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法

前言

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要素------

汉语语音、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字

作为一名即将从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你是否大体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难点、重点,是否掌握传授这些知识、规则的教学技巧?能否通过适用的教学手段去指导学习者把握汉语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中,汉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建立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洋腔洋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信)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课堂教学重在语言技能的操练,不需要也不可能大讲语法,但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为学习者总结出汉语集词成句的规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生成句子的能力。

词汇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运用不同的教学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词的意

义,掌握词的用法,辨析词义的异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汉语因为有汉字而独具特色。

(拼音文字----表意文字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不同、)

一个独立的书写符号既可能仅仅是一个字,又可能是一个语素,还可能是一个词)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技巧去帮助学生认读、书写汉字,指导学生利用汉字知识扩展词汇。

第一章怎么教汉语语音

第一节语音教学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的第一功能是交际,是通过特定的声音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语音学习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

汉语教师应掌握一些语音教学的技巧,帮助汉语初学者跨过学习语言的第一道门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补充:

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拐杖

汉语拼音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得力工具。但因汉语同音字、词太多,必须以字定型等原因,因而汉语拼音很难也不能代替汉字,只能是汉字的辅助工具。

作为一种重要的识字工具,汉语拼音应该反反复复地运用到认字、识词、阅读和作文当中。要养成好习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汉语离不开汉语拼音。语音教学贯穿对外汉语教学的整个过程。所以要把这个工具掌握在手,并通过运用把它掌握得得心应手。

不断巩固汉语拼音:1.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2.自觉运用,熟练掌握。

应掌握的汉语拼音基本知识: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轻声、儿化、隔音符号、大写字母等。

声母:掌握发音部位,学会发音方法,读准音,分清形是关键。如n、l不分(恼怒—老路);b、p、q、d形状相近易混,需细致区别。

韵母:前后鼻音不分(船—床,谈—糖)

拼音是要拼出音读出来的,能拼准读对,是掌握汉语拼音的重要标志。为此要掌握有关声调、拼写规则的知

识。声调是汉字读音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它是音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以示范与模仿为主,语音理论指点为辅(二)从易入手,由易到难

(三)温故而知新

(四)突出难点,有的放矢

(五)音形结合,加深印象

(六)对症下药,适时纠正发音

补充:

每个教语音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

汉语语音教学基本方法与技巧

(1)展示语音

展示声母、韵母、声调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图表法如利用教材上的拼音总表或自制卡片、图表等。

板书法如结合发音口型板书ɑo e,形象展示发音时口形的大小。

图示法如利用发音部位图或教学图片。

示范法如教师面向学生展示口型,直接发音,或利用

录音示范。

手势法如用手模拟口腔和舌头。

动画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描述法如描述舌位、开口等发音要领。

夸张法如用放大、拖长、夸张的方法来发轻声、第三声和某些音节。

吹纸法用于展示强送气音和弱送气音的差异。

带音法如利用旧音带发新音i→v,o→e,sh→r等。听辨法成对地发相近的音,如b、p、d、t、n、l、en、eng,让学生听辨。

对比法如把汉语的u跟日语的ぅ进行对比,汉语中送气与不送气的对比。

体态法如用头、手等夸张的肢体动作展示四声。(2)操练语音

语音教学中,知识的讲解居次要地位,关键在于技能的培养,必须以操练为主展开语音教学。

最常用的操练方法是模仿,教师发音或利用录音展示该语音后,可让学生齐声模仿、跟读,也可以让学生单独模仿发音。此外,辨音认读、四声唱练、拼音指辨、填空、标调、辨别正误、改错、听写等等都是常用的语音教学技巧。

(3)强化

所谓“强化”主要指鼓励与纠错。学生发音正确,或基本正确,或有进步教师应及时肯定,予以鼓励,这就是正面强化。当学生发音不正确时,教师应当纠正学生的发音。需要注意的是把握好纠错的“度”,在语音教学阶段要严格要求,不能放任;面向全班的教学要抓普遍难点,面向个体时要关注其特殊困难;纠正发音以示范、模仿为常用方法,也应借助语音展示的技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纠正。

第2节汉语拼音

一《汉语拼音方案》概说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五个部分------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21个声母

1.双唇音(上下唇):b、p、m

2.唇齿音(上齿、下唇):f

3.舌尖前音(舌尖、上齿背):z、c、s

4.舌尖中音(舌尖、上齿龈):d、t、n、l

5.舌尖后音(舌尖、前硬腭):zh、ch、sh、r

6.舌面音(舌面前部、硬腭):j、q、x

7.舌根音(舌根、软腭):ɡ、k、h

普通话学习技巧——舌位示意图

1. 舌尖(舌尖抵住上齒背A) z c s

2. 舌尖(舌尖抵住上齒齦B) d t n l

3. 舌尖(舌尖抵住上顎前部C) zh ch sh r

4. 舌面(舌面前部接觸硬顎前部D,舌尖下垂) j q x

5. 舌根(舌根抵住軟顎E,舌尖下垂) g k h ng

6. 上齒(上齒輕碰下唇) f

7. 上下唇(上下唇先合上後發音) b p m

舌位示意圖

1. 舌尖

2. 舌尖

3. 舌尖

4. 舌面

5. 舌根

6. 上下唇

A. 上齒背

B. 上齒齦

C. 上顎前部

D. 硬顎前部

E. 軟顎

35(39)个韵母

轻声、变调、儿化韵、隔音符号

语音补充内容:

汉语语音的特点详见《现代汉语P7》

对外汉语教学总结的说法----

1.有声调。每一个汉字都有一个确定的声调。在汉语字典里,每个字都具备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成分,缺一不可。

声调tone≠语调intonation

2.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一个音节一个字。

音节独立性强→汉语成为一种节奏性很强的语言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现代汉语词典》共收音节418个,加个四声的区别,总共也只有1200个左右。但有限的音节可以相互搭配成大量的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的词语,从而组织成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的语言----汉语。

