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原典导读期末复习

史学原典导读期末复习
史学原典导读期末复习

史学原典导读期末复习

史学原典导读期末复习

第一部分:真题

一、历年考题填空题原题及答案

(1)此题考查经史子集的划分,出自《经史子集之名何昉》的解题(下册P236)

1.七略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

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2.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据此编成六略;

3.晋(荀勖)的《中经簿》把四部分为(甲)(乙)

(丙)(丁),晋(李充)把史部调到第二部,唐代编的(《隋书·经籍志》)确定了经史子集四部顺序。钱大昕的(《潜研堂文集》)卷一三中写了一篇文章叫《经史子集之名何昉》,他的(《廿二史考异》)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劄记》为清代三大考史名著(2)此题考查尚书,出自《牧誓》(今文尚书)的解题(上册P9)

1. 尚书按照(虞)(夏)(商)(周)四代顺序,体例为(典)(谟)(训)(诰)(誓)(命),今文尚书由(伏生)传授

(3)此题考查国语的内容,出自《国语》的解题(上册P50)

1. 国语是(春秋)年代的编年史,分为(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4)此题考查史记,出自《史记》的解题(上册81页)

1.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三王世家》,《龟策列传》等是(诸少孙)所补写。日本人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是较好的注释本

(5)此题考查后汉书,出自《后汉书》(上册P209)

1. 后汉书没有志,南朝梁时去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八志补成。后汉书在体例上,“帝纪”后创立了(“帝后纪”),列传中的(《列女传》颇受今天女性研究者的重视。

(6)其他,作者

1. 魏晋三大名注是(郦道元)《水经注》,(裴松之)《三国志注》,(刘峻)《世说新语住》

2. 三通是唐刘知几的(《史通》),宋代(杜佑)的《通典》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通典》的体例是(政书),其中较有价值的是(《田制》)部分。

二、翻译

翻译选的基本是关系重大史实或者有重要语言点的

1.王曰:古人有言……惟恭行天之罚

2.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钟鼓以充入之。(这段翻译“鈡鐻”一词后面一定要加括号注明“乐器”,他老人家上课特地强调过的~)

3.子期祀平王……则民不慢

三简答题

1.阅读下面三段史料,用流畅的白话文重新编写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始皇梦与海神战,如人状。问占梦,博士曰:“水神不可见,以大鱼蛟龙为候。今上祷祠备谨,而有此恶神,当除去,而善神可致。”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自琅邪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

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2.史家认为陈寿对诸葛亮评价不公的原因?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是?诸葛亮在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北伐原因有哪些?

第二部分:重要题解(结合课堂笔记)

一、甲骨文和金文

(一)甲骨文

【卜瓷结构】

前辞:记录卜问鬼神的日期和占卜官的名字

命辞:即命龟之辞,由卜人通过甲骨向鬼神请求某事

占辞:根据卜兆判定的吉凶

验辞:即占卜应验的事实

【解题】

王懿荣1899;龟甲,兽骨。河南安阳殷墟废都出土。十万余片。1500/5000。

[甲骨内容:大量占卜,少量记事;宗教、战争、农业、牧野、田猎、天文、气象等]

[甲骨四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相关著作:刘鹗《铁云藏龟》、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研究性著作)、

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二)金文

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历史事

件和表彰祖先公德的内容为多文字上和

甲骨属同一体系。过去称之为钟鼎文/钟

鼎彝器铭文。有铭文的商铜器5000多件

【铭文内容:战争的记录、祖先的颂词、

天子的册命、结盟的誓约、争讼的券书】

[相关著作: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

究》《两周金文辞系考释》、容庚《金文编》、

罗振玉《三代金文存》等,《文物考古工

作三十年》]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的青铜器,清道

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岐山村,291字,记载

康王对名叫盂的贵族进行赏赐时所作的

训示。

二、重要题解

一、《尚书·牧誓》

解题:《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目如《尧典》《禹贡》等显然是后世儒家补充进去的。

《尚书》记录上至尧舜、下至春秋秦穆公,按照【虞夏商周】四代的顺序编辑,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除《禹贡》地理,也分训下、告上。主要内容【敬天法祖、讨伐逆命】。

《尚书》西汉初已散佚。后由伏胜传授,存28篇,名《今文尚书》。孔壁古文较《今文尚书》

多16篇,名《古文尚书》,已佚。今传《古文尚书》25篇和汉孔安国《尚书传》,是东晋人梅赜所献。宋代朱熹、吴棫开始怀疑,经过明代梅鷟,清代阎若璩、惠栋等,相继考证、辨伪,学术界已公认它为伪作。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注解《尚书》的著作,清代孙星衍著《尚书今古文注疏》是注释本较完备的一种。(采辑汉魏隋唐书注,兼取王鸣盛、江声、段玉裁等的研究成果著成)

【《牧誓》,记述了周武王起兵灭商,在牧野决战前的誓词。内容是:训示从征将领和联盟部落,要知道为何伐纣,如何列阵攻击,以及处理俘虏】

二、《逸周书》(泛读)

《逸周书》,原名《周书》,《汉书.艺文志》说其是”周史记”。西汉刘向说即“周时诰誓号令”。

因所载不见于《尚书》的《周书》部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将其叫做《逸周书》。又因晋初在汲郡的战国魏王墓出土的竹简有《周书》,故又称《汲冢书》。汉时《逸周书》71篇,

今存60.从今本内容看关于周初文王、武王、周公的篇幅,占据4/5,题材不限于诰誓号令,也涉及生产活动和哲学宗教方面的记载。从文字风格看,有的简古,有的夸饰,和《尚书》一样,也经过后人删改增饰。有些显然是后人所作。至于书中保存的宗教和哲学的资料,思想文风不像周初所作,使用时需做审慎地考辨。

