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械制图一直是机械乃至机电类专业中的首选专业基础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标签:机械制图教学问题对策

在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一直是机械乃至机电类专业中的首选专业基础课,它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穿始终,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械制图教学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陈旧。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模型有限,挂图显得比较呆板,一遇到难懂的地方,学生就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学习需要有抽象的思维能力。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学习时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见,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教学手段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了。

2.教学内容有待整合。在传统的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容缺少配合,学生的学习也存在断层。如《机械制图》、《互换性和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是独立开设的,且《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多在第3或第4学期开设,而在机械制图读典型零件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互换性和技术测量》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实践欠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机械制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导致了实践的欠缺。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的生产经历,这就使机械制图的内容显得抽象、枯燥,且不易理解和记忆。但如果能将这部分内容融于实践性教学环境当中,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4.考核方法单一。考试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目前的机械制图考核中,不仅方法比较单一,且理论考试居多,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考查则普遍不足,从而无法较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整合。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机械制图》、《互换性和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三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围绕新的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例如,把公差融合到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中,调整后的课程名称改为《制图CAD》,其教学内容由国家标准的部分基本知识、正投影理论及视图、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等四大部分组成。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强化。例如,可以根据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满足技术制图、读图和机械设计的需要为原则,适当删减图学理论和画法几何的部分内容。

2.转换教学手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教学手段会对机械制图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并达到了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多媒体的突出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同时,它还以计算机为中心,对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获取、编辑、存储和检索,以人类最习惯的方式向使用者传递信息。从而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并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因此,要想使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就有必要采用多媒体来教学。如利用3DSMAX制作的三维动画,就可以任意摆放物体位置,并将物体任意拆开与组合,再配以AutoCAD和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将物体的三视图绘制步骤演示出来,就更利于理解、吸收。

