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13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

2010-07-13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
2010-07-13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

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情况介绍

(2010年7月13日)

一、杭州市基本情况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拥有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集中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南部;平原占26.4%,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江、河、湖、水库占8.0%,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

杭州市辖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建德、富阳、临安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共有198个乡镇(街道),其中乡31个、镇105个、街道62个。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

杭州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以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塘江文化为代表的杭州文化,在开放中融合,在创新中发展。秦汉时融合越文化与吴文化,魏晋隋唐时融合佛教、道教文化,南宋时融合中原文化和皇家文化,元明清时吸收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西湖文化采跨湖桥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等各个时期文化之精华,集山水文

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之广博,体现了杭州文化精致、和谐、典雅的特色。

2009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09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按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分别为74924和63471元,增长9.1%和8.4%,根据国家公布的年平均汇率计算,分别达10968美元和9292美元。

2009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19.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0.79亿元,分别增长12.0%和14.4%;地方财政支出490.40亿元,增长16.9%。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旅游业是杭州的优势产业。旅游业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及城市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既是杭州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共性做法。就杭州而言,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它给政府带来财政收入的同时,更给相关行业带来诸多商机,给老百姓带来就业岗位、经济收入,是一棵名副其实的“摇钱树”,是政府和百姓共同拥有的一个“金饭碗”。

城市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文化、环境、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较量。要构筑起杭州在新时期参与竞争的坚实基础,必须要具有自己的城市特色,走差异化、独特性发展道路。杭州有8000年文明史,自秦时设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杭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经济发达、风景优美、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是杭州最高层次的定位,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是杭州旅游的品牌定位。只有抓住了旅游这个发展载体,才能弘扬杭州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品质、扩大杭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地提升杭州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旅游产业业态转型升级。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来共同加快推进旅游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业态转型升级,加快实现旅游业即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国内游“一轮独大”向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两轮驱动”转变;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会展、休闲游“三位一体”转变。

(二)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举措

一是坚持一个目标——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

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被确定为全国对外开放旅游参观城市。1953年国家建工部和苏联专家帮助制定的杭州城市初步规划,确定杭州为“以风景休疗养为主的城市”。根据这一定位,杭州建起了一大批疗养院。1956-1959年“大跃进”期间,杭州

又被定位为“中等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现在看起来这个定位与杭州城市的性质是完全相违背的,它反映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杭州这座城市的认识。日前经国务院审批的新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把杭州城市定位为“著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正致力打造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是实施“两大战略”——“旅游西进”战略和旅游国际化战略

“旅游西进”,就是以杭州“三江五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基础,通过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整合和优化配臵旅游等各类资源,构筑全市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和经济圈,打响“游在杭州”品牌,把杭州建设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三江”就是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五湖”就是西湖、千岛湖、湘湖、临安青山湖、余杭南湖;“一山”就是天目山;“一河”就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一溪”就是中国首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三址”就是南宋皇城遗址、跨湖桥文化遗址和良渚文化遗址。杭州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分布在13个区、县(市)。因此,我们把“旅游西进”作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战略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来抓。近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推进“旅游西进”摆在突出位臵,以“交通西进”为先导,全力构筑全市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杭州

至千岛湖高速公路和杭州至安徽黄山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构筑全市1小时半交通圈已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对“旅游西进”战略,我们总的指导思想是:1、促进杭州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2、促进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也就是要打造全市1小时半经济圈。通过整合各区、县(市)“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3、促进杭州市域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实施“旅游西进”,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市域东西部协调发展。“旅游西进”战略是杭州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促进市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战略,而不仅仅是旅游业发展的专项战略。

旅游国际化战略是旅游西进的子战略,通过实施旅游国际化就是让杭州这座城市在国际上富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魅力,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拥有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能为游客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服务。杭州市从2004年起用3年时间推出了编制《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面向国际市场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加快高星级饭店建设,完善多语标识系统,推行环境洁化、绿化、亮化、序化,推动数字电视进饭店,完善口岸建设等20条举措。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新一轮旅游国际化战略行动方案,其重点针对目的地功能国际化、产品国际化、营销国际化、管理国际化、服务国际化、环境国际化等六大领域,实施30项具体行动举措。时间跨度为2007年至2010年。

三是打造“三大板块产品” ----观光、会展、休闲游产品

在观光游产品上,主要实施了面向国际游客的“三大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保护工程、运河综合整治保护工程)建设,旨在提高杭州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在商务会展游产品上,以提升竞争力为手段形成“春有茶博会、秋有西博会”和力争五年一届的“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会展游新格局; 在休闲游产品方面,杭州紧紧抓住举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的重大契机,加快“休闲之都建设工程”步伐,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形象品牌。概括起来,主要有八大项目工程:

