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注意:这两个版本是任选其一就行,建议选袁行霈的,因为这是主流版本,华师本科生是用这个)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邢福义、汪国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注意:现代汉语可以用华师主编的,也可以参考我们学的黄廖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用我们学的那几本就可以了)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导引》王先霈、胡亚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好像12年考了《沧浪诗话》,基本上很少考,没时间可以不看)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邢福义、吴振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八)(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 高考适应性考试(八)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3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复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传承、创新和引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要义。 复兴的前提是传承,但传承不等于复古。东西方文明兴衰的规律表明,文明复兴的过程必然是文明再造的过程,文明唯有再造,方可复兴。文明的再造是对传统文明扬弃更新的过程,既是对传统文明优秀成分的继承和升华,又须摆脱传统文明糟粕成分的禁锢和束缚。人类历史上,成功的文明复兴都是优化或革新传统文明而结出的甜美果实。中华文明的复兴也不例外。所谓“梦回唐朝”,为再现昔日荣光而回归强大的封建帝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没有优秀文明传统的复现也不是复兴。一种文明的复兴不能变成对当下强势文明的简单模仿。舍弃自身文明的优秀传统,复制外来文明,只能让自己成为其他文明的附庸而丧失复兴的可能。虽然理论上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中却极易陷入这一泥潭而不自知。近代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2016华中师范大学740中国史基础回忆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罪己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上述材料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另举三人)(5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运动的主要内容。(10分) (3)简述该运动的历史作用。(10分) 三、简答题。(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王国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连续学习了几天,听了多位老师的课,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两位老师的课。 先说靳岳滨教授讲的《师生沟通技巧》,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概念:“教育的心理硬币”,即教师需要有合情合理地解决学生问题的特殊技能,而不是仅仅靠着纸页上的理念教育学生,这是我从靳老师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生动、有趣的例子中明白的。还记得一个有趣的比喻:“对于想走出课堂危机的教师而言,犹如虽有百元大钞在手,却无法兑付1.5元的公共汽车费,无济于事。”所以应付课堂随时会发生的复杂问题,老师需要的是心理上的硬币。 硬币一:关怀而非冷漠。真诚和爱是关怀的两个关键词,以“人与人沟通70%取决于情感”这个标准来说,你喜欢对方,对方也喜欢你;你讨厌对方,对方也讨厌你,老师不应该给自己树立“对立面”,而应该无条件地关注学生、爱学生,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和老师变得亲密,那么师生关系融洽了,很多问题都能轻易解决。 硬币二:理解而非说教。理解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心理换位,是“同理性”的理解,但也要

注意“同理”不等于“赞同”。有些善良的老师管不住学生就是因为混淆了二者。所以有些问题,比如:班上接二连三地有学生迟到,但理由都很充分,于是老师就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他们进教室上课。老师这样处理问题显然不正确,虽然学生迟到的理由充分,但迟到本身是不对的,因此老师应该批评教育而不是不予过问,否则其他同学就会效仿,从而无法收拾。 硬币三:尊重而非霸道。三个原则:一是批评宜单独、表扬宜公开;二是处理学生问题要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三是抓住时机,通过重大“正性”事件,即向上、向善的事件,帮助学生发生建设性的改变与生长。 再说耿喜玲老师讲的《做一名幸福教师》,给了我很多启发。如果想要生活、工作顺利,那么一定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因为情商决定人的一生幸福。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持一颗善于发现幸福的心。当好既定的角色,该去掉职业身份时就要去掉,管好嘴。 真心觉得,此次学习,收获良多,不虚此行! 连续学习了几天,听了多位老师的课,给我启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各专业研究生课表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节中国古代史 史料学 (8312) 中国近代史 史料学 (8311) 校勘学研究 (3105) 中国近现代 学术史 (3103)地区国别史 专题(8502) 历史地理学 概论(8503) 中国古代思 想史(8506) 古籍名著精 读(3102) 近现代中西 文化交流史 (中近所) 中学历史课 程改革 (8509) 文化遗产研 究专题 (3104) 隋唐史 (3102) 硕士综合英 语 (8603、 8604、8605) 明清史 (3102) 宗教与社会 研究专题 (3102) 中华人民共 和国建国史 (3103) 国际移民与 海外华人研 究 3,4节中国近现代 政治史 (8509) 国学概论 (3103) 文化学经典 (3105) 世界上古中 古史专题 (3111)史学理论与 方法(8303) 道家道教研 究专题 (3203) 文化人类学 专门史 (3205) 秦汉史 (3209) 中国近现代 基督教史(中 近所) 中国近现代 文化史 (3102) 德国史专题 (世界史教 研室) 历史地理文 献学(3102) 中国近现代 法律社会史 (3104) 历史文献学 (8505) 中国近现代 教育史 (3104)中午休息 7,8节研究生英语 特色选修课 区域文化研 究专题 (3103) 宋辽夏金元 史(3109) 中国近现代 军事史 (3105)魏晋南北朝 史(3103) 中国近现代 乡村社会史 (3105) 中国近现代 知识分子研 究(3103)

