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得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得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与、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就是指行星中得水星,而就是指恒星中得定星(营室)

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得大火(心宿)

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得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就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得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

“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

“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与心宿,后世把兄弟不与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得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她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得星区就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得星区就是天市垣

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12、分野:

《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得区域来划分天上得星宿,把天上得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得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就是某

第二章历法

1、周期:昼夜交替得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得周期为一“月”

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得历法

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得历法

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得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与自然季节大致调与相配

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但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这种现象在春秋时代以后消失。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就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年终

5、月份: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照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除了日月季年意外,还有更大得时间单位:

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6、二十四节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7、二分二至

二分《尚书·尧典》把春分称为日中,秋分叫做宵中

《吕氏春秋》统名之曰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

二至《尚书·尧典》把夏至称为日永,冬至叫做日短

《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

8、干支纪日

9、每个月有特定名称得日子:

第一天:朔最后一天:晦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望近在望后:既望

10、一天之内得纪时法:

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

太阳西斜叫做昃,日入之后就是黄昏,黄昏以后就是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

鸡鸣与昧旦就是夜半以后相继得两个时段。昧旦又叫昧爽,就是天将亮得时间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

11、每个月得特殊称谓

先秦时代,每个月都有特定称谓。例如,正月为孟陬,四月为除,九月为玄,十月为阳

12、月建

“月建”即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与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得十一月(夏历)配子,称谓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约,如此周而复始

13、纪年法

我国古代最早得纪年法就是按照王公即位得年次纪年。汉武帝以前以元、二、三得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就是过去史家所用得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①岁星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

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

②太岁纪年法:古人所谓十二辰得概念,就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得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得方向与顺序正好与十二次相反

因为岁星纪年法使用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让它与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与十二辰得方向顺序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例如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就是“太岁在寅”

《春秋》与《孟子》多用周历,《楚辞》与《吕氏春秋》用夏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就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为四月。

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两千年间,除王莽与魏明帝就是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与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夏正

15、一些节日

(1)元旦:正月初一日

(2)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3)上元:正月十五日。旧时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4)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就是农家祭社祈年得日子,在春分前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秋分前后

(5)寒食:清明前二日

(6)清明:四月初五日

(7)花朝:二月十二日。又叫百花生日

(8)上巳:原为三月上旬得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祛除不祥,叫做修禊。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得节日

(9)浴佛节:四月初八日。传说就是释迦牟尼得生日

(10)端午:五月初五日。人们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

(11)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

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就是隐伏避盛暑得意思

(12)七夕:七月七日

(13)中元:七月十五日

(14)中秋:八月十五日

(15)重阳:九月初九日

(16)冬至

(17)腊日:一般解释为十二月初八

(18)除夕:一年最后一天得晚上

第三章乐律

作为音级,宫商角徵羽等音只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

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合称律吕4、乐调:音阶得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得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得就是宫调式,意思就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得居于核心地位得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得就是宫调式,意思就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得居于核心地位得主音

5、九宫:五宫四调

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

黄钟宫、夹钟宫、林钟宫、夷则宫、无射宫

四调:大石调(大食调)、双调、商调、越调

第四章地理

1、州

①禹: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②舜:十二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青州、营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

雍州

③汉:十四州:增加交州与朔方

④东汉:十三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

⑤晋初:十九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雍州、凉州、秦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梁州、益州、宁州、荆州、交州

2、郡

①秦:三十六郡:

著名得有:陇西、颍州、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

后来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四十郡

②隋:取消郡

③唐:州郡迭改,都就是行政区域

④宋:废郡

3、国:汉代诸侯王得封域,也就是行政区

4、道:唐代得道士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得州。

①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

②开元年间,分为十五道:增加京畿(治长安)、都畿(治洛阳),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与黔中道

5、路:宋代得路最初就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粉得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与军区得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与今天得省区大致相似

6、省:本来就是官署得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得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7、府

①唐: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府隶属于道

②宋:隶属于路

③元:有得隶属于路,有得直辖于中央

④明清:改州为府

8、军:宋代得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

9、县:就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得县属于郡,后代得县属于州或府

第五章职官

1、中央官制

(1)战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

楚国得最高长官成为令尹,次于令尹得就是武官上柱国

(2)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与御史大夫私=寺组成中枢机构

(3)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权力逐渐缩小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三司)汉光武帝时,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得宰相府