[最早的注本有晋孔晁,清代考据以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孙诒让的《周书补》,刘师培《周书补正》也可作参考、]

三、《诗经》

【解题】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称为《诗》,汉武帝确立五经后,改称为《诗经》。汉初传《诗》的有齐、鲁、韩三家,都立于官学,属于“经今文学”。《毛诗》晚出,未得立,属于“经古文学”。各篇创作年代,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业。编成的年代在春秋末业,相传曾经孔子删定。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地方乐歌,就是各地的土乐】【雅,是宫廷京师一代所演唱的乐歌,由于这一代文化程度较高,所以也称为

雅乐】【颂,是宗朝祭祀时所演唱的乐歌】西周末期的风雅,大抵反映了乱世人们的心情,发愤之音,激楚之言,奔放之词,时有所见。不符合历来解《诗》者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说法,因而又被称为《变风》《变雅》。其表现手法一般分为“赋比兴”三种。诗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内容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他记录所没有,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为一部优秀的历史作品。

四、《左传》

周朝的著名编年史,相传为鲁国历史家左丘明所撰。按鲁国十三个君主的顺序编写,起自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计269年,18余万字

编年体历史在我国出现很早,周代历国都有,或称《春秋》。相传这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的记录整理删定而成。它按年、时、月、日编排史事,以春秋代表四时,初具编年体的样子。但它的记载太简,措辞隐晦每事只记结果或结论,很多重要的事件都未加著录,因此后来的学者有许多的引申解释。由于《春秋》同孔子整理编订

的其它著作一样,被儒家各派尊为“经”,故各派对它的解释就称为“传”。汉代有五种传,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邹氏传》。

《左传》到西汉末才在宫廷藏书内发现,古文经学派说也是专为解释《春秋》的,但今文经学派不承认,据各种资料显示,《左传》似应完成于战国初期的作品,出自鲁国史官的手笔,整理者可能是左丘明。《左传》特别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它叙述的不少战役,都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总而言之,《左传》是一部体裁完备的古代编年体史书,因而理所应当地被看作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

现存《左传》通行本,是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作疏,称《春秋左传正义》。清代不少学者对杜注不满,重新辑录和研究汉人解说,较著名的有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和李贻德《春秋左氏传贾服注辑述》

五、《国语》

是春秋时期的国别史,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共八语,共21篇。成书不早于战国

初期。因为司马迁说过“左丘失明,阙有《国语》”,一般认为是左丘明所作。

《国语》的编纂以“国”为类,以“语”为主,前一特色,反映春秋期间各个地方的社会关系发展不平衡,因而同一时间的历史在不同空间的变现差异。后一特色,反映春秋时期不同地域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在人们之间有很多不同的议论。《国语》着重记载齐、晋、楚、吴、越五国霸业的兴衰。

【同《左传》相对照,《国语》记述的事件与之很多相同,但记述原委很简单,记录言论则详细,似乎二书在“记事”、“记言”方面又分工,因此东汉的班固、王充都曾把《国语》叫做《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现存国语较早的注本,只有三国吴韦昭的《国语解》,清代学者加以校释,比较有名的洪吉亮《国语韦昭注疏》、汪远孙《国语校注本三种》。

六、《世本》

《世本》是先秦的史官档案记录的汇编,书已佚。据各种古书徵引的文字来看,内容分为7部分。

【《帝系》】、【《世家》】记录黄帝到东周列国王侯的世系,【《谱》】记周王室和诸侯国执政的世卿大夫的年表,【《传》】记春秋前的名人事迹,【《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居篇》】记三代王都和列国都邑的变迁,【《作篇》】记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体制。各篇文字都很简单,仅录史事而无评论。材料以春秋前最详细,也有一点战国到西汉初的记录。因而后人推断它原是周王室史官分门别类保管的历史档案,由秦汉间人汇编增补而成。

【《世本》与《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从取材到体例,都明显地受了《世本》的影响,因而可说《世本》是历代封建王朝纪传体“正史”的雏形。(《世本》是先秦的史官档案记录的汇编,书已佚。据各种古书徵引的文字来看,内容分为7部分。【《帝系》】、【《世家》】记录黄帝到东周列国王侯的世系,【《谱》】记周王室和诸侯国执政的世卿大夫的年表,【《传》】记春秋前的名人事迹,【《氏姓篇》】是先秦大小贵族的起源和宗支分化状况的族谱,【《居篇》】记三代王都和列国都邑的变迁,【《作

篇》】记上古的技术发明和礼乐体制。各篇文字都很简单,仅录史事而无评论。)

七、《史记》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最初称为《太史公》,西汉学者也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魏晋,才逐渐专称本书为《史记》。

史记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史家”,七十“列传”组成,计130篇。

本纪:记载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历史大事,基本是编年体式的。

表:用简明的表格,概括错综复杂的史事

书:记述政治、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制度或重大事项

世家:记述贵族诸侯的活动和事迹

列传:分别记载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包括上层的官僚、士大夫和影响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要历史人物,也包括当时我国边疆各族和一些邻国的历史。

本书以本纪和列传为主,各体例相互配合。这种

体例成为以后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典范。

历史的发展有清晰的脉络可循,记录面比封建社会的其他“正史”要宽广得多,不仅注意记录政治,也注意到经济和文化。司马迁认为撰史应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希望揭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奥秘,希望找出人间的“大数”;他还注意到会通古今,着重探索历史变化的原因;既注重文献资料,又重视实际见闻,随时以生活阅历所得订补文献的不足。全书的“太史公曰”的论赞,为某些历史事件、人物作总结,或补充正文以外的重要史事,并非空洞的议论或褒贬。《史记》叙事,简明扼要,系统清楚,生动活泼,文笔绚烂,反映了作者高度的文学修养。《史记》爱憎分明。一般来说,《史记》用力最深的是秦朝至西汉百年间的历史,也就是司马迁当时的近代史和当代史。尤其注重统治阶级的活动给社会历史造成的影响。这部分的史学价值也最高。

