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橡胶制品配方实例

典型橡胶制品配方实例
典型橡胶制品配方实例

轿车子午胎不同补强体系胎面配方2005-7-1

全天候轿车胎胎面胶配方2005-7-1

轿车胎低滚动阻力胎面配方2005-7-1

轿车子午胎胎侧胶配方2005-7-1

轿车胎胎体胶料配方2005-7-1

轿车子午胎气密层胶料配方2005-7-1

载重子午胎胎面胶配方2005-7-1

载重胎胎侧抗臭氧胶料配方2005-7-1

载重子午胎胎面基部胶配方2005-7-1

橡胶基本常识

第一部分:橡胶基本常识 橡胶是通过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橡胶按原料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按形态分为块状生胶、乳胶、液体橡胶和粉末橡胶。乳胶为橡胶的胶体状水分散体;液体橡胶为橡胶的低聚物,未硫化前一般为粘稠的液体;粉末橡胶是将乳胶加工成粉末状,以利配料和加工制作。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热塑性橡胶,无需化学硫化,而采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形。橡胶按使用又分为通用型和特种型两类。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如果沾水或不同的温度的话,有可能变成导体。导电是关于物质内部分子或离子的电子的传导容易情况。 一、橡胶制品的用途,不同橡胶制品的优缺点介绍 1、天然橡胶 NR (Natural Rubber) 由橡胶树采集胶乳制成,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很高的弹性、扯断强度及伸长率。在空气中易老化,遇热变粘,在矿物油或汽油中易膨胀和溶解,耐碱但不耐强酸。优点:弹性好,耐酸碱。缺点:不耐候,不耐油(可耐植物油) 是制作胶带、胶管、胶鞋的

原料,并适用于制作减震零件、在汽车刹车油、乙醇等带氢氧根的液体中使用的制品。 2、丁苯胶 SBR (Styrene Butadiene Copolymer) 丁二烯与苯乙烯之共聚合物,与天然胶比较,品质均匀,异物少,具有更好耐磨性及耐老化性,但机械强度则较弱,可与天然胶掺合使用。优点:低成本的非抗油性材质,良好的抗水性,硬度70 以下具良好弹力,高硬度时具较差的压缩性。缺点:不建议使用强酸、臭氧、油类、油酯和脂肪及大部份的碳氢化合物之中。广泛用于轮胎业、鞋业、布业及输送带行业等。 3、丁基橡胶 IIR (Butyl Rubber) 为异丁烯与少量异戊二烯聚合而成,因甲基的立体障碍分子的运动比其他聚合物少,故气体透过性较少,对热、日光、臭氧之抵抗性大,电器绝缘性佳;对极性容剂抵抗大,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54-110 ℃。优点:对大部份一般气体具不渗透性,对阳光及臭气具良好的抵抗性可暴露于动物或植物油或是可气化的化学物中。缺点:不建议与石油溶剂,胶煤油和芳氢同时使用用于汽车轮胎的内胎、皮包、橡胶膏纸、窗框橡胶、蒸汽软管、耐热输送带等。4、氢化丁晴胶 HNBR (Hydrogenate Nitrile) 氢化丁晴胶为丁晴胶中经由氢化后去除部份双链,经氢化后其耐温性、耐候性比一般丁晴橡胶提高很多,耐油性与一般丁晴胶相近。一般使用温度范围为 -25~150 ℃。优点:较丁晴胶拥有较佳的抗磨性,具

典型橡胶制品配方实例

典型橡胶制品配方实例

————————————————————————————————作者:————————————————————————————————日期:

轿车子午胎不同补强体系胎面配方2005-7-1 组份I II III 高乙烯基溶聚丁苯胶 103 103 103 高顺式顺丁胶25 25 25 炭黑N347 85 高分散白炭黑70 标准白炭黑70 硅烷偶联剂--- 11.2 11.2 氧化锌 1.5 1.5 1.5 硬脂酸 1 1 1 防老剂4020 2 2 2 硫黄 1.5 1.5 1.5 促进剂CZ 1.25 1.25 1.25 促进剂D 1.25 1.25 1.25 硫化胶物理性能 硬度邵尔A 72 73 71 滚动阻力tanδ(70℃) 0.262 0.129 0.12 湿牵引性tanδ(0℃) 0.72 0.732 0.651 DIN磨耗损失% 137 124 135 全天候轿车胎胎面胶配方2005-7-1 组份重量份(phr) SBR1712 82.5 NR(SMR20) 20 BR 20 炭黑N234 65 高芳烃油22.5 氧化锌 4 硬脂酸 2 防老剂4010NA 1.5 微晶蜡 1 硫黄 2 促进剂NS 1.2 促进剂TMTD80 0.15 硫化胶物理性能

硬度(国际硬度)61 拉伸强度MPa 20 300%定伸应力Mpa 6.8 扯断伸长率% 615 回弹性(登录普)℃23% 46.2 轿车胎低滚动阻力胎面配方2005-7-1 组份重量份phr SSBR1216 75 BR1207 25 白炭黑16.5 炭黑58.5 偶联剂 6.5 芳烃油25 硬脂酸 2 氧化锌 2.5 防老剂4020 2.0 防老剂RD 1.5 促进剂NS 1.7 促进剂D 2.0 硫黄 1.7 硫化胶物理性能 拉伸强度MPa 19.3 扯断伸长率% 444 300%定伸应力Mpa 11.4 tanδ(60℃) 0.05 tanδ(0℃) 0.11 轿车子午胎胎侧胶配方2005-7-1 组份重量份phr NR(SMR20) 50 BR(Budene1207) 50

