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发生骨转移怎么治疗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见,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前列腺癌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前列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每年应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1次的相关检查以监测前列腺癌。袁希福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症状早知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而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的症状是什么呢?袁希福专家说,主要是出现骨转移。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吃掉”,转移的骨骼很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病人脊柱椎体的话,那么椎体塌陷将引起

脊髓受压迫的症状,这会使治疗更加棘手。

前列腺癌早期往往对男性雄激素的抵抗治疗是敏感的。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雄激素抵抗治疗将渐渐失去作用,同时前列腺癌也发展到了晚期。

前列腺癌骨转移已是晚期,这时手术、放化疗已不在起作用,只能是靠中药进行全身的调节,控制,中医中药可以把身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彻底的铲除掉,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快速杀灭癌细胞,排除癌毒素,具体扶正、抗癌、排毒、化瘤之功效,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

从现实中的实例报道看,凡是经用中草药治疗的癌症患者,如果治疗有效,一般都很少出现西医治疗的那种副作用,这对我们应该有很大的提示:第一、中药确有抗癌作用;

第二、中药抗癌不像西药那样单方向杀灭,而是多环节起作用。因为中药多用复方治疗,多种药物成分,作用各不相同,功能互相协调制约,这才避免了单向作用的副反应。

第三、中医治病讲究整体调节,虽然癌症可能发生在局部,但是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体状态如何,对局部病变影响极大,调整好全身状态,对治疗局部病变极为重要,正因为这样,中医治癌,既强调以毒攻毒,又同时主张攻补兼施,这样就有利于既保证了疗效,又避免了攻击太过,应该承认中医这种治疗思路是很深刻的。

目前治疗肿瘤药物筛选和研制,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直接杀灭癌细胞方面。因为这种药物作用方向单一,没有选择性,所以尽管对癌细胞有杀灭作用,但也严重杀伤正常细胞,因此,放疗和化疗才出现严重的毒付反应。

其实,癌症的原因和病理是非常复杂的,治疗应该考虑更多的问题。正常细胞癌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有遗传突变问题,有免疫监视失灵和免疫清除失效问题,还有内分泌因素等等。既然癌变是多因素造成的,那么治疗癌症的疗效指标就不能仅仅考虑杀伤癌细胞这一方面指标,应该拓宽思路,寻求多方面的治疗药物。

中医药治疗肿瘤多用复方,是多种药物组合起来服用,它确实不是单方向的杀伤癌细胞作用,很可能还具有调控遗传和免疫机制,调节内分泌代谢等整体作

用,是在多环节上产生效果的。

中医药治病,对每一个人都讲求整体治疗,但对不同的人又讲求个体化治疗,不同的人患同一种病,往往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疗。这里所包含的原理一定是多层次、多环节、多方面的。所以其疗效就不能仅以是否直接杀伤癌细胞去判定。

从理论原则上讲,多因素造成的细胞癌变,一定需要调控多因素的治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这应该成为征服癌症的努力方向。根据目前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原理证明就是在多环节起作用的。

首先,就是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中药也同样有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比如砒霜治疗白血病,蟑螂去翅足的醇提取物对肉瘤有直接杀灭作用等等。这都得到了科学证明。

其次,就是抑制肿瘤生长。这是很多中药都有的作用,如一枝黄花、十大功劳叶、九节茶、入地金牛、八月扎、八角莲、了哥王等等都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再次,就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很多中草药都有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癌细胞的作用。比如朱砂莲,灵芝草等等。

另外,还会存在至今尚未清楚的其它方面的作用。比如促进癌细胞凋亡,调控遗传表达过程,修复免疫机制等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坚信,在中医药宝库中一定会有治癌的宝贵遗产的。

中医以特殊的方式去诊治疾病,以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去治疗肿瘤,就一定会有西药所不具备的作用。

专家袁希福建议对于前列腺癌晚期来说,建议采取无副作用的中医中药治疗,就算是不能彻底治愈,也能延长患者的生命,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前列腺癌晚期吃什么中药改善身体

