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

《饲料添加剂凝结芽孢杆菌》

《饲料添加剂凝结芽孢杆菌》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允许使用的微生物种类有34种,其中就包括凝结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的用途作为“动物保健促长剂”使用。适用范围肉用仔鸡和生长育肥猪,说明其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对环境的影响已通过了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评审,并得到农业部批准。美国FDA也已认为“普遍认为安全”的杆菌类。且该芽孢杆菌在人类及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热点,且效果显著。 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属于硬(或厚)壁菌门、芽孢杆菌纲、芽孢杆菌目、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关于凝结芽孢杆菌的最早记录见于Hammer B.W.在1915年发表的论文,Hammer从酸败的罐头牛奶中分离出该菌,并描述为新种。 乳酸菌是益生菌的一个大类,其中以乳杆菌、双歧杆菌最为大众熟知,但是乳杆菌、双歧杆菌的抗胃酸、抗胆盐和抗高温能力差,所以在功效发挥上很受限制。凝结芽孢杆菌也是乳酸菌的一种,其具备芽孢菌和乳酸菌的双重特性,既可以生成芽孢又可以产生大量L-乳酸。一般乳酸菌不耐热,温度60℃几乎不能存活,而凝结芽孢杆菌可产孢因而耐热性好(75℃高温下,粪肠球

菌、嗜酸乳杆菌等乳酸菌已经不能存活,而凝结芽孢杆菌依然存活,也就是说它比一般乳酸菌抗逆性强,又比一般芽孢菌的益生特性优良,被称为传统乳酸菌的换代产品,近年来成为益生菌研究中的热点。 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TBC169能够分泌抗菌凝固素,有效抑制肠道内出血性大肠杆菌、痢疾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同时能促进双歧杆菌的协同增殖,从而快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基于该功能,凝结芽孢杆菌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伪膜性肠炎等消化道细菌感染疾病都有很好疗效。 凝结芽孢杆菌细胞表明有保水功能,能够锁住肠管中的水分,使粪便保持湿润;同时,凝结芽孢杆菌代谢产生乳酸,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恢复肠动力。 凝结芽孢杆菌TBC169能分泌产生40多种酶,与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的代谢及某些特定功能相关。另外,其可以通过减少产道有害菌、促进粪便排出等途径减少毒素累积,从而解除肠毒素对肠道的毒害作用,恢复肠道消化酶的正常分泌,促进食物在肠道内的分解。 研究发现,凝结芽孢杆菌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发的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能显著地缩小溃疡面积,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明显的抗炎治疗作用。因此,对慢性肠炎等肠道炎症性

细胞筛选 个人整理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 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制成 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 1.5×104个),然后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 2, 4, 6, 8, 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 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

致所有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 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 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 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平皿内。

