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资料

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资料
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资料

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

技术协议

2011年5月14日

甲方: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于2011年5月13日就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1. 项目名称及内容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为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

1.2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

(1)工厂设计;

(2)软件编程;

(3)调试;

(4)蒸发冷却器、喷淋冷却器、烟囱的非标设计;

(5)参与分项设备招议标工作,提供招标文件;

(6)参加技术谈判,确认技术协议。

2.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2.1 转炉炼钢工艺及烟气主要参数

转炉炼钢工艺及烟气主要参数如下表1~表5:

表1 转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 出炉口烟气成分

表3 回收期烟尘粒度

表4 燃烧期烟尘粒度

表5 烟尘成分重量比(参考值)

2.2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组成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煤气风机、消声器、煤气切换站、煤气冷却器、放散烟囱、输灰系统及煤气管道。

2.2.1 蒸发冷却器

主要技术参数:

●蒸发冷却器数量 2 台

●直径 4.7 m

●圆筒高度18 m

●材质 15CrMo/20G

●入口处烟气温度800~1000℃

●出口处烟气温度200~300 ℃(可调)

●喷枪数量12套/台

2.2.2 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壳体、阳极系统、阴极系统、阳极振打系统、阴极振打系统、分布板、分布板振打系统、刮灰机构、钢支撑结构、楼梯、平台、绝缘子室(顶部保温箱)、外部保温层、干油润滑系统、氮气吹扫及密封系统、安全卸压阀、高压供电系统等组成。

静电除尘器的极线和极板材质选用如下:

电场1区和2区的极线:B8形式,08Al,厚度6mm。

电场3区和4区的极线:V15形式,Q235/SPCC,厚度2mm。

电场1区和2区极板:ZT24形式,0Cr13,厚度2mm。

电场3区和4区的极板:ZT24形式,SPCC,厚度2mm。

静电除尘器数量:2台

每台静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直径9000 mm

●圆筒段长度27130 mm

●材质20 G

●电场数量4个

●通道数量20个

●同极距400 mm

●高压供电系统数量4套

每台静电除尘器组成:

●圆筒形壳体,带入口段和出口段锥体

●支撑结构

●6个弹簧泄爆阀(全进口)

●1套内部部件,含:

1套极板

1套极线

1套分布板振打系统

1套极板振打系统

1套极线振打系统

1套刮灰机构(含集中润滑站)

●4套高压供电系统(含T/R装置及高压控制柜)

●1套氮气吹扫系统

●1套细灰输灰机(含细灰仓、加湿搅拌机)

●2个气密插板阀,DN500,含气动驱动

●2个双摆卸灰阀,DN500,含气动驱动

●1套扶梯及走廊

●1套隔热材料

所有气动装置均配有过滤器和减压装置,在电场1区和2区预留低频喇叭。

除尘器下设细灰输灰设施,细灰采用罐车外运集中处理。

2.2.3 煤气风机

干法系统中,使用轴流风机输送烟气,这种风机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烟气直接通过的特点。风机电机采用变频器调速,可以根据不同的操作工况调节系统抽风量。

干法系统有一个主要特点,即静电除尘器的压损很低。因此,所需的风机驱动功率相应很低。

风机数量2台

风机主要参数:

烟气流量:62 m3/s

烟气温度:150 ℃

设计温度:250 ℃

全压:8200 Pa

电机功率:1000 kW

最大转速:2100 r.p.m

2.2.4箱式消音器

消音器的组件垂直安装在消音器壳体内,其方向与烟气的流向平行。

消音器数量2台

形式箱式

直径2500 mm

圆筒段长度3000 mm

2.2.5 煤气切换站

切换站按照干式阀站进行设计,由两个液动杯阀及相应的专用控制单元构成。其功能是实现烟气在放散烟囱与煤气柜之间的快速转换操作,以达到煤气回收最大化的目的。另外,在切换过程中还要避免压力的波动,以确保煤气回收段压力的稳定。在关闭状态下,阀门必须做到完全密闭。切换站的液压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烟气由放散操作向煤气回收操作的快速转换,且没有压力波动。由煤气回收操作向放散操作的转换亦然。

切换站数量 2套

设计温度 250℃

烟气温度150℃

每套切换站杯阀数量2台(液动)

煤气回收杯阀直径1800 mm

煤气放散杯阀直径1600 mm

眼镜阀数量1台

眼镜阀直径1800 mm

眼镜阀驱动电动

液压装置用于切换站的两个液动杯阀的驱动,采用室内安装形式,主要包括一套液压站、一套液压阀台以及液压管道。

2.2.6 煤气冷却器

煤气冷却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来自静电除尘器的烟气进行洗涤降温,经过静电除尘器除尘的合格煤气温度(~150℃)高,通过喷水冷却降温到≤70℃后进入煤气柜。煤气冷却器内上部设有五层喷水装置向煤气冷却器内喷水,来自回收杯阀的合格煤气从煤气冷却器下部进入,煤气冷却降温以后从煤气冷却器顶部排出。

煤气冷却器的工作原理是直接冷却。即:热煤气由冷却器下部进入,冷却后的煤气由顶部离开;在冷却器筒体布置五层喷水装置向器内喷水,冷却水则由冷却器底部收集,然后去干法除尘污水处理站。

煤气冷却器下部设有液位指示、高低液位连锁,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

在煤气冷却器与煤气柜之间安装有一个电动眼镜阀,用于设备检修时将煤气冷却器与煤气柜断开。

煤气冷却器数量2台

煤气入口温度150 ℃

煤气出口温度70 ℃

每套煤气冷却器:

高度 18 m

直径3.5 m

眼镜阀数量 1 个(电动)

眼镜阀直径1800 mm

蝶阀数量1个(电动)

蝶阀直径1800 mm

每台煤气冷却器对水处理车间的要求:

冷却水供水温度35 ℃

冷却水排水温度65 ℃

排水中固体含量0.2 g/l

2.2.7放散烟囱

放散烟囱为单体烟囱,配有文丘里喷射器,在顶端段配有煤气点火器,用于煤气点火放散。在事故情况下,文丘里喷射器通过氮气引射可以将管路系统内烟气全部排出。采用转炉煤气伴烧技术。

烟囱数量2个

烟囱高度60 m

2.2.8 输灰系统

输灰系统包括粗灰输灰系统和细灰输灰系统。

(1) 粗灰输灰系统

粗灰输灰系统指由EC底部排出的灰尘。由EC分离出的粗灰进入EC后香蕉弯管,然后由香蕉弯管内的链式输送机输送,集中到粗灰仓中。

粗灰输灰系统由链式输灰机、气动插板阀、气动双层卸灰阀、排灰溜管以及粗灰仓组成。考虑输送高温灰尘,链式输灰机出口设一套备用排灰设备。

输灰系统的能力 7.5 m3/h

灰仓容积30 m3

(2) 细灰输灰系统

细灰输灰系统指由ESP下部排出的灰尘。由ESP净化下的细灰经由链式输送机送入细灰仓(取消斗式提升机)。

细灰输灰系统由链式输灰机、气动插板阀、气动双层卸灰阀、排灰溜管以及细灰仓组成。考虑输送高温灰尘,ESP下链式输灰机出口设一套备用排灰设备。

输灰系统能力15 m3/h

细灰仓容积80 m3

2.9 煤气管道

这部分烟道是指蒸发冷却器、电除尘器、放散烟囱、煤气冷却器以及煤气柜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

直径1800 mm

主要部分厚度10 mm

材质碳钢

膨胀节材质不锈钢

3. 转炉干法除尘供配电部分

3.1 供电方案

3.1.1 概述

干法除尘用电负荷主要有3部分:

1)蒸发冷却器(EC)区域的负荷:该区域配电并入转炉主系统,配电柜装于转炉主控楼电磁站并由转炉本体系统供电。

2)除尘器本体(ESP)区域负荷:

在该区域设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站,除尘站旁设一煤气除尘电气楼,内设动力变压器室、整流变压器室、干法除尘低压配电室和ID风机AC690V变频器室。配置动力变压器主供干法除尘本体的供配电,整流变压器供ID风机电源。干法除尘低配室放射式供电细输灰系统、电除尘器本体、ID风机辅助系统、液压站、眼睛阀、煤气冷却器、干法除尘水泵房等。

