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部内审检查表

品质部内审检查表
品质部内审检查表

内部体系审核检查表

YYT0287-2017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内审检查表-技术部

XXXX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内部审核检查表 FX/ JL8.2.2-03 №:2审核日期2017.04.04 审核人员XXXX、XXXX、XXXX 受审部门技术部受审部门负责人XXXX 序号涉及条款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结果 1 1.1.1应当建立与医疗器械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 构,具备组织机构图。 查看提供的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企业的组织 机构图,是否明确各部门的相互关系。 是。查《质量手册》中的FX/SC 2.0《组织机 构图》和FX/SC 3.0《职责分配表》。符合要 求 2 *1.1.2应当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质量管 理职能。 查看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或相关文 件,是否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作出了规定;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能独立行使职能, 查看质 量管理部门的文件,是否明确规定对产品质 量的相关事宜负有决策的权利。 是。查《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FX/CX 5.5 《职责、权限与内部沟通程序》。符合要求 3 1.4.1 技术、生产、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当熟悉 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具有质量管理的实践经 验,应当有能力对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中实 际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查看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任职资格要求,是否 对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工作经历作出了规 定;查看考核评价记录,现场询问,确定是 否符合要求。 是。查技术部门负责人XXXX、生产部门负 责人XXXX、质管部门负责人XXXX,有相 应资质;2016年度岗位人员考核、评价和再 评价确认满足要求。符合要求 4 1.5.1应当配备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 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查看相关人员的资格要求。是。查人员花名册。符合要求 5 2.22.2 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其对产品 的影响程度应当进行验证和控制,以适应所 生产产品的要求。 查看对与产品使用表面直接接触的气体对 产品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价和验证的记录, 是否根据评价和验证的结果规定了控制措 施并实施。 是。查看工艺用气验证资料。符合要求 6 3.2.1 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维修和维护 应当符合预定用途,便于操作、清洁和维护。 查看生产设备验证记录,确认是否满足预定 要求。现场查看生产设备是否便于操作、清 洁和维护。 是。查看2016年度验证资料。符合要求 7 3.2.3 应当建立生产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 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设备操作记录。 是。抽查设备操作规程《滴斗自动组装机》。 符合要求

