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_顾钰民

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_顾钰民
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_顾钰民

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

顾钰民

[摘要]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现实挑战,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

本逻辑,是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对自然巨大的获取和破坏能力,与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用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不同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消除生态危机最终要靠人类共同努力,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模式、运用新科技,并完善制度建设。

[关键词]生态危机;根源;社会生产和生活现代化;理论困境[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5)01-0047-05

作者:顾钰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入21世纪,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反思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和实践活动,追寻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不断深化对生态危机的认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也可称为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逻辑,是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对自然巨大的获取和破坏能力,与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用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不同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

一、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形成的对自然巨大

的获取和破坏能力

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必须共同面对。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我们不能只是从不同的社会制度上找原因,而应该从更一般的意义

上寻找原因。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其根源所在,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没有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来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而是以不同的社会制度为依据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把生态危机的根源直接与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挂钩,这一分析框架凸显的理论缺陷是把生态危机这一不是社会制度性的问题纳入制度分析的思路。

生态危机首先是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与此同时,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和垃圾也与日俱增。由此必然带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获取各种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源泉,而且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要素。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源泉。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以自然为基础,都要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但是,人类在依靠自然才能发展自身的时候,却

不能充分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又会从源头上破坏自然这一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方面,人类要从自然中不断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会破坏自然这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就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的两面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生态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现代化发展相联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自然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产生生态危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对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的威胁也随之增加。能源危机就是伴随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出现的。例如,现代生产力发展对能源的巨大需求,导致对石油、煤炭等能源需求呈现无限增长的趋势,要使石油、煤炭转化为电能,就一定会产生大量的排放和污染源。人类生活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大,对自然的破坏性也就越大。只要社会生产力和生活现代化发展,资源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必然会产生,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一个自然科学的问题。在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社会中,不存在生态危机的问题,或者说,不存在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如果有生态危机也只是自然界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的因素。只有承认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不会对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和最终的解决途径产生任何怀疑。从根源上讲,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没有关系,不管是否按照资本逻辑来发展,生产的自然规律都不会改变;与社会制度的不同也没有关系,不管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具有共性。大量消耗能源,就一定会对生态造成危害,不管是否遵循资本逻辑,大规模生产汽车就一定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汽车的普及程度越高,污染的排放量就越大,生活现代化一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付出生态的代价。在这一点上具有了共识,才能使今天世界各国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共同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中,通力合作,在构建互利共赢机制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在追寻生态危机根源的问题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十分鲜明,他们始终把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生态问题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只是到了资本逻辑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才成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危机。因此,很自然就把生态危机的根源追寻到资本主义制度。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与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同步的。因此,同样也可以把生态危机与社会生产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现代化进程相联系,这样的观点更能够解释世界发展的现实,因为生态危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同样会出现。把生态危机直接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还是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这是追寻生态危机根源的两种不同解释。哪一种解释更符合实际,更符合马克思主义,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理论问题。但是,不能把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画等号,更不能等同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至多说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有其独特的立场和视角,其思想和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对资本本质的认识、对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的深刻批判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资本逻辑、认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是有益的启示,是今天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丰富思想资源,我们研究生态危机问题,应该深入研究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理论。但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能照搬,不能教条,更不能迷信。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研究生态危机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作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实现

价值的增值,这是资本的一般性质,也是资本

运动的逻辑,只要是资本,都具有这一性质,否则就不成其为资本。在今天,资本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存在物,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随着对现代社会理解的扩展,资本不再局限于资本主义私有资本,社会主义的公有资本也被纳入资本的范畴,只是资本的性质不同。这里的性质不同,是指资本归谁所有,以及带来的价值增值归谁占有的不同。而作为资本的一般性质,即能够实现价值增值,或按资本逻辑来运动,这一点无论对私有资本还是公有资本是一致的。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运动都是围绕如何生产和实现更多的利润而展开的。在这一规律作用下,利润快速增长,财富快速增长,生产力快速增长。这也是在研究资本理论时,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和把握的。归结到一点:资本必须能够带来利润,资本的运动才有意义,对整个社会发展才有意义。

