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水溶液的密度

碳酸钠水溶液的密度
碳酸钠水溶液的密度

化学实验报告配置氯化钠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配置氯化 钠溶液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或量浓度一定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氯化钠、浓盐酸溶液、蒸馏水、容量瓶、漏斗。 【实验步骤】 1、配置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 NaCl:50g*6%=3g ;水:47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cm3),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3%=,所以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25g(体积为26ml),蒸馏水25g(体积约为25ml)(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分别转入试剂瓶内,并贴上标签,区分开来。 3、配制250ml,2mol/L的稀盐酸 (1)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 1 ,则 C 1*V 1 =*2mol/L 12mol/L*V 1 =*2mol/L 解得该体积为 (2)用量筒量取的浓盐酸 (3)在烧杯中加入少量(大大少于250ml)的水和量取好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稀释。 (4)使用漏斗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5)用水洗涤盛过盐酸的量筒和烧杯,并把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6)定容:用胶头滴管继续加水,直至溶液凹液面达到250ml刻度。 (7)压紧容量瓶瓶盖将溶液摇匀。

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

硫酸的密度与浓度对照表(20℃时) 密度 H2SO4 密度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H2SO4 g/cm3 % g/cm3 % g/cm3 % g/cm3 % 1.000 0.3 1.115 16.7 1.230 31.4 1.345 44.7 1.005 1.0 1.120 17.4 1.235 3 2.0 1.350 45.3 1.010 1.7 1.125 18.1 1.240 3 2.6 1.355 45.8 1.015 2.5 1.130 18.8 1.245 3 3.2 1.360 46.3 1.020 3.2 1.135 19.4 1.250 33.8 1.365 46.9 1.025 4.0 1.140 20.1 1.255 34.4 1.370 47.4 1.030 4.7 1.145 20.7 1.260 35.0 1.375 47.9 1.035 5.5 1.150 21.4 1.265 35.6 1.380 48.4 1.040 6.2 1.155 2 2.0 1.270 36.2 1.385 49.0 1.045 7.0 1.160 2 2.7 1.275 36.8 1.390 49.5 1.050 7.7 1.165 23.3 1.280 37.4 1.395 50.0 1.055 8.4 1.170 23.9 1.285 37.9 1.400 50.5 1.060 9.1 1.175 24.6 1.290 38.5 1.405 51.0 1.065 9.8 1.180 25.2 1.295 39.1 1.410 51.5 1.070 10.6 1.185 25.8 1.300 39.7 1.415 5 2.0 1.075 11.3 1.190 26.5 1.305 40.2 1.420 52.5 1.080 12.0 1.195 27.1 1.310 40.8 1.425 5 3.0 1.085 12.7 1.200 27.7 1.315 41.4 1.430 53.5 1.090 13.4 1.205 28.3 1.320 41.9 1.435 5 4.0 1.095 14.0 1.210 28.9 1.325 42.5 1.440 54.5 1.100 14.7 1.215 29.6 1.330 43.1 1.445 5 5.0 1.105 15.4 1.220 30.2 1.335 43.6 1.450 55.4 1.110 1 6.1 1.225 30.8 1.340 44.2 1.455 55.9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密度 H2SO4 g/cm3 % g/cm3 % g/cm3 % g/cm3 % 1.460 56.4 1.585 67.8 1.710 78.5 1.835 95.7 1.465 56.9 1.590 68.2 1.715 78.9 1.836 97.0 1.470 57.4 1.595 68.7 1.720 79.4 1.475 57.8 1.600 69.1 1.725 79.8 1.480 58.3 1.605 69.5 1.730 80.2 1.485 58.8 1.610 70.0 1.735 80.7 1.490 59.2 1.615 70.4 1.740 81.2 1.495 59.7 1.620 70.8 1.745 81.6 1.500 60.2 1.625 71.2 1.750 8 2.1 1.505 60.6 1.630 71.7 1.755 8 2.6 1.510 61.1 1.635 7 2.1 1.760 8 3.1 1.515 61.5 1.640 7 2.5 1.765 8 3.6 1.520 6 2.0 1.645 72.9 1.770 84.1 1.525 6 2.4 1.650 7 3.4 1.775 8 4.6 1.530 6 2.9 1.655 7 3.8 1.780 85.2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 210-92代替GB 210-89 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3040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 6003 试验筛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 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 G12 001 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4.2 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 99.2 98.8 98.0 99.1 98.8 98.0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5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 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0.03 0.03(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 烧失量(2),% ≤0.8 0.8 1.0 1.3 0.8 1.0 1.3 堆积密度(3),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75.0 70.0 65.0 60.0 70.0 65.0 60.0 2.0 - - - - - -

