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人们为什么饮茶?

以茶会友

以茶敬客

以茶助禅

以茶修身

以茶养性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时代的药物书籍)

一.茶字的形成

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二.中国茶区的分布

在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将我国的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

1、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也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有些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

3、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此茶区植物资源丰富,长年植被的自然枯老腐化,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4、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边销茶和普洱茶等,其也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西南茶产地中心。地形复杂,即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也想差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此茶区还处于原生态地区,动、植被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优良产茶区。

三.如何区分真假茶叶?

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形态特征为:

A、叶缘有锯齿,上半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叶柄处平滑无锯齿;

B、主脉明显,叶脉呈网状,侧脉从中展至2/3处向上弯曲呈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

C、叶片在茎上呈螺旋状互生。

D、叶背有茸毛,等。

四.茶树的生长环境

任何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适宜的一些生长环境,而茶树的生长环境主要是指气候和土壤环境的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综合因素。

1、气候:

茶树生长要求是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多云雾、少日照。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营养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茶树生长的最适气温在18℃~25℃,多数品种为20℃~25℃,超过35℃茶树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最低温度在-6℃~-16℃,对最低温度的要求还因品种而异,大叶种为-6℃,中小叶种为-12℃~-16℃(北部茶区种植的均为中小叶种);茶树的最高临界温度为45℃,当气温持续超过45℃时,茶树生育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不同气温条件下的茶叶原料,即鲜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等茶叶品质营养成分的含量也不一样。温度相对较高日照强,酶的活性就强(多酚类含量较高),这类鲜叶原料较适宜制发酵类茶类如(红茶、黑茶、乌龙茶等),而温度相对

2、日照

茶树日照时间长、光度强时,茶树生长迅速,发育健全,不易患虫害病,且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增加,适于制造红茶。反之,茶叶受日光照射少。则茶质薄,不易硬化,茶叶富有光泽,叶绿质细,多酚类化合物少,适制绿茶。

高山多云雾,所受阳光照射多为漫射光,光照柔和,不会造成生长过速,且气温较低,日夜温差大,霜日多,形成其生长周期缓慢,鲜叶的持嫩性强,茶叶嫩泽且有效物质和芳香物质积聚增多,形成茶感色亮、味醇、香优。

偏低日照光不强(氨基酸含量较高),则适合制不发酵茶或微发酵茶类如(绿茶、白茶)。

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都是有利的。

3、土壤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自然基地,茶树所需要的养分和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因此,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与茶树生长紧密相关。茶树一般生长于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区;土壤多为花岗岩石分化的砂质壤土,页岩分化的紫色土等。

陆羽《茶经》谈到:“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土壤的石砾较多,通透性好,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和各种微量元素一应俱全,能使茶树生长健壮,其保健营养物质丰富。

4、地形

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育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太高,气温过低就会产生冻害。茶树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要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有较多的漫射光。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影响,特别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这氮物质是主导茶汤鲜爽品质的关键。地形如是山地阳坡有树木荫蔽的茶园,其茶叶品质会最佳。平地茶园,如果能造就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照样也能生产出优质茶。

五.茶叶具有以下保健功能:

抗氧化,防衰老;防辐射;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杀菌、抗病毒;抗癌;防龋齿;提高免疫性等。

六.茶叶的主要成分及功效:

茶不仅是一种清香的饮料,而且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古茶书提及茶的保健功能有60余种,当代茶人用科学手段,证明茶叶中含生化成分600多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就有500多种,其主要成分有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1)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占茶叶中干物质总量的20%~35%,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花白素和酚酸等类物质组成。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类既黄烷醇类约占多酚类化合物70~80%之间,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它亦是形成不同茶类的主要物质,具有强烈的收敛性,苦涩味较重。它亦是决定茶叶陈化物质的主要成份,茶多酚极易自动氧化,引起茶叶由绿变黄的外形色泽,干茶变枯黄、汤色变褐,甚至红变,滋味迟钝,失去茶叶正常风味。其氧化聚合物茶黄素(质)、茶红素(质)等,对红茶汤色的红艳度和滋味有决定性作用。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有:①降低血脂。②抑制动脉硬化。③增强毛细血管功能。④降低血糖。

⑤抗氧化、抗衰老。⑥抗辐射。⑦杀菌,消炎。⑧抗癌,抗突变等。

(2)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因、可可碱和茶碱。茶叶中的生物碱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3%~5%,主要是咖啡碱。是茶的苦味物质。咖啡因除了苦之外有鲜口感,会与儿茶素结合产生沉淀,冷温时结合、高温时分开,是一种不溶性胶质沉淀,称为乳化作用(凝乳)或称为「冷后浑」,此复合物与茶汤的『活性』有直接关系,是衡量红茶质量优劣指标之一。咖啡碱的药理作用有:①使神经中枢兴奋,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②抵抗酒精、烟碱的毒害作用。③对中枢和末梢血管系统及心波有兴奋和强心作用。④有利尿作用。⑤有调节体温作用。⑥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兴奋。

(3)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5%,28种之多。氨基酸能增进茶汤鲜味,又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而蛋白质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之一,足见氨基酸对人体之重要。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的氨基酸和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能调节脂肪代谢,促进毛发生长与防止早衰,对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有明显辅助功效,还可增加钙与铁的吸收,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