1、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是杭州构筑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金字招牌”,惟有不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才能不断提高杭州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过去几年中杭州市相继投资100多亿元,于2002年完成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2003年完成了新湖滨景区、杨公堤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设,2004年完成了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景点建设,2005年完成西湖“三岛二堤”八大项目,2006年完成灵隐景区一期、吴山景区、龙井八景三大项目建设,2007年完成灵隐景区二期工程、吴山景区环境整治二期、开放高丽寺、开放八封田、南宋官窑博物馆二期、虎跑景区保护整治等七项工程,等等。由此,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杭州重现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的西湖盛世全景。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免费开放沿河七大公园和各类博物馆,实现了“还湖于民”的目标,有力地提升了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2、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地处市区西部,现存面积仍有10余平方公里,是国内罕见的城中湿地。这里湿地生态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浓厚,历史上西溪曾与西湖、西泠齐名,并称杭州“三西”。2003年9月,杭州市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民为本”六条原则,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恢复和重建生态型、景观型、文化型的河沼次生湿地,进一步保护绿地生态系统、改善生态质量、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6年5月1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并正式开园,经国家林业部批准,西溪湿地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随后又实施了西溪湿地二、三期综保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已投入资金100多亿元。

3、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国内外专家认为,京杭大运河作为国际旅游产品不亚于西湖。因此近年来,杭州市正加快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产品的开发,加快实施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力争把运河(杭州段)打造成杭州旅游的新亮点。2007年国庆节前运河综合整治保护一期工程推出了“一馆二带二场三园六埠十五桥”为重点的大运河旅游产品。运河综保工程已投入资金100多亿元。

4、积极推进休闲基地建设。为适应旅游业态转型和旅游产品升级改造需求,发挥杭州资源多样化优势,我们自2005年起整合包装并重点推进滨水型、高山型、森林型、乡村型、湿地型、避暑型、温泉型、高端型等休闲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有西湖风景名胜区、富春山居度假村、西溪湿地、千岛湖、天目山、湘湖、

良渚大美丽洲旅游综合体、东方文化园等成为市政府命名的“杭州休闲基地”。

5、整合创新旅游产品。近几年来,我委与相关区、县市先后开发并推出100个社会资源国际访问点以及一批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推进城乡和谐发展;整合包装旅游商贸特色街区,逐步实现“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模式的转变;大力培育发展10大潜力行业,不断丰富旅游产品。

6、合力举办每年一届西博会和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我们承担了历届西博会观光活动部工作,2009年首次举办西博会国际旅游节,负责招徕客人及营销,西博会成了杭州发展会展旅游的主平台。成功举办了首届休闲博览会,吴仪副总理亲临会议。

7、大力开展旅游促销。注重市场分析,细分杭州客源市场,制定了五年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和年度旅游促销行动计划。加强每年度市本级安排旅游促销经费的审计和促销评估工作。2009年起,市本级旅游促销资金增至8000万人民币。

8、成功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3年10月市政府正式申报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在270余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角逐中于2006年4月被确定为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工作城市。历经半年试点和九个基础标准、两个专项标准的考评,杭州、成都、大连被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和国家旅游局授予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吴仪副总理为杭州市颁发奖杯和证书。

四是打好四张品牌——杭州牌、浙江牌、中华牌和国际牌

打好“大杭州牌”。以西湖为核心,整合“三江五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资源,精心策划,统一包装,整体推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杭州在市一级层面已连续5年共投入2亿元在国际旅游市场进行促销,我们初步尝到了打“大杭州牌”的好处。

打好“浙江牌”。加强横向协作,与沪、嘉、湖、宁、绍、舟等城市联手打造“环杭州湾黄金旅游线”,增强浙江旅游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打好“中华牌”。牢固树立跨行政区划和长三角整体发展理念,服务长三角、接轨长三角,形成整体合力。特别是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入境游主要目的地和杭州旅游重要客源地的作用,与黄山、上海联手打造“名城-名山-名湖”国际黄金旅游线,与南京市共推“民国旅游线”,与苏州市共推“天堂之旅”旅游线,每年配合举办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等,有力推动了区域旅游合作。

打好“国际牌”。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杭州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是按照“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形象品牌,入境旅游市场重点巩固日本和韩国市场,稳定东南亚、港澳台市场等传统入境市场,全力拓展欧美市场。加强与主要客源国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的联系,推进与目的地市场旅游服务机构、国外航空公司和新闻媒介的合作,积极争取中国驻外机构的支持,扩大杭州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增强杭州旅游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近年来,我们又针对中东地区的特点,创新拓展中东旅游市场。

五是实现了五大创新和突破——职能编制、管理体制、法规政策、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经济指标

