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同济大学)

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的目的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目的,是调整交叉口范围内的车行道、人行道、建筑物及其邻近地面有关各点的设计标高,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立面位置上行车、排水和建筑三方面的要球,使交叉口能获得一个平顺的共同构筑面,以保证交通安全、方便、排水通畅、建筑造型美观。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主要原则

?1.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一般次要道路的纵、横坡迁就主要道路纵、横坡的变化。

? 2 .等级相同的两条道路交叉,如交通量差别不大,但有不同的纵坡时,一般维持两条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而和缓地改变它们的横坡,使两条道路在立面上取得平顺(一般多从纵坡较小的道路入手,将路面拱顶线逐渐向纵坡较大的道路边侧移动,使其横断面与纵坡较大的道路纵坡取得一致)

? 3 .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通量差异都较大时,可以考虑主要干道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向倾斜的横断面,逐渐改变过渡到与主要干道的纵坡一致的单向倾斜横断面,以保证主要干道的交通便利。

? 4 .为保证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能将交叉口范围内汇集的地面水排出;如所有道路纵坡都倾向交叉口时,则必须考虑在交叉口内设置雨水口,以保证交叉口排水要求。

? 5 .在交叉口范围内,不应使一条道路的雨水排入另一条道路上,一般采用截水的办法,多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前或在路缘口转角曲线的切点上,布置雨水口。

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型式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型式,主要取决于地形以及与地形相适应的相交道路的纵、横断面。如以十字形交叉口为例,主要有六种基本型式:

(一) 四条道路的纵坡

全部由交叉口中心向

外倾斜

其地形为凸形设计时

往往只需把交叉口的

坡度做成与相交道路

同样的坡度,调整一

下接近交叉口时的道

路横坡,让地面水向

交叉口四个街角的街

沟排去即可,在交叉

口内不需设置雨水口

(二)四条道路纵坡均向交叉口中心倾斜其地形为凹形地形。在

这种情况下.地面水向

交叉口中心集中,必须

对应设置雨水口以排泄

地面水,设计时可使交叉

口中心地带略升高一些,

在交叉口人行横道之外

四个角低洼处设置雨水

口,但这样做会使交叉口

内的纵坡有起伏变化,不

利行车,因此,最好能使

一条主要道路的纵坡向

交叉口外倾斜,这可通过

把其纵坡转折点设计在交

叉口以外达到目的。

(三)三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向外倾

斜,而另一条道路纵坡向交叉口倾斜?其地形特点为相交道

路之一位于分水线上

。设计时可保持相交

道路的横断面形状,

对倾向交叉口的道路

在其进入交叉口范围

后将原来的拱顶线改

变为三个方向离开交

叉口,并在倾向交叉

口的道路上,在接近

人行横道处设置雨水

口,以截住地面水不

让其流入交叉口内。

( 四)三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中心倾斜,而另一条道路纵

坡由交叉口中心向外倾斜

?其地形特点为相交道路之一位

于河谷线上。设计时,因有一

条道路位于河谷线上,另一

?条道路的纵断面在进入交叉口

前产生转折点而形成过街横沟

,对行车不利。所以应尽量使

纵坡的转折点离开交叉口远些

,并插入竖曲线加以缓和,在

纵坡倾向交叉口的三条道路的

人行横道前,都设置雨水口,

以截住地面水不让其流入交叉

口内。

(五)相邻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倾斜,

而另外两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外倾

斜,交叉口位于斜坡地形上

?设计时可不改变相

交道路的纵坡,按

照天然斜坡地形,

将两条道路的横坡

在进入交叉口前逐

渐向相交道路的纵

坡方向倾斜.使交

叉口形成一个单向

倾斜的斜面,此时

,在倾向交叉

口的道路上接近人

行横道的上方设置

雨水口,以截住地

面水不让其流入交

叉口内。

(六)相对两条道路的纵坡向交叉口倾斜,而另外两条道路的纵坡由交叉口向外倾斜,交叉口在马鞍形上

?这种型式设计时,若主要道路向交叉口中心倾斜,则如图(5—6b)处理;若次要道路向交叉口中心倾斜,则将雨水口的位置还要往外移,不使雨水排入相邻的主要道路上。

?除以上六种基本型式外,还有一种特殊型式,即交叉口位于水平地形上。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把交叉口的设计标高稍微抬高一些,就可设计成如图5-l 所示的型式。必要时,也可以不改变纵坡,而将相交道路的街沟都设计成锯齿形,用以排除地面水。