3.清的塞音、塞擦音有送气、不送气的差别。(不同的音位,送气与否区别意义。)

p-b t-d k-g q-j ch-zh c-z

4.没有浊的塞音、塞擦音。(有浊辅音:m、n、l、r及只做韵尾的ng)

以上1-3是汉语的共同特点,4只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特点,并非自古如此。少数方言仍有浊音【b、d、g】(吴语)。

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普通话时,常常用自己母语中的同部位或部位相近的浊音代替汉语普通话中的清音。如把汉语普通话的清音b[p]读成浊音[b],把d[t]读成[d],把g[k]读成[g],把z[ts]读成[dz]等等。应注意避免以浊音代替清音。

第3节声韵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一声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一)6对声母(送气音与不送气音)

发音时的主要区别(掌握一定的语音原理)

( b d g ----p t k ) (z zh j----c ch q )

一般送气音的时间长度是相应不送气音的两倍以上。

送气音是难点。

三种方法给学生示范,并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

1.对比描述法

爸----怕大----踏该----开

字----次炸----差记----气

2.气息感应法

3.拼合法

把送气音看为:不送气+(h+韵母)

选用不以i开头的韵母

练习是语音教学的中心环节。

语音练习----听辨练习、模仿练习

1.听辨练习(分辨、填空、判断正误)

2.模仿练习

补充:

声母

一、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分辨(6对)

(英语、日语中送气不送气不区别语意,而汉语却区别语意。)

p-b t-d k-g q-j ch-zh c-z

吃---知兔子---肚子

把这几组音单独提出来进行强化非常有必要,可以加上不同的韵母(a iang u )来加以训练。

二、清音和浊音的分辨

三、舌尖后音zh、ch、sh和舌尖前音z、c、s的分辨

四、舌尖后音zh、ch、sh和舌面音j、q、x的分辨

还有些人易混淆sh、s、x三个擦音。

五、浊擦音r与边音l的分辨

(清擦音sh与浊擦音r相对)

六、擦音的f、h分辨(发音方法相同,但发音部位不同:唇齿音f、舌根音h)

泰国学生较难区别的不是送气音,而是送气音与擦音:在k

和h、q和x、c和s之间,他们常常发两者的混合音。常把“吃饭”说成“师范”、很差----很霎、秋天----修天、缺席----学习、看见----汉见、出去----书续。可以先让学生听辨语音。

(二)声母l/r

1.对比法(舌位、发音要领不同)

2.过渡法(sh拖长→r)

3.夸张法(发l时舌尖尽量用力顶住上齿龈并拖长一段时间再发韵母,l--la)

练习:(1)分辨(2)填空(3)判断正误(4)听后模仿(5)认读练习(板书:日、力、入、热烈、热了、乐了、恋人)

(三)声母p/f 、f/h

1.夸张演示法(f)

2.循序渐进法(ha-fa)

3.对比演示法(h≠喉音[h])

练习:(1)听辨与模仿练习

(2)认读练习(板书:发胖、花盆、方法、会话、发福)

(四)声母z/zh/j、c/ch/q 、s/sh/x

发不准、易混淆

1.手势法

2.对比法

练习:(1)听辨练习(2)听辨与模仿练习

(3)认读练习(重点练习sh/x s/x sh/s的分辨)板书:收拾—休息时机—司机主力—阻力

杂志—杂技新村—新春小学—少雪

诗人—西人水池--诗词—稀奇

二韵母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补充:

韵母

单韵母10个,其中ɑ、o、e、ê、i、u、ü是舌面元

音,-i 、–i是舌尖元音,er是卷舌元音。

注意发音:

o—e i—ü u

复韵母13个----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 iao iou(iu) uai uei(ui)

注意发音: iou(iu) uei(ui)

分辨:ie----üe

鼻韵母16个 an en ang eng

ian in iang ing

uan uen(un) uang ueng ong

üan ün iong 注意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分辨

(一)单韵母i

汉语拼音中的字母i,在普通话中实际上代表了三个音,字母i在不同的声母后面发不同的音。

z c s 舌尖前元音(字、词、四)zh ch sh r 舌尖后元音(知、吃、十、

日)

b p m d t n l j q x 舌面元音

(笔、皮、米、弟、踢、你、力、记、气、西)整体认读法----学习七个音节zi ci si zhi chi shi ri

16个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只能直呼的音节)

练习:

1.听辨与模仿练习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ji-qi-xi zi-zhi-ji

ci-chi-qi si-shi-xi

2.认读练习

3.板书(字和拼音):字志记池词齐四季

西思师日记十次细致

(二)单韵母u/ü

圆唇元音(u ü o)

发音偏误:

1.圆唇的程度不够(ü→i女的—你的绿色—栗色)欧美学生u→英语短元音[u],开口度稍大,应尽量把嘴唇收拢得紧一点。日本学生虽能圆唇,嘴唇较松弛,没有向前努。

2.虽圆唇程度足够,但因舌位前后的关系,发音不稳定或u ü 相混淆。(正确:u舌位靠后,ü舌位靠前)

教学方法:

1.舌位图示法

2.对比演示法

3.过渡法(i—ü,由过渡到“一步到位”,注意不要读成复韵母iu,如“句子”读成“就子”)

4.仰头法(发u时头向后仰,帮助学生舌位靠后,接近汉语u的正确位置)

在声韵拼读中先与声母gkh 拼读(因gkh本身舌位靠后,有助于发出正确的u音)。

练习

1.听辨练习

2.听辨与模仿练习

3.认读练习

板书(汉字、拼音):趣味—气味需要—西药你的—女的梨子—驴子继续—寄宿养驴—养鹿

(三)复韵母中介音(韵头)i、u 、ü

偏误:

1.换介音。(ie-üe解决-姐姐)

2.丢介音。(丢u,坏人—害人)(顾不过来介音)

3.加介音。(r后加u,“认”—“润”,受英语发r 带有圆唇动作的影响)

教学方法:

1.音节图表法

2.温故知新法(重视单韵母)