(4)魏:改尚书台为外围执行机构,另设中书监、令为首长得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5)南北朝:设以侍中为首长得门下省,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得制度

(6)唐: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侍中为纳言

唐高宗、武后与玄宗就是,三省名称曾有几度改变:

尚书省:中台、文昌台

中书省:西台,凤阁、紫微

门下省:东台、鸾台、黄门

(7)宋: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

(8)辽: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

(9)明: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草拟诏谕。大学士后来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

(10)清:沿袭明制,雍正设立军机处

2、九卿

①奉常: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②郎中令: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

③卫尉:汉景帝时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

④太仆:管皇帝车马

⑤廷尉:汉代有时称大理,就是最高得法官

⑥典客:后来改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

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

⑨少府:管宫廷总务

廷尉、典客与治粟内史掌管政务,其余六卿掌管皇帝私人事务

3、汉代加官:

①侍中:出入宫禁,成为皇帝得亲信

②给事中:掌顾问应对

③诸吏: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与弹劾

④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

⑤散骑:皇帝骑从

4、六部

①吏部:掌官吏得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

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

③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

④兵部:掌全国军政

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

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得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

5、监察官

①战国时代:御史。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

②秦汉:侍御史

③元:御史台

④明清:督察院,首长称为左、右都御史

6、台谏

①汉:西汉有谏大夫,东汉称为谏议大夫,就是属于光禄勋得专职谏官

②唐:除谏议大夫外,曾设补阙、拾遗,三者各分左右,分属门下、中书二省

③宋:左右补阙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后并入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首

④隋唐:给事中与谏官同居门下省,负责审阅各部奏章与封驳中书省所拟得诏旨

⑤明:给事中负责稽查六部,并兼任前代谏议、补阙、拾遗之职,后俗称给谏

⑥清:雍正时,给事中与御史同属督察院,这样,御史也就成为台谏了

7、文学侍从

①汉: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官号

②唐初:设翰林院,就是文人与卜医技术待诏得处所,并不就是中央机关

唐玄宗也翰林待诏草拟诏令、应与文章。后另建学士院,入院得成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得机密诏令

③宋: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

④明清:翰林院

8、武官:汉代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9、地方官制

①春秋:邑县。邑县长官,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

战国:郡得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得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

②秦汉:万户以上得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得县,长官称长

汉武帝:每州置刺史一人监察所属郡国

③隋唐:州得长官就是刺史,郡得长官就是太守

④唐:每道一位巡察使、按察使;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等

10、品阶勋爵

①品: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统称为品

②阶: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与补充,并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得称号,称为阶

③勋:唐代又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得勋号,称为勋。有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轻车都尉、骁骑尉等,共十二级

④爵: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第六章科举

1、汉:察举

被举荐得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与“射策”

2、魏晋:察举孝廉、秀才,逐渐形成九品中正

3、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

4、唐:曾设明法、明经、明算诸科,而以进士(重文辞)、明经(重经术)为主

5、宋:王安石建议废除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

6、清:先参加童试,参加童试得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就是功名得起点。正式得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第七章姓名

1、女子出嫁以后得姓名

①在姓上冠以所自出得国名或氏

②嫁给别国得国君,在姓上冠以配偶受封得国名

③嫁给别国得卿大夫,在姓上冠以配偶得氏或邑名

④死后在姓上冠以配偶或本人得谥号

2、氏

①诸侯以受封得国名为氏

②卿大夫及其后裔则以受封得邑名为氏

③以所居得地名为氏

④以官名为氏

⑤古人还有以祖先得字或谥号为氏得

⑥以技为氏(巫、陶、甄)

3、注

①上古称呼妇女可以在姓下加“氏”字

②在某些情况下,族与氏就是同义词

③战国以后,人们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

④后世有非汉族得复姓

4、谥号

①表扬: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叡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知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评: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

③同情: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

5、避讳:改字、缺笔

第八章礼俗

1、阶级、阶层

奴隶:最初所谓“众”、“奚”、“仆”、“臣”、“妾”都就是奴隶

奴隶可以贩卖,也可以被当做牲畜来屠杀

2、冠礼: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选定加冠日期)、筮宾(选定加冠来宾)。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及笄礼后结发加笄

3、婚姻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与女方同姓得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姪娣相从,统称为“媵”(地位高于妾)古代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分别为: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丧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得人得口鼻上,试瞧就是否断气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做“复”,复而不醒,再办理丧事古人死后,要沐浴,入殓。小殓就是给尸体裹上衣衾,越就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殓就是把尸体装进棺材。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后世所谓出殡就是指把灵柩送到埋葬得地方

