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与景深的概念

景别与景深的概念
景别与景深的概念

景别与景深的概念

景别:一般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

大远景:人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极小,机位较远,环境占主要地位.一般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给人气势磅礴,

严峻,宏伟的感受.往往在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产生强烈艺术感染力上发挥作用.一般不适用于表现横向动感

的效果,因为主体物在这样广阔的空间其运动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这一景别在一部电影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多。

远景:比起大远景,人在画面中位置明显了些,重要了些,但仍处于较远的位置。它适合展示事件发生

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展示事件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

全景:可清楚地看到人的全身。它适合表现人物全身形体运动(步行、跳舞、攀登等)表现事件的全貌,交待时间、地点和时代特征等,并有利于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中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的部分叫中景,常常用于叙事性的描写,因为这种镜头即可看清楚人物半身动作,也可看到所处环境细部。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它接近人眼在通常情况下观察事物的距离和视野范围,所以在一部影片中所占比重较大。

近景:腰部以上的人像为近景,这种镜头既能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又可看到半身的动作和手势,使观众对角色产生一种交流感,产生置身事件之中的感受,不像全景、中景表现得那样客观。近景常用于表现某景的局部。

特写:肩部以上的人物为特写。它把人或物完全从环境中推出来,让观众更集中,更强烈地去感受角色的面部表情和内在情绪,突出特定人物的情绪,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大特写:表现人物面部局部,如一双眼睛、一颗钮扣等。这种画面用得恰当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镜头切换。

景深:景深指被摄景物能产发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的距离。

当镜头聚集于被摄景物中的某一点可清晰成像。在这一点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种距离大,称为景深大;这种距离小,称为景深小。

交待环境:拍摄一般全景、远景和中景人们多会用大景深,使场景前后都很清晰,以交待全貌。

交待人物关系:通过景深聚集变化来阐述前景和后景人物关系。

表示主观视线:可用小景深来表现某人视线转移的效果。若某病人从昏迷中清醒,便可拍摄一组焦点模糊

渐变为清晰的画面。

比如,一人带有情感地关注某人的主观镜头,其对周围的环境视而不见。景深同镜头的运动配合可以共同

传达这一情感。

强调主体、重点或细节:利用小景深在繁杂的环境中突出被摄体,强调事件的某一重点或细节。

调动观者视觉中心的转移:观众的视线随画面的焦点自然转移,构图也显得十分生动活泼。创造特写情绪:如,表现梦境、神奇、虚幻的感觉,也可采用小景深的画面造型,采用小景深还可以使环境虚化,创造出神奇虚幻感觉。

景别

第一节电视景别的作用及其分类 一、景别——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二、景别的分类: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5) 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种是:以不同景别所具有的结构方式为标准,凡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事物或一个相互紧密联系的事物的整体画面为全景画面。 一种是:以成年人身体标准为尺度,以表现或截取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 景别的作用: 1、景别的变化带来了视点的变化,它能满足观众从不同的视距不同的视角观看景物的心理要求。 2、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表现被摄主体的范围发生变化,它使画面在再现或表现被摄对象时具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3、景别的变化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变化因素之一。影响节目节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景别的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点 4、两极景别对被摄景物和物体超距离,超比例的表现具有某种移情作用。所谓两极景别——大远景和大特写 第二节远景(抒情) 一、远景——表现开阔场面空间的画面,它是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二、远景画面的功用 1、远景画面呈现的视野开阔,包容的景物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可以同时提供较多的视觉信息,注重对景物和事件的宏观表现。 2、远景画面视野开阔,场面壮观,对事件和景物有一种量的冲击和震撼。量,一是事物数目的量,二是空间范围上的量。 3、以景物为主体的远景画面具有借景抒情的意味。 4、远景不仅可以写景,而且也是写人的景别。 5、片子中多用远景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 三、拍摄远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拍摄远景画面要有一定的长度。

2 、拍摄时以追求画面的总体效果为主,构图时从大处着眼,重点处理好景物在画面中所呈现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3、远景画面的构图时要经营好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并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4 、镜头运动速度一般放慢,要平稳、均匀。 5 、多选逆光、侧逆光且注意选择前景。 总结: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 一般重在“取势”,不细琢细节。在远景画面中,不注重人物的 远景除了表现规模、气氛、气势之外,还可以表现一定的意境。远景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时间要长些。一般不少于10秒。 第三节全景(交代) 一、全景——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二、全景画面的功能 1、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表现一物体的完整形象)使观众对所表现的事物和场景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2、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 3、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揭示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状态。 4、表现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 5、在一组蒙太奇镜头组接中,全景画面具有某种定位作用。 三、拍摄全景画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 2、由于全景画面集纳的造型表现元素最多,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3、全景画面往往是该场景的拍摄总角度,全景镜头要先拍。 总结: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

什么是相机景深

相机景深: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通俗来讲,景深就是被摄主体背景或前景的清晰程度。景深对照片的视觉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了解其原理、掌握其规律,就可以在摄影活动中把景深作为一种创作元素加以利用,控制其成像特点以达到某种视觉上的预期效果。

1.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与景深有着密切的关系。同等摄距下,利用光圈调节景深具有比较明显的效果。需减少景深虚化背景时,应采用大光圈乃至镜头绝对口径即最大光圈:需增加景深时应选择小光圈乃至最小光圈。即