(4)维生素类

茶叶中的维生素含量占0.6%~1%,主要有维生素C、B、E、K、P、A原、U等。含量虽不多,其作用却不能忽视。它们的功效是:①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的正常机能,促进人体糖代谢。②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癞皮病等皮肤病。③防治角膜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口角炎等。④增加人体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⑤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⑥抑制致癌物质和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抗癌效应。

(5)矿物质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以磷与钾含量最高,其次为钙、镁、铁、锰、铝,微量成分有铜、锌、钠、硫、氟、硒等。这些矿物质中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微量元素氟在茶叶中的含量远高于其它植物。氟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硒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治疗冠心病也有效,还能抑制癌细胞的发生和发展。锌有利于智力与抗病力,缺锌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因此不论老少都很需要。铁与铜则与人体的造血功能有关,能够促进血红蛋白的构成。

(6)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而茶叶中许多糖类化合物是不溶性的,因此茶叶杯称为低热量的饮料。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其还有节约蛋白质、抗生酮、解毒和增强肠道功能的作用。

七.茶叶的分类与命名

茶叶分类与命名的方法:

一般根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按照生产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按发酵程度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而分类后的茶品命名一般按产地、产地加茶名、外形、茶树品种名命名居多:如按外形(碧螺春)、按产地(广西六堡茶)、按茶树品种(铁观音)、按产地加茶名(西湖龙井)等。

八.茶叶分类及其加工工艺

茶类

工艺流程

主要形成的茶品特征

绿茶

杀青→揉捻→干燥

清汤绿叶

黄茶

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汤黄叶

黑茶

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橙黄汤色醇和滋味

白茶

萎凋→干燥

汤色浅黄亮滋味鲜爽带甜

乌龙茶

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绿叶红镶边

红茶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汤红叶

1.绿茶加工

鲜叶的采摘:幼嫩采、一芽二、三叶采

绿茶的种类:炒青(龙井)、烘青(黄山毛峰)、晒青(滇绿)、蒸青(恩施玉露)

工艺流程: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目的:

1.利用高温破坏茶叶多酚氧化酶活性,制止茶多酚的氧化,保持绿茶“绿的色泽”和“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

2.蒸发鲜叶内部分水分,使之柔软带粘性,易于揉捻成条。

3.除去沸点低的青草气味,散发香气。

揉捻目的

1、使茶叶紧成条,外形符合所制茶叶品质的要求;

2、使叶细胞破碎,茶汁溢出,附着于叶表面,以便

冲泡时增水色和滋味。

干燥目的

1.水分蒸发至适当程度(16%左右),固定有效成分,避免品质劣变,便于贮藏;

2.散发青气,提高香气;

3.塑造条索紧结、外形美观、色泽自然的形状。

2.红茶

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的主要品种有:滇红、川红、宁红、祁红、闽红等。

萎凋目的:

A 适当蒸发部分水分,使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

B 随水分散失,茶浓度增大,酶的活性加强,产生一系列生化反应,为以后工序的正常进行

打好基础;

C 散失鲜叶青草气,逐渐形成清香味,提高成茶香气的鲜爽度。

揉捻目的:

A 破坏叶肉细胞,茶汁外溢,使多酚类物质进行酶促氧化,利于发酵中一系列生化变化,为形成红茶色、香、味奠定基础;

B 使叶片紧卷成条,缩小体形,美观外形;

C 利于成茶冲泡时茶汁迅速浸出,增加茶汤浓度。

发酵

发酵是指茶多酚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进行激烈氧化,先转化成茶黄素,再转化为茶红素,再氧化聚合成茶褐素的过程。其中茶黄素为鲜爽味物质,茶红素为形成红茶红汤的主要物质,而茶褐素是导致汤色褐红,滋味单薄的物质,因此发酵要适度,讲究茶黄素与茶红素的比例协调,避免发酵过度氧化聚合成茶褐素。

发酵目的:

通过酶促氧化,促进茶多酚的适当氧化,使绿叶变红,形成红汤红叶,香味浓醇鲜爽的红茶品质特征。

干燥

干燥是固定和提高红茶品质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操作的恰当与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很大。干燥目的:

1.是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活性,停止发酵作用,固定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2.是蒸发茶叶的多余水分,便于贮藏;

3是散发青草气,发挥红茶特有的香气。

3.黄茶

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的品种:单芽类的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大芽,一芽一叶的北港毛尖、平阳黄汤,一芽二、三叶的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茶。

关键工艺:闷黄是在湿、热、闷、蒸作用下,茶叶物质发生变化。如:叶绿素被破坏而产生褐变;茶叶中的氨基酸及挥发性物质增加,使滋味甜醇,香气浓郁,汤色杏黄或淡黄。

4.白茶加工

加工的基本工艺:萎凋→干燥

白茶的品种:单芽的白毫银针,一芽一二叶的白牡丹,还有抽掉芽心留两叶的贡眉与寿眉。关键工艺:白茶的关键工序在于萎凋,通过自然的室内萎凋或适时的日光萎凋,以促进茶叶的自然走水(即脱水干燥),以利于其内含物质水解成更多可溶性物质,轻微的自然氧化,既保留了茶的清香,也使茶性趋于柔和,形成其特有的清香与滋味的清柔、鲜爽,大大的保留了其维生素的含量。是一款比较高优的茶类。

5.乌龙茶

乌龙茶基本工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鲜叶:开面采,顶端形成驻芽的三、四叶采摘。

乌龙茶的品种分类有:闽北乌龙(大红袍)、闽南乌龙(铁观音)、广东乌龙(凤凰单从)、台湾乌龙茶(冻顶乌龙)

