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合一对文化的影响精编版

儒释道三家合一对文化的影响精编版
儒释道三家合一对文化的影响精编版

儒释道三家合一对文化

的影响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中华文化的起源

班级:J11电信班姓名:

内容摘要:儒佛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部分。在上千年的递嬗演变中,传统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这种文化进行探刻的反思,探讨其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以便更好地继承发展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键词:传统思想文化、传统思想、历史价值、文化遗产。

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着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在本学期对国学十六讲的学习中,我知道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在这璀璨的长河中,儒释道三家构成中国文化的主体和精髓,儒释道三家在长期的冲突和融合中,将中国文化推向巅峰。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不同的学派以及各派系的争芳斗艳,他们着书讲学,相互论战,学术繁荣兴盛,其中有名的如儒、法、道、墨、阴阳、兵、杂、纵横、名,西汉刘歆将其命名后世熟悉的“九流”。

儒家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思想得到统一的条件下,经历历史的检验,儒家的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刘彻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开始兴盛,一直延续以儒治世的传统,可以说从此奠定下儒家在中国文化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思想影响深入民心,深入民族的灵魂。

道教的兴盛在汉末,随着汉朝没落,儒家的局势急转直下,到唐朝时,道教振兴,但道教思想无为,不被统治者尊崇,然而道教宣扬得道升仙,寿命无穷,仍得到不少帝王推崇,但究其消极不作为的本质,依然不会发扬在朝廷,道教兴盛在隐,得道中国不少文人的尊崇,也是道家文化影响中国文化的因数。

佛教并非中国本土文化,而是从印度传到我国的,部分人认为佛教在张骞打开丝路后传到中国的,同样,佛教也在唐朝与道教交替兴盛,由于宗教性质的关系,佛教亦是兴盛在普通百姓间,儒释道三家,佛教的普度思想最易被普通百姓吸收,这也造成了佛教信徒广多的缘故,也是佛教能与儒道并列为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原因。

作为本土文化的儒家和道教之间的争论冲突亦不可避免,西汉着名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在论述先秦各学派时,援引了《周易系词》中“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的观点,详细的分析了各家思想的优缺点,然后从道家的立场出发,认为道家乃博采众家之长,而融会贯通的学派。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万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异采,事少而功多."这种说法符合西汉初期形成的黄老之学,即以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为主体,博采儒墨法等诸家之长。至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文化方针,来达到思想统一以及统治者的统治。不过道家思想始终与儒家并存,在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阴阳五行学说则深深地渗透了儒家思想血脉中。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

班固奉旨编订的《白虎通义》是西汉两部正统儒家思想的范本,然而两者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儒家政治、伦理理论的形上学根据。

魏晋时期玄学体系形成标志着入到两家思想在冲突中进一步融合。王弼所谓圣人体无,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故恒致归于无,已熔儒道有无之说于一炉,让儒道两家主要思想融会到了无法再分你我的极高明之境,对后世宋明理学有着极大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南北时期高僧居士辈出的情况下,佛教成为与儒道相鼎立的思想,然而,儒道思想早已深入民心,佛教在社会文化影响加大的同时也与儒道产生了冲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僧人弃父母出家与传统孝道的冲突;出家人是否礼拜王者;入世与出世的冲突。这是鲜明佛儒冲突,最终产生了禅宗,它舍弃佛教理论中大量繁琐的论证,以佛教最基本思想来解决儒家关于心性的问题,也说明儒释道三家在冲突中不停地融会,最终在冲突和想通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中国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儒释道三家的融会,也塑造了中国文化独特内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进一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立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和谐。道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的、整体的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强调了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儒家提出忠、孝、诚、信、敬、爱、仁义道德等准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见孔子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无为而治的道家也强调人际和谐,避免冲突,实现社会稳定《老子》不仅给人们描述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宽大为怀,人“甘其食、美其衣、乐其俗”的理想社

