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1)定稿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1)定稿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1)定稿

1:语文味的概念

随着语文新课标和语文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教学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但活波和改变的背后,欠缺语文味,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这样,语文课堂变味,课堂效率下降,令人担忧。其实,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不像数理化课程的内容都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相去较远,也比政治、历史等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语文味儿?概念的提出者程少堂先生说:?就语文教学而言,如何落实新课标的任务,最重要的是要体现语文特点、语文规律,不能忘了语文课还是语文课。换言之,无论你运用什么新观念新方法,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语文味儿?这把最有说服力的?尺子?则可以帮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面前擦亮双眼,看清本质,找准方向,是我们在一轮轮语文教改浪潮中博采众长,勇立潮头的最易于掌握而又最有力的法宝。

那么,语文味是什么呢?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什么样的课堂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呢?

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明确的提出了语文味的概念,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味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那么,怎样为语文课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呢?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个人肤浅的看法。

2:怎样教出语文味?

2.1、备课出新——教学设计要备出“语文味”

我们要让语文课堂散发她的“语文味”,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教师备课要备情感,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在语文教案上其中一条教学目标就是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课文中懂得什么道理或受到什么启示。而重点往往也是这一条.所以整堂课都是围绕着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深挖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来教。我觉得这些是思想品德课的重点,不是语文课的重点.可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这上面,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而语文的事,如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生词等却轻描淡写。课文学完了,书读不流利,更不要说有感情了。字不能写工整,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也大有人在。

学好语文的标志就是会听、会说、会读、会写。那么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教材这个例子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听说读写,逐渐形成语文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因此让我们备出带足语文味的教学目标。

2.2课堂教学要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要大胆创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课堂上来。

2.2.1精心谋划语文课堂的开始与结束

“万事开头难”,语文教学课堂是一篇优美的旋律动听且有思想情感的华章,教师对于每一节语文课堂开始与结束的设计对一节课能否顺利进行、能否达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恰当而新颖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让学生首先听到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定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也就能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了课堂教学,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

好的导语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而好的课堂结束语,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教学效果更精彩。结束语的设计要做到能启迪学生人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语言富有诗意与张力,抓住学生的心理进行编排,使结束语得到应有的发挥。俗话说的好“编

筐编篓,重在收口”。好的语文课需要好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也需要教师们用心的对待

2.2.2拓宽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方面,语文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不少的课文,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很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采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培养想像能力的另一个途径是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这有其可取的一面,然而也会对学生形成束缚,尤其是写前指导和写中指导对学生的束缚更大,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放开胆子,大胆想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不管是童话还是寓言、小说、散文、议论文乃至说明文,只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有新的创意,就该给与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进一步写出更好的作文来。

0.

2.2.3:运用先进的现代手段

现在的语文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让多媒体进入课堂,使语文课超越时空限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的沉闷不足,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味应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最关键的之处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这样,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层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具有了获取人生幸福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作为语文教师,应义不容辞的使自已的课堂充满“语文味”。

3:语文味课堂的发展目标及总结

让语文课堂上语文味,让学生通过浓厚的语文氛围去更真实的体会到语文所带给他们的思想感染力和震撼力,让学生体会到大语文之美是语文的根本所在,也是语文的发展目标之一。课堂上出语文味,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味是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环环相扣的教学发展过程。语文味课堂的发展前景及目标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3.1构建有“语文味”的课堂。

努力构建一个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课堂:这课堂是完整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与文本作者同呼吸共命运的课堂,是具有语感、情感、美感的一种特色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教法、

气氛融为一体的课堂。它是学生学习的乐园,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舞台。

3.2培养有“语文味”的学生。

让学生在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课堂氛围中,感受人情美、人性美、人文美,让热爱语文成为学生终生的习惯,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探究,使学生在富有“语文味”的教学过程中愉快的获得语文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提高,成为有“语文味”的学生

3.3打造有“语文味”的老师。

促进教师能正确的理解新课程理念、改变教学观念,学会教学反思,促使教师用语文人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去丰富语文教学过程,在教出情感、美感、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并由此提高教师自身的语文涵养,成为富有“语文味”的教师。

著名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它是思想的花朵,是情感的枝叶,是盛载智慧的容器,是语文素养得以飞翔的翅膀。我们应以语言教学为基本,不断丰厚文化素养和文化底蕴,提高语文教育陶冶人文情怀的能力。在语文新课程标准大力实施的背景下,抓住机遇,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文化美,从而唤醒童心、童真,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独有的迷人氛围和人性魅力,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让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语文味!

