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化和科学技术

近代文化和科学技术
近代文化和科学技术

近现代文化概述

在内忧外患的交相作用下,近代文化缓慢实现着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近代特殊的时局和政局对学术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从积极方面而言,它使知识分子在历经历难和痛苦、失落后,以西方文化为参照,对曾经引以为荣的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价值准则以及学术研究方法进行反思与重建;从消极方面而言,动荡的政治局势,贫弱的经济基础,不可能给真正主义上的近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同时,尽快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之中的强烈愿望和驱动作用,也决定了近代文化的新旧杂糅,急功近利,不够系统、严密等局限性的存在。然而,近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显现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执著地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轨迹。本章将对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发展情况,作一概要叙述。

第一节近代的哲学、史学和文学

一、哲学

通过对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章太炎、孙中山等人哲学思想轨迹的勾勒,我们大致可以把握住近代哲学的发展脉络。

在近代资产阶级产生以前,龚自珍、魏源的哲学思想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进步性,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先声。

龚自珍的哲学思想十分级杂,不过,其唯物主义倾向还是比较明显的。他批判了长期以来对人们思想影响至深的天人感应论,认为天上的星象不过是自然现象,反对招天神化,否认天象与人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既然象日食、月食、慧星等星象可以人为地推算出来,就不能说它们可以预示的灾,即“诚可以步,非的灾;诚凶灾也,不可以步”。在历史观上,龚自珍认识到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说:“古人之世,倏而为今人之世;今人之世,倏而为后人之世,旋转簸荡而不已”。既然历史是不断涌进的,那么,“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这种历史变易或进化的思想,是龚自珍在政治上要求变革的哲学依据。

魏源的认识论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性质。他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如他所说的那样:“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种唯物的经验论,对其社会改革主张的提出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当时和后世的思想界也影响很大。在历史观上。他坚持历史进化观点,认为一切都处于变化不已的进化过程中,后世必优于前世。“三代”井非如儒者所说的那样,是什么理想盛世。他还明确指出:历史进化是一种客观必然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是说“势则日变而不可复也”。“其来也渤不可瘀,其成也坚不可铄。虽古之圣王,不能使甲兵之世复还于无甲兵,……不能使歌舞之世复还于无歌舞。”这种历史观,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不满现状,呼唤社会改革的愿望。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壮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哲学渐次成型。

在自然观上康有为把“元”看作是世界的本体,天地万物由“元”而生。“元”就是气,“凡物皆始于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他还借助其所能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传统

哲学,因而在自然观上,基本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不过他却认为,电就是精神,用他的话说就是:“不忍人之心,仁

也,电也,以太也。”这既是对物质的神化,又是对神的物质化。他还夸大心知的作用,贬低体魄的功能,认为:“心,有知者也,体,无知者也,物无知而人有知,故人贵于物。知人贵于物,则知心贵于休矣”这种认识与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现实斗争中的软弱无力的现实处境有关。现实中的无可奈何,使得他们只能沉迷于灵魂的空想之中。

在人性论方面,康有为认为人性是本无善恶之分的,而去苦求乐是人的天性。他说;“普天之下,有生之徒,皆以求乐免苦而已,无他道矣。”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人的正常欲望的满足。这种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追求个性解放的现实愿望。

在历史观上,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他把周易的变易思想与资产阶级进化论相比附,认为“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黯,新则洁,旧则败,天之理也。”所以“变”是自然界的规律,从而否定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他还坚信人类社会必然“愈改愈进,”有力地回击了“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谬论,为变法维新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主要融注在《仁学》一书中。“仁”和“以太”是其哲学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谭嗣同认为,“以太”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而“以太”是物质的。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承认认识对象和真理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过分夸大客观世界的变动不居住,轻视并怀疑感性认识的作用,从而提出了一个“心力”概念,认为“心力”是找到真理的最可靠手段。他甚至认为,“心力”能够不依赖客观存在而改变一切,这就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潭。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力量绵薄的情况下,企图依靠君权实现其维新愿望的认识论根源。

谭嗣同对运动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他注意到了在运动中一切存在着又不存在,而物质的时刻运转又是物质存在的具体体现。他认为,事物的矛盾和差异并非永恒的、绝对的,矛盾的双方如:有无、善恶、存亡、生死等是相互转化和依存的。这种思想的意义是,坚决否定了现存的尊卑长幼秩序的所谓神圣性和永

恒性。

严复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所译述的《天演论》一书的按语和序中。关于宇宙的本源,他认为:“太宇之内,质力相推,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这里的“质”是指物质,这里的“力”是指机械力,就是说,“质”与“力”互相依存,不可分隔,构成宇宙间纷繁复杂的事物。他还进一步指出:“万类之所以底于如是者,咸自已而已,无所谓创造者也。”认为万物不是因为人或神的意志而进化演变成今天的这个样子的。

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由于受过较系统的西方自然科学的训练,严复认为,认识的出发点不是书本而是实际的经验。中国传统学本不从对客观事实的观察和归纳出发,更不用客观事实去验证研究的结论,所以直到给人们的,尽是一些议是而非的陈腐学说。所以严复十分重视归纳法的使用,提倡从实际经验出发,通

过归纳,得出原则、“今例,”然后再普便运用。然而,由于严复过分笃信笛卡尔哲学,认为只有感觉到的东西才是真实可靠的,感觉之外的东西是“不可思议”的,是无法认识的,从而陷入了不可知用。

在历史观上,严复认为“夫世之变也,莫知所由估,强而名之曰运会。运会既成,虽圣人无所为力。”就是说社会变迁有其必然规律,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

严复晚年,恩想日趋保守,渐至颓废,放弃了他早年所倡导的那些进步思想。

章太炎不但对哲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哲学研究上也有一定的独创性。其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专著《旭书》和论文《菌说》中。他认为,人的感觉来源于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刺激,感觉不到的事物并不是不存在的,因为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存在。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有之,所不

