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7561 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与环境管理体系及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可持续发展是目标,清洁生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环境战略,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管理体系是执行这一战略的环境管理工具。

要严格区分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是一种战略、是一种高层次的带有哲学性和广泛适用性的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是一种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风险的思想。而清洁生产审核是一种在企业层次操作的环境管理工

具,是对企业现在的和计划进行的生产衽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是一种系统化、程序化的分析评估方法。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强调环境管理标准化、系统化、文件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管理体系以PDCA的管理思想建立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对环境行为进行监控,从而促进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ISO14001没有明确要求运用清洁生产方法,它对污染预防的定义如此广泛,以致于也包括污染的处理与控制。虽然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通过全面环境管理来促进环境绩效的改善,有很多优势,但它在实施中容易造成一定的偏差,如单纯以认证为目的(而不是以持续改进环境绩效为目的);过分注重繁琐的文件系统;为尽快达到认证目的,大量采用末端治理方法,忽视全过程控制污染的方法等

等。

而经验也表明,虽然清洁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环保战略在企业内推行,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的改进,但在实施中由于对清洁生产理解上的不足,导致重视工艺技术和当前效益而轻视管理体系的作用,使清洁生产成果难以持续。

环境管理体系可作为技术清洁生产的有效管理工具,能在体制上保证清洁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的持续;而清洁生产可指导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而获得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因此,在实践中要把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结合起来,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友环境管理体系支持清洁生产理想的实现。

清洁生产审核与环境管理管理体系审核虽然同属环境审核,但差异较大;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与初始环境评审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不同阶段(后者

是建立体系的准备阶段;而前者是在体系建立后对体系符合性的评价,并有内审和外审的差别);初始环境评审与清洁生产审核虽名称差异较大,但共同点较多,特别是清洁生产审核的初始步骤涵盖了初始环境评审的大部分内容。

清洁生产审核的总体思路为:判明废物的产生部位,分析废物的产生原因,提出方案,减少或消除废物。在分析原因、寻找清洁生产方案时,一般从八个方面加以考虑,即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产品、废物、管理以及员工。

初始环境评审是判断企业环境管理现状的一种手段,是对企业的环境问题、环境因素、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及有关管理体制活动的初始综合分析,其目标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清洁生产审核特别注重生产全过程中不合理排污

因素的识别、分析与防止技术,其方法主要采用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其中也包括采用强化管理机制的措施来预防污染。

初始环境评审是通过对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调查、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其重点在于针对管理体系。

两者的出发点均是改善环境、预防污染,采用的方法也都是现状调查--评估分析--识别问题--确定改进机会。但清洁生产审核更侧重于生产现场的定量分析和(特别是无/低费用)源削减方案的具体实施,而初始环境评审更侧重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注重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环境因素分析,为环境管理体系提供方案建立而不涉及实施。2方法学初步我国不仅在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方面取得很大成绩,而且已在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

合的实践中开展了一些尝试,如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BMCC)和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前者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基础上开始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ISO

14001认证,而后者是在通过环境管理体系

/ISO

14001认证后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获得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但二者不是同步进行的,如果同时实施,二者就会走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使企业的环境保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清洁生产和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总体思路是,以清洁生产战略作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以清洁生产审核作为二者在操作上的结合部,在各级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上中体现清洁生产思想,并在体系运行时贯彻清洁生产思想。

清洁生产审核步骤与环境管理体系如何结合指向要素

1.筹划与组织领导承诺并提供资源,破除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和实施清洁生产的各种障碍,立足于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2.预评估(所有重要部位/环境因素)

3.评估相当于初始环境评审,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明确有关适用法规或要求,分析当前环境管理与ISO

14001的差距,制定清洁生产意义下的目标和指标。实施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取得环境管理体系的实际环境成效。

4.方案产生与筛选

5.可行性分析

6.方案实施中期审核报告可相当于初始环境评

审报告,产生、分析并实施清洁生产的环境管理方案,将清洁生产的作法纳入到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行为中。

7.持续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审核的周期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同期一致;意味着环境绩效的改善和一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开始,也意味着清洁生产在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下的持续实现。

