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取代反应的活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及反应位置

亲和取代反应的活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及反应位置
亲和取代反应的活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及反应位置

亲和取代反应的活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及反应位置卤代烃的C-X,醇、醚及其磺酸酯中的C-O键都是极性共价键,其中的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容易接受富电子亲核试剂的进攻,从而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简称S N反应。通常将卤代烃或磺酸酯等接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含有缺电子碳原子的反应物称为底物,而底物中的卤素原子或磺酰氧基在反应中将离开底物,被称为离去基团。S N1反应是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简称,S N2反应是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的简称。

一、亲核取代反应的S N1和S N2

S N1反应经过碳正离子活性中间体。由于碳正离子具有平面结构,其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轨道成键,空p轨道垂直于该平面。因此亲核试剂从该平面两边进攻的概率相等。如果S N1反应发生在手性碳原子上,反应将得到消旋化产物。

S N2反应机理中,亲核试剂是在底物中的离去集团离去前进入的。为避免亲和试剂和离去基团相互靠近而产生排斥作用使过渡态的势能升高,亲核试剂多采用从离去集团北面进攻的方式进攻底物中的缺电子碳原子。亲核试剂从背面进攻的这种特点使得S N2反应如果发生在手性碳原子上时,则一定得到构型转化的产物。

二、影响S N1和S N2反应的因素

S N1和S N2反应同属于亲核取代反应,共同的反应特征是底物中的离去基团被碱性更强的亲核试剂所取代。

1.离去基团的影响

对无论S N1反应是还是S N2反应,离去基团形成的负离子碱性越强,则越难离去。不同周期卤素原子形成的卤代烃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碘

代烷﹥溴代烷﹥氯代烷﹥氟代烷。醇和醚主要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生亲

核取代反应。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

活性顺序如下:磺酸酯,碘代烷﹥溴代烷﹥氯代烷﹥氟代烷﹥﹥醇﹥醚。

磺酸酯和碘代烷活性类似,有些条件下磺酸酯活性更高。不过由于碘代烷比较不稳定,所以更常使用磺酸酯作为亲核取代反应的底物。氯代

烃和溴代烃因为反应活性适中,原料易得且相对比较稳定,也常用于实

际合成应用中。不过当氯代烃或溴代烃容易发生消去反应时,则更多使

用磺酸酯作为亲核取代反应的底物。醇类化合物可以通过与磺酰氯的酯

化反应将它们转化为磺酸酯,再作为底物用于亲核取代反应。将醇转化

为磺酸酯,相当于将醇中不好的离去基团羟基转化为好的离去基团磺酰

氧基。这与醇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有着同样提高活性的效果,不过这样

的转化可以实现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的亲核取代反应,从而避免醇在酸性

条件下发生不必要的脱水副反应。

2.底物的烃基结构对S N1和S N2反应的影响

在S N1反应中,不同类型的卤代烃和磺酸酯的反应活性顺序为:CH3-Y﹤1°RY﹤烯丙型RY≈苄基型RY≈2°RY﹤3°RY

在S N2反应中,反应活性顺序为:

三级RX﹤二级RX﹤一级RX﹤CH3X

3.亲核试剂的亲和性强弱对S N1和S N2反应的影响

S N1反应中,亲核试剂不影响其速率。亲核试剂的亲核性越强,S N2

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就越低,反应的速率就越高。故比较亲核试剂的亲核性强弱可判断S N2反应的活性。

(1)同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负离子、负离子基团或中性分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亲核性减弱:H2N-﹥HO-﹥F-﹥;R3C-﹥R2N-﹥RO-﹥

F-;H3N﹥H2O;R3N﹥R2O。

(2)同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负离子、负离子基团或中性分子的亲核性随周期数增加而减弱:F-﹥Cl-﹥Br-﹥I-,RO-﹥RS-,R3N-﹥R3P。