同的是,章太炎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和论证。不过,他的这种反映论,还属于机械唯物主义范畴。章太炎思想的进步之处还表现在,他认识到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活动。其局限性是,没有能够阐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之上的辩证统一关系。章太炎还根据进化论和细胞学说,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为“以太”是由阿屯(原于)而非精神的“心力”、“性海”之类构成的,虽然人的肉眼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章太炎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技巧否定了神的存在,不过,在否认超自然力的同时,他又过分强调自我,强调“依自不依他”,迷信依靠个人或少数精英的奋斗改造社会,这是当时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共同弱点。

反映孙中山哲学思想的主要论著是《建国方略》中的《心理建设》部分。

孙中山力图用自然科学知识来描绘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他坚持进化论的自然发展观,认为世界起源于物质,“太极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孙中山所讲的“太极”,是充斥于宇宙间的“以大粒子”,是物质的。他把物质世界的发生和发展划分为“物质进化”,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三个时期,虽然划分得并不精确,但基本上属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谈到生命现象和精神现象时,孙中山提出了一个“生元”说,认为“造成人类及动植物者,乃生物之元子为之也”他把“生元”解释为“生物之元子”,即细胞,含有“生物元始”,即用细胞原生物的意思。然而,孙中山的“生元说”同时认为,人体的一切功能,包括知觉、意识、思维、能力等,也都是细胞固有属性的表现。这就赞同和宣扬了“生元有知说”。既然“生元”具有意志、意识、情感和思想,那么这个“生元”也就和灵魂几乎等同了,这必将滑向二元论或用

心论。

孙中山认为:“中国事向来之不振者,非坐于不能行也,实坐于不能知也。”基于这种认识,他提出了“知难行易”一学说,希望着此“使中国人无所畏而乐于行,则中国之事大有可为矣。”“该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行在知前,”“不知能行”;知比行难,知识、理论十分重要;“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行”。它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认识的艰难性,有其合理内核,但却忽视了真理

的实践标准,没能认识到由知到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孙中山把人划分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三类从而轻视了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力,割裂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在历史观上孙中山提出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又有别于唯心主义的“民生史观。他认为,“历史的重心是民生”“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他认为,民生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民生指的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家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可见孙中山十分关怀人民的生活,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并以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这是值得肯定的正向认识。但是,孙中山又确认“国民的心理”、“人民的政治思想”、“社会的习尚”、“人类的生存欲望”等社会意识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就离开了特定的内容,离开了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具体的阶级关系,抽象地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人类求生存的努力,从而颠倒了社会存在与杜会意识之间的关系,陷人了历史唯心主义的误区。

二、史学

1 、前资产阶级史学

由鸦片战争造成的社会剧变,引起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中国史学的划时代变化,这一变化表现在治史内容、目的和方法等诸多方面。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这段时间内,进步史家们开始抛弃传统的繁琐考据或空洞无物的研究,致力于对现实紧迫问题的研究,如域外史地、边疆文地、元史、鸦片战争史的纂辑和研究等,意在救治时弊,抵御外侮。

龚自珍认为,史家应该善于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并能够做到“善人”“善出”。所谓“善人”,就是要求史家熟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谓“善出”,就是要求史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生动再现,使人能够全面了解社会全貌。他还强调,治史须与治乱兴衰之“道”相联系,“入则道,出则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这些独到的史识,于今仍有借鉴意义。他在边疆史地研究方面,著有《西域臵行省议》等文,显示了其以史学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治史目的和远见卓识。

魏源是这一时期成就卓著的一位史学家,主要史地著作有《圣武记》、《海图志》、《道光洋艘征抚记》等,其中《海国图志》影响最大。魏源一改以往史家在文化观上的唯“华”独尊认识,第一次大量系统地介绍外国史地知识,初步奠定了我国域外史地研究的基础。

继《海国图志》之后,又有徐继舍的《赢环志略》出版。该书先图后说,以地为经,以史为纬,体例与《海国图志》相似。特点是以欧美国家作为记述重点,简明扼要,极便阅读。值得一提的是,他大胆肯定了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夏燮的《中四纪事》,叙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旨在唤醒国人注意身处的危险处境。该书讴歌了爱国将士和抗英义民,鞭挞了奸人的误国行径,批评了高层决策者的举措失误。另外该书也记录了一些十分宝贵的史料。

此外,梁廷丹的《夷氛闻纪》、张程的《蒙古游牧记》、姚莹的《康酋纪行》、何秋涛的《朔方备乘》等,也是较有影响的史地名著。

2、资产阶级史学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文学萌芽于19世纪90年代,成长于20世纪初年。

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发挥了公羊三世说,严复将进化思想介绍到中国后,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将三世说与进化论相糅合,作为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历史研究,写出了一批别具特色的历史著作,主要有:黄遵宪的《日本国志》。该书创造性地运用志书体的形式,系统的记述了明治维新的由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制度等的改革及其成效。黄遵宪写作此书的目的在于取法外国,以求中国富强。王韬的《普法战记》和《法国志略》。前者记述普法战争的经过,后者叙述法国历史和记载法国社会制度、社会现状。该书对法国议会民主制度也进行了详细的、肯定性的记述。至于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记》等史著,则直接推动了百日维新运动。

从20世纪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随着新思潮的不断涌现和国外(主要是日本)史学论著的译介,中国史学界经历了一场批判“君史”,倡建“民史”的革命。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里,首次对封建史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明确祖出了“史界革命”的口号,并提出了一些建立资产阶级新史学的构想。

在《新文学》一友中,梁启超历数了封建史学的四大弊端,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同时也指山了传统史学的两大陈习,即: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为此。他呼吁实行“史界革命”,改革传统史学,以国民意识和进化论为指导,把文学改造成能够叙述进化现象进而求得“公理公例”的学科。他呼吁交定扩展历史视野,走出只知为帝王叙写家谱的误区,关注人群进化,关注国计民生和文化变迁,关注世界历史的演进,不要迷恋古史,而应注重当代史的研究。