3)干法除尘水泵房区域的负荷:该区域设干法除尘水泵房电气室,电源引自干法除尘低配室主供干法除尘水泵房所有低压设备。

中、低压接地方式采用TN-S直接接地系统。

3.1.2电压等级

(1) 中压电机:690VAC/50Hz/三相

(2) 低压电机:380VAC/50Hz/三相

(3) 低压动力:380VAC/50Hz/三相四线

(4) 照明配电:380/220VAC/50Hz/三相四线

(5) 检修照明:36VAC

(6) 交流控制电源:220VAC/50Hz/单相

(7) 自动化控制系统I/O模件接口电源:24VDC

3.2 配电

3.2.1供电原则

根据就近供电的原则,在除尘器本体附近设干法除尘电气楼,楼内配置低压配电室。变压器电源引自循环水泵房高配。

3.2.2中压供配电负荷及设置

在干法除尘电气楼内配置整流变压器室负责ID风机的负荷。ID风机功率1000kW,采用变频器调速控制。

3.3低压供配电

3.3.1低压配电室负荷及设置

在干法除尘电气楼设置1座低压配电室,其变压器负责干法除尘低压负荷。低配室

在低压侧设有联络开关,当一路电源故障时,可手动切换至相联变压器的低压母线侧,由另一路电源对全部负荷进行供电,以保证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低压供配电系统拟采用三相四线制中心点接地系统。

对于电气、仪表和计算机的重要控制设备(如PLC、操作站、重要仪表),将也采用UPS不间断电源供电。

电气部分各类符合的标准端子电压如下:

AC:380V 低压交流电机;

AC:220V 控制电源,仪表电源,PLC电源模块,PLC 输入模块,照明及火灾报警等;

AC:36V 检修照明电源;

DC:24V PLC 输出模块,操作、显示、电磁阀等。

3.4 干法除尘系统主要供电设备 (共二套)

3.4.1蒸发冷却器(配电柜装于转炉主控楼电磁站)

蒸发冷却器底部粗输灰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电气设备:

(1) EC底部链式输灰机

(2) 灰仓卸灰电机

(3) 灰仓加热器

3.4.2 静电除尘器

3.4.2.1细输灰系统

细灰输灰系统包括以下主要电气设备:

(1) ESP底部刮灰机;

(2) 刮板机;

(3) 卸灰阀;

(4) 灰仓加热器;

(5) 加湿机。

3.4.2.2电除尘器本体

电除尘器包括以下主要电气设备:

(1) 1#~4#电场高压电源;

(2) 1#~4#电场绝缘子加热器;

(3) 入口气体分布板振打电机;

(4) 阳极板振打电机;

(5) 放电极线振打电机;

(6) 中央润滑系统。

3.4.3 ID风机电机

除尘风机包括以下主要电气设备:

(1) 风机电机

(2) 风机风冷电机

(3) 风机电加热器

(4) 伺服电机

(5) 油冷却泵

(6) 润滑泵

3.4.4 切换站

3.4.4.1液压站

液压站包括以下主要电气设备:

(1) 1#主泵;

(2) 2#主泵;

(3) 循环泵;

(4)加热器。

3.4.4.2 杯阀阀站

(1) 回收侧杯阀;

(2) 放散侧杯阀。

3.4.5眼镜阀

(1) GC入口眼镜阀;

(2) GC出口眼镜阀。

3.4.6干法除尘泵房

(1) 浊环水供水泵;

(2) 过滤器反洗泵;

(3) 上塔泵。

3.5. 高压静电电场和传动

3.5.1高压静电场性能要求

(1)产品符合“JB/T 9588-1999 高压静电除尘用整流设备”国家标准;

(2)高压静电场一共四个,第一个采用三相整流变压技术,后三个采用单相整流变压技术;

(3)三相整流变压器额定直流输出电压可达到90kV,最大电压可达到110kV,电压调节范围0~100%;单相整流变压器额定直流输出电压可达到72kV,最大电压可达到110kV,电压调节范围0~100%。

(4)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IP65;控制柜体防护等级:IP54;

(5)通讯接口:Profibus接口;

(6)工作区域为二级防爆区域,高压整流变压器上安装的仪表等均为防爆型;4.5.2 ID风机传动

变频器选用具有矢量控制或直接转矩控制功能的国外知名品牌。变频器柜内根据需要设置有:电源及辅助电源、变频器、断路器、接触器、输入输出电抗器、制动单元、制动电阻、强制风冷风机、用于制动器和电机风机控制等设备。

3.5.3其他电气设备

(1)电动机控制中心(MCC)采用固定式,主要元器件采用国内设备;

(2)操作箱采用防爆型;

(3)电缆敷设采用电缆通廊、电缆沟、电缆桥架、配管、电缆井及管组相结合的敷设方式。防爆区按有关防爆规范要求敷设电缆。电缆选用铜芯阻燃型电缆;穿越高温区域的电缆选用耐高温电缆;变频器与其电机连接的动力电缆采用专用变频电缆;计算机以及仪表信号电缆采用屏蔽电缆。

3.5.5照明与接地

照明与动力共用电源,重要场所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设专用的保护地线。工作照明电压为220VAC,除尘器本体部分选用防爆型灯具,光源为高效反射型钠灯。室内采用节能荧光灯。在电气室、操作室等重要场所设置事故照明,采用应急照明灯,停电后,通过内装的蓄电池确保30分钟以上的照明。在各安全出口处及其它人员疏散通道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检修用安全照明灯电压为36VAC。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设保护

接地。钢烟囱、烟气管道及除尘器本体设置避雷装置。计算机接地、仪表接地及动力系统接地应分开设置。独立设置的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金属管道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计算机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3.6 自动化系统

3.6.1系统构成

考虑到生产控制及管理的区域性、系统的开放性及可靠性,自动化系统网络采用100M工业以太网,所配交换机留有光口以备接入工厂环网中。

3.6.2基础自动化

计算机基础自动化由PLC、HMI和工业通讯网络组成仪电一体化的控制系统,完成对蒸发冷却器、电除尘器、风机系统、切换站系统、煤气放散系统、煤气冷却系统、粗灰回收系统、细灰回收系统、干法除尘水系统的过程监视和控制。

转炉车间内的设备(包括转炉烟道,蒸发冷却器、粗灰回收系统)、电除尘器电源、ID风机、切换站及煤气冷却、干法除尘水泵房等子系统的现场数据通过就近的远程站同PLC通信。PLC系统采用西门子S7-400系列以确保运行可靠性。主控室设置一个操作站(HMI),除尘电气室设一个操作站(HMI),干法除尘水泵房设一个操作站(HMI),负责过程画面显示,动态过程数据显示,趋势显示并进行生产数据打印和报警打印。

PLC系统有各种I/O模板,包括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等。其中:

模拟量输入信号可接受Pt100、热电偶输入信号、4~20mADC和1~5VDC。

模拟量输出信号为4~20mADC。

开关量输入/出信号电压等级为24VDC。

硬件配置:

(1)可编程控制器(PLC)

采用西门子S7-4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共2套(干法除尘1套、干法除尘水泵房1套)。

PLC与人机接口(HMI)采用工业以太网与交换机相连,同时,除尘系统工业以太网应

同转炉及煤气柜的工业以太网相连,以实现系统间数据共享。

(2)操作员站(HMI)

每套除尘系统共设3台HMI(转炉主控室和除尘主控室各放1台、干法泵房1台)。

(3)系统配置1台彩色打印机,A4幅面

工程师站:

2台标准笔记本电脑,用于编程及调试及测试和编制工作的应用软件,科研开发等。

软件配置:

●系统软件: Windows XP/2000

● PLC编程软件:西门子STEP7V5.0

●上位机开发软件:西门子WinCC7.0开发版

●上位机运行软件:西门子WinCC7.0运行版

通讯:

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包括以下内容:

●操作员站、工程师站、PLC控制站之间通过交换机组成工业以太网进行通讯,通

讯速率为100Mb/s。

●PLC控制站与远程站之间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进行通讯。

●除尘系统与转炉本体及煤气柜之间的信号通过工业以太网通讯。

主要控制功能:

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完成对转炉车间内的蒸发冷却器,粗灰回收系统,转炉车间外的电除尘器、风机系统、切换站系统、煤气放散系统、煤气冷却系统、细灰回收系统、干法除尘水泵房等各系统的监视和控制。

4 自动化仪表(共二套)

4.1仪控自动化的接口

电气提供交流供电电源至自动化电源柜、仪表柜上端头。仪表用氮气由仪表专业从氮气主管接口,仪表水源由仪表专业从净循环主水管接口。

低压配电室的各开关、接触器、热元件的接点信号通过中间继电器转换输入PLC模板,PLC模板的输出信号(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均加隔离)均通过中间继电器转换输出至低压配电柜,设置综合中间继电器柜。

所需控制的电气系统由电气专业将控制电缆接至隔离器或中间继电器。电气与PLC 控制系统的接口在PLC控制柜内的第一个端子排。

现场仪表包括检测元件和阀门及执行器、流量计等的控制电缆、信号电缆由仪表专

业接至配电室仪表柜或PLC柜。电控自动化系统的线路敷设在电气桥架有富余的条件下,可利用该桥架敷设。

4.2 仪控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要求

电仪系统采用电仪一体化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方便、快捷和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同时要考虑系统的成熟性、兼容性、开放性,便于以后的扩展和开发。