前列腺癌是出自前列腺的恶性肿瘤,此病恶性程度极高,疾病发展极快,预后极差。如今中医药成为应对晚期前列腺癌的发展方向,可以达到“带瘤生存”。那么,前列腺癌晚期吃什么中药改善身体呢? 前列腺癌的中药治疗是现在前列腺癌患者最常选择的治疗方法,是前列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运用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之中。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杀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减轻毒副作用,排除毒邪,修复患者受损的基因,大大提高了整个治疗效果。 中医往往能从前列腺癌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调理能纠正机体的某些失调,去除肿瘤的复发因素,减少转移的机会;其次,中药对健康细胞的伤害比较小,一般不会因治疗本身的原因对体力产生新的破坏,在癌症好转的同时,体力也会逐渐得到恢复,逐步增强免疫力。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三联平衡疗法”的抗癌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于一些中晚期或者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坚持“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赢得了患者的认可。 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真实文字病例: 【患者】李某某,前列腺癌术后肺转移淋巴转移,男,64岁,开封杞县人。 【康复漫程】2011年6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前列腺癌术后肺转移、淋巴转移。2011年5月31日因前列腺癌进行电切手术,手术后未作任何巩固治疗。后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咳嗽伴随右胸疼痛。2011年8月27日来我院就诊,来诊时右肺中叶外侧肿块阴影为3.5×3.5cm,经我院“三联平衡疗法”为原理,中药治疗后,2012年4月25日复诊,有肺中叶外侧肿块阴影缩小为1.4×1.1cm。家人及患者对疗效十分满意。 袁希福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癌症患者真实视频病例:或许他们的康复历程,同样值得你借鉴。 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 中药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前列腺癌优势: (一)、简明扼要:三联平衡疗法在理论上较全面、系统、客观地揭示了癌症患者的病机实质、治疗大法和治疗目标。完全突破了过去一些单一的“攻毒论”、“正虚论”、“痰火论”、“寒痰论”,以及“肾阳虚论”和“血瘀论”等极为片面的观点。 (二)、辨证灵活:同是一种肿瘤,由于每个患者体质有别,早、中、晚分期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根据情况,有守有变,既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又可灵活与其他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各种辨证方法相结合,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治”。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症状 前列腺癌除发生于前列腺被膜之内造成局部症状外,最重要的是转移到全身其它部位,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转移部位为淋巴结、骨骼及内脏,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 癌细胞有很强大的转移能力,其中前列腺癌骨转移就比较常见。而且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我们了解就能够及时的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晚期时的表现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 任何骨骼均可被侵犯,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盆骨、腰椎、股骨,其次是肋骨、胸椎及颅骨等。 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骨痛,静卧时更明显,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或截瘫。内脏转移可出现肝脏肿大、呼吸困难、咳血;脑转移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其他有皮下转移性结节,髂窝淋巴结肿大压迫髂静脉出现下胶水肿,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压迫输尿管或局部病变浸润输尿管口,引起一侧或两侧输尿管梗阻,出现腰痛,甚至肾功能受损、少尿、无尿。 晚期患者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全身情况恶化,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贫血,出现恶液质。 骨骼转移依次为骨盆、腰椎、骶骨、胸椎、肋骨。胸腰椎转移时,可引起脊髓压迫。癌分化愈差,骨骼转移愈多。骨转移灶多表现为成骨性改变,但也有溶骨性或混合型改变者。 内脏转移主要是肺、肝和肾上腺,以肺转移多见,但临床上一般无症状。 由此可见,前列腺癌骨转移症状表现是很明显的,并不难发现,关键还是我们有没有留心。 确诊癌症要尽早治疗,癌症治疗上也是中西医结合比较好,中成药人参皂苷rh2效果是不错的,1983年,北川勋首次从红参中分离出20(S)-人参皂苷-Rh2。现在已经证实人参皂苷Rh2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分化及调控细胞周期的抗癌活性,通过增强人体的自然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高发年龄在70-80岁之间,青年人几乎不发病中年人发病较少。当前列腺癌到了晚期时,往往意味着病情较重,很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不仅给患者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预后也比较差,致死率较高,此时患者的生存期也备受关注,尤其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期,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常用的方法,那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能活多久呢? 关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后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给出确切的答案,不同的患者,体质、病情不同,手术方式不同,手术治疗效果不同,生存期也是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患者病情发现较早,手术的时机、效果较好,生存期也相对较长,不过也有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复发转移的情况,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也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病情较重,或者出现了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手术的效果有限,若不能及时采取其他方法进行治疗,也会影响到患者生存期。 前列腺癌晚期患者手术后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一定要辅助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目前前列腺癌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方法有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其中放化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短期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抑杀残存的癌细胞,预防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时间,但是放化疗缺乏选择性,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有的患者会在放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药的治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进一步延长生命的功效。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选择以中医治疗为主,前列腺癌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节机体内气血、阴阳、脏腑的失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几率,延长生存时间。中医治疗除了能联合西医进行综合治疗外,对于失去西医治疗机会的患者,也能考虑中医保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例,该理论是袁希福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30余年恶性肿瘤的中医临床经验,把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提纲挈领,高度概括,并涵盖了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及基因理论等,用于治疗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新思路、新理论。 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用药时,从整体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辨证施治,祛邪与扶正并重,着眼于调整全身阴阳平衡。主要优势表现在有助于控制癌前病变,预防肿瘤复发;配合手术、放化疗有助于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中晚期肿瘤患者有助于恢复元气,延长生命。同时还有利于减轻各种治疗的不良反应,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身体康复,从而提高病人抗病能力,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多年来,已帮助众多肿瘤患者减轻痛苦,延长了生命,甚至有部分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孙再明(化名),前列腺癌骨转移,河南洛阳人 2015年12月,64岁的孙再明总是感觉颈椎、背部有些不太舒服。后在外甥的陪伴下到骨科医院行骨扫描、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 确诊后他就去了河科大一附院开始了化疗,起初还有效,十个月后复查肿瘤指标再次上升。2017年6月,孙再明继续做了放疗,35次放疗后,孙再明居然又出现了放射性直肠溃疡,肛口剧烈疼痛,大便带血,且经常大小便失禁。兜转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怎么办