职能编制的创新突破。杭州市旅委作为主管旅游业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在原旅游局职能基础上,划入了原由市建委承担的“两江一湖”风景管理职能和原由发改委牵头的“三委四局”联席会议职能;新增协调整治和改善旅游环境、规范管理有关景区(点)旅游经营服务活动和景区(点)等级评定工作,统筹安排使用旅游发展资金及各类旅游专项资金、参与旅游业的社会投资和外资引进工作,承担市政府“旅游西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杭州市旅游形象推广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市旅委机关行政编制共54人(含纪检监察派驻3人),旅委下设1个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3个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杭州旅游执法支队的牌子)现编制30人(参照公务员管理),杭州市旅游形象推广中心现编制15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现编制15人,杭州市旅游特色潜力行业发展中心现编制10人。

管理体制的创新突破。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高、综合性强的大产业。为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旅游西进”战略,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类要素资源为大旅游所用,2002年下半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从解决制约旅游发展体制的“瓶颈”入手,着手建立加快旅游发展的新体制,将市旅委、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市贸易局、西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杭州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商业资产经营公司、市工商局、市烟草专卖局、市环保局等9个单位组成旅游商贸系统,明确市旅委归口综合协

调的职能。同时,赋予市旅委指导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及“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重点建设项目规划编制的审查审核职能;赋予召集“三委四局”(市旅委、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规划局、市园文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联席会议,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审批牵头工作,组织协调旅游交通、会展、商贸、购物、餐饮、住宿、旅游文化娱乐设施等各类资源整合与规划指导职能。

法规政策的创新突破。为适应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需求,显现大旅游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和带动作用,营造大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杭州市下大力气制定和完善旅游法规政策。杭州市首部地方性旅游法规《杭州市旅游条例》于2006年1月1日已正式实施。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了现代服务业和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相继出台了《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6—2020)》、《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评选旅游、商贸、中介服务业示范企业和行业标兵的实施意见》等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性文件。

接待服务设施的创新突破。全市已有旅行社480家,其中出境社34家,2009年我市有4家国际旅行社、12家国内旅行社进入年度全国旅行社“双百强”行列。全市星级宾馆251家,其中五星17家,四星40家。杭州积极实施数字电视进宾馆工程,至2009年,已有400余家旅游饭店(宾馆)完成了数字电视进宾馆工作,这在全国是第一个大面积实施“模转数”并成功运作的城市,其成果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至2009年底,全市有A级景区30个,其中5A景区2个,4A景区20个,3A景区8个。

杭州所有三星级以上宾馆、3A以上景区、主要旅游特色街区、旅游公共场所完成了四国文字标识和道路双语指示牌,环西湖公交车、观光巴士开通了中英文广播,杭州出租车配备了英文导向图。杭州市旅游集散中开通了长三角重点旅游城市景区旅游专线。

旅游经济指标的刷新突破。2009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30.40万人次,增长4.1%;旅游外汇收入13.80亿美元,增长6.5%;国内旅游者人数5093.72万人次,增长11.9%;国内旅游收入708.85亿元,增长14.8%;旅游总收入803.12亿元,增长13.6%。总体来看,杭州旅游业主要指标都有新突破,各项指标高于全国增长,尤其是入境游保持了良性健康的发展。

(三)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几点体会

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基础力三力合一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我们认为,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当由自己的着力点,既要创造环境,形成气氛,又要引导投资,调动市场。杭州在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业方面的主要抓手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着力在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上下功夫。近几年,杭州接待入境游客数以每年接近20%左右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接待国内游客8%左右的增幅。但从总体上看,入境游是仍然是杭州旅游的一条“短腿”,离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还有较大差距。入境游客占比偏低,入境游客人均逗留时间短、花费少,都说明杭州旅游的国际化程度亟待提升。从2007年杭州推进新一轮旅游国际化五年行动计划,加大外语

服务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国际化信用服务,开通杭州至欧美航线,着力解决好国际游客的可进入性问题。同时切实加强与国外旅游机构、航空公司、新闻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加大在国外旅游市场特别是欧美等远程市场的旅游促销力度,提升杭州旅游的国际知名度。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着力在提升旅游产品品质上下功夫。旅游经济是一种产品经济,没有好产品就闯不出大市场。目前,杭州市的旅游产品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多的是“星星”,少的是“月亮”。杭州将以“旅游西进”和旅游国际化战略为抓手,结合举办西博会和休博会,全力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加快西湖申遗步伐;大力推进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把运河打造成杭州的“塞纳河”;全面实施旅游综合体工程和景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十大休闲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性和震撼力的重量级旅游产品;培育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并加快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杭州旅游的内涵;以旅游产品结构适应性调整带动旅游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结构优化、产业升级。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旅游经济是一种服务经济,没有优质服务就吸引不了游客。与旅游产品相比,我市旅游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离国际国内知名旅游城市的差距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紧紧围绕提高游客满意度,牢固确立“游客至上”、“服务第一”、“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游客呼声为第一信号,以游客利益为第一追求,以游客满意为第一标准,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喊响“游客的小事就是杭州的大事”,打响“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牌,寓管理于服务中,让中外游客亲身感受到杭州这座城市“游客至上”的人文关怀,享受到符合国际惯例的优质高效服务。要进一步加快高星级宾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服务设施、旅游商贸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改善旅游服务的“硬件”条件。切实加强对宾馆、饭店、商场、车站、码头、机场、海关、公交车、出租车、旅行社等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旅游服务的“软件”质量。要深入开展“诚信兴旅商和百城万店无假货”整治行动,大力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坚决取缔“野导”、“黑店”、“黄鱼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着力在提升市民素质上下功夫。当前,影响杭州城市形象和旅游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仍然是市民素质。我们将牢固确立“城市旅游”的理念,确立杭州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大旅游产品”的理念,确立每一位杭州市民都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理念,把提高旅游城市的综合实力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市民群众增强“人人都是城市主体”的主人翁意识。