夏曾佑于1904至1906年间出版了《用新中学中国古代历史教科书》(后改称《中国古代史》)一书。这是他尝试用进化论为指导写成的一级别开生面的通史著作。该书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七个时代,克服了传统史学著作从古至今一通到底,无法揭示历史演进规律的弊端。在上述方法上,该书采用了篇、

章、节的纪著体例.以时间发展为顺序,叙述了历史的演变运进过程,极便于读者阅读。这种写史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断代史或编年体通史体例,在当时是一大创新和突破。在内容上.该书对传统史著着默不多的学术文化、风俗政制、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内容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科学性和客观性上向前大大跨越了

一步。

王国维在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以当时新见材料为基础,创立了“二重证据法”,并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所谓“二重证据法”,实际就是以地下实物资料与现存文物资料,或不同来源的各种资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是西方实证方法与乾嘉考据方法相互结合的产物。他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

《续考》和《殷周制度论》等论文,将《史记》、《楚辞》、《山海经》甚至一些金文材料与卜辞相互印证,确切考证出了王亥、王恒等人。这在一方面证实了《史记》等文献记载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也纠正了一些文字记载中的讹误,补充了一些地下材料的脱略,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历史研究法的最高水平。他以严谨的科

学态度和成功的学术实践,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可信田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年前。从而开创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郭沫若称王国维是“新史学的开山”。

章太炎对资产阶级新史学的创立也做出了一些贡献。他倡导社会进化认反对历史循环论。他认为历史研究的任务不是为帝王将相立本纪或列传,而应着力探讨历史进化规律。历史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制度、形势、生计、礼俗、学术和文化的变迁等.以“鼓舞士气,启导方来”。他反对主观臆造,倡导实事求是和

言必有征。主要史学著作有《旭书》、《诸子学略说》等,在学术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研究方面,成就较为突出。

三、文学

近代文学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流派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者。为反对外族入侵和反对封建主义服务的爱国主义文学,成为近代文学发展的主流。

1、19世纪40——80年代

这一时期可称作文学蜕变期。传统文学由原来的空洞无物,改为以务实求变谋发展,近代新文学也开始蕴育萌生。

桐城古文派是清代中叶最有影响的文言散文流派,它讲求“义”,“法”,坚持儒家“道统”,继承唐宋八大家“文统”。鸦片战争以后,文风发生了变化。梅曾亮主张,文章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出写不同的社会内容,他的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的小品文,如《小盘谷记》等文字洗练,句句写实,很有文学的昧。继海曾亮之后,曾国藩把桐城古文推向了“中兴”。不过他的文风与以往桐城派不尽相同,他的文章,更重经世致用.实际是在继承和发展桐城派文法的基础上,另创了“湘乡派”。曾国藩还参与了道、咸时期的宋诗运动。该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把诗风由宗唐转为宗来,以模拟宋诗为尚,重要作家有何绍基、郑珍等。维新思潮兴起后,桐城派的正统地位自然受到极大冲击,虽有薛福成、黎庶昌等极力提倡,但没落趋势不可逆转。

龚自珍提出了与桐城派、宋诗派相对立的“尊情”说,主张文学作品要抒发来自“童心”和现实感受的真情,以提高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这反映了他要求个任解放的强烈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龚自珍以批判的历史家自任,认为文章必须服务于现实社会,必须有利于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主要代表作品有《明良论》、《平均篇》等。语言表达新颖奇特,简括中有铺叙、瑰丽中有古典。龚自珍还以其特有的敏感写出了一些独辟蹊径的诗歌,揭示危机,呼号变革,启开了近代进步待用创作的先河。

魏源倡导文章要联系实际,他所著的《圣武记》、《海国图志》等都是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经邦济世之文,文风朴实晓畅,很有条理。另外,他和林则徐、张维屏、贝青乔等人所作的诗,以深沉的忧国之情和强烈的民族义愤,突出地反映了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他们的诗,如《寰海十章》、《咄咄吟》等,痛

斥投降派,抨击侵略者,讴歌抗敌英烈,是不朽的爱国主义诗篇。

早期维新派的代表冯桂芬和王韬,明确提出了反对或抛弃桐城派古文的主张。冯桂芬虽赞成桐城派的“文以载道”论,但他又指出所载之道未必就是“义理”。他反对桐城派古文的刻板僵化,提倡撰写内容广泛、抒写自由、不受约束的新体散文。冯桂芬的《校部庐抗议》,是其进步文学思想的成功实践。王韬是一个新体散文家,他在使文章社会化、大众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所选文章追求的是一种直抒胸臆,并能使人人明白清楚的效果。

太平天国的文学独具特色。洪仁轩等发布的《戒浮文巧言谕》,提倡“文以纪实”、“朴实明晓”的学风。洪秀全、石达开等人的诗文、表达了他们吊民伐罪的理想,表现了他们改天换地的气魄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传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不过,他们的诗文较为粗钱,并无太大的艺术价值。

2 、19世纪80——90年代

这一时期,文学革新运动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早在1887年,黄遵宪就在其《日本国志〃学术志》中提出了变革中国文字与文体的主张,要求改变文字与语言不相符合以及文体陈旧、僵化等状况,以使语言文学能够为更多的人掌握和运用。十年之后,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中,裘廷梁又提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和“白话为维新之本”的口号,旨在更好地启迪民智。此后,《中国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等白话报纸应运而生。

1899年,梁启超树起了“文界革命”的旗臶,井且先后在他主办的《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中将其主张付诸实践。梁启超的文章,不仅思想解放,内容丰富,而且在语言文字上,“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竟效之,号新文体。”代表作有《变法通议》、《少年中国说》等。

