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解说词第四集帝国的终结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四集帝国的终结
《百年中国》解说词第四集帝国的终结

《百年中国》解说词

第四集帝国的终结

1、溥仪登基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公元1908年11月13日晚上,一支不寻常的队伍离开紫禁城急匆匆赶奔醇亲王府。

他们带来慈禧太后的懿旨。醇亲王的长子溥仪已经被定为皇位继承人。突如其来的消息,使醇亲王府陷入一片忙乱之中。

深知太后秉性的醇亲王载沣此时心头非常复杂。他心疼只有三岁的儿子,却又不敢违背太后旨意。幼小的溥仪大哭不止。太监只好将奶妈王焦氏一并带进宫去。此后六年的时间溥仪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生身母亲。

半个世纪后,已经成为普通公民的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这样描述他刚进宫时的情形:「我记得那时自己忽然处在许多陌生人中间,在我面前有一个阴森森的帏帐,里面露出一张丑得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据说溥仪一看到慈禧就立刻嚎啕大哭,浑身哆嗦不止。

其实对慈禧的威严,光绪皇帝最有体会。三岁进宫的他从当皇帝的第一天,光绪就受制于慈禧。

一次听戏的经历很能说明光绪和慈禧的关系。一天,光绪陪慈禧看京剧《打龙袍》。慈禧一边看一边说﹕「皇帝犯了错误,要打就真打,何必打龙袍呢﹖」光绪连声称是。

戊戌变法后,光绪被慈禧太后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整整十年。大清帝国在激烈的动荡中日渐没落,庚子之变,新政讨论,保皇党的挽救,革命党的反抗。光绪帝都无能为力了。

溥仪进宫的第二天,光绪如同一盏孤灯,绝望地熄灭了。

也许是天意,也许是巧合,光绪死后第二天,慈禧也命归黄泉。

清王朝为慈禧举行了奢华的葬礼,国忧大葬,政府规定:一月之内禁止婚嫁,百日之内不准奏乐,然而大清帝国的威严正一点点丧失,即是在慈禧葬礼上,人们的表现也不仅只是悲伤,吏部尚书端云,在葬礼上还轻松的摆弄照相机呢,这组照片正是他留下的。

两个月后,清廷在太和殿为溥仪举行登基大典。年号宣统。隆裕太后代替慈禧被封为皇太后,又一个女人坐到了皇帝的身后。

2、鉴湖女侠

从慈禧到隆裕,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一直掌握在两个女人手里。但这并不意味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二十世纪初,一位女性的传奇人生为中国女性的解放带来了亮泽。

1904年,29岁的秋瑾作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变卖所有的金银首饰赴日本留学。当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选择改变了她的一生。离开北京时,她写诗抒怀:「日月无光天地昏,尘尘女界有谁援」。

当时的日本吸引了大量的中国优秀青年,然而在留学生当中,还很少见到女性的身影。在日本,秋瑾结识了革命领袖孙中山和黄兴。她的绍兴同乡周树人此时也在日本。在此期间她的表兄徐锡麟也来到日本。秀才出身的徐锡麟性情刚烈,自幼喜欢习武,是秋瑾志同道合的挚友。在此后几年里,兄妹俩的命运被共同革命激情联系在一起。在东京,秋瑾几乎参加了所有的进步组织。推翻清王朝成为她的理想。

1904年冬天,秋瑾回到上海,在厚德里她与同伴一起四处筹款,创办《中国女报》传播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思想。尽管刊物因经费短缺只出了两期。但给许多女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创作的女权歌曾在女学生中广为传唱。

这一年冬天,一群浙江人聚集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反清革命组织「光复会」。已经回到家乡绍兴的秋瑾在徐锡麟的介绍下结识了光复会的发起人蔡元培和陶成章,成为光复会成员。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东北发起战争,慈禧太后却只顾庆祝70岁的生日。光复会决定抓住时机,发动起义。

1905年徐锡麟回到家乡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这是光复会培养自己武装力量的军事学校,从建制到课程设计都相当正规。外国侵略者的形象被钉在学生们军事训练的靶心上。两年内,这所学校吸引了一批青年精英。

不久,徐锡麟将学校交给秋瑾,自己赴安庆组织、发动起义。秋瑾显示出优秀的领导组织能力,她经常女扮男装,四处奔走,联系会党。 1907年7月,她和徐锡麟相约同时发动起义。

由于消息泄露,徐锡麟在安庆的起义遭到失败。徐锡麟被残忍杀害,几天后清军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被捕。七月十五日凌晨四点,秋瑾踏著星光走向刑场。临刑前她留下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

多年后一篇以秋瑾为原形的小说《药》发表。作者鲁迅。

3、黄花岗起义

在福州的一所普通的民居住著这样一位老人。意映卿卿如晤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这位老人吟诵的是林觉民的《与妻书》。她与林觉民有著特殊的亲缘关系。林觉民,许多人是从那封感人至深的遗书认识他的。写这封遗书的时候,林觉民年仅二十五岁。在福州高等师范学堂学习期间,清廷的腐朽,国家的危亡深深刺激著这位热血青年。他曾登台演讲,题为《挽救垂亡之中国》。一位老师听后感歎:「亡清者必此辈也。」

1909年林觉民赴日留学。在那里他加入了同盟会。两年后他受孙中山的委派,回国筹备武装起义。这已经是孙中山领导的第十次武装起义了。华南重镇广州一直是孙中山策动起义的重要城市。这次他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里。接受历次起义的教训,孙中山、黄兴等人做了周密的准备。起义负责人黄兴和赵声从香港进入广州,在这里设立秘密的指挥部。

按原订计划,起义成功后兵分两路:由黄兴率领一支义军从湖南北上武汉,另一支部队由赵声带领从江西顺江而下,进攻南京。同盟会对此充满信心。为了准备这次起义,他们动员了所有的精英。