9,10节研究生英语 特色选修课中特理论(7205)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1,2节中国古代史 学术训练与 规范(3113) 东南亚史专 题(3111)中国文化史 (3117) 历史学科教 学论(1308) 中国史学史 (3115) 经济史理论 与方法 (3208) 近现代国际 关系史专题 (3210) 世界近现代 史专题 英国史专题 硕士综合英 语 (8603、 8604、8605) 中国古代社 会史(8406) 欧洲近现代 史专题 (3103) 3,4节中国史专题 研究(8411) 俄国史专题 (3210)方志文献与 文化资源 (3207) 中国近现代 经济史 (8312) 南亚史专题 西方史学史 (8405) 经济--社会 史专题 (8406) 文化产业研 究专题 (3104) 当代东南亚 专题研究 (8205)中午休息 7,8节中国近现代 思想文化史 (8408) 长江流域考 古(3108) 国际关系基 础理论马克思主义 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楚学概论 (2115) 语言文字学 (3107) 西方外交史 东北亚史专 题(3104) 日语历史文 献导读 (8406)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案

华中师范大学专业课复习方案 专业课一:中外文学史 中外文学史:华师的文学专业课数目很多,涉及面非常广,教材也十分庞杂,盲目复习,难以起手,必须要做到去粗取精,析出重点,而一般考生在初期复习中很难做到。 大纲给出的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以下: 文学各专业: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复试专业考试参考书目: 文艺学: 《文学批评原理》王先霈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中国文学史》(三卷)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两本文学史任选其一)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编)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册)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1-4册)聂珍钊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比较文学教程》胡亚敏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中国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影视文学: 《电影媒介与艺术论》李显杰、修倜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硕士(语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版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导师

华中师范大学世界史导师 一、詹娜,女,1981年生,湖北武汉人。 2000-2004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004-2006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法国史方向,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7-200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 2009-2011年,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近代法国史研究,已出版著作《西方国家历史学本科教学调研》,在《史学集刊》、《四川大学学报》、《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二、罗爱林,男,1964年出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史、东欧史。现担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罗爱林教授1987年获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兰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1996年、2000-2001年曾先后赴俄罗斯喀山师范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做访问学者。2012年8月从广西师范大学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工作。 罗爱林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俄国农奴制度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时期俄国农村公社研究(1861-1917)》(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国通史?六卷本》(主持第二卷)等。出版学术专著《俄国封建晚期农村公社研究(1649-1861)》,在《世界历史》、《史学月刊》等重点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E-mail:pkuyide@https://www.360docs.net/doc/ac1848136.html, 三、岳伟,男,讲师,1982年生,河北邯郸人,2005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其中2008.9至2009.9月留学德国亚琛科技大学历史所。主要研究方向:1、德国史2、国际关系史 近五年已发表成果: 1.《试比较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日两国工业的反垄断政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这几天有好几个网友问考华师中文系的经验,如果有同学要考华中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中之一的,看看这帖子也许会有帮助,尤其是那些外校想考华师中文系研究生的同学。 1、坚定考华师中文研究生的决心 很多外校的考生都认为本校的考生考本校应该很好考,而且可以考很高的分。但事实并非如此,05,06年中文系的最高分并不是本校的应届毕业生。总体上来说华师中文系的研究生还是比较好考的,每年招120多个,本校保送的有14个左右,(基本上是每个方向2,3个),本校考上本校研究生的有十几个。 华师的应届生考研也有很大的压力,暑假在武汉复习时天气太热,复习效果不好;9月到10月底要到中学进行教育实习(而这段时间是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考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复习中;考试前,老师们也不会透露专业课考试的任何信息。真正留给应届生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3个多月吧。(某些比较强的应届生可能会很早就着手准备复习,他们不在我所讨论的范畴之内,我所说的是大多数本校的应届生考研的复习时间安排。)本校的学生考本校的优势就在于有专业课笔记,有尽可能多的专业课真题(现在在研究生处只能买到近三年的真题),知道出题老师的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如果外校的考生也有这些东东,加之认真复习,想不考高分都难。 2 、专业选择 华师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以及文艺学这6个专业初试时考的试卷是一样的,即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这两门专业课,淡化专业背景。历年来,华师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专业很热,另外三个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少。初试完了以后,某同学的分数可能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排第8名,在文艺学专业就排在第5名,如果他报考的是现当代文学专业,那他争取公费就很困难了,如果他报考的是文艺学专业,争取公费就比较容易了。除非你特别想做某一领域的研究,不要太在意热门专业。华师文艺学是个很好的专业,博导,硕导都很多,每年报考的人数都不是很多,06年上线人数不够,从外国文学,古代文学方向调剂了几个。民间文学,古典文献每年的上线人数也不够。 3、专业课初试 华师中文系的6个专业方向课初试时考两门专业课,文学理论和中外文学史。下面谈谈该怎样复习专业课。 A 文学理论分值150分 华师指定的参考书是: 《文学理论》刘安海、孙文宪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个人认为重点是复习孙文宪的书,此书考点密布,每个地方都可能会出题,连注释都不要放过,教材中引用的资料最好能把它们都抄下来,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因为每年都会出两个材料题,谈其中包含的文学理论的思想。而这些材料往往一个是外国的,选自教

