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GPS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GPS的应用:导航、授时、定位测量

2、卫星定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卫星三角测量、卫星多普勒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卫星三角测量:卫星仅作为一种空间动态观测目标,由地面通过拍摄卫星的位置而测定地面点的坐标。

卫星多普勒测量:利用地面跟踪站上的多普勒测量资料可以精确确定卫星轨道。定位原

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

3、子午卫星系统: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导航定位,也被称为多普勒定位系统。

(6颗卫星,6个轨道,轨道夹角30,轨道倾角90,卫星高度1075,

周期107min)

局限性:①一次定位所需时间过长

②不是连续的、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③效率低、精度低

4、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①军事:配备GPS的士兵;导航的导弹;核潜艇;舰载飞弹

②交通运输:航运、航空搜索;陆路交通(车辆导航、监控);船舶远洋导航和进

港引水

③测量:建立和维持全球性的参考框架;

板块运动和监测;

建立各级国家平面控制网;

布设城市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各种工程测量;

在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海洋测量中的应用。

④其他:精细农业;遥感;卫星定轨;资源勘探;GPS气象学;个人旅游…

5、美国政府的GPS政策

SPS:标准定位服务,使用C/A码,民用

PPS:精密定位服务,可使用P码,军用

SA:选择可用性技术;1991.7.1-2000.5.2;人为降低普通用户的测量精度;方法:降低星历精度(加入误差);卫星钟加高频抖动(短周期,快变化)

AS:反电子欺骗技术;1994.1.31-今天;P码加密。P+W→Y

6、GPS现代化:

①在Block IIR卫星的L2载波上调制C/A码,在Block II F卫星中增加f =1

176.45MHz的民用频率;

②增强卫星信号强度,增加抗干扰能力;

③增设新的军用码(M码),与民用码分开,并具有更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

④使用新技术,以阻止或干扰敌方使用GPS;

⑤军用接收机具有更好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抗干扰能力,具有快速初始化功能。

7、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①GPS:6个轨道面;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轨道倾角55度;设计星座:24;

周期11h58min(估计地球自转,地球-卫星的几何关系每天提前4min重复一次)保证在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度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

②GLONASS(俄罗斯);系统构成: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

卫星数24,轨道3,倾角64.8度;高度19390km;运行周期11h15min

③Galileo(欧盟):27颗工作卫星加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轨道倾角

56,具有公开服务,安全服务,商务服务和政府服务功能,前两

种自有公开,后两种要经过批准后才能使用

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北斗用户终端3部分构成;

空间部分包含2-3颗同步轨道卫星;用户终端分为:定位、通信

终端;差分、校时终端;集团用户管理站终端。

优点:投资少,组建快,具有通信功能,捕获信号快;

缺点:用户隐蔽性差;无测高和测速功能;用户数量受限制;用户的设备

体积大,重量重,能耗大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1、坐标系统:

分为空间固定坐标系、与地面固联坐标系

大地坐标系:以参考椭球面为基准面、以起始子午面为东西向参考面、以赤道面为南北向参考面

2、天球坐标系

天球:以地球质心M 为中心,半径r 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

岁差:在日、月和其他天体的作用下,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西移现象。

章动:在日、月等引力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的现象。

3、协议天球坐标系:

选择某一时刻t0 作为标准历元,将此刻地球的瞬时自转轴和地心至瞬时春分点的方向,经该瞬时岁差和章动改正后,分别作为z轴和x轴的指向,称为所取标准历元t0 时刻的平天球坐标系或协议天球坐标系。

协议-》瞬时平天球:岁差旋转瞬时平天球-》瞬时天球:章动旋转

(我们把仅顾及岁差而不顾及章动时的北天极和春分点称为平北天极和平春分点;

把同时顾及岁差和章动,能反映其真实位置的北天极和春分点成为真北天极和真春分点)4、协议地球坐标系:

采用国际上5个纬度服务站,以1900年至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均地极位置作基准点,称为国际协议原点。以协议地极为基准点的地球坐标系,称为协议地球坐标系。

极移: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体的位置并不固定,造成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5、协议天球坐标系到协议地球坐标系的转换

两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1)原点相同,均位于地球质心;

2)瞬时天球坐标系的z轴和瞬时地球坐标系的Z轴指向相同;

3)瞬时天球坐标系的x轴和瞬时地球坐标系的X轴指向不同,其间夹角为春分点的格林尼治恒心时。

协议天球---->瞬时天球---->瞬时地球--->协议地球

(岁差章动旋转;旋转瞬时春分点时角;极移旋转)

6、GPS定位中时间系统的意义:

1) GPS卫星在不断运动,要求其位置观测误差小于1cm,则时刻误差小于5.6×10-6s

2) GPS接收机通过测量信号传播时间而确定距观测卫星的距离,要求距离观测误差小

于1cm,则时间测定误差小于3.0×10-11s

3)地球在不断自转,要求赤道上位置测量误差小于1cm,则时间测定误差小于 5.1×

10-5s

7、时间基准的必要性:

包含时刻、时间间隔

时刻:指发生某一现象的瞬间,也称为历元

时间间隔:指发生某一现象所经历的过程,是这一过程始末时刻之差

①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②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③运动的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要求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以通过观测和实验,复现

这种周期性运动

8、世界时系统:

①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

②平太阳时:平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平太阳日。

③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平太阳时。

由于地球自转的不稳定性,破坏了建立时间系统的基本条件,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从1956年开始,在世界时中引入极移改正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改正。

未经改正的世界时为UT0,经极移改正后卫UT1,经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改正后卫UT2 9、原子时: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基础而建立的时间系统

力学时:在天文学中,天体的星历是根据天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的运动方程而编算的,其中所采用的独立变量是时间参数T,变量T被定义为力学时。

协调世界时: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时间系统;采用闰秒(或跳秒)的办法,使协调时与世界时的差小于0.9s

GPS时间系统: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

与国际原子时有不同的原点IAT-GPST=19s;

与协调世界时规定1980年1月6日0时一致其后随时间积

GPST=UTC+1’×n-19’

10、时间标示法:

历法:年、月、日、时、分、秒

儒略日:用连续数值表示时间的方法

约化儒略日:从儒略日中减去2400000.5

周秒:从1980年1月6日0时开始起算的周数+每周内从周六/日子夜开

始起算的秒数

年积日:从每年1月1日开始累计的天数

第三章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信号结构

1、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1)空间部分:6轨道面;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轨道倾角55度;周期12h(顾及地球自转,地球-卫星的几何关系每天提前4min重复一次);设计星座21+3;

保证在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度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以

上卫星。

GPS卫星作用:①接收、存储导航电文

②生成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测距码、载波)

③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采用双相调制法调制在载波上的测距码和导

航电文)

④接受地面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⑤其他特殊用途,如通讯、监测核暴等。

主要设备:①太阳能电池板②原子钟(2台铯钟、2台铷钟)③信号生成与发射装置(2)地面控制部分:主控站1个;监测站5个;注入站3个;通讯与辅助系统组成。

①主控站作用: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

收集各监测站的数据,编制导航电文,送往注入站将卫星星历注入卫星;

监控卫星状态,向卫星发送控制指令;

卫星维护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②监测站作用:接收卫星数据,采集气象信息,并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站。

③注入站作用:将导航电文注入GPS卫星。

(3)用户部分:用户;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其他仪器设备)

GPS信号接收机:天线单元(接收天线、前置放大器)

接收单元(信号通道、存储器、微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电源)2、GPS信号结构:

❤GPS卫星发射的信号:载波、测距码、导航电文

(1)载波:可运载调制信号的高频震荡波称为载波。

类型:L1-频率:154fo;L2-频率:120fo

作用:搭载其它调制信号;测距;测定多普勒频移

特点: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测定多普勒频移;

所选择的频率有利于减弱信号所受的电离层折射影响;

选择两个频率可以较好地消除信号的电离层折射延迟(电离层折射延迟于

信号的频率有关)

(2)测距码:用于测定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距离的二进制码;

作用:测距;为随机噪声码;(随机、可准确复制)

不同的码(包括未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0或1/n,(n为码元数);

