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经常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的课文这几项内容。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诗人

主题:这是一首干谒诗,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的愿望。前四句写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后四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积极出仕的政治抱负。

2、望岳杜甫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泰山巍峨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前六句描写了泰山雄壮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主题: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美好奇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前两句分别写晴天的水和雨天的山,描写西湖美丽的风姿。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赞颂西湖的美。

4、黄鹤楼崔颢唐诗人

主题:通过诗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寂寞、忧愁、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描写了黄鹤楼的远景,抒发了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描写美丽、朦胧的江景,抒发了诗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情。

5、山居秋暝王维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

6、送友人李白唐诗人青莲居士

主题: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7、登高杜甫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深秋时节肃杀、空寂、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愁苦悲凉、忧国忧民、感慨时运艰难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描写深秋之景,烘托了诗人愁苦、悲凉的心情。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多病无亲、穷困潦倒、时世艰难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孤独悲凉、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8、卖炭翁白居易唐诗人

主题:这是一首讽喻诗,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被宫使无情掠夺的经过,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

主题:前四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后四句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清晨古寺静穆幽深、美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1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主题:描写了太守打猎时热烈、壮观的场面,表现了词人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

12、如梦令李清照宋词人易安居士

主题: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词人爱春、惜花的思想感情。

13、一剪梅李清照宋词人易安居士

主题: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真挚、深切的思念之情。

14、诉衷情陆游宋诗人放翁

主题:描写了词人慷慨从军和离职闲居两个场景,抒发了词人命运多舛、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宋词人

主题: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词人

主题: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抒发了词人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高尚情怀,表现了词人不愿贪图安逸享乐、不愿随波逐流、自甘淡泊孤寂的美好品格。

17、四块玉·别情关汉卿元戏剧家已斋叟元曲四大家

主题:抒发了女主人公对爱人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寂、苦闷和离愁。

18、天净沙·秋白朴元杂剧家散曲家兰谷元曲四大家

主题: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表现了作者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1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杂剧家散曲家东篱元曲四大家

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萧索、凄凉的深秋晚景图,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的心情。

20、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元散曲家云庄

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乡恬静、祥和的美好景象,表现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境和对江南真切的喜爱之情。

内容问题

语文低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同学备考复习的时候,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经常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的课文这几项内容。假如我们新近学了贺知章的一首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般同学复习备考的内容是:复习字形“鬓毛”的“鬓”,写几遍,保证会写;然后再掌握字音“衰”读作“cuī”;再后,记住这首诗的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贺知章,号四明狂客,还曾写过的一首诗叫《咏柳》。这个复习够充分的吧。都这么复习了,那还能干什么呢,剩下的就是去考场发挥了。其实这个同学语文复习得的确不错,但他把最应该复习的内容却丢掉了。那就是面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那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白发苍苍的87岁致仕归乡的贺知章此时的心境到底是怎样的,他有何样的人生感慨?你可以将贺知章此时心潮起伏的心情用你的笔描绘记录下来吗?体悟人生,感动生命,

增加人生丰厚的体验,将复杂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笔能够准确细腻的记录下来,这些才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鉴赏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必背古文16篇 观沧海《论语》十则 次北固山下桃花源记 关雎马说 蒹葭爱莲说 饮酒陋室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峡 使至塞上小石潭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岳阳楼记 行路难醉翁亭记 望岳记承天寺夜游 春望送东阳马生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师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邹忌讽齐王纳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鱼我所欲也 观刈麦曹刿论战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游山西村

