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模板计算书(包括梁侧模)

梁模板计算书(包括梁侧模)
梁模板计算书(包括梁侧模)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5)×1.5)+1.4×2,

1.35×(0.1+(24+1.5)×1.5)+1.4×0.7×2]×1=48.36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5]×1=46.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5]×1=38.35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46.6×0.182+0.121×1.76×0.182=0.15kN·m σ=M max/W=0.15×106/37500=3.9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L4/(100EI)=0.632×38.35×1754/(100×10000×281250)=0.081mm≤[ν]=l/400=175/400=0.44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 q1静l +0.446 q1活l=0.393×46.6×0.18+0.446×1.76×0.18=3.34kN

R2=R4=1.143 q1静l +1.223 q1活l=1.143×46.6×0.18+1.223×1.76×0.18=9.7kN

R3=0.928 q1静l +1.142 q1活l=0.928×46.6×0.18+1.142×1.76×0.18=7.92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 q2l=0.393×38.35×0.18=2.64kN

R2'=R4'=1.143 q2l=1.143×38.35×0.18=7.67kN

R3'=0.928 q2l=0.928×38.35×0.18=6.23kN

五、小梁验算

为简化计算,按四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

max{3.34+0.9×1.35×[(0.3-0.1)×0.7/4+0.5×(1.5-0.18)]+0.9max[1.2×(0.5+(24+1.1)×0.18)+1.4×1,1.35×(0.5+(24+1.1)×0.18)+1.4×0.7×1]×max[0.5-0.7/2,(1-0.5)-0.7/2]/2×1,

9.7+0.9×1.35×(0.3-0.1)×0.7/4}=9.74kN/m

q2=max[2.64+(0.3-0.1)×0.7/4+0.5×(1.5-0.18)+(0.5+(24+1.1)×0.18)×max[0.5-0.7/2,

(0.7-0.5)-0.7/2]/2×1,7.67+(0.3-0.1)×0.7/4]=7.71kN/m

1、抗弯验算

M max=max[0.107q1l12,0.5q1l22]=max[0.107×9.74×0.72,0.5×9.74×0.212]=0.51kN·m σ=M max/W=0.51×106/83330=6.13N/mm2≤[f]=15.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 max=max[0.607q1l1,q1l2]=max[0.607×9.74×0.7,9.74×0.21]=4.139kN

τmax=3V max/(2bh0)=3×4.139×1000/(2×50×100)=1.24N/mm2≤[τ]=1.78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632q2l14/(100EI)=0.632×7.71×7004/(100×9350×4166700)=0.3mm≤[ν]=l/400=700/400=1.75mm

ν2=q2l24/(8EI)=7.71×2104/(8×9350×4166700)=0.05mm≤[ν]=l/400=210/400=

0.5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小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max[1.143q1l1,0.393q1l1+q1l2]=max[1.143×9.74×0.7,

0.393×9.74×0.7+9.74×0.21]=7.79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3.56kN,R2=R4=7.79kN,R3=6.36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143q2l1,0.393q2l1+q2l2]=max[1.143×7.71×0.7,

0.393×7.71×0.7+7.71×0.21]=6.17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5=3kN,R'2=R'4=

6.17kN,R'3=5.01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 max/W=0.974×106/5080=191.7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 max=8.08kN

τmax=2V max/A=2×8.08×1000/489=33.05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33mm≤[ν]=l/400=500/400=1.25mm

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计算

R=max[R1,R3]=3.27kN≤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同理可知,左侧立柱扣件受力R=3.27kN≤8kN

单扣件在扭矩达到40~65N·m且无质量缺陷的情况下,单扣件能满足要求!

七、立柱验算

λ=h/i=1800/15.9=113.21≤[λ]=150

长细比满足要求!