(3)同种元素带负电荷基团的亲核性强于中性基团:-OH﹥H2O;HS-﹥H2S。

(4)对于含氧试剂,亲核性强弱顺序如下:RO-﹥HO-﹥ArO-﹥RCOO-﹥ROH﹥H2O。

4.溶剂对S N1和S N2反应的影响

增大溶剂极性有利于S N1反应的进行。质子型极性溶剂对S N1反应更为有利。溶剂极性增加,S N1反应活性增大。非质子型溶剂对S N2反应有利。

5.S N1和S N2反应的竞争

(1)好的离去基团是两种机理都必需的。

(2)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强有利于S N1反应,弱的亲核试剂则倾向于S N2反应。

(3)质子型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而非质子型极性溶剂则有利于S N2反应。

(4)底物烃基结构的影响比较复杂一些,对于S N1反应,烃基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碳离子稳定性而影响反应活性,而对于S N2反应,空

间位阻是烃基结构影响反应活性的主要原因。

6.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

常见的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主要有形成三元环、五元环、或六元环的反应。三元环结构虽然不够稳定,但是当亲核基团处于离去基团的 -位

时,空间上十分靠近,也容易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形成三元环。

三、醚(环醚)的亲核取代反应

1.醚与HI、HBr的亲核取代反应

在醚的亲核取代反应中,离去基团是烷氧基负离子(-OR).质子化后的醚可以发生S N1或者S N2反应。不对称醚发生S N1反应时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取决于参与反应的醚分子中哪个烃基能够生成比较稳定的碳正离子。因此,烷氧键的断裂顺序是:三级烷基﹥二级烷基﹥一级烷基﹥芳基。

当反应以S N2机理进行时,使用HI将比HBr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因为I-的亲核性比Br-强。另一方面,不对称的醚在发生烷氧键断裂时,优先顺序与S N1反应中顺序相同,即三级烷基﹥二级烷基﹥一级烷基﹥芳基。

2. 1,2-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虽然1,2-环氧化合物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时的离去基团也是烷氧基,但是环氧部分的三元环结构具有较大的环张力,因此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比一般的醚类化合物高。1,2-环氧化合物不仅能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且可以在碱性条件下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反应。1,2-环氧化合物除了在酸催化下可以发生亲核取代开环反应外,还可以在碱性条件下接受多种亲

核试剂的进攻,发生S N2反应。这是因为环张力的存在使得它们容易发生开环反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与一般S N2反应相同,即空间位阻因素是反应中的关键因素。

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1,2-环氧化合物的亲核取代开环反应都经过S N2反应历程,因此如果反应发生在手性碳原子上,将得到构型转化的产物。

四、羧酸及其衍生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羰基化合物的结构对亲核反应活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羰基碳原子的缺电子程度,可以得出羰基化合物接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反应活性顺序如下:RCOCl﹥RCOOCOR’﹥RCOOR’﹥RCOOH﹥RCONR2’。

另一方面,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大小也将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碱性越弱的亲核试剂,离去倾向越大。因此,下列几类化合物的接受亲核试剂进攻的反应活性顺序如下:

