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书答案

[标签:标题]

篇一: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配套练习(带答案)

北师大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1.1.1课时家庭作业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表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台、球,并能用自已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一.填空题:

1.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都是__________的面,这样的立体图形称为多面体.;

2.图形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3.物体的形状似于圆柱的有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圆锥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类似于球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一例)

4.围成几何体的侧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面的是______________;(举一例)

5.正方体有_____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_________条棱,这些棱都____________;

6.圆柱、圆锥、球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我们把笔尖看作一个点,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就能画出线,说明了______________,时钟秒针旋转时,形成一个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三角板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8.圆可以分割成_____ 个扇形,每个扇形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一个七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分别连结这个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七边形分割成__________个三角形;

10.在乒乓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冰球中,是球体的有;

11.将下列几何体分类,柱体有:,锥体有(填序号);

12.长方体由_______________个面_______________条棱_______________个顶点;

13.半圆面绕直径旋转一周形成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14.观察下图,请把左边的图形绕着给定的直线旋转一周后可能形成的几何体选出来() A B C

D 15.从一个十边形的某个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把这个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

(A) 10个(B) 9个(C)8个(D)7个

16.如图的几何体是下面()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

(A)(B)(C)(D)

18.下面图形不能围成封闭几何体的是()

(A)(B)(C)(D)

三.解答题:

19.指出下列平面图形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AC

B

20. ⑴.下面这些基本图形和你很熟悉,试一试在括号里写出它们的名称.

2

() () ( ) ()

( )

⑵. 将这些几何体分类,并写出分类的理由.

第1.1.1课时家庭作业参考答案

一、

1.平;2.点、线、面;3.略;4.略;5.8,3,相等;6.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7.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8.无数,一条弧和两条半径组成的;9.5;

10.乒乓球、足球;11.(1)(2)(3),(5)(6);12.6,12,8;13.球体;

二、

14.D;15.C;16.B; 17.A;

三、

18.长方体(四棱柱),圆锥,圆柱;

19.(1)(从左至右)球、圆柱、圆锥、长方体、三棱柱;

(2)按面分:曲面:球、圆柱、圆锥;平面:长方体、三棱柱;

按柱体分:圆柱、长方体、三棱柱;球;圆锥;

北师大七年级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1.1.2课时家庭作业(平面内的立体图形2)

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认识常见图形;

二.填空题:

1.围成球的面有个;

2.圆柱有_____ 个面组成,这些面相交共得____ 条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____ ; 3.圆锥是由_ __个面围成,其中__ _个平面,____个曲面,圆锥

的侧面与底面

3

相交成条线,是线;

4.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语言描述);

5.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的图形称为图形;

6.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称为图形;

二.选择题:

7.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A)长方形(B)正方形(C)圆(D)扇形

8.将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

(A)圆柱(B)圆锥(C)球(D)正方体

9.如图所示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几何体是(

()

10.以下立体图形中是棱柱的有(

(A)①⑤(B)①②③(C)①②④⑤(D)①②⑤[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方体不是棱柱(B)圆锥是由3个面围成

(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1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A)(B)(C)(D)

13.按组成面的平或曲划分,与圆锥为同一类几何体的是(

4

)))))

(A)正方体(B)长方体(C)球(D)棱柱

14.()

(A)(B)(D)

15.一个正方体锯掉一个角后,顶点的个数是()

(A) 7个(B) 8个(C) 9个(D) 7个或8个或9个或10个

三、解答题

16.请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 ( ) ( ) ( )

( ) ( ) ( ) ( )

17.如图,第二行的图形绕点划线旋转一周,便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图形(几何体),将对应的两个图形用线联结起来.

第1.1.2课时家庭作业参考答案

一、

1.一个;2.三,二,扇形;3.二,一,一,一,曲;

4.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形组成;5.平面; 6.立体;[二、

5

篇二:2014年练习册上册数学七年级C北师大版答案

篇三: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练习册解析与答案

七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练习册解析与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及期末调研要求

⒈本学期(春节1月29日)的教学时间虽然不太长,但除去节假日外,实际上课也在20周左右(课时数120节),相对的下学期的时间短些;而七上教材教学课时为69—108节,七下教材教学课时为66—100节。怎样合理的调整教学时间,协调教学内容,特别是七下的整式的运算,变量之间的关系;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这四章内容是造成学生数学分化的主要因素(过去是初二的几何)。因而我们必须加强七年级上册的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一元一次方程,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教学,拓展其教学内容和难度。