益生菌的筛选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cacy of MS -222and benzocaine as anaesthetics under simulated transport conditions of a tropical ornamental fish Puntius filamento -sus (Valenciennes [J].Aquaculture research, 2010,41(2:309-314 [17]刘长琳, 何力, 陈四清, 等. 鱼类麻醉研究综述[J].渔业现代化, 2007,34(5:21-25 [18]Kiessling A,Johansson D,Zahl I H, et al. Pharmacokinetics,plasma cortisol and effectiveness of benzocaine,MS -222and isoeugenol measured in individual dorsal aorta -cannulated Atlantic salmon (Salmo salar following bath administration[J].Aquaculture,2009, 286(3/4:301-308 [19]Tang S,Thorarensen H,Brauner C J,et al. Modeling the accumulation of CO 2during high density,re-circulating transport of adult Atlantic salmon,Salmo salar,from observations aboard a sea -going commer -cial live-haul vessel[J].Aquaculture,2009,296(1/2:288-292[20]Velisek J,Svobodova Z,Piackova V. Effects of clove oil anaesthesia o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Acta Veterinaria Brno, 2005(74:139-146 [21]Park M O,Im S Y,Seol D W,et al. Efficacy and physiological re - sponses of rock bream, Oplegnathus fasciatus to anesthetization with clove oil[J].Aquaculture, 2009,287(3/4:427-430 [22]Iversen M,Eliassen R A. The Effect of AQUI -S -(R Sedation on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实验十、土壤中芽孢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培养基配制及样品采集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菌种选育技术中从自然界中采样的技术,掌握芽孢杆菌筛选的特异性培养基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自然界含菌样品极其丰富,土壤、水、空气、枯枝烂叶、植物病株、烂水果等都含有众多微生物,种类数量十分可观。但总体来讲土壤样品的含菌量最多,土壤由于具备了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空气和水分,是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从土壤中几乎可以分离到任何所需的菌株,空气、水中的微生物也都来源于土壤,所以土壤样品往往是首选的采集目标。但各种微生物由于生理特性不同,在土壤中的分布也随着地理条件、养分、水分、土质、季节而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在分离菌株前要根据分离筛选的目的,到相应的环境和地区去采集样品。 三实验材料 1. 采样器具:灭菌的牛皮纸袋、小铲刀(或不锈钢勺)、温度计、pH试纸、 记号笔等。 2. 筛选培养基:肉汤琼脂培养基 四、操作步骤 1. 采样: 用取样铲,将表层5cm左右的浮土除去,取5~25cm处的土样10~25g,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内扎好,或事先灭菌处理的牛皮纸袋、玻璃器皿内。北方的干燥土壤,可在10~30cm处取样。给牛皮纸袋编号并记录地点、土壤质地、植被名称、时间及其他环境条件。一般样品取回后应马上分离,以免微生物死亡。 (注意:一般耕作土、菜园土和近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营养充足,且土壤成团粒结构,通气饱水性能好,因而,微生物生长旺盛,数量多,尤其适合于细菌、放线菌生长。山坡上的森林土,植被厚,枯枝落叶多,有机质丰富,且阴暗潮湿,适合霉菌、酵母菌生长繁殖,微生物数量相应也比较少。 从土层的纵剖面看,1~5cm的表层土由于阳光照射,蒸发量大,水分少,

芽孢杆菌形态特征

1.蕈状芽胞杆菌: 蕈状芽胞杆菌——营养琼脂48h菌落: ? 蕈状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 2.地衣芽胞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革兰氏阳性杆状。0.6~0.8×1.5~3.0微米。无荚膜,不成链,能运动。芽孢椭圆形至柱状,中生或次端生,0.6~0.9×1.0~1.5微米。菌落粗糙,不透明,粘着,扩展。明胶液化,淀粉水解,V.P试验阳性,柠檬酸盐利用。广泛分布在土壤和食品中。也是实验室中普遍存在的污染菌。从某些菌株培养物中可获得杆菌肽素和地衣形杆菌素。有的能产生碱性蛋白酶。但也是引起罐头食品腐败的平酸腐败 菌,是罐头生产中应严加注意的一种污染菌。 地衣芽胞杆菌——18h革兰氏染色: 地衣芽胞杆菌——24h营养琼脂菌落: 地衣芽胞杆菌——36h革兰氏染色: 地衣芽胞杆菌——36h芽胞染色: 地衣芽胞杆菌——48h营养琼脂菌落: 地衣芽胞杆菌卵磷脂酶阳性: 腊样芽胞杆菌卵磷脂酶: 附:卵磷脂酶试验操作: ???? 1.鸡蛋一枚浸泡于75%酒精中30min ~24h; ?2.50或100ml小三角烧瓶,放置10粒左右玻璃珠,盛10ml生理盐水,15P灭菌15min; 3. 根据用量配制营养琼脂,15P灭菌15min(与盐水同时高压; 4.用无菌小镊子在已灭菌的鸡蛋两端打孔,让蛋清流出,弃之不用; 5.打开蛋壳使蛋黄全部留入三角瓶中,轻轻摇匀,玻璃珠起搅匀蛋黄的作用; 6.琼脂温度至45度左右,以10%量加入蛋黄液(无菌吸管),摇匀,倒平板(4mm 规格平即 可,太大浪费); 7.将待检菌点种(穿刺)入平板,35孵育,菌落周围有如图所示混浊圈即为卵磷脂酶阳性.否 则,阴性. 试验结果如下图:

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的分离和筛选(1)

