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7谁是最可爱的人补充习题新人教版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ún朴()èn倒()bāi断()biē闷()fù灭()谦xùn()

2 对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奔流着。(指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

..

B.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

,越觉着打得解恨!”(形容奋勇杀敌的痛快心情)

..

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C.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

..

什么。(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D.朋友,你是否意识

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觉察)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疫情不再死灰复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B.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

D.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4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无论是谁,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B.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C.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

D.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5 作家魏巍在文中写到,“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其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人民解放军

B.中国共产党

C.朝鲜军民

D.人民志愿军

6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7 (语文知识)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词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副词动词形容词形容词助词名词

B.代词副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名词

C.代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助词名词

D.副词副词介词介词副词名词能力练·提素养提分班

8 [2020·某某某某铁一中二模]请参加以“飞扬青春,敢于担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写汉字】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当”字的笔画。

【活动二:发通知】校团委准备于6月3日下午四点,在学校阶梯教室举办主题为“飞扬青春,敢于担当”的演讲活动,要求全校同学参加。下面是小明以校团委的名义拟写的通知,有两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通知

全校同学:

我校将于6月3日下午四点,举办主题为“飞扬青春,敢于担当”的演讲活动,届时

校团委

2020年6月1日修改意见:①

【活动三:做演讲】下面是小明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语境,从备选人物里选择一位,按照画线句仿写一句话。

我们不难发现,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品质、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无数仁人志士身上都体现着这种担当精神。这就是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兼济思想,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气概,。

2020年的春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无数的医护工作者选择逆行。他们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自己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坚实的背影,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守护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备选人物:X仲淹文天祥龚自珍

【活动四:补对联】下面是另一位同学根据上面小明的演讲稿创作的对联,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上联:忆往昔,某某无畏士,A扬赤胆

下联:看今朝,最美B,赴汤蹈火显仁心培优练·通中考满分班

二.阅读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②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③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④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⑤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⑥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⑦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9 第②句中的“重要经历”指的是。

10 文段中“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称谓,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第⑦句用一组排比句从、、、四个方面赞美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感情炽烈,气势豪迈,如江河一泻千里。从本段看,它是针对和说的;从全文看,它又与、、三个典型事例

相互照应,讴歌了志愿军战士高尚的精神品质。

(二)类文阅读

[2020·某某某某中考模拟]阅读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潘圆

①谁是最可爱的人?60多年前魏巍的一部名篇感动了无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藉此镌刻在某某国的历史丰碑上,依然亮丽如昔。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天使。

③他们是不同时期祖国最需要的人,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的人,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他们有不同的外表,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庚子风寒,祸起冬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最前方,在这场直面病毒的较量中,截至2月11日已有3019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确诊病例1716名,6人殉职。不是心里不害怕,而是有责任在肩头,明知前路有风险,越是艰

险越向前。

⑤他们中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国之栋梁,更有许多普普通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中有经历过SARS的老将,也有许多初入行业的新兵。

⑥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说其中那些稚嫩的面孔——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在战“疫”中,他们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苦最累,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在发热门诊,他们有的每天要进行150人次以上的穿刺,持续几小时的操作,腰都直不起来。在重症病房,有的姑娘要把沉重的氧气瓶从一楼拖到十九楼,边拖边落泪。还有的护士在患者身边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

⑦在送医疗队上前线时,看着一XX年轻稚嫩的脸,医院领导湿了眼角,沸腾的热血经得起生与死的考验吗?这群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到底能坚持多久?

