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的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 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的提出与界定 (4)

(一)绿色金融产生背景 (4)

(二)绿色金融内涵 (4)

(三)绿色金融活动 (5)

二、兴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 (6)

(一)发展历程 (6)

(二)主要模式 (7)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8)

(一)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情况 (8)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9)

四、总结与分析 (10)

(一)对现状的认识 (10)

(二)前景预测 (11)

(三)对策与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一、绿色金融的提出与界定

(一)绿色金融产生背景

近些年来,世界范围内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自然灾害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甚至饱受灾难。于是人们越来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保护的紧迫性,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72年就已经由美国的丹尼斯﹒米多奇在《增长的极限》中提出。同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了全球第一个环保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自此,环境问题正式成为国际性事物,并纳入联合国议程。

8年后的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责任法》又称、日本、英国等也积极展开了超级基金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开始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同时,欧盟、英国及日本等国家等也积极展开环境风险与信贷的探索。1988年,世界上首家以保护生态为使命的银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金融中心成立。由于其主要经营自然和环境保护信贷业务,因此这类银行也被称为绿色银行。1991年,美国提出银行的环境评估政策,英国的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也开始了环境风险评级,日本也提出了促进节能技术发展的信贷支持政策。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并通过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

2002年,第一届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召开,会议通过了《执行文件》和《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同年,在伦敦召开的一个国际商业银行会上,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与荷兰银行提出了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该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就是著名的赤道原则,一个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截止2009年10月,世界上已有67家金融机构采用了这个原则,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融资总额的85%。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全球的普遍共识,绿色革命正在席卷全球。

(二)绿色金融的内涵

“绿色金融”最早见于1991年,但当时只是邮政储蓄的代名词。“绿色”代表邮衣的颜色,“金融”代表新兴的邮储事业。1995年,绿色金融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但当时并没有公认的对其准确的界定。直到2002年,在美国出版的第四版《美国传统词典》中,才开始对绿色金融进就行了定义: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环境金融与绿色金融同指。

我国对绿色金融的定义最早见于高建良(1998)。他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经营理念。之后,又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过自己的定义,但国内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

迄今为止,有关绿色金融(或者称为碳金融、生态金融、可持续金融)的内涵,学界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界定。但总体而言,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的决策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对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核心是将自然资源存量或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用环境价值量或经济价值量进行估算,并作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活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见,绿色金融不仅仅是对传统金融的延伸和扩展,更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趋势。从金融操作来看,它与传统金融一脉相承,但其更加强调维护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及可持续发展,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随着绿色金融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用一个更加形象具体的“碳金融”来描述相关活动。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三)绿色金融活动

通常来看,绿色金融活动一般包括三个方便。一是绿色金融市场交易机制,包括对有害气体的排放配额管理,对生态工程的扶持与激励等。二

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者的资本介入机制,包括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及相关衍生品创新等。三是对项目性质的界定以及对绿色工程的引导政策和规范管理等。

二、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实践

(一)发展历程

国企改革一直是中国近些年包括现在的一大时政热点,而金融部门由于市场准入等原因长期享有垄断利润,因此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对滞后的领域。随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及民营银行的发展,中国大型金融机构才被迫开始进行金融创新。在此背景下,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履行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目前,兴业银行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绿色金融实践者,拥有多项全国第一。

兴业银行涉足绿色金融创新,最早是在2006年5月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的“能源效率融资项目”,成为中国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双方协定,国际金融公司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准备,以支持最高4.6亿人民币的贷款限额,而兴业银行则可享受国际金融公司为贷款项目提供的各种技术援助和管理咨询以及绿色信贷对象认定。对于兴业银行而言,这种项目的回报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为兴业银行在国内绿色金融产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良好的声誉,也提供了一种与世界先进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

成为“赤道银行”后,兴业银行加快了绿色金融发展的步伐,进行了大量的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创新,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组合。目前,其产品已覆盖了能源、绿化、污水处理及工业节能减排等多个行业。这些产品和不断地创新大大改善了原有企业贷款注重担保条件、期限较短等缺陷,降低了贷款门槛,拓宽了贷款途径和期限。

然而,由于国内对绿色金融的认识还不统一,并且当前“绿色信贷”及其相关指标并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统计,所以很难判断这一市场的规模,也很难计算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规模和水平。但总体而言,绿色信贷尽管不断发展,但其在银行信贷总额中占比仍然较低。此外,在目前的政策和监管体制下,商业银行不被允许在国内玩市场上进行碳交易排放权的买卖,