对齐的同一组码间的相关系数为1。

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相同码元数-不同码元数)/总码元数。

类型:C/A码:粗码/捕获码;P(Y)码:精码。

现代化后:在L2上调至C/A码,在L1和L2上增加调制M码。

(3)卫星导航电文:导航电文是由GPS 卫星向用户播发的一组反映卫星在空间的运行

轨道、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电离层延迟修正参数及卫星的工作状

态等信息的二进制代码,也称数据码。

作用:向用户提供卫星轨道参数,卫星钟参数,卫星状态信息及电离层改

正等信息。

组成结构:1帧含5个子帧,一个子帧含10个字,一字含30bit ;每字子

播发时间0.6秒,子帧4、5含25页。用户花750s 接收到一

组完整的导航电文。每30s 第4和第5子帧翻转1页,前三个

子帧则重复原来的内容。第123子帧中的内容每小时更换1

次,第4、5子帧的内容要等地面站输入新的历书后才更换。

❤遥测字:每一子帧的第1个字;用作捕获导航电文的前导。

❤交接字:每一子帧的第2个字;主要内容:Z 计数,每子帧给一个计数,表

示时间。

3、卫星信号的调制:二进制相位调制法

第一步:首先将导航电文调制在测距码上。(由于导航电文和测距码都是二进制,调制

时采用模二和的办法。 )

第二步:然后将组合码调制到载波上。

载波调制的一般方法:

如果调制前载波为:

➢ 调幅:振幅 A 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 调频:载波频率f (角频率 ω)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 调相:相位 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4、二体问题及卫星无摄轨道参数

研究两个质点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相对运动问题,在天体力学中称为二体问题

在摄动力的作用下,卫星的运动称为受摄运动,相应的卫星轨道称为受摄轨道

摄动力包括地球中心引力、地球非球性及质量分布不均、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太阳

辐射压力、大气阻力、地球潮汐作用力、磁力

卫星无摄轨道根数:

描述轨道椭圆形状- a :椭圆长半轴 b :椭圆短半轴

描述轨道平面-:升交点赤经 i :轨道倾角

描述轨道椭圆方面-w :近地点角距

确定卫星瞬时位置-f :卫星真近点角

GPS 卫星位置的计算

(1)根据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

思路:1)首先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坐标系下的坐标;

2)然后将上述坐标分别绕X 轴旋转i 角、绕Z 轴旋转Ω角,求出卫星在顺时天

球坐标系下的坐标。

3)将顺时天球坐标转换到瞬时地球坐标。

)cos(0ϕω+t A 0()t ωφ+

计算过程:

1) 计算卫星运行的平均角速度

2) 计算t ) 3) 计算偏近点角 4) 计算真近点角

5)计算升交距角(未经改正的)

6)计算卫星向径(未经改正的)

7)计算摄动改正项

8)进行摄动改正

9)计算卫星在轨道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

10) 计算升交点经度L

11) 计算卫星在地球坐标系

(2)根据精密星历计算卫星位置

精密星历:按一定时间间隔给出卫星在地球坐标系下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钟差。

任意时刻 t 卫星位置的计算 ➢ 原理:插值法

➢ 方法:拉格朗日插值法、且贝雪夫插值法等

拉格朗日插值法:

拉格朗日多项式内插法:

内插精度 :采用17阶多项式,精度可优于5mm

注意事项 : ①要对某一时段的轨道内插,精密轨道数据应该完全覆盖该时段,最好

前后有9个历元的延伸 。 ②下载数据时,需要观测当天及前后各一天的数据 。 第四章 GPS 定位中的误差源 n

n n s m μa μa GM n ∆+=⨯==02

3143

3010986004415384WGS /.)(坐标系中为为地球引力常数,在()r oe i t t δ++⋅-+cos sin x r u y r u =⋅=⋅e

ωt TOE t ΩΩL ⋅--+=)( 0⎪⎪⎪⎭

⎫ ⎝⎛⋅⋅⋅+⋅⋅⋅-⋅=⎪⎪⎪⎭⎫ ⎝⎛--=⎪⎪⎪⎭⎫ ⎝⎛i y L i y L x L i y L x y x i R L R Z Y X x Z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cos )()(0∑=≠=--∏==n k k

i k i n k i i n n y x x x x x f x y y y x x x n x f y 001010)()(,...,,,...,,)(值为,其函数点对于插值区间内的任一函数值及其对应的个结点的已知函数

1、GPS 测量误差的分类:

①与卫星有关的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相对论效应

②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

③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接收机钟差、接收机内部噪声

2、消除或减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法:

(1)模型改正法:

原理和方法: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

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影响的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

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卫星钟差

缺点:有些误差难以模型化

(2)求差法:

原理和方法:误差具有较强的空间、时间或其它类型的相关性,通过观测值间一定方式

的相互求差,消去或消弱观测值中所包含的相同或相似的误差影响。

所针对的误差源: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卫星轨道误差

缺点:空间相关性将随着测站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3)参数法:

原理和方法:把误差大小作为参数,在定位过程中求解出来。

所针对的误差源:理论上几乎适用于任何的情况

缺点:不能同时将所有误差均作为参数来估计

(4)回避法

原理和方法: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误

差的环境;采用特殊的硬件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影响。

所针对的误差源:电磁波干扰

多路径效应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误差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钟误差:

(1)卫星钟差

分类 :物理同步误差:由GPS 卫星上的卫星钟直接给出的时间与标准GPS 时间之差。

数学同步误差:经多项式改正后的卫星钟时间与标准GPS 时间之差。

消除方法:①模型改正:主要用于实时导航定位

②采用IGS 精密卫星钟差:事后定位

③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多台接收机的相对或差分定位

求差法消除卫星钟差:如果卫星钟差为△t i ,则对两个测站上测距的影响均为:

两个测站对同一颗卫星的观测值可写为: 相减后可得: (2)接收机钟差

定义:接收机钟与理想的GPS 时之间存在的偏差和漂移。

()()

2210TOC t a TOC t a a t -+-+=∆i t c ρ∆⋅=∆ρρρρ

ρρ∆+=∆+=2211~~2

121~~ρρρρ-=-

应对方法:①作为未知数处理;②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求差法消除接收机钟差原理同求差法消除卫星钟差。

4、卫星星历误差:

(1)定义:由星历所给出的卫星在空间中的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差。

(2)星历类型 :广播星历:由GPS 的地面控制部分所确定和提供的,经GPS 卫星向全球 所有用户公开播发的一种预报星历。

精密星历:为满足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研究等精密应用领域的需要而研

制生产的一种高精度的事后星历。

(3)消除或削弱星历误差的方法:①采用精密星历②采用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5、电离层延迟:

在卫星导航定位中,将电离层部分大气对信号的影响称为电离层延迟

在卫星导航定位中,将对流层部分大气对信号的影响统称为对流层延迟

(1)大气折射:信号在穿过大气时,速度将发生变化,传播路径也将发生弯曲。也称大气 延迟。

色散介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所产生的折射效应也不同。

非色散介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所产生的折射效应相同。

对GPS 信号来说,电离层是色散介质,对流层是非色散介质。

(2)常用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 经验模型改正:方法:根据以往观测结果所建立的模型

改正效果:较差

➢ 双频改正:方法:利用双频观测值直接计算出延迟改正或组成无电离层延迟的组合

观测量

效果:改正效果最好 ➢ 实测模型改正:方法:利用实际观测所得到的离散的电离层延迟(或电子含量),

建立模型(如内插)。

效果:改正效果较好

6、对流层延迟: (模型改正、相对定位或差分定位)

(1)对流层延迟大小:若对流层中某处的大气折射系数为n ,则电磁波在该处的传播 速度为:

(2)气象元素:干温、湿温、气压;干温、相对湿度、气压

测定方法:通风干湿温度表;空盒气压表;自动化的电子仪器

7、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误差:在GPS 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物体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被接收 机天线所接收,与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 值偏离真值产生所谓的“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效应: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多路径误差的特点:与测站环境有关;与反射体性质有关;与接收机结构、性能有关 应对多路径误差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测站,避开易产生多路径的环境

2)采用抗多路径误差的仪器设备

抗多路径的天线:带抑径板或抑径圈的天线

抗多路径的接收机:特定技术等

3)延长观测时间

n c v

4)数据处理上:加权;参数法;滤波法;信号分析法

8、其他误差改正

➢ 地球自转改正

➢ 地球固体潮改正

➢ 接收机的位置误差

➢ 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9、相对论效应: (调低频率、频率改正)

狭义相对论效应:钟的频率与其运动速度有关。在狭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上钟的

频率将变慢 。

广义相对论效应:钟的频率与其所处的引力位有关。在广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卫星上 钟的频率将变快 。

解决相对论效应对卫星钟影响的方法:

首先假定卫星轨道为圆轨道的情况,在地面上将要搭载到卫星上去的钟的频率调低;然后考虑卫星轨道为椭圆轨道的情况在t 时刻,卫星钟读数加上 ,或对观测距离加上 。

10、总结:

模型改正:卫星钟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

求差法:卫星种差、接收机钟差、卫星星历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

参数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情况

回避法:电磁波干扰、多路径效应

第五章 距离测量与GPS 定位

§5.1 利用测距码测定卫地距

1、测距码测伪距:假设卫星钟和接收机钟均无误差,都能与标准的GPS 时间保持严格同步。 在某一时刻t 卫星在卫星钟的控制下发出某一结构的测距码,同时,接收 机则在接收机钟得控制下产生复制码,由卫星所产生的测距码经过Δt 时 间的传播后到达接收机并被接收机所接收。由接收机所产生的复制码则经 过一个时间延迟器延迟时间τ后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进行比对。如果两个 信号尚未对齐,就调整τ直到对齐。此时τ=Δt 。则伪距ρ=τ*c=Δt*c

(利用相关系数判断是否完全对齐)

2、利用测距码测定伪距的原因: ①易于捕获微弱的卫星信号

②可提高测距精度和可靠性

③采用的是CDMA (码分多址)技术

④便于对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如AS )

3、GPS 测量的基本观测方程

t ∆ρ∆

后四项分别是:接收机钟差引起的距离误差;卫星钟引起的距离误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

§5.2 载波相位测量

1、载波相位测量的特点:

优点:精度高,测距精度可达0.2~0.3mm 量级

难点:载波的重建;整周未知数问题;整周跳变问题。

2、重建载波:(GPS 信号采用二进制调相法)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去掉,把非连续的载波 信号恢复成连续的载波信号。

方法:

(1)码相关法:当测距码与复制码信号对齐后,若用复制码再对卫星信号进行一次二进制相位调制,则可将测距码去掉,仅留下载波和导航电文。接着用滤波器将它们分开。

优点: ①同时获得载波、伪距观测值和导航电文; ②可获得全波长的载波;

③信号的信躁比较好。

缺点: ①必须知道调制码的结构; ②无法恢复L 2载波。

(2)平方法:将接收到的卫星信号自乘即可去掉负号,使载波的相位保持连续。

优点: ①无需知道码的结构; ②可以恢复L 2载波。(非原始L 2)

缺点:①无法获得伪距观测制和导航电文;

②恢复的是半波长的载波,模糊度更难确定;

③信号的信躁比差;

④失去了导航电文,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困难。

(3)互相关法:在不同频率的调制信号(卫星信号)进行相关处理,获取两个频率间 的伪距差和相位差。

优点: ①可获得双频伪距观测值;

②可获得全波长的L 1和L 2载波;

③可获得卫星导航电文。

缺点: 信躁比较差,但比平方法高。

(4)Z 跟踪技术:将接收机复制的P 码在1个W 码元宽度内与卫星信号(Y 码)进行 相关处理。 在1个W 码元宽度内,P 码=Y 或-Y 码

优点: ①无需了解Y 码结构,可测定双频伪距观测值;

②可获得卫星导航电文;

③可获得全波长的L 1和L 2载波;

④信号质量较平方法和互相关法好。

3、载波相位测量: 载波相位测量原理:

(N0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方程:

t C ρ∆⋅=~ion trop C dt C dT V V =⋅-⋅--)(R S φφλ-=ρtrop ion tS tR S S S V V V C V C λN Z Z Y Y X X λφ-+⋅-⋅+⋅--+-+-=⋅222)()()(

§5.3 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1、同类型同频率观测值的线性组合-差分观测值

差分观测值的定义:将相同频率的GPS 观测值依据某种方式求差所得到的组合观测值 (虚拟观测值)。

特点:可以消去某些不重要的参数,或将某些对确定待定参数有较大负面影响

的因素消去或消弱其影响。

分类:按差分方式可分为: 站间差分;星间差分;历元间差分

按差分次数可分为: 一次差;二次差;三次差

①站间差分:同步观测值在接收机间求差

特点 :消除了卫星钟差的影响

削弱了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削弱了对流层折射的影响 削弱了卫星轨道误差的影响

②星间差分:同步观测值在卫星间求差

特点:消除了接收机钟差的影响 ③历元间差分:观测值在历元间求差

特点:消去了整周未知数;削弱了卫星钟差的影响

单差:站间一次差分

双差:站间、星间各求一次差(共两次差)

三差:站间、星间和历元间各求一次差(三次差)

采用差分观测值的缺陷:①数据利用率低,只有同步数据才能进行差分

②引入基线矢量替代了位置矢量 ③差分观测值间具有了相关性,使处理问题复杂化

④某些参数差分观测值中被消除无法求出

2、同类型不同频率观测值的线性组合

两个不同频率的载波(L1, L2)相位观测值间线性组合的一般形式:

由于:

所以:

❤组合标准:①尽量保证组合后观测值模糊度的整数特性

②组合后观测值具有适当的波长

③组合后观测值不受或基本不受电离层折射的影响 ④组合观测值应具有较小的测量噪声

§5.4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

1、整周跳变:如果在观测过程接收机保持对卫星信号的连续跟踪,则整周模糊度 N0 将保 持不变,整周计数也将保持连续,但当由于某种原因使接收机无法保持对卫星 信号的连续跟踪时,在卫星信号重新被锁定后,不会与前面的值保持连续,这 一现象称为整周跳变。

2、产生周跳的原因:信号被遮挡,导致卫星信号无法被跟踪;

仪器故障,导致差频信号无法产生;

卫星信号信噪比过低,导致整周计数错误;

2

1~~,L L m n φm φ

n φ

⋅+⋅=,1212()n m φn t f m t f t n f m f =⋅∆⋅+⋅∆⋅=∆⋅+⋅m n φ

,

接收机在高速动态的环境下进行观测,导致接收机无法正确跟踪卫星信号 卫星瞬时故障,无法产生信号。

3、周跳的特点:只影响整周计数 - 周跳为波长的整数倍

将影响从周跳发生时刻(历元)之后的所有观测值

4、周跳的探测、修复方法:

①屏幕扫描法:人工在屏幕上观察观测值曲线的变化是否连续。

特点:费时、只能发现大周跳。

由于原始的载波观测值变化很快,通常观察的是某种观测值的组合,如: ②高次差法:

原理:(1)由于卫星和接收机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因而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值 N0+Int(ф) +Fr(ф) 也随时间在不断变化。

(2)但这种变化应是有规律的,平滑的。周跳将破坏这种规律性。

(3)对于GPS 卫星而言,当求至四次差时,其值已趋向于零。残留的四次 差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钟误差等因素引起的。 问题:1)接收机钟差对此方法有效性的影响

2)即使发现相位观测值中存在数周的不规则变化,也很难判断是否存在周跳。 3)克服接收机钟差影响的方法-卫星间求差 4)所以双差观测值被广泛采用。

③多项式拟合法: 应用特点:(1)由于四次差或五次差一般巳呈偶然误差特性,无法再用函数来加 以拟合,所以用多项式拟合时通常也只需取至4-5阶即可。

(2)观测值可以是真正的(非差)相位观测值,也可以是经线性组合 后的虚拟观测值:单差观测值和双差观测值。

§5.5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

1、静态相对定位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①待定参数法-经典方法:1)取整法 2)置信区间法:Ni 为模糊度的实数解,mi 为该参数的中误差, 置信区间为[Ni - b ·mi ,Ni+ b ·mi ] b =Xt ( f,α/2),根据自由度f 和置信水平 (1-α), 从t 分布的数值表中查取。 ②当整周模糊度参数取整数时所求得的基线向量称为整数解(固定解);当模糊度参数 为实数时所求得的基线向量称为实数解(浮点解)。

③确定整数解的步骤:1)求初始解:确定基线向量的实数解和整周未知数的实数解

2)将整周模糊度固定为整数 3)求固定解

2、快速定位中常用的方法 ①快速定位:走走停停(Stop and Go );快速静态 ②确定整周未知数的方法: 已知基线法:将已修复周跳、剔除粗差后的双差载波相位观测值组成法方程式,然 后将已知的基线向量代入法方程式并求解模糊度参数,最后再用取整

法或置信区间法将求得的实数模糊度固定为整数。

交换天线法:

f t φ⋅∆=pq pq ij pq ij N t ρc f t φ2

111,)()(∆-∆=∆pq pq ij pq ij N t ρc f

t φ1

,222)()(∆-∆=∆pq

pq N N 1

221,,∆-=∆)]()([)()(2121t ρt ρc f t φt φpq ij pq ij pq ij pq ij ∆+∆=∆+∆

快速模糊度解算法(FARA ):在选定的置信区间[Ni - b ·mi ,Ni+ b ·mi ]有多 组解;满足 为最优解。 3、动态定位中常用的方法

初始化法:运动载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与地面基准站一起通过“初始化”来确定整周模糊 度,然后运动载体开始运动,进行定位。