?以上所述仅是几个典型十字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型式,尚有其他型式的交叉口,型式虽然不同,但竖向设计的要求和原则都是一样的。

从以上所列的竖向设计图形可以看出,竖向没计图形不同,其使用效果也有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与相交道路纵坡方向的组合有密切关系。所以,如要获得交叉口理想的竖向设计,进行路段的纵断面设计时,就要为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创造良好条件。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及步骤?交叉口竖向设计有三种方法: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方格网线一般为5 ×5m 或10×10m 平行于路中心线的线,斜交道路的方格网线应选在便于施工放线测量的方向,测出方格点上的地面标高并求出其设计标高,从而算出施工高度(参见图5-10)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的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划设计等高线,并算出各点的施工高度(参见图5-l7) 。设计等高线法的主要优点是比方格网法能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形状,其缺点是设计等线上的各点位置不易放样,故通常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取长补短,即采用设计等高线法设计,为了便于施工放样,用方格网标出各点的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和施工高度。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主要用于大型交叉口和广场的竖向设计。对一般交叉口,通常都采用设计等高线法或方格网法,以设计等高线法较普遍采用。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竖向设计方法和步骤?(一)收集资料1 .测量资料一般常用l :500 或1:200 的地形图,在图上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方格网,方格的大小视相交道路的等级(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地形和设计精度的要求而定,一般采用5 ×5 m 或10×10 m,并测出方格点上的地面标高。

? 2 .交通资料交通量和交通组成。

? 3 .排水资料已建或拟建的排水管的位置及管径(或明沟位置及尺寸) 。

? 4 .道路资料交叉道路的等级、宽度、纵坡、横坡以及交叉口控制标高和四周建筑物标高。

?(二)绘出交叉口平面图包括:路中心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宽度、缘石及其转弯半径、分隔带宽度等。(三)确定交叉口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一般为缘石转弯半径的切点以外5-10 m(即相当于一个方格尺寸),这是因为考虑到自双向横坡逐渐过渡到单向横坡所需要的距离。

?( 四)确定竖向没计的图式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纵坡方向和地形,确定采用的竖向设计等高线型式(如图5-1 至图5-6),并选定设计等高线的高差(一般为0.02~0.10 m,宜取偶数便于计) 。

?( 五)确定路段上的设计标高首先在车行道中心线上根据设计纵坡度及高程定出某一设计等高线的位置,并根据所选定的相邻等高线的高差h,算出车行道中心线上相邻等高线的水平间距L1.

根据L1 ,即可定出车行道中心线上其余的设计等高线通过位置。

然后,定出设计等高线在街沟线上的位置。由于车行道横坡度的影响,

设计等高线在街沟线上的位置向纵坡的上方偏移了一水平距离L2

?根据L 2:即可定出车行道街沟线上其

余的设计等高线通

过位置。求出L 1 和

L2 的位置后,连接

同一等高线上的各

点,即得以设计等

高线表示的道路路

段竖向设计图。如

路拱为抛物线型,

路段上的设计等高

线理应以曲线勾划

,但为简化绘图的

工作

?量起见,一般可用折线表示,如图5-7 所示。

?(六)确定交叉口内的设计标高

? 1 .首先选定交叉口范围内合适的路脊线和控制标高所谓路脊线即是路拱顶点(分水点) 的连线。路脊线位置的选定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交叉口上的排水、行车和立面观瞻。所以,要做好竖向设计,首先要选好路脊线的位置在交叉口上,相交道路的路中心线交会于一点时,一般说来,路中心线即为其路脊线,路脊线的交点即为其控制标高点。在斜交的T 形交叉口上,相交道路虽然必交于一点,但当斜交的偏角过大时,其路中心线就不宜作为路脊线,因这样做出的路拱不匀称,应加以调整,如图5-8 中所示的AB '、BC '、DB '。修正路脊线的起点A 、C 、D ,一般取在缘石转弯半径的切点断面处,B '的位置原则上应选在双向车流的中间位置(车行道中间) 。

?当主要干道与次要道路相交时,在一般情况下,尽可能都照顾到主、次道路的行车方便。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主要干道的车速高、交通量大,而占压倒优势,则宜令主要干道的横坡不变,此时次要道路的路脊线只能交至主要干道的车行道边线( 图5-9),但这样的竖向设计,会在次要道路上形成过街横沟,对行车,排水都不利,应尽量避免?选定路脊线的基本原则是:既要考虑行车平顺,又要考虑整个交叉口均衡美观。一般来说,路脊线常是对向车辆行驶轨迹的分界线。