康有为的文章能直抒己见,或散行或骄偶,想象丰富,文词瑰丽。谭嗣同的文章,句法谨严、整洁绝少浮泛之语。

与此同时,梁启超提出了“诗界革命”的口号,认为作诗应追求“新意境”并适当借鉴古人风格。在《饮冰室诗话》中他对“新意境”的内涵作了一番总结大意为:一要艺术地再现重大历史和社会事件,并应结构宏大,气势雄伟;二要具有爱国主义的尚武精神和深沉壮丽的艺术风格;三要诗与歌结合,使之

成为“精神教育”和“改造国民之品质”的工具。这些思想,为黄遵宪等人所接受。

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不失为我之诗”。他的诗“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具体、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从咸丰以来到庚子事变前后的历史面貌,以诗这种艺术形式宣传变法图存,抨击投降卖国行为和封建顽固势力,体现着时代精神。代表作有《锡兰岛卧佛》、《冯将军歌星》、《悲平壤》等。康有为、梁启

超、谭嗣同、严复、林纾、蒋智由等,也以风格各异的诗作,突出了维新救国主题,抒发了爱国、进步的情怀。

3、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

这一时期,新体散文在梁启超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继续发展。出于宣传革命理论的需要,一些

革命人物的文体表现出了更为明显的通俗化倾向。邹容的《革命军》文字十分浅显,文体形式深受梁启超影响。陈天华的《猛回头》采用的是白话说唱体,《警世钟》也是以白话文写成。秋瑾倡导家庭革命、宣传男女平等的宣言也是以白话文写成的。虽然桐城派或其它流派的古文影响依然存在,甚至象严复和章太炎这样的人还在使用魏晋文或先秦文,但已经出现了文言文将被白话文代替的端倪。

“诗界革命”继续深入。陈天华、邹容、秋瑾等,都曾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了具有强烈反帝反到建色彩的诗歌。女革命家秋瑾,性倩刚烈,一身英气,其诗酷似其人,慷慨奔放,充满反叛精神。她所创作的《宝刀砍》、《宝剑歌》等一时脍炙人口。柳亚子的诗歌创作较有成就。L909年11月,他与陈去病、高旭等发起组织了文学团体“南社”,次年出版了专刊诗文的《南社》杂志。加人南社的多为同盟会会员,因而是一个以诗歌创作为主体的革命文学团体,鼓吹民主革命和革命排满。南派诗改变了诗坛风气,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诗界革命”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主张从文艺入手转移国民性情,改造现实社会,由“立人”而“兴国”,强调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在这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他在《摩罗诗力说》中,肯定了摩罗诗派直抒胸臆的创作思想,对儒家的“诗无邪”诗教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

这一时期,梁启超还喊出了“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小说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在传统中国的文人学士眼里,小说历来被看作是“街谈巷语”,被归入“末学”之列,难登大雅之堂,但随着资产阶级的成长和维新运动的发展,小说的社会价值渐被认识。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能够支配人的心理,改造社会风气,是新民的重要工具,正式提出了“小说为文学最上乘”的论点。此后,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脱颖而出,一些专门发表小说的刊物如《绣像小说》、《新小说》、《月月小说》等也相继问世。

这一时期的“谴责小说”十分盛行,其中文学成就和社会价值较高的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这是清末黑暗政治的真实写照;吴敬梓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该书取材于官场。商场、洋场活动,揭露了官商勾结等丑恶行径;曾朴的《蔡海花》反映了从同治年间起30年来的社会政治、文化风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胜过其它作品一筹;刘鄂的《老残游记》也是一部影响较大的小说。与此同时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家也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旨在以小说为载体,宣传革命思想。但由于过于直露,流于政治图解或学说演义,在艺术性上十分欠缺。较有影响的作品有《洪秀全演义》、《狮子吼》、《洗雪记》、《自由结婚》等。

此期翻译小说异军突起。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认为“翻译小说”既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又可以借鉴国外的艺术成就,因而着力甚多。林经(琴南)的小说翻译成就最大。他虽然不懂外文,但却是一个具有世界意识与时代眼光的人,一生翻译小说多达171种,其中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小仲马》和《黑奴吁天

录》(斯托夫人)等风靡一时。

在倡导小说界革命的同时,戏剧改革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

刊号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表现出了改良戏曲创作,使之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明显倾向,1904年,柳亚子.陈去病创办了中中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陈独秀在《论戏曲》中,明确提出了改革戏曲创作与演出的五项原则,即:“多新编有益风化之戏”;“采用西法”;“不可演神仙鬼怪戏”;“不可演淫戏”;“除富贵功名之俗套”。概括了戏曲改良的基本要求。柳亚子和陈去病则认为,戏曲影响面甚广,感染力强,关乎国民教育,提出改革剧本内容和表演形式的主张。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经过进步艺人的艰辛努力,戏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就。截至1911年,创作各类戏曲剧本160多种。从题材上看,以歌颂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赞美维新或革命人物者居多。如《爱国魂》、《开国奇冤》等。被称为“剧班第一革命巨子”的汪笑侬对京剧改革做出了特殊贡献。随着戏剧改革的深人发展,一个新的剧种——话剧产生了。L907年,以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叔同),欧阳于予倩为骨干的春柳杜,在东京演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演出获得成功,标志着中国话剧的正式诞生。此后王钟声的春柳江,除了上演该剧外,还陆续演出了《秋瑾》、《徐锡麟》、《官场现形记》等新剧。

第二节近代科学技术概述

一、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成就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打碎了封建中世纪对人们思维观念的束缚,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生产力,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系统阐述了太阳中心说,布鲁诺对之加以完善,而刻卜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进一步发展了哥白尼学说,并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具有启示意义。

科学的发展,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哲学思想的指导。培根和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对十七世纪哲学的发展功不可没。笛卡尔重视演绎法的作用,培根则重视实验并注重归纳法的使用。他们对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进步如虎添翼。

1687年.经典约理学大师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不但从数学上用证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把力学确立为完整、严密、系统的学科。该书首先确定了质量运动惯性和力的基本概念,认为力是改变一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些基本概念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石。该书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力学大厦的主要支柱。