武汉各大高校

一 一军事院校排名: 5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个本科单位,1个大专单位. 1. 海军工程大学(博士,硕士,学士) 2. 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博士,硕士,学士) 3. 解放军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博士,硕士,学士)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博士,硕士,学士)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博士,硕士,学士) 6. **指挥学院武汉分院(本科) 7. 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大专) 二.公办正规本科院校排名: (国家教育部批准高等院校) 1 武汉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985,211) 2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985,211) 3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211) 4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211) 5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211) 6 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211)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本科(博士硕士学士,211) 8 中南民族大学国家民委本科(博士硕士学士) 9 湖北大学湖北省本科(博士硕士学士) 10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本科(博士硕士学士) 11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省本科(博士硕士学士) 12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13 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14 武汉工业学院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15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16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省本科(学士) 17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省本科(学士) 18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19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20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20 江汉大学湖北省本科(硕士学士) 21 湖北教育学院湖北省本科(学士) 2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省本科(学士) 23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省本科(学士) 三.武汉市民办高校排名: (教育部公布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普通高校名单2005.5.24)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办学特色介绍 办学特色之一 践行博雅教育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经百年和谐传承,凝炼博雅教育理念 我校在百余年办学历程中,融汇了学校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多元文化传统,积累了建国后举办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办学经验,凝聚和践行一系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其核心就是“博雅”,其本质在于肯定人文价值,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培育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提升人格境界,激发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成才与成人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它不仅体现了我校底蕴深厚的文化教育与学术研究传统,而且要求师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包括人文、科学两种文化的知识,还要有博大的胸怀志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雅的气质风貌。 在博雅教育理念指导下,我校坚持并践行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其内涵包括:素质教育质量观,力求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质量观,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着力解决师范大学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特色教育质量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其个性的发展,并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科教育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我校在融汇通识教育、学科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养成,使学生具备“博雅”教育的文化底蕴及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 二、发扬人文学科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我校的博雅教育依托人文学科优势,并重人文、科学教育而展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师资、学科建设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方面。 1.名师辈出文理并重,弘扬博雅教育传统 在学校百余年办学历程中,涌现出一批批杰出的教师和校友,其中不乏学贯中西的大师级学者。如国学大师黄侃、熊十力,哲学大师冯友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美

华中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美国图书馆学家韦棣华女士在华创办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机构——武昌文华图书专修科(该专修科始设于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武昌文华大学)。1984年,我校恢复建立了“图书情报系”,1992年更改系名为“信息管理系”。 1995年,我系挂靠本校历史文献学专业招收“文献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1996年挂靠本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招收“信息经济学”方向硕士生,1997年挂靠本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招收“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2001年与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联合申报,获得“情报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从2002年起招收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并将原挂靠相关专业招收的“文献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方向硕士生转到情报学专业培养。2005年在全国第十次学位点评审中,我校获得了“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情报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至今,我校已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两个与情报学相关的本科专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已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情报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经过多年的建设,情报学专业硕士点已形成了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知识转移与服务、信息政策与管理等相对稳定且较强的教学和研究实力的方向。图书馆学硕士点的主要方向有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数字图书馆等。情报学专业博士点设置了情报学理论及应用、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信息服务与知识管理、信息经济与电子商务、信息政策与信息事业管理等方向。 以情报学为基础,整合校内外力量,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知识转移与知识服务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电子政务研究所、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形成了多个