在实际操作中可有两种做法,其一,是以清洁生产审核的实施为主体,参照ISO14001的要求(而不以认证为目的),建立初步的环境管理体系可称为企业污染预防管理体系),以不太复杂的文件为依托,巩固清洁生产审核成果,保障清洁生产在企业中持续实施;其二,是以环境管理体系原实施为主体,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做法,按ISO

14001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原实施为主全,参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做法,按ISO14001的要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适当的时候获取ISO 14001认证,在清洁生产思想的指导和体系内外外监督机制的作用下,真正在企业环境的各个方面预防污染的发生,不断取得环境绩效的改进。

以下仅就第二种做法提出一些具体的思路。

在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阶段,一开始就要在领导头脑中确立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相结合的意识--以清洁生产战略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在承诺提供资源用于建立符合ISO

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时,资源优先用于清洁生产解决环境问题而不是优先投向末端治理,把清洁生产的计划安排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结合起来。

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既可以借用清洁生产审核的某些方法,如对生产流程的全方位分析(识别并评价环境因素)、集思广益收集并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等,来实施初始环境评审;也可以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结合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丰富审核内容(在管理制度的分析上加大比重、在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符合性方面加以强调等),以清洁生产审核的初始步骤来代行初始环境评审的作用。

近年来,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表明,在审核中发现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平均为1:5-10)和环境效益(节约资源和能源及减少废物排放),因此,在初始环境评审阶段利用清洁生产审核方法发现的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应积极实施,以贯彻清洁生产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方针,并纳入到环境管理体系中,在文件编制和

体系运行中将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固定下来,以使它们能持续下去。

在体系设计和文件编制阶段,要将清洁生产的思想写在体系文件中("写你所做的")。

在环境方针中承诺清洁生产而不仅仅是末端控制;

在目标、指标的制定上,考虑清洁生产指标(如单位产品物耗、能耗等)的改进;

在环境管理方案中,优先开发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而将末端控制方法作为补充;

在机构和职责上,将清洁生产内容纳入设计、研究开发及生产部门的职责范围(以清洁的原料、能源,采用清洁的工艺,生产清洁的产品);

在培训上,把清洁生产的内容纳入培训计划并作为全员培训的重点;

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成都地铁3号线2标环境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四处有限公司成都地铁3号线2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八月

目录 目录 (2) 1.全面运行ISO13001环境保护体系 (4) 2.环境管理目标 (4) 3.识别法律、法规和环境因素 (4) 4.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4) 5环境保护体系 (5) 6重要环境因素辨识、评价 (6) 7重要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6) 8环境保护措施 (7) 9绩效监视和测量 (8) 10土方运输 (8) 10.1车辆情况 (8) 10.2土方装卸 (9) 10.3土方运输 (9) 10.4应急响应 (9) 11弃土处理 (9) 11.1申报 (9) 11.2运输 (9) 11.3其它管理要求 (10) 12污水及垃圾处理 (10) 12.1施工废水的控制措施 (10) 12.1.1施工排水系统 (10) 12.1.2生活污水 (11) 12.1.3运输车辆清洗废水 (11) 12.1.4其它施工废水 (11) 12.1.5排水设施维护 (11) 12.2施工垃圾的处理措施 (11) 12.3其它管理要求 (11) 13施工废气控制 (11) 13.1水泥扬尘 (11) 13.2施工扬尘 (12) 13.3车辆废气 (12) 13.4其它废气 (13) 14施工噪声与振动控制 (13) 14.1施工噪声的控制 (13) 14.2施工振动的控制 (14) 14.3施工运输车辆噪声 (14) 14.4其它噪声 (14) 14.5噪声监测 (14) 15施工环境卫生管理 (15) 15.1生活区 (15)