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产淀粉酶活性的芽孢杆菌及部分鉴定 试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学习掌握从环境中分离产淀粉酶菌株以及菌株初步鉴定的方法; 2、巩固微生物分离纯化、细菌生理生化鉴定,对所学习过的微生物学实验方法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3、培养综合利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知识,自行设计、实施并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 4、根据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通过审核后组织实施,最终要求获得产淀粉酶的菌株。 二、实验原理 1、土壤中含有各种微生物,其中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含量在不同土壤中含量也不同,因此实验前进行预埋工作,能使土壤中产淀粉酶的细菌含量增加。待实验前取样即可。 2、在只用淀粉充当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只有能产生淀粉酶利用淀粉的菌体能成为优势菌种。在淀粉选择培养基中,产淀粉酶的菌种可以得到富集及分离。 3、芽孢是菌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休眠体结构,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它帮助菌体度过不良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细菌富集一段时间后,生长环境不利,会产生芽孢,再在80-90℃温度下杀死菌体,可使芽孢得到富集。 4、芽孢杆菌属的共同特征是:革兰氏阳性;接触酶阳性;水解淀粉;VP试验阳性;不产生吲哚;苯甲氨酸不脱氨;分解酪素;不分解酪氨酸;不产生二羟丙酮;营养体的最高生长温度大约从25℃到75℃以上;最低生长温度大约5℃到45℃;生长最低pH值,从—8到2左右;耐盐范围从低于2%的NaCl到25%NaCl;营养

明胶(22℃)7天内液化1厘米或1厘米以上。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在糖发酵试验用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糖代替葡萄糖可产酸;作为营养生长的最低限培养基是无维生素的,但含有葡萄糖、柠檬酸盐和一个氨态盐作为唯一的碳源和氮源。 5、在含有淀粉的鉴别培养基的平板上,具有产淀粉酶能力的芽孢杆菌,水解淀粉生成小分子糊精和葡萄糖,在淀粉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水解圈,但肉眼不易分辨,滴加碘液,未水解的淀粉呈蓝色,水解圈无色。 二、实验材料 1、土壤样品 实验前三天在距土壤表层5-8厘米左右处填埋馒头,实验前一天用塑料袋在预埋处取样 2、药品 可溶性淀粉、蛋白胨、Nacl、牛肉膏、琼脂粉、碘、碘化钾、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盐酸 3、试剂: (1)配制稀碘液: 原碘液:称取碘和碘化钾,用少量水使碘完全溶解,定容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稀碘液:吸取原碘液,加入碘化钾用水溶解定容至5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 (2)可溶性淀粉溶液:称取2.00g可溶性淀粉于烧杯中,用少量水调成浆糊状,边搅拌边缓慢加入70ml沸水中,然后用水冲洗装淀粉的烧杯,洗液倒入其中,搅拌加热至完全透明,冷却定容至100ml。(溶液现配现用) (3)磷酸缓冲液(pH=):称取45.23g磷酸氢二钠和8.07g柠檬酸,用水溶解并定容到1000ml,用pH计校正后使用

凝结芽孢杆菌

凝结芽孢杆菌 Bacillus coagulans 关于凝固芽孢杆菌的最早记录见于Hammer B.W.在1915年发表的论文。1932年俄国科学家L. M. Horowitz-Wlassowa和N. W. Nowotelnow在其发表的科学文献中首次使用了“孢子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orogenes)来描述凝固芽孢杆菌。根据第8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的记载,能够形成孢子、又能产生乳酸、兼性耗氧或者需氧的杆状菌应该归于芽孢杆菌属而不应该归于乳杆菌属。1980年,学术界统一规范命名了凝结芽孢杆菌,其模式菌株为ATCC(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7050。我国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20 05年获得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证书,同年转换为非处方药品。该菌株生长旺盛,芽孢产率高,乳酸产率高,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和批准使用。 1、无耐药性 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凝固芽孢杆菌TBC169菌株对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复方新诺明和氟哌酸等抗菌药均敏感,不存在让医生担心的肠球菌(条件致病菌)类微生态制剂的耐药性及耐药质粒传递给有害菌的问题。 2、凝结芽孢杆菌发酵的代谢产物 口服后,凝固芽孢杆菌TBC169在盲、结和直肠定植,发酵产生大量抗菌凝固素、乳酸、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消化酶。 3、耐胃酸 凝固芽孢杆菌TBC169经人工胃液(PH1.4)处理2小时后的存活率为95.29%(162/170),双歧杆菌存活率为5.20%(7.7/148),乳酸杆菌的存活率为5.50%(8.69/158)。研究表明凝结芽孢杆菌TBC169对人工胃液的酸性条件耐受性极强,其存活不受影响,明显优于其它微生态制剂,能顺利通过胃进入肠道,从而保证药效的正常发挥。 4、稳定性高