临去广州的前一天,林觉民回到家里,这是他与家人留下的最后一张合影。当时他的妻子已经有了身孕。家里人不会想到,这是他们与林觉民见的最后一面。

这是一次极为悲壮的起义。部署工作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原定计划被打乱,起义的日期一改再改。最后黄兴还是决定发动起义。一千多名青年投入这场惨烈的战斗。由于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起义结果可想而知。同盟会的骨干力量损失殆尽。仅葬在黄花岗的就有七十二名烈士,林觉民是其中之一。

起义前一天晚上,林觉民留下了这封诀别书。在信中他表达了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对妻儿的感人情怀。四十八年后他的儿子把遗书原件给了国家。这篇名文被收进了中学课本。林觉民死后,林暖苏成为林家的养女,如今老人已经九十三岁了。我们采访她时,老人仍能清晰地背诵林觉民的《与妻书》。

4、武昌首义

武力平息黄花岗起义后,新军成了清政府维持统治的唯一支柱。这支军队是中国当时最现代化的武装力量。为此,清政府苦心经营了十年。

庚子之变的第二年,国势衰弱的清政府下决心,编练一支完全近代化的新式军队。1901年开始的新政各项措施,军队建设倾入了清政府的大量心血。一些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成了这项改革的积极推行者。在武汉,湖广总督张之洞开始著手组建湖北新军。此前他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一系列军工企业使武汉一夜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也为新军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湖北新军对兵员的素质有严格的要求。和其它新军相比,湖北新军更注重官兵的文化素质。秀才从军成为这支队伍的特有现象。

经过几年的训练,各省的新军成为清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

1906年的深秋,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在河南彰德举行。袁世凯担任总指挥。这次演习集中了其中各路新军的精锐部队,湖北新军表现优秀,受到广泛好评。指挥官黎元洪在这一次演习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黎元洪,早年在北洋海军服役,后负责训练湖北新军,因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新军中具有很高的威望。

新军的崛起引起当时革命党人极大的关注。他们开始注重在新军中发展自己的力量。以蒋翊武为首的文学社,孙武为首的共进会,在湖北的新军中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优秀青年纷纷加入组织,日渐壮大的革命力量,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成熟。

1911年6月,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当地民众强烈抗议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担心路权落入外国人手中。请愿活动演变成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四川陷入混乱之中。

清政府紧急调集湖北新军入川。武昌变成了一座空城。酝酿已久的革命军,看准了这一时机准备起义。不料消息走漏起义提前爆发。10月10日,一个注定被加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从武昌新军响起的枪声震动了全国。清政府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十年之久的新军,竟成了自己的掘墓人。

十八星旗飘扬在湖北省的都督府的上空,这时候著名革命领袖孙中山远在海外,黄兴在香港义军推举黎元洪担任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都督。

武昌首义的成功,迅速在全国引起连锁反应。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十八个省相继宣布独立。1911年农历辛亥年,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在十月十日这一天被敲响了丧钟。

5、辛亥浪潮

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尽,武汉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武昌首义成功使清政府大为震惊。迅速调动精锐的北洋军向武汉逼近,一场真正的武装较量拉开了序幕。

10月18日武汉保卫战开始。十天后,著名的将领黄兴到达武汉,出任战事总司令。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武汉承受著巨大压力。汉口汉阳相继失守。危机中关于武昌的留守问题,革命党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各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会议结束后,失望的黄兴搭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11月4日,汉口失陷两天后,上海光复。独立各省的代表云集上海,准备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1年12月1日,一位澳大利亚记者向全世界发出了这样的消息:「这天清晨一场生死斗争在一座城市和一座山的中间进行」。

电文中所称的城市就是南京,这座山就是紫金山。

江浙联军总司令徐绍桢从11月份开始率军进攻南京,先后攻克天保城雨花台,最后从紫金山向南京城发起总攻。守城的清军将领张勋见败局已定弃城逃走。这支两千余人的残余部队,六年后拖著长长的辫子在北京演出了一场复辟丑剧。

南京光复后,当时任江苏省谘议局长的张骞派人慰问江浙联军。这位威望很高的政界要人的态度举足轻重,一些保守的立宪派人士也对清政府不再抱有任何幻想。纷纷支持联军拥护共和。市民更是欢欣鼓舞,南京形势一片明朗,中华民国政府的选址问题,终于有了转机。

上海的革命党人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各省代表一致同意。 12月4日,各省代表在上海召开议会,选举黎元洪为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但黄兴并没有赴任,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消息,一位众望所归人物正从海外归来,这个人就是孙中山。

公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任副总统,黄兴任陆军总长。

一个共和政权由此诞生,中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6、清廷退位

1911年北京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各省独立的消息相继传来,城中流布著各种各样的传言。

紫禁城虽然表面上还保持著帝国的威严,但它的主人已经隐隐地感到了末日的临近。摄政王载沣一筹莫展。面对危局隆裕太后临朝训政,她一方面下诏罪己,作出变革的姿态,并下令释放了所有政治犯,另一方面急召袁世凯回京,这是她手中仅剩的一张王牌了。

袁世凯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早已成竹在胸的他并不急于出山。他暗示:「北洋军六个字,慢慢走,等等看。」直到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袁世凯才同意就任,他在继续派兵向南方施压的同时,又派代表与武昌革命政府秘密接触。

清廷的和谈特使是袁世凯的亲信唐绍仪。南方的首席代表是老资格的外交官伍廷芳。谈判在上海进行。双方共议和五次障碍重重。南方政府为尽快结束南北战争,迅速推翻清政府,向袁世凯作出公开承诺:如果袁世凯赞成共和,逼使清室退位,大总统之位非他莫属。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再次致电袁世凯重申这个承诺。

