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的特点及原癌基因的来源

癌细胞的特点及原癌基因的来源
癌细胞的特点及原癌基因的来源

癌细胞的特点及原癌基因的来源—关于癌症起源于原始生物的假说

植物保护2013—1 王飞20136794 摘要:癌症是危及人生命的严重疾病,百年来。人类对癌症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效果的不断提高,令世人瞩目,但根治癌症依然是人类医学极有价值的重大课题。本文针对癌症的发病机制。重点探讨癌细胞的特点以及原癌基因的来源.从而提出癌症起源于原始生物的假说。

关键词:癌症;变异;原癌基因;DNA;原始生物

人体是一座由细胞筑就的大厦,癌症所引起的肿瘤则是这座大厦的炸弹,它们侵蚀生物秩序。破坏生物功能。假如这种侵蚀一路绿灯。所向披靡,它们将令整个复杂的生命体系土崩瓦解。近20年来。全球仅肺癌的发病率已高达24.2/100000[1]。成为致人死亡的一种主要疾病。鉴于癌症的严重危害性,各种预防治疗癌症的手段方法纷纷出台。实践证明根治癌症绝非易事,笔者认为要创造出一种对癌症治疗有根本显著疗效的技术.就必须对癌症起源有一个真实全面地了解。故提出以下一种关于癌症的假说。1.癌细胞的生存方式是生命进化的一个中间环节癌症是由于外部环境中某些致癌因素对人体细胞长期作用,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则进一步通过无限制的分裂.形成由多达数百万乃至上亿的癌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笔者认为恶性肿瘤有值得重视的三个特征:第一,肿瘤是多细胞个体。但细胞分化趋向简单化;第二.癌细胞可扩散转移;第三,癌细胞有端粒酶的表达。这三个特征体现了癌细胞的生存方式。同时也将癌症与生物进化早期的原生动物及多细胞动物联系在一起。

1.1恶性肿瘤作为由癌细胞建成的组织,它的结构趋向更简单化.不正常形态不断发生。在镜下观察癌细胞,可发现大多数癌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有的甚至尚未分化。而进化论、群体学说[2]告诉我们:生物是由单细胞生物过渡到多细胞生物。在演化史上应有一个由单细胞生物群体(如群体鞭毛虫)聚集形成多细胞聚集体的阶段,且此时由于聚集体形成不久.组成聚集体的个体细胞分工尚不明确。未有明显的分化[3]。笔者认为组织结构简单、细胞分化程度低是肿瘤进化原始性的表现之一。

1.2癌细胞形成的肿瘤具有转移再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听说某人经手术、化疗等治疗后出现了肿瘤扩散、转移现象。笔者认为正是那残留或转移的癌细胞组织为老部位老肿瘤的形成埋下了“隐患”。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人工气腹条件下肿瘤细胞切口转移的主要机制为:脱落肿瘤细胞的直接种植;trocar切口损伤以及C02沿trocar的泄漏;肿瘤细胞的雾化[4]状态等。这些机制均与癌细胞极强的分裂侵蚀能力密切相关。在癌症死者当中。只有不到10%的人死于原发地茁壮成长的肿瘤。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转移灶充当杀手的角色.即那些离开原发灶,在人体别的地方安营扎寨的癌细胞远征军[5]与之类似,很多海绵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具有一种人类所不具备的再生能力[2].将这类动物身体切成多块,每块都能独立生活。并且继续长大成新的个体。此特点使我们将早期的多细胞生物与肿瘤联系在一起。

1.3癌细胞内具有一种叫做端粒酶[6]的特殊酶。可添加重复DNA序列,重建端粒。弥补DNA复制机制通常的不足。正是凭借此酶,癌细胞才能无限地重建和维护自己染色体的两端,确保其无限的复制能力。部分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年复一年地无限分裂。而哺乳动物正常细胞在分裂30至50次后即停止生长逐步死去。两者细胞的差异在于前者

细胞具有端粒酶.而后者成熟体细胞却不具备此酶。研究表明,端粒酶作为目前已知最为广谱的肿瘤分子标记物,它的活性随细胞周期运动而改变。并受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且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7]。草履虫与癌细胞都具有端粒酶的特点。说明这两类细胞在遗传基因特别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部分相同的可能性。也说明原生动物细胞中可能具有癌基因或类似癌基因的基因、基因组。从而将恶性肿瘤及其组成癌细胞通过生物进化原生动物联系在一起。仅从这三个特征就认为肿瘤反映了生物进化某一时期的形态、生存方式是不充分的,因而它仅停留在假说阶段。但笔者认为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突变在某些情况下使正常细胞转化成了癌细胞这一基本观点上应能找出癌症与生物进化之间的联系。

2.原癌基因是原始生物在现代生物DNA中留下的“痕迹” 笔者认为在现实中有可以支持这一论断的依据。具体表现在:

2.1癌症发病的机制现在比较明确的关于癌症发病机制的设想有一个共同的主线:细胞癌基因和病毒癌基因都起源于细胞的前正常基因——原癌基因[8]。原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9]。它在正常细胞中以非激活形式存在。常见的原癌基一因包括src癌基因组、ras癌基因组、myc及其它核内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源于原癌基因是人们所熟知的.这里将病毒癌基因源于原癌基因的有关理论做一简要介绍,以便为下文的假说做铺垫。有一类病毒在感染寄主细胞后可引发细胞癌变.这些病毒被称为逆转录酶病毒[6]。如著名的劳氏肉瘤病毒(RSV)[10]等。非细胞型的病毒所引发的癌症使人们一度认为是病毒固有的基因导致了细胞的癌变,而癌基因则是人侵的肿瘤病毒“强加”给细胞的基因。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最终确定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来自于细胞内部本身。一次偶然的感染事件使一些逆转录酶病毒“偷取”了细胞内表现正常的原癌基因.将其改造成为癌基因。当这些病毒感染其它正常细胞时。病毒携带的癌基因将使被感染的细胞癌变。癌症疾病植根于细胞内部,原癌基因在五花八门的生物基因组中广泛分布。意味着很多年前。所有这些生物的共同祖先已经拥有了原癌基因的某种改造形式.那么这种改造形式是什么呢?笔者假想它就是导致当今生物肿瘤形成的癌基因。基于这点。笔者提出在进化史上存在过以癌细胞那样无限复制扩张为生存方式的原始生物的假说。