注释史记的,南北朝时有宋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引》和张守节的《正义》,原各自

刊行,北宋时合为一本刊行。近代日本泷川资言根据各书,编成《史记曾注考证》,水泽利忠补编《史记曾注考证校补》

八、《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

班固父班彪曾续《史记》撰《后传》65篇,班固认为《后传》不够详备,在班彪死后进一步搜集史料,改进体例,经过二十多年的撰著,但死时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写完成。

《汉书》所记从高祖元年到王莽地黄四年,整个西汉一代。【体例】全书由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组成,计100篇。体例基本继承《史记》,但有所改变,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创立《艺文》、《地理》、《刑法》等志。【内容】武帝以前的记载袭用《史记》原文,但有所增补;在帝纪中曾载了不少重要诏令,在列传中保存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奏疏等重要文献,武帝以后

的部分,依班彪《后传》改写,小部分袭用原文。

意义:创立断代史,为后世史家所效仿。断代史能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各个阶段的矛盾活动提供例证,在史学上有重要价值。班固修志时,并没有拘泥于断代体例,而是将西汉到先秦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分门别类,贯通叙述。行文比较严密,词简意赅。

弊端:《汉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所谓“正统”思想十分鲜明,尤其与史记相比较而言

现在最流行的是唐颜师古的《注》本和清王先谦的《补注》本。

九、《后汉书》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范晔在《东观汉记》、司马彪《续汉书》等基础上,开始撰写《后汉书》,他准备写10纪,10传,80列传,但纪传写成,即被杀。《后汉书》无志,时人已感到是一种缺陷,南朝时,刘令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8志30卷附在其后,加以注释增补。直到北宋的时候,纪传与志重新校

勘,合为今本《后汉书》。

【体例】基本与《汉书》相同。但“帝纪”后另立了“皇后纪”。没有“表”,“志”中又缺《食货》《艺文》等志。“列传”中除沿袭前二史所有的《循吏》《酷吏》《宦者》《儒林》外,又创立了《党锢》《文苑》《独行》《方术》《烈女》《逸民》六种类传。

【特色】记述人物,注重分类,不以时代先后为序,反映了士族门阀统治下重视品第人物的风尚。重视序论、赞的写作,当做评论人物的工具,也是其炫耀文学技巧的手段。同时,《后汉书》多类传,对社会生活许多方面给与了较大注意,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司马彪所撰被评委“详实”,将注意力集中与天文历象、祭典礼制、灾变物异、官员职守等,为后世研究两汉之际的统治学说、宗教思想、自然认识、政权结构等演化过程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而范晔作史,旨在“以文传意”,也就是借历史表达政见。这种态度,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令客观历史服从主观需要的弊病。书中过分注意文辞修饰,对如实反映历史真相也带来了相当的损害。以世家豪族的标准来权衡人物。清谈、美文也反

映在《后汉书》中。

今《后汉书》的注,八志时梁朝刘昭注补,纪、传部分出自唐章怀太子李贤等人手笔。清代学者对《后汉书》做了很多补注,以惠栋《后汉书补注》较为详,清末王先谦在惠栋的基础上,撰成《后汉书集解》。

十、《三国志》

《三国志》是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著作。西晋陈寿撰。

【体例】分为《魏书》30篇,《蜀书》15篇,《吴书》2篇。其中《魏书》有纪、传,以魏为正统,属、吴仅有列传,但都没有表、志。它在断代史中别具一格。

【特点】受九品品评人物的影响,比《史记》、《后汉书》更注意按人物事迹行为分类,虽然没有像以后的范晔《后汉书》那样严格,但实际每一列传记述的人物都是以类相从。

书中很多货地方都假借所谓的“为尊者讳”的《春秋》笔法,对历史有所歪曲,为封建统治者的“过

恶”回护,在两国交兵时表现为,讳败夸胜。内容过简,旧史中已有的记载也被删减过多,各传的内容繁简不一,时有脱误失实之处。

以裴松之的注本最为有名。他的注解,不像以前以名物训诂,章句解释,注释范围大抵不出正文之外。裴松之一反传统做法,将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或博引各家议论,辨明是非;或旁徵不同记载,为订考异;或补充事件的始末,增广异闻;或增详人物生平,力求完备。据统计,裴松之注所引各家史学著作两百多种,注文内容是原书的数倍。所引书目9/10已亡佚,有赖于裴注,还可以见到概略。

大学专业详解(历史学)

大学专业详解:历史类职业分析及其王牌学校来源:人民网2010-1-30 10:27:2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模拟考场 专业能影响着一个人未来,专业选得好意味着以后就业更容易、发展潜力更大。因此,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对专业选择应该特别关注,但是面对众多高校上千个不同的专业,考生到底怎样挑选专业呢? 一专业详解 060101 历史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060102* 世界历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世界历史的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学术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贸、国际文化交流和新闻出版部门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历史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关于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史学理论、外国语、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了解相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世界历史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分析方法;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5.了解国内外世界历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趋势;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 关考点及试题答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81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会饮》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罗马 D、启蒙时代 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A、普罗提诺 B、高尼罗 C、托马斯·阿奎那 D、但丁 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 A、托马斯·阿奎那 B、维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 A、普罗提诺 B、奥古斯丁 C、托马斯·阿奎那 D、锡德尼 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 A、《论戏剧诗》 B、《拉奥孔》 C、《悲剧的诞生》 D、《拉辛与莎士比亚》 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 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 B、泰纳的《艺术哲学》 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 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 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 A、海德格尔 B、叔本华 C、尼采 D、勃兰克斯 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 A、王尔德 B、莱辛 C、萨特 D、歌德 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 A、萨义德 B、肖沃尔特 C、萨特 D、费什 13、哈桑是() A、现代主义文论家 B、唯美主义文论家 C、神学文论家 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 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 A、歌德 B、哥德曼 C、萨特 D、弗洛伊德 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