⑧有人说他们是勇士,危险面前选择了义无反顾、逆向而行,而他们的回答却简单朴素,“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不上谁上?”“疫情袭来,我们就是底线,我们退了,谁来防守?”护士这个职业从来就被赋予了神圣使命,从他们入行的那一天起,就庄严宣誓,要秉持爱心,忠于职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毕生献给护理事业。这种使命感扎根在护士们的心中,在此次大疫面前,他们充分展现了职业风彩和英雄本色。

⑨有人说他们是天使。但更多的人说,哪有什么天使,只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护士群体的主体是青年,他们很多人是90后,甚至95后。他们青春飞扬,朝气蓬勃,他们有个性,有主见,爱游戏喜追星,但也不缺乏责任担当。大疫袭来,人们发现,孩子已经长大,“过去你们保护我,现在让我保护你”。年轻护士群体的崛起,让人倍感欣慰。“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浙大二院消化内科护士长

为科室4名最年轻的护士写诗作别,“送别你的那刻,你扑上来拥抱。我佯装冷静,内心汹涌。我泪如雨下,却无声。”“用年轻的身躯担负起这个时代的重任……”

⑩他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面对风险,他们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而只是平静地直视你的双眼:职责所在,理所应当。不是不恐惧,不是没有眼泪,但他们不是哭着上战场,而是笑着去战斗。

○11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从来不缺英雄,可爱的人会有许多。在这次大疫面前,医护群体冲在了最前沿,他们为我们抗击病魔,抵御风险。不同的时代孕育不同的英雄。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提灯天使”,这就是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12 文章第①②段提到了哪些历史上最可爱的人?有什么作用?

13 第⑤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14 阅读第⑨段内容,说说年轻的护士群体有怎样的特征。

15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中,作者没有详写钟南山、李兰娟院士,而是重点写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 淳摁掰憋覆逊

2. 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豁亮”在句中是宽敞明亮的意思。

3. 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否定不当,应将句中的“不再”删去;C项,

语序不当,应把“严重”移到“环境污染”之前,并在“严重”后面加“的”;D项,前后搭配不当,“花香”不能聆听,可去掉“花香”,也可改为“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嗅闻着大自然的花香”。

4. 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近五六年来”表示的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5. D

6. (1)抒情、反复(2)描写、比喻(3)记叙、双关(4)议论、对比

7. 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语文知识的能力。“谁”是人称代词。“是”是判断动词。“最”是表示程度的副词。“可爱”是形容词。“的”是结构助词。“人”是名词。故选C。

8. 【活动一】

【活动二】①称呼需顶格写。②需在“举办”前增加地点“在学校阶梯教室”。

【活动三】【示例一】是X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示例二】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成仁决心【示例三】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

【活动四】【示例】A保家卫国B逆行者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的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等。A对的是“赴汤蹈火”,B对的是“无畏士”,所以先判断A是四个字,根据“无畏士”“扬赤胆”的意思,可填写“保家卫国”。“赴汤蹈火”“仁心”更多地体现医生这个职业的职业精神,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可以填“逆行者”。答案不唯一。

9.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0. “我们的战士”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的亲近、喜爱和以之为傲的自豪之感。“兵”则表

达了一些人对志愿军战士的一种冷漠、疏离的情感。

11. 品质意志气质胸怀平凡简单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儿童防空洞里和战士谈话

12. 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在

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作用:说明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引出了文章要歌颂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白衣天使。【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关键语句。从第①段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第②段中的“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天使”可知,这两段提到了“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在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这些最可爱的人。然后再联系文章主旨分析其具体作用。

13. 在内容上点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个体和群体形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中间段,中间段的作用一般为:呼应前文后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为下文做铺垫,补充交代等。第⑤段交代了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的英雄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国之栋梁,同时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医护工作者。

接下来第⑥段中的“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说其中那些稚嫩的面孔——战‘疫’一线的

护士群体”点明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据此分析可知:在内容上点出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个体和群体形象;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14. 青春飞扬,朝气蓬勃,忠于职守,有责任有担当。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

合文中“他们青春飞扬,朝气蓬勃,他们有个性,有主见,爱游戏喜追星,但也不缺乏责任担当”等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15. 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很多人