?交叉口的控制标高,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纵坡、交叉口四周地形、路面厚度和建筑物的布置等综合考虑确定。在确定相交道路中心线交点的控制标高时,不宜使相交道路的纵坡值相差太大,其差值一般要求不大于0.5 %;有可能的话,应尽量使交叉口处相交道路的纵坡大致相等,它有利于竖向设计的处理。

? 2 .确定标高计算线网并计算标高计算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只有路脊线上的设计标高,仍不能足够反映交叉口设计范围内的竖向设计地形,还必须算出路脊线以外各点的设计标高。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网。如果这二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则各点标高的计算也就迎刃而解了.标高计算线网是竖向设计中计算交叉口范围内各点标高必不可少的辅助线。标高计算线网的确定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方格网法( 图5-10) 在交叉口平面图上,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画5

×5m 或l0 ×10m 的方格网线,遇特殊情况,方格网的大小也可酌

情增减,如道路斜交,格网线应选在便于施工测量放线的方向。方

格网法适宜用在道路正交的交叉口。

根据路脊线交点A 的控制标高hA ,可逐一求出以下各点的设计标高。缘石转弯半径切点横断面上的三点标高:

同理,可求得F 3 、N 等点的

标高。

?根据以上求得A 、E3、F3点的控制标高,即可算出交叉口范围内其他的标高点。缘石延长线交点C 3 的标R 高:按E3或F3

算出C 点标高,如两点标高不相等时,则取其平均值,故

?

连接A 、O3 通过C 3 点与缘石曲线相交于D 3 ,则D3点的标高为:

根据求得的E3、F3 、D3各点标高,在缘石曲线E 3 F3 和路脊线AG 、AN 上,用补插法求出所需要的等高点。同理,可把四

个角的等高点都算出来。

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常用方法比较分析

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常用方法比较分析 摘要:竖向设计是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Coons曲面法、圆心法、等分法,由于平交口的多样性及其设计的复杂性,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本文对常用的几种设计方法的计算原理、设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宜于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对于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及行车的舒适性都极具意义。 关键词: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Coons曲面法;圆心法;等分法 0 引言 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任务是确定与周边道路及建筑地坪标高相协调的平顺设计表面,并满足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工程量小、美观等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计算竖向设计高程。由于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具有多种复杂的设计形式,加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也随之产生了多种设计方法,其中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Coons曲线法、圆心法、等分法。对各种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各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及适用特点、优势及局限性,进而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情况选用适当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道路交叉口设计表面平顺程度和行车舒适程度,并有效的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1 方格网法与设计等高线法 1.1方格网法 如图1所示,已知交叉口中心点A及其设计高程HA,相交道路半幅宽w1、w2,道路中线(路脊线)的纵坡坡度iv1、iv2,横向路拱坡度it1、it2,路缘石曲线半径R、曲线起终点(切点)D、E;分别过点D、E作路脊线的垂线DB、EC,其中点B、C为垂足;延长BD及CE交于点O,当路缘石曲线为圆曲线时,该点为圆心;根据路脊线纵坡可计算出点B、C的设计高程HB、HC,再通过路拱横坡可得到点D、E的设计高程HD、HE。 方格网法以路脊线及与之垂直的横断面线为高程计算线(如图1所示)。计算网格点N的设计高程时,先过点N作与其距离最近的路脊线的垂线NQ(点Q为垂足),根据路脊线坡度计算点Q的高程,再由路拱横坡即可得到点N的高程[1,2]。路缘石曲线与网格线交点(图1中点F、G)的高程,可依据邻近格点插值计算得到。 由此可见,当网格点与两侧路脊线的距离相等时,采用方格网法将可能得到两个不同的高程值;由于高程计算线严格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故不能考虑右转车道的行车舒适性,在交叉口中心附近区域直行车道及右转车道表面均不能平顺过渡,该方法只适合于普通的小型交叉口;但方格网法便于设计、计算和施工,其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新办公楼资料整理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0号 200092 Address: No. 1230 Siping Rd. , Shanghai Web: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0253021.html,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办公楼导览 中山北二路 N o r t h Z h o n g s h a n N o .2 R o a d 同济大学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赤峰路 C h i f e n g R o a d 彰武路 Z h a n g w u R o a d 铁岭路 T e n g R o a d 鞍山路 A n s h a n R o a d 同济联合广场 T o n g j i U n i t e d P l a z a 同济大学南校区 S o u t h C a m p u s o f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四平 路 S i p i n g R o a d 阜新路 F u x n R o a d L n e 10