15.2办公室、宿舍及更衣室 (15) 15.3浴室 (15) 15.4医务室 (15) 15.5饮水卫生 (15) 15.6厕所 (15) 15.7食堂 (16) 16环境监控计划 (16)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引言 0.1.背景 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 ——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 ——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 ——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 ——提高环境绩效; ——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 ——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投资规模大只是建设工程项目的特征之一,他还有实施周期长、不确定性因素多、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大、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严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等特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瞬息万变,各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风险所致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科研人员和实际管理人员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重视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到完成后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必须重视对风险的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第二,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第三,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将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第四,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建筑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并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按责任方可以把风险划分为:发包人风险、承包人风险以及第三人风险等。这三种风险既可能独立存在,也可能共同构成,即混合风险。例如,因发包人支付原因和承包人管理水平因素而导致工期延误等即属混合风险。 按风险因素的主要方面,又可将风险分为技术、环境方面的风险与经济方面的风险以及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的风险等三种。它们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技术与环境方面的风险 1、地质地基条件。工程发包人一般应提供相应的地质资料和地基技术要求,

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怎样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ISO14001与ISO9001从体系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环境审核的方法与质量认证的方法也较为相似,实施并通过了ISO9000认证的组织在建立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从形式上易符合ISO140001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步骤及主要工作: 一、领导决策与准备 1、最高管理者决策,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2、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 3、提供资源保障:人、财、物 二、初始环境评审 1、组成评审组,包括从事环保、质量安全等工作的人员 2、获取适用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评审住址环境行为与法律法规符合性 3、识别组织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4、评价现有有关环境的管理制度与ISO14001标准的差距 5、形成初始环境平身报告 三、体系策划与设计 1、制订环境方针 2、制订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 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构架 4、确定组织机构与职责 5、策划哪些活动需要制订运行控制程序 四、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1、组成体系文件编制小组 2、编写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3、修改一到两次,正式颁布,环境管理体系开始试运行 五、体系试运行 1、进行全员培训 2、按照文件规定去做,目标、指标、方案的层层落实 3、对合同方、供货方的工作,通过环境管理要求 4、日常体系运行的检查、监督、纠正 5、根据试运行的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再修改 六、内审 1、任命内审组长,组成内审组 2、进行内审员培训 3、制订审核计划、编写检查清单、实施内审 4、对不符合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进行验证 5、编写审核报告,报送最高管理者 七、管理评审 1、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搜集充分的信息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无论是它们的结合体或部份(以下统称为组织),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所有制性质,无论它们处于何种环境表现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都可按ISO14001标准的规范要求实施适用于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为EMS)。EMS是个动态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建立程序与其运作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遵循著名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理论(简称PDCA循环),通常可分解为如下六个阶段和过程。 一、领导决策与准备:EMS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对于组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EMS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投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因此,必须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并向其汇报体系情况。组织应组建一支精干的EMS工作组,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在通过国际标准、环境知识、环境法律等培训后,即可着手建立体系。 二、初始环境评审:初始环境评审是组织明确环境管理现状的手段,其结论是建立EMS 的技术基础和前提条件。管理者代表和工作组应精心策划和实施评审,充分调动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作用,广泛收集信息资源,编制评审报告。初始环境评审的内容主要包括: (1)明确组织应遵守的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对组织的环境表现进行评价,确定改进的需求和可能性; (2)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明确组织产品、活动和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以作为改进和控制的对象; (3)收集、分析和评审组织现有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制度、职责、程序、惯例等信息资源和文件,与ISO14001标准要求对照,确认有益合理成份,以作为EMS的基础。(4)对以前的环境条件和市场信息进行分析评审,以避免环境风险,争取竞争优势。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2015年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标准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4.4环境管理体系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与承诺 5.2环境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总则 6.1.2环境因素 6.1.3合规义务 6.1.4措施的策划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

6.2.1环境目标 6.2.2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信息交流 7.4.1总则 7.4.2内部信息交流 7.4.3外部信息交流 7.5文件化信息 7.5.1总则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8.运行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总则 9.1.2合规性评价