紫禁城里对袁世凯与南方政府的谈判极为关注,但可怕的一天还是来到了。1月16日袁世凯来到养心殿,奏请隆裕太后召开皇族会议讨论帝位去留问题。袁世凯带有逼宫性质的行为给当时只有六岁的皇帝溥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辞别隆裕太后,袁世凯经东华门出宫,遭到革命党人的袭击。这一次暗杀行为无形中使袁世凯找到了要胁清政府的借口。从此他称病不再上朝。

皇宫里关于退位的争执更加激烈,近卫军将领良弼坚决反对退位。隆裕太后多次召集御前会议也没有结果,良弼成了革命党人刺杀的另一个目标。

1912年1月26日晚,良弼在家门口遭到炸弹袭击,刺客是青年的革命党人彭家珍,他自己也被当场炸死。同一天,在前线作战的段祺瑞等50名将领通电逼宫,隆裕太后已别无选择了。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皇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宣布清廷退位,起草诏书的是十七年前的状元张謇。

《清室优待条例》也同时公布,清帝的尊号仍然保留,但他统治的地方只剩下一座小小的紫禁城了。宣读完退位诏书,隆裕太后失声痛哭,一个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的王朝,在孤儿寡母的涟涟泪

水中走到了终点。

7、百年烟云

慈禧,光绪的生命终结,为大清国画上了一个悲惨的句号。一个曾创造过康乾盛世的王朝,就这样如烟云般消失于历史舞台。每次改朝换代的前夕,都有一场极为悲壮的青春祭礼。

陈天华忧愤国事,投海自尽。

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后就义。

朱子龙饱受折磨,病死狱中。

他们有最充分的生存理由,但他们却毅然用血肉之躯,铸成民主共和的丰碑。

世纪初,上海外滩车水马龙。1908年,第一辆电车开出,市民们眼界大开,纷纷围观。可惜乘坐者只有二十四人,其中一半还是外国乘客。十年后,电车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

1911年10月4日,海军部参谋严复等受清廷指派,创作中国第一首国歌《巩金瓯》,可惜还没等国歌传唱开,大清朝就已呜呼哀哉。真可谓,国歌未唱成挽歌,空使才子瞎忙活。

2020学年海珠区六年级上三四单元语文大测试卷

202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六年级综合练习参考内容(二) 班别姓名学号 一、看拼音,写词语。 1.有的同学bié chū xīn cái()想jì gāo yì chóu()给竹节人沾上一个xiàng pí()diāo chéng()的脑袋,再做一套纸盔甲,看上去wēi f ēng lǐn lǐn()的。 2.老汉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zhòu wén()。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俨(yǎn)然揭(jiě)开盗(dào)窃陨(shǔn)石 B.气氛(fēn)搀(chǎn)扶蟠(pān)桃分析(xī) C.揪(jiū)住轨(guǐ)道趴(pā)下跺(duò)脚 D.豁(huǒ)开祭奠(diàn)蜷(juǎn)缩寡(guǎ)妇 2.下列词语中与“胜地”的“胜”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A胜仗 B.胜任 C.名胜古迹 D.不胜其烦 3.下列句子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项是()。 (1)故宫建筑群规模,建筑,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2)河上是五座的汉白玉石桥。 (3)中和殿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 A.宏大精致精美优秀 B.宏大精美精美优美 C.宏伟精致精致优秀 D.宏伟精美精致优美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节人》全文都在为我们详细介绍竹节人的制作和操作方法。 B.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还在探索的字宙之谜。 C.《故宫博物院》的四个材料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故宫的相关情况。 D.阅读时要先想想阅读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5.关于高尔基《童年》一书,下面情节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 A.“我”因父亲去世,随母亲到外祖母家生活。 B.外祖父对“我”非常残暴,从不夸奖“我”,也不教“我”认字。 C.外祖母性格开朗,充满慈爱,经常给“我”讲故事。 D.“我”曾偷偷拿了家里一个卢布去买了几本书,因此被同学们叫作“小偷”。 6.选择省略号的恰当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表示省略递进的次数 B.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结巴巴

《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第1集:《使者》 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2集:《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本集主要讲述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一年之内,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3集:《驿站》 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4集:《根脉》 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5集:《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恒河两岸的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6集:《丝路》 魏晋南北朝,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第7集:《敦煌》 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第8集:《会盟》 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讲述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9集:《苍生》 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10集:《宝藏》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河西走廊之一 使者

观百年潮中国梦有感600字作文

观《百年潮·中国梦》有感600字作 文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台把“中国梦”的五集记录片《百年潮·中国梦》又重播了一遍,本人才有机会详细的观看。 《百年潮·中国梦》讲述了中国梦的起因,及对中国梦的解释,特别是通过中国的发展过程从文化、经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我已看了前两节,主要是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上体现了中国梦的确立过程和中国经常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的巨大贡献。 《百年潮·中国梦》告诉我们,中国梦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她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与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小康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实现富裕、文明、和谐的人民生活。中国梦包括三个层次的意义:从宏观上看,中国梦不是做世界霸主的梦,是和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平发展的梦,是中国为

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梦;而中层次的理解就是常说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三个层次的理解是微观的,就是让每个人的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的成长与祖国一起成长的梦。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曾走在历史的前列,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理由要让物华天宝的天朝上国的重新站立在世界人的面前,所以实现祖国复兴的夙愿就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梦想,就要成为中华儿女的梦想,就要成为让世界瞩目的中国梦。 作为中国的一名公民,我们应该把我们自己的成长熔入到中国梦中,要把我们的工作、学习紧密的围绕实现中国梦。我们多一份投入、多流一滴汗,就为更快实现中国梦作出了一份贡献。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台把“中国梦”的五集记录片《百年潮·中国梦》又重播了一遍,本人才有机会详细的观看。 《百年潮·中国梦》讲述了中国梦的起因,及对中国梦的解释,特别是通过中国的发展过程从文化、经济、民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我已看了前两节,主要是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上体现了中国梦的确立过程和中国经常发展为实现中国梦作