3.注重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机械制图课有较强的实践性,还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因此,可以通过到工厂实习或观看有关录像,了解零件生产的加工常识,使学生对图样形成感性认识。在制图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产中的实际图样让学生进行读图练习,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条件的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拆、装等实际操作,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联系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并由辅助设计部门制图到独立完成一项复杂工程图的绘制,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方法,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考核中,考试内容应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能够真正对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此外,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可以引入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CAD技能鉴定)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以能力为主,改革考核制度,学生学习CAD绘图后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通过者可以免考CAD部分,或以鉴定和CAD考试的高分作为该学生的CAD部分的期末成绩。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针对当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机械制图的教学特点及要求,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同时又能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步入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澄等.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项辉.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02,(5).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绘图水平。《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实习及后续相关专业,识图为主,以绘促识。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对策;问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提高。本文将从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教学对策。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问题,学生水平相差过大,总体素质参差不齐 相当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教学不适应。学生因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立体几何。基础没打好,思维能力差,接受能力差,这部份学生认为教材太深,进度太快,学起来觉得很吃力,感到“吃不了”,甚至有厌学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上课时把基本问题讲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差一点的学生“吃饱”了,布置作业时也把题目分为两种难度,基本题,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做,中等的学生再做加强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转为好的。 2.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的穿插教学学生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 教学上计算机绘图与制图课穿插同步进行,学生对机械制图和CAD的有关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而计算机绘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反复上机操作来熟练掌握各种命令的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发展很快,传统的手工绘图已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算机绘图教学融入了《机械制图》的正常教学中,但因计算机绘图较手工绘图方便快捷,加上学了《AutoCAD》后还要考技能鉴定证书,使学生对手工绘图的兴趣下降,学生过于重视计算机绘图能力而忽略了传统的手工绘图训练,手工绘图的技能正逐渐被削弱、淡化,手工绘图质量严重不合标准。 3.没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没有真正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专家导向’要向‘需求导向’转型”的理念;在教学上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探讨出分层的、体现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面对众多的“后进生”,感到无所适从,只是一味抱怨。 二、《机械制图》教学应该采取的对策 1.归纳总结,循序渐进,对学生摸底考核,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这门课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即为组合体的三视图,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书本上只是笼统地讲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随时归纳总结,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点的三视图是最基础的,我把点归纳为四种情况:①点在空间:其三面投影在三个投影面上。②点在投影面上:其一面投影在一个投影面上,另两面投影在构成该投影面的两坐标轴上。③点在坐标轴上:其二面投影在该坐标轴上重合,另一面投影在坐标原点。④点在坐标原点:其三面投影均在坐标原点。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探讨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探讨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工科基础课程,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在教学中存在 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机械制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思路。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1、理论知识重,实践薄弱。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占据了大部分课程时间,实践应用环节相对较少。学生容易形成“死记硬背,不知所以然”的学习态度,缺乏对机械图样的实际理解和应用 能力。 2、教学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现代需求。 当前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仍以手绘图为主,而在现代工业的生产和开发中,已经全面向CAD、CAM、CAE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发展。此时只讲授手绘图,难以满足现实生产需 要。 二、教改思路探讨 1、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应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图样绘制和设计能力。可以开设小 型课题或实验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机械零件的图样,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逻辑思 考能力。 2、更新教学内容,提高适应性和实用性。 应当将现代设计软件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以适应现代设计需求。 同时,还应以实际生产中的工程实例为例,注重学生对工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制作过 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络教学,采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利用 网络平台进行机械零件绘制实践演示,提供技术指导、分析评估和学习交流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促进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总之,机械制图教学需要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实际操作、理解和应用能力的 培养,同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工业需求,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优势,提高机械 制图教学效果。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械制图一直是机械乃至机电类专业中的首选专业基础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标签:机械制图教学问题对策 在职业教育中,机械制图一直是机械乃至机电类专业中的首选专业基础课,它以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的训练贯穿始终,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械制图教学并不十分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陈旧。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中,使用的教具、模型有限,挂图显得比较呆板,一遇到难懂的地方,学生就想不出它的形状结构。制图是一门抽象、难学的课程,学习需要有抽象的思维能力。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学习时也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并不理想。可见,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教学手段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了。 2.教学内容有待整合。在传统的机械专业课程设置中,各部分之间的内容缺少配合,学生的学习也存在断层。如《机械制图》、《互换性和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是独立开设的,且《互换性和技术测量》多在第3或第4学期开设,而在机械制图读典型零件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互换性和技术测量》中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教学实践欠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机械制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导致了实践的欠缺。由于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的生产经历,这就使机械制图的内容显得抽象、枯燥,且不易理解和记忆。但如果能将这部分内容融于实践性教学环境当中,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 4.考核方法单一。考试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目前的机械制图考核中,不仅方法比较单一,且理论考试居多,对学生制图能力的考查则普遍不足,从而无法较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整合。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机械制图》、《互换性和技术测量》、《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这三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围绕新的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例如,把公差融合到

