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

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
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

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选择题

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

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

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

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

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10.(2008黄石)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

11.(2008山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

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12.(2008山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

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13.(2008长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于其中的是

A.氧 B.叶绿素 C.有机物 D.无机盐

14.(2008长春)正确表达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15.(2008唐山)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16..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7.中央4台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

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树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18.(2008通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②③④⑤①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③②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19.(2008威海)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20.(2008湘潭)植物主要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下列各项中与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无关的是

A.根尖的成熟区B.根、茎、叶内的导管

C.根、茎、叶内的筛管D.叶片表皮的气孔

21.(2008湘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无机盐和水

C .有机物和氧气

D .二

氧化碳和氧气

22.(2008湘潭)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

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

别很大,详见下表:

根据资料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A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 B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多

C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多

D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的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消耗少

23.(2008湘潭)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

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是

A .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 .降低光照强度

C .合理密植

D .延长光照时间

24.(2008徐州)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

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25.(2008烟台) “小草依依,踏之何忍”,校园里的这些提示语随时提醒大家

不要践踏草坪,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

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影响了根毛对水分的吸收

26.(2008盐城)下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

理过程有

A .仅有光合作用

B .仅有呼吸作用

C .仅有蒸腾作用

D .以上三者都有

27.(2008宜昌)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 .施农家肥 B .适时播种

C .合理密植

D .及时松土

28.(2008宜昌)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增加降水

B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 .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

下水

平均 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夜间 12℃ 22℃ 二氧化吸收 氧气 释放

29.(2008益阳)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

了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 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30.(2008镇江)将盆栽扶桑枝条上一叶片的主脉切断(见右图)。在阳光下照射

4小时后,取下该叶片脱色,加碘液处理,叶片的上半部呈

棕黄色,下半部呈蓝黑色。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需要

A .水

B .阳光

C .空气

D .温度

31.(2008淄博)根据光合作用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有

关的是

A .施用农家肥料

B .合理密植

C .适时播种

D .及时中耕松土

32.(2008淄博)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

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 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 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 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33.(2008淄博)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

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

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图中c 点表示a 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

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34、在探究是否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A、用黑纸片将一部分正反两面夹紧的天竺葵绿色叶片

B、青菜的茎、叶柄和叶片

C、天竺葵的绿色叶片和长在土壤中的天竺葵的根

D、天竺葵的根和青菜的根

二、非选择题

1.(2008常德)(6分)根据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前,要将一盆天竺葵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

是。

(3)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30min。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其目的

是。

(4)此实验的变量是。

(5)右图示步骤(3)中用酒精处理的叶片,A是遮光部分,B是见光部分。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在上面滴加碘液,其中变蓝色的是。此实验说明了绿叶只能在光下产生。

2.(20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

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植株放到黑暗环境中的目的是。

(2)实验中用于脱色的某溶液是。

(3)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

是,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

为。

3.(2008济南)(5分)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

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这说明了什么问

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

会,

共原因

4.(2008枣庄)(5分)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

合作用的条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后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

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该小组将图中叶片A、B作为实验对照,请你写出该对照实验的假设:

(3)若要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请你写出对叶片C的处理方式,C的对照实验是。(填“A”或“B”)(4)请你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

式。

5.(2008泰安)某同学把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课题,认真考察了西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调查内容及感想和疑问,请分析回答:(5分)

(1)在播种后,瓜农一般都采用地膜覆盖措施,目的是

,以提高出苗率。

(2)在瓜苗长齐后,瓜农采取了“间苗、定苗”措施,使瓜苗疏密合理。这样做的意义

是。

(3)在西瓜开花期间,瓜农老王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触碰雌花的花蕊;瓜农老李则在瓜田里放养了大量蜜蜂。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花

的,提高结果率。其中瓜农老王的做法实际上是在进

行。

(4)为防治害虫,瓜农往往在西瓜开花、结实期间频繁地喷洒农药。试分析评价这样做有什么危

害。

6.(2008泰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下列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其操作设计如下:①将整套装置放在温度较低的暗室中;②通过A装置鼓入适量的空气;③静置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请分析回

答:(5分)