9.2内部审核 9.2.1总则 9.2.2内部审核方案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宗旨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外部和内部问题。这些问题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将成为其合规义务。 4.3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 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9313905.html,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作者:戴慧颖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 摘要:工程项目合同和风险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得到保证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经验,通过对合同风险的控制和项目风险的控制谈谈对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认识。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X820.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风险管理是从工程风险相关基本概念出发,分析工程风险形成的机理,以风险分析、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应对为主线,展开风险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论述;强调风险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即强调预警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注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工程总体目标实现的管理工作。 一、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命脉 承包商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对各方面的资金进行合同分配。特别是建材采购这方面,建材价格容易出现波动,而承办方又需要囤积建材,这样库存的压力将会大大增加。这种情况承包商就可以利用合同约定建材价格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调整。非常有效避免了库存需要消耗的资金。 2、项目的顺利进行更多在于项目成员多方配合 在实际过程中由于项目成员之间的权利、利益相互错杂,容易发生纠纷。项目风险管理能够协调各方的权利分配和利益均衡。明确规定各方职责,制定线性负责人,给与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多方在风险发生时也能根据自己的职责进行风险预防。同时,项目合同对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避免发生权利滥用和责任推诿。 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项目风险管理中最初始的环节,是项目风险度量、项目风险控制、制定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等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项目风险识别的好坏、全面、完整与否,直接决定着项目实施的成败。项目风险识别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各种项目信息和周围条件变换的

环境管理体系准则

精心整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2、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 4.2环境方针 a b)包括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 d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 f)传达到全体员工; g)可为公众所获取。 4.3规划 4.3.1环境因素 1) 2 4.3.2 ,用来 a)确定适用于企业环境因素的法律要求;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b)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 企业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它应遵守的法律要求和其他环境要求加以考虑。 4.3.3目标、指标和方案 企业应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建立相应的环境目标和指标,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目标和指标应形成书面文件。 可行时,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括对污染预防、持续改进和遵守法律要求及企业应遵守的其他环境要求的承诺。

企业在制定和评审环境目标时,应考虑法律与其他环境要求,它自身的重大环境因素、可选技术要求、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观点。 企业应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其中应包括: a.规定企业的每一有关职能部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 b.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 4.4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企业管理者应确保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提供必要的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技术和财力资源。 为便于环境管理体系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对作用、职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予以传达。 应明确规 定其作用、职责和权限,以便: a b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这些要求。应保存相关记录。 b) 境效益。 c)包括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4.4.3 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 4.4.4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企业应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4.4.5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的要求进行控制。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文件在发放前由授权人签字批准,确保其内容的准确性和适宜性;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与防范- 工程造价 简介:从工程风险计量的角度,对工程风险进行分类分析,结合合同管理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对策.关键字:合同合同管理风险索赔 1.工程风险与风险管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分析和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因素,这种干扰因素称为工程风险.风险是随机的,比如:工程项目风险产生的随机性;风险活动开展和持续时间的随机性;在风险活动持续时间内风险损失的随机性,若不加以控制,风险的影响将会扩大,甚至引起整个工程的中断或报废.例如:沈阳某公司承建的太阳广场,由于对项目的融资风险估计不足,投入工程款2800万元,因甲方(香港某公司)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被迫停工,使乙方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我国的许多工程项目,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特别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风险常常是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处理由不确定性产生的各种问题的一整套方法,包括风险的辩识、风险的估计及风险的控制.风险管理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学科,风险分析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技术风险、设备质量风险和可靠性工程问题,而关于风险评价的量度及定量分析的技术方法几乎是空白.因此,风险管理仍是一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学科.2.工程风险因素的辩识与分类建设工程项目是复杂的开放系统,长期以来,工程风险的研究一直沿用分析方法和模拟方法.由于项目的内部结构、项目本身的动态性及外

界干扰的复杂性,在构造问题的结构与变量的相互关系时,分析方法与模拟方法均起不到预期的指导作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及所引起的后果均得不到确切表示.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 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 工程合同包含着多种难以界定的变量因素,这些因素都能构成项目的风险.从性质上分析,合同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但工程合同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条款.因此,对工程合同的风险分析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 3.工程风险的防范对策 3.1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例如:在我国承建非洲某国公路的施工承包合同中,因技术条款中忽略了铺路砾石的强度指标,施工

建立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对策(新版)

建立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对策 (新版)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and improve various safety produc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safety produ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97

建立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对策(新版)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早在1993年就率先关注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即HSE 管理体系),1997年集团公司正式引用并推行HSE管理体系。几年来,在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探索和实践,发布了HSE管理体系的行业标准和管理手册。在中油股份公司成立后,管理层就作出了在股份公司、专业公司和地区公司全面建立HSE管理体系的决策,自此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工作正式展开。 兰州石化公司经过合并重组后,于2001年全面推行HSE管理,初步建立起了HSE管理体系。2003年将质量体系与HSE体系全面融合,建立了QHSE管理体系(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于2004年底正式通过上海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经过1年多的运行完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渐趋成熟。