查表得,υ=0.54

1、风荷载计算

M w=0.92×1.4×ωk×l a×h2/10=0.92×1.4×0.29×0.7×1.82/10=0.07kN·m

2、稳定性计算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公式5.2.5-14,荷载设计值q1有所不同:

1)面板验算

q1=0.9×[1.2×(0.1+(24+1.5)×1.5)+0.9×1.4×2]×1=43.69kN/m

q1=

max{3.03+(0.3-0.1)×0.7/4+0.9×[1.2×(0.5+(24+1.1)×0.18)+0.9×1.4×1]×max[0.5-0.7/2,(0.7-0.5)-0.7/2]/4×1,8.77+(0.3-0.1)×0.7/4}=8.81kN/m

同上四~六计算过程,可得:

R1=3.01kN,R2=20.45kN,R3=3.01kN

立柱最大受力N w=max[R1+N边1,R2,R3+N边2]+M w/l b=

max[3.01+0.9×[1.2×(0.75+(24+1.1)×0.18)+0.9×1.4×1]×(0.9+0.5-0.7/2)/2×0.9,20.45,3.01+0.9×[1.2×(0.75+(24+1.1)×0.18)+0.9×1.4×1]×(0.9+0.7-0.5-0.7/2)/2×0.9]+0.07/1=20.53kN

f=N/(υA)+M w/W=20528.86/(0.54×424)+0.07×106/4490=105.61N/mm2≤[f]=

205N/mm2

满足要求!

八、可调托座验算

由"主梁验算"一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R2]=22.52kN≤[N]=30kN 满足要求!

梁侧模板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板基本参数

梁侧模板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组成,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即内龙骨;

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外龙骨,即外龙骨组装成墙体模板时,通过穿墙螺栓将墙体两片模板拉结,

每个穿墙螺栓成为外龙骨的支点。

模板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5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内楞采用方木,截面50×90mm,每道内楞1根方木,间距200mm。

外楞采用圆钢管48×3.5,每道外楞1根钢楞,间距500mm。

穿墙螺栓水平距离700mm,穿墙螺栓竖向距离200mm、450mm,直径14mm。

梁侧模板板组装示意图

二、梁侧模板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320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4.000kN/m 2

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4.000kN/m 2 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000kN/m 2。

三、梁侧模板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

模板面的大小,

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q

面板计算简图

1.强度计算

= M/W < [f]

其中 ──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 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0.00×1.00×1.00/6=8.33cm 3;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N/mm 2)。

M = ql2 / 1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0.50×24.00=14.40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0.50×2.00=1.40kN/m;

l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 = 200mm;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f] = 15.000N/mm2;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强度计算值7.584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2.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250

其中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q = 12.00N/mm;

l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 = 200mm;

E ──面板的弹性模量,E = 6500N/mm2;

I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50.00×1.00×1.00×1.00/12=4.17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0.8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480mm;

面板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板内外楞的计算

(一).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通常按照均布荷载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9.00×9.00/6 = 67.50cm3;

I = 5.00×9.00×9.00×9.00/12 = 303.75cm4;

q

内楞计算简图

1.内楞强度计算

= M/W < [f]

其中──内楞强度计算值(N/mm2);

M ──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 ──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M = ql2 / 10

其中 q ──作用在内楞的荷载,q = (1.2×24.00+1.4×2.00)×

0.20=6.32kN/m;

l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 = 500mm;

内楞强度设计值[f] = 13.000N/mm2;

经计算得到,内楞的强度计算值2.341N/mm2;

内楞的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2.内楞的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250

其中 E ──内楞的弹性模量,E = 9500.00N/mm2;

内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2.000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070mm;

内楞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二).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按照集中荷载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算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外钢楞的规格: 圆钢管48×3.5;

外钢楞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

外钢楞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

P1P2P3

外楞计算简图

3.外楞强度计算

= M/W < [f]

其中──外楞强度计算值(N/mm2);

M ──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 ──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M = 0.175Pl

其中 P ──作用在外楞的荷载,P = (1.2×24.00+1.4×2.00)×0.40×0.50=6.32kN;

l ──外楞计算跨度(对拉螺栓水平间距),l = 400mm;

外楞强度设计值[f] = 205.000N/mm2;

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强度计算值87.087N/mm2;

外楞的强度验算 < [f],满足要求!

4.外楞的挠度计算

v = 1.146Pl3 / 100EI < [v] = l/400

其中 E ──外楞的弹性模量,E = 210000.00N/mm2;

外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v] = 1.000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138mm;

外楞的挠度验算 v < [v],满足要求!