华中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当前位置:首页->>学校概况->>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丁烈云书记: 丁烈云,男,1955年12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武汉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学士(1978年3月—1982年1月),武汉工学院管理工程专业硕士(1984年9月—1987年6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2000年3月——2002年12月)。先后在武汉工业大学(1982年1月—1984年8月,1987年7月—1988年4月)、武汉城建学院(1988年4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2000年5月—2003年6月)工作,历任武汉城建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系主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1994年8月—1999年3月)、党委书记兼院长(1999年3月—2000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正厅级)兼国防科技研究院院长、产业集团党委书记(2000年5月—2003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2003年6月至今)。 主要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和房地产管理,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10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著作2部,4件工程建设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市科协副主席。 马敏校长: 马敏,男,1955年6月生,四川雅安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7年在该校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至1992年1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访问学者。1997年4月至10月在英国牛津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2003年6月起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 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首任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教育部首届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编写组主要专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历史)评审组成员,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研究方向为辛亥革命史、社会经济史、中国商会史博览会史、教会大学史等。自1985年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等重点和一般社科研究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六部,主编学术著作七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18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考研教研组整理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专业课参加全国统考的311教育学综合考试,考试内容随同311大纲,其参考书是: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凯程推荐必读) 311必考的参考书,内容新颖,介绍了当代的教育学的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知识,大多数的考试题均来自这本书,但这本书不是所有章节都考,只考大纲中介绍到的知识点。 2.《教育学》王道俊,人民教育出版社 311必看的参考书,内容稍有陈旧,但是知识体系最接近311大纲。 3.《当代教育学》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为补充读物,重在理解教育学原理,是前两本书的重要补充。 教育史 4.《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也是体系最完善的教材,并且,这本书与311大纲完全吻合,除此之外,如有时间,还可以将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作为补充读物,如果没有时间,孙培青的一本书就足够了。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吴式颖的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最详实,体系最完整的外国教育史教材,与311大纲的体系完全吻合。这本书内容已经很多了,涉及各地区,各国家,史料详实,建议读这一本即可。 教育心理学 6.《当代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凯程推荐必读) 这本书是中国最权威的教心教材,也是教育学、心理学考研的必读教材,专业词汇很多,理论介绍也多,但是由于专业词汇多,所以初次读书有点难理解,往往很多考生读书到第2-3轮才能理解,但是这本书的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定可以过关。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7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生命活动中能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生物氧化都能产生ATP B.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过程都直接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ATP都能直接用于主动运输 D.加热和加酶能加速反应进行的机理都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2.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关C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内产生C02的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 B.人体内产生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加深 C.人体内细胞呼吸产生CO2的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呼吸产生的CO2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3.某科研人员将蚕豆根尖(染色体数2n)放置于3H-胸腺嘧啶的介质中生长8小时(小于1个细胞周期),用放射自显影检测根尖染色体的放射性分布如图甲所示。然后转移至含秋水仙素的正常介质中,再次培养至有丝分裂中期,检测染色体的标记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分裂 B.依据甲乙可推断根尖细胞DNA的复制符合半保留复制 C.图乙对应的细胞分裂结束时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一半被标记 D.若某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4n则可以确定发生2次DNA复制 4.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描述的是 A.催化DNA复制与RNA复制过程的酶不同 B.转录与逆转录过程所需要的核苷酸种类不同 C.RNA复制与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D.同一个体分裂细胞与分化细胞中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5.如图所示是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4-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2.稷下学宫 3.九品官人法 4.府兵制 5.永康学派 6.理藩院 7.厘金 8.谭嗣同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材料分析题(20*3) 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汉书·食货志》 (1)翻译为白话文 (2)根据材料论述西汉初年的政策及其原因 2.牛李党争(材料没找到) 论述牛李党争及其影响。 3.予今年二十九初度,设清代科举不停,予取科名或已早做官吏,则乙巳、丙午间似不赞成革清代命也。孙大总统上李鸿章书如见用,戊戌政变如实行立宪,宣统朝摄政王能真行立宪政体,亦不至有民国词也。《朱峙三日记·1914年》(报载北京参政院任黎元洪为参政院院长) (1)分析作者的身份及该日记时间 (2)分析清末废除科举的利弊 三.简答题 1. 西晋主要社会问题。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2、关陇集团,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胰岛素含有氧元素 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 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脂肪、纤维素、磷脂B.核糖、核苷酸、DNA C.果糖、氨基酸、染色体D.脱氧核糖、糖原、淀粉 3.“超级细菌”是一种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具有的结构特点是 A.没有DNA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没有核糖体D.没有细胞质4.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的糖类是() A.葡萄糖B.乳糖C.麦芽糖D.糖原 5.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果糖B.脱氧核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D.乳糖和半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6.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构成表皮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B.休眠种子中结合水的含量高子自由水C.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糖类的运输D.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溶剂 7.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从案发现场提取DNA样品,可为案件侦破提供证据,其中的生物学原理是() A.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不同 B.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五碳糖和磷酸不同 C.不同人体内的DNA所含的碱基种类不同 D.不同人体内的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8.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