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业,应着力在推进旅游合作、合力兴旅上下功夫。旅游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更是一种合作经济。这些年来,我们在推进旅游交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我们将牢固确立“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理念,坚决克服“只竞争、不合作”的倾向,善于

“借用外力”,勇于“借梯登高”。要打好“杭州牌”,大力推进市与县、县与县的合作,对市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包装、统一推介,防止“各弹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要打好“浙江牌”,与省内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地联手打造“环杭州湾黄金旅游线”;要打好“中华牌”,与长三角“15+1”城市联手打造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区”,要打好“国际牌”,拓展与国外主要客源地特别是友好城市的合作空间。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2017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2017年杭州旅游业发展现状概述 一、浙江省及杭州市旅游经济平稳发展 (2) 二、以杭州西湖为代表的区域品牌优势逐渐建立 (3) 三、杭州旅游市场供需结构日趋合理,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4)

一、浙江省及杭州市旅游经济平稳发展 根据浙江省旅游局发布的《2016 年浙江省旅游业基本情况》:2016 年,全省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根据抽样调查测算,全省共接待游客5.84 亿人次,同比增长9.16%,实现旅游总收入8,093.23 亿元,同比增长13.3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120.3 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74.31 亿美元,同比增长9.46%;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25.6 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1.28 亿元,同比增长3.76%;接待国内游客5.73 亿人次,同比增长9.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99.66 亿元,同比增长13.09%。全省旅行社组织出境游客245.96 万人次,同比增长8.38%。 作为浙江省最为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根据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发布的《2016 年杭州市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的数据显示,2016 年,杭州市旅游经济运行总体发展良好:2016 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571.84 亿元,同比增长16.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362.64 亿元,增长16.98%;旅游外汇收入31.49亿美元,同比增长7.47%;接待国内游客13,695.85 万人次,同比增长13.75%;入境游客363.23 万人次,同比增长6.34%;接待中外游客14,059.08 万人次,同比增长13.54%;全年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较去年分别上升0.28和0.21 个百分点。2016 年杭州全市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均列全国15 个副省级城市前三名。

关于芜湖市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芜湖市金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最近,为研究制定加快我市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市人民银行、银监局、保险业协会等单位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形成了本篇调研报告。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现状截至2007年底,全市现有金融业机构33家,其中,银行业机构1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家),证券业机构5家,保险业机构15家(财险9家、寿险6家)。另有典当机构8家,注册资本1.25亿元;截至08年6月底,中小企业担保机构67家,注册资本12.27亿元。 (一)银行业 1、银行业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07年末,我市共有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等7大类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其中,银行业分支机构9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家。全市银行业机构营业网点数390个,从业人员5126人;资产总额698.1亿元,同比增长24%。

近年来,我市银行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在原芜湖市郊区信用联社基础上改制重组的中西部地区首家农村商业银行芜湖扬子农村商业银行挂牌开业。2007年,经银监会批准,浦发行芜湖支行机构正式升格为分行,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皖除省会合肥之外的唯一直属分行。2008年4月,邮政储蓄银行芜湖市分行在全省率先开业。与此同时,县域银行业的机构体系也日益完善。到2007年末,辖内三县信用联社统一法人改造全面完成,徽商银行率先完成在辖内三县布点发展,交行在芜湖县增设支行和扬子农商行在南陵县新设支行获准筹建。目前,我市在银行业组织体系、机构种类、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在省内仅次于合肥市。 2、银行业发展规模迈上新台阶。(1)资产负债规模双破600亿元大关。2007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分别达到689.35亿元和678.84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23.09%、21.96%。资产负债规模双双稳居全省第三位。所有者权益10.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3.76%。(2)各项存款增量首破百亿元。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

