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2)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是全社会的一项环境建设工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城市园林绿化不是单为一代人,而是有益当代,造福子孙,不是一家一户的生活环境美,而是要改善整个城市、乡村,甚至整个国土的生态环境。所以,它的效益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等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它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因此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社会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大综合效益。

第一节生态效益

城市是人口高密区,它对绿地的需求,不仅仅是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

一、维持碳氧平衡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碳氧平衡,是在绿地与城市之间不断调整制氧与耗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氧是生命系统的必然物质,其平衡能力的大小,对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左右,氧气含量为21%。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发展所放出的废水、废气、燃烧烟尘和噪音也越来越多,相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它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而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就会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不仅可以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且会使环境得到多方面的改善。

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事实上,加上城市生产建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

世界上60% 的氧气是由森林供给的。

每公顷园林绿地吸收二氧化碳900kg/d,产生氧气600 kg/d。

不同类型的绿地,功能不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草坪〉花竹类二、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地形、植被、水面等,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域气候的影响尤大。夏季人们在公园或树林中会感到清凉舒适,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树冠上时,有30%—70%的太阳辐射热被吸收。树木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使公园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另外,由于树冠遮挡了直射阳光,使树下的光照量只有树

冠外的1/5,从而给休憩者创造了安闲的环境。草坪也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摄氏度时,草地表面温度为22—24.5摄氏度,比裸露地面低6—7摄氏度。到了冬季绿地里的树木能降低风速20%,使寒冷的气温不至降得过低,起到保温作用。

园林绿地中有着很多花草树木,它们的叶表面积比其所占地面积要大得多。由于植物的生理机能,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增加了大气的湿度。这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城市热岛(Urban Thermal Island)是城市气候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成因在于人类对原有自然下垫面的认为改造。以砂石、混凝土、砖瓦、沥青为主的建筑所构成的城市,工厂林立,人口拥挤,交通繁忙,人为热的释放量大大增加,加上通风条件较差,热量扩散较慢,造成城市内的温度比其周围郊区的温度高,且城市热岛强度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加强。

以上海、广州为例。

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可以在高温的建筑群之间交错形成连续的低温地带,将集中型热岛缓解为多中心型热岛,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使人感到舒适。

三、调节湿度

由于树木的叶片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能使周围空气湿度增高。一般情况下,树林内空气湿度较空旷地高7-14%。在潮湿的沼泽地,也可以种植树木,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能使沼泽地逐渐降低地下水位,调节空气湿度。在城市里种植大片树林,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通常大片绿地调节湿度的范围,可以达到绿地周边相当于树高的10-20倍的距离,甚至扩大到半径500m的邻近地区。

人们感觉舒适的相对湿度为30-60%。公园的湿度比其他绿化少的地区高27%,行道树也能提高湿度10%-20%。冬季,因为绿地中的风速小,气流交换较弱,土壤和树木蒸发水分不易扩散,所以其相对湿度也高10-20%。空气湿度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城市小气候,使人们在生理上具有舒适感。

四、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最大量的是二氧化硫,其他主要有氟化氢、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以及汞、铅的气体等。这些气体对人类危害很大,对植物也有害。测试证明,绿地上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有害气体浓度。

【落叶松林吸收二氧化硫女贞、泡桐吸收氟构树、合欢、紫荆吸收氯】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这些烟灰和粉尘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受到污染,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很多树叶表面凸凹不平或长有茸毛,或能分泌粘性物质等,可大量吸附尘埃。一般树叶面积是其占地面积的60-70倍,草坪是20-30倍。

国外的研究资料介绍,公园能过滤掉大气中80%的染污物,林荫道的树木能过滤掉70%的污染物,树木的叶面、枝干能拦截空中的微粒,即使在冬天落叶树也仍然保持60%的过滤效果。

五、杀死病菌

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时刻

侵袭着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植物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质,称为杀菌素。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例如,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有几十万个细菌,而在郊区公园只有几千个。

桉树、梧桐、毛白杨、臭椿、核桃有很强的杀菌能力。

六、净化水体、土壤

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比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植物还可以减少水中的含菌量,水葱、凤眼莲、慈菇、鸭趾草等等。

七、通风、防风

绿地在平静无风时,还能促进气流交换。由于林地和绿化地区能降低气温,而城市中建筑和铺装道路广场在吸收太阳辐射后表面增热,使绿地与无绿地区域之间产生温差。形成垂直环流,使在无风的天气形成微风。因此合理的绿化布局,可改善城市通风及环境卫生状况。

城市中的道路、滨河等绿化带是城市的通风渠道。如绿带与该地区夏季的主导风向一致,可以将该城市郊区的气流引入城市中心地区,大大改善市区的通风条件。如果用常绿林带在垂直冬季的寒风方向种植防风林,可以大大的降低冬季寒风和风沙对市区的危害。

据测定,一个高9m的复层树林屏障,在其迎风面90m,背风面270m内,风速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据前苏联学者研究,由林边空地向林内深入30-50m处,风速可减至原速度的30-40%,深入120-200m处,则完全平静。风灾时能防风,无风时,由于绿地气温较无林地低,冷空气向空旷地流动而产生微风。这对于城市防风抗灾尤为重要。防风林的方向位置不同还可以加速和促进气流运动或使风向改变。

八、减低噪音

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40m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dB(A);高6-7m的绿带平均能降低噪声10-13 dB(A);一条宽10m的绿化带可降低噪声20-30%,因此,它又被称为“绿色消声器”。从树种来看,叶面愈大,树冠愈密,吸音能力越显著。就植物配置看,树丛的减噪能力达22%,自然式种植的树群,较行列式的树群减噪效果好,矮树冠较高树冠好,灌木的减噪能力最好。

绿色植物能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人类生产、生活、安全的功能是其他物资设施不可代替的。

第二节社会效益

随着城市绿地在城市用地中所占份额的不断增加,其必然成为影响城市风貌的决定性因素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引进人才、技术乃至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另外,城市园林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凝结着时代的、历史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

总的来说,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创造城市景观

绿地植物既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主体,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同样一座设施豪华的居住小区,要有绿地和树木的衬托才能显得生机盎然。

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好坏对城市面貌常起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海滨城市青岛,城市中尖顶红瓦的建筑群,高低错落在山丘之中,加上林木掩映的绿化衬托,才显得生机盎然。如果没有城市绿地的存在,整个城市都不会有生气。广州市的街道绿化,大量采用开花乔木作行道树,许多沿街的公共建筑和私家庭院,建筑退后红线,使沿街均有前庭绿地,种植各类花草,春花秋实,不但美化了自己的环境,同时美化了街景,从而使广州获得“花城”的美称。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景观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休闲、保健场所

人类一切建设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需要的,二人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更加迫切的需求更多能提供休闲、保健的户外活动场所。

城市公园从其产生之初,其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游憩、交往的活动空间,它是人们日常游憩活动的场所。这里自然条件好,又安排了各类游憩活动设施,是人们锻炼身体、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好去处。

城市园林绿地为人们提供了闲暇时间的休闲、保健场所。观赏、游戏、散步都是不同年龄所喜爱的。同时园林绿地中还常设琴、棋、书、画、武术、划船、射击、攀缘、电子游艺等活动项目。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

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在增多。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对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绿色反射47%,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的视网膜比较适宜。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现代化城市要求形成安静、舒适、优美的环境,创造四季季相变化的城市景

观,开辟广阔的休息娱乐场地,提高生产和生活的环境质量,有助于恢复市民的体力与健康,使市民精神愉快,从而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三、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一个城市的宣传窗口,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园林绿地中的文化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其形式多种多样,历史文化事件、人文古迹等方面的展示使人们在游览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如各种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等。画展、花展、影展、工艺品展对人们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有较好的作用;还有专类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可是游人增长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和热爱大自然;此外还有对古代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展示,可激发人们热爱科学和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

四、社会交往空间

社会交往市园林绿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开放性园林绿地空间是游人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理想场所。从心理学角度看,交往是指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兴趣、情感、意向和观念等。交往需要是人作为社会一员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同时人们在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公共场合中,人们希望引人注目,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这属于认得高一级精神需求。