4.3仪控自动化设备及技术要求

4.3.1自动化及仪表重要设备采用UPS供电。

4.3.2 仪表选型及特殊仪表

现场仪表包括检测元件和阀门及执行器,对生产过程的温度、压力、差压、流量、液位、成份,料位、形状、重量等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现场仪表的基本要求如下:现场温度测量仪表采用双金属温度计,远传信号温度测量仪表采用热电阻、热电偶,小于等于200℃的温度检测选用Pt100热电阻,200-800℃的温度检测选用k分度热电偶,800-1600℃的温度检测选用s分度热电偶,需通过温度变送器后送入控制系统。

现场压力测量仪表采用耐震压力表,低压现场压力测量仪表采用膜盒压力表。远传压力及差压测量仪表采用压力及差压变送器;所有有煤气的区域仪表采用防爆型。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应按调节对象特性来选择。调节阀在动力源发生故障时的开启状态,根据工艺操作要求,从设备及人身安全角度出发,使其处于安全位置,必要时,应备有保位、切断、备用动力源等附加设备。

调节用执行器种类,可视仪表动力源的种类、环境条件、力矩大小以及动态特性来决定。仪表切断阀和调节阀一般均采用气动驱动。对要求高的切断阀和调节阀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

水系统管道流量测量采用管道式电磁流量计,大口径管道流量测量采用插入式电磁流量计。气体流量检测部分大管径采用在线维护威力巴检测方式,小口径气体、蒸汽流量根据气体介质和安装地点采用O型流量计、旋进漩涡、V锥流量计等检测方式。

配备的特殊仪表主要有:转炉煤气成份分析仪。转炉煤气分析采用激光在线分析仪。

4.3.3仪表用能源介质

(1) 电源

重要检测仪表、回路采用UPS供电。仪表电源电压等级见表

仪表电源电压等级

(2) 气源

仪表用气采用氮气,正常供气压力0.5MPa~0.7MPa。

供气系统中设置贮气罐,其容量满足管网停气后维持约20分钟的正常供气。

4.3.4 自动化

(1) 系统分级

自动化控制系统按照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设计。

自动化系统主要完成设备的顺序控制,联锁控制,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参数调节,故障检测与报警,现场数据采集等任务。

操作指导,报表编制及打印,数据通信等任务。

(2) 控制系统的特点

采用仪、电、计算机一体化进行系统配置

通信主网络采用以太网,通讯协议采用TCP/IP

PLC控制站与远程I/O、变频器等设备间采用现场总线进行数据通讯

控制系统的重要设备采用UPS电源供电

(3) 数据设定方式

计算机方式:计算机接收来自基础自动化的过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给出数学模型结果或工艺技术数据,并将设定值发送到相应的基础自动化,使其完成控制。

基础自动化方式:当过程计算机因故障或离线不能发送设定值时,基础自动化系统独立完成基础自动化的控制任务。

4.3.5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

基础自动化系统硬件主要由HMI操作站、打印机、PLC控制器、I/O模件、工程师站、相应的网络设备等组成。

PLC控制站、远程IO站采用国外知名产品;交换机采用主流工业交换机。

基础自动化的系统软件采用通用的Microsoft操作系统和编程软件,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采用最新版本。

各机电一体品设备采用专用PLC控制。

4.4 电讯系统

电讯设施包括:通讯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煤气泄露报警系统。

5. 给排水

5.1 设计内容

本系统主要供一次除尘煤气冷却器用水。煤气冷却器用水经喷淋冷却后,不仅水温升高,而且压力降低为无压排水,回水自流入热水池,经泵加压送冷却塔冷却,冷却后进入冷水池,再用泵加压经Y型过滤器过滤后供用水户循环使用。

系统中蒸发、风吹、泄漏等损失的水量,根据净环水池水位自动(也可手动)补充,补充水接口位置为干法除尘区域外1m。

5.2 系统组成

5.2.1 干法除尘浊环水供水泵

(1)型号:200S-95型离心泵,2套,电机电压:380V

(2)输送介质:浊循环水,水温:35℃。

(3)工作状况:连续运行,

(4)使用场所:室内

5.2.2 过滤器反洗水泵

(1)型号:IS200-150-315B型离心泵,2套,电机电压:380V

(2)输送介质:浊循环水,水温:35℃。

(3)工作状况:连续运行。

(4)使用场所:室内

5.2.3上塔泵

(1)型号:200S-42A型离心泵,2套,电机电压:380V

(2)输送介质:浊循环水,水温:70℃。

(3)工作状况:连续运行。

(4)使用场所:室内

5.2.4 快速过滤器

(1)型号:GSL-3 快速过滤器,数量:2台

(2)单台性能参数

1)过滤器直径:Φ3000mm

2)滤水面积:7.07m2

3)工作介质:浊循环水,70℃

4)工作制度:连续,反冲洗时停止过滤。

5)安装位置:室外

5.2.5 全自动自清洗管道过滤器

(1)型号:DSL-10全自动刷式自清洗过滤器,1台,AC220V

(2)工作介质:浊循环水,45℃

(3)工作制度:连续运行,反冲洗时不得停止过滤,不得影响供水水压、流量。(4)安装位置:室内

5.2.6 高温差玻璃钢冷却塔

对干法除尘煤气冷却浊循环水的回水进行冷却。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1)冷却水悬浮物含量≤50mg/l

(2)运转温度:0℃~75℃

(3)进水水温t

1=70℃、出水水温t

2

=35℃。

(4)冷却塔风机噪音应控制在75dB(A)以下。

6. 热力设施

6.1内容及范围

本项目热力设施包括:煤气回收用蒸汽、压缩空气设施及管道。

煤气干法净化回收系统主厂房内部热力设施分界面为:干法除尘设备外1m;主厂房外部热力设施分界面为干法除尘站区域外1m。

6.2 技术要求

6.2.1压缩空气

主要品质分为气动设备及仪表用压缩空气、普通压缩空气。具体如下:

—气动设备及仪表用压缩空气的品质均为:

最大颗粒粒径:≤1μm

最大颗粒含量:≤1mg/m3

压力露点:≤-20℃

最大残余含油量:≤0.1mg/m3。

—普通压缩空气品质无特殊要求。

空气用量满足工艺需求。

煤气回收项目用压缩空气全部由新建的集中空压站供给,从冶炼车间压缩空气主管道上接取。

车间主干管沿车间架空管通廊敷设。车间主干管沿车间架空管通廊敷设管道在进入车间前,管道上装设切断阀、流量计及压力表。

外部压缩空气管道尽量与煤气管道共架敷设接至煤气回收车间,若无条件共架则设独立支架。

车间内部压缩空气管道采用沿车间厂房柱子、墙架空敷设,各柱列的主干管入口设置切断阀。

6.2.2蒸气系统

该项目用蒸汽主要用于蒸发冷却器与800~1000℃转炉煤气进行热交换,使转炉煤气温度降至200~300℃。

车间主干管沿车间架空管通廊敷设管道在进入车间前,管道上装设切断阀、流量计及压力表。

外部蒸汽管道尽量与煤气管道共架敷设,若无条件共架则设独立支架。

车间内部蒸汽管道采用沿车间厂房柱子、墙架空敷设,各柱列的主干管入口设置切断阀。

蒸汽管道需要保温,主保温材料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保温厚度δ为40~120mm,保护层采用镀锌铁皮。

7.计划进度安排

7.1 合同生效后7天内提设备单体资料;

7.2 合同生效后20天提供设备非标图8套;

7.3 工厂设计基本完工开始编制控制软件,10月底完成编程;

7.4 设计调试软件编制设备安装就位并通电时,调试人员进场工作;

7.5 提供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电子版);

7.6 乙方负责联系120t转炉干法除尘实习工厂(20人,1.5个月),费用甲方负责。

8.保证值

8.1 除尘效果:放散塔煤气排放含尘浓度≤20mg/m3,进煤气柜的煤气含尘浓度≤15mg/m3。

8.2 正常生产后,泄爆阀泄爆次数≤3次/月。

甲方: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乙方: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代表:代表:

2011年5月14日

转炉干法除尘

干法除尘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干法除尘的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一、干法除尘的工艺流程: Ⅰ高温、未净化的转炉烟 Ⅲ高温未净化的转炉烟 粗灰 Ⅴ冷却后、粗净化的转炉烟 细灰 Ⅶ冷却后、净化的转炉烟气Ⅷ合格 Ⅸ冷却后,合格的转炉煤

