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院结构技术措施

华东院结构技术措施
华东院结构技术措施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第 1 页 共 23 页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七. 小墙肢设计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九.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 十. 梁截面宽度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梁分析模型 梁主筋构造 梁箍筋构造 梁腰筋构造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楼板厚度 楼板配筋 板式楼梯 梁式楼梯 楼梯平台板

二十一. 双跑楼梯平台梁 二十二. 剪刀楼梯平台梁
参考资料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第 2 页 共 23 页
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1.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 hw/bw 为 5~8 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 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 hw/bw 大于 8 的剪力墙。 2. 下列情况的剪力墙不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a) b) T、L、H 等形状的剪力墙,其中一肢的 hw/bw 大于 8 时; 当墙肢的 hw/bw=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墙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 lb/hb≤2.5)相连时(1); c) 当墙肢的 hw/bw=5~8,但有翼墙(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 3 倍)相连时(1)。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1. 判别标准: 符合下列两款中的任一款,则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a) b) 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 40%~50% (2) ; 高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 1/2 时(1); 多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 2/3 时(1)。 2. 注意事项: a) 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 度和 8 度抗震设计时分别部大于 100m 和 60m; b)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中应设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一般剪力墙 共同抵抗水平力; c) 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 地震倾覆力矩的 50%; d)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规范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对于高 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 0.5、0.6 和 0.7,无翼墙或端柱的一 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 0.1;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
(1)
,不论是否属于短肢剪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第 3 页 共 23 页
力墙较多的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 0.3、0.3 和 0.5; e) 用 SATWE 进行抗震分析时,应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和指定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 级,以便程序按《高规》第 7.1.2 条第 5 款进行内力调整;(待证实) f)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底 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 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 1.0%,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1),底部 加强部位不宜小于 1.0%,其他部位不宜小于 0.8%; g)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 200mm,多层剪力墙结构的短肢剪 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 180mm(1); h) 7 度和 8 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 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i) 高层一般剪力墙结构中,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不必遵守《高规》第 7.1.2 条 的规定(2) 。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1. 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截面厚度可按每层 8~10mm 估算。 2. 《高规》对剪力墙截面厚度的规定: 《高规》对剪力墙截面厚度的规定
项 目 一、二级 剪力墙结构 抗震 非一字墙 一字墙 底部加强部位 bw≥Max(h’/16,200) bw≥Max(h’/12,200) bw≥Max(h’/20,160) bw≥Max(h’/16,200) 其他部位 bw≥Max(h’/20,160) bw≥Max(h’/15,180) bw≥Max(h’/25,160) bw≥Max(h’/20,160) 备 注
1. 分隔电梯井或管道井的 墙肢截面厚度可采用 160mm; 2. 当墙厚不满足要求时, 应按《高规》附录 D 计算 墙体的稳定。 此为附加要求
三、四级抗震 非抗震设计
bw≥Max(h/25,160)
框架-剪力墙 结构(带边框) 错层结构错层处平 面外受力的剪力墙
一、二级抗震 三、四级抗震 抗震设计 非抗震设计
bw≥Max(h’/20,160) 250 200
注:h’为层高和剪力墙无支长度的较小值。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1. 分布钢筋配置原则 a) b) 直径最小可用 8mm,不应大于 bw/10; 配 筋 率 ρ≥0.25% ; 需 要 注 意 : (1) 抗 震 设 计 部 分 框 剪 力 墙 结 构 的 底 部 加 强 部 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第 4 页 共 23 页
ρ≥0.30%; (2)错层结构错层处平面外受力的剪力墙, 抗震 ρ≥0.50%, 非抗震 ρ≥0.30%; (3) ρ≥0.25%不适用于地下室外墙) 2. 剪力墙的构造分布钢筋配置 剪力墙构造分布钢筋
墙 厚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配筋率 ρ≥0.25%
配筋 2×Φ8@200 2×Φ8@200 2×Φ8@200 2×Φ8@150 2×Φ8@150 2×Φ10@200 2×Φ10@175 2×Φ12@200 As 503 503 503 670 670 785 898 1131 ρ% 0.314 0.279 0.251 0.279 0.268 0.262 0.256 0.283
配筋率 ρ≥0.30%
配筋 2×Φ8@200 2×Φ8@175 2×Φ8@150 2×Φ10@200 2×Φ10@200 2×Φ10@150 2×Φ12@200 2×Φ12@175 As 503 574 670 785 785 1047 1131 1293 ρ% 0.314 0.319 0.335 0.327 0.314 0.349 0.323 0.323
配筋率 ρ≥0.50%
配筋 2×Φ10@175 2×Φ10@150 2×Φ12@200 2×Φ12@175 2×Φ12@175 2×Φ14@200 2×Φ14@175 2×Φ14@150 As 898 1047 1131 1293 1293 1539 1759 2053 ρ% 0.561 0.582 0.565 0.539 0.517 0.513 0.503 0.513
3. 剪力墙的拉接钢筋 拉筋呈梅花状布置,间距应为墙分布钢筋间距的倍数。 剪力墙拉接钢筋
部 位 拉筋直径 6 拉 特一级抗震 300 400 一级抗震 400 500 筋 间 距 三、 四级抗震 600 非抗震设计 600 二级抗震 500 600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1. 钢筋配置原则 a) b) c) d) e) 一个暗柱可采用两种直径的纵筋; 纵筋间距不大于 300mm; 一个暗柱可采用两种直径的箍筋,但箍筋间距应相同; 当为端柱且承受集中荷载时,纵筋间距、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应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每个方向拉筋的肢数不应多于该方向总肢数的 1/3(3);构造边 缘构件除外箍采用封闭箍外,其他箍筋肢采用拉筋; 2. 结构分类 为便于表述,抗震设计时,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设计需要根据结构复杂程度和高度将 结构分为 A、B 两类: a) B 类: (1)复杂高层建筑结构;(2)混合结构;(3)框架-剪力墙结构;(4)筒体结构;(5)B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级高度的剪力墙结构; b) A 类:除 B 类外的其他情况。
第 5 页 共 23 页
3.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1G)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配筋 6Φ14 6Φ14 6Φ14 6Φ14
2Φ16+4Φ14
构造 一级
T 翼柱
A类 B类
其他部位
0.008Ac 0.010Ac L 翼柱
6Φ14
R 暗柱 Ac= bw ×400 As 924 924 924 924 1018 924 1078 1078 1232 1232 1420 1326 1608 ρ% 1.44 1.28 1.15 0.96 1.06 0.92 1.08 0.90 1.03 0.88 1.01 0.83 1.01 配筋 6Φ14 6Φ14 6Φ14
2Φ16+4Φ14
Ac= bw×(bw+ 300) As 924 924 924 1018 1078 1385 1232 1385 1539 1822 2011 2331 2331 2903 ρ% 1.25 1.07 0.92 1.02 0.83 1.07 0.90 1.01 0.86 1.01 0.88 1.02 0.83 1.04
Ac= bw×(bw+2×,300) 配筋 8Φ14 8Φ14
4Φ16+4Φ14 2Φ16+6Φ14
As 1232 1232 1420 1326 1608 1847 2130 1847 2130 2155 2815 2771 3619
ρ% 1.01 0.88 1.01 0.83 1.01 0.92 1.06 0.87 1.00 0.80 1.04 0.83 1.09
8Φ16 12Φ14
6Φ16+6Φ14
7Φ14 9Φ14 8Φ14 9Φ14 10Φ14
6Φ16+4Φ14
6Φ14 7Φ14 7Φ14 8Φ14 8Φ14
4Φ16+4Φ14 2Φ16+6Φ14
12Φ14
6Φ16+6Φ14
14Φ14 14Φ16 18Φ14 18Φ16
10Φ16+8Φ14 8Φ18+10Φ16
10Φ16
6Φ18+4Φ16 6Φ18+4Φ16 6Φ20+4Φ18
3242
4046
0.81
1.01
8Φ16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2G)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配筋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7Φ12 6Φ12 8Φ12 7Φ12
4Φ14+3Φ12
构造 二级
T 翼柱
A类 B类
其他部位
0.006Ac 0.008Ac L 翼柱
6Φ12
R 暗柱 Ac= bw ×400 As 679 679 679 679 792 679 905 792 955 ρ% 1.06 0.94 0.85 0.71 0.82 0.68 0.90 0.66 0.80 配筋 6Φ12 6Φ12 7Φ12 6Φ12 8Φ12 8Φ12
4Φ14+4Φ12
Ac= bw×(bw+ 300) As 679 679 792 679 905 905 1068 905 1150 1131 1539 ρ% 0.92 0.79 0.92 0.68 0.90 0.70 0.82 0.66 0.84 0.63 0.86
Ac= bw×(bw+2×,300) 配筋 8Φ12 12Φ12 8Φ12 12Φ12 12Φ12 12Φ12
8Φ14+4Φ12
As 905 1357 905 1357 1357 1357 1684 1357 1847 1810 2218