都知晓,而作者重点写90后,甚至95后的护士群体,是因为他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更有利于突出最可爱的人都是能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的普通人这一主题,便于抒发对他们的赞美之情。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内容的安排。通读全文可知,作者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接着指出“他们是不同时期祖国最需要的人,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的人,是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他们有不同的外表,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由此可知,作者所要歌颂的是“能扛起责任,忠诚担当的普通人”,这些人的事迹还不为大众所知;然后重点写了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最后指出“他们是平凡的勇士,是青年的代表”“我们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的是平凡中的伟大,柔弱中的刚强;

是职业的操守,是信念的坚持,是忘我的勇气”,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而钟南山、李兰娟院士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群体形象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的事迹很多人都知晓,所以作者没有详写。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和各课重点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的 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的思想感情。 《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 歌颂的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最后一课》是段篇小说,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从热爱祖国语言的角度,以小见大,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作者对沦陷了十 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 《木兰诗》是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 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本单元有两个学习重点:一、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二、学习做批注。 《黄河颂》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的黄河形象,领悟黄河所凝聚的伟大精神。通过品味作品语言, 联系时代背景,把握黄河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宏伟的特点,感受蕴含其 中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引导学生学会为作品 中的关键语句、精彩内容做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评价式批注、感想式批 注等多种类型的批注。 《最后一课》教学重点: 理清小说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在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圈画、品读文中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述性语句,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 品味文中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的语句,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揣摩品味文中的关键语句,并注意抓住文中传达着丰富的言外之意的“留白”,反复咀嚼,去填充,去丰富,以深入理解作品。 感悟作品表现重大主题时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巧妙地选取儿童的叙述视角,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的写作特色。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组合滚动练2(含答案)

第二单元 组合滚动练 2 《最后一课》·同步延伸练 延伸关注点:故土,最使人难忘!端木蕻良在课文中用大量具有故乡特色的事物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本文作者借助“冰窗花”,亦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糨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嗞嗞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会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 ①葳蕤(wēiruí):形容枝叶繁盛。 1. 请结合文章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分)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家国情怀7谁是最可爱的人补充习题新人教版

7 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ún朴()èn倒()bāi断()biē闷()fù灭()谦xùn() 2 对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奔流着。(指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A.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 .. B.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 ,越觉着打得解恨!”(形容奋勇杀敌的痛快心情) .. 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C.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 .. 什么。(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D.朋友,你是否意识 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觉察)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疫情不再死灰复燃,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来应对。 B.夜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所售商品种类繁多,吃的喝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 C.近年来,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已经严重造成了环境污染。 D.公园的荷花已经开放,游客身处其中,聆听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感觉特别惬意。 4 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无论是谁,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B.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 C.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 D.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5 作家魏巍在文中写到,“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其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A.人民解放军 B.中国共产党 C.朝鲜军民 D.人民志愿军 6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1)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3)我怎么答对呢?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7 (语文知识)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词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1、综合性学习(12分) 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继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材料二: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1)读过两则材料,你对“家国情怀”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材料三,补写对联。(4分)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有家国情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

第二单元家国情怀(相关金句+范文整理)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一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热点话题【家国情怀】相关金句+范文整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家国情怀”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个人都应努力提升个人的修养,然后才能够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而家庭和谐美满了,那么国家才能够做到秩序井然,天下才能够太平。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一名言金句 01.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02.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03.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 之上。——詹天佑 04.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刘伯坚 05.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06.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孙中山 07.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 灰,我的每一粒灰也还会是爱国的。——季羡林 08.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人生价值/使命感 09.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有了一种精神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热爱 10.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 适用主题:青年担当/使命感/责任感 11.平凡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者说平凡乃是非凡的极限。 适用主题:平凡与伟大者/敬业奉献 12.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坚守本心/无私奉献