使在同样摄距,采用同样焦距拍摄同一对象,收小光圈后对景深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果在选择光圈的同时,注意结合利用变焦镜头做焦距和摄距变化等,对景深的利用则更为灵活和科学。 2.利用摄距控制景深

摄距越近景深越短,摄距越远景深越长。拍摄一般场景时,景深大都以米来计算;拍摄特写时,景深往往以厘米来计算:当用微距镜头或者用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微距模式做近摄时,景深常常会以毫米计算。可见摄距越近,景深也越短。在利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前提下,如希望再缩短景深,应在不影响构图前提下缩短摄距,如以较短焦距配合小光圈做微距近摄仍然希望增加景深,可稍微退后延长摄距来增加景深。 3.利用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控制景深

主体与背景的间距近,浅景深效果难以显示:当主体与背景都在无限远处,即使是长焦镜头配合大光圈也难以有效虚化背景。如条件允许,相机应尽可能靠近被摄主体,而被摄主体应尽可能远离背景,如此,虚化背景效果才更明显。有时被摄主体位于较近摄距,而背景处于无限远位置,即使用广角镜头配合大光圈拍摄,也可较有效地虚化背景。

杂草学知识要点

《杂草学》知识概要 绪论 杂草:在人工生境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杂草的三性:适应性(前提和先决条件)、持续性(核心地位)、危害性(必然结果)【考点】杂草的有益性: 1.杂草的生态环境意义:保持水土,光合作用,富集、清除金属离子 2.可利用价值:药用,作物育种材料,食用价值,畜牧业利用价值 3.科学价值: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好材料,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生理代谢的抑制剂 杂草的危害性: 1.降低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如:毒和毒麦 2.防除成本巨额 3.给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不便 4.是许多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宿主 5.改变人文景观,破坏自然保护区原生植被 6.威胁人畜安全 杂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指植物物种本身的形态、分布、生长繁殖、栖息等方面的特征。强调:人工干扰环境 主要内容:【重点以及考点】 1.杂草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①个体大小的变化②根茎叶形态结构③组织结构 2.杂草生活史的多样性 生活史:物种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全部过程。 ①一年生杂草②二年生杂草③多年生杂草(简单和匍匐) 3.杂草营养方式的多样性 ①光合营养②寄生性(全寄生和半寄生) 寄生性杂草:种子发芽后,经历一段时期的生长,必须依赖于寄主的存在和寄主提供足够有效的养分才能完成生活史全过程的杂草。 4.杂草的适应性 ①抗逆性强②可塑性大③生长势强④杂合性⑤拟态性 5.杂草的繁衍滋生的复杂性和强势性 ①惊人的结实性②种子寿命长③种子的成熟度和萌发时期参差不齐【需补充】 ④繁殖方式多样(有性和无性)⑤子实具有广泛传播的附属结构 Ⅱ.杂草个体及种群生态学 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的学科【非重点】 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群落: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之和 ⅰ.种子休眠 休眠: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发或生长状态。(大部分种类的杂草种子和营养器官都具有) 内因:【重点】

可拓学简介

可拓学简介 “可拓学”是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们创立的新科学。1983年以蔡文发表首篇论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标志着可拓学的创立。可拓学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处理矛盾问题,解决矛盾,“不行变行”、“不是变是”、“不知变可知”、“矛盾变不矛盾”。听起来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科啊!一、矛盾问题 矛盾问题,是指人们要达到的目标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实现的问题。例如,要称一头大象,却只有能称20kg的小称;《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要对付司马懿的10万精兵,却只有5000老弱残兵。有时候,在同一条件下,要实现两个对立的目标,例如,香港的汽车靠左行驶,大陆的汽车靠右行驶,在遵守双方交通规则的条件下,要想把它们联结成一个大系统,又不会撞车,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矛盾非常多,那么这些矛盾有没有规律可循?能不能建立一套理论与方法,去探讨它们,这就是可拓学的出发点。 二、可拓论 可拓论包括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 1、基元理论

基元理论提出了描述事物基本元的“物元”、“事元”和“关系元”,讨论了基元的可拓性和可拓变换规律,研究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可拓模型。提供了描述事物变化与矛盾转化的形式化语言。 (1)物元 定义:把物 N ,特征 c 及关于 c 的量值 v 构成的有序三元组 R=(N,c,v)作为描述物的基本单元,称为一维物元,N,c,v三者称为物元R的三要素,其中c和v构成的二元组M=(c,v)称为物N的特征元。 例如:曹冲称象问题中,R1=(大象A,重量,xkg),R2=(小称B,称量,100kg)。如何用小称B来称大象的重量呢?可以将物元R1经过物元可拓变换转化为R3=(石块,重量,ykg),那么用一个称量仅有100kg的称来称大象的重量的矛盾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简单的例子。 一个事物有许多特征,所以要完整准确描述事物就有了“n维物元”的概念。这里就不细介绍了。 (2)事元 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事,事以事元来描述。 定义:把动词d、动词的特征b及d关于b所取得的量值u构成的有序三元组I=(d,b,u)作为描述事的基本元,称为一维事元。与物元类似,称(b,u)为事元I的特征元。