原典导读课程总结

原典导读课程总结 中国原典导读是为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掌握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进程,围绕各个历史时期主要的文体、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家为中心展开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已有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作家作品,提升人文素养,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文学的正确理解态度和良好的接受态度,并实施爱国主义的教育。 在本次学习中,我们主要讲了四讲,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第一讲:《诗经》概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约在公元前6C,《诗经》在春秋时已流传于世,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产生地域大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北部;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具有时间长(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地域广(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波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涉及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及湖北北部等地)、作者众(既有贵族创作雅诗、也有平民奴隶吟唱的风谣,还有乐官祭祀典礼制作的颂诗)等特征。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5《国风》;《雅》105篇,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40篇,其中《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诗经》国风绝大部分作者是下层人民,“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大雅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用于诸侯朝拜;小雅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用于贵族宴享。“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在重大祭典时,连歌带舞,颂赞祖德以娱神,作品皆出自社会上层人物之手。 第二讲:物质生产习俗与《诗经》劳动诗歌 农业成为《诗经》时代周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的社会生活内容。周初的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生产,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时,要举行隆重的祈谷、藉田典礼,祈求上帝赐予丰收,天子亲率诸侯、公卿大夫、农官到周天子的藉田中象征性犁地。秋天丰收后,还要举行隆重的报祭礼,答谢神灵的恩赐。《诗经》中的《臣工》、《丰年》、《良耜》等作品就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第三讲:婚姻恋爱习俗与《诗经》爱情诗歌 先秦时代,无论是聘娶婚制,还是媵嫁婚制,主要是针对贵族阶级。对于庶民百姓的婚姻,统治者则着重从繁衍人口和增强国力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婚配制度和政策。《诗经》中有许多反映当时婚姻风俗制度的作品。婚姻形态有媒妁婚、自由婚、政治婚;婚姻仪式按六礼程序进行;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掩盖下的一夫多妻制。《诗经》时代贵族阶层婚俗的主要形式

西方文论重点整理

柏拉图理式论摹仿说a.“理式”的基本含义“理式”(Idea)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他所说的“Idea”不依存于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一种由低向高的体系,最底的理式是具体事物的理式如“桌子”、“树”的理式,再往上是数学、几何方面的理式,如三角、正方、圆等,再往上是艺术、道德方面的理式,如公正、美等;越往上,理式越完美,而最高最完美的理式是善,善是真善美的统一,是神的化身。这样一个精神的理式体系又是和现实的自然世界相对应的,现实的“床”是理式的床的影子,是理式造出来的具体的特殊外在形象。他说:“理式”不仅有本领造出一切器具,而且造出一切从大地生长出来的,造出一切有生命的,连他自己在内;他还不以此为满足,还造出地和天,各种神,以及天上和地下阴间所存在的一切。这里所说的创造一切的理式,就是“最高理式”,就是创世主、是神。他以理式论否定了感觉经验的可靠性,否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现实世界是以理式世界为蓝本的,只有“理式”才是真实的存在。人要获得知识,认识真理,不需要经过感觉,只需要对理式的领悟。b.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他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是第二性的,“自然”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摹仿事物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艺术品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了三层”。在他心目中有三种世界:理式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后者与前者是依存关系。在他看来,文艺的摹仿就像镜子照物一样,只是客观事物的外貌复现,不能摹仿事物的“实体”(本质)。因此,他对诗人、艺术家极为反感。把摹仿现实的诗人、艺术家列为九等人中的第六等,摆在医卜星象家之下。 c.理式论摹仿说的唯心主义本质与理论价值。柏拉图的理式论摹仿说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摹仿说。首先,从本体论来说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从认识论来说,却是反映论。是西方最早把文艺比喻成反映生活的镜子的说法,客观上揭示了文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其次,理式论摹仿说在对文艺的真实性的否认中,隐约现出文艺的共性方面的要求。他否定文艺的理由之一是只能摹仿事物一部分影像,“和事物的真实体隔得很远”,也就是说,他不但要求艺术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而且要求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共性。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第一,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而且:“像这样的英雄们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第二,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有两部分组成,一种是“理性部分”,一种是“无理性部分”,而悲剧正是迎合了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的要求,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第三,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灵感说a.灵感的基本含义在古希腊时期,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是古希腊灵感说之集大成者,沿用“灵感”本义,将之运用于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b.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他的灵感说包括三个方面: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和获得灵感的过程。他认为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他把文艺的本质堪称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诵诗人又是诗人的代言人”。灵感的表现是迷狂。他认为世间有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爱情的迷狂。这第三种迷狂是由“诗神凭附而来的”。他说出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作家创作和读者欣赏中确实会有高度兴奋、气象万千的情境,甚至会由失去常态陷入迷狂的情形,这是他的重要理论贡献。其错误在于把迷狂(灵感)与理智对立起来,并把迷狂归于神的凭附,否定了理智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作用。第三,灵感的获