ρ% 0.74 1.12 0.64 0.97 0.85 0.67 0.84 0.64 0.87 0.67 0.82
8Φ12
6Φ14+2Φ12
12Φ12 12Φ14 16Φ12
10Φ14+6Φ12
10Φ12 10Φ14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350 400 8Φ12
6Φ14+2Φ12 2Φ14+6Φ12 2Φ16+6Φ14
第 6 页 共 23 页
1376 1822 1728 2331 0.60 0.80 0.62 0.83 18Φ12 18Φ14
10Φ14+8Φ12 10Φ16+4Φ14
905 1150 986 1326
0.65 0.82 0.62 0.83
6Φ14+4Φ12 6Φ16+4Φ14 4Φ16+6Φ14 6Φ18+4Φ16
2036 2771 2444 3242
0.61 0.83 0.61 0.81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3&4G)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配筋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8Φ12 8Φ12 R 暗柱 Ac= bw ×400 As 679 679 679 679 679 679 905 905 ρ% 1.06 0.94 0.85 0.71 0.68 0.57 0.65 0.57
构造 三四级
T 翼柱
A 类其他部位 A 类底部和 B 类全部
0.004Ac 0.005Ac L 翼柱
4Φ12
Ac= bw×(bw+ 300) 配筋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6Φ12 7Φ12 7Φ12 8Φ12 10Φ12 10Φ12
8Φ14+2Φ12
Ac= bw×(bw+2×,300) ρ% 0.92 0.79 0.68 0.52 0.49 0.58 0.44 0.50 0.50 0.40 0.52 配筋 8Φ12 8Φ12 8Φ12 8Φ12
4Φ14+4Φ12
As 679 679 679 679 679 792 792 905 1131 1131 1458
As 905 905 905 905 1068 905 1068 1131 1357 1357 1684 1583 2155
ρ% 0.74 0.64 0.57 0.45 0.53 0.43 0.50 0.42 0.50 0.41 0.51 0.40 0.54
8Φ12
4Φ14+4Φ12
10Φ12 12Φ12 12Φ12
8Φ14+4Φ12
14Φ12 14Φ14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1Y)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墙厚 bw 160 180 200 R 暗柱(长 400) Ac= bw ×400 配筋 6Φ16 6Φ16 6Φ16 6Φ16 6Φ16 6Φ18
2Φ18+6Φ16 6Φ18+2Φ16
约束
Ac= bw×450
一级
0.012Ac R 暗柱(长 500) Ac= bw×500
6Φ16
R 暗柱(长 450) ρ% 1.88 1.68 1.51 1.26 1.21 1.27 1.23 1.21 配筋 6Φ16 6Φ16 6Φ16
2Φ18+4Φ16 4Φ18+2Φ16 1Φ18+7Φ16 6Φ18+2Φ16 4Φ18+6Φ16
As 1206 1206 1206 1206 1206 1527 1715 1929
As 1206 1206 1206 1313 1420 1662 1929 2224 T 翼柱
ρ% 1.68 1.49 1.34 1.22 1.26 1.23 1.22 1.24
配筋 6Φ16 6Φ16 6Φ16 6Φ18 6Φ18
4Φ18+4Φ16 2Φ20+6Φ18 6Φ20+2Φ18
As 1206 1206 1206 1527 1527 1822 2155 2394 L 翼柱
ρ% 1.51 1.34 1.21 1.27 1.22 1.21 1.23 1.20
R 暗柱(长 550) Ac= bw ×550 配筋 6Φ16 6Φ16 8Φ16 As 1206 1206 1608 ρ% 1.37 1.22 1.46 配筋
2Φ18+8Φ16 6Φ18+4Φ16 2Φ20+8Φ18
Ac= bw×(bw+ 3×Max(bw,300)) As 2117 2331 2664 ρ% 1.42 1.24 1.28
Ac= bw×(bw+2×Max(bw,300)) 配筋 8Φ16
4Φ18+4Φ16
As 1608 1822 2036
ρ% 1.32 1.30 1.27
8Φ18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240 250 300 350 400 8Φ16
2Φ18+6Φ16
第 7 页 共 23 页
3431 3537 4624 5972 7753 1.25 1.23 1.20 1.29 1.21 12Φ16
4Φ18+8Φ16 2Φ18+14Φ16
1608 1715 2011 2331 2664
1.22 1.25 1.22 1.21 1.21
4Φ18+12Φ16 6Φ18+10Φ16
2413 2626 3324 4580 5919
1.20 1.24 1.23 1.25 1.23
10Φ16
6Φ18+4Φ16 2Φ20+8Φ18
23Φ16
2Φ20+21Φ18 8Φ22+15Φ20
18Φ18
4Φ22+14Φ20
标准边缘构件的构造纵筋(2Y)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墙厚 bw 160 180 200 240 250 300 350 400 R 暗柱(长 400) Ac= bw ×400 配筋 6Φ14 6Φ14 6Φ14
2Φ16+4Φ14 2Φ16+4Φ14
约束
Ac= bw×450
二级
0.010Ac R 暗柱(长 500) Ac= bw×500
6Φ14
R 暗柱(长 450) ρ% 1.44 1.28 1.15 1.06 1.02 1.03 1.01 1.01 配筋 6Φ14 6Φ14 6Φ14
4Φ16+4Φ14
As 924 924 924 1018 1018 1232 1420 1608 Ac= bw ×550
As 924 924 924 1112 1206 1407 1608 1822 T 翼柱
ρ% 1.28 1.14 1.03 1.03 1.07 1.04 1.02 1.01
配筋 6Φ14 6Φ14
2Φ16+4Φ14
As 924 924 1018 1206 1326 1608 1822 2036 L 翼柱
ρ% 1.15 1.03 1.02 1.01 1.06 1.07 1.04 1.02
6Φ16
2Φ16+6Φ14
6Φ16 7Φ16 8Φ16
4Φ18+4Φ16
8Φ14
4Φ16+4Φ14
8Φ16
4Φ18+4Φ16
8Φ16
8Φ18
R 暗柱(长 550) 配筋 6Φ14
2Φ16+4Φ14 4Φ16+2Φ14 4Φ16+4Φ14 4Φ16+4Φ14 4Φ16+6Φ14
Ac= bw×(bw+ 3×Max(bw,300)) ρ% 1.05 1.03 1.01 1.08 1.03 1.05 1.04 1.01 配筋
4Φ16+6Φ14
Ac= bw×(bw+2×Max(bw,300)) 配筋 8Φ14
4Φ16+4Φ14
As 924 1018 1112 1420 1420 1728 2011 2224
As 1728 2011 2224 2746 2934 3729 4945 6450
ρ% 1.02 1.03 1.01 1.00 1.02 1.04 1.01 1.01
As 1232 1420 1608 2036 2224 2771 3833 4819
ρ% 1.01 1.01 1.01 1.01 1.05 1.03 1.04 1.00
10Φ16
4Φ18+6Φ16 6Φ16+10Φ14 10Φ16+6Φ14 4Φ16+19Φ14 6Φ18+17Φ16 10Φ20+13Φ18
8Φ16
4Φ16+8Φ14 8Φ16+4Φ14
18Φ14
4Φ18+14Φ16 4Φ20+14Φ18
10Φ16
4Φ18+6Φ16
4. 边缘构件的箍筋 a) 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边缘构件的箍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
情 况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底部加强部位 箍 最小直径 8 8 6 6 筋 最大间距 100 150 150 200 150 200 200
一级抗震
二级抗震
三级抗震 四级抗震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其他部位 非抗震设计 6
第 8 页 共 23 页
250 250
b)
配箍特征值限值
约束边缘构件的配箍特征值可按轴压比大小内插取值。 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限值
情 况 一级(9 度):0.25≤轴压比<0.40 一级(7、8 度):0.35≤轴压比<0.50 二级:0.45≤轴压比<0.60 一级(9 度):0.10≤轴压比<0.25 约束边缘构件 一级(7、8 度):0.20≤轴压比<0.35 二级:0.30≤轴压比<0.45 一级(9 度):轴压比<0.10 高层结构 一级(7、8 度):轴压比<0.20 二级:轴压比<0.30 一级(9 度):轴压比<0.10 多层结构 构造边缘构件 高层结构 一级(7、8 度):轴压比<0.20 二级:轴压比<0.30 A类 B类 无限制 0.10 无限制 0.10 0.15 0.20 配箍特征值 λv
c)
最小体积配箍率 边缘构件的最小体积配箍率%
fyv=210N/mm2 λv 0.10 0.567 0.681 0.795 0.910 1.005 1.100 1.205 1.310 0.15 0.850 1.021 1.193 1.364 1.507 1.650 1.807 1.964 0.20 1.133 1.362 1.590 1.819 2.010 2.200 2.410 2.619 0.10 0.397 0.477 0.557 0.637 0.703 0.770 0.843 0.917 fyv=300N/mm2 λv 0.15 0.595 0.715 0.835 0.955 1.055 1.155 1.265 1.375 0.20 0.793 0.953 1.113 1.273 1.407 1.540 1.687 1.833 0.10 0.331 0.397 0.464 0.531 0.586 0.642 0.703 0.764 fyv=360N/mm2 λv 0.15 0.496 0.596 0.696 0.796 0.879 0.963 1.054 1.146 0.20 0.661 0.794 0.928 1.061 1.172 1.283 1.406 1.528
砼强度 等级 C25 C30 C35 C45 C45 C50 C55 C60
fc (N/mm2) 11.9 14.3 16.7 19.1 21.1 23.1 25.3 27.5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1. 不宜布置与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2. 与无壁柱或翼墙的剪力墙相交的楼面梁截面高度,不宜大于剪力墙厚度的 2 倍; 3. 与无壁柱或翼墙的剪力墙单侧相交的楼面梁连接,采取梁端铰接或半刚接,相应加大梁跨 中弯矩。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剪力墙平面外楼面梁处构造暗柱
情 况 暗柱截面 bw × Max(bw,1.5×bb,300) 暗柱纵筋 底部加强部位 2×3Φ16 2×3Φ14 2×3Φ12
第 9 页 共 23 页
其他部位 2×3Φ14 2×3Φ12 2×3Φ12
暗柱箍筋 Φ8@150 Φ8@200 Φ6@200
一级抗震设计 二级抗震设计 三、四级抗震及非抗震设计
七. 小墙肢设计
1. hw≤4bw 的一字短肢剪力墙,应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 hw≤4bw 的一字短肢剪力墙的配筋要求
项 目 底部加强部位 1.2% 符合柱纵筋直径间距 符合柱配箍特征值 0.20 0.20 0.20 0.15 轴压比大于 0.1 轴压比不大于 0.1 轴压比大于 0.2 轴压比不大于 02 轴压比大于 0.3 轴压比不大于 0.3 0.10 0.15 0.10 0.15 0.10 0.15 0.10 其他部位 1.0% 最小纵筋率 纵筋直径间距 按柱单元分析时 一级(9 度)抗震 最小配 箍特征 值 按墙单 元分析 时 一级(7,8 度)抗震 二级抗震 三四级抗震 箍筋直径间距
箍筋直径间距符合柱加密区要求,并且全高加密
2. 墙肢较短时的设计处理 a) i. ii. b)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墙身与边缘构件合并绘制: 墙肢截面高度 hw≤4×bw; 墙肢扣除边缘构件后,剩余的墙身长度 hw’ ≤400。 合并绘制的边缘构件纵筋率和配箍特征值,除非规范有规定外,可仅按边缘构件截 面验算,不必按墙肢全截面验算; c) 墙肢截面高度 hw≤4×bw 时, 边缘构件纵筋应配置在墙端, 一排布置不下时可布置多排, 每排纵筋净间距取 50;4×bw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1. 计算体积配箍率可计入有可靠锚固的墙体水平钢筋;
第 10 页 共 23 页
2. 拉筋的竖向和水平间距分别与墙身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间距相同。
九. 柱箍筋最小体积配箍率
1.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特征值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特征值
抗震等 级 一 箍筋形 式 普通箍 螺旋箍 普通箍 螺旋箍 普通箍 螺旋箍 0.30 0.10 0.08 0.08 0.06 0.06 0.05 0.40 0.11 0.09 0.09 0.07 0.07 0.06 0.50 0.13 0.11 0.11 0.09 0.09 0.07 0.60 0.15 0.13 0.13 0.11 0.11 0.09 轴 压 比 0.80 0.20 0.18 0.17 0.15 0.15 0.13 0.90 0.23 0.21 0.19 0.17 0.17 0.15 0.22 0.20 0.20 0.18 0.24 0.22 0.22 0.20 1.00 1.05 0.70 0.17 0.15 0.15 0.13 0.13 0.11