这样,银行参与绿色金融的切入点,则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方面。

(二)主要模式

1.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融资:客户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对现有设备及工艺进行更新和改造,或引进高效能的生产线,从而产生资金需求。兴业银行直接与客户建立融资合作关系,通过对项目技术和企业综合实力的审核,涉及融资方案并提供服务。

2.CDM项下融资:CDM系清洁发展机制(《京都议定书》中灵活履行机制之一)允许发达国家通过资助发展中国家开发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因此产生的减排指标可用于发达国家完成其在议定书下的承诺。兴业银行通过引入专业的虎作伙伴,促进项目的开发、注册、交易。项目开发单位可以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需求,审核后,以CDM项下的碳减排指标销售收入作为融资的重要考量因素,设计融资方案,提供融资。

3.EMC(节能服务商)融资:节能服务商作为融资主体,对终端用户进行能源审计并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申请,兴业银行通过对项目技术和企业综合实力的审核,提供融资方案与服务。节能服务商为项目企业提供节能技术改造服务,包括节能减排设备的选购,项目企业无需出资,只需将合同期内的部分节能效益与节能服务商进行分享。

4.节能减排设备买方信贷融资模式:节能设备的采购方作为融资主体,节能设备供应商与买方客户签订买卖合同后,买方向兴业银行提出融资申请,经由银行对项目技术和企业综合实力审核后,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

5.节能设备制造商增产融资:节能减排设备制造商作为融资主体,向兴业银行申请贷款用于生产专业节能设备,经审核后,提供融资服务,用于支持在中国境内实施的节能减排项目。

6.公共事业服务商融资:公用事业服务上下游终端客户作为融资主体,有终端客户向兴业银行申请节能减排融资,用于公共事业服务商支付相关设施建设费用以实现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

7.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与节能服务商合作,为项目业主或节能服务商提供节能减排设备的融资租赁服务,并根据实施的项

目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经兴业银行审核后,提供相关融资服务。

8.排污权抵押融资:排污企业以自身已购买的排污权作为抵押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或排污企业向兴业银行申请融资专项用于购买排污权并以该排污权作抵押。兴业银行在审核企业综合实力和排污价值后,提供融资服务,以推广排污权的有偿使用交易制度,促进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9.非信贷融资:兴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运用金融租赁、债务融资、信托等非信贷融资工具支持节能减排项目。

10.排放权金融服务:旨在促进碳排放权、主要污染物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类交易,与国外碳买家和国内主流环境权益交易所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客户参与排放权交易提供综合性服务,具体产品包括碳金融服务产品和排污权金融服务产品。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一)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情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维护生态安全与发展方面担负着巨大责任,并且已经承诺要承担一定的国家减排义务。同时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飞速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环境问题同样十分突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环保产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的各类业务。2008年初,中国银监会发布《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至此,“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三大措施的基本规则都初步形成,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初具雏形。三者相互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绿色信贷重在控制资金流动,绿色保险旨在消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买单、群众受害”的弊端。同时,通过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对上市公司加强环境责任监管。

目前来看,国内绿色金融的核心内容仍为绿色信贷业务,其它的两个

方面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随着绿色金融理念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中国的商业银行越来越注重绿色信贷的发展。这不仅仅是相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更是为了银行自身的发展。首先,开展绿色信贷可以降低银行的潜在风险,能够有效避免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的信贷风险。其次,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利润增长点。虽然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在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跟欧美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这不仅由于我国绿色事业起步较晚,也因为我国现有体制中的一些不利因素。

(二)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

1.制度体系不完善,政策发展滞后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一个独特的国情是: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是隶属政府部门管辖的,机构的很多发展规划不仅仅要基于社会发展需要,更要符合政府的意愿,所以机构的独立性较小,创新动力不足。就绿色金融而言,自2008年,中国证监会、银监会和环保总局提出了“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之后,并无其它行之有效的文件发出。这就使得绿色金融的可造作性不够。其次,地方性环保部门所发布的各种环境违规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足,不能适应银行审查信贷申请的具体需要。再次,我国商业银行暂时还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风险评估体系,而这主要因为政策风险以及缺乏足够的相关实践。