二、干法除尘设备工作原理: 1、干法除尘的设备组成: 通过对干法除尘设备的功能来看,干法除尘的设备主要分成五大块,分别为转炉烟气的冷却设备(即EC系统)、转炉烟气的净化设备(即EP系统)、转炉烟气的动力设备(即ID风机)、转炉煤气的回收和排放设备(切换站和煤气冷却器)、粉尘排放设备(即EC粗输灰系统和EP细输灰系统)。 2、转炉烟气冷却设备(EC系统) 转炉冶炼时,含有大量CO的高温烟气冷却后才能满足干法除尘系统的运行条件。蒸发冷却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800~12000C,出口温度的控制应根据静电式除尘器的入口温度而定,一般EC的出口温度控制在200~3000C,才能达到静电除尘器的要求。为此,EC系统采用14杆喷枪进行转炉烟气的冷却,喷枪通过双流喷嘴对蒸汽和冷却水进行混合,达到冷却水的雾化效果,提高冷却水与气流的接触面积,使得转炉烟气得到良好、均匀的冷却。喷射水与转炉烟气在运行的过程中,水滴受烟气加热被蒸发,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烟气的热量,从而降低烟气温度。 蒸发冷却器除了冷却烟气外,还可依靠气流的减速以及进口处水滴对烟尘的润湿将粗颗粒的烟尘分离出去,达到一次除尘的目的。灰尘聚积在蒸发冷却器底部由链式输送机排出。 蒸发冷却器还有对烟气进行调节改善的功能,即在降低气体温度的同时提高其露点,改变粉尘比电阻,有利于在静电除尘器中将粉尘分离出来。除了烟气冷却和调节以外,占烟气中灰尘总含量约15%的粗灰也在蒸发冷却器中进行收集、排放。 另外,通过对喷射水流量的控制(水调节阀),可控制EC的出口温度,使之达到静电式除尘器所需要的温度。 3、转炉烟气净化设备(EP系统) 静电除尘器为圆筒形静电除尘器,它是转炉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中的关键除尘设备,其主要技术特点为:①优异的极配形式。由于转炉煤气的含尘量较高,在进入电除尘器时,一般为80~150g/Nm3,而除尘器出口的排放浓度要求小于15mg/Nm3。这就要求电除尘器具有非常高的除尘效率,而除尘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就取决于其极配设计的合理性。该除尘器分为4个独立的电场。每个电场均采用了C型阳极板,由于烟气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所以A、B电场的阳极板采用了不锈钢材料。为了防止阴极线的断裂,阴极采用锯齿形的整体设计。通过对投入运行设备的检测,证明了该极配形式能够保证除尘效率。②良好的安全防爆性能。由于转炉煤气属于易燃易爆介质,对设备的强度、密封性及安全泄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该除尘设备采用了抗压的圆筒外形,并且在制作时采用锅炉设备的焊接要求,另外

转炉烟气除尘水

转炉烟气除尘废水回用处理技术(一) 时间:2009-09-28 来源:阳光学习网作者:肖波成爱萍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采用低硬度法处理120T氧气顶吹转炉烟气除尘废水的工艺流程及水处理药剂的原理、技术创新和特点。经实际运行证明,不仅满足了生产高效稳定运行的要求,同时实现了节水减排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转炉烟气除尘废水回用处理技术 1、前言 钢铁工业中炼钢工序是整个钢铁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而转炉吹氧工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炼钢方法。在此工艺环节中需要吹入大量的氧气,同时会产生含大量浓重粉尘的烟气,经炉口冒出,为保证生产安全进行,必需对此部分烟气进行降温除尘处理,常采用两级文氏管工艺,用水进行降温除尘。因此,钢铁工业既是用水大户,但又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产生外排废水,过程中且对水资源造成浪费和污染。要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钢铁工业中开展节水技术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为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保障炼钢工序的稳定,安全和低成本运行,具有国家工业废水甲级运行资质的韶关市雅鲁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承担了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韶钢)第三炼钢厂转炉烟气除尘废水的处理工作系统。广东韶钢第三炼钢厂两座120T的氧气顶吹转炉产生的烟气是采用湿法除尘工艺进行净化和冷却,根据炼钢用水水质要求,我们开发了高效的废水治理技术和创新复配多种高效的水处理药剂,利用水质化学处理新技术实现了除尘水系统稳定、清洁、高效运行,实现了废水再利用,提高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率和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了转炉烟气除尘废水的零排放,减少了新水的使用量,为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本保障。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对降低钢铁企业新消耗水量,减少烟气、污水排放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2、转炉烟气除尘水系统及水质特点 2.1转炉烟气净化工艺特点 韶钢第三炼钢厂两座120T的氧气顶吹转炉产生的烟气是采用湿法除尘工艺进行净化和冷却。采用活动烟罩收集烟气,高温烟气(1200~1400℃ )经汽化冷

湿法除尘与干法除尘优缺点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湿法除尘与干法除尘区别 在转炉锤炼过程中产生约1400-1500度高温废气,主要成分是CO、CO2、O2、N2和SO2,CO 含量达70%以上,含大量粉尘,粉尘浓度度可达150-200mg/m3,吨钢可产生10-30kg的粉尘,所以转炉烟气具有高温,有毒,易燃易爆,粉尘量高的特点,同时转炉煤气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烟气粉尘含有50%以上的全铁,可循环利用。转炉生产是一种间歇性生产,所以转炉煤气也是间断产生的,使得烟气处理控制系统也变的更加复杂。 水除尘存在问题: 1.一文,二文需要的除尘水量很大 2.蒸汽和湿粉尘粘到引凤风机叶片造成转子不平衡,风机震动大二损坏,故障率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3.系统结垢导致除尘能力下降,集尘效果和净化效果变差,炉口烟尘外溢,放散烟筒冒黄烟 4.系统阻力大,能耗高 5.污泥处理工序复杂,造价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干法除尘存在一些问题 1.干法除尘设备造价较高,但自动化程度较高 2.采用机构、设备较多,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时间长 3.由于蒸发冷喷淋水造成烟气含有较高水分,已结霜,影响在蒸发冷却器内部结构堵塞管 道,影响极板间带电压稳定,还用一影响赎回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蒸发冷谁压控制有严格要求 4.蒸发冷却器器壁结垢问题还没有很好的解决 5.鞋包频繁,影响电除尘内部部件的寿命和除尘效果 6.除尘煤气温度较高,还需要专门的煤气冷却系统进行冷却才能被回收 两者相比较:干法除尘排放的烟气粉尘量小于10mg/n·m3,达到国家目前排放标准水平,,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且回收煤气含尘量少,可以直接使用,转炉除尘风机的维修周期可以延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备件损耗,从而节约维修成本。冷却水消耗量叫湿法除尘减少50%,从而减少水消耗。由于干法除尘系统阻力只有湿法的30%,因此在处理相同烟气量的情况下,鞥及所需额定功率只有湿法的50%,价值采用变频调速,除尘的电耗可降低50%,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炼钢厂 张艳

裕华120吨转炉干法除尘技术要求内容

裕华120吨转炉干法除尘 技 术 要 求 武安市裕华钢铁 2014年 1 月

1转炉一次烟气净化系统工艺流程 点燃放散 ↑ [转炉→汽化冷却烟道]→蒸发冷却器→干式电除尘器→除尘风机→切换站→ ↓↓↓ 粗灰输送机细灰输送机变频电机 ↓↓ 外运←储灰仓(车间)储灰仓(车间外)→外运 煤气冷却器→[煤气柜] 2 设计原则 1)蒸发冷却器喷雾系统可根据烟气参数进行精确的自动调节控制; 2)除尘器具有优异的极配形式,良好的安全防爆性能和可靠的输灰系统; 3)回收与放散有效、快捷、安全的切换; 4)回收煤气含尘浓度≤10mg/Nm3, 放散气体含尘浓度≤15mg/Nm3(双联操作≤20mg/Nm3); 5) 节能措施:ID风机配有变频调速装置,风机的运行与氧枪的升降连锁,氧枪下降时, 风机高速运转;氧枪提升时,风机低速运转。 6)噪音控制:在ID风机后设计消音器,消除风机运行时产生的机械与动力噪音。 3 干法除尘工艺参数及系统组成 3.1转炉炼钢基本条件 转炉座数: 1座 转炉公称容量: 120t 转炉平均产钢水量: 108t 转炉最大炉产钢水量: 110t 转炉最大铁水装入量: 120t 冶炼周期: 28~35min,其中吹氧13min 脱碳速度: 最大0.5%/min 平均0.3%/min 最大炉气量: 70000Nm3/h 最大烟气量: 92000Nm3/h 炉气温度: 1450~1600 ℃. 烟气含尘浓度:80~150g/m3 3. 2与烟气净化相关的技术参数

1)转炉烟尘成分见表2-1 2)炉气温度和成分见表2-2。 转炉炉气采用未燃法处理,煤气回收。 活动烟罩行程500mm,以炉口为基准,上升最大行程500mm。 3)烟气净化系统参数 最大烟气量(α=0.2时):92000Nm3/h 3.3煤气柜设计压力 煤气柜设计压力3.8kPa 3.4干法除尘系统技术要求 3.4.1 烟气冷却系统 3.4.1.1汽化冷却烟道 干法除尘厂家提出对汽化冷却烟道尾段设计的技术要求,使冷却烟道出口烟气温度控制在设计围(~900℃);包括以下几方面容: 1)合理设计尾部烟道结构形式,有利于烟气进入蒸发冷却器后,流体场分布均匀,提高蒸发冷却器容积利用率,保证蒸发冷却器的运行效果。 2)炉口微差压形式及接口。 3)尾部烟道测压、测温位置及接口。 4)喷枪在烟道上的位置及接口。 3.4. 2蒸发冷却器 汽化冷却烟道出口烟气温度直接影响系统设备选型和系统运行安全,设计时应考虑到工况的波动以及烟道使用后期性能下降等因素,干法除尘系统按照冷却烟道出口烟气温度900℃进行方案设计,使系统设备选型在该条件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烟气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技术