五、穿墙螺栓的计算

计算公式:

N < [N] = fA

其中 N ──穿墙螺栓所受的拉力;

A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 (mm2);

f ──穿墙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穿墙螺栓的直径(mm): 14

穿墙螺栓有效直径(mm): 12

穿墙螺栓有效面积(mm2): A = 76.000

穿墙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 [N] = 12.920

穿墙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kN): N = 4.800

穿墙螺栓强度验算满足要求!

梁,500×800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

梁木模板与支撑计算书一、梁模板基本参数 梁截面宽度 B=500mm, 梁截面高度 H=800mm, H方向对拉螺栓1道,对拉螺栓直径14mm, 对拉螺栓在垂直于梁截面方向距离(即计算跨度)850mm。 梁模板使用的木方截面40×80mm, 梁模板截面侧面木方距离200mm。 梁底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梁侧模面板厚度h=15mm,弹性模量E=6000N/mm2,抗弯强度[f]=15N/mm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模板自重 = 0.200kN/m2; 钢筋自重 = 1.500kN/m3; 混凝土自重 = 24.000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 = 2.500kN/m2。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3.000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000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17.130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17.140=15.426kN/m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2。 三、梁底模板木楞计算 梁底木方的计算在脚手架梁底支撑计算中已经包含! 四、梁模板侧模计算 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应该按照均布荷载下的连续梁计算,计算如下 作用在梁侧模板的均布荷载q=(1.2×15.43+1.40×5.40)×0.80=20.857N/m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80.00×1.50×1.50/6 = 30.00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80.00×1.50×1.50×1.50/12 = 22.50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梁侧模板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承04k c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左上翻部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γ0[1.35×0.9×G4k+1.4×φc Q4k]=

1×[1.35×0.9×34.213+1.4×0.9×2]=44.089kN/m2 下挂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213 kN/m2 左上翻部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G4k=34.213 kN/m2 三、支撑体系设计 左侧支撑表:

模板设计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

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q1=bS承=1×44.089=44.089kN/m q1静=γ0×1.35×0.9×G4k×b=1×1.35×0.9×34.213×1=41.569kN/m q1活=γ0×1.4×φc×Q4k×b=1×1.4×0.9×2×1=2.52kN/m M max=0.125q1L2=0.125×q1×0.32=0.496kN·m σ=M max/W=0.496×106/37500=13.22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bS正=1×34.213=34.213kN/m νmax=0.521qL4/(100EI)=0.521×34.213×3004/(100×10000×281250)=0.513mm≤300/400=0.75mm 满足要求! 3、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左下挂max=1.25×q1×l左=1.25×44.089×0.3=16.533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左下挂max=1.25×l左×q=1.25×0.3×34.213=12.83kN 2、右下挂侧模 梁截面宽度取单位长度,b=1000mm。W=bh2/6=1000×152/6=37500mm3,I=bh3/12=1000×153/12=281250mm4。面板计算简图如下:

现浇箱梁支架及模板计算书

附件1:连续箱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件3:质量保证体系 第 旦 量 质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提高质量意识 TQC 教育 检查落实 疋 教 育 计 划 改进工作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质量 管 理领导小组 项目队质 £量小组 各项工作制度和标准 技术保证 贯彻IS09000系 列质量标准,推 行全面质量管理 现 场 Q C 小 组 活 动 熟 悉 图 纸 掌 握 规 范 应 用 新 技 术 工 -艺 技术岗位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 底 划 训 核 总结表彰先进 提高工作技能 制度保证 经济法规 经济责任制 优 质 优 价 宀 完 善 计 量 支 付 手 续 制 疋 奖 罚 措 施 签 疋 包 保 责 任 状 L 1 接 疋 进 充加 受 期 行 分强 奖优罚劣 业 不 自 用现 主 疋 检 现场 和 期 代试 经济兑现 监 质 化试 理 量 检验 监 检 手控 督 查 段制 质量评定