实时解算模糊度的方法:1)确定搜索区域:坐标搜索法;模糊度搜索法

(2)可采用的方法:模糊度函数法;最小二乘模糊度搜索法; FARA 法;快速模糊度搜索滤波法;LAMBDA 法

GPS 测量定位方法分类 按定位模式分为

绝对定位(单点定位)、相对定位、差分定位 按定位时接收机天线的运动状态分为

静态定位:天线相对于地球坐标系静止 动态定位:天线相对于地球坐标系运动 §5.6 单点定位

绝对定位:指根据卫星星历以及单台GPS 接收机观测值来确定测站点在WGS84坐标 系中绝对坐标的方法,也称为绝对定位。

优点:一台接收机单独定位,观测简单;可瞬时定位

缺点:精度主要受系统性偏差的影响,定位精度低;应用领域;低精度导航、 资源普查、军事

实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要同时确定测站坐标和接收机钟差必须同时观测四颗或四颗以上卫星; GPS 单点定位求解测站坐标一般需要迭代计算。 2、GPS 单点定位方法的实质是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观测一个站星距离是:球面 观测两个站星距离是:圆 观测三个站星距离是:两点 观测四个站星距离是:一点 3、精密单点定位

特点:主要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 采用精密卫星轨道和卫星钟差数据 采用复杂的数学模型 定位精度:厘米级

用途:全球高精度测量、卫星定轨 GPS 单点定位的求解:

min N N Q N N N T =---)ˆ()ˆ(ˆ1222()()()S S S atmos

X X Y Y Y Y C dt C dT ρδ=-+-+-+⋅-⋅+

2、DOP 值与定位精度: DOP 值的性质:①DOP 值与单点定位时,所观测卫星的数量与分布有关,它所表示的 是定位的几何条件;

②DOP 值越小,定位的几何条件越好。

3、GPS 单点定位计算过程:

计算观测卫星的位置(Xi,Yi,Zi ),卫星钟差dTi ,大气误差改正 得到伪距观测值

确定未知数初值(X0 , Y0 , Z0) 组成误差方程式

解求坐标未知数 改正数迭代计算,并检查是否收敛

§5.7 相对定位

1、相对定位:确定同步观测的接收机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相对定位。

2、定位结果:①某一坐标系下的基线向量(坐标差)

②基线向量中含有:2个方位基准(一个水平方位,一个垂直方 位)和1个尺度基准,不含有位置基准。

3、特点:优点:定位精度高 缺点:多台接收机共同作业,作业复杂;数据处理复杂

不能直接获取绝对坐标 应用:高精度测量定位及导航

4、观测方程:

非差观测方程:

单差观测方程:

双差观测方程:

5、相对定位的类型:静态相对定位;动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

§5.8 差分GPS

1、差分GPS 产生的原因:绝对定位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2、基本原理:误差的相关性:各类误差中除多路径误差外,其他误差均具较强的相关性, 从而定位结果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大气引起的误差

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测站坐标

卫星坐标伪距观测值::::),,(:),,(:~atmos S S S δdT dt Z Y X Z Y X ρ

atmos

S S S δdT Z Y X 大气误差卫星钟差误差卫星坐标已知:

)

,,(dt Z Y X 接收机钟差测站坐标求:),,(i

δi

ρ

~pos pos m URA PDOP m URA =⋅其中,为位置中误差,为用户等效距离误差p

j p j k j t p j j p j j p j j p j p j p

i p i k i t p i i p i i p i i p i p i δρcV cV λN dZ n dY m dX l λφδρcV cV λN dZ n dY m dX l λφR R -++-----=-++-----=00)()(p

ij p ij ij t p ij ij p ij ij p ij ij p ij p ij δρcV N dZ n dY m dX l φλR -+-----=∆0)(p

ij pq ij pq ij ij pq ij ij pq ij ij pq ij pq ij δρN dZ n dY m dX l φλ-+----=∆0)(

差分GPS的基本原理:利用基准站(架设在坐标精确已知的点上的接收机)测具有相关性的误差或其对测量定位结果的影响,供流动站改正其观测值或定位结果。

3、分类:按时效性:实时差分;事后差分按观测值类型:伪距差分;载波相位差分。

按差分改正数:位置差分;距离差分按工作原理:局域差分;广域差分。

4、差分GPS组成:基准站(单站、多站);数据通信链(电台、广播、卫星);用户(导

航、定位);数字模型(单站、多站)

5、RTK: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的技术

进行RTK测量时位于基准站(具有良好GPS观测条件的已知站)上的GPS接收机通过数据通信链实时地把载波相位观测值以及已知的站坐标等信息播发给附近工作的流动用户。这些用户就能根据基准站及自己所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利用RTK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实时相对定位,进而根据基准站的坐标求得自己的三维坐标,并估计其精度。

需要配备的仪器设备:GPS接收机2台:1台安装在基本站上-观测视场中所有可见卫星;另1台或多台安装在基准站附近:称为流动站:进行观测和定位

不足:①随着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各种误差的空间相关性将迅速下降,导致观测时间的增加,甚至无法固定整周模糊度而只能获得浮点解,因此在RTK测量中流动站和基准站的距离一般只能在15kn之间

②由于流动站的坐标只是根据一个基准站来确定的,因此可靠性较差。

GPS常用数据格式:RINEX SP3

GPS原理与应用 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

1.GPS定位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GPS卫星星座1.接受地面站发来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2.接受地面站的指令,修正轨道偏差并启动备用设备3.连续不断地向地面发送GPS导航和定位信号 (2)地面监控系统: 一个主控站: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协调;控制卫星三个注入站:将主控站发来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五个监测站:接收卫星信号,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 (3)GPS信号接收机:捕获卫星信号,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或三维速度和时间,达到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2.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 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3.GPS接收机主要由接收机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完全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①坐标原点位置②三个坐标轴的指向③长度单位2.参心坐标系和质心坐标系的定义:参心是椭球的几何中心,质心是椭球的质量中心 4.WGS—84坐标系的定义 原点位于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I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零子午面和CIP赤道的交点,Y轴与Z,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5.导航电文(卫星电文、数据码/D码):GPS卫星的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延正,工作状态信息以及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 6.GPS使用L1,L2两种载波的目的:目的在于测量出或消除掉由于电离层效应而引起的延迟误差。 7.C/A码和P码的含义 C/A码是用于粗测距和捕获GPS卫星信号的伪随机码。P码是卫星的精测码。 8. 二体问题:忽略所有的摄动力,仅考虑地球质心引力研究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在天体力学中,称之为二体问题。 9.无摄运动(二体运动):只考虑地球质心引力作用的卫星运动。 10.受摄运动:在考虑中心引力的同时,考虑摄动力的影响来研究地球的运动。 11.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是一组对应某一时刻的轨道根数及其变率。有了卫星星历就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卫星位置及其速度。 12.GPS卫星信号的组成部分:载波:L1,L2 测距码:C/A码(目前只被调制在L1上)P(Y)码(被分别调制在L1和L2上)卫星(导航)电文 13.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经解码获得所需的卫星星历,也称广播星历 14.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一些国家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卫星跟踪占所获得的对GPS卫星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广播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 GPS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包括载波信号、P码(或Y码)、C/A码和数据码(或D码)等多种信号分量,其中P码和C/A码统称为测距码。 15.GPS定位基本原理: ①根据地面已知点坐标,用空间前方交会求出卫星在轨位置; ②根据空中卫星的已知坐标,用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求出测站点的位置。 16绝对定位:也称单点定位,是指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直接确定观测站相对于坐标原点(地球质心)绝对坐标的一种方法。

GPS测量原理知识点总结

简答题: 1、1954年北京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ITRF坐标框、WGS-84坐标系的定义,以及他们的区别和联系。P22—P26 定义: 北京54坐标系(BJZ54),北京54坐标系为参心大地坐标系,大地上的一点可用经度L54、纬度M54和大地高H54定位,它是以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为基础,经局部平差后产生的坐标系。 CGCS2000是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原点在地心,Z轴为国际地球旋转局(IERS)参考级(IRP)方向,X轴为IERS的参考子午面(IRM)与垂直于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Y轴与Z轴和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参考椭球采用2000参考椭球。ITRF框架实质上也是一种地固坐标系,其原点在地球体系(含海洋和大气圈)的质心,以WGS-84椭球为参考椭球。 WGS-84坐标系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时间局(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0的协议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对应于WGS—84大地坐标系有WGS—84椭球。 区别: 1.北京54,CGCS2000,WGS84,ITRF坐标都是是大地坐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纬度坐标,但是它们基于的椭球体不同。 2.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常规的大地测量技术建立的二维参心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三维地心坐标系统。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一个地心参考框架。WGS-84坐标系原点是地球的质心,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 联系: 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包括不同参心大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参心大地坐标系与地心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以及大地坐标与高斯平面坐标之间的转换等。所以1954年北京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坐标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为什么说确定整周模糊度是载波相位测量中的重要问题?确定整周模糊度有哪些方法?P63—P64 原因: 整周模糊度(ambiguity of whole cycles)又称整周未知数,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载波相位测量时,载波相位与基准相位之间相位差的首观测值所对应的整周未知数。 载波信号是一种周期性的正弦信号,而相位测量又只能测定其不足一个波长的部分,因而存在着整周数不确定的问题,使得结算过程变得比较复杂。 方法: (1)伪距法 (2)经典方法分整数解和实数解两种 (3)多普勒法(三差法)