iso14001-2015设备管理内审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 设备管理 √:没问题×:不符合 1 5.2● EMS方针是否包含了污染预防、杜绝事故、遵守法律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 25.3 7.1 ●公司内各职能部门、各层次人员的 职责是如何规定的,是否适当; ●工作环境是否已得到了控制并能提 供相关证据; ●环境、安全因素是否都已有考虑; ●工作条件是否还考虑创造良好的工 作氛围、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如激 励员工向上的管理制度); ●公司是否确定提供并维护了为达到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符合要求所需的 基础设施。 3 6.1.2●是否对本部门所负责区域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了识别; ●是否有遗漏。 序号E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 (1)环境因素清单; (2)危险源清单; (3)是否有漏识别的。审核发现 (1)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结合本职工作对公 司EMS方针的理解(抽问); (2)对公司EMS方针的贯彻情况(询问)。 (1)明确本部门在EMS管理体系中的职责 和主责过程(询问); (2)在EMS管理体系中,本岗位的要求及 本部门职责的相关文件化信息; (3)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员工个体防护用 品的提供(领用单); (4)员工劳保用品的佩戴; (5)满足温度、湿度和卫生条件的工作环 境; (6)基础设施(办公、卫生、安全防护、 交通、通迅等)台账和点检、维修保养记 录。 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被审核部门 设备管理√:没问题×:不符合 序号E 条款审核要点审核项目审核证据审核发现 日期责任人审核组长内审员 4 6.1.3 9.1.2● 建立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并对应收集了文件。5 6.2● 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EMS 目标和指标; ● 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与公司的 EMS 方针相一致。67.2 7.3● 是否有对员工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培训;● 对培训的有效性是否进行了评价;● 是否保持了教育、培训、技能的记 录。(1)部门是否设定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2)所建立的目标、指标是否可测量,并与公司的EMS 方针相一致; (3)是否对目标指标进行定期监视。 EMS 方面的:(1)培训计划;(2)培训实施记录(包括培训考试、能力考评记录等);(3)人员的上岗前三级安全培训、转岗培 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持证上岗。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中,与本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哪些?(询问) (2)请列举证据证明本部门按照上述法律 法规/要求执行。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工程部-设备管理)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人员:工程部/设备管理 审核人员:审核时间:年月日 序号 标准条款 审核项目 审核 方式 审核记录备注GB/T19001 GB/T24001 ISO45001 GB/T23331 1 5.3 组织的 岗位、职责 和权限 5.3 组织的 角色、职责 和权限 5.3 组织的 岗位、职责 和权限 4.2管理职 责 查看部门职责与权限,部门职责是 否有重叠或真空?权限是否明确? 对本部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能源管理体系的管理职责是否明 确? 询问 2 6.1应对风 险和机遇的 措施 6.1应对风 险和机遇的 措施 6.1应对风 险和机遇的 措施 — 设备管理活动存在的风险?应对措 施是否得到实施并证明有效性? 询问 3 —6.1.2环境 因素 6.1.2 危险 源辨识、风 险和机遇的 评价 — 与设备管理相关的环境因素、危险 源的识别、评价和应对 设备管理有无重大环境因素?是否 存在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否对危险源进行了辩识与评价,并 制定了必要的控制措施?辩识与评 价是否考虑了常规、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 括外包方)、设备(自购和租赁) 等?重要危险源(如有)是否有具 体的预防措施?有效性证明? 询问、 查阅、 现场查 看 4 —6.1.3合规 义务 6.1.3法律 法规和其他 要求的确定 4.4.2法律 法规及其他 要求 工程部负责与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联 系,负责通过刊物、网站或其它途 径获取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最新 询问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部门/人员:工程部/设备管理 审核人员:审核时间:年月日 版本并及时转达归口管理部门。 查看设备管理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 它要求是否为最新版本?确认其适 用性。 5 6.2质量目 标及其实现 的策划 6.2 环境目 标指标和管 理方案控制 6.2职业健 康目标及其 实现的策划 4.4.6能源 目标指标和 管理方案控 制 本部门负责对节能降耗、四新应用 管理,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 术的推广。 本部门的管理目标涉及设备管理 的,是否有适当的参数来量化评 价?是否有目标完成的统计记录? 询问、 查阅 6 6.3变更的 策划 ——— 设备技改计划是否有形成相关的文 件记录?是否有随着技改项目的进 展,及时予以更新,以保持其适宜 性、有效性? 询问、 查阅 7 7.1.3基础 设施 7.1.3基础 设施 7.1.3基础 设施 — 工程部负责对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 管理。 查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保养日常工 作(桥吊/龙吊/流机检查保养等) 记录,设备定检、专检记录。 询问、 查阅、 现场查 看 8 7.1.4过程 运行环境 7.1.4过程 运行环境 7.1.4过程 运行环境 —公司是否提供了适当的工作环境? 是否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是否合 理安排工作,预防人员筋疲力尽? 询问、 现场观 察

内部审核检查表(生产部)

内部审核检查表 陪同人员 序号 审核内容 审核结果 判定 备注 1 5.3 :组织的岗位、 职责和权限 1.各岗位、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清晰定义? 2 6.1 :应对风险和机 遇的措施 1.是否有对质量管理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和管理? 3 2.风险应对措施有无实施和评价其有效性? 4 7.1.2人员 1.是否对外包服务人员和服务提供方的能力做管理? 5 2.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等人员配置是否符合策划要求?(确认在职人员 安排是否符合组织架构设定) 6 7.1.3 :基础设施 4.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有用到哪些软件?这些软件是否有管理?有无相应 的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软件、分析软件、 ERP 系统等) 7 7.1.4 :过程运行环 境 1.组织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和服务不合格有没有米取一定的措施? (防呆、奖 惩制度等) 8 2.组织采取过哪些缓解紧张情绪,预防职业倦怠、保证工作情绪等活动 以减少因心理的不利因素? 9 3.现场确认7S 状况。 10 7.1.6 :组织的知识 2.是否有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经常性问题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的措 施?这些措施有无纳入到相关的作业标准中? 11 7.3 :意识 1.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以及相关的质量目标? 12 2.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各自岗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 些影响的方法? 13 7.4 :沟通 1.部门需要沟通的内容有哪些 (包括内部和外部)?方式有哪些?是否有 保留必要的形成文件信息? 14 7.4 :沟通 2.查核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有接口关系的沟通方式是否合理 ?沟通时机 和沟通内容是否明确?是否保留必要的形成文件信息?是否规定了必要 的回复要求来确保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受审部门 生产部 审核时间 审核员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pdf