送葬得规矩就是白衣执绋,唱挽歌

5、葬

殷代奴隶主有人殉得制度,后世以“俑”代替、陪葬品还有青铜制器,玉制、骨制得装饰物以及其她饰物

第九章宗法

1、族:表示亲属关系

①九族: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②三族:(1)父、子、孙

(2)父母、兄弟、妻子

(3)父族、母族、妻族

2、昭穆: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得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

3、大小宗:嫡长子孙这一系就是大宗,其余得子孙就是小宗

4、亲属:亲属关系拉得远、名称分得细

5、丧服:居丧得衣服制度,分五个等级,叫做“五服”

①在丧期中可以瞧出重男轻女得情况

②在丧服中又可以瞧出嫡庶得分别甚严

③在丧服中明显地表现了血统亲疏得等级

第十章宫室

1、宫:整所房子,外面有围墙

2、室:其中得一个居住单位

3、廊庑:汉代帝王宫殿与将相之家独有

4、台:高而平,便于了望

5、榭:台上得木构建筑,只有楹柱没有墙壁

6、观:宗庙或大门外两旁得高建筑物

7、阙: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

8、砖:战国遗址在墓中发现过空心砖

9、斗拱:就是我国古代高级木结构建筑里得重要构建,同时有装饰得作用

第十一章车马

略啦!

第十二章饮食

1、五谷:稷、黍、麦、菽、麻

2、六谷:稻、稷、黍、麦、菽、麻

3、谷:百谷得总称

4、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得通称

5、粟:本来就是禾黍得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得通称

6、粱:稷得良种

7、糗:粮食炒成干粮叫糗,也叫糇粮

8、三牲: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不用牛叫少牢

9、干肉:上古干肉叫脯,叫脩,肉酱叫醢

10、羹:一种就是不调五味不与菜蔬得纯肉汁,就是饮得;另一种就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

11、醍醐:上等得乳酪

第十三章衣饰

1、衣:广义:指一切蔽体,包括头衣、胫衣、足衣

狭义:指身上所穿得,当衣与裳并举得时候,就只指上衣而言

2、冠:贵族男子所戴得“帽子”,但就是它得样式与用途与后世所谓得帽子不同

3、冕:黑色,就是一种最尊贵得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都戴冕,所以有“冠冕堂皇”。“冠冕”可以用作得仕宦得代称,它又被用来比喻“居于首位”

4、弁:就是一种比较尊贵得冠,有爵弁,有皮弁

5、帻:包发得巾,有压发定冠

6、帽:据说就是没有冠冕以前得头衣

7、衣(上衣):古人衣襟向右掩,用绦系结,然后在腰间束带

8、带:一种就是丝织得大带(用来束衣得,叫做绅),一种就是皮做得革带(叫鞶,用来悬佩玉饰等物得)。“搢绅”就是把上朝时所执得手版插在带间,后来成为了仕宦得代称,而“绅士”得意义也由此发展而来

9、玉:玉器不但用于祭祀、外交与社交等方面,而且用于服饰

①珩:上端就是一枚弧形得玉

②璜:珩得两端各悬着一枚半圆形得玉

③琚、瑀:中间缀有两片玉

④冲牙:两璜之间悬着一枚玉

10、裘:古人穿裘,毛就是向外得,否则不容易瞧见裘毛得色泽

11、裼: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衣上加得罩衣,否则会被认为不敬

12、袍:长袄,据说里面铺得乱麻,一般穷到穿不起裘得人才穿袍

13、衮:就是太子与最高级得官吏得礼服

14、屦:有麻屦、葛屦

15、舃:就是屦得别名。单底叫屦,复底叫舃

16、屐:木头鞋

第十四章什物

1、席:长短不一,长得可坐数人,短得仅坐一人

2、烛:先秦时已有烛,但不就是蜡烛,就是与庭燎就是一样得东西,都就是火炬

3、耒耜:耕田得工具

4、鼎:煮肉盛肉得,一般就是圆腹三足,也有长方形四足得,就是方鼎

5、簋: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而用簋,一般圆腹圈足,两旁有耳,就是青铜或陶制得,也有木制竹制得

