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王耀中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王耀中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内容--王耀中

第一课时有趣的平面镜问题

题1:如图1所示是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的像,你知道此时的实际时间是多少吗?

解:下面我们从五种不同的方法

进行分析:

1、由于物像对称,故钟表在平面

镜里成像后将左右调换,将钟表沿6

点和12点之间平分后,左右对称,可知,

此时时间为10时20分,如图2.

2、将纸翻过来,从背面透过纸观察,

此时指针所指时刻为10 时20分。

3、沿逆时针方向读数,先读时针为

10时,再读分针为20分。

4、先直接读数为1时40分,再用

12时减去1时40分,则实际时间为10

时20分。

5、用一平面镜使钟表再成一次像,

通过平面镜可直接读数。

题2:哪些大写英文字母,经过平面镜成像后,仍然为原来的字母?

解:这些字母有A、H、I、M、O、T、U、V、W、X、Y。

题3: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若房间两墙壁间的距离只有3米,你有什么办法呢?

1 / 20

解:可在墙壁上挂一视力表,在

对面墙壁的同一高度挂一平面镜,被

检者面对平面镜,与镜相距2米,那

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检者之

间的距离就是5米了。如图3.

题4:如果某人身高为1.8米,他要想在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全身像,则这个平面镜至少要多长?

解:如图4所示,从B点发出的光

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的眼睛,人

眼逆着反射光线就可看到人脚,由几何

知识和反射定律可知,此时MN=

1/2AB,镜子至少需要0.9米

题5:在两个平行的平面镜前放置

一个小泥人,此时这个镜子里将有多少个像。

解:这里平面镜内将有无数个像.,如图5

所示,从S0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1,成像在S1

位置,S1经平面镜M2成像在S2位置,……依

次类推,可成无数个像。

题6:在两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一根

点燃的蜡烛,问此时人眼能同时观察到几根

蜡烛的像,如果夹角为60°,30°呢?

解:如图所示,S1和S2是关于平面镜M、N成的像.如果S 发出的光线连续经过两平面镜反射,则人眼将观察到像点S3,故可观察到3个像。如果平面镜夹角为60°、30°,则成像个数为360°/60°—1 =5个;360°/30°—1=11个

2 / 20

题7:如图7,小明在一竖直放置的偶像面前(两平面镜成90 °夹角),眨了一下左眼,则镜中的像是眨左眼,还是右眼呢?

解:眨右眼,因为此时的成像情况与平面镜成像不同,左半部分脸成像在右边,右半部分脸成像在左边。

题8:在十字路口,矗立着豪华的大楼,

它临街的一面全部都是新型的玻璃装饰,因

此,过往的车辆都在这面大的平面镜中成像,

如图8所示,小刚在十字路口中心,面向北而

立,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行,驶到

十字路口,向左转弯,这辆汽车实际上是在向

哪行驶?往哪转弯?

解:向北行驶,向右转弯

题9:小明理发后,很想看看自己的后脑部理得怎样,他想了想,便利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将两面镜

子配合比试后,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

你知道他是怎样设计的呢?

解:如图9所示,他把第一面镜子L1

面对自己,第二面镜子L2放在后脑勺旁

边,光线经平面镜成像后,可进入小明眼

中。

题10:在江边观察节日的夜景时,常常会看到对岸江边屋檐边上的电灯,在江中的像不是一盏电灯而是一条光柱,这是为什么呢?

解:这是由于江面发生漫反射电灯光成像的结果,由于水

3 / 20

面总有水波起伏,好象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平面镜组成的一样,电灯在每一个平面镜内都成一个像,但各个像的位置高低不同,这些像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条光柱。

第二课时1吨木头和1吨铁,哪一个重?

1吨木头和1吨铁,哪一个重?这还不知道,一样重。可是如果有人回答说:“1吨木头重。”你一定会大笑起来。然而,严格地讲,这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因为平常我们说的1吨铁和1吨木头,是指铁和木头在空气里称起来的重量。假若有一架很大的天平,我们把这堆铁和这堆木头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上,那么,它们在空气里称得的结果是正好平衡的。

但是,我们都有知道,任何物体放在空气里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因此一个物体的真正重量,应该是它在真空里称出来的重量。可是我们平常所指的重量,都是在空气里称出来的。既然是在空气里称的,就要受到空气的浮力作用,所以它的重量就要减小。根据阿基米得原理,物体在空气里所受的浮力,等于这个物体所排开的空气的重量;也就是说,在空气中称得的重量,等到于物体的真实重量减去物体所受的浮力。

此题中,木头的体积比铁的体积大,所以木头所受的浮力大于铁的浮力,因此,木头的真正重量,应该等于1吨重加上

4 / 20

木头所受的浮力;而铁的真正重量,应该等于1吨重加上铁所受的浮力。

1吨铁大约占八分之一立方米的体积,1吨木头约占2立方米。它们的浮力相差约2.3千克力。所以1吨木头的真正重量,就比1吨铁的真正重量约重2.3千克。

“数液滴法”测密度

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石腊块、两个玻璃杯、足量的水、细线、针、一个长约20厘米的用在自行车气门芯上的软胶管。你有什么办法测出石蜡的密度?

方法:1、在玻璃杯A中注满水,用

细线拴上石腊,使其漂浮在水中,这时杯

A中要溢出一部分水。接着将石腊从水中

提出来,将另一玻璃杯B垫高,并倒入一

定量的水。然后,利用虹吸现象将玻璃杯

B中的水通过软胶管引出来,一滴滴地流

入A中,如图。直到将杯A注满为止,记

下水滴数n1。(实验前,最好先试滴几次,可通过调节出水管口的高度,从而控制水流的速度,使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

2、用针将石腊按住,使其浸没在玻璃杯A中,此时A杯中有水溢出。接着用细线将石腊提出来,用同样的方法(保持同样的水流速度),将A杯注满水,并数出水滴数n2。

3、设石腊的密度为ρ0,体积为V蜡,水的密度为ρ水,石

5 / 20

蜡排开水的体积是V水。当石腊漂浮在水面时,根据阿基米德定理,得:ρ0gV蜡=ρ水gV水。由于每滴水的体积可以认为是相同的,所以可以得出V蜡/V水=n2/n1,因此,石腊的密度ρ=ρ水·n1/n2