参考文献:

[1]https://www.360docs.net/doc/a912964587.html,/view/1891547.htm百度百科

[2]https://www.360docs.net/doc/a912964587.html,/question/203424974.html百度百科

[3]《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2期

[4]程少堂:《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海天出版社出版,2001

[5]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

[7]《语文味研究回顾》中教网

[8]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追寻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发表时间:2015-07-14T17:05:54.1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5月中供稿作者:龙文艺[导读] 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 龙文艺 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都在探索、追求有效的教学。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让它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应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让我们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声情并茂;读写结合;语文素养;诵读积累在新课程理念下,人们都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什么是“语文味”? “语文味”是语文课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味”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一、文本对话,备出“语文味”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力”。所谓“大处着眼”,就是教师拿到一篇课文,要站到一定的高度来审视它,既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又要从民族文化的高度来挖掘。如教学《再塑生命》时,笔者通过反复查阅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交流最让他们感动的情节。这样准备充分了,情感铺垫够了,课堂就能出彩。把文章备厚了,是一堂课显得大气的首要条件。但要在课堂上体现出来,还需要教师备课时做到“小处着力”。如教学《珍珠鸟》时,笔者是这样处理文本的:笔者先从生活中常见的鸟导入,当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时,笔者提出要求:“读课文后,画出你认为最关键或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接着笔者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句为切入点,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并讨论文中是说谁信赖谁,以及产生这种高境界的信赖应归功于谁等。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为基点进行文本辐射的解读和语言品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声情并茂,读出“语文味” “得趣全在涵泳”,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但是这优美的语句、丰富的情感,不会无端地自己植入学生的心田,也不会单凭教师的教来达到目的。而要靠学生自己用心体会,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自己领悟、体验。而这领悟、体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读”。因此,对于情趣盎然的文章,一定要“读”占鳌头,要充分地读,多样地读,逐层深入地读。如教学《观潮》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每次朗读有层次、有目的。一读理解词语,二读体会潮的壮观,三读把人们带入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还创设了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不愿意读到读出味,读得意犹未尽,就这样用读的方式把对课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读,读出“语文味”。 三、细嚼慢咽,品出“语文味” 花生,不炒不嚼,就不会散发出香味;同样,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只有细咀慢嚼才能品出芳香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如笔者教《葡萄沟》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请学生说一说吐鲁番的葡萄都有哪些颜色,学生阅读文本后,知道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然后又让学生将这些颜色用一个词语概括,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五光十色”。这时就追问:还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学生又说出了“五颜六色”。此时,让学生读中进行比较: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学生在一次又一次品读中,渐渐地领悟到了:之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是因为吐鲁番的葡萄是透明的,表面很有光泽,就像珍珠一般,亮晶晶的,所以作者用“五光十色”。笔者感到,此时此刻,对于“五光十色”这个词,乃至这句话,学生都完全读懂了。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思维的基础”,品味比较是阅读文章,悟其神妙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可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比较,推敲感悟课文语言,对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良好习惯,增强教学境界的艺术美,浓化课堂教学的“语文味”极为有利。如《荷花》一文,在描写“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对于“冒”的品析,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们兴趣昂然,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大家众说纷纭,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露出来”;有的说“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看来通过刚才的自由式朗读,学生能基本理解“冒”的意思,笔者引导学生向深一步思考“这里为什么要用‘冒’?”学生有些疑惑不解,通过多媒体来展示荷花冒出来的情景,同学之间又进行比较朗读,学生会豁然开朗,体会到“冒”字是表现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四、以课为例,写出“语文味” 在品出语文味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语文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写为主。可以在想象中写。课文中的文学作品往往留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丰富情景。如《中彩那天》一课中,课文最后讲到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但并没有具体写到全家人的表现。因此,可以让学生想象写“我们”全家人的表现。 可以在模仿中写。每篇文章都蕴含了“怎样写”的范例,作者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如《桂林山水》中可以让学生模仿句式:“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练习写话。充盈“语文味”的课堂是我们追寻的理想。我们相信: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精神品位,“语文味”定会在语文课堂中飘荡!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去追寻吧!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恭城县县城中心小学 542500)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