公司企业宣传专题片解说词

公司企业宣传专题片解说词 巍巍xx,见证了这片热土的沧桑与辉煌;浩浩老哈河,记述着太阳之子的豪迈与忠诚。 谁记否?曾经飞沙漫卷的莽莽荒原早已被岁月尘封为往事,历经五十年风雨砥砺,几代人不屈的背脊上,一座大型能源基地悄然崛起,她波澜壮阔的传奇和光荣的名字,已镌刻在共和 国煤炭工业的史册上。 看今朝,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沿着汗水浸染的足迹,伴着时代奋进的脚步,在中国国电旗帜的引领下,秉承“家园.舞台.梦”的美好愿景,开始华丽转身,开启新的征程。平庄煤业,是平煤人生生不息的物质家园,也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平庄煤业地理位置优越,文化积淀厚重,煤炭资源富集,交通条件便利,人才技术实力雄厚,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煤城儿女建设家园,创造财富,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平庄煤业现已跻身全国煤炭100强。她集露天、井工开采于一身,立井、斜井、平峒多水平开拓方式俱全,是中国国电集团控股的唯一一家特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其前身是始创于1959年的平庄矿务局。她坐落在被誉为“华夏50XX年文明第一缕曙光”的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牵手环渤海经济圈,毗邻东北经济区,纵横交错的铁路、公路,为它铺设了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

目前,平庄煤业有两个矿区。本部矿区位于赤峰市xx区境内,矿区面积210平方公里,白音华矿区位于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境内,矿区面积17.82平方公里。有9处生产矿井和1处在建矿井,并以61.42%的股份控股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平庄煤业资产总量83.7亿元,现有员工19817人。截止XX年9月,平庄煤业控股煤炭资源总量67.16亿吨,可采资源量38.33亿吨。煤种为老年褐煤和部分长焰煤,低硫、低磷、中低灰,发热量在每千克3500—5000大卡之间,是火力发电、工业锅炉、民用的理想燃料,也是生产甲醇、二甲醚、煤炭气化的优质原料。平庄煤业,也是平煤人坚韧进取、薪火相传的精神家园。 煤炭奉献光热的潜能出于亿万年地层深处的重压与蕴藏,平庄煤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源自半个世纪风雨的洗礼与孕育。一个企业的成长绝不仅仅是产量的攀升,它的内涵是一种精神的凝结和升华。平煤人创造幸福家园的同时,也建设着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像煤一样朴实、坚韧、忠诚和奉献的精神,烛照历史,也增添了时代的亮色,丰富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他们顾全大局的政治品格,艰苦创业的工作作风,忠诚奉献的崇高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是支撑我们家园的柱石和脊梁,成为推动平庄煤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平庄煤业,是平煤人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也是以海纳百川、诚邀天下的胸怀,为国家能源战略发展,与各界共同创业、合作