2010激光原理技术与应用 习题解答

习题I 1、He-Ne 激光器m μλ63.0≈,其谱线半宽度m μλ12 10-≈?,问λλ/?为多少?要使其相干长度达到1000m ,它的单色性λλ/?应是多少? 解:63.01012 -=?λλ λλδτ?= ==2 1v c c L c 相干 = = ?相干 L λ λ λ 2、He-Ne 激光器腔长L=250mm ,两个反射镜的反射率约为98%,其折射率η=1,已知Ne 原子m μλ6328.0=处谱线的MHz F 1500=?ν,问腔内有多少个纵模振荡?光在腔内往返一次其光子寿命约为多少?光谱线的自然加宽ν?约为多少? 解:MHz Hz L c v q 60010625 210328 10=?=??==?η

5 .2=??q F v v s c R L c 8 10 1017.410 3)98.01(25)1(-?=??-=-=τ MHz Hz L c R v c c 24104.2)1(21 7=?=-≈=πτδ 3、设平行平面腔的长度L=1m ,一端为全反镜,另一端反射镜的反射率90.0=γ,求在1500MHz 频率范围内所包含的纵模数目和每个纵模的频带宽度? 解:MHz Hz nL c v q 150105.1100 210328 10=?=??==? 10 150 1500==??q v v L c R v c c )1(21 -≈ =πτδ 4、已知CO 2激光器的波长m μλ60.10=处 光谱线宽度MHz F 150=?ν,问腔长L 为多少时,腔内为单纵模振荡(其中折射率η=1)。

解:L c v v F q η2=?=?, F v c L ?=2 5、Nd 3 —YAG 激光器的m μ06.1波长处光 谱线宽度MHz F 5 1095.1?=?ν,当腔长为10cm 时,腔中有多少个纵模?每个纵模的频带宽度为多少? 解:MHz L c v q 3 10105.110 21032?=??==?η 130 =??q F v v L c R v c c )1(21 -≈ =πτδ 6、某激光器波长m μλ7.0=,其高斯光束束腰光斑半径mm 5.00=ω。 ①求距束腰10cm 、20cm 、100cm 时, 光斑半径)(z ω和波阵面曲率半径)(z R 各为多少? ②根据题意,画出高斯光束参数分布图。

《激光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仅供大家学习参考用

《激光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练习题1 1.解答:设每秒从上能级跃迁到下能级的粒子数为n 。 单个光子的能量:λνε/hc h == 连续功率:εn p = 则,ε/p n = a. 对发射m μλ5000 .0=的光: ) (10514.2100.31063.6105000.01188346 个?=?????= =--hc p n λ b. 对发射MHz 3000=ν的光 )(10028.51030001063.6123634个?=???= = -νh p n 2.解答:νh E E =-12……………………………………………………………………..(a) T E E e n n κ121 2--=……………………………………………………………………….(b) λν/c =…………………………………………………………………………….(c) (1)由(a ),(b )式可得: 11 2==-T h e n n κν (2)由(a ),(b ),(c)式可得: )(1026.6ln 31 2 K n n hc T ?=- =κλ 3.解答: (1) 由玻耳兹曼定律可得 T E E e g n g n κ121 12 2//--=, 且214g g =,20 2110=+n n 代入上式可得: ≈2n 30(个)

(2))(10028.5)(1091228W E E n p -?=-= 4.解答: (1) 由教材(1-43)式可得 31733 634 3/10860.3/) 106000.0(1063.68200018q m s J m s J h q ??=??????=?=---πλπρν自激 (2)9 34 4363107.59210 63.68100.5)106328.0(8q ?=?????==---ππρλνh q 自激 5.解答:(1)红宝石半径cm r 4.0=,长cm L 8=,铬离子浓度318102-?=cm ρ,发射波 长m 6 106943.0-?=λ,巨脉冲宽度ns T 10=?则输出最大能量 )(304.2)(106943.0100.31063.684.0102)(6 8 342 182 J J hc L r E =?????????==--πλπρ 脉冲的平均功率: )(10304.2)(10 10304 .2/89 W W T E p ?=?=?=- (2)自发辐射功率 )(10304.2)(10106943.0)84.0102(100.31063.6) (22 621883422 W W L r hc hcN Q ?=??????????== ---πλτ πρλτ = 自 6.解答:由λν/c =,λλνd c d 2 =及λρνρλd d v =可得 1 1 85 -== kT hc e hc d d λνλλ πλνρρ 7.解答: 由 0) (=ννρd d 可得: 31 =-kT h kT h m m m e e kT h υυυ; 令 x kT h m =υ,则)1(3-=x x e xe ;解得:82.2=x 因此:11 82.2--=kh T m ν 同样可求得: 96.4=kT hc m λ 故c m m 568.0=λν

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

一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 銅峰电子刘根 数码单反相机的全称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为DSLR。数码单反相机专指使用单镜头取景方式对景物进行拍摄的一种照相机,拍摄者使用相机背后的光学取景框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安装在相机前段的镜头所提供的视觉角度的大小进行拍摄。 在单反相机的结构中,作为重要的是照相的反光镜和相机上端圆拱结构内安装的五面镜或五棱镜。拍摄者正是使用这种结构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镜头的影像。由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构造图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拍摄者就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外面的景物。这个过程有点像人们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窗户的大小便是人们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当拍摄者看到自己满意的角度和拍摄内容的时候,既可以按动快门。按动快门的过程就是一个拍摄和成像的过程,术语称为曝光。不管是胶片单反相机还是数码单反相机,曝光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反光镜向上弹起,胶片前面的快门幕帘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投射到感光部件上,使胶片或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曝光。在按下快门的这一瞬间,光学取景器中会出现黑屏的情况(黑屏的时间根据快门的快慢而不同),之后反光镜立即恢复原状,取景器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此时已经完成了一次曝光)。