一、IS014000标准系列的特点 1.以市场驱动为前提 环境问题的最终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不注重环境,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近年来,清洁生产、绿色工业为世人所推崇,而保护环境,更是每个地球人的职责。人们在追求绿色产品的同时,有环保问题的产品必然被人们所摈弃和抵制,因而IS014000系列标准的推出和引用,提供了科学的管理指南,适应了全世界保护环境的愿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社会必须建立共容共存的和谐局面,适应社会的企业才能称得上好企业;同样,经济良性发展的社会必然拥有众多信誉好、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这就是市场的驱动力之所在。 2.预防性 环境保护,首先要从预防做起。IS014000系列标准重在对任何组织、任何企业的作业、服务、生产的自我控制,强调企业生产现场的环境因素管理,建立严格的操作控制程序,保证企业环境目标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体系及措施

第七部分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 文明施工是企业的形象,施工的文明程度反映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促使文明施工,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内容执行。 7.1 现场平面布置要求 ⑴施工过程中严格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所使用的临时施工用地须经甲方批准。 ⑵车辆出口设洗车平台,出入车辆应洗干净后才能进入城区道路,避免对道路的污染。 ⑶在甲方同意下修建好施工地段排水沟沉淀池,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防止施工用水和雨水浸泡施工现场。 ⑷施工现场的地面、路面要求安排专职人员清洗。排水沟、沉砂井等要定期清理,公司和项目部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检查。 ⑸在工地办公室显眼部位设置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及施工平面布置图。 7.2 现场材料堆放 ⑴材料的堆放严格按照总平面布局分类堆放整齐。 ⑵堆料应挂出标牌:标明名称、品种、厂家、规格、检验状态。 ⑶建筑垃圾堆放也要分门类堆放,以利回收并标识清楚名称、品种。 ⑷易燃、易爆物品应分类另行存放。 ⑸砂、石分堆堆放,无杂物,堆放场地做成砼面。

⑹水泥仓库做成砼硬地面,再用脚手板平铺油毡,垫高300mm架空,防止水泥变潮变质。 ⑺铁制品不允许露天堆放,临时放置必须同钢筋堆放方法,做好防水、防雨措施。 7.3 专人负责机械用具及用电管理要求 ⑴所有进场施工机械必须配备单独电箱,漏电保护器及接地零线,电箱有编号、上锁、有防潮保护与安全警告表示。 ⑵施工机械清洁干净,按规定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⑶所有较轻能够轻便搬动的机械、机具每天下班均应入库,第二天由使用人员再领出库。 ⑷其它不易搬动的设备临时固定点,均应做好防雨、防盗措施。 ⑸搅拌机必须按规定操作及设防护棚,防护棚整齐美观、牢固并真正起防护作用。 ⑹机械台座四周有排水沟,保证施工机械设备不注水。 ⑺现场机械零件使用后要及时检查清理。 ⑻应有机械管理制度、设备使用计划、主装验收单、定人定机登记表、设备运转记录等。 ⑼要悬挂机械操作牌。 7.4 施工作业要求 ⑴拆模后所有砼产品无残留模板,拆下模板及时堆放到指定地点。 ⑵电刨刨下的碎料以及边角料应及时收运至相应垃圾站,不能在现场乱丢。