第三课时如何测蜡块的体积

题:测一个不规则形状的蜡块的体积,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呢?要求,方法尽可能多,测量方法要合理。

方法一:用“排液法”测出蜡块的体积。由于蜡块的密度比水小,因此可以采用“按压法”或“沉锤法”。

方法二:还是采用“排液法”。这时,可直接找一个密度比蜡块小的液体来测量,如利用酒精等。

方法三:利用“排沙法”开始往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沙,测出沙的初始体积,然后再将蜡块浸没在这些沙中,测出沙与蜡块的总体积,从而算出石蜡的体积。

方法三:利用“查表法”。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从密度表中测出石蜡的密度,从而算出石蜡的体积。

方法四:利用“变形法”。将蜡块熔化后,倒入一个规则器皿内,等凝固后取出,用刻度尺算出体积。

方法五:利用“比例法”。先用天平测出蜡烛的总质量M,然后用小刀把蜡块切成一个规则物体,测出长、宽、高算出体积V0,接着用天平测出规则物体的质量m0,最后根据公式V=MV0/m0。

6 / 20

方法六:利用“溢水法”。找一个溢水杯,装满水,将石蜡按入水中,使水溢出,并用量筒接住,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就行了;也可把溢出的水用烧杯接住,用天平设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从而计算溢出水的体积,此体积即为石蜡的体积。

用数学思想解答一道物理题

例: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叠圆形金属片,最下面一块的重力为G,面积为S,它相邻的上面一块金属片重G/2,面积为S/2,……。如此类推,即金属片的重力和面积逐渐减半,一直叠下去。求每块金属片下表面所受压强之比为多少?

解析:依题意,从下往上数,每块金属块的重力分别为:G、G/2、G/4、G/8、……G/2n,此题如用无穷等比数例公式求解,显然很好,但由于初中生没有学过这一数学知识,因此,我们可以从一古代数学思想入手,巧妙地解答此题。

我国古代数学中曾有“一尺之棰,日取一半,万世不竭”的说法,它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棒,如果每天取前一次的一半扔掉,那么永远也不可能将它分完。显然,如果把扔掉的木棒全部合在一起,其数值应该为1,根据这一思想,我们不难得出,桌面所受重力为:

G+G/2+G/4+G/8+……+G/2n=2G

第一块金属的上表面所受总重力为:

G/2+G/4+G/8+……+G/2n=G

依次类推,第二块、第三块的上表面所受重力为:

7 / 20

G/4+G/8+……+G/2n=G/2

G/8+G/16+……+G/2n=G/4

……………………………

而从桌面往上,各金属块下表面的面积依次为

S、S/2、S/4、S/8……+S/2n

因此,各金属块下表面所受压强应为:2G/S。

即各金属块所受压强之比为1:1:1:……1。

第四课时不估不知道,一估吓一跳

题1:估一估,你大拇指指甲上所受的大气压大约为多大?相当于1根鸡毛重?一支钢笔重?还是几斤酒重?

解:人体大拇指的面积约为1厘米2左右,大拇指所受的大气压强约为P0=1.01×105帕,则大拇指上所受的压力约为:F=P0S≈1.01×105帕×1×10-4米2≈10牛

小小一个大拇指表面上承受的力约为1千克力,相当于一对礼品酒吊在你的大拇指上。你说大不大!

题2:如果把你雕成一个等大的石像,花费的石料约为M0千克,现在需要重塑这个石像,使它的身高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这时所花费的石料应是原来的几倍?2倍?4倍?还是8倍?

解:由于身高变为原来的2倍,则其长和宽也应变为原来的2倍,故其总体积应变为原来的8倍,所以这时花费的石料是原来的8倍!你猜对了吗?

题3:你来到这个世界后,始终“霸占”着一定的空间,

8 / 20

如果某一天,你“脱胎升仙”了,那么你所“腾让”出来的这个空间,所装的空气为多重呢?显然,这个重力就是你每时每刻都受到的一个浮力,它相当于一根大头针重?一个鸡蛋重?还是一瓶酒重?

解:根据F浮=ρ空气gV排.

而V排= m人/ρ人

又∵ρ人与ρ水大致相等,故:F浮=ρ空气g×m人/ρ水

m人=50千克,代入数据可得:F浮= =0.65牛

0.65牛顿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力,你猜对了吗?

题4:如果把教室内的空气放在一个特制的大天平的左盘内,让你站在天平的右盘,请你猜猜哪边重?

解:估计教室的长为10米,宽为6米,高为3米,则根据F空=ρ空·gV排=(1.29×10×3×6×10)牛=2322牛

大约相当N个中学生的重力,则N= 2322牛/500牛≈5个

你必须喊上你的四个同伴,才能和教室内的空气配重!

题5:大象的重力可达6.0×103千克,鲸的重力可达1.5×10 5千克,它们各是你的重力的多少倍?

解:一头大象相当于N1个中学生的重,一头鲸相当于N2个中学生的重,则

N1= 6.0×103千克/50千克=120倍

N2=1.5×105千克/ 50千克=3000倍

一头大象居然相当于2~3个班的中学生的总重量,一头鲸居然相当于1~2个学校的总人数的重量。

题6:冬天洗脸的时候,一盆热水所释放的热量,估计可

9 / 20

以把你举高多高。

解:假设一盆水有2千克,水的初温为70℃,末温为10℃,人的质量约为50千克,g取10牛/千克。

则根据Q放=W可知:Cm水△t=m人gh

h= Cm水△t /m人g =2×(70-10)×4.2×103 / 50×10米≈1千米

小小一盆水所放出的热量居然可以把你举高1千米左右!

一滴水也能浮起一头牛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问题:“1N的水能托起

10N重的物体吗? ”很多同学可能要回答:不

能。他们是这样理解的,因为 1 牛的水即使

全部被排完,也只能产生1牛的浮力,因浮力

小于重力,故物体不可能上浮。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设容器中装有11N重的水,有一重10N的物体(密度比水小)放入容器中,这时,它浮在水面上,此时,排开的水为10N,容器内只剩下1N的水了,可见1N 的水完全可以托起10N的重物。

在这里“排开”的水重是10N,而不是1N,其V排的含义应是图中物体浸没在水下的体积,而不是周边水的体积。因此,1N的水最多能浮多重的物体是不确定的。从理论上讲,一滴水完全可以浮起一头牛。

10 / 20

第五课时杠杆越长越省力吗?