2.缺乏有效的市场环境

国内市场向来都缺乏行业自发的、有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彼此各自为战,降低了有效信息的分享与传播和行业的影响力,绿色金融同样如此。另一方面,绿色产业一般而言投资周期比较长,这就会造成较大的风险。金融机构都是逐利的,而国家又缺乏足够的补偿机制,所以机构参与绿色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3.公众对发展绿色金融缺乏足够动力

绿色金融及其相关理念虽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了,但其在我国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切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观念中仍然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缺少对环保的考量。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地我们对良好环境的追求极为有限。

4.市场体系不健全

目前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为商业银行,业务也集中于绿色信贷和CDM项目,而证券业、保险业的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保险业务基本没有发展。有关碳交易的衍生品也比较少,市场空白明显。

5.大多数绿色体系实为摆设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银行都已进军了绿色产业,推出了各自的绿色产品。然而仔细思考和了解后发现,他们绝大多数的业务都是原来就有的。现在只是为了迎合市场的气氛,就对它们进行名称的改造,进而“制造”出了自己的绿色信贷产品。上述着重介绍的兴业银行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大家都是“新瓶装旧酒”,所以建立的所谓的“绿色体系”都只是大而无当的摆设而已。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一旦大幅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管控,极有可能导致部分产业的衰落甚至破产。凡事总有一个过程,预计最近几年我国在绿色产业投资上不会有太大实质性进展。

四、总结与分析

(一)对现状的认识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各国政府面对的的首要问题,对于近年来雾霾和沙尘暴频发、水污染严重的中国尤为如此。然而,环境问题关乎国民生存健康的根本利益,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明显属于一项公共品,属于国家应该治理和提供服务的范畴。因此,政府理应承担起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责任。其次,新常态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必须要作出调整。因为发展是一个系统进化的过程,以点带面在社会层面往往是不现实的。点面既相互促进,又相互限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当前的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已经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了,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进一步成长的阻碍。所以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协调社

会各方面均衡发展,至少不能在某一方面太过落后,以致成为其它方面发展的瓶颈。回首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历程,我们提出过很多让人民满怀憧憬的口号和战略,譬如:科教兴国战略,“211”规划,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总之,我们能想到的推动国家崛起的方案几乎都曾成为战略被提出过。然而,成效呢?各种机构,各种会议常常召开,总结表彰我们的发展,然而作为普通民众,我却很难感受到这些战略对我们生活的改观。如果人民享受不到发展的效益,那么发展是为了什么呢?政府对公务人员的考核机制中可以强调地区的GDP,为什么不能也将绿色信贷水平和环境建设纳入考评机制中呢?除了无解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去做,办法总是有的。但是,如果中国经济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政府不注重绿色产业发展的话,民间资本很难做出成效的。但是一个可喜的变化是,随着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的实施,中央和各地政府明显加大了治理环境的努力。2015年前四个月全国累计处理环境案件累计1186起,其中三月、四月份比一、二月查处案件上升100%以上。目前,各级环保部门正加大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生态产业的规范和发展,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金融环境。

(二)前景预测

就目前中国环境而言,存在巨大的改造空间。首先,污染气体、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水污染等的排放量已经排在世界前列。其次,水质恶化和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污染严重。据统计,2013年我国水质较差和极差的监测点比例达59.6%;全国土壤超标率达16.1%。同时,雾霾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全国74个城市PM2.5的达标率仅为2.5%。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为我国未来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和想象空间。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全国环保系统规划财务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将进一步推进环保投融资机制改革创新。其中,大气、水和土壤三大环保行动计划投资超过6万亿。预计未来十年间,环保产业将出现大规模增长,深度释放污染治理市场的投资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快我国绿色金融方面的立法,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应在借鉴和引入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区域和产业特征,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庆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担保机制,加快金融创新。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风险测评标准,进而引导资金流向,提高污染成本,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2.提高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

中央及各地宣传部门,应加强绿色金融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金融的重要性的认知度,加快绿色金融的发展。

3.推动绿色金融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建全产品体系

首先,加大对绿色信贷产品的投资和研发力度,创新贷款模式;其次,增加绿色保险产品的发行,积极推动有污染隐患企业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投保。以降低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风险,避免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以恢复环境而致的生态破坏。其次,加快绿色证券产品的发行,将企业的环境状况纳入上市评估体系。譬如对污染型企业要先整改,后上市。而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则可以提供部分上市优惠,以引导企业发展环保项目。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及相关衍生品,健全生态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