城市园林绿地为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了不同类型开放空间。园林绿地中,大型空间为公共性交往提供了场所;小型空间是社会性交往(指相互关联人们的交往)的理想选择;私密性空间给最熟识的朋友、亲属、恋人等提供了良好氛围。

五、保护、避难、减灾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避灾减难功能和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植物具有盘根错节的根系,一次它能够紧固土壤,固定沙土石砾,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山塌岸毁,保护自然景观。

在地震区域的城市,为防止灾害,城市绿地能有效地成为防灾避难场所。1923年9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时,引起大火灾,公园绿地成为居民的避难场所。1976年7月我国唐山大地震时,北京有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公顷,疏散居民20多万人。树木绿地具有防火及阻挡火灾蔓延的作用。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耐火性,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耐火性要弱。阔叶树的树叶自然临界温度达到455摄氏度,有着较强的耐火能力。

第三节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又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组成。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海1988年,由9个公园娱乐活动带来的效益188.2万;植物园服务社130.2万;动物园服务社461.4万。氧气产值11706.5万。

间接经济效益是直接经济效益的20倍。

第三章园林景观要素——山体和水体的设计

第一节园林地形处理

园林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它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有了良好的地形地貌,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

塑造地形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造,它虽师法自然,但不是简单的摹仿,而是要求比自然风景更精练、更概括、更典型、更集中、才能达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造景内涵。

一、园林地形处理原则

1、考虑功能要求

功能的活动要求是第一位的,如游憩活动、团体集会等需要平地,进行水上活动时需要较大的水面,登山运动需要山地,各类活动综合在一起,需要不同的地形分割空间。而利用地形分割空间时,常需要有山岭坡地。

2、考虑造景要求

不同的园林形式对景观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自然式园林要求地形起伏多变,规则式园林则需要开阔平坦的地形。要构成开敞的园林空间,需要有大片的平地或水面。幽深景观需要有峰回谷转层次多的山林。大型广场需要平地,自然式草坪需要微起伏的地形。

3、地形的现状情况

以充分利用为主,改造为辅,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土方量。建园时最好达到园内的土方量填挖平衡,节省劳力和建设投资。但对有碍园林功能和园林景观的地形要大胆改造。

4、科学性

当地形比较复杂的时候,动的比较大的时候,地形处理应根据科学的原则,山体的高度,土坡的倾斜面,水岸的坡度等等都要以科学为依据。

地形处理还应与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要求相一致。植物有阳性、阴性、水生、旱生以及生长在平原、山间、水边等不同,地形处理应与它们的生态习性互相配合,使植物的种植环境符合生态地形的要求。对保存的古树名木要尽量保持它们原有地形的标高,且不要破坏它们的生态环境。

5、合理安排用地比例

园林绿地内地形的状况与容纳的游人量有密切的关系,平地容纳的人多,山

地及水面则受到限制。

二、陆地

园林陆地可分为平地、坡地、山地三种类型。

1、平地

平地便于进行群众性的文体活动,进行人流集散,也可造成开朗景观。现代城市公园多设大面积的平地。一般平地的坡度约在1—7%,大片的平地可有1—5%的高低起伏的缓坡,形成自然式的起伏柔和的地形,使景观不至于显得过于空旷和呆板,同时也避免坡度过陡过长造成水土冲刷和流失。平地包括铺装广场、建筑用地、平坦风景林、树坛、花坛、花境、草坪等用地。

平地按地面材料可分为:

土壤地面:多设在林中空地,有树阴的遮蔽,可做游憩活动场地。在公园中应尽量减少裸露的土地。

沙石地面:有些平地有天然的岩石、卵石、沙砾,可稍加整理,用作活动场地和风景游憩地。

铺装地面:可用作游人集散的广场,观赏景物的停留地点,进行各类活动的场地。铺装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结合自然环境作不规则的。

种植地面:在平地上植以花草树木,形成不同的景观,集活动、休息、观赏于一体。如花坛、花境可用于游赏。草坪草地常用做活动休息。树林、疏林可用于游憩和观赏。

2、坡地

坡地就是倾斜的地面,因地面倾斜的角度不同,可分为:

缓坡:坡度在8—12%之间,有时仍可作一些活动场地之用。

陡坡:坡度在12%以上,作一般活动场地较困难,在地形合适有平地配合时,可利用地形的坡度作观众的看台或植物的种植用地。从缓坡逐渐过渡陡坡与山体连接,在邻水的一面以缓坡逐渐深入水中。

在平坦的地形中,需有大于5‰的排水坡度,以免积水,并要利用道路、明沟排除地面的水。自然土坡上常不易稳定。草坪的坡度最好不要超过25%,土坡的坡度不要超过20%。变化的地形可以作为欣赏风景、游览休息、丰富景观的好地方。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往往是利用原有地形,适当改造而成的。因山地常能构成风景,组织空间,丰富园林景观,形成多变的树冠线和天际线。

●山地按材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山。

土山可利用园内挖出的土方堆置。投资比较小,但山体较高时占地面积比较大。土山的坡度要在土壤的安息角以内,否则要进行工程处理。

石山由于堆置的手法不同,可以形成峥嵘、妩媚、玲珑、顽拙等多变的景观,石山投资较大,占地较小,但少受坡度的影响。石山不能多植树木,但可穴植或予留种植坑。

土石山以土为主体,再加以点石的土石山,因点置和堆叠的山石数量占山体的比例不同,山体呈现以石为主或以土为主。土石山可以取土山和石山的优点,所以在造园中应用的很多。

●按山的游览方式,山地可分为观赏的山和游览的山。

观赏山是以山体构成丰富的地形景观,仅供人观赏,不可攀登。观赏山在园林中,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其作用也不同。可利用山体分割空间,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场地,作为活动空间。分散的场地,以山体蜿蜒相连,可以起到景观的联系作用。在园路和交叉口旁边的山体,可防止游人任意穿越绿地,起组织观赏视线和导游的作用。在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堆置土山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几个山峰组合的山体,其大小高低应有主从区别。观赏山的高度1.5米以上。

可登临的山以因游人能够身临其景,山体不能太低太小,一般要在10—30米以上。要高出平地乔木的树冠线,使游人能够登高望远。如果山体与大片的水面或地面相连,高大的乔木较少,山体的高度可适当降低。山体的体型和位置,要根据登山游览及眺望的要求考虑。

在山上可适当设置一些建筑或小平台,作为游览休息、观赏眺望的观赏点,也是山体风景的组成部分。山上建筑的体量和造型应与山体的大小相适应,建筑可建在山麓的缓坡上,也可建在山势险峻的峭壁间、山顶、或山腰等处,能形成不同效果的景色。休息类建筑宜建在山的南坡,冬天有良好的小气候。山顶是游人登临的终点,应作重点布置,但一般不宜将建筑放在山顶。山体上的建筑物必须与山体的地形等相一致,符合观赏与游览的功能要求。

水是园林绿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山得水而活,树木得水而茂,亭榭得水而媚,空间得水而宽阔。水体能使园林产生很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和透景线,是造景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中较大的水面,可以改良小气候,还可以开展水上运动。

1、水源

地表水河流,湖泊。

地下水泉水,井水。

人工水源自来水。

2、水体的类型

自然式天然或模拟天然,随地形变化而变化。

●按水体的形式规则式人工开凿的几何形状的水面。

观赏水体小、用于构景、波光倒影、能成为风景的透视线。

●按水体的使用功能

水上活动水体大、水深、水质清洁、岸坡和缓。

静态水湖泊、池沼、潭。给人以明洁、轻宁、开朗或幽深。

●按水流的状态

动态水溪涧、跌水、喷泉、瀑布。给人以明快清新、变幻多彩。

现代园林中由于喷泉技术的发展,动态水更是多种多样

3、水面的景观布置

水面的景观布置一般应考虑有广阔曲折的水岸线、洁净的水质、充沛的水量和变化多端的景观。具体布置再专门论述。

第二节堆山叠石

一、堆山

堆山也可以称作叠山、掇山、假山艺术。

堆山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是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国造园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也可以用人工造山的发展过程为代表。