13.捧出一颗丹心,献与亿万生灵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执爱祖国/丹心报国 14.惟原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青年使命/心系祖国 15.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 适用主题:有关英雄、爱国激流勇进、时代担当等话题 二人物事例与精彩语段 01.梁思礼 “两弹一星”功臣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1949年,他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效力,而他的同窗好友林桦选择留在美国。几十年后,林桦成了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梁思礼成了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梁的工资只有林的百分之一。 但梁思礼一点不后悔,“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我干的导弹是保卫祖国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父亲梁启超的这句话,梁思礼用一生来铭记和践行。 02.顾方舟 “糖丸爷爷”顾方舟,在研制出第一批小儿麻痹症疫苗时,不惜冒着终生瘫痪的风险亲自试喝。后来需要在儿童身上试验,他又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他是不爱惜自己,不爱惜亲人吗?肯定不是。只因当时小儿麻痹症在国内暴发,已经导致千余名儿童终身残疾,甚至失去生命。临危受命的顾方舟重任在肩,在亿万人民的“大我”和自己家人的“小我”之间,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 03.樊锦诗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从北大毕业的那一天起,就扎根大漠,潜心考古,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为了守护敦煌这块文化瑰宝,她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19年,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有人问她“可有心酸不平?”她的回答是“无怨无悔。”她爱自己的“小家”,也爱祖国这个“大家”,正是浓浓的家国情怀,撑起了樊锦诗的“无怨无悔。” 04.施一公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是蜚声国际的生物学家,身兼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在美国生活优越、前景光明的时候,他毅然回国执教;在清华取得骄人业绩,身居副校长高位的时候,

第二单元单元导语解读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下第二单元单元导语解读 单元导语原文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体验与想象。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单元导语解读 一、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意义、价值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人文主题。共有5篇文章。 《黄河颂》是1939年春,在抗日的烽烟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经冼星海谱曲后,这组歌曲响彻了祖国的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誓死保卫祖国的情感。《老山界》讲述中央红军翻越“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经过,表现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者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随军采访后写下的一篇通讯,主要通过讲述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三件事情,表现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家乡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九一八”事变后东北青年压抑的对乡土的深深眷恋之情,用火一般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木兰诗》通过讲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个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感人的女英雄形象。在刚健明朗的民歌风格中,也传达出了人们对爱国精神的赞美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本单元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使学生更好了解不同时代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为保家卫国奉献一切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很好的教材。 从“语文素养”来说,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从“继续”一词,鲜明表现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学习精读方法”的延续。“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首先来理解“涵泳”一词的意思。这一词出现在陆九渊的《读书》诗:“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在这里“涵泳”已作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法被提出。“涵”是潜入水中,有沉潜之义;“泳”是游于水中,有游泳之义。“涵泳”作为一种读书方法,是指通过仔细阅读、深入领会,使自己沉浸到作品氛围中。第一单元要求阅读时“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那么这一单元就不仅是“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而是要能针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入阅读领会,只有这样才能沉浸到作品氛围中。“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是第一单元的“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延续和发展。两个单元的教学各有侧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

7 《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习题 思考探究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经过 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阅读课文,看看文中叙述了志愿军战士哪些英雄事迹,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参考答案:作者在课文中主要写了三个事例:第一个典型事例是松骨峰战斗,作者着重刻画了志愿军战士的英雄群像,表现了他们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第二个典型事例是志愿军战士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表现了他们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三个典型事例是作者同一位战士的三问三答,刻画了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幸福,甘心吃苦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作者在叙述事件时,既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又不时引用 受访者的话。结合文中相关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第一个事例,作者并没有完全从头至尾地写营长或其他同志说的话,而是把采访所得材料综合起来,将营长的话与作者的叙述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用作者的话叙述描写战斗经过等内容,便于集中笔墨描写壮烈的战斗场面和推动情节发展。引用营长的话(包括转述和直接引用),由目击