4.建立健全生态产业各方的信息沟通机制

通过信息的共享与沟通,及时交流企业的环保信息和相关经验与思路。同时,将企业的环境行为纳入金融部门的征信系统,以尽量避免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各种损失。

5.建立政策性绿色金融机构

国家财政可以划拨专项资金并吸收社会资本成立政策性绿色银行,专门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弥补商业银行的不足。同时,专业性的绿色银行,不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迅速积累经验,还能更直接更高效地配置绿色金融资金,协调各地绿色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道旭,宋科.绿色金融中的政府作用[J].中国金融.2014.(4);22-24. [2]周昕.刍议绿色信贷[D].经营管理者.2015.01(上);45-46.

[3]董昕,刘强.“三位一体”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D].宏观经济管理.2015(5);53-56.

[4]杨涛,程炼.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兴业银行案例研究[D].上海金融.2010(8);

35-39

[5]易金平,江春,彭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4(5).81-83

[6]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13-14

[7]于岩熙,王吉恒.浅谈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J].对外经贸.2015(1);107-108,114.

[8]邵雪梅,张元鹏.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问题及解决途径[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4(9):32-35

[9]央行杭州中心支行办公室课题组.绿色金融:国际经验、启示和对策[J].浙江金融.2011(5):15-16

[10]天大研究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18-26

[11]于文天.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2年

[12]詹向阳.辩证看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J].中国金融.2010(7):64-66[13]刘翰波.解读绿色信贷[J].经济观察.2008(1):25-23

[14]熊惠平.绿色信贷新论:透过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演化的思考[J].西北大学学报.2008(27):76-78

[15]陈雁.绿色信贷:金融服务调控环保行为的新篇章[J]环境保护.2008(4):28-36

[16]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4-9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13T15:04:22.1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作者:张郁苓 [导读]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430000) 第1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活动开展的面比较窄,其主要集中表现在银行业、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各种业务。在2008年的初期,我国银监会对有关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建议,除此之外,我国环保总局也公布了有关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管内容的指导建议,同时,中国保监会以及国家环保总局也联合公布了有关环境污染在责任保险方面的指导建议。从那以后,我国的“绿色保险”、“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三大金融业务的基本行业规范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规划,这也标志着中国的绿色经济有了新的起点。这三方面不仅相互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也各有侧重点,其主要表现为:绿色信贷主要是控制资金的流动;绿色保险重点是消除之前出现的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取利益,最终由政府为其买单,让当地群众承担环境污染的害处的弊端。同时,利用环境数据透明化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对公司环境监督管理的力度。 1.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必要性 1、有利于共享经济结构层次调整的盛宴 随着政府对于绿色金融业不断的加大投入,以节能环保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经济已初步进行较快的增长期。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在节能凑拢约束性相关指标方面的预估,通过清洁发展为机制的相关公司、企业,其融资规模大概是35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我国国务院在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指明,今年CO2气体排放量的降低额度必须维持在在4.0%及以上,除此之外,其还指明全年再开工的大型水利工程达27个,施工中的的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资也已达到了7000亿元人民币”。所以很多专家进行了预估,在将来的五年内,我国相关绿色产业的平均年投入资金会高达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些工程的建设与开发都为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较大的利润空间,以及新的利润增长点。 2、助于降低行业信贷风险 国内在实施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优化的一系列的政策下,如钢铁、煤矿等一部分高污染产业结构调加快,这就让行业的风险进一步得到了提升,相应贷款不良率也日趋上升。把我国工银和建行于2015年6月末的信息当成对照,其有关制造行业的贷款不良率高达 1.95%、3.58%,该数据较其全行的贷款平均不良率分别高出了0.83和1.79个百分点。但是同期该两个银行有关水利设施、环保和公共设施行业的贷款不良率却仅有0.03%和0.05%。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政府确确的指明会在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能优化的政策前提下,对于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和优化信贷投向进行深入发展。 3、有利于开拓大型银行的海外市场 中国一带一路等相关经济战功的实施,使得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步伐加快,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国的金融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国世界上很多国家不仅将注册资金等经济因素作为考核指标,而且对于环境和社会发展因素也已经被纳入到指标当中,其也是时下众多跨国银行应用赤道原则的缘由。所以对走国际化道路的金松机构或是大型银行而言,对绿色金融进行深度发展,对其削弱、避免融资项目的国际合作风险,改进与消费者、区域政府、百姓和新闻媒体关系,保证国际业务的持续、稳定、健康进步意义非凡。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问题 2.1 银行自身的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金融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因此传播到我国的时间更是有限的,所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对于绿色金融行业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导致了银行对于绿色金融服务意识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交易规则缺乏、操作方式不清晰、利润空间不明确、产品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一直也没有较完整的体系。所以认识上的不足,使得大多数银行对于其缺乏内在的动力,因此出现了观望的情况,不敢贸然进入,由此可知对于绿色金融的服务又是什么样的。 2.2 银行绿色金融产品单一 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偏少,因此这也极大的限制了其客户群体以及其业务的拓展范围。另外,由于缺乏创新的金融产业,就难以使用金融工具来减少或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比如绿色信贷业务可以通过风险评级工具来减少信用的风险等。因此绿色金融产业需要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创新出新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消费群体,这样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的措施 3.1 社会、政府方面的措施 2013年,山东省提出了关于如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计划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为山东省的支柱性产业。 2014年烟台市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打造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的指导意见,以此来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对世界气候的变化、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了很好的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监会近年来也相继出台了节能减排的授信工作指导意见、绿色信贷的指引以及能效信贷的指引等多项引导性政策,这种将监管性政策和产业性政策的结合,极大的推动了银行业和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活动,同时积极的调整信贷产品结构,努力减小或避免环境与社会风险,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做好相关的服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3.2 银行自身的措施 时下,恒丰银行的管理阶层也渐渐意识到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有着深远影响。因此,恒丰银行的主管职门的信用风险评审部于2015年第10次党委会上就绿色信贷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汇总报告,经会议党委同意,明确了由信用风险评审部带领,对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现状 列宁在剖析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特征时曾指出,银行已由普通的中介人变成势力极大的垄断者,变成“现代经济生活的中心,是整个资本主义国民经济体系的神经中枢”。由此可以推导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何等巨大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大大提升了主力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水准及其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支持着现在的总体信心,提供了中国今后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坎坷历程,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又是如何,下文将从这两个方向展开论述。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建立的坎坷历程 1、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诞生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为标志,它的建立是通过组建中国人民银行、合并解放区银行、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私人银行与钱庄,以及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途径实现的。这种金融体系直到1953年以前,基本上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和骨干,但仍保存了几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体系格局。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格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有经济的发展。 2、“大一统”模式的金融体系 从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此相适应,金融机构也按照苏联的银行模式,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这种“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一直延续到70年代开始改革之际。 在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大一统”的金融体制指挥协调如意,便于政策贯彻,利于全局控制。但问题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应有的发挥,管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3、1979年以来金融体系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变革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93年,主要是突破过去那种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朝

