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全)最完整最新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全)最完整最新
高考必备数学公式(全)最完整最新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结论大全

1. ,.

2..

3.

4.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个.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6.解连不等式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

7.方程在内有且只有一个实根,等价于或。

8.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只能在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

得,具体如下:

(1)当a>0时,若,则;

,,.

(2)当a<0时,若,则,

若,则,.

9.一元二次方程=0的实根分布

1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2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

或或;

3方程在区间内有根的充要条件为或 .

10.定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的条件依据

(1)在给定区间的子区间形如,,不同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2)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3) 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

的有解充要条件是

(4) 在给定区间

的子区间上含参数的不等式(为参数)

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对于参数及函数.若恒成立,则;若恒成立,则;若有解,则

;若

有解,则

;若

有解,则

.

若函数无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可以仿此推出相应结论

11.真值表

12.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 反设词 原结论 反设词 是 不是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都是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大于

不大于

至少有个

至多有个

p q 非p p或q p且q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小于不小于至多有个

至少有个

对所有,成立存在某,不成立

或且

对任何,不成立存在某,成立

且或

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右图):

14.充要条件记表示条件,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则是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则是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且,则是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5.函数的单调性的等价关系

(1)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

16.如果函数和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和都是增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也是增函数; 如果函数和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和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增函数;如果函数和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一个是减函数而另一个是增函数,则复合函数是减函数. 17.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18.常见函数的图像:

19.对于函数(),恒成立,则函数的对称轴是;两个函数

与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0.若,则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若,则函数为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21.多项式函数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是奇函数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是偶函数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22.函数的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

23.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即轴)对称.

(2)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3)函数和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24.若将函数的图象右移、上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将曲线

的图象右移、上移个单位,得到曲线的图象.

25.几个常见的函数方程

(1)正比例函数.

(2)指数函数.

(3)对数函数.

(4)幂函数.

(5)余弦函数,正弦函数,,

.

26.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则的周期T=a;

2,或,则的周期T=2a;

(3),则的周期T=3a;

(4)且,则的周期T=4a;

27.分数指数幂

(1),且.

(2),且.

28.根式的性质

1.

2当为奇数时,;

当为偶数时,.

29.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

(2) .

(3).

注:若a>0,p是一个无理数,则a 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

数幂都适用.

30.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

31.对数的换底公式 : (,且,,且,).

对数恒等式:(,且,).

推论(,且,).

32.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若a>0,a≠1,M>0,N>0,则

(1); (2) ;

(3); (4) 。

33.设函数,记.若的定义域为,则且;若

的值域为,则,且。

34.对数换底不等式及其推广:设,,,且,则

1. 2.

35.平均增长率的问题负增长时

如果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则对于时间的总产值,有.

36.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

37.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和公式为:.

3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的和公式为或.

39.等比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其前n项和公式为:.

40.分期付款(按揭贷款) :每次还款元(贷款元,次还清,每期利率为). 41.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则.

(2) 若,则.

(3) .

4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43.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44.和角与差角公式

;;

.

(平方正弦公式);

.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

45.二倍角公式及降幂公式

.

.

.

46.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x∈R及函数,x∈R(A,ω,为常数,且A≠0)的周期;函数

,(A,ω,为常数,且A≠0)的周期.

三角函数的图像:

五点法作图列表:

0 π/2 π3π/2 2π

47.正弦定理:R为外接圆的半径.

48.余弦定理

;;.

53.面积定理

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

2.

3.

4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

.

50.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

.

.

.

特别地,有

.

.

.

51.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

.

.

.

.

.

.

5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λμ) ;

(2)第一分配律:(λ+μ) =λ+μ;

(3)第二分配律:λ(+)=λ+λ.

53.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交换律;

(2)·= ·=·=·;

(3)+·=· +·.

54.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

1λ2,使得=λ1+λ2.

不共线的向量、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三点A、B、C共线的充要条件:(M为任意点)

55.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且,则 ().

56. 与的数量积(或内积):·=||||。

57.·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等于的长度||与在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向量在向量上的投影:||=.