6、爵:就是古代饮酒器得通称,但就是作为专名,爵就是用来温酒得,有三足,下面可以举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六国论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苏洵 一、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它的实际数目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确实;的确 2.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5.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 6.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力量今:智商 7.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 8.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以凭借今:可能或能够;许可等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今:一种文体 三.重点词语 1、其实百倍它实际上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这样那么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 四、词类活用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使。。。。亏损,削弱],破灭之道也。 2盖[连词,承上文,表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小城镇],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五、一词多义 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得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 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势力) 五、指出加线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认知心理学资料(超强完整版,重点整理突出)

认知心理学复习指导 一、认知心理学及其发展 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 2、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 3、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反应时方法的运用 1、认知心理学广义与狭义理解。 广义:是指以认知为研究取向的心理学。主张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价值、选择等在人的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重视对高级认知过程如思维、智力等的研究。 狭义:是指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认知系统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系统,并和计算机进行类比,认为人对知识的获得就是人对信息的输入、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两取向(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与平行分布处理模型)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是由纽维尔和西蒙提出的,认为无论是人还是计算机的信息加工都是操纵符号的。符号的功能是代表、标志或指明外部世界的事物。一些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信息加工系统得到某个符号就可以得到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或该符号所标志的操作。因此将信息加工系统也叫不好操作系统。 平行分布处理模型: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使用数量众多且独立的处理单元或处理器,在同一时间内实现众多的信息处理。,它要求更多的考虑认知系统的神经基础,希望能在跟接近大脑的神经结构的基础上来建构人知的理论与计算模型。研究范式的这种转变称为大脑比喻。 3、人的信息加工的类型(三对) 1.自下而上的加工与自上而下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时,叫自下而上的加工。当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时,叫自上而下的加工。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自下而上的加工更为明显,后期反之。 2.系列加工与平行加工。人对输入的信息是依次一个一个的加以处理——系列加工。同时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平行加工。 3.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各种要求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控制性加工。它是由主意来发动,并由注意来维持的。在没有注意的条件下,人也能进行信息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而且往往是不自觉的。 4、能够举例陈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记录、计算机模拟 1.反应是记录法。(相减法、因素相加法)反应时记录法:是指从刺激到反应之间的时间,即反应的潜伏时间。它不仅能推测人的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的过程,而且能推测认知的内部结构,即知识的表征。 (1)相减法——唐德斯基本方法:计算复杂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别,或者说,用复杂时间减去简单反应时间。相减法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信息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当一种作业由一系列加工阶段组成时,应用这种方法是较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可以用完成作业第一段所需时间与完成作业第二段所需时间相比较来量度,或者说,完成两段作业的时间差就是这一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2)因素相加法——斯滕伯格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全部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总和。斯滕伯格还假定,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对作业完成的时间具有独立的或相加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 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5、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简介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赵祯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宋代都城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廿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苏洵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二、文章主旨: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劝谏北宋统治者不要走六国灭亡之路。 三、结构层次 第一段就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段是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作为论据,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第三段再从不赂秦的国家——齐国、燕国、赵国也终于灭亡的具体事实来论述第一段中提出的“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授,不能独完”这一道理。 第四段慨叹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 第五段,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向当政者提出警告。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本意。四、文言现象 (一)在古今异义词下加线并解释 1秦以攻取之外[攻战取得]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它的实际数目] 3思厥先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 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古今异义,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5至于[古今异义,以至于到。。。。。]颠覆,理固宜然。 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二)在通假字下加线并写出本字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假如]与秦相较 (三)指出加线词属于哪种活用并解释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连词,承上文,表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战果]则获邑[小城镇],大[形作名,大的战果]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指出加线虚词的含义及用法 为 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威势]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自己]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 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 .以,同"于"释为“在"]攻[攻战]/取[取得]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相当于“其”,他们的]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表结果,才]有尺寸之地。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等到]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 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承接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可是]秦兵又至矣。 4奉之弥[更加,越来越]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6是故燕虽小国而[转折连词,却]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7二败而[并列连词]三胜 8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9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0其势[势力]弱于秦,而[转折连词,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承接的连词]胜之之势 11苟[如果]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异义,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其 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代词,代燕赵之君]土, 2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3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4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之 1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送给]人 2则吾恐秦人食之[助词,取独]不得下咽也。 3其势弱于秦,而犹[还]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代词,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4苟以天下之[指示代词,这样]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或 1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全都,一概]赂秦耶?” 2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与 1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五)指出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句式并解释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2为国者,无使[自己]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3、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状语后置,于秦五战]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状语后置,于秦弱]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北京大学出版社)