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常常表现为持续的钝痛,尤其是在夜间更为明显,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有患者因为无法忍受疼痛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只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还是可以缓解的,甚至还能起到缩小瘤体,延长生命的作用。那么,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吃什么药呢? 在临床上,对于缓解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多是采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类药物,例如口服美菲康,美施康定,奥施康定等口服止痛,也可以肌注杜冷丁和吗啡,同时给予卡马西平等药物来抑制爆发性疼痛,但是这些药物都只是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想彻底根治患者的疼痛,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灶。 对于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的治疗目前以中医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中医不仅仅能够控制住患者体内癌细胞的发展,而且能够对患者的整体机制进行调理,使患者体内的气血、脏腑、阴阳达到平衡,从而能够扼制癌细胞的增殖,并对其进行杀灭。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中医三联平衡疗法以安全,无毒副作用,费用低,无痛苦,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好评。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前列腺癌晚期骨转移能够在不损伤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的条件下,直接识别、杀死、消灭存在于人体内血液、淋巴中的癌细胞,效果确切,安全性高,避免肿瘤细胞出现耐药性的情况发生,治疗安全、无副作用,患者无痛苦无创伤,已使众多的肿瘤患者解除了病痛,挽回了生命。 三联平衡疗法将原发癌肿和转移癌灶的治疗同时进行,采用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采用几十种名贵中草药按照科学组方而成,内外同治,更有效的增强了抗癌效果,从而使治愈的患者长达十几年、几十年不复发不转移,无需终生服药,还患者一个较长的健康生活。 【治疗病例】 毛正阳(化名),男,71岁,郑州市人,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 2010年7月,毛正阳确诊为前列腺癌,且全身骨转移,于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2个疗程,未放疗。 2011年7月2号,毛正阳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来诊时毛正阳纳差,全身多处疼痛,消瘦,乏力,逐按“三联平衡疗法”服用中药治疗,7月27号,患者一般情况好,除纳差,髋部疼痛余无不适。8月7号,病史如前,纳差髋部疼痛减轻,9月19号,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髋部疼痛,饮食可,精神比以前大有好转。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摘要] 在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前列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但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18到24个月后出现病情进展,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本文综合文献,介绍HRPC 的诊断标准、分子生物学特点、预测指标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展望HRPC的研究方向。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内科宋海珠 [关键词] 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治疗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一般采用手术或局部放疗,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是多年来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在内分泌治疗开始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肿瘤缩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下降,骨痛减轻,尿路梗阻和出血症状缓解,体力状况改善。但是,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内分泌治疗2到5年后出现病情进展,前列腺癌从对激素依赖逐渐变为对激素不敏感,成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ormonal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HRPC一旦出现,治疗就比较困难,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HRPC的病因和治疗已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1 HRPC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大部分是通过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receptor,AR)的结合,达到抑制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因此AR表达的异常是HRPC出现的主要原因,在多个HRPC 试验模型中,均发现AR基因是唯一持续上调的基因[1],主要表现为AR的表达增加或突变,参与AR 激活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共刺激因子异常等。另外还包括前列腺癌细胞的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抑癌基因PTEN(for pho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的失活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过表达等[2]。 2 HRPC的诊断 前列腺癌在内分泌治疗后,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如何正确判断其转折点,欧洲癌症研究治疗中心(EORTC),美国国家前列腺癌研究计划(NPCP)及美国东部癌症协作研究组(ECOG)等提出了一系列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前列腺体积增大,骨扫描出现新转移灶,出现新的淋巴结转移灶,主观症状加重等,也有的将雄激素阻断治疗取得一段时间效果后,血清PSA再次升高作为判断前列腺癌发生激素抵抗的重要信号。公认且较为简便的判断HRPC的标准为:1、连续3次(间歇期至少2周)测得的血PSA大于参考值(0.2ng/dl);2、血睾酮浓度为去势水平;3、停止抗雄激素治疗及二线抗雄激素药物治疗后,血PSA值仍不下降甚至反而升高。根据上述指标,可以初步估计前列腺癌患者由激素依赖转为激素抵抗[3]。 3 HRPC的预测指标 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HRPC均由初始的激素依赖型转为激素抵抗型,约有15%的前列腺癌细胞一开始就不依赖激素生长,从而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4]。因而在疾病早期若能检测出HRPC,就可以尽早开始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Hasumi等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前列腺癌样本中神经丝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物Neuroserpin的表达水平, 并在57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分析了其表达水平与临床背景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02例前列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euroserpin,其中包括4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前列腺癌组织比正常前列腺组织表达水平高,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与总体生存率及疾病进展时期呈负相关,并且发现Neuroserpin 在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RPC)中表达水平最高[5]。 前列腺癌干细胞主要沿两个途径分化:外分泌途径和神经内分泌途径。在HRPC中,神经内分泌途径为主要途径。嗜铬粒蛋白A(CgA)是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蛋白,因此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检测指标。Berruti等研究了108名新诊断的HRPC患者,联合检测血浆中的CgA和其他生化指标,如血清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标准