马克思关于资本理论的实质并不在于说明为什么资本能够带来利润,而在于说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利润为什么被资本所占有。利润的生产是资本运动具有的普遍性,而利润被私人资本占有,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特征,关键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如果抽象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我们面对的就是资本逻辑的一般,即价值增值。今天,我们研究的资本包括了各种性质的资本,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资本,都要在法律的规范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更多的利润。我们今天对资本的理解,更多地具有一般意义,即资本和利润是社会资源和财富的象征。我们要跳出传统观念只是从资本与劳动的角度来对资本和利润持否定态度,应该把它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赋予资本和利润新的时代内涵。如果只是把资本逻辑和追求利润的制度作为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怎么能解释今天中国的现实?依法、守法的资本逻辑和追求利润的资本运动不仅不是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而是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的。二、“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这一观点面临的两大理论困境

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是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观点,在理论上必然会遇到以下两大困境:

第一,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今天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占主导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数量众多,大小强弱不一,以最具代表性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比较成熟和完善,资本逻辑在这些国家占绝对统治地位,按这一客观实际来推论,这些国家的生态危机将是最严重的,是否如此,这是用简单的事实判断就能够回答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也曾经历过生态危机比较严重的阶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全面发展、子孙后代的福祉都造成了严重威胁,极大影响到他们的发展观念。这也促使他们开始把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建设集中运用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否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当然,这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国情的因素,也有他们产业转移、输出污染等因素。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在解决生态问题上取得的成绩与他们自身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有内在联系,这些做法是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时需要吸收和借鉴的。我们需要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需要从他们那里借鉴解决环保问题的各种具体制度。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把资本逻辑看作是生态危机根源的观点看似深刻,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化的结论。

第二,不能解释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生产和人的行为受制于经济理性,只要是受制于经济理性,不管是用计划还是用市场进行调节,都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主义。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尽管不存在资本逻辑的统治,消除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但由于奉行的是经济理性,也不能消除生态危机。显然,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不再

认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逻辑,而是经济理性,或者说是一种观念。这时,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就从资本主义的制度属性,变成了一种观念。这样,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就不一样。这种理论分析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是这一观点难以成立的内在缺陷。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根源的观点,既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实际,也不能解释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当然也就谈不上有力地说明当代世界的现实。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又认为,“修复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还得需要资本的力量”,生态危机最终还得由资本来消除。但这与资本逻辑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观点又不相容了。如果说资本逻辑在本质上就是反生态的,那么,这一本质必然存在于资本运动的每时每刻,所以,在解决生态危机时也是遵循资本逻辑的,也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这不又成为生态危机的根源了,利用资本来消除生态危机的结果,又使资本逻辑大行其道,又制造了生态危机新的根源。在揭示资本逻辑是生态危机根源的同时,却又深化了这一根源。

三、消除生态危机要靠树立

新观念、建立新模式、运用新科技

和完善制度建设

在当代,生态危机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最根本的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和现代生活对自然界形成的巨大破坏能力,是人类没有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没有确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没有建立完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可以解决好生态危机的问题。这是人类对社会发展具有的自信。人类正在反思自己的实践,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

第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思想保证。理念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严重的生态危机现实迫使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的理念上形成共识,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上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人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p.39)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行为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尊重自然的结果实际上是不尊重人类自身,受危害的是人类的未来。人类只有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由各种原因产生的破坏自然、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生态文明理念是人类共同的理念,不应该区分社会制度,也不应该区分是否遵循资本逻辑。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要求。生态危机不只与资本逻辑有关,也与不遵循资本逻辑,以及所有不科学的发展理念有关,是现代社会的共同问题,需要全人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第二,确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消除生态危机的体制保证。生态文明的理念如果找不到正确的途径,没有具体的实施体制保证,那么也只能是空想。可持续发展体制就是从理念到行动的中间环节。按照自然界自身运行、修复的规律,把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纳入顺应自然规律发展的体制框架中,使不利于环境保护、有损于生态文明的行为处处受到限制。在经济运行中加大环保部门的监管权限,对不利于环境保护、污染严重的投资项目,实行环保部门的一票否决制度,对于资源开发类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必须严格把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真正建立环保部门能够管、管得住,对生态环境建设确实能够有所作为的体制机制。这一体制的功能在于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质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具体落实于体制的设计和实施中。体制不同于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它更多地体现具体制度和政策导向层面的内容。基本制度不同的国家,在体制上可以具有共通性,各国的体制也具有相互借鉴性。生态文明是全球的共同理念,可持续发展模式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遵循。无论是否按照资本逻辑行事,也不管是否以利润为中心进行生产,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体制