(1)装置A可起到的作用

是;装置B可起到的作用

是。

(2)标志本探究活动成功的主要现象

是。

(3)若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上述设计进行操作,没能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4)若要在上述实验中,同时探究一下“温度对植物呼吸作用有没有影响”,则应如何设计

7.(2008玉林)你认真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没有请结合图2“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2)请你在右下框中画出一对保卫细胞张开状态的示意简图。

图2

8.(2008

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和。

(2)右图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鹏

某种蔬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

物的速度)的影响曲线。①a或b曲线都

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3)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

等。

(4)菜农不宜在蔬菜大棚内过夜,原因

是。

9.(2008临沂)(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实验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步骤如下:

①在广口瓶中加入蒸馏水至上图所示位置(蒸馏水加热后迅速冷却,基本没

有空气也没

有二氧化碳),取新鲜的、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在广口瓶中,并安

装好实验

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③打开开关K 1、K 2,由导管A 向瓶内用力吹起2~3分钟后,关闭K 2,把装置

放在阳

光下照射。约5分钟后,就会看到有气泡冒出。容器的水则受气体的挤压由

导管A

的管口处排出(根据水的排出量,可推知产生的气体量)。

④当广口瓶中产生的气体达一定量时打开K 2,取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迅速放

在导管

B 的管口处,观察现象。

阅读后请回答:

(1)向装置吹入气体前,阳光照射下有无气泡产生 ,此步骤是

否可以省略并说明理

由 。

(2)步骤④中观察到卫生香的现象是 。

(3)请推测此探究实验的结论:① ;

② 。

10.(2008山东)(7分)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

蔬菜可直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

列有关问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

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 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

室内的CO 2浓度也大大增加。CO 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

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

的 。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

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 ~c 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c ~d 的成因是 。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

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11.(2008唐山)(6分)将2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 、B ,分别在

加土的雨水和雨水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

A 、

B 两株植物在长势和重量上的差别

(1)植株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作

用,合成了有机物;其原料除了来自根尖的_______________从溶液中吸收的水分

外,还需要吸收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A 、B 吸收的水分除了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通过

叶片上的__________,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

气候。

(3)植株A 与B 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分外,还需要从培养

液中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向培养液中不断通如空气,以

保持根部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写关键词是对知识进行有效梳理的好办法,这种办法能让我们抓住知识的主

干,便于理解记忆。下面已经写出了呼吸作用的关键词,请你将光合作用的关键

词补充完整。

13..生物小组在“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 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

甲组乙组环境条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

料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

麦幼苗

处理方

法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10天

⑴请你在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中乙组的环境条件和实验材料。

⑵预期实验结

果:。

⑶归纳结论:

14.(2008通辽)右图为某种植物叶片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

根据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C表示,合成的物质B

是通过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2)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进行作用。(3)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作用。

(4)植物所需要的水主要由植物根尖的区吸收来的。

15.(2008威海)(6分)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请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

强弱关系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

(℃)

甲地乙地

白天3333

(1)因为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所以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2)因为甲、乙两地出产的甜瓜是同一品种,所以有机物含量多少的差别不是由其体内

决定的,而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3)因为甜瓜体内的有机物由光合作用制造又被呼吸作用消耗,所以外界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来影响其含量。

(4)因为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进行,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______________的温度,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5)因为,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呼吸作用____________。

(6)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6.(2008烟台)(8分)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 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则可以证明。

(4)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其体内的运输的,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所产生的拉力。

17.(2008益阳)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6分)

(1)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①种子的呼

作用(填加强或减弱);②幼苗的光合

作用(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

是。

(2)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18.(2008镇江)甲乙两地出产同一品种葡萄,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葡萄的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见下表:

甲地平均温度(℃)乙地平均温度(℃)

白天3333夜里1225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推理,因为甲地昼夜温差 (大/小),白天光合作用

(强/弱),夜间呼吸作用 (强/弱),分解有机物少,积累有机

物 ,瓜果甜。所以甲地的葡萄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19.(2008黄石)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的是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请

根据此式回答问题或填表。(第1、2题每空2分,第3题每空1分,共10

分。)

二氧化碳十水→有机物

+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式① 式②

(1)式①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

(2)式②中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式①中的________。

(3)填写下表,简要比较绿色植物体内的这两种生理活动。

20. 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学习小组做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以氧气释放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氧气释放量越多,光合作用强

度越大)

(1)该学习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2)请在右边坐标系中画出氧

气释放量与温度关系的曲线图...