教学改革条件下的《机械制图》教法浅谈

教学改革条件下的《机械制图》教法浅谈 [摘要]本文从分析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打破传统的教材体制,重新选择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精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条件下的教学要求是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和素质培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由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努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的能力,从而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笔者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经验,得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改革思想,供大家探讨。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水平相差过大,“一刀切”教学陷入困境。目前,中职生源的最大特点是:人数猛增,但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教学不适应。笔者通过对本校2009级机械系的200位学生就现阶段的制图教学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因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几何基础没打好,思维能力差,接受能力差,这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太深,进度太快,学起来觉得很吃力,感到“吃不了”,甚至有厌学的趋势;同时有近1/2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得过且过;极少数学生认为教材较浅,教学进度太慢,感到“吃不饱”。很显然,面对这种情形,以前的“一刀切”教学已不能适用。 2.以教师为中心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始终唱主角,满堂灌,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影响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发展。 3.黑板作图,效率低下,耗费大量时间,教学信息少。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是: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要书写大量的板书,画大量的图,重复劳动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往往无法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二、本着“必须、够用、更新”的原则,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之一。教学内容应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从目前使用的《机械制图》教材来看,内容较全较多,而且多年没有变化,如果在教学上照本宣科,内容自然偏多偏难,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使用这些教材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取舍。 画法几何部分:在“基本几何体”部分,舍去立体表面点、线、面的投影分析,适当增加画图练习;对轴测投影内容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正等轴测图的徒手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研究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及教改思路研究 机械制图是工程类专业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图学等课程的基础和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教学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关系到学生对于机械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对于机械制图教学现状的分析以及可能的教改思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 1. 课程设置 2. 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教学通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通常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通常采用课堂绘图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教学。目前的教学方法大多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材选用 关于机械制图的教材通常以《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等为主,这些教材内容繁杂、难度适中。这些教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知识的深入理解,教材的选用也需要更多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4. 教学评价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绘图作业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量,而且过于侧重记忆和应试能力,难以真实地考察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机械制图教改思路研究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课程设置,可以考虑优化课程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将课程内容细分,针对不同难度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机械制图知识。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可以考虑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课堂互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个性化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作为自己的专业。而在中职教学中,如何进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一、教学诊断的方法和手段 1.教学过程观察法 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表现以及课堂气氛等因素的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效调整教学策略。 2.课后作业检查法 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3.小测验法 小测验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同时,小测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记忆。 二、教学改进策略 1.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对应行业感兴趣并有一定基础,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程度、兴趣、学习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提升。 2.注重实践 机械制图是一门很注重实践的课程,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践来巩固和提高。教师应注重课堂实践的设置,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提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常见故障案例或成功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图的知识,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机械制图的教学方式不应仅限于讲课、演示,应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课堂讨论、 小组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制图的知识。 总之,《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策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 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分类因材施教,提供案例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更加感兴趣和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机械制图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本文将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过时 目前机械制图课程主要以手绘制图为主,而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手绘制图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程设计的需求。课程内容需要更新,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让学生学会使用CAD等设计软件进行绘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缺乏实践性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教学内容需要增加实践性,引入相关的实验和实习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知识。 3. 缺少与工程实际的联系 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往往脱离了工程实际,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往往不能将这些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造成学习的功利性不强。教学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工程实际,增加工程案例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方法。 1. 更新教学内容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过时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让学生了解CAD等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中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能力。也可以引入一些前沿的机械制图技术,如三维建模、虚拟样机等,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2. 