碳酸钠含量测定

(三)操作步骤 1.试样溶液制备 精确称取试样10g(称准至0.001g)于100ml烧杯中。加入40ml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小心地用玻璃棒捣碎较硬颗粒,用煮沸过的蒸馏水定量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到刻度,充分搅动混匀后备用。将样品溶液小心地用双层慢速定性滤纸过滤,弃去前20ml,收集滤液于250ml容量瓶中。 2.测定 (1)移取50ml滤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新煮沸过的蒸馏水,3~4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然后用0.2mol几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酚酞终点。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含大量碱性盐的洗涤剂溶液时,通常显示不出从粉红到无色的明显突变,因此,以滴定至浅粉红色即为终点。滴定耗用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1 。 然后加入3~4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继续用0.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甲基橙终点。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如红色退去,应再滴加盐酸使变红。必须小心不得超过指示剂终点。如果万一过量时,用l~2 滴0.1mol几氢氧化钠溶液调至恰为终点。滴定耗用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为V 2(包括V 1 在内的总值)。 (2)移取50ml滤液于另一500ml锥形瓶中,加入50ml新煮沸过的蒸 馏水,然后加入与滴定值V 2 完全相等的0.2mol几盐酸标准溶液,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沸。如果洗涤剂中含有过硼酸盐存在,则加热至刚沸即止,以避免硼酸随水蒸气挥发。 用流动水冷却锥形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必要时加几滴0.1mol 几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调到甲基橙终点(所需盐酸体积加至V 2 中,所需 氢氧化钠体积加至V 3 中)。然后加3~4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0.2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持久的粉红色。如果洗涤剂中含有肥皂,、滴定时必须十分缓慢地进行,并充分摇动以中和被释出的脂肪酸。回滴定 酸化试液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3 。

实验八 HCl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HCl 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酸式滴定管的使用及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 2.学习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掌握用递减法精密称取碳酸钠试样一份。称量次数不超过3次。 4.正确掌握容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5.正确的记录数据,运用公式计算碳酸钠含量的结果,评价结果的精密度(用相对平均偏差表示)。 二、实验原理 市售盐酸试剂密度为 1.19g/ml ,含量37%,其浓度约为12mol/l 。浓盐酸易挥发,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盐酸溶液。因此,常将浓盐酸稀释成成需近浓度,然后用基准物质进行标定。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无水碳酸钠,反应为: 223222CO O H NaCl HCl CO Na ++=+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橙色为终点;用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时,终点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HCl HCl V M m C 碳酸钠碳酸钠10002??=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250ml 锥形瓶3个、酸式滴定管、电子分析天平、烧杯、100ml 量筒、100ml 容量瓶、搅棒、25ml 移液管、250ml 锥形瓶、50ml 酸式滴定管、滴定台、蝴蝶夹。 2.试剂:0.10mol ·L -1HCl 溶液、无水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溶液(1g/l )、0.1mol/lHCl 标准溶液、碳酸钠、甲基橙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HCl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根据2211V C V C =的稀释定律,配制11.0-?l mol 的盐酸标准液 在通风橱内用洁净的小量筒量取市售浓HCl 4.2~4.5mL ,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后移入500mL 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 左右,盖上玻璃塞,摇匀。