.专业整理. .学习帮手. 前列腺癌诊疗规 前列腺癌一.临床诊断【一】症状前列腺癌在早期阶段可完全没有症状,当肿瘤发展使前列腺增大到一定体积,以及膀胱颈部发生梗阻时才出现症状。 此时的梗阻症状与前列腺增生无明显差别,表现为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困难、排尿不尽,甚至发生尿潴留等症状。 但在症状的变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病情进展较快,而前列腺增生很缓慢。 前列腺癌血尿不常见,一般仅见于前列腺导管癌或移行细胞癌。 在临床工作中,前列腺癌病人往往是因其他部位转移灶引起的不适而就诊,在体格检查或特殊检查时确诊的。 其症状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不同。 当肿瘤压迫或发生周围淋巴结转移造成淋巴管阻塞或压迫血管时;或因癌相关性血液高凝状态而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出现下肢水肿。 骨转移可为多发性的,一般以腰骶部和骨盆多见,表现为持续性骨痛、下肢活动障碍、易疲劳,严重者可出现下肢瘫痪。 当肿瘤侵犯或压迫周围神经或脊髓时,可出现局部神经疼痛如会阴部疼痛或神经功能障碍。 有肺转移时可有气短等肺部症状。 直肠受累时可有大便困难、肛门坠胀感。 其他还有贫血等。

【二】体格检查 1.直肠指检前列腺直肠指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若结合前列腺穿刺活检,60%左右的病人可获得诊断。 因病灶多发生于前列腺的后叶及两侧叶的移行区,质地坚硬,直肠指检时常能触及硬结。 检查时应注意前列腺的大小、质地、有无硬结或呈结节样改变、中间沟以及精囊情况。 早期前列腺癌虽无临床症状,但直肠指诊可以发现较小病灶。 据报道直肠指检时前列腺部触及硬结,在 50 岁以上者 50%为癌;如硬结延及精囊,前列腺边缘分界不清者 70%为癌。 也有报道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可漏诊 40%以上的局限性癌灶。 前列腺癌直肠指检对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一定帮助,直肠指检可初步检出前列腺外的浸润情况,但常常估计过低。 2.其他对于所有的癌症病人均应进行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浅表淋巴结的触诊。 当病人诉有骨痛时应对触痛点进行仔细的骨骼检查。 检查时还需与前列腺结石、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局灶性前列腺结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相鉴别。 【三】实验室检查 1.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前列腺癌病人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的阳性率可达 77%一 89%。 最常用的方法有白细胞计数板法、试管法和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及其基因分型研究进展论文

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5.06.025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曾蜀雄、许传亮、孙颖浩);解放军第四五七医院泌尿外科(林建水)通信作者:孙颖浩,Email:sunyh@medmail.com.cn?综述?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及其基因分型研究进展曾蜀雄 林建水 许传亮 孙颖浩 前列腺癌是西方国家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1]。虽然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国民生活饮食习惯改变、人口老龄化以及 PSA筛查普及,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也正逐年增高[2]。目前如何治疗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仍然是一个重大难题,例如如何针对患者选择有效化疗药物,实现个体化用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目前,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前列腺癌分子特征的发现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有利于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层和选择个体化治疗[3]。本文将对前列腺癌的分子特点及其转化医学研究以及实现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综述。 一、高通量测序推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个体化治疗结合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在合适的时机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特定的人群是个体化医疗的核心。肿瘤个体化治疗对于降低医疗成本,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合理联合用药,减少临床药物试验的样本量,缩短药物研发周期等有重要的意义[3-6]。目前,癌症种类达200种左右,每年有约1270万新诊断病例,超过750万人死于癌症,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是目前迫切的医疗需求[7]。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各种组学研究促进了生物学技术方法的飞速发展,生物芯片、新一代测序技术等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检测信息,是个体化医疗能够在临床实际应用的基本条件之一[5]。 Garnett等[8]与Barretina等[9]基于肿瘤细胞株进行药物基因组学分析,建立了探索肿瘤药物治疗反应相关基因标志物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肿瘤分子分型、靶向药物选择、化疗方案制定以及早期临床药物的设计与开发。该平台开启了临床药物测试和生物标志物筛选的新时代,发现了如尤因肉瘤细胞中的EWS-FLI1易位与多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奥拉帕尼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SLFN11基因表达与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伊立替康之间的关系[8-9]。Barretina等[9]还建立了肿瘤细胞系百科大全(CancerCellLineEncyclopedia,CCLE)免费资源库,囊括了947种肿瘤细胞系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改变等信息,以及479种肿瘤细胞系对24种常用化疗药的药物代谢特点,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恶性肿瘤具有异质性,同一种癌症可能有着完全不同的致癌基因。未来的癌症一定是以基因突变类型而划分,癌症的治疗也一定是从基因着手[5]。新一代基因测序价格较传统测序技术下降100多倍,正向临床医疗普及,对于肿瘤患者的基因分型有重要意义[10]。Vogelstein等[10]认为,约138种致病基因突变最终需要通过约12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引起细胞增殖、分化改变,可基于信号通路对肿瘤患者实行分类及治疗。总之,基于分子分型实施个体化抗癌药物的选择,将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合理、经济的治疗模式。 二、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基因分型 (一)晚期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模式 目前临床上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占有重要地位。在治疗初期,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可取得满意效果,临床上表现为肿瘤消退、PSA水平下降、症状缓解。但一般在雄激素阻断治疗18~24个月后,患者均会逐渐发展至CRPC,导致治疗失败[10-12]。尽管多西他赛、恩杂鲁胺、阿比特龙等药物能够延长CRPC患者的生存时间,成为CRPC患者的一线用药,但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多为2.8~4.8个月,PSA反应率为29%~54%,有待进一步提高[13-16]。高通量基因测序发现前列腺癌异质性显著,其从高级别上皮样瘤变向CRPC进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基因突变及信号通路的激活,表现出对靶向治疗药物的不同反应[3,17-18]。正因如此,Beltran和 Rubin[18]以及Roychowdhury和Chinnaiyan[3]提出了以基因突变为分型依据的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新模式(图1),根据基因突变对前列腺癌进行分型,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二)常见基因突变 ETS融合基因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50%[19],尚无直接的治疗方法。Brenner等[20]发现ETS融合基因阳性的前列腺癌对PARP抑制剂的反应明显强于阴性者,提示ETS融合基因是PAPR 抑制剂有效性的标志物。 图1 前列腺癌个体化治疗模式图。PARPi表示PARP信号通路抑制剂,其余表示以此类推