1.绪论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观点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的模型,企图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某种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 包括人和计算机在内,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 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的目的是测量包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这种实验里,通常需要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在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该过程所需的时间。 相加因素法实验: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地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使用相加因素法实验可以证实信息加工过程是否包含一个假定的环节。 “开窗”实验: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够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出声思考:当个人在进行思维时,让他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进行出声思考,使他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 2.知觉自下而上加工: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 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 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可以说模式是刺激的组合。模式识别当人能够确认他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将它与其他模式区分开来,这就是模式识别。 模板说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过去在生活中形成的外部模式的袖珍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模式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已贮存的各种模板进行比较,然后作出决定,看哪一个模板与刺激有最佳的匹配,就把这个刺激确认为与那个模板相同。这样,模式就得到识别。由于每个模板都与一定的意义及其他信息相联系,受到识别的模式便得到解释或其他的加工。 原型说认为在记忆中贮存的不是与外部模式有一对一关系的模板,而是原型。原型是一类客体的内部表征,即一个类比或范畴的所有个体的概括表征。当刺激与某一原型有最近似的匹配,即可将刺激纳入此原型所代表的范畴,从而得到识别。 特征说外部刺激在人的长时记忆中,是以各种特征来表征的,在模式识别过程中,首先要对刺激的特征进行分析,即抽取刺激的有关特征,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合并,再与长时记忆中的各种刺激的特征进行比较,一旦获得最佳的匹配,外部刺激就被识别了。 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 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客体”图形中的线段要优于识别结构不严的图形中的同一线段或单独的该线段。 构型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 3.注意过滤器模型布罗德本特(1958)原理:人的神经系统容量是有限的,当外界大量信息通过神经通道时,由于其超过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的容量,所以需要一个过滤机制,这在信息传递中起了个关卡的作用,使某些信息得到选择和保证,到达皮层中枢作出反应。 衰减模型特雷斯曼(1960)原理:信息不仅仅是通过一个通道,而是通过两个通道,但其中一个通道被加强,另一个通道的信号则逐渐减弱,从而难以激活其最低感觉阈限值而不被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单选5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3个论述1个综合1个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是什么,主要研究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第二次革命 表征的概念,知道表征在大脑里的形式是怎样的 pp.4 Defini'on of Cogni've Psychology What is CP?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inkingmind and is concerned with: –?How we attend to and gain informationabout the world –?How that information is stored andprocessed by the brain –?How we solve the problems, think, and formulate language ?How did Neisser (1967) regard cognition? CogniKon means all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 reduced, elaborated, stored, recovered, and used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n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making sen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cide what actionmight be appropriate (Eysenck, 2005) 认知心理学是对经由感知觉系统输入的刺激所进行的六种心理过程。包括:转换、缩减、精细化(添加)、存储、提取和运用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the psychologicalscience which studies cognition, the mental processes that are hypothesized to underlie behavior. This covers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domains, examining questions about the workings of memory, attention, percepti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reasoning, creativityand problem solving。 George Miller引发认知革命(心理学上的第二次革命) The scope of CP(认知心理学的范围P13)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ensation/Percep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ttention ??Consciousness ??Memory/learning ??Imagery ??Cognitive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Language use ??Thinking and concept formation ??Decision making ??Problem solving ??Human and AI Representation表征 A representation is nothing more than someway of organizing, manipulating(操纵), and storing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 overlap between cognitive science and computer science, a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is often discussed in the same terms as a computational data structure, or a set of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章天文 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 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 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 4、五纬:金、木、水、火、土 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 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 7、有关天象的词: “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 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 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六国论》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 兵器缺点贿赂 有人相继都因为因为保全 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 本来冒着 拿 即然这样,那么 满足越决定到达按理本来应该这样