关于中国历史的记录片

中国史话,讲的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史话》节目系科教频道特为暑期特别制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系列片。《中国史话》——以时间为线,讲述一部浩浩荡荡的中国史。《中国史话》上溯五千年以前的中华文明初始,下至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民族危亡、奋发自强的五四运动,按照编年史的时间顺序,围绕大的历史现象和事件,以丰富的资料、翔实的细节展示,浩浩荡荡地为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提供一套生动的普及性的历史知识电视文献。 中国史话共38集,每集47分钟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93974381.html,/playlist_show/id_372250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93974381.html,/playlist/id/6 944963/ 百年中国是中央电视台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献礼片、全片共五十二集,三百六十二期,每期五分钟,约一千八百分钟。迄今为止反映百年中国历史最为全面完整的文献纪录片,其篇幅之宏伟,资料之丰富,视点之独到在电视界中也属史无前例. 本片的主题:通过对中国二十世纪的回顾,反映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史. 本片的风格追求:从中国大历史的角度,立体化反映中华民族的百年历程.在历史中发现诗意,追求可触摸的历史。 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a93974381.html,/playlist_show/id_3421980.html 土豆上没找到 复兴之路,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该片以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重大事件为视角,应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一幅幅振兴图强的全景画面,使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体味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 第一集:千年局变 时间跨度:1840—1911年 内容概要: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 时间跨度:1912—1949年 内容概要: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第三集:中国新生 时间跨度:1949—1976年 内容概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集:伟大转折 时间跨度:1976—1992年 内容概要: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 时间跨度:1989—2002年 内容概要: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 时间跨度:2002—2007年 内容概要: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a93974381.html,/playlist_show/id_237823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a93974381.html,/playlist/id/ 6457360/ 汉字五千年,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通过生动展示汉字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讴歌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汉字五千年》于2009年1月28日至31日15:10,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每天两集,每集50分钟。第一集:人类奇葩。本集是全片的开篇,通过汉字与世界上其它文字的命运对比,凸现出汉字在人类文明史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第二集:高天长河。本集主要表述汉字3000多年时间的生命史。历史跨度从甲骨文一直到信息时代的汉字。第三集:霞光万道。本集的主要内容是重构汉字在空间上的扩展历史。第四集:华夏心灵。本集是全片的重点之一,她的主题是挖掘解读汉字的精神价值,说明中华文明追求“内在超越”的核心特质。第五集:翰墨情怀。本集表现由汉字书写而演化出的书法艺术,并通过描述历代书法家不同的身世、命运,探讨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他们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帝国的兴衰 有关罗马起源的传说是这样的:特洛伊城失陷之后,一位名叫艾涅阿斯的英雄率领着幸免于难的特洛伊人飘洋过海,来到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平原。艾涅阿斯的子孙们在拉丁姆平原世代为王,直到罗慕洛斯和雷慕斯推翻阿穆略的统治,并在母狼哺育过自己的地方建立了一座新城,是为罗马。 罗马在起源方面不像希腊和东方国家那样有一个古老悠久的文明源流,它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而是一种强制性的混杂产物。 罗马政治体制的演变是由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早期到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的政治改革到共和国向帝国的演变。 王政时期(前8世纪-前6世纪) 由于特别缺乏原始时代遗留的古物,罗马文化的起源问题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之中。 据推测,来自小亚细亚的入侵者埃特鲁斯坎人约在公元前800—700年间征服了台伯河北部地区和拉丁姆平原,公元前7世纪以后,又征服了罗马,建立起一个王国,此即罗马历史上的“王政时期”。 在“王政时期”,发生了很多典型的历史大事。 前753年:罗穆卢斯和瑞摩斯建立罗马市(ab urbe condita) 前753年-前715年:国王罗穆卢斯在位。 前715年-前673年:国王努玛·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在位,创建了元老院和祭司团。 前672年-前535年:四位国王相继在位 前535年-前509年:末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在位。 前509年:塔克文被驱逐,罗马共和国建立。 而王政时期之后,便到了共和国早期的寡头政治 其主要特征是: 库里亚大会仅保留宗教方面的职能。 少数贵族家族控制着最重要的权力机构元老院,并产生出两个为期一年的行政首长——执政官。 公元前470年左右,平民迫使贵族同意设立保护平民权利的保民官,保民官对贵族们制定的侵犯平民权利的法律有否决权。 公元前450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把以往由贵族们随意解释和滥用的习惯法变成了对所有公民一视同仁的成文法,从而使法律成为一种公正的约束力量。 公元前287年通过霍腾西阿法案,规定特里布斯会议(即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经过元老院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胜利成果使平民与贵族在一段时间内(公元前3-前2世纪)携起手来,创造了一种较民主的政治气氛。 到了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革拉古兄弟的两次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平民与元老院之间的矛盾终于演成不可调和之势,激起了内战,并导致了军事独裁制的出现。 苏拉独裁后出现的“前三头同盟”(克拉苏、庞培、恺撒)第一次公开地表露了骑士阶层对元老院权力的蔑视。 恺撒死后,屋大维(前63年-前14年)依凭着与恺撒的亲戚关系跃居高位,与恺撒部将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反对元老院的“后三头同盟”。镇压了刺杀恺撒的共和派贵族力量。 在屋大维执政的40多年时间里,他虽然没有公开称帝,而是谦虚地自称为“第一公民”,但是他却已经在共和国的旧瓶中装上了专制主义的新酒。

最美行知校园解说词

行知校园文化解说词 序: 欢迎大家来到苏北农村,来到邳州、睢宁和铜山三县交界的邳南边陲小镇,来到这个偏远的农村中心小学——占城镇中心小学。 这所学校虽没有城区学校那般规模宏大,却也在农村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上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循行知路、践行知魂、育行知人”,扎根乡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大爱无私。草根教育,默默无闻,心系孩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不正是行知思想的集中体现吗? “秉承历史、追求卓越、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立德树人、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特色校园”的建设目标,“崇德治校、质量立校、陶研强校、特色兴校”的战略目标,何尝又不是深入践行着陶先生的办学理念?! 多年行知思想的浸润,丰厚了学校“行知文化”的内涵,如今,在占小,以人为本——墙壁会说话,花草也劝学,国学经典诗墨飘香,学生齐贤而思、教师诲人不倦,弘扬着行知大教育的思想理念。在占小,以石为基——传承文化、述说故事、呵护生命,做人诚实、做事务实、为学惜时、意若磐石,已成品质,践行着行知“教育”的精神。在占小,以绳为媒——以绳健体、以绳增智、以绳促德、以绳创美,实现着培养“团结、创新”的人才队伍为目标的行知教育理想。 “循绳墨、崇笃行”的砺志校训,“严、勤、实、美”的务实校风,以“传承、规范、团结、创新”的绳文化内涵为校园特色文化积淀,一个朝气蓬勃、魅力无限的现代化小学正在“学陶、师陶”的阳光大道长昂首阔步。 整体布局: 俯瞰占小,恢弘大器,一路双区,界限分明,三楼四园,环境优雅,一条条蜿蜒小路,一个个文化草坪,花香、景美、人杰、地灵。 远望占小,校园色彩,格调以黄色为主。黄色,一为土色,代表着扎根农村乡土教育,脚踏实地专心育人;二为肤色,传承中华文明,做龙的传人;三为金色,代表着辉煌与成功,挖掘人才,培养人才。辅助颜色五颜六色代表着缤纷亮丽的少年时光。 走进占小,一座明正桥连接着行知大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树立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为实现“家国

辉煌中国解说词[辉煌中国]

辉煌中国解说词[辉煌中国] 历经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越过战国的文化繁荣,越过汉唐的富足强盛,越过宋元明清的民族融合,越过近代血与火的抗争…… __,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六十一年,弹指一瞬,崭新的xx年,一个更 臻繁荣、昌盛、辉煌的中国,正以她恬静端淑的容颜,雄劲刚勇的举动成为世人惊诧注目的焦点。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勤劳 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一往无前的艰辛探索。一路风雨,一路高歌,谱写了一首首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卓越昂扬的亮丽风采。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杂交水稻的问世不仅 能养活中国人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解放初期,中国物质匮乏,生活用品都凭粮票、邮票、布票购买,过着“半年野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可谓“有啥吃啥”。今天,物质丰富“吃啥有啥”。人们的住房也在变化着,小房子取代大房子,大房子变成新楼房。农业生产靠牛耕,人种镰收的时代早就一去不返了。田野里机声轰鸣,欢歌阵阵。xx年3月, __总理说,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这个数字意味着即使世界大闹粮荒,中国13亿人也完全可以养活自己。这与建国前人民吃不饱饭的现实相比,是