者来谈,不但使人感到更真实可信,而且也使文章富于变化,避免了行文的单一和呆板。第二个事例,有作者的叙述描写,也有直接引用马玉祥谈话的内容.前者便于介绍和刻画人物,使文章内容简洁,后者除了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外,更便于表现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第三个事例,直接引用战士对作者所提的三个问题的回答,中间穿插描写战士的音容笑貌、举止神态。这样综合叙述,既便于直接表现战士的幸福观和他们美丽宽广的胸怀及爱国主义精神,又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三、本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不仅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 有些段落更集中运用了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使人读后 引发强烈的共鸣。试着找出这样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并从人称、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体会其抒情效果。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总体教学设计

坚定爱国信念,厚植家国情(统编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 元) 【设计解说】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五篇作品都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爱国爱家, 甘于奉献的情怀。抒情亦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五篇文学作品形式不一,《黄河颂》是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老山界》是一篇生动记叙红军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回忆性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歌颂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的英勇事迹的新闻通讯;《土地的誓言》是一篇对已沦陷十年的关东原野倾注怀念之情的抒情散文;《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民歌,塑造了花木兰替父参军、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形象。五篇课文体裁不同,主题却都表现了我国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还有一项综合性学习任务。 树立和培养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本单元有利于学生感受家国情怀,激发爱国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本单元的整体学习设计思路是: 主题一:读出情感,以声传情。学习朗读技巧,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篇(或片段)的作品,完成所选朗读篇目的朗读设计;并为其选择恰当的配乐,进行配乐朗读。 主题二:把握意向,学习抒情。在整体单元文本中,能辨析文章中使用的抒情方式,比拟《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在意象、抒情方式和情感上的异同,梳理爱国题材文章中表达情感时常借助的意象。 主题三:表达精神,写出真情。尝试用本单元任意一种文学样式,并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我〃眼中的英雄,不少于600字。 【学习过程】主题一:读出情感,以声传情。 (一)学习内容朗读也会表情达意。学习朗读技巧,重视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文意,增强语感,以声传情,以声悟情。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篇(或片段)的作品,完成所选朗读篇目的朗读设计;并为其选择恰当的配乐,进行配乐朗读。 诗歌中大气磅礴的意象、浩大广阔的画面、生动精妙的动词、完整精巧的结构等都在为慷慨激越的情感服务,是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范文。引导学生从整篇文章的角度去品赏、整理这些美点,既提升了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也为学生理解诗歌,与作者情感共鸣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升级批注是本课的重难点。 (二)学习方法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磅礴恢弘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浅显易懂,情绪饱激昂。朗读指导1 .抓住六个''我们7读出自豪、骄傲之情。 2.〃……望……〃,起总领作用,停顿要稍长。后面分句注意重读,如〃掀〃〃奔〃〃劈〃等词语。 3.三个,,啊!黄河!〃虽同是赞颂,但〃摇篮〃一段,这三个字要读的温柔深情;〃巨人〃一段要读出力量,读得坚定;〃一泻万丈〃〃铁的臂膀〃要读出气势,读出激情。 4.〃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句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说明: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在吟咏品味中体验、想象,感受黄河形象。所以,应该遵循下面的顺序来学习: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全诗内容,并且体验想象,深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从阅读方法来看,七下第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导语】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人民,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它是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五篇课文,文章内容不同,体裁各异,有歌颂民族精神、红军精神品质的,也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表现了不同时代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家卫国的的思想感情。这些文章的学习,能唤起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并传承革命精神,懂得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捍卫和平。 【单元目标】 人文素养:感受本单元课文表现的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热爱和平。语文素养: 1、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2、细心揣摩课文的精彩片段和关键词语,学习做批注。 【主题课时】 主题一:了解写作背景,体会家国情怀。(3课时) 主题二:研读精彩段落,学习抒情方式。(2课时) 主题三:揣摩关键语句,学习做批注。(2课时) 主题四:写作学习抒情(1课时) 主题五:天下国家(1课时) 主题一:了解写作背景,体会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 2.了解写作背景,初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写作背景,朗读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教学方法】快速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一切的思想感情都是相同的,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二单元,去感受不同时代的人民的家国情怀。 二、自主阅读,感知文本。 学生快速阅读《黄河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木兰诗》。 1.快速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理解文意。 2.理清思路,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圈点勾画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 三、概括内容,理清条理 1.用一句话概括每篇课文的内容。 2.梳理文章条理,可用原文词句,也可自行概括。 3.学生分享,师生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7 谁是最可爱的人(含答案)

