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引言

三年前,云南大学马加爵因打牌被疑而锤杀四名舍友的血案,似乎还没有远去,美国版马加爵赵承熙的恐怖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接踵而至的是雷州版马加爵等等,如今,2008年1月18日,南方都市报一则《被包养女大学生杀死大款碎尸并拍下全过程》的消息,引来人们的一片震惊。据报道,张超,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去年12月19日,和她的男朋友等人,将包养她的当地大款杀害分尸,并用DV全过程拍摄下来,近些年来,发生在大学生群体身上的自杀,情杀,谋财害命等等极端事件很多,为什么这样的事在大学里频频出现,是什么导致一些大学生如此的狭隘,堕落和残忍,是什么使得他们如此心理扭曲和变态,

第 1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背景考究与分析

2008年,云南大学的学生再以骇人听闻的暴行震惊全国: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将残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张超,于2007年12月19日,手持DV 害,分尸全过程拍摄下来,如果说谋财害命,杀人、分尸,是犯罪分子发泄仇恨、增加警方侦破难度,尚可“理喻”的话,张超为何要用DV纪录血腥的分尸过程,留下犯罪的铁证呢,究竟是什么让这个19岁的少女愤怒到如此冷血和疯狂的境地,19岁,是不少女孩在父母面前撒娇的花样年华,张超却已经犯下让好莱坞的编剧都想象不出的罪行~梳理张超的家境和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她走向深渊的罪魁祸首:贫困、制度缺陷,以及整个社会愚昧、下流的拜金氛围。

也许,一些生活上的小冲突,点燃了张超长期以来郁积在内心的对富人利用金钱玩弄女性的愤恨,而用DV纪录整个犯罪过程,不过是失去理智之后,一种变态的自我心理上的满足。

如果,张超事件之后,年轻人依旧还在混沌着上大学,大学依旧混沌着给学生发文凭;众多的歌厅依旧热闹繁华,更多的贫困家庭依旧供不起一个大学生;有钱男人依旧在寻找各种刺激,没钱的女生依旧在出卖着自己。那么,象牙塔里的那些学子,将会加速堕落,加速走向极端。

据报道,“张超的家庭有些特殊情况,她父母所在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不太好。”而马加爵也是家庭贫困,自己生活艰苦,“常常两个馒头,一杯水就过一天”,

第 2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而校园里的俊男美女们或是身着名牌,或是出手阔绰,至少也不会如他一样地拮据。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群体里,不可避免的要产生自卑心理。

为了平衡这种自卑心理,马加爵选择了用另外的一种自尊来平衡那份自卑,他总是率先答出报纸上的游戏的答案,打牌时他总赢;而张超选择了被人包养,选择了出卖自己而获得灯红酒绿。

然而,他们的自尊又是极度脆弱的,当马加爵仅有的优势被人怀疑的时候,他抬起了沉重的锤子;当木鸿章炫耀300万存款的时候,张超心中起了愤恨和欲望的邪念。

那么,造成他们极度自卑又自尊的是什么呢,是他们自己的家境贫困,还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其实,高校不断出现性质极为恶劣的事件,不单是某几个人心理扭曲后造成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更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就的。

当不少民众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是看他拥有多少金钱,做多大的官,而不是看他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当许多人都患有一种精神缺钙病,缺乏信仰,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谋取利益的工具;当一些人为固守传统美德而抛弃利益,却受人嘲笑,甚至怀疑其智商是否正常;当精神荒芜成了一种必然,人们都疯狂地追逐着金钱和利益,却对种种不公和丑恶现象视若无睹;当经济高度发展,文化娱乐消遣方式丰富,人们却依然摆脱不了内心的焦虑不安时,我们的大学生又如何能够心里安定呢,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他们又如何能够不放纵欲望,互相攀比,心理扭曲,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呢,

第 3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其实,在每一个血腥的悲剧里,我们都看到一个个扭曲的心灵,一个个不正常的心理状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化解了自己的低落情绪,迅速呈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却“在泥潭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杀人的还是少数,更普遍的是自杀。

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重视政教有之,强化智力有之,推崇体育有之,心理健康课常常受到忽视,一些有识之士提出的“要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呐喊也常常湮没于“考高分”、“上名校”的声浪中。随着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聚集,我们大家都会遇到一个心理健康问题。假如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作引导,人的心理就极易在社会压力下扭曲、变形直至崩溃,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社会渲泄不满,以缓解内心的矛盾冲突。

我国高校尽管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仍然是看重学生成绩是否优秀,能否发表论文,最后能否找到工作等,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还

比较薄弱。有些高校由于缺乏专职人员或相关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心理辅导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怎样建立更有效的心理咨询,让学生在遭遇精神苦闷时,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大胆讲述自己的精神障碍,这个问题值得教育界深思。

第 4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同样是贫困出身,古今中外都有些人却能走上光明的道路,为什么一样的境地,

结局差别如此之大呢,原因主要在于接受的教育和自我认知的差距。当前,我们不仅要提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更要鼓励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需要对每一个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心理教育,让他们成为有着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让他们有着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金钱的看法也不会那么极端,心态积极、健康。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无法仅仅以占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他的存在价值,亦无法以此来羞辱他。而在社会逐渐形成的疏导机制下,他们的心理压力能够得到释放,让他们在“不断学习、了解自己、适应环境、控制情绪、适度发泄”过程中,找到一个良好的心理支撑点。

第 5 页共 29 页

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校园暴力几时休

调查问卷分析

1.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网上调查、座谈会或随机访问为辅。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一般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随机样本的代表性较少受到抽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代表性是由随机抽样方法来保证的。因此抽样调查的信度、效度及科学性很高。

2.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35份,回收率为93.5%。其中有效问卷为920份,无效问卷15份,有效率为98.39%。

3.调查范围:

河北工程大学问卷600份邯郸学院问卷 400份

4.问卷调查对象:

所调查对象均为在校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本、专科学生。

5.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

(1)性别抽样分布

第 6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由于是随机进行的问卷发放,男生所占比率为54.78%,女生所占比率为

45.22%,男女比例适中,符合统计的基本要求。

(2)年级抽样分布

调查大对象里大一的学生比较多,比率为40.12%,大二、大三和大四占的学生人数基本一样,所选对象的年级分布比率也基本符合统计要求。

共 29 页第 7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1你是否认为当前社会出现了很普遍的拜金主义() A很严重 B较普遍 C少数现象 D没有

调查数据显示21.32%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拜金之风很严重,66.78%的学生认为社会上拜金之风普遍存在,即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我们当前社会有拜金主义盛行的苗头,只是更多的人持乐观保守态度,这也表明大学生对当今社会道德风气持否

定态度,而这种社会风气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负面的,相关部门应考虑采取一些措施缓解这种不良社会之风,从而更趋向于创造和谐社会的口号。

第 8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2你是否有跟你经济条件悬殊的人做好朋友()

A有,很多 B有,但不多 C没有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择友影响很大,80%多的大学生有且仅有不多的与自己经济条件悬殊的人做朋友,而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我们应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对学生给予正确引导,经济因素绝不是影响我们正常社交的障碍,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自身经济条件很重要,与人交往也绝不只看他的经济条件。自负与自鄙都是没有必要的。

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3你认为你拥有较少与自己经济条件悬殊朋友的主要原因是() A自卑心理的存在。

B自负心理的存在。

C找不到性格相投的。

D其他原因。

由调查数据可见大学生交朋友范围局限的很重要原因是自卑或自负心理的存在,而这都是不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部门及家庭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正视自身的经济条件,以平常心对待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物。

第 10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4你认为张超案件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多选)

A社会上很普遍的道德沦丧。

B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够。

C家庭对孩子关爱不够。

D个人心里不够健康。

数据显示大学生对此事件的发生持客观态度,基本上各个原因分布均等,大多数人认为该事件的发生是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这也更高标准的要求我们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完善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各个方面应真正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重要位臵,大学生是社会栋梁,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稳步发展。

第 11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5从你进入学校以后,父母对你学习和心理方面的指导频率() A经常谈心 B偶尔会问起 C没有关心过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调查数据显示37.27%的家庭会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流,51.43%的家庭会关心孩子的学习,这说明大多数家庭对孩子入学后的成长还是关心的,只是很大以部分关心程度不够,不能做到与孩子的交流互通,缺乏理解,这也是我们学生对家庭的期望,渴望与父母的心灵交流,渴望得

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6当你心里郁闷,难以消遣时,你更倾向于通过哪种途径解决() A向父母倾诉。

B向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求助。

C找朋友倾诉。

D自己闷在心里,不跟别人说。

调查数据显示,选择把心事闷在心里的学生还是占一定比例的,占到11.17%,而这是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个人学会自身心理调节,改变自己固有的一些封闭观念,有问题说出来,得到别人的指导是很有利的途径,而我们也注意到在寻求帮助的学生中只有很少以部分(7.53%)会向学校的心里辅导机构求助,这也从侧面反映我们的高等学校的心理辅导机构有待完善。

共 29 页第 13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7面对接连出现的大学生犯罪,你的观点是()(多选) A大学生心理素质太差,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 B社会上的拜金之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影响太大。 C学校教导体制不完善,不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D父母与孩子交流不够,他们无法感受亲人的关爱。

调查数据显示更多的大学生认为拜金之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而其他几项也是原因之一,社会转型期,社会很多方面会出现无路可依,迷茫,而大学生更是心理脆弱的群体,需要社会,教育部门,家庭,学校给于重视,正确指导,而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自己负责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负责。

第 14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8你认为经过这样的教训,类似事件再发生的可能性()

A社会学校等相关部门会采取相关措施,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B教训是暂时的,不久人们会淡忘,放松对大学生心里的关注。 C应该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调查数据显示相当以部分大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机构和社会持保守不信任态度,这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和社会负起责任,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办实事正事,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

共 29 页第 15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9你认为大学生做兼职的目的是()

A锻炼自己融入社会的能力,挣钱多少无所谓。 B减轻父母的负担,试着自己解决一部分上学费用。 C对社会上灯红酒绿,丰盈生活的向往。

D学校花费太大,家庭不堪重负,不得已自己想办法。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极少数大学生做兼职是因为思想上的偏差,而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做兼职是迫于经济压力,这也说明很多学生是不堪高昂学费重负的,我们的教育财政应有所改进,做到先有国兴科教,再有科教兴国。亦或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勤工俭学机会,是他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缓解经济压力。

第 16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10对于案发后,张超所在学校领导及在校学生都急于为学校开脱责任,对于这种做法你的观点是()

A这是个人行为,她不代表大多数学生,所以这种做法可以谅解。 B该案的发生与学校疏于管理有必然关联,学校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

C学校是有一定责任的,学校的说法有损教育者的形象。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云南大学及其附属学院推脱责任是很不负责任的,张超案件的发生与学校的疏于管理有必然联系,事情发生后,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应是找出问题根源,解决问题,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而不是寻找理由为自己开脱。

共 29 页第 17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11你认为当前你们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程度()

A较好,有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般能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解决。

B一般,只有定期的心理健康辅导,只有授受形式,没有交互性。 C不到位,形同虚设。

D没听说过学校有心理健康辅导机构。

调查数据显示仅有很少的高等学校有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而更多的是传统机械的授受式心理教育,对学生帮助不大,还有相当一部分高等院校根本没有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更无从谈起,这一事实警戒我们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第 18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女版马加爵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随着马加爵,赵承熙,张超,陈文真等等一系列学生犯罪事件的出现。社会各界都在对这些事件进行讨论和反思,甚至出现了有不少媒体和专家将此称作“马加爵现象”,并视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加以研究。有人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马加爵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有人从心理学角度研究马加爵不健全性格的成因,有人从文化学角度推论“暴力文化”对马加爵的潜移默化,等等。“马加爵事件”的发生是我们当前社会的悲剧,原因比较复杂。我现在仅从教育的角度来反思“马加爵事件”“女版马加爵事件”,“美国版马加爵”,“雷州版马加爵”带给我们的启示和警醒。

