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铜绿性质的探究专题训练

2020 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铜绿性质的探究

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器表面生成的绿色铜锈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探究铜锈的组成。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实验二:另取少量铜锈隔绝空气加热,发现绿色粉末变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两实验,可以确认铜锈中含有种元素。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同学们对空气中有哪些物质参与了铜的生锈作出以下三种猜想:① 、;② 、;③ 、、

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并结合铁生锈的知识,你认为上述猜想错误的是(填序号)。

【实验设计】为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中、两个对比实验,请你在方框内完成实验的设计。(语言叙述或画图说明均可)。

【预计结论】若中的铜生锈,中的铜不生锈,则正确的猜想是(填序号)。

2.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了三种金属——铝、铁、铜,其中一块铜片生锈了,表面附有部分铜绿[铜绿的主要成

分是] ,他们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

(1)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填化学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为探究铝、铁、铜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①铝片浸入稀硫酸中;②铜片浸入稀硫酸中;③铝片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这组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3)他们还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经查阅资料知道: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③ 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他们提出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铜,也可能是氧化铜和的混合物;

.设计了下述实验方案,用于检验黑色物质。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探究发现,铜绿[ ]受热分解后,除生成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

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分解铜绿选用的发生装置为短出),试

分析其原因:;

3)若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4)充分反应后,兴趣小组对试管中的黑色粉末状固体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黑色固体可能是:Ⅰ.氧化铜Ⅱ.炭粉Ⅲ.;

.【查阅资料】炭粉和氧化铜均为黑色固体。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而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

.【设计实验方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试剂为;(填序号)

A .B. C .

D.完成下列

实验报告:

如果猜想Ⅰ正确,猜想Ⅰ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6 分)实验小组研究制备的条件并探究其稳定性。

【查阅资料】两种含铜化合物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填序号),初中实验室制取收集装置也可用(长进

【进行实验】

实验1:室温下,取溶液和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2:将1-3 所得混合物过滤,得到蓝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后置于恒温烘箱中,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3:重复实验1-3,将所得混合物置于不同水浴温度下,记录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1)溶液与溶液反应制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反应得到浅绿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3)由实验1 可得出制备应控制的条件是。

(4)实验2 固体变黑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5)实验3 的结论是。

【反思与评价】

(6)对比实验2 和实验3,得出的结论是。

5.(6 分)小丽同学发现自己的铜制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小丽和几位同

学对铜锈产生的条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俗称铜绿)。

作出猜想】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接触。

进行实验】将4 小块铜片(长度和宽度相同)按下图装置所示放置一个月,结果如表:

【得出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与、接触。回答问题:

(1)铜绿由种元素组成。

(2)小组同学作出“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接触”这一猜想,其理由是。

(3 )对比实验①③ 得到结论是。

(4)能说明铜生锈与有关的实验是。

(5)经过反思,小刚同学对所得结论提出疑议:与氧气接触也可能是铜生锈的条件之一。小丽同学认为实验①、④ 对比即可说明铜生锈与氧气有关。请判断小丽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6)通过实验证明,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由此,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

6. 实验室可利用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制备氧化铜,并进行碳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制备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仪器)

步骤一:连接和,打开活塞,通入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连上和,开始加热;步骤三:在加热过程中,记录在中固体质量变化如下表,在时停止加热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在中填入配平后的系数,依次为,,,;

中试剂是,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防止对产物检验造成干扰。选择时停止加热的理由

② 一定量碳粉还原 ①中制得的氧化铜并检验产物,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③分析:若①中省略步骤三,对 ②中反应产物判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

7. 已知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如图呈现

的是一种以石灰石和孔雀石 [主要成分为 ] 为原料制备波尔多液的

均属氧化物。(注:不考虑矿石中的主要成分外的其他杂

质的反应,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 ( 2)写出反应 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流程。其中 中溶液变浑浊, 中的现象是

参考答案

1(难度 5.0 )【答案】

【实验过程】蓝;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4

【猜想】②

【实验设计】在密封的试管中,铜片的一部分浸入蒸馏水中,另一部分与二氧化碳充分接触

【预计结论】③

2(难度 5.0 )【答案】

(1)CO2

(2)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 3)炭黑;蓝; CuO

3(难度 5.0 )【答案】

(1)集气瓶

(2)B;CO2密度比空气大,沉于底部,并随 CO2 的通入会将空气排出

(3)CO2 +Ca(O H) 2 ==CaCO3↓+ H2O

(4)氧化铜和碳粉; A 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呈无色;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 CuO+H2SO4==CuSO4+H2O 4(难度 5.0 )【答案】

( 1)CuSO4+2NaOH==Cu(OH2↓) +Na2SO4

(2)Cu4(OH)6SO4

(3)16%CuS4O溶液与 4%NaO溶H 液的体积比为 1:3

( 5)Cu(OH)△CuO+H2O

(5)Cu(OH)在有水的环境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6)Cu(OH)不稳定,在有水的环境中比在干燥的环境中更容易分解

5(难度 5.0 )【答案】

(1)四

( 2)铜锈的主要成分 Cu2(OH)2CO3 中含氢元素、碳元素

(3)与二氧化碳接触是铜生锈条件之一

(4)①②

( 5)不正确,要证明 O2是否有关,与① 对比的实验应该是铜片与 H2O、CO2 接触,而④中铜片只与 H2O接触(或④实验中没有 CO2)

(6)保持铜制品干燥

6(难度 7.0 )【答案】

①1; 2; 1;1;无水硫酸铜;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证明碱式碳酸铜已经完全分解

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F 中的液体通过导管流入 E 中,造成试管炸裂

③不能确定碳粉还原氧化铜的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因为可能有① 中未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在实验② 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干扰对碳粉还原氧化铜反应生成物的判断 7(难度 7.0)【答案】

(1)CaO;Ca(OH)2;CO2;CuO

(2)Cu2(OH)2CO3 高温2CuO + H2O + 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