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文化之根

中国医药文化之根
中国医药文化之根

中国医药文化之根

目录

自序 (1)

1.文化和太极哲学 (1)

2.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9)

3.易经及其影响 (12)

4.孔子和儒家 (18)

5.老子和道家 (22)

6.佛教与中国文化医药 (28)

7.禅与中国文化医药 (31)

8.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医药 (36)

9.中医与西医 (40)

10.中医的核心 (44)

11.太极哲学及其应用 (52)

后记 (64)

自序

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哲学,乃是中医的根源。传授,研究和实践中医,必须在中国传统

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上进行,才能得其要领。这是我于1984年所完成的“东方医学博士”论文的主旨,也是我1984年以来在“美洲中国文化医药大学”以及我创办的另一所“道统中心”中讲授“中医哲学”课程所遵循的主要指针。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于1989年)正是在上述博士论文和讲稿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

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是在美国写成并出版的,就使得其内容带上了比较文化和比较医学的特色。既介绍了代表东方文化的儒家、道家,也介绍了代表西方文化的基督教义,并就中西文化两者的同异,进行了比较,也在儒、道、释三家进行了一些比较。就医学本身来说,既回顾了西医的历史,也和中医的概念和历史作了比较。比较,能使认识更深切,更能从根本上把握中国文化医药的真谛。

医学,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部门,而且是人们普遍感到兴趣的重要方面。所以,这本书并不是只为学习中医的大学生、研究生写的,它也是为一切对医药、文化,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哲学、医药感兴趣的广大读者而写的。因此无论是对中国文化,还是对中国医药,都作了一些简明的入门介绍。

笔者认为,中医、太极拳、气功、静坐潜休等,都源于『易经』,或与『易经』密切相关。它们是互补的,相得益彰的,所以笔者不揣冒昧,把这些都融会在一起。这既是我在美国讲学和行医的特色,也是本书的特色。

笔者把『易经』、『内经』以及“太极拳”和中国哲学、医学、武术等的基本概念,加以抽象概括,形成了“太极哲学”的概念,并以此为核心,贯穿全书。

希望以上看法和作法,有助于更多的人理解中国医药和文化,有助于使中国医药文化的全球影响的增强,也希望读者赐教,以进一步发展太极哲学在医学、在社会、在人生之中的应用。

崔巍

1996年6月3日

1

文化和太极哲学

太极哲学和文化的概念

现在即使是西方人,很多也都熟悉下面的图象。

图1-1 太极图

这图象就是太极图。看起来很简单,一阴、一阳、一圆圈。然而,实际上这图象却表达了一种极其深刻的普遍的学说:阴、阳、太极圈,或简称为一、二、三,是“三合一” (THREE INTO ONE)。这个阴阳太极三合一的学说,正是“太极哲学” (TAICHIPHILOSOPHY) 的核心。

E=MC2 ,爱因斯坦著名的公式。还有什么比这只有三项E、M、C的公式更简单

的?在爱因斯坦提出这个公式之前,成千上万的科学家,绞尽脑汁,还是搞不清物质与能量关系的时候,人们确实会以为这个公式最简单不过了。但实际上,这个简单公式所蕴含的深广意义,是无与伦比的。同样地,对那些不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人们来说,“太极三合一”只不过是打太极拳的人的一种符号装饰罢了。

太极拳只不过是有几千年历史传统的太极哲学观念的一种实际应用而已。然而,太极哲学的意义要广泛得多。包括了我们已知的和尚未理解的有关小至我们自身大至整个宇宙的一切。简而言之,“三合一”中的“一”乃是“太极圈”,它包含着两个部份:黑色的 “阴”和白色的“阳”。阴阳总是互相转化,互相渗透,互相平衡。说来容易,真正理解就不容易了,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更不容易了。本书将逐步展示之。

再强调一下,本书所说的“太极”,并不只是指“太极拳”,而首先是指一种理论观点,即“太极哲学”,或称“太极理论”“太极模式”(TAI CHI MODEL)。而“太极圈”

(“太极模式”)则由两个相对的成份(阴和阳),及将阴、阳涵盖在内的太极圈组成。 太极圈兼容阴、阳,才是绝对的整体。

易经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 系辞上第五章)。这是关于阴、阳哲学

的 最早记述之一。实际上那个“道”子,就是“三合一”中的太极圈。“阴、阳、太极圈”

三合一,即见于中国古典经文,如老子、孔子的论著,也见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如 『黄帝内经』之中。这一学说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是我们用以理解我们自身 以至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的犀利工具。

文化和生活

文化是一个含意广泛的概念。一般说来,所有的活动和事体,只要不是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而是人类特有的,便属于文化,成为文化的一个部份。 因此,人类便可以说是有文化的动物,即文化是由全人类创造的。

“文化”作为一个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乃是从西文CULTURE一词翻译而来的。考究起来,这一译法可能来自『易经』之中很早就有的观念。『易经』中的贲卦 说:“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里面的“文”“化”二字可能就是“文化”之译的源头。

“文”就是“花样”。人相处,有大人、小孩,有男女之别,就有种种花样,就可以

“化成天下”了。男与女可以配成夫妇,就化成一家庭;夫妇生了小孩,有老人,有年青人,就有父子、兄弟、姐妹;扩而大之,就有亲戚、朋友、乡党、邻里,这就造成了社会,由此造成了国家,造成了天下。假如这个天下各色人等可以相安相处,便是一个文化的天下,是人类的理想境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考验着人类。

文化紧密与人类个体的生活相连接在一起,也可以说,众多个体的生活集合成为一个整体便是文化。假如说文化是一个圆圈,那么个体的生命与生活便是这圆圈上的一个一个

的点。没有这些点,便不会有圆圈,没有这个圆圈,点也就无从附着与存在。所以,不能说文化与个体生活谁高谁低,它们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讨论到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去争论谁先谁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可说是毫无意义的死胡同。

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总体。因此,每一个人群或社区,在文化方面必有差异,取决于这个特定人群所经历的历史。每一个特定的文化,为特定的社会人群所演绎而成,其中包括着这一群体中的人们所习得的行为类型,举凡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知识、技巧以及物质客体等等。

在中文里面,文化乃是由“文”与“化”两个方面构成的双音词。“文”的意思是 “文明”,与蛮荒相别;“化”的意思是“变化”或“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格言 说:“变化无常”,即变化总是不断发生的,永无休止。也可以说,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只是不同事物、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不同文化、不同时代,变化的速度,有所不同,有时改变小而慢,不大能感到,人们往往未曾注意,有时却改变很大很快,所谓天翻地覆的大变革。

文化可以分成三个不同的方面,或者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看,了解这三个层次(三个水准)的差别及其互相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层次的文化,属于物质经济方面的,是人与物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便是(钱)MONEY;第二层次的文化,属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用一个字来表达,便是“权”POWER;第三层次的文化,属于精神方面的,是心与心的关系,也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便是“灵”(心)SPIRIT,MIND。国学大师钱穆教授,对文化的这三大层次有精采的论述,引述如下:

“先说第一阶层,比如人生基本所需, 衣食住三项,都脱离不了物质经济关系。

可 是,物质经济只可限制人生活动,却不该用来决定人生活动;而且此项有关衣、食、住各方面的物质生活,也并没有一定的标准,需到如何阶段,才算有了解决。因此一应物质经济,只是人生活动之消极必需,而不能认为是人生活动中之积极向往。如果人类文化,仅仅止于对物的这一层,那么,这种文化,只可说是一种原始文化。”

“其次,说到第二阶层,由于增进了人对人的关系,而人类渐渐地就形成了社会群 体,在社会群体中必然会产生政治。于是逐有各个国家之建立,于国家之下,又有种种集团,为着国家和集团之需要和利益,政治必然要求人服从,不服从,则何来有国家,有集团。所以政治必带有一种拘束性和压迫性,每一国家因其内部巩固,或向外发展,或抵抗侵略,同时还必带有一种斗争性。然而拘束与压迫,并不能解决人类问题,斗争更不能解决人类问题。”

“我以为人类的理想政治,应该遵循下列两大法则:(1)政治要尽量减轻其权利性,使之不致引起对内对外的一切斗争;(2)政治要在最小量的服从和拘束中,获得最大量的自由和平等。人类文化,演进到有国家的阶段,是为人类文化进步过程中一大关键;继此还要向前。若是人类文化仅仅止于这一阶层而不再向前的话,那只可算是一种半成熟的文化。”

“现在说到第三阶层,属于人类的心灵精神方面的,那才是人生的本质部份,也是人生的终极部份。心对心,始是人生的最高一阶层,心灵活动虽是个别的,所谓 “人心之不同如其面”;但心灵的活动必有其共通性,所谓“人同此心,必同此理”。我们心理的思想

和感情,不能表达,那么,有思想等于没有思想,有感情也等于没有感情。同时,我们心对心的发表和沟通,不论思想情感,都是一种赠予,赠给了他人,而自己仍没有损失;相反的,可能把自己的思想加强,感情加深而发生出一番普遍的传播作用。所以说,只有心队心,才能把全人类融成为一个整体。才是人类文化一个最大目标,即终极目标之所在。”

“人类文化中最坚实的一项东西便是心灵,它能启发、能感通和积累、能变化、能享受。我们从物质和政治观点出发,有了钱,仍然希望有更多的钱;有了权利,仍然希望有更大的权利;这是一种相互分割性的占有欤,由此分割占有,必然会引起斗争。斗争有各种形式,但总之是斗争。我们要从心灵的观点出发,即如喜、怒、乐、人心中各种感情,都是人类共同享有的公物,是一种共通性的感发和享受;心灵惟一希求只在向外感通,感通即是一种赠予,而同时不失其为一种占有。物的占有是分割的,心的占有则可成为共通的。物质

人生是有限的,心灵人生是无限的,而且它不受空间时间限制。人心一番获得,可以赠予全世界,可以赠予千百世。人类文化必须进展到这一阶层,才是人类文化的高贵向往和终极归趋。”

必须指出,这三个层次并非呈一条直线,而是同时存在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以太极哲学的思想来说,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文化,可看出阴和阳,而第三层次的文化则可看成是太极圈。第三层次文化,正像太极圈包括着阴、阳两个相对的成份一样,包括着较低的第一和第二层次的文化。太极哲学强调在太极圈内阴、阳的平衡,那么,应用在人类社会,即是强调在心灵的整一之下,物质经济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安定。

文化的健康和疾病

文化本身也是有生命的,意思是说文化可以看成是一个会生长、变迁、学习和交互作用的有机体。文化作为这样一个有机体,可以是健康的,也可能罹患疾病。一种文化有它的诞生、成长、变老直到死亡的历程;一种文化也会和其他种种文化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

文化和个体生命都是可患病而需要治疗。内在健康的人们和文化,较不容易患病。无论是一个人或一种文化,若要保持健康,就必须在物质、人际和心灵这三个层次保持平衡。个体、社会、国家、民族若缺乏健全的精神,就会陷入疾病状态。过度沉溺于金钱、权利、毒品、性行为,都可能导致文化疾病。