萎凋:晒青和晾青

做青:目的使叶缘细胞损伤茶汁外渗,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而使红边出现,同时增加香气成分化合物和可溶性糖的增加,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的特点。

6.黑茶加工

基本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黑茶的品类有: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湖北黑茶(老青砖)、四川黑茶(康砖)

黑茶关键工艺:

渥堆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湿度(相对湿度85%以上)、热度的(室25℃以上)、适当通风的环境下,酶的氧化参与下使茶的内含物质发生复杂的变化,塑造了黑茶独特的品质风味。九.茶叶的储藏

1、一般茶叶的贮藏目的是尽量保持茶叶的“原汁原味”。我们的贮藏措施,其目的是尽量保持茶叶中的物质不变。一般茶叶的贮藏应:低温、干燥、避光、密闭与无异味的环境。

2、普洱茶在一定时间内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因而其贮藏的目的是,通过茶叶中的物质变化而使茶叶的品质越变越好。普洱茶贮藏的基本要求应为:常温、合适的含水量、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直射光照射、提倡散射光照射、可以不要光照射、无异味的环境条件。十.学会科学的饮茶方法!

饮茶禁忌

1.发烧忌喝茶。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人忌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3.神经衰弱慎饮茶。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4.孕妇忌饮茶,尤其是不宜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5.妇女哺乳期不宜饮浓茶。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 醉酒慎饮茶。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

7.慎用茶水服药。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

8.贫血患者忌饮茶。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铁结合成不溶性的终合物,使体内得不到足够铁的来源,故贫血患者不宜饮茶。

9.忌空腹饮茶。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还会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若发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缓解。

10. 忌饭前后大量饮茶。饭前后20分钟左右不宜饮茶,若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而且因为茶中含有草酸,草酸会与食物中的铁质和蛋白质发生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和蛋白质的吸收。

11.忌睡前饮茶。睡前2小时内最好不要饮茶,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尤其是新采的绿茶,饮用后,神经极易兴奋,造成失眠。

12.忌饮隔夜茶。饮茶以泡现饮为好,茶水放久了,不仅会失去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而且易发馊变质,饮了易生病。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 1 ( 第一部分茶叶的类别 中国茶叶的类别(共分7类) 1、绿茶类:绿茶是我国类别最多,销量最大,产量最高的茶类。外观造型千姿百态,香气滋味各俱特色,十分诱人。属于不发酵茶,最好当年新茶,芽茶,明前茶。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个步骤。(包括蒸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 如:西湖龙井、都匀毛尖、太平猴魁、碧螺春、竹叶青、峨眉雪芽、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黄山毛峰。 功效:消炎去火,排毒养颜,解中暑。 2、红茶类:红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传统茶叶,后来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红茶制做的基本工艺流程: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以后形成的。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产物——红茶色素。这种色素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是这样形成的。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红茶兼容性较强,喝红茶暖胃,易冬天喝。 如:祁门红茶、滇红、宁红、正山小种、红碎茶等。

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宁红工夫、宣红工夫、川红工夫、闽红工夫。 3、乌龙茶: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是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外形色泽青褐,因此也称它为青茶。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典型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公,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经久耐泡,入口醇厚回甘有天然花香味。乌龙茶是四季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乌龙茶一般分四个产地 闽北乌龙: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观音王、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等。 4、白茶类: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类,基本工艺过程是萎调,晒干或烘干等,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酵。如:银针白毫、白牡丹等。 5、黄茶类:属微发酵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在制茶过程上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有的揉前堆积闷黄,有的揉后堆积闷黄。如:君山银会、蒙顶黄芽、霍山黄芽等。 6、黑茶类:黑茶属后酵茶。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工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

茶艺基本知识1

茶艺基本知识 一、一个核心 这个核心就是唐代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以后宋代徽宗赵佶又提出了“清和澹静”。到明代喻政又提出了“淡远清真”。中国茶道传到日本,千利休提出了“和敬清寂”。传到韩国,韩国人提出了“和敬俭真”。传到新加坡,新加坡人提出了“和爱谦静”。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晓芳提出了“廉美和敬”。这些茶道四字令就是茶道、茶艺的核心。虽然都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但它的核心都是道德修养。 二、两个基础 不论是茶道还是茶艺。最根本的两个基础是“茶”和“艺”,故称茶艺。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是茶艺的根本。茶就是科学泡茶,科学饮茶,使人们充分吸收茶叶的营养保健物质达到强身健体。艺就是把泡茶饮茶艺术化、人轻松愉快,达到精神上的养生。 三、三个要求 这是指茶道和茶艺表演的动作必须符合三个要求: 一是动作圆活、连绵、轻盈; 二是动作自然、优美、和谐; 三是动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四、四种茶具 综合茶道、茶艺的茶道具,不外乎陶、砂、瓷、透(玻璃)四种形态。 1.陶,是指陶器。是我国最古老的茶具。今天用起来-,古朴典雅,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别有韵味。 2.砂,是指紫砂,有著名的宜兴紫砂。它起源于明,兴盛于清。有形美、神韵,气质高雅形态各异的特点。泡茶不走味,过夜茶不馊。 3.瓷,是指瓷器,有著名的景德瓷。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白玉”之称。它“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 4.透,是指玻璃等透明茶具。她玲珑剔透,泡茶可观赏杯中的茶汤和茶芽,特别是看到茶芽直立、起舞更是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五、五种茶艺 纵观我国的茶艺,不外乎五种基本茶艺。 1.红茶茶艺。 2.绿茶茶艺。 3.乌龙茶艺(也叫功夫茶艺)。· 4.花茶茶艺。 5.禅茶茶艺。 其他茶艺都是从这五种基本茶艺中演化出来的。 六、六个条件 无论是茶道还是茶艺表演必须具备六个条件,它们是茶、水、器、人、静、雅。 1.茶,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客人最满意的茶。 2.水,它不一定是名泉水,但一定要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定无异味,无杂质。 3.器,是泡茶的工具,不一定是名壶金杯但一定要适合所表演的茶艺,要以茶定器。 4.人,是茶艺的主体,工农商学兵,三教九流,都能与茶融合,搞茶艺一定要文明,雅静。