单反相机的这种构造,决定了镜头在相机的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使用这种相机的最大优势是摄影师在光学取景器中看到的取景范围和感光元件的影像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一致。摄影师使用不同的镜头配置可以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从具有冲击力的7.5mm鱼眼镜头到长达1600mm以上的超级远摄远镜头,都可以安装在同一台相机上,从而拍摄出效果迥异的图片。此外,单反相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旁轴相机的取景视觉差异,使摄影师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取景范围,选择最完美的拍摄角度。

杂草学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概论 1.杂草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包含杂草及其防治两个主体。 杂草是其中的核心,没有杂草就没有杂草的防治。 2.杂草具有三性:适应性、持续性、危害性,此三性概括了杂草不用于一般植物的基本特征。 3.杂草是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其某种植被状态的生境中不断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这种人工植被状态维持的一类植物。简而言之,指能够在人工生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第二章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 4.杂草生物学特性:杂草对人类和生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条件即人工生境长期适应,形成的具有不断延续能力的表现。 5.杂草生活史具有多样性:a一年生:(繁缕、婆婆纳),在一年中完成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死亡的杂草,分为春季一年生和夏季一年生杂草。B二年生或越年生杂草:(野胡萝卜)生活史在跨年度中完成的杂草。C多年生:(简单多年生----蒲公英匍匐多年生)可存活两年以上的杂草。 6.杂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原因:a 抗逆行强---杂草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具体表现为对盐碱、人工干扰、旱涝、极端高低温等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如个体小的杂草生长快、生命周期短、结实率高、繁殖快(繁缕),个体大的杂草,竞争力强,生活周期长,像田旋花,芦苇等多年生杂草。b可逆性大----杂草在多变的人工环境条件下,具有对其个体大小、数量、生长量和结实量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如 和反枝苋的株高可从5cm到300cm不等,结实数既可少至5粒,多至百粒。c 生长势强----杂草中的C4植物比例明显较高,由于C4植物光能利用率高,CO2补偿点和光补偿点低,其饱和点高,蒸腾系数低,而净光合速率高,能更为高效地利用光能,CO2和水合成有机物,从而使杂草的竞争力强于作物。d 杂合性---由于杂草群落的混杂性、种异花授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性,导致一般杂草的基因型均具有杂合性,因此增加了杂草的变异性和增强了抗逆性能。e 拟态性----如稗草与水稻伴生,野燕麦或看麦娘与麦类作物伴生,上述伴生关系中,杂草与作物在形态、生长发育以及对生态因子的需求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很难从作物中将这些杂草分开或清除。杂草的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对作物的拟态性,这些杂草也被称之为伴生杂草。它们给除草,特别是人工除草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一种答案:a 具有多种授粉途径b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实性 c 具有多种传播方式 d 杂草种子具有长寿性 e 出苗持续不一 f 多数杂草具有C4光合途径,生长发育迅速g 具有杂合性h 具有可塑性i 具有生态适应性和抗逆性j 杂草对作物具有拟态性。7.杂草生态学:研究杂草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杂草的群体消长、杂草与杂草、杂草与作物及其他环境因子等的在规律,是杂草科学和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8.杂草休眠的概念与意义,以及诱导杂草种子休眠的外因素。(!)休眠时指有活力的子实或地下营养繁殖器官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休眠可以保证种子在一年中固有的时期萌发出苗,如遇到不利生态因素,则可使子实萌发推迟,从而确保种族的繁衍。(2)休眠的因主要有:一,种子或腋芽或不定芽中含有生长抑制剂。如野燕麦子实的休眠就是由于野燕麦稃片中存在一种休眠素,有些杂草种子中含有脱落酸等。二,果皮或种皮不透水和不透气或机械强度很高。牵牛、菟丝子和野豌豆属杂草的种子种皮透性差。独行菜的种子是由坚韧的种皮紧紧地包住胚,阻碍种子萌发。三,胚发育成熟,有些杂草的种子虽然成熟了,但其胚仍需在种子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才能长成成熟的胚,如蓼属和石竹科的许多杂草即有这种现象。外因主要有:外界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休眠,被称作诱导休眠或强迫休眠。大多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如高和低温、干旱涝渍、除草剂、黑暗和高CO2的比例等所引起,具有使已经解除原生休眠可以萌发的子实体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9.杂草竞争临界期:指当杂草生长存留造成作物产量的损失和无草状态下作物产量增加量相等的天数,是指作物对杂草竞争敏感的时期。 10.杂草群落是指在一定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构成一定杂草种群的有机组合,它的形成、结构、组成、分布直接受农田生态环境因子的制约和影响,研究其在关系,是杂草群落生态的主要容,也为杂草的生态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11个方面:(1)土壤类型不同土壤类型、其优势杂草种类不同。亚热带地区的水稻土,常是看麦娘发生的主要土壤,而旱地土壤则以猪殃殃、野燕麦为优势种,灰潮土以卷耳和波斯婆婆纳为优势种。(2)地形地貌南部农田杂草调查显示:山顶和半山坡为野燕麦和猪殃殃为优势杂草群落,山谷洼地以春麦娘和牛繁缕为优势种。(3)土壤肥力如N 含量高时,马齿苋、刺苋、藜等喜氮杂草生长繁茂,P缺乏时,反枝苋会消失。(4)轮作和种植制度稻麦连作时,麦田多以看麦娘为优势种,野燕麦难以生存;稻棉轮作时,稗、马唐、狗尾草为优势种。(5)土壤水分如猪殃殃。野燕麦