中国传统的医疗技艺,是有着特别的价值的,因为它具有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发展历史,涵扩极为广大的区域,实践于世界上最众多的人口。中国传统医学,不是通过动物 实验,而是通过对人体的直接观察来证实其种种理论和假说。通过很多个世纪的经验观察和研究,中医实践保持了那些好的、有效的方法方剂,淘汰了那些不好的,缺乏实效的东西。中医就像中国一样,历经了那么多地域上的和政治上的变动,仍然保持着活力和能量。中国文化仍然在生长壮大,中医仍然在有效地实践和发展。

质言之,不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不论是西方医学,还是中国传统医学,只要能够治愈疾病,使人们康复,便是好的医生。美国现正处在文化的转型之中,多种文化的共处并存,对大家都有好处。由各种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而组成的美利坚合众国,展现出不同文化相互整合的最好机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美利坚合众国将成为“文化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CULTURES)。这将会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然而却会带来诱人的硕果。当我们讨论世界问题,涉及全球,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从一种文化的观点,从长远放眼去看。我们需要面对生活中的深刻问题,去发展一种健全的世界文化,一种新的、理想的联合文化,它植根于过去而造福于未来。

这种联合文化的前景是诱人的同时也适用于医学。例如,传统的中国医学和现代的西方医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两相结合的医学,对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也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效果,有助于人类克服艾滋病(AIDS)这种新出现的疾病,也有助于防治威胁人类多年的冠心病和癌症,使人类的健康有大的改观。

2

中华民族 历史和文化

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要点,是理解“太极哲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太极哲学”正是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由此而向更高的灵性层次发展的产物。

1927年中国科学院的考古专家在北京郊区的房山县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头骨化石,根据最新的测定,这一头骨乃是57万8千年前中华民族在远祖的遗物。自从“北京人”

发现后不久,又在该地的上洞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遗器,年代约在七八万年以前,这可以说是“北京人”后代的遗迹。至于新石器时代遗迹的发现,则更为普遍,如河南渑池的仰韶村、甘肃洮河的宁定、河南安阳的浚县、辽宁锦西的沙锅屯等等。凡此均证明中国本土,自“北

京人”后,都有人类居住,历史悠久,逐渐发达,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渊源,也即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不同部族中,有一部族,后世称为厦族或华族,或者合称为华夏民族。相传其首领为黄帝轩辕氏,于涿鹿之役(约在公元前2670年),战胜他族的首领蚩尤,从此华族便定居中国,代代相传,以迄今日。所以凡是中国人,都称为“黄帝子孙”。

在中国的传统中,在黄帝以前,还有开天辟地的盘古,接着是“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和四位深受尊崇、造就中华文化的英雄:有巢氏教人造房屋;燧人氏教人取火用火;伏 氏教人结网畜牧,神农氏教人耕作医药。伏 作八卦,神农尝百草,于本书之讨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陈述于以下章节之中。这四位民族英雄之后,便是“五帝”

:太 、炎帝、黄帝、少 、 ,其中的第三位便是轩辕黄帝。接着便是尧、舜、禹。禹是厦朝的帝王,是伟大的工程师,完成了治水。从1979年到1986年,在辽宁的西部,出土了许多“红山文化”的遗存。其年代在5000年以上,这是首先发现在夏朝之前的中华文化遗存,夏朝之后是商周。在19世纪后期,于河南安阳发现甲骨,经王国维、罗振玉等研究骨块上刻划的图形,而了解其中的意义,就是“甲骨文”,成为商代历史的文字明证。周朝奠定了中国大统一的基础。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群雄争踞,百家争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奠定、大发展的年代。孔孟学派、黄老学派、阴阳学派、百花齐放。中国传统文化的五大经典即“五经”,包括『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先后成书,中国传统医学的传世经典,托名于黄帝的『黄帝内经』也问世,其间实为中国文化医药奠定和发展最关键的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文字,汉武帝扩拓疆域,独尊儒学,形成了传统中国文化的“道统”。迄至东汉,中国传统文化已定型成熟,其灿烂辉煌从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墓葬可见一斑。在数以千计的随葬品中,有一幅彩色画最为珍贵。在这幅超过2200年历史的绘画上,展示了天、地、人及阴、阳、五行的概念。

中华文化强调人的研究,也因而被称为是人本文化。孔子集其大成,以“诚、仁、中、行”为教化之本,成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道统”,亦即中华文化的特质。就每一个人来说,应要诚以律己、仁以待人、中以处事、行以乐业。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质。“上下四方之谓宇,古往今来之谓宙”。宇宙就是时空,宇宙是“天行健”时时在变而不息的大生命,人乃是这一大生命中的小生命单位,其生存原理是相同的,其原动力亦是同一来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人合一之理即在此诚。

在宇宙中的万物,凡可以命名的,都是相对的,均可以阴阳“ -”与“ +”两

种符号以代表之。例如天地、男女、刚柔、动静,等等。两者虽有相互盈虚消长之变化,但始终有生命,二者之间才有了“道”。相对的任何一方面极度的发展,可能走向反面,例如连续三次向左转,就向了右;继续不断向东飞,会飞往西去,所以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中庸为贵。“道”即太极图中的太极圈,乃高层次的灵性所在,是绝对的。

在此“天人合一”、“阴阳太极”的根本观念中,『易经』、『道德经』、儒家、道家、太极哲学这一切都是统一的。并且,与中国传统医学也是统一的,天人合一,阴阳太极,也正是中医的最根本理论基础,以下几章将分别论述之。

3

易经及其影响

『易经』又称『周易』,也可简称为『易』。“经”表明它的崇高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周”表明它成书于“周朝”,历史悠久,也表明它所阐述的内容“周普”,即“无所不备”。然而,最关键的一个字乃是“易”

什么是易?

《说文》:“日月为易,象阴阳也”。

这是从字源上来说的。从词义上来说,易有三义:

郑玄说:“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三个意义,并不互相排斥,加在一起,便是说,《易经》旨在寻求宇宙间变易(变化)之法则,(不易,即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使之简易能明,易于理解。

《易》为六经之首,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由《易》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

天人合一、世界大同、赞颂生命、自强不息。

考《易经》的来源,由传说的伏羲氏书八卦,经文王、周公的系辞,至孔子的赞《易》,完成《易经》,前后历时四千余年。

伏羲氏,约生于公元前4700年,开创畜牧时代。他除教民畜牧以安定生活外,复制定嫁娶,发明乐器,创立算术,创造历法,并观察天地、自然和身体现象,画成八卦,以象天、地、雷、风、水、山、泽,为象形文字始,也为《易》之始(图3-2和图3-3) 八卦的画线称为爻;-是不中断分离的直线,称为阳爻;-是中断分离的直线,称为阴爻。。而八卦(又称“八经卦”)两两相重合,演成六十四卦(“六十四别卦”或“六十四重卦”),表达了宇宙万物更为复杂的内容。(图3-4)

《易经》中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由八卦再重卦为六十四卦,这一系统正好是二进位系统。伟大的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G.W. Leibnitz)早就发现了这一点。这-阴与阳或O与1的二进位数制,正好是电子计算机的逻辑基础。古老的《易经》和最现代化的电脑,有着共同的数学和逻辑基础,充份体现出《易经》无穷的生命力。表3-1 显示了太极八卦系统和十进位,二进位系统的对应关系。

表3-1 太极八卦与二进制

《易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巨大而根本的。人们把《易经》尊为哲学、政治学、科学、占卜学、兵学等等,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致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儒家、道家、墨家以及至诸子百家,无不以《易》为根据。在本章中,特别要展述《易经》对中国医学的重大影响。

历代名医都一再指出《易经》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例如,唐代名医孙思邈说:“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并且在其名著《千金方》卷首“大医习业第一”中指出“凡欤为大医,必须谙素问······周易六壬并须精熟。”

唐代王冰在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把《易经》列位“三圣道”(即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易经》、《本经》和《内经》 )之首,在对《黄帝内经》的注释中博采《易经》的文字。

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类经附翼》中,京确地论述了“医易同源”。他写道:“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物;万物,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其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含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理者,-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而阴阳学说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乃是中医的根本,可以说是《易经》阴阳学说的应用与发展,《黄帝内经》乃是中医理论的最完备的经典。只要对照一下《易经》与《内经》中关于阴阳的论述,便可以清晰地看出《易经》乃是中医理论的渊 。

《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内经》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上)。

《易经》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选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易经·说卦传·第二章)。

《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凡阴阳之要,阴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易经可以说通篇是关于阴阳。因为每一个卦都离不开阴爻,阳爻,内经也可以说是贯穿全卷均是阴阳学说的应用,从生理病理,到诊断治疗,无不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之下的具体运用。诸如;“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脏腑中的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内经》·全匮真言论篇·第四)“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内经》·调经论篇·第六十二)“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上)至于治疗之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宙者改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迫者行之,惊者平之。”(《内经》·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下)都是“阴病阳治、阳病阴治”的原则的应用。

一言以蔽之,中医理论源于《易》,《易》医同源,《易》医相通,举世公认源远流长,效果卓著的中国传统医学,正是《易经》思想的应用与发挥,其不朽的价值永垂人间。

4

孔子和儒家

要透彻地理解一个民族和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要去找出并研究那少许足以代表那个民族和文化的人物。譬如说,为理解西方文化,就要考察基督及有关著作,要理解印度文化,就要考察释迦牟尼及其著作,要理解中国文化,就要研究孔子、老子及其著作。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适值周朝的春秋时代,王室势微,内则诸侯相功,外则蛮夷相扰,周初成康之世大统一的局面仅存形式。孔子虽然有极大抱负,想振衰起弊,复兴文武周公之业,无奈周游列国,不受重用。他既无机会立功,不得已退而立言,广收生徒,宣扬中华文化,集先圣之大成,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这些书就是流传后世的“五经”(未计《乐记》在内)。

孔子学说的重点,大都在六经,即:《诗经》、《书经》、《礼记》、《乐记》、《易经》和《春秋》。此外还有《论语》、《孝经》、《大学》和《中庸》。《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起来又称为四书。

孟子生活在公元前371年到289年,是孔子的继承者。孔子集先圣之大成,而孟子发扬光大之,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亦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而成为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之道统。所谓“道统”,就是将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人类生存原理流传下来,为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所遵守,永相延续,政统可断,道统不断,维系中华文化之不断发展。

《四书五经》代表着儒家的主要经典,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其中的《易》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最早的经典,所谓“经典的经典”,而且它使儒家与道家等诸子百家相联系起来,因为《易经》中的阴阳学说,同时也是道家、医家、和其他诸子百家的理论基础。本章也正是从这个基点上来讨论儒学与中医学的相互关系、儒学与太极哲学的相互关系。