第一,我们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否脱节了,

家庭是每一个孩子出生与成长最为密切的地方,父母显然是孩子接触最早,影

响最大的“老师”。无论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大学高等教育,父母作为家庭

教育的主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始终应该肩负着义不容辞的教育责任。父母不

能仅仅负责为孩子提供衣食住行,更应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可是,现实生活中,不少的家庭父母往往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

了,认为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教师是教育孩子的最好人选。事实上,现在

的学校尤其是大学不再象过去那样是典型的“象牙塔”、“伊甸园”了,西方文化

与意识形态的侵蚀,加之商业与市场经济的渗透,学校校园充满了浓郁的社会氛

围,其中不乏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很显然,完全依靠学校来承担教育的功能是有

局限性了。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思考:我们的家庭和父母是否也应该多配合学校来

一同作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呢,类似“马加爵事件”在社会的发生,

第 19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是否意味着我们当前的教育已经人为地割裂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第二,我们的教育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是否失衡了,

教育是面向人类未来的事业。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应

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

而已。”简单地说,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追求:一是追求理性价值即完善个人

的目的性价值;二是追求工具价值即社会功利价值。

但是,当前人们往往只看到或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

个性、使个人潜能得到尽可能发展方面的价值;也往往过分要求教育出即时的、显

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结果,一方

面,使教育失去理性作用,失去主体性;另一方面“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反而

没有达到正常的功利目的。对此,我们是否应该质问:教育的理性价值与工具价值

两者是否在逐渐失衡,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浮躁与市井心态,导致了学生缺乏理想、缺乏激情,缺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求学精神, 第三,我们的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是否发生偏差了,

从教育的内容来看,教育包罗万象,教育传授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其中,文化知识教育是最基本的,直接从书本学习前人积累总结的经验和理论是学生学习最为便利的手段。众所周知,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做铺垫,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情感教育同样不可缺少。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使学生情

第 20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培养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调适认知活动,完善人格品质,发展个性。可见,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两方面。

然而,目前不少学校多注重应试教育,即便是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和老师,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育的认识也存在偏差。不了解学生情感形成的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

第 21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事实上,当前社会上许多人认为“马加爵事件”的发生就是由马加爵

性格的扭曲与心理的缺陷所造成的。可见,做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严峻形势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第五(社会教育当中对于弱势群体关怀的缺失

这次的马加爵杀人案还有其他一些杀人案的新闻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就是这些残忍的罪犯,他们的经济地位大都很低下,从经济层面讲,他们都属于社会的底层。不错,他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社会没有给予弱势群体以应有的关爱也是马加爵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教育”应该有对应的“社会教育”,否则,只会流于空谈。

马加爵来自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在他上大学期间,为了挣取生活与学习费用曾去做搬运工。据马加爵的一位同班女同学说,马加爵在助学贷款批下来之前有好些天没上课,原来是没鞋穿了,直到助学贷款发下来,买了一双拖鞋的马加爵才又出现在课堂上。张超又为何如此残忍,是否有心理问题,对此,校方回应说,张超在北京读中学期间“德智体是正常的”,“只有一点引起我们注意,她的家庭有些特殊情况。她父母所在煤矿没有煤可挖了,处于倒闭破产状态,父母都下岗,经济不太好。”而云大旅游文化学院的学费标准:一般专业每学年1万元,住宿费每学年600-1200元,加上生活费,父母均已下岗的张超,其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那些鼓噪学费涨价的

第 22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无良学者早该认真反省。同样的,陈文真亦生于卑微,家庭经济仅够勉强糊口由于社会保障机制和救济机制的缺位,在极端情形下,学费的压力往往逼得家长或学生自杀,有的就男盗女娼。

“马加爵事件”留给教育的警醒 :

乍看起来,“马加爵事件”好象只是一个社会悲剧,受到伤害的也好象只是几户家庭。但仔细考量,这个事件却让我们整个社会都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良心的考问:“马加爵事件”的悲剧仅仅是马加爵一个人酿成的吗,究竟我们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如果说,教育是有责任的话,那么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应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过去,人们习惯地将教育的责任落到学校的肩膀。其实,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功能不能仅仅由学校来承担,作为社会的一个个细胞——家庭也应该发挥教育的作用。同时,社会的相关机构,诸如企业、机关、医院、社区服务部门等,都应该充分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当今时代,应该在空间上把教育理解为一个大的概念,在时间上把教育理解为一个终身的概念。学校提供正式而规范的教育,家庭提供日常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社会提供各种人生必备的训练与教育,三者在教育的功能上既有交叉和重合的地方,要有相互不可替代的地方,理应有机融合。如果我们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没有家庭和社会的配合,那只能是不完善不均衡的教育。只有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整合教育的各种资源,发挥教育的多项功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2. 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加强人文教育

共 29 页第 23 页

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校园暴力几时休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教育现状,基本上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的,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不良倾向。科学教育,即指以征服、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它体现的主要是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

心性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体现的主要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如果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忽视道德价值的教育。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是“经济人”或“政治人”而不是完整的人,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目的意义上的人。

3. 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传颂着“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往往主宰着一切教育活动,学生只能被动地学,只能盲从教师、教材。现实表明,这种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教学效果和教育功效的滞后。但在美国,比如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曾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哈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也是办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教育的主体功能是促进

第 24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参与性。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心理状态: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能否有效地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但随着我国经济体

制的转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日益加剧,心理疾患发病率随之上升,巳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碰到以下四种情况容易产生灰暗心理:一是同学关系紧张,二是恋爱遭受挫折,三是贫困产生自卑,四是就业压力。