茶的基本知识

哪些茶属于红茶?哪些茶属于绿茶? 红茶与绿茶怎样区分? 一、绿茶类是我国所有茶类中最古老的茶类,它产饮历史最长、产区最广、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出口数量最大的一个茶类。我国19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主要集中在浙江、安徽、江西诸省,其次是湖南、贵州、四川、湖北、广东等省区。我国绿茶产量约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70%左右,约占世界绿茶总产量的65%左右,约占世界绿茶出口量的70%以上。 绿茶类为不发酵茶,系采用茶树幼嫩鲜叶为原料,经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初制工艺将鲜叶加工成毛茶,再经复火、拣剔、筛分、风选等精制工艺将毛茶加工成商品茶。绿茶共同品质特征是“清汤绿叶”。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绿茶主要有浙江西湖龙井、江苏太湖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江西庐山云雾、河南信阳毛尖等。绿茶内含物质丰富,营养价值高,药用功能全,保健功效佳,是我国饮用人数最多,消费量最大的一个茶类。绿茶性微寒,不宜空腹饮用,亦不宜饮用浓度过浓的茶汤,老人、幼童、孕妇及胃寒病人、服用铁剂类、抗生素类病人不宜饮用。 绿茶类按初制过程中杀青和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炒青、烘青、蒸青、晒青等四类。 (一)炒青类,包括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和特种炒青。 长炒青,是一种长条形炒青绿茶,经精制后称为眉茶。主要长炒青有粤绿、琼绿、桂绿、滇绿、黔绿、川绿、陕绿、豫绿、鹗绿、苏绿、杭绿、温绿、舒绿、屯绿、遂绿、婺绿、饶绿、赣绿、湘绿、闽绿、英德绿茶、五指山绿茶等。 圆炒青,是一种外表呈圆珠形的炒青绿茶。主要圆炒青有浙江平水珠茶、泉冈、火军白、涌溪火青,江西窝坑茶等。 曲炒青,是一种条形卷曲的炒青绿茶。主要曲炒青有江苏碧螺春,四川蒙顶甘露,贵州都匀毛尖,广东英德碧螺春、绒螺、鹤山古劳茶,湖南碣滩茶,浙江普陀佛茶,安徽黄山银钩、休宁松箩茶、台湾三峡碧螺春。 扁炒青,是一种外形扁平的炒青绿茶。主要扁炒青有:浙江龙井、西湖龙

农民茶叶培训方案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训目标 发展县城经济,面向百里茶廊,培养适应现代茶产业发展需要的,具备茶叶生产加工、品质检验、经营管理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茶园规划与茶树栽培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营销、自主创业等能力,面向现代茶叶生产基地、茶叶加工企业、茶叶营销企业,在茶叶生产、加工、品质检验、营销和茶艺表演等岗位需要的生产第一线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训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茶园环境、茶树病虫害防治、茶园建设管理技术、茶叶加工及综合利用、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贸易、茶叶机械、茶艺等专业知识。 2.能力要求 (1)基本能力 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能力。 (2)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 1.掌握茶树苗木繁育能力 2.掌握茶树生产管理能力 3.掌握茶园建设能力 4.具备制定茶叶周年生产计划能力 5.具备合作完成茶叶生产的全过程能力 6.掌握茶叶加工能力 7.掌握茶叶审评和质量检验能力 8.掌握茶叶销售能力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 3.敬业爱岗、规范严谨、诚实守信;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4.具有质量意识、安全生产意识、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识。 (三)、培训岗位 序号面向的职业岗位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备注 1 茶叶加工工茶叶加工工考试 2 茶叶审评员评茶员考试 3 茶艺师、茶叶营销员茶艺师考试