GPS测量原理和应用各章知识点总结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各章知识点总结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08-1 JL(纯手打) 第一章绪论 1、GPS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能为各个用户提供三维坐标和时间。 2、GPS卫星位置采用WGS-84大地坐标系 3、GPS经历了方案论证、系统论证、生产试验三个阶段。整个系统包括卫星星座、地面监控部分、用户接收机部分。 4、GPS基本参数为:卫星颗数为21+3,卫星轨道面个数为6,卫星高度为20200km,轨道倾角为55度,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在地球表面任何时刻,在高度较为15度以上,平均可同时观测到6颗有效卫星,最多可以达到9颗。 5、应用双定位系统的优越性: 能同时接收到GPS和GLONASS卫星信号的接收机,简称为双系统卫星接收机。 (1)增加接收卫星数。这样有利于在山区和城市有障碍物遮挡的地区作业 (2)提高效率。观测卫星数增加,所以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时间缩短,从而减少野外作业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3)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因观测的卫星数增加,用于定位计算的卫星数增加,卫星几何分布也更好,所以提高了定位的可靠性和精度。 6、在GPS信号导航的定位时,为了解算测站的三维坐标,必须观测4颗(以上)卫星,称为定位星座。 7、PRN----------卫星所采用的伪随机噪声码 8、在导航定位测量中,一般采用PRN编号。 9、用于捕获信号和粗略定位的为随机码叫做C/A码(又叫S码),用于精密定位的精密测距码叫P码 10、GPS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卫星星座 1、向广大用户发送导航定位信息。 2、接收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导航电文和其他相关信息,并通过GPS信号电路,适时的发送给广大用户。 3、接收地面主控站通过注入站发送到卫星的调度命令,适时的改正运行偏差和启用备用时钟等。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 1,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参数:基本的卫星数为21+3,卫星轨道面的个数为6,卫星高度为20200Km,轨道倾角为55,运行周期为11h58min,频率为1575.42MHZ和1227.60MHZ 2,北斗系统的特点 优点:1,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2,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3,具有短信通信功能4,能使用户测定自己的点位坐标 缺点:1不能覆盖两级地区,赤道附近定位精度差2 只能二维主动式定位 3 用户的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章 1坐标系统是由原点位置、3个坐标轴的指向和尺度所定义,根据坐标轴指向的不同,可划分为两大类坐标系:天球坐标系和地球坐标系. 2天球坐标系:在天上—与地球自转无关—卫星专用品。 地球坐标系:在地上—同地球自转—地面观测站专用品。 3采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选择)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坐标系之间通过坐标平移、旋转和尺度转换,可以将一个坐标系变换到另一个坐标系去。 在一个坐标系中,一组具体的参数值(坐标值)只表示唯一的空间点位,一个空间点位也对应唯一的一组参数值(坐标值)。 4WGS-84坐标系和我国大地坐标系.(简单了解其不同与熟悉其基本参数) 国家大地坐标系 1)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旧) 坐标原点:前苏联的普尔科沃。 参考椭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平差方法:分区分期局部平差。 存在的问题: (1)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 (2)参考椭球面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自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倾斜。 (3)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 (4)定向不明确。 2)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GDZ80) 坐标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参考椭球:1975年国际椭球。 平差方法: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 特点: (1)采用1975年国际椭球。 (2)参心大地坐标系是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椭球面同似大地水准面在我国境内最为密合,是多点定位。 (4)定向明确。 (5)大地原点地处我国中部。 (6)大地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 3).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新) 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BJ54新)是由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GDZ80)转换得来的。 坐标原点: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 参考椭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GPS重要知识点

1、为了保证 GPS 网一定的几何强度,国标中对各等级 GPS 多边形网与附合导线网的边数作出限制,就 D 级网而言小于等于 10 2、 GPS 的观测文件可以通过RINEX 之 O 文件获得. 3、以下定位模式中,需要确定整周模糊度的是高精度动态定位 4、GPS 三维无约束平差需要提供1个多少个点的已知坐标 5、GPS 网基线处理结束后,关于质量质量检查以下正确地是重复基线较差合格,说明成果一定合格 1、下列坐标系统属于地心坐标系统的是 W GS-84 ITRF CGCS2000 2、国际地球参考框架 ITRF 是国际地面参考框架的具体实现,它所运用的大地测量技术有A.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 ) B .卫星激光测距(SLR ) D . GPS E .卫星多普勒定位(DORIS ) 3、GPS 网的图形扩展方式有() A .点连式 B.边连式 C.网连式 4、产生整周跳变的原因包括() A.信号被遮挡C.信号被干扰 5、电离层中的电子含量与()相关。A .大气高度 B.地方时 C.太阳活动 D.地理位置 1.GPS卫星受到多种引力的作用,按其影响的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是中心力和摄动力 2.在接收机和卫星间求二次差,可消去两测站接收机的相对钟差改正。 3.GPS信号接收机,根据接收机所具有的通道种类,可分为多通道接收机型、 序贯通道接收机和多路多用通道接收机等三种。 4.RDOP代表待定参数的协因数阵的迹(tr(Q))的平方根,即RDOP=(tr(Q))^0.5。 5.GPS网一般是求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中高程为大地高,而实际应用的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 6.时间系统的分类有多种,与GPS定位有关的主要有恒星时,原子时和力学时 7.在GPS定位技术中,地球协议坐标系用于描述卫星的位置以及卫星的运动。 WGS-84坐标(世界大地坐标系统):。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Z轴指向BIH1984.O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 1984.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垂直于XMZ平面的右手坐标系。约束平差:GPS网约束平差指的是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完全是GPS观测值(即GPS基线向量)而且在平差时引入了使得GPS网差生由非观测量所引起的变形的外部起算数据。相对定位:将两台或更多台接收机置于不同点上,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测确定点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到的量测距离。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变行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菲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变形环路称为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2.试叙述GPS基线解算过程原始观测数据的输入,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设定基线结算的控制参数,基线结算,基线质量的检验3.试叙述GPS基线向量网平差中无约束平差的作用评定GPS网的内部符合精读,发现和剔除GPS观测值中可能存在的粗差,得到GPS网各个点在WGS_84坐标系下经过了平差处理的三维空间直角坐标,为将来可能进行的高程拟合提供经过了平差处理的大地高数据,调整基线向量观测值的权GPS基线向量网的设计原则选点原则:设站上空应当开阔,10度到15度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测站周围不能有强大的电磁干扰,尽量减少多路径效应,站点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提高可靠性的原则:1.增加观测期数2.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3.保证每个点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4最小异步环边数不大于6提高精度的原则:1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2建立框架网3最小异步环边数不大于6 4.适当引入高精度测距边5.若要进行高程拟合,水准点密度要高,分布要均匀且要将拟合区域包围起来6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时段7.选取适当数量的已知点,已知点分布均匀 试分别写出基线解算结果的质量评定指标,并分别简要解释相对质量指标1单位权方差因子反应观测值得优劣2.观测值残差均方根RMS放映了观测值与参数估值间的符合程度3数据删除率4RATIO=RMS次最小/RMS最小,反应确定的整周未知数的可靠性5RDOP基线解算时待定参数协因数阵的迹的平方根反映了观测条件的好坏半相对半绝对质量指标:同步环闭合差:由同步观测基线所组成的闭合环闭合差理论上为零绝对质量指标:异步闭合差:由相互独立的基线组成的闭合环闭合差。复测基线较差:不同观测时段对同一条基线的观测结果之间的差异。