58.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则+=.

(2)设=,=,则-=.

(3)设A,B,则.

(4)设=,则=.

(5)设=,=,则·=.

59.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

60.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B).

61.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且,则

||=λ.

()·=0.

62.线段的定比分公式:设,,是线段的分点,是实数,且,

则.

63.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

.

64.点的平移公式

.

注: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

65.“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点.

(2) 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函数解析式为.

(3) 图象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图象,若的解析式,则的函数解析式为

.

(4)曲线:按向量=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方程为.

(5) 向量=按向量=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

66.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设为所在平面上一点,角所对边长分别为,则

1为的外心.

2为的重心.

3为的垂心.

4为的内心.

5为的的旁心.

67.常用不等式:

1(当且仅当a=b时取“=”号).

2(当且仅当a=b时取“=”号).

3

4

5.

6(当且仅当a=b时取“=”号)。

68.最值定理:已知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

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

3已知,若则有

4已知,若则有

69.一元二次不等式,如果与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与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

70.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当a> 0时,有

.

或.

71.无理不等式

1 .

2.

3.

72.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时,

; .

(2)当时,

;

73.斜率公式

、.

74.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2斜截式(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 两点式的推广:无任何限制条件!

(4)截距式(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5一般式(其中A、B不同时为0).

直线的法向量:,方向向量:

75.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

②.

(2)若,,且A

1、A

2

、B

1

、B

2

都不为零,

①;②;

,,,

此时直线

76.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及直线系与给定的线段相交: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直线),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除),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

(5)直线系与线段相交。

77.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直线:).

78.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则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当与同号时,表示直线的上方的区域;当与异号时,表示直线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

若,当与同号时,表示直线的右方的区域;当与异号时,表示直线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

79.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两直线和所成的对顶角区域上下或左右两部分。

80.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圆的一般方程(>0).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卷(附答案)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已知向量,则=() A. B. C. 4 D. 5 2.若向量,,若,则 A. B. 12 C. D. 3 3.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A. B. C. D. 4.已知平面向量、,满足,若,则向量、的夹角为() A. B. C. D. 5.在中,的中点为,的中点为,则() A. B. C. D. 6.已知平面向量不共线,且,,记与的夹角是,则最大时, () A. B. C. D. 7.在中,,AD是BC边上的高,则等于() A. 0 B. C. 2 D. 1 8.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C. [1,2] D. [0,2] 9.已知向量,的夹角为,且,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5 D. 10.已知椭圆:上的三点,,,斜率为负数的直线与轴交于,若原点是的重心,且与的面积之比为,则直线的斜率为()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8分)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0,﹣1),B(﹣3,﹣4)两点,若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且 ,则点C的坐标是________. 12.已知单位圆上两点满足,点是单位圆上的动点,且,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3.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是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向直线 和轴作垂线,垂足分别是,,则________. 15.已知为锐角三角形,满足,外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设是边长为的正六边形的边上的任意一点,长度为的线段是该正六边形外接圆的一条动弦,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7.设的外接圆的圆心为,半径为2,且满足,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8.如图,在中,,点,分别为的中点,若,,则 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共60分) 19.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与平行.(Ⅰ)求; (Ⅱ)若,求的面积.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已知点,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点为的中点,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一、 对数运算公式。 1. log 10a = 2. log 1 a a = 3.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4. 5.log log n a a M n M = 6. 7. log a M a M = 8. 9. 10. 二、 三角函数运算公式。 1. 同角关系: 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x x x x x x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3. 两角和差公式:sin()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二倍角公式:sin 2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4. 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θθθ++=+b a b a ,其中,2||,tan ,0π ??<=>a b a 5. 降幂公式(二倍角余弦变形): sin tan cos α αα =22sin cos 1 αα+=21cos 2cos 2 α α+=21cos 2sin 2 α α-= log log log a b a N N b =1log log b a a b =1 log log a a M n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22tan tan 21tan α αα =-