大家知道,阿基米德曾有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撬动地球。”可是,在一次保卫叙拉古城的时候,他却冲几名正在用杠杆搬动石头的士兵大声喊道:“不要用那么长的杠杆,换一根短的。”将士们都惊呆了,用短杠杆怎么行? 您发明的杠杆原理不是要加长动力臂才省力吗? 遗憾的是由于城堡被敌人攻破,阿基米德还来不及回答将士们的问题,就被罗马士兵杀害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不必考虑,但是我们关心的是杠杆是不是越长越好呢?通过下面的例题,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

例:如图1所示,有一杠杆,每米长重为40牛顿,可绕O 点转动,要将距支点0.5米处的,一个重为490牛的石头撬动,问杠杆应为多长时,作用在杠杆另一端的力最小。

分析和解:设杠杆长为L,则此杠杆的支点为O,A端的力F1为动力,动力臂为L;阻力有两部分:杠杆自身重G=L ×40牛,其力臂为L/2;被撬石头对杠杆B点的压力F2=490牛,力臂为OB=0.5米。

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F1L=40L×L/2+490×0.5

F1=20L+245/L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

当20L=245/L时F1有极

小值。

解之可得:当L=3.5米时,

11 / 20

F1极小=140牛图1

由此可见,杠杆最省力时,其长度为3.5米,而当杠杆大于或小于3.5米时,所用的力都要大。可见阿基米德所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明看了故事片“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以后,想利用自己学过的杠杆知识为他们排忧解难,不一会,他就设计了一种方案,他利用了两根等长的扁担,几段绳子,使三个和尚抬水的时候,每个人肩上都承担了相同的重力,这样三个和尚再也没有斤斤计较了,你知道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案吗?

对了,他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解决的,他把扁担CD系在AB的中点,在离C点为2/3CD的位置E点系上木桶,这样,甲、乙、丙三个和尚分别抬住A、B、C三点,其承担的力都为桶重的1/3,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我们不妨先分析杠杆CD的受力情况,如果选D点为支点,则E、C两点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则

12 / 20

F C==G/3。如果选C点为支点,则E、D两点受力如图3所示,由杠杆平衡原理可得:F D=2G/3。再分析AB棒所受力,如果选A点为支点,则D点、B点受力如图4所示,则F B=F D/2=G/3,。同理,如果选B点为支点,则A点所受力应为F A=G/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F A=F B=F C=G/3

第六课时究竟谁吃亏

小卓、小越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检查员发现某药店的一台天平左右两臂不相等,于是责令营业员停止使用该天平,但这时却刚好跑进来一顾客,要求购买200克药品,营业员急中生智地对检查员说:我先在左盘里放药品,右盘放100克砝码,然后再在左盘放100克砝码,右盘放药品,这样一次药品的质量多于100克,一次药品的质量少于100克,两次扯平了,刚好200克,这样,谁也不吃亏。

小越看后,不加思索地说:营业员说得有道理,这样谁也不吃亏。

小卓却摇摇头说:那可不一定,我们还是来推理一下吧!

我们设天平的两个力臂分别为L1、L2,设第一次所放的药品质量为m1,第二次所放的质量为m2,则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得:m1l1=O.1 l2(1)

0.1l1=m2l2(2)

由(1)÷(2)得m1m2=0.12

13 / 20

又因为天平两臂不等,所以m1≠m2

即(√m1-√m2)2>0,化简m1+m2>2√m1m2=0.2(千克)

即营业员前后两次称量的总和要大于0.2千克,所以营业员要吃亏。

小越听完后,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我怎么没想到!”

几则有趣的杠杆题

以下几道杠杆题十分有趣,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判断一下杠杆是否平衡。

1、如图,天平左盘中有一个已被抽成真空的玻璃瓶,与瓶相连的橡皮管的上端通过一段玻璃管接一个吹起的气球,气球与玻璃瓶之间被夹在橡皮导管上的铁夹隔断,在天平右盘中加有砝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

态,当把铁夹打开后,天平

还平衡吗?

解析:找开夹子后,气

球中的气体将进入瓶中一

部分,因而气球的体积减小,空气对它的浮力也随之减小,使得天平的左端下沉。

2、如图2所示,左盘内

是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但支架支在左盘内,此时天

平平衡,则当大气压增加时,

14 / 20

天平将( )

解析:当大气压强增加时,槽内水银将被吸入托里拆利管中,使管内水银增重,此时,虽然水槽对左盘的压力减小,但支架对左盘的压力却增加了,其增加量和减小量相等,故天平仍然平衡。

3、如图3所示,一把均匀直尺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直尺上有三只垂直而立的蜡烛A、B、C,它们的粗细、材料和燃烧速度均相同。但长度关系为L A=L B=L C/2,此时杠杆平衡,在杠杆燃烧的过程中,直尺将( )

解析:假设A、B已燃尽,此时C还有一半没燃完,故此时左端要下沉。

4、如图4所示,有一轻质杆AB支于O点,在其两端分别挂有质量不计的小桶,当桶内分别装有一定质量的沙时,恰好平衡,此时AO>OB。如果此时分别在两小桶底部开一相同大小的孔,让沙缓缓流出,且每秒从两桶中流出的沙的质量相等,则杠杆将( )

解析:因为AO>OB,所以左端桶内的沙质量较少。现同时流沙,假设1秒内左桶全部流完,而此时右桶还有剩余,故此时杠杆左端将上升。

5、如图5所示,一

不等臂的轻质杠杆两端

分别挂一实心铁球和一

实心铝球,浸没在水中

时,杠杆刚好平衡,若

往水中加盐,则杠杆( )

15 / 20

解析:假设加盐后,其密度可增到2.7×103千克/米3,此时铝球将悬浮在液体中,而铁球由于密度相对较大,故要下沉,故若往水中加盐,杠杆将左端下沉。

6、如图6所示,在一密闭的玻璃容器内,有一天平两端放有等质量的棉花和铁块,今将玻璃容器

抽成真空,则天平将( )

解析:在空气中,由于棉花体积大,

故所受浮力大,现在玻璃容器抽成真空,

其浮力为0,即棉花的浮力减小得较多,

故棉花一端将下沉。

7、如图7所示,天平左盘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此时天平平衡,如果将一食指插入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则天平将( )