烟气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技术 指导教师:安恩科 专业:热能与动力 姓名:张露 学号:1151903

烟气的脱硫脱硝以及除尘技术 摘要:脱硫(Desulfurization)、脱硝(Denitrifica-tion)(亦称脱硫脱氮)是除去或减少燃煤过程中的SO2和NOx,如何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中SO X和NOx的排放量是我国乃至世界节能减排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以及烟气除尘技术,并且分析了每种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脱硫脱硝一体化除尘 引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当今世界上电力产量的60%是利用煤炭资源生产的。中国又是一个燃煤大国,一次能源能源76%是煤炭,到2005年我国煤年产量达20亿t,其中一半用于燃煤电厂,燃煤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70%左右。煤燃烧排放烟气中含有硫氧化物SO X(主要包括:SO2、SO3)和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3、N2O4、N2O5),其中SO2、NO和N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脱硫(Desulfurization)、脱硝(Denitrifica-tion)(亦称脱硫脱氮)是除去或减少燃煤过程中的SO2和NOx,如何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中SO X和NOx的排放量是我国乃至世界节能减排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火电厂脱硝技术和脱硫脱硝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我国火电厂脱硝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以减少燃煤电厂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量NOx排放量近70%来自于煤炭的直接燃烧,火力发电厂是NOx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和NO2。降低NOx的污染主要有二种措施:一是控制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即低NOx燃烧技术,亦称一级脱氮技术;二是对生成的NOx进行处理,即烟气脱硝技术,亦称二级脱氮技术。 正文: 一、烟气脱硫技术 目前针对燃煤中硫的脱除,国内外早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脱硫环节上可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燃烧后的烟气脱硫。脱硫方法有上百种,但工业化应用的只有十几种,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是燃烧后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按其所采用吸收剂介质是固态还是液态可以分为干法、半干法、湿法。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烟气脱硫工艺: 1.石灰石—石膏法 (Wet-FGD) 石灰石—石膏法是以 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在 吸收塔内通过石灰石浆液 对烟气进行洗涤,并发生反 应,去除烟气中的 SO2,反 应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强 制氧化,能够生成含两个结 晶水的硫酸钙,脱硫后的烟 气从烟囱排放。该工艺是目 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应用 最广泛的脱硫工艺,已有三 十年的运行经验,其脱硫效 率在 90%以上,副产品石膏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 0引言 转炉煤气的除尘技术可以分成干法和湿法两种,其中,干法除尘技术具有降低新水消耗、提高能源回收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作用。所以,在转炉煤气除尘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干法除尘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高,过程控制比较复杂,因而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后来通过对系统的改进,降低了除尘过程中故障的发生,也为系统的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的顺利应用,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气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概述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两种方法,分别是鲁齐的LT法和奥钢联的DDS 法。其中,LT法是由德国的鲁齐和蒂森于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开发的转炉煤气干湿除尘方法。后来,西门子—奥钢联公司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DDS法。目前,我国国内的公司也开发出了国产干法除尘系统。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主要包含了煤气冷却系统、除尘系统和回收系统。在这个过程中,1400T~1600丈的转炉煤气经过活动烟罩、气化冷却烟道回收蒸汽之后,温度降为1000T左右。然后进人蒸发冷却器进行冷却、粗除尘、增湿调质,最后温度将为150丈~500丈,粉尘浓度由80~150g/m2减小到40~55g/m2。煤气经过静电除尘器之后,粉尘浓度进一步为10mg/m2。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影响除尘效果的主要有两个器件,分别是蒸发冷却器和静电除尘器。 1.1蒸发冷却器 蒸发冷却器顾名思义是利用水蒸气的蒸发冷却原理来工作的。和湿法除尘技术相比,这种冷却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冷却所需要的水量,达到节约水的目的。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双流体外混式喷枪,冷却水从喷嘴中心孔喷出,被加热的蒸汽从中心孔的环形间隙喷出,而且在喷嘴口处形成雾化水。其喷水量是由计算机根据蒸发冷却器的进出口温度流量来控制的,同时,蒸汽可以用氮气来代替,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1.2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是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核心,它是防止爆炸和控制出口烟气浓度的关键设施。转炉煤气中常常含有70%的一氧化碳气体,这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一旦遇到空气很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将静电除尘器设计成为圆筒型,同时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处安装有自动开启和关闭的防爆阀,一方面可以使不同成分的气体被分开,另一方面在发生爆炸时,能够进卸压,保障设备安全。静电除尘器的电极材料和极配形式对于除尘效果来说非常重要,采用合理的极配形式以及质量合格的电极材料,才能更好的达到除尘效果。 2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应用现状 2.1技术应用效果 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干法除尘技术进行转炉煤气的除尘处理之后,烟气中的粉尘浓度可以控制在30mg/m3之下。而回收煤气的粉尘浓度可以稳定的控制在10mg/m3以下。其除尘效果要远远好于湿法除尘技术。但是目前,我国有90%的转炉任然在使用湿法除尘,干法除尘虽然有所应用和推广,但依旧远远没有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2能耗状况 除尘系统的能耗主要包含水耗和电耗两个方面。经过实践研究表明,干法除尘技术能够明显降低除尘系统的能耗水平。干法除尘系统中,采用蒸汽冷却装置对转炉煤气进行冷却,大大降低了冷却水的消耗量,而且提高了冷却效率,研究发现,干法水循环的用水量是湿法的1/4,而耗水量是湿法的1/5。由于干法除尘系统的阻力相对较小,只为湿法的1/3,所以干法除尘所要求的风机功率也相对较小,消耗的电功率也就要小一些。

转炉干法除尘工艺

转炉干法除尘工艺说明 1.转炉干法除尘工艺流程 目前转炉炼钢厂配置3座300t顶底复吹转炉,整个吹炼过程枪位和加料采用模式自动控制,在吹炼耗氧量达80%时启动烟气分析的自动化炼钢,可由模型控制冶炼过程的自动拉碳提枪。但是模型的碳命中率为80%左右,而温度命中率不高。转炉出钢采用挡渣出钢。转炉装铁水基本不脱硫,采用定量装入制度,铁水加入量为200±5t,废钢加入料为30±5t。铁水成分为:C:3.9~4.2%、Si:0.4~0.8%、Mn:0.35~0.40%、P:0.08~0.10%、S:0.02~0.04%,铁水温度T:1300-1320℃。 转炉冶炼过程:一般先兑入铁水再加废钢,如遇阴雨天气先加废钢,加入后前后摇炉,后摇直。先降罩裙,后开吹,开吹时氧气流量设定为30000Nm3/h,经60s后升为正常氧气流量设定值为62000Nm3/h,随后吹炼过程氧气流量不变。下表为培训过程中记录的不同钢种的 转炉加料操作:在上炉溅渣完毕新炉次开始后,炉内加入0.8-1.0t改质剂(镁球),以保证冶炼前期MgO含量,减少炉衬侵蚀。氧枪降枪开氧点火后,手动加入铁皮和生白云石,在吹炼至氧步5%(开吹1’40”左右)时按照模型计算自动加入白灰和轻烧白云石(白灰约4t,轻烧约2t),在吹炼至氧步40%时自动加入第二批料(为白灰和轻烧白云石),在以后会自动多批次少量加入白灰或轻烧白云石(每次加入约500kg),一般达10批次之多。在吹炼过程可根据造渣情况手动加入铁皮或生白云石。在接近吹炼终点时抬罩裙,拉碳提枪后进行手动测温、取样、测氧。然后根据碳和温度的命中情况以及其他元素含量确定是否进行后吹。如果钢水合格后进行出钢操作。出钢完毕,加入生白云石或(和)镁球进行溅渣操作,加料后前后摇炉确认无大火后进行降枪溅渣。溅渣完毕倒渣准备下一炉次冶炼。

转炉干法除尘

1.1、转炉除尘概述 1.2、转炉干法除尘技术的发展 1.3、干法除尘的优点 1.4、干法除尘的特点 一、转炉干法除尘概述 1.1转炉除尘概述 目前,转炉烟气净化回收系统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前者以日本的OG法为代表,采用双级文丘里湿法来捕集转炉 烟气中的粉尘。后者以德国的LT法为代表,采用干式电除尘 器捕集转炉烟气中的粉尘。 我国现有的转炉煤气净化与回收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湿法除尘技术(OG法)。 一、转炉干法除尘概述 1.2转炉干法除尘技术的发展 LT法是由德国鲁奇(Lurgi)、蒂森(Thyssen)二家公司在上一世纪60年代末联合开发的一项技术。LT是Lurgi和Thyssen的 缩写。1980年最先成功的在Thyssen的400t转炉投入使用。 自此,LT法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趋成熟,目前世界上有几十套LT系统在投入使用。 1994年,我国宝钢二炼钢最先引进LT法回收技术。此后,山东莱芜钢铁公司、包钢二炼钢等转炉先后也采用了该技术。