试以“中庸”作为儒学的一个代表。一个“中”字,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要太过,不要走极端,要阴阳平衡。这种思想同样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一种指针。“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阳治,阳病阴治,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中数表达着两端的平衡。请看图4-1,奇数为阴(一、三、五、七),则偶数为阳(二、四、六、八)。一、三、五、七;二、四、六、八这一数字排列,见于中国的古书龟书图和洛书之中(图4-2)。

《中庸》非常强调“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如神。”“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微,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这些思想对于中医也是很重要的。病人诚心对医生,而医生诚心对病人,对于效果的提高,都是很有利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也是由疾病到健康转化的重要条件。“诚者,自成也。”痊愈必须靠自身的抵抗力、自愈力和自信力。一个对痊愈完全丧失了信心以致绝望的人,是很难好转的。“诚则明”,“至诚如神”,医生只有至诚待患者,才能洞悉病情原委,断病治病如神。

意诚则信仰立,信仰立则力量生,所以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又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话对于医学也是适用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引起的人体功能失调,若能以至诚之心去认识、去匡正、去改善,是会有很大效力的。

人们有时称中医为“儒医”,是有一定道理的。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儒家的思想自然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作用的。从对《中庸》“诚”的观念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医学的积极影响。

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第七)这和医圣扁鹊“六不治”中列“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是异曲同工,对于中医的健全发展,有根本性的意义。只有远离迷信,才能有科学,才能发展药物和其他各种治疗措施,为人类的保健作出贡献。

5

老子和道家

老子,姓李名耳,是比孔子还早的春秋时思想家。传说孔子曾向他问礼。他的不朽名著《老子》,也叫《道德经》,也叫《老子五千文》,因为全书只有5250个字。文虽短小,但影响却巨大无比,不仅贯穿中国历史数千年,影响及哲学、宗教、医学、艺术、政府管理、生活方式、以至饮食男女,整个中国文化的一切方面,而且遍及全世界,具有众多的外语释本,唯《圣经》可与之相比。《老子》仅英文译本就要50种以上,没有任何一本中文书可与之比。最早的外文译本可能是梵文本,据称唐玄奘赴西域取经时,曾译《老子》梵文。最早的西文译本可能是1788年的拉丁文译本。下面列出的是比较著名的《老子》西文释本译者及年代:

G.Pauthier (1838)

Stinislas Julien (1842)

John Chelmers (1968)

Reinhold von Plaenchkner (1870)

Victor von Strauss (1870)

Frant. cupr. Vynatek (1878)

Froderie Henty Balfour (1844)

Adolf Kolmodin (1888)

Leon de Rosny (1889)

Charles Joseph de Liarlez (1891)

James Legge (1891)

Konishi (1893)

Albert de Pourvoirville (1894)

G.G. Alexander (1895)

Paul Carus (1898)

Erwin von Zach (1900)

Alexandre Ular (1902)

T.W. Hersinger (1903)

Rudolf Dvorac (1903)

Lionel Giles (1904)

Walter Gorn Old (1904)

E.H. Parker (1904)

G. Evans (1905)

C. Spurgeon Medhurst (1905)

Silva Mendes (1908)

Julius Grill (1910)

H. Mueller (1911)

Leoa Wieger (1913)

Richard Wilhelm (1921)

Henri Borel (1921)

Arthur Waley (1934)

Bhikshu Wai Tao and Dwight Goddard (1936)

Hu Tse-ling (1939)

Franz Esser (1941)

O.Sumitomo (1945)

Vincerz Hundhausen (1948)

Chan Wing-tsit (1963)

Tang Zi-chang (1969)

Lin Yu-tang (1970)

R.B. Blakney (1970)

Gia-Fu Feng & Jane English (1972)

Cheng Man-jan (1981)

Stephen Mitchell (1988)

Yi Wu (1990)

在中国本土对《老子》的研究就更多了,只说历代对《老子》所作的注解便多的惊人。据统计,现在还存在的《老子》注释校本约350种,另有350种或只存片断或完全遗失。较著称的注本有西汉河上公注、魏王弼注,明清之际王夫之《老子衍》、清魏源《老子本义》等。

老子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及其演变,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道”可以理解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这就是《老子》第一章和第二十五章所说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中的论述,对于中国传统的养生、保健、医疗和康复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著称的例证是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种养生和保健的锻练,不仅在中国历史悠久,传授广泛,而且在全世界也有很高的声誉和众多的实践者。据考证,太极拳即是源于《道德经》中老子的思想。

太极拳尚柔。而《老子》第四十三章云:“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十章有:“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第七十章有:“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处上”。

太极拳主虚静。而《老子》第十六章有:“有致虚极,守静笃”。

太极拳主以静制动,舍己从人。而《老子》第二十二章有:“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七十三章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太极拳由无到有,由静到动,由体达用。而《老子》第四章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太极拳是自无极而太极,自太极而生两仪(阴阳),再由阴阳变化而成各种姿势拳式。而《老子》第四十二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太极拳原名“十三势”。而《老子》第五十章有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后来张三丰 《太极拳经》,王宗岳《太极拳论》在论述上亦颇多类似《道德经》

的经文。

凡此以上,均证《老子》乃是太极拳的灵魂和渊数。

另一个著称的例证,说明《老子》与中医的关系,便是在中医的发展中,道家所起的伟大作用。

中医的理论根源在《易经》。《易经》与《老子》 在基本概念方面是以致的。阴

阳学说,由无到有,万物生成等方面,均有相似的论述。而这些正是《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时期,有重大贡献的一些医学家,像葛洪、陶弘景、孙思邈,都是身兼医家与道家,被尊为“真人”,在道家和医学的发展上均起过很大的作用。这几位道家真人兼名医,对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建树良多,影响至今,值得揣摩,加以实践。

例如葛仙翁洪(公元284-364年)强调“至要者,在于实精行气”,“不可都绝

阴阳,阴阳不交则生壅 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受也”。前者,强调呼吸的调练,后者强调阴阳的谐和,是非常正确的。

陶真人弘景(公元456-536年)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欤以养神,动以养

形,也是也是很对的。

孙真人思邈(公元581-682年)强调“养性之道,常欤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

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即是强调练。

总的说来,从老子的思想中衍生出来的太极拳,以及道家强调呼吸的调控和身形的锻练,对于中国传统保健的发展是有着不可磨减的功绩的,今天仍然要使之在中国,在世界发扬光大。

6

佛教与中国文化医

佛教原非中国本土的宗教,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于西汉末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派蔡 至印度求佛法归,建寺译经,流布始广。到了随唐之际,佛教更形发达,唐三藏赴西天取经,译出大量佛经。在精研佛经的基础上,中国僧人自创宗派,是为中国的佛教,即佛教的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份。

释迦牟尼生活在周昭王二十六年到周穆公五十三年,即公元前1014年到公元前99

年(又说生于公元前561年,死于公元前487年),名悉达多,父为中印度毗罗卫城主净饭王。19岁(又说29岁)时,因见衰病者及死者,深悟世界之痛苦与无常,逐决意出家。30岁(又说35岁)时在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佛教,以明心见性,得无上正觉,普渡众生为宗旨。

佛教之宗派众多。在印度,有小乘、大乘之分。凡求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者皆为小乘。小乘有20部。“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悯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

人,广脱一切,是为大乘”大乘有中观宗(龙树宗,又称三论宗)和瑜珈宗(弥勒宗,又称法相宗)两宗。

中国的佛教宗派计有13宗,其中有一些乃是中国僧人新创立的,最著名的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个中国僧人新创的宗派,已经把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起来,协调起来。

原来的佛教教义是出世的,讲轮回,讲涅 。中国人新创的三宗,则转向入世,把入世出世融而为一。

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的医学也有所传入。例如有一部眼科学著作《龙树眼论》,是唐代或其以前的著作。白居易诗“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空捻决明丸”,即指《龙树眼论》而言。龙树是佛经传说中的一位菩萨,《隋志》中还记有《龙树菩萨药方》等十余种译自印度的医书。无疑,这种医药上的交流,也丰富了中国传统医学。

佛教为输入中国而构成中国人们思想一部份之唯一主要外来思想。佛教的寺院超过了孔庙的数量。佛教的经典很多,仅仅唐三藏便译出经、论75部,凡1355卷。

唐三藏,原名陈炜,法号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生于公元602年,卒于公元664年,著名的唐朝高僧,佛教学者和旅行家。他的故事在《西游记》中有非凡的描绘,在中国可说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在国内遍访名师,仍感到所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印度)学习,求得解决。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赴天竺,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经历17年,贞观19年回到长安。大举译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例如,《般若波罗密多经》, 历代汉文翻译计有7种,以玄奘的译本最为流行,仅有260个字,便于持诵。玄奘所译佛经,对丰富中国文化有很大贡献,与鸠靡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唐三藏是唯识宗的创始人,曾编译《成唯识论》,提出只有破除“我执”“ 法执”,才能达“成佛”的境界。

唐玄奘所译佛经中,最负盛名也流传最广的,自然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简称《心经》。次经说明以般若(智慧)观察宇宙万事万物自性本空的道理,而证悟无所得的境界。这一思想是全部般若所说的核心,故称《心经》。佛祖释迦牟尼说法49年,其中22年讲般若,大般若有600卷,小般若有260字,即上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可见其根本与重要。般若心经的思想是大乘佛学的主流,“假名观”则是其主要特色之一。它的立论前提是:人类具有绝对而完全的认知能力;而认知的关键则在于有效地辨别“假名”与“真相”的分际并且知所抉择。

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学说,是理解和接受佛教思想的基础。我们可以把“假名”看成是“阴”,“真相”则便是“阳”。心经中的一些著名论断,例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可以代之以阴、阳,以“阴”代“色”,以“阳”代“空”,这便是:

“阴不异阳,阳不异阴,阴即是阳,阳即是阴”。

在中国传统的《易经》和阴阳学说中,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思想。在禅宗和禅学的发展中,更可以看出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的融合,以及这种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医药的积极作用,下面将专章加以论述。中国禅学的出现,使非常繁复的佛学得以简化,突出了佛学的精华,使之发扬光大。

7

禅与中国文化医药

禅字源印度的 Dhyana 音译“禅那”之略,原义为“定,安住,静虑、思维修”,即 Meditation 。日人音译为 Zen,并且被西文广泛借用以为“禅”字的西译。禅那在印度佛 法之中,本属“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范围。从印度的正统意义来说,禅是一种调心、调息、调身的渐进法门。它是以修定为目标的一种方法,使人心能清静下来,达到心力集中与身体内外统一的境地。

中国的禅宗所体证的禅,与印度禅有所不同。中国的禅,乃是在吸收印度禅的精义的基础上,揉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家思想,加以发展而创成的。

印度禅是一种“渐进”的修行工夫,在“打坐”之中,收摄散心,系于一境,不令动摇,进而达到三味(即三靡地、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正受所观之法、不昏沉、不散乱)的境界。中国禅的重点放在“顿悟”方面,使人的心地能够一超直入如来地,达到“空无一物”,而后顺其自然的生起妙有的作用,并且把三味实际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之中,实践“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的理想境界。