浅谈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我国旅游业行业发展现状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已被列为世界第三大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雪球也进一步提升。近几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有力的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但同时,我国的旅游业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现状: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国际旅游业成为近年的发展趋势,1990年代以来是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据早前的旅游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996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人数达592亿人次,旅游业总产出达36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已超过了石油、汽车、化工等行,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二、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就2009年来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亿人次,增长%;国内旅游收入万亿元,增长%;旅游总收入万亿元,增长%。 三、旅游行业现状 (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我们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

浙江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

浙江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浙江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新时期旅游业发展思路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据测算,2009年浙江省旅游业增加值124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4.8%提高到5.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5%。 本文综述了浙江旅游业目前的旅游环境建设情况,分析了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旅游业的发展势态做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近年来浙江省旅游环境建设情况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托地理、人文环境才能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要求非常高。浙江省地处太湖之南、雁荡之北,西环群山、东望大海,省会杭州兼古都之韵、西湖之秀、钱塘之灵于一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酒店、旅行社等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 1.旅游资源丰富。到2009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定浙江省共有261个A级景区,比2008年增加26个。其中有3个5A级旅游区,分别是西湖风景名胜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97个4A级景区,其中2009年新增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等14个景区;59个3A级景区,新增绍兴市沈园景区等4个景区;92个2A级景区,新增7个;1A级景区9个,与2008年相同。3个5A级景区分布在杭州、温州和舟山三个市。宁波有22个4A级景区,是各市中最多的;杭州有19个,位居第二。A级景区的具体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2009年浙江省A级景区各地市分布情况(个) 经建设部评定,2009年末浙江省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即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绍兴会稽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旅游度假区16处;嵊泗列岛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东钱湖等省级风景名胜区41处;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级森林公园35处,省级森林公园69处;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其中南麂列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加入联合国世界人类生物圈保护组织的海岛,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等省级自然保护区9处; 除自然景区外,浙江省还有着数量众多的人文景点。经建设部评定,2009年末,浙江省有闸口白塔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2处;临海市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处,松阳县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4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5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78

关于我区金融服务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金融服务业状况的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xx区坚持把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打造鲁西区域性金融中心。在此前提下,我们对我区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形成了本篇报告。 一、我区打造金融服聚集区的背景及意义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年8月7日, 出台,提出了用5年时间,形成运行稳定的金融产业发展格局。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12%以上,到2017年底直接融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形成体系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市场建设取得较大突破。 在2013年xx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做大做强金融服务业,以规划建设金融商务区、股权大厦为带动,加快建设xx金融聚集区。举全市之力加快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中心挂牌企业500家以上,总市值1000亿元以上,融资总额500亿元以上,进一步提升全省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健全支持金融发展的政策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化政银企合作。 xx区作为xx市中心城区,具有承接xx市区域金融中心功能向外辐射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年来,xx经济快速发展,为金融集聚区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推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转型,金融服务业自身的发展更是为集聚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我区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立足打造鲁西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加快金融改革步伐,第一个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模范区”称号的区县。一系列引导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8家企业步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43.67亿元,上市、挂牌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盈利能力显著提高, 上市、挂牌企业总数和融资规模在全省领先。xx区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桥梁,解决34家企业贷款6.82亿元。通过举办“金融下乡入企”活动,金融机构

杭州入境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杭州入境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杭州入境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蓬勃发展,入境旅游也蓬勃、快速地发展起来,日益成为讨论的热点问题。入境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调整旅游的产业结构、增加外汇收入、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享受的日益注重,旅游地点也逐渐从国内转向了国外,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所以对入境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更好促进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1 关于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旅游业最早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西欧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士等几个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出现了最早研究旅游业的学者,例如罗马大学的讲师马里奥蒂、柏林大学的教授葛留克斯曼以及瑞士圣加仑大学的亨泽克尔等。国外在旅游市场研究方面的历史较长,尤其是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如澳大利亚、西班牙等等。波兰的 A . Szwichtenberg 在1978 年首次采用了问卷方法对游客进行大量调查。 80 年代又出现了意大利政府统计局的博迪奥 L-Bodio 的《外国人在意大利的移动及其花费的金钱Sulmovimento dei forestieri in Iralia e sul denaro che vi spendoo》、 S . Smith 的《游憩地理学》和《旅游分析手册》、、 C . Gunn 的《度假景区:旅游区的 规划设计》、 S . Witt 的《旅 D . Peazce 的《当代旅游:地理学分析》和阿切尔的《旅游需求预测》游市场营销和管理手册》、 E . Heath 的《旅游目的地营销:一种战略的规划手段》等著作中都对客源地的研究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威廉瑟厄波德主编的《全球旅游新论》 2002提出了新的细分客源市场的方法,主要是以加拿大及很多国家用的旅游观和生活方式作为划分的标准。 (2 关于旅游需求方面的研究国外对于旅游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需求模型,另一个则是旅游客源市场的预测。在旅游需求模型方面,有很多学者做出了贡献,主要有KennethJ . White , Eugeni Aguild Perez 和 Sampol Catalina Juaneda 等。 Kenneth J . White 〔 1〕建立了美国到西欧的国际旅游需求模型。 Eugeni Aguild Perez 和Sampol CatalinaJuaneda 则利用回归模型对巴利阿里群岛上不同旅游细分市场的旅

