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其中音乐是美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创建新型的音乐教学方式。本文从音乐教学的特点入手,结合提高音乐教学效率的相关尝试与实践,旨在探寻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新策略。

【关键词】初中音乐改革策略实现性

众所周知,音乐课是实现美育教育的必修课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审美为中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音乐创造力。这是对音乐教育的改革,也是对广大音乐教师的挑战。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需要思考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方式,探索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因此,构建适应新课改标准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引导下,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我们之前所适应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需要。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并探索符合时代特性的教学模式,

论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论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18-06-07T09:54:35.723Z 来源:《文化研究》2018年第5月作者:杨洋 [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以及改革现状,并对教学的方法以及策略进行研究。 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 518103 摘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之一,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但从我国初中音乐教育当前情况来看,一部分学校并未对其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以及改革现状,并对教学的方法以及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改善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音乐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意义,现状,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学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作为学校不但需要重视培养其德智,还需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其中一门审美意识培养的课程就是音乐课程,更多的初中学校开始注重这门课程的教学,它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进一步提升音乐素养,带动学生各个方面综合发展。本文对怎样优化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做出了相关探讨。 1 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够开阔人的心境以及陶冶人的情操,而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表演天赋,使其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在初中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1.1激发表演天赋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对其开展音乐教学,能够让它们将所听、所感、所见通过肢体语言以及语言表达出来。那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不但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同时还能够将学生的表演天赋激发出来,并锻炼他们的自信心以及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1]。 1.2提高鉴赏能力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按照音乐所传达的内容让学生了解音乐意境,并让他们展开联想,引导他们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另外,指导学生采用肢体语言以及语言等行为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知音乐并融入进去,切肤地感受到音乐所营造的意境,在这种氛围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发展。 2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情况 从我国当前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情况而言,仍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其中包括有下面一些主要问题:第一,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且缺乏完善的教学计划。因不少音乐教师习惯传统的教学理念,且多数音乐教师都会有音乐教学没有其他学科重要的想法,是容易被忽视的一门学科,那么在教学中就不被重视,教学上非常随意,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学。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受到别的学科教师以及家长的观念影响,通常会觉得音乐这门学科用处不大,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注意了不集中,甚至睡觉以及不服从管理。第二,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从我国各个初中学校音乐教学情况而言,其中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音乐教师队伍的水平普遍不高,虽说音乐教师的需求量对于小学而言并不高,但因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专业人才的流入导向和薪资等问题,导致一部分偏远贫困位置缺乏质量高的音乐教师,从而给学生音乐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本人的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偏远位置的小学当中,还会发生音乐学科老师由别的科目老师代替教学的现象,那么这些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教学能力,且自身对音乐教学内容似懂非懂,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通常情况就是按照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带领学生唱歌学调,很可能在对音乐的学习中产生错误的理解,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不利。第三,缺乏良好的音乐课堂基础设施建设[2]。从我国初中学校音乐教育情况来看,教学水平良莠不一,教育没有得到平衡的发展,基础设施也相差甚大。从我国地理位置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一定差距,大部分人才往往会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虽说我国制定了一些相关政策对西部人才战略计划进行战略部署,但此项任务是长期且艰巨的,所以当前西部仍相对缺乏人才,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才甚为紧缺。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说,音乐与别的学科不同,尤其在弹奏以及吹奏乐器上,倘若没有进行实践练习与训练,仅仅靠理论知识是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习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更别说学生可以熟练掌握了。不少地区因缺少基础设施建设,于是就更加不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展,那么就导致更多人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文化课程的教育方面。为了使该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不但需要坚持贯彻国家的政策,不断加强偏远区域的扶持,可从政策方面以及人才方面着手加强。另外还需要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尤其在资金方面以及使用上进行科学分配,并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重视度,合理投入资金。 3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要想进一步加强初中音乐教学效果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本人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三点供参考。 3.1制定完整的音乐教学目标 作为音乐教师应注意的一点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并非要让学生学习具有高难度的音乐技巧,去培养专业水平的学生,而是要让其能够具有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并非是难以触及的艺术,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音乐学习的启发者是教师,但由于学生的升学压力巨大,在初中的教学过程当中,音乐课程往往被忽视,但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在初中的教学中能够起到辅助以及调节的效果。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尽可能地激发出来,从而引导学生表现出积极以及自信的心理[3]。不但能够帮助学习培养其积极健康的人格,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其他课程。 3.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意境是需要被尊重的,那么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同时还需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音乐教育这类具有审美艺术的课程,就更需要提升趣味性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只有学生有学习兴趣才愿意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才更愿意学习知识,让学习成为意见快乐的事情,如此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音乐教学自身也是具有魅力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爱好、兴趣来做出相应教学内容,可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吸引学生的目光,那么其中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一