%a0%94究的导读书《中共党史史学史》简介

华一部中共党史研究的导读书——《中共党史史学史》简介 东师范大学周一平教授撰 写的《中共党史史学史》(以 下简称《史学史》甘肃人民 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重点图书之一。 首先,《史学史》比较正确地揭示了中共党史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特殊环境。认清中共党史学科产生和发展的特殊环境,是从史学史研究角度探索其发展规律的前提。 其次,《史学史》较为科学地划分了中共党史研究发展的时期。对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的分期,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史学史》对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的分期注意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力求历史的和逻辑的辨证统一。《史学史》将80年的中共党史研究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l—1949.9)、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舛9.10—1978.12)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1978.12一)。这样分期,既注意到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阶段,以及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对中共党史学科发展的影响,也兼顾了中共党史学科自身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中共党史研究中的承袭性。 第三,《史学史》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共党史史学史的基本理论问题。《史学史》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对中共党史史学史的基本理 文膨辉 论问题,即对研究 对象和内容、研究 目的和任务、研究 作用和意义、学科 性质和特点、学科 体系、分期等范畴, 进行了论述。同时, 《史学史》又将中共 党史史学史的学科 体系分为理论研究 和历史研究两大部 分,其中历史研究 部分又分为新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和社 会主义时期两个阶 段,使全书简明扼 要,结构脉络清晰, 一目了然。作者在《史学史》的末尾交流等。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探讨此 还编制了中共党史研究的主要书类问题比较充分的文字,既说理透目、中共党史研究大事记等附录。彻,又批评中肯,反映了《史学史》 这在中共党史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者对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热爱 上尚属首次。和忧患意识。作者要求有关部门有《史学史》坚持把中共党史研条件地开放档案资料,维护学术研 究放到各个时期的社会变化中去究的平等、公正。此外,作者对中共 加以考察、研究,放到阶级斗争、思党史研究中存在的严重的重复劳 想斗争以及更复杂的社会矛盾的动现象也提出了批评,并呼吁中共 环境中去考察。党史学界和政府部门要对培养党《史学史》客观地分析了影响史研究的后继人才和发展国内外 中共党史研究的诸种因素,提出中学术交流等问题引起足够重视,共 共党史研究发展需要解决六个方同努力,迎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一 面问题,即资料、减少和避免重复步繁荣。 劳动、政治与学术关系、加强理论(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法学院) 研究、培养后继人才、发展国内外(责任编辑陶柏康) 殳嘏q 万方数据

西方文论史古典部分

《西方文论史》重点整理 一、柏拉图的文艺对话录 ㈠柏拉图的灵感说 ⒈灵感的基本含义是“神助”、“灵启”、“陶醉”、“迷狂”等。 ⒉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神灵附体”、“迷狂”、“灵魂回忆”) ⑴灵感的源泉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服”。《伊安》神→诗人→诵诗人→听众 ⑵灵感的表现是迷狂(根源是“神力凭附”)。 《斐德若》四种迷狂:预言的迷狂,教义的迷狂,诗兴的迷狂(灵感的表现),爱情的迷狂。 ⑶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理式世界的回忆(灵魂回忆)。 《斐德若》灵感的获得,虽然有“尘世的美”的引发,但并不是来自尘世的现实美,而是在被尘世现实美引发后,又把现实尘世美“置之度外”,使灵魂直接对上界真善美世界进行回忆,直接把握事物的真实体,把握真善美,而不是进行外形的“摹仿的摹仿”,这时,才能吟诵出伟大的诗篇。 ⒊柏拉图灵感说的矛盾:神秘主义理式论和熟悉诗、热爱诗人的矛盾。两种文学艺术: ①理式的摹仿的摹仿的文学艺术反对 ②完善的灵魂对最高理式回忆所产生的文学艺术认同,但举例却是① ⒋柏拉图灵感说的价值 ⑴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不是学习所得,而是灵感的产物。 ⑵确切地描述了诗人和艺术家在创作中的重要感染力(文艺创作与技术制作的区别)。 ⑶灵魂回忆说揭示出创作是离不开现实的触发,但又不停留于其中,努力创作出有普遍 性的理想美。 ㈡《理想国》中为摹仿艺术者开列的罪状 ⒈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不能把握真理。(即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 ⒉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为青年做坏事提供辩解的理由。诗人对完美的神和没有缺点的英雄的亵渎和中伤,对城邦保卫者不利。 ⒊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人性由“理性部分”,和“无理性部分”组成,悲剧正是迎合了后者,通过给人以快感,助长人的感伤癖和哀怜癖。 此外,柏拉图指责喜剧投合人类“本性中的诙谐欲念”。“结果就不免于无意中染到小丑的习气。”为建立贵族奴隶主的理想国,柏拉图向诗人下了逐客令。 二、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㈠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定义(《诗学》第六章):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的、完整的、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㈡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⒈悲剧的含义(定义与其他种类艺术比较得到): ⑴媒介: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⑵对象:好人的严肃行动。 ⑶方式:“动作摹仿”⑷社会功用:“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西方史学名著导读》——读《屠猫记》