地点 / Location::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0号 / No.1230 Siping Road, Shanghai 200092, China 设计时间 / Term of Planning :2009-2010 建造时间 / Term of Construction :2011 基地面积 / Site Area :69 700 m 2 建筑面积 / Total Building Area :64 522 m 2 主要结构 / Structure :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结构 / :C oncrete + Steel Frame 主要用途 / Main Use :办公 / Office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办公楼——巴士一汽停车库改造 TJAD New Office Building —— Renovation of the Parking Garage of Bus No.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方法

改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具体阐述了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完善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设计机动车辆 前言: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长,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日渐增大,各大城市对旧城改造及城市道路建设的投入也不断扩大。通过强化交通管理,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交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城市机动车辆增长太快,交通需求远大于供给,以致城市道路网负荷过大,城市交通日趋拥挤,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车辆排队等候现象,高峰期间更是拥挤不堪。道路交通的拥挤不仅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还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排放和噪音,造成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本文针对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和改善予以分析探讨。 1 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在多数城市道路交叉口中,由于对道路路段、路口的几何设计、信号配置及路面构筑物等因素缺乏整体的考虑,交通工程设计不够协调,从而对交叉口交通产生不利影响,使之成为路网交通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此类问题在城市道路交通阻塞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合理、迅速地解决这类问题,对于缓解路网压力、疏解地区交通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①适当增加交叉口进口车道数,进一步明确车道功能;②选择适当的车道宽度,合理组织行人、非机动车穿越路口;③改善交叉口信号配置;④强化交叉口交通管理措施,减少绿灯损失时间;⑤合理布置和安排交叉口附近公交站点及公交线路,减少对主线行车的干扰。 2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2.1 交叉口的选择 交叉口位置的选择是确定一个理想和最佳交叉门的首要条件。交叉口的位置一般根据交叉道路的等级、计算行车速度、转向车流的分布和交通量、自然条件和地形条件等因素选定,重点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1 平面线型 平面线型的选择对交叉口有较大的影响。一般选择在既有路为直线段的位置上最为合适,这对行车安全,减少交叉长度和占地均是较优的。如果必须在曲线上衔接,也应尽量在大半径曲线上(不设超高的曲线),避免和小半径曲线上,因为它对路面平顺衔接,行车安仝和占地都是小利的。衔接要尽量考虑正交或较大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招生介绍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招生介绍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1981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我校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之一,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点的创始人是著名建筑学家冯纪忠教授,以及吴景祥、戴复东等著名教授。目前学科带头人为戴复东院士、郑时龄院士、莫天伟教授、项秉仁教授以及王伯伟教授、钱锋教授和吴长福教授。本学科在众多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获多项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出版专著、译著数十种,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及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学科思想活跃,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和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长期合作,联合进行研究生设计教学。合作研究与交流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学科点现有在职教授15名,在职副教授2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共46(含6名兼职硕导)。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科研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与本学科点相关的实验与实践机构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等,另外还有造型艺术实验室、建筑技术实验室、以及现代技术国家实验室。 学科点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已培养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也包括来自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其它国家的学生。本学科可授予建筑学硕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以及工学博士学位;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建筑创作与设计理论 2.环境行为与设计方法 3.居住建筑与社区发展 4.城市设计与旧城更新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道路交叉口设计

Ch6 道路交叉口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6-2交叉口的形式和选择 §6-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 §6-4交叉口的视距 §6-5交叉口的转角缘石半径 §6-6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6-7交叉口的环形设计 §6-8交叉口的立面设计 【本章学习要求】 了解交叉口的交通特征、设计要求、交通组织设计,掌握几种常用交叉口的类型及设计、计算方法。 重点:普通交叉口、拓宽式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难点:交叉口的立面计算。