======================================== 相传达靡从南印度的婆罗门族来到中国,开创了中国的禅宗,被尊为禅宗初祖。达靡关于禅的论说,便已见到中国禅学强调顿悟的特色。他法语说道:“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

又说:“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然而,中国禅学的真正祖师乃是六祖慧能。他和老子、孔子、孟子、庄子都是同一流的伟人。他的思想言行被弟子们编成了《法宝坛经》一书。这是中国僧人所写的最伟大的佛学著作。在整部大藏经里,中国的佛学著作被尊奉为“经”的,也只有这《坛经》一部。而且,它在诸经中的地位,是可以和《金刚经》、《法华经》、《维靡诘经》并驾齐驱的。

慧能俗姓卢,生于公元638年,是广东岭南人。他的身世,正像孔、孟两位夫子一样,从小便失去了父亲,由母亲一手带大。家境清苦,卖柴为生,幼年失学,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写字。正是他请江州通判张日用代书在墙上偈子,超过了大师兄神秀,而得到五祖弘忍的衣钵,他的偈语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进入到了明心见性的真悟真佛境界,而神秀所写的如下偈语,只不过是谨防自身不堕入邪道而已: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从慧能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孔孟、道家老庄的思想均融合在内,禅学成为了佛、道、儒三微一体了。

在慧能的手中,使佛理便得更加的深刻化和普遍化。他打破了僧和俗,圣和凡,佛家和其他各派思想之间的樊篱。比如任何一为儒家对对他下面的这首偈子,都该是毫无异议的,这首偈子是: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从上面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慧能思想体系内是含有浓厚的儒家伦理。同时,由于他的善于辩证,使我们不能否认他和老子之间有着深厚的关系。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二章中曾写出了道家的辩证思想,所谓:“天下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上面所说的观念都是相对的,老子所谓的圣人就是要超越了这些相对的观念。

同样的,慧能在《法宝坛经》最后一章中,曾嘱咐学生要以三十六对法教人。所谓三十六对,就是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有与无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大与小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烦恼与菩提对,慈与毒对,常与无常对,实与虚对,喜与嗔对,进与退对,生与死对,化身与报身对,等等。在运用上他说:

“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

这里所谓的“中道”就是超越相对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自性。在慧能的思想体系里,中道是绝对的真,它一方面超越了相对,一方面又包括了相对。这个绝对的真的“中道”,也就是太极哲学中的那个圆圈,即包括了阴与阳在内的太极圈。

中国的禅宗可以说是道家结合了佛家的悟力和救世的热情所得的结晶。吴经熊博士在他的《禅学的黄金时代》中比喻说:“假如佛学是父亲,道家是母亲,那么禅宗这个宁馨儿不可否认的,是比较像他的母亲了”。也就是说,禅学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胡适博士曾发挥说:“中国禅并不来自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日本的禅学大师,也是把禅学推向西方世界的先驱者,玲木大拙博士也曾说:

“像我们今天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他说:

“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感情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禅宗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得力于此种思想与中国人注重实际生活相互配合,决不离开生活而谈禅。慧能说:“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来自人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因此中国禅是强调一种人世间的生活,而且是一种发扬人的内在精神价值的良好途径,也可以说是治疗人的心灵问题的良药。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人看重禅的原因,他们希望用禅或“静坐潜修”(Meditation)的方式来缓解他们日常生活的紧张,来治疗各种由于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不谐和而引起的社会病、文明病、心理病。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在现代中医的实践中引入静坐潜修的原因。至此,我们便可以理解禅学对于中国文化医药的重要意义了。最后引出色的禅宗先锋善慧菩萨(即傅大士,生于公元497年)的两句诗作结:

“道冠儒履佛袈裟,会成三家作一家。”

也正如玲木大拙所说:

“禅是综合了儒、道、佛三家,而用之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用之于疫病的预防与治疗。

这“道冠儒履佛袈裟”的“三合一”精神,也正是太极哲学的精神所在。这种精神,也可以把外国传入的又一宗教-基督教,融化到中国文化之中去。

8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医药 基督教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其他一些较小的教派在内,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1世纪起源于巴勒斯坦,逐渐流传于罗马帝国全境。基督教聂斯脱利派(Nestorians),曾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中国,称为“景教”。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因朝廷下诏禁绝佛教,也波及到基督派,逐告中断。元代,天主教和聂斯脱利派再度传入,通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但流传不广,随元代灭亡而再中断。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天主教由耶稣会传教士再度传入。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沙皇也派遣俄罗斯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新教各宗派,例如长老会、圣公会、浸信会、公理会、卫理公会等,于鸦片战争前后陆续传人中国。

到清朝末年,基督教徒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一个明显的例证便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这场中国近代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发动起来的。洪秀全于1843年(道光23年)创立拜上帝会,以新教的教义组织秘密组织,并自称是耶稣基督的弟弟,受命变革中国,使之成为劳苦大众的幸福天国。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直到建都南京,发展到18省份,坚持达14年之久。太平天国所取用的主要是《圣经·旧约》前面五个部份的内容。能够以基督教的一些教义,作为号召,掀起这么浩大的一场革命,至少表明基督教已经进入到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基督教的一些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都有其共同之处,这应该看作基督教能在中国传播的内在思想文化基础。

一位长者明确地指出:

“孔子之教与基督之教,同为阐明人生真谛,为求人类之共生共存而立言,真理固无中西之分,体天以行道设教者,此心同此理亦同也。所不同者,以时间而言,孔子早基督降生550年,以空间而言,又因两地人民习俗与知识程度之有异,故前者以教育方式阐明真理,后者以宗教方式传授真理,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并且列举了《中庸》的论述与《圣经》中对“上帝”的论述的共通点,以表明儒学与基督教义的一致性。例如:

“诚者,天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

“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新约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第二十章)

“你的诚实存到万代,你坚定了地,地就长存”。(《旧约圣经》·《诗篇》·第一百一十九篇第九十节)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中庸》第二十四章)

“只有上帝籍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上帝深奥的事也参透了”。(《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第二章第十节)

“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上帝凡事都能”。(《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十九章二十六节)

圣经的论述不仅和儒家经典有共通之处和道家、阴阳家等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共通之处。前己论及,阴阳观念乃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核心概念。事实上,圣经中人们也可以见到俯首即是的阴阳对立与统一,在《旧约全书》“创世纪”中说:“神创造天地······,渊面黑暗······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将水份上下······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可以说,完全是按照阴阳的法则在创造世界和人类,仅只有“暗”不行,要有“光”。诸如天地、光暗、昼夜、上下、男女、以至上帝与魔鬼、善与恶,都是阴与阳。“耶和华对挪亚说,你和你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可以留种”,上帝对挪亚方舟的安排,也是按照阴阳公母配对的原则行事。

基督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医药的另一重要影响是随着而来的西洋医学的传入,从而从整体上来说,改变了中国医药的面貌。

明朝万历八年(公元1589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o Ricci)来到中国,继之 有龙华尼 (Nicholaus Longobard)、高一志(Alphonso Vagnon)、华方济(Francisco Sambiaso)等。他们都通中文,除传教外并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医药,译著科学和医学的书籍,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带入中国。新教徒在清朝遣使中国,其中包括受过医学训练的人员,其中著名的西医有1805年的皮尔逊(Alexander Person)、1827年的哥利支 (Thomas Richerdson colledge)、1834年的伯嘉(Peter Parker)、 1839年的洛卡 (William Lockhart)、1839年的合信(Benjamin Hobson)及1854年的嘉约翰 (John Karr)等六人,他们或在中国设立医院,或设立医学院校,或译西医著作,是西医在中国的开拓者。嘉约翰并于1881年在广东创办了第一本中文医学杂志“西医新报”。自此,西医逐渐在中国发展壮大起来。

中医与西医,也是阴和阳,形成一种新的格局,并且这种中西的文化医药交流,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因为阴阳相反而相成,在第三层次的谐和精神主导之下,中西合璧,势必对医药保健的发展呈现巨大的作用。接着的下一章,试图从这种阴阳相对的观念来讨论中西医的比较与发展。

9.西医与中医

人类及其文化是在河流和海洋的旁边发展起来的,医学也是这样。古代世界医学有五个大的中心: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

河流域、以及地中海沿岸的希腊。但,只有两个医学体系持续发展至今,这就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和古希腊医学发展而来的西方的现代医学,简称为中医和西医。

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以《易经》和《内经》为代表,《易经》奠定其哲学理论基础,《内经》则奠定了医学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基础。

西方现代医学的形成,则要从古希腊医学谈起。古代希腊医学的形成,约在公元前6-4世纪,相当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大体上和中医形成的时代相近。被尊为希腊医学也

即西方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地、水、风、火四元素构成的,和中医的五行学说相似。希波克拉特非常重视人体的体液,并使之与四元素相配,即地-黑胆汁、水-黄胆汁、火-血液、风-粘液,并认为四元液成份和力量的协调即为健康,混和失调则成为疾病。

在治疗原则方面,他主张“医术不外乎添、削、予、夺。过剩者,削去之;缺乏者,不足之”。“起因于充满的疾病,则以使其空虚的泻法治疗”,在特定情况下,他也用“相类物质引起的疾病,以相类的物质治疗”。这些都和中医补虚泻实、正治反治的原则十分相似。

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罗马医学继承了希腊医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盖伦(Galen,公元130年至201年)。盖伦进行了很多动物的解剖和实验,被尊为“实验医学之父”。然而由于中世纪将他的著作神化,以至他的错误也不能加以纠正。直到文艺复兴,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公元1514年到1564 年)的人体解剖学建树,和哈维(William Harvey,1578年到1657年)的人体生 理学实验,才纠正了盖伦的错误,奠定

了现代西医的生物科学基础。

异军突起的另一个大的医学体系是阿拉伯医学,在西医停滞的中世纪,以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980年到1036年)的《医典》为代表,阿拉伯医学影响世界六百年。在元朝阿拉伯医学也曾传入中国,即“回回药局”,“回回医院 ”,以及“回回药方”。

很值得注意的是,在19世纪,西方医学中派别林立。德国医学家基塞尔( Kieser,1779-1862年)提出“两极性学说”,认为一切物体,一切生命,均由阴阳两极支配,两极之力平衡,则两极之间有正常振动进行,就是健康状态。有时一极的力量显著强大,因而阻碍了正常振动,就成为疾病。基塞尔的学说和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学说很类似,而且在他的著作《医学之体系》(System der Medizin)中,曾引证中医的阴阳学说,也可以说,基塞尔两极性学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医学对西方医学的一种比较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出现,也预示着中西医合流的实际可能性。

另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是被尊为“现代医学之父”的伟大的法国医学家克罗德 伯尔