2.2基因的保守性细胞原癌基因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大都表现为高度保守性.即各种生物细胞中同一种原癌基因的DNA序列十分相似[11]。有的原癌基因如RSV不但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而且在果蝇乃至酵母中均存在。从果蝇到哺乳动物的进化大约经历了六亿多年,但原癌基因并无重大变化,显示出高度保守性。笔者认为,这类基因之所以具有高度保守性。除了与它们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相关外,还与这类基因易形成给生物个体带来致死性后果的突变紧密联系。原癌基因的高度保守性是在生物进化的长期选择中。多细胞生物个体为维持其细胞群体的生存繁衍作出的必然选择。同时笔者认为,形成原癌基因高度保守性的最好解释便是生物在进化中,经过了一个以癌细胞那样无限复制扩张为生存方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具有这样生存方式的生物经历了一个从迅速崛起到急剧消亡的过程,原癌基因的形成及其保守性的最终确立也在这个阶段中形成。

2.3基因的显隐性牛津大学的享利·哈利斯教授曾进行正常细胞和癌杂交的实验,他发现正常细胞的生长基因在细胞生长中居显性地位,致癌基因则是隐性的[5]。在细胞内

的生长正常化基因被称作肿瘤抑制基因,由于它在细胞中的显性地位。癌细胞在生命体内难以形成。而癌症的发生既与原癌基因突变成显性表达形式的癌基因有关,也与细胞肿瘤抑制基因不被表达甚至丧失有关[12]。

原癌基因的隐性基因性质是笔者提出假说的一个基础。笔者认为在现代生物DNA中存在的基因有三种情况:(1)此种基因在现代生物细胞生长得到表达,(2)发挥作用:此种基因在以前生命体的细胞中发挥作用。现在不表达不发挥作用;(3)此种基因在以前生命体的细胞中发挥某种作用,现在在当今生物细胞中此种基因变换形式发挥与原作用有关联的作用。原癌基因为隐性基因,它具有促进细胞按部就班、正常繁衍的功能,它的突变形式却是癌细胞不断无限增殖的推动力。笔者认为原癌基因作为第3种情况的基因存在于当今生物DNA中的可能性很大。这种可能性也是笔者提出假说的理由之一。

3 关于癌症治疗的一些设想

基于这一假说,笔者推测对癌症可能产生显著疗效的方法有:

(1)病毒疗法

寻找专一性攻击癌细胞的病毒,将其应用于癌症治疗

(2)基因疗法

寻找激活癌细胞内已不表达的肿瘤抑制基因的方法途径,寻找在已丧失肿瘤抑制基因的癌细胞基因组内整合加入肿瘤抑制基因的方法途径。

(3)酶疗法

通过化学方法使癌细胞内端粒酶失活,从而让癌细胞失去无限分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怀中,邓易明,李宽全等.上海市胸科医院近六年肺癌手术死亡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2001;5:236

2.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4,75,78—197

3.[前苏联] J.M瓦希利耶夫,I.M捷尔范德.培养中的肿瘤与正常细胞.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

4.林森旺,等.人工气腹对肿瘤细胞切口转移的影响.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6:200

5.罗伯特.温伯格.细胞叛逆者.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3—104,81—82.

6.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199

7.李登举,等.端粒酶与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癌基因的关系.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1;3:86

8.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60—368

9.江培洲,等.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1;4:89

10.张玉静,分子遗传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46—353

11.汤健,等.原癌基因与心血管疾病,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7 12宋今丹.医学细胞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50—151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2000年,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上发表文章:The Hallmarks of Cancer,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肿瘤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生长信号;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抵抗细胞死亡;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持续的血管生成;组织浸润和转移。这篇论文被称为肿瘤学研究的经典论文,到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了上万次。 在2011年3月出版的Cell杂志上,两位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版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在原有的六大特征的基础上,新增了四大特征,包括避免免疫摧毁、促进肿瘤的炎症、细胞能量异常和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