下运行,这才有可能使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第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消除生态危机的治本之策。生态危机源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违反了自然规律而受到的自然界报复。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在于不违反自然规律,最大可能消除对自然的破坏,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其一,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消耗和排放,可以消除已经造成的污染,如新技术可以大规模节能、减排;其二,现代科学技术能够生产没有污染的清洁能源,如光能、风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污染;其三,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的排放、生活垃圾变为可利用的资源;等等。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极大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人类抛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而是把污染消除在产生之前。现代生产力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产生与之相联系的消耗和污染,但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科学技术消除污染、应对生态危机的潜力更大,发展的空间更广阔。

第四,建立完善的法治是消除生态危机的制度保证。保护生态环境不仅需要建立理念层面的软环境,而且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体制的硬条件,同样不可缺少的是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具有强制力的法治体系。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法治社会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只有在法治社会中,各种社会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比较有效的解决。特别是对那些损害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行为,必须依靠法治才能得到真正解决。造成生态危机的各种行为就是直接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违法犯罪,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才能有效地遏止破坏生态的不文明行为。建立完善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体系,就是要把无论是以资本逻辑为原则,还是以利润为中心的行为,统统关进法治的笼子里。资本逻辑本身不违法,但当资本逻辑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违法行为,就要受到法治的制裁。用法治来规范人们的生产、生活行为,使之不破坏生态环境,是法治的重要功能之一。另外,通过市场主体之间进行交易的制度,使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本最小化。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依靠强制性的制度来规范各主体的行为,也要通过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资源的占用和污染的排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绝对禁止资源的占用和污染的排放,本身也并不符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的目标。通过建立一定的资源占用权、污染排放权的交易制度,使企业与企业之间能够进行资源占用和污染排放权的交易,例如,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等制度。这种交易制度能够实现社会成本最小化、社会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发展的实践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对生态危机根源的科学认识是最终消除危机的前提。实践的发展已经证明,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在解决生态危机方面取得有效的进展。人类自身的问题还得依靠人类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各种思想成果,必须科学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不能局限于对传统理论带有明显教条痕迹的理解,不能照搬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理论观点,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理解来解释马克思主义,我们需要实事求是研究问题的精神和态度,用与时俱进的、有解释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涵林

governmental financial support should be given to public service to realize the e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on the other hand, the capital and fortune tax should be levied globally.At present,fortune inequality become all the more serious in our country and is con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ollow Piketty’s idea to regulate the income and fortune in our country.(HE Yu-chang ZHENG Su-li)

Rethinking of th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Socialist National Resources―On the Plutonomy Thought in Important Speech by Xi Jinping:In terms of the law of resource distribution,according to Marxism,resource distribution includes both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property.There are two kinds of theories,capitalist economics and Marxist economics,which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From theoretical truth,only the resource distribution theory of Marxist economics is the scientific theory.Under the commodity economic conditions,the value law will inevitably play its role,that is,market will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resource distribution.The government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es both“night watchman”mentioned by Adam Smith and the role of microeconomic regulation mentioned by western interventionism.Besides,it also includes the special function of Chinese government as the socialist government,that is,to make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national economy,direct investment into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guide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develop along the socialist track.This is the government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LIU Xue-mei LI Ming DING Bao-jun)

Several Issues ab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 and Stepping over Caudine Forks i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Now some wrong thoughts have occurre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bout our country’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ystem,some new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nd three major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issues need to be explored,that is,the socialist proper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 wild running of capitalist thoughts abou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ory to cross Caudine Forks.To these new problems,the writer maintains that for the backward areas,no need to go through the black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agony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but rather go directly the road of green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Under certain conditions,it is possible to cross the Caudine Forks,for the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its special law,the crossing of civilization morphology has its stric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there are possible ways to cross the stage and go directly into the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LIU Si-hua)

Marxist View on the Root and Treatment of Ecological Crisis:Ecological crisis is the realistic challenge human beings face.Western ecological Marxist and some scholars of our country think,the root is capital logic,the capitalist system with profit as the core.This does not confirm to Marxism.Ecological crisis is a worldwide problem,the direct cau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oductivity that greatly damaged nature.It has no necessary relation with capitalism and cannot explain the realistic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To eliminate ecological crisis needs the common effort of human beings to establish new concept,new models and use new technology and perfect system.(GU Yu-min)

