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的含义:

民族问题的含义:
民族问题的含义:

.

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①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②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

民族问题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性,即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民族问题的普遍性。从全球来看,当今世界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大约有250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从一国内部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民族问题的普遍性主要是指:民族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横的联系,又有纵的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民族问题广泛地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存在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主要是指,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通过强制同化,包括暴力或行政手段,不可能使一个民族消亡,只能使民族问题更尖锐;通过人为地搞跨越,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完成民族融合的过程,同样违背了规律,不可能解决好民族问题;要让各民族有充分的发展,才能有自觉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才有自然的消亡。

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主要表现为“八个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落后的生活方式,合法的民族宗教活动与非法的民族宗教活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交织在一起,非常复杂。

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民族问题成为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民族问题往往超出一国的范围而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不等于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民族问题的国际化,是指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受到外部势力的干预或参与,成为西方国家实施西化、分化的一种手段。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问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六个关系到”:关系到国家主权,关系到领土完整,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边疆巩固,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一、简析当前广西的主要民族问题

国家和部分省区的民族问题,其首要是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问题。而广西虽然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但广西的民族问题,其首要却是民族的发展问题。

在民族地区开办的资源开发型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利益共享的矛盾加大。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是广西的水电、矿产富集区,中央许多部门在该地区开办有直属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各地的经济资源都由国家统一调拨,因此地方与中央企业并无多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以及当地民族群众与中央企业的利益分享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淹没了少数民族大片家园和赖以生存发展的耕地,而建设部门对民族群众的经济补偿却是十分有限的。长此以往,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引发民族矛盾。

2.随着桂西北与桂东南经济优势互补格局的建立,将有利于广西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桂东南汉族聚居地区的地势较平,沿海、沿江,公路网多,交通条件好,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文化素质高,科学技术接受能力强,经济发展较快;但是其人口密集,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多。桂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地势较高,山多石多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历史上商品经济和文化、科技水平较低,经济发展较慢;但是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较多,特别是水电、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据统计,广西水电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700多万千瓦,其中位于桂西北地区的红水河就达1200多万千瓦;广西有4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10名,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桂西北地区;广西是全国动、植物资源富集区,尤以桂西北地区的土特产多;广西是全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胜地,尤以桂西北地区的山、水、洞、林和民族风情为佳。如果在自治区的统一协调下,利用桂东南的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与桂西北的资源优势互补,建立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将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三、解决当前广西民族问题的政策探讨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关于民族自主的原则,结合我国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一直在38%以上,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86%左右。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又是我国壮族的主要聚居地,为了适应壮族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充分行使其自治权利,更有利于广西各民族的发展繁荣,

2.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用法律规范民族关系

民族法制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保证。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建设开始走上了法

制化的轨道,从此,广西也进一步加强了民族法制建设。

民族法制建设与我国整个法制建设一样,其基本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要在加大建立地方民族法规体系的同时,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法制教育,有效地开展执行民族法规的监督检查工作,将民族法规落到实处。

3.努力帮助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经济

由于自然条件差、社会发展程度低、历史上长期遭到压迫和剥削等原因,桂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已是不争之事实。因此,努力帮助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是当前的首要任务。除了国家和自治区要不断地加大对桂西北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以外,还必须加大竞争力度和开发、开放的力度。

加大竞争力度。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它有利于经济资源组合的优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不可避免地面对竞争、参与竞争。国家要从政策上、资金上、项目安排上采取保护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创造发展条件参与竞争。

4.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

“事在人为”,各种事业,是靠人去做的,而人的素质就决定了事业成功与否。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因此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央和自治区必须切实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加大对初中、高中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好各类民族高等教育。政府应该加大三条措施的落实力度:一是继续扩大对少数民族学生降分录取的比例和范围;二是继续扩大对少数民族特困学生的助学金发放范围和金额;三是继续落实民族地区的大、中专学校毕业学生的分配和就业政策。

5.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各级少数民族干部是各族少数民族的代表和代言人,其数量的多少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6.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进步的一种有效形式。

7.加强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党的民族政策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依据。