读《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① 《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下简称《屠猫记》)是一本美国人写的法国文化史,截取的时间断面是十八世纪的法国。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是很讨巧的,它正是社会剧変之前,而通常社会变革总发生在文化自发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于是在这个时间切入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变革的前兆,亦即是后来的法国大革命的预征。其作者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罗伯特·达恩顿(1939年出生于纽约,著名欧洲文化史专家。他和他的著作曾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包括美国的麦克阿瑟奖金、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以及法国的美第奇奖提名)。《屠猫记》是一本研究法国文化史的经典著作,我读的是台湾学者吕健忠翻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说起来这本书,能顺利读完这本经典著作可谓是“一波三折”,我先是到网站上购买,本想一来可以完成作业,二来可以读完之后收藏,以便以后再读,但是不知怎么地这本书在各大网站上都是缺货,一直等了好久都没有货,后来我到图书馆借,但是好几次我去借都被人借走了,幸好得一好友帮我在浙大紫金港校区借到,于是才能顺利读完这本著作。 “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美感,它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史学以人类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②大凡一本经典的史学研究著作,之所以经典,我想在于“文贵出新”,它开创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在材料上有新的发现和使用,或者在研究方法的解释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无疑《屠猫记》正是这样的一本书。在未读该书之前,因为对史学研究方法这方面的书籍看得很少,以前很少说过“新文化史学”,在读了该书以及查阅了研究该著作的一些论文之后,才明白《屠猫记》是当今研究新文化史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新文化史是当前史界最为深刻的变革。当社会史路向变得日益琐碎和生硬,史学转而开始关注人类文化的能动性,热衷于叙述和想像则是后现代主义的烙印。随笔体的《屠猫记》是雅俗共赏的新文化史代表作,在史料的选择、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及研究路数的转变上,其均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维度,为了能更好理解何为“新文化史”,以及新文化史学的代表作《屠猫记》,这本著作我看了两遍。本书共六章约25.4万字,下面我把本书的目录简要列举如下: 一、农夫说故事:鹅妈妈的意义 二、工人暴动:圣塞佛伦街的屠猫记 三、资产阶级梳理他的世界:城市即文本 四、警探整理他的档案:文坛解剖 五、哲学家修建知识树:《百科全书》的认识论策略 六、读者对卢梭的反应:捏造浪漫情 因为第一遍基本上只看懂了著作的第一、二和第六章,这些篇章以故事的形式来阐述作者的学术观点,内容丰富有趣、幽默。第三、四、五章涉及到法国的阶级、文坛和哲学,读起来不怎么有趣,而且难懂,所以我又读了第二遍。读完该著作,发觉《屠猫记》当是历史花园中的一朵瑰丽,那些在现代人、异国人眼中匪夷所思的故事,那些早己尘封的历史记忆,在罗伯特·达恩顿生花妙笔、缜密推理下得以破译和“还原”,作为新文化史学写作的扛鼎之作,《屠猫记》为作 ①[美]罗伯特·达恩顿著,吕健忠译,《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②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序:2。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 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

【5】2 The Tragedy of Dr Faustus 浮士德的悲剧

【使用指南】Black Cat有声名著阶梯阅读 (以下内容摘自《徐老师原典英语自学法》(徐火辉著)第二章) 在使用时,一定要做到聆听先行,听读结合,即: ■①打开一个MP3文件(一般3~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不看任何文本,先静气聆听3~5遍后,谨记:千万不可看文本; ■②聆听至少3遍后,打开PDF阅读刚才听的部分,生词可以用金山词霸查,大概读2~3遍;■③关掉PDF,闭目再听1~2遍; ■④最后,可以进行跟读,朗诵,背诵,写作等操练。 ◆◆◆◆◆方案1.暑期50天自学速成训练方案◆◆◆◆◆ 训练素材:香港商务印书馆授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Black Cat优质英语阶梯有声读物Level1-Level6+VOA慢速英语。 训练量:每天运用原典英语训练法学习6个小时,总训练时间300小时。 训练目标:听读能力达到高考水准。 训练具体方法:从Black Cat系列有声读物Level1起步,每个Level选约4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运用原典英语学习法的432+模式训练,即先专注听4遍,随即立刻认真读3遍,然后再聆听2遍。Black Cat系列有声读物Level1–Level3的每个故事长度平均约30分钟,并进一步分割成平均约4分钟左右的段落(课文/音频文件),Level4-Level6的每个故事长度平均约50分钟。学习者要一课一课地完成聆听-阅读-聆听。 即,(1).从Level1的某个故事开始,先专注聆听4遍约4分钟的音频文件,共约16分钟; (2).然后在电脑上打开对应的文本文件,激活翻译软件的屏幕取词翻译功能,认真阅读理解3遍;但除了零起点的学生,一般不要用翻译软件的整句翻译功能,而应该自己先努力阅读理解,碰到生词再使用翻译软件翻译目标生词,碰到个别实在无法理解难句可尝试使用整句翻译(但整句翻译往往并不准确); (3).再将此阅读过的内容,认真重复聆听2遍。完成这一轮训练后,一般就可立刻进入

任选教材中的一则史部史料,对比原典,进行翻译、分析,写出读书笔记

史料: 是岁,(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日:“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壹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日:“廷尉当是也。”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史料翻译: 这一年,文帝封释之做了廷尉。不久,皇帝出巡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车驾的马受了惊。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张释之审讯那个人。那人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听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一下子看见了皇帝的车队,马上就跑起来。”然后廷尉向皇帝报告那个人应得的处罚,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了我的马,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说不定就摔伤了我,可是廷尉才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这样规定,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

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时,皇上您让人立刻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稍一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岂不会手足无措?愿陛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 史料分析: 一、法律是天下的法律,应该共同遵守。不能因人不同。 二、法律的执行一定要公正,还要坚持不动摇。就是现在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文帝能够听从释之的劝告,说明他还是作为一个皇帝还是比较清明的。 四、古代的律法多数是统治阶层为自身服务的,有不足之处。与现代律法相比不严谨。 五、史籍记载这个事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给统治阶层作为参考之用,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或后世能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律法。从而使百姓更容易信服统治,更容易统治。 六、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坚持公理正义,与不合法不合理的行为做斗争。 七、从这个故事中也可看出古代的帝王多骄奢淫逸,颐指气使。不能同百姓同甘共苦啊。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1、自然中心(公元前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理论家们普遍视艺术为自然的模仿。古希腊文论、古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时期文论、新古典主义