注 1:框支柱比表内数值增加 0.02,且体积配箍率不小于 1.5%; 注 2:计算复合螺旋箍时,非螺旋箍乘折减系数 0.8; 注 3: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体积配箍率不小于 1.2%,9 度时不小于 1.5%。
2. 对应配箍特征值的体积配箍率 对应配箍特征值的体积配箍率% λv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0.22 0.23
fyv=210N/mm2
C35 0.40 0.48 0.56 0.64 0.72 0.80 0.87 0.95 1.03 1.11 1.19 1.27 1.35 1.43 1.51 1.59 1.75 1.83 C40 0.45 0.55 0.64 0.73 0.82 0.91 1.00 1.09 1.18 1.27 1.36 1.46 1.55 1.64 1.73 1.82 2.00 2.09 C45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21 2.31 C50 0.55 0.66 0.77 0.88 0.99 1.10 1.21 1.32 1.43 1.54 1.65 1.76 1.87 1.98 2.09 2.20 2.42 2.53 C55 0.60 0.72 0.84 0.96 1.08 1.20 1.33 1.45 1.57 1.69 1.81 1.93 2.05 2.17 2.29 2.41 2.65 2.77 C60 0.65 0.79 0.92 1.05 1.18 1.31 1.44 1.57 1.70 1.83 1.96 2.10 2.23 2.36 2.49 2.62 2.88 3.01 C35 0.28 0.33 0.39 0.45 0.50 0.56 0.61 0.67 0.72 0.78 0.84 0.89 0.95 1.00 1.06 1.11 1.22 1.28 C40 0.32 0.38 0.45 0.51 0.57 0.64 0.70 0.76 0.83 0.89 0.96 1.02 1.08 1.15 1.21 1.27 1.40 1.46
fyv=300N/mm2
C45 0.35 0.42 0.49 0.56 0.63 0.70 0.77 0.84 0.91 0.98 1.06 1.13 1.20 1.27 1.34 1.41 1.55 1.62 C50 0.39 0.46 0.54 0.62 0.69 0.77 0.85 0.92 1.00 1.08 1.16 1.23 1.31 1.39 1.46 1.54 1.69 1.77 C55 0.42 0.51 0.59 0.67 0.76 0.84 0.93 1.01 1.10 1.18 1.27 1.35 1.43 1.52 1.60 1.69 1.86 1.94 C60 0.46 0.55 0.64 0.73 0.83 0.92 1.01 1.10 1.19 1.28 1.38 1.47 1.56 1.65 1.74 1.83 2.02 2.11 C35 0.23 0.28 0.32 0.37 0.42 0.46 0.51 0.56 0.60 0.65 0.70 0.74 0.79 0.84 0.88 0.93 1.02 1.07 C40 0.27 0.32 0.37 0.42 0.48 0.53 0.58 0.64 0.69 0.74 0.80 0.85 0.90 0.96 1.01 1.06 1.17 1.22
fyv=360N/mm2
C45 0.29 0.35 0.41 0.47 0.53 0.59 0.64 0.70 0.76 0.82 0.88 0.94 1.00 1.06 1.11 1.17 1.29 1.35 C50 0.32 0.39 0.45 0.51 0.58 0.64 0.71 0.77 0.83 0.90 0.96 1.03 1.09 1.16 1.22 1.28 1.41 1.48 C55 0.35 0.42 0.49 0.56 0.63 0.70 0.77 0.84 0.91 0.98 1.05 1.12 1.19 1.27 1.34 1.41 1.55 1.62 C60 0.38 0.46 0.53 0.61 0.69 0.76 0.84 0.92 0.99 1.07 1.15 1.22 1.30 1.38 1.45 1.53 1.68 1.76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第 11 页 共 23 页
十. 梁截面宽度
1. 梁截面宽度一般不宜小于 150,框架梁不宜小于 200; 2. 分隔井道、卫生间等的小梁梁宽可用 120。
十一. 梁分析模型
1. 楼层梁与剪力墙单侧相交(无壁柱或翼墙),或中间支座两侧高差较大时,采取梁端铰接或 半刚接,相应加大梁跨中弯矩; 2. 剪力墙连梁的跨高比 Ln/h>5 时,宜采用梁单元模型分析。
十二. 梁主筋构造
1. 非框架梁,能确保负筋切断点符合包络图要求时,梁顶纵筋不必在跨中贯通,可采用架立 钢筋,梁跨小于 4m 时,可用部分负筋贯通代替架立筋; 2. 限制框架梁的负筋贯通数量,只要符合规范规定(贯通数量及包络图)即可; 3. 框架梁中间支座两边负筋计算值差异较大时,可采用不同钢筋根数; 4. 注意保证悬臂梁负筋符合包络图要求; 5. 注意交叉梁系的包络图,以判断支承关系和确定负筋切断点。
十三. 梁箍筋构造
1. 当梁宽不小于 300 ≤b<350 时,一级抗震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区采用 3 肢箍,非加密区仍可 采用 2 肢箍; 2. 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2 倍; 3. 应注意非框架梁 h≤300,V>0.7ftbh0+0.05Np0 时,间距不应大于 150; (待确认 PKPM 是否考虑此要求) 4. 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 ρsv: 一级抗震:ρsv≥0.30×ft/fyv 二级抗震:ρsv≥0.28×ft/fyv 三、四级抗震:ρsv≥0.26×ft/fyv 针对于 b≤600,混凝土强度为 C25~C60,下列截面箍筋配置应注意。 框架梁非加密区最小配箍率要求
一级抗震 HPB235 三、 四级抗震 HPB235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梁宽 b 300 550 600 二级抗震 梁宽 b 200 240 混凝土 C50 C55、C60 C60 同 b=300 HPB235 混凝土 C50、C55 C60 C40 C45 C50、C55 C60 250 C35 C40 C45、C50 C55 C60 300 C25 C30 C35 C40、C45 C50 C55、C60 400 450 同 b=200 C40 C45 C50、C55 C60 500 550 同 bb=250 C30 C35 C40 C45 C50、C55 C60 600 三、 四级抗震 梁宽 b 200 同 b=300 HPB235 混凝土 C30 C35 C40 C45 箍 筋 Φ8@280(2) Φ8@250(2) Φ8@230(2) Φ8@220(2) 300 箍 筋 Φ8@190(2) Φ8@180(2) Φ8@180(2) Φ8@170(2) Φ8@160(2) Φ8@150(2) Φ8@190(2) Φ8@170(2) Φ8@160(2) Φ8@150(2) Φ8@140(2) Φ8@190(2) Φ8@170(2) Φ8@160(2) Φ8@140(2) Φ8@130(2) Φ8@120(2) 但为 4 肢箍 Φ8@190(4) Φ8@180(4) Φ8@170(4) Φ8@160(4) 但为 4 肢箍 Φ8@190(4) Φ8@170(4) Φ8@160(4) Φ8@150(4) Φ8@140(4) Φ8@130(4) 但为 4 肢箍 250 240 600 三、 四级抗震 200 500 550 箍 筋 Φ10@190(2) Φ10@180(2) Φ10@190(4) 但为 4 肢箍 45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同 b=25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同 b=300 HRB400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55 C6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25 C30
第 12 页 共 23 页
Φ8@280(4) Φ8@250(4) Φ8@230(4) Φ8@210(4) Φ8@200(4) Φ8@190(4) Φ8@180(4) Φ8@170(4) 但为 4 肢箍 Φ8@250(4) Φ8@220(4) Φ8@200(4) Φ8@190(4) Φ8@180(4) Φ8@170(4) Φ8@160(4) Φ8@150(4) 但为 4 肢箍 Φ8@280(2) Φ8@250(2) Φ8@230(2) Φ8@220(2) Φ8@210(2) Φ8@200(2) Φ8@190(2) Φ8@260(2) Φ8@230(2) Φ8@210(2) Φ8@190(2) Φ8@180(2) Φ8@170(2) Φ8@160(2) Φ8@250(2) Φ8@220(2) Φ8@200(2) Φ8@190(2) Φ8@180(2) Φ8@170(2) Φ8@160(2) Φ8@150(2) Φ8@210(2) Φ8@180(2)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C50 C55 C60 24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55 C60 25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300 C25 C30 C35 C40、C45 C50 C55、C60 35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400 同 b=200 Φ8@210(2) Φ8@200(2) Φ8@190(2) Φ8@260(2) Φ8@230(2) Φ8@210(2) Φ8@190(2) Φ8@180(2) Φ8@170(2) Φ8@160(2) Φ8@250(2) Φ8@220(2) Φ8@200(2) Φ8@190(2) Φ8@180(2) Φ8@170(2) Φ8@160(2) Φ8@150(2) Φ8@210(2) Φ8@180 (2) Φ8@170(2) Φ8@150(2) Φ8@140(2) Φ8@130(2) Φ8@290(4) Φ8@270(4) Φ8@250(4) Φ8@240(4) Φ8@230(4) Φ8@220(4) 但为 4 肢箍 600 500 550 400 450 350 C35 C40、C45 C50 C55、C6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同 b=200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同 b=25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同 b=300
第 13 页 共 23 页
Φ8@170(2) Φ8@150(2) Φ8@140(2) Φ8@130(2) Φ8@290(4) Φ8@270(4) Φ8@250(4) Φ8@240(4) Φ8@230(4) Φ8@220(4) 但为 4 肢箍 Φ8@280(4) Φ8@250(4) Φ8@230(4) Φ8@220(4) Φ8@210(4) Φ8@200(4) Φ8@190(4) 但为 4 肢箍 Φ8@280(4) Φ8@250(4) Φ8@230(4) Φ8@210(4) Φ8@200(4) Φ8@190(4) Φ8@180(4) Φ8@170(4) 但为 4 肢箍
十四. 梁腰筋构造
1. 超长结构相应方向框架梁腰筋采用受拉锚固; 2. 基础梁腰筋采用受拉锚固; 3. 梁构造腰筋 梁 梁宽
最大 hw 450