8.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教育

党的民族理论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基础。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教育是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保证。特别是要加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教育。邓小平同志曾对民族问题作过一系列很精辟的论述,主要有:必须坚持民族平等;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实行真正的自治;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等。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基础,必须对各民族群众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宣传教育。

古诗典故及其作用

古诗典故及其作用 1、《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使用了典故,说今天的朝廷不如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表现表现作者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爱国情怀。 3、《诉衷情》中典故的作用。 (1)、“当年万里觅封侯”中“觅封侯”,借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表现词人年轻时也有班超一样的壮志,希望报国杀敌之志,单枪匹马驰骋万里疆场,为国效力,想要通过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以“觅封侯”。 (2)、“尘暗旧貂裘”的典故。指苏秦游说秦王不成,贫穷潦倒,所穿貂裘破旧不堪。这里比喻作者多年没有披甲上阵,甲胄封尘,不能立功边陲。 (3)、“心在天山”,天山就是指祁连山,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在此立功。这里指作者虽然老了,受到排挤仍然天天梦想奔赴边地奋勇杀敌。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里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如回家织网”的典故设喻,“垂钓者”可以理解为居官位者,甚至可以理解为张九龄。诗人希望张九龄引见自己出仕,自己从此不再做“坐观者”,而也变为执竿垂钓的人。 5、《江城子〃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明自己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也是表明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汉文帝时,魏尚做云中太守,匈奴远避,但因谎报获罪,后来文帝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词人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急于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雄心壮志和豪放的气概。 6、《行路难》借用了姜尚垂钓碧溪,伊尹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渴望遇到明主而得到重要的愿望。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一样被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是烂柯人”,使用“闻笛赋”表现作者悼念王叔文等被政治迫害的故人;“烂柯人”暗示自己贬谪到时间很长,抒发岁月流逝,人事全非的感叹、怅惘之情。

民族的概念

民族的概念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及其祖先共同创找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 民族志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同时有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般来说他是在原始社会解体时而形成的。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共同体仍在不断的分化、融合、重新组合。 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统一的国民族国家,一贯主张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饭丢民族歧视与压迫。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对与中国这样的社会和足以多民族国家来来说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始终手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正确的民主政府指引下各民族团结和睦,团结平等,共同发展、从而带来了中华民族兴旺发达、民族富强的景象。 中国多民主与发展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交错分布,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互相依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地处亚热带东部,太轻阳西岸,四周天然隔阂,内部地理单元体系完整,这种特点鲜明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中国多民族内向凝聚的特点。中华大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国各民族的先民、都是中华大地上的最早居民,他们从远古洪荒时代便繁衍生息玉中华大地上。共同促成了中国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进入父系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打体分为三大集团,及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男发的南蛮集团。 华夏集团包括皇帝、炎帝、…………… 三苗、伏羲、女娲、欢儿属南蛮集团。 以上三大部落经长期交往中华大地上丰富的古人类化中华话大地上中华大地上具有凝聚力 中华大地是人类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具有丰富的凝聚力,中华大地上的丰富的古人类

典故取名

典故取名 典故是中国的古老文化,还记得小编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可以引用典故,引用典故是很容易在作文中加分的哦,而在起名中,典故也是可以成为名字的加分项。中国传统的起名法中,“典故取名”是其中最常见的取名方法之一。 中国古今文人的名字,使用历史典故者为数众多。但在寥寥两字名中用典,显得深奥隐讳,所以当代人很难觉察知晓其中隐含的特殊语义。比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这个名字怪怪的,究竟有什么含义?原来潘光旦之名和复旦大学的校名都出自《尚书》所载的《卿云歌》: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思是:日月光华既夜而复明,就是光明代代相传的意思。