菌种筛选方法 (2)

菌种筛选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高筛选效率,往往将筛选工作分为初筛和复筛两步进行。初筛的目的是删去明确不符合要求的大部分菌株,把生产性状类似的菌株尽量保留下来,使优良菌种不致于漏网。因此,初筛工作以量为主,测定的精确性还在其次。初筛的手段应尽可能快速、简单。复筛的目的是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菌株,所以,复筛步骤以质为主,应精确测定每个菌株的生产指标,测得的数据要能够反映将来的生产水平。 1 从菌体形态变异分析有时,有些菌体的形态变异与产量的变异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就能很容易地将变异菌株筛选出来。尽管相当多的突变菌株并不存在这种相关性,但是在筛选工作中应尽可能捕捉、利用这些直接的形态特征性变化。当然,这种鉴别方法只能用于初筛。有人曾统计过3,484个产维生素B2的阿舒假囊酵母(Eremoth ecium ashbyii)的变异菌落,发现高产菌株的菌落形态有以下特点:菌落直径呈中等大小(8-10毫米),凡过大或过小者均为低产菌株;色泽深黄色,凡浅黄或白色者皆属低产菌株。又如,在灰黄霉素产生菌荨麻青霉(Penicillium urticae)的育种中,曾发现菌落的棕红色变深者往往产量有所提高,而在赤霉素生产菌藤仓赤霉(Gibberell a fujikuroi)中,却发现菌落的紫色加深者产量反而下降。 2 平皿快速检测法平皿快速检测法是利用菌体在特定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生理生化反应,将肉眼观察不到的产量性状转化成可见的

"形态"变化。具体的有纸片培养显色法、变色圈法、透明圈法、生长圈法和抑制圈法等,见图。这些方法较粗放,一般只能定性或半定量用,常只用于初筛,但它们可以大大提高筛选的效率。它的缺点是由于培养平皿上种种条件与摇瓶培养,尤其是发酵罐深层液体培养时的条件有很大的差别,有时会造成两者的结果不一致。图平皿快速检测法示意图平皿快速检测法操作时应将培养的菌体充分分散,形成单菌落,以避免多菌落混杂一起,引起"形态"大小测定的偏差。 1) 纸片培养显色法将饱浸含某种指示剂的固体培养基的滤纸片搁于培养皿中,用牛津杯架空,下放小团浸有3%甘油的脱脂棉以保湿,将待筛选的菌悬液稀释后接种到滤纸上,保温培养形成分散的单菌落,菌落周围将会产生对应的颜色变化。从指示剂变色圈与菌落直径之比可以了解菌株的相对产量性状。指示剂可以是酸碱指示剂也可以是能与特定产物反应产生颜色的化合物。 2) 变色圈法将指示剂直接掺入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待筛选菌悬液的单菌落培养,或喷洒在已培养成分散单菌落的固体培养基表面,在菌落周围形成变色圈。如在含淀粉的平皿中涂布一定浓度的产淀粉酶菌株的菌悬液,使其呈单菌落,然后喷上稀碘液,发生显色反应。变色圈越大,说明菌落产酶的能力越强。而从变色圈的颜色又可粗略判断水解产物的情况。 3) 透明圈法在固体培养基中渗入溶解性差、可被特定菌利用的营养成分,造成浑浊、不透明的培养基背景。将待筛选在菌落周围就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解析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设计性实验方案 一、综述: 淀粉酶是淀粉降解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中。它们将淀粉及相关的聚合物分解为带有具体淀粉分解酶特征的产品。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淀粉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可应用于造纸、印染、酿造、果汁和食品加工、医药、洗涤剂、工业副产品及废料的处理、青贮饲料及微生态制剂]等多种领域。在酿造发酵工业如酒精生产、啤酒制造、发酵原料液化及糖化工艺过程中均有重要价值,如添加淀粉酶分布非常广泛,是人们经常研 【】究的一种酶。从纺织工业到废水处理,这些酶都有不同规模的应用1。 常见产淀粉酶的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其中的常见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菌种有:地衣芽 【】【】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2、凝结芽孢3。由于芽孢杆菌属 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产生抗逆性内生抱子的杆状细菌,许多为腐生菌,主要分布于土壤【】和植物体表面及水体中4。所以此次实验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生物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技术 2.掌握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微生物摇瓶培养方法及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微生物实验方法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自然界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土壤具有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条件。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一般地说,在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及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 cm~30 cm的 【】土层中菌数最多,随土层加深,菌的数量减少5。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平板分离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细胞筛选个人整理