高三数学精准培优专题练习8:平面向量

培优点八 平面向量 1.代数法 例1:已知向量a ,b 满足=3a ,b 且()⊥+a a b ,则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3 B .3- C . D 【答案】C 【解析】考虑b 在a 上的投影为 ?a b b ,所以只需求出a ,b 即可. 由()⊥+a a b 可得:()2 0?+=+?=a a b a a b , 所以9?=-a b .进而?==a b b .故选C . 2.几何法 例2:设a ,b 是两个非零向量,且2==+=a b a b ,则=-a b _______. 【答案】【解析】可知a ,b ,+a b 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和一条对角线, 由2==+=a b a b 可知满足条件的只能是底角为60o ,边长2a =的菱形, =. 3.建立直角坐标系 例3: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 中,设2BC BD =uu u v uu u v ,3CA CE =uu v uu u v ,则AD BE ?=u u u v u u u v __________. 【答案】14 AD BE ?=-uuu v uu u v 【解析】上周是用合适的基底表示所求向量,从而解决问题,本周仍以此题为例,从另一个角度解题,

观察到本题图形为等边三角形,所以考虑利用建系解决数量积问题, 如图建系: 3 0, A ?? ? ? ?? , 1 ,0 2 B ?? - ? ?? , 1 ,0 2 C ?? ? ?? , 下面求E坐标:令() , E x y,∴ 1 , 2 CE x y ?? =- ? ?? uu u v , 13 2 CA ? =- ?? uu v , 由3 CA CE = uu v uu u v 可得: 111 3 223 3 3 3 x x y y ???? -=-= ? ?? ?? ?? ? ?? ??= = ??? ? 13 3 E ? ?? , ∴ 3 0, AD ? = ?? uuu v , 53 6 BE ? = ?? uu u v ,∴ 1 4 AD BE ?=- uuu v uu u v . 一、单选题 1.已知向量a,b满足1 = a,2 = b,且向量a,b的夹角为 4 π ,若λ - a b与b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A. 1 2 -B. 1 2 C. 2 D 2 【答案】D 【解析】因为12cos2 4 π ?? ?= a b()2 240 λλλ -?=?=?= a b b,故选D.2.已知向量a,b满足1 = a,2 = b,7 += a b?= a b() A.1 B2C3D.2 【答案】A 对点增分集训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考公式大总结 根式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0,0,a a a a a a n n . 正数的正(负)分数指数幂: 1.n m n m a a =1,,0(*>∈>n N n m a ,且) 2.n m n m a a 1 = -1,,0(*>∈>n N n m a ,且).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0Q s r a a a a s r s r ∈>=+ (2)() ()Q s r a a a rs s r ∈>=,,0; (3)()()Q r b a b a ab r r r ∈>>=,0,0. (4)();,,0Q s r a a a a s r s r ∈>=÷- 对数 (1)对数的性质: ① N a N a =log ; ② N a N a =log ; ③ a N N b b a log log log = (换底公式); (2)对数的运算法则: ① ();log log log N M MN a a a += ② ;log log log N M N M a a a -= ③ M n M a n a log log =; 错误! M m n M a n a m log log = ①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 数,并把log 10N 记作_lg 10; ② 自然对数:以_e_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 数,并把loge N 记作ln N .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cos sin 22=+αα αααtan cos sin =(Z k k ∈+≠,2 ππ α) 2.诱导公式的规律: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 象限.其中“奇变偶不变”中的奇、偶分别是指π 2 的 奇数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若是奇数倍,则正、余弦互变;若是偶数倍,则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把α当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式中的2πα?? + ???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二倍角公式: 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22sin cos 2cos -==1cos 22-α =α2sin 21-; α α α2 tan 1tan 22tan -= 三角恒等变换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正弦定理的三种变式: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易错题)备战高考《平面向量》全集汇编附解析