腰 梁宽
最大 hw 450
筋 b=600
构造腰筋 2Φ20
b=200
构造腰筋 2Φ12
梁宽
最大 hw 450
b=450
构造腰筋 2Φ18
梁宽
最大 hw 450
b=900
构造腰筋 2Φ22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650 850 4Φ10 6Φ10 500 650 750 850 1000 1050 1250 4Φ12 4Φ14 6Φ12 6Φ14 8Φ12 8Φ14 10Φ12 510 650 770 850 1030 1050 1250 4Φ14 4Φ16 6Φ14 6Φ16 8Φ14 8Φ16 10Φ14
第 14 页 共 23 页
560 650 850 1050 1120 1250 4Φ18 4Φ20 6Φ18 8Φ18 10Φ16 10Φ18
梁宽
最大 hw 450 630 850 1050
b=250
构造腰筋 2Φ12 4Φ10 6Φ10 8Φ10
梁宽
最大 hw 450 510 630 650 760 850 1020 1050 1250
b=1000
构造腰筋 2Φ25 4Φ18 4Φ20 4Φ22 6Φ18 6Φ20 8Φ18 8Φ20 10Φ18
梁宽
最大 hw 450 620 650 850 900 1050 1130 1250
b=500
构造腰筋 2Φ18 4Φ14 4Φ16 6Φ14 8Φ12 8Φ14 10Φ12 10Φ14
梁宽
最大 hw 450 570 650 850 1050 1100 1250
b=700
构造腰筋 2Φ20 4Φ16 4Φ18 6Φ16 8Φ16 10Φ14 10Φ16
梁宽
最大 hw 450 520 650 790 850 1050 1250
b=300
构造腰筋 2Φ14 4Φ10 4Φ12 6Φ10 6Φ12 8Φ10 10Φ10
梁宽
最大 hw 450 500 640 650 750 850 1000 1050 1250
b=800
构造腰筋 2Φ22 4Φ16 4Φ18 4Φ20 6Φ16 6Φ18 8Φ16 8Φ18 10Φ16
梁宽
最大 hw 450 650 850 1050 1250
b=350
构造腰筋 2Φ16 4Φ12 6Φ12 8Φ12 10Φ12
梁宽
最大 hw 450 560 650 840 850 1050 1250
b=550
构造腰筋 2Φ18 4Φ14 4Φ16 6Φ14 6Φ16 8Φ14 10Φ14
梁宽
最大 hw 450 560 650 850 1050 1250
b=400
构造腰筋 2Φ16 4Φ12 4Φ14 6Φ12 8Φ12 10Φ12
十五.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1. 受力较小时,优先采用附加箍筋;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和吊筋组合; 2. 梁截面高度范围作用有集中荷载,不仅限于次梁,还有吊挂荷载、雨蓬钢梁埋件等,均需 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 3. 梁上立柱不应设置附加箍筋和吊筋; 4. 附加箍筋承载力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附
HPB235 fyv=210 箍筋肢数 箍筋总数 箍筋直径
第 15 页 共 23 页 承 载 力
HRB400 fyv =360 箍筋直径
加 箍 筋
HRB335
fyv =300
箍筋直径
6
11.9 23.8 47.5 71.3 95.0 23.8 47.5 95.0 142.5 190.0
8
21.1 42.2 84.4 126.7 168.9 42.2 84.4 168.9 253.3 337.8
10
33.0 66.0 131.9 197.9 263.9 66.0 131.9 263.9 395.8 527.8
10
47.1 94.2 188.5 282.7 377.0 94.2 188.5 377.0 565.5 754.0
12
67.9 135.7 271.4 407.2 542.9 135.7 271.4 542.9 814.3 1085.7
14
92.4 184.7 369.5 554.2 738.9 184.7 369.5 738.9 1108.4 1477.8
8
36.2 72.4 144.8 217.1 289.5 72.4 144.8 289.5 434.3 579.1
10
56.5 113.1 226.2 339.3 452.4 113.1 226.2 452.4 678.6 904.8
12
81.4 162.9 325.7 488.6 651.4 162.9 325.7 651.4 977.2 1302.9
14
110.8 221.7 443.3 665.0 886.7 221.7 443.3 886.7 1330.0 1773.4
1 2 2 4 6 8 1 2 4 4 6 8
5. 附加吊筋承载力 附
钢筋 品种 HRB335 HRB400 角度 45° 60° 45° 60°
加 吊 筋



载 力
直 径
10
33.3 40.8 40.0 49.0
12
48.0 58.8 57.6 70.5
14
65.3 80.0 78.4 96.0
16
85.3 104.5 102.4 125.4
18
108.0 132.2 129.6 158.7
20
133.3 163.2 159.9 195.9
22
161.3 197.5 193.5 237.0
25
208.3 255.1 249.9 306.1
28
261.2 320.0 313.5 383.9
32
341.2 417.9 409.5 501.5
十六. 楼板厚度
1. 上海住宅项目楼板厚度应符合“导则”规定;其他项目不必按此“导则” ,楼板厚度可用 80~100; 2. 有线管较多的楼板最小厚度为 120~150; 3. 屋面板最小厚度,一般为 120,异型柱为 130,复杂、超长、框-剪、复杂屋面为 130~150, 垃圾房等小建筑简单屋面可为 100; 4. 楼板削弱厚度加强分三类:(1)楼板一般不规则为 130;(2)楼板严重不规则 150;(3)连接 板带 150~180; 5. 常用楼板厚度 常
板跨 L 或 Lx (Lx≤Ly) 简支 连续 单向板
用 楼 板


双向板 简支 1.00~1.20 连续 Ly/Lx 1.21~1.50 Ly/Lx 1.51~2.00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1.00~1.20 2100 2400 2700 3000 3300 3600 3900 4200 4500 4800 5100 5400 5700 6000 6300 6600 6900 7200 7500 780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80 80 80 80 80 90 100 100 110 120 120 130 140 140 150 160 160 170 180 80 80 80 90 100 110 120 120 130 140 150 150 160 170 180 190 190 200 210 1.21~1.50
第 16 页 共 23 页
1.51~2.00 80 90 10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00 210 220 230 24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十七. 楼板配筋
1. 综合考虑最小配筋率、强度、裂缝宽度,以造价经济为目标,优选钢筋品种,优先选择高 强度钢筋; 2. 温度应力较大的楼板可采用隔根贯通或全部贯通的板面钢筋, 贯通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楼 板全截面的 0.15%; 3. 一般楼板构造配筋率(Max(0.2,45ft/fy))% 一 般 楼 板 构 造 配 筋 率 %
钢筋 fy 210 300 360 C20 0.236 0.200 0.200 C25 0.272 0.200 0.200 C30 0.306 0.215 0.2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0.336 0.236 0.200 C40 0.366 0.257 0.214 C45 0.386 0.270 0.225 C50 0.405 0.284 0.236
4. 楼板削弱加强部位配筋:双层双向,每层不少于板截面的 0.25%,钢筋锚入支座 la;连接 板带在此基础上加强,钢筋锚入支座 laE;楼板削弱凹角酌情布置斜向钢筋(不少于 4Φ16); 5. 卫生间与房间之间,可不必设置小梁分隔; 6. 大跨异形板一般设置暗梁分隔;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7. 转角窗一般设置暗梁加强; 8. 当板厚不大于 150 时,暗梁(加强板带)不设置箍筋;
第 17 页 共 23 页
十八. 板式楼梯
1. 梯板最小厚度 梯
跨度 板厚 2400 90 2700 100
板 的 最
3300 120 110