可拓学基础学习知识原理与应用

?可拓学原理与应用 主讲:陈云山 ?第一章新学科——可拓学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从山寨手机到创意的革命 ?创意革命的未来和可拓学的归宿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研究的对象是矛盾问题,探讨按照一定的程序生成开拓创新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可拓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拓展的,通过各种变换的方法,能够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测验你的开拓商 ?下面10道题可测验你的可拓商(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如果只能找到2道题的较优解,可拓商较低;你如果能找到4道题的较优解,可拓商一般; 你如果能找到6道题的较优解,可拓商较高;你如果能找到8道以上题的较优解,可拓商很高。 ?测验你的可拓商 ?问题1由于有紧急公务,你要当天从上海赶回广州,但买不到当日上海至广州的机票,怎么办? ?问题2 张丽是一名教师,她的女儿出国留学,需要人民币40万元。家里只有10万元存款和一套居住的房子,无其他财产。有什么办法能使张丽既有自己的房子住,又有钱供女儿留学? ?测验你的可拓商 ?问题3叙拉古国王要求阿基米德在不损坏皇冠的条件下测出纯金皇冠是否被掺了假。阿基米德的主意是用量筒测量金皇冠和等重的纯金块排开的水的体积是否相同。这个主意为什么是错的呢? ?问题4 你到河边洗脚时,一只鞋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河水又急又混浊,鞋潜到水里就是看不见。你能把鞋找回来吗? ?测验你的可拓商 ?问题5香港的汽车靠左行驶,内地的汽车靠右行驶,要连成一个系统,怎样才能使它们不撞车? ?问题6 安排一个车间的布局时,只剩下1米的位置,却还有一个80厘米

长的变速箱和40厘米长的电机要摆放。怎么办? ?问题7 用六根牙签,你能摆成四个正三角形吗? ?测验你的可拓商 ?问题8在冰天雪地中行军,找不到火种生火做饭,怎么办?你能自己做火种吗? ?问题9 大批的猴子骚扰香山寺,赶也赶不走,和尚不堪其扰,但又不能杀生,你有什么办法吗? ?问题10 人造卫星上用一台发射机怎样发射多种不同领域的数据呢? ?问题与创新 ?问题=目标﹡条件 ?矛盾问题有三类:不相容问题、对立问题和客观矛盾问题 ?可拓学的逻辑细胞是:描述天下万物的物元,描述天下万事的事元,描述关系的关系元,合称为基元 ?基元 ?物元=(物,特征,量值) ?事元=(动作,特征,量值) ?关系元:由关系词、特征和该关系词关于该特征的量值所组成。 ?基元:物元、事元和关系元合称为基元。它把事、物或关系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元的基本性质—可拓展性和共轭性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意都可以用基元的变换和它们的运算式来表示。 ?复杂的物、事和关系可以用物元、事元和关系元的复合形式来表示,叫做复合元。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可拓论:可拓集理论、基元理论和可拓逻辑 ?可拓方法 ?化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 ?处理对立问题的三种方法和转换桥 ?从整体出发,考虑处理复杂问题的关键策略 ?可拓工程 ?研制各个领域中能出点子、想办法的智能系统 ?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管理和决策上的应用研究

摄影的景深原理及计算方法

景深原理及计算 一、在线景深计算器https://www.360docs.net/doc/ad1518554.html,/tools/dofjs.html 二、景深原理及计算 1、焦点(focus) 平行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镜头将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叫做焦点,焦点和镜片光学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过焦点后光线继续以锥状发散开来。

2、弥散圆(Circle of Cnfusion) 又译为:弥散圈、模糊圈等等 在焦点前后,光线从聚集到扩散,点的影象从圆到点(焦点),继而有扩散到圆,这个焦点前面和后面的圆就叫做弥散圆。

如果此圆形足够小,肉眼依然可被视为点的成像。这个可以被接受的最大直径被称为容许弥散圆直径δ (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观赏拍摄的影象是以某种方式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象与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人眼将感觉是清晰的。这时的弥散圆的大小就称为容许弥散圆。 人眼在明视距离(眼睛正前方30厘米)能够分辨的最小的物体的尺寸大约为0.125mm。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时,选用了常用尺寸7吋照片(175×125mm)为依据计算,要求弥散圆只能在0.125mm以内,按此计算得到是图像对角线长度的1/1730左右。所以蔡斯公司制定的标准就是弥散圆直径δ=1/1730 底片对角线长度。 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底片面积都有不同的容许弥散圆直径的要求。各厂家对于35mm照相镜头的容许弥散圆的取值并不统一(前提是画面放大为5×7吋的大小,观察距离为25~30cm)一般取值范围是底片对角线长度的1/1000~1/1500左右。在这里可以看出:景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和弥散圆直径δ的取值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看出:弥散圆直径δ 的取值的大小和镜头生产厂商的技术能力有关。 一般常用的数值是:

杂草的类型

杂草的类型 杂草种类繁多,为便于田问鉴别和杂草防除,常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杂草进行分门别类。杂草分类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按植物系统、生态及生物学特性、生活史和为害作物等分类方法。 (一)按植物系统分类 按植物系统分类即采用植物分类学的经典方法,根据植物的形态及繁殖特性的相似性来判断其在进化上的亲缘关系,并根据这种亲缘关系的远近将某一植物分为不同等级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系统中。这种分类法较为科学、系统和完善。 人多数杂草均属种子植物门的被子植物亚门,只有四叶萍、木贼、问荆等少数杂草属蕨类植物门。 (二)按生物学特性分类 1.异养型杂草 以其他植物为寄主,杂草已部分或全部失去以光合作用自我合成有机养料的能力,而营寄生或半寄生的生活,如菟丝子(图1-1)、列当等。 2.自养型杂草

杂草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养料,根据生活史长短可再分为多年生、二年生和一年生杂草。 (1)多年生杂草营养繁殖能力较发达是多年生杂草的重要特点,因而依据其营养繁殖方式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地下根繁殖型如苣荬莱、大蓟(图1-2)和田旋花等; 地下茎繁殖型如白茅、芦苇、狗牙根(图1-3)、牛毛草、眼子莱、矮慈姑等; 地上茎繁殖型如鳞茎繁殖的小根蒜,匍匐茎繁殖的空心莲子草、双穗雀稗,块茎繁殖的香附子(图1-4)、水莎草、扁秆藨草等。 图1-2 大蓟植株

图1-3 狗牙草地下茎 图1-4 香附子地下块茎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多年生杂草主要以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种子繁殖,如水莎草虽主要靠块茎繁殖,但在秋天也能开花结实,产生种子。 (2)二年生杂草此类杂草需在二年内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如草木樨、小飞莲等在当年秋季萌发至翌年秋季开花结籽,种子至再次年的秋季方可萌发。 (3)一年生杂草此类杂草可在一年内完成其从种子到种予的生活史,根据其生活史特点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各种景别镜头的定义

一、景别镜头 景别 为了让人们在银幕上看到想要看的表现对象不同的距离、不同角度的形态,就产生了镜头的不同景别。景别主要是指摄影机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的远近,而造成画面上形象的大小。景别的大小也同摄影镜头的焦距有关。焦距变动,视距相应发生远近的变化,取景范围也就发生大小的变化。景别的运用是影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为了塑好鲜明的影视形象,要求创作者根据人物的主次、剧情的需要、观众的心理,处理好景别的大小远近。景别的划分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为了使景别的划分有个较统一的尺度,通常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作为划分景别的参照物。如画面中无人物,就按景物与人的比例来参照划分。 1.远景 摄影机远距离拍摄事物的镜头。镜头离拍摄对象比较远,画面就开阔,景深悠远。此种景别,能充分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可以用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创造某种意境。《黄土地》中的远景,人物都处理得很小,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一种受制与无奈。远景中视距最远的景别,称为大远景。它的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辽阔广袤的自然景色,能创造深邃的意境。 2.全景 出现人物全身形象或场景全貌的镜头。此种景别的视野相对小些,既能看清人物又可看清环境,故可以表现人物的整体动作以及人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展示一定空间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它常常用来拍摄人物在会场、。课堂、集市、商场等一定区域范围中的动作,是塑环境中的人或物的主要手段。《牧马人》中用远景展示主人公许灵均选定的生活环境后,用全景描叙了他下放劳动发行的过程。在绿色的摹草原上,牧群在蠕动,一个40岁左右的牧马人仰天躺在草地上听着富有苍凉的敕勒川之歌,使这个已生活了20年的主人公更富有造型性,表现力。 3.中景 显示人物膝盖以上部分形象的镜头。此种景别的人物占有空间的比例增大,观众能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并比较清楚地观察到人物的神态表情,从而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绪。在影视作品中是使用较多的基本景别。中景在主要表现人物的同时,也提供人一定的活动范围,如房间的一隅,院落的一角等。一部影视镜头的成功一与否,主要看中景的运用处理。《红樱桃》中许多场景的奥地利精心审慎设计,其中女主人公楚楚坦诚直白自己身世一场最突出。整场戏大多用了中景、大中景来拍摄。开始时楚楚用俄语讲述编造的故事后来,女教师要求她讲实情时,经历坎坷的楚楚再也编不下去,久积心头的悲痛、仇恨、哀怨齐涌心头,她转用母语动情地叙述起身世来。此时创作者用了一个近乎静止的中长镜头把人物难以觉察的细微表情准确鲜明地记录下来。观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和镜头视点合一,在情感上认同,进入,成为身临其境的体验者。