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英语试卷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in London? Where to dine on a budget with kids? These four London restaurants are as welcoming as they are wallet-friendly. ◆Barbican Kitchen at the Barbican Centre Europe’s largest multi-arts venue is home to cinemas, a theatre, a concert hall and galleries so there are plenty of ways for families to work up an appetite before refueling at the Barbican Kitchen. This ground floor restaurant serves a range of light bites, hot sandwiches and handmade pizzas and children under 12 eat free with every adult ordering a main meal. ◆Sticky Fingers, Kensington Sticky Fingers in Kensington is a rock n’roll restaurant that serves classic American dishes. The kid’s menu(for under 128)is just £ 7.95 for a meal, a drink and a dessert and if you visit on a Monday you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Monday Madness” promotion for up to 50% off all main courses for adults. Don’t leave without exploring the Rolling Stones souvenirs including gold discs, guitars and photos of the band. ◆Jamie’s Italina, Various Locations Top British chef, Jamie Oliver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catering for children. There are often “kids cat free” promotions running during school holidays but the regular kids menu is only £6.50 for a main dish, a salad and a drink. Activity packs are available for kids and the 2-course lunch deal for grown-ups is a bargain at £11.95. ◆Vauxhall City Farm Café Combine a day with the animals and lunch with the family at Vauxhall City Farm, a community space home to horse, pigs, goats and camels, Enjoy lunch at the Old Dairy Caféwhich serves affordable sandwiches, soups, salads, cakes and dishes from a weekly specials menu. Half portions of everything are available for kids for around £2. 21.What are you expected to do before eating at Barbican Kitchen? A. Eat light food. B. Order a main meal. C. Enjoy art and entertainments. 22. Which restaurant can attract music fans?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解析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真题解析2015年的考研已经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2015年考研的身影早已远去,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真题,这是任何辅导资料都无法比拟的。我们通过对考研真题进行分析,总结试卷命题特点和规律,为准备考研的同学提供帮助! 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师范大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老校。历史学则是中国一流专业学科,在全国院校中排名靠前。报考世界史的同学也越来越多,竞争很是激烈。我们现在就华中2015 年世界史的真题进行分析,提供给同学们专业而又有价值的信息! 一、从题型来看,只考查主观题 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的题型较之2014年的模式有了很大变化。2014年题型只有7个名词解释3个材料分析题,2015年增加了简答和论述两种题型。与去年比较,题量明显增大,名词解释增加了1题,多出了3个简答题和2个论述题。有不少报考华中师大世界史分同学反映,题量很大,时间紧张,做题比较匆忙。这也很可能是2016年的命题模式。所以提醒同学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做题多训练,提高速度,拓宽思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答题不是写得多就会得分高,答题是有技巧的,只有答到点上才会得到判卷老师的青睐。博仁设有专门的答题技巧课程,扫除答题上的困难和不足! 二、从题目难度上来看,注重基础,难度适中 较之2014年世界史的试题,2015年难度有所提升。但是华中师范大学的世界史试卷总体上还是注重基础,没有太多难题和偏题。例如名词解释“楔形文字”“波兹南事件”等都是教材上涉及的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是博仁老师在暑期课上多次强调过的。当然也有题目教材上有涵盖,但同学们复习时容易忽略的,像名词解释“北部湾事件”,很多同学对这个题目很茫然,这就是复习不够全面造成的。建议同学在备考时候,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复习。另外,论述题1“19世纪欧美国家的政治趋势”,这个问题涉及多个国家的综合论述题,需要同学们将散见于各处的知识点组织起来,所以稍微有点难度,但是难度并不大。 三、从考查内容上看,有所侧重,兼顾史学素养 华中师大2015年世界史试题考查范围涵盖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所占比重较大。试卷考查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而且对欧美国家相关知识考查分值较高,例如史料分析考查英法百年战争和美国20世纪初的外交政策,而2道论述题仍然考查欧美国家的政治史。从整体来看,可以发现一些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世界史的命题特点:一方面政治史的内容占据的比例非常高,这与2014年整体社会形势和学术研究关注重点相吻合;另一方面世界近现代史尤其是欧美部分考查内容较多,这可能与华中师大世界史方向研究重点有关。总之,在备考时,要有所倾向的复习,除了针对自己薄弱部分强化训练外,还要多关注报考学校尤其是报考方向的学术动态,了解学术前沿。 四、对报考华中师大2016年考研历史学考生的建议 首先,注重教材。尤其是吴齐本六卷本世界史。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专业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考试大纲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26语言文学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6)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语言文学综合是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科目之一。考试目标是要求考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与现代汉语有关的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有关基本知识分析古诗文和语言现象,具备基本的研究能力。合格考生应当达到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相关知识水平。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院已经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题型比例 判断对错10分 名词解释30分 分析题10分 赏析题10分 简答题70分 论述题20分 第二部分考察要点 《语言文学综合考试》主要涉及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汉语等方面内容。 一、中国文学史部分 (一)先秦两汉文学部分