项目建设清洁生产分析

项目建设清洁生产分析 实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企业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清洁生产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期增加生产效率并减少对社会和环境的风险。其实质是生产过程中,坚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通过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和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并尽可能采用环保型生产设备及原料,最大限度地把原料转化为产品,实现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项目的清洁生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节能 1、节能措施 本项目在方案设计中采用了各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采取措施为: (1) 选择节能设备,系统电耗可节约15%。 (2) 工艺流程尽量简捷,总图布置力求顺畅紧凑,减少物料的提升及倒运环节,减少物料输送电耗。 (3) 计量工作不仅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对节约能源、降低消耗起着重要作用。全厂设有完善的计量装置,有利于提高系统的产质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4) 选用节能型的电气产品。供配电设计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尽量靠近用电负荷。最大限度减少配电系统中线路损耗。根据工艺设计的需要,凡要求频繁调节风量的风机电机均选用交流调速装置,以达到节能目的。工艺过程设置相应的检测仪表及必要的过程调节回路,力保工艺过程中及设备参数处于最佳状态,提高单位产量,达到节能目的。 2、节能效果 通过上述的节能措施,选择节能设备,特别是技改后改为8t中频电炉,和技改前5t中频电炉相比,由于中频电炉增大,提高了电能的使用效率,单位产品(吨产品)电耗比技改前减少。技改后,全厂用电约800万度/年,除去照明,除尘设备(含风机等设备)和其它用电外,中频电炉电耗为650万度/年,吨产品耗电650度,和技改吨产品耗电800吨相比,吨产品节约电150度。 在生产用水方面,技改前设备冷却水直接排放,每天耗水约115m3/d(排放110m3/d,损耗5m3/d);技改后,采用冷却水循环使用,冷却水不排放,每天仅补充冷却水6m3/d。因此,技改前与技改后相比,技改前吨产品耗水6.9m3,技改

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摘要】文章从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入手,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加强企业管理,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1前言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法规的要求。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得到控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要着重分析和把握那些对项目影响大的风险因素,以期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 2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种类及成因分析。 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因素及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2.1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 某些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或者为了降低设计成本,设计不够完善,甚至有很大漏洞,当出现工程事故后,设计单位推诿托词,以工程施工质量不合要求为借口,将事故责任推给施工单位。 2.2施工单位引起的风险 (1)职业责任的风险 施工人员特定的职业要求要承担重大的责任风险,这种职业风险主要体现在:①施工质量责任。施工合同的质量控制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和疏漏,都会使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②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有些项目负责人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或私心太重,贪污受贿,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延误。并承担了违约责任,给施工企业的经济带来了损失。 (2)施工单位和个人的不规范行为引起的风险 ①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施工任务,采取行贿等非法手段中标;②施工单位之间为了竞争盲目压价,要么导致亏损,要么导致工程质量差;③某些施工单位

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与措施 一、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目标 1、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1)环保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当地水环境及周边植被不被破坏。(2)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气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当地有关法规的要求。 2、环境保护管理的思路是: 3、环境因素及管理方案 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工伊始,首先识别施工生产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环境因素(主要是水、气、声、渣)及其会造成的影响,针对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确定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编制环境管理方案。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防止扰民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监督和指导,保证管理方案的贯彻落实。 二、施工安全环保措施计划 1、环境监测计划 (1)施工现场的环境监测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实施,由安全环境管理部负责。监测的对象包括场界噪声、污水排放及粉尘等;监测的频数位每月进行一次,施工淡季和非高峰期每季监测一次。 (2)环境监控计划 项目部在实施噪声和污水环境监测的同时,对粉尘排放等不易量化的指标的环境因素进行定性检查,监控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 2、防止和减轻水、大气污染计划