何等鲜明的对照!近几年,农民种地不收税,国家还实行粮油等各种补贴,给孤寡老人办低保,人人参与合作医疗……种种优惠举措,使千百年来“汗滴禾下土”的农民成了逍遥自在人,真乃匪夷所思! 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由于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八国联军侵华的屈辱,“洋务派”自强求富的无果而终……然而,新中国的诞生,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经济建设指标的超额完成——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第一架飞机,自己建成的第一座长江大桥,一洗百年耻辱,“大庆油田”让中国贫油的帽子随风而去……这一切更让中国人充满自信。 是呀,中国有信心,更有能力强大自己造福人类。“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神五”、“神六”成功升空,“神舟七号”在天地间自由往返。“嫦娥一号”的成功探月,点缀了中国航天科技的璀璨星空。更有“港澳回归普天同庆,百年耻辱一洗清。 __开新宇,扬眉吐气展笑容”。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完成了民族复兴的大业,台湾问题正在妥善解决中……坚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团圆、和谐、喜庆的大家庭会绽放更甜美的笑容。 xx年5月12日大地正考验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空前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胡锦涛主席和__总理不顾个人安危,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为群众分忧解难,为救

百年中国纪录片全集-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百年中国纪录片全集|百年中国经典散文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一 中国梦 有人说梦想是一种对未来的奢望,也有人说梦想是不现实的,但我却不同意这样的说法,我认只有先有了梦想,我们才有实现它的可能,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么就更别提去怎样做了! 中国梦,一个承载了十四亿华夏子孙的梦,中国梦,展现了我们每个中国人高远的志向,中国梦,激起了我们中华儿女“强国富民”的梦。 生为一个中国人,我也有自己的一份中国梦,那就是,“复兴中国古文化,创建世界一流教学”这个梦何尝不是每一位中国学生的梦啊!假如有一天我们的“清华,北大”成为世界的顶尖学校,那么我们每个中国学生不用出国留学,就可以享受世界最好的教育水平,难道这不值得骄傲吗? 中国的古文化,有着5000年的历史,承载了无数哲学家的一生,那么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可以像“英语”一样流传于世界那?假如有一天,华夏文明传向世界,那么我们生为华夏子孙,难道不会为了文化的复兴感到自豪吗? 这些梦想一代代的有人去试着完成,终于“中国梦”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肩负了这样的使命,那就让我们去将中华文化

播撒向世界,让世界知道中华文化的内涵。 有人会问,这样远大的国之梦与我们当今生活有什么关系那?我可以坚决的回答“生为中国人,祖国屹立在世界上,我们就屹立在世界上,祖国强大,我们就无比的自豪” 中国梦并不遥远,它承载了十四亿中华儿女的梦,那么终将由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去完成!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二 空山鸟语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20世纪末,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西方纪录片工作者转向编年史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界出现了偏重于回顾历史的“新纪录电影”潮流。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引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在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书写各种“家族史”、“村落史”、“心史情史”和“野史秘史”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及“重构”、“戏说”、“调侃”和“解构”历史的影视剧,在文艺批评界,则掀起了轰动一时的“重写文学史”和“重写电影史”运动。作为一种以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中已经常采用新历史主义的某些叙事策略,但是因为文献纪录片本身的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文献纪录片的特殊性,所以在理论上,学界还极少有人论及新历史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关联。 文献纪录片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发源于苏联的一种纪录片样式。文献纪录片在西方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意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提到,早在1921年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就通过对新闻片的剪辑制作了历史长片《内战史》。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文献 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其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中国纪录片学者单万里认为,1927年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端,如果以此为起点,中国的文献纪录片迄今已走过了80年不平凡的历史。 大历史,小细节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其实是那些主题先行,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根据解说词去搜集影像资料或拍摄画面的专题片的方式,其创作视角大多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创作素材也基本来源于官方文献或正史档案,而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对历史题材的兴趣却全然不同,新历史主义“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逸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在“诗学的”意义上对待史料促使中国文献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发生了重要转向,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体现。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片是中国特色文献片的主要片种,主要内容涉及重大节日、重大事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 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张 宗 伟 Arts criticism 27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海珠区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2018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综合练习参考内容 (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读拼音,写词语。 kuíwúwēi xiéchúfáng bǐng gān ()()()()zīrùn qǐn jiǎn mòshēng yuèpǔ ()()()() 二、根据给出的词语组词,再把句子补充完整(词语不得重复)。 1、用“望”字组词 (1)人类不能()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这位老艺术家(),在美术界享有盛誉。 (3)这是文学院最有()的教授,许多学生莫名而来听他的课。 2、用“意”字组词 (1)外公这番()的话,使我受益匪浅。 (2)深秋的风卷走了满树的黄叶,使人感到深深的()。 三、选择题。 1、下面几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 模.(mó)仿勘.(kān)测 B. 恶劣.(luè)潺.潺(chán) C. 抱歉.(qiè)明晃.晃(huǎng) D. 静谧.(bì)镌.(juān)刻