Production Polity and Alienated Labor―Interpretation of Alienated Labor Theory:Alienated Labor Theory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In Economic&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1844,Marx disclosed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alienation of capitalist society.Different from other alienated theory,Marx highlighted the logic start of“present economic reality,”which sheds light on us,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alienated labor should go back to labor progress.The production polity by Michael Burawoy is a comprehensive analytic frame in understanding labor process,which gives us a better and more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 process and macro system in the formation of alienated labor.In the four elements of productive polity,labor process and enforcement in capitalism production is the beginning and embryonic form of alienated labor.The mode of labor reproduction,market competition,state intervention and others speed up the formation of alienated labor in a helping role.(LIU Le-m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cialism Must be Adhered to―Keep Vigilant on So-called“Pan-socialism”:What the so-called“pan-socialism”means is that the democratic socialism should not be criticized,which is related to a series of issues.The core is what socialism is.The writer thinks,scientific socialism i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ocialism and the correct mode must be correctly understood,the different mode is the unity of commonness and specialty.If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is denied,it is not socialism.What the democratic socialism called various“socialism”violates the basic

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浅谈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行,使得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物质生活,但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带来了资源的匮乏和全球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的现状,接着说明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最后指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生态道德 1 . 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危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的。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历史的见证。公元250年玛雅文明鼎盛,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公元800年时玛雅文明开始崩溃,其后不到100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由于生态的原因,巴比伦文明毁灭了。1873年,伦敦出现杀人烟雾,煤烟中毒比前一年多死260人,1880年、1892年又夺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英国的格拉斯哥、曼切斯特烟雾也造成1000多人死亡。1885年,日本足尾铜矿乱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剧毒物质砷化物的蔓延,加上1890年的洪水泛滥,致使群马、茨城等四县10几万人流离失所。进入21世纪的中国,第一天就遭遇了沙尘暴。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发生了沙尘暴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而2000年一年就发生了12次。这些事实说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看到这些可悲的事实后,我们人类终于醒悟到生态危机的危害。 这种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人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行为作用于自然的力度、广度急速加剧,造成沙漠的扩张与动植物灭绝、森林面积锐减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臭氧层的破坏和二氧化碳的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所有的这些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化成全球性的危机。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 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2.1生态危机的实质 上面提到,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大大增加了认识自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 解决方法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邮编:

摘要 20 世纪后期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指导我们自身行为的思想观念,从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生态危机的定义及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生态危机问题;接着阐述了生态危机的的根源;最后介绍了几种解决当今生态危机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生态危机人与自然代内平等代际平等

人类进入20 世纪以来,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显示了科学技术强大的社会功能,它带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极大进步,明显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对外在自然的严重破坏,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那么何谓生态危机?关于生态危机的本质,学术界有过争论,主要是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不一致而有不同的界定。比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失衡状态,这是一个狭义的自然科学问题。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哲学视角中,所谓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污染严重。 (2)水体污染和淡水危机。 (3)森林和植被减少。 (4)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5)物种灭绝。 (6)能源和其它资源短缺。 (7)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 (8)生活垃圾日益严重。 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的产生是人类的生存之“道”没有遵循生物演化的唯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政治课作业生态危机的根源何在

生态危机的根源何在 当今世界生态破坏已经达到了一个毋庸夸大其词的程度。我们今天正在日复一日的品尝着生态破坏带来的后果。就兰州的天气而言,在我倒兰州的这五年中,兰州沙尘天气总天数每年都在增加。从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方面讲,其主要表现为[1,2,7]:(1)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随着工业的发展,石油与煤炭的燃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日益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加致使太阳光中辐射的红外线不容易轻易反射而热量被大气吸收从而造成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南北极的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森林大火的频繁发生以及暴雨次数的增加等对人类造成很大的损失。(2)臭氧层破坏。在距离地面10-30公里范围内的平流层存在一层臭氧保护层。它的作用是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的辐射。是保护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有资料估计,臭氧层中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2﹪,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2﹪-5﹪。(3)酸雨蔓延。所谓“酸雨”,是指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 值小于 5.6 的酸性降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燃烧及废气的排放。酸雨若直接落在植物表面可使植物枯萎致死,若落入江河湖海那么会导致水中的鱼类以及两栖类动物会大面积死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4)水资源短缺。随着全球变暖,人口剧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进