国内外绿色金融实践的比较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e9776407.html, 国内外绿色金融实践的比较分析 作者:林欣月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1期 摘要:“十三五”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通过发展金融“绿化”,创造经济的新增长点。本文介绍绿色金融的最新发展,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实践活动分析,总结差距与不足,以及对我国未来绿色金融行业的展望。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赤道原则 一、绿色金融的发展 绿色金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此后经过不断地实践完善。绿色金融主要体现在金融部门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信贷、保险、证券、产业基金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手段,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金融活动。随着中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2016年10月,“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未来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利用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手段解决目前环保项目融资难的问题,促进资金流向低碳节能领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二、国内外的绿色金融实践比较分析 1)绿色金融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的制定,遵循针对本国的绿色金融行业现状,结合现有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通过银行业的信贷来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在本国的推广的原则。国外一般对于节能环保的项目予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信用担保,建立相关法律为绿色金融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美国在通过的2009年联邦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对用于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传输技术的款项提供贷款担保;韩国政府在2008年、2010年相继出台了《低碳绿色增长战略》和《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态设施,支持低碳技术的开发运用,开展绿色生活环境的建设;日本政府为了推动节能减排事业发展,在财政方面提高了对于环保的相关支出。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依据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大致分为绿色信贷政策、绿色证券政策和绿色保险政策三类来保障金融活动的运行。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十分欠缺,没有建立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金融政策。而且缺乏与之配套的环保政策、法律体系和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此外政府的财政支出支持有限,绿色金融发展受阻。 2)绿色信贷。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主要实践领域,国内外的发展实践都居多。赤道原则作为企业信贷的通则,在国际上运行时间长、受认可范围广,其依照IFC绩效标准建立,管理项目融资环境和社会风险。该原则主要对项目审核做了十项规定,只有全部符合十项原则的规定,银行才能予以通过对企业进行融资。国外各大知名银行包括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汇丰集团、摩根大通公司、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等在内的60多家银行机构已经实行赤道原则,项目融资额约占全球融资总额的85%。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推进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迫切。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套功能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作为支撑。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国家战略义不容辞,同时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推动经营转型、拓宽收入来源的需要。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和转型需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其中就包含发展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也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环保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近期也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旨在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明确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可见,绿色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间的任