RCOCl﹥RCOSR’~RCOOCOR’﹥RCOOR’~RCOOH~RCONR2’﹥RCOO-。以上第一二点所说的S N1和S N2反应也是第三四点醚(环醚)和羧酸及其衍生物亲核取代反应的两种机理。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题 1. 分别将元素Mn、N在下列两组物质中的氧化数按高到低顺序排列。 (1) ⑤KMnO4, ③MnO2, ④K2MnO4, ①MnSO4, ②MnO(OH) (2) ②N2,⑦N2O5, ③N2O, ⑤N2O3,⑥NO2, ④NO, ①NH3 2. 试分别写出碳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共价键数目和氧化数. CH3Cl(-2), CH4(-4), CHCl3(+2), CH2Cl2(0), CCl4(+4)(共价键数目均为4) 3. 指出下列各物质中各元素的氧化数。 Cs+,(+1) F-,(-1) NH4+,(-3,+1) H3O+,(+1,-2) H2O2,(+1,-1) Na2O2(+1,-1), KO2,(+1,-1/2) CH3OH,(-2,+1,-2) Cr2O72-,(+6,-2) KCr(SO4)2·12H2O(+1,+3,+6,-2,+1) 4. 判断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并把错误予以改正。 (1) 3Ag2S + 8HNO3─→ 6AgNO3+ 3S↓+ 2NO↑+ 4H2O√ (2) 4MnO4- + 4H+─→ 4M nO2 + (3)2O2↑+ 2H2O× (3) (2)NO2- + (4)2H+ + 2I-─→(2)NO + I2 + (2)H2O× (4) K2Cr2O7 + 6Fe2+ + 14H+─→2Cr3+ + 6Fe3+ + 7H2O + 2K+× Cr2O7 + 6Fe2+ + 14H+─→2Cr3+ + 6Fe3+ + 7H2O (5) FeS + 4HNO3 ─→ Fe(NO3)3 + S↓+ NO↑ + 2H2O√ (6) (3)Fe2+ + NO3- + 4H+─→(3)Fe3++ NO↑+ 2H2O×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 1 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 答: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恒为正值,化学计量方程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式中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对于产物二者相同。 2 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 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 答:如果反应物严格按照化学反应式一步直接转化生成产物,该反应是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指1摩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比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的高出值。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该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一切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都是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仅决定了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经验数值,决定了反应速率对反应物浓度的敏感程度。 3 若将反应速率写成t c r d d A A - =-,有什么条件? 答: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引起物系体积的变化,即恒容。 4 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 答:在间歇反应器中可以直接得到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仅是动力学方程的直接积分,与反应器大小和投料量无关。 5 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 →C (2)A+2B →C (3)2A+2B →C A+C →D B+C →D A+C →D C+D →E 解

(1) D 4C A 3D D 4C A 3C 22 B A 1C C 22B A 1B D 4C A 3C 22 B A 1A 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 (2) E 6D C 5D 4C B 3D E 6D C 5D 4C B 3C 22 B A 1C D 4C B 3C 22B A 1B C 22 B A 1A 22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 (3) D 4C A 3D D 4C A 3C 22 B 2A 1C C 22B 2A 1B D 4C A 3C 22 B 2A 1A 22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 6 气相基元反应A+2B →2P 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c =2.65× 104m 6kmol -2s -1。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 A )=k P p A p B 2 ,求k P =?(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 解 ()3 -1-363111 2643c P 2 B A p A 2 B A c 2 B A c A 1264c kPa s m kmol 10655.1K 303K kmol kJ 314.8s kmol m 1065.2)(s kmol m 1065.2K 30330273--------??=???= ==-? ? ? ??==-= ?==+=RT k k p p k r RT p RT p k c c k r RT p c k T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

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计划学时数:4)[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功能基本概念; 2.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 3.掌握电极电势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次序方面的应用。[教学重点] 1.氧化数等基本概念; 2.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电极电势的概念。 [每节时分配]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节时 第二节电极电势2节时 第三节电极电势的应用1节时 [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启发式 [使用教具] 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 [作业] 74页1、4、6、9