关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音乐欣赏课被纳入了音乐课程的范围,也成为了音乐教学中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它是培养初中生音乐審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标签:新课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进行重视。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因而,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现代教育的方向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综合素质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目标发生变化的时候更应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教育活动,这也能带动中小学的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文本上,学生们本身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对音乐教材的感觉就存在很大差别。还有一些学生很喜欢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不喜欢传统经典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就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当前的欣赏课环节还没有进行完善,很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会在学生听完一节课之后结束课堂内容,音乐欣赏课也就到此为止了。很少有教师能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讲出来,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所限,然后是学生没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还有学生在音乐兴趣方面只对喜欢的音乐感兴趣,这一点也需要注意。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并爱上音乐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会在音乐欣赏方面更好的取得成绩。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逐渐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增加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当前的学生面临着非常繁重的考试压力,很多音乐老师都发现,只要学生去上音乐课,大都是欢呼雀跃、非常开心的,因为学生喜欢音乐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没有好好想想学生的真正需求,不去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法,那么音乐课堂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产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欣赏教学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听觉和感知,再搭配一些想象画面组成的。除了倾听和想象,音乐欣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去捕捉,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发表时间:2019-06-24T14:50:18.30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肖莉莎 [导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苍南县桥墩镇第一中学浙江温州 325806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感触;教学方式 一、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甚至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育,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产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 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见例:“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光绕口令学会了,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 (二)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学生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例如,《国歌》一课中的三连音这一节奏,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 “机关枪”引入,那么一下子,整个教室就活跃起来了。“哒哒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从教室的每个角落响起,慢慢地,绝大多数的枪声也都成了“哒哒哒哒哒哒(三连音)……”的节奏了,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念准了三连音,而且体验到了三连音像密集的炮火,联想到了爱国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场面。 三、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我们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很多时候,老师的个人演讲或者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深刻的认识。 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六、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反思与评价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反思教学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获得全新实践高度。通过反思,可让教师获得成长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创造性。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灿云 研究基地学校:桃江县第七中学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顺仇平叶凤君安娜 李敏杨志军罗晴胡仪 胡灿云胡浩良胡梦君钟志红 夏亚夫龚伟民彭艳红漆放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0年8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参加教育工作19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13年,02年开始从事高中《音乐欣赏》即现在的《音乐鉴赏》教学。尽管专职音乐教学经历时间较长,但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尽管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但主持课题尚需专家全面指导。 为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顺利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作开题报告,请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审议,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的子课题。 一、关于母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由省教科院音乐教研专家薛晖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其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体系,丰富音乐学科教学论;二是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其研究内容:①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研究综述。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③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④研究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⑤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与管理研究 其子课题有: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4687162.html, 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方法 作者:陆绍建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9年第01期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注重个性化的发展,鼓励音乐创造。艺术作品也有优劣之分,在当今信息化的年代,在通俗流行音乐的影响下,很多传统的、民族的、高雅的音樂作品学生根本不听。作者论述了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听”“唱、记”“想”“说”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教学方法;培养能力;初中音乐欣赏 一、前言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推动下,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欣赏能力。在课堂中,从传统的模式走出来,要把全部学生调动起来,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这些年,笔者在初中音乐欣赏课堂中,在方法和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二、教学方法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首先,欣赏课堂教学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黄自先生认为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经过这么一个心理反应过程:感知外部音响→开展想象联想→得到情感共鸣→理解认识。其次,内容安排上由小到大,这样做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二)以题材、形式和“曲式、体裁”为主题 将题材、演唱(奏)形式及作品曲式与体裁等异同点明显,易于对比的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比较准确地感受领会不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同时能使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表现的规律。 1.以题材为主题设计课型。如以“歌颂祖国”这一中心的欣赏课,就可将《红旗颂》《兴国山歌》《在灿烂的阳光下》等相同题材内容放在一起来进行教学。这种课型内容统一,能使学生在不同表演形式的音乐作品欣赏中,集中体会、理解音乐家是如何运用不同音乐表现手段来表现共同的音乐与主题的。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纵观中学音乐课教法,几乎是一个模式,即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口传心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后,以是筋疲力尽,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又上得这么认真、严肃。我通过听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音乐优质课等,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归纳如下。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尽早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好感。例如在给新生上课时,可以巧妙地用音乐的形式做自我介绍,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能很快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总是提醒自己要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幽默,不要把太专业的内容带进课堂。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可以播放柔和、优美的曲子,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学生因无意而破坏了课堂纪律时,也要以宽容、理解、对话的态度来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故意行为也绝不手软,对话与批评相结合,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相信这样的努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取以情感为主线的感染教学法,用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氛围到教师的范唱、范奏,从对学生演唱的指导,到每首歌曲的艺术处理,挖掘出音乐的情感美,给学生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使其感情升华。把乐曲中最闪光的部分,用最生动诱人的导语,用最美妙的音响,用最有感情的手势及形态,来诱使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2、强化教学过程的吸引力。这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新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将这些方法安排在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生初学五线谱时,开始学生记不清每一条线和每个间的名称,在学习时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五线谱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我是这样做的:我说每个人的一只手,就可以当作五线谱来看,我抬起左手,手心朝外,拇指在下,小手指在上,边指边念这样的顺口溜:拇指E食指G,三指四指B和D;五指F记心里,下加一线是中央C;指间便是F、A、C加上E,三间开始高音区、牢记音名CDEF 一GA氏然后把“指”换成“线”,即成一线E,二线G等等。这样每个同学可以随时熟悉五线谱上的音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识谱歌》,木家很快便记住了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位置,所以学习五线谱也就不觉得难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始终都是兴致勃勃地自觉学习。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对音乐课就是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在他们看来,音乐课上通过经典作品学习音乐文化与人文知识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与小题大做。所以始终把音乐课看成“小三门”之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甚至相距甚远 在现行的教材中,贴近现实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旋律又新又美的歌曲、乐曲较少,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政治说教的目的太明显,使得学生对它兴趣不浓。而在社会上,学生们所接触和接受的绝大多数是大陆、港台与欧美流行音乐。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包装制作华丽耀眼,导致学生深深迷恋流行音乐,盲目崇拜大牌明星,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5、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合唱作为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使学生体验多声部的音乐感觉,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唱兴趣,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心,令学生的演唱以及表演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合唱作为一门需要群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合唱,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合唱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合唱能力。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本文做了一些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的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针对合唱训练中对于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多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因循守旧,沿袭以往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无限重复循环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 合唱课堂与其他音乐课堂相比,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难以掌握。因为合唱不仅对每一个音节的音准、节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每个环节都完整准确才能够合唱出一首完美的歌曲。对于缺乏音乐基础的初中生而言,本就相对困难,而单调的重复练习就更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3.音乐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困难复杂的部分,因此对于学生以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初中任教的音乐老师自身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初中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往往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从而出现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的情况,即便是课堂教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与热情,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精彩的合唱作品,并加以点评与解释分析。以简单浅显、旋律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自己学校