: (3)从表中的实验结果得出的

结论是

(4)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有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种因素进行探究,写出简

单的实验设计思路

。(2分)

21.(7分)冬天,我省的许多菜农利用温室栽培蔬菜。在温室中,蔬菜可直

接在土壤中栽培,也可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请回答下列有关问

题:

(1)菜农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

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 增强,降低温度可使 减弱, 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2)菜农常常对温室内的土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温

室内的CO 2浓度也大大增加。CO 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

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

的 。

(4)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温室内C02体积分数的变化情

况如右图所示。试分析:

曲线b ~c 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

,曲线c ~d 的成因

是 。

检测结果表明,要提高温室内的蔬菜产量必须适时通风。你认为每天通风的

时间最好选在曲线 区段相对应的时间内进行。

参考答案 1.(每空1分,共6分) (1)

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吗 (2)让叶片内的淀粉

运走耗尽 b c d e 时间/h a C O 2体积分数/400 300 200 100 2114 214 121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或答脱色)(4)光

(5)B部分;淀粉

2. (7分)(1)消耗掉叶片原有淀粉(2)酒精

(3)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3.(5分)

(l)甲与乙或甲与丙(l分)

(2)细木条会复燃(l分)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l

分)

(3)增加(l分)碳酸氢钠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增多(l分)

4.(1)实验前,将该装置放入黑暗中一昼夜(或24小时)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塑料袋为黑色(或不透光),充入二氧化碳(注意考虑单因子变量,其它合

理答案也可得分) B 光能

(4)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5.(5分)(1)保证种子萌发需要的温度和水分(2)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单

位面积的产量(3)传粉和受精人工辅助授粉(4)一是污染环境,二是农药残留物会间接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得分)

6.(5分)(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除尽

(2)装置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暗室的温度较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较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太少(应主要答出这一因素,同时还答出其它合理因素也可)

(4)另设一套和图中完全一样的装置,将其放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其它操作相同,最后观察比较两个装置中的现象

7.(1)气孔

(2)

8.(8分)(1)叶绿体有机物氧气(2)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浓度(3)合理密植间作套种(4)大棚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合理即可)

9.(5分)(1)无不可,此步骤相当于对照实验,若省略则会降低说服力(2)卫生香复燃

10.(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 有机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3)种类、比例(或数量、浓度)等 (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消耗了大量的C0

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0

2

b~c(或d~e)

11. (1)光合作用成熟区二氧化碳

(2)气孔

(3)无机盐呼吸作用

12. (3分)

⑴吸收二氧化碳⑵制造(或合成)有机物⑶叶绿体(顺序不做要求)

13.⑴充足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⑵甲组小麦叶片颜色为黄白色, 乙组小麦叶片颜色为绿色。