增加实践环节 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缺乏实践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可以引入一些实验项目,让学生动手操作,比如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等;也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或工厂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 一、诊断分析 1. 学生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通常在入学时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基础薄弱的情况。学生对制图的相关概念和方法掌握不够牢固,导致他们在后续学习中难以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 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机械制图知识储备,导致教学内容难以展开和解释。教师的知识水平与课程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3. 课程内容单一 部分中职学校的《机械制图》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的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 4. 缺乏实践环节 二、改进措施 1.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可以在课程开始前或者学期初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强化学习。可以组织开展专项的基础知识培训班,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额外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基础水平,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学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机械制图知识水平。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或者专家定期进行讲座或培训,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质量。 在课程内容方面,可以适当的丰富课程内容,引入一些与实际工程案例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制图软件的使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即能熟悉软件操作也能掌握实际应用。 学校可以积极争取相关经费和设备,改善学校的实践环境。可以建立一些与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制图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制图与设计能力的重要基 础课程。机械制图也是机械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中职教育中,《机械制图》 课程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进行浅谈,探讨如何提高教 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课程内容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图形的绘制、制图规范、机械零件的绘制、装配图的编制等方面。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够掌握机械 图形的绘制方法、符号的认识与运用以及机械装配图的绘制技能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 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 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图纸上的信息,并能够正确地表达和理解制图内容。 二、教学方法 在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实践 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 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实地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绘图方法 和技巧。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机械零件的实物测量和绘图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让学生通过视听、 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果,还能够培 养学生使用现代化工具进行制图的能力。 三、课程实践 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课程实践中,学生能够通过 实际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并合理 安排实践环节的内容和任务。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实践任务,如零件绘制、装配图绘制、工程图纸 的设计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掌握制图技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促进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价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兴起,机械制图技术在制造过程中也日益重要。然而,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程体系不够结构化,教学方式单一,与行业需求不符等。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趋势和行业需求,我们需 要进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首先,需要建立更为结构化的课程体系。目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此,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课程,将教学 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三个方面,并对每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划分和规划,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其次,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而随着 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运用虚拟实 验室、数字化制图等现代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还可以借助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 动式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需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 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实践教学。我们可以引入仿真实训、实物制图等实践教学,通过学生 在实践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加强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 个性化的授课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同时,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得到 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出勤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总之,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面、深入地推进。 我们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会得到 进一步的提高,为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林 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04期 摘要: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与绘图水平。《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结合实习及后续相关专业,识图为主,以绘促识。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对策;问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提高。本文将从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教学对策。 一、《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问题,学生水平相差过大,总体素质参差不齐 相当部分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教学不适应。学生因以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立体几何。基础没打好,思维能力差,接受能力差,这部份学生认为教材太深,进度太快,学起来觉得很吃力,感到“吃不了”,甚至有厌学的趋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上课时把基本问题讲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差一点的学生“吃饱”了,布置作业时也把题目分为两种难度,基本题,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做,中等的学生再做加强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转为好的。 2.计算机绘图与传统的手工绘图的穿插教学学生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 教学上计算机绘图与制图课穿插同步进行,学生对机械制图和CAD的有关知识不能很好地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类,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锻炼,而计算机绘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必须反复上机操作来熟练掌握各种命令的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发展很快,传统的手工绘图已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算机绘图教学融入了《机械制图》的正常教学中,但因计算机绘图较手工绘图方便快捷,加上学了《AutoCAD》后还要考技能鉴定证书,使学生对手工绘图的兴趣下降,学生过于重视计算机绘图能力而忽略了传统的手工绘图训练,手工绘图的技能正逐渐被削弱、淡化,手工绘图质量严重不合标准。 3.没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没有真正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专家导向’要向‘需求导向’转型”的理念;在教学上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没有探讨出分层的、体现个性化的、灵活的教学方法,面对众多的“后进生”,感到无所适从,只是一味抱怨。