新数学《平面向量》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圆O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外接圆,点D 为劣弧AC 的中点,则OD =u u u r ( ) A .2133BA AC +u u u r u u u r B .2133BA A C -u u u r u u u r C .1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D .4233BA AC +u u u r u u u r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列出相应式子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BO ,易知B ,O ,D 三点共线,设OD 与AC 的交点为E , 则()() 221121332333 OD BO BE BA BC BA BA AC BA AC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表示方法,结合几何特点,考查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 2.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4,点D 为边BC 的中点,点E 满足AE ED u u u r u u u r =,那么EB EC ?u u u r u u u r 的值为( ) A .8 3 - B .1- C .1 D .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二倍角公式得求得tan ∠BED ,即可求得cos ∠BEC ,由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得直接求得结果即可. 【详解】

由已知可得:7 , 又23 tan BED 3 BD ED ∠= == 所以22 1tan 1 cos 1tan 7 BED BEC BED -∠∠==-+∠ 所以1||cos 7717EB EC EB EC BEC ?? ?=∠=-=-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及二倍角公式,属中档题. 3.若向量a b r r ,的夹角为3 π ,|2|||a b a b -=+r r r r ,若()a ta b ⊥+r r r ,则实数t =( ) A .1 2 - B . 12 C 3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b a b =?r r r ,结合条件可得b a =r r ,又由()a ta b ⊥+r r r ,可得20t a a b ?+?=r r r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2|||a b a b -=+r r r r 两边平方得2222442a a b b a a b b -?+=+?+r r r r r r r r . 即22b a b =?r r r ,也即22cos 3 b a b π =r r r ,所以b a =r r . 又由()a ta b ⊥+r r r ,得()0a ta b ?+=r r r ,即20t a a b ?+?=r r r . 所以222 1122b a b t a b ?=-=-=-r r r r r 故选:A

53.高考数学专题26 平面向量(知识梳理)(理)(原卷版)

专题26 平面向量(知识梳理) 一、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向量的概念: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称为向量。 (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具有方向的线段,叫做有向线段,以A 为始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AB ,AB 的长度记作||AB 。用有向线段AB 表示向量,读作向量AB ; ②用小写字母表示:a 、。 (3)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和联系: ①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②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③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但向量不是有向线段。向量是规定了大小和方向的量,有向线段是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的线段。 2、向量的模: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 3、零向量:长度等于零、方向是任意的向量,记作。 4、单位向量:长度为一个单位长度的向量。与非零向量共线的单位向量0a =。 5、平行向量:(1)若非零向量a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b a //,又叫共线向量; (2)规定与任一向量平行。 6、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7、相等向量:若非零向量a 、方向相同且模相等,则向量a 、是相等向量。 (1)相等向量:=?模相等,方向相同; (2)相反向量:b a -=?模相等,方向相反。 二、向量的加法 1、三角形法则

图示 2、平行四边形法则 原理 已知两个不共线向量a 、b ,作a AB =,b BC =,则A 、B 、D 三点不共线,以AB 、AD 为邻边 作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上的向量b a AC +=,这个法则叫做两个向量求和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图示 3、多边形法则 原理 已知n 个向量,依次把这n 个向量首尾相连,以第一个向量的始点为始点,第n 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 的向量叫做这n 个向量的和向量,这个法则叫做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 图示 运算律 交换律 a b b a +=+ 结合律 )()(c b a c b a ++=++ 1、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 (1)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2)a a =--)(; (3)0)()(=+-=-+a a a a ; (4)若a 与b 互为相反向量,则b a -=,a b -=,0=+b a 。 2、向量的减法:已知向量a 与b (如图),作a OA =,b OB =,则a BA b =+,向量BA 叫做向量a 与b 的差,并记作b a -,即OB OA b a BA -=-=,由定义可知: (1)如果把两个向量的始点放在一起,则这两个向量的差是以减向量的终点为始点,被减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 (2)一个向量BA 等于它的终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A 减去它的始点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OB ,或简记为“终点向量减始点向量”;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一、 对数运算公式。 1. log 10a = 2. log 1a a = 3.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4. 5.log log n a a M n M = log a M a M = 8. 9. 10. 二、 三角函数运算公式。 1. 同角关系: 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x x x x x x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3. 两角和差公式:sin()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 αβ±= 二倍角公式:sin 22sin cos ααα= 2222 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4. 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θθθ++=+b a b a ,其中,2 ||,tan ,0π ??<= >a b a sin tan cos α αα =22sin cos 1 αα+=log log log a b a N N b =1log log b a a b =1 log log a a M n =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22tan tan 21tan ααα =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2.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5.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1 )(≠=+x f x f a x f ,或1()() f x a f x +=-(()0)f x ≠,则)(x f 的周期T=2a ; 9.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 >∈,且1n >). 10.根式的性质 (1 )n a =.(2)当n a =;当n ,0 ||,0a a a a a ≥?==? -∈.(2) ()(0,,)r s rs a a a r s Q =>∈.(3)()(0,0,)r r r a b a b a b r Q =>>∈. 1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所有公式汇总