附件4: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保证体系 L 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 提高质量意识 I TQC教育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队质量小组 为用户服务质量工作检查 检查落实 改进工作质量 QC 小 组 活 岗 前 技 术 培 训 总结表彰先进 贯彻IS09000系列质量标 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施工保证 创优规划 制度保证 各项工作制度和标准 熟 悉 图 纸 掌 握 规 r 1 T 技术岗位责任制 底划 提高工作技能 实现质量目标 经济法规 经济责任制 优 测 优 价 复 核 卓 里 质 疋 创 优 措 施 确 创 优 项 目 制 疋 奖 罚 措 施 质量评定 充加 分强 利现 现场 代试 检验 测控 手手 制 奖优罚 劣 经济兑 现 见 专业资料

梁侧模计算书

梁侧模板计算书 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计算断面宽度600mm,高度1050mm,两侧楼板厚度120mm。 模板面板采用普通胶合板。 内龙骨布置4道,内龙骨采用50×100mm木方。 外龙骨间距450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48mm×2.8mm。 对拉螺栓布置2道,在断面内水平间距300+400mm,断面跨度方向间距450mm,直径16mm。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2 9 3 2 9 3 2 9 3 1 5 m m 模板组装示意图 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产生荷载标准值。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 其中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0时(表示无资料)取200/(T+15),取5.714h;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200m ; β——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0.850。 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8.80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实际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0.90×27.000=24.300kN/m 2 考虑结构的重要性系数0.90,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0.90×6.000=5.400kN/m 2。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连续梁计算。 面板的计算宽度取0.45m 。 荷载计算值 q = 1.2×24.300×0.450+1.40×5.400×0.450=16.524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 2/6 = 45.00×1.50×1.50/6 = 16.88cm 3; 截面惯性矩 I = bh 3/12 = 45.00×1.50×1.50×1.50/12 = 12.66cm 4; 式中:b 为板截面宽度,h 为板截面高度。 16.52kN/m A 计算简图 0.159 弯矩图(kN.m)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KL27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7.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550×10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 梁侧楼板厚度(mm) 30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模板面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3 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 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9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10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5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2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 (mm)、l ' b (mm) 1200、 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1(mm) 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2(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8 小梁两侧悬挑长度(mm) 100,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系梁计算书

柱系梁计算书 1、设计依据 《钢结构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桥梁施工图。 2、总体方案 本标段桥梁上系梁采用钢模板、和系梁以下部分墩柱同时施工。在墩柱模板上焊接牛腿,采用QL32型千斤顶支撑I45a工字钢,工字钢上利用[14b槽钢搭设系梁底模平台施工。上系梁施工设计图: 3、设计参数 [14b槽钢:理论重量16.73kg/m 弹性模量2 E= N / 206000mm 惯性力矩I=609.4cm4 设计抗弯强度2 = f 215mm / N m I45a工字钢:理论重量80.4kg/m 弹性模量2 E= N 206000mm /

惯性力矩I=32240 cm4 设计抗弯强度2 f N 215mm / m 4、荷载分析 4.1、永久荷载 钢筋砼重量G1: 标段内柱系梁尺寸为1.8×1.5m,砼数量12.7m3,钢筋砼比重按2.6t/m3(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上系梁钢筋砼重量G1: G1=12.7m3×2.6 t/m3×10KN=330.2KN。 系梁模板重量G2: 根据模型设计图得知,系梁模板采用钢模板,重量(侧模和底模部分)为2.38t,即G2=23.8KN。 槽钢重量G3: 根据上系梁设计图,采用[14b槽钢,槽钢按0.45m间距设置,每根长度4m,放置11根。密度16.73kg/m。槽钢重量G3: G3=11×4×16.73×10÷1000=7.36KN I45a工字钢重量G4: 采用两根长12m I45a工字钢,理论重量80.4kg/m。I45a工字钢的重量G4: G4=12×2×80.4×10÷1000=19.296 KN 根据以上分析计算永久荷载G为: G=G1+G2+G3+G4=330.2KN+23.8KN+7.36KN+19.296 KN=380.656KN 4.2、可变荷载 可变荷载包括施工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根据系梁施工搭设结构及施工地点气候特点,不考虑雪荷载和水平风荷载;施工荷载(作业层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取3KN/m2;砼振捣附加荷载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取2KN/m2;砼采用吊车入模,不考虑砼入模的冲击荷载。可变荷载合计为5KN/m2,根据系梁底模面积,计算出可变荷载G5为:

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贝雷片+顶托)

福清项目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 钢管桩+贝雷梁+顶托支架方案 1、方案概况 1.1编制依据 ⑴《福清市外环路北江滨A段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⑵《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⑶《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⑸《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⑹《公路桥涵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⑺《公路桥涵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⑻《装备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⑼《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⑾《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⑿《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⒀《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 工程概况 外环路(北江滨路-利桥至融宽环路段)道路工程范围西起于龙江路与利桥交叉口,向东穿甲飞客运站后,斜跨过龙江,而后沿玉塘湖布设,东止于融宽环路,线位基本呈现西北-东南走向,施工里程段为K0+000~K1+800。 瑞亭大桥:中心桩号为K0+377.8,起终点桩号:K0+116.46—K0+638.5。桥梁跨径组成为(3×20)+3×(3×35)+(4×35)的形式,桥面宽度2-19.25米,全桥长522.4米。桥梁上部结构:第一联采用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其余各联采用35m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下部: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墩、桩基础。桥梁纵面位于i=2.5%上坡段接i=0.3%上坡段再接-2.1%下坡段,R=5000m直线、凸曲线、直线、凸曲线、直线上;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接半径R=500m 圆曲线接直线上,梁体按等角度70°布置,墩台沿着分孔线径向布置。

梁底模板及梁侧模板支撑架计算

梁底模板支撑架计算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一、计算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2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3.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300*7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5.8 梁侧楼板厚度(mm)130 二、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共用(A)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900 梁两侧立柱间距lb(mm)1000步距h(mm)15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a(mm)、l'b(mm):900、9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居中 梁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2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按梁两侧立柱间距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4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结构表面隐蔽 三、面板验算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q1=0.9max[1.2(G1k+ (G2k+G3k)×h)+1.4Q2k,1.35(G1k+ (G2k+G3k)×h)+1.4×0.7Q2k]×b=0.9max[1.2×(0.1+(24+1.5)×1)+1.4×2,1.35×(0.1+(24+1.5)×1)+1.4×0.7×2]×1=32.868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1]×1=31.104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 (G2k+G3k)×h)×b=[0.1+(24+1.5)×1]×1=25.6kN/m 1、强度验算 Mmax=0.1q1静L2+0.117q1活L2=0.1×31.104×0.2672+0.117×1.764×0.2672=0.236kN·m

20m箱梁模板计算书

20米箱梁模计算书1.砼侧压力计算 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F=γ c H 式中 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 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取26 kN/m3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h=3.5小时。 V------混凝土的浇灌速度(m/h);取27方/h,即27/25/1=1.08 m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取1.4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 β2------混凝土塌落度影响系数,当塌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50—90mm时,取1;110—150mm时,取1.15。此处取1.15, F=0.22γ c t β 1 β 2 V1/2 =0.22x26x3.5x1x1.15x1.081/2 =24kN/m2 F=γ c H =26x1.4=36.4kN/ m2 取二者中的较小值,F=24kN/ m2作为模板侧压力的标准值,并考虑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4 kN/ m2,分别取荷载分项系数1.2和1.4,则作用于模板的总荷载设计值为:F=24x1.2+4x1.4=34.4 kN/ m2,取为35 kN/ m2 有效压头高度:H0=35/26=1.35m 2.面板验算(6mm钢板) 最大跨距: l=300mm, 每米长度上的荷载:q=FD=35x0.9=31.5KN/m。D为背杠的间距 弯矩:Mmax=0.1ql2=0.1x31.5x0.32=0.2835KN.m