会,还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希望人们效法天道,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中国在近五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情况下,儒家思想早已根深蒂固,无论是科举还是礼教,都对中华文化起到不可磨灭的影响,时间的考验,先贤的探索,儒释道三家在碰撞中合流,中国的历史留下重重的一笔,无论是对与错,还是与现在开放思想的矛盾,儒释道对中国民族的传承与繁盛的是息息相关的。

儒释道三家在兴盛交替间不断冲突和融合,儒释道三家都得到升华。儒家刚健有为,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提出“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佛教明心见性,消极避世,慈悲为怀,普度众生;道家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以佛修心,以道修身,以儒治世成为中国古人处世之道,入于儒,出于道,避于佛则成为中国古人的精神生活艺术。中国文化在这种大势下,逐渐形成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精髓的文化体系,就中国千年经历,以及日本侵华的摧残,中国文化依旧传承,我们应该感到幸运。

参考文献:1.《探索与争鸣》;

2.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3.张永东《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

4.明皇侃《论语集解义疏》

5.《隋唐佛教概况与儒释道三教的纷争融合》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区别 先说佛教、道教、儒教之异 第一、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第二、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佛家讲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浅析儒释道三教关系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是整个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创立于古印度,却兴盛在中国。外来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即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下,在同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佛教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了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播。 佛教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大体经历了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道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吸收融合、独立创造,以及入宋以后,内外融合、渗透合一的历史过程。 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两汉之际,佛教东传华夏,开始了它的中国化(也就是与儒道相融合)的进程。 首先来说一下政治传播,宗教对国家的政治影响是通过宗教对政治人物和政治过程的影响、通过宗教组织的强大舆论攻势和政治动员效果来实现的。比如说宗教参政议政:南北朝时期史称“黑衣宰相”的僧人慧琳和史称“山中宰相”的道士陶弘景都曾积极参与国事。宗教领袖与国君和政要互动实际上是相互需要和利用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儒释道文化对人生事业发展的启迪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生命,我们总是希望在自己的岁月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事业,它会人我们的生命之花绽放地更加绚烂。学习完这学期的儒释道文化与创业课程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通过接触灿烂儒释道文化,让我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这个宇宙的奥妙,这些对我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儒释道文化与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就是让我入何看待大道和宇宙的自然规律,其次是教会认识自然规律的方法论,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如何运用宇宙自然规律,使自己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如何去发展自我,创造自我的人生价值。 首先是让我用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儒释道文化。儒释道文化以宇宙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论与现在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惊人的相似,这完全打破了先前我对儒释道持有的玄幻、神学、不科学的看法。从水结晶实验到世界的奥秘,这些经过数以万计的科学精英研究的结果竟然在儒释道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到缩影。 无论是儒学、道家还是佛教大部分都教化人类与人为善。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心善渊; 第1页共8 页