上海高考高三数学所有公式汇总 集合命题不等式公式 1、C u (Ac B) = _____ C u A u C u B _____ ; C u (A u B) = _____ C u Ac C u B ________ _: 2 、 A B =A u _ A B _ ; A_. B =B := _ A B __ C u B 二 C uAu _A 二 B ___; Ac Cu B= 0 ______ AJ B _____ ; C U A Q B =U = _______ A9 B _____ 。 3、 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__2n -1—个真子集,_2n —1__个非 空子集,_2n -2—个 非 空 真 子集。 4、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5、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与— 逆否命题—互为等价命题; _______ 否 命题 与 逆命题 互为等价命题。 6、 若 p= q ,贝U p 是q 的 充分 条件;q 是 p 的 必要 条件。 7、 基本不等式: (1) a, b ^R : _______ a 2+b 2兰2ab ______________ 且仅当a = b 时取等号。 (2) a,b ^R *: ____________ a+b A 2j ab ____________ 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3) 绝对值的不等式: _________ |a| -|b|冃a 士b 冃a| + |b| ___________ 8均值不等式: a, b R ab 等且仅当a 二b 时取等号。 f(x) 一0- f (x) g(x) -0 f (x )"一 g(x) .g(x)=0 g(x ) 9、分式不等式: f ( x) g(x) 0 g(x 尸 0

高考数学备考常用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备考:常用公式大全 141. 面积射影定理 ' cos S S θ=. (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S 、'S ,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θ). 142. 斜棱柱的直截面 已知斜棱柱的侧棱长是l ,侧面积和体积分别是 S 斜棱柱侧和V 斜棱柱,它的直截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 1c 和1S ,则 ① 1S c l =斜棱柱侧. ②1V S l =斜棱柱. 143.作截面的依据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则这三条交线交于一点或互相平行. 144.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 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的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相应小棱锥与小棱锥的侧面积的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 145.欧拉定理(欧拉公式) 2V F E +-=(简单多面体的顶点数V 、棱数E 和面数F). (1)E =各面多边形边数和的一半.特别地,若每个面的边数为n 的多边形,则面数F 与棱数E 的关系: 12E nF = ;

(2)若每个顶点引出的棱数为m ,则顶点数V 与棱数E 的关系: 12E mV =. 146.球的半径是R ,则 其体积3 43V R π=, 其表面积2 4S R π=. 147.球的组合体 (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 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 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为, 外接球的半径为. 148.柱体、锥体的体积 13V Sh =柱体(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13V Sh =锥体(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149.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12n N m m m =+++. 150.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12n N m m m =???.