解析:食指虽没碰到容器壁和底,但它排开了一定的体积,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浮力,既然有浮力,就有浮力的反作用力,即手对水的压力,因此左盘下沉。(此题也可根据水位上升,压强增大,压力增大来判断)。

第七课时悬涯峭壁遇难题杠杆原理显神通

小卓、小越是一对双胞胎。今天刚一放暑假,兄弟俩就准备到对面山上的外婆家去度假,可是走在半路上,他们发现,

16 / 20

在到外婆家的路上有一个悬崖,悬崖上原来的木桥因天长日久,已经腐化,不复存在了。这可怎么办?兄弟俩只得四处寻找东西,希望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材料,搭桥过去。真巧!他俩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找到了两块木板,兄弟高高兴兴的扛到悬崖边,一试,不行!两块木板都不够长,就差那么一丁点!兄弟俩又急忙找绳子,这回可不那么幸运了,什么也找不到。这可怎么办?你能帮他们想个办法吗?

对了,利用杠杆原理就可成功,我们先将其中的甲木板的三分之一露在悬崖上,小卓站在甲木板的A端,小越扛着乙木板走到甲木板的B端,将乙木板搭在B点和对岸之间,顺利的通过悬崖。然后小越再将乙木板拉回,只让三分之一露出悬崖,小越站在C端,小卓将甲木板搭在乙木板上,然后通过甲木板,当小卓走到乙木板上的D点时,小卓将甲木板收起,扛到对岸,兄弟俩就顺利通过了这道悬崖。

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在第一幅图中,我们知道小卓离支点的距离为2/3的板长,如果小越向前走以后,离支点的距离超过了2/3,那么杠杆会不会失去平衡?对了,不会失去平衡,因为这时是两根杠杆,而不是一根杠杆,如果你对两根杠杆分别进行分析,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安全的。

阿基米德能举起地球吗?

“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阿基米德曾经对叙拉古的国王说:

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国王一听感到非常吃惊,心

17 / 20

想阿基米德是不是病了,胆敢夸这么大的海口,于是他命令阿基米德去移动放在海边陆地上的一条大船。阿基米德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轮和杠杆,并让国王牵动一根绳索,船就慢慢地移到了海里。国王见此情形,十分钦佩,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斯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阿基米德的确用较小的力就产生了较大的力,但是如果真让他去搬动地球,他行吗?

让我们设想阿基米德真的找到了一个立足点,再设想他真的找到了一根足够长的杠杆,你知道他如果把地球哪怕只举起一厘米,得用多长时间吗?──至少要用三十万万万年。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质量是6×1024千克,如果一个人能直接举起60千克的重物,那么他要举起地球,其杠杆的长臂将是短臂的1023倍,也是说如果在短臂的那一头举高1厘米,

21如

米,就得用3×10

间按着杠杆,也

不能把地球举

起象极细的头发那样粗细的一段距离。

即使阿基米德的手能够运动得和自然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移动地球。

界最大的光速一样快,他也只能在做了十几万年的工作以后,才能把地球举起一厘米。

再者,我们知道地球的质量是6×1024千克,那么,地球的重力就是6×9.8×1024牛吗?否,因为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你要产生这么大的一个重力,就必须把地球当作一个物体,另外用一个地球来吸引它,而这个地球到哪儿去找呢?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机器,如果在力上占了便宜,在位置移动的距离上就一定要吃亏。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虽然无法实现,但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杠杆能省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杠杆的兴趣。

第八课时电热器烧水时间的一个结论及拓展

题目:有甲乙两电热器阻值分别为R1、R2,用甲电热器烧开一壶水需用t1分钟,用乙电热器烧开同一壶水需用t2分钟,若将两电热器分别串联、并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使用,烧开同样的一壶水所用的时间各是多少分钟(不计热损失)。

分析:此题中隐含的条件为烧开一壶水所吸收的热量相同,即Q甲=Q乙=Q甲乙串=Q甲乙并。

(1)甲乙两电热器单独使用时:

Q甲放=U2t甲/R甲①

19 / 20

Q乙放=U2t乙/R乙②

(2)甲乙两电热器串联起来使用时:

Q串放=U2t串/R串=U2t串/(R甲+R乙) ③

(3)甲、乙两电热器并联起来使用时:

Q并放=U2t并/R并④

R并= R甲·R乙/ R甲+R乙⑤

联立①②③,可得t串=t甲+t乙

联立①②④⑤,可得1/t并=1/t甲+1/t乙

结论:烧开一定质量的水,甲、乙两电热器串联起来使用时所用总时间等于各电热器单独使用时所需时间之和; 甲乙两电热器并联使用时所需时间的倒数等于各电热器单独使用时所需时间的倒数之和。

拓展:若几个电热器串联、并联使用,

则t串=t1+t2+……+t n.

1/t并=1/t1+1/t2……+1/t n

亲爱的读者,你能自行证明吗?