3.对比指点法

练习:

1.介音与单韵母之间的对比练习

2.有无介音的比较(宝—表害—坏踢—推略—乐)

3.不同介音的比较(板书:节—决写—雪千—圈)

(四)鼻韵母-n/ng

汉语普通话中有16个鼻韵母,前、后各8个。

偏误:

1.混淆前后鼻音,忽而都靠前,忽而都靠后或趋央,没有规律。(日语学生)

2.把前鼻音发得靠后,类似后鼻音。(英语ing太多)

3.把这两者都往中间靠拢(华裔学生受闽方言影响)

指导方法:

1.引导法(日语学生:案an—案内ang)

2.增音法(ieng—ing 后in)

3.带音法(ai—an由发音部位接近的复元音韵母引入前鼻音韵母)

4.夸张法(前鼻韵母an\en舌尖的位置)

5.引衬法(用后面的音节配合帮衬,促成前面的鼻韵母归音到位)

正音练习:(利用鼻韵尾-n和ng的发音部位与声母中的舌尖中音d、t、n、l和舌根音g、k、h相同的特点,采用后字引衬前字法,进行正音练习。)

-n 烦恼奋斗安乐贪图明天(拼音)

-ng 生活慷慨梗概放火两个

三声调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技巧

(一)四声调

示范声调的方法:

1.五度声调调型图

2.手势法

3.头势法

指导发音的方法:

1.声带控制法(汉语声调高低升降的形成,是发音时声带松紧造成的。)

阴平(55),拉紧声带并始终保持紧张;

上声(211),放松声带并始终保持松弛;

去声(51),声带突然拉紧,然后逐渐放松;

阳平(35),声带呈不松不紧状况后,很快地拉紧。

2.五线谱图法

3.对比法(北京首都好吃好多)

4.带音法(高平----低平----降---升)

声带控制练习----一高一低,一抑一扬。

声调练习:

1.判断正误

2.分辨声调

3.唱四声(形式多样)

山明水秀飞禽走兽心直口快花红柳绿

英雄好汉山河美丽

4.认读练习

板书:教师—教室大小—大笑春节—纯洁

事实—时事

(二)轻声变调

1.对比法

对比一:前头—头疼街上—上街上来—来到

对比二:同形词语轻声与非轻声的对比

东西言语地道孙子自然

对比三:四声分别加轻声的词语对比。

黑的黄的紫的绿的

杯子房子椅子裤子

2.夸张法(使发音清晰

补充:

语音教学技巧与游戏

----周健主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与游戏》13个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 执行人:王林慧(021) 一、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内容:1、课文中汉字的读音结构写法; 2、全文内容。 四、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掌握,学会分析汉字结构,掌握课文的汉字字读音,以及课文内容。 五、教学方法:1、板书展示法;2、师生互动法; 3、课堂练习法; 4、朗读法。 六、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教学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几个生字。 1.认识字形 (1)从结构认识字形 独体字:北京言比 合体字(部件》=2):怎样觉得法听说较容易但读写新屋班 (2)从合体字的结构认识字形 上下结构:怎容易写觉 乍心宀谷日勿冖与见 左右结构:样得法听说 木羊彳氵去口斤讠兑

较但读新 车交亻旦讠卖亲斤 半包围结构:屋(尸至) 左中右结构:班(王?王) 此外还有左中右(做——亻古攵)、上中下(意——立日心)、全包围(困——口木)结构。 (3)由歌谣认记汉字 北:匕东西北 京:一点一横小口京 言:一点三横扁口言 怎:乍心南北怎 样:木羊东西样 觉:三点一冖见惊觉 得:双人立于左寸字头上又一日 法:氵去化为法 听:口斤听 说:讠(言)兑说 比:两只匕首比长短 (4)词组搭配认记 北:北方觉:觉得觉醒 京:汴京()得:舍得得失 言:语言言语言论法:说法法律

怎:怎样怎么听:听说听话 样:样子模样说:说话胡说 比:比较打比方较:较真 容:容易容忍易:易容交易 但:但是读:读书朗读 写:书写写字新:崭新新旧 屋:房屋堂屋(古代民居)班:班长班级 2.笔画笔顺 汉字的笔顺是“先撇后捺”如:“容”的“人”先“丿”后“乀” “先横后竖”如:“读”的“十”先“一”后“丨” (也有例外,如“北”的左部,先“丨”再“一”) “从上到下”如:“写”先“冖”后“与” “从左到右”如:“较”先“车”后“交” “先外后里”如:“屋”先“尸”后“至” “先外后里再封口”如:“园”先“口”后“元”再“一” “先中间后两边”如:“小”先“亅”后“丿丶” 3.认识字音(跟读、带读) (Běijīng)语言(yǔyán) 怎么样(zěnmeyàng)觉得(juéde) 语法(yǔfǎ)听说(tīngshuō) 比较(bǐjiào)容易(róngyì) 但是(dànshì)读书(dúshū)

整体语言教学法

整体语言教学法 1.主要特点 ①强调整体。在语言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②语言要和文化、社区相结合,教师要和学生相结合。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需要,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 ③单元以主题为中心O 在一个单元中,所有的学科都围绕着同一主题来进行。主题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2.主要优点 使一个主题概念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反复出现,使学生有机会把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与今天的学习任务结合起来,使新旧知识在头脑里形成网状记忆、网状联想,使英语学习的质量产生飞跃。注重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关的练习和活动。可用来培养各种语言能力。 3.主要缺点 个别主题无法把部分学科结合起来,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忽视了拼写教学。 4.整体语言教学的背景与概念 1986年语言学家K. Goodman(凯·古德曼)倡导整体语言教学(whole language approach or integrated whole language approach)。整体语言教学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课程内容和社团学习的一整套教育哲理。这一教育理念对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语言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但对于什么是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至今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缺乏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因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是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和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是促进学生整体学习的一种哲理或方法。 早期的整体语言,即whole language,指的是whol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也就是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lean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as a whole)。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教学中逐渐添加新的内涵,不断完善整体语言教学思想。现在,整体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合作学习、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以学生为中的学习等教学方式,也就是说,它指在教与学的环境中开展与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哲理相符合的教学活动。 2.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语言学习、语言教学、教学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其理论基础是语言习得和自然发生的读写能力以及相关学科如心理语言学、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等的知识。 Rigg (1991) 指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成语音、词汇、语法、句型。把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Genesee (1994)也持同样的观点,他强调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综合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肢解为听、说、读、写,而应该同时教。Goodman(1990)在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观察到,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1978)曾提出这样的结论:语言能力是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言语交际、思想交流而习得的。儿童不是主要靠模仿学会语言,而是靠置身于真实自然的、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 3.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些原则得到理解和尊重时,语言学习就比较容