2、以下词语中,和其他词语不属于 ...一个艺术门类的是()。 A. 雕梁画栋 B. 响遏行云 C. 巧夺天工 D.古色古香 3、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课文《少年闰土》节选自其小说《故乡》。 B.怀念母亲》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都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C.“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是意思是伯牙心中所想的,钟子期必须得到它。 D.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以下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A. 辩论时,可以不必确定自己的观点,随时加入正方或者反方。 B. 建议书没有一定的格式,只要写清楚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即可。 C. 活动总结一般先写活动是怎么开展的,重点写此次活动的不足。 D. 综合性学习的汇报可以采取演讲、朗诵会、知识竞赛等形式。 5、以下句子不属于 ...病句的一个是()。 A. 大队活动结束后,张校长同意并听取了少先队员代表的意见。 B. “独脚”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坚持平衡。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领悟到一个深刻的道理。 D. 这部小说立意新颖,不落窠臼。 四、请以第七单元的动物为主角,按要求写句子。 1、反问(嘎羧) 2、设问(海鸥) 3、拟人(松鼠) 五、根据提示,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春秋两个季节各有其美,古诗词中亦是如此。杜甫的“,。”赞美了春雨滋泽万物的特点。白朴的《天净沙·秋》以“,。”描绘了秋天绚烂之色彩。 2、正因大自然如此可爱,让我们记住这句话:珍惜自然资源,。 六、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练习。 《辉煌中国》第四集:绿色家园(解说词) 【画外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我们提出来就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解说词1】这五年,绿色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升级提速。一个天蓝、地绿、水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观后感 在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自豪,从贫弱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从专制到民主,从分裂到统一,心情也从沉重到舒缓然后一种自豪油然而起。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被外国列强入侵分割领土,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神州大地哀鸿遍野,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经济一片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中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五”成功升天、世博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世界的神经,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这部纪录片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意义。看完整部视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闭上眼睛,回想着中华民族走过的充满风雨的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从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民族要富强要强大,必须要有超出世人的卓越眼光,有承担一切责任的勇士,有敢于人先的领头羊,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必须抛弃腐朽落后的思想,敢于创新,与外界交流,团结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的崛起,可以说,每一步都十分之不易。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在任何一次谈判当中占到便宜,这一路走来,实在是太艰苦了。纵

观前半世纪历史,让我明白,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有这样的人,他们实事求是,拥有正确的坚定的信念,用于破除旧思想,敢于创新,承担自己的责任。事实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里。 百年沧桑,再看今日的中国,已毅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再不是个受人欺凌,任人摆布,胆小怕事的中国。现在的中国,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主义事业蒸蒸日上。我为生在这样的国家而感到自豪骄傲。加油吧!中国。

《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三集)

中国精神——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三集) 【解说】 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这是怎样的一国人民?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立于世界万邦之林,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新的活力? 当我们徜徉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同期声】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解说】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猿人钻木取火的智慧,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景之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的雍容大度,戊戌变法的图强之志,驱逐列强的浩然正气,抗击日寇的同仇敌忾,创建新中国的浴血奋战,改革开放的勇气与胆魄……历史长河中的一首首浩歌,无不光耀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采访】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君如 中国精神它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可以从“源”和“流”两方面去考察。“源”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社会生活;“流”,一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二是当下人们在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精神的追求,这两种追求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今天的一种精神力量。 【解说】 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志,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固发展的丰厚滋养。 学者柏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山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覆,但在浪潮退去后仍顽强地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达尔文也曾讲过:相对于其他文明,中华文明更具有典意义。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典意义”的核便是中国精神。显然,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采访】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

庆祝建国60周年诗歌征文:辉煌中国60年

庆祝建国60周年诗歌征文:辉煌中国60年 今天,日出东方 黎明中醒来的大地,格外光明的地理 我如同一株带露的小草 感受了阳光普照,温暖四溢 你看:一群群聚集的鲜花,披着节日的盛装 在广场上,集合成最有前途的风景 大地之上,我情不自禁 口里含着优美的词汇,以诗人的名义 用发热的喉舌继续我的诗歌和歌唱 今天的中国 看上去是个很大的棋盘 中国东西南北,几乎同时 都能感受到一个政党拨动棋子的手 落下的飓风和坚毅 祝福和赞美的心语突破礼炮的重围 汇入世界级的赞颂之中 我借助秋末冬初的好天气,看到 在祖国深邃的瞳孔 流出了一个民族希望的滚烫热血 我的古老的中国

披着热带、温带和寒带的色彩 从历史纵深处的五千年前走来 您跋涉三山五岳,江河湖泊 穿过长城内外,大河上下 挥手筑起宫殿城阙,石窟宝塔 一路种植松柏杨柳,栽下梅兰竹菊 南国下多情春雨,北疆飘丰瑞雪花 吟诵诗词歌赋,倡导诸子百家 步入祖冲之的“园径”,横越沈括的“梦溪” 可是在黑暗中彷徨的巨人 却充满孤苦和忧伤,好在历史有了新的选择 一个带着横渡长江枪伤的党才将您带向光明 在天安门城楼以超脱封建遗风的英姿 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伫立亚洲,伫立世界 您高昂的头颅显示了一个民族的不屈与卓绝 流着奶和蜜的渴望激活了思想的飞鸟 人民倾注汗水和心血,一路引吭高歌未来的生活 土地皮肤上的色素与叶脉,以初露的曙光脱颖而出灵性的水,滋润大地母亲那丰满裸洁的肌肤 以树的形象,走向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和蓝土地吐生万物,又负载山川、江河、湖海及赐福众生 炎黄故土流行一支永不沉沦的土地之歌