碳酸钠化学性质

碳酸钠化学性质学案主备人魏爱玲 学习目标: 1、记住碳酸钠的物理性质,记住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 2、知道纯碱的化学性质,记住反应的现象,会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掌握碳酸根离子(CO32-)的检验。 【课前检测】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而,还能跟发生反应而生成,方程式;所以氢氧化钠保存时一定要。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时常用的试剂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除去此杂质常用的试剂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自学指导1】观察碳酸钠,记住它的颜色和状态;通过实验知道碳酸钠的溶解性。完成下题: 【自学指导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记住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完成下题: 1、向碳酸钠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碳酸钠水溶液显性。 2、向碳酸钠固体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滴入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是。 3、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此反应在工业用于制取。 4、向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现象是,反应的方程式是。 【自学指导3】回顾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CO2,它的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与实验2比较,得出CO32—的检验方法:(1)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和两种试剂来检验CO32— (2)也可用简单方法使用和燃烧的木条来检验CO32— 【当堂检测】 1、纯碱属于类物质。向纯碱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试液变色,说明纯碱溶液呈性,其PH 7 。 2、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 A、Na2CO3 B、Ca(OH)2 C、NaCl D、CaO 3、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试液 B、盐酸 C、氯化钠溶液 D、石蕊试液 4将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A、氯离子 B、碳酸根离子 C、硫酸根离子 D、氢氧根离子 5、下列物质不能与纯碱溶液反应的是( ) A、H2SO4 B、BaCl2 C、Ca(OH)2 D、Fe 6、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生成。如何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三位同学分别从酸、碱、盐中各选择一种物质的溶液进行实验,都能达到判断的目的。他们所选择的物质:酸是,碱是,盐是。按顺序写出这三个化学方程式:; ;。[课堂反思]: 【家庭小实验】取一个玻璃杯,杯底放一支短蜡烛,并铺一层纯碱,把蜡烛点燃,沿杯壁倒入一些醋(主要成分是醋酸),首先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过一段时间我们会观察到.思考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化学实验报告配置氯化钠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或量浓度一定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 氯化钠、浓盐酸溶液、蒸馏水、容量瓶、漏斗。 【实验步骤】 1、配置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NaCl:50g*6%=3g ;水:47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2、用已配制好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3%=,所以需要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25g(体积为26ml),蒸馏水25g(体积约为25ml) (2)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 (3)混匀: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将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分别转入试剂瓶内,并贴上标签,区分开来。 3、配制250ml,2mol/L的稀盐酸 (1)计算所需浓盐酸的体积 设所需浓盐酸的体积为V1,则 C1*V1=*2mol/L 12mol/L*V1=*2mol/L 解得该体积为 (2)用量筒量取的浓盐酸 (3)在烧杯中加入少量(大大少于250ml)的水和量取好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稀释。 (4)使用漏斗将烧杯内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5)用水洗涤盛过盐酸的量筒和烧杯,并把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6)定容:用胶头滴管继续加水,直至溶液凹液面达到250ml刻度。 (7)压紧容量瓶瓶盖将溶液摇匀。

碳酸钠

碳酸钠 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石碱、纯碱、洗涤碱,化学式:Na?CO?,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1简介 名称 中文名称:碳酸钠 中文别名:苏打,纯碱;碱粉;碱面;重灰(重质碳酸钠);轻灰(轻质碳酸钠);高纯碳酸钠;食用面碱(食用碳酸钠) (小苏打:碳酸氢钠;大苏打:硫代硫酸钠) 英文名称:Sodium Carbonate 英文别名:Sodium carbonate anhydrous; Sodium carbonate solution; soda ash; disodium carbonate; Sodium carbonate-12C, 13C-depleted; calcined soda; Carbonic acid disodium salt; Sodium carbonate,high-purity; Sodium carbonate,dense; SODA ASH LIGHT CAS号:497-19-8[1] EINECS 231-867-5 中文别名(俗称):纯碱、块碱、苏打(Soda) 、口碱(历史上,一般经张家口和古北口转运全国,因此又有“口碱”之说。)、碱面(食用

碱)[2]。 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水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 无结晶水的碳酸钠的工业名称为轻质碱,有一个结晶水碳酸钠的工业名称为重质碱。 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又名纯碱等说法。 名称来历 纯碱[3],学名碳酸钠,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其俗名:块碱、石碱、苏打(Soda)、口碱(历史上,一般经张家口和古北口转运全国,因此又有“口碱”之说。) 化学性质 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与BaCl2盐反应。 Na2CO3+BaCl2=BaCO3↓+2NaCl[4] 化学式 Na?CO? 相对分子质量 105.99 一般取106 1.4 上下游原料产品

氢氧化钠密度浓度对照表[1]