各种涂料配方

各种涂料配方.txt如果真诚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涂料配方汇总:外墙涂料配方、柔性涂料配方、防火涂料配方、环氧地坪涂料配方、内墙涂料配方 外墙配方 平涂产品名称:外墙漆总量:367.6 Kg 原料名称应投入量/Kg 水 38 乙二醇 5.4 1124分散剂 2.2 AMP-95 0.54 NXZ消泡剂 0.72 75#防霉剂 0.54 244钛白粉 54 820A硅酸铝 14 700目重钙 36 硫酸钡1250目 18 高岭土1250目 13 分散50分钟检测细度<60um 进入研磨一遍控制细度<60um 合格45~60um 水 16 2438乳液 126 AC-261乳液 36 成膜助剂 1.8 2020改性剂 5.4 粘度KU PH值IT 对比率 90 (+-)1 8.5~9.5 0.94 柔感涂料配方 现给大家一个配方效果好但成本高: T120 0.1 OK520 5.5 CAC 15 丁酯 42 乙酯 10 B:N3390 C:乙酯AA=1:1 A:B:C=10:0.7:3 膨胀型防火涂料 聚磷酸胺21.0 季戊四醇11.5 三聚氰胺11.5 钛白粉4.7

六偏磷酸钠(10%)1.0 六甲基纤维素(3%)3.7 氯化石蜡11.2水18.2 Mowilith DC20F(三氯乙 基磷酸酯增韧聚醋酸乙烯 乳液,固体分60%聚合物 50%增韧剂10%)17.2 环氧地坪面涂 (1)(2) 甲组分:E-44液体环氧树脂(212~244EEW) 36.4 DER? 331环氧树脂(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34 二甲苯11.8 7.2 正丁醇9 3 醋酸丁酯2 分散剂963(汉高公司)0.3 0.3 消泡剂AMH2(汉高公司)0.3 0.3 流平剂F60(汉高公司)0.2 0.2 氧化铁红 5 5 沉淀硫酸钡(600目)7 21 滑石粉(600目) 10 石英砂(600目)18 26 有机膨润土 2 1 总计100 100 乙组分:Versamid? 115(汉高公司)33 37 二甲苯32 36 正丁醇8 9 环氧地坪树脂砂浆配方: 甲组分:828环氧树脂(美国Shell公司) 100 丁基缩水甘油醚 10 消泡剂1208(汉高公司) 2 氧化铁红 2 钛白(金红石) 1 石英砂(200目) 200 石英砂(100目) 100 总计 415 乙组分:Versamine? C-36(汉高公司) 68 环氧自流平面涂 甲组分:828环氧树脂(美国Shell公司) 90 丁基缩水甘油醚 10 分散剂963(汉高公司) 0.3 消泡剂AMH2(汉高公司) 0.6 流平剂F60(汉高公司) 0.5 抗划伤剂S4(汉高公司) 0.6

【塑料橡胶制品】配方设计与橡胶硬度的关系

(塑料橡胶材料)配方设计与橡胶硬度的关系

配方设计与橡胶硬度的关系 配方设计与橡胶硬度的关系生胶品种硫化体系补强填充剂软化增塑剂邵尔A型硬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1.试样厚度的影响邵尔A型硬度值是由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来测定的,因此试样 配方设计与橡胶硬度的关系 ·生胶品种 ·硫化体系 ·补强填充剂 ·软化增塑剂 邵尔A型硬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 1.试样厚度的影响 邵尔A型硬度值是由压针压入试样的深度来测定的,因此试样厚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试样受到压力厚产生变形,受到压力的部位变薄,硬度值增大。所以,试样厚度小硬度值达,试样厚度大硬度值小。 2.压针长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标准中规定邵尔A硬度计的压针露出加压面的高度为2.5mm,在自由状态时指针应指零点。当压针在平滑的金属板或玻璃上时,仪器指针应指100度,如果指示大于或小于100度时,说明压针露出高度大于或小于2.5mm或小于2.5mm,这种情况下应停止使用,进行校正。当压针露出高度大于2.5mm时测得的硬度值偏高。 3.压针端部形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邵尔A型硬度计的压针端部在长期作用下,造成磨损,使其几何尺寸改变,影响试验结果,磨损后的端部直径变大所测得结果也大,这是因为其单位面积的压强不同所致。直径大则压强小所测得硬度值偏大,反之偏小。

4.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橡胶为高分子材料,其硬度值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温度高则硬度值降低。胶料不同其影响程度不同,如结晶速度慢的天然橡胶,温度对其影响小些,而氯丁橡胶、丁苯橡胶等则影响显著。 5.读数时间的影响 邵尔A型硬度计在测量时读数时间对试验结果影响很大。压针与试样受压后立即读数与指针稳定后再读数,所得的结果相差很大,前者高,后者偏低,二者之差可达5至7度左右,尤其再合成橡胶测试中较为显著,这主要使胶料在受压后产生蠕变所致。所以当试样受压后应立即读取数据。 目录 一.硬度的定义 二.硬度的测试方法 三.分别介绍几种硬度测试方法和相关单位 四.各种硬度的区别 一.硬度的定义 硬度——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它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个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硬度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的综合指标。 二.硬度的测试方法 硬度试验的方法较多,原理也不相同,测得的硬度值和含义也不完全一样。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的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这种方法称为锉试