(1)施工中和生活区所产生的废碴和垃圾、集运到当地环保单位指标的地点堆放,不得随意乱堆弃,以造成水土污染。施工中拌和或筛分无机结合料时要采取喷水抑尘措施。 (2)水泥应采取袋装或罐装运输,石灰应遮盖运输,并按规划地点堆放。 3、临时设施工程管理计划 采取一切合理措施,对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进行洒水等防尘措施,对有挥发性的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要加以遮盖、防止污染。 4、噪音控制计划 (1)考虑在学校等公用设施附近施工,应采取措施和改进施工方法,使施工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尽能减至最低程度,并将措施汇报给监理批准。 (2)施工使用的挖掘机、风镐、搅拌机、电锯等高噪声和高振动的施工机械,应避免夜间在居住区和敏感区附近作业。 (3)噪音的控制,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并且采取隔音措施。 (4)选取素质较高的民工,入场后还应加强教育。 (5)施工现场指挥生产,采用无线电对讲机既可进行工作联络,又可减少人为的叫喊声。 5、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计划 加强现场运输车辆出入的管理,车辆进入禁止鸣笛,对钢管、钢模、钢模板的装卸,采用人工递送的办法,减少金属件的碰撞声。 6、防火计划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安全用火制度。 7、环境卫生计划 (1)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卫生保洁,保持现场整洁卫生,道路畅通、无积水。 (2)在现场大门口设置简易洗车装置,对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车轮携带物清洗,做好防遗撒工作。 (3)现场设封闭垃圾站,集中堆放生活及施工垃圾。 (4)办公室实行轮流值班,每天清扫,保持室内清洁,窗明地净。 (5)施工现场不许随地大小便,厕所墙壁、屋顶要严密,门窗要齐全,并设专人管理,经常冲洗,防止蚊蝇孳生。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控制与转移 工程项目在营建过程中,从承包商角度来看,存在着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工作和工序繁多的特点。因此,在施工中,这些因素制约着承包商未来获取收益的多寡。建设周期长,各个时期的不可预见因素就会相应增多,与时间相关的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工期的按期完成;投资额巨大,若筹资、付款方式、利率或者有关合同条款发生变化,就会加大成本,从而减少了承包商的利润;工作、工序繁多,一旦施工组织不尽合理或者返工,同时发生索赔,就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使承包商的利益受损。所以,对工程项目施工进程中风险问题的分析和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承包商面临的风险 工程承包,既是一项商务活动,又是一项工程施工活动。它必然受到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相关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关合同条件所确立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承包商影响极大,这些都要求承包商具有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含量提高,项目趋向大型化和复杂化,企业趋于联合,资金相对集中,这些对中小型企业尤为不利,使它们面临着更多的风险,使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下降。由此看来,工程承包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施工活动。 工程承包风险,是指工程实施结果相对于预期的结果的变动程度,即承包商预期收益的变动程度。工程承包风险的起因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如果在投标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不考虑风险因素,就会加大实际成本而导致利润降低甚至亏损。但是,过多地把潜在风险因素的可能费用转移到投标标价的成本中去,又会使失标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要想获取目标预期利润,必须正确地考虑工程承包风险。