对外汉语教学法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填空·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语言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教育学理论。·2、国外外语教学法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认知派、经验派、人本派、功能派(或交际派)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听觉加工、译码加工、思维加工。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沉思型冲动型、容忍倾向和排他倾向。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评卷的客观化程度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听说实践和分析理解。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课堂与课外、知识与应用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构建、执行。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听力材料、声音条件、人物特征。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 ·15、直接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学习成绩。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分析、实施、反馈。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四个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提问、回忆、复述、讲述、对比、游戏、练习(七个中选择三个即正确)等。 ·20、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成绩测试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境导入、图片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选择三个填写即正确)。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对话、语言实践、游戏、问答、表演、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小结、思考、归纳、复述、朗读、讨论(选择三个回答即正确)。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听前预示、听时练习、听后检查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主观化试题。 二、选择 ·1、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B)。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英语教学方法汇总-语言教学种类概论

語言教學種類概論: 1.傳統語言教學法 傳統語言教學法包括:文法翻譯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與認知 教學法。 1.文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緣起與教學理念: 文法翻譯法大約衍生於一七八0年代(Stem, 1983)。一九二0年代 到五0年代的拉丁文文法教學的主要目的是訓練學生有研讀拉丁 文及希臘文文學典籍的能力。其次為增進對第一語言的深入瞭解。 第三為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對較難教材的學習能力。教 學著重於對文法規則的解說與字彙的學習與記憶。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閱讀的材料主要是取自於文學著作,為文法翻譯者編著的書籍,內 容的主要特色是每課課文之前有單字表文後有長篇的文法解析,練 習的份量不多。 ?適用的語言能力範圍: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聽說讀寫

L1 + + L2 + + L1 ?? L2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並重 R=W 閱讀與寫作並重,聽力與說話不受重視 2.直接教學法 (The Direct Method) ?緣起與教學理念: 直接教學法約萌芽於十八世紀末期 (Stem, 1983)。鑑於文法翻譯法著重於熟記文法規則,無法習得交談能力以及兒童對第一語言習得的經驗而提倡。這個教學法在一九六0年代中期頗具勢力,又稱為『常識法』(mon sense method)。強調在有意義的語言學習環境以畫圖、示範及表演等方式施教,提供以學習語言為主的密集式語言訓練。 (X)教材設計與教學方式: 標的語言(target language)教學使學生完全投入在學習第二語言的情境中。 ?優點: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

上海倬倬文化艺术交流:https://www.360docs.net/doc/b011767478.html,/ 上海对外汉语教师,上海倬倬文化艺术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法(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的时期。教学法的研究开始深入、全面地发展,研究视野扩大、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多样。这一时期,一方面广泛吸收和引进了国外一些有影响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教进行了创造性的试验和自觉的归纳,教学法呈现出多种并举、多样的态势。综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法,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 受到国外功能__意念大纲和交际教学法的启发和影响,80年代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入功能意念概念和交际概念,寻求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法主张,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引入功能项目和交际情景,选择符合学生实际交际需要的语言材料来编排教学内容,并通过有意义的交际 活动实施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法的一个中心原则就是交际性原则。强调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交际,并鼓励尽早、尽可能多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这一时期的教学虽然也采用了纯功能的教学法,但大部分的教学形式都不是把功能项目作为单一主线,而采取功能与结构、句型、情景等内容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以结构为主 兼顾功能;以功能为主兼顾结构;以结构为纲,以功能为中心;以交际情景为主线,暗含功能等等。虽然形式多样,种类很多,但功能项目却不可缺少,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种主流教学法。最早吸收交际教学法优点、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特点形成的教学法体系,体现在由刘殉等人编写的《实用汉语课本》中。这套教材把功能、情景、句型、结构等几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体现了交际性原则,成为结构与功能结合的教学法的典范教材。体现纯功能教学法的教材以邱质朴编写的《说什么和怎么说?》为代表。教材以功能项目为纲,通过情景化的模仿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与学结合的教学法 20世纪80年代后教学法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教”与“学”的并重、“教”与“学”的结合。教学法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以教师、教学为中心自觉地向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中心或重点转移。注重研究学生的个性因素和个体差异,强调从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法的使用和学生平等参与的成分越来越突出,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角,而教师主要是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侧重发挥学生情感因素,排除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组织、激励、引导和控制教学活动。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第六课教案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第六课教案 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班留学生 教学内容:第六课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汉字中的笔画、学习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汉字基本笔画的认读与书写 2、汉字书写艺术欣赏 3、生字认读和书写 教学过程设计: (一)笔画复习:复习总结前五课中包含的笔画。 1、引入: 教师写例字,学生拆分。 例字: 十(横、竖)、八(撇、捺)、画(竖折、横折)、马(横折、竖折折钩)、也(竖弯钩)、子(弯钩)、你(横钩、竖钩、点)、找(斜钩、提)、好(撇折、撇点)、么(撇折)、九(横折弯钩)、说(横折提)、那(横折弯钩)、这(横折弯撇)、门(点、横折钩) 注意事项: “那”和“九”中间的两个不同的横折弯钩的区别教学。 2、加深理解: 横向起笔纵向起笔 笔画strokes 名称 names 例字 examples 笔画 strokes 名称 names 例字 examples 横二竖十 横折马竖折日 横钩你竖钩对