中专《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5页文档资料

中专《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和今后在工作中合理使用、维护机械设备,以及进行技术革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由于在学习该课程时,既要理论联系实际,又要综合运用《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往往感到这门课难以掌握,因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形成恶性循环。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一些对策。 一、问题分析 (一)学习者的原因 1. 客观原因。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下滑,由于《机械基础》课程在入校的第二学期就开设,这时虽然《机械制图》课程已开设了,但针对这样生源质量的学生来说,要想把《机械制图》学得多好,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机械制图》学得不好,《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有些图就看不懂,势必对本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课程在这时还没有开设,如其中的知识点――轴瓦的材料出现在本课程中,虽然教师在讲课时也予以解释,但毕竟《金属材料》这一门课没学,学生最后还是难以理解,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居然没见过齿轮,所以在学习本课程时确实困难。 2. 主观原因。进入中专的学生大多是被高中招生淘汰下来的,除了自身的文化基础差以外,他们各方面的素养也稍逊一筹,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学习无目的,学习态度不佳,对学习有畏难情绪,遇到困难就打退

堂鼓,所以这类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了。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的原因 1. 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使教师在讲课时纯粹地从理论到理论,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自己也觉得枯燥乏味。再有教师没有注意到授课艺术,如表达艺术差,逻辑思维紊乱,时间安排不当,对于那些控制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他们根本坐不住。因此课堂上说话的现象、睡觉的现象随之而来,教学效果怎样是可想而知的了。 2. 教师没有充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取同一种模式的教学方法,把一个班级几十个不同的学生当成了一种水平的学生来强行灌输知识,强迫学习。实际上是忽略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这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3. 由于教学效果差,教师容易失去信心,进而对学生(特别是其中的差生)的学习采取消极和放任自流的态度,对他们的学习不抱任何成功的期望,这种态度更造成了学生厌而不学,自暴自弃的恶性后果。 4.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通过率,教师不得不适当放松教学要求和考核测评,这种宽进宽出的政策也使得学生放弃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形成一种学好学差一个样,反正考试能过关的错误观念。 二、应对措施 1. 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灵活多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有所转变,特别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制图》是机械工科类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针对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培养符合一线岗位需求的现场工程师为教学目标,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1.引言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能在一线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机械制图是高校工科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界的语言,因此该课程主要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作图能力、作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读懂工程图,还必须能够绘制工程图。机械制图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和做课程设计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所有制图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能适应以后的工作,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改正,提升教学

课程的整体水平,将来更好地培養出更多的能够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通常机械制图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学习,学生没有进入企业参观和到学校实验室实习,基本没有机械方面的常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机械制图课的学时较少但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强,课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做习题,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由高中老师保姆型的管理到大学自主管理的转变需要 3.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制图的改革。传统的作图方法主要是手工作图,而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和作图软件的发展,使得作图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也较好,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机作图的教学,在学生正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比较通用的计算机作图软件(AutoCAD软件),利用上机教学,把基本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零件图形,并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直至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来绘制机械图。 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三维造型软件。通过上机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建模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机械制图课程地位 中职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行业提供高素质的一线操作工人以及专门的编程和绘图人员。只有充分了解机械制图中包含的知识,熟悉一些常用的制图规那么和制图方法,才能够进行实体零件特征分析以及正确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并利用各种绘图软件进行图纸的绘制;只有读懂图纸明白图纸上的各种标注符号的含义,才能够进行零件建模,编制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制造出符合技术要求的产品。因此,学好机械制图可为学生在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开展奠定根底。 机械制图作为数控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高中一年级,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主要为制图常用的原理和方法,以及零件图纸的阅读规那么和方法。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根本制图方法和一些常用注释符号的含义,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学生将机械制图课程知识学习扎实,可以为后续开设CAD/CAM、机械制造、数控编程等课程起到很好的引领和铺垫作用。因此机械制图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领和铺垫作用。与此同时,机械制图课程也是中职学校数控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优势 〔一〕注重能力,培养兴趣 〔二〕理实一体,分层教学 机械制图作为学生入学以后首次接触的专业课之一,其课程特点兼顾理论与实践两种性质。在实践动手方面,绝大局部的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

置的任务,例如:在学习三视图的知识后,教师运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 式让学生对真实的零件進行测量并按一定的比例进行零件三视图的绘制, 即使是平时上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此环节也会有很高的参号性,学 生对于理论知识能够很好地实践运用;理论学习方面,教师利用一些多媒 体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物体三 视图投影过程中,利用图片、动画以及实物模型等进行授课,通过动画演 示以及实物模型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按照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将学生分成 不同层组,教师针对不同的层组来进行作业布置以及课后辅导,提高学生 学习的参与程度,进而提高机械制图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分组学习,重点培养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课程知识难度也会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热 情和学习态度都会随之下降,教师的授课难度就会上升,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会有意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 小组都会挑选一名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负责人,学习小组采用“学—帮—带”的形式进行学习。组内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进行一 对一的帮扶,学习成绩较好的小组来帮助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小组,使课 堂气氛更加活泼,以便于实现课堂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交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为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保障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将重点培养一些优秀的学生,采用“导师制” 的方式,将这些学生下放到各学习小组,帮助本组内的学生解决学习上遇 到的困难,并且对于组内遇到的学习问题采用等级上报制度,组内问题先 由组内“导师”解决,如“导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最后教 师根据全体学生共同出现的问题或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进行集中讲解。