第一节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 (本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高中均有涉及,在原有基础上给出更确切的定义,引出氧化数的概念。) [提问] 1.回忆氧化还原的概念。什么是氧化反应?什么是还原反应? 2.2Na + Cl2 == 2NaCl H2 + Cl2 ==2HCl 以上两个氧化还原反应有何不同?(HCl形成过程中无电子得失,只是电子的重排,没有发生电子得失,难于判断氧化作用还是还原作用。从而引出“氧化数”。 一、氧化数 1.定义 假设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归电负性更大的原子,从而求得原子所带得形式电荷数。此电荷数即是该原子在该化合物中的氧化数。(有正、负之分) 2.确定元素氧化数的规则 (1)单质的氧化数等于零。 (2)单原子离子的氧化数等于它所带的电荷数;多原子离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离子所带电荷数。 (3)通常氢的氧化数为1,只有活泼金属的氢化物中为-1,氧的氧化数为-2,在过氧化物(H2O2 Na2O2)中为-1; NaO2(-1/2); KO3(-1/3) OF2(+2) (4)中性分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 [例题1]计算Fe3O4中Fe的氧化数 Fe=+8/3 [例题2]计算S4O62-中的氧化数 S=+5/2 3.氧化数与化合价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氧化数是人为规定的概念,不考虑分子结构,是一个形式电荷数,它可以是正、负正数和分数,而化合价(某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数目的原子相化合的性质):分子中原子键相互结合的能力,反映了分子的结构;与分子结构有关系,不会是分数。 (化合价分为离子价和共价。离子价指得失电子的数目,得电子为负,失电子为正;共价指共享电子对数,无正负之分) 联系:氧化数是一个在化合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概 二、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

选择性控制和分程控制作业题

选择性控制作业题 第1题为教材P183页7-15(增加一个问题),其余为补充题。 1、采用高位槽向用户供水时,为保证供水流量的平稳,要求对高位槽出口流量进行控制,如图所示。但是为了防止高位槽水位过高而造成溢水事故,需对液位采取保护措施。根据上述工艺要求,设计一个连续型选择性控制系统。要求:(1)在所给图中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实现的方案; (2)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框图; (3)确定系统中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确定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仪表定义); (5)确定选择器类型,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2、下图为锅炉燃烧过程压力控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当天然气压力过高时会 发生脱火现象,而压力过低时又会发生回火,两者均可造成生产事故,因此需采取保护措施。根据上述工艺要求,设计一个连续型选择性控制系统。(其中,PC为带下限节点的压力控制器,与三通电磁阀构成自动连锁硬保护系统。)要求: (1)在所给图中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实现的方案; (2)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框图; (3)确定系统中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确定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仪表定义); (5)确定选择器类型,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3、下图所示的热交换器用以冷却裂解气,冷剂为脱甲烷塔的釜液。正常情况下要求釜液流量维持恒定,以保证脱甲烷塔的稳定操作。但是裂解气冷却后的出口温度不得低于15℃,否则,裂解气中所含水分就会生成水合物而堵塞管道。为此,需要设计一选择性控制系统,要求: (1)在所给图中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实现的方案; (2)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框图; (3)确定系统中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确定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仪表定义); (5)确定选择器类型,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4、下图所示的蒸汽分配系统能将不同压力的蒸汽送至各工艺设备。在减压站把高压蒸汽降为低压蒸汽。为满足生产要求,需控制低压蒸汽管线减压站的减压后蒸汽压力。同时,又要防止高压管线的压力过高,产生事故。设计一个选择性控制系统,要求: (1)在所给图中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实现的方案; (2)画出选择性控制系统框图; (3)确定系统中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 (4)确定系统中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式(仪表定义); (5)确定选择器类型,并简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

【精品】核反应堆物理分析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1.试求边长为,,a b c (包括外推距离)的长方体裸堆的几何曲率和中子通量密度的分布.设有一边长0.5,0.6a b m c m ===(包括外推距离)的长方体裸堆, 0.043,L m =42610m τ-=?。 (1)求达到临界时所必须的k ∞;(2)如果功率为15000, 4.01f kW m -∑=,求中子通量密度分布. 解:长方体的几何中心为原点建立坐标系,则单群稳态扩散方程为: 222222()0a a D k x y z φφφφφ∞???++-∑+∑=???边界条件:(/2,,)(,/2,)(,,/2)0a y z x b z x y c φφφ=== (以下解题过程都不再强调外推距离,可认为所有外边界尺寸已包含了外推距离) 因为三个方向的通量拜年话是相互独立的,利用分离变量法: (,,)()()()x y z X x Y y Z z φ=将方程化为:22221k X Y Z X Y Z L ∞ -???++=- 设:222222,,x y z X Y Z B B B X Y Z ???=-=-=- 想考虑X 方向,利用通解:()cos sin x x X x A B x C B x =+