再比如《中国语文》主编侯精一先生,名字也不一般。侯精一之名出自《尚书·大禹谟》: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精粹纯一。“光旦”、“精一”等名,都是典故词语,要搞清其深层寓义,须追溯典籍源头,破译文化密码,才能理解这类名字的文化意义。 利用典故取名,是希望自己能够跟名字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人如其名,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名字里会暗示着自己或者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希望长大以后能够像名字一样,或美丽动人、或潇洒从容、或志向高远、或前程万里、或孝顺体贴、或幸福安康。引用典故取名就能够很好的传达这样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拉近与人的距离哦,试想一下,别人在问你你的名字很特别的时候,你就可以很自豪的说,你的名字是出自何种典故而来,这样在交谈中无疑会拉近拟于他人的距离,在社交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引用典故取名的好处多多,那么我们在利用典故取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名字引用典故或名言警句等是位理学的取名原则之一。 2、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利用典故取名,可以以极其精练的两三个字,使所要寄托的宏伟抱负、贤良品质,处世之道等丰富内容,极其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来,使人名、公司名和品牌名字显得高尚文雅。

民族的形成

神奇的新疆 第一部分民族篇 第一节民族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的形成时间、形成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3、通过民族的形成过程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抵制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教学难点 1、民族的形成时间,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民族特征。 2、民族与氏族,种族、国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设计 一、导语引入 汉语中“民族”一词出现的年代较晚。在中国古籍里,经常使用“族”这个字,也常使用民、人、种、部、类,以及民人、民种、民群、种人、部人、族类等字。但是,“民”和“族”组合为一个名词则是后来的事。1903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学者梁启超把瑞士-德国的政治理论家、法学家J.K.布伦奇利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来以后,民族一词便在中国普遍使用起来,其含义常与种族或国家概念相混淆,这与西欧的民族概念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二、民族的形成时间及过程 民族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因为私有制和阶级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经由了一个由氏族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的过程。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的共同体也随之瓦解,新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即民族逐渐形成。所以,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三、民族的特征 1、西方民族特征的不同观点 布伦奇利认为民族有8种特质:①其始也同居一地;②其始也同一血统;③同其肢体形状;④同其语言;⑤同其文字;⑥同其宗教;⑦同其风俗;⑧同其生计(经济)。意大利有的学者认为:民族是“具有土地、起源、习惯、语言的统一,以及生命和社会意识共同一致的人类的自然社会”。孙中山提出了形成民族的五个力:第一血统、第二生活、第三语言、第四宗教、第五风俗习惯。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概念为不少辞书收为定义,影响颇为广泛。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逐渐介绍到中国来,学术界才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民族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民族识别工作的进行,对И.Β.斯大林概括的民族定义及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讨论,便逐渐广泛深入,对民族与氏族、部落,民族与种族,民族与国家的区分才愈加具体。 2、马克思主义民族的特征 (1)共同语言 民族的第一个特征是要有共同的语言,为什么呢?简单来说,因为它是人们活动和交往的工具。是不是说同一种话的就是同一个民族呢?不是,有时,几个民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种语言。在我国,回族和汉族使用的就是同一种语言。所以,《爱我中华》中说“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是不科学的。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民族是不是只有一种语言?也不对。 (2)、共同地域 共同地域是指一个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这是民族与氏族、部落的重要区别,地域关系代替血缘关系,也是民族形成的最关键的一步。既然这样,那是不是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都是同一个民族?不是的,同在中华大地上,但是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新疆也有好几个民族。 (3)、共同的经济生活 这是指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每个民族都会在长期的生产、交换活动中形成自己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如蒙古的游牧经济,彝族的纺织经济等。正是这种经济上的联系才把人们牢固地联结为一个共同体。 (4)、共同的心理素质 是指一个民族的共同爱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族尊严等,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比如大家熟悉的歌曲《小背篓》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是由宋祖英演唱的一曲脍炙人口的土家族民歌,她就是凭着这一首歌而一炮走红。在这首歌里就很好的体现了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吃——糍粑 住——吊脚楼 用——小背篓 这些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正是因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才使之成为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四、民族与氏族、部落的区别与联系 民族不同于氏族、部落。氏族、部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则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的人们混合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学科背景: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族传统体育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在理论、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关于民族划分的一些思考 ——以龙山土家为例摘要 诸多对民族的定义与划分存在着广泛争议,因此各个国家的识别情况与民族政策都是有巨大差异的,但都存在着各自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将尝试结合民族识别理论、具体土家的识别过程以及现在的存在状况,结合一些小调研与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综合一定的学术,更多的作为所谓“土家”一份子来表述一些想法。 关键词民族;利益;语言;族源 一、引子 在初二的时候,因为初三毕业考试的缘故,我们需要拍摄身份证,老师便叫我们回家将户口簿自己那一页拿出来带给老师。为避免丢失,老师便替我们保管,给了我们一个小纸条,上面写了姓名、出生、地址和民族,在我的小纸条上,老师在民族后面写了一个“土”,而其它人写了一个“土家”。我当时就知道“土”在中国语境下是另外一个民族,便去找了老师,老师说没有问题,不会误解的。那时候我就很奇怪,这个真的会没有问题吗?之后拿到身份证,华丽的变成了“土家”。因而,我那时便疑惑,这个民族有用吗?我在家乡写个“土”那就意味着“土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也并不如此的去区分,那这个有何意义呢?直到我参加高考前的三个月,省里面组织民族身份核查,并对父母均是少数民族的进行免费细致的体检,所以我那时才意识到可以在高考的基础上加上二十分,于是学校组织同学们改民族成分,父母不是的找爷爷奶奶一辈,反正能从祖上找到的都修改。之后还了解到诸如预科班、骨干计划等一些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我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来定格我自己的位置,如同下海的企业家一般,无法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1。也就是说,我在我的身上难以找到土家族的影子,曾经在民族划分的时候,如何通过“讲故事”,我们成为了一个“民族”?就我而言,实为困顿,变迁之巨大,实为震惊。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浩浩荡荡的民族识别工作,毋庸置疑,这受到了苏联的巨大影响。结合实情中国的民族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但在这一过程中,总是会有误差及问题的存在,因此就有了很多地方前后行政区的变化。时过境迁,现在很多民族所依据的标准都 1流心著,《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160页