务。绿色发展具有重新调整供给侧总量和结构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低碳减排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助于削减过度的供给,消化过剩产能,同时调整供给结构,消除供需缺口;另一方面,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纠正生态资源的扭曲配置,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绿色发展通过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强化对于低端供给侧发展的约束;通过市场中的信息机制、声誉机制等加强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结合,来确保资本市场等发展沿着绿色轨道前进;通过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确保供给侧在全生命周期上的绿色化。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本身就有着重要的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去产能与绿色金融关系密切,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同时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不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通过贯彻落实日趋严厉的环境保护政策,商业银行加快退出高污染、高能耗行业企业,这本身就是加快去产能的过程。与此同时,通过加大对绿色环保行业资金的投入,支持和促进相关绿色行业快速发展壮大,即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我国经济向更加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发展绿色金融符合社会各界对商业银行的期望和要求,有助于商业银行树立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公众形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绿色化趋势日益清晰,支持和发展绿色金融将是可持续、负责任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必然要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财经论坛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21期96 一一 重视环境保护对于我国走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并提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想协调好必须摒除守旧的对立关系,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起来,合理科学的对待,探索双方共赢的方法. 参考文献 [1]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C o n f e r e n c eS u r v e y i n g G e Go l 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p 493G497,2015. [2]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731,p 4 185G4189,2013.[3 ]胡仙芝,余茜,李小方.公共政策视野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保政策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新视野,2012,(03) :62G65.[4]吴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41G42.[5 ]刘洪涛,余杰,徐汭祥,郑海霞.中国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法规现状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08) :26G28.[6 ]刘洪涛,余杰.中国废弃物处理处置社会监督体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环境科学与理,2014,39(04):9G12+51. [7]L i v i u ,M r c u ,A l i n a .T h e i m p a c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e x Gp e n s e s u p o n t h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R o m a n i a [M ].I n t e r n a Gt i o n a lM u l t i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c i e n t i f i cG e o C o n f e r e n c e S u r v e y i n g G e o l Go g y a n d M i n i n g E c o l o g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G E M ,v 2,n 5,493G497,2015. [8]G a o ,H o n g M e i .T h i n k i n g o f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 l i c i e s b a s e d o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J ].A d v a n c e dM a t e r i a l sR e Gs e a r c h ,v 726G731,p 4185G4189,2013.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裴正纲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济南250353 )摘一要: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应当做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 发展理念中明确强调了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型,发展绿色金融刻不容缓.绿色金融不仅能够通过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转向绿色产业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助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关键词:绿色金融;产业转型;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 83一一一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一一一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18.21.0471一引言 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发 展方式虽然对于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大量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也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破坏.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发展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绿色金融又被称之为环境保护金融或可持续金融,2016年9月1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将绿色金融定义为支持环境保护和节约高效利用资源等经济活动提供的金融服务.发展绿色金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化转型,还能够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尚且没有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数量较少. 2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一绿色金融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绿色金融是为环境保护而提供的金融服务,环保投资是与绿色金融直接相关的投资活动.环保投资是改善环境做出的投资行为,能够在保护环境以及控制污染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二拉动G D P 的发展.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环保投资各地市发展并不均衡,江苏二山东二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环保投资明显多于青海二西藏二甘肃等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是由于各 地市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以及各地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有高有低.2.2一赤道银行数量较少 赤道原则(E P s )是要求金融机构在投融资过程中评估环境和社会影响并利用金融杠杆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项企业贷款准则,2002年10月由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在伦敦提出,花旗银行二巴克莱银行二德意志银行等参与制定.赤道原则发展至今已是国际项目融资的新标准之一,并成为商业银行普遍接受的环境风险及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全球范围共有七十九家金融机构接受赤道原则,为全球80%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但在我国目前仅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 2.3一环保标准不明确, 环保评估体系不健全环境保护项目覆盖范围广和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我国尚未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环保评估体系,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和金融工具效果评价困难.目前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环保评估体系,只是通过商业银行对具有较大环境和社会风险项目的投融资活动进行信贷控制来承担环境社会责任,而对上市公司及民间融资企业影响力度不够.建立完善的环保评估体系的前提是要明确环保标准,在评估企业产生的环境风险时不仅要评估企业投融资项目,还要测算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我国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既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具有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因此,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引导资金的流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采用绿色环保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实现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绿色金融,首先是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特别是通过一些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入,有利于形成资金的示范效应和聚集功能,支持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利用金融手段,有利于推进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和投入绿色产业的资金获利的双赢局面,引导金融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合理配置,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型经济。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金融推动绿色发展,需要遵循金融企业的商业本质。在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来找到其行为动机。对金融企业来说,其基本的行为逻辑就是,投入绿色发展中的资金所取得的净收益,至少应该是同样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时取得的收益相当。 在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入中,投入方式主要有贷款、债券等债权方式和买入股票等股权投入的方式。两者对接受资