浅析高职教育“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构建策略

浅析高职教育“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构建策略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机械制图"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 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制图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停留在二维图纸上,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于 立体化图形的理解和实践需求。构建一套立体化的教材对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 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理念,构建更加立体化、生动 形象的教材,以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如何构建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 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旨在针对高职教育中的“机械制图”课程,探讨构建立体化教材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 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而机械制图作为重要的 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二维制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 立体化教材的构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通过对高职教育中机械制图的地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 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将提出构建立体化教 材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对制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本研究将深入挖掘立体化教材的优势和不足,为 今后的教材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也将对未来机械制图教育的 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 导。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 业的发展。 2. 正文 2.1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机械制图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机械制图是机械工 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习机械设计、加工制造等专业知识的重 要基础。通过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机械零件的绘制方法、图样标注、尺寸标注等技能,为日后从事机械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作 奠定坚实基础。 在高职教育中,机械制图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 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上的理论 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绘图技能和分析能力,为 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浅析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难点与存在问题

浅析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难点与存在问题 作者:麻心慧 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20期 摘要: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的课程一直是中职学校教学任务的重点和难点,这门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高低以及职业素养。然而,从我国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都有待提高。而这门课程由于相较其他课程来说难度较大,更容易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受限、中职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热情不高的结果。因此本文将针对机械制图中的教学难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难点;存在问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中专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能力和素质。机械制图所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是学习其它课程之前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直接影响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然而,由于目前中专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下降,学生的素质素养普遍较低的现状,机械制图的教学愈加难以开展,教学质量逐渐下滑,无法达到实际想要的教育效果,培养不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而造成这种现状是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本文将从多方面讨论机械制图的教学难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1]。 一、中职学校机械制图的教学难点与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于机械行业的学习并非是真正的热爱,大多都是迫于无奈或抱着随便学学的心态来学习机械制图这一课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职学生没有对机械行业强烈的热爱和兴趣,也就学不好机械制图。除此之外,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关于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是必须掌握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然而,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这些基础几何知识的了解很少,所掌握的知识并不足以应用在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 2、机械制图教学模式陈旧,学生自主思考意识薄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育教学模式存在较大问题,教学方式比较落后陈旧。在课堂上仍然较多的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老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一现状容易导致课堂枯燥无味使学生学习机械制图成了被迫性的学习,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容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针对机械制图这门课,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和课后成绩评定两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了参考。 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 机械制图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它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接触到的首门专业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成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从事零件设计、零件加工的能力。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依靠老师的讲授进行学习,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其次,许多机械制图老师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够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根据二维图想象空间结构的时候遇到困难,从而学习更加困难。 因此,改革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关键点。 1 强调课程的重要性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被安排在大一的第一学期,周期为一学年。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首门专业课。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较,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较为紧密的课程。如何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激发学习兴趣呢?首先应该强调制图课在整个专业课体系中的地位。绘图和识图能力是工科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工程师之间的语言,鼓励学生站在未来工作的角度上用工程师的视野来看待课程的学习。学好制图课不仅可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还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铺垫。通过举例高年级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出现的诸如粗细线不分,尺寸标注不完整,剖面与断面混淆等错误,让学生认识到扎扎实实学好绘图理论知识,练好手工绘图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其次,带领学生深入到车间生产第一线,让其与车间技术员和工人师傅面对面交流,了解怎么绘图、怎么识图,从而亲身感受到学好制图课的重要性。最后,避免学生进入电脑绘图可以取代手工绘图的误区。制图课培养学生三种绘图能力:徒手绘图、尺规作图和计算机绘图。虽然现在实际生产中大都采用计算机绘图,但是也应该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绘图只是绘图知识的应用。如果手工绘图没学好,那么无论绘图软件操作的多么熟练也不可能绘制出漂亮的工程图样。手工绘图是计算机绘图无法替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