旅游业的五种力量竞争分析

旅游业的五种力量竞争分析 一、产业内现有企业竞争 ①旅游业产业内企业数目较多,但企业间地位相差大,参差不齐。有进行跨国经营的港中旅、招商国旅、锦江集团、国航公司等,有属于中央大型企业工委管理的国旅总社、中旅总社等,更多的是各地的私企旅行社。②市场增长迅速,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背景下,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③固定成本低,进入门槛低。基于各地的文化、地理等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特色开发。④产品、服务的差异性高,转换成本高。各地旅游资源差异性大,可复制性低。⑤退出壁垒低。二、潜在进入者 我国旅游业进入壁垒较低(大型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网络没有建立;各地政府为扩大招商引资对旅游业进入的政策法规限制少:旅游业的资本壁垒低)。潜在进入者众多,除大量国内中小企业,国外旅游业巨头也是潜在威胁,他们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和雄厚的资本。 三、潜在替代品 ①电子商务、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网上订机票、订酒店查看旅游信息。②社交网络的发展产生了“拼客”,他们在网络上寻找旅行同伴一起旅游,不参加旅行社。③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改善,自驾游成为人们的旅游选择之一。 四、购买者 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自己的收入投入

到满足更高层次需求的领域上,旅游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旅游业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且购买力增长迅速。但旅游产品的购买者要求较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同时又要求压低格,迫使旅游企业间相互竞争,压低价格,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五、供应商 ①各地政府旅游局规划当地旅游前景,设置市场准入。对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大,是产业链的最上游可以对下游企业施压。②旅游资源开发商。决定景点特色、规模,控制景点门票。③餐饮住宿业。餐饮住宿的优劣影响旅游区的口碑,影响旅游者的选择。④交通通讯业。交通成本高低与旅游成本成正比,影响购买者的选择。⑤商品购物业。商品购物是旅游企业的一个利润增长点,但要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确保商品的质量和可买性。 上述五种力量共同决定了旅游业是竞争较激烈,发展空间较大的行业。影响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旅游环境,旅游资源也就是五种力量中的供应商。其次是产业内的竞争者,旅游企业间的竞争。同时其他因素也是影响旅游业的竞争环境。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市农村金融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榆林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突出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制约因素。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已经迫在眉睫。最近,根据省政协的通知精神,我市政协财农委组织人员,对全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情况通报,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并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界人士和农村,了解我市

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榆林金融业的现状 (一)榆林金融业机构建设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类2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4家大型股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榆林分行、中国银行榆林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榆林分行;3家银行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榆阳农村合作银行、神木农村合作银行、府谷农村合作银行;9家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合社;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长安银行榆林分行、交通银行榆林分行、