用侍奉柴正确 结交 坚守道义 这是招致 两次使……退等到因为 消灭几乎智慧与力量确实 假使 命运 礼待

积久的威势 威胁天天月月 比如果 旧例 【知识点】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2、思厥先祖父[祖辈和父辈],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这样以后]得一夕安寝。 4、至于[以致、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6、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前例],是又在六国下矣。 7、而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8、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认知心理学复习重点 选择题20分,5个实验,1个论述题,4个简答题。前七章 1.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的内容、核心、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研究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 2. 复述分为两种:简单复述和精细复述 3.感觉记忆的研究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部分报告法 4图像记忆的容量?9到20个 保持时间300到500毫秒 5.侧向扩散 6 问题行为图包含的两个成分 7.深层转换语法包含的两个成分 8推理产生错误的原因 9 速度与正确率权衡问题 10 鸡尾酒会效应 11 自由回忆实验 12 人工代理 13 问题空间 14 模式识别 15 追随程序 16 范畴大小效应 17 Burner的人工概念的实验 18 系列位置效应的实验 19 探测刺激的实验 探测法的实验(短时记忆的遗忘) 20 注意章节:注意的选择机制 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 中枢能量理论 计算机模拟法基本逻辑 知觉产生的理论 21 Sternberg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实验 22 Paivio 的斑马试验 23 Navon 的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实验 24 轮廓比较与命名实验(又称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1.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的内容、核心、P1 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可称作信息加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或认知过程,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中的两个主要研究指标:反应时和正确率(即作业成绩)。 2.复述P84 复述是一种不出声地对刺激信息进行重复默诵的内部过程。复述可以分为机械性复述或称为保持性复述(maintenance rehearsal)和精致性复述或称为整合性复述(elaborative rehearsal)。 1)简单复述即以前所说的的复述,它有助于项目在短时记忆中保持,即如复述缓冲器,现又称为保持性复述。 2)精致性复述是将要复述的材料加以组织,将它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加工。这种复述又称为整合性复述,可以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3.感觉记忆的研究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部分报告法P75 部分报告法:Sperling在每组的视觉刺激信息呈现之后(呈现时间50毫秒),发出一个声音,提示3行字母中的哪一行要求被试报告出来。其中上行的字母与高音相联系,中行的字母与中音相联系,下行的字母与低音相联系。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出现的声音信号,对相应一行的字母马上做出报告(部分报告法)。 4 感觉记忆P75 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感觉,产生感觉像后,虽然刺激的作用停止,但感觉像仍可维持极短的片刻。这种感觉滞留在视觉中最为突出。感觉滞留表明感觉信息的瞬间贮存。这种记忆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图像记忆的容量为9到20个;保持时间300到500毫秒;声象记忆的容量为8到9个项目,时间为4秒。 5.侧向扩散P89 侧向扩散是指在某一个水平上,或者是较浅的水平或者是较深的水平,加工在横向扩展开来。以阅读为例说明:校对阅读和要点阅读。 6 问题行为图包含的两个成分P10 问题行为图 一种分析口语记录的方法称之为问题行为图,这是Newell和Simon提出的分析方法,可以使人直观地看出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的序列。这种问题行为图有两个成分组成:1)知识状态,即人在某一具体时刻所知的关于改该作业或问题的全部信息;2)操作,即人每次用来改变其知识状态的手段。 7.Chomsky的生成转换语法包含的两个成分P219——222 包含短语结构语法和转换语法,而以后者最为著名。 短语结构语法认为,一个句子是有许多组成成分构成的,其中短语是最重要的结构。Chomsky认为,短语结构语法仍未能完全确切地解释语言。区分句子的两种结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六国论》文言知识点整理教师版

《六国论》重要知识点整理 作品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来贿赂秦国就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六国论》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暴[通“曝”,暴露,冒着]霜露,斩荆棘 1、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2、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当[通“倘”,如果]与秦相较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古:祖辈父辈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以致 ,以至于,终究今:表示另提一事 3.可谓智力..孤危古:智慧、智谋、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后秦击赵者再.古:两次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旧事,前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古:不去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8.其实..百倍古: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今: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 9.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古:这样以后今:连词 10.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认可 三、词类活用 1、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3、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4、至于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5、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使动,使……退却,击退]之。 8、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9、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向 10、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四、一词多义: 为:1、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速[招致]祸焉。 2、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3、有如此之势,而为[介词,被]秦人积威之所劫 4、为[治理]国者,无使为[介词,被]积威之所劫哉! 以:1、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2、秦以[介词,用]攻战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3、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4、古人云:“以[介词,拿]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洎牧以[因为,介词]谗诛,邯郸为郡, 6、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7、日削月割,以[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趋于亡。 8、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而:1、赂秦而[因而,连词]力亏,破灭之道也。 2、战败而[因果连词]亡,诚不得已 3、起视四境,而[转折连词,但是]秦兵又至矣。 4、故不战而[转折连词,但是]强弱胜负已判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