步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为人们不注意对水资源的保护肆意污染。导致水资源急剧下降,致使全球约40%的人口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水资源问题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5)此外还有土壤退化,荒漠化,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种灭绝等等很多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生态危机的根源何在? 探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学术主流学说主要有四种:(1)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众多哲学家在对人类的本性进行哲学探究的同时,将人类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将人类独立于自然界与生态环境之外。将人类的进步体现在如何改造自然和开发自然的能力上。认为人类是万物的中心和主宰。值得一说的是,这里人类中心说的起源有的人说是起源于基督教派的上帝拟人化[1,3,4]。将人类与自然对立。对自然资源无度的索取,对环境的肆意破坏。(2)科技异化说。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在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善恶之分。关键看人类怎么去应用科学技术。我认为,是人类对科学技术的不加分辨的无度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改造以及恢复还得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5,6]。(3)消费异化说。在人类科学技术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温饱。而且还有精神需求以及剧增的物质需求。那么这势必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加剧。如果这样的索取是单向的,无度的。那么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恢复的,破坏性的。当今社会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们的高消费生活方式对自然环境带来很大压力。(4)资本主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3998001.html,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作者:郭强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上曾提出过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其中社会层面的文明、和谐以及国家层面的公正、法治的观念无一不彰显了我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国度、实现以人为本的决心。实现以人为本,就是要给公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到并日渐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向世人敲响警钟,这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走出困境我们应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生态危机;政策控制;经济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89-02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等等。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当然,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 一 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需索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缩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人口的急剧增长 “二战”以来,全球人口出生率急剧上升,科学家推断世界人口大约将于21世纪中期超过90亿,于21世纪末超过100亿。人口无限增长,地球将超载。人口的增长将导致需求增大。人类为了生存向自然过度索取,造成环境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缩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二)科技的负面效应 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类在促进科技发展的同时忽略了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正是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盲目征服自然,而忽视了科技的负面效应,使其负面效应扩大化,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最终造成人类生存的危机。 (三)现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消费主义崇尚过度的物质占有,认为消费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消费主义支持“大 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此种方式激起的人类 欲望显然超越了地球的承受限度,这将破坏环境,造成生态危机。同时,消费主义带动的无限消费欲望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垃圾过剩,超越了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转化限度。实际上,正是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成了现代环境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资源枯竭和废弃物剩。消费主义所采用的生活方式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 (四)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人为自然之主的价值观念。这是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随着科技迅猛发展,人类主体性不断增强。这促使人类向着“主宰者”的中心地位逼近。人类视自然界及其中生物的存在价值不过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地掠夺、征服,自然伤痕累累。在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一味索取而没有给予必要的补偿,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二、生态危机应对策略 根据上述生态危机产生原因分析,我们可以对应提出相关的生态危机应对策略,有四点:○1适度控制人口的增长;○2对科学技术进行正面引导;○3选择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4转变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人类要想长久地在地球上生存,就必须保持人口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关于科技与生态,人类可以以生态意识对科技发展进行重新评价,利用科技的潜力为治理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合理处理科技与生态的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而选择有益环境的生活方式可用循环型生产体系取代只追求经济效益的大量生产体系。同时为解决生态危机,就需要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共存、共荣的,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遵从自然规律,考虑生态平衡问题,以自然所能承受的最大范围为限。 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 “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二者本质上并无差异。“李约瑟之谜”说的是近代中国的科技应该发达而没有发达,“钱学森之问”说的是新中国应该培养出很

生态危机的根源

进入二十一世纪,生态是所有人日益关注的一个问题。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活的坏境是否宜居,空气是否清新,水是否清澈,天是否蓝……晋朝陶渊明描绘的田园生活如今成了现代人追求的梦想……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并日渐重视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给世人重重地敲着警钟。生态危机,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当然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源。 首先,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需所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削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因而,现代工业应运而生。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这样一来,我们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人的需索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生态危机。 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能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4、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引发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了环境成本的计算。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却不肯在排污设施、技术上投资,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生态危机。 另外,从认知层面的思想根源来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并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人类中心主义、过分追逐眼前利润以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三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并加剧了生

生态危机的根源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当然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源。? 首先,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需所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削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因而,现代工业应运而生。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这样一来,我们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人的需索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生态危机。? 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能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4、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引发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了环境成本的计算。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却不肯在排污设施、技术上投资,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生态危机。? 另外,从认知层面的思想根源来看,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并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人类中心主义、过分追逐眼前利润以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三方面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引发并加剧了生态危机。? 1、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生态危机在认识上的总根源。?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把人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企图主宰和控制自然界,一切以人的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主宰,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