橡胶O型圈修边方法

橡胶O型圈修边方法 橡胶O型圈模压制品在硫化时,胶料会很快充满整个模腔,因为填充的胶料需要一定的过盈量,这些多余的胶料就会沿着分模面流出,造成内外径不同厚度的胶边。 由于橡胶O型圈是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和外观的,因为其功能为密封,小小的胶边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密封性能,所以硫化后的成品还需要进行修边加工,要对这些多余的胶边进行去除工作,这个过程就叫做修边。但是一般来说尺寸规格越小,构型越复杂,难度越高,费时耗工越多。 模压的橡胶0型圈的修边方法有两种:即手工修边和机械修边。 手工修边即为最传统的修边方法,通过人工使用刀具沿着产品的外缘逐步的将多余的胶边修剪去。需要极高的熟练度才会减少产品的报废率。手工修边投资小,修边质量不高效率低,仅适用于小批量产品的加工。 机械修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砂轮砂纸磨削,另一种是低温冷冻去边。 目前,低温冷冻修边的方法有振动冷冻修边、摆动或抖动冷冻修边、转鼓冷冻修边、刷磨冷冻修边和抛丸冷冻修边五种形式。 橡胶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会由高弹态变成玻璃态,成为玻璃态的橡胶变硬变脆,硬化变脆的速度与橡胶制品的厚度有关。当把O型橡胶圈放入冷冻修边机中,在控制一定的低温下制品的薄胶边因为冷冻而变硬变脆,但是制品本身仍然会保持一定的弹性,随着转鼓的运转,制品之间发生碰撞,制品与抛丸、磨蚀剂等产生冲击、磨蚀,胶边就会被打碎脱落,达到修边的目的。制品会在常温下恢复原有性能。 低温冷冻修边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对于内圈的去边效果较差。 另一种就砂轮砂纸磨削了。 将硫化完的O形圈套在内径尺寸与之相匹配的砂棒或尼龙棒上,靠电机带动其旋转,外圆采用砂纸或砂轮,通过摩擦去除掉多余的胶边。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方便,效率也会比手工修边的高,特别适用于规格小、批量较大的产品。缺点就是这种修边系靠砂轮磨削,修边精度较差,磨削表面较粗糙。 每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产品的尺寸规格去合理的选择一种修边的方式,灵活的去选择才能更好的去完善产品同时减少废品率,提高效益。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橡胶制品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YTDQR5.2-4 编制: 审核: 批准: 天津市亚腾达橡塑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2015年1月1日实施

目录 一、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2) 二、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2)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3) 四、平板硫化机工作压力的控制规定 (5) 五、橡胶制品检验 (6)

一、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生胶切割、称量→开炼机塑炼胶、配料称量→开炼机轧胶→出片→快检→硫化成型→修边→成品→检验→入库 以上工序轧胶为关键工序,硫化为特殊工序。时间和温度为炼胶质量控制点,硫化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压力为质量控制点。 二、橡胶制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备注:★表示特殊过程 ☆表示关键过程

三、硫化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硫化工艺 1、准备:开机前检查硫化机电源、线路、管路等是否安全、完好;开机检查各部件是否运转正常,同时将机台擦拭干净。根据计划和图纸选择模具,擦拭模具,着重内腔检查、擦拭清理工作,然后预热模具,达到所需温度,并检查模腔是否干净。 2、检查案秤准确度。 3、操作工根据《橡胶制品工艺卡》裁减胶片及称量胶片,按照程序要求将定量胶片装入已预热好的模具和注胶槽中,然后加盖上模具顶盖。 4、将装好的模具放入平板硫化机中心对称部位加压注胶或合模。 5、将硫化机平板升降二至三次,以排除模具内的空气,使胶料充满模腔。然后保持规定的恒定压力和温度。 6、硫化时间、温度、压力控制。硫化时间、压力、温度根据“硫化工艺卡”实施操作并记录。 7、硫化机运转正常后将操作工具及其他物品放在车间规定的区域内,不可混放;剩余胶边料在专用容器中存放,以备返炼。 8、制品出模时,严禁用利物撬开,以免损坏制品外观质量,出模后清理模具一遍,再进行下一模操作。 9、出模后的产品经修边自检,自检合格后放入待检区,由专职质检员进行检验。

经典橡胶配方大全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可以概况如下: 1、保证硫化胶具有指定的技术性能,使产品优质; 2、在胶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使产品达到高产; 3、成本低、价格便宜; 4、所用的生胶、聚合物和各种原材料容易得到; 5、劳动生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少; 6、符合环境保护及卫生要求; 任何一个橡胶配方都不可能在所有性能指标上达到全优。在许多情况下,配方设计应遵循 如下设计原则: ①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胶料的成本; ②在不提高胶料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要使橡胶制品的性能、成本和加工工艺可行性三方面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用最少物质消耗、最短时间、最小工作量,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方法,掌握原材料配合的内在规律,设计出实用配方。 橡胶配方的表示形式 天然橡胶(N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40°CX 10min, 20min, 40min, 80min。NBS为美国国家标准局编写丁苯橡胶(SBR)基础配方 Phr指每百质量份橡胶的分量数 注:硫化时间为145Cx 25min, 35min, 50min 氯丁橡胶(C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Cx 15min, 30min, 60min 丁基橡胶(II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CX 20min, 40min, 80min; 150°CX 25min, 50min, 100min 丁腈橡胶(NB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45CX 25min, 35min, 50min 异戊橡胶(I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CX 20min, 30min, 40min, 60min。纯胶配方采用天然橡胶基础配方。三元乙丙橡胶(EPDM基础配方