2500小时的原典法

2500小时的原典法 根据这些反复研究所确证的行为层面的硬数据,假设每人每天平均随眠9个小时,清醒 时间为15 个小时,其中70%的时间在从事语言交流(训练),时长为10.5 个小时,那么一 年就达到3600 小时以上,三年就超过 1 万个小时;而聆听在语言交流占约50%的时长,每 人每天聆听平均不少于5个小时,12个月的累积是1800个小时,18个月就超过2500小时。 与此完美匹配:①. 幼儿恰恰是平均在三岁就达到娴熟运用口语的阶段(虽然此时他们的认 知能力和心理成熟还需要十多年的成长);②. 婴儿恰恰平均是聆听12 个月后开口说话(一 个一个地嘣单词),平均18 个月之后(聆听量达到约2500 个小时)口语输出的进步明显加 速。3 由人类的语言天赋+ 1 万小时训练原理,毫不奇怪地,当代科学一再确认每个人的母语 口语加工能力都达到了专家级水准,都超越了一流科学家团队设计的超级电脑专家系统的语

言加工能力(见本教程讲道篇)。所以中国学生司空见惯,连非洲英语国家的贩夫走卒都跑 到中国来充当英语教师,赚快钱赚大钱,且被学生崇拜。对中国学生而言他们是英语“专家”。 每个人之所以都能成为母语加工能力专家,除了人类的天赋之外,就在于每个人的母语学习 训练时间都远远超过了一万个小时。 语言习得是人与生俱来的潜能;但它必须在外界语音流信息的持续输入刺激下,才能够 激活与发展;也即语言自学能力建立在能聆听他人话语的基础上。学外语时如果忽视聆听输 入训练而专攻书面语,听力不过关而根本不能利用外语语音流的输入信息,那么个体就无法 发展自己天赋的外语能力。 结论非常清晰。第一,外语学习既不神秘也不例外:如果你达到足够的练习量,且练习 方式恰当,你一定能成为外语运用的专家;否则,练习时间量不够,或练习方式不恰当,例 如听力不过关时大量做书面语训练,尤其是卷面试题训练,外语能力便难以突破而持续进步。

高考专业选择:历史学.doc

高考专业选择:历史学 为你整理了高考专业选择:历史学,更多有关高考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 高考专业选择:历史学 专业介绍 历史学就是研究历史的,具体来说是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不同地域社会时期的文化生活、不同民族的发展轨迹以及古代所遗留下来的古籍、文献、社会制度、历法等,通过研究总结,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所借鉴。 学习内容 历史学的学习,记忆是最重要的了,相信高中简单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回事。另外还要掌握基本的研究和分析方法,还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方便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整理。 大学期间的课程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等好多的。 研究对象 历史学是一门相当古老的学问。在传统时期,史学的主要功能是作为统治术的基础性知识,所谓“资治”、“以史为鉴”等说法所指即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相当广泛,凡是业已逝去的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以及人与自然互动历程皆可纳入历史学的研究范畴中。从传统来看,政治史、军事史、外交史等是历史学研究的主流。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兴起,历史学更加注重跨学科借鉴,研究对象日益多样化。另外,史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以及史学自身的发展演变都是历史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就业情况

目前毕业生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历史编撰出版工作。还可以在博物馆、文化馆等从事历史研究、博物馆管理工作。师范类的可以当老师什么的。 说实话这个专业本科的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在就业形势很严峻的今天,历史学专业可以说是一直冷门甚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冷门。 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历史学者说过“把历史学当职业是一种悲哀”。历史学是所有专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斗争最激烈的一个专业。如果你选择它作为挣钱养家或谋求功名的一种专业,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悲哀,因为在历史行业能出人头地、荣耀显赫的人凤毛麟角。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童庆炳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③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 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

好英语是读出来的

好英语是读出来的(英语学习经验) 一、关于单词 我的校友中最杰出的外语专家何其莘博士,(读过《新概念英语》的人应该都见到过他的照片)认为阅读是提高英文水平最有效的方式。我觉得死记硬背学外语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主义,具有深厚而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一种违背语言习得规律,既不科学也不经济的方法。凡是背过英语单词的人肯定都有这样的经验,第一是背过的单词被忘却的速度十分惊人,大概有一个月不碰英语,一半儿的单词就想不起来了。第二是背过的单词用不上,无论是写作还是听说,绞尽脑汁也无法调用那个合适的单词。仅就背单词来说,问题还有很多,但是这两条就已经对英语学习造成了足够大的障碍,可以说识字方面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中国人英语的整体低水平。 二、关于阅读 其实,增加词汇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阅读,我们回忆一下自己学习汉语的过程,那常用的2000多个汉字难道是我们硬背下来的吗?假若有的话,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字是我们从童话,从笑话,从故事中得来,总之一句话,是读出来的而不是背出来。读出来的文字是活的文字,我们知道什么字用在什么环境、语境、语气和状态之中。我们会久久铭记那些给我们带来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许多故事,所以学英语如果不在阅读上下工夫显然是没有前途的。 三、全军覆没的外语教学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就是被扔鞋的那次)说,中国有3亿多的人在学外语,这个消息当时让我十分的振奋,但是后来交的朋友多了,对外语了解更多以后,我才明白这个消息应该是让我们感到遗憾的,因为3亿多的外语学习者里面,失败率恐怕要高达99.9%,如果哪位对这个数目产生怀疑的话,不妨去专业外语类院校做个调查,比如北外、上外、西外、大连外国语等院校,问问学英文专业的同学们,有几个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把外语真的学通了。退一步讲,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左右,学习外语的成功率哪怕在1%,我们每年就会有六万高水平的外语人才,真有这么多吗?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一个概念,什么是成功的外语学习者?不是说你能读懂New York Times,抬手能写封英文信就算是高水平了。差不多一百年前林语堂先生在撰写《开明英文文法》的时候就曾说过,外语学到只能看报、写信的程度,是个很低水平。英文归根结底是要落实到文学的,如果连读一本浅显的Bestseller(畅销书)都很吃力的话,那便是英文很差的显著表现。我们问问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有多少人读New York Times毫无压力?又多少人可以享受阅读英文原著的快乐呢?每当我看到很多同学津津乐道于VOA、CNN、BBC的时候,我都会觉得泄气,不是说读报就一定不好,但是用英文写成的那么多杰出的作品岂是一些通俗报刊所能表达和取代的?我们需要吸收更多更有价值的西方的精神财富与先进理念,而不应该把自己的水平降至“看报外语”的半文盲的程度。100年来,我们的英文教学水平非但没有进步,反倒有了很多退步。至少,”五四“以后那些杰出的青年们手里没有那么多翻译的外国作品,所以他们能接触到更多英文以及其他外文原著,见解、水准不会太受通俗报刊的影响,所以其中涌现出了更多高水平的如林语堂、傅雷、郑振铎这样学通中西的大师。 四、阅读的核心问题 迟至我上大学之前,所接触的英文材料主要仍然是教科书,支离破碎的英文教科书,连吃喝拉撒都讲不清楚的教科书。李雷和韩梅梅见面之后不谈娱乐,不谈学习,不谈生活,不谈感情,不谈理想,不谈恋爱,到底谈了什么我现在都没搞清楚,不止他俩,那里面所有的人都怪不拉叽的,我不知道地球上哪个角落的人像他们那么交流,见面之后的谈话基本上没有内容。至于课外的英文书也只读过《书虫》,其他的不是疯大师英语,就是《千万别学》之类的骗人玩意儿。在大学里不知是人品爆发还是怎么着,反正是特别喜欢读书,英文、中文、