将原有的肿瘤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肿瘤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的十大特征 癌细胞十大特征释义 众所周知,癌细胞几乎肆虐横行在人体的每一个部位,从大脑到各个器官,从表皮到骨骼,我们曾经在进化中得到的、在生物界引以为豪的人体,在癌细胞肆虐下往往显得那么脆弱,有时似乎变得不堪一击。 癌细胞并非入侵的外族,它们与组成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细胞同文同种,但不同的是癌细 胞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赋予了它们十种特殊“器物”,从而使得它们能够在人体内纵横 捭阖,所向披靡。 1.自给自足生长信号(Self-Sufficiency in Growth Signals), 2.抗生长信号的不敏感(Insensitivity to Antigrowth Signals), 3.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4.潜力无限的复制能力(Limitless Replicative Potential), 5.持续的血管生成(Sustained Angiogenesis), 6.组织浸润和转移(Tissu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7.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8.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9.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10.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其一: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 在人体这个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系统中,倘若一个细胞想要改变其现有状态(如从静止到 生长分化状态的改变),必须接收到一系列相关指令,这一过程才能进行,就像军队中的 令行禁止一样。就这样,数以万亿计的细胞各司其职,在和谐统一的秩序中维系着人体的 健康。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在正常细胞中还没有发现一例例外。 这些改变细胞状态的指令,生物学上称之为信号分子,它们多是外源的,即由另一类细胞 产生,这也是人体保持自我平衡的重要机制。信号分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指令接收器 (受体)相结合,细胞状态改变这一过程得以实施。 在这方面,癌细胞是截然不同的,它们通过种种“奇巧淫技”把自己对外源生长信号的依 赖降到了最低限度。首先癌细胞们获得自己发号施令的能力,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自行其是 的合成生长分化所需的生长信号,无需依赖外源性信号。比如科学家们发现在神经胶母细 胞瘤和恶性肉瘤中的癌细胞就分别获得了合成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和TGFα(肿瘤 生长因子α)的能力。其次癌细胞还会大量表达其表面的信号接收器,这样就可以富集周 围微环境中的生长信号从而进入生长分化状态(注:正常情况下,未经富集浓度的生长信 号不足以触发生长分化)。此外癌细胞还会改造它周围的一些正常细胞成为生长信号的生 产工厂供其使用,并招募一些帮凶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分化。 其二: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 平衡似乎是人体系统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人体内除了有生长信号外,还存在着生长抑制信号。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些分子如同看家护院的“爱犬”一般时刻检测这些细 胞的“身体状况”和周边环境,根据情况来决定细胞的未来的命运:或是继续生长分化, 或是仍然处于静止期,抑或丧失生长分化能力进入有丝分裂的后期。这样正常细胞才能保 持动态平衡的状态,进行有序的生长分化。对于癌细胞来说,如果想要扩大自己的地盘, 不断地生长分化,必须逃避这些“爱犬”分子的监控。他们主要策略就是通过基因突变使 得这些“爱犬”分子失去活性,从而实现对抑制生长信号不敏感的目的。 其三:规避细胞凋亡 逃避细胞凋亡几乎是所有类型的癌细胞都具有的能力。负责细胞凋亡的信号分子大体上可 以分为两类:一类如同上文所述的“爱犬”分子,如一种名叫p53的蛋白就是其中最重要 的成员之一;另一类则负责执行细胞凋亡。前者监控细胞内外环境,一旦发现不正常情况 足以触发细胞凋亡,即指挥后者执行。目前科学研究证实,DNA损伤,信号分子的失衡以 及机体缺氧都有可能触发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存在的生物学意义

原癌基因存在的生物学意义 摘要:原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体内,它是细胞的正常基因,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的生理功能极其重要。原癌基因的激活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细胞为了生存,改变自身染色体而存活下来的有利于细胞生存的变异,从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对于细胞本身有积极的求生作用。原癌基因其实是生物进化的”种子”,自然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生物体保存着能改变自身生存方式的基因,从而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关键词: 原癌基因自然选择环境生存 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为什么会存在原癌基因?原癌基因的存在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物的进化有什么作用? 一、原癌基因的功能 原癌基因是正常细胞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当外界环境改变,致使细胞发生点突变、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或LTR插入,细胞生长的正常限度便被冲破,导致肿瘤的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多数都是一些在胚胎期为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这种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各种活细胞中,为生命活动所不可或缺。 二、原癌基因的激活 癌症的本质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各种环境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最终会体现为基因的改变。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素由于改变了正常细胞染色体的结构组成,使正常细胞的原癌基因“被动”地表达,从而出现了危害人体健康的癌症;另一方面,近年研究结果显示: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引发正常细胞癌变,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使人体体质酸化。而人体正常的内环境是PH值大约7.35——7.45的弱碱环境。由于烟、酒等会产生大量的酸毒,长久下去体内就会积累大量的酸性废物。如果酸性废物积累过多,就会使毛细血管堵塞,一方面使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另一方面细胞促使的酸性废物又无法有血液带出体外,人体体质的酸化,癌细胞不会像正常细胞因环境的酸化而死亡,事实上,细胞的环境恶化,正常的细胞为了在这种恶化的酸性环境中生存,采取了主动变异并继续绵延而产生的,形成了现在所谓的“癌细胞”。这种因为细胞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癌变,是正常细胞染色体主动变异的结果 目前,对癌细胞产生有两个学说:“一是德国生化博士古博格的缺氧理论,另一个是日本哈氏的酸性体质理论。古博格博士的理论指出,健康的细胞在缺氧的环境下可以变成癌细胞,其实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这种细胞主动变异的癌变是由于细胞缺少氧气等新陈代谢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细胞面临着死亡的挑战。

癌细胞的特点

特点介绍 (一)癌细胞的一般特点 ·单个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归纳为五大特征: 1、核大:癌细胞核可比正常大1-5倍。 2、核大小不等:由于各个癌细胞核增大程度不一致,同一视野的癌细胞核,大小相差悬殊。 3、核畸形核膜增厚:癌细胞核可出现明显的畸形,表现为细胞核形态不规则,呈结节状、分叶状等,核膜出现凹陷、皱褶,使核膜呈锯齿状。 4、核深染:由于癌细胞核染色质增多,颗粒变粗,核深染,有的可呈墨水滴样,同时因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核的染色深浅不一。 5、核质比例失常:癌细胞核增大明显,超过细胞体积的增大,故核质比例失常。并且癌细胞分化愈差,核质比例失常愈明显。 此外,细胞核染色质边移,出现巨大核仁,异常核分裂,以及细胞体积增大,且大小不等,并出现梭形、蝌蚪形、星形等异常形态,亦可作为癌细胞的辅助诊断依据。 ·成堆癌细胞的排列特点