外国民族音乐概念常识

一、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 1.民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以血统、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即: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 2.民族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物制度、风俗习惯等)。 两大特性:一是共同性,(各分子所共有)。一是延续性(即随民族之演进而绵延不断)。使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心理凝聚力之支柱,而维系民族团结。 3.民族音乐——广义: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狭义: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4. 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1)音乐与自然环境 区域性差异制约文化现象的区域性差异。地理因素的稳固状态,这种制约也呈相对的稳定性。(2)音乐与社会环境围绕着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多种社会性关系与音乐的关联之中。它不仅限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且对音乐的意义和风格也有深刻的影响。 (3)音乐与亚洲,既有最早的拜火教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大,也有地区性、部族性和各地的民间信仰,形态十分多样。跨民族、跨国家的大,在这种占统治地位的地区,形成了许多共同的生活、文化方式,究其成因,共同的也是其中之一。 (4)音乐与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语系是区别民族的系统指标之一。语言因素对音乐因素的影响也是甚为深刻的。 5.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根据世界各民族音乐风格差异、文化背景,划分为九大区域。 1、东亚音乐文化区 2、东南亚音乐文化区 3、南亚音乐文化区 4、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5、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6、欧洲音乐文化区 7、北美音乐文化区 8、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9、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第一章东亚音乐 1.日本雅乐日本雅乐的含义是依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的。狭义的雅乐指的是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主要是舞蹈伴奏音乐),日本称之为唐乐、高丽乐。 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加进雅乐之中。雅乐的特色:音乐讲究旋律和节奏的形式美,格调高雅,速度由慢渐快,旋律多类型化,调门固定,有绝对音高。 2.能乐 (能+狂言)。能是一种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3. 朝鲜半岛雅乐(正乐)雅乐就是雅正之乐。 朝鲜半岛传统的雅乐大致包括管弦合奏、管乐合奏、吹打、歌乐。 4. 傍梭里(唱乐)傍梭里又叫剧歌、杂歌、唱乐、唱剧、唱剧调。 是以傍念佛、傍巫祭、山打令中使用的叫做“傍”的小鼓作为伴奏而长时间歌唱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傍梭里大致由唱(歌唱)、科(表演动作)、白(说白)三大要素构成。 5.农乐农乐是在农耕祭祀活动、农民播种之后祈求丰收和秋季丰收后感天地与祖先的严肃的祭天仪式的风俗习惯中,以及作为农民的娱乐活动而进行的演出形式,也称风物戏。 6.伽倻琴《散调》是朝鲜朝末期产生于南道的代表性器乐独奏音乐。玄琴(玄琴,外形既似古琴,又像古筝)是男性乐器,伽倻琴就是女性乐器。 7..蒙古长调蒙古的一种民歌体裁形式,旋律悠长舒展,词与曲的结合“字少腔多”、“一字多音”,句中、句尾常用拖腔. 节奏自由,没有固定的节拍和节奏循环.