纳(Claude Bernard,1813年-1878年)。他发现人体内的温度、酸硷 度、氧气、血糖、盐类、血压等等,都要保持稳定,才能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他创用“内环境”一词来概括这种生命所必须的稳定的体内理化生物因素,并且提出了“内环境的平衡稳定乃是自由独立生命的必要条件”这一著名原理。1926年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肯农博士(W.B Cannon,1871年-1945年),进一步发展这一原理,提出了“内稳态”(Homeostasis,又译“内环境稳定”、“自稳态”)的概念,进一步强调机体内部的稳定的重要性。到50年代,伟大的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维纳(Norbert Wiener,1894年-1964年)发现,保持稳定的基本机制是负反馈。这种以负反馈为途径的保持平衡稳定的机制,具有普遍性,小至细胞、亚细胞水平,中至整个人体、大至人类社会以至宇宙,都有这种维持平衡的方式。就西方医学来说,内稳态的维持乃是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和《黄帝内经》所表过的阴阳平衡原理是一致的。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总的来说,在最根本的原理上,即阴阳平衡,或由负反馈所维持的稳态平衡,中医与西医乃是一致的。应该说这并不奇怪。因为人体是同一个人体,人类是同一个人类,它们的生理与病理,保健与治疗,应该有其根本上的共通点。虽然具体方法有异,应是殊途而同归。最后回到的共通点就是阴阳的平衡,负反馈达成的稳态也正是阴阳平衡。因为任何负反馈本身就存在着升与降、增与减两种对立的趋势,也就是阴与阳。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把中医和西医对立起来看是没有道理的。认识到在最基本的理论上,中西医的一致性,将加深人们对中西医这两种医学体系的理解。下面的一章,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

10. 中医的核心

中国传统医学, 历 经三千年以上 , 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 , 医书众多 , 难以胜读 。 如何纲举目张, 以概括中医的体系 , 是中医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一项重要任

务 。著者 经 多 年 的 潜 心 研 究 , 本 著 〈 内 经〉 所言" 和 于 术 数 " 的 精 神 , 试 以 零 · 一 . 二 . 三 . 四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共 十 个 数 字 , 来 归 纳 中 医 整个 体 系, 故 称 之 为 〈 中医 十 字 经 〉 , 其 要 点 如 下 :

零乃 无 极 (零无 )

一有 太 极 ( 一有 )

二分 阴 阳 (二仪 )

三因 致 病 (三因 )

四 诊 察 病 (四诊 )

五 行 相 用 (五行 )

六淫 在 外 (六淫 )

七情 在 内 (七情 )

八纲 辨 证 (八纲 )

九法 治 疾 (九法 )

零乃 无 极

0 与 1, 无 与 有 , 阴 与 阳 , 是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精 髓 。

0 与 1, 断 与 通 ,关 与开 ,是 电 脑 、 自 动 化 、 高 科 技 的

基 石 。

太初 ,一片混 沌,尚 无 , 是 0; 嗣 后 , 开 天 辟 地 , 有 了 地

球 , 是 1。

诚 如〈 道 德 经〉 所 言 :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有生于无"。

人 本 无 病 。 病 也 是 生 于 无 。 由 无 到 有 , 是 生 病, 由 有

再 到 无 , 是治 病。

一 元 太 极

一 就 是 道 , 就 是 宇 宙 , 就 是 本 体 , 就 是 太 极 。 一 是 绝 对 , 包 括 阴 阳 的 相 对 。 中 国 传 统 医 学 的 特 色 是 天 人 合 一 , 天 是 大 宇 宙 , 人 是 小 宇 宙 , 大 宇 宙 与 小 宇 宙是 合 一 的 , 一 致 的 , 整 个 宇 宙是 同 一 的 , 遵 守 著 共 同 的 道 。 道 就 是 一 。

"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

中 医 守 一 。 诚 是 一 。 道 是 一 。 " 一 阴 一 阳 之 谓 道 " 。把 阴 阳平 衡 在 太 极 圈 的 统 一 之 中 。 所 以 伏 羲 " 一 划 定 天 下 " , 用 阴 爻 阳 爻 组 成 八 卦 , 概 括 了 整 个 宇 宙万 物 , 时 间 空 间 , 无 所 不

包 。 有 道 是 :

无 极 动 一 生 , 一 本 散 于 万 殊 , 天 得 一 则 清 , 地 得 一 则

宁 , , 人 得 一 则 圣 。 故 佛 曰 明 心 见 性 , 万 法 归 一 ; 道 曰 修 心 炼 性 , 抱 无 守 一 ; 儒 曰 存 心 养 性 , 执 中 贯 一 。 一 者 理 也 , 人 得 天 之 理 以 成 性 。 一 者 自 性 也 , 在 天 为 理 , 在 人 为 性 。 性 为 一 , 气 为 二 ,身 为 三 , 所 以 说 能 识 一 二 三 , 就 可 学 神 仙 。

二 分 阴 阳

" 一 阴一 阳之 谓 道 " (< 易 经 > ), 所 以 说 : " 知 道 者 , 法 于 阴 阳 " 。 (<黄 帝 内 经 素 问 >.上 古 天 真 论 篇 第 一 )。 "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 (< 老 子 >)

阴 阳 是 普 遍 存 在 的 , 人 人 都 有 阴 阳 , 事 事 有 阴 阳 。 整 个 中 医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 无 不 以 阴 阳 为 根 本 , 为 指 针 。

阴 阳 学 说 的 内 容 , 可 以 用 " 对 立 , 互 根 ,消 长 ,转 化 " 来 概 括 。

阴 阳 对 立 , 是 指 宇 宙 万 物 , 都 存 在 相 互 对 立 的 两个 方

面 。 例 如 , 天 为 阳 , 地 为 阴 , 动 为 阳 , 静 为 阴 , 热 为 阳 , 寒 为 阴 , 脉 数 为 阳 , 脉 迟 为 阴 , 上 升 为 阳 , 下 ° 为 阴 , 昼 为 阳 , 黑 夜 为 阴 , 等 等 。 这 都 说 明 阴 阳 的 对 立 普 遍 存 在 于 一 切 事 物 和 清b 象 之 中 。

阴 阳 互 根 , 是 指 阴 阳 互 相 依 存 , 任 何 一 方 都 不 能 脱 离 另 一 方 而 单 独 存 在 。 例 如 , 外 为 阳 , 内 为 阴 , 有 外 才 有 内 , 有 内 才 有 外 , 无 内 则 无 外 , 无 外 则 无 内 。 再 如 中 医 认 为 " 功 能 活 动 " 属 阳 " 营 养 物 质 " 为 阴 , 它 ? 中 的 任 何 一 方 都 不 能 脱 离 另 一 方 ± 而 单 独 存 在 。 如 果 小 肠 和 其 他 内 脏 器 官 不 能 发 挥 作 用 , " 营 养 物 质 " 就 不 能 消 化 , 吸 收 , 反 之 , 如 果 没 有 " 营 养 物 质 " 的 供 给 , 器 官 的 左5c 能 就 会 停 止 。 <黄 帝 内 经 >云 : " 阴 在 内 , 阳

之 守 也 ; 阳 在 外 , 阴 之 使 也 " , 说 明 的 也 是 这 种 阴 阳 的 互 根 。

阴 阳 消 长 , 即 阴 消 阳 长 , 阳 消 阴 长 , 阴 阳 总 是 处 在 互 变 动 之 中 。 从 寒 冷 的 冬 天 , 到 炎 热 的 夏 天 , 是 阴 消 阳 长 的 过 然

b ; 由 炎 热 的 夏 天 , 到 寒 冷 的 冬 天 , 是 阳 消 阴 长 的 过 程 。 四 季 的 变 化 , 永 无 终 止 , 阴 阳 消 长 , 永 不 停 息 。

阴 阳 转 换 , 是 说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 阴 可 以 转 化 为 阳 , 阳 可 以转 化 为 阴 。 在 昼 夜 的 交 替 中 , 光 变 成 了 暗 , 暗 变 成 了 光 , 在 睡 眠 与 觉 醒 得 交 替 中 , 大 脑 从 抑 制 转 化 成 兴 奋 , 兴 奋 转 变 为 抑 制, 都 是 自 然 的 阴 阳 转 化 。 中 医 的 治 疗 作 用 , 在 很 多 情 况 下 , 便 是 促 进 阴 阳 的 转 化 , 发 烧 的 给 降 温 , 就 是 阳 转 化 为 阴 , 这 便 是 治 疗 。

阴 阳 学 说 在 中 医 的 应 用 是 很 广 泛 的 。 就 人 体 结 构 来 说 , 人 体 的 上 下 , 内 外 , 表 里 , 前 后 , 脏 腑 都 分 属 阴 阳 。 就 人 体 阴 阳 来 说 , 功 能 (阳 )与 物 质 (阴 )的 对 立 统 一 是 非 常重 要 的 。 就 人 体 病 理 来 说 , 阴 阳 失 调 乃 是 疾 病 发 生 的 基 本 病 机 之 一 , 如 阳 盛 则 热 , 阴 盛 则 寒 ; 阳 虚 生 外 寒 , 阴 虚 生 内 热 ; 阳 盛 则 阴 病 , 阴 盛 则 阳 病 ; 阳 损 及 阴 , 阴 损 及 阳 ;重 阴 必 阳 ,重 阳 必 阴 , 等 等 。 就 疾 病 诊 断 来 说 , 中 医 诊 断 疾 病 , 首 先要 分清阴阳 。 表 、 热 、

实 , 属 阳 ; 里 、 寒 、 虚 , 属 阴 。 就 疾 病 的 治 疗 来 说 , 热 者 寒 之 , 寒 者 热 之 ; 对 阳 损 及 阴 的 , 在 补 阳 的 同 时兼 顾益阴 , 对 阴损及阳的 , 在补阴的同时兼顾扶阳 。 在 药 物 方 面 , 寒 ,凉 药 属 阴 , 温

热 药 属 阳 。 在 食 物 方 面 , 热 的 食 物 属 阳 , 冷 的 食 物 属 阴 , 干 的 食 物 属 阳 , 湿 的 食 物 属 阴 。 这 些 都 是 阴 阳 学 说 的 具 体 应 用 。

三 因 致 病

宋 陈 言 认 为 : " 医 事 之 要 , 无 出 三 因 " 。 (陈 言 : < 三 因 极一 病 证 方 论 >序 ) 这 " 三 因 " 即 内 因 ,外 因 ,不 内 外 因 。 这 一 学 说 乃 本 <金 匮 要 略 >" 千 般 病 难 , 不 越 三 条 " 之 意 。 陈 言 指 出 :

六 淫 , 天 之 常 气 , 冒 之 则 先 自经 络 流 入 , 内 合 于 脏 腑 。 为 外 所 因 : 七 情 , 人 之 常 性 。 动 之 则 先 自 脏 腑 郁 发 。 外 形 于 肢 体 , 为 内 所 因 : 其 如 饮 食 饥 饱 , 叫 呼 伤 气 , 畏 厌 溺 等 。 有 背 常 理 。 为 不 内 外 因 。