成片鳞癌细胞,仍可带有一定程度的鳞状上皮的排列特点,如平铺的鹅卵石样,但极性消失,排列不规则;腺癌可出现不规则的腺腔样排列;未分化癌则表现为束状(单行)排列及镶嵌样(成片)排列等特征,这些可作为诊断癌细胞和进行癌细胞分类的依据。 (二)涂片的“阳性背景” 由于肿瘤组织,特别是浸润癌和分化差的癌,易发生出血坏死。因此,涂片中常常可见成片的红细胞和坏死细胞碎片,这种背景往往提示涂片可能为阳性,所以称阳性背景。早期癌涂片背景多数干净,不易见到坏死细胞碎片。出血坏死并非肿瘤所独有,在某些严重的炎症病变中也可出现,所以在没找到癌细胞之前,决不能单凭阳性背景的有无,而诊断癌或排除癌。 (三)各种癌细胞的形态特点 癌细胞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鳞癌 一般起源于鳞状上皮,也可起源于已经发生鳞化的柱状上皮。根据涂片中大多数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可把鳞癌分为分化好和分化差两大类。 高分化(角化型)鳞癌以类似表层细胞的癌细胞为主,并可见少量中层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分化比较成熟,表现多形性,如纤维形、

【细胞分子生物学】第四章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四章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一节概述 病毒致癌作用,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V-onc).。 细咆癌基因(cellular oncogene ,c-onc)或原癌基因(protoncogene) —正常细胞中与v-onc同源的基因, 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是指由于其存在和表达而抑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生物学性质差异: 1.功能:抑癌基因在细胞生长中起负调节作用,抑制增殖、促进分化成熟与衰老,或引导多余细胞进入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原癌基因的作用则相反. 2.遗传方式:原癌基因是显性的,激活后即参与促进细胞增殖和癌变过程,而抑癌基因为隐性,只有发生纯合失活时才失去抑癌功能. 3.突变的细胞类型:抑癌基因突变不仅可发生在体细胞中,也可发生在生殖系(germ 1ine)细胞中,并通过其遗传突变,而原癌基因只在体细胞中产生突变。 第二节原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细胞的正常基因,其表达产物对细胞的生理功能极其重要,只有当原癌基因发生结构改变或过度表达时,才有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一、原癌基因表达的特点: l、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水平一般较低,而且是受生长调节的,其表达主要有三个特点:①具有分化阶段特异性;②细胞类型特异性;③细胞周期特异性。 2、肿瘤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有2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特点: ①一些原癌基因具有高水平的表达成过度表达· 1

②原癌基因的表达程度和次序发生紊乱,不再具有细胞周期特异性。 3、细胞分化与原癌基因表达. 在分化过程中,与分化有关的原癌基因表达增加,而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原癌基因表达受抑制。 二,原癌基因的结构改变与其表达激活 (一)点突变 C--ras:12、13、61位密码子点突变,存在于多种肿瘤. C-ras编码蛋白(21kD,P21):RAS,是一种GTP结合蛋白,具GTP酶活性,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 (二)染色体易位 染色体易位(translocation):是染色体的一部分因断裂脱离,并与其它染色体联结的重排过程。 因染色体易位造成的原癌基因激活: 1、因易位使原癌基因与另一基因形成融合基因,产生一个具有致癌活性的融合蛋白, 如t(9:22)使c-abl与bcr融合,产生一个致癌的P210蛋白 2、因易位面使原癌基因表达失控,如t(8:14)易位使c-myc表达失控. (三)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即基因拷贝数增加. 如HL-60和其它白血病细胞,C-myc扩增8-22倍.其它:c-erb B,c-net.(四)LTR插入 LTR是逆转录病毒基因组两端的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其中含有强启动子序列。 三、原癌基因产物的功能 大多数原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都是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中的成份,在信号转导途径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癌细胞的形成》同步习题1

《癌细胞的形成》同步习题 ※典题例析规律总结※ 【例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有哪些主要特征( )。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 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力 C.能够无限分裂增殖 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解析】癌细胞是可以无限增殖的细胞。 【答案】C 点睛: 规律方法:癌细胞的形成原因 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成其他基因,而不是由其他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例2】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________。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解析】(1)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易扩散的特点,由题中图示可知a曲线代表的细胞增殖代数增多,因此a曲线为癌细胞的增殖曲线。由于癌细胞易扩散,因此它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 (2)进行实验验证某结论的正确性时,必须要有相关的对照。要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就应将癌细胞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另一组不加,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记录并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代数,来确定端粒酶的作用。 (3)对癌症的治疗,也就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杀死癌细胞的过程。 【答案】(1)a扩(分)散转移 (2)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③记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 结果预测及分析:若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若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 (3)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 点睛: 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小试高考※ 1.将小鼠myoD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肌肉前体细胞,细胞分化及肌纤维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肿瘤新十大特征

CELL综述: 肿瘤新十大特征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2011年3月4号,Douglas Hanahan和Robert A. Weinberg在《Cell》发表综述,题目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整个综述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例如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并且将过去的6个特征扩增到10个特征,新增加的4个特征为: 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并且将过去的回避凋亡(Evading Apoptosis),调整为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背景介绍 我们已经提出了总共6种肿瘤标志,组成了一个基本原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肿瘤性疾病显著差异的逻辑网络(Hanahan and Weinberg, 2000)。我们的讨论中包含了这样的概念,肿瘤细胞逐渐进展成新生物,它们获得一系列标志性能力,而人类肿瘤形成的多步骤的过程可以用初始癌细胞获得使它们成为肿瘤并最终表现出恶性肿瘤的特征。 我们注意到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肿瘤不只是癌细胞组成的岛状物。它们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复合物,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的相互作用。我们是这样描述招募来的正常细胞,它们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形成肿瘤相关基质,而不是作为旁观者;这样的话,这些间质细胞对于特定能力标志的发展和表达是有贡献的。在接下来的十

高中生物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参考答案】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容易衰老 B.容易凋亡 C.能无限增殖 D.难以转移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不再进入细胞周期

C.可以无限增殖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4.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答案】C