我的儒释道文化与人生事业观 与善仁·······”①而佛经中也说到:“所以众生。若干种心,如来 悉知·······”②,此两处都有对善良的教化,它们都在主张每个人做的好事会被上天知道,同样要是做的坏事也会被上天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面明镜,照射出我们的心灵的美与丑;同样今天我们种下的因在明天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平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概也就出自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吧。这些教化人性的言论本身没有错,但在课上看到伟大的科学实验水结晶之前,我们总认为这些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用来束缚臣民思想巩固国家基础的工具。却不知这简短的汉字背后却蕴含了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拿我们都熟知的水结晶来讲,从这些是实验中得到的结果恰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这不是纯粹的巧合,而是真理使然。水结晶表明在接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之后,微观下的水分子呈现不同的状态,美好与善良的心理作用下水分子的形状也会很漂亮,而接受到扭曲丑陋的心理作用后水分子也会呈现出残缺的形状,正不真体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真理吗? 因此面对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我们再也无法用封建,过时,刻板的字眼来形容了,而是要心怀着敬仰与赞赏,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向着儒释道的指引方向前进,并且要潜心去学习钻研这些文化,最终能为我们所用,让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作为人生价值的标尺去指引生活与事业。其次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体,不禁让我们为之惊叹,试想是不是所以的人文方面的言论都可以用科学研究 的方法来论证,所有的科学结果也可以归结为一个人文性质的结论 第2页共8 页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字中传达出的儒释道精神,以及儒释道精神对中国汉字的影响,正确运用儒释道精神解读中国汉字的意义以及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字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是儒、释、道精神。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在当今社会,有些年轻人用键盘输入取代手写汉字。不认识繁体字,无法读懂古代优秀典籍,网络新词不断地被创造,很多汉字的字义已经和原义相去甚远,很多人崇尚西方文化无视中国传统文化,丢弃传统伦理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凡此种种表明应用好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格外重要。 一、汉字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精神 汉字本身记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逐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典籍得以流传,中华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汉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1.汉字与儒家思想 汉字是以笔画和偏旁作基本结构单位的表意文字,与西方表音文字不同,中国文字直观、形象,“儒”字,从人从需。“需”字,是指在等待着雨水的滋润,“儒”字也指圣贤的思想学问能够安定别人,说服别人,为人所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百善孝为先”,“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奉养照顾父母的意思。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主要是三纲五常。每个人要做到仁、义、礼、智、信。《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一个人自己站立时要考虑到其他两个人,说明人与人要仁爱;“義”字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字代表金属的兵器,说明义行要承担风险和责任,献祭的“羊”有奉献的精神。“禮”字是会意字。《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引申为对别人的尊重和奉献精神。智,从“知”。“知”是会意字,从矢从口。“矢”是象形字,本意是箭,引申为正直、端正,同时如箭发而无悔。“知”是智的古字。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生哲理是智。“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信的本义是指人的言行应诚实不欺诈。 2.汉字与道教 “道”字,《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惪(dé)声。人通过头顶与天道相通,天人合一就是道。“德”字,《说文》:德,升也。形声。从彳(chì),“彳”双人旁,有众人之义,表示行走、实践。“―”横为东西,“|”竖为南北,四方中央皆备。在这里为十种善心: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个“四”,是一只眼睛向天上看,表示尊天德之道而行,“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行”。“德”字的本义,有升华心灵品格的意思,一心一意去

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情景课堂设计 安徽朱轶材 如果同学去少林寺游览,一定会看到“三 教合一碑”,又称“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也 肯定能看到印有此图案的各种纪念品。我们看 见的这幅图是朱元璋九世孙自称“三教中人”的 明朝乐律学家、历算家朱载堉(1536—1611)根据 少林寺“三教合一碑”所画。此图为何能体现 三教合一的主旨呢? 我们先来仔细的观察一下:三人共一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从正面看,长者秃顶、须髯,是佛祖类人物,代表释家。若稍换角度,以鼻梁为限,遮住画像右面,则左面就是头挽高髻的老子侧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则是头戴儒巾的孔子侧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圣人的区分仅以简单的“头饰物”(准确地说,佛教人物并无“头饰物”),而其余部分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准确表达了三教一体(源)的深刻含义。三教共存一图,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浑成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生动表现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主题。 再看原碑下的赞词:“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纵横应对,小说咨询,阴阳顺天,医流原人,杂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难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谷,心身皮肤,鼻口耳目。为善殊途,咸归于治。曲士偏执,党同排异。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圆融,一以贯之。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 1、从赞词中看我们常说的三教九流是什么意思? 2、三教是如何合一的呢?三教中儒教是宗教吗?