GPS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GPS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GPS的应用:导航、授时、定位测量 2、卫星定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卫星三角测量、卫星多普勒测量、GPS卫星定位测量 卫星三角测量:卫星仅作为一种空间动态观测目标,由地面通过拍摄卫星的位置而测定地面点的坐标。 卫星多普勒测量:利用地面跟踪站上的多普勒测量资料可以精确确定卫星轨道。定位原 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 3、子午卫星系统: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导航定位,也被称为多普勒定位系统。 (6颗卫星,6个轨道,轨道夹角30,轨道倾角90,卫星高度1075, 周期107min) 局限性:①一次定位所需时间过长 ②不是连续的、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③效率低、精度低 4、GP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①军事:配备GPS的士兵;导航的导弹;核潜艇;舰载飞弹 ②交通运输:航运、航空搜索;陆路交通(车辆导航、监控);船舶远洋导航和进 港引水 ③测量:建立和维持全球性的参考框架; 板块运动和监测; 建立各级国家平面控制网; 布设城市控制网、工程测量控制网,进行各种工程测量; 在航空摄影测量、地籍测量、海洋测量中的应用。 ④其他:精细农业;遥感;卫星定轨;资源勘探;GPS气象学;个人旅游… 5、美国政府的GPS政策 SPS:标准定位服务,使用C/A码,民用 PPS:精密定位服务,可使用P码,军用 SA:选择可用性技术;1991.7.1-2000.5.2;人为降低普通用户的测量精度;方法:降低星历精度(加入误差);卫星钟加高频抖动(短周期,快变化) AS:反电子欺骗技术;1994.1.31-今天;P码加密。P+W→Y 6、GPS现代化: ①在Block IIR卫星的L2载波上调制C/A码,在Block II F卫星中增加f =1 176.45MHz的民用频率; ②增强卫星信号强度,增加抗干扰能力; ③增设新的军用码(M码),与民用码分开,并具有更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 ④使用新技术,以阻止或干扰敌方使用GPS; ⑤军用接收机具有更好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抗干扰能力,具有快速初始化功能。 7、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①GPS:6个轨道面;平均轨道高度20200km;轨道倾角55度;设计星座:24; 周期11h58min(估计地球自转,地球-卫星的几何关系每天提前4min重复一次)保证在每天24小时的任何时刻,在高度角15度以上能够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卫星 ②GLONASS(俄罗斯);系统构成: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用户设备; 卫星数24,轨道3,倾角64.8度;高度19390km;运行周期11h15min ③Galileo(欧盟):27颗工作卫星加3颗备用卫星,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轨道倾角

GPS测量原理与应用重点

GPS测量复习指南 第一章 GPS系统组成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GPS工作卫星及其星座 由21+3颗卫星组成GPS卫星星座。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轨道倾角为55°,各个轨道平面之间相距60°,即轨道的升交点赤经各相差60°;卫星高度为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载波L1频率为1575.42MHz,L2为1227.60MHz。对地面观测者来说,最少可见到4颗,最多可见到11颗。GPS卫星的作用如下: 接收、存储导航电文; 生成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测距码、载波); 发送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接受地面指令,进行相应操作; 其他特殊用途,如通讯、监测核暴等。 地面监控系统 包括一个主控站,三个注入站,五个监测站。 主控站(1个) 作用: 管理、协调地面监控系统各部分的工作; 收集各监测站的数据,编制导航电文,送往注入站; 将卫星星历注入卫星; 监控卫星状态,向卫星发送控制指令; 卫星维护与异常情况的处理。 地点: 美国科罗拉多州法尔孔空军基地。 监测站(5个) 作用: 接收卫星数据,采集气象信息,井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传送给主控站。 地点: 夏威夷、主控站及三个注入站。 注入站(3个) 作用: 将导航电文注入GPS卫星。 地点: 阿松森群岛(大西洋)、迪戈加西亚(印度洋)和卡瓦加兰(太平洋)。 第二章、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 能解释时间系统名词,分析或判断或选择时间系统。 1.恒星时ST

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系统。 春分点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为一恒星日。 恒星时=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 恒星日=24个恒星小时=1440个恒星分=86400个恒星秒, 以地球自转为基础,是地方时,两点间的恒星时之差等于两点间的经度之差。 2.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真太阳时 以地球自转为基础,以太阳中心为参考点。 太阳时=太阳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 太阳时长度不同,不具备时间系统条件 平太阳时 以平太阳为参考点,由平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所定义的时间系统为平太阳时系统 以地球自转为基础,以平太阳中心为参考点 周年是运动轨迹位于赤道面,角速度恒定 平太阳时=平太阳相对于本地子午圈的时角 是地方时 原子时、国际原子时、协调世界时、GPS时 以原子跃迁的稳定频率为时间基准的时间系统。 2.国际原子时TAI 由国际时间局1971 年建立,由国际计量局(BIPM)维持,依据全球约60个实验室的大约240台(变化中)自由运转的原子钟所给出的数据,经数据统 一处理后给出国际原子时。 3.协调世界时UTC 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严格等于原子时的秒长,且采用 闰秒的方式与世界时(UT)的时刻差保持在0.9s以 内。 协调世界时,又称世界标准时间或世界协调时间。 闰秒由国际计量局发布,一般在年中或年末进行。 4.GPS时 GPS时全球定位系统GPS使用的一种时间系统。 T ATI-T GPS=19s 清楚我国现行坐标系 看书P29 熟悉或能正确选择某坐标系向某坐标系的转换方程

武汉大学测绘院大地测量专硕《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知识点高度精华总结版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知识点高度精华总结版 一、GPS网及其建立 1、GPS网:采用GPS技术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由GPS点和基线向量所构成。 2、GPS静态测量的特点:(1)测量精度高(2)选点灵活,无需造标,布网成本低(3)可全天候作业(4)观测时间短,作业效率高(5)观测、处理自动化(6)可获得三维坐标 3、GPS网的建立过程:(1)设计准备阶段:项目规划;技术设计;资料搜集整理;仪器检定和检验;踏勘、选点和埋石(2)测量实施/施工作业阶段:实地了解测区状况;卫星状况预报;确定作业方案;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备份;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控制(3)数据处理:网平差及其质量控制;技术总结;成果验收。 4、几个基本概念:(1)观测时段:从测站上开始接受卫星信号起止停止观测间的连续工作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段,时段持续的时间称为时段长度。(2)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信号进行观测。(3)基线向量:利用进行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所采集的观测数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间的三维坐标差,简称为基线。(4)同步观测基线:利用同一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确定出的基线向量被称为同步观测基线(5)闭合环:由多条基线向量首尾相连所构成的闭合图形(6)复测基线:在某两个测站间,由多个时段的同步观测数据所获得的多个基线向量结果称为复测基线(7)同步闭合环:三台或三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为同步环(8)独立基线向量:若一组基线向量中的任何一条基线向量都无法用该组中其他基线向量的线性组合来表示,则该组基线向量就是一组独立的基线向量(9)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基线所构成的闭合环即非同步观测环也称为异步环(独立观测环闭合差的大小可作为评定基线解算结果质量的有力指标) 5、GPS网的质量及质量控制:(1)质量=精度+可靠性+(成果适用性)(2)质量控制:质量检验(指标)和质量改善(措施)(3)影响GPS质量的因素:GPS基线向量的质量(依赖于观测数据和处理方法);常规地面观测值的质量(观测方法);起算数据的精度、数量和分布(网的设计及已有成果的质量);GPS网的结构(网的设计和外业观测方案);数据处理方法的完备性(数据处理软件及其解算方案) 二、GPS处理的技术设计 1、技术设计的依据:GPS处理规范及规程;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书;其他规范与规程 2、GPS网的精度和密度设计:用途/目的→GPS等级(AA、A、B、C、D、E)→精度密

GPS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一、选择 1、实现GPS定位至少需要(B)颗卫星。A三颗B四颗C五颗D六颗 2、SA政策是指(C)。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 欺骗 3、3、SPS是指(B)。A精密定位服务B标准定位服务C选择可用性D反电子 欺骗 4、ε技术干扰(A)。A星历数据B C/A码CP码D载波 5、UTC表示(C)。A协议天球坐标系B协议地球坐标系C协调世界时D国际原子时 6、WGS-84坐标系属于(C)。A协议天球坐标系B瞬时天球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参心坐标系 7、GPS共有地面监测台站(D)个。A288B12C9D5 8、北京54大地坐标系属(C)。A协议地球坐标系B协议天球坐标系C参心坐标 系D地心坐标系 9、GPS卫星星历位于(D)中。A载波B C/A码C P码D数据码 10、GPS外业前制定作业计划时,需要使用的是卫星信号中的(B)。A星历B历书C L1载波D L2载波 11、L1信号属于(A)。A载波信号B伪随机噪声码C随机噪声码D捕获码 12、P码属于(B)。A载波信号B伪随机噪声码C随机噪声码D捕获码 13、消除电离层影响的措施是(B)。A单频测距B双频测距C L1测距+测距码测距D延长观测时间 14、δ技术干扰(D)。A星历数据B定位信号C导航电文D历书数据 15、GPS绝对定位的中误差与精度因子(A)。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等价 16、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卫星的观测量单差可消除(A)影响。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 17、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组卫星的双差可消除(B)影响。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 18、不同历元不同测站同步观测同组卫星的三差可消除(C)影响。 A卫星钟差B接收机钟差C整周未知数D大气折射 19、西安-80坐标系属于(D)。A协议天球坐标系B瞬时天球坐标系C地心坐标系D参心坐标系 20、通常所说的RTK定位技术是指(C)。 A位置差分定位B伪距差分定位C载波相位差分定位D广域差分定位 21、LADGPS是指(A)。A局域差分系统B广域差分系统C事后差分D单基站差分 22、VRS RTK是指(D)。A局域差分B广域差分C单基站RTK D网络RTK 23、制作观测计划时主要使用(A)值来确定最佳观测时 间。A PDOP B VDOP C GDOP D HDOP 24、不可用差分方法减弱或消除的误差影响(D)。A电离层延迟B对流层延迟C卫星钟差D接收机的内部噪声 25、周跳的检测一般在数据处理的(A)环节中进行。A预处理B基线解算C无约束平差D约束平差 26、GPS定位中的卫星钟改正参数从(A)中获取。A导航电文B测距码C L1载波D L2载波 27、无摄运动轨道参数中,(D)确定卫星的瞬时位置。A V BΩC i Dω 28、Ω和i称为(B)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 29、下面哪一种时间系统不是原子时?(D)A原子时B UTC C GPST D世界时 30、ω称为(C)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 31、as和es称为(A)参数。A轨道形状B轨道平面定向C轨道椭圆定向D卫星瞬时位置