⑶没有光时,小麦叶片不形成叶绿素;有光时,小麦叶片能够形成叶绿素。光

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14.(1)氧气筛管(2)呼吸(3)蒸腾(4)成熟区

15.(6分)(2)遗传物质

(4)全天(只答夜间不得分)夜间

(5)少弱

(6)呼吸作用强弱与温度高低成正相关(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16.(8分)(1)将该实验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呼吸作用(2)酒精隔水加热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专题三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光合作用 一、知识梳理 ①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 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主要步骤:暗处理,消耗掉叶内原来贮藏的淀粉; 用叶夹,将叶片部分遮光,置于光下; 隔水加热酒精法除去叶片中的色素; 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实验结论: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B: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主要原理: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用余烬复燃法鉴定氧气。 ②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③光合作用的实质: 从物质角度看,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从能量角度看,把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④光合作用的意义: 食物来源、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工业原料的来源、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稳定。 二、相关练习 1、下列哪种植物,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A、葫芦藓 B、水绵 C、海带 D、天竺葵 2、若某植株的一叶片的主脉被切断(如甲叶),另一叶片上贴有锡箔 (如乙叶);在阳光下照射4h,经脱色并用色,以上实验能够证明光 合作用需要()。 A.水和二氧化碳 B.叶绿素和阳光 C.水和阳光 D.水和叶绿素 3、将一盆绿色植物搬入暗室二天后,将其中一叶片作如下图处理,将叶片按图中虚线折成甲、乙两段,折痕明显,然后将该植物搬到阳光下,光照5小时,剪下此叶片,对其进行淀粉检测,发现甲段叶片无淀粉产生,而乙段叶片有淀粉,其原因是()。 A.甲段叶片因缺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折断叶脉影响甲段叶片的呼吸作用 C.折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D.甲段叶片因缺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三大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复习题 一、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 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 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 。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明 。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等措施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二、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 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只有B 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 处不 变蓝的原因是 。 (3)B 、C 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 是 。 三、图A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B和图C为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的演示装置,B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清水,先将B 、C 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再移置光下几小时。请分析回答: (1)把B、C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淀粉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若把该装置的一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而另一装置的叶片做同样处理,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B、C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将变蓝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A所示,则图中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 _______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_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由[ ] ____________运输的。 (4)大树的根吸收的水分能源源不断地向上运输,这依赖于植物的____________作用。 四、右图种子进行呼吸作用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瓶内是潮湿的将要萌发 的种子,密封完好的塑料罩内是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 (1)实验开始,将装置从阴凉处移到阳光下,由于温度升高,瓶内种子的 增

初中生物_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时课题: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课型:复习 【课标分析】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这节课节选自济南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至四节内容。新课标要求“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新课标认为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它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对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安排"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而本节课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的一部分,与学生离得比较近,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形成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更加理性的看待生活。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新课标的分目标之知识目标提到:获得有关绿色植物最基本的生理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新课标的分目标之能力目标提到: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新课标的分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到: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综合上面课标中提到的要求,在这节课中都能得到体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各方面都会得到提高。 【教材分析】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这部分是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这三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只是和第第一单元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的知识联系密切,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需要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两年,该部分知识为中考热点内容之一,考察形式和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通过近一学期的生物学科学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但应用还很不熟练,特别是对于分析和解决生物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基础掌握的不同,并且遗忘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好,也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相对薄弱。

(完整版)植物三大作用

2009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选择题 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 用B、蒸腾作用C、果实的生长发育D、秸杆的生长发育 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 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 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 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 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 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 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 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 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 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10.(2008黄石)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 11.(2008淄博)右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 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图中c点表示a时刻蒸腾速率等于吸水速率B.图中a到b时间段内,蒸腾速率大于吸水速率 C.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大于蒸腾速率 D.有光照时,蒸腾速率有可能会小于吸水速率,黑暗时吸水速率总是小于蒸腾速率 12、在探究是否只有绿色植物的叶片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中,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中,正确的是 A、用黑纸片将一部分正反两面夹紧的天竺葵绿色叶片 B、青菜的茎、叶柄和叶片 C、天竺葵的绿色叶片和长在土壤中的天竺葵的根 D、天竺葵的根和青菜的根

中考生物总复习专题四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专题演练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专题演练 1.(2016·潍坊)研究表明,植物的叶片面积、气孔状态与分布跟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片面积相对较小 B.阳光充足地区的植物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背面 C.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种植物气孔的数量与分布是完全相同的 D.气孔地张开与闭合能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2.(2017·岳阳)春季移栽树苗时,常常要剪掉部分枝叶,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减轻树苗的重量 B.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 C.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 D.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 3.(2017·江西)新疆的西瓜和葡萄都很甜,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白天光照强气温高,光合作用旺盛,糖类积累得多 B.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微弱,有机物分解得少 C.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 D.是独特的气候造就了甜美的新疆瓜果 4.(2017·宿迁)如图示“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A.酒精、酒精、酒精B.酒精、清水、碘酒 C.清水、酒精、碘酒D.清水、清水、碘酒 5.(2017·滨州)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 C.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6.(2017·广东)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主要原因是植物进行了( )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7.(2017·抚州)如图甲、乙为植物一天(夏天)某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下列分析科学的是( ) A.曲线甲为呼吸作用,乙为光合作用 B.B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不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