北方园林的山石一般较凝重浑厚,江南园林则较虚幻空灵。

1、堆山用石

堆山用石因用量较大,故以就地取材为宜。堆山的材料有湖石、黄石、房山石、青石、英石、黄蜡石和各种石笋。古典园林一般多用湖石,其次为黄石。

湖石(太湖石):石灰岩经风化溶蚀,使山石形态玲珑、色泽青润。湖石以洞庭湖西山最佳。其它还有宜兴、南京青龙山、镇江大山、巢湖、徐州登地。

黄石:细砂岩受气候风化逐步分裂而成,故石形方整有棱,纹理古拙、石性浑厚、气势端庄、雄伟,石色有黄、红、赭等,因产地分布较多广,现运用较多,沿长江边往上游的山均有出产。

房山石:河北省大小房山所产房山石,为北方太湖石

英德石:姿态多样。

黄蜡石:黄蜡石浑圆,为华南岭南园林所常用

2、天然山体

堆山应以自然山水的景观为师,使假山具有真山的意味,达到咫尺山林的效果。天然的山因形势不同,则构成不同的特征。

例:太行山雄奇秀丽、壁立当空、悬崖峭壁。黄山秀丽,以云海、怪石、奇峰、温泉著称。有国画始祖之称。泰山稳重,华山险峻,庐山的云雾,雁荡山的云瀑。南方山水秀丽,北方山水雄伟。

天然的山体有:

峰:山头高而尖者,给人以高峻感。山顶犹如人首,最能反映精神面貌的主体部分。

岭:连绵不断的山脉形成的山头。其山脊是登山观景的天然路线,俯视山谷丛林、溪流瀑布,沿山常布置小型建筑。如万里长城既是沿岭脊建成的伟大军事工程,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奇迹。

峦:山头浑圆者称峦。

悬崖:是山陡崖石突出或山头悬于山脚之外。给人以险奇之感。

峭壁:山体峭立如壁,陡峭挺拔。

岫:不通而浅的山穴,“云缭绕而出岫”洞:山上的洞穴有深有浅,深者婉转上下,穿通山腹,浅者仅为洞。谷壑两山之间的低处,狭者称谷,广者称壑。

阜:起伏不大、坡度平缓的小土山。

山麓山脚(山坡的下部):平原于山地的过渡带,山坡平缓,水源丰富,环境好,是名山大川的门户,也是修建庙宇的好地方。

高山悬崖有泉水流出,自然山势变形丰富。

3.山体的位置:

①位于全园的重心。这种布局一般在山体的四周或两面都有开敞的平地或水面,是山体形成大空间的分隔。可登临的山峰、山岭构成全院的竖向构图中心,并可与平地和水面以外的、临近园墙的山岗形成可呼应的整体。如:北京的紫竹院、天津的水上公园。

②居于全园的一侧,以一侧或二测为主要景观面,构成全园的主要构图中心。如:北京颐和园,北海的琼华岛。

4.山体的构成:

园林中的山体形态与平地、陡坡与岗阜应浑如一体,忌讳孤峰独起。因为园林须借用山体构成多种形态的山地空间,故山地要有峰、有岭、有沟谷、有丘阜。要有高低的对比,又要有蜿蜒连绵的调合。岗阜与平地使山体、山地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山体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力求高低起伏,层次丰富。

山道须之字形,回旋而上,或陡或缓富于韵律,并要适时适地设置缓台和休息性兼远眺静观的亭、台等建筑设施。山道要与山体植物绿化相结合,使游人在行进中时露时隐,视线时放时收。在陡峭的山道处,还须设置护栏和铁链。要充分利用山地的空间特点,运用山洞、隧道、悬崖、峡谷构成垂直空间、纵深空间与倾斜空间效果,使游人领略大自然的艰险境界。园林中的山体又是创造小气候的条件,尤其在寒冷干旱的北方,坐北向南的山谷可形成良好的小气候。5.庭院堆山的位置

庭山:是园林建筑前庭院内的叠石,。以姿态较好的树木配以玲珑的山石,多以观石为主,一般不宜太高,也有用浑厚雄壮的黄山石堆叠。

壁山:依墙壁叠石或就墙中嵌山石。《园冶》中说“峭壁山者,靠壁理也。籍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

楼山:叠石为楼阁的基础。或叠石成石洞、石屋建楼阁于高处,便于眺望,丰富主体构图的变化。也可叠石成自然的踏跺,作为楼阁的室外楼梯。

池山:水中叠石为池山。

6、堆山叠石的艺术手法

堆山以土石山为宜,有石有土。有石可成形,有土可生草木。可以有土包石,也可以有石包土。

宾主分明:要突出群山的主山和主峰,要有主、次、配分明,宾主的关系不仅表现再一个视线方向上,而且要在视线的范围内。

层次深远:群山要有层次,“山不在高,贵有层次”。宋代郭熙《临泉高致》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呼应顾盼:园林设景要有呼应,山体的脉络,岩层的走向,峰峦的向背俯仰,要相互关联,气脉相通。宾主之间有顾盼,层次之间相衬托。

起伏曲折:从山麓到山顶要有波浪似的起伏,山与山之间要有宾主层次,形成全局的大起伏。山的起角要有弯环曲折,形成山回路转之势.

疏密虚实:疏是分散,密是集中,虚是无,实是有。在园林中不论群山还是孤峰,都应有疏密虚实布置。山之虚实是指在群山环抱中必有盆地,山为实,盆地为虚;重山之间必有距离,则重山为实,距离为虚;山水结合的园林,则山为实,水为虚;庭院中的靠山壁,则有山之壁为实,无山之壁为虚。

未山先麓:山形追求“左急又缓,莫为两翼”,避免呆板、对称。

二、置石(点石)

在园林中将山石零星布置,称为置石。石在园林中,特别在庭院中是重要的造园素材。有:“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之说,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对石的运用是很讲究的。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人们对石的热爱却有增无减少。岩石作为造园的材料,我国要比西方早1500年。英国到了1770年,才首次肯定了岩石在园林中的艺术地位。

置石的方式可分为特置、群置和散置登四中形式。

1、特置

园林中特置的山石,也称孤赏石。是以姿态秀丽、古拙或奇特的山石、峰石

作为单独欣赏,常置于园林建筑前、墙角、路边、树下、水畔、草坪作为园林的山石小品以点缀局部景点。体积高大的峰石多以瘦、透、露、皱者为佳。特置山石可以半埋半藏以显露自然,成自然之趣。也可以与树木花草组合,别有风趣。更多的时候是设基座,置于庭院中摆设。

苏州的冠云峰、皱云峰、瑞云峰,上海的玉玲珑,北京的青芝岫、青莲朵、青云片等都是著名的峰石。

2、群置

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成群布置。由于山石的大小不等体形各异,布置时高低交错,疏密有致,前后错落,左右呼应,形成丰富多样的石景,点缀园林。3、散置

以山野间自然散置的山石为蓝本,将山石零星布置在庭院和园林的方式。自然界的散置山石分散在各处,有单块、三四块、五六块多至数十块,大小远近,高低错落,星罗棋布,粗看零乱不已,细看则颇有规律。明代画家龚贤所著就《画诀》言及:“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须联络。面宜一向,既不一向,宜大小顾盼。石小宜平,或在水中,或从土出,要有着落。”

第三节园林水景

水体能使园林产生很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和透景线,山的水而活,树木得水而茂,亭榭得水而媚,空间得水而宽阔。水体是造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园林中,水体除了造景以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水上运动。如钓鱼、划船、游泳、滑冰等。

园林中的水体还能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改良小气候。

由水体形成的各种水景可形成各种气氛,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如静水能给人以平静和亲切感,动水能造成活泼与欢快的的气氛。奔腾浩瀚的江河使人心胸开阔,精神焕发。形体广阔的水面能接受风、云、雨、雾的影响,有舟帆、鸟鸥等的景色变化。形体狭长的水体,则能显示出水流的奔驰状态和发出激石的声音,增加生动活跃的感觉。至于涓涓溪流和丁冬山泉则能增加环境的幽静气氛。