生产部内审检查表 审核部门生产部部门代表审核日期审核员 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 4.2.3 文件控制●生产现场制定了哪些作业 指导书? ●控制管理情况如何? ●现场观察、查阅现场提供了什么文件,受控 管理程度? ●主要查阅:图纸,作业指导书,询问员工对 作业指导书的理解和了解程度? ●每一道工序全部查询 4.2.3 文件控制●对上述控制文件执行情况 如何? ●抽取现场2份作业指导书或图纸/工艺过程 卡,结合操作记录,判定实施文件过程中的 执行情况。 5.4.1 质量目标●是否制定了部门分解质量 目标及考核规定? ●分解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如 何?测量统计计算方法是 否合理? ●查阅部门分解质量目标及考核管理规定。 ●检查分解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判定统计计算 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6.3 基础设施●产品实现过程中提供的生 产设备有否管理规定?实 施情况如何? ●索查设备的管理规定和实施情况。 ●查询现场现所有设备的管理规定?是否都 有相应的规定?

涉及QMS条款审核要点审核方法审核记录意见 6.3 基础设施●生产设备是否满足产品实 现的需要?●检查现场设备的维护情况及记录,观察设备 的技术状况,判定设备过程能力是否满足产 品实现的需要。 6.4 工作环境●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 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得到了管理?●识别组织是否识别了为产品实现过程所需 提供的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如何管理的? 有效性如何?(可从管理文件检查入手,观 察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设施、工作氛围、员工精神状态等)。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是否确定了生产和服务的全 过程? ●是否规定了相应的控制要 求? ●包括必要的作业指导书? ●索阅有关控制过程的文件及数份作业指导 书(包括监控点和关键/特殊过程),并了解 实施情况。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了对生 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 ●检查提供过程的控制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 求是否与手册相协调。重点检查文件是否涉 及了所有提供过程,是否对人员、设备、执 行文件、监控要求等作了规定,是否对主要 设备和关键/特殊岗位的人员作了认可规 定。 ●在生产现场抽查数名操作者,观察其操作过 程,对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核实其是否按 规定进行操作。

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Word版

受审部门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审核内容 日期 标准条款 审核方法 记录 评价 符合 查看体系文件判别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 1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查,符合标准规定 4.1质量管 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 理体系总要 求 检查是否相符。 覆盖的产品范围符合 查,文件齐全 符合 符合 符合 3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文件。 检查是否齐全。 4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 有没有删减部分,如有则记录 有删减合理 查文件目录判别各级文件是否齐全。 抽查三份文件是否相符 1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查,各级文件齐全 符合 符合 查目录,判别是否能满足生产经营的 需求 4.2.1文件 2保存的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 要求总则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3对每一型号的医疗器械建立并保持一套技术文档 抽查一套技术文档,检查是否正确、 相关技术文件 符合 。 齐全、清晰,符合生产要求。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符合 符合 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覆 盖 范 围 , 包 含 YY/T0287 专用要求内 容,有描述过程及其相 互作用。 4.2.2质量 手册 检查质量手册,查有没有阐明企业质 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有无缺YY/T 0287专用要求内容,有没有描述过程 及其相互作用。 1) 清楚的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2) 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符合 符合 3) 识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 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5.1 1总经理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通过查质量记录,作出判断的证据。 有质量方针 符合 符合 2总经理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 询问二个现场员工,作出判断 明白满足顾客要求和法 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管理承诺 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 与领导层交谈,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传达情况以及顾客要求得到满 法规传过情况以及顾客 符合 5.2 1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2应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足的情况 要求得到满足。 以顾客为关 注焦点 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 规的要求 抽查二份合同的执行情况。 符合 符合 符合 1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已在相关层次中传达质量方 检查有无质量方针,在办公室、生 针。 产车间能否看到质量方针。 5.3 制定了质量方针 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 的理解 质量方针 2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 询问二个员工。 1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质量目标应是 查目标与方针是否一致,查相关职 可测量的,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 能部门有无自己的质量目标。 5.4 查目标与方针一致 符合 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 的完成情况达标 策划 2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抽查二个部门。 符合 符合 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查质量策划文件。 符合 符合 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 查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权限。 最高管理者已规定企业 内的职责、权限。 定。 5.5职责 、权限和2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 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书和职责、权 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 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 符合 限 沟通 权限。 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