20 / 20

趣味物理学 读后感

趣味物理学读后感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很有趣的关于物理学的书,它便是前苏联的雅·别莱利曼所写的《趣味物理学》了。这本书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这本书很老,但它很经典,读起来更兴趣盎然,如饮甘露,如食甘贻。 记得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象宝贝似的亮出一本书,说值得一读。我一看:《趣味物理学》,书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页。细细一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物理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黑白插图。我立刻被吸引,竟一口气看了将近100页。 全书大致分为19章,有的章节会专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一则知识都会举一个例子或者讲一个故事,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地只讲抽象的、空洞的概念。里面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问题:如十月的铁路有多长?为什么电线在冬天会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由于热胀冷缩,铁路夏天会比冬天长200多米,电线冬天会比夏天短200多米;由于惯性,地球如果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会被甩向太空…… 在读书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章尤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视觉错觉”这一章。这一章中图片丰富,主要为实验图片。比如有一幅测试错觉的图片,是黑格被白线分开成许多块,结果看时发现白线的交叉点居然有灰点闪现,定睛一看,又不见了。作者还特意提到当时印这一章时,查锌版的人居然让人把白线交叉点上的灰点去掉,正好作者进去,跟他讲明白了才避免一场误会。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读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对它爱不释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会’读者多少新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一旦对于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就能够自觉地去深入探索与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所学到知识才更加“牢固”,更加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很有趣的关于物理学的书,它便是前苏联的雅·别莱利曼所写的《趣味物理学》了。这本书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这本书很老,但它很经典,读起来更兴趣盎然,如饮甘露,如食甘贻。 记得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象宝贝似的亮出一本书,说值得一读。我一看:《趣味物理学》,书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页。细细一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物理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黑白插图。我立刻被吸引,竟一口气看了将近100页。 全书大致分为19章,有的章节会专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一则知识都会举一个例子或者讲一个故事,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地只讲抽象的、空洞的概念。里面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问题:如十月的铁路有多长?为什么电线在冬天会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由于热胀冷缩,铁路夏天会比冬天长300多米,电线冬天会比夏天短200多米;由于惯性,地球如果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会被甩向太空…… 在读书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章尤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视觉错觉”这一章。这一章中图片丰富,主要为实验图片。比如有一幅测试错觉的图片,是黑格被白线分开成许多块,结果看时发现白线的交叉点居然有灰点闪现,定睛一看,又不见了。作者还特意提到当时印这一章时,查锌版的人居然让人把白线交叉点上的灰点去掉,正好作者进去,跟他讲明白了才避免一场误会。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读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对它爱不释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

物理小论文--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物理揭示了我们所生存的物质世界的种种奥秘,是一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学科。作为一个正处于一个观察、发现问题的黄金时期的中学生,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通过利用学过的知识以及互联网、书籍,深入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科学道理,做一个懂的科学、善于发现的人。 以下列是一些生活中观察得到的有趣现象: 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上“9”的位置。 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 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

照出的照片画面更清晰。 4.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 5.在火车上观看窗外开阔的原野,远处的物体相对观察者移动缓慢,近处的快,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6.两艘船并排高速行驶时常常会相撞。

7.看电影时,从各个角度都能看见银幕上的画。 8.要在铁轨衔接处留空隙。 9.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

10.一架抽水机,理论上最多能把10米深的水抽到地面。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有趣的现象呢? 通过查阅资料和互联网,我揭晓了答案: 1.这是由于秒针在“9”位置处受到重力矩的阻碍作用最大。 2.这是由于水从水龙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 3.这是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

4.这是由于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5.这是由于产生视差的缘故。 6.这是由于船间的水流速快,压强低, 7.这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的漫反射 8.这是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这是因为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10.这是因为抽水是依靠大气压力,大气压只能把水提高10米。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让我们看不见它们的只是一双缺少发现的眼睛和一个不勤于思考的大脑。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 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 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 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

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陆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没有一条鱼,它的名字由此而来。为什么没有鱼呢?因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盐二十千克以上。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了,比人体的密度大得多(人体的密度在1000kg/m3左右),所以人的身体只要有一半多浸没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于人受到的重力。人在死海里游泳时,可以躺在水面上看报纸,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费好大的气力,潜入水中还会被海水托出水面。死海的海水中矿物质很丰富,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和湿疹。是世界上著名的游泳风景点和疗养地之一。 人靠什么走路 在平坦的马路上,谁都可以迈开大步向前

走。一个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也没有想过人是靠什么走路的。听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觉得好笑。人只要有气力,抬腿,迈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吗?而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请你试一个动作:挺直身体,背贴着墙站在地上。把一只脚抬起来,向前迈步,只要身体不离开墙壁,这只脚是跨不出去的。如果抬起来的脚向前迈出去一步,那末,回头一望,身体已经离开墙壁。这说明,身体向前移动了。人身体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这种力推着人前进的。如果这种外力比较小,走路就会遇到困难,比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们就不敢迈大步,而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双脚。现在,请你回答,后脚蹬了一下地。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那是人体给了地面一个向后的力,与此同时,地面也给了人体一个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把人体向前推了一下。脚蹬地面,这是作用力;地面给人体一个向前的力,这是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表现为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作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 校本课程内容 王耀中

. 题1:如图1所示是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的像,你知道此时的实际时间是多少吗? 解:下面我们从五种不同的方法 进行分析: 1、由于物像对称,故钟表在平面 镜里成像后将左右调换, 将钟表沿6 点和12点之间平分后,左右对称,可知, 此时时间为10时20分,如图2. 2、将纸翻过来,从背面透过纸观察, 此时指针所指时刻为10 时20分。 3、沿逆时针方向读数,先读时针为 10时,再读分针为20分。 4、先直接读数为1时40分,再用 12时减去1时40分, 则实际时间为10 时20分。 5、用一平面镜使钟表再成一次像, 通过平面镜可直接读数。 题2:哪些大写英文字母,经过平面镜成像后,仍然为原来的字母? 解:这些字母有A 、H 、I 、M 、O 、T 、U 、V 、W 、X 、Y 。 题3:检查视力时,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米远, 若房间两

. . 墙壁间的距离只有3米,你有什么办法呢? 解:可在墙壁上挂一视力表,在 对面墙壁的同一高度挂一平面镜, 被 检者面对平面镜,与镜相距2米, 那 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检者之 间的距离就是5米了。如图3. 题4:如果某人身高为1.8米,他要想在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全身像,则这个平面镜至少要多 长? 解:如图4所示,从B 点发出的光 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射入人的眼睛,人 眼逆着反射光线就可看到人脚,由几何 知识和反射定律可知,此时MN= 1/2AB , 镜子至少需要0.9米 题5:在两个平行的平面镜前放置一个小泥人, 此时这个镜子里将有多少个像。 解:这里平面镜内将有无数个像.,如图 5所示,从S 0发出的光经平面镜M 1,成像在S 1 位置,S 1经平面镜M 2成像在S 2位置,…… 依 次类推,可成无数个像。 题6:在两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有一根 点燃的蜡烛, 问此时人眼能同时观察到几根 蜡烛的像,如果夹角为60°,30°呢? 解:如图所示,S 1和S 2是关于平面镜M 、N 成的像.如果 S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 1

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必答部分题目(答对+100分,答错不扣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B)A.160m B.160cm C.160dm D.160mm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5、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 B.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使水的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改变了水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D.扩散现象不仅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运动,还说明了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6、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环境标志,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A )A.大量增加机动车辆,改善交通条件 B.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 7、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C ) A.0N B.2N C.4N D.8N 8、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 A )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9.氢气球上升的过程中将出现的现象是:D