§6-1交叉口交通分析和设计要求 了解交叉口交通的基本特性,掌握减少冲突点的途径。 交叉口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交通的咽喉。车辆和行人汇集、转换方向、相继通过。降低车速、阻滞交通、易发生交通事故,耽误行程时间。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最常见的一种节点形式,它们对道路网的交通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1 交叉口的特征 1.1 交通特征 1)交通流在交叉口要产生危险点 分流点—来自同一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互相交叉的地点。 合流点—来自不同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的地点。 2)交叉口交通复杂行车状态复杂。车辆进入交叉口要减速、制动,出交叉口时又要起步、加速,均为变速行驶,使行车的惯性阻力增加。 交通干扰复杂。交叉口一般处于人口集中的繁华地区,行人、非机动车在交叉口转换方向,使交通干扰更为复杂。 1.2 构造特征 共有的公共平面,在几何上应满足各条道路的平、纵面线形和排水的要求。 2 改善交叉口交通的基本途径 2.1 使交通流线在时间上分离 如装置自动交通信号灯、由交警指挥、限制通行时间等。 2.2 使交通流线在平面上分离 1)设置专用车道; 2)合理组织、变左转为右转;如设环岛、街坊绕行等 3)组织渠化交通;如使用划线、绿带、交通岛和各种标志等 2.3 使交通流线在空间上分离 设置立体交叉。 3交叉口设计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3.1 设计内容 1)正确选择交叉口类型;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导师信息(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方向)

戴复东 学历:本科 最后毕 业学校:南京大学建筑系 职称: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 职务:同济大学高新建筑技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 团队:AD-建筑与高新技术 简介: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安徽省无为县人)。195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参加大型规划二项,均获一等奖;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获一等奖4项;设计工程70余项获省部级奖2 项。 撰写专著7部,论文107篇,译书1部,并取得国家二项专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生课程 房屋产业化 构配件产业化 建筑体系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追求.探索--戴复东的建筑创作印迹 [发表论文]武钢技术中心系统工程(建筑学报2007-8) [发表论文]中国残疾人体育艺术培训基地(诺宝中心)(时代建筑2007-2) [发表论文]钢结构建筑语言解读(建筑学报2006-10) [发表论文]我国北方远古时代城市形成的足迹——《诗经》的记述和启示(建筑学报2006-7) [发表论文]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心岛组团建筑与环境创作(建筑学报2005-1)

郑时龄 学历:博士 最后毕 业学校:同济大学 职称:教授博导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学科分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团队:AZ-建筑与城市空间 简介: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 会员。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曾任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 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主题演绎顾问等。 E - mail:zhengshilinghotmail. 本科生课程 建筑评论 研究生课程 建筑评论 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文献 主要成果 [出版著作]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出版著作]建筑批评学 [出版著作]桑丘-玛德丽德霍斯事务所设计作品:1991-2004 [出版著作]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 [出版著作]世博与建筑 [出版著作]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历年考研真题(中外建筑史)

********************************************************************** 同济大学1999年硕士入学中外建筑史试题 中国建筑史部分(共50分) 一、填空题(每题30分,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 2、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属于()门形制。 3、秦始皇的陵台底边长达()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 4、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式。 5、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住宅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 的轩,以()椽构成。 6、“阿以旺”是()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 7、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和()。 8、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9、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 级。 10、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塔。 11、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 部位是()。 12、上海沙逊大厦()是由()设计的,属于()风格。

13、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属于()风格。 14、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大学,那里曾是()派 的大本营。 1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 二、绘图题(20分) 1、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4分)

2、北京四合院平面(4分)

3、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立、剖面(12分)

外国建筑史部分(50分) 一、填空题(每格0.5分,共20分) 1、古典柱式由()、()、()、()等四部分组成。 2、古埃及的“玛斯塔巴”(Mastaba)用于()用途。 3、古埃及的方尖碑建在()位置,其一般细长比为()。 4、古波斯的波斯里斯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等。 5、券形门洞上逐层向内凹入的带装饰起于()时期。 6、古希腊雅典卫城的主要建筑物有帕提农神庙、()、()、和()。 其中帕提农神庙的正立面共有()根()式柱子,其内部后室有4 根()式柱子。 7、古希腊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是早其()柱式的代表。 8、古罗马万神庙的大穹顶采用()材料建造。 9、古罗马大斗兽场的看台采用()结构方式建成。 10、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学建在当时的()(地名),即今天的()。 11、举出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哥特教堂各一例()、()、()、()。 12、早其基督教教堂的平面形式主要有()、()、()等。 20、“花园城市”是由十九世纪英国的()提出的。 二、图释(每题3分,共15分)