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成为今后教育部门不能不过问的事情大学是育人的地方,而现实的大学仿佛已经被考试和应付毕业后的就业所困扰,而且对人的价值衡量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往往会对那些成为“才”的学子加以褒扬,对于真正成为“人”学生无暇顾及,缺乏关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考级或资格证书,而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对于心理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便不得而知。

马加爵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一个健康自由的清道夫比一个乖戾自私的天才更符合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关怀教育应从我们的小学乃至学龄前教育就开始。学校教育应从这件事得到启迪,再也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上,应增加健全人格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也应注意营造温情气氛,让孩子从小感受到人情的温暖,感受到情感的滋润,珍惜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第 25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在对社会、家庭、教育部门、学校提出要求的同时大学生也应从自身找原因: 增强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能力,形成和发展优良个性心理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个性结构的核心,它对优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又能客观地评价自我的人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这种人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狂妄自傲。他能审时度势,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对自己能力、才智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敢于直

面自己的人生,坦然面对挑战,脚踏实地,突破重重障碍,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当今这个机遇与挑战、风险与成功并存的时代,在这个强调个性张扬自我的社会,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完善的个性和非凡的自信心,而只是长期陷入自卑、自贱、自怨的困惑之中,那么不但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事业的成功。所以当代大学生要用客观的、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自我的优良个性。通过读书、与人交往、父母老师的教导完善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肩负起自己时代主人翁的责任,胸怀大丈夫之志。

第 26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栋梁。他们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兴衰成败。探索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实现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女版马加爵事件,值得社会、学校深思,更值得大学生们自我警醒。绝大部分大学生通过向自己信任的长辈、老师、同学、朋友等倾诉、求助或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查询,找到心理疏导方式,积极应付生命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挫折。自感有"心病"的同学也不妨主动找心理医生倾诉。有的学校建立了学生互助组织,为学生搭建起沟通的平台。在很多大学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专门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问题是,有的学生自己缩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不走

出来,甚至有人拉都不肯出来,实在让人痛心。毕竟大学生已经不是"未成年人"了,你的身心是否健康、你的人生是否幸福,都要由你自己来担待。为了我们生存的社会更加美好,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让我们共同努力。

共 29 页第 27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调查问卷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深入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2008年,云南大学的学生再以骇人听闻的暴行震惊全国: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张超,于2007年12月19日,手持DV,将残害,分尸全过程拍摄下来。近来马加爵,张超,赵承熙,陈文真等等频繁出现的大学生犯罪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有鉴于此,对马加爵一案,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体分析的层面,而要将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联系起来,作为一种特定的犯罪现象乃至社会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这里我姑且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马加爵现象”。马加爵现象的出现,不是在建国初期,也不是在文革期间,也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而是出现在中国人引为自豪的飞速发展的最近几年。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近年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以下问题是本课题调查的一些侧面,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给出答案。

您的年级,, 性别, 专业,,,,,,

1你是否认为当前社会出现了很普遍的拜金主义()

A很严重 B较普遍 C少数现象 D没有

2你是否有跟你经济条件悬殊的人做好朋友()

A有,很多 B有,但不多 C没有

3你认为你拥有较少与自己经济条件悬殊朋友的主要原因是()

A自卑心理的存在B自负心理的存在C找不到性格相投的D其他原因

4你认为张超案件的发生原因主要在于()

A社会上很普遍的道德沦丧。

B学校教育和管理不够。

C家庭对孩子关爱不够。

D个人心里不够健康。

5从你进入学校以后,父母对你学习和心理方面的指导频率() A经常谈心 B偶尔会问起 C没有关心过

6当你心里郁闷,难以消遣时,你更倾向于通过哪种途径解决() A向父母倾诉。

B向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求助。

C找朋友倾诉。

D自己闷在心里,不跟别人说。

7面对接连出现的大学生犯罪,你的观点是()

A大学生心理素质太差,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

B社会上的拜金之风、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影响太大。

C学校教导体制不完善,不能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D父母与孩子交流不够,他们无法感受亲人的关爱。

8你认为经过这样的教训,类似事件再发生的可能性()

A社会,学校等相关部门会采取相关措施,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B教训是暂时的,不久人们会淡忘,放松对大学生心里的关注。

C应该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9你认为大学生做兼职的目的是()

己融入社会的能力,挣钱多少无所谓。 A锻炼自

第 28 页共 29 页

校园暴力几时休女版马加爵拷问中国教育

B减轻父母的负担,试着自己解决一部分上学费用。

C对社会上灯红酒绿,丰盈生活的向往。

D学校花费太大,家庭不堪重负,不得已自己想办法。

10对于案发后,张超所在学校领导及在校学生都急于为学校开脱责任,对于这种做法你的观点是()

A这是个人行为,她不代表大多数学生,所以这种做法可以谅解。

B该案的发生与学校疏于管理有必然关联,学校这样做是很不负责任的。 C 学校是有一定责任的,学校的说法有损教育者的形象。

11你认为当前你们学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关心程度()

A较好,有比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般能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解决。 B一般,只有定期的心理健康辅导,只有授受形式,没有交互性。

C不到位,形同虚设。

D没听说过学校有心理健康辅导机构。

第 29 页共 29 页

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

校园暴力 (一)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因素: 一、人的潜在本能——攻击性是校园暴力的渊源 在校园暴力中,我们会发现产生校园暴力的主要诱因之一是青少年的个体攻击性太强。根据心理专家的研究,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各种导致挫折感的动因,如受欺辱、遗弃、排挤、自卑等都容易引发攻击性的行为。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宠爱,极易染上心胸狭隘、自私、任性、万事以我为中心的毛病。所以在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一遇冲突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心理带出来,酿成校园暴力。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地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很有关系。如果家庭成员文化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父母的管教方法过严或者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使孩子缺少关爱和安全感等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也极其重要。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父母在社会经济文化转轨中自身产生的社会心理疾病,例如紧张、恐惧、冷漠或不安全感等,潜移默化地传染给了孩子,使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人格障碍,这也是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三、学校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一直偏重于知识教育。教师被沉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升学率压着,学生也被老师布置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师生间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由于他们学习不好,自然而然地被别人贴上“坏学生”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地受到别人的歧视。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他们认为,老师和同学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所以从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此外,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待学生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挖苦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校园暴力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有关校园暴力的演讲稿