这 一 理 论 , 把 致 病 因 素 和 发 病 途 径 结 合 起 来 的 分 类 方 法 , 以 简 取 胜 , 对 临 床 辩 证 , 很 有 指 导 意 义 , 被 人 们 广 泛 沿 用 。

四 诊 察 病

" 望 . 闻 . 问 .切 " 合 称 四 诊 , 是 中 医 诊 断 的 基 本 依 据 。 望 诊 包 括 望 神 . 望 形 . 望 体 态 . 望 色 等 全 身 情 况 , 以 及 望 舌 . 望 小 儿 指 纹 . 望 头 发 .目 . 鼻 . 唇 . 气 等 局 部 情 况 , 以 获 得 到 疾 病 的 初 步 印 象 , 闻 诊 包 括 听 声 音 和 嗅 气 味 。 问 诊 内 容 很

广 , 也 很 重 要 。 有 " 十 问 歌" 述 其 大 概 :

一 问 寒 热 二 问 汗 , 三 问 头 身 四 问 便 。 五 问 饮 食 六 问 胸 , 七 聋 八 渴 俱 当 辨 。 九 问 旧 病 十 问 因 , 再 兼 服 药 参 机 变 。 妇 女 尤 必 问 月 经 , 迟 速 闭 崩 皆 付 见 。 再 添 片 语 小 儿 科 , 天 花 麻 疹 全 占

验 。

切 诊 包 括 脉 诊 和 触 诊 两 大 部 分 。 触 诊 包 括 皮 肤 . 手 足 . 胸 腹 . 肿 块 . 肿 疡 . 穴 位 等 ; 脉 诊 是 中 医 最 具 特 色 的 诊 断 方 法 , 包 括 辨 别

浮 . 沉 . 伏 . 迟 . 数 . 疾 . 大 . 洪 . 细 . 滑 . 涩 . 结 . 代 . 促 . 实 . 弱 . 弦 . 紧 . 濡 等 二 三 十 种 不 同 脉 象 。 望 .闻 . 问 .切 四 种 诊 法 , 各 有 用 处 , 要 全 面 准 确 地 掌 握 病 人 的 情 况 , 必 须 四 诊 合 参 。 在 有 条 件 的 情 况 下 , 把 中 医 四 诊 与 西 医 物 理 . 化 学 诊 断 方 法 , 结 合 起 来 , 诊 断 辩 证 将 更 完 备 。

五 行 相 用

五 行 即 是 木 . 火 . 土 . 金 .水 . 五 种 基 本 物 质 , 其 特 性 为

" 木 曰 曲 直 . 火 曰 炎 上 . 土 爰 稼 穑 . 金 曰 从 革 . 水 曰 润 下 " 。

五 行 学 说 是 以 五 行 的 特 性 来 推 演 和 归 类 事 物 的 。 在 中 医 理 论 之 中 , 最 重 要 的 应 用 便 是 五 行 配 五 脏 , 即 肝 属 木 . 心 属 火 . 脾 属 土 . 肺 属 金 . 肾 属 水 。

五 行 之 间 , 有 复 杂 的 相 生 . 相 克 . 相 乘 . 相 侮 的 关 系 。 这 就 是 : 木 生 火 , 火 生 土 , 土 生 金 , 金 生 水 , 水 生 木 ; 木 克

土 . 土 克 水 . 水 克 火 . 火 克 金 . 金 克 木 ; 克 制 太 盛 称 为 " 乘 " , 反 克 称 为" 侮 " 。 这 些 五 行 相 互 作 用 的 情 况 , 在 中 医 的 理 论 和 实 践 中 都 有 很 广 泛 的 应 用 。 例 如 , 肝 脏 血 以 济 心 , 就 是 肝 生 心 , 即 木 生 火 ; 肾 属 水 , 而 制 于 脾 土 , 故 脾 为 肾 之 主 ; 在 治 疗 方 法 上 , 滋 水 涵 木 法 . 益 火 补 土 法 . 培 土 生 金 法 . 金 水 相 生

法 . 抑 木 扶 土 法 . 培 土 制 水 法 . 佐 金 平 土 法 , 等 等 都 是 利 用 五 行 的 相 互 作 用 。

六 淫 在 外

六 淫 致 病 体 现 了 中 医 强 调 人 体 与 外 界 环 境 平 衡 的 重 要

性 。 六 淫 即 风 . 寒 . 暑 . 温 . 燥 . 火 ,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 称 为 "

六 气 " , 是 万 物 生 长 的 条 件 , 对 人 体 也 是 无 害 以 至 有 益 的 。 仅 当 六 气 过 甚 , 而 人 体 正 气 不 足 , 抵 抗 力 下 降 时 , 六 气 才 会 致

病 。 此 时 , 六 气 即 称 为" 六 淫 " 。 六 淫 为 病 , 其 受 邪 途 径 多 为 肌 表 , 或 从 口 鼻 而 入 , 故 又 有 " 外 感 六 淫 " 之 称 。 按 □

'7b 代 知 识 来 看 , 细 菌 . 病 毒 等 外 来 生 物 致 病 因 素 , 也 应 列 入 "

六 淫 " 之 内 加 以 考 虑 。

七 情 在 内

七 情 致 病 体 现 了 中 医 强 调 人 体 内 心 理 作 用 的 重 要 意 义 以 及 心 理 和 生 理 相 互 作 用 的 重 要 意 义 。 七 情 即

喜 . 怒 . 忧 . 思 . 悲 . 恐 . 惊 七 种 情 志 变 化 , 是 机 体 的 精 神 状 态 。 七 情 本 属 于 人 体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不 同 心 理 反 应 ,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 也 是 不 会 致 病 的 。 只 有 突 然 . 强 烈 或 长 期 的 情 志 刺 激 , 脏 腑 阴 阳 气 血 失 调 , 才 会 导 致 病 患 的 发 生 。 由 于 七 情 是 造 成 内 伤 的 主 要 致 病 因 素, 故 又 称 " 内 伤 七 情 " 。 七 情 既 直 接 伤 及 内 脏 , 即 " 怒 伤 肝 " , " 喜 伤 心 " " 思 伤 脾 " " 忧 伤 肺 " " 恐 伤 肾 " ; 也 影 响 脏 腑 气 机 , 即 " 怒 则 气 上 , 悲 则 气 消 , 恐 则 气 下 , 惊 则 气 乱 , 思 则 气 结 " 。 此 外 , 情 志 的 异 常 动 , 也 会 使 病 情 加 重 或 迅 速 变 化 。 例 如 ,高 血 压 患 者 , 会 因 怒 气 使 肝 阳 暴 涨 , 血 压 迅 速 升 高 , 出 现 半 身 不 遂 . 口 眼 歪 斜 等 后 果 。

八 纲 辩 证

八 纲 是 阴 阳 . 表 里 . 寒 热 . 虚 实 八 个 辩 证 的 基 本 纲 领 的 简 称 。 表 里 辩 疾 病 的 内 外 和 病 势 的 深 浅 , 一 般 来 说 , 表 证 多 属 新 感 , 病 位 浅 而 病 症 轻 , 里 证 多 属 旧 病 , 或 由 表 证 转 变 而 来 , 病 位 深 而 病 症 重 。 寒 热 辩 疾 病 性 质 和 反 应 强 烈 的 不 同 , 寒 证 是 阳 气 不 足 . 阴 气 偏 盛 而 形 成 的 ; 热 证 是 由 于 阳 气 过 剩 所 形 成

的 。 虚 实 辨 人 体 正 气 盛 衰 和 邪 气 消 长 情 况 , 虚 证 指 正 气 虚 , 实 证 指 邪 气 实 , 分 正 虚 邪 实 , 正 盛 邪 实 两 种 情 况 。 阴 阳 是 八 纲 中 的 总 纲 , 表 . 热 . 实 用 阳 来 概 括 , 里 . 寒 . 虚 用 阴 来 概

括 。 疾 病 不 是 阴 证 , 就 属 阳 证 , 分 清 了 阴 阳 , 就 指 出 总 的 方

向 。

由 于 人 体 感 邪 有 轻 重 . 正 气 有 盛 衰 . 禀 赋 有 强 弱 . 病 位

有 深 浅 . 病 势 有 转 变 , 因 而 证 侯 不 是 单 纯 的 , 往 往 见 到 表 里 同 病 . 寒 热 错 杂 . 虚 实 互 见 . 阴 阳 浑 淆 的 情 形 。 在 临 床 辩 证 中 , 还 要 联 系 病 因 . 落 实 到 脏 腑 . 气 血 . 经 络 等 具 体 结 构 上 , 必

须 结 合 脏 腑 辩 证 . 六 经 辩 证 . 卫 气 营 血 辩 证 等 一 步 具 体 解 决 。

九 法 治 疾

中 医 治 疗 的 方 法 很 多 , 常 被 归 纳 为

汗 . 吐 . 下 . 和 . 温 . 清 . 补 . " 八 法 " , 加 上 本 书 著 者 所 创

用 的 " 悟 " 法 , 共 计 九 法 , 除 吐 法 不 常 用 外 , 其 他 八 法 都 是 常

用 的 。 一 些 其 他 疗 法 也 是 都 由 这 九 法 衍 生 出 来 。

汗 法 , 又 称 解 表 法 , 是 开 泄 清 理 毛 孔 , 使 邪 气 从 表 出 的

一 种 治 法 ; 吐 法 , 是 引 导 病 邪 或 痰 涎 . 有 毒 物 质 , 从 口 涌 出 的 一 种 治 法 ; 下 法 , 是 攻 逐 体 内 结 滞 . 通 泻 大 便 的 一 种 治 法 ; 温 法 , 是 除 寒 邪 . 温 运 阳 气 的 一 种 治 法 ; 清 法 , 是除 热 邪 . 清 解

火 毒 的 一 种 治 法 ; 消 法 , 是 消 除 体 内 积 滞 的 有 行 之 邪 的 一 种 治 疗 方 法 ; 补 法 , 是 扶 助 正 气 的 一 种 方 法 ; 和 法 , 是 通 过 调 和

或 调 理 脏 腑 功 能 , 以 除 邪 气 的 一 种 治 疗 方 法 。

假 如 说 , 以 上 八 法 主 要 是 针 对 人 体 的 生 理 的 话 , 那

末 ,

" 悟 " 法 , 则 主 要 是 著 眼 于 人 类 的 心 理 。 " 悟 " 指 的 是

" 开 放 "(OPENNESS), " 放 松 " (RE;AXATOPM, MEDITATION)。 " 开 悟 " (TO BECOME AWERE OF , ATTAIN ENLIGHTENMENT ),即 去 掉 执 著 (HANG UP),开 放 心