交叉口竖向设计原则、要点解析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问题: 交叉口里有竖曲线怎么办? 1。交叉口里有竖曲线的话,标高要人为调吗? 2。程序生成基本控制点后,还想再设一些控制点的话,“控制点定义”这一项程序不认可,算出的结果与所设置的控制点不相符。 回答: 交叉口竖曲线已经基本做好了。采用的是读道路设计标高文件的方法。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将补丁发给你。(仅供测试) 2 如果用的是计算线法那么就只有路脊线及边界线上的控制点起作用。另外,图面没有计算线时程序是根据基本参数进行计算的。所以如果定义了其他控制点或改变了基本控制点的标高、位置的话,需要先在图面生成计算先后再生成等高线或角点标高。 1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交叉口竖向设计是为解决相交道路间、交叉口以及周围建筑物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诸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合理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相交道路共同构筑面上各个点的设计标高,以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能获得一个平顺的面,从而保证交通安全、排水通畅和建筑造型的美观和谐[1][2]。 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如下基本原则和要点: (1) 通过交叉口的主要道路可保持其设计纵坡、横坡不变。 (2) 公路等级相同的道路交叉,当交通量相近时,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相交道路的纵坡大致相等,且差值不大于0.5%为宜。当彼此纵坡不同时,一般可保持相交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并改变较小纵坡道路的横断面使其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相一致。 (3) 为了利于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能将交叉口范围内汇流的地面水排出。车行道两侧的边沟纵坡不宜小于0.3%。并在该条道路交叉口路缘石转角曲线的切点处设置必要的雨水口以截住来水。 (4) 在较平坦地形设置交叉口,其竖向设计宜采用伞形。即适当提高交叉口中心控制点的设计标高并以此控制点为中心沿路脊线向四周倾斜,以利排水、行车、美观和衔接处理。 (5) 交叉口范围内由于车速通常小于公路各等级的设计车速,故要求横坡平缓。通常情况下其横坡不大于直线路段设计横断面的横坡度。 (6) 平面交叉的交叉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宜。当受地形及其它持殊情况限制必须斜交时要进行专门的交叉口设计。 2 常用的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3]: (1) 方格网法: 在交叉口范围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出5m×5m或10m×10m的方格网,测出各方格点的地面标高,计算确定设计标高和挖、填施工高度的方法即为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便于施工放样,通常适用于道路正交或接近于正交的简单交叉口设计。 (2) 设计等高线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知名的集团化管理的特大型甲级设计单位。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治、人防、文物保护等多项设计资质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是当前国内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单位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同时也是985工程院校。

作为一所国际著名高校设计单位,设计院非常重视建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另外,我院具备丰富的对外交流合作经验,曾成功的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著名事务所合作,并互派员工交流学习。 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经过中国SAC和美国RAB 双重认证。自起,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了每年累计赔偿一亿元人民币的工程设计险合同。有能力提供顶尖的设计产品和一流的咨询服务。 英文简介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58, is one of the leading design groups in China with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ange of disciplines available in the country, allowing it to develop many types of design project. It holds design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Stat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for China in architecture,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highwa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geology, landscap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ivil air defence and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It also holds 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ttee.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its strength in design,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e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

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5.3 横断面组成及宽度 5.3.4 路侧带可由人行道、绿化带、设施带等组成(图5.3.4),路侧带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5.3.4 路侧带 1 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安全顺畅通过的要求,并应设置无障碍设施。人行道最小宽度应符合表5.3.4的规定。 表