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

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罕见。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国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见,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进一步增高,有可能成为21世纪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前列腺癌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前列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50岁以上有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每年应进行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人群,应该从45岁开始进行每年1次的相关检查以监测前列腺癌。专家建议前列腺癌症状早知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一般可以分为四期。而前列腺癌转移扩散症状也就是骨转移。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 目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有效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直肠指诊检查加血清PSA浓度测定。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癌的硬结区,认真仔细的直肠指诊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意义。 前列腺癌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骨转移是前列腺癌晚期的主要表现,前列腺癌是最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超过80%的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 骨转移病灶可见于髂骨、椎体、肋骨、颅骨和长骨近端等,大多发生在骨骼中轴线血运丰富的部位。最常见的也是最早的前列腺癌骨转移临床表现是骨骼的疼痛。持续的钝痛,常常影响患者的食欲及日常的生活节奏,以致病人日渐消瘦,痛苦不堪。其次,由于骨头一点一点地被肿瘤细胞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男科疾病,引起前列腺癌的原因很多,前列腺癌严重危害男性健康,发病率较高,前列腺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你知道前列腺癌分为哪些类型吗?下面我们看下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得了前列腺癌还能活多久 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关系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的最主要因素。对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状来说,手术切除可能性很小,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药治疗。前列腺晚期患者的常用放疗方法为前列腺区或转移病变部位的姑息减症放疗,对癌肿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但由于放疗不可避免地会对正常细胞有损伤,因此,照射强度、照射范围、照射时间应根据全身情况慎重选择。 化疗亦是晚期前列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与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合用,可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状出现后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有睾丸切除术、雌激素治疗、抗雄激素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其中以睾丸切除术最为常用,以消除雄激素源头,再配合硒维康口嚼片、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等治疗,效果较好,对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帮助。鉴于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可合并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可用硒维康进行辅助治疗,虽然短期效果没化疗明显,但远期效果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另外,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是关系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极为重要。在饮食上,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应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维生素为饮食原则。也可依靠服用有补脾益肾作用的中药来增强免疫功能。 总的来说,前列腺癌的症状发生后能活多久因治疗效果及身体机能而异,只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治疗,均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前列腺癌患

前列腺癌晚期全身扩散能活多久

前列腺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环境、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关。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在临床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了扩散和转移,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全身扩散,那么前列腺癌晚期出现全身扩散能活多久呢? 前列腺癌晚期全身扩散能活多久?前列腺癌发展到了晚期,出现扩散此时病情是比较严重的,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想知道还能生存多久,也好有个心理准备,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涉及很多问题,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选择的治疗方案,心态,护理等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前列腺癌晚期出现扩散并不是被判了死刑,建议患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晚期出现全身扩散首先要考虑的是控制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活治疗,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晚期出现全身扩散,此时患者体质较差,手术治疗已经不是最佳的选择,而放化疗虽然是晚期常见的治疗方案,但是放化疗的杀伤力比较大,不仅将肿瘤细胞杀死,还会对正常的免疫细胞造成伤害,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有很多患者都难以忍受,特别是一些免疫力和耐受力比较低的患者,更是承受不住放化疗带来的痛苦。 所以专家建议,前列腺癌晚期出现扩散最好是选择中医保守治疗,中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不仅抑制肿瘤的生长,控制病情的发展,长时间服用还可以缩小肿块的大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对于晚期食道癌想要完全治愈可能性不大,只能通过治疗减轻痛苦,改善患者临床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在临床上,出身于中医世家,袁氏中医家族的第八代传人的袁希福教授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在祖辈“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以“三联平衡疗法”为代表的新路子,针对不同癌症病人进行辩证施治,为很多癌症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使相当一部分被判死刑的晚期患者仍获得了较长的生存期。 通过一则真实的案例一起来了解一下 黄秋华(化名),男,76岁,南阳市人,前列腺癌 2008年6月,黄秋华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确诊胡后行放疗33次,之后定期复查。由于肿瘤标志物升高,于2012年4月4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来诊时,黄秋华体虚消瘦,眠差多梦,大便不规律等症状明显,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中药治疗,服药14付后复诊,脉象好转,体力好转,遂坚持服药至今。2012年5月2日来诊,精神、体力较前好转明显,以前上四楼困难,现能轻松上五楼,家人对效果满意。 前列腺癌出现全身扩散虽然病情比较严重,但是并不是被判死刑,此时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前列腺癌晚期