金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贷款、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承受资金风险收取利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参与,不享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企业在资金投入前都要进行审慎的评估,确保债权的本息安全收回是资金投入前最重要的考量。 而在股权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投票等机制干预企业的管理,并且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与上述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对应,金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来自于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第二是来自于股权投资方面的分红和套现的溢价收入。 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有众多金融企业的参与,参与的企业多了,绿色金融的供给才会增加,融资品种才能更加丰富。而这又取决于各相关经济主体对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考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需求规模。这里的绿色金融需求是指能够满足金融企业成本收益核算要求的需求。在同等收入和成本的情况下,需求规模越大,绿色金融的供应越高。对金融企业来说,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需求,首先是选择余地增加; 其次,数量的提升,本身也带来规模效应。当然对了绿色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还要受到金融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限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近年来,雾霾袭击了国内大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化中国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本文通过对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监管;风险 1国内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著名绿色金融专家马塞尔?杰肯认为,商业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抗拒、规避、积极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在抗拒和规避阶段中,商业银行都认为给环保项目放贷必然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而随着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商业银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不得不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大部分发达国家

都处在规避阶段。在积极和可持续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银行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更多商机。因此,商业银行更积极的开展环境友好业务,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这一水平。 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且环境法律执法不严,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我国绿色金融缺少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自2007年以来,相关部门颁布了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多以指导意见为主,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没有具体的严格管控。其次,奖惩内容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因而容易滋生执法不严,甚至是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有意保护那些地方纳税大户和经济支柱的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迫于政府压力,也会为污染企业进行绿色信贷。 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系统亟待完善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将面临较大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将影响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使部分地方金融市场存在“不环保,不绿色”的现象。由于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考虑的地方保护思维,目前我国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很多企业环境违法没有查处。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分析1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分析 第六章、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金融体系 相关研究表明,绿色金融体系应由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五方面构成。当前中国的现状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 CDM 项目审核缺乏一套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执行标准。二是中国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仍处于拟定之中,自愿减排市场政策缺位。三是绿色信贷推进尚无切实可行的环境评估标准、信贷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层面缺乏激励、引导机制导致绿色产业无法获得银行信贷和其他融资支持,失去发展机遇; 从监管层面来看,由于监管缺位加剧了绿色金融市场道德风险、增加了交易成本。 2010 年 5 月 28 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央行和银监会要求,对不符合节能减排和要求淘汰的落后产能的违规在建项目,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 对违规已经建成的项目,不得新增任何流动资金贷款,已经发放的贷款要采取妥善措施保全银行债权安全。 根据马骏估计,绿色产业在今后五年内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也就是年均两万亿元以上。在全部绿色投资中,政府出资占比约为10%至15%,社会资本比重将占到85%至90%。在目前价格体系无法完全反映绿色项目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如何吸引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是政策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碳金融 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的背景下,碳金融应运而生,它是经济从传统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催化剂"构建碳金融体系既顺应了低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汤伯虹