1《观沧海》曹操(汉末)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 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 高悬挂。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 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 的景象。“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是一幅羁旅深秋荒郊图,作者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渲染孤寂愁苦的气氛,表达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及20首精选诗词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及20首精选诗词练习题 考点一主旨情感类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诗歌第一、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表达技巧类)设问。引起下文作者情思。 (2)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语或句子简要分析。(主旨情感类)表达了作者悠长的思乡之情。第一、二句中“故园眇何处”“归思”“悠”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归家之愿无穷无尽;第三、四句中“秋雨夜”、归雁,描绘出漫漫长夜、绵绵秋雨、由远而近的雁叫声,诗人思乡愁绪更浓了。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梅花 [宋]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1)请赏析“横”“点”两个字的妙处。(品味炼字类) “横”写出了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的情态,同时表现出白雪覆盖下梅枝的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点”写出了白雪下的梅花花萼晶莹剔透,点缀着梅枝,表达作者爱梅惜梅之情。 (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主旨情感类) 寄寓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品格的由衷赞美之情和让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间的愿望。 名师提醒 7. 【提问方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 (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技巧】 古代诗歌主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熟悉这几种,就可以应对各种考题: (1)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2)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3)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抒发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4)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5)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达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6)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7)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8)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考点二人物形象分析类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是如何描写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志向高洁、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者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宋词备考锦集(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宋词备考锦集(含答案) 9.《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主题:描写了太守打猎时热烈、壮观的场面,表现了词人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 10.《如梦令》李清照宋词人号易安居士 主题:以与侍女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春、惜花的细腻感情。 11.《诉衷情》陆游宋诗人放翁 主题:描写了词人慷慨从军和离职闲居两个场景,抒发了词人命运多舛、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宋词人 主题: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 1.本词的作者是宋代苏轼(人名),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豪放的词风。 2.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D ) A.学会拉满月一样的弓箭,西北的人都看着我射下天狼星。 B.学会拉满月一样的弓箭,向西北看过地区,射下天狼星。 C.学会拉圆月般的雕花的弓箭,在西北地区,射杀敌人。 D.将要把好弓拉得同圆月一样,瞄准西北的侵略者,射杀打败他们。 .二 1.词作描写的主要事件是太守出猎 2.下列对词句理解,不妥当 ...的项是( B ) A.“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狂”字笼罩全篇,抒写了作者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描写作者跟随孙权射虎的壮举场面。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虽有身世之感慨,实际上乃是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三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冯唐持节出使云中郡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信任,为国献身,效力边疆 的愿望。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D ) A.作者在上片生动地描写了一幅出猎场面,气势浩大,气氛热烈。 B.全词纵情恣意,随性挥洒,是一首豪放之作。 C.作者在词中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气概。 D.作者在词中提到孙郎,赞美了孙郎亲自射杀老虎的豪气。 .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C ) A.“千骑卷平冈”一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猎场面的壮观 B.“亲射虎,看孙郎”理解时应倒置,即“看孙郎,亲射虎”。 C.词的上片抒发作者的胸襟抱负,下片表达作者的爱国热情。 D.“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词的题目。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可解释为。 .五 1.“天狼”在文中的意思是西夏侵略者。 2.下列对本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 作者围绕“狂”字,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壮观场面以表现自己高超的射雕技术。 B. 本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者在密州为官时和百姓们的和谐关系。 C. 词中,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信任并委以重任的心情。 D. 本词词风豪放,抒发了作者愿献身国家、立功边疆的满腔豪情。 .六

2024届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专题 古诗词鉴赏(讲义)(原卷版+解析版)

古诗文阅读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是中考语文考试中每年必考的内容,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词,其中考查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古代诗词的基本常识的掌握,对作品中词语及句子的理解,对表现手法的作用的分析,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的阅读浅易,也就是初步鉴赏,主要就是针对诗词本身的内容、形象、情感、语言、表达技巧做概要、粗浅的赏析。 【中考真题练手】 (2023·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千里思 郑锡①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2.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答案】1.D 2.示例:羁留异乡,好梦难圆,伴随着秋虫的鸣叫,天已经破晓了。“虫”鸣“催晓”,以动衬静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凄苦之情。身在他乡,真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递给家人。“雁”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 D.有误,“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的意思是:只剩下两地乡思之情,想一天晚上快速度关山。因此,“一夕度关山”写出了诗人想快速回到家乡的思乡之情,并不是写诗人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故选D。 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意思是旅人的思乡之梦被虫鸣声打破了,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两句中“旅梦”指旅人的思乡之梦;“虫催晓”指虫鸣,天已破晓;“边心”指身在边关而心在家乡;“雁带还”指希望鸿雁尽快将书信传给家人。据此概括出答案即可。 (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5篇含答案

第1篇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1.词中“百种千般巧”的“巧”表现在哪里? 2.你认为词人借“天公”与“花事”的关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答案:①姿致轻盈:花瓣薄如蝶翅,轻盈有致。②形小色艳:花朵固小,却猩红如燃,鲜艳娇美。意思 对即可。 2.写对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愁苦。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 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意思对即可。

第2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 2.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边塞秋景异 2.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答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即可)