百度文库
【前列腺癌晚期】
病理
前列腺癌大多发生于腺体外周带或后叶的腺泡腺管上皮, 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 占绝大 多数,其次为移行细胞癌,极少数为鳞状细胞癌。移行细胞癌和鳞癌<3%,常从前列腺导 管末端的移行上皮覆盖处发生,可与腺癌合并。平均发病年龄比腺癌者小 10 岁,酸性磷酸 酶常正常,对放射及内分泌治疗亦无反应,预后极差。
镜下鉴别诊断
前列腺炎尤其是异物肉芽肿可引起前列腺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易导致误诊。 低分化的 腺癌易误诊为肉瘤或淋巴瘤。在做出病理诊断时应对这些疾病给予充分注意。
病理分级
前列腺癌主要有 4 种病理分级系统,包括 Gleason 系统、Gaeta 系统、Mayo Clinic 系统 及 Mostofi 系统,而以 Gleason 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Gleason 系统以肿瘤腺体的分化程度及腺体基质的生长方式为依据,细胞学特点对分级 无影响。它将主要原发病变区分为 l-5 级,将次要的病变区也分为 l-5 级,l 级分化最好,5 级分化最差,两者级数相加就是组织学评分所得分数,应为 2-10 分。评分为 2-4 分属高分 化,5-6 分为中分化,7-10 分为低分化。评分越高,肿瘤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 潜伏癌或偶发癌 常是在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病理检查时发现, 潜伏癌或偶发 癌的发生率存在很大差异,为 3.5%-21%。 其他病理类型 (1)导管癌早期被称为 “男性子宫内膜癌” 因为这种肿瘤起源于与子宫内膜相似的前 , 列腺囊,具有前列腺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并非起源于 Wolff 管。 (2)肉瘤非上皮性肿瘤在前列腺恶性肿瘤中仅占不到 0.1%。 研究显示, 幼儿及年轻人
1

前列腺癌骨转移

百度文库 【前列腺骨转移】 治疗 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常伴显著的脊髓压迫症状、病理性骨折以及其他的骨相关事件。二碳磷酸盐化合物以及唑来膦酸尽管并不是常见用药,但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减少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的常规治疗用药。然而,一些新药物的出现预示着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有可能提供更好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骨相关事件及转移性骨痛。 在2012年9月28日(星期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举办的前列腺癌内科治疗进展的会议上,英国皇家马斯顿医院的顾问临床肿瘤学家,Chris Parker医生,回顾了现存的以及新出现的前列腺癌的骨治疗措施的相关数据,然后对于我们如何最佳的运用这些治疗措施来提高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推迟骨相关事件和骨转移的发生提出了专业性的见解。演讲开始时Paker医生首先评论说,目前对于一些老的骨靶向药物:如唑来膦酸、氯磷酸盐,我们缺少对于这些药物对生存率影响的统计,并且在唑来膦酸和狄诺塞麦对于总生存率的不同影响方面,也同样缺乏观察(狄诺塞麦是核因子KB配体受体激活剂的抑制剂)。 包括唑来膦酸和狄诺塞麦在内的许多药物都能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一些新药,如enzalutamide(一种新药,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尚未审批,丁香园8月的一篇新闻报道过)和阿比特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然而,早些年的数据显示,骨靶向的阿尔法粒子辐射药物:镭-223最能提高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14.9个月比安慰剂组11.3个月;HR 0.695;95% CI:0.581-0.832,p=0.0007),推迟骨相关事件发生((HR 0.64; 95% CI: 0.52–0.78, p<0.001)并提高生存质量(前列腺癌治疗功能评价FACT-P总分数27比安慰剂组18,p<0.05)。以上数据提示对于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患者,无论是未经化疗的还是化疗后,镭-223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药物。 应建议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采纳可降低骨质丢失的生活方式。(1)饮食方面:无高钙血症的患者建议进食高钙食物(如乳品、绿叶蔬菜)或/和补充钙剂,每日钙摄入量约1200 mg。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对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第49卷第2期新疆医学Vol.49No.2 2019年2月XINJIANG MEDICAL JOURNAL February.2019 ?文献综述?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对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 药机制研究进展 孟祥龙',张立东*王玉杰打邓小虎2,安恒庆1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屈医院泌尿中心.乌鲁木齐830054;2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新船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乌魯木齐830054) 中图分类号:R737.25文献标识码:A 前列腺癌是发达国家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二常见的肿瘤W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已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首位,并且绝大多数初诊断前列腺癌患者即已为晚期。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案。但几乎所有前列腺癌患者在(1~2)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O CRPC患者预后差,治疗棘手,易发生转移,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with castration resistance,mCRP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少于两年ll,o临床证据表明,绝大多数CRPC发生机制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信号通路再激活有关叫两种AR靶向治疗药物(阿比特龙和恩杂鲁胺啲应用,有效延长CRPC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对上述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本文将对“~山j患者产生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耐药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1雄激素受体及其靶向药物作用机制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基因位于XqH—12,开放阅读框为2757bp叫AR作为一种类固醇激素受体(steroid hormone receptor,sHR),在未激活状态时,与热休克蛋白文章编号:1001—5183(2019)02—183—05 (heat shock protein,HSP)如HSP90.HSP70等结合,形成无法与DNA结合的复合体;当AR配体结合域与雄激素结合后,其与HSP分离,经过蛋白激酶A的作用及磷酸化过程,形成同源二聚体并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雄激素反应元件(androgenre-sponse element ARE)结合,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进而调控前列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叫阿比特龙是CYP17的17d-径化酶和C17, 20-裂解酶选择性抑制剂冏。CYP17对能够产生睾酮的前体物质脱氢表雄酮及雄烯二酮的顺序反应起到催化作用。因此,阿比特龙对CYP17的抑制作用会降低循环和肿瘤内雄激素水平叫由于阿比特龙所具有的类固醇结构,其还能抑制另一种合成雄性激素所需酶一3B-径基类固醇脱氢酶叫恩杂鲁胺是一种强效AR信号抑制剂,其通过配体结合域直接与AR相结合,抑制AR核转运的同时,还会抑制AR-DNA结合以及AR调控基因的转录过程嗣。在一项三期实验中,无论患者前期是否接受了化疗干预,阿比特龙以及恩杂鲁胺都有效的提高mCRPC患者的临床获益叫了解AR靶向治疗过程中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对正确使用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治疗前列腺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雄激素受体靶向药的耐药机制 尽管阿比特龙及恩杂鲁胺能够有效提高 基金项目:新噩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D01C167);克拉玛依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K2016.7)。作者简介:孟祥龙,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前列腺恶性肿瘤。 通信作者:安恒庆,男,博士,刚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前列腺恶性肿瘤,E-mail:9269735@https://www.360docs.net/doc/ab7677008.html, 。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加上后期治疗能活多少年