《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

《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中学音乐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小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当中都提到“弘扬民族音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初中学段目标中更是提出“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 二、实施研究课题的措施和方法: (一)成立课题小组,加强研究课题的组织,申请立项,落实课题研究经费,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诚聘课题组顾问,落实课题组成员的分工。 (三)加强课题研究人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初、高中音乐学科教学规律,针对初高中教材中有关古曲部分的课堂教学展开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对稳定的、可操作性的古曲教学模式、方法,对设计、组织和调控古曲教学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以行动研究、案例研究为主。 三、实施研究课题的步骤: 历时两个学期,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2009 年9-11 月:签定《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合同书》;理论学习、分析教材,研究古曲教学中的深层激励策略、创造发展策略的理论根据;教学乐器以及各项物资的准备 实施阶段: 2009 年12月-2010 年2月:设定关于古曲教学的调查问卷,进

一步收集学生资料,分 析学情;根据选定的初、高中教材内容,针对课前导入、新课教学、拓展总结等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反思总结 总结阶段: 2010 年3月-2010 年5月,汇集整理相关课题研究的资料,写出课题研究总结、论文,汇集研究成果。 预期成果:《初中高中古曲教学的两大策略研究报告》、《初高中古曲教学案例》2-3 个、教学设计2-3 节、公开课2-3 节、课件 2-3 个、课堂录象2-3 个 四、课题组成员:邓x (华工附中)、蔡x (华美中学)