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

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

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 湛江一中锦绣华景学校李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新回归正轨,开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语文味。影响语文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参与度、情感体验、语文素养为主。当然,要让语文课得更有语文味,教师根据上述因素积极调整课堂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枯燥、死寂的课堂气氛往往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厌烦等心理反映,从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课堂气氛的调节来激发学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注重调整教师的教学情绪。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情绪情感将直接影响学生,而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这一点,认为只有讲课即可,无需带有丰富的情感。其实不然,语文课本身就是富有情感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要以此来感染和诱导学生,让学生富有兴致地参与到课堂中。如:教学第五单元习作缩写,在指导之前,我故弄玄虚地说:“今晚的作业是——抄课文《景阳冈》。”原本安静的课堂像投了一颗炸弹,

学生顿时炸开了锅,纷纷怨声载道。我随即笑着说:“你们不想抄也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分组讨论合作写一篇劝说稿,要求:态度诚恳,有理有据,打动人心,并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演说。学生纷纷积极投入讨论,整个课堂火热朝天。到了展示环节,每一小组都派出最能说会道的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言辞诚恳。印象最深的是李奕,他说:老师大人,您好!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位最关心我们的好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千辛万苦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成绩。可是,我们的作业过多,就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就会影响第二天的上课,得不偿失呀!况且,你不是一直主张我们要多看课外书吗?可是,时间在哪?李大人,求求你开开恩吧!大人有大量!我们不胜感激。到我总结发言,你们说得都很好,今晚不用抄书,但要求缩写,然后进行缩写指导,学生听得很认真,从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基本掌握。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二、加强互动探究,促进知识构建 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不是单纯地只有教师讲,没有互动的课堂,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互动的课堂。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也提倡让学生走出接受式的束缚,转而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强互动引导,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在互动探究中不断的获得知识构建。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在合作探究中还不知道如何合作,此时教师就需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