总结刚刚所列例字里面的笔画,按横向起笔、纵向起笔和斜起笔分类,带领学生开始归类。 注意事项: 在复习笔画时顺便复习书写顺序,并且当笔画复习完毕后带领学生总结书写笔画规律。 规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边后里边、先进门后关口。 3、记忆提升: 平钩 志 弯钩 子 横折提 说 竖提 纸 横撇 对 竖弯钩 也 横折钩 门 竖折折钩 马 横折弯钩(1) 九 横折弯钩(2) 那 横折弯撇 这 斜起笔 笔画 strokes 名称 names 例字 examples 撇 八 捺 八 点 你 提 找 斜钩 找 撇折 么 撇点 女

擦掉黑板上的表格,做拆字练习和给笔画拼字练习 (二)汉字书写艺术赏析 给学生欣赏软笔书法作品,引导其发现笔画有粗细变化而非单调的粗细一致。 (三)生字学习 1,七 meaning: seven 字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笔顺: 2,九指事字。本义:数词(numeral) meaning:nine 字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笔顺: 3,十:指事字。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Meaning:ten 十个人我们班有十个男生 very 十分玛丽十分漂亮。 字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笔顺: 注意:七,九,十这三个汉字都是数词,可以放一起讲解,顺便复习一下之前学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周小兵主编

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笔记 周小兵,李海鸥 上编主要介绍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方法,中编主要介绍语言要素以及文化教学,下编主要讲语言技能教学机测试。 第一编 一教学简论 1.语言学习的基本概念 第一语言第一语言是指孩子最早习得的语言,也就是从父母或者周围其他人哪里自然习得的语言。 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指在第一语言之后再学习的其他语言。 目的语目的语是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它的涵盖性强,可以包括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母语,外语,本族语,非本族语,标准语,方言等。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最终掌握的语言,都可以成为目的语。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指从周围环境中通过自然学习过的某种能力。比如说,幼儿站立,行走,饮食的能力,就是自然习得的。习得无需专门的教师,专门的教学。习得理论包括强化论,传递论,内在论,认知论等。 学习是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训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多数情况下,学习是指在专门场所由专门教师实施的专门教学,应该有教学计划,教材,教学实施和测试。学习包括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多种辨别学习,言语联结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等。 2.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差异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和成人第二语言学习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动机,环境,方式,教育者及相关因素,过程和文化等方面。 3.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产生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相关学科主要有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很快成为应用语言学中最有影响的部分。 1.对比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习惯和偏误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对比分析的内容对比分析假说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假说有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对比分析的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它强调对语言进行细致描述。 对比分析遭遇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比分析假说在发展中受到的批评主要来自一下三个方面:非干扰性偏误的事实,理论批评和来自实践的批评。 对比分析的发展对比分析在三个方面有了明显发展:回避,相似等级和干扰是学习者的策略。汉外对比分析汉外对比有宏观、微观两类。 2.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的步骤和作用 Corder曾详细描述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语料选择,偏误识辨,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和偏误评估。 偏误类别包括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 3.中介语及其变异 中介语中介语的概念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构建的,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目的语的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性质:是汉语作为外语或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理论基础/支柱: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汉语语音的特点:1、音节有声韵调构成。 2、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根音等)和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擦音等)来分类或分组。 3、韵母有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4、拼音方案类似音标,只有注音作用。 直接法: 代表人物:1、贝力子 2、叶斯珀森 3、帕默 4、韦斯特 5、艾克斯利 对直接法的评价(可能出判断题): 成就:1、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 2、整套的练习体系和影响广泛的教材。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外语的特点,抑制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忽视感觉及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听说法:是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 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的一种外语教学法。 理论基础:1、语言学方面:结构主义语言学(龙菲尔德) 2、心理学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 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基本原则:1、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习惯 2、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3、排除母语和文字为中介 4、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有控制地使用常用词汇和结构 自觉对比法(附自觉实践法)P28-30 认知法:是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 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的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因人脑的认知活动依靠符号来编码或解码,故又称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原则:1、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 2、在理解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操练 3、听说读写全面训练 4、利用母语 5、对错误进行有分析的指导 6、运用电化手段,营造教学情景 功能法: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的方法和技巧对外汉语教学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1.抓住汉字本身的魅力教汉字 教师面对不同的汉字,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给学生演绎该汉字的形音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抓住汉字本身的魅力教汉字,只 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了解汉字的字形特点和性质,从而为以后 进一步了解汉民族语言和思维文化打下基础。抓住汉字本身的魅力 进行汉字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1抓住字理教学 从汉字字形构成看,汉字的字形常常是对称的,合体字大都可以一分为二,分出两个一级部件。汉语的语素表意含蓄,而且同音语 素多。汉字的字形很好地解决了汉语语素的形音义结合问题,同音 字多,但字形可以区别意义。抓住汉字的字理教学,可以让学生真 正理解汉字的形音义关系以及汉字字形内部的构成密码,从而理解 汉语言的思维特点。这里说的字理,实际上包括形理、义理和音理。 比如"家"字,老师可以教学生从"宀"和"豕"这两个部件认识"家"的结构,可以向直接解释该字的意义及其读音"jiā",用这一办法, 学生当时能很快明白这个汉字的意思,但是隔一段时间,学生却可 能在写的时候将"豕"这个部件最后的两笔漏写,或者将"宀"的下面 写上"犬"或"犭",这说明学生对"家"这个汉字的字形还没有完全理解。如果老师将"宀"和"豕"分别拆开再让学生回忆:"宀"这个部件 一般跟房子有关,"豕"本来是个象形字,就是猪的形象,所以"家" 的字形是房子("宀")的屋顶下有一头猪("豕")的样子。学生此时就 会关心为什么要这样写?上古时代,人们常以家中圈养的猪的数量来 衡量家境是否殷实,所以"家"字的本义是家室、家庭,又指家族, 引申指住所,这些意思学生明白了,以后就不容易写错了。