第3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 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 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了却:完成。可怜:可叹。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诗句描写了________ 的场面,反衬了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下列选项中,对“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句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冲突。 B. 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C. 作者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增加了信心。 D. 作者想和“姜尚”和“伊尹”一样过着悠闲洒脱的生活。 【答案】(1)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2)D 【解析】【分析】(1)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友人设下盛宴为之饯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两句用夸张的笔法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2)D.有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遇到明君建功立业的愿望,对前途仍抱有希望。故选D。 故答案为:⑴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2)解答这类选择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②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③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④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即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⑤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如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附真题解析及注意事项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指导附真题解析及注意事项 一、炼字品析 题型阐释: 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 例1.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2.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策略:

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如例1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2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如例1,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2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 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如例1,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莺不止一只。而用“乱”,则既具动感,让人眼前 仿佛有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又闻声音,耳中仿佛听到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朱自清《春》中“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与此处的“乱”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2,前一个动词,用“衔”而不用“连”,不仅在形态上更贴切,而且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 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后一个动词,用“横”而不用“跨”,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提醒一点,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例1(答案):“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了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将语文丰富的内涵与思考内容经常简化为字音、字形和文学文化常识、背诵的课文这几项内容。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古诗词鉴赏20篇中考语文科备考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诗人 主题:这是一首干谒诗,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象,表达了希望得到引荐,出仕为官的愿望。前四句写了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后四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积极出仕的政治抱负。 2、望岳杜甫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泰山巍峨壮丽的景象,抒发了诗人不甘平庸,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前六句描写了泰山雄壮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主题: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美好奇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前两句分别写晴天的水和雨天的山,描写西湖美丽的风姿。后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赞颂西湖的美。 4、黄鹤楼崔颢唐诗人 主题:通过诗人登楼望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寂寞、忧愁、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描写了黄鹤楼的远景,抒发了诗人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后四句描写美丽、朦胧的江景,抒发了诗人满怀愁绪的思乡之情。 5、山居秋暝王维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 6、送友人李白唐诗人青莲居士 主题: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7、登高杜甫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深秋时节肃杀、空寂、凄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愁苦悲凉、忧国忧民、感慨时运艰难的思想感情。前四句描写深秋之景,烘托了诗人愁苦、悲凉的心情。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多病无亲、穷困潦倒、时世艰难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孤独悲凉、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8、卖炭翁白居易唐诗人 主题:这是一首讽喻诗,叙述了卖炭翁辛勤劳动所得被宫使无情掠夺的经过,揭示了封建社会“宫市”制度的罪恶,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 主题:前四句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后四句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1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诗人 主题:描写了清晨古寺静穆幽深、美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11、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文学家书画家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 主题:描写了太守打猎时热烈、壮观的场面,表现了词人渴望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 12、如梦令李清照宋词人易安居士 主题: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词人爱春、惜花的思想感情。 13、一剪梅李清照宋词人易安居士 主题: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真挚、深切的思念之情。 14、诉衷情陆游宋诗人放翁 主题:描写了词人慷慨从军和离职闲居两个场景,抒发了词人命运多舛、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宋词人 主题:通过现实与梦境的鲜明对比,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热情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6、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宋词人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①画舸②系春津,直到行人酒半酣③。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②画舸(gě):即画船。③半酣:半醉。 (1)诗中短语“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请写出你的理解。 (2)这首诗从多个不同角度表现离愁别恨,试选择两个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 【解析】【分析】(1)公元975年(北宋开宝八年)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最后一句诗的内容,可知“烟波与风雨”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2)诗人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有多种方法,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侧面烘托等。因此答题的时候只需任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如从“题眼”方面分析,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从衬托手法分析,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故答案为:⑴既指现实中的烟波和风雨,又指社会的险恶,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逆境。 ⑵ ①诗题中“柳”,谐音“留”,暗含惜别之意;②首句描写“画舸”“春潭”,以乐景衬哀情,反衬离别时的不舍之情;③面对离别,借酒浇愁;酒只半酣,船却起锚,隐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④画船、柳枝、春潭几个意象构成静谧优美的意境,反衬了离别时愁绪的零乱; ⑤末句中“载将离恨”,将抽象无形的离恨化为可载之物(化虚为实),突出离愁的深重。【点评】⑴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内容,要在了解诗歌写作背景之后再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概括作答。 ⑵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含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真题汇总(含解析)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上片叙事,写词人密州出猎的盛大场面;下片抒怀,写词人请战,情豪志壮。 B.上片中“卷平冈”三个字,极言速度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上片结尾二句,写词人在猎场驰骋,像孙权那样英勇无比,亲自射杀了老虎。 D.下片结尾词人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C.有误,“亲射虎,看孙郎”,是说词人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而不是说他亲自射杀了老虎;故选C。 2.“狂”贯穿全词,词人的“少年狂”,狂在外形,狂在内心。请简要分析。 【答案】狂在外形:词人行为举止狂,比如率众多随从出猎(或词人语气狂,比如他说要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 狂在内心:词人“两鬓微霜”仍不服老(或身处逆境,仍积极进取)。【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 (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南园(其一) [唐]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统编本全20篇必考古诗词鉴赏要点归纳(命题、备考必备)