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让聋校语文课堂飘出“语文味” 发表时间:2010-07-05T15:28:55.25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谷红玉 [导读]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 谷红玉(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淮安 223200) 语文课堂的魅力在于具有“语文味”,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文道同行”。然而当前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轻视“语文味”的隐忧,主要体现在忽视聋生个体生理、能力与兴趣的差异,缺乏学习规律的正确认知,将聋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比普通学生更为严重。久而久之,养成了聋生缺乏探究意识,被动学习的习惯。为深入开展新一轮课程改革,落实《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应确保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通过引领聋生对教材反复涵咏体会,使他们在扎实进行听话(看话)、说话、阅读和作文训练的同时,发展观察和判断能力,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 一、走进文本,读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一:教学第八册《骆驼和羊》 (出示训练提示:故事发生在骆驼和羊之间,骆驼认为_______好,羊认为_______好。) 学生读课文,要求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拼读生字,记忆字形,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师巡视,针对学生读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交流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说说自己是怎么记,怎么理解的。带着对生字新词的认识再读课文,要求语音正确,分清句读。 最终的朗读目标在品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中落实体现。 由于聋生听力障碍,语音教学和有表情朗读必然要耗费大量教学时间,而大多学校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仍延续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模式。课堂朗读一味使用手语,面无表情的机械读书,造成学生口语基本丧失,不能准确表现语言文字的色彩。 作为物质外衣的语言,特别是口语,它是由声音和语义两部分构成的,对聋生发音的质量,不能因为难形成、不好听就不作要求。有表情的朗读,也是基于聋生听力缺陷的一种读书形式,主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直观,形象地传达作品的内容。这种表情朗读不仅能传声、传形,更能传情。对于某些文学作品的精彩朗读,可以超过分析、讲解的效果,能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聋生虽然有听力障碍,口语能力差,但可以“以目代耳”,靠看口型和朗读表情来理解文学作品。 本片段作为第一课时教学,其重点在于扫除阅读障碍,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整体的朗读中粗知课文大意;其后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字词障碍;在学生有了读书实践的基础上教师灵活运用双语离开教材进行诵读,通过夸张的口型、流畅的手语,辅以恰如其分的表情,渗透读唇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灵活运用口语、手指语、手势语,扎扎实实让学生读好书,一步步走进文本,既读熟课文,又读出具有聋生特点的语文味。 二、挖掘文本,品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二:教学《给小猪垫草》 在这一课中,作者写道:秋天的一个深夜,突然刮起了大风,把窗户吹得格格作响。饲养员小李被惊醒。他想,风这么大,天这么冷,小猪会不会冻坏?他一骨碌跳下床…… 师:这一段话有几句,每一句讲了什么? (学生概括句子意思。) 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 生:因为刮起了大风,所以窗户格格响,因为窗户格格响,所以饲养员小李才被惊醒。第一句是第二句的原因,第二句又是第三句的原因。 师:小李为什么会想到小猪会冻坏呢? 生:因为秋天的深夜本来就很冷的,加上刮大风,天气就更冷了,所以小李想到小猪会冻坏。 师:想到小猪会冻坏,小李是怎么做的呢?“一骨碌”是什么意思?谁来学一学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出示句子:①小李起床。②小李一骨碌跳下床。)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有什么不同,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第二句通过“一骨碌”和“跳”表现小李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小李对小猪的关心。 师:请你带着自己的体会把秋风下,窗户格格作响和小李的心情读出来。(生朗读体会)。 由于聋生逻辑思维的特殊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便停留在浅层次表面的东西,只注意句子中的“刮风”“惊醒”“格格响”几个词的词义理解。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让学生讲讲这一节的大意。在这一片段中,教师应抓住教材隐含的智力因素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学生的回答隐约体会到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可以互相转化、具有相对性,即前一事的“果”又是后一事的“因”。教师十分重视启发学生动脑读书,既指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辩证因果关系,又使学生体会到怎样连句成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要想使语文课堂“语文味”十足,语文教学必须紧扣文本。教师认真挖掘课文语言,从语言文字入手,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感悟文本、鉴赏文字,品出“语文味”。 三、活化文本,演出“语文味” 教学片段三:教学“甜” 这个词时,教师事先准备白糖、红糖、冰糖、糖块、蜂蜜等,让学生尝一尝,概括出以上物体都有同一味道,就是“甜”。在学生对甜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比较分别吃了甜酸苦辣东西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再进行有表情的朗读指导,读出语言文字内在的意蕴,将抽象的文字变得可以操作。 新课改要求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同一味道不同食品的出现,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尝一尝、比一比、演一演、读一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味觉、嗅觉、视觉的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善于模仿、表演的特点,将生活情景再现,学生借助想象,把词语或课文内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本色,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之路,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语文味;本色;大道至简;激情;勿本求实 时下,“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共识。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掩盖语文本身的味道,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做法。