7谁是最可爱的人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衔.着(xián)朝鲜.(xiǎn) 向隅.(yú) 扛.枪(káng) B.憋.闷(biē) 搏.斗(bó) 踹.门(chuǎi) 岱.宗(dài) C.火焰.(yàn) 山冈.(gǎng) 接触.(chù) 胸脯.(pú) D.掐.住(qiā) 事迹.(jì) 扑.灭(pū) 蹲.守(zū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放纵覆灭高粱疲劳 B.谦逊蜂拥掩埋偷袭 C.阻击潮湿脸膛烧毁 D.汹涌资势梨耙蹬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 ....的人物。 B.被警察追捕的小偷,奋不顾身 ....地四处逃窜。 C.志愿军战士的事迹在朝鲜早已家喻户晓 ....了。 D.用生命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 4.对下列句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B.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明确提出“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马玉祥淳朴的气质。)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6题。

①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②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③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地美丽和宽广! 5.选文中“我们的战士”和“兵”这两种对志愿军战士的称谓,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选文中的画线部分从、、、四个方面赞美志愿军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感情炽烈,气势豪迈。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潘圆 ①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无数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光辉形象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依然亮丽如昔。 ②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时代之问,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是“拼命也要为国家甩掉贫油帽子”的王进喜,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是木里森林火灾中浴火前行的消防员,是今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作战的医护人员,是穿越生死线的白衣战士。 ③他们是不同时期祖国最需要的人,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冲锋在前的人,是危急时刻的中流砥柱。他们虽然有不同的职业,但是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那就是扛起责任,忠诚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庚子风寒,祸起冬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最前方,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有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甚至为此献出了生命。他们不是心里不害怕,而是有责任在肩头,明知前路有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 ⑤他们中有钟南山、李兰娟等国之栋梁,更有许多普普通通、我们叫不上名字的医护工作者。他们中有经历过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老将,也有许多初入行业的新兵。 ⑥今天,我们特别想说说其中那些稚嫩的面孔——战“疫”一线的护士群体。在战“疫”中,他们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苦最累,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在发热门诊,他们有的每天要进行150人次以上的穿刺,持续几小时的操作,腰都直不起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的内容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以教材为依据,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目标,贯穿“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理念。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本文真实而生动地记述了在抗美援朝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伟大胸怀。 本节课主要以抗美援朝历史为契机,把理解志愿军战士的崇高品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公而忘私的可贵品质,懂得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捍卫和平。在对志愿军战士家国情怀的理解当中加强党史教育:在党的教育下这种伟大的深厚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思想感情,就是我们战士英勇无畏的最基本的动力。同时指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法,体验抒情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阶段的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础,能通过事例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能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来理解人物形象的精神品质,但在人物形象形成的根源方面往往不去探究,不去多深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导致对人物形象理解不深刻,注入的思想感情也不会深厚,文章的主旨也把握不到位,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人物,现在让学生读来,往往对其注入的情感不会深厚,要想深厚,必