关于_典故_的思考_徐志学

2010年第10期兰州学刊N o.102010总第205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ra.l N o.205 关于/典故0的思考 徐志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200062) [摘要]当前研究典故的相关文章或著作中,相关术语所指的对象有的互有交叉,有的互相冲突,特别是典故所指,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及其来历出处,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人们关于典故所指认识上的分歧,又给人们认识了解典故带来困惑,不利于典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章从用典语言形式与其来历出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典故所指的对象为用典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 [关键词]典故;用典语言形式;典故所指 [中图分类号]H109.4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5-3492(2010)10-0202-04[收稿日期]2010-05-21 [作者简介]徐志学,男,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博士生。 典故一词,较早见于5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6:[1]/陛下至德广施,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而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0但就目前所见,直到清代末期,近现代学者才开始对/典故0进行阐释。此前的历代学者大多从修辞的角度,以用典为中心,从用典的经验、要求、分类等方面研究,关于典故的定义不见论述。形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如下: 最初的时候,用典就是运用典章、制度等,少有修辞的含义。5左传#宣公十二年6:[2]/百官象物而动,军政不戒而备,能用典矣。0我们现在所说的修辞意义上的/用典0,前人称为/用事0或/事类0等。锺嵘5诗品#序6:[3]/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0刘勰5文心雕龙#事类6:[4]/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0/事0于古人而言是无需阐释的。直到清代始见修辞意义上的/用典0说法。袁枚5随园诗话6卷七:/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0把/事0称为/典0,大概始于明代。明杨慎5升庵全集6卷五十二5古文引用6:/凡传中引古典,必曰书云、诗云者,正也, 5左传6中最多。0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从汉代至清代,典故的这方面意义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用例在5二十五史6里可谓随处可见。但在明、清两代其含义逐渐发生转变,渐具有现代修辞学意义。明余继登撰有5典故纪闻6一书,从其内容来看,/典故0含义已有转变迹象。清方世泰5辍耕录6:[5]/当取诸唐以前。唐以后故典,万不可入诗,尤忌以宋元人诗作典故用。0此处的/典故0与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在内涵上当是一致的。管锡华5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6:[6]/-典故.,原意指典制和成例。清代起转生二义。一指后世使用的故事。如昭槤5啸亭续录#大戏节戏6-其时典故如屈子竞渡,子安题阁诸事,无不谱入,谓之月令承应.者是。一指后世使用的诗文词句。如赵翼5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一6-语杂诙谐皆典故,老传著述岂初心.者是。0 大约清末时期,学者们开始界定典故。5辞海61947年版的定义为/谓故事也。01979年版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作了补充与完善,加上了/有来历出处的词语0这一表述。此后,大型辞书,如5辞海6、15辞源6、o5汉语大词典6?等均有小异大同的定义:一指/典制和掌故0;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0。当然,也存在一些见仁见智的定义,如5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6:[7]/典故:习用的固定词组、句子的原式及其变式,语言简练,意思精辟,表现力强而有故事可据者为典故,或称事典。0 随着典故研究的深入开展,学界对典故定义多有不同见解。管锡华5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6[8]指出:/典故0是指被后世所用的故事和诗文词句。张履祥5典故#典故系列和典故辞典的编纂6:[9]/典故是诗文中引用历史故事和成言成辞、佛事俗谚等经过概括、改造、创制而成的浓缩凝聚性的含典词语。0朱学忠5典故研究之我见6[10]指出:(典故)指古代诗文引用的有来历、有出处、有派生义的特殊语词。郭蓉5典故研究文献综述6[11]认为:典故,是古代文献典籍中储存的、为古人创作所广为征引的一类特殊的语料群。贾齐华5典故研究三题6[12]指出:/典故是用典者所依据的前代故事和诗文语句。0吴直雄5典故界定多歧义3辞海4定义应遵循)))论典故的定义6[13]列举了人们对于典故定义的七种类型和九种各自有别的意见与定义,认为:5辞海6定义应遵循。 我们认为,目前通行的典故定义存在以下值得商榷的方面。 第一,/诗文中0或/诗文等作品中0的局限性。 从理论上讲,任何文体或文章都可能引用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显然,/诗文0或/诗文等作品0并不能涵盖所有,其没有涵盖的作品里引用的故事就有可能被排除在典故集合之外。如果说凸显诗文是因为诗文里用典较多,那么碑 202