趣味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40题

2、趣味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40题 1、想从镜子里看到放大的像应该使用()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2、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 A、镜子亮 B、灰纸亮 C、一样亮 3、一朵花放在夹角为60°两面镜子中间,从镜子里可以看到() A 、2朵 B、4朵 C、5朵 4、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 A、清澈透明 B、浑浊 C、像水银一样反光 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 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6、黄昏时,太阳呈红色,是因为黄昏时() A、太阳发出较多的红光 B、阳光经过空气的路途较长 C、太阳距地球较近 7、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 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 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 8、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 A、高山终年积雪 B、风大、日照少 C、高山的气压低 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 A、木头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10、南极海洋上的浮冰的味道是() A、淡的 B、和海水一样咸 C、比海水咸 11、两种物质被称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加质数相等 12、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 A、有助于杀菌 B、反射电磁波 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3、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 14、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丢进水里,湖水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15、水桶里装着水及大量的冰块,冰块触到桶底,冰融化以后,桶内的液面() A、高于原来的液面 B、等于原来的液面 C、低于原来的液面 16、在一个密闭的屋子里,有人建议用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降低室内平均温度,哪个做法对() A、打开电冰箱的门 B、降低制冷温度后,再打开电冰箱的门 C、拔掉电源,打开电冰箱的门 17、一架抽水机,理论上最多能把多少m深的水抽到地面() A、5m B、10m C、15m 18、在火车上观看窗外开阔的原野,会感到() A、远处景物朝火车前进的方向旋转 B、远处景物朝背离火车前进的方向旋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精心整理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 的 的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 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没有一条鱼,它的名字由此而来。

为什么没有鱼呢?因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盐二十千克以上。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了,比人体的密度大得多(人体的密度在1000kg/m3左右),所以人的身体只要有一半多浸没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于人受到的重力。人在死海里游泳时,可以躺在水面上看报纸,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费好大的 水中矿物质很丰富, 体向前移动的时候,一定依靠了一种外力。或者说,是这种力推着人前进的。如果这种外力比较小,走路就会遇到困难,比如,在光滑的冰面上,人们就不敢迈大步,而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双脚。现在,请你回答,后脚蹬了一下地。从物理的角度来分析,那是人体给了地面一个向后的力,与此同时,地面也给了人

体一个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把人体向前推了一下。脚蹬地面,这是作用力;地面给人体一个向前的力,这是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表现为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好相等,因此,我们走路并不觉得困难。可是,人在冰面上走,冰面过于光滑,给人的摩擦力要小得多。这样,如果你仍然像在 力;一个向前用来克服阻力;另一个竖直向上,减小了车对地面的压力,使阻力减小。因此,拉车的时候,需要克服的阻力小,也就省力一些。 挑重担的人走路为什么像小跑步 人在步行的时候,是左右脚交替着向前的,如果说得正确些,人的步行可以认为是一个接替一个跌倒动

《生活中的生物学》校本课程

引言 (2)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3) 第二课时:第二节玉米和健康 (6) 第三课时:第三节多吃蔬菜 (8) 第四课时:第四节水果种种 (13) 第五课时:第五节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14) 第六课时:第六节狗鼻子嗅觉灵敏 (19) 第七课时:第七节蚊子叮人 (21) 第八课时:第八节馒头和酒酿 (24) 第九课时:第九节藕断丝连 (27)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 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 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入秋以后,红、黄、白各色的甘薯应市了。它的别名可多啦:河南叫红薯,四川叫红苕、红芋,北京叫白薯,江苏、天津叫山芋,山东叫地瓜,浙江福建叫番薯等等。隆冬时分,甘薯变得更甜了,你爱吃蒸甘薯,味道细腻象栗子;烤甘薯的香甜味儿,更使你爱上了它。 可是,甘薯适宜熟吃,却不宜生吃。甘薯除含水分、糖类和维生素以外,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甘薯的淀粉粒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膜,你生吃的时候,淀粉酶就很难跟淀粉接触,没法把它水解,胃肠不能很好消化,只能吸收一些糖分和维生素。这样,几乎所有的淀粉都被浪费了。 甘薯蒸熟或烤熟以后,包在淀粉粒外面的膜破裂了,你吃的时候,淀粉酶就能够充分地跟淀粉发生作用,生成麦芽糖,味道比生甘薯更甜。甘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胡萝卜、白箩卜、冬瓜、南瓜、黄瓜等等,而且还含有一般谷物所没有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甘薯可以作制造淀粉、酒精、丙酮、葡萄糖等的工业原料。另外,当你在炎夏喝汽水的时候,它为你提供柠檬酸;当你在厨房烹调的时候,为你提供酒、味精、山芋蜜、山芋粉、山芋糕??甘薯能当主食充饥,又能作副食佐菜,生炒蒸煮,切片油煎,磨甘薯原产地是美洲,考古学家在古墓里曾发现过八千年前的野生甘薯的块根,在秘鲁古墓里发掘出陶器制品,上面镶有甘薯的图案,证明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美洲人民模仿甘薯形状制作的。甘薯传到中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