复习内容: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晚 一、选择题(10分)1.相对封闭的温室中,绿色植物受到阳光 的照射而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2.植物光合作用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从根本上来源于()A. 太阳的光能B.太阳的热能C.植物体内化学能D.太阳的化学能 3.韭菜的上端是绿色的,而下端埋在土壤中的部分是白色的,其根本原因是()A.韭菜下端没 有叶绿体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C.叶的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4.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结果,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带最好 为()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5.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24小时后取出,将一片叶的主脉从中部切断,给予光照2 小时,再检验叶片含淀粉的情况,近叶柄部分多,原因是 ( ) A.近叶柄部分的淀粉由其它部分转运来 B.远叶柄部分缺乏水分供应 C.近叶柄部分呼吸较弱 D.远叶柄部分缺乏二氧化碳的供应 6将一棵约0.2千克的柳树在肥沃的土壤中培养2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 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大气中的氧 7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得原因是:冰箱能够()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环境温度,减弱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D.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减弱呼吸作用 8.右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气体量得关系曲线。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 么状态下的氧气浓度为最好?()A.A B.B C.C D.D 9.温室栽培西瓜时,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的原因是()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B.提高光合效率,加速有机物的运输 C.降 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0.对于光合作用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在炎热夏季中午,光 合作用反而会下降,其原因是()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B.细胞内 叶绿体活性下降 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摄入不足 D.气孔关闭,氧气释 放受阻 二、非选择题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 了以下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的步骤如下,正确顺序是 _______ ____。①分别摘取甲乙袋中的叶片各一片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 下照射2~3小时③实验一中的装置放于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 滴加碘夜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2)实验一探究的是: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 (3)实验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 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作用,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______散失的。 水分是通过在茎中运输的。 12、下面图甲表示某生长的大棚蔬菜,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 强度对大棚该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1)植物生长生理活动需要水和无机盐,是通 过甲图植物茎中的【D】__________ 运输到植物所需要的部位。光合作 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进行的,光合作用的产物 是和。(2)甲图中A、 B、C为植物叶片发生在植物体内的 某些生理过程,【】____过程在细 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活动。这一过程主 要发生在乙图的【】_____中。(3)甲 图中过程B为__________。(4)根据对图丙分析①a或b曲线都可以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②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5)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已经总结出许多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等。 13、图A为某叶片的横切面结构,图B和图C为探究“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演示装置,B装置的 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氢氧化钠溶液,C装置的培养皿中的液体为清水,先将B、C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再移置光下几小时。请分析回答:(1)把B、C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能产生淀粉的装置是____________;若把该装置的一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而另一装置的叶片做同样处理,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B、C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将变蓝的叶片横切,制成切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结构如图A所示,则图中变蓝的主要结构是[ ] ___,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 ] 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由[ ] ____________运输的。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练习题

1.如下图所示:A B 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D指的是植株的某一叶片;图乙表示某两种生理活动曲线,图丙为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A、B或C)生理活动相对应,此生理活动的反应场所在图丙所示细胞________的【】 _______结构中。 (2)若将图甲的植物暗处理一昼夜,此过程中,只进行图乙中曲线______所示的生理活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植株暗处理之后,将叶片D部分区域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将植株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叶片D,经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进行染色:叶片D中变蓝的是____(I或II);请解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请写出一条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下列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多的是()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6)生物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可从图4中选择装置_____,以用于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图为小麦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 (1)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断叶所属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三大作用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三大作用植物的三大作用专题 (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课标要求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理解茎的输导功能,学会探究茎通过哪些部分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实验方法。 ,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考向指南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的内容,在中考时常常以选择题、数据分析 题等形式 出现。 ,维管束是贯穿植物体的一条主线,在近年的中考题中对导管、筛管的考查已 不再局限 于二者的结构和功能,多见于二者功能上对植物其他器官及功能的影响。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常以分析说明题、选择题出现。 考基要点 考点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 1 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体内 2 充足时,植株才能硬挺,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 3 。 3.无 机盐只有溶解在 4 中,才能被植物体的根吸收,并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考点2 茎的输导作用 1.茎的输导作用是通过维管束的 5 和 6 来完成的。