完整版对外汉语汉字教案

汉字微格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汉字课 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 例》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授课学时:15 分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独体字的象形图及其字形,来认识由这些独体字合体而成的合成字; 2、初步认得新学习的字的字形,而且还要学会这些字的读音、笔顺。 _____ i ll,[、- 二、要求 (一)音要求能正确的掌握“休、林、明、看”这四个字的读音; (二)形 1、要求学生能找出“休、林、明、看”中学过的独体字; 2、要求学生能认得“休、林、明、看”的字形。 3、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会写“休、林、明、看”这四个字,并且笔顺正确。(三)义 通过“由象及形,由形及意” ,使学生理解“人、木、日、月、手、目”分别合体而成的会意字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形 1、独体字“人”写成“休”字的“亻” ;

2、“林”的偏旁“木” ,“乀”写成“丶” ; 3、“看”的“手”的“ 亅”写成“丿” (二)义 “人、木、日、月、手、目”组成合体字后每个部件如何表达合体字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直观法:多媒体课件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认一认,忆一忆 1、请学生到黑板前来,以课件中显示的象形字作为提示,在黑板上写出对应的汉字; 2、全班的学生对照着课件,一起批改黑板上的答案,并一边朗读,手一边凭空 写字 (二)导入新课 1、“休”字的讲解 (1)PPT 打出“亻” +“木”,首先讲解“亻”是“人”改写而来的; (2)给定一个提示:假定“亻”是“直立的人” 。让学生自由讨论“亻”与“木” 之间可以有些什么样的关系; (3)讲解“亻”与“木”合体后的意义,引入新字“休” ; (4)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休”字,同时课件播放动态笔画,学生一边跟着写,一边说出所写的笔画; (5)重点教授“休”的偏旁“亻”不能写成“人”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 一、简要介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两部分。 其中,核心理论教学以系统讲授语言要素教学和文化教学为主,包括: 教学法与课堂教学、语音教学、词汇教学、 语法教学、汉字教学、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各部分教学的基本要求 1、教学法与课堂教学: (1)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名称含义(2)了解教学法流派及其发展趋势(3)掌握课堂教学的各项技能。 2、语音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2)掌握语音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音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3、词汇教学部分: (1)了解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目标(2)掌握词汇教学的控制及其途径(3)掌握词汇教学的重难点(4)掌握词汇教学的原则(5)掌握词汇教学的环节和技巧4、语法教学部分: (1)掌握汉语语法的特点(2)掌握语法教学的原则(3)掌握语法教学的方法(4)掌握语法点的教学技巧 5、汉字教学部分: (1)了解汉字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2)了解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3)掌握汉字教学的原则(4)掌握汉字的课堂教学技巧 6、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 (1)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特点(2)了解价值观与文化的关系 (3)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4)掌握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与技巧 二)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 1.多用启发式,忌用灌输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讲、练结合。“讲”要少而精,着重讲清重点和难点。“练”要实而活,课程后期分组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点评。通过课程实践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 3.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课堂观摩与点评,增强教学效果。 4.制作课件,使课程能适应多媒体教学,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教学法 (一)绪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

语言教学法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认知派:强调自觉掌握经验派:强调习惯养成 人本派:强调情感因素功能派:强调交际运用 语法翻译法:以语法知识为纲,依靠母语,通过翻译手段,主要培养二语读写能力。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别称:又叫“传统法”、“古典法” 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基础: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基础:德国官能心理学(德国哲学家沃尔夫创立) 主要特点: 1、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发展智力为主,不重视口 语和听力(重读写,轻听说) 2、以系统语法知识为纲,采用演绎法,通过翻译练习巩固 3、词汇是课文内容,用对译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与练习的基本单位 4、用母语教学,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练习手段和评测手段 5、强调学习规范的书面语,阅读文学名著 优势与不足: 1、语法翻译法是二语教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教学法体系,体现理性派教学法 特点 2、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精读课有较大影

响 3、忽视口语教学与语音教学,缺乏听说能力训练 4、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手段 5、过分重视语法知识的教学,死记硬背语法规则 6、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或者过深过难 7、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主张口语教学为基础,按照幼儿习得母语的过程,用目的语直接与客观事物相联系而不依赖母语,不用翻译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别称:改革法、自然法 代表人物:早期代表人物菲埃托《语言教学必须彻底改革》、德国教育学家贝力子、创造“系列法“的法国语言学家古安, 典型教材:英国艾克斯利的《基础英语》 语言学基础:语言观认为语言是习惯,语言的运用靠感觉和记忆 心理学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要特点: 1、目的语与事物直接联系,教学中排除母语,排除翻译,采用直观手用目的 语学习目的语,课堂教学采用扮演角色或演戏方式 2、不是先学习语法规则,而是靠直接感知,以模仿、操练、记忆为主形成的 自动的习惯,在一定阶段做一个总结 3、以口语教学为基础,先听说后读写,认为口语第一性符合自然途径,重视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 1.汉字教学是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掌握汉字就学不好汉语。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2.汉字被认为是汉语学习最大的难点。这是由于由笔画组成的方块汉字是记录语素的语素文字,是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使用的、以记录音素的字母拼写的拼音文字根本不同的文字系统。 二、汉字教学的基本原则 1、先语后文 2、语文同步 3、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 例:湖(共12画) 点+点+提氵+ 胡 古+月竖撇+横折钩+横+横 十+口 横+竖竖+横折+横 汉字的基本知识 一、汉字的性质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世界上的文字,从其基本单位记录的语言单位来看,主要有三类:记录音素的是音素文字,如英文;记录音节的是音节文字,如日文的假名;记录语素的是语素文字,如汉字。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叫做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表音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母,语素文字的基本单位是字。 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合起来也称表音文字(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 3、汉字是表意文字(语素文字、意音文字)。 表意文字: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字)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单位-语素或词。 二、汉字的演变 1、仓颉造字传说 2、汉字字体 五种正式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辅助字体:草书、行书。 现行汉字字体:印刷体(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手写体(硬笔字、软笔字) 3、汉字几大演变:隶变、楷变、简化 三、“六书”说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许慎(约58年—约147年),东汉(25-220)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著《说文解字》。 2、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象形:象形字是描写客观事物形象的字,专描写某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按照那个具体事物的形状,画成和它相似的图形,来表达语意的。如:牛马口车 指事: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如:上下本刃