梁模板支架计算示例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7.0m , 梁截面 B ×D=1000mm ×10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0.60m ,立杆的步距 h=1.2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8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4。 木方100×100mm ,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500.0N/mm 4。 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1.50m 。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25mm 。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 3,施工活荷载5.00kN/m 2。 梁两侧的楼板厚度0.20m ,梁两侧的楼板计算长度3.00m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30kN/m 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 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700 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计算中考虑梁两侧部分楼板混凝土荷载以集中力方式向下传递。 集中力大小为 F = 1.20×25.000×0.200×3.000×0.600=10.800kN 。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2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1.000×1.000+0.500×1.000=25.50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4.000+1.000)×1.000=5.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25.500+1.4×5.000)×0.600× 0.600=1.354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354×1000× 1000/54000=25.06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不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25.500+1.4×5.000)×0.600=13.536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3536.0/(2×1000.000× 18.000)=1.128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地系梁模板计算书(1)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方案综述 (2) 4、结构计算 (2) 4.1、荷载计算 (2) 4.2、面板计算 (3) 4.3、横肋计算 (4) 4.4、竖肋计算 (5) 4.5、拉杆计算 (6) 5、结论 (6)

系梁模板计算书 1、编制依据 ⑴现行施工设计标准 ⑵现行施工安全技术标准 ⑶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0) ⑷两阶段施工图 ⑸《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⑹《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⑺《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工程概况 白洋长江公路大桥是宜昌至张家界公路在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跨越长江的通道。本项目起点里程桩号K40+985,终点里程桩号K49+180,路线全长8.195Km。本合同段共有常规桥13座,其中主线桥梁8座,互通匝道桥2座,天桥3座。 地系梁共计14个,左幅为互通加宽渐变段,因此系梁结构尺寸根据桥面宽变化,具体结构尺寸: 宜都互通主线2号桥结构形式统计表

3、方案综述 系梁均采用大块钢模板施工,根据不同结构尺寸中部设置调节块模板,竖向设两层拉杆。 模板采用分块吊装组拼就位的方法施工。根据模板重量选择合适的起吊设备立模、拆模。 4、结构计算 模板采用A3材料,A3钢轴向允许应力[σ]=215pa,弯曲应力[σw]=215 Mpa。 4.1、荷载计算 混凝土侧压力根据公式: Pm=Kγh计算: h=0.22+24.9v/T Pm—新浇筑砼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KPa; h—有效压头高度; T—砼入模时的温度,取32℃; v—砼的浇筑速度,取0.75m/h; H—混凝土浇筑层的高度,取1.5m; γ混凝土的重度,取24KN/m3

框架梁模板计算书

框架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架)计算书 本高支撑架计算采用PKPM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计算。计算书中钢管全部按照Φ48×3.0计算。 本高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计算梁段:BKL-407(3A)。高支架搭设高度为18.08米,基本尺寸为:梁截面B×D=500mm×700mm,梁支撑立杆的横距(跨度方向) l=1.0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梁底增加1道承重立杆。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0.50;梁截面高度 D(m):0.70; 混凝土板厚度(mm):12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1.0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 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8.28;梁两侧立柱间距(m):0.80; 承重架支设:1根承重立杆,方木支撑垂直梁截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5;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18.0;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7.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主龙骨间距(mm):500;次龙骨根数:4; 主龙骨竖向支撑点数量为:2; 支撑点竖向间距为:1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2; 主龙骨材料:钢管;截面类型为圆钢管Φ48×3.0; 主龙骨合并根数:2; 次龙骨材料:木枋,宽度50mm,高度100mm;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梁模板支撑计算

梁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梁段:L16a。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 B(m): 0.4m; 梁截面高度 D(m): 1m; 混凝土板厚度(mm): 120mm; 立杆纵距(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 0.8m;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 0.1m; 脚手架步距(m): 1.2m; .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12.6m; 梁两侧立柱间距(m): 0.8m; 承重架支设: 多根承重立杆,钢管支撑垂直梁截面;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 0.6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0; 扣件连接方式: 单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 0.8;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 0.35kN/m2; 钢筋自重(kN/m3): 1.5kN/m3;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2.5kN/m2;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 18kN/m2;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 2kN/m2; 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 2kN/m2;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杉木; 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N/mm2;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6N/mm2; 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7N/mm2;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 钢材弹性模量E(N/mm2):210000; 钢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N/mm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N/mm2; .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