生态危机之根源

从根本上说,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容纳量和容纳度,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和功能,破坏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和平衡所致。所以,生态危机的总根源在于人和人的活动。体地分析,是由人和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展开和形成的各种因素相互关联而综合作用的结果。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有人类的观念、人类的本性、工业化文明、现代科学技术以及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等。 一、人类观念与生态危机 对生态环境危机之根源的人类观念分析的依据是:对自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持有怎样的观念,会引导和影响人类对待自然的实际行为。人类的生态观念、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危机之间存在着内在密切的关联性。应该说,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形态上的整个现代性的思想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是反自然、非生态化的,是以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为价值取向,最终达到自然向人类生成、为人类目的服务的价值目标。诸如此类的观念不仅存在于思辨的哲学思想中,也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教条。 二、人类本性与生态危机 人作为生命体存在的自然本性是有欲求的,并通过其活动满足和实现自己的欲求。并且人类的欲求在量上和质上、在满足和实现的程度和方式上,与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相比又有内在的差别。由于人类欲求

的无限性及无止境的扩张性,使得在欲求驱使下的人类活动就有可能突破自然生态系统可能提供的容纳量和容纳度,从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混乱,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三、工业文明与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大量产生,并随现代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扩张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问题。工业化的水平和规模的大幅度提高和扩大,也意味着人类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效用与能力的大幅扩大和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生产扩张而增多的各种废品、废渣、废气等污染物和有害物又向自然界排放,转嫁给自然,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四、科学技术与生态危机 对于生态环境,: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增强了向自然挑战的能力,但也改变着自然的形态和结构,更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平衡和稳定,导致生态环境危机。 五、市场经济与生态境危机 与以往的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在范围上是最广泛的,在程度上是最强烈的。这是由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性质、目的和手段所决定的。工业化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数量的大幅度提升必然伴随着对自然资料和资源的大量需求,从而带来生态

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_顾钰民

生态危机根源与治理的马克思主义观 顾钰民 [摘要]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现实挑战,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 本逻辑,是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对自然巨大的获取和破坏能力,与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用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不同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消除生态危机最终要靠人类共同努力,树立新观念、建立新模式、运用新科技,并完善制度建设。 [关键词]生态危机;根源;社会生产和生活现代化;理论困境[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5)01-0047-05 作者:顾钰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入21世纪,全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反思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和实践活动,追寻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不断深化对生态危机的认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也可称为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逻辑,是以获取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导致的对自然巨大的获取和破坏能力,与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用资本逻辑和社会制度不同不能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 一、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形成的对自然巨大 的获取和破坏能力 生态危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都必须共同面对。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我们不能只是从不同的社会制度上找原因,而应该从更一般的意义 上寻找原因。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其根源所在,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我国有些学者没有从这一客观事实出发来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而是以不同的社会制度为依据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把生态危机的根源直接与资本逻辑、资本主义制度挂钩,这一分析框架凸显的理论缺陷是把生态危机这一不是社会制度性的问题纳入制度分析的思路。 生态危机首先是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人类获取自然资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极大的增强,与此同时,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和垃圾也与日俱增。由此必然带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获取各种生存和发展资料的源泉,而且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要素。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构成社会生产力的三大源泉。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人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以自然为基础,都要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但是,人类在依靠自然才能发展自身的时候,却