有关校园暴力的演讲稿 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反对校园暴力是每个人的职责,品才网整理了关于反对校园暴力的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校园暴力的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欺凌,构建友善和谐校园》。第四周是“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周,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在这里我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视了,要去配一副眼镜。配完眼镜回来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愿地说:“眼睛近视了,应该戴眼镜,但眼镜为什么要卡在我们身上呢?”于是,他们俩就决定戏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弯下腰捡东西时,鼻子和耳朵使劲一晃,眼镜“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见东西的轮廓。他向前走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镜,也去了一趟医院,花了好多钱呢!这时,嘴巴说话了,

“要是你们不捣乱,小主人能摔跤吗?能花那么多钱?”听了嘴巴的话,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捣乱了,也乖乖地听话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对待眼睛,他们齐心协力支撑起眼镜,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夸它们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但是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校园110的帮助。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当你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时,当你置身于人山人海的广场时,当你安安全全地穿过人行横道时,当你自觉地捡起校

最新-《预防校园暴力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 精品

《预防校园暴力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充斥社会的暴力活动已渗透到校园。 一项对日、英十五岁以下少儿的调查证实日本、英国各有约14和13的受害者承认受过同龄人的欺侮。 据统计,美国平均每天有36名学生因在校园内进行暴力活动而被捕。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中小学也笼罩着校园暴力的阴影。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近期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校园暴力案件不断发生,在校花季少年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面对不断发生的花季暴力案件,面对孩子们恐惧、孤单的眼神,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研究预防和正确处理校园暴力,这不仅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也将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减少社会中青少年犯罪的数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而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青少年属于弱势群体,对于外界实施的不法侵害抵御能力差,而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增加,会造成他们内心世界的恐慌,害怕到学校来,害怕受到暴力袭击,对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 由于受到暴力侵害,有的学生需要住院治疗;有的学生导致精神失常;有的学生性格发生变化,沉默寡言、孤僻古怪;有的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等等。 因此,一定要将学校园暴力不断增大的势头压下去,尽可能地减少和预防中小学校园暴力的发生,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活和科研环境。 2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生理发育期,还没有建立完整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从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整个社会的合力在上面勾画着关于成长的印记,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都可以在成人世界里找到相

中小学校园暴力预防对策

校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预防和减少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必须综合发力,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共同为广大中小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学校教育要全面均衡,主力预防校园暴力 1.营造“书香校园”,减少和消除暴力文化影响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消除校园暴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学校要善于打造自己的书香特色,通过广泛深入的读书活动来引导全体学生,使他们借助优秀作品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在读书中既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又生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经典,隔绝不良书刊、游戏等对学生的精神毒害,把注意力锁定在优秀作品中,一方面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没时间和精力惹是生非。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消除学生的暴力倾向 虽然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但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开设,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消除一些消极思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学生抗挫折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从而预防与避免学生暴力现象的出现。全体教师要善于发现引发暴力事件的苗头,并对有明显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暴力事件能够被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3.强化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校园暴力行为愈演愈烈,且行为手段日益残忍,究其根源还在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不懂得用法律去约束自己,加强法制教育就显得刻不容缓。首先,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编写完整而系统的有关预防校园暴力及校园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其次,学校应增开法制课,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以具体的校园暴力案件说法、释法,教育、告诫、指导与约束学生,减少与避免暴力事件。再次,要将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将法制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去。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他们不仅用头脑记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让学生深刻理解通过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和利用法律解决矛盾冲突的道理,并内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更好地预防校园暴力的发生。 4.健全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监督、管理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暴力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学校能否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预防、监督和责任机制。学校应要求全体教师充分认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要性,把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一刻也不能放松。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注意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发现和化解有可能引发暴力事件的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现学生有打架斗殴的苗头或暴力倾向,除了要做好必要的心理疏导外,还要用法律、纪律、规章等去约束学生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的激化或暴力事件的发生。学校要实行“一岗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做到群防群治,及时有效处理各类事件,把预防校园暴力事件作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5.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集体是个人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在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校园暴力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 近年校园暴力的问题不时见诸报端,而且还有逐步增长的趋势,成为让全球头痛的问题。由校园暴力的特殊性所决定,学校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负有首要责任,教育模式的明显功利性、教师权威的负面作用,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漏洞,均是校园暴力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家庭和社会对校园暴力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结构的缺陷,还是暴力文化的泛滥、大众传媒的影响等,都是校园暴力的重要致因.此外,主体自身生理、心理素质,对于决定其能否抵御外界各种不良影响,是否实施暴行具有根本意义.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以及犯罪心理学等多种角度分析校园暴力的成因,进而从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角度研究预防校园暴力的措施。 [关键词] 校园暴力成因防治 随着近年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民生活形态的改变,社会治安的恶化已成为人民心中的痛。其中,最大令人忧心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社会充斥着享乐、坠落与暴力。使得一向安静的校园也存在了暴力的阴影。校园暴力发生事件逐年提高,暴力行为的伤害也日趋严重。使得校园暴力问题,一夕之间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一、校园暴力及其现象、危害 所谓的校园暴力是近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暴力是指以语言、或明显的肢体动作侵犯他人,使对方感受到威胁、痛苦或身体上受到伤害。从广义上来说:应是指发生于校园内的所有暴力行为,包括同学彼此间或老师与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学校的破坏行为等。然而在我国发生最多的是学生间的暴力行为,所以狭义的校园暴力是专指学生对学生暴行。至于暴力的形态,则不一定非限定于要造成身体或物质的伤害,凡是口语恐吓、辱骂、被迫做不喜欢做的事、被故意侵犯身体、被故意陷害、强借物品乃至殴打、勒索等均应包括在内。 (一)校园暴力现象 从近几年学生管理情况来看,校园暴力现象有逐步增长之势。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综合近年来各报章杂志的报道,职业中专,普通中学的校园暴力问题比重点中学和大学严重得多。因此,我根据本市部分学生和心理学老师提供的案例可以把各类校园暴力现象分为三种形式,即语言暴力,力量暴力和心理暴力。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肉体伤害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据警校学生反映,力量暴力在警校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力量暴力表面上对受害学生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很有可能让受害者残废,甚至死亡。但除了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精神上的伤害。因为暴力已经对人性有歪曲的认识,严重的很有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施暴者也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他们的心灵成长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很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人后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社会归属感长期得不到满足。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心理暴力的问题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无处不在,而且任何学生和老师都可能成为施暴者。