浅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 摘要: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 动力要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中学音乐教材则体现鲜明 的人文性、知识性和愉悦性。强调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体验性、探究性、反思性等的学习过程。教学实践中我致力于启发学生想象,开发学生的 智力和培养学生创造力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音乐教学;兴趣爱好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019-01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通我的一些教学积累,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 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 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地体现的是对艺术的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 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 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 一、创设意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殿堂 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 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 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中带入音乐殿堂,并且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和谐,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师生问好。 二、善于运用语言美感染学生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 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 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因此,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 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美。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首先要求教师语言的准确、简洁、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我在上分析音乐要素时,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 分别称为骨架、线条和色彩,这些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音乐 的各个要素。 教学的语文美不仅仅指口头语言,它还包括副语言和身势语言。所谓副语言是指笑、哭、呻吟、叹息之类的声音;身势语言是指面部表情、点头、摇头、耸肩、 手势等动作,这两部分统称伴随语言。这也是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 过去的音乐教学注重技能训练和提高识谱能力。课堂上,老师要用去很长时 间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 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 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 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初中毕业也不识五线谱和音符、休止符等。因此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学唱歌曲的同时也能学习到音乐的基本知识,我采用 了音乐理论知识与游戏相结合。例如:在讲音符、休止符的时候,教学可以先制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17-10-25T14:19:53.493Z 来源:《成长读本》2017年7月总第19期作者:巴哈尔古丽.吐尔地[导读] 在素质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初中生的音乐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 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巴哈尔古丽.吐尔地 摘要:初中教师只有正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的整体过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机结合,才能够打造出一个高效、完美、活跃的音乐教学环境,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策略 一、面临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初中生的音乐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初中的音乐教学一直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逐渐在教学环节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说明。 1 教学理念淡薄,教学结构模糊。很多音乐教师偏离了正确的教学理念,不能正确对待非音乐专业的学生,由此导致教学结构和目标模糊,阻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未来个人的发展极其不利。 2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知识面狭窄。学生学习缺少积极性,也使得音乐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由于课程不受重视和课时较少,要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创新,仅凭教育者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与此同时,音乐无用论等思想又误导了学生,导致其轻视音乐课程,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产生反作用。综合以上因素,初中音乐教师更加拘泥于课本知识的单纯讲授,于是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 窄,知识面单薄。 3教学方法单一,模式陈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讲授,疏忽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局限于教师传统的“自导自演”方法,拘泥于提问、回答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4音乐课程过于形式化、课时少。很多学校往往忽视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要么课时安排少,要么干脆不开,认为音乐课属于副课,并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以升学率作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短期内难以完成,这就使得音乐课形同虚设。如很多学校虽然有开设音乐课程,但经常被其他科目的教师以多种理由霸占,有的学校甚至直接取消这门课程。 5教学质量低下,设备陈旧落后。音乐课程的资源消耗较大,应该具有语音室等先进的设备,但多数学校因资金不足或者不予重视等原因难以配置,即使拥有配套的基础设施,也处于长期锁闭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学与当代社会的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脱节。 二、方法与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目标。首先,教师要树立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用非专业音乐教育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培养有用的人才。同时,教师的思想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像以前一样单纯教授学生唱歌,要优化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的美育教育。首先,教学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构建教学步骤,并且面向全体师生共同探索。其次,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音乐课变成充满创造力的课程,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美感能力的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地展开,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初步的评价和比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加快课程改革,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初中的音乐教师要清理音乐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必须要加强素质教育中的美育功能。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要从改革课程和素质教育出发,正确引导师生端正音乐课程的态度,并严格按照要求开设课程,杜绝偷工减料等形同虚设的现象存在;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端正音乐课程,将学生从音乐即流行音乐、音乐是消遣等错误思想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不仅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之一,而且也是人类审美的需要。 3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拓展,要求教师改变“一言堂”的课堂局面,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与教师的课堂合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如在声乐课上,教师可以加入有趣的练声方法,把复杂的练声生动形象化,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唱歌是轻松愉快的事情。在欣赏课上,采用让学生模仿表演的教学方式,通过表演让学生领会作品的涵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经常吸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满足学生的需求。 4拓展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教学活动不是单纯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而是传授他们学习的方法。教材是知识点的浓缩,是规范的标准,是凝练抽象的中心思想。因此需要教师查找课外的教学内容加以延伸和拓展,通过可感的具体形式让学生理解和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要真正深化音乐的内涵,从文化上把握音乐的主题思想。如在讲解一首歌曲时,应当在音乐播放的同时,展示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画面,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中感受到歌曲所要传达的精神和思想,由此生出吟唱的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充分了解教材,同时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更新多媒体设备,并落到实处。学校等有关教育部门应当平衡资金的投入,建设音乐课程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不能让这些设备成为摆设,应当充分利用起来。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教师只有正确地把握好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的整体过程,使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有机结合,才能够打造出一个高效、完美、活跃的音乐教学环境,才能促进学生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袁杰.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1,14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1、结合中学生特点,怎么导入新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2、导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音乐课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导入,其目的都是为了创作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提高审美意识与陶冶音乐情操为最终目的。而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有很多方面需要大家注意和思考的,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时期,青春期的孩子有他们想自己认知和判断对事物的习性。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模仿性都很强,而且性格也比较乖张、好动腼腆等。而我们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多学习、多研究教材,多变化教学方法。这样既新颖,也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有一种期待,一种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老师自己边学习边进步。那么要怎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我们需要从哪方面考虑呢?而导入就是我们老师需要首先重视的。而导入的好坏又能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因为导入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它犹如故事的开头,一个有扣人心弦的开端就极大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那样人们才有兴趣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而人