⒉教材的不足及建议:

⑴教材的不足:

①七年级教学内容紧张,八年级教学内容适中,九年级教学内容太松(而九下重点、难点集中)。

②数与式这一支编得较好,但例题、习题、练习题太少,系统知识相对不集中。

如:七年级上册整式、合并同类项一点就走。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没有学习有理化分母,但1

2,1

要补充,否则三角函数的定义无

法进行教学??。根与系数的关系(第71页复习题C组出现);分式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高中数学求圆锥曲线的交点)。

③几何编得太差,没有分散难点,直觉推理、合情推理、逻辑推理处理不恰当。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一完后没有下文,要到九年级上册时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才有下文;特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前三节是一块知识,而后两节又是一块知识(可以放到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视图与投影时讲)。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全等三角形不讲证明。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不能开方。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又不学习弦切角概念,圆幂定理。

④概率统计太散,每册都接触,学生不能深入。

⑤教科书中有很多错误,一些例题不能随意进行变式训练。

⑵建议意见:宗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高中输送合格的生源。①数与式尽可能系统化。

②几何七上起要让学生直觉推理、合情推理、逻辑推理都要感悟。③概率统计按教材进行教学足够了。

④教学时必须补充大量的例题、习题、练习题。

⑤教材上已经出现的知识尽可能的进行拓展、加深难度。

⑥原人教社九义教材上的定义、公理、公式、法则、定理和重要结论;现行北师大版教材、教师用书上的阅读材料、练习题、习题等上的重要结论。学生在今后解题时都可以直接引用。

⒊各章节建议教学课时(69—108节)及要求: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0节):

要求少了学生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数学知识,拔高要求学生又不适应,如何处理老师自己把握。建议增加实践活动;重点是几何体的展开图形的转换,几何体与三视图的转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7—27节):

加强数字的运算(学生特别差),有理数运算的个数要增多、步骤要多几步,要进行大量的笔算运算。对于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接受法教学很有益。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9—15节):

合并同类项要补充把七下整式的运算部份知识提前讲(单、多项式说到嘴边了它不讲了)。式的运算从数量上和难度上要加强。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8—14节):

推理论证能力一定不能弱化,最佳时侯是在全等三角形。七上教材连推理任何符号都没有,在这里仍然要进行直觉推理(猜想)、合情推理。将七下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中的一些思想方法在本章先讲。线段和角的计算要补充和加强(去年调考超标)。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2—24节):

教材把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分得太细,没有把共同的规律拿出来,连解方程的基本步骤都是第177页想一想中出现,因而要补上。建模要适当不能过火,重在分析数量关系和应用。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6—8节):

第七章可能性(5—8节):

六七两章不能当成阅读材料来进行教学。新增内容知识不能讲错。重点是把概率统计的思想讲出来。

课题学习(实践与综合应用)(2节)

七年级下册教科书包含七章及一个课题学习:整式的运算,平行线与相交线,生活中的数据,课题学习,概率,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

⒋八年级上册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⑴教材顺序的适当调整:

第一章和第二章互换;第六章和第七章的互换。条件好的学校还可以把八年级下册的不等式一章调到一次函数前进行。等等

⑵关于计算器的使用

正确定位:一是可以用于计算;二是可以用于探究。

合理使用:教材中该使用的地方还是鼓励在教学中使用,但是否进入中考考场要等时机成熟时方可进行。

⒌关于期末调研考试问题

(1)明确调研考试的功能

①对学段教学情况进行诊断;②为后期教学工作提供导向;③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规范。

(2)命题设想

A卷0.75,B卷0.55,全卷拟以难度0.6左右命制试卷。(考试时间元月17日左右)。

按照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要求命制试题,以本学期的重点学习、考查内容作为此次命题的重点,同时兼顾对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

⑶试题力争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视对学生“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的考查;②试题A卷让学生入手容易,B卷让学生深入解决难;

③注意运算能力的考查;