关于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实施方案

关于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实施方案

关于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通知精神,确保我校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我校研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的文件精神,强化教育防范措施,坚决打击校园暴力事件,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组长:孙富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事件,是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人生和财产安全,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校园暴力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会严重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坏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全县公安系统、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完善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信息收集、隐患排查和事故防范工作,增强做好预防和打击校园暴力工作的能动性。 (二)、完善措施,加强防控 1.健全基层组织,维护校园安全

学校(幼儿园)要成立以校(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制止和打击校园暴力工作组,并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方案。注重收集信息,可能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对已经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必须及时控制,坚决打击;要加强校园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的防控管理。 2.严格把关,杜绝外来隐患 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门卫管理,建立外来人员进出登记制度,一律禁止社会闲散人员进入校园,任何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严禁学生将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学校(幼儿园)的门卫应当由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管理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人员担任。 3.加强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教育,增强她们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意识和方法。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管理,严禁殴打、体罚学生;二是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使她们充分意识到,伤害了别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三是要利用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三生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珍惜生命、懂得生存、热爱生活,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四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五是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教会学生在面对暴力行为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如何应对;六是教育学

XX年关于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 近年来,校园暴力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妇女儿童权益刑事司法保护课题组就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作了专项调研,以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一、现状调查 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情况复杂,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加之目前缺少统一的事件报告、统计制度,导致难以了解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真实情况。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对XX-XX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100件校园暴力刑事案件进行了梳理,这些案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犯罪及审判工作的一些突出特点。简述如下: 1.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寻衅滋事罪占10%;性侵、侵财犯罪各占12%,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分别占2%、1%(见图一)。 2.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高中生及职高身份的未成年被告人占比较高。(1)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55人,占%;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104人,占%。其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比例低,

与我国刑法规定上述被告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有关,故不能全面反映此类人群的校园暴力实际发生率。(2)涉案小学生占%,初中生占%,高中生占%;职业技术学校及职业高中学生占%,参与作案的无业人员占%。 3.持凶器作案、造成人身伤亡后果以及作案后自首、达成谅解协议的比例较高。持刀具(包括弹簧刀、水果刀、猎刀等)作案的占49%;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占35%,重伤的占32%,意味着在校园暴力犯罪案件中,实际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严重后果的比例高达67%;轻伤占17%,轻微伤占16%(见图二)。被告人作案后自首、与被害人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的比例高,分别占49%、54%。 4.判刑情况。(1)致被害人重伤的32起案件中,免予刑事处罚2件,占该类案件的%;宣告缓刑的22件,占%;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占%;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2件,占%;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件,占%;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件,占%。(2)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缓刑的8件,占%;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1件,占%;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占%;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占%;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占%。 二、突出问题 1.理念存在偏差,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关爱呵护未成年人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珍视的基本理念,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

关于校园暴力

关于校园暴力 时间:2017-12-08 09:29:16 | 作者:学霸 在现在各个校园中,校园暴力不少见,这是危及学生,破坏校园和谐的一大隐患。 文中的文文在学校被同学小强欺负,一直不敢告诉妈妈,还是在再三逼问下说出来的,而妈妈见到小强后第一反应竟是:他这么矮,你难道打不过他吗?却忘了自己曾告诫过文文不要与别人打架。这是引人深思的,我们都知道文文妈妈只是希望文文能够保护自己,并且告诉他不要无缘无故打别人,而当文文被打时,妈妈自然很生气,但这方法明显不好,而且可能会引发更大的事情;文文做的也不对,宁愿一直受小强的欺负而不愿告诉家长,这是面对校园暴力最愚蠢的方法,当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应第一时间告诉家长或老师。但是文文仍记得妈妈告诉过他不要与别人打架,这也是很好的。 校园暴力体现出一个孩子的教养和父母的教育,这不仅给被害学生带来身心危害,而且也给校园带来不好的声誉和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危极法律。 一次校园暴力,足以给这个被害学生留下一辈子心理阴影,足以让他每次想起这件事情,就噩梦连连,诚惶诚恐,甚至养成一种冷僻的性格,时刻想着复仇,在网上留下暴力言论等,可能曾经进行校园暴力的人已经改过了,过上了很好的人生,也有可能,那些被害,孤僻的人也成了罪犯!他小时候被欺负了,就会要想着法子给别人使绊子。他小时候被孤立了,他长大了以后就不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他的妻子,孩子都可能成为他暴力的对象……那些童年留下的阴影,在未来,一定会化作一个个噩梦,撕碎他的一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校园暴力呢?①遇到校园暴力时,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②必要时,像路人呼救,采用异常动作吸引他人注意。③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不要去激怒对方。④上下学尽可能结伴同行。 ⑤学校应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⑥给予孩子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尤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应付出更多关爱在孩子身上,避免产生自卑、孤僻性格。⑦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等。 校园是我们共同生活学习的地方,每一个同学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家人。所以,我们应和谐相处,互帮互助,杜绝校园暴力现象!