4 茶叶生产管理农技员茶树茶叶工考试 5 茶叶生产管理农技员农作物植保工考试(四)培训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 对应工作要求对应知 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态度 1.茶园环境指标测定1.土壤环境知识 2.植物营养知识 3.温度环境知识 4.水分环境知识 5.光环境知识 1.土壤调控能力 2.植物营养调控能力 3.温度调控能力 4.水分调控能力 5.光调控能力 1.具有科学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爱 国主义、集体主义 以及良好的思想 品德; 2.具有敬业精神, 服从企业安排,能 脚踏实地,服从工 作分配,认真从事 企业基层工作做 起; 3.能通过职业培 训、继续教育、自 学等手段继续学 习来提高自己; 4.具有团队合作 精神,能与企业其 他员工沟通与合 作; 5.遵守国家法律 法规。 茶园环 境 2.茶叶生产管理1.茶树的生物学特性; 2.鲜叶的生产过程; 3.茶树的生长与环境的 关系; 4.绿色、无公害、有机茶 生产标准; 5.茶叶生产过程中的环 保知识; 6.茶叶生产新知识与新 技术。 1.会制定茶叶生产计划和茶园周 年管理计划; 2.合作完成茶叶生产的全过程; 3.掌握茶园管理的关键技术,会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茶园建 设管理 技术 3.茶树病虫害诊治1.茶树病虫害基础知识; 2.茶树病虫害防治知识 1.茶树病虫害诊断能力 2.茶树病虫害处置能力 茶树病 虫害防 治技术 4.茶叶加工1.茶叶加工原理。 2.绿茶、白茶、红茶和乌 龙茶的初、精制方法。 3. 花茶窨制方法。 1.掌握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 茶的初制技术; 2.掌握绿茶、白茶、红茶、青茶 的精制技术; 3.花茶窨制技术。 茶叶制 造技术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人们为什么饮茶? 以茶会友 以茶敬客 以茶助禅 以茶修身 以茶养性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时代的药物书籍) 一.茶字的形成 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ǎ),三曰蔎(shè),四曰茗,五曰荈(chuǎn)。 二.中国茶区的分布 在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将我国的产茶区划分为四大茶区: 1、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10℃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也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有些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3。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8℃,冬季气温一般在-8℃。年降水量1400毫米~1600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O%,秋季干旱。 3、华南茶区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22℃,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14℃,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O0毫米~2000毫米,此茶区植物资源丰富,长年植被的自然枯老腐化,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4、西南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边销茶和普洱茶等,其也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西南茶产地中心。地形复杂,即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也想差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此茶区还处于原生态地区,动、植被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优良产茶区。 三.如何区分真假茶叶?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基础知识人们为什么饮茶? 以茶会友以茶敬客以茶助禅以茶修身以茶养性“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本草经》(成书于西汉时代的药物书籍) 一?茶字的形成唐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中首次出现“茶’字,唐代中期陆羽{茶经}中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ji a ),三曰蔎(sh e ),四曰茗,五曰荈(chu 岔)。 二?中国茶区的分布 在我国的许多的省份都出产茶叶,但主要集中在 南部各省。一般可以将我国的产茶区划分为四大 茶区: 1、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包括河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和皖北、苏北、鄂北等地。江北茶区主要生产绿茶。茶区年平均气温为15 °C?16°C,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为TO°C左右。年降水量较少,为700毫米?1000毫米,且分布不匀,常使茶树受旱。但少数山区,也有良好的微域气候,故有些茶的质量亦不亚于其他茶区,如六安瓜片、信阳毛尖等 2、江南茶区 江南茶区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 / 3O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茶园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少数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这些地区气候 15 °C?18°C,冬季气 温一般在-8°C。年降水量1400 毫米?1600 毫米, 春夏季雨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0%?80%,秋季干旱。 3、华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福建、

台湾、海南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有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茶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六堡茶等,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C?22C,最低月(一月)平均气温为7C?14C,茶年生长期10个月以上,年降水量是中国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毫米?2000毫米,此茶区植物资源丰富,长年植被的自然枯老腐化,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 4、西南茶区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茶树品种资源丰富,生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边销茶和普洱茶等,其也是中国发展大叶种红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云贵高原为西南茶产地中心。地形复杂,即同纬度地区海拔高低也想差悬殊,气候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不寒冷,夏不炎热。此茶区还处于原生态地区,动、植被资源丰富,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其他茶区丰富,是一个天然的优良产茶区。三.如何区分真假茶叶? 真叶为发育完全的叶片,其形态特征为: A、叶缘有锯齿,上半部密,下半部稀而疏,近叶

六大茶叶基础知识培训培训资料

六大茶叶基础知识培 训

茶叶基础——六大茶类培训整理 认识中国茶叶 【概述】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茶叶历史悠久,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茶叶是世界茶叶的鼻祖,世界茶叶发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代表着一种高雅与品味;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品质各异,共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儒、释、道的精髓; ?中国茶叶产地幅员辽阔,从海南岛到山东,从台湾到西藏,均有种植; ?中国茶叶分四大产区:江南产区,江北产区,华南产区和西南产区; ?中国茶叶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主要内销,部分出口; ?中国茶叶产销最多的茶叶为绿茶,产绿茶的主要省份为浙江。北方以花茶和绿茶为主,南方以乌龙茶和普洱茶为主。

茶叶

咖啡

可可 六大茶类包括:白茶、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每一类茶,其品质各异,冲泡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 白茶

1.基本特征: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 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 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 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4.冲泡方法:水温80~85度,冲泡时间视具体茶量和茶具容积而定,一般冲泡银针适宜采用清澈透明的玻璃杯,用量约为玻璃杯容积的八分之一,采用上投法,约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饮到一半加水;用盖碗冲泡则投三分之一的茶量,先把开水倒进茶海降温,待降到一沸水温(80~85度)再用来冲泡,时间控制约为10秒~15秒。 5. 保健功效:白茶含丰富的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消暑和解毒的功效,此外,能使人心情平静、消除烦恼,主要是由于较多茶氨酸成分的作用。 白牡丹