1.3干法除尘的优点 转炉干法除尘技术在国际上已被认定为今后发展方向,它可以部分或完全补偿转炉炼钢过程的全部能耗,可实现转炉无能耗 炼钢的目标。 除尘效率高。经LT除尘器净化后,煤气残尘含量(标态)最低为10mg/m3,比OG系统的100 mg/m3低。 转炉干法除尘技术既满足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 一、转炉干法除尘概述 1.3干法除尘的优点 ?无污水、污泥。从冷却器和LT系统排出的都是干尘,混合后压块,可返回转炉使用。 ?电能消耗量低。从综合电耗来看,LT系统的电耗量要远低于OG系统电耗量。 ?投资费用高,但回收期短。若改造老厂设备,投资费用还可降低许多。 ?采用ID风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投资费用可降低许多。 一、转炉干法除尘概述 1.4干法除尘的特点 ?技术要求较高,回收煤气在进入电除尘器之前,必须具有可靠的、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同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要严格安

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解析

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 技术协议 2011年5月14日

甲方: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于2011年5月13日就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达成如下技术协议。 1. 项目名称及内容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为嘉晨集团营口天盛重工装备有限公司120t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技术总负责。 1.2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 该项目的具体内容 (1)工厂设计; (2)软件编程; (3)调试; (4)蒸发冷却器、喷淋冷却器、烟囱的非标设计; (5)参与分项设备招议标工作,提供招标文件; (6)参加技术谈判,确认技术协议。 2.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 2.1 转炉炼钢工艺及烟气主要参数 转炉炼钢工艺及烟气主要参数如下表1~表5: 表1 转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 出炉口烟气成分 表3 回收期烟尘粒度 表4 燃烧期烟尘粒度 表5 烟尘成分重量比(参考值) 2.2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组成

转炉一次烟气干法除尘系统主要设备包括: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煤气风机、消声器、煤气切换站、煤气冷却器、放散烟囱、输灰系统及煤气管道。 2.2.1 蒸发冷却器 主要技术参数: ●蒸发冷却器数量 2 台 ●直径 4.7 m ●圆筒高度18 m ●材质 15CrMo/20G ●入口处烟气温度800~1000℃ ●出口处烟气温度200~300 ℃(可调) ●喷枪数量12套/台 2.2.2 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主要由壳体、阳极系统、阴极系统、阳极振打系统、阴极振打系统、分布板、分布板振打系统、刮灰机构、钢支撑结构、楼梯、平台、绝缘子室(顶部保温箱)、外部保温层、干油润滑系统、氮气吹扫及密封系统、安全卸压阀、高压供电系统等组成。 静电除尘器的极线和极板材质选用如下: 电场1区和2区的极线:B8形式,08Al,厚度6mm。 电场3区和4区的极线:V15形式,Q235/SPCC,厚度2mm。 电场1区和2区极板:ZT24形式,0Cr13,厚度2mm。 电场3区和4区的极板:ZT24形式,SPCC,厚度2mm。 静电除尘器数量:2台 每台静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直径9000 mm ●圆筒段长度27130 mm ●材质20 G ●电场数量4个 ●通道数量20个 ●同极距400 mm

工业硅电炉烟气除尘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30000KV硅锰电炉烟气除尘净化系统技术及工艺方案 一、概述 工业硅锰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含尘烟气,其烟尘主要成份为SiO2,烟气粒径大部分小于1um—0.05um,对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而这种污染物硅微粉,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水利电力工程、耐火材料、公路工程、桥梁隧道、化工橡胶、陶瓷等工业领域,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投资建设工业硅锰电炉除尘回收系统,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更具有良好的投资效益。 我公司致力于开发环保创新技术、生产性能优越的除尘设备及系统配置,并可介入环保设备的运营管理,为客户培训技术人员,以提高设备的运转率,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本着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理想效果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二、设计依据 2.1 本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局《钢铁工业烟气净化技术政策规定》第七章铁 合金电炉烟气净化之规定而设计的。 2.2 本方案排放标准执行GB9078—1996《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 第1 序号“铁合金熔炼炉”一类地区排放标准:≤100mg/Nm3。 三、工业硅矿热电炉废气工艺参数: 3.1 30000KV工业硅炉废气参数: 炉气量:350000Nm3/h 烟气温度:600℃ 含尘浓度:4-6g/Nm3 烟气成份:% N2 O2 CO H2O 76.6 16.67 4.44 2.29 烟尘成份:% SiO2 Fe2O3 MgO CaO C 92.45 0.08 0.076 0.33 0.36 烟尘粒度:um>1 1~0.04 0.04~0.01 % 10 30 60 烟尘堆比重:0.2t/m3 3.2 废气特征及废气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每生产1t 工业硅大约生成1700~2300m3炉气(标态),相比硅铁电炉, 工业硅锰电炉的炉气量要大30%左右,其烟气主要成份CO,含量约60~80%,其次是N2 和H2O,发热值约10000~12000KJ/m3(标态),冶炼时炉气穿过料层进入烟罩,与空气接触的CO燃烧后生成 烟气,烟气量的大小及温度的高低与混入空气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根据上述废气特征,需对工业硅矿热电炉设置适应其废气特征的除尘系统,除尘系统可 分为余热回收型和非热能回收型,考虑到余热回收型投资太高,其投资的性价比也不经济,但可以采集热能进行其它的利用,如烘干物料或生产生活热水。因此,本方案对工业硅锰电炉的除尘系统工程按非热能回收型考虑,选型参数为: 温度:100—200℃(前置U 型冷却器,并附设混风阀) 根据计算,工况烟气量:450000m3/h 四、除尘非热能回收系统工艺流程根据上述废气特点,结合国内相同炉型除尘系统业已成功的范例,本方案认为:除尘系统可使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除尘技术,即采用新型长袋离线脉冲袋式除尘器。该系统具有钢耗量

转炉除尘原理

转炉一次除尘设备: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采用两文一塔式的湿法除尘或采用塔文加二文式的半干法除尘,除尘设备投入成本低,运行稳定,除尘效果好,完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除尘系列产品适用转炉容量由20至210吨。 湿法除尘设备主要包括:一文定径(可调径)溢流文氏管、重力脱水器、R-D 阀可调二文喉口、90°弯头脱水器、旋风丝网脱水器(旋风复挡脱水器)、溢流水封箱等设备。

另外,根据用户要求又开发了半干法除尘,主要包括:冷却蒸发塔、环缝式二文喉口、90°弯头脱水器、旋风丝网脱水器(旋风复挡脱水器)、溢流水封箱等设备。 我公司开发的转炉除尘设备有多项专有技术,包括二文喉口供水方式设计、RD阀专用喷嘴、带破渣捅针的炉口微差压取样控制装置、微差压全自动闭环自动控制、PLC内置调节系统等。另外,二文喉口液压伺服系统输出扭矩大,反应速度快,可以在微差压闭环工作状态下,炉口压差控制在±10Pa之内,在需要煤气回收的工作场合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由于采用了多项专有技术,除尘设备在控制精度、除尘效果、系统工作稳定性等方面有极大的技术优势,可以长期稳定运行在全自动微差压闭环状态下,除尘效果完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除尘设备在韶钢、武钢、新余、安阳钢铁公司等转炉上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其主要特点有: RD阀二文喉口用水量、水嘴、水箱供水等经过专门设计,水箱压力均衡,可以在阀体内建立完整的水封面,用水量小,在同样除尘、冷却效果下用水量最小,其除尘效果及尾气排放标准优于国家标准。 微差压取压检测部分采用专有的取压环管、破渣捅针控制及氮气反吹扫装置,保证取压系统工作稳定可靠,这套系统运行后可以在炼完每一炉钢后自动投入工作,完成破渣及吹扫过程,保证微差压系统工作稳定,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液压驱动机构输出转矩大,正常工作输出扭矩可以达到20000NM以上,伺服阀采用美国MOOG公司进口伺服阀,反应速度快,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因此可以保证可调喉口的动态反应性能及减小炉口压差波动范围。 可调文氏管喉口控制系统可以方便的完成微差压闭环自动运行,自动运行时系统工作稳定,炉口压差波动范围可以控制在±10Pa范围内,煤气回收效果好,系统自动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现已经在国内很多厂家运行,使用情况良好。 R-D喉口控制系统采用SIEMENS公司S7系列PLC,并采用PLC内部PID运算,辅助以多项压力趋势、压力范围计算,使PID调节性能大大优于普通PID调节器,而且PLC内部PID调节器无论从反应速度,故障率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 控制系统配置工业以太网接口,可以与转炉上位机或转炉PLC系统通讯,完成信号传送,减少点对点传送可能产生的信号故障及模拟量信号传送损失,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在现场、炉前控制室或风机房完成监控和操作。 另外,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为保证产品加工质量,所有原材料进厂时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保证原材料合格率,在设备制造加工过程中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同时厂内有完善的质量检验设备,完全可以保证出厂设备的质量。 转炉一次除尘工艺对比分析 我国2008年重点企业转炉平均冶炼能耗是5.74 kg/t钢,而国外和国内先进转炉都实现了负能炼钢。主要原因是我国转炉总体容量小、装备控制水平低、一次除尘和煤气回收利用工艺落后,导致部分转炉不回收或回收水平低。因而,转炉成为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薄弱环节。 目前,应用的转炉一次除尘法有很多,但共有的特点是都采用两级文氏管。目前有10多座转炉采用新一代OG 湿法、有20多座大中型转炉采用干法、50多座转炉采用半干塔文法,超过60%的转炉仍在使用传统OG湿法。 转炉一次除尘现有工艺及特点 尽快淘汰传统OG湿法已成为共识,但该采用哪种工艺还有不同观点。不同企业有不同要求,现在企业采用的一次除尘工艺及其特点如下: 1.干法 干法主要有引进的LT法、DDS法,也有国产系统。其优点:一是回收煤气粉尘浓度低,可达10mg/Nm3;二是吨钢节电3~4 kWh/t钢;三不需要庞大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主要问题是对转炉的装备、操作要求高,自动控制连锁多,中小转炉由于装备低不敢采用,还有干法排放不稳定、存在爆炸隐患、设备维修费用高。 干法从工业应用到现在几十年,全球转炉采用总共不到100座,大部分在中国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除了操作维护原因外,工艺本身还有改进之处。 2.新一代OG湿法 新一代OG湿法有引进的系统,也有全国产的。它采用一座空心饱和洗涤塔替代传统的一级文氏管,系统阻力