校园霸凌调查报告

校园霸凌调查报告 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 由XX为大家整理的校园霸凌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 鉴! 区教育局设计下发的“xx区中小学校园欺凌情况调查问卷”,本次考察了我校207名初中学生。 结果表明: 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存在。 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 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 14至15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4岁以下以下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 连。 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 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 另外还有操场。 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 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

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 为不利的。 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 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 性。 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自行解决,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 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报警较少。 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 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 学校的管理力度等。 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 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 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 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 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 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 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 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 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

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的初中生林岚由于把羽毛球打在一女生的头上,随之发生口角,便遭到了该女生及其同学的暴打,以至落水而亡。 ③、报复性。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个别学生心胸狭窄、个性孤僻,不能宽容他人,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的行为的习惯。这一类中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失调后极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我们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报复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④、侵财性。侵财犯罪在中学生校园中占首位,从侵财的方式上

校园暴力现状分析

校园暴力现状分析 近年以来,网络上屡屡频现有关校园暴力事件的视频和图片,这种以强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为触目惊心,施暴手段伤尽天良,深受其害的学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绞,为之又看的我怒火三丈。谁家的孩子不是宝,不知道到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朗朗乾坤和法治社会里,在育人子弟的书香校园里,竟然还在遭受惨无人道的摧残时,将会是这个家庭永远的痛。而那些从施暴现场过路人的冷漠,更是让人心寒。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份沃土,撑起一片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共同的职责。但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事件,并且有蔓延之势,甚至致人死亡等恶性案例有增无减。 同学之间正常的磕磕碰碰,小冲突小摩擦,混同于以强凌弱成性、拉帮结派成瘾的暴力摧残,这种暴力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身心健康也受到严重威胁,更削弱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应当引起家长、老师、社会、学校高度的重视。也许你我身边的校园还算稳定,谁也不敢保证这种恶劣的蔓延趋势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身边的学校和

学生。因此,无声呼吁全社会积极行动参与到反对校园暴力,拒绝社会冷漠的行动中。将我们身边还没有发生类似事件的情况下,重视防范于未然。 首先,希望教育部门要努力提高对教育战线的教学质量,明确老师的责任承担范围的严厉性。老师要时刻灌输自己的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认清形势,遵纪守法。加强学生德智体的正确发挥,同时,青少年必须树立正确道德观和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从小养成良好品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或大声呼叫。对高年级学生和校外青年共同实施的暴力活动和收取“保护费”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无声总结分析诱发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其主观上跟现在学校走向商业化,重视收益成果,淡化了对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其次同学生日聚会等进酒吧、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影响和聚集成帮派,捷径了受校外不良青年交往的引诱等综合影响。客观因素也不排除收看和接触一些暴力影片,恐怖游戏,社会黑势力后缺乏定律和错误理解而盲目崇拜,拉帮结伙,形成帮派,导致演变为现实暴力的可能性。而弱者在受到威胁、恐吓和虐待时,担心被接二连三的打击报复,最终选择忍气吞声,不敢向学校老师和家长讲述自己的遭遇。使得这些施暴者更加为所欲为,胆

校园暴力问卷

中学生校园暴力情况调查问卷 1、您的年龄是() A 14岁以下 B.15-18岁 C.19-20岁 D.20岁以上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您的学历是() A初中在校B高中在校c大学D小学 4在您的身边是否发生过校园暴力() A、发生过 B、多次发生c、经常发生D、听说过E、从来没有5您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A、深恶痛绝 B、看个热闹 C、适度参与 D、与我无关 E、这很正常6如果您遇到他人正在实施校园暴力,您会() A、告诉保安或警察 B、围观c、上前制止D、其他 7如果您自己遇到校园暴力,您会() A、告诉老师家长 B、忍气吞声c、纠集同学报复D、报警E、其他 8、您身边的家长,对待校园暴力的态度是() A、经常关注 B、偶尔叮嘱 C、深恶痛绝 D、从来没有 9您身边的老师对校园暴力的态度是()

A、不在意,只要不扣分就行 B、比较关注c、有人举报才注意 10、校园暴力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过了就好了您的看法是() A、同意 B、反对 C、既不反对也不同意 11、您平时关注校园暴力事件吗() A、碰上了就看看 B、关注 C、不关注 12你的同学之间是否经常谈论此类的问题?() A、般不会 B、经常会 C、偶而会 D、从来不 13如过你的同学请你去参加校园暴力,你会() A一定不会参加B一定会参加C事情特别就会参加D一般都会参加 14、你们学校是否存在“校园老大”等人物() A、有 B、没有 C、有些不知道算不算 D、没听过 15你认为涉及校园暴力的只是男生么() A、只有男生 B、男生居多 C、女生居多 D、只有女生16你认为涉及校园暴力的同学学习成绩水平是() A、成绩中下等居多 B、成绩中上等居多 C、跟成绩无关 D、都是成绩中下者 17、您认为校园暴力等事情很酷么?() A、是 B、否 C、中立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法规 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有哪些?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了解更多校园暴力相关法律条例,请见下文。 (一) 校园暴力的行为人责任 1、刑事责任 同学间因故看不顺眼挑衅生事、辱骂、互殴、群殴等行为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过失至人死亡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故意伤害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过失至人重伤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侮辱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聚众斗殴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等等。 同学间以保护、借钱为名向同学勒索财务或以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务有可能触犯的法律是抢劫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盗窃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抢夺罪(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敲诈勒索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绑架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以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我刑事诉讼法采取国家追诉主义的原则,由检察官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行为人因过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体,致使被害人残疾或死亡,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相关规定,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 ;至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校园暴力的被害人如若死亡,就死亡本身来说并无损害赔偿请求权,因为被害人已经死亡,权利能力因而随之消灭,因此被害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不能以被