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偏城中学趣味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答错不扣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声音的大小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D.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2、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B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mm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声音我们就无法分辨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4、用天平称一杯水,平衡时把一个手指伸进水中,天平( A )。 A.有水的一端重了 B.有水的一端轻了 C.仍然平衡 5、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倡导“绿色奥运”,下图是北京奥运会的环境标志,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A )A.大量增加机动车辆,改善交通条件 B.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 C,尽量减少一次性木筷、餐巾纸、塑料袋等物品的使用 D.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能源 6、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C ) A.0N B.2N C.4N D.8N 7、跳水运动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比赛中,跳水运动员从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A )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先后增大,机械能不变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机械能增大 D.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减小 8、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C ) A.重庆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正常人的体温 C.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9.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C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10.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C ) A. 增大车的惯性;B. 增大车的冲力; C. 增大车的动能;D. 增大车的势能。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 高压锅 1.应用的物理知识:液体表面压强越大,沸点 . 2.高压锅内水的沸点大于1 00℃ 3.高压锅内部最大压强如何计算:。 4.高压锅还在液化气灶上呲呲地冒气,小玲就急着把高压锅搬到桌子上,打开排气阀排气,在此过程中锅内压强 ,沸点 ,液体将沸腾 5.在高原与平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有何区别: 农用喷雾器 1.唧筒:气体压强与的关系: 2.利用把药水吸上来 3.手柄利用了 4.背带宽 5.手柄粗 6.手柄有槽纹 电水壶 1.原理: 2.能量转换: 3.外形利用了 4.三线插头的作用是 5.烧开水冒出的白烟是现象,冲开壶盖是转化为。 6.插头线外层编织物的作用是 7.家用电水壶的功率约为,电流约为 8.我们常用公式来设计或改变电热器的电功率。 9.电水壶改变水的内能的方式是 10.估测电水壶的功率:小明利用电能表和手表,小刚利用水吸收的热量,谁的方法合理,为什么?电动机 1.能量转换: 转换为和少量的 2.原理: 线圈在中转动的原理,转动的原因是对有 的作用,产生这种作用是由于 3.线圈的平衡位置是指与线圈平面的位置. 4.电动机的换向器改变的是线圈部的电流方向 5.含有电动机的常用家电有 ,你了解他们的额定功率吗? 6求电动机消耗电能的公式有 电动机线圈发热量用来求 7掌握一种能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8.电动机启动时转子被卡住,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 9.启动大型电动设备时,照明电灯的亮度会变,这是由于电路总电阻,干路电流变,干路输电线分压变,导致照明支路电压变,电流变的缘故。10.远距离输电会由于线路分压变,用户所得电压变。解决办法是压输电,当输电功率不变时,输电电流变,线路损耗功率变,用户所得功率变。 发电机 1.发电机的发明思路是生,利用的原理是,该原理是由发现的。 2.发电机工作时一般需要外界提供能,所以它是将转化为的设备。 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为:燃料的→→→。 白炽灯 1.原理是。 2.灯丝应选用的金属 3.普通白炽灯的额定电流约为 4.能量转化。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日常儿童教育收藏)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日常儿童教育收藏) 1. 电学方面 ①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2. 力学方面 ①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3. 热学方面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①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③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答

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和趣味物理知识问题解 答 高压锅 1.应用的物理知识:液体表面压强越大,沸点 . 2.高压锅内水的沸点大于1 00℃ 3.高压锅内部最大压强如何计算:。 4.高压锅还在液化气灶上呲呲地冒气,小玲就急着把高压锅搬到桌子上,打开排气阀排气,在此过程中锅内压强 ,沸点 ,液体将沸腾 5.在高原与平原地区使用的高压锅应有何区别: 农用喷雾器 1.唧筒:气体压强与的关系: 2.利用把药水吸上来 3.手柄利用了 4.背带宽 5.手柄粗 6.手柄有槽纹 电水壶 1.原理: 2.能量转换: 3.外形利用了 4.三线插头的作用是 5.烧开水冒出的白烟是现象,冲开壶盖是转化为。 6.插头线外层编织物的作用是 7.家用电水壶的功率约为,电流约为 8.我们常用公式来设计或改变电热器的电功率。 9.电水壶改变水的内能的方式是 10.估测电水壶的功率:小明利用电能表和手表,小刚利用水吸收的热量,谁的方法合理,为什么?电动机 1.能量转换: 转换为和少量的 2.原理: 线圈在中转动的原理,转动的原因是对有 的作用,产生这种作用是由于 3.线圈的平衡位置是指与线圈平面的位置. 4.电动机的换向器改变的是线圈部的电流方向 5.含有电动机的常用家电有 ,你了解他们的额定功率吗? 6求电动机消耗电能的公式有 电动机线圈发热量用来求 7掌握一种能改变电动机转动方向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8.电动机启动时转子被卡住,会造成什么后果?为什么? 9.启动大型电动设备时,照明电灯的亮度会变,这是由于电路总电阻,干路电流变,干路输电线分压变,导致照明支路电压变,电流变的缘故。10.远距离输电会由于线路分压变,用户所得电压变。解决办法是压输电,当输电功率不变时,输电电流变,线路损耗功率变,用户所得功率变。 发电机 1.发电机的发明思路是生,利用的原理是,该原理是由发现的。 2.发电机工作时一般需要外界提供能,所以它是将转化为的设备。

生物与生活校本课程

生活中的生物 教学背景: 国家教育部早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 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大凡已经进入高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和主动探索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有效的引导。“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为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学有所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渗透。 课时安排:10课时。 教学内容: 引言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

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 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 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 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生活中物理趣味小知识(20200908131153)

厨房里的物理小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 热,这是为什么?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而 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当砂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C,内层温度略高于100C。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C 的锅的 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C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 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三、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若将肉片 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下面是小鲍老师总结的几点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 1. 烧开水时,我们看见从壶嘴里冒出白气,这个其实是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冷凝结为许多小水珠,就是我们看见的“白气”现象。 2. 我们将一件洗好的衣服晾在阳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衣服边干了,这其实是衣服上的水逐渐蒸发为水蒸气,液态的水变为了气态的水蒸气,最后散发到空气中,而衣服也慢慢变干了。 3. 我们常见的白炽灯泡,它的原理就是:灯泡通电后,线路里流过电流,灯丝发热至白炽状态,从而发出灯光。 4. 夏天时候,我们从冰箱拿出一瓶汽水,过一会儿我们会发现汽水瓶身上会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的原理是:汽水瓶从冰箱刚取出来是,它的温度比较低,这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瓶身时就会液化为液态的水,聚集到一定量是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小水珠。 5. 放手后氢气球会飘向空中,这是因为氢气球中充有氢气,而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得多,所以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比自身重力大,受到一个向上的合力,所以会向上运动。 6. 夏天天气闷热,我们在周围撒上一些水,能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这其中的原理是:液 态的水蒸发为水蒸气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以可以带走热量,从而使室温降低。 7. 在一杯水里,加上一些冰块,我们会发现冰块会漂浮在水面上,这其中的原理是:冰块 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会漂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则会漂浮在液面上,物体密度等于液 体,则会悬浮在液体中;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则会沉底,这就是所谓的“浮沉条件”。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早晚的天空为什么是红色的? 早晨和傍晚,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天边,时常会出现五彩缤纷的彩霞。朝霞和晚霞的形成都是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当太阳光射入大气层后,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就会发生散射。这些大气分子和微粒本身是不会发光的,但由于它们散射了太阳光,使每一个大气分子都形成了一个散射光 源。根据瑞利散射定律,太阳光谱中的波长较短的紫、蓝、青等颜色的光最容易散射出来,而波长较长的 红、橙、黄等颜色的光透射能力很强。因此,我们看到睛朗的天空总是呈蔚蓝色,而地平线上空的光线只剩波长较长的黄、橙、红光了。这些光线经空气分子和水汽等杂质的散射后,那里的天空就带上了绚丽的 色彩。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就是说,早晨出现鲜红的朝霞,说明大气中水滴已经很多,预示天气将要转雨。如果出火红色或金黄色的晚霞,表明西方已经没有