NaOH密度,质量分数与摩尔浓度对应(一) 密度g/m3 质量分数%摩尔浓度mol/L密度g/m3质量分数,%摩尔浓度mol/L 1.005 0.602 0.151 1.095 8.74 2.391 1.01 1.045` 0.264 1.1 9.19 2.527 1.015 1.49 0.378 1.105 9.645 2.664 1.02 1.94 0.494 1.11 10.1 2.802 1.025 2.39 0.611 1.115 10.555 2.942 1.03 2.84 0.731 1.12 11.01 3.082 1.035 3.29 0.851 1.125 11.46 3.224 1.04 3.745 0.971 1.13 11.92 3.367 1.045 4.2 1.097 1.135 1 2.37 3.51 1.05 4.655 1.222 1.14 1 2.83 3.655 1.055 5.11 1.347 1.145 13.28 3.801 1.06 5.56 1.474 1.15 13.73 3.947 1.065 6.02 1.602 1.155 14.18 4.095 1.07 6.47 1.731 1.16 14.64 4.244 1.075 6.93 1.862 1.165 15.09 4.395 1.08 7.38 1.992 1.17 15.54 4.545 1.085 7.83 2.123 1.175 15.99 4.697 1.09 8.28 2.257 1.18 16.44 4.85 NaOH密度,质量分数与摩尔浓度对应(二) 密度g/m3 质量分数%摩尔浓度mol/L 密度g/m3 质量分数%摩尔浓度mol/L 1.185 16.89 5.004 1.37 34.03 11.65 1.19 17.345 5.16 1.375 34.52 11.86 1.195 17.8 5.317 1.38 35.01 1 2.08 1.2 18.255 5.476 1.385 35.5 1 2.29 1.275 25.1 8 1.39 36 1 2.51 1.28 25.56 8.178 1.395 36.495 1 2.73 1.285 26.02 8.357 1.4 36.99 1 2.95 1.29 26.48 8.0539 1.405 37.49 13.17 1.295 26.94 8.722 1.41 37.99 13.3 1.3 27.41 8.906 1.415 38.49 13.61 1.305 27.87 9.092 1.42 38.99 13.84 1.31 28.33 9.278 1.425 39.495 14.07 1.315 28.8 9.466 1.43 40 14.3 NaOH密度,质量分数与摩尔浓度对应(三)

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固体,由于它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也把它称为纯碱。它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蒸馒头时为了使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性被中和掉,在揉面团时要加入“碱面”,它就是碳酸钠。其实,这只是碳酸钠的用途之一,碳酸钠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纺织、造纸、印染等工业中,都大显身手。 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纯碱,出产天然纯碱的地方都是干旱少雨的地区。盐湖中的天然纯碱在气候干燥和气温下降时便结晶出来,把结晶溶解在水中,除去泥沙,再经过熬制,就得到纯碱。古埃及人早就把从干涸的湖泊中得到的纯碱用作清洁剂和防腐剂。后来,欧洲人用纯碱制造玻璃,把纯碱叫做“苏打”。 随着工业的发展,天然的纯碱越来越不够用,于是出现了工业制碱。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在巴黎近郊设厂制造纯碱,利用食盐、硫酸、焦炭和石灰石作原料生产纯碱,生产中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当时氯化氢气体的用处很少,却损害了农作物和工人健康。另外一种副产品是硫化钠,也找不到用途,反而堆积如山,臭气四溢。最后,路布兰法成了一种落后的生产方法,不得不让位给索尔维法。 索尔维是比利时人,他的父亲经营了一家利用粗盐制精盐的工厂,因此索尔维经常和食盐打交道,可算是在盐水中泡大的。他还在叔父开办的煤气厂工作,在生产煤气和焦炭的过程中,煤里所含的氮的化合物就转变为氨。索尔维为此专门研究如何回收这些氨,并加以利用。 煤气厂用水吸收氨,得到的是氨水,索尔维设想往氨水中加入食盐,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为能够得到碳酸铵固体,用作肥料。可是,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并不是碳酸铵,而是溶解度比碳酸铵小得多的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把碳酸氢钠加热,便得到了用处很大的碳酸钠,即纯碱。 索尔维原来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个意外的发现却极有价值,用这种方法生产纯碱要比路布兰法高明得多。索尔维用了三种原料:食盐溶液、煤气厂的副产品氨水、石灰窑中大量被放空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原料不是气体,就是液体,可以用管道化和反应器进行连续性生产。 在生产中,食盐溶液先吸收氨,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便产生溶解度很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索尔维很快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在比利时建厂,生产出很纯的碳酸钠。1876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索尔维因提供的纯碱展品质地纯净而获得铜质奖章。从此以后,索尔维法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 后来,英国卜内门公司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与法、德、美等国组织了索尔维公会,约定设计图纸只向会员国公开,对外绝对保守秘密,凡有改良或新发现,也只在会员国之间通气。除了技术之外,在销售上也有限制,他们采取分区售货的方法,例如中国市场就由英国卜内门公司独占。如此严密的组织方式,使公会以外的国家根本无从问津索尔维制碱法的生产详情。多少年来,许多国家中想要探索此法奥秘的厂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由于上述原因,尽管我国的海岸线很长,沿海的食盐产量很高,但直到20世纪初,我国仍不能生产纯碱,所用的纯碱完全依赖进口,市场被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 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深知纯碱与许多民族工业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为了改变我国丰盐缺碱的状况,在天津溏沽建起了生产纯碱的工厂,并聘请一位外国工程师作指导。后因锅炉爆炸而被迫停产,工厂陷于困境。范旭东不甘心失败,又派人去美国,希望能够物色一位有志于振兴中国制碱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最后选中了侯德榜。