英语教学法(中文)

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语法翻译法 语言观 语法翻译法起源于历史比较语言学(机械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都起源于一种共同的原始语言,语言规律是相同的,词汇的所代表的概念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书写和语音形式。 习得观 学习者通过互译和语法关系的替换,就能够掌握另一种语言。 教学观 1.为了完成互译和语法关系的转换,母语所起的翻译能力很重要。因此,重视母语在教学 中的使用。 2.注重语言规则的学习,认为语言教学就是规则的理解和教学。 代表教学步骤 1.教师在教学中需使用“规”的语言书面语 2.教师在课堂上积极使用母语 3.教学式以母语的外语的互相翻译为主,并通过大量的书面翻译及写作来巩固和检验语法 知识 4.重视语法教学,强调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规则,讲词的形态和曲折变化,对复杂的语法现 象做详尽的解释 5.注重书面语练习,不注重听说练习

语法教学法的典型教学流程 Tasks: 1. Share with your experiences that you were taught in this 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2. Sum up the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3. Sum up the dis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语法翻译法的优势 1. 充分利用母语的优势,协助学习者理解目的语 2. 语法教学作为中心,有利于学习者掌握语言“规”,理解语言的结构框架知识。 3. 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翻译能力能得以锻炼。 4. 教学式安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 语法翻译法的劣势 1. 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法,容易造成学习者依赖母语。 2. 把语言更多当做知识而不是交际技能来锻炼 3. 过分重视学习者阅读写作能力,轻视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法讲义

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一章你最担心的课堂状况有哪些? 【实战问题】 你最担心遇到下列哪种情况?你觉得遇到下述情况时该如何应对? A.缺少必备的教学用具。 B.学生的汉语水平远远低于/高于事先准备的教学内容。 C.教室的环境不适合实施准备好的教学方案。 D.班里来了很多不在名单上的学生。 E.其他 【观点碰撞】 1.学生水平与教学计划不一致怎么办? 朱勇:B确实比较麻烦,所以备学生很重要。但是有时候又没法备学生的水平(比如孔子学院的班级)。因此第一节课的安排很重要,不一定要安排太多课本的内容,也许可以考虑互相介绍或者做一些热身游戏。 范红娟:在对教学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我一般会准备两套方案,最保守的对教学环境没有什么要求的方案和正常情况下的方案。但是教学前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下教学环境。所以AC都可以避免,E对我来说也不是问题。但是C让我有点担心。 车溪:B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 如果发现学生实际水平大大高于自己的预计,建议教师可以对现有教学材料“深

挖”。 如果学生水平不高,但教材比较难,这时教师就要注意控制语速,降低词汇水平,多用短句,多重复,辅助以必要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且可以提示学生,因为是第一次上课,所以有些听不懂是正常的。 2.淡定面对各种教师环境 方杰:面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保持冷静,尽管心里着急也不能让学生看出来,要淡定并保持微笑。 如果不能继续教学,但是一定不能让学生离开,要把学生都安排在教室里,可以一边联系相关人员,告知情况,请求帮助,一边安排学生做一些与语言练习有关的游戏,如接龙。 3.总体经验和对策 朱勇:经验很重要,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积累才行。但对新手教师来说,通过阅读《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等一线教师的真实案例,也许能够给自己增加一些别人的经验,实际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凭借这些阅读经验和心里预知更快地解决这些问题。 方杰: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对教师应变能力的考验。多媒体和教具都是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过分依赖。在上第一节课之前,要对自己的教案都要有备案,灵活机智地应对。 【理论广角】 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建设就是指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等“四件” 的建设(徐娟2010)。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

汉字教案 一、教学目标 复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二、难点、重点分析 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 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错字指字的笔画没有写对,别字指写"白字"。 造成错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写笔画而错,如"步"误写为" "、"染"误写为" "; ②因少写笔画而错,如"初"误写为" "、"速"误写为" ";③因误用偏旁而错,如"淫"误写为" "、"抓"误写为" ",造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错,如"刻苦"误写为"克苦"、"书籍"误写为"书藉";②因形似而错,如"针灸"误写为"针炙"、"仓库"误写为"仑库"。 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记字形。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同样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韵母"来记忆,如"舀"(y3o)和" "(xi4n)两类字,凡韵母是ao的,都写"舀"如:"稻"、"蹈"、"滔","韬"等;凡韵母是ian的,都写" ",如"陷"、"馅"、"焰"、"掐"等。②抓形旁,记字形。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衤"是"衣"的变形,所以凡同衣物有关系的字都从"衤",如"衫"、"袄"、"袖"、"裙"、"被"、"袜"、"衬"、"袱"、"裤"、"褐"、"补"等。③抓类推,记字形。一大批简化字和一部分简化偏旁是可以类推的。例如汉字偏旁" "'简化作"仓"," "简化为"仑"。依此类推,凡是用"仓"作声旁的,一律从"仓"如"抢"、"苍"、"沧","疮"、"创"等,凡是用"仑"作声旁的,一律从"仑"如"伦"、"沦"、"轮","抡"、"纶"、"论"等。掌握这种类推的规律,就不会把"创伤"写成" 伤",把"议论"写成"议"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有关汉字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1.了解汉字的特点。 (1)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体,写法各不相同,书写以字为单位。 (2)每个汉字都读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 (3)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它和语音不发生固定的联系。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而且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样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 2.熟悉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 (1)eq \x(象形) 象形是用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2)eq \x(指事)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技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技巧 一、展示汉字的技巧: 展示汉字,是将生字的形、音、义三方面初次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汉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常用的展示汉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看图识字 通过图片显示字义,旁边(或另外)书写汉字,并且注明(或读出)字音。展示的方法是:出示图片,指示字形,读出字音。学生通过画面,对字义一目了然。在图形旁给汉字,用图片来揭示字义,看图识字。 2、板书出字 教师将所要学习的汉字直接书写在黑板上(有条件的,也可用投影仪等),达到介绍汉字的目的。 1)板书方法 例如在教写“汉语”两字时,教师可以当堂板书,板书时可以边写边念出笔画或部件名称并介绍字义、字音: 如,“汉han,汉语的汉,点,点,提,横撇,捺,这个字念汉……” “语,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上边是三、四、五的五,下边是一个口,这是汉语的语,语言的语……” 在开始阶段,可以用带“米”字格或“九宫格”的黑板书写,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汉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位置。 2)板书顺序 A、按课文中生词出现的先后次序排列 在汉字直接与课文有关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B、按部件排列 如果是分技能授课的以教授汉字为目的的单纯的汉字课,教师在板书时可以根据汉字特点,将包含有相同部件的字写在一起(如“汉、清、泪”等)。 C、按同音字排列 将同音字写在一起(如“青、清、轻”等)。 D、按结构排列 将一课中要讲授的生字依结构归类,结构相同的放在一起。(如上下结构:“音、字、是”。包围结构:“近、建、这”等)这种有针对性的排列易于教师讲解,也便于学生掌握。