GPS原理与应用考试重点总结

GPS 原理与应用考试重点总结(风灵制作) 一填空: 1人类历史上诞生的第一代卫星导航系:子午卫星(导航)系统 2我们国家发展的全球定位系统是:北斗二代 3GPS 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导航,定位,测距,授时,测速,测时,测量 4GPS 定位基本原理是:空间后方交会 GPS 卫星扮演什么角色:空间动态已知点 5北京 2000 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 二简答 1、GPS 特点答: (1)导航:功能多,用途广;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 2)定位:观测站间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 2、 GPS 系统的组成 答: GPS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空间星座部分:由 24 颗 (3 颗备用)卫星组成。发送信号,用于测距和告知自身位置;地面监控部分:由监测站,主控站,注入站组成。监控、操纵系统,预报卫星轨道和钟差;用户设备部分:由 GPS 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组成。接收信号,用于定位、测速和授(守)时。 3、 GPS 在测绘行业的应用: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海洋测绘;航测、遥感4相对于传统测量模式, GPS 测量有哪些不足之处: GPS 短边测量精度较低;测量精度受外界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起算点应为高等级的控制点;用 GPS 施测的市政工程测量控制点高程应用常规水准仪进行水准联测,保证高程精度满足市政工程建设的需要。 5、岁差和章动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的形体接近于一个赤道隆起的椭球体,在日月引力和其他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自转抽在空间的指向产生移动,从而产生岁差和章动。 6、极移是怎样产生的:地球自转轴受到地球内部质量不均匀影响而产生相对于地球体本身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产生极移。 7、我们国家参心坐标系有哪些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980 西安坐标系、新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8、独立坐标系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在我国许多城市和工程测量中,若直接采用国家坐标系,可能会因为远离中央子午线或测区平均高程较大,而导致长度投影变形较大,难以满足工程上或实用上的精度要求。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测量,如大桥施工测量、隧道贯通测量、水利水坝测量、滑坡变形监测等,若采用国家坐标系在实际应用中也很不方便。因此,基于限制变形、方便、实用、科学的目的,在许多城市和工程测量中,则会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地方独立坐标系。 9、时间系统在 GPS 定位中有什么意义 1、GPS 卫星作为一个高空观测目标,其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给出卫星运行位置的同时,必须给出相应的时刻。 2、GPS 定位是通过接收和处理 GPS 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确定用户接收机(即观测站)至卫星间的距离,进而确定观测站的位置。因此,要精确测定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就必须精确的测定信号的传播时间。 3、由于地球的自转,在天球坐标系中,地球上点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若要求赤道上一点的位置误差不超过 1cm,则时间的测定误差应小于 2*10 负 5 次方 s。 10、如何消弱电离层对 GPS 定位的影响: 1 利用双频观测量 2、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 3、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 4、选择有利观测时段(晚上) 5、载波相位观测和码相位观测取平均。 11、如何消弱对流层对 GPS 定位的影响: 1、在测站直接测定其气象参数并采用对流层模型加以改正 2、引入描述对流层影响的附加待估参数,在数据处理中一并求得 3、利用同步观

GPS原理及应用期末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4词) 1 天球:天球,是指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的一个假象的球体。 2 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3 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 4 秋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北半球向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交点。 5 岁差:日月引力和其他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地球自转轴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使春分点在黄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现象,在天文学中成为岁差。 6 章动:在日月引力等因素的影响下,瞬时北天极将绕瞬时平北天极产生旋转,形成椭圆轨迹,这种现象称为章动。 7 极移:地球自转轴受地球内部质量不均匀影响而在地球内部运动,使地球极点在地球表面随时间移动的现象称作极移。 8 GPS时间系统:简写为GPST,由GPS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 9 受摄运动:在考虑摄动力的作用下的卫星运动,称为受摄运动。摄动力有:太阳与月球的引力;太阳光的直接与间接辐射压力;大气的阻力;地球潮汐的作用力;磁力及其他作用力。 10 无摄运动:不考虑摄动力的作用下的卫星运动,成为无摄运动。 11 SA技术:美国政府对GPS信号实行双用途服务。其中一种是标准定位业务称为SPS,SA 技术即美国政府为了限制SPS用户的实时定位精度,对GPS工作卫星信号采用的选择可用性技术,包括对信号基准频率的δ技术,对导航电文的ε技术,对P码的加密技术。 12 几何分布精度因子:表征星座结构对定位精度影响的总指标 13 GPS卫星星历误差:指卫星星历所提供的卫星空间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偏差。 14 电离层折射误差:以信号的传播时间乘上真空中光速而得到的距离将不等于卫星至接收机间的几何距离,由此产生的偏差叫做电离层误差。 15 多路径效应:指接收机天线除直接接收卫星的信号之外,尚可能接收到天线周围物体或地面反射的卫星信号。 二:填空(每空2分,共12空) 1 GPS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部分(天球坐标系)、地面监控部分(地球坐标系)和用户设备部分(地方坐标系)。 2在考虑摄动力的作用下的卫星运动,称为受摄运动,相应的卫星轨道称为受摄轨道。而理想的卫星轨道,一般称之为无摄轨道。 3 GPS卫星导航电文是用户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电离层延改正、卫星工作状态信息以及由C/A码转换到捕获P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以二进制码的形式按规定格式组成,并按帧播发给用户,因此又称为数据码(D码)。 4卫星精度因子包括:几何精度因子、三维位置精度因子、钟差精度因子、垂直分量精度因子、水平分量精度因子。 5 GPS根据系统构成的基站个数可分为单基准差分、多基准的局部区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根据信息的发送方式又可分为伪距差分、相位差分以及位置差分。 6卫星信号传播误差包括:信号穿越大气电离层和对流层时所产生的误差,以及信号反射后所产生的多路径效应误差。 7 GPS网的图形设计布网形势有:星形网、点连式、边连式、网连式、边点混合连接式、三角锁(多边形)连接、导线网形连接(环形网)。 8减弱电离层影响的措施:有利用双频观测量、利用电离层改正模型、利用同步测量值求差、选择有利观测时段。

高二地理必修三gps知识点

高二地理必修三gps知识点GP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地理学、交通运输、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将介绍高二地理必修三中与GPS相关的知识点。 一、GPS的概念和原理 GPS是由一组卫星、地球上的接收器和控制站系统组成的,它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其原理是通过接收自卫星的微弱电信号,利用三角定位的原理计算出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二、GPS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1. 测量与定位:GPS可以用于测量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经纬度坐标,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和测量。 2. 地壳运动研究:通过连续的GPS观测,可以监测地壳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地震等现象。 3. 地表形变监测:GPS可以监测地震、火山活动等引起的地表形变,为相关地质灾害预警提供数据支持。

4. 地理信息系统(GIS):GPS与GIS结合可以实现各种地理 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数据基础。 三、GPS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1. 车辆定位与导航:GPS可以实时追踪车辆的位置,提供导航 引导功能,帮助驾驶员规划最佳路线,并提供交通信息。 2. 船舶与飞机导航:GPS可用于航海和航空领域,为船舶和飞 机提供导航、定位和飞行控制。 3. 物流与调度:通过GPS可以实现物流车辆的实时定位,优化调度和运输效率,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四、GPS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1. 军事定位与导航:GPS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最早,可以用于军 事定位、导航和目标跟踪,提供精准的作战管理和指挥支持。 2. 军事通信与空中交通管制:GPS可以用于军事通信、空中交 通管制等方面,提高军事行动的效率和精确度。 五、GPS的优缺点