茶叶专业基础知识

茶叶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安排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 1、茶叶是什么? 1> 茶树的芽叶加工而成的可直接泡饮的饮品 2> 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植,160多个国家有饮用的习惯,被称为世界饮料之王 3> 三品:药品、食品、饮品 4 >三性:吸湿性、吸味性、陈化性(人性、品性、雅性) 2、茶叶的原产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云、贵、川至今还保留有古茶树,西汉古墓就发掘出了茶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树茶籽茶叶名称和饮茶习俗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故称中国为茶的故乡。 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开始习饮之。” 3、茶叶的消费 1> 世界:人均0.5kg/年,年消费250万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饮茶 2> 中国:人均0.3kg/年,是英国的1/4(77%的人),是俄罗斯的1/2(95%的人) 3> 饮茶习惯: 二、茶的传播 三、茶的分类与各茶类简介 茶叶分类 1> 按习惯分(6):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公司以黑茶和绿茶为主) 2> 按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甚少) 3> 按发酵程度: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 4> 其它:海拔高度、采茶季节、形状、制造工艺、茶树品种、产茶地、消费市场等 绿茶

绿茶王者“野针王” : 形赛银针,香斗龙井,味胜碧螺 伟人故里茶香故园 白茶 属轻发酵茶类,主产区为福建、广东省地,主销东南亚和欧洲。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采用单芽加工而成的为芽茶,称之为银针(白毫银针);采用完整的一芽二叶加工而成的为叶茶,称之为白牡丹。 白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调、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关键工序:萎调 品质特点: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成朵,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注意: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黄茶 属微发酵茶类 初制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 关键工序:闷黄 品质特点:黄汤黄叶 湖南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平阳黄汤,安徽的霍山黄芽和黄大茶等 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主产区为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乌龙茶初制工艺介于红、绿茶之间,故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回味甘美的滋味 基本工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六大工序) 特点:绿叶红镶边(传统)、音韵、岩韵 分类:按产地分福建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 乌龙茶 闽北乌龙:最负盛名的是武夷岩茶,其次为?°武夷四大名枞?±,即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台湾乌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两种。其中台湾包种中文山包种、冻顶乌龙属名品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饶平乌龙和凤凰单枞 红茶 黑茶 属后发酵茶类,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历史上主销青海、西藏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初制基本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关键工序:渥堆 特点: 安化黑茶与云南普洱茶的区别 六大基本茶类图片

六大茶叶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茶叶基础——六大茶类培训整理 认识中国茶叶 【概述】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茶叶历史悠久,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茶叶是世界茶叶的鼻祖,世界茶叶发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代表着一种高雅与品味;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品质各异,共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儒、释、道的精髓; ?中国茶叶产地幅员辽阔,从海南岛到山东,从台湾到西藏,均有种植; ?中国茶叶分四大产区:江南产区,江北产区,华南产区和西南产区; ?中国茶叶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主要内销,部分出口; ?中国茶叶产销最多的茶叶为绿茶,产绿茶的主要省份为浙江。北方以花茶和绿茶为主,南方以乌龙茶和普洱茶为主。

茶叶

咖啡

可可 六大茶类包括:白茶、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每一类茶,其品质各异,冲泡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 白茶

1.基本特征: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 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 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 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4.冲泡方法:水温80~85度,冲泡时间视具体茶量和茶具容积而定,一般冲泡银针适宜采用清澈透明的玻璃杯,用量约为玻璃杯容积的八分之一,采用上投法,约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饮到一半加水;用盖碗冲泡则投三分之一的茶量,先把开水倒进茶海降温,待降到一沸水温(80~85度)再用来冲泡,时间控制约为10秒~15秒。 5. 保健功效:白茶含丰富的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消暑和解毒的功效,此外,能使人心情平静、消除烦恼,主要是由于较多茶氨酸成分的作用。 白牡丹

[茶道入门三篇]茶艺基础知识

[ 茶道入门三篇] 茶艺基础知识 茶艺基础知识——泡茶用水的选择 一、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最早提出水标准的是宋徽宗赵佶,他在《大观茶论》中写道:“水以清、轻、甘、冽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后人在他提出的“清、轻、甘、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个“活”字。 古人大多选用天然的活水,最好是泉水、山溪水; 无污染的雨水、雪水其次; 接着是清洁的江、河、湖、深井中的活水及净化的自来水,切不可使用池塘死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是说用不同的水,冲泡茶叶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只有佳茗配美泉,才能体现出茶的真味。 二、现代茶人对泡茶用水的看法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得上宜茶美水。 其一,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最能显出茶的本色。 其二,水体要轻,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水比重最轻,故被御封为“天下第一泉” 。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功能。有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的低价铁超过0.1ppm 时,茶汤发暗,滋味变淡; 铝含量超过0.2ppm 时,茶汤便有明显的苦涩味; 钙离子达到2ppm 时,茶汤带涩,而达到4ppm时,茶汤变苦; 铅

离子达到1ppm时,茶汤味涩而苦,且有毒性,所以水以轻为美。 其三,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一入口,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茶之美味。 其四,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明代茶人认为:“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 。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其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现代科学证明了在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在活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三、我国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1. 感官指标 色度不超过15 度,浑浊度不超过5 度,不得有异味、臭味,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2. 化学指标 ph值6.5 ~8.5 ,总硬度不高于25度,铁不超过0.3 毫克/ 升,锰不超过0.1 毫克/升,铜不超过1.0 毫克/ 升,锌不超过1.0 毫克/ 升,挥发酚类不超过0.002 毫克/ 升,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超过0.3 毫克/ 升。 3. 毒理指标 氟化物不超过1.0 毫克/ 升,适宜浓度0.5 ~1.0 毫克/升,氰化物不超过0.05 毫克/ 升,砷不超过0.05 毫克/升,镉不超过0.01 毫克/ 升,铬(六价)不超过0.05 毫克/ 升,铅不超过0.05 毫克/ 升。