1755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康德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译本名为《宇宙发展史概论》,首先提出了关于太阳起源的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里的现有天体都是从宇宙空间的原始星云里演化出来的。这一演化过程,主要受引力和斥力的作用,服从力学定律。后来拉普拉斯发展了这一假说。星云假说

是近代自然假学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开始。

19世纪上半叶,随着力学、热力学和电学等学科的发展,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被科学家们总结归纳出来,其基本内容是: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有能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质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物质系统,在传递过程中能量不变。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植物学家施莱登细胞学理论的基础上,发表了《关于动物和植

物在构造和生长上相适应的显微研究》一文,担出了动植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的理论,指出生命的共性是细胞,这就是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对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39年,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该书以大量事实论证了他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论的提出,引发了一场生物学的革命,并且有力地冲击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被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自然科学的理论突破,触发了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技术革命。1765年,瓦特运用当时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发明了带有单独冷凝器的蒸汽机。后来经过多次改进,被广泛推广使用,从而引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从火的利用以来的又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此后,一系列的重大发明如雨后春笋股涌现,蒸汽船与火车相继问世,采矿、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一些科技发明用之于军工企业,大大提高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实力。

正当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之际,曾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从而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昔日的辉煌逐渐变成了遥远的记忆。鸦片战争以后的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在无尽的屈辱和磨难中,深刻铭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二、近代中国的科技原况

l840年,当中国紧闭的国门被英国以炮舰轰开以后,中国人突然发现了中外之间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于是,从林则徐、魏源开始,学习西方渐次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虽然盲目虚骄和视科技为“奇技淫巧”的心态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总体而言,科技引进比文化制度引进所遇到的阻力要

小些。

在科学技术的译述和介绍中,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李香兰(1813—1884),浙江宁海人,他与英国人伟烈亚力合译了《几何原本》的后九卷(前六卷已有明朝徐光启译本),把欧氏平面几何学的知识全面介绍到了中国,使欧氏几何学得到了全面传播。除此之外,他还译有一些代数、几何方面的书清,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学方面的知识。他所著的《则古昔斋算学》13种,24卷,在微积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华蘅芳(1833—l902),字若汀,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他与英国人傅兰雅合强了代数、三角、微积分、概率等方面的书籍,共计60卷,著有《行素轩算稿》6种,共23卷。他还善于用理认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中国化学家徐寿一起,制造出我国第一部蒸汽机。徐寿(1818—1884),字雪村,江苏金匮(今无锡)人。他同华蘅芳等编译了大量有关物理、化学和机器制造等方面的著作,其中以《化学鉴原》和《西艺新知》两书最为著名。书中创译了许多化学元素符号,把西方近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研究成果比较全面地传到了中国,为我国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

虽然由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不十分完备,但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克服重重困难,还是在一些领域有所成就。

在数学方面,夏鸾翔发明了用招差设计造三角函数表和解决椭圆弧长的方法,这在中国数学史上是一大创举。另外,他对于椭圆求周长和对数计算等数学问题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生物学方面,吴其滩的《植物名实图考》是一部植物学和中草药学专著。全书38卷,共收植物回1714种。对所收各种植物,都择要记载了它们的名称、形色、性味。品种、习性、产地和用途,并有1800余幅附图。该书还对植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订。这部著作在当时的国

内外学术界享誉甚高。

在医学方面,中医顾观光的《神农本草经》、鲍相傲的《验方新编》、吕震名的《伤寒寻源》等,在中药方剂学、临床医学以及伤寒等方面的研究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医学家唐宗海的《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同在中西医的融通和互补研究方面,颇有建树。

20世纪初,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学家,他们除了具有较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外,还满怀强烈的爱国热忱,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以詹天佑和冯如最为著名。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人,1872年被派往美国留学,1881年学成归.1905年聘为京张铁路公司总工程师。京张铁路全长约200公里,穿山过岭,所经地形十分复杂。工程难度令外国专家对中国人能否依靠自己的力量贯通全铁路深表怀疑。然而,詹天佑却以其炽烈的爱国热情和精湛的工程技术知识,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条路程短、造价低的线路。为解决铁路中的一段路段坡度过大问题,他还特别设计了“之”字形线路。1909年10月,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创造了隧道建筑技术史上的奇迹,令外国铁路工程技术人员惊叹不已。

冯如(1882—1912),广东恩平人,旅美华侨。他由一个苦工通过自学而成长为机械制造专家,立志以所学知识报效祖国。1909年9月,他制成首架飞机,次年驾驶自制飞机参加旧金山国际飞行比赛,以飞行高度200对多米,时速105公里的成绩荣获第一名,令世人刮目相看,为祖国赢得荣誉。他心系祖国,拒绝

了美国有关方面的重金聘请,携两架自制飞机回国。1912年8月,在广州的一次试飞中,因飞机坠毁而牺牲,年仅30岁。他的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和热爱祖国的精神,将永远令后人敬仰。

三、中国科技善后于西方的原因

公元十五世纪后半期,从意大利开始。近代科学研究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好的阶段。此后,欧洲各国各显其能,迅速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腾飞。与此同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很快由原来的领先地位沦落到难望西方人项背的境地。1804年后,差距进一步拉大。个中原因,须到中国传统社会中去寻找。

原因之一是历代王朝压制工商业。只注重鼓励和保护农业,而农业文明并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代统治者看来,农业的稳定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工商业的发展则对农业的稳定性起着动摇和破坏作用,从而动摇国家基同。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对工商业的压抑、打击和歧视,表现在法律和们度的方方面面。在传统的土、农、工、商四民中,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地位是最为低下的。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统治者对工商业的压制和打击更是不遗余力。尤其是明朝中叶后开始实行的闭关政策,使中国的航海和对外贸易事业止步不前。商业活动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高额利润,会刺激人们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观念意识,而这种观念意识正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所在。农业生产却是一项经验性很强的生产活动,中国传统农业的发达使得人们几乎无需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能维持正常生产。加之闭关政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久而久之,尖端科学技术在中国封建社会被视为“奇技淫巧”,潜心于科学研究被诬为玩物丧志,理论科学在这里失去了产生和生存的土壤。