厚 度
3600 130 3900 140 4200 150 >3000 宜用梁式
3000
2. 梯板跨中板底受力钢筋 a) 梯板配筋表计算条件: (1) L 为梯板计算跨度,h 为梯板截面计算高度,h0 为截面有效高度,h0=h-25mm; (2) 梯级高度为 175,梯级宽度为 250,按梯板全长均有梯级考虑; ,楼面重为 0.75kN/m2(梯级顶面和立面) , (3) 板底抹面重为 0.40kN/m2(斜面) ; 栏杆重为 0.50 kN/m2(梯板投影平面) (4) 活荷载分 3 个等级:1 级为 2.5 kN/m2,2 级为 3.5 kN/m2,3 级为 4.5 kN/m2; (5) 梯板混凝土容重取 25 kN/m3; (6) 恒荷载分项系数为 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 1.4,并考虑恒荷载控制的工况; (7) 仅作了正截面受弯强度计算,按两端简支计算; (8)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钢筋强度取 fy=300 和 360 N/mm2 两种。 梯板强度计算配筋对应的荷载设计值
梯板厚度 荷载 设计值 kN/m
2
90 12.22 13.54 14.94
100 12.63 13.90 15.30
110 13.04 14.27 15.67
120 13.45 14.64 16.04
130 13.86 15.00 16.40
140 14.28 15.37 16.77
150 14.69 15.73 17.13
1级 2级 3级
b)
梯板配筋选用表 梯 板 配 筋 选 用 表
钢筋强度 fy=360 3 级荷载 As 571 498 配筋 Φ10130 Φ10150 1 级荷载 As 380 337 配筋 Φ10200 Φ10200 2 级荷载 As 426 374 配筋 Φ10-1 80 Φ10200 3 级荷载 As 476 415 配筋 Φ10160 Φ101 80 板 厚 h 90 1 级荷载 As 456 405 配筋 Φ10-16 0 Φ10-19 0 钢筋强度 fy=300 2 级荷载 As 511 449 配筋 Φ10150 Φ10170
跨度 L
2400 100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100 2700 110 110 3000 120 120 3300 130 130 3600 140 140 3900 150 150 4200 160 885 811 947 729 870 650 787 575 709 504 635 Φ10-15 0 Φ10-15 0 Φ10-12 0 Φ10-13 0 Φ10-11 0 Φ10-12 0 Φ12-14 0 Φ12-15 0 Φ12-13 0 Φ12-13 0 Φ12-11 0 Φ12-12 5 Φ10130 Φ10140 Φ10110 Φ10120 Φ10100 Φ10110 Φ12130 Φ12140 Φ12110 Φ12125 Φ12110 Φ12110 Φ10120 Φ10125 Φ10100 Φ10110 Φ12130 Φ2-1 40 Φ12110 Φ12130 Φ12100 Φ12110 Φ12100 Φ12100 Φ10-1 80 Φ10-1 80 Φ10-1 40 Φ10-1 60 Φ10-1 30 Φ10-1 40 Φ10-1 10 Φ10-1 25 Φ10-1 00 Φ10-1 10 Φ12-1 40 Φ12-1 50
第 18 页 共 23 页
647 616 782 698 865 782 952 870 1043 962 1125 1039 435 420 529 479 591 542 656 607 725 676 789 737 484 463 586 525 650 590 717 658 787 729 852 790 Φ10-1 60 Φ10-1 60 Φ10-1 30 Φ10-1 40 Φ10-1 20 Φ10-1 30 Φ10-1 00 Φ10-1 10 Φ12-1 40 Φ12-1 50 Φ12-1 30 Φ12-1 40 539 514 652 581 721 652 794 725 869 802 938 866 Φ10140 Φ10150 Φ10120 Φ10130 Φ10100 Φ10120 Φ12140 Φ12150 Φ12130 Φ12140 Φ12120 Φ12130
522
581 556 703 630 780 709 860 790 945 875 1022 948
3. 梯板支座板面钢筋 分两种: (1) 支座有平台板相连或是钢筋混凝土墙时,按半刚接考虑,支座板面受力钢筋取跨 中板底受力钢筋面积的 1/2,并且不少于 Φ8-200(可用 HPB235),配筋率不小 于最小配筋率; (2) 其他情况时,按铰接考虑,支座板面受力钢筋取跨中板底受力钢筋面积的 1/3, 且不少于 Φ8-200(可用 HPB235)。 4. 梯板的分布钢筋 梯 板 的 分 布 钢 筋
板 厚 90 Φ6@200 100~130 Φ6@250 140~160 Φ8@200 分布钢筋(HPB235)
十九. 梁式楼梯
1. 梯板选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a)
第 19 页 共 23 页
条件:梯板跨度≤2000,梯板厚度为 50,梯级高度不小于 150(荷载计算梯级按 250×175) ,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荷载等级: 1 级活荷载为 2.5, 1 级活荷载为 23.5, ,面层重为 0.75kN/m2(梯级 1 级活荷载为 4.5;板底抹面重为 0.40kN/m2(斜面) 顶面和立面) ;
b)
梯板配筋选用表 梁 式 梯 板 配 筋 选 用 表
钢筋强度 fy 210 300 400 210 As 218 160 160 218 160 160 221 160 160 梯板跨度 1500 配 筋 Φ8@150 / Φ8@150 Φ8@150 / Φ8@150 Φ8@150 / Φ8@150 As 310 217 181 355 249 207 401 281 234 梯板跨度 2000 配 筋 Φ8@150 / Φ8@150 Φ8@140 / Φ8@150 Φ8@125 / Φ8@150
荷载等级
1
2
300 400 210
3
300 400
c)
梯板分布钢筋:Φ6@200
2. 梯斜梁选用 a) 条件:梯板梯级及荷载同上,栏杆重 0.50 kN/m,按倒 L 截面设计(翼缘宽 600, 厚 50) ,重要性系数取 1.10,h0=h-35mm b) 梯斜梁选用 梯 斜 梁 选 用 表
荷 载 斜梁 跨度 3000 3500 1 级 4000 4500 5000 2 级 3000 3500 截面 120×2 50 120×2 50 120×2 50 150×3 00 150×3 50 120×2 50 120×2 12.75 17.35 2Φ14 2Φ16 2Φ12 2Φ14 梯板宽度 1500 弯矩 Md 11.45 15.58 20.36 主筋 fy =300 2Φ14 2Φ14 2Φ16 主筋 fy =360 2Φ12 2Φ12 2Φ14 截面 120×2 50 120×2 50 150×2 50 150×3 00 150×3 50 120×2 50 150×2 16.30 22.65 2Φ14 2Φ18 2Φ14 2Φ16 梯板宽度 2000 弯矩 Md 14.57 19.83 25.90 主筋 fy =300 2Φ14 2Φ16 2Φ18 主筋 fy =360 2Φ12 2Φ14 2Φ16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50 4000 4500 5000 3000 3500 3 级 4000 4500 5000 150×2 50 150×3 00 150×3 50 120×2 50 120×2 50 150×2 50 150×3 00 150×3 50 14.05 19.12 24.98 2Φ14 2Φ16 2Φ18 2Φ12 2Φ14 2Φ16 23.27 2Φ18 2Φ16 50 180×2 50 180×3 00 180×3 50 150×2 50 150×2 50 180×2 50 180×3 00 180×3 50 18.37 25.00 33.26 30.18
第 20 页 共 23 页
3Φ16
2Φ18
2Φ16 2Φ18 3Φ16
2Φ14 2Φ16 2Φ18
架立筋 2Φ10,箍筋 Φ6@200
二十. 楼梯平台板
1. 最小板厚为 80~100; 2. 构造配筋时对应的板最大计算跨度 适用条件: (1) 四边支承或两边支承,两边支承时支座为半刚接, 跨中控制弯矩取 M=0.10qL2; (2) 恒载=板自重+板底 0.4+面层 0.75; (3) 活载=1 级 2.5 kN/m2,2 级 3.5 kN/m2,3 级 4.5 kN/m2; (4)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钢筋强度 fy=210,300,360; (5) 板厚 h=80~120,有效高度 h0=h-20,h>100 时,h0=h-25 平台板构造配筋对应的最大计算跨度
荷载 等级 1 钢筋 强度 210 300 360 210 2 3 300 360 210 80 1661 1701 1858 1521 1557 1702 1411 90 1899 1944 2125 1745 1786 1952 1623 板 100 2128 2180 2381 1961 2008 2194 1828 厚 110 2220 2273 2483 2051 2100 2295 1916 120 2436 2495 2726 2257 2311 2525 2113

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建筑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工程编排: 一、文件管理、分门别类,文件夹: 1、2014——项目名称——收甲方、发甲方、方案、施工图 2、收甲方——几月几号,甲方发的什么文件(例:06、30-会议纪要或06、30-电梯样本)——收到文件(如若就是纸质文件,要自己保存好,能扫描的扫面成图像保存) 3、发甲方——几月几号,发甲方内容(例:06、30-1-8#楼面积或06、30-车库方案)——发送文件 4、方案——第几次汇报——cad、su、ps、jpg——几月几号,修改内容——文件(例:06、30-8#或06、30-车库) 5、施工图——几号楼——几月几号,修改内容——cad文件(例:0 6、30-08#或06、30-车库) 6、施工图——收其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条件)——cad文件 7、施工图——发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过图)——cad文件 绘图标准 一、图层 绘图时,图层颜色、线性及线宽设置详见下表,附cad。(绘图时所用颜色不可以就是暗色系) 1、平面: 绘图内容图层名称图层色号线宽线型填充备注 轴线DOTE 1(红) 0、09 点划线(DOTE) 墙WALL 2(黄) 0、4 直线 (Continuous) 结构柱COLUMN 9(灰) 0、4 直线 (Continuous) 墙体保温及装修线SURFACE 6 0、13 直线 (Continuous) 平面图 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斜线 (ANST31) 填充比例 1:60 单元详图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40 墙身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20 门窗WINDOW 4 0、13 楼梯STAIR 4 0、13 洁具、风道、 排气道、楼板 开洞、空调、 空调洞 LVTRY 161 0、05 家具FURN 33 0、05 除打印单元 打样时均隐 藏 栏杆栏杆69 0、09 建筑轮廓线(面积计算) AREA 231 60 直线 (Continuous) 图层设置 打印隐藏 散水、屋面排 水、雨水管 排水 4 0、13