灵 , 除 去 烦 恼 。 有 道 是 " 心 病 还 需 心 来 医 " , 特 别 是 在 现 代 社

会 , 紧 状 态 .人 际 关 系 . 生 活 方 式 等 各 个 方 面, 问 题 丛

生 , 社 会 病 . 文 明 病 . 心 理 病 层 出 不 穷 的情 况 下 , 如 何 通 过 静

坐 潜 修 (MEDITATION), 气 功 . 太 极 拳 等 种 种 锻 炼 , 去 除 杂 念 ,去 除 执 著 ,去 除 冲 突 , 回归 平 静 , 回归 常 态 ,回 归 平 衡 , 乃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 虽 然 这 不 是 药 物 , 但 却 更 有 疗 效 , 比 药 物 更 能 解 除 "

心 病 " 的 痛 苦 。 一 个 人 要 保 持 心 理 的 健 康 , 就 要 先 除 去 自 己

所 执 著 的 自 我 概 念 , 这 样 他 才 能 看 清 自 己 的 真 面 目 , 才 能 著

手 解 决 自 己 的问 题 。 心 理 治 疗 的 主 要 目 的 , 也 是 要 患 者 逐 渐 学 会 (即 " 悟 " 到 ), 他 的 经 验 并 不 怕 , 必 须 鼓 起 侵 气 来 面 对

真 实 的 自 我 。 人 见 到 真 实 的 自 我 , 必 须 先 去 除 对 于 善 . 恶 等 价 值 观 念 的 指 著 。 以 中 医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来 说 , 善 恶 . 尊 卑 . 圣

凡 . 好 坏 . 高 低 . 一 切 价 值 观 念 中 的 对 立 , 以 归 给 为 阴与 阳 。 健 康 的 心 理 , 就 是 要 超 越 这 阴 阳 的 相 对 , 做 到 又 阴 又

阳 , 非 阴 非 阳 . 阳 中 有 阴 . 阴 中 有 阳 的 平 衡 和 谐 状 态 , 亦 即

到 第 三 层 次 的 太 极 圈 状 态 。 这 样 人 心 也 就 入 到 阴 阳 平 衡 的 状

态 , 即 < 黄 帝 内 经 >中 所 说 的 " 阴 平 阳 秘 , 精 神 乃 治 " 的 健 康 状

态 , 这 就 是 " 悟 发 " 为 治 的 根 本 所 在 。 这 也 就 是 太 极 哲 学 在 治 疗 上 的 应 用 。

11 太极哲学及其应用

传播传统文化的作文

传播传统文化的作文 传播传统文化,是我们新一代青年的职责,下面是XX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传播传统文化的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传播传统文化的作文【1】 传统文化如同民族的灵魂,蕴含着不屈的希望与力量;传统文化是民族发展的原动力,给人们勇攀高峰的斗志与毅力;传统文化仿佛是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传递给世界温暖与色彩。因此,我想说:让我们共同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最近名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国”的调查结果已经揭晓。中国以拥有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位居第二名,这个好消息令大家欢欣不已。但当我们静下心来与拥有众多备受欢迎的现代文化的美国作比较时,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被很多外国朋友欣赏的时候,我们自身是否足够重视它呢?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 现实情况值得社会担忧。如今很多国人特别是青少年朋友,他们对外来文化有高度的认同。于是我们不再对“哈韩”、“哈日”感到大惊小怪,不再对好莱坞影片感到陌生。其实,感受、学习外国文化的精华并没有错。但过分的关注与模仿必将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可以说,外来文化已经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

了冲击。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冯骥才实地考察并用所写文章表达了呼吁人们保护传统文化的迫切心声。他说:“民间艺术是民族情感与精神的载体之一,普查与记录是为了见证与记载一种历史精神。”是啊。倘若我们失去了珍贵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时常感受到一种不能诉说的苦衷呢?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绸缪。为了引导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国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守护传统文化的决心不言而喻。是的,我们不想再看到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抢先申请注册的事情重演。为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它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耀眼的光彩。 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我们理应满怀信心并且坚信:懂得守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民族会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拥有勃勃生机。传播传统文化的作文【2】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话故事,欣赏古代建筑……,我最喜欢的有:中国剪纸、中国戏曲、中国皮影等等。 中国的剪纸文化非常有趣、好玩。我们可以剪出花鸟鱼虫、梅兰竹菊。我见过剪出的花鸟鱼虫惟妙惟肖,十分逼真。作文吧我还见过剪出的梅兰竹菊,看着这些花花草草感觉就能闻到花香。 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我都听过的戏曲有:豫剧、

中医药核心期刊汇总

中医药核心期刊汇总 中医药核心期刊有哪些?小编就将这段时间认真搜寻的得到的信息,汇总出来,呈现给大家,希望对给为亲们有所帮助! 1、中华医学杂志:【周刊,变为周刊以后影响因子有一定的下降,最新的为0.461,中文版本,英文摘要,杂志编辑委员会由生物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成,一般两个月内回复,加上审稿时间,周期较长】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改为《医学争鸣》,双月刊,由第四军医大学主办,主要发表具有一定理论见解和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0.385】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科技部及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半月刊,影响因子0.538】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月刊,影响因子0.424,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药学和中国医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总体上来讲,军医大学学报所刊的论文内容差别不大】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主要报道本校各学科国内领先或达到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诊疗经验。月刊,影响因子0.513】 6、解放军医学杂志:【是全军卫生系统最高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人民军医出版社主办。月刊,影响因子0.578】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由北京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双月刊,影响因子0.627】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全年刊发约300篇文章(不包括短篇报道),其中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论文占80%以上,影响因子0.402】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四川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影响因子0.481】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762】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以国内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研究及新技术、新成果等为主要内容,影响因子0.400】 12、复旦学报。医学版:【复旦大学主办,双月刊,影响因子0.518】

中国十大药企

中国十大药企 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 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 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 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 现代制药、盈天医药6家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5%总 资产年平均增幅34% 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超2400亿人民币,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2014 年排名357位。 中国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 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 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2014年 营业收入924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

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排名62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目前上药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 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近3万人,注册资本31.58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营销网络最健全的医药企业,并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是中国2010年上海 世博会医药全球合作伙伴。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 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 中国五百强企业,2014年,广州医药实现销售335.3亿元,同比增长16.24%。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 员工1700多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中 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R & D)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P & M),而且在医药商贸物流、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广州医药拥有21家分子公司,除广东外还分布于湖南、福建、陕西、四川、湖北等地。旗下王老吉药业于2005年2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我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我院独具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 二、开展医院文化建设 (一)价值观念体系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1、发展战略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确定了“科技兴院,树立品牌,患者之上,关爱生命”发展战略,不断强化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充分体现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2、确立了“文明行医、亲情服务、廉洁自律、人诚勤和”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的服务。 3、医院宗旨坚持“真诚关爱、信守承诺、规范服务、科学管理”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医院精神弘扬医院“团结勤奋、敬业严谨、创新立业、博爱济世”精神,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 5、院歌:集中集体智慧,编写了院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中医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和人民群众健康的希望,要团结自强,拼搏向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用爱心点燃生命的太阳。 (二)行为规范体系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我们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守则》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

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ⅩⅩ市中医医院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 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和《关于加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地域和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理念,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医院管理、科室建设、医疗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医德医风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医院发展紧密结合,确立医院服务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徽和院歌。 医院服务宗旨:扬大医之精诚、构和谐为医患、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 医院发展战略:特色办院、专科兴院、科技强院、质量立院; 医院院训:弘扬岐黄、业创一流、仁爱精诚、德泽万民。 医院院徽: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太极图和中医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五色、中药、针灸为一体组成院徽图案。 医院院歌:以“中医药,中华的宝藏,中医药,生命的天堂”为主题讴歌了中医药护佑华夏儿女,解救万民生死的千秋辉煌。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医院价值观念,把优秀传统

文化的人文理念纳入医德医风教育的范畴。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邀请省内外专家来院专题讲释《论语》等儒学精萃,用闪光千古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影响教育广大管理者及医护人员,以良好的形象、精湛的医术、热情的服务体现“仁术爱人,和谐寿民”的人文关怀及责任。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要求各科室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切实加强科室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德医风。 (三)、结合ⅩⅩ地域中医药文明的历史遗产,挖掘地方特色,提升我院的形象,促进医院发展。 1、挖掘ⅩⅩ地域中医药文化亮点-----敦煌医学及汉简,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以古鉴今。敦煌莫高窟存有大量有关中医药文化的经卷遗书,共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论》、《本草方》等医理类、本草类、针灸类、诊治类、藏医类、医方类、佛教类、道教类、其他类共60多种。其次492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敦煌壁画有“得医图”等大量有关中医药文献、医疗保健的内容。其中包括练功与运功、卫生保健、涉及有关男科、妇科、美容、佛学方、外治、针灸、医学文献、气功、脉法、民族医药、对外医学交流等等丰富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翔实地记录了中医药防病治病情景,我们将其用图文方式设置在展馆“ⅩⅩ中医药历史篇”中。还有先后出土的敦煌、瓜州悬泉置、金塔居延50000枚的汉简,大量记述了治病方与病案,可以说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病案记录。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 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

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好好继承和发扬,这是我国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将它引进校园中,让学生好好学习和继承,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学习心得体会,大家一起来看看。 **镇中心校非常鼓励教师外出学习,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初冬时节,中心校领导组织我和***校长一起奔赴山东参加“第四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考察交流活动。11月17日五点多起床,一路欣赏初冬时节车窗外的美景,一路奔波六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路途虽远,兴趣却浓。为时三天的活动我们共参观了三所小学,聆听了四场报告,欣赏了两节写字课和一节传统文化快乐入门课,以及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展演。此行时时处处都让我为之感动,感动于一群有共同目标的追梦人的坚持,感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先祖圣贤的诞生地得以传承、创新和发扬。 下了公共汽车,简简单单的一顿午饭后,我们就随着考察团步入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这是一所占地仅有十九亩始建于XX年的一所小学,从外面看,不觉得他有特殊之处,但是当我踏入校园的一刹那,便被那规划有序、布满传统文化的一面面墙壁、一道道走廊、甚至每一个角落所吸引,目之所及,经典无处不在。因为学校面积不大,每一面墙壁、

每一道走廊都被充分利用,孔子学堂、六艺长廊、校园图书馆就布置于走廊处,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让每一位到此者仿佛置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讲解老师告诉我们,这所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仁爱”为核心,建立班级、课堂两个阵地,建立一所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课堂上探索“学思行”的模式,德育上开展“少年君子”行动,根据年段特点,一个年级一个主题,衣冠整洁、文明礼貌、孝亲敬老等。离开这所小学前听了***校长的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育追求,他说,中国教育就要培养中国人,要教育出有中国心、民族魂、文化根、创造力的中华学子,要让传统文化教育走向育人、走向生活、走向现代、走向大众,既要学进去又要走出来,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底色、本色,用经典滋润孩子的成长。最后,他还不忘推荐经典——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子曰益终生。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济南明睿小学,这是一所刚刚建校四年的新办小学,校园文化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逐步完善,教学楼共分四层,一层一个主题:明德、明学、睿思、睿行,整个校园文化既有底色又有特色,第一层走廊文化是汉字的文明发展史,第二层走廊是经典语录及经典推荐……参观的第三所小学是济南市中心小学,每个学校都有传统文化的底色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所小学从校园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教育学生从小会听、会走、会说、会思。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当下仍有举足轻重的医学地位,其临床较高的实用性建立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础上。本文将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概念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现代服务中的优势以及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与现代发展相互结合。其次,拓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创新模式,内容包括建立中医药健康社区、保证公民主体性、提升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提高非政府部门的主动参与性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创新 伴随社会的进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与其他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相互融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形成了我国医疗界独具一格的意识形态与生命观。保证当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发扬,就要求我们孜孜不懈、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方式进行创新,这才是中医药发展的木本水源。 1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经历数千年的岁月