3、你是如何理解三教合一的? 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开始学习今天的课程第一节。 【答案提示】 1、三教:儒释道;九流:农、墨、名、法、纵横、小说、阴阳、医、杂。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到唐朝统治者就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遵道、礼佛、崇儒。“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3、理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信仰并存、兼容并包、互相吸收、和谐相处,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有其他表达方式。 【简析】 三教合一,课文主要简述了形成过程,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加之内容较枯燥,更需要增添新的情景资料。本情景从学生特别感兴趣的旅游少林寺引入,既展示带有一定神秘色彩的需要细细观察领悟的三教合一图,又有较为生动容易理解并蕴含传统文化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辞,这样的情景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感悟更多。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儒、道、佛三教的关系 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回答问题:其一,是循着老师上课所陈述的思路,尽可能全面地展开三教关系在历史不同时期发展上的不同特点。 另一,则是作为本文最后的结论,将从儒佛道三教的文化特质,来透视其在不同时期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其内在原因为何? 儒佛道三教之所以从开始时的彼此攻讦,几欲置对方于死地,到最后三教融合、共同构成中华文化的一个浑然整体,谁也消灭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是因为它们其实都在一个文化整体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功能。儒家思想益于维持社会的人伦秩序(忠君孝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家思想益于张扬个人的精神自由(自在无为、逍遥无待、神游于天地之间),而佛家思想则能为每个人对自己生死问题的终极关怀提供一种答案(因果轮回、生死解脱、破除烦恼)。而中华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其实三者功用不同,确实缺一不可。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儒、道两家在社会秩序与个体自由

的矛盾与对立出现激化时,其文化冲突会表现得尤为强烈,并出现走向极端的倾向,这可以理解何以会由汉代的独尊儒术严守人伦纲常而走向魏晋南北朝的自由舒展、飘逸放达。至于佛家,则因其直接切入个体生命所不能回避与关注的终极问题,所以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最高哲学表达,又当归属于佛家,谈到佛道两教之争,只能说是宗教资源的争夺。 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三家思想都具有协助君王统治、实施社会教化、维持社会安定的文化功能,这又影响了作为集权专制者的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这种宗教政策随帝王个人喜好之不同而使三教命运起伏波折。 一、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蹭这样解释过儒、释、道三家思想。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儒家思想以仁作为核心以中庸之道和君子之道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内圣外王”是儒学全部学说的总的概括,以内在的圣德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对外把推行王道作为治国经世的最高理想,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大同社会。从创始人孔子所言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的《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思想都在倡导积极的入世精神,告诉人们要拿得起,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儒家思想历经千百年的时间,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

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格。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话貌似无情,其实所谓的不仁乃是是真正的大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国运昌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通达,总会遇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之时,这个时候道家的学问就给了我们另一条峰回路转的道路,告诉我们要看得开,放得下。 面对人生中最大的问题,生死之问,孔子的弟子季路向老师问起“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回答说:“生还没弄清楚,又怎么能搞得清死呢?”。孔子主张先把“生”的事做好,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才是第一要务。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则是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不过是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而佛教讲究“六道轮回”和“离苦得乐”很明确地讲出了此岸和彼岸的存在,并告诉大家怎样能到达那个彼岸的途径。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性的。它要我们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浅谈儒释道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总是看到那么多人匆匆忙忙,追逐着这个时代的脚步,也是,在这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 现代社会,在这个眼花缭乱的电子时代,发生变化的不只是人们的思想,还有源远流长的中 国文化。 所谓中国文化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可是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中国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思想方面就有很大改变:不难发现,电脑手机的普遍造成了年轻人的好逸恶劳的堕落感,出现了“手机族”,“低头族”这样的新兴词语。而成年人更是奔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盘算着这个月的工资与开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忙忙碌碌,还哪里有时间传承六艺文化、书法、棋、曲之类的。 再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文化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渠道的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代科技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以电视为例,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电视频道增加。再如,在纸质媒体时代,由于印刷成本比较高,发表一篇小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而网络平台能够为各种文学作品提供几乎无限的发表空间。但是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文化产业特别是纸质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市场份额将不断减少,实体书店有不少倒闭,电子书籍甚至要代替纸质书籍。 我一向奉承: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我认为建立自己对世对事的思想系统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莫过于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首先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主要提倡人的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在国际矛盾随时会一触即发的当代,在社会矛盾屡有发生的现代,在电子技术阻隔了亲友的距离,在在好逸恶劳的一代中,在社会关系复杂的现代,”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不当被遗忘。 佛教哲学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它讲究慈悲为怀,众生平等,因果循环。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人不应该是万物的主宰,你此生为人,是前世种下了善的因,所以此世对万物应慈悲为怀。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作恶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教育思想,并且在环境越来越差的现在,在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婪破化的千疮百孔的现在,在各种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的现在,佛家的这些思想值得我们去学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本来就是抽象的,无法言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是仍能探索到它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老子认为,坏的社会风气,都是由于背离了”道“,而引起的后果。当今社会,很多官员也是因为不走群众路线,急功近利的追求政绩,所以常常折腾来折腾去,事情没办好,还捋老百姓坑了。所以”取天下常以无事,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這样的道理也应该作为官员们常常温习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 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 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求对世间万物都报以同等的慈悲,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浅 论 儒 释 道 文 化