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楚辞、左传、庄子。 汉代文学的整体风貌、史记、汉赋、汉乐府、古诗十九首。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部分 建安文学特性的形成原因、建安风骨、三曹、阮籍;陶渊明、永明体、庾信。 (三)唐代文学部分 唐诗繁盛的原因、初唐四杰、李白、杜甫、中唐诗风的变化、白居易、李商隐。 (四)宋代文学部分 词的出现及其特点、婉约与豪放的两派、周邦彦、苏轼、辛弃疾。 (五)元明清文学部分 元代杂剧繁盛的原因、关汉卿、王实甫;明代传奇、金瓶梅、水浒传;清代诗文状况、红楼梦。 二、现代汉语部分 (一)现代汉语和现行汉字 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形成与特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 汉字的性质和特点,现行汉字的形体和构造,现行汉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二)现代汉语语音 语音、语音学;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语音标记;语音的规范。 声母的分类、发音、辨正;韵母的分类、发音、辨正;声调的性质,调值、调类和调型,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声调及其辨正。 语音组合,语流音变。 句调,重音,节奏。 (三)现代汉语语汇 语汇、语汇学、语汇系统,语汇单位,语汇的规范。 单纯词、合成词,短语词、离合词,缩略形式和缩略词。 词义的性质和类型,词义的发展,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 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古语语汇、方言语汇、外来语汇,行业语、隐语和阶级习惯语,熟语。 新词创生的特点和方式,旧词的衰亡和复出。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提要:学校基本情况\ 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规划措施——交通(校门、道路、停车场)、用地和功能分区、建筑、室外空间、绿化和景观、山体水体保护、基础设施、人防、环卫等规划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一、基本统计数据: 截止2004年6月统计,学校校园现有土地198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约236144平方米,学生宿舍150018平方米,学生食堂17216平方米,教工宿舍280131平方米,其他用房46607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955人,硕士生2327人,博士生325人,留学生112人。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5131人。 二、学校校园的区位条件: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学校提供了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管理及市政设施等服务体系。学校周边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紧邻东湖开发区“光谷”高新产业建设基地,学校在“光谷”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其中一附中新校区正在建设),利于开展科技协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知识和科技创新。校园拥山(桂子山与元宝山) 临水(南湖),天然界线清晰,水陆风光兼备,空气清新,环境宁静,生态状况良好。 三、校园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略) (二)校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校园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初期。1953年---- 第二阶段:“文革”曲折时期---- 第三阶段:恢复建设期:1977年至1998年。

第四阶段(现状):发展建设期:1999年—2003年。学校再次进行了规划修编,通过广泛组织师生参与,邀请专家指导,对音乐楼、理科楼、新文科楼、多功能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学生食堂等新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同时对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设计竞赛,确定方案。对校园的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了“一环”、“两担”、“强中心”的景观格局,东理西文、南动北静的功能分区: “一环”——即围绕中心教学区的环形干道及绿带,环道以外是生活区 “两担”——即以桂中路为“扁担”,挑起文科区和理科区。 “强中心”——即强化原有的从图书馆经电影场至元宝山顶的校园南北中轴线,形成统领全局的强有力的校园中心。 理科区在东部,以理科大楼为标志,组成“现代科技”为主题的建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