积淀不断传承并积极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与知识,将道家、儒家等各个领域的思想融会贯通,在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不断升华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最终形成自身独特的自然观、生活观与健康观。我国中药局颁布的《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明确提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调和致与中天人合一等方面,其整体观可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概括[1]。创新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的过程中的必要条件。总的来说,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是中医药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有价值的实践结果进行传播的 过程。不难看出,实践中的论证、启发与完善赋予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新的活力。中医药文化贯通古今,其核心价值包括医疗中的辨证论治、整体施治以及人文上的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等,育人以情,授之以渔,培养了古往今来中医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 2 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方式 2.1 明确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 随着时代发展,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公共产品界定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始终将提供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作为主要内容,并补充了市场的配置。例如,中医院以及中医卫生社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在公众使用与分享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公共产品作用界限进行明确规定。传统公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国学是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魂 魏丕植 作者简介:魏丕植(1963-),男,四川省盐亭县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常务副馆长。 摘要:在阐释国学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学是培育民族主体意识,维系民族精神命脉的根基和纽带,是建设和谐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因子,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继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撑等观点。并进一步论述了在弘扬国学中,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处理好古今对接的问题,要坚持开放的原则,解决好中外交流的问题,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协调好与市场的关系等。 一、何为国学 “国学”一词,就语词溯源而言,古已有之。《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1]这里的“国学”,乃指国家的最高学府。从汉代的“太学”到科举时代的“国子监”,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概念的延续和演变。这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作为文化、学术和思想意义上的“国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我们今天所谈论的“国学”,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固有的文化学术;有大师认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就是中国

古代学说;也有专家认为它就是“国故”、“国粹”。尽管对其概念的界定、内涵的概括、外延的取舍,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今天的国学是经历了由近代的提出与首创,到现代的再造与“昌盛”,再到“文革”的被摧残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认识的历史过程后,近十多年来才逐渐趋于明朗化和开放化,对国学的定位才逐渐走向系统化、科学化,但至今尚难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化的定义。 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保国保种、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中西文化强烈对比和激烈碰撞的结果。当时,面对“亡国灭学”的严酷现实和“亡国灭种”的严重局势,为抵制“欧化主义”之风盛行,一些有识之士提倡“国学”,倡言“国粹”,“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2]。像邓实等创建的“国学保存会”,出版的《国粹学报》;章太炎等创办的“国学讲习会”,出版的《国故论衡》、《国学概论》等,都是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在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发掘为中国近代化所需要的核心价值,以保国保种,振奋民族精神。有鉴于此,我们姑且认为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是基于救亡图存和保国保种之民族大义,而对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探讨和阐释的一种学术文化思潮。这时的国学还不能称之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学问。

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莒南县中医医院 关于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得实施方案为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现中医医院得基本特征,巩固中医为主得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得需求,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得部署与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创新、展示与传播得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养与倡导中医药文化得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得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具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与区域文化特征,从而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得不断提高。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得内容 (一)确立“以人为本”得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得价值观念就是中华民族深邃得哲学思想、高尚得道德情操与卓越得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得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得基本特征与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得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与护士就是

直接为病人服务得人,必须确立与强化“以人为本”得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得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得入院介绍、一张舒适得病床、一个整洁得环境”得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得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得工作。 (二)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要深刻认识与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对行为规范得主导作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得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得服务文化与管理文化,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得提升。 (三)发扬“爱岗敬业”得主人翁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主张人与自然得与谐。通过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知道无论多么平凡得工作岗位,都能做出不平凡得业绩。激发员工得主人翁意识,关心集体,关心中医医院得发展,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并反馈医疗质量、医院服务等各方面存在得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塑造优秀得中医医院形象 医院形象不仅就是展现于社会公众面前得外部形象特

中国文化之根――诚信

中国文化之根――诚信 时间:2019-03-16 10:10:35 | 作者:刘小宁 坚强是最美丽的外套,铸就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人生;诚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散发出上下五千年醇厚的芬芳。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纯粹的喜剧。老吴老来丧子坚持“子债父还”,为了还清债务,抚养孙女,他用瘦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一位普通百姓的诚信道德,最后用勤劳的双手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为了不让自己的良心受到谴责,他毅然地选择了诚信,坚强地扛起了所有艰辛和辛酸苦楚。 有了诚信的信念,才有坚强的心。以诚待人,人人敬;以诚做事,事事成。诚信对人,是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品质。老吴坚守诚信,一分一厘的帐都不欠,迎来了众多人的点赞。“曾子杀猪”中,曾子为了履行对儿子的诺言,杀掉了家中的唯一一条猪,他的言行不但维持了自己的诚信原则,也对儿子进行了诚信教育,树立了榜样。诚信是人与人交往之基础。朋友之间言而有信,才能够推心置腹;否则,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诚信无形,却可以经天纬地;诚信无色,却可以耀人眼目,诚信无味,却可以散发出醇厚的芬香。 诚信是一种力量的象征,他显示着一个人内心的自重,那么,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定少不了那颗坚强的心,唯有独自战胜挫折,成功才会真正属于自己。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微不足道的水滴能把石头滴穿,柔软的绳子能把硬邦邦的木头锯断,说透了这就是坚强。“负债还钱,天经地义”诚信的心,不变的信念,为了这不变的信念,坚强的老吴起早贪黑,碌碌穿梭于天地之间,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恰是流水。如果一个人不能坚强的面对生活,这注定了他一辈子只能哀之在挫折之中,遭人践踏。人的一生会遇上许许多多的不祥,当你遭受挫折时,请不要放弃,学会坚强。 老吴面对挫折时,正如风浪中的帆船,拥有了诚信的风帆与坚强的能耐,并且稳稳当当地将它们握好,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中国医药案例分析

中国医药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国医药集团的发展历程与集团概况 中国医药集团成立于1998年,经国药办批准,由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4家企业联合组建而成。 2001年经财政部批复,重庆医药设计院、武汉医药设计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自 1月1日起无偿划转进入国药集团。2002年10月当时的控股子公司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600511,募集资金 2.5亿元,通过上市规范了法人治理结构,拓宽了融资渠道,提升了市场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2003年1月国药集团引进复星集团民营资本,成立了国药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发行人持有 51%权益,在引入增量资金的同时,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了治理结构,业绩增长迅猛,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医药流通行业第一品牌。同时在03年经国资委批准中国药材集团并入集团。2004年2月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3.3%的股权,打造了公司在南方地区集医药生产、科研、流通、投资、融资的强势平台,提升了公司在南方地区的综合竞争力。2004年3月,经国资委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医药批发站并入国药集团。同时国药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采用境内上市、发行短期融资券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自身扩张与收购兼并实现业务快速成长,增强了国药集团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同年12月,国药股份收购青海制药集团 47.1%的股权,建立了以资本为纽带的麻醉药品产业上下游合作关系,巩固了国药股份麻醉药品总经销地位。除此之外,国药集团还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机会,与一批有实力外国医药集团合作设立合资企业,引进国际资本与先进的经营理念,延展了业务链条,拓宽了盈利渠道。2005年8月,国药集团引进英国励展集团作为战略合作者,在原国药展览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国药励展展览有限公司,为公司会展业务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药集团持有该公司 50%的权益。2009年集团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联合重组、2010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进入集团。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国药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及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四家A股上市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890亿元。 目前中国医药集团已经发展成为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集团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盈天医药6家上市公司,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中国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规划免疫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2年中国医药集团成为首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在2014年7月发布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位居第357位,全球制药企业第8位。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的方案

磁县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院作为中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加快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工作达标,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仁’、”“和”、“精”、“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达标工作为载体,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更好地为磁县人民健康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平衡和谐、因地制宜、辨证论建的原

则。 2、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努力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4、坚持因地制宜,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力求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中医药传统文化特征。 5、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做到“以文化人”,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达到医院内部、医院与社会的和谐,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质优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四、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 1、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迎接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强化和规范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

中国医药公司排名

中国医药公司排名,医药前100强,中国医药企业100强(2009.06.26) 1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812538 2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1238571 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31377 4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011511 5 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38740 6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727719 7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716518 8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00869 9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605542 10 太极集团有限公司589700 11 新华鲁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516070 12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21742 13 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349121 14 天津药业集团有限公司344422 15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339566 16 江西省医药集团公司334178 17 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296585 18 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82260 19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75639 20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275041 21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66322

22 天津太平(集团)有限公司253340 23 天津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43491 24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42228 25 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232551 26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4882 27 汇仁集团有限公司217301 28 上海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10000 29 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189118 30 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1191 31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180280 32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5243 33 东北制药总厂173191 34 吉林修正药业集团168346 35 中国(杭州)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166000 36 深圳万基药业有限公司156674 37 河北省高营企业集团公司147133 38 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131890 39 利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30311 40 山东淮坊海王医药有限公司124541 41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0040 42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13270 43 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08709

中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XX中医院 中医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文化发展,我院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经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1文化根中国心第2课时测试卷

2019年春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5.1文化 根中国心第2课时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靠的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国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这表明( ) ①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②文化软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③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 2018年3月27日,荷兰教育国际化组织宣布,本学年汉语已正式成为荷兰中学毕业考试的外语选考科目,未来数周将有170名中学生在毕业考试中选考汉语。在很多国家,学汉语的人数高速增长,世界人民学汉语的热潮成了无法阻挡的势头,全球“汉语热”传达了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讯息。全球产生“汉语热”的原因是( ) A. 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C. 汉语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 D. 中国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导力量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C.抵制外来文化 D.发展文化产业,赚取外汇 4.“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这说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向前进,就必须() A.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 B.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C.有多种多样的生活情趣

D.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支撑 5.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均高于15%,而我国还不到5%,这表明() A.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 B.文化在我国尚不能成为国家的软实力 C.文化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D.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只能靠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 6.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丰富我们的生活 ②保护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我们千万不能迷失自己,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 ④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 华,弃其糟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定文化自信。作为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应() A.克服文化自卑心理、弱势心理 B.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C.加大对文化投入力度,加大保护力度 D.积极投身文化建设,打击制裁腐朽没落文化 8.某市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古典音乐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进校园活动,同时开发陶艺、漫画、灯谜、布艺等数十种艺术校本课程。开展这些艺术教育活动有助于() 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学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 ③促进该市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