挖掘研究设计要点 数据采集:信息真实性,可靠性,代表性 数据预处理:规范整齐的数据是最大的问题,事先确定标准,或者事后按标准进行数据清理。 数据挖掘:不只是描述,需要借助数据挖掘工具。也不仅是统计,统计是验证假设,数据挖掘是发现规律。 分析工具:用好工具是开展此类研究的关键。 6、简述队列研究的特点。 答:定群调查又称队列研究或前瞻性研究,常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推测某病与某个危险因素有关联。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关联关系,选择两组人群进行追踪调查,其中一组人群处在这个危险因素影响中,另一组人群除了不处在这个危险因素影响中,其他方面尽可能与前一组人群相同。通过研究两组人群发病率的差异来判定危险因素与发病有无关联关系以及关联程度的大小。 9、简述设立对照应注意的问题? 答:1.组间应具有可比性 2.以人为试验对象的研究,组间对比时应考虑受试者心理因素的影响。3.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例数应尽量相当。4.自身前后对照应注意评价指标是否随时间的先后而变化。.受试对象的病理强度应适当 14、简述混杂因素的控制方法 答:(1)配对:是一种常用的避免混杂因素的重要方法。常用的变量有性别、年龄、病情等。配对时应注意:①配对项目不应过多,因素越多越难找到合适的对照组。 ②不能将研究因素进行配对。 (2)分层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避免混杂因素的重要方法。分层是指分层抽样选择研究对象,或将研究结果分层分析研究资料。 (3)随机化:严格的随机化方法能够消除各种影响因素在组间的分布差异,使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在临床试验中最为常用 (4)限制:即对试验组与对照组人员的条件加以某种控制。在科学研究进行组间比较时,除了研究因素在组间不同外,其它因素均应完全一样。通过对某些因素的限定,以增强样本的代表性。 15、简述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答:(一)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作为受试对象:患病率高,阳性预测值高,诊断出的病人数多,试验效率提高(二)联合试验: 1、平行(并联)试验 同时进行几种诊断目的相同的诊断试验,只要其中一个试验结果为阳性即判断为阳性。平行试验提高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减少漏诊率,但却增加了误诊率,降低特异度。 当漏掉一个病人后果严重或再进行筛检费人力物力时,要尽量减少漏诊率,可采用此方法。 2、系列(串联)试验 进行一系列诊断目的相同诊断试验,只有所有试验结果都为阳性时判断为阳性。系列试验可提高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减少误诊率,但增加漏诊率,降低灵敏度。当误

队列研究的原理及类型

队列研究的原理及类型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流行病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主讲教师:徐学琴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所属学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所属专业:预防医学 授课对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五年级学生 2015年4月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流行病学》课程中“队列研究”中的“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类型”部分的内容。 队列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直接观察暴露于某因素不同状况人群的结局来探讨该因素与所观察结局的因果关联及关联的大小。该方法因其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很强而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学习该方法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性质、特点、整体设计及研究过程,等。通过队列研究三种类型的讲解使学生对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流行病学的基础知识,也系统学习过卫生统计学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对“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类型”有清晰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应对基本原理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2. 熟悉队列研究的整体设计及研究过程; 3. 熟悉三种不同的队列研究类型的设计特点及优缺点; 4. 了解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区别。 5. 了解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非常强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 1.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采用图示进行详细讲解。在讲解过程中,将队列研究的整个设计及研究过程通过图示分解展示。并对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详细讲解。最后,总结队列研究的研究方向是从因到果的方向,符合疾病因果顺序,因此,队列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是非常强的。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问题研究,对新课改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改变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参与”状况也有积极的启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有行为参与,而且要有合理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参与。数学教师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并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发展知识的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并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非参与现象学生参与 问题的背景 为了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校招生方式于2008年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统一招生变为电脑派位(电脑随机抽取),这样就使得我校生源质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前我校是通过小学升初中统一考试招收全镇优质生源,招收的学生素质高、求知欲强、学习的自觉性强、课堂的参与度高。如今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后,学校以学生自愿报名、电脑从中随机抽取为原则进行招生。加之我校逐年扩招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得更加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这样学生参与学习就变得更不自觉了。 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普及教育的发展,从普及教育的现实来看,学生的“无 心向学”,导致成绩低下的问题给教师和家长带来很大的困扰,课堂学生的“非参与”现象阻碍着普及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学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许多学生来说,学习就意味着每天准时到校,坐在课室里听他们不理解也不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宿舍——课室——饭堂,在课室里就是听讲做作业,努力记住一大堆零零碎碎的知识并操习一些趣味索然的题目。所以,学生参与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与学习效果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参与对学习结果是否有影响呢?如果有影响的话,学生参与是如何影响学习结果的呢?这些问题对普及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Newmann(1991)所指出,学生参与问题是现今学校教育之核心。 分析问题 1、教师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跟不上课改的步伐。 课堂教师经常关注的现象教师的观念 1、学生上课不积极发言学生都应该积极发言 2、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都应该有学习兴趣 3、学生上课不积极思考问题学生都应该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一、问题与设想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知道,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一定程度会影响到教师所教授内容被学生所接受的效率和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行动能帮助老师提升课堂气氛呢?由此我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来发现促使课堂气氛活跃的教师教学行动上的因素。 二、设计与实施(因为条件所限,自己模拟担任教师,找同学模拟学生) 1、课例所选课例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坐井观天》 2、执教者自己 3、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A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不可以坐井观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寓意的理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思路(简记):①②③④⑤⑥①②③④⑤⑥ ①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②学生自由初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共说了几次话?是在什么地方说话?每次说话的内容是什么? ③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a. 第一次