通用橡胶基本性能及配方

1、天然橡胶(NR)以橡胶烃(聚异戊二烯)为主,含少量蛋白质、水分、树脂酸、糖类和无机盐等。弹性大,定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耐磨性和耐旱性良好,加工性佳,易于其它材料粘合,在综合性能方面优于多数合成橡胶。缺点是耐氧和耐臭氧性差,容易老化变质;耐油和耐溶剂性不好,第抗酸碱的腐蚀能力低;耐热性不高。使用温度范围:约-60℃~+80℃。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电线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以及其他通用制品。特别适用于制造扭振消除器、发动机减震器、机器支座、橡胶-金属悬挂元件、膜片、模压制品。 2、丁苯橡胶(SBR)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体。性能接近天然橡胶,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其特点是耐磨性、耐老化和耐热性超过天然橡胶,质地也较天然橡胶均匀。缺点是:弹性较低,抗屈挠、抗撕裂性能较差;加工性能差,特别是自粘性差、生胶强度低。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主要用以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板、胶管、胶鞋及其他通用制品。 3、顺丁橡胶(BR)是由丁二烯聚合而成的顺式结构橡胶。优点是:弹性与耐磨性优良,耐老化性好,耐低温性优异,在动态负荷下发热量小,易于金属粘合。缺点是强度较低,抗撕裂性差,加工性能与自粘性差。使用温度范围:约-60℃~+100℃。一般多和天然橡胶或丁苯橡胶并用,主要制作轮胎胎面、运输带和特殊耐寒制品。 4、异戊橡胶(IR)是由异戊二烯单体聚合而成的一种顺式结构橡胶。化学组成、立体结构与天然橡胶相似,性能也非常接近天然橡胶,故有合成天然橡胶之称。它具有天然橡胶的大部分优点,耐老化由于天然橡胶,弹性和强力比天然橡胶稍低,加工性能差,成本较高。使用温度范围:约-50℃~+100℃可代替天然橡胶制作轮胎、胶鞋、胶管、胶带以及其他通用制品。 5、氯丁橡胶(CR)是由氯丁二烯做单体乳液聚合而成的聚合体。这种橡胶分子中含有氯原子,所以与其他通用橡胶相比:它具有优良的抗氧、抗臭氧性,不易燃,着火后能自熄,耐油、耐溶剂、耐酸碱以及耐老化、气密性好等优点;其物理机械性能也比天然橡胶好,故可用作通用橡胶,也可用作特种橡胶。主要缺点是耐寒性较差,比重较大、相对成本高,电绝缘性不好,加工时易粘滚、易焦烧及易粘模。此外,生胶稳定性差,不易保存。使用温度范围:约-45℃~+100℃。主要用于制造要求抗臭氧、耐老化性高的电缆护套及各种防护套、保护罩;耐油、耐化学腐蚀的胶管、胶带和化工衬里;耐燃的地下采矿用橡胶制品,以及各种模压制品、密封圈、垫、粘结剂等。 6、丁基橡胶(IIR)是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或丁二烯的共聚体。最大特点是气密性好,耐臭氧、耐老化性能好,耐热性较高,长期工作温度可在130℃以下;能耐无机强酸(如硫酸、硝酸等)和一般有机溶剂,吸振和阻尼特性良好,电绝缘性也非常好。缺点是弹性差,加工性能差,

橡胶制品的配方设计原理介绍

橡胶制品的配方设计原理 一、橡胶的并用。 无论是什么橡胶不可能具有十全十美的性能,使用部门往往对产品提出多方面的性能要求,为了满足此目的,而采用橡胶并用的方法。如,为提高二烯烃类橡胶耐热、耐光老化性能,可加入氯磺化聚乙烯。丁睛橡胶的耐粙性很好,但耐寒性不好,若并用10%的天然胶,便可改善它的耐寒性。在橡胶中并用高苯乙烯、改性酚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等都可改善橡胶的补强性能。合成橡胶的工艺性能一般都不够好,特别是饱和较高的合成橡胶,无论是炼胶、压延、贴合、硫化等性能都比较差,所以常加入天然橡胶或树脂。以改善其未硫化胶的加工性能。如,丁苯橡胶加入5-20份低压聚乙烯,可减少丁苯橡胶的收缩率。乙丙橡胶中加入酚醛树脂可提高粘性。加入天然胶对一般合成橡胶的工艺性能都会有所改善。为了改进工艺加工性能,并用天然胶或树脂的比例一般都在20%以下。有些合成橡胶性能优良,但价格昂贵,在不损害原物性的前提下,并用其它橡胶或树脂是完全可行的,如,丁睛胶中并用聚氯乙烯或丁苯胶中掺入天然橡胶,都能起到这一作用。 1. 橡胶并用必须具有一定的相溶性,对橡胶来说天然、顺丁、异戊橡胶等能以任何比例均一地混合,最终达到相溶状态。而天然胶与丁基橡胶就不能均一地混合。若硬性机械地混合,所得硫化胶的实际使用性能会显着地下降,这是因为它们的相溶性很差。并用体系最重要的因素是相溶性,从应用的观点来看,如果混合不均,非但达不到并用的目的,反而影响工艺加工,特别是硫化。因此,并用