一、冗繁削尽,大道至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课题是《老人与鸟》。内容讲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后赢得动物信任的故事。为了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彩纷呈,上课教师一会儿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一会儿组织小组讨论,一会儿来一段内心独白……教学环节繁复,课堂气氛热闹,像一场多幕大戏。这堂课上教师导演、主演及剧务等各种身份集一身,而课堂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堂课的教学: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让人有了支离破碎,雾里看花的感觉?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然。这位教师把语文课弄得太繁杂、太花哨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环节设计的简单化,力求每节课上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朗朗读书,细细品位,默默思考,交流碰撞,读写结合,让课堂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二、身心投入,情满课堂 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为语文课堂增添“语文味” 高效课堂实施以来,一度让我和我的同仁们深深困惑于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我们多方求教,仍不得其解。“求人不如求己”,定下心来,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揣摩,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逐渐清晰,呈现在此文中,以期求教方家。 何谓“语文味”?“语文味”理论创立者程少堂先生认为,语文味是指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我们发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与程少堂先生的理念高度契合,这更坚定了我们追寻实现高效课堂形势下的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决心。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注重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味、品味是使语文课堂呈现语文味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趣味”的激发与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

不疲地探究它。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文本,在导学案上下功夫。 在导学案内容编制上,要呈现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吸引学生。如在设计《兰亭集序》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古人“流觞曲水”的雅好;在设计《赤壁赋》导学案时,我们引入了苏轼传奇般的人生;在设计《囚绿记》导学案时,我们介绍了陆蠡与日本人的交锋;在设计《沁园春?长沙》导学案时,我们选编了毛泽东16岁时的诗作;在设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导学案时,我们搜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轶事等等。这些内容既能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又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语文视野,使我们的语文课有了趣味。 在展示课上,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让课堂形式有趣。对于展示学生的挑选,我们可以不断更换形式,以使我们的每节课都呈现出不同特点。同时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除了常用的“毛遂自荐”式以外,我们还有“巅峰对决”“一战到底”“点将台”等等。 二、注重“情味”的创设与熏染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点。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往往饱蘸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就算是一些非情感性的文章,其中也散布着很多的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迪口中心小学游桂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教师们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忽视文本载体导致灵魂与载体的脱离,忽视文本重点导致教学的面面俱到,忽视文本意义导致对意思过分追求……忽视文本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语言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 一、拾起童心,以热情悦纳文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在小学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儿童诗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的唯一凭借”,这时候,教师要蹲下来拾起童心,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要有技巧有智慧,还需要付出情和爱,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另外,不应老关注教本,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气的学生才是要真正关心的“教材”,学生对教材才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每当新学期伊始,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到新书时,我让每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使用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纷呈精彩,以纯情解读文本

浅谈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浅谈语文课的“语文味儿” 新课改以来,学科整合、多媒体辅助、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等理念已深入到课堂教学中。随之而来的是,各学科中的“越界”行为也越来越明显,回归学科本位的呼声也逐渐增多。那么我们语文课如何处理好课程改革与语文学科本位的关系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语文课中不能缺失“语文味儿”。 一、“读”味儿 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只有靠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确有其流传千百年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道理。任时代如何变迁,教学手段如何改变,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读,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读的机会。 常见的诵读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既有示范作用,又有感染作用;二是领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读,能够培养诵读能力;三是默读,默读是学生独自感悟和品味文本的必备过程。 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读都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与点评,也可以由学生进行互评。初读课文一般要求读准字音,熟练流畅。第二遍诵读要求融入课文,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抑扬顿挫。重点语段的品读也需要特别强调,如何读出画面,如何读出气势,如何有感染力,如何针对不同文本读出不同感觉等。

二、“写”味儿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动笔写可以是圈出重点字词,可以是批注品评重要句段,可以是摘抄相关资料,可以是文段改编,也可以是课堂练笔等。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导入新课后,我叫一些学生上黑板写字词,其他学生在本子上书写,然后同桌互评,评选出书写得好的同学。初读课文环节,学生画出能表现菲利普夫妇性格的言行,并给予批注,体会文章细致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品评人物性格,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性格之后,设置两个改编环节,一个是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改编文章内容,设想“如果于勒像信中所说的那样,成了有钱人,出现在船上,那么菲利普夫妇的表现会和现在一样吗?故事又该会是怎么样的结局?”另一个改编环节是“假如菲利普夫妇一直都没能等到于勒,父亲那句话是否还会继续,他家对待于勒的态度会是怎么样的,他们还会一直等下去吗?” 这样的语文课富有“语文味儿”,读与写结合,学生在诵读之余又有多种课堂动笔,特别是扩写、改编环节,学生完全不受限制,自由表达。 三、“说”味儿 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课程,培养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听说读写”。“说”可以是回答问题,可以是讨论交流,可以是成果展示或品评他人成果,也可以是口头作文。总之,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积极动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如教学《五柳先生传》一课,在课内拓展延