寓意好的典故成语故事

寓意好的典故成语故事 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寓意好的典故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

划。”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寓意好的典故成语故事篇二:多多益善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要他评论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一一说了。当然,那些人都不在韩信的眼中。刘邦听了,便笑着问他:“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人马?”“陛下能带十万。”韩信回答。刘邦又问:“那你呢?”“对我来说,当然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氏终于设计杀害了韩信。 寓意好的典故成语故事篇三:乘兴而来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浅谈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 摘要:我国民族概念的形成,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融入对民族发展方向的期望后,甄别吸收国外民族理论得以界定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从分析对我国民族概念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三个理论方向入手,理解诸多时代背景因素在我国民概念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概念;国外民族理论;时代背景 一、近代国家民族学说影响下的民族概念 这一时期以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为界限。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定义的现实背景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时代渴望是救亡图存。 (一)民族国家学说的特点 民族国家理论是从地域、文化、人民和政府之间具有客观一致性的假设出发进行研究民族概念的学说,它在关于建国和征募忠实臣民的政治演说中获得极大发展的。在政治演说中,政治领袖们用民族国家学说把他们的追随者团结在同一面旗帜或其他国家象征的词汇下,进行政党活动。在这个学说下,民族概念是在政治和教育中被用来把普通人局部的、宗教的或基于亲族关系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爱和忠诚。 (二)我国接受民族国家学说的时代背景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入,如何凝聚本土力量共同抗拒侵略,成了时代主题。民族国家理论以其强调本土存在权益的特点,成为民众反抗侵略的思想武器,受到国内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的际遇 民族国家学说在我国经历了宣传、理解、践行、吸收的四个过程。 宣传、理解阶段:最初民族概念是被作为政治动员口号来使用的,如1901年,梁启超在其文章《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就大量运用了“民族主义”和“民族帝国主义”等词;1903年,梁启超在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特点时说:“今日民族帝国主义者与古代帝国主义迥异,……彼则由于一人之雄心;而此则由于民族之涨力!”并指出:“知他人以帝国主义来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所固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 践行、吸收阶段: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面对需要动员各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

使用典故的作用

以典入诗别有意趣——古诗词的巧妙用典 (宋玲)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下面,我主要讲四点,一是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二是用典的主要形式;三是用典的手法;四是用典要注意的三个问题。首先具体说一下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如: 泊秦准(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首词用了四个典故,典中套典,我们就说一下最后用的廉颇的典故。廉颇为赵名将,赵王听信谗言不信任他。后秦攻赵,赵王想用廉颇,派人去了解他的情况。廉颇一心为国,当着使者的面吃下一斗