《浅论儒释道文化》 国学所提供的精神资源主要是儒释道三家。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民族性格。儒、立人旁一个需字,意欲我们要做一个人们需要的人--儒弱而立。 释、佛(佛)立人旁一个弗字,弗是不,是要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佛光普照。 道、首(头)下一走字,意欲我们要用脑子走路,思想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 这三个字明分暗合,都是在讲如何做人.所以中华民族是最会做人的人,如何做人是构筑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根本。 一、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佛家则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盘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二、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而形成鲜明的特色。 三、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儒,智者往往信道,慧者往往崇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功成名遂而身退等思想,赋予了中华民族潇洒飘逸、高风亮节、绝尘而超俗的风骨,造就了许多清新典雅、仙风道骨的“采菊之士”、“竹林饮者”。佛教“慈悲平等”、“自觉觉他”、“去恶从善”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善良、宽容、奉献、无畏的性格内涵。儒道佛三家在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殊途而同归。儒、释、道三家经过约二千年的互动,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成为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 1

三教整合的原因及历程

三教融通的原因及过程 一、三教融通思想产生的原因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有冲突,更有磨合以致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儒、释、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这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日本学者所说“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 ,正是在三教之间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思想文化吸纳新的内容与养料,经过数千年的递擅演变最终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 佛教所以能够为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使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最终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三教之间实现融通,其原因主要在于: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面对佛教的传播、发展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禾一}同化力。中国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两汉时虽“独尊儒术”,但并不能真正做到“罢黔百家”,而且在儒家内部也分化为不同的学派,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其生命力所在。中华文化犹如大海, 它是不会拒绝江河的汇入的,有了这种恢宏之气,是能够正视自身和外外来文化的长短优劣,取寸之长补尺之短,而不会视外来文化为洪水猛兽。历史上多次发生的文化交流和碰撞,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佛教方面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 外来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迎合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调和与儒、道思想矛盾的同时,不断地援儒、道入佛,并极力论证佛教与儒、道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拉进三者之间距离,积极倡导三教一致论,从而使儒、释、道三教关系 趋于融合。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是双方按自己的模式去建构、塑造、规范对方,并相互吸收、相互促进,最终创造出民族化的中国佛教和融汇了佛教思想成果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型态。 三教融通的表现 一、三教融通关系论说 佛教初传之时,中土的人们对它了解甚浅,常把它与当时人们所熟悉的黄老之学、神仙方术混为一谈,并用儒家观点阐释佛陀。如袁宏《后汉纪》中介绍说: 佛者,汉言觉,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牟子理惑论》中言佛: 佛者,号谧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忧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一)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但是由于儒家长期被封建统治者尊奉为正统这一事实,一部分学者常常只强调以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忽视或轻视佛道二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巨大作用。这种观点,过分偏重于中国文化中的政治制度和宗法伦理层面,并把其他层面的文化现象也都纳入到政治和伦理的框架中去考察和理解。这就把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中国文化描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考察中国文化,撇开佛道二家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多彩样式和丰富内容的,更是无法全面深刻把握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儒释道,主要不是指原始形态意义上的儒释道,而是指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融摄了其他学派思想,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了的儒释道。因此,我们要比较准确和深入把握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的脉络,以及三家之间的纠