④关注城、乡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的差异。

⑷考试范围:七、八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加下册一、二章。

2019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常见的有柱体、锥体和球体,其中柱体又分为圆柱(根据侧面是否与底面垂直,圆柱又分为直圆柱和斜圆柱)和棱柱(棱柱:1.根据底面的边数分为三棱柱(底面是三角形)、四棱柱、...等.2.根据侧面是否与底面垂直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锥体分为圆锥和棱锥;另外,还有一类就是台体,台体分为圆台(圆锥水平切掉一个小圆锥剩下的部分就是圆台)和棱台(一个棱锥水平切掉一个小的棱锥就是棱台)。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注:棱柱的每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棱柱的顶点数、棱数与面数之间的关系是:顶点乘2,棱乘3,面加3.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①四种结构:a.“一四一结构”;b.“一三二结构”;c.“二二二结构”;d.“三三结构”。 不能构成的四个字:a.“一”字型;b.“7”字形;c.“凹”字形;d.“田”字形. 注:图形略。 6、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所形成的面叫做截面。 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要点:1.要会根据实物图画三视图(基础); 2.会根据(标有数字的)俯视图画出相应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重难点) 3.根据俯视图(没有标有数字)和左视图(或主视图),确定实物图中需要的小正方体的最小数目和最大数目(重难点)。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的分类 (1)有理数按照符号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 (2)我们把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正有理数又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把其中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

????? ?????????? ? --?????---... 5.351...2.03121321.0...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负整数:如,,,正整数:如整数数理有????? ??? ???? ?? ????????与有理数的关有---画法 ---单位长度正方向原点定义---数轴第一讲 有理数 概念图 1、 像5,1,2,21 ,…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 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1.2 2、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 3,…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第二讲 数轴 概念图: 1、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2、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 ??--???有理数大小比较非负性 性质代数意义几何意义 意义绝对值 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 三选(选取单位长度); 四标(标数字)。 3、性质: ①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②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③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第三讲 绝对值 概念图: 1、 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 值,记作|a|.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 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完整word版)部编教材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说明】1.有理数由“符号”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符号问题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忘记的问题.) 2.正数前面的符号可以省略,负数前面的符号不能省略. 3.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4.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正、负数通常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包括:向东与向西;收入与支出;盈利与亏损;(温度)零上与零下;(水位)上升与下降;高于与低于(水平面);(出口)增长与减少……例如:向东走2米,记作:+2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3米. 6.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例如:①图纸上注明一个零件的直径是2.03.030+-Φmm , 表示零件的直径标准是30mm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存在的误差,因此直径可以比30mm 大0.2mm ,也可以比30mm 小0.3mm.即零件的直径在29.7mm~30.2mm 之间都合格.但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就不合格了.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有理数的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有理数0????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0

(掌握分类方法应注意两点:①不重复:即同一事物不能归纳到两个类别中; ②不疏漏:即某一事物不能在所有类别中找不到.) 【说明】1.整数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 2.分数分为正分数、负分数. 1 3.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它可以化成分数.如0.333…= 3 阅读材料:教材95页《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4.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如:π. 5.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 6.最大的负整数是-1,最小的正整数是1。 7.几个常见的概念:非负数:指正数和零;非正数:负数和零; 1.2.2 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说明】1.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①先画一条水平的直线; ②在直线的右边画箭头,表示正方向; ③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表示数0; ④以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原点的左右两边分别标出刻度. 3.数轴的性质: 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关系; ②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③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大,从右往左依次减小。 ④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有2个,一个在原点左边,一个在原点右边,他们互为相反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 《截一个几何体》教学设计 陕西汉中西乡三中白自宝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通过运用z+z智能教育平台制作的课件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2、解决问题: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通过总结,归纳,获得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 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经历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难点:1. 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合理清晰地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2. 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从理论上理解截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可能性,以及七边形的不可能性。 教法指导1、观察猜想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通过观察生活中丰富的图片,联想这些截面图形与实际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几何直觉。2、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3、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采用操作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方法也是适应新课标中所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4、说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和考虑:本节课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利用一个平面对正方体进行切截,从活动中去体会空间几何体与截面的关系,寻找出截面产生的规律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首先利用实物来进行切截活动,学生会在多次的切截中得到一定的截面图形,但无法体会截面的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很难从实物切截活动中寻找出规律。 针对以上利用实物操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观看多媒体课件下的切截活动,让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课件对正方体进行多次的切截,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体会截面产生和变化的整个过程,发现截面产生和变化的规律。在课件设计中利用空间图形的动画,方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导学案 第一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形象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4.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了解棱柱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某些特性。 难点:用语言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及对几何体的分类。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一、学习准备 1.在小学学习了的立体图形有 2.长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正方体有____个面,每一个面都是__________ 长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方体的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方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教材:p2—p6第1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二、教材精读 4.写出下列几何体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棱柱的有关概念及其重要特点:(1)棱柱的有关概念: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 (2)棱柱的三个特征:一是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二是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都是形;三是侧面都是形。 (3)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将棱柱分为、、、……;它们的底面分别是、、……。 (4)棱柱中的元素之间的关系:底面多边形的边数n,可确定该棱柱是棱柱,它有个顶点,条棱,其中有条侧棱,有个面,个侧面 实践练习:请你按适当的标准对下列几何体进行分类。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22a a a =+ C .532523a a a =+ D .b a ba b a 222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 A.71058.2?人 B.710258.0?人 C.61058.2?人 D.6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 场 B. 4场 场 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word版)