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根源

求 索/2005/1 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根源 张彭松 摘 要:从直接性来说,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是人对自然控制的无反思状态造成的。而人与人的“我与它”式的功利性关系在文化深层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它们都根植于“现代性断裂”的文化危机。只有在现代与传统互镜的基础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信念,建立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共同体,才能够缓解生态危机给人类造成的压力。 关键词:生态危机;现代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5)1-104-03 作 者: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哲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哲学博士;河北,秦皇岛,066004 一 生态危机的直接性根源 从直接性来说,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人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为自然,使自然的原生态受制于人的文化创造。这其中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因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种转化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前工业文明时期,人化自然处于匮乏状态,人类依赖于天然的物质资源的直接效用。到了工业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主体性,但随之现代文化的消极因素也就凸显出来。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卢梭早已预见到这一点,这正是他比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高明的地方。可以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生态危机还是属于近现代社会工业化之后的事情。 在传统社会中,人依附于自然,人对自然的基本价值观念形象地说,即“大地是母亲”。人遵循的是“万物有灵论”,也就是说,人可以和自然抗争,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自然的内在价值始终是人不可跨越的界限。即使在近代西方的文化观念中,人对自然的态度仍然保持着泛神论。如,斯宾若莎的“实体”即是自然。而到了现代社会,人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来控制自然界,人与自然的主奴关系角色发生了根本转换,自然完全被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和自由意志“祛魔化”(disen2 chant m ent),相应地,人也就成了地道的自然界的合法操纵者和控制者。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在现代社会中,自然赤裸裸地成了人的“加工材料”和“储备物”,它完全失去了自在自为的独立特性,随之人类自身也成了“无保护”的“被抛”于世的存在,人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拯救自然及人本身。所以,后期海德格尔的思想都在竭力反抗西方近代的人道主义,即把人的价值放在上帝位置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① 在现代社会中,人对自然的工具性价值或观念推动了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是否由此就可以断定,人的这种对待自然的工具性态度或观念就是合情合理的?我们不必通过复杂的理论分析,而仅仅关注一下周围的事实世界所发生的消极性变化即可看出。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森林覆盖面积骤减、生物种类趋于单一化以及核污染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等无不反映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恶化程度之严重性。这种急剧恶化了的自然环境正在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悲剧性的是,这种威胁根本上不是来自自然界的无情,而恰恰来自启蒙以来的现代人过于外求的先验主体性活动方式或观念。 有一种观点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咎于人的主体性的膨胀,反对以人为唯一价值标准的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返回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存在状态”。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问题是,在这种“自然存在状态”中人的价值何在?习惯于以工具理性的方式思考和生存的现代人又如何能够返回到以自然为本的“天人合一”状态?这都是非人类中心主义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并且,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也是基于人的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一状况而强调自然相对于人的价值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优先性,然而这种理论的终极目的归根结底仍然是为了人自身的考虑,这就使非人类中心主义者陷入了自身的矛盾之中。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正确理解现代人的主体性观念?笔者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所反对的主体性实际上是以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人的主体性,是狭隘的个人意义上的占有性主体。有必要拓展主体性的内涵,以此为基础人类完全有可能形成一种更高层面、意义更宽泛的主体性理念。换言之,人保护自然是为了人自身的目的,人没有完全超越于自身之外的为“他者”的目的。从这一意义来说,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的主体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无法彻底取消的。但人的主体性不是单一的,而且与人的主体性概念相应的为人自身的“目的”,其内涵也是宽泛的,人可以确立比物质利益与享受更高的“目的”:伦理、审美和宗教等等精神层面的创造性与超越性。与物质利益这一外在目的相比,人的精神上的满足也许更为长久和充实。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对自 401

生态危机成因及应对措施

生态危机成因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以生态马克思主义为视角 雷雷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1) 摘要: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控制自然”观念、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我国来说,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必须在社会上建立起健康正确生态观,摒除异化消费,并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关键字: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成因、应对措施 一、生态危机的定义及成因 1、生态危机的定义 生态危机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生态危机一旦形成,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恢复。因此,当他还处在潜伏状态时就应该提醒人们警觉起来。1 2、生态危机的成因 “生态马克思主义”(The Ecological Marxism)的危机理论不同于环境保护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危机归于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观点,更多的是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层面对生态危机的成因进行深刻的分析。2综合“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观念,可以得出生态危机主要产生于以下原因: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威廉·莱斯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其代表作是《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莱斯主要从技术理性批判和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两个维度探讨生态危机产生根源。从技术1https://www.360docs.net/doc/af3998001.html,/view/771875.htm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12月15日

理性批判角度看,莱斯强调正是“控制自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非理性应用,导致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3莱斯通过考察“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演变,认为生态危机根源在于错误的自然观和技术观,而“控制自然”观念是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根源。莱斯认为“控制自然”的观念导致了人们丧失了对自然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滥用。4“控制自然”这种现代性加价值体系不仅使人们丧失了对自然的尊重,把自然看仅仅作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机械客体,把“控制自然”视为人类实现幸福的必然途径。通过科技这一工具,以“控制自然”为目的,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不断集中生产和管理过程,导致突破了生态系统的承受极限,产生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应研究消费领域中出现的新变化,即异化消费。因为这种异化消费引起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从而形成生态危机。阿尔格尔指出:“‘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5这种消费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而只是补偿人们异化劳动的一种手段,人们不是出于真正的需求而追求商品,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市场机制的刺激下去疯狂的追求高消费。人们把这种市场强加给自己的需要当作自己的真正需求,并把消费与幸福等同起来,把消费作为自我满足的唯一手段,这使得异化劳动反而成了物质丰饶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支撑起了异化劳动。异化消费不仅支持着异化生产制度,使资本积累和再投资得以继续进行而且还是对人们所从事的,日益令人讨厌的,不能自我实现的劳动的一种补偿。因此,“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又一原因。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必然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把自然看成掠夺和获取利润的对象。资本主义为了维持自己的合法性,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人们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而在平均利润率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资本主义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又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对自然 3王雨辰:《生态辩证法与解放的乌托邦——评本·阿尔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2期,转引自:包庆德、夏雪:《国内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研究述评》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卷第2期。 4包庆德、夏雪:《国内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研究述评》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卷第2期。 5[德]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94页,转引自:常艳:《生态危机的根源及解决路径》载《哲学百家》2009年第3期