又是感性化的动物,人的情绪往往会左右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当人的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心情愉悦的时候,那么对事物的探究欲望就越强,认识也就越全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在认知的过程中,只要有兴趣,他就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效。那么,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如何导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作性,引导他们音乐审美意识呢?在这里,根据中学生的一些特点,我在音乐教学的工作和学习中,总结了一下的几点导入方法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导入的内容要新颖 比如我在上初中13册的歌唱教学课《牧马之歌》的时候,我先把事先准备好的上面描绘有我国疆域轮廓的地图形的小黑板拿出来,并让同学们在上面有标号的地方分别填出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然后引出我国最西北的自治区是哪个?同时这个地方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自治区。这样同学们就很自然的引出了新疆。然后老师就可以说新疆是个多民族的聚居地,那里的人能歌善舞,(在这里,有条件的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新疆民歌舞片段,没有条件的老师会跳新疆舞的可以借助录音机或边唱边跳)让同学们在民歌舞的熏陶中进入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牧马之歌》。这是节音乐课,而我在一开始就利用地理等文化知识就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所涉及到的知识也很简单,提高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五篇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新教材的内容编排是主题式的,如“世代相传的民歌”、“欧洲民间歌舞音乐”等,每个主题为一个单元,划分为音乐人文、欣赏、歌唱、创作活动、音乐常识等几大版块;同时,每学期的单元主题都相互对应承接。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当以音乐为主线,紧紧围绕本课音乐人文的主题,把听、唱、表演、知识等各版块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堂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情绪流畅,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同时,注意各学期教材平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音乐人文的导入、过渡与小结,回顾以前的学习内容,也为新课做好铺垫,并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方式有许多种,最多的是语言交流,而教师应当善于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握适当的机会,使用音乐的语言进行特殊的交流,使学习和互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例如节奏模仿、歌唱接龙,不需要唠唠叨叨的说教与谈话,让学生跟着教师拍击的节奏,进行即兴模仿;教师唱上一句、学生接唱下一句;或者学生相互接龙;这些亲切而随性的方式,能够鼓励和带动学生更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体验音乐的乐趣与合作的默契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因此,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浅 谈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有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逐渐出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本文旨在研究初中音乐课堂的具体现状,提出可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教学策略,以提升现有的教学水平,改善教学不足。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正文 一、针对学情,注重方法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其年龄特征,知识内容积累的程度、身心特点的差异性,都是我们上课前应考虑的,所谓知己知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学的观念就会有所转变,不同的观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手段,那么教学的效果必然是不同的。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考虑,用什么方法去教呢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我认为,注重传授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乐趣,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又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音乐是有趣的音乐学习是快乐的,在一种自然地学习中提高审美的情趣。不难想象,妙趣横生的讲解和形式多样的参与,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夯实了知识,掌握了技巧,提高了审美能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一条不失为能达到目标的良好途径。

举例说明:在我们初中音乐的教学中,学生一般不喜欢和较难接受的内容就是戏曲和民歌,前者是因为孩子们对其基本没什么概念,仔细分析起来,出现类似现象是不能怪我们的学生,而是我们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音乐课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博大的内涵、感受戏曲悠长的韵致,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经典,进而热爱经典、痴迷经典、反思经典。而民歌也是不太容易让学生喜欢的,因为民歌有很多都是方言演唱的,很多同学都觉得这些太土了,跟不上时代,跟不上潮流,那么针对这样的学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或是教学手段来解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歌曲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有效手段。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完全是建立在“一唱一随”的基础上,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形象的趣味性和完整性,结果老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这种模式下,即便学生会唱一首歌曲,因为不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内涵,唱起来也是干干巴巴,毫无情感可言。针对这种局面,我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在歌曲教学中注重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强调歌曲教学中的听赏作用,让学生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受到歌曲情感的熏陶,力图通过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揭示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从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入手,让他们在充分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表现音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精神又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就要创设欣赏音乐的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