前列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男性疾病。前列腺癌做完手术以后还能活多长时间呢?这是很多前列腺癌患者想要关注的问题,一些前列腺癌患者总是认为前列腺癌没办法去治疗。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方法还是非常多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方法仍旧是手术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生存期主要看是否早期治疗。但大部分肿瘤,早期一般可毫无症状,发现时一般都为中晚期。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是早期,对于早期患者来说,手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治疗分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切除后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生存期,但是对于癌细胞已经扩散,做了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的巩固治疗是不能少的,以防止复发和转移,对于患者来说术后的复发是患者最怕的,因此巩固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前列腺癌术后应该怎么做呢? 1、选择高蛋白质食物: 吃东西最好选择蛋白质高,脂肪、胆固醇低的,好像各种鱼、虾类。海参有抗癌作用,可以制作海参肉末胡萝卜大米粥食用。鸡蛋每天可以食用1~2个,也可以食用鸭蛋、鹌鹑蛋等。用瘦肉制作的丸子、炖排骨等也可以适量食用。动物肝脏是很好的高蛋白食物,病人每天可食用50克左右,血脂高的病人应限量,同时应搭配绿叶蔬菜一同食用。另外,鸭血、猪血也是理想的高蛋白食物,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做成汤菜食用。 2、:保证必需脂肪的供给 保证必需脂肪的供给对术后康复也十分必要,选择高蛋白食物时要限制猪肉中的脂肪摄入量,增加深海鱼类、禽肉的供给,因为这些食物含有欧米伽3必需脂肪酸。烹调油可用橄榄油、芝麻油等。 3、中药巩固治疗 前列腺癌患者在术后往往还会有残留的癌细胞,因此对于患者术后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和转移,常用中医辅助治疗,中医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的功效,能杀伤癌细胞,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于中晚期不能手术、放化疗的患者而言,单独采用中医治疗也能起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如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欢迎,目前已经帮助了数万例的的癌症患者,重拾了健康。 4、精神饱满,情绪乐观。如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易于波动、情感上过于脆弱等都会造成食寝不安、身体抗癌能力下降,引起病情的恶化。因此患者需保持乐观的心态,家属也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多于患者进行沟通。 5、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患者可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散步、游泳、打太极拳、习剑和慢跑等活动项目,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以上就是上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得了前列腺癌大家也没有必要过于害怕,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配合中医药的治疗,防止复发和转移,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能获得较长时间的生存期。