环评中清洁生产分析方法的分析

环评中清洁生产分析方法的分析 摘要:下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参考了大量环评相关资料,根据建设项目的自身特点进行了指标识别与筛选。对应清洁生产指标的分级,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分别采用综合论述评价法和指标对比法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用实例进行应用说明。 关键词: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 1研究分析方法 1.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可行性的首要条件就是必须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对照产业政策是鼓励类和允许类的项目才可以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本文主要研究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机化工材料类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方法。首先针对不同的项目,对照产业政策,明确项目是否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可进一步论述其各指标的符合性,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不具备环境可行性。然后按照项目有无清洁生产行业技术标准分别进行分析。 1.2有清洁生产行业标准的项目分析方法 对于有清洁生产行业标准的项目我们可以采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指标两方面进行清洁生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较简单,靶向性强,仅需对照给定的指标一一评价即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较普遍。 1.3无清洁生产行业标准的项目分析方法 对于无清洁生产行业标准的项目我们可以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分析。 2研究方法的实例应用 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选用某大型国有企业建设有10000吨/年四溴双酚A 项目作为案例。该有机化工项目无相应的清洁生产行业技术标准,考虑项目自身情况,在清洁生产分析中对资源消耗水平、节能降耗措施及环境管理采用综合论述评价法,对于工艺流程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清洁生产符合性结论。 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 表1 本案例清洁生产分析方法 2.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风险管理的重点是成本、进度、质量、健康/安全/环境(HSE)和资源供应等风险。 一、工程概况:指在施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工程总造价、施工条件、开竣工日期、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自己写写就OK) 二、不确定分析(看着加吧) (1)费用不确定:在工程还未完工之前,该工程所花费的具体数额是不能确定的。(2)进度不确定:工程完工之前,需要多长的工期因为众多因素的不确定而无法确定。(3)质量不确定:我们只能尽量保证工程质量符号标准,而无法确定工程在未完工之前的质量。 (4)水文地质不确定:在勘察和实际所面临的水文地质等可能因为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无法准确定位。 (5)工程收益不确定:收益总是改变的,且具体数额不可能提前预知。 (6)移民拆迁等不确定 三、风险清单(看着加吧) (1)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资源供应: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信息资源。 (3)法规变更:新的规范、规定。 (4)行政风险:新的行政命令。 (5)利率风险:利率变化使工程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工程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6)通胀风险:投资行为所面临的系统风险,指因通货膨胀引起货币贬值造成资产价值和劳动收益缩水的风险。 (7)技术风险:是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威胁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风险。技术风险可依据工程项目风险定义进行等级区分。通常分为 低、中、高风险三个等级。低风险是指可辨识且可监控其对项目目标影响的风 险;中等风险是指可辨识的,对工程系统的技术性能、费用或进度将产生较大 影响的风险,这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当高,是有条件接受的事件,需要对其 进行严密监控。高风险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很高,不可接受的事件,其后果将对 工程项目有极大影响的风险。 (8)完工风险:工期延误等。 (9)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 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10)市场风险: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权益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商品风险。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核思路技巧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核思路技巧 2010-11-04 10:44:53 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15次评论:0条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针对体系17个要素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审核,审核员应在切实理解体系17个要素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组织的实际情况,确定审核的内容,明确审核的方式方法,本文将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审核的角度,介绍对于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特别是针对重点要素审核的一些基本思路,并根据要素审核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要素审核的技巧。 一、体系要求的审核内容 1、环境因素、环境方针、法律及其他要求 组织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宗旨是为了改善环境绩效,而它是通过环境因素控制这一手段来实现的,所以环境因素是全部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着眼点,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使得体系具备了这一工作基础,并且重点突出,有的放矢。针对环境因素的审核应是、是紧紧围绕着ISO14001标准4.3.1条款规定要求来进行,即: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具备充分性,环境因素评价是否科学合理,环境因素的更新是否使得识别和评价工作动态适应,以上三方面是否以程序化保证其实施。 环境方针是一个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该组织特点,针对其全部环境管理工作提出的原则和纲领,其纲领作用体现在两个承诺和一个框架之中,即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承诺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为建立目标、指标提供框架,针对环境方针的审核重点应突出:即方针的内容是否具备对组织的适用性,是否体现了两个承诺一个框架,管理上是否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能达到全体员工以及可为公众所获取。 法律及其它要求是判别组织环境行为的准则,是组织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遵守法律与其它要求,不仅应体现在环境方针的承诺中,还应体现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标准中法律法规这一要求正是为体系中这一需求提供输入,它要求获取和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及其它要求,并随着组织的发展变化和外部法规的变化使其动态更新,因此在进行此要求审核时,应从程序上把握其是否建立获取和识别法律法规的渠道,并持续保证其动态更新和适用,评审法规内容是否具备适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工程项目具有实现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系统复杂等特性。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本文首先讨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接着对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最后研究了提高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由于具有投资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技术复杂以及工程参与方众多的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较多,所以建设工程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施工过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一、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概述 现代工程风险管理的理论认为任何工程项目都有风险,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对工程项目活动中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减少成本,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风险事件所造成的事实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偏离,安全地实现工程项目的总目标。 二、工程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作为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

险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而且在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这些说明为什么虽然人类一直希望认识和控制风险,但直到现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而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 (2)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运动规律,这就使人们有可能用概率统计方法及其他现代风险分析方法去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也导致风险管理的迅猛发展。 (3)风险的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尤其是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4)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大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与外界因素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大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通用版)

( 管理体系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通用 版)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过程(通用版) 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司、政府机关,无论是它们的结合体或部份(以下统称为组织),无论是何种文化背景和所有制性质,无论它们处于何种环境表现水平和环境管理水平,都可按ISO14001标准的规范要求实施适用于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为EMS)。EMS是个动态的,需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建立程序与其运作模式没有本质的区别,都遵循著名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理论(简称PDCA循环),通常可分解为如下六个阶段和过程。 一、领导决策与准备:EMS是组织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对于组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EMS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投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因此,必须首先得到最高管理者(层)的明确承诺和支持。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授权其负责建立和维护体系,并向其汇报体系情况。组织应组建一支精干的E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