【解析】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一般不会衰老,A错误;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不容易凋亡,B错误;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分裂次数失去控制,故最主要的特征是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正确;癌细胞由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故容易发生转移,D错误。 3.【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 6.【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一、选择题 (一) A 型题 1 .关于细胞癌基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体外能使培养细胞转化 B .感染宿主细胞能引起恶性转化 C .又称为病毒癌基因 D .组主要存在于 RNA 病毒基因中 E .感染宿主细胞能随机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 2 .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促进细胞过度生长 B .缺失时不会导致肿瘤发生 C .可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 D .与癌基因表达无关 E .最早发现的是 p53 基因 3 .癌基因被激活后其结果可以是 A .出现新的表达产物 B .出现过量正常表达产物 C .出现异常表达产物 D .出现截短的表达产物 E .以上都对 4 .原癌基因发生单个碱基的突变可导致 A .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增加 B .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变异 C .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 D .原癌基因扩增 E .以上都不对 5 .下列那个癌基因表达产物属于核内转录因子 A .src B .K-ras C .sis D .myb E .mas 6 .编码产物 P28 与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同源的癌基因是 A .src B .K-ras C .sis D .myb E .myc 7 .关于 Rb 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定位于 13q14 B .是一种抑癌基 C .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 D .编码 P28 蛋白质 E .抑癌作用有一定广泛性 8 .关于 EGF 叙述错误的是 A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多肽类物质 B .可以促进表皮和上皮细胞的生长 C . EGF 受体是一种典型的受体型 PTK D .与恶性肿瘤发生有关 E .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9 .能通过 IP3 和 DAG 生成途径调节转录的癌基因主要是 A . src B . ras C . sis D . myb E . myc 10 .关于癌基因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情况下,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 B .被激活后,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 C .癌基因表达的产物都具有致癌活性 D .存在于正常生物基因组中 E .与抑癌基因协调作用 11 .下列哪一种不是癌基因产物 A .化学致癌物质 B .生长因子类似物 C .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D . GTP 结合蛋白 E . DNA 结合蛋白 12 .关于 p53 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定位于 17p13 B .是一种抑癌基因 C .编码产物有转录因子作用 D .编码 P21 蛋白质 E .突变后可致癌 13 .能编码 DNA 结合蛋白的癌基因是 A .myc B .ras C .sis D .src E .fos 14 .关于原癌基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癌基因综述

细胞癌基因c-myc在肿瘤中的表达研究进展 宋瑞(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002029) 【摘要】原癌基因c-myc是myc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一种细胞核内基因,其编码产物C-MYC蛋白属核内磷酸化蛋白质。c-myc作为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已被证明在许多肿瘤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原癌基因c-myc的过度表达及其蛋白表达产物的异常。本文就c-myc在多种常见肿瘤中的高效表达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基因,myc;肿瘤 1c-myc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myc基因家族目前发现的有6个成员:c-myc、n-myc、b-myc、r-myc、p-myc和l-myc,彼此相互联系。n-myc,l-myc与c-myc高度同源,并且c-myc是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的癌基因v-myc的细胞同类物[1]。人类c-myc基因定位于第8号染色体24带区[2],在细胞中是保守的,共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第1外显子长约400-500bp,是转录控制区,无初始密码子,但有终端密码子,只起调节作用。在其上游中,存在两个促进子P1和P2,分别转录两种不同的mRNA。在第一与第二外显子间有一个发夹环结构,该结构对c-myc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另外,一些生长因子也可调节c-myc的转录[3]。研究表明:第一个外显子或内含子的缺失或突变可能导致C-MYC蛋白的异常表达[4]。 c-myc蛋白产物分子量随物种不同有所差异:在鸡细胞中为P58

和P62;在人细胞中则有P64和P67。该产物蛋白定位于核内,半衰期约20~30min[5],为核转录调节因子,能结合于DNA调节其转录,也有报道与核基质、非核基质成分相互作用而发挥其转录调节因子活性,另外推测还可能参与RNA的加工。该蛋白质共包括4个功能区域:(1)转录激活区:位于N端143个氨基酸区域富含脯氨酸、谷氨酸残基;(2)核定位区:第320-328氨基酸处含有将胞质中合成的Myc 蛋白质转运至核内的信息;(3)非特异性DNA结合区:介导蛋白与DNA的非特异性结合;(4)特异性DNA结合区:又称二聚体形成结构域,只有形成二聚体,才能与DNA结合,位于C端355~439位氨基酸,包括碱性结构域(B),螺旋-环-螺旋结构域(HLH)及亮氨酸拉链区(LZ),其中B区对特异性DNA顺序有亲和性,LZ和HLH介导蛋白寡聚化。c-myc转录产物mRNA先从细胞核转至细胞质,翻译产物蛋白C-MYC,再借助核定位作用进入细胞核,然后通过碱性/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b-HLH-LZ)区与同样含有b-HLH-LZ结构的MAX蛋白形成异二聚体,大大提高了亲和性,再在非特异性结合区协助下寻找特异结合位点:靶基因DNA序列中的CACGTG核心序列,通过B区与之结合,激活靶基因或使其转录增强[6]。MAX自身也可形成二聚体,推测可能会抑制靶基因转录,近年发现的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MAD1和MAD2以及MxiL也能和MAX形成异二聚体,竞争MAX与MYC的结合,还可以通过MxiL-MAX二聚体与DNA 结合,对DNAMYC-MAX异二聚体具有拮抗作用,从而调节MYC 的功能。另外C-MYC还可能与某些抑制蛋白如Rb结合调节其功能