平面交叉竖向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浅谈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谭利英 摘要:基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的目的、原则,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讨论了复杂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对目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叉口竖向设计。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由于道路的纵横交错而形成很多交叉口。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因此交叉口的设计在整个道路设计中显得特别重要。交叉口设计内容包括平面设计和竖向设计两个部分,本文讨论了交叉口的竖向设计。 1 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点 交叉口竖向设计是为解决相交道路间、交叉口以及周围建筑物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诸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合理确定交叉口范围内相交道路共同构筑面上各个点的设计标高,以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能获得一个平顺的面,从而保证交通安全、排水通畅和建筑造型的美观和谐[1][2]。 交叉口竖向设计有如下基本原则和要点: (1) 通过交叉口的主要道路可保持其设计纵坡、横坡不变。 (2) 公路等级相同的道路交叉,当交通量相近时,设计时应尽可能使相交道路的纵坡大致相等,且差值不大于0. 5%为宜。当彼此纵坡不同时,一般可保持相交道路的设计纵坡不变,并改变较小纵坡道路的横断面使其与纵坡较大道路的纵坡相一致。 (3) 为了利于排水,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能将交叉口范围内汇流的地面水排出。车行道两侧的边沟纵坡不宜小于0.3%。并在该条道路交叉口路缘石转角曲线的切点处设置必要的雨水口以截住来水。 (4) 在较平坦地形设置交叉口,其竖向设计宜采用伞形。即适当提高交叉口中心控制点的设计标高并以此控制点为中心沿路脊线向四周倾斜,以利排水、行车、美观和衔接处理。 (5) 交叉口范围内由于车速通常小于公路各等级的设计车速,故要求横坡平缓。通常情况下其横坡不大于直线路段设计横断面的横坡度。 (6) 平面交叉的交叉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宜。当受地形及其它持殊情况限制必须斜交时要进行专门的交叉口设计。 2 常用的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3]: (1) 方格网法: 在交叉口范围内,以相交道路的中心线为坐标基线打出5m×5m或10m×10m的方格网,测出各方格点的地面标高,计算确定设计标高和挖、填施工高度的方法即为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便于施工放样,通常适用于道路正交或接近于正交的简单交叉口设计。 (2) 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等高线法是在交叉口设计范围内,选定路脊线和划分标高计算线网,算出路脊线和标高计算线网上各点的设计标高,最后勾划出设计等高线并计算出各点填、挖施工高度的方法。 设计等高线法与方格网法相比,能更清晰地反映交叉口的实际地形和竖向设计形状;但存在着设计等高线上各点位置不易放样的缺点。该法普遍用于一般道路的交叉口设计。 (3)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是前两种方法的结合,集两者之长处。它先采用设计等高线法设计计算,再进一步利用内插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 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 路设计 学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道路桥梁方向) 题目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设计指导教师:杨广军 学号: 110905125 姓名:彭怀力

目录 一、交叉口交通改善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的一般设计方法 (1) 2.1交叉口的选择 (1) 2.2衔接方式的确定 (2) 2.3连接纵坡 (3) 三、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的完善 (3) 3.1平面口立面设计 (3) 3.2对交叉口进行去渠设计 (3) 四、平面交叉口去化设计要点 (4) 4.1进口道适当拓宽,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 (4) 4.2停车视距、路缘石半径、车道宽度满足要求 (4) 4.3利用渠化岛保持交通流畅,减少交通隐患 (5) 4.4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 (5) 4.5重视交叉口景观,合理设置交叉口绿化 (5) 五、平面交叉口现状及改善 (5) 1. 兰州市交叉口特色................................................ (5) 2. 渠化设计方法 ................................................... (6) 3. 结语 (8) 六、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交通立交设计.................................. .9 6.1立交概述......................................................... .9 6.2立交的功能.......................................................... .9 6.3互通式立交.......................................................... .9 6.4中州大道与郑汴路交叉口现状...................................... .1.1 七、结语 (13)

景观广场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汽车道路坡度:常用0.3%-6.0%,最大8% 消防车道坡度:常用0.3%-6.0%,最大9%(登高面2%)轮椅坡道:常用0.3%-6.0%,最大8% 自行车专用道坡度:常用0.3%□-1.5%,最大5% 步行道坡度:常用0.3%-8.0%,超过8%改为台阶 停车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5% 广场坡度:常用0.3%-1.0%,最大2% 运动场坡度:常用0.2%-0.5%,最大1.5% 中、高乔木种植:57%(30度) 草坪修剪作业面:33% 草皮坡面最大坡度:100%(45度)