须借助一些感官刺激。针对这些,在注重引导阅读探究的基础上,借助每张PPT上的志愿军战斗图片,借助影像资料,来引导学生重温烽火漫天的朝鲜战场,获得直接情感体验,建立阅读的基础,加深阅读的深刻性。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圈点勾画、摘录和做批注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概括记叙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它们的崇高品质。 2.品读议论、抒情语段,体会多种抒情方式的表达效果。 3.关注事件叙述,理解直述和引述交替运用的作用。 4.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5.通过借助图片、影像资料,重温历史战场,能注入对志愿军战士深厚的情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6.在深刻理解志愿军战士精神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党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圈点勾画、摘录和做批注等方法深入品析文章,概括记叙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理解它们的崇高品质。 难点:品读议论、抒情语段,体会多种抒情方式的表达效果。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句段品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六、教学策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5 黄河颂(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文学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愿意为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一切的思想感情。《黄河颂》是一首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颂歌的形式塑造黄河形象,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老山界》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颂了红军英勇、坚强、乐观的精神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新闻通讯,通过对志愿军战士英雄事迹的叙述,歌颂了他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品质,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倾诉式的语言抒发作者对沦陷了十年的关东原野的怀念、赞美和甘愿为其牺牲一切的决心。《木兰诗》是一首南北朝乐府民歌,诗中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 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习抒情”,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适度抒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并自觉运用于写作,力求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感体验。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则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训练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能用一定的技巧把故事讲得生动感人。同时,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是本次学习活动的重要学习目标。 本单元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让学生“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要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阅读5.黄河颂 1 1.积累生字词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背诵美文 美句。 2.重视朗读训练,以声传情,让学生在反复朗6.老山界2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考试卷(附解析)