Unit 1 My name’s Gina. Language Goals: Introduce yourself;Greet people; 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 语言目标:介绍自己;问候他人;询问和告知电话号码 1a Write English words for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 写出图中物品的英文名称。 _____map________ 1b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1-3].听录音,为对话编号。 □A: What’s your name? □A: Good morning! □A: Hi. My name’s Gina. B: Alan. B: I’m Cindy. B: I’m Jenny. Nice to meet you! A: Hello, Alan. I’m Ms Brown. B: Hello, Cindy. I’m Dale. A: Nice to meet you, too. A: Nice to meet you! 1c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above with your partner. Then greet your classmates.练习上面的对话,然后问候你的同学。 2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1—4]. 听对话,为图片编号。

2b Listen again. Circle the names you hear. 再听一遍录音,圈出你听到的名字。 Eric Tom Alice Bob Mike Jack Mary Ms. Miller 2c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两人一组练习下面的对话。 A: Hello! What’s your name A: What’s his name? B: My name’s… B: His name is… A: I’m…A: And what’s her name? B: Nice to meet you! B: Her name is… 2d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分角色表演对话 Linda: Good afternoon! My name’s Linda. Are you Helen? Helen: Yes, I am. Nice to meet you, Linda. Linda: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her name? Helen: She’s Jane. Linda: Is he Jack? Helen: No, he isn’t. His name’s Mike. What’s your name? Alan. /I’m Alan./My name’s Alan. What’s his name? He’s Eric./ His name’s Eric. What’s her name? She’s Mary. / Her name’s Mary.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立体图形 (1)柱体 ①圆柱: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圆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①棱柱:棱柱的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2)锥体 ①圆锥:由两个面围成,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曲面. ①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3)球体:只有一个曲面. 2.图形的构成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棱柱 (1)棱柱的有关概念: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棱柱的特征:①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①棱柱的两个底面形状相同,都是多边形;①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3)棱柱的分类:根据底面多边形的边数,棱柱可以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它们的底面分别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4)棱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n棱柱的底面是n 边形,它有2n个顶点,3n条棱,其中有n条侧棱,有(n+2) 个面,n 个侧面. 4.正方体的展开图 正方体的展开图有如下的11种情形:

5.从三个方向看图形的形状 (1)从正面看;(2)从左面看;(3)从上面看. 6.多边形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有(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了(n-2) 个三角形.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1.有理数 正整数 整数 零 (1)有理数: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负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正分数

(2)有理数 零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2.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正有理数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 3.相反数 (1)概念: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 (2)几何意义: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4.绝对值 (1)概念: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求法: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 5.有理数的加法 (1)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 相加,仍得这个数.

最新数学初一七年级上册电子课本资料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华师大版) 数学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的倒数是_______;相反数是_______。 2、比较大小(用”>”或”<”表示)。 3、用代数式表示:(1)a与b的差的平方:__________________; (2)a的立方的2倍与-1的和: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则代数式=______;若,则代数式 =______。 5、用计算器计算=______。 6、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用上述字母表示的不同线段共有_____条;(2)图中不同射线共有_____条。 7、22.5°=_____°_____′;12°24′=_______°。

8、已知点B在直线AC上,AB=8cm,AC=18cm,P、Q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PQ=______。 9、如图,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______个; (2)有关交通问题的电话有______个。 10、右图是一个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若输入的值为3,的值为时,则输出的结果 为: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1是最小的自然数B.平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1 C.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D.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A.B. C.D. 3、若为有理数,则表示的数是()

A.正数B.非正数C.负数D.非负数 4、下列判断的语句不正确的是() A.若点C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则BA=AC-BC B.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B=AC+BC C.若AC+BC>AB,则点C一定在线段BA外 D.若A、B、C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则A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