六大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认识中国茶叶 【概述】 ?茶叶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中国茶叶历史悠久,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茶叶是世界茶叶的鼻祖,世界茶叶发源于中国; ?中国茶叶代表着一种高雅与品味;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品质各异,共六大茶类; ?中国茶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众多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儒、释、道的精髓; ?中国茶叶产地幅员辽阔,从海南岛到山东,从台湾到西藏,均有种植; ?中国茶叶分四大产区:江南产区,江北产区,华南产区和西南产区; ?中国茶叶年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主要内销,部分出口; ?中国茶叶产销最多的茶叶为绿茶,产绿茶的主要省份为浙江。北方以花茶和绿茶为主,南方以乌龙茶和普洱茶为主。 茶叶 咖啡 可可

六大茶类包括:白茶、绿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每一类茶,其品质各异,冲泡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 白茶 1.基本特征: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 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 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 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4.冲泡方法:水温80~85度,冲泡时间视具体茶量和茶具容积而定,一般冲泡银针适宜采用清澈透明的玻璃杯,用量约为玻璃杯容积的八分之一,采用上投法,约浸泡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饮到一半加水;用盖碗冲泡则投三分之一的茶量,先把开水倒进茶海降温,待降到一沸水温(80~85度)再用来冲泡,时间控制约为10秒~15秒。 5. 保健功效:白茶含丰富的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消暑和解毒的功效,此外,能使人心情平静、消除烦恼,主要是由于较多茶氨酸成分的作用。 白牡丹 白毫银针 贡眉 二. 绿茶 1. 基本特征:绿茶为不发酵茶,特点是“绿叶清汤”,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按杀青的受热方式划分),按形状分有条形、圆形、扁形、片形、针形、卷曲形等等,香气的类型则有豆香型、板栗香型、再好的有花香型和鲜爽的毫香型,滋味鲜爽回甘,浓醇,具有收敛性。 2. 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3. 典型代表: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开化龙顶等等 4. 冲泡方法:绿茶的冲泡方法视不同的品类而有较大的差别,一般分为名优绿茶和大众绿茶。名优绿茶中又分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视具体的茶叶品质特征而定,如龙井采用中投法,碧螺春采用上投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茶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一、何谓茶文化:茶文化有广义和下一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 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指其“精神财富”部分。<《中国茶文化》作者王玲教授曾在此书中就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茶经”的作者及其内容是什么?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唐至德元年<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为避安史之乱背井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州,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撰写《茶经》一书,十年后又补充修订,于唐建中元年<780年)刻印问世。《茶经》共7000多字,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等共十章。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是世界上第一步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二、中国是茶的故乡,关于茶文化的起源必须从茶叶谈起,而茶叶是茶树的幼芽嫩叶,故谈茶又得从茶树谈起。 茶树的起源:茶树是多年生、木本、常绿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全世界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多种,我国就有15属260多种。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一带,可见茶树的原产地是我国西南地区。所以《茶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野生的茶树是高大的乔木,有十尺之高,如今在云南省勐海县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1700年前的野生大茶树,树高32.12M,胸径1.03M,树围2.9M,至今仍然枝叶繁茂,被人们称为茶树王。附近还有9株高度在16至20M的大茶树。在云南省思茅地区的镇原县和平乡千家寨还发现有几千亩野生茶树群落。除了在云南、贵州、广东、桂州等省外,在湖南、江西、福建及海南等10个省份198处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生长在西南地区多雨炎热地带的野生茶树多是树冠高大、叶大如掌的乔木型大叶种,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纬度和气候的变化,在一些比较寒冷地区,逐渐演变成比较耐旱、耐寒、耐阴、树冠矮小、树叶较小的灌木型中小叶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的茶树多属此种。处于两者之间的为半乔木型大中叶树种,其树干可达数M 高,采摘需用梯子,现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种植的茶树就是此种。西南地区因为海拔高度不同,气候复杂,各种类型的茶树可同时存在。作为饮料的茶叶是采摘茶树芽叶制成的,因为茶树芽叶内各种物质含量比例不同,适宜制成不同的茶叶。如乔木型和半乔木型适宜制作红茶,灌木型适宜制作绿茶,也有两者都有的。还有一些树种,如安溪铁观音、武夷水仙、黄金桂等适合乌龙茶制作。 2、茶叶的种类 所有的茶叶可分为两大类,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论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

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 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 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 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 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 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 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 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 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 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对于茶的起源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说起源于汉代,也有人说起源于唐代,而更有学者研究说早在神农时代就已经有茶的出 现了。不管怎样,茶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在中国发展和成熟,之 后又流传到日本韩国等地区,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 扩大,中国茶文化更是备受关注。茶文化悠久而绵长,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茶出现的初期是作为药材来使用的,因为 它有许多特别的功效,是一种很重要的药材,如今也是如此。后期 经过长期的发展,茶才演变为今天的传统饮料。茶在中国人的日常 生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些人离不开的茶,我们的生活