2022-2023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字词书写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曾遭风雨的黄河传承着一种精神,叫做中华精神。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侠气,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略,是气势páng bó________的汉赋,是胸怀天下的唐诗宋词与元曲,是大刀与长矛,是京剧与秦腔,是民族的根,是中华万千子民gèn______古的精神家园……浊流宛转中,黄河bǔ______育着万千人民!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哺.育(pǔ)狂澜.(lán)气魄.(pò)污秽.(huì) B.祈.祷(qǐ)炽.痛(chì)机杼.(zhù)亘.古(gèn) C.惩.罚(chéng)谰.语(lán)田垄.(lǒng)默契.(qì) D.金柝.(tuò)军帖.(tiě)蚱.蜢(zà)屏.障(píng)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摇蓝喧闹字帖气势磅礴 B.臂膀崎岖斑澜九曲连环 C.斑驳高粱澎湃高山之颠 D.气概嗥鸣懊悔绝壁断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 ....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B.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他却苦心孤诣 ....地沉迷于游戏,他的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D.中国父母是普遍是“老黄牛”,呕心沥血 ....地培养孩子,有求必应,不图回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些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呢?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的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和转机。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七下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学习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学习精读,把握抒情方式,学习做批注。其中,“把握抒情方式”是精读的关注对象和训练点,“做批注”是精读的方法和外显形式。同样训练“精读”,不同于第一单元侧重关键语段的斟酌品味,第二单元应侧重反复朗读、涵咏品味抒情性句段。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体裁不同,有歌词(现代诗歌)、通讯、散文、乐府民歌,但都是抒情性很强的作品,抒情方式丰富多样,适合通过声音入心入情地朗读感悟。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感,只有通过声音来传达才能与心灵更为切近。春节热播电影《满江红》感动了无数国人,故事情节的悬疑跌宕虽扣人心弦,但最打动人心的是几个“慢节奏”,如瑶琴与张大回顾往昔,张大以往事说服孙均,以及结尾处的全军诵读。艺术的表达形式是相通的,以情动人是文学作品也是电影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全军诵读的场景是电影直接抒情的手法,那么,瑶琴回忆与张大相知过程、张大说服孙均倒戈两个环节则算是叙事抒情的范畴。不同的抒情手法,同样戳人泪点、感人至深。 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单元学习要素,从聚焦共性、比较迁移、读写结合的原则出发,本单元整体教学主题拟定为:诵古今诗文,咏家国情怀。以电影《满江红》的抒情为预热环节,设定学习情境和任务:壮美河山,温暖家园。看我悠悠华夏,凝结出无数宏伟诗篇。班级拟开展“爱我中华”朗诵比赛,请结合第二单元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朗诵脚本。 单元整体教学共分三个课段:第一个课段,品意象,咏叹山河故土;第二个课段,读故事,歌颂民族之花;第三个课段,整合诗文,吟诵可爱家园。前两个课段的教学设计见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第三课段是在单元整体教学规划下的整合教学,是建立在单篇阅读教学基础上的群文阅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致敬家乡爱国人物”宣讲会 ——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的阅读单元,同时又是一个以精读为训练重点、侧重涵泳品味的单元。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选编的五篇课文中既有抒情诗《黄河颂》,叙事诗《木兰诗》,也有散文《老山界》《土地的誓言》,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体多样,各具特色,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适合朗读,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情感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也可以通过文章来抒发。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一篇文章中常常兼用这两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即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情感。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是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则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的方法很多,文章浓厚的抒情色彩,不仅可以在事实的记叙中饱含感情,用修辞手法将情感具体化、形象化,用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暗示情感,用景物描写烘托情感,也可以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集中在几个段落来表达等。这几篇文章均为学习抒情的经典之作,但抒情方式各异。其中《黄河颂》直接抒情,通过黄河表达自己磅礴的爱国激情;《老山界》间接抒情,陆定一以第一人称,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线索,对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进行了叙述,作者将叙事、描写、议论有机交融,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奇特的想象、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谁是最可爱的人》兼有两种抒情方式,既通过事实的记叙,也集中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体现抗美援朝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中的回忆部分作者运用铺陈,画面叠现,镜头特写等方式借景抒情,又在文中直抒胸臆,大声呼告,直接抒发深沉的爱国热情;《木兰诗》这首民歌全诗采用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提示和写作训练《学习抒情》的要求,我们设计了“致敬家乡爱国人物”宣讲会的核心任务。通过“读经典,感情怀”“品抒情,学手法”“写讲稿,表真意”和“讲人物,传精神”四个课段,开展学习与评价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策略,涵泳品味,做好批注,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怀,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各课段之间层层递进,从样例展示、方法指导逐步过渡至自主创作,宣讲展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附答案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测试范围:第5、6课时间:40分钟满分:45分] 一、基础清(30分) 1. 默写。(7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木兰征战多年, 功勋卓著。 (5)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读书,就像是隐身地串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鲜为人知的为国献身的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了黄河勇敢坚强的英雄气pò;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zhì痛的爱国情怀……阅读让我们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变成了享受。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锲.( )而不舍气pò( ) zhì( )痛 (2)“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是( )(2分) A. 新鲜 B. 少 C. 鲜美 D. 鲜明 (3)上面的语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4)把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3. (名著题)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练习。(3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2单元家国情怀【全单元】》精品课堂教学设计

5黄河颂 1.朗读课文,感受黄河的形象与魅力,领悟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揣摩课文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学会做批注。 3.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体会直接抒情的表达效果。 一、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 同学们刚刚所看见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冼星海为《黄河大合唱》谱曲的选段,为何他在看到诗稿时如此激动?为何黄河在一个中国人眼中有如此魅力?也许,读了《黄河颂》一文,你能获得启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创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作者背景: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创作背景:光未然写这首诗歌时,正值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的作家、艺术家开始通过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此为其二。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的图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幅壮阔的历史画卷。 探究:请同学们初步朗读诗歌,并结合历史创作背景,谈谈该如何朗读本篇诗歌。 明确:(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总结:既要读出对黄河热爱赞颂的深情,又要读出黄河奔流的气势。 朗读活动: 1.四人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 2.请两到三名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课堂上朗读,并请全体学生讨论如何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发言者也可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意见。 目标导学二:由朗读到理解,整体感受诗歌内容 一首诗拥有莫大的感染力,也依赖于它文本的语言组织,让我们尝试解析文本语言,深入把握文本内容,感受其感情是如何寄托于全诗的。 1.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