液碱密度和浓度对照表

液碱密度和浓度对照表密度浓度% 1 0.159 1.005 0.602 1.01 1.04 1.02 1.94 1.03 2.84 1.04 3.74 1.05 4.65 1.06 5.56 1.07 6.47 1.08 7.38 1.09 8.28 1.1 9.19 1.11 10.1 1.12 11.01 1.13 11.92 1.14 1 2.83 1.15 13.73 1.16 14.64 1.17 15.54 1.18 16.44 1.19 17.34 1.2 18.25 1.21 19.16 1.22 20.07 1.23 20.98 1.24 21.9 1.25 2 2.82 1.26 23.73 1.27 24.64 1.28 25.56 1.29 26.48 1.3 27.41 1.31 28.33 1.32 29.26

1.33 30.2 1.34 31.14 1.35 3 2.1 1.36 3 3.06 1.37 3 4.03 1.38 3 5.01 1.39 36 1.4 3 6.99 1.41 3 7.99 1.42 3 8.99 1.43 40 1.44 41.03 1.45 42.07 1.46 43.12 1.47 44.17 1.48 45.22 1.49 46.27 1.5 47.33 1.51 48.38 1.52 4 9.44 1.53 50.5

液碱温度密度对照表 温度分别是0℃10℃15℃18℃20℃30℃40℃50℃60℃70℃80℃90℃100℃时在不同比例下的密度分别如下 1% 1.01240 1.01150 1.01065 1.01003 1.00950 1.00690 1.00330 0.99900 0.99410 0.98840 0.98240 0.97600 0.96930 5% 1.05980 1.05710 1.05554 1.05454 1.05380 1.05010 1.04580 1.04120 1.03590 1.03020 1.02430 1.01790 1.01150 10% 1.11710 1.11320 1.11107 1.10977 1.10890 1.10430 1.09950 1.09420 1.08890 1.08310 1.07710 1.07080 1.06430 12% 1.13990 1.13550 1.13327 1.13188 1.13090 1.12610 1.12100 1.11570 1.11010 1.10430 1.09830 1.09200 1.08550 14% 1.16240 1.15780 1.15545 1.15400 1.15300 1.14800 1.14280 1.13730 1.13160 1.12570 1.11950 1.11320 1.10660 16% 1.18490 1.18010 1.17761 1.17610 1.17510 1.16990 1.16450 1.15880 1.15310 1.14710 1.14080 1.13430 1.12770 18% 1.20730 1.20230 1.19973 1.19810 1.19720 1.19180 1.18630 1.18050 1.17460 1.16850 1.16210 1.15560 1.14890 20% 1.22960 1.22440 1.22183 1.22022 1.21910 1.21360 1.20790 1.20200 1.19600 1.18980 1.18330 1.17680 1.17000 22% 1.25190 1.24650 1.24386 1.24220 1.24110 1.23540 1.22960 1.22360 1.21740 1.21110 1.20460 1.19800 1.19120 24% 1.27410 1.26860 1.26582 1.26412 1.26290 1.25710 1.25120 1.24510 1.23880 1.23240 1.22590 1.21920 1.21240 26% 1.29630 1.29060 1.28770 1.28600 1.28480 1.27890 1.27280 1.26660 1.26030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碳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碳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carbonate 中文名称2:纯碱 英文名称2:Soda 技术说明书编码:1336 CAS号:497-19-8 分子式:Na2CO3 分子量:105.99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碳酸钠 497-19-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可引起皮肤和眼灼伤。生产中吸入其 粉尘和烟雾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还可有鼻粘膜溃疡、萎缩及鼻中隔穿孔。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发生湿疹、皮炎、鸡眼状溃疡和皮肤松驰。 接触本品的作业工人呼吸器官疾病发病率升高。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自然分解产物未知。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 33 中国MAC(mg/ m):未制定标准前苏联 MAC(mg/m):2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碳酸钠溶液加热过程中的pH变化(1)