干法除尘工艺流程及功能介绍

干法除尘工艺流程及功能原理 一、干法除尘简介 随着氧气转炉炼钢生产的发展及炼钢工艺的日趋完善,相应的除尘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目前,氧气转炉炼钢的净化回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煤气湿法(OG法)净化回收系统,一种是煤气干法(LT法)净化回收系统。日本新日铁和川崎公司于60年代联合开发研制成功OG法转炉煤气净化回收技术。OG法系统主要由烟气冷却、净化、煤气回收和污水处理等部分组成,烟气经冷却烟道后进入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两级文氏管、脱水器和水雾分离器,烟气经喷水处理后,除去烟气中的烟尘,带烟尘的污水经分离、浓缩、脱水等处理,污泥送烧结厂作为转炉和烧结原料,净化后的煤气被回收利用。系统全过程采用湿法处理,该技术的缺点:一是处理后的煤气含尘量较高,达100mg/Nm3以上,要利用此煤气,需在后部设置湿法电除尘器进行精除尘,将其含尘浓度降至10mg/Nm3以下;二是系统存在二次污染,其污水需进行处理;三是系统阻损大,能耗大,占地面积大,环保治理及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以上情况,德国鲁奇公司和蒂森钢厂在60年代末联合开发了转炉煤气干法(LT法)除尘技术。干法(LT法)除尘系统主要由蒸发冷却器、静电除尘器、风机和煤气回收系统组成。与OG法相比,LT法的主要优点是:除尘净化效率高,通过电除尘器可直接将粉尘浓度降至10mg/Nm3以下;该系统全部采用干法处理,不存在二次污染和污水处理;系统阻损小,煤气热值高,回收粉尘可直接利用,节约了能源。因此,干法除尘技术比湿法除尘技术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炉干法除尘技术在国际上已被认定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它可以部分或完全补偿转炉炼钢过程的全部能耗,有望实现转炉无能耗炼钢的目标。另外,从更加严格的环保和节能要求看,由于湿法净化回收系统存在着能耗高、二次污染的缺点,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转炉干法除尘系统取代,这是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该技术已获得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采用,到目前为止,转炉干法除尘技术在德国、奥地利、韩国、澳大利亚、法国、卢森堡等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干法除尘系统简称LT系统,我厂称为DDS系统。LT除尘系统属于烟气的干式净化方式,自1981年开始将LT除尘方式应用于氧气顶吹转炉的烟气净化、回收系统。 与OG系统相比,LT系统有如下特点:

转炉湿法除尘问答题

转炉湿法OG除尘问答题 1、OG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OG是英文《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的缩写,表示氧气转炉煤气回收。 2、宝钢OG装置工艺原理是什么? 转炉在吹炼中由于激烈的氧化反应在炉内产生大量的高温,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烟气。这些烟气通过裙罩的升降和罩内烟气压力的控制达到抑制周围空气的侵入。在未燃的情况下,把这些烟气进行冷却和净化,然后把>40%的合格一氧化碳气体进行回收,把<35%的不合格的一氧化碳气体通过三通切换阀的切换,由放散塔上的点火装置燃烧后排入大气。 3、宝钢OG装置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煤气放散时:下裙罩→上裙罩→下烟罩→上烟罩→下部锅炉→上部锅炉→第一级文氏管(1DC)→第二级文氏管(2DC)→烟气流量计→IDF风机→消音器→放散塔煤气回收时:下裙罩→上裙罩→下烟罩→上烟罩→下部锅炉→上部锅炉→第一级文氏管(1DC)→第二级文氏管(2DC)→烟气流量计→IDF风机→消音器→水封逆止阀→V 型水封→煤气柜 工艺流程图如下: OG法回收转炉煤气工艺流程图 4、OG装置由哪几个系统组成? 一般OG装置由九个系统组成,它们是:密闭冷却水循环系统,高压水系统,低压水系统,锅炉冷却水循环系统,集尘水系统,杂用水系统,蒸汽系统,氮气系统。 5、宝钢OG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1)采用双级文氏管,净化效率高达99.9%,排放浓度小于100mg/Nm3,设备管道化、布置紧凑,较之国内盛行的二文一塔式更为合理。 (2)管路从47.5米标高顺流而下,中间无迂回曲折、系统阻损小。本系统总阻力1750毫米水柱,配用1430转/分的中速挡风机,采用液力偶合调速装置,大大节省电耗,

烟气除尘技术

除尘设施的种类繁多,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分类。通常按照捕集分离粉尘粒子的机理来分类,如重力、惯性力、离心力、库仑力、热力、扩散力等,可将各种除尘设施归为四大类。 1、机械式除尘器 一般作用于除尘器内,含尘气体的作用力是重力、惯性力及离心力,这类除尘器又可分为: (1)重力除尘设施-重力沉降室; (2 )惯性力除尘设施-惯性除尘器(又称惯性分离器) (3 )离心力除尘设施-旋风除尘器(又称离心分离器) 2、湿式除尘器(又称湿式洗涤器) 湿式除尘器是以水或其它液体为捕集粉尘粒子介质的除尘设施。按耗能的高低分为: (1 )低能湿式除尘器-喷雾塔、水膜除尘等; (2 )高能湿式除尘器-文丘里除尘器。 湿式除尘器也还有其它分类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3)、过滤式除尘器 过滤式除尘器是含尘气体与过滤介质之间依*惯性碰撞、扩散、截留、筛塞分等作用,实现 气固分离的除尘设施。根据所采用过滤介质和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1)袋式除尘器(又称为布袋除尘器); (2)颗粒层除尘器等; 4)、电除尘器 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力,使粉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除尘设施称为静电除尘器,简称电除尘器。按照电除尘器的结构特点,可以有多种分类,这里只列举按集尘的型式分类: (1)、管式静电除尘器; (2)、板式静电除尘器。 实际上,在一种除尘器中往往同时利用几种除尘机制,所以一般情况是按其中主要作用机制 而分类命名的。 此外,在除尘过程中是否用水或其他液体,还可将除尘器分为干式和湿式两大类。用水或液体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固体粒子)或捕集到的粉尘湿润的设施,称为湿式除尘器;把不湿 润气体中的粉尘的设施,称为干式除尘器。 近些年来,为提高对微粒的不捕集效率,陆续出现了综合几种除尘机制的各种新型除尘器, 如声凝聚器、热凝器、流通力/冷凝洗涤器(简称FF/C洗涤器)、高梯度碰分离器、荷电液滴洗涤器及电管等。 B.电除尘器 (一)电除尘器的分离机理 1)、气体电离过程 若在两特定电极间通以高压直流电,建立电场使电极系统的电压超过临界电压,使气体电离,产生定晕放电。在放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电场强度很强,足以使气体电离。出现电晕后,在 电场内形成两个区域。一是放电极附近的电晕区,该区在离放电极表面2~3mm的范围内。 在这一区域内,由于放电极表面有足够高的电场强度,使气体电离,产生大量的正离子和电 子。这时若放电极上施加的是负电压,则产生负电晕放电,电子移向正极而正离子移向放电 极本身。另一区为电晕外区,该区占有电极之间的大部分空间,区内并不产生气体电离。 2)、尘粒荷电过程