生态危机:特征、根源及治理-精选文档

生态危机:特征、根源及治理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不断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异化,出现了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高生态危机治理能力,走出生态危机,走向生态 文明成为人类的迫切需求。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在其 著作《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中,提出生态学的四条法 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去向,自然界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人类从地球生态系统中取走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再放回原处。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带来的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无情报复。生态危机的出现,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吃老本”的线性发展模式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采取“吃利息”的循环发展模式。生态危机治理是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危机的特征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研究报 告一一“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的观点。报告沉重地指出: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小而脆弱的圆球,是一幅由云彩、海洋、绿色和土壤组成的图案,人类的活动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地球系统[1] 。 报告在警示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在使人类自身面临着生态危 机。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Carson )曾深刻地说:“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了危险的,甚至致命物质的污染。” [2]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采取“吃老本”的线性发展模式,毫无顾忌地挥霍着大自然的资源,肆无忌惮地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自然界的自调节能力,生态平衡被破坏,自然界已经不堪忍受人类的蹂躏。人类面临着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潜伏性和全球性等主要特征。 一)生态危机具有人为性

论生态危机及其根源

对于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的关联,西方的一些生态哲学家也有过论述。 莱斯(WilliamLeiss)在《自然的控制》一书中指出:“‘征服’自然的观念诱发了虚妄的希望,在这种虚妄中隐藏着现代最致命的历史动力之一:自然的控制和人的控制之间有着难以解脱的联系。”布克钦指出,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所带来的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之间的相互征服。“社会生态学最基本的要义就是:我们首要的生态问题根源于社会问题。”“人统治自然绝对根源于人统治人,”例如男人统治女人,一个阶层的人统治另一个阶层的人,一个民族统治另一个民族。“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其实意味着生态学之外的更大更紧迫的社会危机,即等级的、统治与被统治的、家长制的和阶级的矛盾加剧和发展。”布克钦甚至说“要解决这些社会危机,只有通过依照生态的路线、以生态哲学和生态思想作为指导来重新组织社会的方式才能实现。”凯伦·沃伦(KarenWarren)在她主编的《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生态女性主义》等著作里总结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那就是“在对女性的统治和对自然的统治之间有历史的、体验的、象征性的、理论上的重要联系。”“生态女性主义者坚信,这种统治的逻辑既被用来为人类的性别、人种、族群或阶级统治辩护,又被用来为统治自然辩护。”“生态女性主义者要分析的就是这样的两种孪生的统治——统治自然与统治女人,并思考对有色人种、儿童和下层人民的统治。” 其次,儒家生态思想对人在自然界里的巨大能动作用给予了突出的强调,而对这种能动作用的忽视,恰恰是生态整体主义的又一个缺陷。《中庸》强调了人类爱护自然的天赋责任和参与并辅助自然进程的能动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辅助和保护万物依其本性充分发展,发挥能动性补足天地之化育,这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生态系统中最具建设力和破坏力的人类,如果不能尽其自然责任,完成其自然使命,必将给整个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从这个意义上,才能较好地理解孔子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正如杜维明所指出的那样:“人就是天生要扮演一个主动自觉的角色,这个角色就是参天地之化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这个意义上,不是说他傲慢,他不谦虚,而是他有强烈的责任感。” 从儒家生态思想这个视角去考察生态整体主义,我们可以更为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子系统,人类是生物共同体中最有能动性的物种,他既能一手造成了当今的生态危机,也能、而且只能依赖他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子系统内部的关系和谐、公平公正,是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谐的极其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因此,生态整体主义不仅要强调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重要性,还必须突出强调人类在保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方面的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强调人类这个子系统的内部关系对于母系统的平衡稳定的重大作用,把人类子系统内部关系的改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实现、人权的保障、人与人关系的改善、社会公正的实现、生态正义(包括世界范围的、一国内部的、代际之间的生态正义)的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合作等——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生死攸关的重大影响突显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