华东建筑设计院简介

华东建筑设计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隶属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也是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院之一。自 1952 年成立至今,华东院的足迹已遍及全国 27 个省市、 16 个国家与地区,完成了工程设计及咨询项目达两万余顷,先后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国家设计大师 3 名,并为同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华东院获得国家、建设部、市级优秀设计奖、优秀工程奖、科技进步奖、优秀标准设计等各种奖项 600 余项,包括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合作设计)、上海火车站、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大剧院(合作设计)、豫园商城等等,华东院职工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上海、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正如韩正市长于 2002 年 5 月在庆祝华东院建院 50 周年的贺信中所评价:“华东院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上海的城市建设,走过了 50 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令国内外同行称道、更令上海市民为之骄傲的建筑精品,为上海城市增添了光彩。” 进入二十一世纪,华东院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不仅完善了以建筑为龙头的、包括规划、结构、机电等配套齐全的业务领域,人员层次不断向高端发展。至 2004 年年初,员工总人数 600 余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占 85% ,拥有教授级及高级建筑师 / 工程师 200 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60 余名。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从 1999 年到 2003 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50 %以上。特别是,华东院作为首家建筑设计单位成功入选 2003 年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成为新时期上海质量文化形象的代表之一,也标志着华东院的质量管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华东院入选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挑战与机遇,华东院着眼未来,追求企业持续发展。明确了“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国际化、设计方向专业化”的战略定位;制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在经营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不断拓展视野,努力建立起一个新的体制和机制,为企业新的腾飞提供保障和动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华东院将与所有建筑设计工作者携手共进、同舟共济,为实现“成为国际一流、国内主导性的建筑设计公司”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一、总则 (1) 二、荷载 (9) 三、计算参数设置 (11) 四、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17) 五、结构构件设计 (22) 六、钢结构设计 (31) 七、人防结构设计 (43) 八、其他 (47)

一、总则 1、一般规定 设计原则 要精心设计。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并尽可能技术先进,以确保设计质量。 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 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对所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等,要弄清设计意图及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用。当结构有部分分包时(如预应力、钢结构等),应有结构分包设计合同,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如分包设计使用本单位设计图签,工程设计人应对分包的图纸和计算进行审核,并负相应审核责任。 凡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者,应注意正确选用,如选用不当,由采用者负设计责任。采用通用构件时,必须对各类构件之适用范围,应注意事项等,仔细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问题。 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在结构关键部位,材料要求严格部位、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部位,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安全。 对于在已建成之工程上续建加层或改造之工作,应审慎进行,并遵守以下两条原则: 1.凡在建成之工程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者(即原设计未按抗震设计,或原设防烈度不够)应先按加层进行抗震加固及承载力的验算,再进行加层或改造(设计工作可同时进行),加层设计必须满足现规范要求; 2.非本单位设计之工程,在接受加层的设计任务时,应对设计文件及工程现状仔细研究,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可靠措施。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因此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取50年。对于轻钢结构(属于易替换的结构构件)一般取25年,临时建筑按5年确定,对年限低于50年的建筑采用的规范仍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执行,高于50年的需另行确定在基准期内荷载及其设计参数的取值,可靠度指标、结构构件的性能指标、地震的概率分布等方面内容。混凝土结构一般为50年,幕墙为25年,门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_中标190920

招标投标企业报告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

本报告于 2019年9月19日 生成 您所看到的报告内容为截至该时间点该公司的数据快照 目录 1. 基本信息:工商信息 2. 招投标情况:中标/投标数量、中标/投标情况、中标/投标行业分布、参与投标 的甲方排名、合作甲方排名 3. 股东及出资信息 4. 风险信息:经营异常、股权出资、动产抵押、税务信息、行政处罚 5. 企业信息:工程人员、企业资质 * 敬启者:本报告内容是中国比地招标网接收您的委托,查询公开信息所得结果。中国比地招标网不对该查询结果的全面、准确、真实性负责。本报告应仅为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基本信息 1. 工商信息 企业名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073917055L 工商注册号:340100*********组织机构代码:073917055 法定代表人:程星灿成立日期:2013-07-1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 资) 经营状态:存续 注册资本:/ 注册地址:合肥市包河区美菱大道恒生阳光城8幢办公701室 营业期限:2013-07-15 至 / 营业范围:在总公司授权范围内经营。 联系电话:*********** 二、招投标分析 2.1 中标/投标数量 企业中标/投标数: 个 (数据统计时间:2017年至报告生成时间)

2.2 中标/投标情况(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3 中标/投标行业分布(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4 参与投标的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2.5 合作甲方前五名(近一年)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三、股东及出资信息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四、风险信息 4.1 经营异常()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2 股权出资()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3 动产抵押()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4 税务信息() 截止2019年9月19日,根据国内相关网站检索以及中国比地招标网数据库分析,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不排除因信息公开来源尚未公开、公开形式存在差异等情况导致的信息与客观事实不完全一致的情形。仅供客户参考。 4.5 行政处罚()

结构技术措施汇总

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1.1. 建筑结构的破坏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和重大的社会影响的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2. 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的甲类和乙类建筑,其安全等级应定为一级。 1.3.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建筑,其重要性系数γ0=1.1,对偶然设计工况及地震设计 工况,其重要性系数γ0=1.0。 1.4. 重要性系数γ0 仅用于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用考虑。 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基础设计等级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1.6. 基础结构的安全等级原则上应与上部结构的安全等级一致。 1.7. 地基设计的安全等级应根据上部结构的重要性并考虑包括施工及环境条件在内的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定,一般可取为二级。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可 采用原位试验及试桩的结果。 2. 结构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等级 2.1. 建筑功能及重要性不同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 2.1.1. 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 别。”故设置了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独立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 震设防类别。实际设计中应注意,由抗震缝分成的每个结构单元应有单独 的疏散出入口。 2.1.2. 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房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 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其余 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 2.1. 3. 当上部结构为乙类,下部为丙类时可综合判定为乙类。 2.2. 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和设计基本加速度 2.2.1. 抗震措施是除了地震作用计算和构件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 建筑总体布置、结构选型、地基抗液化措施、抗力概念设计对地震作用效 应(内力和变形)的调整,以及各种抗震构造措施。 2.2.2. 抗震构造措施是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一般不需要计算而对结构和非 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如构件尺寸、高厚比、轴压比、长 细比、板件宽厚比、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和配筋,纵筋配筋率、箍筋配箍 率、钢筋直径、间距等构造和连接要求。 2.2. 3. 在不同的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场地类别下,当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不同时,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分别按不同烈度取值,见表1 和表2。建筑 设防类别不同时,计算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见表3。 按建筑类别和场地类别调整后的抗震措施(烈度)表 1 建筑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统一构造构造构造技术技术技术措施措施措施 工程名称: 中惠岭秀花园 编辑: 张岩泉 校对: 张岩泉 审核: 一、 基本荷载 工程地点: 东莞市(凤岗镇) 基本风压: 0.60 KN /m 2(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0.60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0.66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地面粗糙度: B (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周边3年左右房屋疏密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 6度(0.05g ) 地震分组: 第一组 场地类别: Ⅱ类(根据勘察报告进行调整) 二、 楼面荷载 1、各楼层附加恒荷载计算 1)楼面恒载1(客厅、餐厅、公共走廊、电梯厅) 20厚石材 0.5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50 KN /m 2 2)楼面恒载2(厨房、卧室、设备用房、楼梯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20 KN /m 2 3)楼面恒载3(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 /m 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1.60 KN/m2 4)楼面恒载4(沉箱350卫生间)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 300厚回填(容重取12 KN/m3)3.60 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5.20 KN/m2 5)楼面恒载5(管道井)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板底粉刷 0.40 KN/m2 ∑=0.80 KN/m2 6)屋面恒载1(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 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4.00 KN/m2 7)屋面恒载2(不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

目录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七. 小墙肢设计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九.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 十. 梁截面宽度 十一. 梁分析模型 十二. 梁主筋构造 十三. 梁箍筋构造 十四. 梁腰筋构造 十五.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十六. 楼板厚度 十七. 楼板配筋 十八. 板式楼梯 十九. 梁式楼梯 二十. 楼梯平台板 二十一. 双跑楼梯平台梁 二十二. 剪刀楼梯平台梁 参考资料

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一.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 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大于8的剪力墙。 2.下列情况的剪力墙不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a)T、L、H等形状的剪力墙,其中一肢的h w/b w大于8时; b)当墙肢的h w/b w=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墙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 l b/h b≤2.5)相连时(1); c)当墙肢的h w/b w=5~8,但有翼墙(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相连时(1)。 二.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1.判别标准: 符合下列两款中的任一款,则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a)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2); b)高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1/2时(1); 多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2/3时(1)。 2.注意事项: a)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部大于 100m和60m; b)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中应设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一般剪力墙 共同抵抗水平力; c)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 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规范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无翼墙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 (1),不论是否属于短