前列腺癌转移是扩散吗

近年来,前列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其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上,很多患者对于前列腺癌并不了解,那么前列腺癌转移时扩散吗?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扩散:癌症在原发部位向周围发展叫‘扩散’,累及本器官及邻近组织;转移:是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转到其它器官;比如癌细胞本来在腹部,可能会转移到脑部。两者都提示病情加重了,但是性质不一样。建议患者及时治疗。 前列腺癌出现扩散和转移意味着病情加重,已经发展到了晚期,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此时患者体质较差,前列腺癌扩散转移手术风险比较大,即便是手术之后依然会出现复发,因此晚期前列腺癌多采用放化疗和中医药进行治疗,但是放化疗治疗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使肿瘤发生转移,且另一方面放化疗伴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在放化疗的时候多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起到增效减毒的功效。对于不能耐受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则可以选择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案,调整患者的全身机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中医治疗虽然不能在短期内缩小肿瘤大小,但是却对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有非常好的效果,当患者身体免疫机能强,就能抵抗癌肿的侵害,能阻止癌细胞进一步增长,最终使患者获得较理想的生存期。由于中医治疗从整体出发,重在治本,所以治疗康复后,疗效持久稳定,不宜复发和转移。即使长期坚持服用中药,也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伤害,反而能帮助患者恢复体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毛正阳(化名),男,71岁,郑州市人,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 2010年7月,毛正阳确诊为前列腺癌,且全身骨转移,于2010年8月行手术治疗,术后化疗2个疗程,未放疗。 2011年7月2号,毛正阳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来诊时毛正阳纳差,全身多处疼痛,消瘦,乏力,逐按“三联平衡疗法”服用中药治疗,7月27号,患者一般情况好,除纳差,髋部疼痛余无不适。8月7号,病史如前,纳差髋部疼痛减轻,9月19号,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髋部疼痛,饮食可,精神比以前大有好转。 患者和家属选择中医药的时候也不能盲目,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辩证论治,对症治疗,需要中医有深厚的中医功底和丰富的经验,要有行之有效的方药,才能起到良效。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推荐出身于中医世家的袁希福教授,行医30多年,医治过的病人不计其数,其中各种肿瘤病人数以万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诊治病人态度极为严谨负责,每一病例必详细记录病情及治疗经过,留下完整的医案。 其独创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相信通过上述介绍大家应该对前列腺癌有了更多的了解了,前列腺癌出现扩散和转移都意味着病情加重了,建议患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此外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做好护理工作,让患者早日实现康复。

前列腺癌及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2005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我国远较欧美国家少见。美国报告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只占恶性肿瘤的0.3%左右。 前列腺癌的发病情况如何?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他哺乳动物自发倾向极为少见。 在欧美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北欧各国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在美国它仅次于肺癌,占男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在对其他原因致死的男性常规尸检中发现50~60岁年龄组潜伏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为10%,而70~79岁年龄组为30%,说明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明显的正相关。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还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在东方人中本病很少,但近期我国资料统计表明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前列腺增生手术中,病理切片检出的前列腺癌为5%~20%。尽管如此,我国仍属少发地区。世界各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各有不同,除去年龄因素后的死亡率,高到瑞典的18/10万/年,低到日本的2 4/10 万/年和中国台北的1.0/10万/年。对从各低发地区移民到美国的人群研究表明,其前列腺癌发病率接近美国男性,居住于美国的日本人前列腺癌发病率要高于居住在日本的日本人,但通常没有美国人高,这也提示在前列腺癌的发病中环境因素比遗传特征更为重要。 到目前为止,引起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前列腺癌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关系。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癌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北欧各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占男性肿瘤的第一位,美国占第二位。且不同种族的发病率相差很大,黑人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白人次之,黄色人种最低。 已报道的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令人困惑,因为其中几乎无一因素能够恒定地重现。其中因素之一是在排除年龄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后,有生育能力的前列腺癌的患者的子女数明显高于正常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但有孩子并不是前列腺癌的诱因。此外尚有多种相关因素,如前列腺曾有淋球菌、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性活动增强及激素水平改变等。 研究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接触镉有关;在美国农民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此外饮食因素(如脂肪)也曾被认作是诱发因素。从这些不同有时甚至相反的研究结果看,前列腺癌的发病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强调某一单独因素的意义是很困难的。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可分四期: (1) A期A期的病灶临床上不易查出,只能由病理学通过尸体解剖、前列腺增生摘除标本或活检标本的检查作出诊断。病灶完全局限在前列腺内,细胞分化良好,生长缓慢,肛诊检查不能触及结节,临床无转移病变。此期约占全部前列腺癌的9%,临床无症状。 (2) B期典型的B期病变表现为直肠指诊时的前列腺单个结节,没有远处转移的征象,直肠指诊发现的局部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必须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诊。此期40%病人有尿路症状,约占前列腺癌的11%左右。 (3) C期病变超出前列腺包膜,侵及精囊等邻近组织和器官,但无远处转移证据。约44%前列腺癌属此期。 (4) D期病变超出前列腺,并有远处转移灶。此期约占36%。 明确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对于A、B期患者,由于病变基本局限在前列腺内,可以争取尽早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C、D期已经有前列腺外及远处转移的患者,只能做前列腺的姑息性切除术,再配合内分泌疗法及放、化疗治疗。 前列腺癌在临床上分几型? 前列腺癌属于来自前列腺泡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为腺癌,约占97%,鳞状上皮细胞癌、移行细胞癌、类癌、未分化癌等仅占3%。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前列腺癌可以分四类: (1)临床癌有局部症状,侵犯明显而转移较晚,一般起源于前列腺外周带,可以长期不侵入尿道周围带,镜下形态常为分化好的腺癌。 (2)隐蔽癌原发病灶小,缺乏局部症状而不易发现,但常有广泛转移,临床首先发现转移癌,经全面检查发现前列腺癌为原发灶,前列腺可有轻度肿大而无严重的结构破坏,镜下为分化较差的腺癌或单纯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