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析杭州休闲旅游的现状 一、引言 传统的观光旅游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带薪假期的增加,一种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产生美好感,以实现人们学习知识、增进友谊、促进沟通、保健娱乐、追求猎奇、丰富个性等多方面的需求的休闲旅游将逐渐成为人们休息放松、陶冶情趣、创造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休闲旅游将成为旅游业的支柱。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虽然距离“休闲时代”还有一大截,但我们己经起步。人们进行休闲旅游也已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闲暇时间增多;二是,国家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三是,出现了与休闲旅游产业相关的热点项目。而杭州这个休闲之都如何抓住现实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对贯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杭州的实际情况,认为要发展杭州的休闲旅游有必要先正视自身的客观问题,正确发挥优势,合理借鉴成功经验,以实现休闲旅游在杭州的快速发展。 二、主题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日益迅速,但是休闲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根据对近年来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分析,2009年,城镇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占88.9%,农村居民以“休闲”为目的的过夜旅游占78.75%。由此可见休闲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不少学者都对休闲学、休闲旅游进行了研究。 在杨卫武的《我国休闲旅游也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中,作者阐述了休闲度假与观光旅游在起始点、展开模式、发展路径、开发着力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目前,休闲度假虽然发展迅猛,但是也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比如:集中性的节假日制度,经济发展总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沈辉(材料收集)15号宋其武(编辑整合)17号 旅游业行业分析报告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据预测,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作为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很多省区和重要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行业和重点行业来发展。 中国因开发旅游业成功上市的公司有19家,分别是云南旅游、世纪游轮、腾邦国际、宋城股份、黄山旅游、中青旅、国旅联合、大连圣亚、西藏旅游、中国国旅、华天酒店、张家界、西安旅游、西安饮食、北京旅游、峨眉山A、桂林旅游、丽江旅游、三特索道。 2006年,我国旅游行业总收入达到89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进入2007年,我国旅游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我国2007年春节黄金周共接待游客92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7.7%;2007年“五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2.7%。 旅游产业政策的目标、方向与总体方针 在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培育旅游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目标指引下,我国的旅游产业政策形成了自有的原则与体系。此外,我国还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旅游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法律法规保障,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政策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因此国家出台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核定。同时,颁布一系列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环境保护的政策,以处理好旅游与环境间的关系。 旅游区域布局政策 旅游业发展需要实现各个区域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区域问题指引了方向。旅游业是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因而西部12省将旅游业作为其优势产业,推动了西部区域经济效益、旅游效益。同时,为了发挥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我国还推行优秀旅游城市评比活动,促进城市自身环境、旅游功能等的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区域旅游环境。 旅游产品与市场政策 旅游产品政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旅游产品结构、内容以及旅游产品质量等方面。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依托本国现有各种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特色化、差异化的特点,以增强吸引力。在旅游产品结构和内容上,国家鼓励发展包括传统观光旅游在内的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使得旅游产品的结构更加完善,内容更加丰富。在旅游市场政策方面,我国通过旅游宣传、推行黄金周假日旅游政策及实施带薪假期制度,有效刺激了国内旅游市场。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性活动,宣传中国的旅游形象,使得我国旅游产品走向国际。 旅游消费政策 我国鼓励全民参加旅游活动,政府在刺激旅游消费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及部分省市国民旅游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我国国民旅游的实现能力日益增

浙江旅游业发展现状探究

浙江旅游业进展现状研究 近年来,浙江旅游业迅速进展,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今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进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新时期旅游业进展思路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浙江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中意的现代服务业,领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据测算,2009年浙江省旅游业增加值1243.9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4.8%提高到5.4%,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2.5%。 本文综述了浙江旅游业目前的旅游环境建设情况,分析了近年来浙江省旅游业的进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旅游业的进展势态做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近年来浙江省旅游环境建设情况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依托地理、人文环境才能进展起来的产业,关于环境及配套设施的要求特不高。浙江省地处太湖之南、雁荡之北,西环群山、东望大海,省会杭州兼古都之韵、西湖之秀、钞票塘之灵于一体,自古以来确实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酒店、旅行社等各种旅游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 1.旅游资源丰富。到2009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定浙江省共有261个A级景区,比2008年增加26个。其中有3个5A级旅游区,分不是西湖风景名胜区、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97个4A级景区,其中2009年新增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等14个景区;59个3A级景区,新增绍兴市沈园景区等4个景区;92个2A级景区,新增7个;1A级景区9个,与2008年相同。3个5A级景区分布在杭州、温州和舟山三个市。宁波有22个4A级景区,是各市中最多的;杭州有19个,位居第二。A级景区的具体分布如下(见表1)。 表1 2009年浙江省A级景区各地市分布情况(个)

2019年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 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 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

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 至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752.7亿元和2678.7亿元。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16.51亿元和30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和36.5%,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 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 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 亿元租赁融资,兴泰信托新增信托规模43.94亿元。全市典当总额22.54亿元,年末典当余额5.7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自去年试点以来,已放贷1.44亿元。 3、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全市有政策性银行2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6家,股份 制银行6家,外资银行1家,地方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2家,村镇银行1家,进出口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汇丰银行正在或准备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我市证券期货保险业发展迅速,服务体系逐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杭政〔2006〕10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杭州旅游资源优势,深化旅游西进战略,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打响“东方休闲之都”品牌,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对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当前我市旅游业发展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总体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杭州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城市规划的相互统筹,促进《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相互衔接。《杭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应通过市人大常委会或市政府批准,并加以严格执行。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123公里绕城高速顺利开通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杭昱、杭千、杭新高速公路三条连线以及四大接口,构筑“一个半小时旅游交通圈”,形成大杭州无障碍旅游交通。 (三)完善杭州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中心的网络建设。发展旅游交通换乘和观光巴士营运网络,在语音交换中心的基础上,于2007年实现机场等主要出入口咨询中心的多语种服务,节假日在市区主要咨询点提供志愿者服务。2003—2007年,每年由市财政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旅游集散中心、换乘中心及咨询中心的建设和完善。 (四)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要在西湖景区、休博园现有旅游交通指示牌的基础上,加快大杭州区域内的整体筹划,争取今年年底通过规划。城管、交通、旅游、公安交警、质监等部门要统一协调,按照国际标准有关要求规划设置。经费由市和区、县(市)财政分别筹措解决,其中市财政从2005—2009年连续5年每年安排100万元。 (五)推进“金旅工程”。以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旅行社、名特商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基础,建立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功能先进、资源共享、互连互通的网上旅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逐步建立健康、诚信的网上交易和网上结算系统。运用现代技术,发挥互联网作用,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网上促销。 二、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整合力度 (六)大力扶持旅游重点项目。在确保完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同时,加大对西溪湿地、