领航与导航知识点总结

领航与导航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空中导航的三个基本问题; 1.定位:导航的首要和基本问题,是确定应飞航向和飞行时 间的基础;可以采用的定位方法:目视,无线电,区域导航等;定位后判断偏航,进而修正航向等参量。 2.确定应飞航向:目的是修正风的影响,使飞机沿着预定的 航迹飞行;要根据飞行高度上风速、风向和预定航迹的关系确定实际应飞航向。 3.确定飞行时间:目的是准确把握飞行进程,及时修正飞行 速度,确保飞机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根据飞行计划的要求,利用航路检查点检查飞机的飞行进程,采取相应的措施消磨和吸收飞行时间。 二、导航的类型: 1.无线电领航(Radio Navigation) (1)根据无线电的传播特性,利用无线电领航设备进行 定向、测距、定位,引导飞机飞行。精度高;(2)定位时间短,可以连续、实时的定位;能够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或缺少地标的条件现使用,大大扩大了飞行时空。局限性:地面限制、电磁干扰 (3)测向系统:ADF、VOR、 ILS、 MLS(方位角、仰角、距离);测距系统:DME;测向测距系统: VOR/DME, TACAN ;

测高系统:RA ;测距差系统: OMEGA、LORAN 2.惯性导航INS(Inertial Navigation) (1)利用惯性元件测量飞机相对于惯性空间的加速度,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利用导航计算机的积分运算,确定飞机的姿态、位置、速度,引导飞机飞行。 (2)完全自主导航;不受气象条件和地面导航设施限制,隐蔽性好;系统校准后短时定位精度高。(3)定位误差随时间而不断积累,存在积累误差;成本高。 3.卫星导航 通过测量飞机与导航卫星的相关位置来解算领航参数 4.)区域导航 (1)惯性导航、卫星导航以及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导航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飞机无需局限于地面导航设施形成的航线逐台飞行,而是根据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来自惯性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或地面导航设施的导航信息,编排更加灵活的短捷的希望航线,计算飞机的航线偏离信息,并通过与自动驾驶耦合,实现自动驾驶,引导飞机沿着最佳的飞行路径飞行,从实践和设备上摆脱了地面导航设施的束缚,这种实施导航的方法称之为区域导航(RNAV:Area Navigation) 第二章地球知识

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范本模板】

武大《GPS测量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总结 1、GPS的基本知识 NAVSTAR\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卫星测时测距导航/全球定位系统。 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 2、GPS星座的基本参数 24颗卫星分布在六个等间隔的轨道上,轨道面相对赤道面的倾角为55度,每个轨道面上有4颗卫星,卫星轨道为圆形,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 3、子午导航系统的缺陷 (1)卫星少,观测时间和间隔时间长,无法提供实时导航定位服务; (2)导航定位精度低 (3)卫星轨道低,难以进行精密定轨 (4)卫星信号频率低,不利于补偿电离层折射效应的影响; (5)观测时间长,效率低 4、北斗系统的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统是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构成。 5、北斗系统定位原理: 空间球面交会测量原理 (1)地面中心站通过2颗同步静止定位卫星传送测距问询信号,如果用户需要定位则马上回复应答信号。地面中心站可根据用户的应答信号的时差计算出户星距离,这样以两颗定位卫星为中心以两个户星距离为半径可作出两个定位球,两个定位球又和地面交出两个定位圆。(2) 根据地面中心站的数字地图算出用户到地心的距离,然后利用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球与交线圆形成两个交点,再进行判断。 4、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如投资少,组建快;具有通信功能;捕获信号快等。 不足和差距:如用户隐蔽性差;无测高和测速功能;用户数量受限制;用户的设备体积大、重量重、能耗大等。 5、北斗系统三大功能 快速定位、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 6、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 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7、工作卫星的地面监控系统包括: 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8、GPS信号接收机的任务是: 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高度截止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的信号,并跟踪这些卫星的运行,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进行变换、放大和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GPS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GPS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GPS Technique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发展概况,掌握GPS定位的原理、熟悉GPS定位系统所采用的通信技术和现代通信电子设备的研制特征。 — 1 —

(二)能力目标:理解GPS定位的方式方法及GPS测量资料的处理与分析等重点内容,能够利用GPS进行基本的测量等应用。 (三)素质目标:清楚理解GPS在工程测量、地籍测量、交通管理、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等不同领域的应用,为今后在工作中应用这一先进的定位技术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 (一)了解: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史;常用坐标系统的分类;GPS卫星的无摄运动和受摄运动,GPS卫星坐标计算方法;SA政策;消除误差的方法;GPS基线向量的解算,控制网和向量网络中平差的计算;接收机的工作原理;GPS测量技术在控制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及变形监测中的应用;GPS测量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二)理解:卫星星历的概念和传播方式;导航电文的内容,伪距测量原理,载波信号测量原理,整周未知数的确定方法;GPS测量的误差类型;整个外业施测步骤;常见的卫星信号接收机;GPS测量技术在航空遥感中的辅助应用;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 (三)掌握:导航的概念和特点,GPS系统的组成;天球坐标系统和地球坐标系统的定义,协议天球坐标系统和协议地球坐标系统的构成及相互转换的过程;GPS 定位原理;整个技术设计中的内容和设计书的编写;GPS接收机的分类;GPS测量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定位导航系统简介2学时 第一节卫星定位技术发展概况 知识点:初期的卫星定位技术,卫星多普勒测量,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简介 第二节GPS的特点 知识点:GPS相对于其他导航定位系统的特点,GPS定位技术相对于常规测量技术的特点 第三节GPS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 — 2 —

GPS复习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名词术语 1 、观测时段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进行观测到停止,连续观测的时间间隔。 2 、同步观测 两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3 、同步观测环 三台及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4 、独立观测环 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 5、天线高 观测时接收机天线平均相位中心到测站中心标志面的高度。 6、星历 是不同时刻卫星在轨道位置上的坐标值。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通常有两种,预报星历(广播星历)和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7、广播星历 卫星发播的无线电信号载有预报一定时间内卫星轨道参数的电文信号。 8、精密星历 由若干个卫星跟踪站所得到的观测数据经事后处理计算出的卫星轨道参数,供卫星精密定位等使用。 9、单基线 多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每次只取两台接收机的GPS观测数据解算两个测站间的基线向量。 10、多基线 在任意m台GPS接收机同步观测时,只选择m-1条独立基线,一并构成观测方程,统一解算出m-1条基线向量。 11、单差 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相位观测值之差。 12、双差 两个不同观测站GPS接收机同步观测两颗卫星所得两个单差之差。 13、三差 两个不同观测站对同一对卫星不同历元的两个双差之差。 14、数据剔除率 删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应获取的观测值个数的比值。 15、 GPS系统的特点 (1)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但应保证观测站上方开阔。 (2)定位精度高。 (3)观测时间短。 (4)提供三维坐标,而经典大地测量将平面和高程按不同方法分别施测。(5)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6)全天候作业。 (7)功能多,应用广。 16、GPS的组成概况 1、空间星座部分 (1) GPS卫星星座组成

GPS测量技术习题库解析(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GPS测量技术习题库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GPS测量技术习题库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GPS测量技术习题库解析的全部内容。

知识点一 GPS定位系统 判断题: (× )1、相对定位时,两点间的距离越小,星历误差的影响越大。 (√)2、采用相对定位可消除卫星钟差的影响。 ( √)3、采用双频观测可消除电离层折射的误差影响。 (×)4、采用抑径板可避免多路径误差的影响. (√)5、电离层折射的影响白天比晚上大。 (√ )6、测站点应避开反射物,以免多路径误差影响. (×)7、接收机没有望远镜,所以没有观测误差. ( √)8、精度衰减因子越大,位置误差越小。 (√)9、精度衰减因子是权系数阵主对角线元素的函数。 (√)10、97规程规定PDOP应小于 6。 ( √ )11、强电磁干扰会引起周跳。 (√ )12、双差可消除接收机钟差影响。 (√)13、差分定位与相对定位的主要区别是有数据链。 (√ )14、RTD 就是实时伪距差分。 ( ×)15、RTK 就是实时伪距差分。 (√)16、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简称为RTK。 (×)17、RTD 的精度高于RTK。 (√)18、GPS网的精度是按基线长度中误差划分的。 (√)19、97规程中规定的 GPS网的精度等级有5 个,最高精度等级是二等.。 选择题: 1、实现GPS定位至少需要( B )颗卫星。 A 三颗 B 四颗 C 五颗 D 六颗 2、SA政策是指(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