让荒山野岭披上用花香、鸟语、茂叶编织的衣裳隆起的小村庄让风变得越来越清新、温顺 在阳光下寻找一条通往绿色家园之路 快乐家园,有山的崇仰水的依恋海的放歌 丰收大地,地久天长 中国说不尽的是土地的气象万千和春天的故事今天,阳光下的工业 森严而恢宏的形象,那么遒劲,那么暴烈 给我一种不容置疑的力感和神秘 那些厂房不露笑容,总是那么神奇 神奇中透出一种庄严气象 钢铁的庞然大物从厂门进进出出 都遵从工厂的意志和脾气 力的张扬是另一种激越的表达和呈现 工厂以难以想象的活力风雷大作,风靡一切 驱动着城市和社会星转斗移 这令我不能不生出敬畏之心 新时代的工业,正以 电流的神经和芯片的心灵,还有电子的灵感 创造一个名牌中国 工业与我们的起居生息和爱情星光,息息相关永远的太阳和鲜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第二课时 罗马帝国的兴衰

第二课时罗马帝国的兴衰(见学生19 页) 一、罗马城的建立 公元前__8__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罗马城建立起来||。 二、罗马共和国 1.建立:公元前__509__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对外扩张: (1)扩张条件:罗马人是__尚武__的民族||,强大的罗马__军团__兵种齐全||,装备精良||,作战英勇||,战术高超||。 (2)经过:__公元前3__世纪||,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__公元前2__世纪||,罗马战胜地中海强国__迦太基__||,成为__地中海__世界的霸主||。 3.共和制度:罗马共和国设有公民大会和元老院||,还设有执政官、大法官、监察官和保民官等高级官吏||。__元老院__是罗马共和国权力最大的国家机构||。罗马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__贵族__政治和__民主__政治的结合||。 4.衰落:公元前73年||,罗马角斗奴隶爆发了__斯巴达克__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三、罗马帝国 1.背景:公元前1世纪||,随着版图的迅速__扩大__、__人口的日益膨胀__和__社会矛盾__的不断复杂化||,罗马的社会危机空前严重||,共和国制度已无力维持||,先后出现了苏拉和恺撒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 2.建立:__公元前27__年||,罗马共和国的“元首”__屋大维__独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__罗马帝国__所取代||。 3.强盛:公元__2__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基本确定||,罗马成为地跨__欧、亚、非__三洲的大帝国||,__地中海__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被人戏称为“__罗马人的小澡盆__”||。帝国最初的两百年||,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__罗马和平__”时期||。 4.衰亡: (1)分裂:3世纪起||,罗马帝国就爆发了全面危机||,人民起义不断||,日耳曼人入侵||。__395__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2)灭亡:__476__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__日耳曼__人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以__君士坦丁堡__为中心||,继续存在了约一千年||。

百年中国

《百年中国》观后感 作为一个理科生,因为对历史了解甚少,历史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神秘感。但每每想起中华文明的上下五千年历史,不禁会感叹这浩瀚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心不由生出一种自豪感。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有如我一般的情怀,但要说起近代史,想起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的历史进程,很多人可能就“另眼相看”了,把它当做是一段充满苦难,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今天所看的一百多分钟的纪录片《百年中国》,讲述的就是这一段中国一百年来的充满争议的历史。《百年中国》的开篇把时间轴从1999年拨到1900年,那是一个新世纪,在西方,法国巴黎的万国博览会正在举行,它向人们展示着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而纽约的经济学家用“繁荣的恐慌”来表明北美经济的上升,像有讽刺意味似得,在介绍完西方的手摇电影机后,镜头转向了当时的中国,斑驳不清的影片画面是黑与白的交织,那是一段真实记录的影像画面,清朝末年的男人在狭窄的街巷中走走停停,灰暗的镜头里记录着他们没有生气的脸庞和一成不变的长辫子。在这明显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时的中国与欧洲和北美洲的越拉越远的差距,在统治者还沉醉于国家的地大物博时,殊不知这世界早已不是理想中的样子。落后就要挨打的验证也就是从此刻悄然开始。贯穿纪录片的是清朝末期一位重要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她是固执守旧统治者的代表,我一直认为光绪皇帝就像是慈禧的傀儡,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我印象深刻,主题是女性的启蒙运动,当叙述完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镜头转向中国的却是封建时期缠足陋习,那段时期的清朝女性还是以“三寸金莲”为美,女性的自由被封建礼教和时代的畸形审美所束缚。这样的反差让我想起了今天戴面纱的伊朗妇女和地位低下的印度妇女,不管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民族选择,但这绝对不是正确的,是一种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压迫。影片中出现了一位在幼年时期就开始裹小脚的老人家,我忘不了她说她还想多活几年,多享几年福时脸上满满的笑意,就算现在中国社会有太多的不公平,女性还是会遭受歧视,受到不平等对待,但事实上生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已经获得了比前人更多的自由和幸福。《百年中国》纪录片的开始是现代史与近代史历史画面的交织,跳动的影片画面中有着欢笑有着泪水,有着自豪有着屈辱。而纪录片的结尾是一副太阳升起的画面,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

议论文论据大全百年潮中国梦第三集解说词

议论文论据大全:百年潮·中国梦第三集解说词 这篇关于议论文论据大全:百年潮·中国梦第三集解说词,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说】 *在民族危难、抗日救亡之际,曾气吞山河地宣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先生还在《学界三魂》中坚定地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了,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这是怎样的一国人民?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古老而神奇的民族立于世界万邦之林,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新的活力? 当我们徜徉在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蓦然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同期声】*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 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解说】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同 时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 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 北京猿人钻木取火的智慧,神农氏遍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景之 治的和谐,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的雍容大度,戊戌变法的图强之志,驱 逐列强的浩然正气,抗击日寇的同仇敌忾,创建新中国的浴血奋战,改革开放的勇 气与胆魄……历史长河中的一首首浩歌,无不光耀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采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中国精神它的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可以从“源”和“流”两方面去考察。“源”就是我们的实践,我们的社会生活;“流”,一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二 是当下人们在改革开放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精神的追求,这两种追求结合在一起,就成为我们今天的一种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