3、卡片示字 课前将汉字书写在卡片上,上课时出示给学生,起到展示汉字的作用。 1)制作卡片的式样 卡片有多种制作方法,基本上是从汉字音、形、义三方面的关系来考虑。 2)使用卡片的方法 使用卡片展示汉字有两种方法: A、先拼音后汉字 先出示卡片写有拼音的一面, 请学生读,同时教师给出字义;然后翻过卡片,给 学生展示字形,达到音、形、义的全面介绍。 B、先汉字后拼音 先出示卡片写有汉字的一面, 让学生直接看汉字, 同时可以适当结合字形给出字 义,然后翻过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出声来。 4、以旧带新 利用学过的汉字、部件及汉字结构知识引出新字。这种展示可以从部件、结构、字音等多方面入手。 1)用旧笔画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字”,在教“学”时就可以以旧带新。 2)用旧部件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汉、请”两字,现在学习“清”。教师可以板书:汉—请 清。 3)用旧结构引出 例如学过“谢”字,在教“树”字时就先板书以上两个字,按结构写出,然后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这两个字都是由三部分组成。 4)旧字音引出 例如学过“青”字,又要学习“清、轻”字教师可分别板书这三个字,然后指出:“这是青年的”青”,这两个字和”青”的读音一样。 5)旧字义引出 例如已经学过“江”字,现在学习“湖、海”。教师可以说:很大的、流动的水是“江”,知道“湖”是什么意思吗?……那么,比…湖?还大的,大片的水叫什么?……“海”。 利用汉字规律,及时总结归纳新旧知识,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不断在新知识里复习旧知识,从旧知识里总结引发出新知识,才能温故知新,使学生对汉字的内部构造逐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二、解释汉字的技巧 ?所谓解释汉字,是指根据汉字的特点,对所要教授的汉字的形、音、义三方面进行分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1、语法-翻译法:又称“传统法。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主张母语与目的语并用,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教授学习。” 最古老的教学法,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语言学理论基础: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心理学理论基础:联想心理学 基本原则和特点: A、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的基础。学习二语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B、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翻译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C、注重书面语教学,注重读写,轻视听说 D、教授所谓“规范”语言,重视经典名著 教学过程:字母发音和书写――语法――阅读原文 语法教学的步骤:A、先讲词法,后讲语法。B、用演绎法教授语法规则,并翻译。C、练习 课文教学的步骤:A、介绍课文B、逐字逐句翻译C、朗读D、互译来巩固 主要成就: A、创建了在二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翻译即是教学目的,也是手段 B、主张语法知识,重理性和演绎。 C、使用母语,初学阶段不会觉得困难 D、注重书面语和名著,阅读能力高 E、使用方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教具,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也不高 主要缺点: A、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听说能力。 B、过分依赖母语和翻译,无法培养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C、过分强调语法,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和例句,教学内容乏味。

2、直接法:又称“改革法”、“自然法”。用目的语,不用母语不翻译,不注重语法形式。 19世纪后半页的西欧,代表人物:德国的贝立兹、法国的古安、英国的帕默、艾盖尔特 主张仿照“幼儿学语”的方式和自然过程来设计二语教学过程,以顺乎人类学语言的自然规律。建立语言和外界实物的直接联系和模仿大人说话是幼儿习得母语的基本策略。 心理学基础:联结主义心理学。受其影响,强调词语与客观事物的直接联系,而不通过母语。 教学原则和特点: A、直接联系。在语言和外界事物间建立直接联系,不用母语。 B、以口语为基础。教学目标是口语。 C、句本位。以句子为最基本的教学单位。 D、以模仿为主。是主要练习方式 E、先用直接感知语言材料,而后靠归纳的方式教授语法规则。 教学过程:教师口头展示句子or课文-学生模仿跟读-教师纠正错误-学生继续模仿-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也可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主要优点: A、打破语法-翻译一统天下,开创了一个二语教学的新局面、新路子,重视口语。 B、利用直观手段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C、注重口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D、不使用母语,有利于培养目的语思维的能力。 E、制定出一套言语训练的方式方法。 主要缺点: A、忽视幼儿习得母语和大人学习二语的差异 B、排斥母语,只见消极面,不见积极面 C、注重建立目的语和事物的关系,教师解释不多,不用母语,易造成误解 D、重视感性认识,偏重经验,过分强调模仿、重复,对学生主动性认识不足 E、对复杂语言现象的理解易出问题,读写能力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