景观坡度竖向设计规范 广场坡度——场地排雨水 一、人工排水系统 (一)地表雨水排除方式 自然排水 暗管排水 明沟排水(便宜、技术简单) (二)场地排水坡度 自然地面、人工地面(详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例:0.3%≤粘土地面≤5% 绿地:适宜坡度0.5%~1.0% 广场兼停车场:适宜坡度0.2%~0.5% (三)场地排水方案 1、建筑物标高和道路标高的协调关系 (1)一般道路标高比地坪标高底0.25~0.30m,场地雨水通过道路两侧排除。(2)建筑物低于道路时,散水处设明沟或暗沟 2、绿地 部分需要排除的地表水,适宜坡度0.5%~1.0%。 不超过10%的坡道宜于人活动和草皮生长。 3、广场和停车场 (1)广场设计坡度——0.3≤平原地区≤1% 停车场——最小坡度0.3%。 平行通道方向纵坡≤1%,横坡≤3% (2)与广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与停车场相连的道路——0.5~2%,困难时≤7% (3)积雪寒冷地区广场——≤6%(且出入口处设置≤2%的缓坡) (4)广场、停车场,符合下列情况,宜采用划区分散排水方式 a、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50米 b、地面纵坡≥2%且单向尺寸大于或等于100米 4、体育运动场地 (1)体育场 a、每分钟排除10.8mm/平米 b、三个排水分区——跑道横坡1%、2%,纵坡应≤1% (2)矩形场地 排水坡形式:双坡式、横坡式、纵坡式、斜坡式 排球场——0.5% 羽毛球场——草皮≥2%,混凝土≥0.83% 篮球场地——混凝土≥0.83% 网球场——非透水型0.83%,透水型0.3~0.4% 二、常见排水设施布置 (一)雨水口 1、积水点的判断,图4-60交叉口雨水口分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1.1道路几何设计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1.0.3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残疾人的使用要求。 2.1.2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I、II、III。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I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II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III级标准。有特殊情况需变更级别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规划审批部门批准。 2.2.1计算行车速度的规定见表2.2.1。当旧路改建有特殊困难,如商业街、文化街等。经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时,可适当降低计算行车速度,但应考虑夜间行车安全。 2.4.1城市道路建筑限界见图2.4.1。顶角抹角宽度应与机动车道侧向净宽一致。最小净高见表2.4.1。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

2.5.1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快速路、主干路为20a,次干路为15a;支路为10~15a。(代表年) 2.5.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与沥青贯入式碎(砾)石路面为15a。支路修筑沥青混凝土等高级路面时,可采用10a。 三、沥青表面处治路面为8a。 四、粒料路面为5a。 2.8.1地震区的道路工程及重要的附属构筑物应按国家规定工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 4.3.2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不得采用双黄线。

4.5.2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 5.1.3道路的圆曲线半径应采用大于或等于表5.1.3规定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5.1.6圆曲线半径小于表5.1.3中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在圆曲线范围内应设超高。 5.1.9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按表5.1.9的规定加宽。 5.1.11视距的规定如下: 一、道路平面、纵断面上的停车视距应大于或等于表5.1.11-1规定值。寒冷积雪地区应另行计算。 二、车行道上对向行驶的车辆有会车可能时,应采用会车视距。其值为表 5.1.11-1中停车视距的两倍。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解析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解析 摘要:城市道路网络是一个复杂系统,城市交叉口又是路网中通行能力的“咽喉”,尤其是大型交叉口和广场由于立面较为复杂,竖向设计则显得更加重要。竖向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交叉口道路表面的平顺度,行车的舒适性,排水质量和审美需求等。本文针对T形、X形柔性路面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平交口;竖向设计;纵断优化 交叉口立面设计的理念就是合理地设计交叉口的标高,便于汽车及行人安全出行,同时还应考虑与附近建筑物、地下管网、绿化的相关关系。符合行车平顺、排水通畅和建筑艺术三方面要求。 1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原则 分清主次道路,主要道路优先,要保持原有车流状态,适当偏移中线,增加交叉口车道数,车道密度(宽度、数量)等适当。要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 同等级的道路交叉时,一般都而改变它们的横坡,使横坡逐步地随纵坡变化。交通流交叉时,应尽可能渠化成直角或近似直角交叉交通流合流时,应以较小角度进行合流,实践证明,交通流以100-150合流时,合流速度差最小 交叉口范围内,不应使一条道路的雨水排入另一条道路上或流过交叉口的人行横道,也不应使交叉口内产生积水。因此,需合理确定交叉路纵断的变坡点和布设雨水口,设计时至少应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雨水口应设在人行横道之前或低注处。如遇困难的地形,交叉口设在盆状地形处,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雨水口。 平面交叉口立面设计高程应与周围建筑物的地坪高程协调一致。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力求使路口的渠化与环境的绿化协调使路口不再枯燥、单调。 2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方法 对简单的沥青路面交叉口,通常采用特征断面法;对大型、复杂的沥青路面交叉口,采用简单的特征断面法不能完整地表达交叉口的立面,必须加密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高程,即高程图法。 2. 1 T形、X形交叉口特征断面的确定和特征点高程的计算 交叉口的特征断面与选定的路脊线密切相关,路脊线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和交叉角等因素确定,既要考虑行车平顺,又要考虑整个交叉口的均衡美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