(2014?江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 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 B.2NO(g)+2CO(g)═N2(g)+2CO2(g)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加热0.1mol?L﹣1 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解答:C.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发生水解,溶液呈碱性,而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即溶液的pH均增大,故C正确。 这道14年江苏高考题的C选项旨在考察加热对水解反应的影响。几乎所有参考资料对于该选项的解释都是:饱和Na2CO3溶液中存在CO32-的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该反应△H>0,为吸热反应。加热使溶液温度上升,有利于该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使水解程度增大。进而导致c(OH-)增大,c(H+)下降,溶液的pH上升。 但在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通过手持传感器测量0.1mol/LNa2CO3溶液的实验表明,在加热过程中Na2CO3溶液的pH实际上是不断下降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这并不符合我们的一般认知,为验证该说法是否准确,我们尝试对0.1mol/L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进行计算。但由于碳酸根的K h和水的电离常数K w随温度的变化

没有确切数据,我们进一步查找了Na 2CO 3溶液中各组成成分的热力学函数值,并根据范特霍夫方程计算出了0-100℃范围内不同温度下碳酸根的K h1和K h2和K w 。其中部分数据如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K h1>>K h2>>K w ,碳酸根的第一步水解的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水解和水的电离,故在分析Na 2CO 3溶液时,对于CO 32-+H 2O ?HCO 3-+OH - ,我们可以忽略第二步水解和水电离对氢氧根浓度的影响,近似认为c(OH -)≈c(HCO 3-)。 该反应) CO (c )OH (c )CO (c )OH (c )HCO (c K -23-2-23--31h ≈?=,故)CO (c K )OH (c -23h1-?=。 又有)OH (c )H (c K -w ?=+, 将c(OH -)代入得) CO (c K K )H (c -23 h1w ?= +。代入K h1和 K w 的值后。我们可算出0.1mol/LNa 2CO 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pH 值如下图。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碳酸钠性质,并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的学习,掌握其相互转化和鉴别方法; 3、了解“侯氏制碱法”原理及流程。 (2).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对比研究来了解碳酸钠的性质。 2、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并设计可行实验来鉴别它们,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3、通过侯德榜事迹介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所需药品,投影仪 [设计理念] 碳酸钠属于盐,而盐的性质在初中阶段已经全面系统地研究过。本节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基于教材特点,本教案设计“以人为本”,突出探究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体现化学教育在个性品质、好奇求知、质疑创新等方面的价值导向。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课堂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探究,经历交流实验结果和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总结出碳酸钠是盐,具有盐的通性,它还具有碱性所以俗名为纯碱。在“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同一课题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同一小组也提出几套不同的方案。并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构建生

硫酸浓度与密度对照表

硫酸浓度/密度对照表(20℃) 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密度H2SO4 g/cm3%g/cm3%g/cm3%g/cm3% 1.00000.3 1.115016.7 1.230031.4 1.345044.7 1.0050 1.0 1.120017.4 1.235032.0 1.350045.3 1.0100 1.7 1.125018.1 1.240032.6 1.355045.8 1.0150 2.5 1.130018.8 1.245033.2 1.360046.3 1.0200 3.2 1.135019.4 1.250033.8 1.365046.9 1.0250 4.0 1.140020.1 1.255034.4 1.370047.4 1.0300 4.7 1.145020.7 1.260035.0 1.375047.9 1.0350 5.5 1.150021.4 1.265035.6 1.380048.4 1.0400 6.2 1.155022.0 1.270036.2 1.385049.0 1.04507.0 1.160022.7 1.275036.8 1.390049.5 1.05007.7 1.165023.3 1.280037.4 1.395050.0 1.05508.4 1.170023.9 1.285037.9 1.400050.5 1.06009.1 1.175024.6 1.290038.5 1.405051.0 1.06509.8 1.180025.2 1.295039.1 1.410051.5 1.070010.6 1.185025.8 1.300039.7 1.415052.0 1.075011.3 1.190026.5 1.305040.2 1.420052.5 1.080012.0 1.195027.1 1.310040.8 1.425053.0 1.085012.7 1.200027.7 1.315041.4 1.430053.5 1.090013.4 1.205028.3 1.320041.9 1.435054.0 1.095014.0 1.210028.9 1.325042.5 1.440054.5 1.100014.7 1.215029.6 1.330043.1 1.445055.0 1.105015.4 1.220030.2 1.335043.6 1.450055.4 1.110016.1 1.225030.8 1.340044.2 1.455055.9 1.460056.4 1.585067.8 1.710078.5 1.835095.7 1.465056.9 1.590068.2 1.715078.9 1.836097.0 1.470057.4 1.595068.7 1.720079.4 1.475057.8 1.600069.1 1.725079.8 1.480058.3 1.605069.5 1.730080.2 1.485058.8 1.610070.0 1.735080.7 1.490059.2 1.615070.4 1.740081.2 1.495059.7 1.620070.8 1.745081.6 1.500060.2 1.625071.2 1.75008 2.1