旅游业行业分析

一、宏观基础: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行业外围环境分析) (一)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 2015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同时旅游就业人数站总就业人数10.2%。并且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国内旅游消费和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总量为475.4万人次,分为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大类,岗位培训441.5万人,成人学历教育34万人。岗位培训中,资格类培训39.2万人次,技术等级类培训50.5万人次,适应性培训351.8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中,中等教育14.4万人,高等教育19.6万人。全年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272.3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4.8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4.2万人次,主管培训29.8万人次,服务员培训172万人次。全年旅行社从业人员岗位培训91.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5.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0.9万人次,导游培训51.1万人次。全年旅游景区从业人员岗位培训58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2.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5.7万人次,讲解员培训11万人次,服务员培训22.8万人。全年旅游车船公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12.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0.6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2万人次,司机培训7.8万人次。全年旅游行业管理人员培训7.7万人次,其中局处级干部培训0.8万人次,科级干部培训2.2万人次。 中国官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图将该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首次提出,要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通过发展旅游业使1200万人口脱贫。我们还要把促进旅游业发展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来抓,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路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1048-87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金融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

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年旅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702512 中国产业调研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102259.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102259.html, 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投资机会 市场规模 市场供需 产业竞争 行业发展 发展前景 行业宏观 重点企业 行业政策 行业研究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70251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a718102259.html,/R_QiTaHangYe/12/LvYouWeiLaiFaZhanQuShiYuCe.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2004-2014年国际旅游人数情况统计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行业预测,未来20 年世界旅游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国际旅游人数预计平均增长率为每年3.3%,平均每年新增0.43 亿人次。到2030年,国际旅游人数将达到18 亿人次。亚太增长强劲,旅游人数预计平均增长率达到5%每年,在2030 年预计市场份额将从2010 年的22%增长到30%。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2022年)》对旅游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旅游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旅游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旅游技术标准、旅游市场规模、旅游行业潜在问题与旅游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旅游行业投资价值、旅游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旅游行业投资决策者和旅游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章旅游行业概述 第一节旅游的定义论述 一、旅游的定义 二、现代旅游业定义 三、国际组织关于旅游的定义 四、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金融业现状调研报告

金融业现状调研报告 年上半年,金融业围绕推进“四个发展”、构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实行调结构、控节奏、保重点、促消费、转方向策略,在巨量信贷回归常态的过程中,着力提升实力、优化服务,助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存贷款增速双双趋缓 上半年,全省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55.3亿元,同比增长25.84%,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6.45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600.4亿元,同比增长25.55%,增速回落12.14个百分点。 贷款增量仍处历史高位 上半年,全省新增各项人民币贷款201.43亿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新增量47.3亿元,但却远超过了金融危机前信贷水平,各项贷款增量是年同期的2.1倍,接近年全年新增贷款量,贷款增长仍处于历史高位。 工业贷款夯实工业经济回升基础 上半年,我省第二产业贷款余额842.94亿元,较年初新增94.75亿元,同比增长19.57%。在贷款增速回归常态过程中,我省第二产业贷款增势不减,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建筑业贷款增速同比分别提高5.92%和26.02%。信贷增速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剪刀差持续缩小,贷款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工业指标显示,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8.71亿元,同比增长19.6%,全省34个大类行业中,

有2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发电量和运量分别同比增长65%和11.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9.2%,比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持续好转。 “三农”信贷保证农牧业发展资金需求 上半年,全省共发放支农再贷款18.18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达46.24亿元,较年初增长35.3%;农林牧副渔类企业贷款额8.69亿元,各家金融机构把支农、惠农、助农和强农措施落到实处,金融支持“三农”实力不断壮大,较好地满足了春耕备耕生产和特色经济、有机畜牧业、生态旅游等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 灾后重建对我省金融运行提出新的需求和压力 强烈地震后,灾区资金需求的快速增长对金融运行带来较大压力。初步预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及公共设施恢复等项目资金需求在310亿以上,虽然国家财政有专向重建资金,但实际运行中仍需银行信贷配套支持。目前,全省存款增速放缓,存款活期化倾向愈加显著,信贷资金来源趋紧,银行资金供给压力不断增大。 相关推荐: 金融危机对机电产品出口影响调研报告 对我县金融安全区创建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金融危机下企业文化的调研报告 交警部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调研报告 新希望调研报告2019:互联网金融提供弹性,主业景气向上 2019关于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调研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