统一技术措施(二)构造2013.07

五、构造及配筋要求:(红色字体处为易出错条款) 1、配筋原则: 除非有特殊理由且征得专业负责人同意,构件实际配筋时不得放大,严格按计算值配置;梁配筋时最多增加10%以内。 2、箍筋优先使用三级钢ф8,三级钢ф10,三级钢ф12。 3、楼(屋)面板: 3.1跨度≤2.4m的隔墙下可以不设次梁(需要梁形成高差者除外),但应设板底加强筋(在 “结构总说明”中表示)。电算时该墙作为板上恒载输入(将该墙重量平摊做为均布 面恒载q)。 3.2 板厚及配筋 建筑凹口连接板板厚为12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连接墙体方向)/ф8@200或 计算结果的大值; 框筒结构核心筒区域板厚为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20; 住宅部分楼电梯筒板厚11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 转换层板厚最小18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12@150; .转换层上下各一层板厚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50; 地下室顶板厚度180mm,设双层双向钢筋,最小ф10@150(人防部分除外); 裙房商业大洞口周边楼板加厚为130mm,设双层双向钢筋ф8@120(地上)、ф12@150 (±0.000m); 电梯机房板厚为150mm,双层双向钢筋ф10@150; 电梯底坑板厚300mm,双层双向钢筋ф14@150; 扶梯底坑板厚150mm,双层双向钢筋ф10@150。 人防区板厚250mm;商业部分楼板板厚110mm(井字梁);办公、酒店标准层板厚120mm; 住宅部分楼板最小厚度100mm;所有结构单体屋面板厚为120mm。 带角窗房间板厚130mm。 3.3 住宅项目楼板(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加强板等),在板上部无负筋处设置ф6@200 双向钢筋网片,与负筋搭接200mm,且配筋率≥0.1%;办公和商业项目楼板跨度≥ 4200的一般楼板(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板、加强板等),在板上部无负筋处设置ф 6@200双向钢筋网片,与负筋搭接200mm,且配筋率≥0.1%。 长沙项目,短跨大于3.9米的板四角部位;阳角部位;剪力墙转角部位应配置间距不 大于100mm且与受力钢筋直径相同的双层双向的抗裂钢筋,配筋长度应大于板短向 跨度的1/3。 3.4大屋面板配筋设双层双向拉通筋(上筋采用10@200,负筋不足时设置支座附加短筋,

地下室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基础地下室统一技术措施 1 基础部分 1.1通用准则 1.1.1 基础选型应根据结构状况、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检测验收方式及基坑支护等方面初步确定合适的方案。。 1.1.2 柱(暗柱)纵筋锚入基础时且基础厚度大于纵筋的锚固长度时,可仅四角的纵筋伸至基础底弯折,水平弯100mm,其它纵筋满足锚固长度(而不全部伸至基础底弯折)即可;剪力墙纵筋每米2条纵筋至基础底作为支承,其它纵筋锚固在基础顶面下La(非抗震)或LaE(抗震)处。 1.1.3 素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用C15,垫层厚度除淤泥质土为100mm 外,伸出基础边100mm,其它情况下的垫层厚度为70mm,伸出基础边70mm;基础梁采用砖胎模时,垫层伸出砖胎模边70mm。 1.1.4 较厚的筏基或承台,在中间不应增设水平钢筋网。 1.1.5 室内隔墙下未设地梁时隔墙基础只需局部加厚处理,不需另配钢筋(如图)。 1.1.6 采用桩基础时,当初步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按1.0恒+1.0活作用下的标准组合初定桩数,但要复核风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单桩承载力(JCCAD 中桩筏有限元中查询)。 1.2 天然地基基础 1.2.1 筏板基础、柱下条形基础和十字交叉形基础应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考虑上部结构刚度进行整体分析计算,柱下条形基础也可按倒梁法计算;筏板基础宜按照有限元法计算其内力及配筋,对计算结果应进行归并处理,合理确定配筋值。 1.2.2 天然地基基础的板厚应满足冲切承载力验算要求;对于基础底面短边尺寸≤柱宽+2 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柱下独立基础或墙下条形基础,应验算柱(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剪切承载力;当基础砼等级小于柱砼等级时,应验算柱下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1.2.3 在设计独立柱基础时,当基础宽度≧2.5m 时,钢筋长度可按0.9 倍基础宽度交错布置。基础底板每方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0.15%,且不小于

技术措施-PKPM参数2018

结构专业技术措施之PKPM-SATWE参数取值: 一.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该参数主要针对风荷载计算,同样对地震力起作用。只需考虑其它角度的地震作用时,无需在此填数值,应填“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地震数,相应角度”或勾选“程序自动考虑最不利水平地震作用” 一般按0输入。 2)混凝土容重: 钢筋砼计算重度,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 结构类型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 重度 26 26.5 27 3) 钢材容重: 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钢材的容重可以填入适当值。 4)裙房层数: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此参数主要用来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抗规第6。1。3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但是该参数的作用在程序中并没有反应。绘图中采用构造加强。 注意:对于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总高度20%的多塔尚应符合高规10.6.5条;目前程序不能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需要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定义,不宜事后提高配筋。 5)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要从最底层算起,包括地下室层数。 如果有转换层,必须在此指明其层号,以便进行正确的内力调整。 注意: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构件! 作用:a、程序自动判断加强区层数;b、输入转换层数,并选择相应的楼层刚度算法,软件会输出上下层楼层刚度比。C、计算参数中有将转换层号自动识别为薄弱层的选项。 抗震等级:程序设有“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的选项。(高位转换可以自动再提高) 转换层全层应设置为“弹性膜”(平面内刚度真实考虑,平面外为0) 转换层结构选择“施工模拟3”时,施工次序:宜将转换层与其上2层设为同一施工次序。 6)嵌固端所在层号: 如在基础顶面嵌固,嵌固端所在层号为1;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 作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程序将起算层号取为:嵌固端所在层号-1;程序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向钢筋对应上层增加10%;梁端弯矩设计值放大1.3倍。 涉及到《底层》的内力调整等,程序针对嵌固层进行调整。 7)地下室层数:

最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目录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七. 小墙肢设计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九.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 十. 梁截面宽度 十一. 梁分析模型 十二. 梁主筋构造 十三. 梁箍筋构造 十四. 梁腰筋构造 十五.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十六. 楼板厚度 十七. 楼板配筋 十八. 板式楼梯 十九. 梁式楼梯 二十. 楼梯平台板

二十一. 双跑楼梯平台梁二十二. 剪刀楼梯平台梁 参考资料

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一.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 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大于8的剪力墙。 2.下列情况的剪力墙不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a)T、L、H等形状的剪力墙,其中一肢的h w/b w大于8时; b)当墙肢的h w/b w=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 高度之比l b/h b≤2.5)相连时(1); c)当墙肢的厚度大于300时。 二.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1.判别标准: 符合下列两款中的任一款,则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a)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2); b)高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 于1/2时(1);多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2/3时(1)。 2.注意事项: a)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 别部大于100m和60m;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主要依据 1、国家现行技术规范、规程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甲方下达的任务设计书 三、结构体系 1、A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2、B栋:剪力墙结构,有局部梁为框支梁。 3、商业裙房:框架结构 四、抗震等级 1、A栋:四级(框支框架二级) 2、B栋:三级(框支框架二级) 3、商业裙房:四级 五、电算统一技术措施 1、基本参数输入 (1)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0.35s(详地勘报告)。 (2)本工程房屋高度不大于60m,取50年一遇基本风压0.4KN/m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房屋高度大于60m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为C类。 (3) STAWE计算中注意周期、地震力最大作用角带入计算,注意有斜交抗侧力构件时应输入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数、方向角。 (4)PM中混凝土容重按25 KN/m3输入,自动考虑楼板自重。STAWE中,剪力墙部分混凝土容重按27 KN/m3输入,框架部分按26 KN/m3输入,框剪部分按26.5 KN/m3输入。 (5)A栋,体系按不规则+偶然偏心考虑地震作用;B栋按双向地震作用考虑,商业门面部分按规则结构进行地震作用考虑。(质量和刚度分布明

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按双向地震作用) (6)根据建筑嵌固条件定义地下室层数。地下一层且四周完全或基本嵌固于土中可按地下室考虑,根据结构形式考虑是否将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顶板。半地下室或其他嵌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按普通楼层输入,考虑土压力对结构的影响(将土压力作用在柱上按线荷载输入,或作用在节点上按集中荷载输入,边界条件应符合实际情况)。 (7)按模拟施工加载一计算方式考虑施工影响。(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按模拟施工加载三考虑) (8)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1.5~2.0,根据板厚与梁高度关系取适当的值(板翼缘刚度对梁刚度的贡献程度),一般取1.8~2.0。 (9)框剪结构按规范要求调整0.2Q(满足要求时可不调整),有地下室时从地下室顶板上调整。 (10)墙、柱及基础设计考虑活荷载折减,带地下室的楼栋折减系数往上提一级,如2~3层由0.85调整为1.0,依次类推。考虑梁活载不利布置。 (11)梁一端与剪力墙平面外相交时,梁端点饺。 (12)按“刚性楼板假设”计算时,当扭转位移比大于1.2时,计算 选“不规则”选项。如存在其他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时也应选“不规则”选项。最大扭转位移比应≤1.5。 (13)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要求详规范要求。 (14)高层建筑应避免第二周期为扭转周期。周期比应小于0.9(复杂高层建筑应小于0.85)。 (15)多层框架结构柱按单偏压计算考虑(但应进行双偏压进行配筋验算),框支柱按双偏压计算考虑。坚持柱轴压比是否超限、节点域抗剪是否超限。 (16)周期折减系数取值:框架结构取0.7,剪力墙结构取0.85~0.9,框支剪力墙结构取0.85。 (17)多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高层部分梁活载放大系数取1.0。 (18)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7,梁扭转折减系数0.5。梁端负弯矩调整系数0.85。 (19)层刚度计算方法: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之比计算方法。(当为底部为一层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切刚度计算方法,当底部为二层及二层以上大空间带转换层高层建筑时采用剪弯刚度计算,当复核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其侧向刚度与相邻上部楼层之比时应采用剪

上海等一些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资料讲解

上海等一些知名的建筑设计公司

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奥斯本上海 大地建筑设计事务所 大都盛世建筑设计顾问(上海)有限公司邓振威建筑设计事务所 东大景观设计 都林国际设计 泛太设计公司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高目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合生创展·华东片区设计管理中心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 晋合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联创国际设计 美国K.O.E.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美国YPA景观设计有限公司25 群裕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日清建筑设计(国际)有限公司 日兴设计公司 上海爱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百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邦和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博创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城铁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沪北分院上海大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德森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地泽景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东瑞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方大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佛莱明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海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汉润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合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黑川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鸿图建筑师事务所 上海华东建设发展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黄志雄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嘉博城建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嘉景建筑规划设计咨询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浚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励翔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凌景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人禾建筑工程设计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三益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申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沈洋机电设计事务所 上海升涛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世纪都城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上海市垣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思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松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溯灵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天资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济开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同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上海王士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剪力墙结构)