读《吉春亚“语文课堂实例”》有感

读《吉春亚“语文课堂实例”》有感 王盘山小学贾淑艳 走近名师,方知自己渺小;品悟专家的课堂,倍感自身的不足。近日,读了吉老师的《吉春亚“语文课堂实例”课堂》一书,感慨颇多,受益匪浅。这本书是吉老师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她对语文教学的独到见解。书中有吉春亚老师对“语文味”的思考,有她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有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设计以及专家对吉春亚老师教育教学的点评。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浸润着浓浓的语文情怀 她倡导的语文味不只是简单的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而是在教学中经历对语言的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过程。正如于永正老师在此书序中写道:粗粗浏览《吉春亚“语文课堂实例”》一书,到处可以品味到“语文味”的气息。语文味表现在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之中,表现在教材恰到好处的语言切入点处,表现在语言背后的意蕴之中,表现在语言的表达和转换中,表现在语文学习方法的习得中,也表现在让学生用笔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过程之中。课堂中,孩子们的心灵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深深感染,孩子们被拨动的情感之弦奏出悦耳动听的生命乐章。 吉老师认为不同年段的孩子语文学习内容应有所侧重,其内涵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小学低年级的,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中年级是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侧重

于表达能力方面培养的启蒙性实践;而高年级则侧重于文本如何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表达自己的情感方面的引领。吉老师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对于语文素养追求,吉老师铭记于永正老师的教导—“语文课是不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关键还在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文意识,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读书方面,她提出了“理读”、“类读”、“阔读”、“品读”的一系列做法,告诉我们只有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为上出浓浓“语文味”的课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写作方面,她的做法更值得我们青年教师效仿:一是从粉笔生涯中理出一点头绪,对精心设计的教案或搜寻的资料做一番梳理。如一节课上完后记下点滴收获;听完课后立即记下情况分析;看教育文集,并注上点评;或者一有思路就马上列好提纲......二是写下水文,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写作,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超越学生的接受水平,同时又是写给学生的堪称楷模的习作。三是思考生活现象,记录微妙人生。久而久之,教师的语文素养便会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则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进一步提升。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浓浓语文味

还语文课堂本色 ——浓浓语文味 什么是语文?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从笔端流出的锦绣文章;语文是侃侃而谈的风度和气魄;语文是处变时,镇定自若的神情;语文是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语文是…… 语文就是说铿锵有力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语文,它涵盖着人类社会一切的辉煌。 这,才是语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我理解的就是我们每次训练重点中提到的“学习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其实“怎么写的”就包括这种“表达方法”。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我本着以学生为本,深入研究教材,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把这块蕴涵了中华悠久文化的瑰宝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使语文课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通过识字教学感受中华民族文字的悠久文化,使语文课堂洋溢浓浓语文味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我通过向学生渗透一些字理知识,不但使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一些文化,而且促进了识字教学。 汉字中有一些字属于象形字,如“山、石、田、土、井”,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汉字中有一些会意字,如“彩”这个字,在教学时我告诉学生古人认为三、六、九为大数,所以“彩”右边的三撇表示颜色多,而颜料又是从植物中提取而来的,所以“彩”的左边上边是爪字头,下边是木,意思是人们从植物中提取颜料。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明白了“彩”字的意思,记住了“彩”字的字形。使学生对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又有所了解。汉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部首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这一特点能比较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字形,如“蝉、蜘、蛛”这一组字,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出这组字的共同点都带有“虫子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