高考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平面向量 【考点例题解析】 考点1.共线定理应用 例一:平面向量→ →b 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A.→ →b a ,方向相同 B. → →b a ,两向量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向量 C.存在,R ∈λ→ → =a b λ D.存在不全为零的实数0,,2121=+→ → b a λλλλ 变式一:对于非零向量→ →b a ,,“→→ →=+0b a ”是“→ →b a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二:设→ →b a ,是两个非零向量( ) A.若→ → → → =+b a b a _则→→ ⊥b a B. 若→→⊥b a ,则→→→→=+b a b a _ C. 若→ →→→=+b a b a _,则存在实数λ,使得 → → =a b λ D 若存在实数λ,使得→ → =a b λ,则→ → → → =+b a b a _ 例二:设两个非零向量→ → 21e e 与,不共线, (1)如果三点共线;求证:D C A e e CD e e BC e e AB ,,,28,23,212121--=+=-= (2)如果三点共线, 且D C A e k e CD e e BC e e AB ,,,2,32,212121-=-=+=求实数k 的值。

变式一:设→ →21e e 与两个不共线向量,,2,3,2212121e e e e e k e -=+=+=若三点A,B,D 共线,求实数 k 的值。 变式二:已知向量→ →b a ,,且,27,25,2+=+-=+=则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 A.A,B,D B.A,B,C C.B,C,D D.A,C,D 考点2.线段定比分点的向量形式在向量线性表示中的应用 例一:设P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2BA BC BP += 则( ) A. PB PA +=0 B. PA PC +=0 C. PC PB +=0 D. PB PA PC ++=0 变式一:已知O 是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的中点,且OC OB OA ++=20,那么( )A. OD A =0 B. OD A 20= C. OD A 30= D. OD A =02 变式二: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AB =,b AD =,NC AN 3=,M 为BC 的中点,则=MN ( 用b a ,表示) 例二:在三角形ABC 中,c AB =,b AC =,若点D 满足DC BD 2=,则=AD ( ) A. ,3132+ B. ,3235- C. ,3132- D. ,3 2 31+

高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平面向量含试题与详细解答

高中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平面向量含试题与详细解答 1.平面上有一个△ABC 和一点O ,设OA a =,OB b =,OC c =,又OA 、BC 的中点分别为D 、E ,则向量DE 等于( ) A. () 12a b c ++ B. () 1 2a b c -++ C. ( ) 12a b c -+ D. () 1 2 a b c +- 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和BC 的中点,若AF AE AC μλ+=,其中R ∈μλ,,则μλ+的值是 A . 34 B .1 C . 32 D. 3 1 3.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E 是CD 的中点,且AB a =,AD b =,则BE = A.12b a + B.12a b + C.12b a - D.1 2 a b - 4.在平面内,已知31==,0=?OB OA , 30=∠AOC ,设 n m +=, (,R m n ∈),则n m 等于 A . B .3± C .1 3± D .3 ± 5.在等腰Rt ABC △中,90A ∠=,(1,2),(,)(0)AB AC m n n ==>,则BC = ( ) A .(-3,-1) B .(-3,1) C .(3,1)- D .(3,1) 6.已知,,A B C 三点共线,且(3,6)A -,(5,2)B -,若C 点横坐标为6,则C 点 的纵坐标为( ). A .13- B .9 C .9- D .13 7.设a 、b 、c 是非零向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 .()()a b c c b a ??=?? B. a b a b -≤+ C .若a b a c ?=?,则b c = D .若//,//a b a c ,则//b c 8.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2 1 ,且||=|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 C. 矩形 D.菱形 9.已知()()0,1,2,3-=-=,向量+λ与2-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17- B.17 C.1 6 - D.16

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高考文科数学必备公式

高考文科数学必备公式 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不同角化同角 ②降幂扩角 ③化fx=Asinωx+φ+h ④结合性质求解。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②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 x,y=cos 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③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④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解三角形问题 1、解题路线图 1 ①化简变形;②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③变形证明。 2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②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③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2、构建答题模板 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②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③求结果。