少数民族文化-定义

2.1 文化的概念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更是数不胜数。从词源学的意义上来说,culture(英)、kultur(德)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意是“保护、耕种、栽培”的意思。学术界认为,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在社会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可以说一万个学者眼中就有一万种文化的定义,1952年,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合著的《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各种文化的定义 160 多种。1965 年,莫尔的著作《文化的社会进程》里更是列举了关于文化 250 多种的说法。文化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出的一种历史现象。 “《大英百科全书》将文化概念分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将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来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语言、信仰、价值、传统、习惯、制度、思想,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工具中的体现”[1]。 中国《辞海》对“文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机构”[1]。尽管文化是一个没有特定的概念,就本质而言,文化与人是一体的。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文化”一次总体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人文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文化,即经过人或社会加工改造过的一切都是文化,认为文化包括人类通过后天学习所掌握的各种思想、技术和物质文明;既有精神产物,也有物质产物: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部分。文化体现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而变化,因此,文化会呈现出多样性。[1] “文化的狭义理解偏重于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精神或精神文化,它包括精神领域里的一切东西,不仅仅包括信仰、能力、精神、感情、意志、思想等人的主观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些活动的观念性的成果,如文学、理论、学说、艺术、宗教、习惯、道德、风俗等。20 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狭义文化具有了更多的商品属性。目前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狭义的文化领域[1]”。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

诗词中典故的作用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赤壁 杜牧 折戴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借在赤壁偶然发现的一支沉埋底沙中的断戟而联想起三国时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从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人手,提出了“英雄的成就带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深刻而精辟。 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泊秦准 杜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是引用的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我们分析时可联系社会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题发挥,表面上是讽刺歌女,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高层。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 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中的“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奇才。引用这两个典故,是对天子信任重用将士和对将士浴血奋战精神的称颂。 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 行路难 李白 金搏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水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未垂钓碧溪上,忽复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关系到两个典故:姜太公曾经在渭河附近的小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位古

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含义

关于中国、华夏、“夷狄”等词的出现及其含义的演变,是与中国形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的。我们得另在关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一节中加以叙述。本节叙述的重点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在当代确立的含义,同时也追溯其发展演变过程。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朝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今边陲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杼轴之困。”《晋书·陈■传》记载陈■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所……”,这里以“中华”对“边陲”,是指郡县地区与全国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必不出曹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宗上书魏孝文帝说:“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把“中华”一词用于政治领域,在古代大概功效最明显的要推朱元璋。他在吴元(1367)十月命徐达等北伐后发布告谕中原各地人民的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并且说:“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 (1)以“中华”对“胡虏”自然是族称,以之对塞外,则是地域。洪武元年(1368)二月又“诏复衣冠如唐制”; (2)当然又属于文化与礼俗等内容了。但一般著作都只征引檄文中上述内容,而忽视了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承认元统治中国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它是合法的了。此外,他特别强调蒙古、色目虽然不是“华夏族类”,但“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当徐达攻克汴梁(今开封)以后,朱元璋也随即到达。当他南归时,徐达等到陈桥送行,朱元璋诫谕诸将说:“昔元起沙漠,其祖宗有德,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子孙台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因而命诸将,所到之处“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居,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 (3)甚至在元大都(今北京)已平,顺帝北走之后,朱元璋在宣布各项善后事宜的诏书中,头一条即指出:“元主父子,远遁沙漠,其乃颜、蒯突等类,素相仇敌,必不能相容,果能审识天命,衔璧来降,待以殊礼,作宾吾家。” (4)这些都说明朱元璋推翻元朝,在他看来和以往朝代革替一样,都是天命归弃的表现。他用“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动员了当时苦于元朝压迫的汉人及各族人民,但并没有渲染民族仇恨;相反,对蒙古、色目以至元朝宗戚、顺帝父子都采取宽容政策。这一方面说明了朱元璋的政治远见,同时也是中国已经有了多民族共处的长久历史传统所致。使“中华”再次成为政治口号,当以清末孙中山先生为代表。他在同盟会纲领的“民族主义”中,借用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但是,20世纪初的中国,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的主要任务乃是推翻专制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孙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必须把中国各民族结成一体,为推翻专制帝制,创立中华共和国而奋斗,其中包括满族在内。在建立同盟会时,有人主张用“对满同盟会”的名称,孙先生认为:“不必也。满洲腐败,我辈所以革命;即令满人同情于我,亦可许入党。” (5)他又指出:“革命宗旨,不专在排满,当与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行不悖。” (6)孙先生这种主张,与单纯以反满排满为目标标榜“种族革命”的政治派别划清了界限,因而得到了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民族,在古代汉语里,用人、种人、族类、部落、种落等词表示。以民族一词用来表示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则是上世纪与本世纪之交,从日语中引进的,当时用法较为复杂,很多场合下与“种族”混用。直到目前,各家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