5.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倒数是本身的数是 ±1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 a 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 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七)乘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柱,:???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底面是多边形棱体柱体,: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圆面圆锥,:???侧面都是三角形底面是多边形棱锥锥体,:?????????有理数?????---)3,2,1:()3,2,1:( 如负整数如正整数整数)0(零?????----)8.4,3.2,31,21:( 如负分数分数)8.3,3.5,31,21:( 如正分数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丰富的图形世界 ¤1. ¤2.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 和曲面; 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 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 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有理数及其运算 ※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有理数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 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运算法则: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减,仍得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A C P D B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 2 2 a a a =+C .5 3 2 523a a a =+ D .b a ba b a 2 2 2 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A.7 1058.2?人 B.7 10258.0?人 C.6 1058.2?人 D.6 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A.3场 B. 4场 C.5场 D.6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12、1 5 - 的倒数是 5 .数轴上与点 3的距离为2的点是_1或5__________ 13工程队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以缩短路程,这样的理论依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4.当=x -3 时,代数式1-x 与102+x 的值互为相反数 . 15 、若72+-n m b a 与443b a -是同类项,则n m -的值为 9 16 如图,C 、D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P 为CD 的中点, 2=CP ,则=AB _____12__________ 17掷一枚骰子,朝上的数字比5小的可能性 > 朝上的数字是奇数的可能性(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本全部内容

???????????????? --? ????---... 5.351 ... 2.031 21 3 21.0 ... 321.,,负分数:如,,,正分数:如分数,, 负整数:如,,,正整数:如 整数数理有?????????? ???????? ????与有理数的关有 ---画法 ---单位长度 正方向 原点 定义---数轴第一讲 有理数 概念图 1、 像5,1,2,21,…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它们都比0大,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面加“+”号,如+5,+ 2、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10,- 3,…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第二讲 数轴 概念图: 1、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2、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 数互为相反数.

?????????--???有理数大小比较非负性 性质代数意义几何意义意义绝对值1.2.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 三选(选取单位长度); 四标(标数字)。 3、性质: ①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②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③ 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第三讲 绝对值 概念图: 1、 在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 值,记作|a|. 2、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一 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表示为 第四讲 有理数的加法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 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5 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同步讲义(最新版;可直接打印)

第01讲立体图形 课堂导入 找出房间中形状形同的物品,并进行分类,说说你的分类标准,并举一些生活中的其他例子,与同学进行讨论。

柱。 不同点: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棱柱的侧面是由几个平面围成,且每个平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4、 点线面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典例分析 例1.下列图形属于柱体的有( )个,棱柱有( )个 常见的立体图形

A.2B.3C.4D.5 例2.如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 ) A.B.C. D.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B.有9条棱的棱柱的底面一定是三角形 C.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是棱柱D.柱体的上、下两底面可以大小不一样 例4.圆柱是由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得到的,那么下列如图是以下四个图中的哪一个绕着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 ) A.B.C.D. 例5.将下列选项中的平面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得到如图所示立体图形( ) A.B.C.D. 例6.下面关于五棱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15条棱B.有10个顶点C.有15个顶点D.有7个面

举一反三 1.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柱的有( )个 A.3 B.4C.5D.6 2.一个棱柱有12个面,30条棱,则它的顶点个数为( ) A.10B.12C.15D.20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 A.2个B.3个C.4个D.5个 4.下图中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可得到的几何体是( ) A.B.C.D. 5.下列说法:①一点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条线段;②一条线段在平面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一个三角形在空间内运动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三棱柱;④一个圆形在空间内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球体.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教材 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和图形认识初步四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有理数19课时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8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8课时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16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想反数、绝对值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在本章,有理数加法和乘法都是在介绍运算法则——着重是符号法则的基础上,进行基本运算,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引入运算律;减法和除法则是着重介绍如何向加法与乘法转化,从而利用加法与乘法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进行运算;本章的难点是对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特别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学生能认识到运算法则有一定的合理性就可以了,重要的是用法则进行运算,并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问题。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加减运算等。在本章引言中,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等概念和法则提供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这些概念和运算是实际的需要。本章的合并同类项是重点也是难点,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知识基础,整式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要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简化;最后要使学生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对于本章的重点、难点,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讨论始终是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教科书首先从一个行程问题的实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