细胞筛选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 清的培养基制成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1.5×104个),然后 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2,4,6,8,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 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 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

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致所有细胞 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 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 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 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 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 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 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 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 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 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 平皿内。

芽孢杆菌属

第一、芽孢杆菌属的分类 一、芽孢杆菌属微生物特性 芽孢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产生芽孢,大多数无荚膜,以周生鞭毛运动。细胞呈直杆状,常以成对或链状排列,具圆端或方端。由于芽孢杆菌属的微生物能够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得他们能够抵抗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极酸、极盐,而且对各种杀菌剂具有抵抗力,因此,他们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都能被分离到。芽孢杆菌属微生物具有共同的特性,都能够形成带有芽孢的生物膜,且代谢产物相似,都能产生环肽、抗生素、酸(多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和聚多糖等。 二、芽孢杆菌的分类方法 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的科学,包括分类、命名、描述和鉴定等内容。目前细菌分类主要是采取多项分类技术。多项分类的概念是Colwell于1968年提出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多种不同的信息,包括表型、基因型和系统发育的信息,综合起来研究微生物分类和系统进化的过程。概括的讲,多项分类是传统的表型分类、数值分类和分子分类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因而可以更客观地反映生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目前,多项分类法被认为是研究各级分类最有效的手段,可用于所有水平上分类单位的描述和定义。 2、1经典分类(表型特征) 表型是由于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在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上能检测和观察到的特征。一般,原核生物的表型特征能区分不同菌种但不能区分菌株。表型特征包括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抗生素的敏感性、噬菌体分型、血清学分析。表型特征虽然不能说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但它却是人们认识微生物实际重要性和研究生物进化的基础,仍然是分类研究的基础。 芽孢杆菌,菌体杆状,直或近直,0.3~2.2×2.1~7.0um,多数运动,鞭毛典型侧生,形成抗热内生孢子,严格好氧或兼性厌氧。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传统芽孢杆菌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形态学特征即好氧或厌氧和有无芽孢形成。Gibson和Gorden依据芽孢的形状(卵形或球形)以及它们在菌体或芽孢囊中的位置,提出芽孢形态群体概念,将芽孢杆菌分为三个类群。由于这个种的分离方法是以群体来划分的,它对芽孢杆菌分类鉴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群1、孢囊不显著膨大,芽孢椭圆或柱形,中生到端生,革兰氏阳性 A、生长在葡萄糖洋菜上的淡染细胞的原生质中有不着色的球状体 1、严格好氧;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巨大芽孢杆菌 2、兼性厌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蜡状芽孢杆菌 B、生长在葡萄糖洋菜上的淡染细胞的原生质中没有不着色的球状体 1、7%氧化钠中生长;石蕊牛奶不产酸 a、在pH5.7生长;产生乙酰甲基甲醇 (1)水解淀粉;硝酸盐还原到亚硝酸盐 ①兼性厌氧;利用丙二酸盐..............................................地衣芽孢杆菌 ②好氧;不利用丙二酸盐..................................................枯草芽孢杆菌 (2)不水解淀粉;硝酸盐不还原到亚硝酸盐........................短小芽孢杆菌 b、在pH5.7不生长;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坚强芽孢杆菌 2、7%氯化钠中生长;石蕊牛奶产酸...............................................凝结芽孢杆菌 群2、椭圆形芽孢使孢囊膨大,芽孢中生到端生,革兰氏阳性、阴性或可变 A、从碳水化合物产气 1、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从甘油形成二羟基丙酮............................多粘芽孢杆菌 2、不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不形成二羟基丙酮................................浸麻芽孢杆菌