云层,阳光才能透射过来形成晚霞,因此预示天气将要转晴。 死海不死 在亚洲西部,离地中海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内陆湖,叫做死海,死海里没有一条鱼,它的名字由此而来。为什么没有鱼呢?因为死海的水太咸了,每百千克海水中含盐二十千克以上。死海海水的密度太大了,比人体的密度大得多(人体的密度在1000kg/m3左右),所以人的身体只要有一半多浸没在水面之下,所受到的浮力就等于人受到的重力。人在死海里游泳时,可以躺在水面上看报纸,要想沉入水中可就要费好大的气力,潜入水中还会被海水托出水面。死海的海水中矿物质很丰富,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皮肤病和湿疹。是世界上着名的游泳风景点和疗养地之一。 人靠什么走路 在平坦的马路上,谁都可以迈开大步向前走。一个健康的人,走路并不是什么难事,因而也没有想过人是靠什么走路的。听了这个问题,有的人会觉得好笑。人只要有气力,抬腿,迈步,不就可以往前走了吗?而事实上,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请你试一个动作:挺直身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纲要 化学组永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生物、材料、能源等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使化学研究领域极大地拓展,化学新成就不断涌现,已成为高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化学作为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化学素养。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本课程为任意选修课,适合九年级学生选修。本课程需用16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修满并考核合格获1学分。 二、课程目标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 1、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过程,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不从心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和更好地解决问题

的素质和能力,在查阅资料、实际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体味其中的乐趣 3、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课程的主要容 生活中的化学: 食盐的实用价值日用洗涤剂与人类健康用燃烧法鉴别各种纤维水壶巧除垢服饰除污小窍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节约用水项目的活动调查我市水资源状况,水污染来源参观自来水净化厂,调查常用水的净化法水与人体的关系鸡蛋壳上刻字农村使用沼气的探究,及发展前景调查常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利用紫牵牛花、紫苷蓝、花心萝卜等自制酸碱指示剂查阅资料:了解醋的功效;牙膏中的化学;油条中的化学调查塑料造成的污染探究干煤和湿煤,哪个好烧日用洗涤剂与人体健康调查生灰的的制取 四、教学建议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趣味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40题及答案

趣味物理知识和生活常识40题及答案 1、想从镜子里看到放大的像应该使用()A、凸面镜B、凹面镜 C、平面镜 2、用手电筒同时斜射在一面镜子和一张灰色纸上,观察发现() A、镜子亮 B、灰纸亮 C、一样亮 3、一朵花放在夹角为60°两面镜子中间,从镜子里可以看到() A、2朵 B、4朵 C、5朵 4、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A、清澈透明B、浑浊 C、像水银一样反光 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的彩色是3种光合成的() A、红、黄、蓝 B、红、黄、青 C、红、绿、蓝 6、黄昏时,太阳呈红色,是因为黄昏时() A、太阳发出较多的红光 B、阳光经过空气的路途较长 C、太阳距地球较近 7、从以下的哪种镜子中看到的像是和你自己一模一样() A、平面镜 B、两个相交为90°的平面镜

C、两个相交为45°的平面镜 8、高山上的平均气温比海平面的要低,原因是() A、高山终年积雪 B、风大、日照少 C、高山的气压低 9、冬天触摸室外的铁器和木材,会感到冷热不一样,那么() A、木头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铁和木头的温度一样高 10、南极海洋上的浮冰的味道是()A、淡的B、和海水一样咸C、比海水咸 11、两种物质被称为同位素,是因为它们() A、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 B、原子核内中子数相等 C、原子核内中子加质数相等 12、大气臭氧层的主要作用()A、有助于杀菌B、反射电磁波C、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3、冬天下雪后,为了融雪要在马路上撒盐,因为() A、盐和冰混合后融点提高 B、盐和冰混合后融点降低 C、盐和冰发生化学反应 14、湖面漂浮着一条船,船里有许多块石头,现在把石头拿出来,

生活中物理趣味小知识

生活中物理趣味小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厨房里的物理小知识 一、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 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二、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 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三、二、用砂锅煮肉或烧汤时,当汤水沸腾后从炉子上拿下来,则汤水仍会继续沸腾一段时 间,而铁、铝锅却没这种现象,这是为什么? 四、因为砂锅是陶土烧制成的,而非金属的比热比金属大得多,传热能力比金属差得多。当砂 锅在炉子上加热时,锅外层的温度大大超过100℃,内层温度略高于100℃。此时,锅吸收了很多热量,储存了很多热能。将砂锅从炉子上拿下来后,远高于100℃的锅的外层就继续向内层传递热量,使锅内的汤水仍达到100℃而能继续沸腾一段时间,铁、铝锅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五、三、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 六、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 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下面是小鲍老师总结的几点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识: 1.烧开水时,我们看见从壶嘴里冒出白气,这个其实是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遇冷凝结为许多小水珠,就是我们看见的“白气”现象。 2.我们将一件洗好的衣服晾在阳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衣服边干了,这其实是衣服上的水逐渐蒸发为水蒸气,液态的水变为了气态的水蒸气,最后散发到空气中,而衣服也慢慢变干了。 3.我们常见的白炽灯泡,它的原理就是:灯泡通电后,线路里流过电流,灯丝发热至白炽状态,从而发出灯光。 4.夏天时候,我们从冰箱拿出一瓶汽水,过一会儿我们会发现汽水瓶身上会出现小水珠,这种现象的原理是:汽水瓶从冰箱刚取出来是,它的温度比较低,这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瓶身时就会液化为液态的水,聚集到一定量是就成为了我们看到的小水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