陆地表面的水体,依据其形体的大小和性质的不同,有江、河、湖泊、海、溪流、山涧、瀑、潭、水库、池塘、以及泉等。在作城市绿地规划时,要把这些形体不同、性质各异的自然水体结合进去,以丰富城市自然景观河园林游赏内容。

一、水体的类型

1、按水体的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

自然式的水体是天然的或模仿天然形状的河、湖、涧、泉、溪等,水体在园林中多随地形而变化。

规则式的水体是人工开凿成几何形状的水面,如运河、水渠、方潭、园池、水井及几何形体的喷泉、瀑布等。常与雕塑、花坛、喷泉等组景。

2、按水体的功能可以分为观赏的和水上活动用的

观赏的水体可以较小,主要为构景之用。水面有波光倒影又能成为风景的透视线。水中的到、桥、水岸线等都能自成景色。水体能丰富景色的内容,提高观赏的兴趣。

开展水上活动的水体,一般要有较大的水面,适当的水深,清洁的水质,水底及岸边最好有一层沙子,岸坡要和缓。进行水上活动的水面,在园林中除了要符合这些活动要求以外,也要注意观赏的要求,使得活动与观赏能配合起来。3、按水流的状态可分为静态的水和动态的水。

静态的水能反映出倒影、粼粼的微波、粼艳得的水光给人以明洁、清宁、开朗、幽深的感受。如湖泊、池沼、潭、井等。动态的水有急的水流,喷涌的水柱、水花或瀑布等,给人以明快清新、变幻多彩的感受,如溪涧、跌水、喷泉、瀑布等。

二、水体的景观特点

1、溪涧及河流

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水体。由山间至山麓,集山水而下,汇集成了溪流、山涧和河流,一般溪浅而阔,涧深而狭。园林中的溪涧,应左右弯曲,萦回于岩石山林间,环绕亭榭,穿岩入洞,有分有合,有收有放,构成大小不同的水面与宽窄各异的水流。对溪涧的源头,应作隐蔽处理,使游赏者不知源于何处,流向何方,成为循流追源中展开景区的线索。溪涧垂直处理应随地形变化,形成跌水和瀑布,落水处则可以成深潭幽谷。

城镇内的过境河流,过去均为水陆交通,现在应把河流结合到园林中去,成为园景,并把他引如园内,构成河湖系统。

2、池塘

池塘属于平静水体。有规则式和自然式,规则式有方形、圆形、矩形、椭圆形、及多角形等,也可在几何形的基础上加以变化。池塘的位置可结合建筑、道路、广场、平台、花坛、雕塑、假山石、起伏的地形及平地等布置。可以作为景区局部构图中心的主景或副景,还可以结合地面排水系统,成为积水池。自然式水池在园林中常依地形而建,是扩展空间的良好办法。

3、瀑布

瀑布是水的落差造成的,是自然界的壮观景色。瀑布的造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瀑布的形式有直落式、跌落式、散落式、水帘式、薄膜式以及喷射使式等。按瀑布的大小有宽瀑、细瀑、高瀑、短瀑以及各种混合型的涧瀑等。人造瀑布虽无自然瀑布的气势,但只要形神具备,就有自然之趣。

4、潭

潭即深水池。作为风景名胜的潭,必须具有奇丽的景观和诗一般的情调。

自然界的潭有与瀑相连的,悬空倒泻如喷珠飞雪,或白链悬空山鸣谷应,白尺狂澜从半山飞泻而下,十分壮观。如陕西麟游县的玉女潭,山东崂山的玉女潭(又名龙潭瀑),泰山黑龙潭。与泉相连的潭有云南昆明的黑龙潭,广西靖西的龙潭。与溪泉结合的潭有湖北昭君故里的回水沱的珍珠潭。潭的大小不一。大的如台湾的日月潭,面积为4.5平方公里。小的如瓮面积仅有数十平方米,如江西庐山玉渊潭。同为潭,各有成因,又各具特色。潭自古以来,以龙命名的居多,如黑龙潭、九龙潭、乌龙潭等,与月组成的景观也很多,如三潭印月、龙潭印月、双潭秋月等。重名的也很多,如云南就有两个黑龙潭。因潭景著名的风景区不下数十个。潭给人的情趣不同于溪、涧、河流、池塘,是人工水景中不可缺少的题材。

5、泉

泉来自山麓或地下,有温泉与冷泉之分。我国泉源相当丰富,仅温泉就有1000多处,大都辟作休疗养胜地,许多冷泉的泉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已经开发成饮用水,或作高档饮料,而大部分冷泉水都用来煮茶。

我国著名的泉有60—70处,各有特色,作为重要的游览胜地,已被汇入中国名胜词典当中。如因泉而著称并成为游览胜地的山东济南,济南素有泉城的美名,济南的趵突泉名扬海内外。河北邢台市郊区的百泉,因平地出泉无数而得名。山东泗水泉林,地下水透过石灰岩、砂层夺地而出,形成星罗棋布的大型泉群。

作为游览胜地的泉水,都有共同的特点,即泉源丰富,味甘清凉,清澈见底。作为景观观赏的泉。根据出水姿态的不同可分为,山泉、涌泉、喷泉、壁泉以及间歇泉等形式。如美国黄石公园的间歇泉(老忠实泉)每隔20分钟喷一次,高达20—46米。水量达12000加仑的热水柱,真是世界罕见。天然的泉与潭、溪、涧或河流相结合,则其意趣更浓。

人工泉的形式更为繁多。在现代园林中应用较多的是喷泉、壁泉、地泉和涌泉,其中尤以喷泉被视为现代园林的明星。喷泉不仅使空气湿润,而且提供多姿多彩的视听享受,如近几年来出现和应用的光控喷泉、声控喷泉、音乐舞蹈喷泉,如我国昆明世博园内大型音乐喷泉长达100多米,为世界之最。

●喷泉的喷水方式有喷水式、溢水式、溅水式三种类型。

大型喷泉在园林中常作主景,布置在主副轴的交点上,在城市中也可布置在交通绿岛的中心和公共建筑前庭的中心。小型喷泉常用在自然式小水体的构图重心上,给平静的水面增加动感,活跃环境气氛。水柱粗大的喷泉,由于水柱半透明状,背景宜深。而水柱细小的喷泉,最好有平面背景能够突出人工造型,如绿色的草坪,更能显示水柱的线条美。大型的喷泉,最能俘获游人的目光。无论在最复杂的或在最简单的环境中它们都是最活跃的因素。

三.园林水体的表现形式

园林水体布局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基本形式。多数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纯集中或只分散的占少数。小型绿地游园和庭院中的水景设施如果很小,集中与分散的对比很弱,不宜用模式定性。

1.集中形式:

又可分为两种集中形式。

整个园以水面为中心,沿水周围环列建筑和山地,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这种布局形式,可使有限的小空间具有开朗的效果,使大面积的园林具有“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气概。

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水面居中,周围有建筑以回廊相连,外层又用岗阜环抱。虽是面积不大的园中园,却感到空间的开朗。北海也是周边式布局,水面居中,因实际面积大,故有开阔、汪洋之感。

水面集中于园的一侧,形成山环水抱或山水各半的格局。如:颐和园,万寿山位于北面,昆明湖集中在山的南面,只以河流形式的后湖,也称苏州河,在万寿山北山脚环抱,通过谐趣园的水面与昆明湖大水面相通。

2.分散形式:

是将水面分割并分散成若干小块和条状,彼此明通或暗通,形成各自独立的小空间,空间之间进行实隔或虚隔。也可形成曲折、开合与明暗变化的带状溪流或小河相通,具有水陆迂回、岛屿间列、小桥凌波的水乡景象。如,颐和园的苏州河,陶然亭百亭园中的溪流、瀑布。

在规则式园林中,分散的水景主要表现在喷泉、水池、壁泉、跌水等形式上。

至于水体的形状表现,不论集中的水面还是分散的水面,均依园林的规则式和自然式的风格而定。规则式园林,水体多为几何形状,水岸为垂直砌筑驳岸。自然式园林,水体多呈自然曲线,水岸也多为自然驳岸。但也有时在自然式园林中,不论是集中的大水面,还是分散的小水面,也有采用或部分采用垂直砌筑的规则式驳岸,甚至有些分散的小水面在某些自然式空间中采用几何形状。如:颐和园中的杨仁风庭院水池,一半是方形的,另一半是假山石砌筑成的自然式的。