过碳酸钠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过碳酸钠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过碳酸钠的概况 过碳酸钠是由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与酸中和生成相应的钠盐,并放出二氧化碳;遇水释放出氧原子而呈现出漂白和杀菌作用,加上其无毒、无害,适用于合成纤维的洗涤、食品餐具的消毒、水果的保鲜,还可用作污水处理剂、氧气发生剂、金属表面处理剂以及高分子聚合控制剂等,是一种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的无机精细化工产品。 过碳酸钠自70年代末日本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以来,欧美等国也竟相开发研究这一新产品,我国在八十年代初才开始研究并生产这种产品,至今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1.2 过碳酸钠的理化性质 过碳酸钠又称过氧化碳酸钠、过氧水合碳酸钠、碳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固体双氧水;英文名称:Sodium Percarbonate(简称SPC)。 过碳酸钠外观为白色松散结晶粉末状或颗粒状固体,是碳酸钠与过氧化氢以氢键结合在一起的结晶化合物,是一种固体形式的过氧化氢。其分子结构包括3种类型,Na2CO3·2H2O2、Na2CO3·nH2O2·mH2O和2Na2CO3·3H2O2。由于制法不同,性质也有所差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均属于Na2CO3·nH2O2·mH2O 类型,通常情况下用分子式2Na2CO3·3H2O2来表示。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过碳酸钠外观为白色、松散、流动性较好的颗粒状或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10℃时100g水中溶解度为12.3g,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也相应增加。 过碳酸钠有吸湿性,由于碳酸钠与过氧化氢以氢键联接,其在水中有很好的溶解度,并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其溶解度在5℃时100mL水时为12g,20℃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一、单选题 1.实验室中,要使偏铝酸钠溶液中的AlO离子全部沉淀出来,最适宜用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二氧化碳C.盐酸D.氨水 2.向硫酸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时出现的现象是() A.产生白色沉淀B.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后逐渐减少 C.没有明显变化D.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后逐渐减少,最后得到无色溶液 3.关于明矾可以净水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中的含硫酸根离子与水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B.明矾中的金属铝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C.明矾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到净水作用 D.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金属阳离子吸附能力强 4.欲使明矾溶液中的铝离子完全沉淀下来,适宜的试剂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C.氨水D.盐酸 5.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 A.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B.金属铝与水反应 C.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6.下列关于“氧化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铝盐和水B.氧化铝既是碱性氧化物又是酸性氧化物 C.氧化铝既不是碱性氧化物又不是酸性氧化物D.氧化铝溶于水可得到氢氧化铝 7.下列氧化物中,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的是() A.氧化铁B.氧化银C.氧化铜D.氧化铝 8.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可采用的试剂是() A.盐酸B.硝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氨水 9.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氧化铝的是() A.刚玉B.蓝宝石C.红宝石D.蓝钻石 10.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约10 mL水,用力振荡,再分别滴加2~3滴酚酞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溶于水B.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为无色 C.加入碳酸钠的试管中溶液为红色D.加入碳酸氢钠的试管中溶液为浅红色 11.下列有关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在水中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 C.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D.二者不能相互转化 12.下列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及现象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OH-===CO+H2O B.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HCO+OH-===CO+H2O C.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Ca2++ CO===CaCO3↓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 CO===BaCO3↓ 14.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1)按上图要求完成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 少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套在两支试管的管口。将气球 内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