癌细胞的特性你都知道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癌细胞的特性你都知道吗 导语:癌细胞,在生活中是一个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你了解癌细胞吗?小编给您深度的了解癌细胞,防治癌症,关爱健康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 癌细胞,在生活中是一个人们闻之色变的词语,你了解癌细胞吗?小编给您深度的了解癌细胞,防治癌症,关爱健康 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的,在经过很多年的生长后才形成肿瘤。“叛变”的细胞脱离原来的正轨,自行设定了增殖的速度,等到累积达到10亿个以上时才会被我们察觉。 癌细胞的增殖速度就像旧社会的“利滚利”,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胃癌、肝癌、肠癌、食管癌、胰腺癌的倍增时间平均为33天,而乳腺癌倍增时间为40多天。正是因为癌细胞不断倍增,所以癌症越到晚期发展越快。癌细胞有三大显着而令人痛恨的特点:不死性、迁移性以及失去接触抑制。 癌细胞的不死性 癌细胞的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情况下比它的源细胞体积大,而且核形态不一,并且有可能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核内的染色体呈非整倍态,同时存在着某些染色体缺失、染色体数目增加的情况。 一般正常的细胞染色体的不正常变化能够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是在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了障碍,于是导致癌细胞具有不死性。 癌细胞的迁移性 细胞黏着和连接相关的成分(如ECM、CAM)发生变异或缺失时,相关的信号通路受到了阻碍,于是细胞失去了与其他细胞之间以及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这个时候就易于从肿瘤上脱落。很多癌细胞具有变形运动的能力,而且它们能够产生一些酶类,使血管基底层和结缔组织发生穿孔,致使它们向其他的组织进行迁移。 接触抑制丧失 听起来有点费解,其实不然。正常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健康的表现为贴壁生长和汇合成单层后就停止生长,这就是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就算是堆积成群了,也仍然可以继续生长。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癌细胞已经失去了理智和正常的生长规律。 癌细胞的其他主要特征 第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无限增殖。只要是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癌细胞就能进行无限的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性细胞。一般健康的细胞都具有自己的最高分裂次 生活知识分享

癌细胞的来源及名称与危害

癌细胞的来源及名称与危害 一、苯并芘是一种强烈的化学致癌物。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外环境中,如空气、水、土壤、食品、烟草等处。它是食管癌的形成之一。 二、串珠镰刀菌是从霉变的玉米中分离出来的,它是形成食管癌的主要原因,这是我国医学专家在小鼠喂养中得到的证实。 三、黄曲霉菌致肝癌是通过释放黄曲霉毒素,其毒素在人体代谢过程中被活化,而后与细胞内大分子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结合而致癌。它主污染的对象有玉米、大米、花生、麦子、豆类,及其制品,主要是从破裂处入手。 四、亚硝胺来源到盐渍肉中,如存放长时间的咸鱼、香肠、膜肉,这样的肉使其霉菌还源硝酸盐,为亚硝酸盐能促进亚硝胺的合成,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二级胺等为合成亚硝胺提供了必要的原料,所以应吃鲜肉,少吃盐肉,不吃存放时间太长,甚至长了毛虫的腊肉。另外:高浓度的食盐容易降低胃粘膜中多糖的粘滞性,损伤胃粘膜屏障,而有利于致癌物的渗入,引起胃癌的发生。 五、砷是一种致癌物,它主要来源于一些农药中,如:六六六、敌敌畏等含砷成份的农药。 六、丙醛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它来源于牛肉中,特别是病牛肉成年老年肉、小嫩牛肉,小嫩羊肉要少得多,所以希望人们要吃少,吃新鲜的牛羊肉,少吃甚至不吃存放太

久的牛羊肉是因为存放的时间越久,丙醛含量越大。 七、苯并芘二甲基苯蒽,3甲基萘胺等这些致癌化合物中的致癌作用,比较强含量比较多的苯并芘主要来源于各种烟内。是形成人体肺癌的原因之一。 抗癌物质的名称种类及来源 一、脂肪酸来源于红薯中它的抗癌作用是由一些在回肠中不易被消化的淀粉所产生的。这些抗消化性淀粉在进入结肠后某些细菌开始迅速繁殖产生发酵作用产生短链脂肪酸,尢其是丁酸盐有两种方式抑制结肠癌发生:一是细菌在吞噬淀粉时大量产生繁殖因而增加了粪便,使潜在致癌物由粪便排出减少肠道停留时间。二是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丁酸盐直接抑制结肠上皮潜在的恶性肿瘤细胞的繁殖,从而达到防结肠癌的作用。 二、维生素C来源于辣椒、鲜红薯、青菜中主要功能是直接杀灭癌细胞。其一维生素C可以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其二,可以阻断外来致癌物的活化在肝内的活化作用,可以解除外来致癌物的毒性,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与活力。从而对抗或消灭癌细胞。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剂由此发挥着抗癌作用。维生素C 有抗癌的辐射作用。维生素C能增强细胞间质从而包围癌细胞在瘢痕组织内无所作为。维生素C的氧化物可能具有重要的抗癌作用,维生素通过促进干扰素的合成对抗癌细胞及致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癌基因 癌基因是一类会引起细胞癌变的基因。其实,原癌基因有其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刺激细胞正常的生长,以满足细胞更新的要求。只是当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会在没有接收到生长信号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地促使细胞生长或使细胞免于死亡,最后导致细胞癌变。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目前癌症治疗中使用硒辅助治疗十分普遍。常用的补硒制剂有新稀宝、硒维康等。 活化机制 一获得启动子与增强子。当逆转录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含强启动子和增强子)插入原癌基因附近或内部时,启动下游基因的转录,导致癌变。 二基因易位—染色体易位重排,导致原来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强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而活化。 三原癌基因扩增 原癌因扩增是原癌基因数量的增加或表达活性的增加,产生过量的表达蛋白也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四点突变 原癌基因在射线或化学致癌剂作用下,可能发生单个碱基的替换——点突变,从而改变了表达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造成蛋白质结构的变异 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 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机制 其功能是抑制细胞周期,阻止细胞数目增多以及促使细胞死亡。通常是一对等位基因均告缺失或都因突变而失去活性时,细胞发生癌变,此时缺失或突变的基因一般就是抑癌基因。因此,抑癌基因反映了基因的功能丢失(loSS of function)。抑癌基因原先有对细胞分裂周期或细胞生长设置限制的功能,当抑癌基因的一对等位基因都缺失或都失去活性时,这种限制功能也就随之丢失,于是出现了细胞癌变。抑癌基因与癌基因之间的区别在于癌基因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就可引起癌变,而抑癌基因只要有一个等位基因是野生型时,就可抑制癌变。目前已发现的抑癌基因有10多种。例如,P53基因是于1979年发现的第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开始时被认为是一种癌基因,因为它能加快细胞分裂的周期,以后的研究发现只有在pJ3的失活或突变时才会导致细胞癌变,才认识到它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癌细胞的特点