对话:青蛙向小鸟提出了什么问题?小鸟怎么回答? b. 第二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小鸟是真的说大话吗?为什么? c. 第三次对话:青蛙为什么要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劝青蛙做什么事?为什么要这样劝他? d. 在理解三次对话的意思时,指导学生朗读青蛙和小鸟说的话。 ④朗读全文,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⑤教学生字。 (2)教学设计 B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把课文读熟、读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从这则寓言中明白的道理或受到的启发;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并记住这个成语;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识“寓”、“则”、“际”三个生字,并会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朗读好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难点是感知课文中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青蛙和小鸟的画片与头饰、小黑板。 教学思路(简记): ①快乐入题,板书课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井”,然后在“井” 里贴上一只大青蛙的图片,借此入题。 ②指导学生读熟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不丢字,不加字,把课文读顺。 ③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三次对话。读出语气和停顿,读出感情。

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队列研究相关指标 RR、AR、OR、HR 一、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 RR)——队列研究中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RR(Relative Risk)是前瞻性研究(队列研究)中常用的指标,它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比,用于说明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是用来表示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RR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适用于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 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越大。即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当它有统计学意义时: R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无关联。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RR<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负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临床研究文献中,相对危险度应该是指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adverse outcome)的危险度除以对照组的危险度(治疗组发生该不良反应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二、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 AR) 归因危险度(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ate difference, RD)和超额危险度(excess risk),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组人

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与RR的区别: RR与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但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同。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相应疾病的危险增加的倍数;AR则是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意义,后者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三、比值比(odds ratio , OR)——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比值比(OR)也称优势比、比数比、交叉乘积比,是病例对照研究中表示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比值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与RR的区别和联系: 在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无法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也就无法计算RR。但是可计算病例组的暴露率和非暴露率之比,当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较低时OR近似于RR,故在回顾性研究中可用OR估计RR。OR值的解释与RR相同,指暴露组的疾病危险度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当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当OR=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四、风险比(hazard ratio , HR) HR风险比/危害比,[HR=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1(t)/非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2(t),t指在相同的时间点上]。而风险函数指危险率函数、条件死亡率、瞬时死亡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可以得到HR。资料的类型通常是临床治疗性研究,也可以是流行病学的队列观察性研究。与RR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指导行动研究案例

精心整理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 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方案。 案例2 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设计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此,他们特选课文《坐井观天》(寓言),让一位有9年教龄的市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执教。他们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备课,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然后再让这位教师在某实验小学二(1)班和二(2)班(普通平行班),用两种教法教学。同时,他们组织教师观摩、教师讨论、评课,对两种教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其中部分结果是: (1)对比两种教学行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 (1)教学a所代表的是传统的讲读教学方法。从教学设计来看,是从课文的开头讲到结尾,没有对教材进行创新处理;从教学活动形式来看,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静坐接受;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师注重内容的理解分析,强迫学生接受教参规定的内容;从教学关系来看,师生是“授—受”关系,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自主权,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压抑,心理负担沉重,机械地按“师嘱”学习,学习的效率不高。教学b打破了传统的“逐段串讲、繁琐分析”的教

队列研究

第七章队列研究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及原理 (一) 定义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称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发病研究(incidence study)、随访研究(follow study)、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 队列研究是选定暴露及未暴露于某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发病有无因果联系的一种观察研究方法。 (二) 原理及结构模式 队列研究方法与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是分析流行病学中的两种重要方法,它与病例对照研究一样,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人群暴露于可疑病因因素后疾病的变化规律及其结局,通过比较暴露和非暴露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差别来确定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见图1。 图7-1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 从模式图中可以部分的体现出队列研究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属于观察法暴露不是人为给予的,而是在研究开始前就已客观存在,这一点根本区别于实验研究。 2. 设立对照队列研究作为一种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区别于描述流行病学的根本特点就是设立对照 组以利于比较。对照组的选择有多种方法。 3. 由“因”及“果”在研究过程中先确知其因(暴露因素),再纵向前瞻观察而究其果(发病或死亡)。这一点与实验研究方法一致。 4. 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由于队列研究能够得到确切数目人群中的发病人数(发病率),并通过比较暴露与非暴露人群发病率的差异而确定暴露对发病率的影响。 二.目的和用途 1.检验病因假设多数时候,队列研究用来研究一种暴露与一种疾病的关联,但它也可同时观察某种暴露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多方面影响,检验多个假说。 2.描述疾病自然史队列研究可观察到疾病的自然史,即疾病从易感期、潜伏期、临床前期、临床期到结局的整个自然发展过程。 3.预防、治疗及预后研究有时在随访人群中研究对象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自行采取一种与暴露致病作用相反的措施,出现预防效果,这种现象称为“人群的自然实验”。此外,队列研究还可研究某种疾病的长期变动趋势,为制订新的预防规划、治疗方案或康复措施提供依据。 三.队列研究的种类 (一)(一)?? 三种基本的队列研究 根据怎样取得资料,队列研究可分为三种,三种方法的示意图见图2。