茶树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茶树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要求 1.1学习目的: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了解茶树的起源、形态、生长、栽培等基本知识,掌握茶叶采摘的标准,进一步加强茶艺人员的茶叶知识。 1.2重点: 1.茶树的形态特征。 2.茶树的生长与栽培。 1.3难点: 茶叶的采摘标准。 1.4知识点: 1.茶树的起源。 2.茶树的形态特征。 3.茶树的生长与栽培。 4.茶树的采摘。 二、学习内容 2.1茶树的起源和传播 茶树的学名全称为Camellia Sinecsis (L.) O.Kuntze,是一种多年生的木本,常绿植物。 茶树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属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t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lamydeae),山茶目(Theales),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茶树的最初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L.)。1950年,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根据国际命名和茶树特性的研究,确定以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树学名,在中国通用迄今。 根据植物学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系起源于距今约一亿年以前的晚白恶世,而其中的山茶目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 关于茶树的原产地,近代一些学者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在印度,有人认为在包括缅甸、泰国、越南、印度、中国西南的整个地带,但根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调查,多数学者已经确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用做药用。若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在中国,茶的利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茶树从药用发展为饮用,野生茶树势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或采茶籽,或掘取野生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茶叶基础知识培训 XXXXX茶叶基础知识??茶的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传说公元前2700多年神农为了普济众生采草药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荼是茶最早的名字唐朝陆羽撰写《茶经》时将其改为茶神农氏不仅最早发现茶树而且将茶叶视为解毒治病养生的妙药。经过历代茶人的探索实践将其发展为我国、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灿烂的茶文化。树龄2700年树高25.6米“茶圣”陆羽??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茶经》《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此书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它不仅是一部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一本阐述茶文化的书。《茶经》分三卷十节约7000字。卷上一之源讲茶的起源、形状、功用、名称、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如采茶篮、蒸茶灶、焙茶棚等三之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叙述煮茶、饮茶的器皿即24种饮茶用具如风炉、茶釜、纸囊、木碾、茶碗等。卷下五之煮讲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讲饮茶的风俗即陈述唐代以前的饮茶历史七之事叙述古今有关茶的故事、产地和药效等八之出将唐代全国茶区的分布归纳为山南荆州之南、浙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西、岭南等八区并谈各地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分析采茶、制茶用具可依当时环境省略某些用具十之图教人用绢素写茶经陈诸座隅目击而存。??1、西南茶区??包括云贵川和西藏东南部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2、华南茶区??包括连两广、福建、台湾、海南等省区这是中国茶树生长的最适宜区??3、江南茶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和皖南苏南鄂南为中国茶业的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师基础知识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 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

茶道入门茶道基本知识

茶道入门茶道基本知识 茶道的知识|茶道基本知识茶道基本知识人们学习茶道,要完全掌握个中道理,得花长久时间。从简单茶礼开始,从基础礼规到基本常识,学习过程简约而富有趣味。既可加深体认中国优秀文化,又可培养出耐性、宽容心和基本茶性知觉;生活中,学习和参悟茶道机理,会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情商水平,增强体能体质,好处实在多不胜数茶道活动较为静态,如经过气息调养练习,比如太极拳、太极推手、调息入静等,再来学习茶道会比较轻松自然,韵律、姿势易于接受和调整。第一课认识中国茶茶对人体健康有益,每日饮用3杯,既可帮助消化,亦可排清体内过多油脂,茶道所指泡茶规范,是为发挥各自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之中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而中国茶叶六大类数以百计、千计品种规格,均可以相应茶道礼序来表现。第二课认识与应用泡茶工具近代的茶具制作完备,既有创意又符合传统。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者可亲身使用茶具泡茶,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所在。第三课基本手势传统茶道礼序过程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区别,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老师会逐一演示泡茶基本手势及过程。由于能直接参与冲泡过程,初学者更能领略茶道乐趣。煮水器专为煮水而设1、水注:

盛茶作烹煮2、茗炉:烹茶备茶器:包括储存茶叶及置茶器具3、茶罐:储存茶叶4、茶则:取茶并可量度分量5、茶匙:将茶叶扫放入茶壶内泡茶器:泡茶过程中的主要器皿6、泥壶:盛载初次冲泡茶汤,容量须符合饮用人数7、茶盏:盛载正泡茶汤,容量以4人为限盛茶器:完整盛茶器,能增添品茗气氛,是待客高尚礼节8、公道壶:盛载剩余茶水,令茶汤更加均匀,不至浸泡过久而苦涩9、茶杯及茶托:前者用来饮茶汤,后者则用来垫托茶杯洗涤器:清洗茶具用品10、水盂:储放废茶叶11、涤方:俗称“茶巾”,用来揩抹泡茶时溅溢茶水备器及涤器在煮水器中煮滚一壶热水。然后注入盖杯中,再将盖杯水注入公道壶、茶杯内,最后再倒进茶海,这步骤称为温润器皿,即清洗器皿意思。置茶将茶叶倒在茶则上,再利用茶匙逐少将茶叶放入盖杯内。盖杯学员应以右手中指、无名指及尾指指头,放在盖杯前面杯边上,大拇指指头则放在盖杯后面杯边上,而食指指头则轻按杯盖,这样就不会被烫伤。茶壶以拇指、中指、无名指及尾指指头钳着壶杯,再以食指指头轻按茶壶顶部,就是正确拿壶方法。正泡将沸水注入盖杯内,然后盖上杯盖,待数分钟。倒茶入公道壶将盖杯内茶汤注入茶海,再将公道壶茶汤注入茶海,这第一泡茶成为“温润泡”,不作饮用。分杯重新在盖杯中注入沸水,再将盖杯茶汤注入公道壶,然后以顺时针方向将茶平均倒入各个茶杯内。奉茶及品茶完成以上五步骤后,便可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