问题的焦点是两种橡胶能否相互混合,以及混合后达到什么样的相容程度。固体橡胶并用时,因橡胶本身粘度很大,高分子的布朗运动不像液体那么容易,扩散速度较慢,对大分子的位移造成很大的阻力,严重影响橡胶间的互容作用。为此在工业生产中都采用机械力强化分子运动,用提高温度和加入软化剂的方法来降低粘度,以促进两种橡胶的混合,所以产物从宏观上来看虽没有相分离,但真正达到溶解状态也不是很多的,其原因包括下来有以下几点,橡胶的极性、内聚能密度、橡胶的结晶、橡胶的分子量等。橡胶网为广大从事橡胶行业的朋友提供交流学习交易的平台。 2.分散性,高分子固相体橡胶的粘度高,纵然选择相容性较好的的两种橡胶,用开练机、密练机在高剪切作用下混合,要像低分子液体那样,呈分子状态的均一分散状态,也是很因难的。橡胶分子的布朗运动不象液体那样自由,扩散速度较慢,从外表上看是均一地混合了,由于两种或多种橡胶的分散状态在广泛的范围内变化,并用胶的物理性能将产生很大的差异。两种橡胶在空气中混合时,由于相容性的不一致可产生两种不同的分散状态。,即均相分散状态和非均相分散状态,实际上并用达到均相分散状态的可能性很小,在部分是非均相分散状态组分之间仍然保持一定的界面。以不连续相(岛相)分散于连续相(海相)中的分散状态。非均相分散状态分为以下三级A,宏观非均相级,区域尺寸为10-100微,B,微观非均相为0.1-2微C,半均相级成接枝或嵌段两种共聚体。一种并用体的分散状态不可能单一纯地存在着一个状态,而是以几种状态并存的局面,只不过某一级为主而已。 3.共硫化,除了相容性和分散性外,橡胶并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共硫化性。它是指并用橡胶的硫化体系选择和硫化速度的调整问题。对相同硫化速度而言,通用橡胶以天然胶为最快,其次是异戊橡胶,顺丁橡胶、乳聚顺丁、丁苯胶。硫化速度较慢的橡胶可采用减少硫黄,增加促进剂的方法,以与天然橡胶的硫化速度互相配合。一般对同一硫化速度的橡胶,天然橡胶为高硫黄低促进剂、丁苯橡

橡胶制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橡胶制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橡胶制品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使用要求越来越高,巩义市盛源水电设备材料厂作为专业的橡胶补偿器生产厂家,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凭借几十年各类型橡胶软连接的生产制作经验,总结出以下橡胶制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供各位同行研究借鉴: 橡胶制品常见的缺陷一般表现为橡胶-金属粘接不良、气泡、橡胶表面发粘、缺胶、缩孔、喷霜、分层、撕裂等。 1.橡胶-金属粘接不良 橡胶与金属的粘结是橡胶减震产品一个重要环节,橡胶与金属的粘结原理,普遍认为在低模量的橡胶与高模量的金属之间,胶粘剂成为模量梯度,以减少粘结件受力时的应力集中。常用双涂型胶浆的底涂或单涂型胶粘剂与金属表面之间主要通过吸附作用实现粘结。底涂型和面涂型胶粘剂之间,以及胶粘剂与橡胶之间通过相互扩散作用和共交联作用而实现粘结。 橡胶-金属粘接不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1 胶浆选用不对。解决方法:参考具体使用手册,选择合适的胶粘剂 1.2 金属表面处理失败,以致底涂的物理吸附不能很

好的实现。解决方法;粗化金属表面,保证金属粘结表面一定的粗糙度。常用的处理方法,显微镜观察表面粗糙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喷砂、抛丸>磷化>镀锌.金属表面不能有锈蚀,不能粘到油污、灰尘、杂质等 1.3胶浆涂刷工艺稳定性差,胶浆太稀、漏涂、少涂、残留溶剂等。解决方法;注意操作,防止胶浆漏涂、少涂。涂好胶浆的金属件应注意充分干燥,让溶剂充分挥发,防止残留溶剂随硫化时挥发,导致粘结失败。要保证一定的涂胶厚度,特别是面涂胶浆。这样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物质使相互扩散和共交联作用充分进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一定的模量梯度层 1.4配方不合理,胶料硫化速度与胶浆硫化速度不一致。解决方法;改进配方以保证有充足的焦烧时间。模具、配方改进,保证胶料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粘结部位。尽量采用普通、半有效硫化体系,提高硫黄用量,以实现多硫交联键。改进硫化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减少易喷霜物和增塑剂的使用,防止其迁移到橡胶表面,从而影响粘结。胶料停放时间太长,改用新鲜的胶料 1.5压力不足。解决方法;增大硫化压力。注意溢料口、抽真空槽的位置、尺寸,防止局部与大气过多沟通以至压力不足。保证模具配合紧密,防止局部压力损失过大1.6胶浆有效成分挥发或固化。解决方法;硫化前需预

高分子 材料成型 本构方程

本构方程在高分子科学和高分子工程中的应用 (吴其晔,高分子材料流变学) 判断一个本构方程的优劣主要考察: 1)方程的立论是否科学合理,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简单明了。 2)一个好的理论,不仅能正确描写已知的实验事实,还应能预言至今未知,但可能发生的事实。 3)有承前启后的功能。例如我们提出一个描写非线性粘弹流体的本构方程,当条件简化时,它应能还原为描写线性粘弹流体的本构关系。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即实验事实(实验数据)是判断一个本构方程优劣的出发点和归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高分子液体流变本构方程理论和实验规律的研究对于促进高分子材料科学,尤其高分子物理的发展和解决聚合物工程中(包括聚合反应工程和聚合物加工工程)若干重要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则由于高分子材料复杂的流变性质需要精确地加以描述,二则由于高新技术对聚合物制品的精密加工和完美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以往那些对材料流动性质的经验的定性的粗糙认识已远远不够。 众所周知,高分子结构研究(包括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研究)以及这种结构与高分子材料作为材料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性能、功能间的关系研究始终是高分子物理研究的主要线索。与“静态”的结构研究相比,高分子“动态”结构的研究,诸如分子链运动及动力学行为、聚集态变化的动力学规律、