2.木质部中的导管,是死细胞构成的通道,输导方法是 7 ,运输 8 ;韧皮部里的筛管,是活细胞构成的通道,运输方向是由上向下,运输 9 。 3.茎除完成物质运输外,有的变态茎还能贮藏有机物,如马铃薯、荠。考点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表皮的保卫细胞可控制气孔的开放和关闭。 图1-5-1 概念: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 ,2.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蒸, , 液泡),根部导管,茎,叶,叶肉,气孔,大气。腾,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作,,,用意义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 10 散失了,促进了生物 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4.蒸腾作用能够提高 11 ,增加 12 。 5.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 考点4 探究水分和无机盐在茎内运输 1.选择生长旺盛的枝条和幼苗,以确保实验效果。 2.枝条上带有叶,通过叶对水分的蒸腾作用,利于有色液体的上升。 3.选同样枝条插入清水中做对照。

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练习题

精品文档 1.如下图所示:A B C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D指的是植株的某一叶片;图乙表示某两种生理活动曲线,图丙为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 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填字母A、B或C)生理活动相对应,此生理活动的反应场所在图丙所示细胞________的【】 _______结构中。 (2)若将图甲的植物暗处理一昼夜,此过程中,只进行图乙中曲线______所示的生理活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植株暗处理之后,将叶片D部分区域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将植株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叶片D,经过酒精脱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进行染色:叶片D中变蓝的是____(I或II);请解释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请写出一条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下列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多的是()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6)生物小组的同学想进一步对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实验研究,可从图4中选择装置_____,以用于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2.图为小麦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结构。 (1)根据叶片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可以判断叶所属的植物体结构层次是 ______________。 (2)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②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三大作用专题

中考专题训练——绿色植物 一、选择题 1.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2. 6.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树叶,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3.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在树干上乱刻乱划会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切断了有机物向上运输的通路 B.切断了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路 C.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通路 D.切断了水分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通路 4.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蒸腾作用的强弱受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5.右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是 A.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 B.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提高降雨量 D.使植物有效地散热,避免被高温灼伤 7.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园新移栽了一些树木,下面有关移栽的说法,错误的 A.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强的条件下移栽 B.移栽时带一个较大的土坨,可以较好地保护幼根和根毛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专题复习题

课题: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考点一、描述蒸腾作用的概念、应用。 1.⑴概念:蒸腾作用是指以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⑵器官: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⑶结构: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⑷意义:下列描述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无关的是()。 A.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B.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D.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⑸应用:移栽植物时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部分枝叶,目的是。 2.植物体(主要是叶)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叫()4. 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是()6.菏泽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7. 炎炎夏日,植物的叶片没有被灼伤,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的原因是() 9.右图是研究植物散失水分的四个实验装置,将 A、B、C、D 四 个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 2 个小时。请分析回答: (1)A、B 两个装置中,能证明塑料袋壁上的水珠由植物体散发出 的是装置。 (2)C、 D 两个装置中,塑料袋壁上的水珠较多的是装 置。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因此大面积植树造林可以(填“提高”或“降低”)大气的湿度。 考点二、叶片的结构1.叶片的结构: 1) 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上有许多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的结构是,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6]控制。 2)[2]和[4]合称, 其细胞内部都含有,是进行的场所。 3) 内有大量导管和筛管,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的是[]。 2.水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3.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绿色植物三大作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练习题 一选择 1.(2016泰安)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 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 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A.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B.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2.(2016日照) 先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图甲)于晴天的晚上22 时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气体含量变化曲 线(图乙),该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C.水蒸气 D.氮气 3.(2016东营)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 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A.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普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 D.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4.(2016东营)从今年起,我市将全面实施“三年增绿”计划,大面积增加绿地植被,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够提高大气温度,增加降水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5.(2016东营)生态球是家庭中常见的绿化美化饰品,置于阳台上,能较长时间稳定存在(如图),下面是生态球一天内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每天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正确的是() A.B. C.D. 6.刚收获的小麦堆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将手插入时会感到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新课标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选择题 1.(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2.(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5.(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 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 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 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7.(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植物三大作用练习题