四.水系的设计要求:

1.主次分明,自成系统

水系要“疏水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水体要有大小、主次之分。并做到山水相连,相互掩映,“摸山范水”,创造出大湖面、小水池、沼、潭、港、湾、滩、渚、溪等不同的水体,并组织构成完整的体系。

2.水岸溪流,曲折有致

水体的岸边,溪流的设计,要求讲究“线”形艺术,不宜成角、对称、圆弧、螺旋线、等波状、直线(除垂直条石驳岸外)等线型。

3.阴阳虚实,湖岛相间

水体设计讲究“知白守黑”,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间,景致万变。一般园林中水体设计可以根据水面的大小加以考虑。古典皇家园林颐和园水面占

全园的1/3,约200公顷,所以水景分岛、堤、湖、河、湾、溪、瀑布、池等,驳岸有石条垂直驳岸、山石驳岸、矶等形式,使水景丰富多彩。有的水体还创造洲、渚、滩等景观。

大型园林的水体忌讳“一览无余”,岛的作用,增加湖面的层次,同时又组织了湖面的空间。一般小型园林,如苏州宅园,也在湖、池中点缀小岛、或山石,尤其假山驳岸或悬崖峭壁、山洞等处理,使水景更引人入胜。

4.山因水活,水因山转

传统的中国园林山水创作,山与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体相互组成有机整体,山的走势、水的脉络相互穿插、渗透、融汇,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源的水。五、水面的分隔与联系

在园林中常将大的水面空间加以分隔,形成几个趣味不同的水区,增加曲折深远的意境和景观的变化。如颐和园的昆明湖以十七孔桥接以孤岛成为与南湖的分割线,以西堤与小堤,形成昆明湖、南湖、上西湖、下西湖四个湖区。又杭州的西湖,以苏堤、白堤和湖心亭、三潭印月将湖面分隔成不同的空间。水面得分隔与联系主要有岛、堤、桥、建筑及植物等形成。

1.岛

●岛的作用

岛在园林中可以作障景、隔景划分水面的空间,使水面形成几种情趣的水域,水面仍有连续感,但能增加风景的层次。尤其较大的水面,可以打破水面平淡的单调感。岛在水中,四周有开阔的环境,是欣赏风景的良好的眺望点。岛布置在水面即是水面的景点,被四周的游人所欣赏。岛也是游人很好的活动空间。

●岛的类型

土山岛:以土为主,高度受宽度限制,需要和缓升起,山上可以种植花木。土山因土壤的稳定坡度受限制不易过高,而且山势较缓,但可以大量种植树木,丰富山体层次和色彩。

山岛石山岛:以石为主,可以有陡峭的悬崖峭壁,一般以小巧险峻为宜。故以山石相结合的岛山更为理想。在山岛上可设建筑,形成垂直构图中心或主景。

平岛:泥砂淤积而成的坡度坦缓的岛,岸线圆滑,曲折而不重复。岸坡平缓地伸如水中,使水陆之间有非常的接近感。平岛的建筑常临水布置,以表现水面

平易近人的特点,植物种植要选择耐水湿的树种。水边可以布置一些水生植物,以形成茂盛的水景。较大的平岛要能保持野趣的风貌,可有飞鸟、水禽的巢穴,增加生动自然的景色。

半岛:一面连接陆地,三面临水,岛陆之间有通道,便于游览。半岛端点可适当抬高成矶石,矶下有部分平地临水,可上下眺望,又有竖向的层次感。也可在临水的平地上建廊、榭,探入水中。半岛的布置可参照山岛和平岛。

岛群:成群布置的分散的群岛,景观变换无穷。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由数个岛连接成岛中湖或湖中岛,形成内外不同的景色。

礁:水中散置点石,或以玲珑奇巧的石作孤赏石的小石岛,在较小的整形水池中,常以小石岛来点缀或以山石来作水中障景。

●岛的布置

水中设岛忌居中、整形,一般多在水面的一侧或重心处,以便使水面有大片完整的感觉,或按障景的要求考虑岛的位置。岛的数量不宜过多,应视水面的大小和造景的要求而定。岛的形状不要雷同,岛的大小与水面的大小应成适当的比例,一般情况下岛宁小勿大,可使水面显得大些。岛小便于灵活安排。岛上可建亭立石种植花木,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岛大可设建筑,叠山引水以丰富岛的景观。

2、堤

堤可以划分空间,将较大的水面分隔成不同景色的水区;堤还可作为游览的通道;堤还是园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堤上植树可增加分隔的效果,长堤上植物叶花的色彩,水平与垂直的线条,能使景色产生连续的韵律。堤上路旁可设置廊、亭、花架、凳椅等设施。

园林中多为直堤,曲堤较少。为避免单调平淡,堤不宜过长。为便于水上交通和沟通水流,堤上常设桥。堤上如设桥较多,桥的大小形式要有变化。堤在水面的位置不宜居中,多在一侧,以便将水面划分成大小不同、主次分明、风景有变化的水区。堤岸有缓坡或石砌的驳岸,堤身不宜过高,以使游人接近水面。