高分子流体的非线性粘弹行为等,更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前沿领域。按现代凝聚态物理学的概念,高分子体系被称为软物质(soft matter)或复杂流体(complex fluids)。所谓软物质,即材料在很小的应变下就会出现强烈的非线性响应,表现出独特的形态选择特征。这正是高分子流体的本征特点。如果能精确描述出高分子液体的复杂应力-应变关系,找出这种关系与材料的各级结构间的联系,无疑对高分子凝聚态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分子工程方面,当前各种各样新型合成技术及新成型方法、新成型技术(如反应加工成型、气辅成型、振动剪切塑化成型、特种纤维的纺制、新成纤技术等)陆续问世,在每一种技术发展过程中,研究高分子液体(熔体、溶液)的流动规律以及新工艺过程与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控制的关系,都是最重要的课题。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之一是它们的物理力学性能不完全取决于化学结构。化学结构一定的高分子材料可以由于不同的聚集状态(凝聚态结构)而显示出不同性质。在工业上,这不同的凝聚态大多是由于不同的加工成型方法而造成的。因此采用流变本构方程精确地研究和设计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通过在成型过程中对高分子形态的主动控制来获得性能更为优越的新型材料,是高分子工程中的重要热点课题。 要完成这些任务,仅有对高分子熔体和溶液的流动性质粗浅的认识(比如仅仅测量粘度)是不够的。取而代之的是要对大形变下高分子材料的反常的流变性质给出全面的定量的理性描写,要为解决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中出现的流体动力学和应力分析问题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目前,高分子流变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已深入到高分子科学研究和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加工工程的各个领域。许多领域中,如高分子材料设计、配方设计、模

橡胶技术网 - 橡胶配方大全

橡胶配方大全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可以概况如下: 1、保证硫化胶具有指定的技术性能,使产品优质; 2、在胶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使产品达到高产; 3、成本低、价格便宜; 4、所用的生胶、聚合物和各种原材料容易得到; 5、劳动生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少; 6、符合环境保护及卫生要求; 任何一个橡胶配方都不可能在所有性能指标上达到全优。在许多情况下,配方设计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①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胶料的成本; ②在不提高胶料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要使橡胶制品的性能、成本和加工工艺可行性三方面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用最少物质消耗、最短时间、最小工作量,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方法,掌握原材料配合的内在规律,设计出实用配方。 橡胶配方的表示形式 原材料名称基本配方 /质量份PHR 质量分数配方/% 体积分数配方/% 生产配方 /KG NR 硫磺 促进剂M 氧化锌 硬脂酸 炭黑100 3 1 5 2 50 62.20 1.86 0.60 3.10 1.24 31.00 76.70 1.03 0.50 0.63 1.54 19.60 50 1.5 0.5 2.5 1.0 25.0 合计161 100.00 100.00 80.5 天然橡胶(NR)基础配方

原材料名称NBC标准 试样编号 质量份原材料名称 NBC标准 试样编号 质量份 NR 氧化锌硬脂酸— 370 372 100 5 2 防老剂PBN 促进剂DM 硫磺 377 373 371 1 1 2.5 注:硫化时间为140℃×10min,20min,40min,80min。NBS为美国国家标准局编写 丁苯橡胶(SBR)基础配方 原材料名称NBC标准试 样编号 非充油SBR 配方 充油SBR配方 充油量 25phr 充油量 37.5phr 充油量 50phr 充油量 62.5phr 充油量 75phr 非充油SBR 充油SBR 氧化锌 硬脂酸 硫磺 炉法炭黑 促进剂NS — — 370 372 371 378 384 100 — 3 1 1.75 50 1 — 125 3.75 1.25 2.19 62.50 1.25 — 137.5 4.12 1.38 2.42 68.75 1.38 — 150 4.5 1.5 2.63 75 1.5 — 162.5 4.88 1.63 2.85 81.25 1.63 — 175 5.25 1.75 3.06 87.5 1.75 Phr指每百质量份橡胶的分量数 注:硫化时间为145℃×25min,35min,50min 氯丁橡胶(CR)基础配方 原材料名称NBC标准 试样编号 纯胶配方 半补强炉黑 (SRF)配方 CR(W型) 氧化镁 硬脂酸 SRF 氧化锌 促进剂NA-22 防老剂D — 376 372 382 370 — 377 100 4 0.5 — 5 0.35 2 100 4 1 29 5 0.5 2 注:硫化时间为150℃×15min,30min,60min 丁基橡胶(IIR)基础配方 原材料名称NBC标准 试样编号 纯胶配方槽黑配方 高耐磨炭黑 (HAF)配方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Polymer Processing Engineering
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教研室
1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2

Contents
高分子材料制品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程序
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
3

第四章 高分子材料的配方设计
需求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的原动力,汽车轻量化、火 车提速、宇宙揭秘、海洋开发等都对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新的要 求。 研制新的高分子材料,实现产业化、开发产品的新价值, 造福于人类,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技术工作者的职责。另一方 面,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是左右其工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材料的组成是影响材料性能的 主要因素;制造方法对材料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4

在配方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制样条件(成型方法、成型条件、试样形状等) ---例:当采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和模压成型制作试样 时,成型压力依次递减,试样的分子取向程度也依次递减, 结果性能也不同; ---如:注射成型时,料筒和模具的温度越高,试样分子取 向的程度越低。 ---对于薄的试样,由于表面层所占的比例较大,其对拉伸 强度等的影响比厚试样的大。 ---对于结晶性高分子,成型条件不仅影响分子取向,而且 也影响结晶性,对性能的影响较显著。
5