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选择题 1.(2008济宁)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2.(2008常德)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的盛水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3.(2008常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的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②移栽后过量施肥③剪掉部分枝叶④在强光下移栽⑤适量浇水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4.(2008莱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5.(2008莱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 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6.(2008泰安)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 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 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7.(2008玉林)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A.维生素 B.淀粉 C.蛋白质 D.脂肪 8.(2008玉林)图1是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实验一个简图,该实验说明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 A.氧气 B.水分 C.二氧化碳D.有机物 9.(2008滨州)滨州市新城区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 C.阻止呼吸作用 D.阻止光合作用 10.(2008黄石)用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天竺葵,应该先放置在哪种条件下一昼夜 A.黑暗 B.有光 C.氧气充足 D.二氧化碳充足 11.(2008山东)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12.(2008山东)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 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 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专题四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

专题四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学案 一、植物的蒸腾作用 学习目标:1、理解水的作用并说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2、掌握叶片的结构。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的作用。 学习活动:1、仔细阅读P52理解水分的运输途径并能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2、回顾P58掌握叶片的结构及气孔控制气体进出的机制。 3、回顾P60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P61进一步探究。 例题精选: 1、(2006泰安)下图表示张明同学针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6分)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到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 ] 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 (3)通过张明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4)图中2是,其作用是:。 2、右图为蒸腾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6分): (1)土壤中的水分通过[ ] 的吸收进入植 物体内,再通过根、茎、叶中的[ ] 输送 到叶肉细胞。 (2)运输到叶肉细胞的少量水分和由叶片进入的 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的“车间”—中 被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大部分水以水蒸气 的形式由叶散发到大气中。请你设计一小实验, 证明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在夏季移栽植物时,为保证移栽的成活率, 从蒸腾作用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____________。

3、(2009济宁)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 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下图所示,请你据图分 析回答: (1)①、⑤[ ] 属于保护组织, ②、④应属于; (2)据图分析,叶片正面颜色深、背面颜色浅的主 要原因是叶正面; (3)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无机盐运输到叶肉细胞是通过[ ] 实现的。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学习目标:1、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探究活动。2、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定义和实质3、认识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4、举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5、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及面临的问题。学习活动:1、写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公式。思考并尝试说出两种生理作用中的九个实验 2、仔细阅读P6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思考实验结论 3、回顾P74演示实验思考实验结论;回顾P76探究实验的步骤 4、回顾P77和P78三个演示实验,思考实验结论。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复习指导P34表格) 例题精选: 1、18世纪,某科学家在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过程中,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材料、操 作方法如下图。 实验结果:甲玻璃罩内的蜡烛很快熄灭,乙玻璃 罩内的蜡烛能持续地燃烧。 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探究实验的基本要求看,实验中的变量 是。 (2)科学家设计该实验所提出的探究的问题应 是。(3)实验结果说明了。 (4)实验结束时,发现乙玻璃罩内壁上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来自于。 (5)如果实验时将甲、乙玻璃罩用黑布罩住,实验结果是,该实验结果说明。

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复习学案1

绿色植物三大生理作用复习学案 本节复习目标: 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自主复习知识清单 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器官:。其结构包括:、、。 3、水分通过叶片的散失,它既是植物体的门户,又是与外界进行的窗口。其张开闭合受的控制。 4、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 5、意义:促进植物体吸收水;促进水和无机盐的;使植物体有效散热;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水。 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目的 ②先遮光后光照。遮光是为了形成 ③脱色:用溶液溶解叶绿素。加热。 ④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见光部分 实验结论: 2、反应式: 3、原料:产物: 条件:场所: 4、实质: 5、影响因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6、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7、意义: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 呼吸作用 1、反应式: 2、原料:产物: 条件:场所: 3、实质: 4、影响因素:温度;含水量;氧气浓度等 5、应用:(1) 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及时排涝. (2) 呼吸作用: 低温、低氧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低温、干燥条件下储存粮食 6、意义:为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7、、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能释放二氧化碳,需将植物放置在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植物的三大作用