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浅析校园暴力成因及预防 广水市马坪镇中心中学 众所周知,校园校园暴力行为已愈演愈烈,不文明现象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且触目惊心,愈演愈烈。打架、斗殴、拉帮结伙等,对社会、学校、家庭尤其是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以近些年来呈疯狂上升趋势的校园暴力行为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因此,校园暴力现象应引起各有关阶层和个人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文旨在对中小学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如何预防做一下简单探讨。 一.校园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发生在中小学的校园暴力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谓五花八门。近几年来,在中小学校内外,类似的暴力伤害事件,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索要财物,不给就拳脚相加,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三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恶意伤害他人身体;四是同学间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长短;五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六是对老师批评教育不服,引发师生之间的暴力伤害等等。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让老师和家长头痛,使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也严重地破坏了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校园暴力形成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严重滞后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现在的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而现在的一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使得养成了蛮横、娇诈、自私、嫉妒、虚荣等性格;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打工挣钱,长年在外,能照顾他们的只是他们的爷爷奶奶等,由于在家里可能失去父母的爱,性格变得极其内向和偏激。正是由于青少年这些不良性格的出现,再加上再加上,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处世无知、盲目、争强好胜、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当接触群体(特别是学校)生活时,面对种种的不适,特别是遇事不为自己所愿,或受不良现象或文化影响时,往往经不起诱惑,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导致了校园暴力的出现。例如,某些学生因过早的钱财需求、青春性意识萌动或者仅仅是模仿录像某些情节,发泄心中怨气等而面对其他学生施暴的行为。因此,增强学生的自身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不良文化冲击校园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校园暴力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

本研究采用了课题组设计的“中学校园暴力现象问卷”,考察了安定区217名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的比率为14.75%;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为5.53%;遇见校园暴力的比率为62.67%。中学校园暴力现象很普遍。(2)中学校园暴力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基本为男生所为。男生遭遇和参与校园暴力的比率远远高于女生。(3)17至19岁的学生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群体,16岁以下和20岁以上则明显下降,这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密切相连。(4)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主要是在校外其他地方,很少发生在校内。而在学校内发生校园暴力的主要地点是厕所,另外还有操场。(5)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时间大多数在晚上放学时间,其次是其他校外时间,在校期间很少发生。(6)中学生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五成多是深恶痛绝。而观望,漠不关心、认为正常、还有适度参与者占四成多,且持这种态度者随年级增高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校园暴力的干预是极为不利的。(7)中学校园暴力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己之间的争强好胜和因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而且各个年级具有相对一致性。(8)大多数中学生在遭遇校园暴力后更倾向于报警,其次选择报告老师和告诉家长。还有少部分学生选择忍气吞声或者找人报复,极少甚至加入暴力团伙。(9)杜绝校园暴力首先是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其次是多组织学生的集体活动;再次是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和加大学校的管理力度等。(10)中学校园暴力主要发生在男生之间,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现象也占一定的比重,女生之间的校园暴力事件在高年级有一定的呈现。80%多的校园暴力事件,有社会闲散人员的参与。低年级易发生校园暴力的学生群体主要为早恋的学生和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而高年级主要是在其他方面,其次是早恋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发生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增高下降趋势。绝大部分学生对校园暴力持反对态度,对校园暴力的总体看法是家庭的过分溺爱,、学生间的争强好胜、早恋引起的争风吃醋、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对校园暴力现象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希望学校加大管理力度,对学生对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重点进行心理辅导。(11)中学校园暴力行为在不同学校有很大的差异,与校园周边环境,学校管理等关系密切。中学生遭遇校园暴力和参与校园暴力现象都有显著的年级差异,校园暴力现象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中学;校园暴力;调查分析

校园暴力现象分析

校园暴力现象分析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在我们现在这个美丽文明的社会里,原本干净与纯洁的校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知何时那一片净土开始变得浑浊了,有了很多的校园暴力的发生。那暴力的行为开始走向纯洁的校园,由于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在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安全并不是那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面的力量,公共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安全的校园。下面就用一系列的案例来分析学校暴力事件,具体分析它暴力事件的原因、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受害人的权利、和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具体案例: 1、广东省因教师制止考试纪律被殴打 据华西都市报2010年4月26日报道:4月23日上午11时35分,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位姓范的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

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2、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校园惨案 据《大众生活报》报道杭州萧山区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女高中生被害分尸案。2011年2月,记者获悉案件大致经过:被害者阿红,17岁,就读于萧山某高中。因一点小矛盾,阿红与同学阿洁发生吵架。2月18号,怀恨在心的阿洁,纠集其他4人,将阿红骗至阿华家中,用围巾将阿红勒死,并支解,随后弃尸野外。 3、几句争吵酿校园惨案两少年被毁 2012年3月一位学生到大通县公安局自首,称自己捅伤自己的同班同学,经过调查得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现年19岁县大通某高中高三学生。受害人王某某是其同班同学,两个人家住在一起,平时关系相当不错。3月6号11时张某某在教室里写信王某某好奇的在身后看了一下张某某回头大骂了一脏话,引起王某某的不满,两人遂发生争吵。在家里从来没有吃过亏的张某某感到在全班同学面前受到了奇耻大辱,就回家取了一把匕首,等在校门口伺机进行报复。这时其另一好友多次对张进行劝阻,让张某某不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打一顿出出气算了。但红了眼的张某某根本不听劝告,执意要把王某某“捅下”。13时许,王某某放学后从学校出来,快走到校门口时,被张某某拦住。张某某持刀朝王某某左肋处猛刺一刀,王某某受伤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4、四川岳池发生血案名学生校门口被捅伤 2010年7月收治受伤学生的岳池县人民医院了解到,三名伤势较重的学生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中一名学生已被医院下了病重通知书。医生初步判断其伤到了肝部,目前仍在观察治疗中。 受伤学生中有一名叫曹更生的男生,他父亲曹昌云介绍说,曹更生是岳池县第一中学校高三的复习生。据曹昌云询问伤者曹更生获知的情况是,当晚自习快十点下课后,曹更生和几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