? 性能测试条件 如:升温速度、作用力的形式及速度)。 ?外界因素 如:温度、湿度、使用环境及光的波长等,如耐热性受氧 的影响大;耐候性受光,尤其是紫外光的影响显著。 一方面,制品对性能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干差万别 的;另一方面,测定的性能是受制样条件、测试条件及外界 因素等影响的相对值。 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人员必须了解这些影 响因素,并在制品的设计和配方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些影 响。
6

内外墙高浓缩平光乳胶漆推荐配方

内墙高浓缩平光乳胶漆推荐配方原材料投料比 分散阶段 水 12.0 乙二醇 2.0 5050 0.5 3204 0.1 NXZ 0.1 锐钛白BA01 8.0 立德粉R-301 21.0 轻钙(400目) 12.0 重钙(700目) 6.0 滑石粉(400目) 5.0 *高速分散、砂磨、过滤、细度<45μm 调漆阶段 Texanol 1.0 HBR250(2.5%水溶液) 12.0 NXZ 0.10 本丙乳液 18.0 LFM 0.05 636 0.4 600 0.4

水 0.95 *636与水按1:9比例稀释,用碱调成凝胶加入。 乳胶漆性能: PVC(%) 64 NVW(%) 61 黏度(KU) 120 触变指数 3.9 存储黏度 120 高PVC乳胶漆的研制 1 前言 高PVC乳胶漆因乳液用量少,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也是受欢迎的乳胶漆品种之一,但有些高PVC乳胶漆的耐擦洗性远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根据有关资料报道,市场上某些乳胶漆耐擦洗性仅几十次,甚至只有几次。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涂料生产厂忽视了所有乳液涂料品种都存在一个临界颜填料体积浓度(CPVC),也就是不同乳液对颜填料量的承载能力有所不同。如果在乳胶漆中,所加的颜填料超过了乳液本身的承载能力,则乳胶漆的质量十分低劣,甚至无法使用。如果选用具有高颜填料承载能力的乳液,相对乳液用量就可以降低,而乳胶漆的质量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乳胶漆的成本势必大大降低。笔者对此作了深人研究,用本公司的改性苯丙乳液研制成功了高PVC乳胶漆,其性能达到了国家有关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标准的要求。

2 实验部分 2.1 高PVC乳胶漆的配方 高PVC乳胶漆的配方如表1所示。 表1 高PVC乳胶漆的配方 原材料规格或产地质量份 颜料浆 去离子水 280 TFC—l分散剂本公司 8 TFE—l润湿剂本公司 2 TSP—02消泡剂本公司 1.5 TM—2成膜助剂本公司 4 亚硝酸钠工业品 2 卡松防霉剂本公司 1.5 乙二醇工业品 6 钛白粉 B101 20 煅烧高岭土山西 70 填料 325目 400 群青上海 0.5 羟乙基纤维素(2%水溶液) HBR-250 150 基料(漆料) TL—615改性苯丙乳液本公司 80 氨水工业品调节pH=8-9

橡胶基本配方大全

橡胶配方大全(一)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可以概况如下: 1、保证硫化胶具有指定的技术性能,使产品优质; 2、在胶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使产品达到高产; 3、成本低、价格便宜; 4、所用的生胶、聚合物和各种原材料容易得到; 5、劳动生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少; 6、符合环境保护及卫生要求; 任何一个橡胶配方都不可能在所有性能指标上达到全优。在许多情况下,配方设计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①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胶料的成本; ②在不提高胶料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要使橡胶制品的性能、成本和加工工艺可行性三方面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用最少物质消耗、最短时间、最小工作量,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方法,掌握原材料配合的内在规律,设计出实用配方。 橡胶配方的表示形式

注:硫化时间为140℃×10min,20min,40min,80min。NBS为美国国家标准局编写丁苯橡胶(SBR)基础配方 Phr指每百质量份橡胶的分量数 注:硫化时间为145℃×25min,35min,50min 氯丁橡胶(C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15min,30min,60min

注:硫化时间为150℃×20min,40min,80min;150℃×25min,50min,100min 丁腈橡胶(NB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10min,20min,80min 顺丁橡胶(B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45℃×25min,35min,50min

注:硫化时间为15℃×20min ,30min ,40min ,60min 。纯胶配方采用天然橡胶基础配方。 三元乙丙橡胶(EPDM )基础配方 注:硫化条件在第三单体为DCDP 时为160℃×30min ,40min ,第三单体为ENB 时为 160℃×10min ,20min 氯磺化聚乙烯(CSM )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3℃×30min ,40min ,50min

橡胶制品实用配方大全

橡胶制品实用配方大全 A:汽车轮胎 1.胎面胶、胎冠胶 NR 100 ZnO 5 SA 4 石蜡 1 防D 1 防A 1槽黑20 N330 30 松焦油 2 液体古马龙 2 DM 0.35 CZ 0.3 S 2.6 2#烟100 ZnO 5 SA 3.5 防D 1.5 防A 1 槽黑30 N330 15 松焦油 3.5 M 0.8 S 2.6 (4010NA、BLE、H /CZ 0.6 /NOBS 0.42 DTDM 0.5/NOBS 0.6/) S 2.6 2.抗撕裂: NR 100 ZnO 5 SA 2 RD 1 4020 2 微晶蜡 1 N220 30 SiO2 35 聚乙二醇(4000) 1.3 妥尔油 1 氢化松香 6 古马龙 5 促MDB 2 NOBS 2 TBTD 0.3 S 0.3 3.抗割口增长载重车胎胎面胶: NR 100 ZnO 4 SA 2 RD 1 HPPD 2 混合蜡 1 N299 28 SiO2 28 聚乙二醇(4000) 1 A-189 1 古马龙 5 芳烃油 5 NOBS 2 S 3 NR 100 ZnO 4 SA 2 RD 2 混合蜡 1 4020 2 N285 35 SiO2 20 聚乙二醇(4000)0.5 妥尔油 3 古马龙 3 促NS 2 促D 0.4 S 2.5