第19卷 第9期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 o l .19 N o .9 2009年9月 J O U R N A LO FC H A N G C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 S e p .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 作者简介:汤伯虹(1986-),女,湖南永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金融管理方面的研究。 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汤伯虹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 要:基于近年来绿色金融理论实践的研究成果界定了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系统地研究了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并对我国绿色金融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和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具体措施。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政策 中图分类号:F 8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09)09-0001-04 资金流是企业的命脉,怎样进行融资、投资等都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而投资、融资等又都是存在于社会金融体系中的,因此可以预期通过金融手段 对污染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约束是有效可行的。绿色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发展绿色金融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以及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高度重视金融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 1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实践 绿色金融(G r e e n F i n a n c e )是一个新兴概念,又称环境金融(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n c e )或可持续性融资(S u s t a i n a b l e F i n a n c i n g ),最早约出现于1997年。关 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4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提供的定义:环境金融(绿色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从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实践看,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就是从金融和环 境的关系入手,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进而影响经济取向,改变过去高能耗、低产出,重数量、轻质量的金融增长方式,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改善环境的金融增长模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民间金融机构以及非政府组织开展了多种绿色金融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从而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和防范由于潜在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信贷风险。据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 N S E A D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欧美共有绿色风险投资约45家,总投资额达1亿欧元,主要投资领域为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此外,绿色金融还有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回购协议、绿色产业基金等形式。 2003年6月,7个国家的10家主要银行宣布实行“赤道原则(T h e E q u a t o r P r i n c i p l e s )”,即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根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政策,金融机构保证在其项目融资业务中充分考虑社会和环境问题,将项目按照高、中、低级环境和社会风险分类,只有在项目发起人能够证明在执行项目过程中对环境问题负责时,方可对项目提供资助。目前已经有29家金融机构实施了“赤道原则”。 2007年以来,我国环保总局会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环保新政”,相继出台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绿色金融产品,从而在我国掀起了一场旨在保护环境的绿色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谐社会得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得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得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得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得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得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得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一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4)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的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 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绿色金融体系起步 央行牵头成立工作小组

绿色金融体系起步央行牵头成立工作小组 来源:一财网作者:李德尚玉2014-11-28 15:52:56 “要实质性地改善我国的环境,不仅仅要依靠更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还必须采用一系列财税、金融等手段改变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让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变得更为清洁和绿色。”11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金融学会主办的“生态金融讨论会”上,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 马骏表示,为了应对巨大的环境挑战,我国亟需建立一个“绿色金融”体系,用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一致的绿色项目投资。 据他介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金融项目共同发起了绿色金融工作小组,该小组旨在提出一个推动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框架和一系列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5年内每年需投入约3%GDP 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等绿色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安排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发达国家,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制度安排和绿色金融产品的发展

已有几十年的经验,由此推动的绿色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资源配置中,资金(即金融资源)配置的激励机制将发挥其关键的作用。只要资金从污染性行业逐步退出,更多地投向绿色、环保的行业,其他资源(包括土地、劳力)也将随之优化配置。 马骏估计,为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产业在今后5年内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年均2万亿元以上)。在全部绿色投资中,预计政府出资占比约为10%-15%,社会资本投资的比重占85%-90%。 马俊表示,在目前价格体系无法充分反映污染项目负外部性和绿色项目正外部性的情况下,如何抑制对污染性行业的过度投资,吸引足够的社会资金配置到绿色产业,用有限的政府资金如何撬动几倍、十几倍的社会资金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面临的一大挑战。 14条绿色金融初步建议 15条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在对绿色金融的理论框架、国际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4条关于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初步建议,涵盖了推动绿色投资的机构建设、政策支持、金融基础设施、法律基础设施四个大的方面。14条建议分别由工作小组下设的14个子课题组提出。11月26日,上述子课题组其中4个

绿色金融政策及问题(DOC)

浅议绿色金融与国内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及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加大了对节能环保行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型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国内银行业要获得长远利益,必须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入,发展绿色金融,这种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一、绿色金融是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绿色金融”主要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银行的日常业务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是基于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保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世界各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纷纷出台各种文件推行“绿色金融”理念。我国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相对较晚,具有标志性的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是自

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相继出台以“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金融”政策,为发展“绿色金融”奠定了基础。从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集中在银行业的绿色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助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 (一)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环保行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企业责任的提升,环保行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作为社会资金的最大提供者,银行业通过信贷杠杆约束污染企业发展、帮助污染企业进行治污工程、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环保产业,而环保产业带来的经济利润也会部分回流至银行业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双赢。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银行业作为运营机构,也要考虑其自身的经营风险和收益。自1994年我国政府确立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后,环境风险已经越来越被金融机构所重视,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我国银行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金融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条件。 银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不仅需要创新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