3、桥

桥既可以分隔水面,又是两岸联系的纽带。桥还是水面上一个重要的景观,

使水面隔而不断。

园林中桥的形式变化多端,有曲桥、平桥、廊桥、拱桥、亭桥等。

如为增加桥的变化和景观的对位关系,可设曲桥,曲桥的转折处可设对景。

拱桥不仅式船只的通道,而且在园林中可打破水面平淡、平直的线条,拱桥在水中的倒影,都是很好的园林景观。

将亭桥设在景观视点较好的桥上,便于游人停留观赏。廊桥有高低转折的变化。

桥一般建在水面较狭窄的地方,但不宜将水面分得过于平均。桥的色彩要与水面和周围的建筑取得协调统一,在水面较小的地方更要注意桥的色彩。

4.汀步

小水面的分隔和近距离的浅水处多用汀步。

六、水岸处理

园林中水岸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水景的面貌。

1、水岸的形式

草岸:草岸是将岸边整成略有高低起伏的斜坡,在坡上铺上草皮。草岸较质朴自然而富有野趣,但只适用于水位比较稳定的水体,如池塘与沟渠等。

假山石驳岸:假山石驳岸是传统园林中常用的水岸处理方式。就是将山石犬牙交错,参差不齐的布置在岸边,形成一种自然入画的景观效果。

石砌斜坡:先将水岸整成斜坡,然后顺着斜坡,用不规则的岩石切成虎皮状、条石状、冰纹状等的护坡。石砌护坡坚固且具有亲水性。适用于水位涨落不定或暴涨暴落的水体。

垂直驳岸:以石料、砖、混凝土等砌筑的整形驳岸,垂直上下。

阶梯状台地驳岸:将高岸修筑成阶梯式台地,即可使高差降低,有能适用水位涨落。适用于水岸于水面高差较大,水位不稳定得水体。

混凝土斜坡:大多用于水位不稳定的水体,也可作为游泳区的底层。

挑檐式驳岸:水延伸到岸檐下,檐下水光略影,如同船只,能产生绿地在水面上的漂移感。

2、景物的安排

水面四周的景物安排在园林造景中非常重要,水景常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复习资料 1·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构成要素:地形、水体、植物、建筑、园路 2·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是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量的的各种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4·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a生态效益:净化空气、水体和改良土壤;调节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噪声;安全防护b社会效益:创造城市景观;提供休闲、保健场所;文化科教园地c 经济效益 5·城市绿地分类:公园绿地(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 6·城市绿地定额指标:a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B城市居民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除以城市非农业人口数c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D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之和除城市用地总面积 指标作用:反映了一个城市绿化数量和质量,以及一个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环境质量以及城市居民生活保健水平,也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质量的标准和城市居民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 7·影响城市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a国民经济水平b城市性质c城市规模d城市自然条件e 城市绿地现状和绿化基础 8·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原则:a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b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c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市民休息游览的需要d 远景目标与近期安排相结合,创造特色e发挥其综合功能的前提下,结合生产,创造财富。9·城市园林布局的形式:块状绿地布局(大连、上海。。)、带状绿地布局(西安,南京,苏州)、环状绿地布局、楔形绿地布局(合肥)、片状绿地布局、混合式绿地布局(北京)10·公园:是指可以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教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11·公园规划容量C=A除以Am(A为公园面积,Am为人均占面积) 12·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游览者多样化休闲预科要求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活动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观光形式。它以文化移植,文化复制文化陈列以及高科技等手段,13·居住区用地的组成:a居住区建筑用地b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c道路及广场用地d 居住区绿化用地 居住区的布置形式:行列式、周边式、混合式、自由式、庭院式、散点式布置、 居住区的规模:按人口规模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等。 居住区总体规划的原则:坚持社会性原则、坚持经济型原则、坚持生态性原则、坚持地域性原则、坚持历史性原则、 14·城市广场的类型: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文化休闲广场、宗教广场、附属广场 现代广场的基本特点:共性:场地开放、性质公开、功能综合、空间丰富、文化休闲个性:标志性、地方性、人文性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生态型原则、特色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主题性原则、尺度适配性原则、步行性原则、文化性原则

(整理)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报告

天大六村居住绿地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与方法 1 调研背景 居住绿地(G41)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是居民日常休憩娱乐的理想选择。它方便了人们的日常户外活动,丰富了人们居住生活的空间,提供了优美的生态环境。 同时,居住绿地也是居住区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居住绿地包括居住小区游园,宅旁绿地,居住区内公建庭院,居住区道路绿化用等。 居住绿地与居民日常的户外游憩,社区交流,健身体育,儿童游戏休憩密切相关,同时也对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美化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调研对象 天大六村位于南开区天津大学西面,是一个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的居住小区。其中有一处公共庭院,为人们日常户外健身休闲活动和居民交流的场所。我们选取该公共庭院为调研对象,从空间绿地功能、空间形态、服务对象、利用效率、公众评价等方面,对选定对象进行实地考察与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具体策略。 3 调研方法与思路 通过对实地考察和与居民进行访谈,我们了解了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使用情况,综合各方面观点,进行编辑梳理,分析天大六村公共庭院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谈论分析,征求居民意见等途径寻找措施,加以解决。 图1—1天大六村及绿地

二基地概况 天大六村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西邻天津大学,东邻天津大学化工实验厂,南邻南开大学,北至湖滨道。该居住小区占地5.7公顷,其中的公共庭院面积为0.33公顷,位于居住小区的东北角,是小区内的核心开敞空间,也是居住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该小区绿化覆盖率为10%,容积率为2.07,虽然建设年代久远,但是其中的建筑组合方式以及小区的生态绿化环境都比较好:建筑排布有秩序同时又富于变化,宅前绿地也种植了草坪和高大树木。以我们主要调研的公共庭院为例,庭院四周有建筑围合,其中南,北,东三面是檐墙面对庭院,西面则为建筑山墙面对,由于庭院在小区的东北角,因此小区中的居民可以从庭院西面进入庭院。同时庭院北面正对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之一,为小区提供了一个从开敞向半私密再向私密的过渡空间。 该公共庭院的地面主要为硬质铺地为主,四周边缘种植有一圈低矮的灌木,内部的绿化以高大的树木为主,种植较为密集。同时在部分树木周围设置了木质座椅,供人们休憩乘凉。还有部分石质的座椅,供人们日常的娱乐活动和交流。总体来看,该庭院的各种设施比较宜人,是人们在居住小区内活动的理想场所。 三调研内容及主要问题 1 绿地的功能与主要服务对象 绿地为居住小区内居民活动的重要户外活动场所,也为小区提供了宜人的自然环境。该公共庭院中种植的树木较多,对调节居住小区内的小气候有很好的作用,在炎热干燥的夏季,浓密的树木为居民带来了凉爽和湿润的舒适环境,与外部燥热的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密集种植的树木也起到净化空气,降低噪声的作用,阻隔居住小区外部对内部产生的干扰和不良影响。因此这个庭院受到了居民们欢迎和好评。 该公共庭院主要为居住区的居民使用,同时由于该小区靠近天津大学学生生活的区域,因此有时也为学校内的学生使用。但与校园内热闹的景象不同,这片庭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空间,保证了小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到打扰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凄凉偏僻。 2 植被的分布情况 庭院内的绿化植物以高大乔木为主,其余只在四周种植了约半米宽的绿带,其中以草地为主,间或种植了一些低矮的灌木。而树木的种是很密集的,从谷歌卫星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几乎已经全部被绿色所覆盖。沿东西向走在庭院中,每隔几步就可以看到成行排列的树木。树木分布比较均匀,南北基本成行,但是每一列没有对齐。密集的树木形成了很好的光影效果,和舒适的环境。在现在的大多数居住小区中这是很少见的。然而,尽管庭院内的树木较多,但是草地和其他植物过少显得庭院中的绿化比较单调,空间层次也比较单一。 同时在庭院的东南角还有一处以假山石的堆叠为主的圆形花坛, 图2—1天大六村绿地鸟瞰图 图2—2 天大六村绿地卫星地图 图3—1公共庭院是居民日 常活动的重要场所 图3—2 庭院周围的低矮灌木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调研

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调研

目录 第一章绪论 (4) 1.1调研背景及意义 (4) 1.1.1调研背景 (4) 1.1.2调研意义 (4) 1.1.3调研目的 (4) 1.2广场概况 (5) 1.2.1调研范围 (5) 1.2.2广场简介 (5) 1.3调研思路与方法 (6) 1.3.1调研思路 (6) 1.3.2调研方法 (6) 第二章调研与分析 2.1服务对象 (6) 2.2空间形态 (6) 2.2.1路网布置 (6) 2.2.2绿地及其周边空间结构分析 (7) 2.2.3景观小品节点 (7) 2.2.4植物植被 (9) 2.2.5设施方面 (10) 2.3调研问卷总结分析——绿地功能空间存在的问题 2.3.1 绿地的重要性 (11) 2.3.2社交功能方面 (11) 2.3.2景观搭配方面 (11) 2.3.2使用功能方面 (11) 2.3.2设计艺术方面 (12) 2.3.2绿地的维护 (13) 第三章解决建议 3.1 设计建 议 (13) 附录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调研背景 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彩, 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还能使大学生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也会在闲暇时给大学生带来自然享受。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环境风华绝代,校园占地面积约147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约70万平方米,校园内绿树成荫,春天海棠飘香,金秋荷花绽放,四大湖掩映其间,环境优雅。 1.1.2调研意义 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本次调研希望从引导师生选择积极、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入手,强化环境管理, 使生态绿色文明理念走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用良好的环境感化人、陶冶人,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1.3调研目的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校里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就取决于校园这个花圃的环境质量。优质的学校环境质量, 一方面是指良好的物化条件, 即学校应建设好生态型学习场所、运动场所及休息场所; 另一个方面是要营造浓郁的生态型校园文化氛围。本文选取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中心景观为例,探讨增加城市园林绿化部分生态附加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1.2广场概况 1.2.1调研范围天津大学北洋广场所在地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公园绿地绿化规划设计规范 1.1 总体规定 公园绿地按类型可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五类。 (1)综合公园面积宜大于10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结合花坛、花镜等形式,丰富公园整体绿化效果。 (2)社区公园的面积随居住区人口数量而定,面积大于0.5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70%,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 (3)专类公园包括儿童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盆景园、历史名园等多种特定主题的公园,其中儿童公园全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植物园面积宜大于40公顷;盆景园面积宜大于2公顷;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种植手法,依据不同的公园主题灵活的配置,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4)带状公园的绿地率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手法。 (5)街头游园应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提供短暂休憩的设施。其面积宜大于0.1公顷,其绿地率应不低于65%。绿化宜采用自然式的手法。 1.2植物配置 (1) 公园绿地乔木与灌木的比例约为1:3(数量比)或7:

3(面积比),常绿树与阔叶树的比例控制在1:3(数量比)比较符合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的特征,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的数量比例约为10:1。 乔木是园林树木的骨干,它具有良好的改善气候调节环境的功能。公园绿地乔木覆盖面积不低于绿地面积的60%,速生树种与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比例约为3:4:3(数量比)。 长春南湖公园鸟瞰 (2) 乔木应大量种植胸径8-12cm的壮龄树,胸径在15-20cm的苗木可少量搭配,胸径在20cm以上的大树根据景观 需要个别搭配,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成活。古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26、桃树不是抗SO2的树种。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知识点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先写总结——————————————? 入口设计、功能分区、景色分区、园路设计、地形处理、种植设计。? —————————正文开始———————————? 一、公园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一)概念?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以上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性公园的功能? 1、政治文化方面? 2、游乐休憩方面? 3、科普教育方面? (三)综合性公园的类型? 1、市级公园? 2、区级公园? (四)面积和位置的确定? 1、面积? 面积不少于10hm2,10-50m2/人。? 游人容量为服务范围的15%-20%;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全市性综合公园至少容纳10%的游人。? 结合城市规模、性质、用地条件、气候、绿化状况、公园在城市中的位置与作用等因素来考虑。? 2、位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考虑。? 方便居民使用? 利用不宜于工程建设及农业生产的地形? 具有水面及河湖沿岸景色优美的地段? 现有树木较多和有古树的地段? 有历史遗址和名胜古迹的地方? 公园规划应考虑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留有发展用地)? (五)公园的游人容量? 公园游人容量是指游览旺季高峰期时同时在公园内的游人数。?

公园游人容量是确定内部各种设施数量或规模的依据,也是公园管理上控制游人量的依据,通过游人数量的控制,避免公园因超容量接纳游人,造成人身伤亡和园林设施损坏等事故,并为城市部门验证绿地系统规划的合理程度提供依据。? 公园游人容量应按下式计算:? C=A/Am? 式中C——公园游人容量(人);? A——公园总面积(㎡);? Am——公园游人均占地面积(㎡/人)。? (六)项目与活动内容? 1、活动内容? 观赏游览、安静休息、文化娱乐、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体育活动、政治文化和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园务管理? 2、设置因素? 当地人们的习惯爱好? 公园在城市中的地位? 公园附近的城市文化娱乐设置情况? 公园面积的大小? (七)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贯彻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 继承和革新我国传统造园艺术,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表现地方特色和风格? 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设置人们喜爱的各种内容。? 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 切合实际,分期建设? 与周围环境(建筑群、道路网、绿地)相协调? ——————————————————————————————————————————————————————? 二、综合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一)条件分析? 任务书(建园的审批文件、投资额)? 历史沿革、社会人文条件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教学单位:美术学院 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 2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围,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 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 当当价 ¥41.70(8.5折) 作者 同济大学,李铮生主编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明日之城——一部关于20世纪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史当当价 ¥86.40(8.0折) 作者 [英]霍尔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ISBN 9787560840390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 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 3、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当当价 ¥61.90(7.9折) 作者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1 ISBN 9787112124152 4、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纪念版) 当当价 ¥27.60(8.0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作者

(加)雅各布斯(Jacobs,J.)著,金衡山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1 ISBN 9787544701211 5、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耶路撒冷、蒙特利尔、新加坡、香港、北京、牛津、柏林、巴黎、纽约,寻找这些城市中人的“归宿感”和“身份认同”) 当当价 ¥25.20(7.2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35.00 作者 (加)贝淡宁,(以)艾维纳著,吴万伟译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1 ISBN 9787229055196 所属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 社会调查与社会分析 6、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城规大师以近60年的专业经验为依托,与读者分享他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城市热爱者的心得体会。) 当当价 ¥40.80(8.5折)钻石VIP专享折上9.5折 定价 ¥ 48.00 作者 (美)雅各布斯著,高杨译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1-1

笔记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杨赉丽 第一章城市规划基本知识 一、城市 1、城市的概念和定义:“城”和“市”起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防御功能;市——贸易交换功能。 定义: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体系。 2、城市的内涵:①人口数量;②产业构成;③行政管辖 3、城市化(城镇化)的定义: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包括四个方面: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农转非);②产业结构的转变(一产变二三产);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第一产业: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包括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副业;第二产业:工业,生产资料加工,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涵盖广泛,从业人口最多。) 4、城市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X100% 5、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规律——“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 ①起步阶段: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30%左右 ②加速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提高极快而加速增长,城市化水平30%-60% ③稳定阶段:由于农业现代化过程基本完成,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而趋于缓慢或 停滞。 6、城市问题(会列举即可):住宅、交通、城市污染、城市灾害、社会秩序混乱、就业……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马丘比丘宪章》、《京都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城市功能(《雅典宪章》):生活(居住)、工作、游憩、交通 8、城市规模: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 依据人口规模划分:>100W人——特大城市;50-100W人——大城市;20-50W人——中特城市;10-20W人——小城市 二、城市规划 1、定义: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得以城市层次为工作对象的空间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

绿地规划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 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 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

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闻名于世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绪论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依附于自然(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 人类依赖于自然(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人类开始离开自然(农耕时代及城邑的建立) 人类破坏自然(工业化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二、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Park Movement) 奥姆斯特德主持建造了纽约中央公园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图) ※田园城市构思(The Garden City) 农田环抱城市,面积比城市大5倍; 人口控制在3.2万人左右; 城市直径不超过2公里; 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多达60公顷; 宽阔的林荫道、放射状的林间小径、住宅、庭院、菜园等。(图) ※雅典宪章(1933年) 现代城市要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明确提出要在城市中建造公园、运动场和儿童游戏场; 要求把城市附近的河流、海滩、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优美地段开辟为公共绿地。※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世界环境宣言(1992年) 三、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1、历史轨迹 古典园林的萌芽——囿 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活动 开凿池沼作养殖灌溉之用 筑高台供祭祀之需 建简单建筑为休息观赏之备 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图) 自然山水园的兴起——魏晋南北朝的园林 自然山水园的发展——唐宋园林

古典园林的辉煌时期——明清园林(多图) 2、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宫苑——壮丽精巧 私家园林——简朴淡雅 寺庙园林——天然幽致 3、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 效法自然的布局 诗情画意的构思 园中有园的手法 建筑为主的主景 因地制宜的处理 四、国外的园林历史发展与特色 世界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体系 欧洲园林体系 西亚园林体系 日本庭园(图:枯山水) 西亚园林的特色(图:阿尔罕布拉宫、泰姬陵)院落式的布局 设有中庭 整形的人工水池和喷泉 各种植物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特色(图:埃斯特别墅)恰当地运用地形辟出台地、 整齐地格局和建筑设计的原则、 结合地形组织多种理水形式、 模样绿丛植坛、运用明暗浓淡不同的绿色配置、 运用大小比例的不同引起对规则布局感的消失 法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及特色(图:凡尔赛宫) 勒诺特: 在丛林中辟出风景线 运用原野上自然的水体形式 构图中心的雕塑喷泉 乡土树种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特色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文件

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2000年11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国家、山东省、济南市所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调整而成。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6.4.28) 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1992.8.1) 5、国家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6、国家行业标准《城市分类标准》 7、《山东省城市绿化管理办法》(1999.7.2) 8、鲁建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技术纲要>(试行)的通知》(1994.1.8)

9、《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994年—2010年)》 10、《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2010年)》 11、《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规划(1996年—2010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市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为济南市全部行政辖区,面积8227平方公里。 市区为济南市行政五区,面积2119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以古城区及商埠区为核心,东至机场路,西至玉符河,南至分水岭及崔马庄,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526平方公里,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范围。 第五条规划期限与城市规模 本规划适用规划期为2000—2010年,其中: 近期为2000—2005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198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86平方公里。 远期为2006—201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平方公里。 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宗旨,美化城市景观、方便群众游憩为目的,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把大环境绿化与城市绿化相结合,大力植树造林,提高绿化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泉、湖、河、城等自然环境要素,突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特色,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历史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形成融山、泉、湖、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专业术语.