梁模板(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mm) 1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W=bh2/6=1000×12×12/6=24000mm3,I=bh3/12=1000×12×12×12/12=144000mm4 q1=γ0×max[1.2(G1k+(G2k+G3k)×h)+1.4Q2k, 1.35(G1k+(G2k+G3k)×h)+1.4ψc Q2k]×b=0.9×max[1.2×(0.1+(24+1.5)× 2.6)+1.4×2, 1.35×(0.1+(24+1.5)× 2.6)+1.4×0.7×2]×1=82.44kN/m q1静=0.9×1.35×[G1k+(G2k+G3k)×h]×b=0.9×1.35×[0.1+(24+1.5)×2.6]×1= 80.676kN/m q1活=0.9×1.4×0.7×Q2k×b=0.9×1.4×0.7×2×1=1.764kN/m q2=[G1k+(G2k+G3k)×h]×b=[0.1+(24+1.5)×2.6]×1=66.4kN/m 1、强度验算 M max=0.125q1L2=0.125q1l2=0.125×82.44×0.152=0.232kN·m σ=M max/W=0.232×106/24000=9.661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521q2L4/(100EI)=0.521×66.4×1504/(100×10000×144000)=0.122mm≤[ν]=l/250=150/250=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3=0.375 q1静l +0.437 q1活l=0.375×80.676×0.15+0.437×1.764×0.15=4.654kN R2=1.25q1l=1.25×82.44×0.15=15.458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3'=0.375 q2l=0.375×66.4×0.15=3.735kN R2'=1.25q2l=1.25×66.4×0.15=12.45kN 五、小梁验算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midas计算稳定性)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设计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铁上海工程局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30日

目录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 - 1.1 编制依据·················- 1 - 1. 2 编制原则·················- 1 - 1.3 编制范围·················- 2 - 2 设计构造···················- 2 - 2.1 现浇连续箱梁设计构造···········- 2 - 2.2 支架体系主要构造·············- 2 - 3 满堂支架体系设计参数取值···········- 8 - 3.1 荷载组合·················- 8 - 3.2 强度、刚度标准··············- 9 - 3.3 材料力学参数···············- 10 - 4 计算·····················- 10 - 4.1 模板计算·················- 11 - 4.2 模板下上层方木计算············- 11 - 4.3 顶托上纵向方木计算············- 13 - 4.4 碗扣支架计算···············- 14 - 4. 5 地基承载力计算··············- 18 -

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 现浇连续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1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设计文件 (1)《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013年8月)。 (2)其它相关招投标文件、图纸及相关温州龙港大桥改建工程设计文件。 1.1.2 行业标准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3)《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6)《竹胶合板模板》(JG/T156-2004)。 (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2001年10月第1版)。 1.1.3 实际情况 (1)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施工调查所获取的资料。 (2)本单位现有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参加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 (1)依据招标技术文件要求,施工方案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内容。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1=0.80米,立杆的步距h=1.50米 k b L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X 3.5。 、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5 5 匚 纵向钢昔 僑向钢背 板底方木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静荷载标准值q1 = 25.000 X 0.120 X 1.000+0.350 X 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1.000) X 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V分别为: W = 100.00 X 1.80 X 1.80/6 = 54.00cm 3; I = 100.00 X 1.80 X 1.80 X 1.80/12 = 48.60cm 4; (1) 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 2 其中q ----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M = 0.1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 X 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f = 0.166 X 1000X 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f < [f], 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Q=0.600 X (1.2 X 3.350+1.4 X 3.000) X 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 X 2219.0/(2 X 1000.000 X 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40N/mm 2 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盖梁系梁模板计算

盖梁、系梁模板设计计算书 一、1、设计依据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⑵《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⑶《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2、设计要求 混凝土施工时,模板强度和刚度满足《公路桥涵钢结构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二.盖梁、系梁 1、侧模与端模支撑 侧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8cm,在肋板外设[12背带。在侧模外侧采用间距为1m的[12竖带;在竖带上下各设一条Ф20的拉杆。 端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8cm,在肋板外设[12背带。端模外则由特制三角架背带支撑,空隙用木楔填塞。 2、底模支撑 底模为特制大钢模,面模厚度为δ6mm,肋板高为8cm。在底模下部采用间距0.4m大型工字钢作横梁,横梁长为4.5m。盖梁悬出端底模下设三角支架支撑,三角架放在横梁上。横梁底下设纵梁。横梁上设钢垫块以调整盖梁底2%的横向坡度与安装误差。与墩柱相交部位采用特制钢支架作支撑。 四.盖梁及系梁设计计算