原因之二是传统中国哲学无法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指导或推动作用。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就不难看到,哲学思想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科学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起指导作用。西方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笛卡尔、培根、康德等,都是有一定科学造诣的科学家。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哲学,单调、贫乏、缺乏生机,它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多是社会和人生,而非自然界.因而不注重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比如形式逻辑,它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遵从像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样一些基本的思维准则,并要在进行推理时遵守三段论程式。这一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西方人在古希腊时代就已总结出来,而在中国却长期受不到重机视。逻辑推理要求前提正确,否则结论必谬。而中国哲学由于是一尊哲学,本来前提多谬,但又不容臵疑。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人们思维的发展和科学问题的提出。即使有些科学理论的萌芽,也很难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的、高度抽象而精确的科学理论。

原因之三是传统社会中民主精神的缺乏。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建立起了一套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没有任何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加上统治阶级的奴化教育,人们的思想言论不敢越雷池一步,唯上是从,唯圣人言是从,不敢标新立异,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能言善辩者被指为巧言令色,思想进步者被指为大逆不道,于是乎,人们的思维日益僵化。总之,专制主义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科学思想和理论产生的可能。

原因之四是文化优越感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束缚。曾经有过的国力强盛,曾经有过的文化繁荣,加上地理环境的阻隔和狭隘的农民意识,使中华民族渐次形成了一种文化优越感。一种文化要想不断发展并永葆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文化,虽与周边少数异域文化进

行交流,但每每以同化其它文化为目的。在与外国的为数不多的文化交流中,由于唯我独尊观念的束缚,每每以输出文化为荣,而对外来文化只是做一些无违中国文化主旨的借鉴。这种保守的文化观念,与科学发展所要求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唯优是取,唯真是从的文化观是背道而驰的。

原因之五是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局限性。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较为发达,其特点是重整体、重联系、重变化。从表面上看,这些特点十分契合于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是建立在各门科学的充分研究和发展基础上的,而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则是建立在各门科学的模糊认识基础上的。没有充分的事实分析,就难以有正确的联系、综合,就难以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就难以通过高度抽象找出事物的本质联系。

以上这些原因,在鸦片战争前对科学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鸦片战争后,虽然在民族危亡

的刺激下,中国人民痛定思痛,奋起直追,但由于这些深层原因依然存在,加上恶劣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终使中外之间的科学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第五部分世界史 第七单元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 【考点展示】 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生物进化论;科技革命发展;19世纪文学艺术成就。 一、科技: 16世纪以来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去除了精神枷锁。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和发展,都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物理学: 1、经典力学: (1)背景: ①思想基础:和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 ②物质基础:17世纪英国的迅速发展; ③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 (2)伽利略奠定基础 ①成就: A.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B.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②意义: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①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 ③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④意义: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⑤局限:只使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 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面临的新问题。 (2)提出: 20世纪初 (3)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 A、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 B、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 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4)意义: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它发 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成就: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标志量子论的诞生; 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2)意义: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革命性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例题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8题)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 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例题2】1.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 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例题3】(2013年江苏高考17题)“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 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例题4】(2012年1月衡水市高三调研15题)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定律”是指() A.伏尔泰提倡的自然权利说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D.达尔文的进化论 (二)生物学: 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 (1)历史背景:中世纪,基督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2)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 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 (3)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 (4)理论基础:17世纪,英国胡克发现细胞。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细胞学说确立。 2、代表: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 (1)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理论观点:①一切生物都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③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影响: ①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②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③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45分钟作业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学习视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社会原因。 课前预习 一、纸的发明 1.背景:秦汉时期,以________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经过:西汉早期可能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3.外传:公元8世纪,________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到欧洲。 4.意义:使得________的记录、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发明 (1)战国时期出现了“________”。 (2)宋代出现了指南鱼,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________的技术。 2.外传: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________。 3.意义:指南针应用于________,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郑和下西洋和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具有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知识;东晋________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2.使用:________,出现了火箭和火炮;明代出现了早期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3.外传:12、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意义:为资产阶级打败________创造了条件。 四、印刷术的进步 1.概况 (1)雕版印刷术:唐代的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宋代________用胶泥制作的活字排印,提高了印刷效率。 (3)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 2.外传:由波斯传到了西方。 3.影响: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________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五、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 1.特点: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________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________,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影响: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________的倾向。 答案: 一、1.竹木简牍 2.蔡伦 3.阿拉伯人 4.信息 二、1.(1)司南(2)指南针 2.欧洲 3.方向测定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三百多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无法认识和把握的。这些“当时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在下列哪项科学成就中得到了解答?( )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学原理 2.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科学领域的三大成就不包括( ) A.万有引力定律 B.光学分析 C.微积分学 D.“日心说” 3.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英国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但丁 D.伏尔泰 4.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是指达尔文( ) A.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D.提出了进化论观点 5.主人公高老头出身寒微,后来做粮食承包商发了大财。他把大部分财产给两个女儿作陪嫁,后来却被女儿们抛弃,一贫如洗,孤苦伶仃地病死在一家小公寓的阁楼上。这一小说情节出自( ) A.《欧也妮·葛朗台》 B.《安娜·卡列尼娜》 C.《夜间的咖啡馆》 D.《高老头》 6.他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 ) A.托尔斯泰 B.莎士比亚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7.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知识竞赛,根据下图提示的内容,他应选择的答案是( ) A.达·芬奇 B.贝多芬 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 8.读图,回答问题。