菌种的筛选和分离

工业微生物菌种得分离与筛选 来源:青岛海博 一、微生物工业对菌种得要求 (一)、微生物工业得生产水平由三个要素决定:生产菌种得性能、发酵及提纯工艺条件、生产设备。其中生产菌种得性能就是最重要得因素。 (二)、微生物工业对菌种得要求就是: (1)菌株高产,在较短得时间内发酵产生大量发酵产物得能力; (2)在发酵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品相近得副产品及其她产物; (3)生长繁殖能力强,较强得生长速率,产孢子得菌种应该具有较强得产孢子能力; (4)能够高效地将原理转化为产品; (5)能利用广泛得原材料,并对发酵原料成分得波动敏感性小; (6)对需要添加得前体物质有耐受能力,并且不能将这些前体物质作为一般碳源利用; (7)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得泡沫要少; (8)具有抗噬菌体得能力; (9)遗传稳定性, 二、工业用微生物菌种得来源及选育 (一)微生物菌种得来源 一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收集菌种、采集样品与分离筛选: (1)就是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2)从大自然中采集样品分离; (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目得菌株、 当前发酵工业所用菌种总趋势就是从野生菌转向变异菌,自然选用转向代谢育种,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重组得定向育种。 (二)微生物工业菌种得分离 1、野生菌株得分离、筛选过程 (1)新菌种分离与筛选得步骤 菌种分离得流程如下: 标本采集→标本材料得预处理→富集培养→菌种初筛→菌种复筛→性能鉴定→菌种保藏 ①采样 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得秋初为好。 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铲子除去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得土约10g,盛入清洁得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得数量与类型尽少变化,宜将样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 ②标本预处理 ④纯种分离:采用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等纯化方法获取单菌落、 ⑤高产菌株得筛选:这一步就是采用与生产相近得培养基与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得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获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还要对菌种进行发酵性能测定,

菌种筛选方法

常用的菌种的筛选方法如下: (1)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主要是利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生长繁殖对环境和营养的要求不同,如温度、pH、渗透压、氧气、碳源、氮源等,人为控制这些条件,使之利于某类或某种微生物生长,而不利于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以达到使目的菌种占优势。而得以快速分离纯化的目的。如可以控制培养时的氧,可将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分开;通过控制温度,可将嗜热微生物和非嗜热微生物分开;控制pH,可将嗜酸、嗜碱微生物分离等。在分离培养基中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抗生素或试剂来增加选择性。如在分离放线菌和细菌时,可加入抗真菌抗生素;分离真菌时,可加入抗细菌药物。 (2)随机分离方法 有些微生物的产物对筛选没有直接的选择性指示作用,因此常采用随机分离方法分离。 A、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抗生素产生菌的分离常用抑菌圈法。实验必须用工具菌:采用抗生素的敏感菌,传统上常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 B、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抗肿瘤药物产生菌的分离常用方法:生化诱导法、SOS生色检测法、DNA修复能力突变株。原理是利用DNA的损伤,微生物发生突变。B1、生化诱导法:将大肠杆菌的lacZ基因连接在λ噬菌体的PL启动子下,当DNA损伤时,诱发λ阻遏物CI分解,PL启动子启动lacZ基因转录,测定表达的?-半乳糖苷酶活性,来检测药物的存在。B2、SOS生色检测法:利用当DNA损伤时,可活化yecA蛋白,进而分解噬菌体的阻遏蛋白,再引起sifA基因启动lacZ基因转录,测定表达的?-半乳糖苷酶活性,来检测药物的存在。 C、生长因子产生菌的分离以氨基酸产生菌为例,介绍筛选方法。首先将待试菌接入加了抗真菌的化合物(如亚胺环己酮)的分离培养基中生长,然后采用影印法,将菌落复印到能支持氨基酸产生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培养2-3天后,用紫外线杀司长好的菌落,再往此平板上面铺一层相应营养缺陷型菌株菌悬液,培养16小时后,被杀死的氨基酸产生菌的菌落周围应有一检测菌的生长圈。 (3)目的微生物分离 A、根据形态筛选突变株 B、根据平板菌落生化反应筛选变株透明圈法、呈色圈法、抑菌圈法、浑浊圈法等。①透明圈法:在平板培养基中加入溶解性较差的底物,使培养基混浊。能分解底物的微生物便会在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圈的大小初步反应该菌株利用底物的能力。该法在分离水解酶产生菌时采用较多,如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核酸酶产生菌都会在含有底物的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透明圈。在分离某种产生有机酸的菌株时,也通常采用透明圈法进行初筛。在选择性培养