(一)侧模支撑计算 1、力学模型 假定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拉杆和竖带承受,Pm为砼浇筑时的侧压力,T1、T2为拉杆承受的拉力,计算图式如图4-1所示。 2、荷载计算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 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 γ---砼容重,取26kN/m3; h---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v按0.3m/h,入模温度按20℃考虑。 则:v/T=0.3/20=0.015<0.035 h=0.22+24.9v/T=0.22+24.9×0.015=0.6m Pm= Kγh=1.2×26×0.6=19kPa 图4-1 侧模支撑计算 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4kPa考虑。 则:Pm=19+4=23kPa 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 P=Pm×(H-h)+Pm×h/2=23×1.2+23×0.6/2=34.5KN 3、拉杆拉力验算 拉杆(φ20圆钢)间距1.0m,1.0m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则有: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模板的支撑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的模板均采用胶合板模板,木方背楞,钢管扣件支撑,配合采用 对拉螺栓。

施工荷载 1.4×2500=3500N/m 2 钢筋自重荷载 1.2×1100=1320N/m 2 振捣荷载 1.4×2000=2800 N/m 2 合计: 15480 N/m 2 mm q bh f l bh W m 80148 .156181********* 12 22=****=*≤ (2)按剪应力验算 mm q bhf l f bh ql bh V ql V v v 201648 .1533.118100043443232/1max =****=≤≤== =τ (3)按挠度验算

mm q EI l l EI ql 487200 632.0100200 100632.034=??=< ?=ω 现浇板木胶合板模板跨度(即70×100mm 木方背楞间距)取400mm. 4) 70×100mm 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70×100mm 木方背楞搁置在钢管大横杆上,现进行木方背楞受力验算。 (1)按抗弯强度验算 上式中q ’=15480×0.4=6.192N/mm (2))按剪应力验算 (3 根据以上计算,胶合板木方70×100mm 背楞跨度可取1200mm 。 但模板下钢管扣件支撑,每一扣件抗滑能力约为6500N ,而其上荷载为15480N/m 2,可知如支撑立杆间距布置为600mm×600mm,则扣件承受

的力为15480×0.6×0.6=5.57KN<6.5KN,可满足要求。 则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楞及φ48×3.5立杆间距取@600mm ,也即,木方背楞的实际跨度为600mm ,现进行大横杆及立杆验算。 5) 木方背楞下φ48×3.5钢管大横杆受力验算 作用于钢管横楞上的集中荷载为F=q ×0.6×0.4=4.39KN 则按单跨梁,最大弯距可能为: m KN Fl M ?=?== 439.04 6.039.44max (2) 按挠度验算 mm mm F EI l l EI Fl 6008364390400121867101.24820048400 4853<=????=≤≤ =ω 6) 钢管支撑立杆受力验算。 支撑立杆步距1800m ,采用φ48×3.5钢管对接连接: 立杆最大受力F=15480×0.6×0.6=5573N<扣件的抗滑能力值 2 2/205/01.36489 316.05573316 .0,1488 .151800 3.1mm N mm N A N i l <=?=?===?= ?= ?σ?μλ则查表 150mm 厚及其以下模板支撑设计

梁、板木模板及支撑计算书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 高支撑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本计算书还参照《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8.05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0.80米,立杆的横距 l=0.80米,立杆的步距 h=1.50米。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120×1.000+0.350×1.000=3.35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1.000=3.0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00×1.80×1.80/6 = 54.00cm3; I = 100.00×1.80×1.80×1.80/12 = 48.60cm4; (1)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3.350+1.4×3.000)×0.450×0.450=0.166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强度计算值 f = 0.166×1000×1000/54000=3.083N/mm2 面板的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3.350+1.4×3.000)×0.450=2.219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2219.0/(2×1000.000×18.000)=0.185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350×4504/(100×6000×486000)=0.605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50.0/250,满足要求! 二、支撑方木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