(1)图A机器是由谁改进的?它的改进和运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图B电器是由谁发明的?该发明有何影响? (3)图C、图D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成就分别是什么? (4)如果总结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比较合适的主题名称是什么? 教师详解详析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Modern science and culture (1) teaching plan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一)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 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 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 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 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27课 教学目标 需要掌握的知识:解析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立;牛顿及《自 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法拉第及电磁感应 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的确立;门捷列夫制定化学元素周 期表;达尔文及其生物进化论学说;巴斯德及微生物学的创立; 居里夫妇及放射性元素镭。 通过引导学生编制近代自然科学简表,培养学生归纳、提炼 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近代时期自然科学的学习,了解它的迅速发展,认识 到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促进了生产发展所引起的,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 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胜利;通过了解近代科学家的巨大成就及他

们献身科学的崇高品德及勤奋刻苦、执着追求的进取精神,使学 生继承并发扬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本节主要概述了17——20世纪初期自然科学成就。在这近 三个世纪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经历了相当长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并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渡。经济发展为 科技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文艺复兴后重视实践和理性的风 气也促进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成就转化为生产力,又 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重点分析: 牛顿对力学的贡献;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门捷列夫和 元素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爱因斯坦及相对论。这些科 学家在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及 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 难点分析: 涉及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如解析几何学、微积分、运动三 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原理、原子——分子结构学说、化学元素周期表、生物进化学说、微生物学等。这些知识都是在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中西方科学文化比较 摘要: “李约瑟难题”引发的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影响中国科学发生、发展的因素是众多的、并且复杂的。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集中地表现为中西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根源在于两个地域中的人们在实践方式上的不同。通过对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序言: 人类已跨入21世纪,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知识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我们的时代无愧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时代。不仅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理性科学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而且,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也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回顾近代几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人们发现科学技术不仅依赖于社会经济其它因素的发展,而且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失败经历在这几百年里反复重演,所以正确认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理解近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条件,对确立当代科学技术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科学文化的历史发展 1.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

近代科学与文化 优秀教案

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英国科学家牛顿和生物学家达尔文取得的突出成就; 2.知道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及其代表著作; 3.知道天才作曲家贝多芬和荷兰杰出画家梵高及其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认识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贝多芬等人在各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勤奋、坚持不懈等能力与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牛顿、达尔文、贝多芬等人物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本课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取得成就的过程,使学生树立不畏权贵、敢于捍卫真理和为了科学事业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本课通过科学、文学、美术和音乐等多个领域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世界近代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 【教学难点】 各领域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及其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欧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激烈的社会变革,也为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一时期,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科学家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①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 ②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使物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①著作:《物种起源》(1859年) ②观点:“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③意义: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文学巨匠 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①代表作:《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②作品特点:巴尔扎克的作品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①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②讨论:托尔斯泰的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当时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在社会转型时期俄国农民既想反抗又找不到出路的状态,所以,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音乐美术大师 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 ①代表作: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 ②作品特点: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③《英雄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 (这首交响曲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原打算献给拿破仑,后因拿破仑称帝,贝多芬才愤而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写成“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的英雄交响曲”。) 2.梵高:荷兰著名画家。 ①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 ②《向日葵》的艺术价值: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及解析:_5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人教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试题附详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005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2.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光启 3.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4.“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5.与右图相关的信息是( ) A.唐朝毕升雕版印刷术 B.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D.唐朝张仲景发明火药 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促进了航海事业发展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7.“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8.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9.“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互相转化的道理,这和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所属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 10.某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介绍一位历史名人时,展 现右图画面,该名人是( ) A.孔子 B.孙武 C.墨子 D.孟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点总结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 1、背景: 经济基础: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技术支持: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出现和应用(最显著成就) 表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发电机和电动机,19世纪70年代,不断完善的发电机应用于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像机、放映机,还在纽约建立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车、电话、电报纷纷问世。 影响: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拓制造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的戴姆勒研制汽油内燃机,德国的狄赛尔发明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燃料能源:石油) 新交通工具: 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成了汽车(奔驰一号);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是汽车价格下降得到普及。 飞机: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了飞机。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后来他又研制成无烟炸药。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三、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 1、领跑国:美国和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是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德领先,遍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是遍地开花; 2、影响: 积极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学习文档

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一、单项选择 1.(2019·巢湖二中模拟)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这反映了德国() A.不满意当时本国领土的狭小 B.想称霸世界的野心 C.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的野心 D.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不满 答案:C 2.(2019·合肥五十中模拟)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了这样的《同盟条约》:“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俄国和德国 B.德国和奥地利 D.英国和俄国 答案:A 3.(2019·合肥寿春中学模拟)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 C.三国同盟的形成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B 4.(2019·四川成都)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战役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A 5.追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②凡尔登战役 ③美国对德宣战④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答案:A 6.(2019·四川南充)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答案:C 7.下列思想家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8.(2019·山东淄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也是英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墓地,2019年3月去世的著名科学家霍金被安葬在这里,与长眠于此的英国名人为邻。这些“邻居”中,包括()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 答案:B 9.(2019·四川成都)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看完《物种起源》后,马上给作者写信说:“如果是必须的话,我准备接受火刑,也要支持你的理论。”该“作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法拉第 D.爱因斯坦 答案:B 10.如果你想了解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情况,可以阅读下列哪些文学作品() ①《战争与和平》②《欧也妮·葛朗台》③《复活》④《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衰退的文化因素浅析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衰退的文化因素浅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若干方面的特点入手,分析近代以来阻碍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文化因素。 关键词: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衰退;文化因素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古代曾经领先于世界,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不可 磨灭的贡献,而到了近代却落后于西方。为什么曾经的辉煌到了近代却成了落后?本文将从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方面入手,简要分析我国科学技术衰退的原因。 一、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相应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它的发展要求要有 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文化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 向和目标具有选择和导向作用。 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不 同而各有差异。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内涵的科学技术,一种文化可以促进科学 技术的发展,同样在这种文化中存在的缺陷也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人文、轻自然”的特点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核心,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传统文化对人文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自然现象、自然知识的关注。中 国传统文化关注的核心是支配社会生活的法则,是社会生活秩序的建立,而缺乏 对自然的研究。认为社会法则和自然规律二者是一致的,没有认识到自然界的独 特性和运动的规律性,过分强调对人、对社会的探究,忽视了对自然的研究,从 而导致了以自然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的缺失。 李约瑟博士曾这样评论:“儒家相信宇宙的道德秩序(天),他们使用‘道’一词, 只要地———如果不是唯一的———是指人类社会里的理想道路或秩序,这在他们对待精神世界和知识的态度上表现得很明显。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 象就是人本身。” 2.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直觉、轻逻辑”的特点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明清哲学,以理气之辩、心物之辩、格物致知等问题为 主要研究对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主张通过内在的自我反省实现自 我认知,从人的内心中找寻世间万物的真理,强调“内心的认知是万物的尺度”, 内心的认知是自然万物存在的依据,也是其不存在的依据。王守仁在他的《传习录》中写道:“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爱因斯坦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 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在 文艺复兴时期)可以找出因果关系。”科学发展史表明,形式逻辑是整理经验材料、构造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当一门科学的经验材料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能否运用形式逻辑方法对其加以整理概括,从而建立一个初步的理论体系,对其 进一步的发展至关重要。 3.中国传统文化中“重政务、轻学术”的特点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古代社会是官本位至上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关注更多的是国家政务,“学而优则仕”则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精力和学习的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40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练习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科技与文化第40讲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练习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古代中国的艺术独具东方神韵。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国粹,形成了鲜明的民族艺术特征。从先秦到清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灿烂辉煌。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一、四大发明 1 2.