④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 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 1、解题路线图 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②求通项公式。 ③求数列和通式。 2、构建答题模板 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②求通项:根据数列递推公式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或利用累加法或累 乘法求通项公式。 ③定方法:根据数列表达式的结构特征确定求和方法如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 减法、分组法等。 ④写步骤:规范写出求和步骤。 ⑤再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1.带个量角器进考场,遇见解析几何马上可以知道是多少度,小题求角基本马上解了,要是求别的也可以代换,大题角度是个很重要的结论,如果你实在不会,也可以写出最后 结论。 2.圆锥曲线中最后题往往联立起来很复杂导致算不出,这时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强行算 出过程就是先联立,后算代尔塔,用下韦达定理,列出题目要求解的表达式,就ok了。 3.空间几何证明过程中有一步实在想不出把没用过的条件直接写上然后得出想不出的 那个结论即可。如果第一题真心不会做直接写结论成立则第二题可以直接用!用常规法的 同学建议先随便建立个空间坐标系,做错了还有2分可以得! 4.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B-OA-C的新方法。利用三面角余弦定理。设二面角B-OA-C 是∠OA,∠AOB是α,∠BOC是β,∠AOC是γ,这个定理就是:cos∠OA=cosβ- cosαcosγ/sinαsinγ。知道这个定理,如果考试中遇到立体几何求二面角的题,套一 下公式就出来了。 5.数学理线性规划题,不用画图直接解方程更快 6.数学最后一大题第三问往往用第一问的结论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文科)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2 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 有22n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 顶点式2 ()()(0)h f x a a k x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h k 时,设为此式) (3) 零点式12()()()(0)f x a x x x a x =--≠;(当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2(,0),(,0)x x 时, 设为此式) (4)切线式:02 ()()(()),0x kx d f x a x a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 横坐标为0x 时,设为此式) 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原命题 互逆 逆命题 若p则q 若q则p 互 互 互 为 为 互 否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互逆 若非q则非p 充要条件: (1)、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反之,q 是p 的必要条件; (2)、p q ?,且q ≠>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 ≠> p ,且q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p ,且q ≠>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 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 (x )在x ∈D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1212 ,,x x D x x ∈<且,都有 12()() f x f x <成立,则就叫f (x )在x ∈D 上是增函数。D 则就是f (x )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 (x )在x ∈D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1212 ,,x x D x x ∈<且,都有 12()() f x f x >成立,则就叫f (x )在x ∈D 上是减函数。D 则就是f (x )的递减区间。 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上海高考数学必备公式(完整资料)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共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 有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个. 2、?=A B A ;?=A B A . 3、若A 是B 的子集,则A x ∈ B x ∈.(填推出关系) 4、如果0,>>c b a ,那么ac bc ;如果0,=>c b a ,那么ac bc ; 如果0,<>c b a ,那么ac bc . 如果0>>b a ,那么a 1 b 1 ; 如果0<>0,那么a 1 b 1. 5、一元二次不等式)0(02>>++a c bx ax )0(02><++a c bx ax 0>? 0=? 0<)0(||a a x ?>>)0(||a a x 指数、对数不等式 利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 求解 不忘定义域 6、基本不等式:对于任意实数b a 、,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对于任意实数+∈R b a 、,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对于第二个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 ”原则. 7、方程组?? ?=+=+2 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的系数矩阵是 增广矩阵是 =D =x D =y D 有唯一解的充要条件是 此时方程组的解为

方程组无解的充要条件为 方程组无穷多解的充要条件为 8、行列式对角线法则 112 2 a b a b = 3 3 3 222111c b a c b a c b a = 三阶行列式中1b 的余子式为 1b 的代数 余子式为 行列式按某行某列展开3 3 3222 111 c b a c b a c b a = = 9、等差数列递推公式=+1n a 通项公式=n a 等差中项公式 +=m n a a ),(*N n m ∈ 若),,,(*N q p n m q p n m ∈+=+,则=+n m a a 若)(2*N k k n m ∈=+,则=+n m a a 求和公式=n S = 10、等比数列递推公式=+1n a 通项公式=n a 等比中项公式 ?=m n a a ),(*N n m ∈ 若),,,(*N q p n m q p n m ∈+=+,则=?n m a a 若)(2*N k k n m ∈=+,则=?n m a a 求和公式=n S 11、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 项和 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 若c bn an S n ++=2,b kq T n n +=, 则 . 数列中n a 与n S 的关系式=n a 1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加变 ,减变 ,乘变 ,除变 ,0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