癌细胞的特点 人的一生是有可能生很多的疾病,有些是不用花费多少时间就能治好的,比如感冒;而有的是不能治愈的或者严格来说治疗的不及时是不能够治愈的,比如癌症。说起癌症,人们的脸色都会变,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提到这个病的,因为它的可怕性,对身体的危害简直就可以说是不可恢复的。 我们生活中有好多因素能够导致人体患上癌症,如果发现的早,还能够治好;发现的晚的话,基本就没有治愈的可能,而且癌症患者是很痛苦的。癌症之所以这么严重,完全是因为癌细胞的影响。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癌细胞的特点。 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也因此难以消灭。 癌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

肿瘤。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我们才会察觉。癌细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1个变2个,2个变4个,以此类推。比如,胃癌、肠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时间平均是31天;乳腺癌倍增时间是40多天。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癌症越往晚期发展得越快。阶段性研究表明麦芽硒能有效降低癌细胞的活性,在治疗期间降低癌细胞的分裂速度,为后期治疗奠定基础。 ★癌细胞的特点如下: ★⑴无限增殖 在适宜条件下,癌细胞能无限增殖,成为“不死”的永生细胞。正常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最高分裂次数,如人的细胞一生只能分裂50~60次。然而癌细胞却失去了最高分裂次数。如在1951年由一位黑人妇女(名叫Henrietta Lacks)的宫颈癌细胞分离建立的HeLa细胞系,至今仍在世界许多实验室中广泛传代使用。

癌症产生的原因

癌症产生的原因 2013-10-12 15:17|发布者: 明君侠客梦|查看: 807|评论: 2 摘要: 癌症的病因不明,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肿瘤是正常细胞长期在很多外因和内因作用下发生了基因调控的质变,导致了过度增殖的后果。对癌症及人体疾病的认识,各家各说,但是总的有两个观点:一是站在物质立场上去认 ... 癌症的病因不明,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肿瘤是正常细胞长期在很多外因和内因作用下发生了基因调控的质变,导致了过度增殖的后果。 对癌症及人体疾病的认识,各家各说,但是总的有两个观点:一是站在物质立场上去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现代西医观点,一是站在阴阳生命力立场上认识生命和疾病的中医观点。西医重于微观片面,中医重于整体宏观。把癌和人体机能相结合,整体全方位研究认识癌症。 正如杜传书在《医学遗传学基础》阐述:“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它是细胞遗传物质异常的结果,同时也涉及机体的内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机体的免疫能力、各种生长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而它们都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其中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异常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内因 1. 生理方面 体内整体或局部的阴阳力亢进是癌症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体内的阴阳力为什么会亢进呢?根据董草原三十年来对各种癌症高发区和高发家庭的调查和临床医治,他发觉阴阳力亢进必然使癌细胞产生。 1.1 毒素的致癌作用:在体内,如水中的氨、氡、重金属;大气的甲醛、笨并芘;食品中的N——亚硝基化合物、霉菌毒素、多环芳烃;香烟的芳香胺类;宿便的3——甲基茵、不饱和胆固醇等物质都是癌起动剂或促癌剂。能作用于核糖核酸使细胞发生突变,成为潜伏着的癌细胞,或加速潜伏癌细胞演变成癌症的过程。 1.2 新陈代谢不佳:新陈代谢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不佳可以影响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可以使人体所有的器官组织变性、退化、功能下降、结构异常,而出现各种病症。长期新陈代谢不好是癌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潜伏癌细胞人人有之,癌症能否形成取决于不同的保护因素和促癌因素的相互作用,营养素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B、C、E和矿物质硒能够减慢潜伏癌细胞演变为癌症的过程,是保护因素。而脂肪、不饱和胆固醇能加速潜伏癌细胞演变成癌症的过程,是促癌因素。 1.3 生理功能的控制失调 生理功能,是指人体那种自我识别、自我修复、自我控制的生理攻能。如人的五脏六腑、骨胳肌肉、皮肤受到破坏、损伤或手术后都能够自我长合、自我恢复、自我修补、自我控制