统编本全20篇必考古诗词鉴赏要点归纳(命题、备考必备)爱情: 一、《静女》 物象:彤管,“有炜”;荑草,“洵美且异”。 场景:甜蜜欢乐。 内容:恋人相会,赠送礼物。 抒情主人公: 男主人公:憨厚,真诚,淳朴。 女主人公:娴静,美丽,活泼。 情感:热爱,深情。 艺术手法:1、借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借物抒情(反复,象征):借彤管,荑草表达对静女的爱。 3、双关:“悦怿女美”,“匪女之为美”中的“女”,既指彤管,荑草,又指静女。 语言风格:淳朴自然,生动活泼,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4、情节上的逆转:爱而不见。 二、《涉江采芙蓉》(兼有思乡、羁旅) 意象:芙蓉、兰泽、芳草。 意境:清幽高洁,苍茫阔远。 内容:采芙蓉,望旧乡。 抒情主人公:游子。 情感:淡淡的喜悦与哀伤,思念之情。艺术手法:1、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结合。 2、自问自答:(强调感情,引出下文,为悲伤情感作铺垫。) 语言风格:朴素自然,生动真切,天然浑成。 三、《鹊桥仙》 意象:纤云、飞星、银汉、金风、玉露。 意境:辽阔,遥远。 内容:牛郎织女相会,分别。 抒情主人公:牛郎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 感情:无限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艺术手法:1、拟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2、比喻: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3、化用:“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李商隐《辛未七夕》 4、寓情于议,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语言风格: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婉约蕴藉,意味隽永。 四、《春江花月夜》(兼有羁旅怀乡) 意象:春、江、花、月、夜、浦口、扁舟,鸿雁、鱼龙、落花、流水、春去。 意境:阔远深沉,宁谧朦胧,瑰丽优美,空灵曼妙。 内容:春江花月夜,人生短暂,宇宙永恒,思妇怀远,游子思归。 抒情主人公:游子思妇。 感情:相思之情,离愁别恨,惆怅迷惘哲理:人生苦短,乐观旷达。 艺术手法:1、结构,以月为线索,以月升起,以月落结,以景结情。 2、写景,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3、问句,拟人的修辞手法。 4、虚实结合,两面兼写:“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昨夜闲潭梦落花,碣石潇湘无限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语言风格:清丽自然,细腻委婉,富于情韵。 五、《江城子》(兼有记梦,悼亡) 意象:孤坟、幽梦、轩窗、明月、短松。 意境:凄凉苍茫,温馨美满(梦境)。 内容:上片思念,下片:记梦。 抒情主人公:丈夫妻子(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感情: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 艺术手法:1、虚实结合:现实中的思念,情景:(千里孤坟,明月短松)梦境中的情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2、白描:“小轩窗,正梳妆”,“明月夜,短松冈”。简明传神地营造意境,强化思念之情。 3、乐景写哀情。(小轩窗,正梳妆。) 4、细节描写:(尘满面,鬓如霜……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语言风格:自然平淡,深刻真诚,如话家常,不加雕饰。 六、《锦瑟》 意象:锦瑟(琴瑟,爱情)晓梦,蝴蝶(迷离)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 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用了互 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⑵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 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 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 壮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 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 已来。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⑵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 事物。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集锦 - 诗词阅读及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集锦-诗词阅读及答案 一、相见欢(景物景象描绘)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题:这首词的上片描绘出一副怎样的景色? 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意近即可)(景物景象描绘) 二、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展开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答案: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景物景象描绘) 三、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秋烟】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问题: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抒发了走着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流露了作者对小松的清新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情感美感揣摩) 四、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问题: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情感美感揣摩) 五、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宗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青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问题: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 答案:落日、绮霞、远山、青草。(意象意境体味) 六、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题: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_________和_________,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成都中考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写景诗 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 (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 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 ~ (2)题。 探春 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雪里犹能醉落梅”中的“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描写和表现手法有何相似