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2

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器材:铲子(1),盆(1),电子天平(1),洗耳球(1),接种勾和环(1),1ml吸管(7),玻璃涂棒(1),平皿(12),250ml带玻璃珠三角瓶(1),双层纱布(1),试管(7),标签纸(1),恒温箱,显微镜(4)。 实验试剂:无菌水,1mol/L NaOH、1mol/L HCL、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卢戈氏碘液、95%乙醇、复红液、5%孔雀绿、沙黄、乙醚、吲哚试剂、40%NaOH、肌酸 牛肉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1g,蛋白胨2g,Nacl 1g,水200ml,ph7.2,琼脂3.0-4.0g;生孢培养基:0.1%蛋白胨,0.1%葡萄糖,0.07%酵母粉,0.02%硫酸镁晶体(七水),0.02%硫酸铵,0.1%磷酸氢二钾(3水),1.5%琼脂; 一、土壤中芽孢杆菌的筛选 A.培养基配置步骤:(1)称量:按比例称取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共置于烧杯中; (2)溶解:先加入适量无菌水,加热使其溶解,再补足水至总量; (3)调pH:用1mol/L NaOH或1mol/L HCL调PH至7.6; (4)过滤:用滤纸过滤; (5)融化琼脂:加入3.5克琼脂,继续加热至完全溶解,补足因加热蒸发失去的水分; (6)分装与包扎:摆斜面 (7)灭菌:121℃,灭菌20min B.实验步骤: (一)采集土样: 每个采样点选取土壤较肥沃、有代表性的地块约0.2 cm2,五点法采集。取5~10cm深土壤,每一个土样约500 g。将土样放入无菌的纸袋中,并记录采集的时间、地点、植被类型,4℃保存备用。 (二)土壤悬液制备:称取10g土样,放入盛有99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振荡摇晃20min,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细胞分散,两层纱布过滤,然后将锥形瓶置于90℃水浴锅,加热20min,制备成土壤悬液。 (三)土壤悬液稀释:用一支1ml的无菌吸管从锥形瓶吸取过滤的土壤悬液1ml加入盛有9ml 无菌水的大试管中,震荡均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只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 、 10-2 、 10-3、 10-4、10-5、 10-6 不同的稀释度。 (四)倒平板: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加热融化,冷却至45-50度倒平板,每个梯度两个平行,共12个,每皿15ml左右。平皿凝固后,在平皿底部分别用记号笔用:10-1 、 10-1、10-2、 10-2 、 10-3、 10-3、10-4、 10-4、10-5、 10-5、10-6、10-6。 (五)涂布:用无菌吸管分别将10-1 、 10-2、10-3、10-4、10-5、10-6的土壤稀释液各吸取0.2ml,将菌悬液小心的对号滴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皿表面中央,再用无菌玻璃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的涂布均匀,倒置放置,待培养。 (六)培养:将接种好的平皿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大约1-2天。 (七)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将培养好的单个菌落分别挑取少许细胞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斜面培养基上,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左右,待长出菌苔,镜检其特征是否一致,有杂菌,需再一次分离纯化,直至获得纯培养。 (八)生孢培养:再分别挑取单个菌落划线接种于生孢培养基,于37度培养箱培养,直至长出单个菌落。 二、纯化菌株的鉴定: (一)观察菌落形态:观察平板菌落形态:菌落为扁平、边缘不整齐、白色、表面粗糙皱褶,(二)观察菌体形态: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产芽孢条件的研究