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组织培养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与体内正常细胞相比,不论在体内或在体外,在形态、生长增值、遗传性状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生长在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差异较小,但也并非完全相同。培养中的肿瘤细胞具以下突出特点: (-)形态和性状 培养中癌细胞无光学显微镜下特异形态,大多数肿瘤细胞镜下观察比二倍体细胞清晰,核膜、核仁轮廓明显,核糖体颗粒丰富。电镜观察癌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多而细密,微丝走行不如正常细胞规则,可能与肿瘤细胞具有不定向运动和锚着不依赖性有关。 (二)生长增殖 肿瘤细胞在体内具有不受控增殖性,在体外培养中仍如此。正常二倍体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不加血清不能增殖,是因血清中含有很细胞增殖生长的因子,而癌细胞在低血清中(2%~5%)仍能生长。已证明肿瘤细胞有自泌或内泌性产生促增殖因子能力。正常细胞发生转化后,出现能在低血清培养基中生长的现象,已成为检测细胞恶变的一个指标。癌细胞或培养中发生恶性转化后的单个细胞培养时,形成集落(克隆)的能力比正常细胞强。另外癌细胞增殖数量增多扩展时,接触抑制消除,细胞能相互重叠向三维空间发展,形成堆积物。 (三)永生性 永生性也称不死性。在体外培养中表现为细胞可无限传代而不凋亡(Apoptosis)。体外培养中的肿瘤细胞系或细胞株都表现有这种性状,体内肿瘤细胞是否如此尚无直接证明。因恶性肿瘤终将杀死宿主并同归于尽,从而难以证明这一性状的存在。体外肿癌细胞的永生性是否能反证它在体内时同样如此?也尚难肯定。从近年建立细胞系或株的过程说明,如果永生性是体内肿瘤细胞所固有的,肿瘤细胞应易于培养。事实上,多数肿瘤细胞初代培养时并不那么容易。生长增殖并不旺盛;经过纯化成单一化瘤细胞后,也大多增殖若干代后,便出现类似二倍体细胞培养中的停滞期。过此阶段后才获得永生性,顺利传代生长下去。从而说明体外肿瘤细胞的永生性有可能是体外培养后获得的。从一些具有永生性而无恶性性的细胞系,如NIH3T3、Rat-1、10T1/2等细胞证明,永生性和恶性(包括浸润性)是两种性状,受不同基因调控,但却有相关性。可能永生性是细胞恶变的阶段。至少在体外是如此。 (四)浸润性 浸润性是肿瘤细胞扩张性增殖行为,培养癌细胞仍持有这种性状。在与正常组织混合培养时,能浸润入其它组织细胞中,并有穿透人工隔膜生长的能力。

【课外阅读】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肿瘤(tumor,neoplasm)是一种基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前者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大。后者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恶性肿瘤也叫癌症(cancer)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在美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据我国2000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城市地区居民死因第一位为恶性肿瘤,其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及淋巴瘤等。 肿瘤组织由实质和间质两部分构成,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具有组织来源特异性。肿瘤的间质起支持和营养肿瘤实质的作用,不具特异性,一般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组成,有时还可有淋巴管。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癌细胞有三个显著的基本特征即:不死性,迁移性和失去接触抑制。除此之外,癌细胞还有许多不同于正常细胞的生理、生化和形态特征。 一、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比它的源细胞体积要大,核质比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可达1:1,正常的分化细胞和之比仅为1:4-6。 核形态不一,并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核内染色体呈非整倍态(aneuploidy),某些染色体缺失,而有些染色体数目增加。正常细胞染色体的不正常变化,会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是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产生障碍,也就是说癌细胞具有不死性。

癌症形成机理

癌症形成机理: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人体细胞无时无刻在分裂繁殖,分裂过程中难免会产生 变异细胞,人体当中细胞分裂数量之多,变异细胞也几乎天天都可能发生。 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有无数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就像一个社会里的军队和警察,时时刻刻在体内巡逻,发现有敌人或歹 徒(即变异细胞)立即消灭(采取细胞免疫和液体免疫方式),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 一旦身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一些变异细胞就会大量繁殖而不受控制,逐步形成肿瘤。按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成型方向,发展为良性或恶性肿瘤。而恶性 肿瘤,又被称为癌症。 良/恶性肿瘤的区分: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 良性肿瘤 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2)生长速度:通常 缓慢生长。(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 接近正常组织。(5)侵袭性: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6)转移性:不转移。(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3)细胞数量:稀散,较少。(4)核膜:通常较薄。(5)染色质:细腻,较少。(6)核仁:不增多,不变大。(7)核分裂相: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恶性肿瘤 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2)生长速度:生长较快,常 无止境。(3)边界与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4)质地与色泽:通常与正常组 织差别较大。(5)侵袭性: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6)转移性:一般多有转移。(7)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2)排列与极性: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3)细胞数量:丰富而致密。(4)核膜:通增厚。(5)染

原癌基因的与乳腺癌的关系

原癌基因的与乳腺癌的关系 Summarize:一位32岁的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管内癌。 Ask:与乳腺癌相关的原癌基因的特征及其致癌机制是什么? Access: 1)原癌基因:癌基因是指能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核酸片段。主要包括病毒癌 基因(细胞癌基因),还有与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激酶、转录因子及其信息加工、传递等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中的癌基因。它们在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其产物的功能,可分为生长因子与生长因子受体、蛋白激酶、G蛋白、核内癌基因等几类。不同癌基因的激活等多方面因素可导致细胞癌变。 2)原癌基因激活的机制:基因突变、基因扩增、染色体易位、基因的插入 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调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产物的分布涉及了从膜 外至核内的全部信号传递系统。通过膜外信号及膜的信号传递、G蛋白与GAP、从膜至胞质的信号传递、胞质-胞质内的信号传递、胞质至核的信号传递、核内的信号传递等层次进行调控。 4)举例:原癌基因MDM2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 人类p5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7p13.1,全长约16~20 kb,由11个外显子与10个内含子组成。p53基因转录产生2.5 kb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生成的p53蛋白由393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核内磷酸化蛋白,具备蛋白质-DNA 和蛋白质-蛋白质结合的功能。p53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与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DNA修复、血管生成,从而发挥抑制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MDM2定位于染色体12q13-14,全长约2.372 kb,,其蛋白产物p90可与Wtp53蛋白形成复合物,使得Wtp53表达下调甚至完全失活,从而引发恶性肿瘤。MDM2可通过以下3种途径抑制p53功能:(1)与p53的N端结合,直接妨碍p53的活化转录功能;(2)与p53结合,驱动p53由胞核运输到胞浆,使其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3)直接将p53短链泛素化,从而使p53失去功能。 Generate:其相关的原癌基因的激活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Extend: 癌症的发生是由于调控机体增殖分化相关的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激活或失活所致的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的。 State: 1、《抑癌基因p53、癌基因MDM2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张梦怡陈 鹰樊荣丹张樱子(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同和510515) 2、《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表达研究进展》江培洲沈新明黄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