植物的三大作用 一、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①光照 ②温度 ③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意义:①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②维持碳氧平衡 二、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影响因素:①温度 ②水分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意义: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 需的能量,释放二氧化碳 三、蒸腾作用概念:水分从植物体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蒸腾作用意义:①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②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花进行如图6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 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在光下放置数小时后,发现两玻璃瓶的内壁上有 小水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一些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结论。如, 比较叶片甲不同部位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 ;比较叶片乙和丙,可以说 明 。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对温室里的农作物采取 等措施提高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起重要作用。 二、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 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 处变成了什么颜 色? 。

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复习试题

复习内容:七上植物体的三大生理作用5月29日晚 一、选择题(10分) 1.相对封闭的温室中,绿色植物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 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2.植物光合作用贮存在淀粉中的能量从根本上来源于() A.太阳的光能 B.太阳的热能 C.植物体内化学能 D.太阳的化学能 3.韭菜的上端是绿色的,而下端埋在土壤中的部分是白色的,其根本原因是() A.韭菜下端没有叶绿体 B.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的下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叶绿体在光下才能形成 4.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结果,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示意图中的塑料带最好为()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无色 5.将天竺葵放置在暗处24小时后取出,将一片叶的主脉从 中部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再检验叶片含淀粉的情况,近 叶柄部分多,原因是( ) A.近叶柄部分的淀粉由其它部分转运来 B.远叶柄部分缺乏水分供应 C.近叶柄部分呼吸较弱 D.远叶柄部分缺乏二氧化碳的供应 6将一棵约0.2千克的柳树在肥沃的土壤中培养2年,两年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千克,其增加的10余千克的重量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水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D.大气中的氧 7冰箱能够保鲜水果蔬菜得原因是:冰箱能够() A.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环境温度,减弱呼吸作用 C.降低环境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含量,减弱呼吸作用 8.右图是关于水果存放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 气体量得关系曲线。你认为存放水果以什么状态下的氧气 浓度为最好?() A.A B.B C.C D.D 9.温室栽培西瓜时,要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的原因是() A.降低呼吸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 B.提高光合效率,加速有机物的运输 C.降低室内温度,控制营养生长过程 D.调节室内温度,控制病害的发生 10.对于光合作用来说,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增强。但在炎热夏季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会下降,其原因是() 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细胞内叶绿体活性下降 C.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摄入不足 D.气孔关闭,氧气释放受阻

植物三大生理作用专题.doc

绿色植物三大生理活动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学会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说出相应的功能。 2、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 中水循环的作用。 3、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过程和 意义。 4、明确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场所和产物。 5、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6、列表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举例说出二 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7、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复习重点:三大作用间的关系 三、考点透析 考点一:蒸腾作用 1、概念:水分以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2、主要器官:。其结构包括:、、。 3、水分通过叶片的散失,它既是植物体的门户,又是与外界进行的通道。其张开闭合受 的控制。 4、影响因素: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和空气流动状况。 5、意义:促进水的;促进水和无机盐的;使植物体有效散热;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形成降水。 考点二: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①暗处理:目的 ②先遮光后光照。遮光是为了形成 ③脱色:用溶液溶解叶绿素。加热。 ④滴加碘液:先用漂洗酒精,再滴加碘液。 ⑤观察。先用冲洗,,遮光部分,见光部分 实验结论: 2、反应式: 3、原料:产物: 条件:场所: 4、实质: 5、影响因素: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6、应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7、意义: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持大气中二氧化 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 考点三:呼吸作用 1、反应式: 2、原料:产物: 条件:场所: 3、实质: 4、影响因素:温度;含水量;氧气浓度等 5、应用:呼吸作用:田间松土、及时排涝; 呼吸作用: 低温、低氧条件下储存水果、蔬菜;低温、干燥条件下储 存粮食 6、意义:为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7、、验证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能释放二氧化碳,需将植物放置在 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植物进行作用,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