2010No.5Serial No.218 China Brewing FPA 分别达到7105.92U/g 和1463.97U/g 。参考文献: [1]李亚澜,张建强.纤维素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姜绪林,张星元.绿色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5.[3]马旭光,张宗舟,刘星斌.航天诱变黑曲霉菌株ZM-8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J].中国酿造,2008(23):37-40. [4]邬敏辰, 李江华.里氏木霉固体发酵生产纤维素的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8(2):2-6. [5]GHOSE T K.Measurement of cellulose activities[J].Pure and Apply Chem,1987,58(2):257-268. [6]范艳丽,邵林广.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 [7]王艳昆,张建强.纤维素高效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糖化发酵条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通称[1]。普通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等)不易存活,不能耐受强酸、强碱和高温,不是理想的微生物制剂。于是,寻找一种抗逆性强的乳酸菌便成了研究的重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1989年美国FDA 公布的41种可用于饲料的安 全菌株及1992年再次批准42种中包括的5种芽孢杆菌中,凝结芽孢杆菌排在第一位,其是一种可以产生乳酸的芽孢杆菌,兼具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优点,且抗逆性强,能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消化和提高动物免疫力等,现已应用于饲料工业中[2-3]。由于最终制成的菌剂要有芽孢的形式才具有高抗性,芽孢没有新陈代谢,能耐热、紫外线、多种溶剂、酸、碱等,是较为理想的微生物制剂[4]。试验主要通过摇瓶液体发酵,优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来提高凝结芽孢杆菌菌液中芽孢数,为后期的加工制成高效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材料与检验方法1.1试验材料 菌种:凝结芽孢杆菌F5(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保存)。 培养基:YPD 培养基:葡萄糖20g ,胰蛋白胨20g ,酵母粉10g ,水1000mL ;调pH 值为7.0,115℃灭菌20min 。为菌种活化时用。1.2方法1.2.1菌种活化 将保存的凝结芽孢杆菌转接到YPD 试管斜面培养基中,40℃培养24h ,备用。1.2.2活菌计数法 活菌总数测定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5],芽孢计数法是把菌液80℃水浴10min 后稀释平板计数。1.2.3种子液的制备 取1环活化的菌种,接入装有50mL YPD 液体培养基 一株凝结芽孢杆菌产芽孢条件的研究 杨立华,赵述淼,冷一非,梁运祥*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通过培养基组成正交试验及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对一株凝结芽孢杆菌的产芽孢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 (质量分数)为酵母粉3g/L ,蛋白胨5g/L ,牛肉膏2g/L ,MnSO 40.005g/L ,NaCl 2g/L ,K 2HPO 43g/L ,MgSO 40.02g/L 。最优的培养条件为温度40℃,初始pH 值为7.0,转速210r/min ,装液量为250mL 的三角瓶装30mL ,接种量为6%(v/v ),发酵时间为48h 。最终的芽孢数为 9.1×108 cfu/mL 。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芽孢形成;培养条件;优化中图分类号:Q9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4-5071(2010)05-0096-03 Spore-forming conditions of Bacillus coagulans YANG Lihua,ZHAO Shumiao,LENG Yifei,LIANG Yunxi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gromicrob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spore-forming by Bacillus coagula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 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medium were as follows :yeast extract 3g/L,peptone 5g/L,beef extract 2g/L,MnSO 40.005g/L,NaCl 2g/L,K 2HPO 43g/L and MgSO 40.02g/L.The optimal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single-factor test as follows:temperature 40℃,initial pH 7.0,rotation speed 210r/mim,volume of shaking flask 30ml/250ml,and fementation time 48h.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number of spore reached 9.1×108cfu/ml.Key words :Bacillus coagulans ;sporulation;culture conditions;optimization 收稿日期:2009-12-26 作者简介:杨立华(1985-),女,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发酵工程;梁运祥*,教授,通讯作者。 !!!!!!!!!!!!!!!!!!!!!!!!!!!!!!!!!!!!!!!!!!!!!!!!!!!!!!!!!!!!! Research Report 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