转炉一次除尘系统(OG系统)(精)

氧气转炉烟气的综合利用 ?氧气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倘若任其放散,就会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针对转炉烟气具有温度高、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含量高的特点,积极采取措施加以综合利用,就可以“变害为利,变废为宝”。 烟气、炉气和烟尘的概念 ?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产生含CO成分为主体、少量的CO2和其他微量成分的气体,其中还夹带着大量氧化铁、金属铁料和其他细小颗粒固体尘埃,这股高温、含尘的气流,冲出炉口进入烟罩和净化系统。在炉内的原生气体称炉气;冲出炉口后称烟气。 转炉烟气具有高温、流量大、含尘量多、有毒性和爆炸性等特点。 燃烧法、末燃法,湿式净化、干式净化的概念 ?燃烧法:即炉气冲出炉口进入烟罩后,与足够的空气混合,使烟气中可燃成分完全燃烧,形成大量的高温废气,再经冷却、净化,通过风机抽引排放于大气之中。 ?未燃法:是炉气冲出炉口进入烟罩,通过控制使烟气中可燃成分尽量不燃烧,再经冷却、净化后,由风机抽引送入回收系统贮存加以利用。 80t转炉OG除尘系统简介 ?的重力沉降、离心、过滤和静电等原理使气与尘分离,净化后的尘埃是干粉颗粒,也可回收利用。 ?目前绝大多数顶吹转炉的烟气是采用未燃法、湿式净化回收系统,称OG 系统;有的也采用未燃、干式净化回收系统,又称LT系统。 OG系统 ?以串联的双级文氏管为主流程的煤气回收系统,简称为OG(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这是一种湿法净化和回收煤气的方法,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转炉仍采用以文氏管洗涤器为基础的OG法。 ?“OG系统”主要由汽化烟道、一级文氏管、重力脱水器、二级文氏管、90°弯头脱水器、湿旋脱水器(复式挡板脱水器)、风机等设备组成。 OG系统特点 ?净化系统设备紧凑。系统设备实现了管道化,系统阻损小,不存在死角,煤气不易滞留,生产安全。 ?设备装备水平较高。通过炉口的微差压来控制二级文氏管喉口的开度,以适应吹炼各期烟气量的变化及回收、放散的切换,实现了自动控制。 ?烟气净化效率高。 ?系统的安全装置完善。 流程简述 ?转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烟气经炉口活动烟罩捕集到汽化冷却烟道,由汽化冷却烟道出来的高温烟气经溢流文氏管后,烟气饱和并降温,经过重力脱水器,烟气得到初步净化,饱和后的烟气经R-D可调喉口文氏管、90°弯头脱水器及复式挡板脱水器,烟气进一步被净化,并符合排放标准,净化后的烟气经室外管道流入煤气风机,当烟气成分符合回收条件时回收入煤气柜,否则放散。炉气中所含尘埃为烟尘。 汽化烟道简介 ?汽化烟道主要由活动烟道、炉口段烟道、固定Ⅰ段烟道、固定Ⅱ段烟道、末段烟道组成。 ?汽化冷却实际上是把烟道作为余热蒸汽锅炉,它吸收烟气显热使其降温;同时锅炉产生蒸汽,蒸汽进入蓄热器后分配给用户。 ?汽化冷却可分为全汽化和部分汽化两种。而汽化本身从循环方式上又分为强制循环、

转炉炼钢除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转炉炼钢除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韩旭进刘璐 ( 《长钢纵横》2008年第3期总第58期) 【关闭】【回页首】 我国炼钢转炉现有500余座,2006年,中国钢产量达到41878.2万吨(不含台湾省),其中转炉钢占85%以上。所以,炼钢转炉除尘工艺、设备的先进与否,制约吨钢能耗的进一步降低,也决定烟尘的总排放量。转炉除尘工艺直接决定着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能否很好的实施。下面简单介绍我国转炉除尘的现状,国内常用工艺流程,重点是讨论几种除尘工艺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一、炼钢转炉烟气特点 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转炉中产生约1450℃的高温废气,主要成分是CO、O2、CO2、N2和SO2,CO含量可高达80%以上。含有大量的粉尘,含尘浓度可达150-200g/Nm3,吨钢可产生10~30kg粉尘。所以转炉烟气具有高温、有毒、易燃易爆、含尘量高等特点。同时转炉烟气又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具有潜热、显热等大量能量,烟气中的粉尘也含有50%以上的全铁,可以循环利用。 转炉炼钢是间歇式生产,所以转炉烟气的生产也是间断的,使得烟气处理控制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二、目前常见处理工艺 炼钢转炉烟气除尘分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最具代表性的是OG湿法除尘工艺和L—T干法除尘工艺。 (一)OG湿法除尘工艺 最具代表性的是“双文程式”的工艺流程,简称OG法,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转炉都采用这种方法。该流程是:转炉烟气经

罩裙、Ⅰ至Ⅳ段汽化冷却烟道冷却之后,由1600℃降至800℃左右,然后进一文、二文进一步降温并除尘,再经诱引离心风机到三通切换阀,煤气合格的进入回收系统,达不到煤气回收要求的烟气进入放散塔点火排放。 OG系统根据文氏管的原理知道文氏管是靠喉口处高速气流使喷入的水二次雾化,以增大水滴的表面积,捕捉更多的粉尘,这种原理使文氏管阻损很大。因而系统存在着阻力大、用水量大、净化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造成水、电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并且系统经常采用的折板式水雾分离器、丝网脱水器等脱水设备效果不理想、易堵塞,造成风机故障率高;粉尘排放率超标。 “OG”流程的优点是安全可靠,系统比较简单,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1、一文、二文需要的除尘水量很大。 2、蒸汽和湿粉尘粘结到引风机叶片,造成转子不平衡,引起风机震动损坏,故障率高,影响系统正常稳定运行。 3、系统易结垢,导致除尘能力下降,集尘效果和净化效果变差,炉口烟尘外溢、放散塔冒黄烟。 4、系统阻力大,耗电高。 5、污泥处理工序复杂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6、受文氏管效率影响,烟尘排放浓度偏高(为100mg/Nm3)。 (二)L—T干法除尘工艺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干法除尘工艺,是由西德鲁奇、蒂森公司联合推出的,简称LT法。工艺流程是:烟气进入汽化冷却烟道间接冷却之后,再用蒸发冷却器直接进行冷却—向通过蒸发冷却器内的烟气喷入雾化水。喷入的水量,要准确地随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热气流的热焓而定,将烟气冷却到150℃一200℃后,经由煤气管道引入静电除尘器进行精除尘。

烟气深度脱硝、除尘技术简介

烟气深度脱硝、除尘超洁净排放 技 术 简 介 金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聊城市开发区黄山路1号

公司简介: 金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海德尔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2220)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节能环保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审批为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总公司以上海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作为技术支撑,把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让天更蓝水更绿!目前公司拥有余热回收发电技术和锅炉烟气超洁净排放技术: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和高效能SNCR-烟气深度脱硝等多个国内顶尖节能减排产品。 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 一、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技术原理: 烟气深度除尘除雾装备即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该旋流除尘除雾装备,包括多个多边形的除尘单元,多个除尘单元拼接为一层或两层除尘单元层,除尘单元内侧具有中空的旋流腔,旋流腔内放置有多个除尘旋流球,除尘单元的中部固定有一个竖向的定位柱,除尘单元的底部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上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最大宽度小于除尘旋流球的直径,相邻导流通道之间具有放置除尘旋流球的平台。

所述导流机构由放射状固定在定位柱四周的多个旋流板构成,旋流板的两侧倾斜设置。所述除尘单元层的外侧设有密封圈卡槽,在密封圈卡槽内固定有橡胶密封圈。通过将过流截面分解为多个除尘单元,使气液接触面积增加数十倍,能够有效提高除尘效果,导流机构上开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导流通道,利用导流通道对待除尘烟气进行导流从而推动除尘旋流球在旋流腔内旋转,相邻导流通道之间具有放置除尘旋流球的平台,保证了除尘旋流球在旋流腔内快速旋转。 工业烟气通过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下部的导流系统进入吸收装置,使气流形成环向流,驱动内部填充的旋流球自转及围绕中心的定向柱公转,吸收液雾滴在旋流球表面集聚并形成液膜,将气流离散化形成分散相,极大地提高了传质效率。 实现深度高效脱硫“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可利用吸收段随烟气携带上来的浆液雾滴,在旋流高效除尘除雾装备内形成不断更新的液膜,伴随着规则的旋流运动,对烟气产生切割作用,使连续运行相迅速转变成均匀的分散相,使气液接触面积较吸收喷淋段增加数十倍,从而达到深度高效脱硫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