葛--矛盾斗争与调和融合。本文即想就此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供有兴趣研究或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参考。 一、在我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术逐步走向民间,春秋后期已出现颇有社会影响的儒家、墨家等不同学派,而至战国中期,则出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派纷呈,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引述了其父司马谈对学术流派的见解,他是把先秦以来的学派总归纳为六家,即:阴阳、儒、墨、法、名、道德。司马谈引用《系辞》"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说法,认为这六家的学说都是为安邦治国,他们各有所见,也各有所偏。而由于当时社会上崇尚黄老之学,司马谈也标榜以道家学说统摄各家。他认为,道家"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所以能"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总之,道家是"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然而,班固在《汉书》中则把先秦以来的学派归纳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但接着他又说,十家中"可观者九家而已"(即除去小说家),而各家则都是"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他同样也引用了上述《系辞》的话,不仅认为各家学说都有其所长和所短,而且还强调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由于当时社会已以儒学为上,所以班固也竭力推崇儒家,认为儒学"于道最为高"。(《汉书》卷三十,《艺文志》)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思想(摘选) 关于和的思想三位讲述者分别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十八届中央委员叶小文先生;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 叶小文先生: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基础,“和而不同”则是儒学所肯定、倡导和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同之辨”古已有之,孔子加以总结,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对“和”与“同”的不同态度,竟是君子和小人的分野。以“和而不同”为主线,儒学追求的“和”似可概括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和”对“多”,集散成大。和,以多为基础;多,以和为归属。第二层面:以“和”制“合”,平衡互补。和,并非简单的相加,亦不是硬性的拼凑,更不是强行的并吞;而是和谐相济,合而不乱,协调平衡,“和实生物”。第三层面:“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孟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礼记·乐记》曰:“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如果说“和而不同”是主线,“仁爱”则是儒家贵和哲学的灵魂和源泉。泛爱万物,树立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协和万邦,树立天下一家的人类观;政通人和,树立以民为本的政治观;厚德载物,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和文化观;诚信正直,树立义利统一的道德观;慈孝恩义,树立家道和顺的家庭观;成己成物,树立崇德广业的人生观。

任法融道长:毛泽东曾经说,有关黄老讲的这个道,是宇宙之间的普遍真理。专家评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根源,运动法则(规律),它的属性是“和”。 道的规律性就是老子说的“自然无为”。什么叫“自然无为”?从广义上讲就是宇宙之间、天动地静、日月运行、四时成序、万物的长生收藏、枯荣交替,其中没有任何主观、意气、感情、私心等个人行为,均属自然。从狭义上讲,就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大小多少,都蕴含着各自的自然情理。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及日常生活中,必须遵从事物的自然情理,不该任意妄为,不该将个人的意气、主观、感情、私心,强加于事物之上。如此之者,处事即成,交人必和,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 道的属性是“和”,如何理解?《道德经》42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之间大千世界森罗万象,芸芸众生虽然千差万别错根盘结,但都蕴含着两重性,老子用阴阳二字概括。事物的两重性(阴阳),达到“和”的境界,就是最佳状态。因为“和”是道的属性,它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故常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道即生,无道即亡,正指道与事物紧密而不可分离的关系。 传印长老:儒、道、释三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主体。自伏羲氏画“八卦”,开始有儒教;自老子著《道德经》,始有道教经典,自张道陵修道青城山,开始有道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来汉向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