25# 地块项目 结构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一、工程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25#地块项目,集住宅、商业及酒店于一体,场址位于云南省xxxxxxx。 1.结构形式:多层框架结构(3-4层);高层为1栋超高框筒结构,1栋高层框筒结构,8栋普通剪力墙结构。 2.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3.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 4.基本风压:0.30 KN/m2 ,体型系数:1.3,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5.场地类别:Ⅲ类,特征周期:0.65s ; 6.抗浮设计水位:10米。 7.基础持力层为:桩基础 二、结构材料 1、混凝土 ·高层:墙、柱 C60以下(根据计算需要,加强层采用统一标号,其上以3层为标准递减一个标号,但应结合位移比值确定) ·框架梁、次梁、板、楼梯、基础 C30 ·多层:柱底部两层C35,上部C30 地下室部分:采用S8抗渗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可为60天。 地下室顶梁板 C30 地下室挡土墙 C30 地梁、底板、承台 C30 2、钢筋(钢筋全部采用HRB400) ·墙、柱、梁纵筋 HRB400 ·梁纵筋HRB400 ·现浇板筋 HRB400 ·分布筋楼面Φ6@250 屋面Φ6@200 ·柱、梁箍筋 HRB400

·墙身大样,屋面大样中的构造板筋 HRB400 三、荷载取值 1、填充墙:(KN/㎡)(卫生间和厨房适当加荷载增加0.3 KN/㎡) 公共部位(仅针对塔楼范围内,楼电梯间内的隔墙,公共卫生间分隔墙等)的墙体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容重按8) 写字楼:隔墙,分户墙等用ATR轻质隔墙 2、阳台栏板(预制):3KN/m ,栏杆:2KN/m ;玻璃金属栏杆:1KN/m ; 玻璃幕墙:1KN/㎡; 3、楼屋面板荷载: 1)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2)恒载:(按荷载计算书所理荷载) a.商业:1.5 KN/m2; b.客厅、餐厅、阳台:1.3 KN/m2; c.厨房、卫生间(不降板的):1.6 KN/m2; d.卧室及书房:1.1 KN/m2 e.楼梯板(含自重,按投影面积,梯板厚大于150的情况另算):7.0 KN/m2; f.露台、屋面:3.5 KN/m2; g.斜坡瓦屋面:3.0 KN/m2; h.卫生间有降板的,回填高度内适当乘以系数扣除洁具和埋管的高度,回填材料按18KN/m3考虑,顶板有覆土的按18KN/m3设计; i.住宅公共部分:1.5 KN/m2; 4、楼屋面活载 ·住宅楼面活载 2.0 KN/㎡ ·浴室、卫生间、涮洗室楼面活载 2.5 KN/㎡

建筑设计公司排名

2004年度CIHAF中国建筑二十大品牌影响力青年设计师(排名不分先后)庄惟敏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一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专业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 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建筑创作工作室主任 周恺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 宋照清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建筑师 刘亮北京阿奇贝斯设计公司设计师 余立北京翰时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设计师 姚嘉美国WY国际设计顾问公司设计总监 杨为众深圳市筑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欧英柏柏景(广州)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师 袁建平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郭建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刘嘉峰英国阿特金斯集团规划设计董事 陈跃中易地(EDSA,亚洲)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毛厚德日本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总经理、首席设计师 王漓峰澳大利亚柏涛(墨尔本)建筑设计公司董事 冼剑雄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副总经理 傅国华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总经理,首席建筑设计师 盛宇宏汉森国际伯盛设计执行董事、首席设计师 马清运上海马达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2004年度CIHAF中国杰出样板房室内设计师(排名不分先后)

陈现培北京元洲装饰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设计师 洪约瑟香港洪约瑟设计事务所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陈耀光杭州典尚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秦岳明深圳市朗联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李益中深圳市派尚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陈厚夫深圳市厚夫室内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设计总监 姬赟东易日盛装饰集团 郑家和上海郑家和环境艺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 利旭恒台湾室内设计师设计总监 王辛上海青同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董事兼主创设计师 2004年度CIHAF中国建筑十大品牌影响力景观园林设计院(公司)(排名不分先后)易地(EDSA·亚洲) 深圳市北林苑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柏景(广州)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阿特金斯顾问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阿奇贝斯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日本M·A·O一级建筑士事务所 泛亚设计公司Earthasia LTD 杭州陈樟德园林设计研究院

钢结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钢结构安装 2.1吊装顺序:柱→柱间支撑(墙梁)、行车梁→屋架→屋架支撑(檩条) 2.2吊装前准备: 为了确保构件吊装前的顺利进行,并达到要求的质量、工期、和效益。按照选定的吊装方案充分做好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2.2.1技术准备 1)全面熟悉掌握有关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吊装方案等有关技术资料,核对构件的空间、就位尺寸和相互间和关系,掌握结构的高度、重量、外形尺寸、数量、型号及构件间连接方式等。 2)掌握吊装场地范围内的地面、地下、高空的环境情况。 3)了解已选定的起重机械设备的情况和使用要求。 4)编制吊装工程作业指导书。 5)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技术交底。 2.2.2施工准备 1)钢构件和验收 钢构件制作完成后,应按国家GB50205-95的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外形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J205-83表3.9、3.1的规定。 钢构件成品出厂时,制造单位应提交产品证明书和下列技术文件; A)设计更改文件,钢结构施工图并在图中注明修改部位。 B)制作中对问题处理的协议文件。 C)所作钢材和其它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D)高弗螺栓磨擦系数物实测材料。 钢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除了检查构件规格、型号、数量外,还需对运输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的部位进行专门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做好签证手续以便备案,对已变形的构件应矫正,并重新检验。 2)测量仪器及使用应按规范要求,统一它的标准。 A)经纬仪:采用精度2S的光学经纬仪。 B)水准仪:按国家三、四等水准仪测量及工程水准测量要求,其精度为±3MM/KM。 C)钢尺:参与同一单位工程施工的各个单位,须使用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尺,应通过标准计量校准钢尺。 3)基础复核 A)基础施工单位至少在吊装前七天提供基础验收的资料。 B)基础施工单位应提供轴线标高的轴线基准点和标高水准点。 C)基础施工单位在基础上应刬有关轴线和记号。 D)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应按GBJ205-83规范中表4.2.2要求,支座和地脚螺栓的检查应分二次进行,即首次在基础砼浇灌前与基础施工单位一起对地脚螺栓位置和固定措施进行检查,第二次在钢结构安装前作最终验收。 E)提供基础复测报告,对复测中出现的问题应通知有关单位,提出修改措施。 F)为防止地脚螺栓在安装前或安装中螺纹受到损伤,宜采用锥形防护套将螺纹进行保护。 4)构件预检

统一技术措施(结构)

工程 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及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J186-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2、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 3、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 二、工程概况及结构体系 本工程为工程,地下二层,南楼地上七层,北楼地上六层;中间综合活动中心三层。根据建筑物高度和自然条件等情况,本工程主楼拟采用框架结构,裙房部分采用框架结构,并将南北主楼与三层裙房设缝分开。 三、结构设计中的有关等级

1、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如下: 南楼地上七层:重点设防类,简称乙类。 其余: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 2、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拟建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其中:近中部以南地段属Ⅰ1类(特征周期0.35s)建筑场地、抗震有利地段,场地稳定性良好,建筑适宜性良好;近中部以北地段,属Ⅱ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0.45s)抗震一般地段,建筑适宜性一般。 注:南楼应按照7度,0.10g进行计算。 4、建筑物抗震等级: 南楼:地下一层及地上七层为二级,地下二层为三级。 北楼:地下一层及地上六层为框架三级,地下二层为四级。 裙房大跨度部分:地下一层及地上部分为框架二级,地下二层为三级。 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6、砼构件设计抗渗等级: 基础底板:P8级 砼挡土墙:P8级 屋面板:P6级 7、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碧桂园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标准(整理版)

碧桂园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标准 一.总则 一.【目的】 1.为更有效的加强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图纸审查,明确及强调我司的相关技术要求; 2.本技术要求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和地方相关设计规程的前提下,以保障实现结构设计最优、经济利益最大为工作目标; 3.对设计中的有关做法及常见问题进行必要的统一与明确; 4.总结项目开发的经验,指导设计更加合理; 二.【适用的范围】 1.本系列产品适用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二级城市:如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等城市。 2.本技术要求仅对集团住宅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对于国家设计规范及广东省、广州市的地方标准已有的要求本技术要求不再列出,设计时应遵循国家、广东省、广州市有关住宅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规范、标准。 3.在执行本技术要求时,应考虑住宅所在地区政策、法规要求,当地习惯做法及审图单位意见等,灵活掌握。对和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或相矛盾之处或有改善建议,请报设计中心备案。【实施日期】2013.11.25 二、结构原则 1.1.本指引是遵照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并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图等编制的。 1.2.本指引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抗震设计的钢筋砼结构。 1.3.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重概念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加强构造措施。 1.4.结构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计算结果是结构设计的依据,“需要设计的结构构件、节点”必须进行计算,且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保证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符合实际的受力情况。对于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节点,应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分析、计算。 1.5.施工图设计时,均应执行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现行版)”要求,各阶段设计尚要考虑设计指导书的有关技术要求。 1.6.设计院应参与分项工程验收项目。 1.7.施工图的钢筋实际测算重量不允许超过计算书配筋重量的10%。 1.8.对本指导书中相关条文如有不同意见,应提前与我方沟通。 1.9.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单方含量应控制在设计合同指标范围内。 三、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沟通的事宜及设计应提交的资料 2.1前期设计必须把结构方案向我司汇报,经过我司认可方可进行下一步设计。 2.2对于有人防工程的结构设计,在建立地下室底板、顶板、梁模型时,应将人防墙考虑 入计算模型。 2.3施工图设计之前,设计院必须将自认为合理的结构计算模型发送给我司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