之处? (1)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2)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黄梅时节家家雨”与本诗的哪一句相似,在表达上有何异同?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2)梅子黄时日日晴。都写得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但所表述的天气与心情不同,“黄梅时节家家雨”表达了诗人等不到同伴的孤寂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表达了诗人与同伴游玩的愉悦心情。 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秋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高频考点专项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古诗鉴赏 ➢基本训练 一、(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2.《经典咏流传》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推荐下面的一种 ..乐器给栏目组,并说说理由。 笛子古筝唢呐编钟二胡 【答案】1.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2.[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 二、(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1.B 2.《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B.有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本句运用对偶,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交代前行之路,起笔清新,寓情于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常考题型及精选习题【附解析】

初中古诗词鉴赏常考题型及精选习题 一、常考题型汇总 (一)找出诗词意象,描绘诗词意境。 1.这首诗(或词)用到了哪些意象? 2.这首诗(或词)描绘了哪些场景(意境)? 【答题方法】 仔细阅读诗词,把诗词中描写到的景物圈画出来(意象),再用适当的词语修饰这些景物。 【答题模式】 本诗(或词)运用XX等意象,描绘了一幅XX的意境。 (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鉴赏诗词。 【答题方法】 1.确定本诗(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技巧主要包括艺术手法、描写、修辞、结构等)。 2.结合诗(或词)具体分析,这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答题模式】 这首诗(或词)运用了XX表达技巧,如XX一句,运用XX等意象,描绘出了XX 意境,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 (三)从语言的角度鉴赏诗词。 1.炼字 (1)解释字义; (2)把该字放到诗句中,展开联想,描绘画面; (3)结合诗词主旨分析诗词要表达的情感。 【答题模式】 X字是XX意思(或运用XX修辞手法,或运用XX表现手法),写出了X景物(或人物)XX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或人物)XX的情感(或者烘托了XX的意境)。 2.赏析句子 【答题方法】 (1)发挥合理的想象翻译诗词;

(2)分析该句用到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式】 该句运用XX的手法,写出了XX,表达了XX,烘托了(抒发了)XX意境(思想感情)。 (四)体会诗词情感,感悟诗词主旨。 【答题方法】 1.不要放过题干给出的任何信息(标题、注释等); 2.辨别诗词种类(比如:是田园诗还是边塞诗); 3.抓住重点意象(如“菊花”常寓意“高洁傲岸”); 【答题模式】 本诗(或词)通过XX意象,描绘了XX意境,抒发了XX情感,赞扬了XX品质等。 二、精选习题 1.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①“渠”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用诗中语言说说方塘“清”的原因,题目“观书”与方塘有何关系,作者“观书”的感受是什么? 2.霜天晓角•仪真①江上夜泊 南宋•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②。 【注释】①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市,在长江北岸,这一带是南宋的前方,多次受到金兵骚扰。②盈掬:满握,形容泪水多。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的画面。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田园生活类: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辋川①六言(其五) [唐]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③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③五柳先生:指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因其屋边有五棵柳树,于是自号五柳先生。 (1)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景物,试分析写景的角度以及所描写景物的特点?(3分) (2)这首诗写法上的最大特点是用典,请分析结合诗句分析用典的作用。(3分) 1.这两句是从远景角度写景的,写出了景物的人烟稀少、苍凉孤寂的特点。 2.诗的三四句运用颜回、陶渊明的典故,委婉地抒发了一个隐士安贫乐道的情趣。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①浴蚕②去,闲看中庭栀子③花。 【注释】①相唤:互相呼唤。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③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2)“妇姑相唤浴蚕去”已经点明山村农事的繁忙,但诗人却说“闲看中庭栀子花”,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1.描绘的是诗人于蒙蒙细雨中走进村庄,远远的便听见雨中传来几声鸡鸣,山村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的乡村里妇姑相互呼唤着去蚕浴,唯有庭中栀子花独自摇曳的乡村之景。 2.不矛盾。“闲看中庭栀子花”一句从侧面落笔,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出人们忙于农事的情景。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①到柴扉。 小童一棹②舟如叶,独自编阑③鸭阵归。 【注释】①烟暝:烟霭,云气。②棹:船桨。③编阑:阻拦,赶拦。 (1)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哪个时段的乡村景象?突出乡村此时怎样的特点?(2分) (2)请简要分析“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所描绘的画面所蕴含的情感。(4分) 1.这首诗写了夏季傍晚时的乡村景象,突出了乡村此时静谧(宁静)的特点。 2.暮色苍茫,在宽阔的水面上,一个小孩正划着像叶子一样的小船,赶拦这一群排列整齐的鸭子回家。这幅静谧优美的风景画,隐含诗人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 王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