关于民族关系概念及理论的梳理

关于民族关系概念及理论的梳理 【摘要】本文对民族关系的定义和理论进行了梳理,认为,民族关系在定义及研究观点上存在诸多种类,其客观反映了民族关系研究的热点性与多样性,从而推动了民族关系的理论研究与构建,并最终促进了民族关系定义的完善化以及理论的科学化。 【关键词】民族关系;定义;理论;梳理 一、民族关系的定义 就民族关系的定义而言,有学者认为“民族关系指二个或二个以上民族之间的关系,其对民族关系的解读是划定于异族间的”;[1]部分学者提出了更为细致的阐述,认为“民族关系不是指本民族内部,而是指民族际内的关系,并可概括为三类:一是统治阶层和各级执政权力阶层与各族人民的关系;二是各民族的统治阶层或权力集团相互间的关系;三是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2]以上观点都是将民族关系的划定范围在异族间进行解读的;以个人愚观,“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从属于社会关系并依赖于社会关系”,[3]其不仅发生和存在异族间,也存在于单一民族的内部结构中,因此民族关系应是民族间、民族内部的相互交往、融合以及斗争的关系总和。

本文较认同“民族关系划分为民族内部、民族间、以及跨国或跨地区关系等类型,并在范围上将民族关系概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以及表现出和平、战争或和平与矛盾并存三个方面;”[4]该定义从历史的角度总结民族关系的 发展、演变,也从社会角度对民族定义的类型、范围及内容进行了总结。通过对以上概念的梳理,本文认为,民族关系的研究不能仅以大民族为主要框架,在代际、年龄以及社会化、现代化的影响中,不同年龄群体的民族个体间会形成代际间的民族关系,因此应加入代际、年龄群体的因子。 二、国内外民族关系理论梳理 苏联时期的民族关系理论以列宁提出的“民族自决” 为基础,成为解决苏联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主要参考;列宁认为“正如人类只有经过被压迫民族完全解放的过渡阶段,才能达到各民族的必然融合”;[5]其民族关系理论是通过无 产阶级革命,解放被压迫民族实现民族平等,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推行优惠政策使各民族从形式平等过渡到事实平等。 美国多元的族群来源与国家组成形式,为民族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先天的优势且最具代表性。戈登于1946年在出版 的《美国人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提出了族群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第一阶段盎格鲁-萨克逊化,不管你是什么文化背景要想成为美国公民,就必须盎格鲁-萨克逊化;第二阶段熔炉理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经过美国社会化的过程

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

6年级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 (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1)[诵]背诵。少(sh4o):小时候。③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 ④諠(xu1n):因为分心而遗忘。⑤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⑥戒:警告。⑦自是:从此。 翻译: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背诵下去。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剪断了布,说:“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这)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处士笑而然.之()何.有于我哉?()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失:()②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二)铁杵磨针 [选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 翻译: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成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去()方()欲()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 [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 (三)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4)给以书,遂成大学(5)。 [注释](1)[逮]及。(2)[穿壁]在墙上找洞。(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4)[资]借。(5)[大学]大学问家。 翻译:匡衡好学但家贫无烛。邻家有灯烛但烛光穿不过墙来。匡衡在墙上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翻开书本就着烛光读书。同乡有个姓文的大户、不识字,家中富有并且有很多书。于是,匡衡自愿到他家去做帮工,但不求报酬。主人奇怪地问他为何不求报酬。匡衡说:“我希望能把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大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苦学多年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而()大姓()偿()怪() 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B、匡衡勤学而无烛。 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以书映光而读之。 B、资给以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