基于AHP和可拓学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

基于AHP和可拓学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 黄志平,苗作华 (XX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XX XX 430081) 摘要 以尾矿库安全事故频发为源头,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安全评价指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将各层指标要素进行两两比较获取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后得到总排序权重;然后运用物元理论,对所选指标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参考文献划分等级标准,并对其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同时选取合适的关联度计算公式;最后将实地获取的指标值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后,运用可拓学公式计算其单因素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获得最终的安全等级。通过层次分析法获取更符合实际的权重使物元理论更加可靠,并充分利用可拓学中的精确特性对该尾矿库进行安全评价,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尾矿库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权重安全等级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ailings Based on AHP And Extenics Theory HUANG Zhi-Ping,MIAO Zuo-Hua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bei,Wuhan,430081,China) Abstract It’s for the source of frequent accidents in tailing. Firstly, it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to select security evaluation indexes and build the index system. Then, making a pairwise parison on the indexes of the layer to get the judgment matrix. It will obtain the weighs of the total sort when the matrix passes the consistency check. Secondly, making use of the Matter Element Theory to divided grading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references. Then, making dimensionless standardization on it and choosing the right formulas of correlation at the same time. Finally, dimensionless normalize the the index value obtained in the field. After that, calculating its single factor correlation and prehensive correlation degree by using extenics to get the ultimate level of security. It gets the more realistic weighs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make the Matter Element Theory more reliable and makes full use of precise characteristics among the Extenics Theory to make safety evaluation on the tailing. it gets the security level of the tailing and provides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rs. Keywords Tail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Extenics Theory, Weighs, Security Level. 尾矿库,在采矿工程中也叫尾矿场或尾矿池,在矿山生产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是其附属中最为重要的设施之一。尾矿库的功能大致相同,是把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尾矿或者其他废渣堆放起来的场所。近年来,随着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大量开采,导致尾矿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尾矿库达13000余座,其中80%都处于生产运行状态[1]。然而,尾矿库大多距离矿区交通和居民生活区比较近,一旦其发生溃坝或者其他灾害事故,将会对采矿生产工艺、矿产企业经济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

可拓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可拓学的原理与应用 主讲:陈云山 第一章新学科——可拓学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从山寨手机到创意的革命 ?创意革命的未来和可拓学的归宿 可拓学是干什么的 ?可拓学研究的对象是矛盾问题,探讨按照一定的程序生成开拓创新和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可拓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拓展的,通过各种变换的方法,能够找到解决矛盾问题的创意 问题与创新 ?问题=目标﹡条件 ?矛盾问题有三类:不相容问题、对立问题和客观矛盾问题 ?可拓学的逻辑细胞是:描述天下万物的物元,描述天下万事的事元,描述关系的关系元,合称为基元

基元 ?物元=(物,特征,量值) ?事元=(动作,特征,量值) ?关系元:由关系词、特征和该关系词关于该特征的量值所组成。 ?基元:物元、事元和关系元合称为基元。它把事、物或关系的质和量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元的基本性质—可拓展性和共轭性是创新的基础。一切创意都可以用基元的变换和它们的运算式来表示。 ?复杂的物、事和关系可以用物元、事元和关系元的复合形式来表示,叫做复合元。 可拓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 ?可拓论:可拓集理论、基元理论和可拓逻辑 ?可拓方法 ?化不相容问题为相容问题的创意生成方法 ?处理对立问题的三种方法和转换桥 ?从整体出发,考虑处理复杂问题的关键策略 ?可拓工程 ?研制各个领域中能出点子、想办法的智能系统 ?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在管理和决策上的应用研究 ?检测和控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可拓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可拓学是一门哲学、数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学科,一门以解决矛盾问题为目标的新的横断学科。有矛盾问题存在的地方,就有可拓学的用武之地。它在各门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中应用的成效,不在于发现新的实验事实,而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思想和方法。 从山寨手机到创意的革命 ?经济领域的山寨革命好蓝海战略 ?网络经济和网络战争 ?非军事战争和军事战争 ?超限战好处理不相容问题 ?政治智慧和处理对立问题 ?不对称创新与创意的革命 创意革命的未来和可拓学的归宿 ?可拓策略生成引擎和可拓策略生成网站

景深与景浅

景深就是对好焦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物体和背景同样清晰,称之为景深深 物体是清晰的,而背景很模糊,称之为景深浅。 调节景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光圈大小。把光圈弄大,景深会变浅,反之亦然。当然光圈变大,快门速度也相应变快,光圈便小,快门速度则变慢。这样在同一个曝光强度下,我们可以得到景深不同的照片。影响景深深度的不止是光圈一个因素。拍摄距离近,景深会变浅,拍摄距离远,则相反,焦距长(长焦),景深会变浅,焦距短(广角),则相反,所以使用广角镜头进行拍摄时,很容易对整幅图像对焦,而使用长焦镜头时,因为景深较浅,拍摄时需要注意。还有,以对好焦的点为基准,离它近的点比远的点景深深。光圈数,也叫F数。影像(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的照度除了与景物本身的亮度和像的防大(或缩小)倍率有关系,还与镜头光圈的直径D的平方成正比;与镜头的焦距F成反比,D/F的值称之为镜头“相对通光孔径”,为方便把相对通光孔径的倒数F/D.该比值越小,则光圈越大,在单位时间内的通光量越大。 景深与光圈,焦距的关系可以归纳如下: 光圈与景深:光圈增大,景深就越小。例如,在同等光圈下,300mm的景深要比125mm的景深要浅。 焦距与景深:焦距增大,景深就越小。例如,同等焦距下,F1.0的光圈指数要大于F22。F1.0的景深要比F22的要浅。 物距与景深:物距增大,景深也怎大。 一张照片上,焦点处是最清楚的,离开焦点往前或着往后一段距离相对也是清楚的,这段距离就是景深了。以上三个应素都是综合作用的,如果你想获得最大的景深,那就用“超焦距”吧:在光圈和焦距一定的情况下,把焦点放到景深的近界上。比如景深的范围是A到B 焦点是C 相机到A点的距离是D,A离相机近,B离相机远。此时焦距和光圈不变,把焦点放到A点上,那景深就扩大成D/2到B 。 回答:2006-06-12 23:14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感谢。