历史学本科生就业方向

历史学本科生就业方向 导语: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历史学本科生就业方向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从先秦到当代)、专题史(经济史、社会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史(美、英、法、日、德、俄等国,拉美、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中外关系史等。 培养目标 历史学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整体人类文明的一般发展历程和世界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接受史学理论、史料学、历史地理学、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关系学、外国语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就业方向一:行政/后勤 行政/后勤部门就是协助好上级行政领导施政行政,当好助手。关键是要为领导分忧和服好务,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就业方向二:编辑/文案/作家 据估算,目前我国拥有网络编辑人员近300万,而传统媒体

有编辑记者75万人,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从数量上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同时,当下网络编辑的学科背景与六年前相比,也有了显著的变化。2000年以前,有着计算机学科背景的编辑成为各大网站的主力军,但自2000年以后,网络媒体竞争逐渐激烈,内容为王的理念被视为网站发展的“圣经”,有着社会科学背景的编辑逐渐占据主流,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进入网络大潮。从2004年开始,网络媒体从业人员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进行大轮换,网站人力资源结构也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的专业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财经、历史、外语等专业的人员。 就业方向三:市场/公关/品牌策划 企业通过媒介的介绍、传播,和观众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在公众面前树立并强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而在这一系列活动安排中,专业公关是企业的好帮手。 在企业文化方面,历史学专业的知识和品牌的策划有异曲同工的微妙相同点,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丰厚的文化积淀。 就业方向四:学术/科研 随着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显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知识劳动和知识要素正在成为按劳分配的主要依据;知识所依附的主要对象,即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责任重、贡献大的人,收入明显提高,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与一般劳动者的薪酬水平的差距,在市场供需调节过程中日渐扩大,科研

如何读原典——以论语数则为例

《如何读原典——以<论语>数则为例》 --主讲人:廖名春(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 / 2011-5-19 19:00:00 地点 / 狮子山校区校学术厅 主办单位 / 科研处、政治教育学院 音/视频 / 无 介绍 / 李北东: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清华大学的廖名春教授给大家作报告。廖名春,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湖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周易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古籍所等单位兼职教授。廖名春教授是马王堆帛书《易传》最早的整理者之一,在郭店楚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以及先秦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是国内外最为前沿的学者。先后承担了多个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今天廖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如何读经典——以〈论语〉数则为例》。 廖名春:李书记,蔡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有幸到四川师范大学和大家交流,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第一次来到川师大,见到这么多同学,非常的高兴。我今天讲的主体是根据读论语的几条心得,来谈谈如何学习原典。第一个我们讨论《论语?泰伯》篇的民可使由之章,第二个我们讨论《论语?为政》篇的道之以政章,第三个我们讨论《论语?里仁》篇的朝闻道章,第四个我们讨论《论语?子路》篇的父子互隐章。论语这四章,对研究孔子的思想,对儒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清人对如何读经典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我们这里指出清代著名学者戴震的话:“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必有渐。”戴震告诉我们读书就应该由字通词,由词通道。清代另一个很出名的学者张之洞,在《书目答问》里面告诉我们:“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这其中有几个词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差别。这里的“理学”和我们现在讲的理学是有差别的,这里的“理学”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哲学。这里的“词章”相当于我们现在讲的文学。这里讲的“经济”就是公共管理,领导。我们做经学也好,做理学也好,做史学也好,都要从小学入手。什么是小学呢,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训诂学。我们要通过传统的文字训诂学的方法才能读懂经学。我们通过读论语就可以发现张之洞讲的是至理名言。 现在我们讨论论语泰伯的一段话: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段话杨伯峻有个翻译:“孔子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照着我们的道路走去,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杨伯峻的这个翻译是有来源的,他的来源是什么呢?郑玄解释:“民,冥也,其见人道远。由,从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从之。若皆知其本末,则愚者或轻而不行。”何晏的集解是这样解释的:“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是这样解释的:“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程子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 我们看到从郑玄到何晏到程颐到朱熹的解释,都是从愚民的角度来说的。这种愚民思想在近代以来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