《金史》中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开始用于军事是在何时?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成就:火药。时间:唐朝末年。作用: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二、其他成就 1.数学 (1)先秦: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了筹算计数法。 (2)东汉:应用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成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3)魏晋南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大约1000年。 2.天文历法 (1)天象观测 ①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 ②《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天体观测仪器:郭守敬创制简仪。 (3)历法: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 3 其中《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为什么中国古代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成就突出? 提示: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得到发展。 1.(经典再现)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 ) 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 C.《九章算术》 D.《石氏星表》 答案:C 2.(经典再现)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复习卷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复习卷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笫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示例】观点一: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迅速(快速)发展论述: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史实1)美国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史实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研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逻辑论证)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有机结合,科技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大大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进步)。 观点二: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良蒸汽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史实1)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史实2)工业革命时期,大量的发明创造,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创新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观点三: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两次科技革命的发明都可以作为例子论证。【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并带动了轮船,飞机等出现”可以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本题答案不唯一。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围绕观点组织材料进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根据材料的“现代炸药,他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汽油内燃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第十六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复习目标] 1.依据具体史实概括近代前期、近代后期、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其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 2.掌握梁启超、严复、李大钊、鲁迅、郭沫若、李四光、陶行之、钱学森、施今墨等著名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活动。 3.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文化发展与政治斗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比较分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封建旧史观与资产阶级新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区别、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和社会主义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5.运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的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正确认识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本身的阶级性。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主要涉及思想、科技、文学、史学、教育、艺术等的发展。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中,也都呈现出来。无论是旧民主主义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领域也充分反映出来。 近代前期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 近代后期文化中除原有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外,还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是进步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文化主流。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2.思想领域的巨变 (1)近代前期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主流,它在各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

古代科技与文化知识梳理 1.四大发明 造纸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初年已有用于书写绘图的纸,人们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 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造纸术后来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印度、阿拉伯。唐朝时,阿拉伯人将造纸术经北非传入欧洲。 印刷术:隋唐时候已有佛经、日历、诗集雕版印刷品,868年印 刷的《金刚经》卷子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 明陶活字印刷术。元朝出现了锡、木、铅、铜活字印刷术。后来活 字印刷术传入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战国时,我国人民已经发现了磁石指南北的特性,制造了用以指示方向的“司南”。后来又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用 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火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朝《千金方》中记载了制火药的方法。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用来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当时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 火炮等。明朝时采矿开始用火药爆破法。元朝时,火药和火器由阿 拉伯人传入欧洲。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带领民众在岷江修建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3.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 4.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5.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名著。

6.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7.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1.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慧星并作了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我国历法已经形成固定系统,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 2.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800个恒星以及五大行星运行情况。当时还测定了一年中的主要季节。 3.《周髀算经》是编写于公元1世纪的一部天文著作。 4.汉武帝时期,天文学家制订出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世界最早。 5.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发明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并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6.唐朝僧一行的《大衍历》表明我国历法体系成熟;实测得到地球子午线的长度,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子午线的测量。 7.北宋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先进、合理的历法。 8.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制造了十多种天文仪器,对天象进行实际观测;精密推算出一年为365.2425天,编成《授时历》,同现行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比现行公历确立早300年;他主持了元朝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工作,最北观测点是北海(在今西伯利亚),最南的观测点是南海(在今西沙群岛)。 1.《皇帝内经》是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著名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科学与文化

中国的科学与文化 要弄清楚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首先应了解科学与文化的含义。那么什么是科学呢?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开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但是具有公允性。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的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有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的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科学是发展中的知识体系,它与一切文化现象的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是客观真理,即科学知识的内容并不取决于人和人类,这种知识揭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特性和关系。文化和科学就好比光与电,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依存,相辅相成。 科学体系作为整个人类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对整个社会系统和其他子系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科学是人类创造的客观知识,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属于文化系统知识的智能水平。正如贝尔纳所言“由于科学变成物质文明的自觉的指导力量,它应该越来越渗透到一切其他文化领域中去”。 一般来说,当科学系统的影响作用于文化系统的时候,首先做出社会互动反映的是文化的器物层次,其次,才会逐步涉及到文化制度层次,当文化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层次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时候,文化变迁的社会过程也就发生了。在文化系统结构内部,当其中科学技术因素发生变化的时候,它总是通过科学技术思想的物化表现出来。 在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科学技术因素在文化系统中的变化,首先反映出来的是为了有用,或者是为了方便人民的生产与生活。所以,当科学技术从文化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