杂草分类

禾本科杂草 禾本科杂草是水田和旱田的主要杂草,胚有一个子叶(种子叶),通常叶片窄、长、叶脉平行,无叶柄,叶鞘开张,有叶舌,茎圆或扁平,有节、节间中空。] 这类杂草有一年生和多年生。种子粒较大的在土壤中发芽深度可达5厘米以上,土表处理除草剂难以防除,如野黍、双穗雀稗等;种子粒较小的,土中发芽深度仅为1-2厘米,用土表处理除草剂防除效果好,如稗草、狗尾草等。麦田禾本科杂草主要有:野燕麦、雀麦、节节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稗草、早熟禾、狗尾巴草等。草坪禾本科杂草是马唐、牛筋草、两耳草、狗尾草、白矛草、雀麦等。 阔叶杂草 又称双子叶杂草,胚有两片子叶,草本或木本,叶脉网状,叶片宽,有叶柄。鸭跖草虽为单子叶杂草,人们习惯把它划为阔叶杂草。根据它的生命长短可分为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是种子繁殖,在土壤中的发芽深度为0-5厘米;除草剂防除时,浅层土中的发芽杂草可有效的防除,如藜、苋、荠、野西瓜苗等;对深土层中发芽的杂草,由于种子在药层以下,应用土表处理除草剂难以防除,如苍耳、鸭跖草、苘麻等 一年生杂草: 在生活史中只开花结实一次,种子繁殖,整个生命周期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大田中最常见的杂草是一年生的,分为夏季一年生和冬季一年生两类。夏季一年生杂草在春季发芽,夏季是主要发育阶段,秋季成熟后死亡。它们的种子在土壤中维持休眠状态到次年春季,如藜、稗草、马唐、苋、苍耳等杂草。冬季一年生杂草在秋季或冬季发芽,种子一般在翌年春季或早夏植物死亡前成熟。种子常常在土壤中保持休眠状态越夏,如繁缕、雀麦、麦仙翁等杂草。 两年生杂草: 需要度过两个完整的夏季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寿命超过一年但不超过二年的杂草。如秋季发芽、出苗,则需生育至第三年才能开花、结实。通常第一年发育庞大的根系,积累营养物质并形成叶簇,次年春季从根颈处抽苔,夏季开花、结实,种子繁殖。飞廉、黄花蒿、益母草等杂草属于该类。 很多植物均为两年生,但是在两年生的植物中,也有一些是一年生(罕两年生)。 多年生杂草: 寿命在二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的杂草。主要特点是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死亡,依靠地下器官越冬,次年春季从地下营养器官又长出新株。此类杂草除能以种子繁殖外,还能利用地下营养器官进行繁殖,而后者是主要的繁殖方式。根据地下营养器官的特点,多年生杂草可以分为根茎杂草、根芽杂草、直根杂草、块茎杂草、球茎杂草、鳞茎杂草等。如车前、狗牙根、香附子、问荆等均为多年生杂草

景别的分类和作用 (2)

景别得分类与作用 由于电影、电视表现得主要对象就是人,因此,划分景别得一般标准就是以成年人身体为标准尺度,以画面表现出人体部位多大范围来划分景别。在没有人物得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得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得依据。△例如:一辆完整得汽车被认为就是全景画面,而一只完整得手表画面则被认为就是特写镜头。 1、远景 远景一般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得画面。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由于人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很小,基本上呈现为一个点状体。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与开阔得场景与场面。远景画面还可分为大远景与远景两类。大远景主要用来表现辽阔、深远得背景与渺茫宏大得自然景观,像莽莽得群山、浩瀚得海洋、无垠得草原等。 远景得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得景物与开阔得视野将观众得视线引向远方,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与立体效果。所以,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得景

物线条透视与影调明暗,避免画面得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远景就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得一种景别。一般表现比较开阔得场景与场面。 作用: ①远景可以提供较多得视觉信息; ②远景呈现出极其开阔得空间与壮观得场面; ③远景以景物为主,借景抒情; ④远景也就是写人得景别; ⑤远景常用于开篇或结尾; 远景画面注重对景物与事件得宏观表现,力求在一个画面内尽可能多地提供景物与事件得空间、规模、气势、场面等方面得整体视觉信息。提供广阔得视觉空间与表现景物得宏观形象就是远景画面得重要任务,讲究“远取其势”。 在电视片中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全景 全景一般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得画面。全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可以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得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与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与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环境对人物有说明、解释、烘托、陪衬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