17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第十七章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要求] 了解:队列研究的设计及需注意的问题;队列研究的样本含量估计。熟悉:熟悉相对危险度的假设检验方法;M-H分层分析方法及其趋势检验方法; 熟悉暴露人年的计算。 掌握:掌握相对危险度和归因危险度的意义、计算及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掌握人时发病率、发病概率和累计发病概率的意义、区别与估计方法。 [重点难点] 第一节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队列研究是对不同暴露水平的对象进行追踪观察,确定其疾病发生情况, 从而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联系。 相对危险度是暴露人群发病率与非暴露人群发病率的比值,表示暴露于某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发病风险是非暴露人群发病风险的多少倍,它反映了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风险的作用程度。 归因危险度表示暴露于某危险因素的人群中发病风险与非暴露人群发病风险相比较的绝对差值,反映暴露危险因素造成发病增加的绝对量。 二、队列研究有以下几种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3.临床病例的随访研究 三、计算 相对危险度:0 1 P P RR = ∧ 归因危险度: 01P P AR ?=∧ 四、应用 相对危险度主要具有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方面的意义,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病因关联。 归因危险度具有更多的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意义,它提示如果疾病控制部门消除了该危险因素,发病率下降的比率会是多少。 五、队列研究设计的注意问题: 1.暴露人群的选择 2.对照人群的选择 3.终结指标的选择 4.样本含量的估计 第二节 疾病发生指标的估计 一、基本概念 暴露人年:随访1个研究对象满1年则为1个暴露人年,是估计发病率基数的计量单位。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案例1:自然课老师的行动研究 某小学五年级自然课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 (1)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自然科成绩的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自然科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自然兴趣”为最重要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自然科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自然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自然科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验的成效是否有增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案例2:a、b两套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 一所小学的领导认为,究竟怎样的课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课,许多教师模糊不清。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素质教育教学行为的缺失,进而阻碍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开展“语文课堂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他们设想,通过对一篇课文的不同教学行动的解剖,让教师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语文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轨迹,以达到澄清教师认识上的模糊性,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师理解处理教材、设计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能力,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为此,他们特选课文《坐井观天》(寓言),让一位有9年教龄的市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执教。他们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备课,设计了两套教学方案,然后再让这位教师在某实验小学二(1)班和二(2)班(普通平行班),用两种教法教学。同时,他们组织教师观摩、教师讨论、评课,对两种教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其中部分结果是: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教学行动研究案例 ——语文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 一、背景 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题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低年级的语文老师纷纷采取肯定的、积极的、富有刺激性激励的评价。的确,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是,一味提倡无原则的激励性评价,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三、案例分析 上语文课时,从课始到课尾,无论学生是读了几个词的,还是写了几字的;无论是答对了一道题的,还是回答了几句话的,我几乎无一例外地竖起大拇指,“说得真好!”“真不错”!“你真棒”的称赞声不绝于耳。我甚至要求全班孩子一次次掌声鼓励。可是慢慢地,我却发现起先整齐响亮的掌声正变得稀稀拉拉,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听别人的发言。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在下一节课上,我决定对孩子们的评价分个等级,那些有精彩的语言、有价值的回答、有自己独特思考的孩子,我会给他们发一面小红旗,回答一般的,我会给予语言上的肯定或建议。“刚才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呢?读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话犹如给了孩子门一剂兴奋剂,一双双的小手举得老高,当我点到一个孩子站起来读的时候,确实读得不错,看来这种方式已初见成效了!可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又不明显了。以后我不在刻意地去评价,如:《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没有去过多的评价甚至没有评价。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众说纷纭) 生: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

4-5 队列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二)

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二)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随访 研究人群 暴露组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结局 未出现某 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 未出现某种结局 VS 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

公共卫生学院比较两组结局发生率: 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I e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I 0 统计学检验:U 检验、卡方检验等 判断实际人群中两组率是否有差别

公共卫生学院 比较两组结局发生率: 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I e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发病密度I 0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 RR)RR =I e I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又称病因分值EF) AR%=I e ?I 0 I e 归因危险度(attributable risk, AR)AR =I e ?I 0

公共卫生学院例,吸烟和肺癌研究结果: 吸烟组肺癌死亡率I e =0.90/千人年,不吸烟组肺癌死亡率I 0=0.07/千人年 相对危险度RR = I e I 0 = 0.900.07 =12.9 解释: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吸烟组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12.9倍 Doll R & Hill A B. Lung cancer and other causes of death in relation to smoking. Brit Med J 1964

公共卫生学院RR :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RR=1 两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没有差别 RR>1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高于非暴露组, 暴露因素为危险因素 RR<1 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低于非暴露组, 暴露因素为保护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