项目七公园规划设计 名词术语 1.国家公园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保护区域。 2.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想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城市绿地。 3.公园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4.儿童公园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化活动的公园。 5.动物园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 6.植物园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 7.墓园园林化的墓地。 8.盆景园以盆景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类公园。 9.盲人公园以盲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配备以安全的设施,可以进行触觉感知、听觉感知和嗅觉感知等活动的公园。 10.花园以植物观赏为主要功能的小型绿地。可独立设园,也可附属于宅院、建筑物或公园内。 11.历史名园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 12.风景名胜公园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 13.纪念公园以纪念历史事件、缅怀名人和革命烈士为主题的公园。

14.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 15.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想设施的狭长型绿地。 16.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公园。 17.岩石园模拟自然界岩石及岩生植物的景观,附属于公园内或独立设置的专类公园。 18.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料及答案教学提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资 料及答案

一:识记题 1、在城市用地实用性的评定过程中,通常办法是将用地按优劣条件分成的种类为3种。 2、油松不具有防火性。 3、乔木与有窗建筑物外墙的最小间距为3.0 m。 4、树带式种植带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 m。 5、在城市用地中按照土地的使用性质进行分类,农业生产用地不属于城市用地。 6、适合于在儿童公园栽植的植物是南天竺、樟树、桂花等等。 7、“田园城市”的提出者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 8、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9、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8-15m2。 10、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的途径不包括充分进行宣传保护。 11、分车带在高速干道上的分车带不应该种植乔木,分车带以种植草皮为优。 12、城市劳动人口不是风景区中的人口构成。 13、农、林、牧、渔、水利业属于城市产业类型中的第一产业。 14、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0-25m2。 15、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特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100万以上。 16、选择耐旱植物不是工厂企业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的基本原则。 17、城市园林绿地布局,要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经济发达不是其基本要求。

18、城市园林绿化的树种选择原则不包括名贵树种。 19、有利于创造人文环境-社会价值不是工厂绿化意义主要表现。 20、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21、城市绿地类型中,不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是居住区绿地。 22、在行道树树种的选择中,当苗木刚出圃时,一般合适胸径为12-15cm。 23、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绿地一般控制在每人不得小于9m2。 24、风景游览绿地不参与建成区的用地平衡的绿地。 25、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形式上不包括点状绿地布局。 的树种。 26、桃树不是抗SO 2 27、将人口规模进行分类,大城市的城市人口数为:50万~100万。 28、在公路绿化中,交叉处应留出足够的视距,在遇到桥梁、涵洞等构筑物时,不得种树的距离是5m。 29、在居住区组成中,居住区建筑用地一般占居住区总用地的50%。 30、在城市单项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一般控制在每人18-28m2。 31、我国城市规划有关标准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32、在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对城市印象影响最大的因素,大致包括以下5个部分。即:道路、边界、中心、区域和标志物。 33、苗圃中辅助生产面积用地一般占到总用地面积的20%。 34、工厂企业的组成包括:厂前区、生产区、露天堆料场及仓库区、绿化美化地段。

绿地规划---公园绿地规划设计

第八章城市公园规划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公园规划布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城市公园的功能分区与艺术布局规划。 讲授要点:公园的发展、规划设计规范、规划设计程序、综合性公园与各专类、专项公园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8.1 城市公园的概述 8.1.1公园的概念 城市公园: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境域。即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又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 8.1.2城市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一)世界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囿(世界最早的公园雏形)-周文王之囿 广场,供市民共同生活或祭典之用(一定的公园功能)-古希腊都市之广场(Agora)。 田园地带(guid)供市民野外休养使用的公园形式--中世纪城外开放的田园地带 庄苑(villa)(具公园的精髓)-文艺复兴时期的庄苑和凡尔赛娱御苑(villa) 1843年,英国利物浦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Birkinhead PARK),标志着第一个城市公园正式诞生。19世纪前期英、法始创近代公园:伯肯海德公园(第一个城市公园),摄政公园,肯辛顿公园等 发展:造园新风格的酝酿、城市公园体系的确立、城市公园运动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1822-1903):沃姆斯特德设计,首例按近代公园构想建设的公园,随后提出城市公园体系的构思. 英国城市公园建立:是城市的肺,供市民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草地允许人人通过(1925)。公园具备赏景和娱乐两方面的设施。 德国一战后公园建设质和量都前茅:具有了完整行的公园 日本公园的发展:1875-1903开放公园均是以旧寺苗为中心的花园,1903年后出现参照西方公园规划建设的公园如日比谷公园。 (二)我国公园发展历程 殖民公园:1868年上海公共租界建造的“共花园”(现黄埔花园) 近代公园:我国近代公园建设开始较晚,于1914年北京紫禁城西南的社稷坛开放为公园,后改名为中山公园。陆续开放北海公园,颐和园。随后上海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虹口公园、法国公园(复兴公园)、极斯非尔公园(中山公园) 现代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园建设较快,全国大约公园1009个,人均公园绿地约为4.6平方米。 6.2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社会文化功能:休闲游憩功能 ?经济功能:防灾、减灾功能 ?环境功能: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功能 8.3 公园的类型与职能划分 8.3.1城市公园类型 见表格 8.4 公园的系统配置 8.4.1城市公园的服务半径 根据公园的规模、职能以及城市的地理交通状况,每个公园应该具有服务辐射区域的直径,称为服务半径。依靠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课件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2)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城市园林绿化是全社会的一项环境建设工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生存的需要。城市园林绿化不是单为一代人,而是有益当代,造福子孙,不是一家一户的生活环境美,而是要改善整个城市、乡村,甚至整个国土的生态环境。所以,它的效益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具有多层次、多功能和多效益等特点。 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所以它具有自然属性;它又能满足人们的文化艺术享受,因此具有文化属性;它也具有社会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大综合效益。 第一节生态效益 城市是人口高密区,它对绿地的需求,不仅仅是给市民提供游憩空间、休闲场所、美化环境、创造景观等,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 一、维持碳氧平衡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碳氧平衡,是在绿地与城市之间不断调整制氧与耗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氧是生命系统的必然物质,其平衡能力的大小,对城市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影响。通常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0.03%左右,氧气含量为21%。随着中国城市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发展所放出的废水、废气、燃烧烟尘和噪音也越来越多,相应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它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而且直接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大量氧气,就会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不仅可以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而且会使环境得到多方面的改善。 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或25平方米的草坪,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事实上,加上城市生产建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 世界上60% 的氧气是由森林供给的。 每公顷园林绿地吸收二氧化碳900kg/d,产生氧气600 kg/d。 不同类型的绿地,功能不同。落叶乔木〉常绿树〉灌木〉草坪〉花竹类二、调节温度,缓解“热岛效应” 地形、植被、水面等,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域气候的影响尤大。夏季人们在公园或树林中会感到清凉舒适,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树冠上时,有30%—70%的太阳辐射热被吸收。树木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使公园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另外,由于树冠遮挡了直射阳光,使树下的光照量只有树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名词解释 1.城市绿地:城市绿地是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式,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 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2.城市化:即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又可称为 城镇化。 3.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4.人均绿地面积:指城市中每人平均可拥有的绿地面积。 5.组团绿地:组团绿地是结合居住建筑组群来布置的,主要供住宅组团内居民活动和休息 的场所,主要为儿童及老年人就近休息,用地不需太大。 6.景观分区:公园按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景观区域形成各种风 景环境和艺术境界以此划分为不同景观。 7.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主要利用街道交叉点、桥畔、倾斜或市区其他不规 则的的用地加以绿化美化,供人们休息、交谈、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娱乐活动的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和沿街绿化用地等。 8.宅旁绿地:重点在宅前,可分为底层住户庭院、游憩活动场地、住宅建筑周边的绿地及 生活杂务用地等,它在居住绿地内总面积最大,又是居民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室外空间。 1.道路绿化断面的布置形式有那些? 答:①一板二带式 一板二带为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带,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与人行道分割线上种植行道树。其优点是:简单整齐,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又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交通管理。 ②二板三带式 即分成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中间以一条分车绿带分隔,构成二板三带式绿带。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由于各种不同车辆,同向混合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 ③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车绿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行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故称三板四带式。此种形式占地面积大,却是城市道路绿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