并用SBR: NR 70 SBR 30 ZnO 4 SA 3 石蜡 1.5 防D 0.7 4010 1.5 H 0.5 槽黑27 N330 20 古马龙 4.5 DM 1.2 M 0.8 S 2.2 NR烟70 SBR 30 ZnO 5 SA 3 防D 1.5 防A 1槽黑30 混气炭黑15 松焦油 4.5 DM 1 CZ 0.4 S 2.3 NR烟70 SBR 30 ZnO 5 SA 2.5 防 D 1.5 防 A 1 石蜡 1 槽黑28 N330 18 松焦油 4.5 DM 0.63 CZ 0.33 S 2.15 胎冠上层胶: 2#烟70 SBR 30 ZnO 4 SA 3 4010 1 防D 1防H 0.4 石蜡 2 槽黑25 N330 20 三线油 4.5 DM 0.35 NOBS 0.6 S 2.2 1#烟60 SBR 40 ZnO 4 SA 3 4010 0.5 防 A 1 石蜡 1.5 中超耐磨炭黑52 芳烃油10 NOBS 0.8 S 1.8 白胎面: NR 70 SBR 30 ZnO 3 SA 2 防ODA 1 混合蜡 2 Si 50 A-189 0.8 聚乙二醇(4000)1.5 古马龙10 TiO2 5 NOBS 2 S 2.8 NR 50 SBR(溶聚) 50 ZnO 4 SA 3 防4010NA 1.5 石蜡 1 RD 1.5 中超耐磨53 操作油8

橡胶制品烧边、炸边、翻遍厚和修边方法

橡胶模压制品烧边 橡胶制品在硫化时在合模线位置产生明显开裂的融合不良的现象,一般把它称为“烧边”,一但出现,往往产生大量的废次品,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下面就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橡胶的硫化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由于高温的作用,其间会产生大量的挥发份,当橡 胶合模硫化时,由于高压的作用,橡胶在一个密闭的开腔内成型反应,硫化产生的挥发份无 法外泄而形成一定的压力,随着硫化反应的进行,挥发份越来越多,内压也越来越大,终于冲破密闭的型腔沿合模线外泄,而此时硫化已进行了段时间,表层的椽胶已经硫化失去流动性,因大量挥发份外泄冲击而形成的缺陷无法弥补,留在最终的制品上,造成“烧边”。 以上的分析还只是一种设想,如果是正确的,那么“烧边”这种现象就容易发生在具有下面特点的橡胶制品上: 1、厚壁制品 因为橡胶热传导比较困难,内外层胶料不容易同步硫化,因此,这类制品容易造成制品 表层已硫化而内部尚未硫化的烧边条件。 2、低硬度制品 因为这类制品在配方设计时往往加入大量的软化剂,其间会含有更多的低沸点挥发份, 在硫化时大量逸岀。与高硬度的胶料相比,更容易岀现“烧边”现象。 3、模具结构设计上容易造成集中排气的制品。例如圆柱、圆筒形状的制品,采用两个半圆组合的分模方式,所有的硫化产生的挥发分都集中从中间分模线位置排出,往往因排气过于集中而造成“烧边”。 生产实跋表明,烧边的橡胶制品往往具有上述特点,如果同时具备,“烧边”出现的 机会就更大了。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避免。技术硏发的角度来说,解决问题的更佳方式是预防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出现了问 题再来想办法解决。 1、生产工艺 从常用的模压,压注和注射三种成形方式来说,对于相同的一种胶料,出现烧边的机会依次递减。尤其是注射方式可以把胶料在注入形腔前就预热到较高的温度,有效缩短了胶料进入形腔后胶料热传递产生硫化反应的过程,特别对于低硬度的厚壁制品,在防止和解决烧边问题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公司生产的一款名为B X024产品就是

经典橡胶配方大全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 https://www.360docs.net/doc/a8625621.html, 橡胶配方设计的原则可以概况如下: 1、保证硫化胶具有指定的技术性能,使产品优质; 2、在胶料和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工艺性能良好,使产品达到高产; 3、成本低、价格便宜; 4、所用的生胶、聚合物和各种原材料容易得到; 5、劳动生产率高,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能耗少; 6、符合环境保护及卫生要求; 任何一个橡胶配方都不可能在所有性能指标上达到全优。在许多情况下,配方设计应遵循如下设计原则: ①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胶料的成本; ②在不提高胶料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质量。要使橡胶制品的性能、成本和加工工艺可行性三方面取得最佳的综合平衡。用最少物质消耗、最短时间、最小工作量,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方法,掌握原材料配合的内在规律,设计出实用配方。 橡胶配方的表示形式 天然橡胶(N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40℃×10min,20min,40min,80min。NBS为美国国家标准局编写丁苯橡胶(SBR)基础配方 https://www.360docs.net/doc/a8625621.html, Phr指每百质量份橡胶的分量数 注:硫化时间为145℃×25min,35min,50min 氯丁橡胶(C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15min,30min,60min 丁基橡胶(IIR)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20min,40min , 80min ;150℃×25min,50min ,100min 丁腈橡胶(NBR )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50℃×10min,20min ,80min 顺丁橡胶(BR) 基础配方 注:硫化时间为145℃×25min,35min ,50min 异戊橡胶(IR )基础配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