代入边界条件:1cos()0,1,3.5,...2x nx x a n A B B n B a a ππ=?==?= 同理可得:0(,,)cos()cos()cos()x y z x y z a a a πππφφ= 其中0φ是待定常数。 其几何曲率:22222()()()106.4g B m a b c πππ-=++= (1)应用修正单群理论,临界条件变为:221g k B M ∞-= 其中:2220.00248M L m τ=+= 1.264k ∞?=(2)只须求出通量表达式中的常系数0φ 322200222 2cos()cos()cos()()a b c a b c f f f f f f V P E dV E x dx y dy z dz E abc a b c πππφφφπ---=∑=∑=∑????3 182102() 1.00710f f P m s E abc π φ--?==?∑ 2.设一重水—铀反应堆的堆芯222221.28, 1.810, 1.2010k L m m τ--∞==?=?.试按单群理 论,修正单群理论的临界方程分别求出该芯部的材料曲率和达到临界时候的总的中子不泄露几率。 解:对于单群理论:

_氰醇立体选择性合成新进展_耿晓红

2008年第28卷有机化学V ol. 28, 2008第7期, 1157~1168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No. 7, 1157~1168 * E-mail: prchen@https://www.360docs.net/doc/b112649535.html, Received July 2, 2007; revised September 24, 2007; accepted December 28, 2008. Scheme 1 . TMS保护基可用酸处理脱落, 生成α-氰醇其它类

1158 有 机 化 学 V ol. 28, 2008 型的氰供体还有丙酮氰醇和酰基氰等 . Scheme 2 醛: R 1=烷基或芳基, R 2 =H; X =H(或碱金属), TMS 等; 酮: R 1 , R 2 =烷基或芳基 对映纯α-氰醇由手性催化剂诱导氰基对潜手性醛或酮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获得[3]. 手性催化剂包括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 以下分别加以叙述. 2 金属配合物催化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和硅氰化反应 2.1 用于醛的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反应和硅氰化反应的金属配合物 2.1.1 钛配合物催化剂 在用金属配合物催化立体选择性氢氰化和硅氰化反应的研究中, 迄今研究得最为广泛的是钛配合物催化剂. 20世纪80年代末Narasaka [4]报道了钛-Taddol 催化的醛的对映选择性硅氰化反应. 这是第一个用于立体选择性制备α-氰醇的催化剂, 从而揭开了金属配合物催化对映选择性氢氰化和硅氰化反应研究的序幕. 2.1.1.1 酒石酸酯配体 第一个应用于立体选择性硅氰化的催化量的钛催化体系是Oguni [5]建立的L -(+)-酒石酸二异丙酯-钛(IV)催化体系(Eq. 2). 在这个反应中, 必须使用添加剂(相对于钛的2倍物质的量的异丙醇)才能获得对映选择性好的产物. 对含较复杂取代基的底物, 这个催化体系不能得到好的结果, 但它清楚证明了在硅氰化反应中运用 Lewis 酸催化剂能够得到高产率和高ee 值. 2.1.1.2 C 1-对称的Schiff 碱和相应的配体: 这类催化剂首先是由Inoue 和Oguni 小组[6~8]分别 报道的. Inune [6]制备了一系列氨基酸衍生的肽类Schiff 碱的钛配合物. 当使用HCN 与芳香醛或脂肪醛反应时, 这些配合物显示出高催化活性. 但在用TMSCN 的反应中, 立体选择性就很差(Eq. 3). 在上述的肽类催化剂中, 各官能团对产物的影响如下: 氮端残基的性质影响产物的绝对构型; 碳端残基则影响对映选择性的程度; 酰胺的存在决定了催化剂的高效 性[7]. Oguni [8]筛选了一系列用于催化醛与TMSCN 的不对称硅氰化的β-氨基醇的钛配合物(Eq. 4). 机理研究揭示反应的立体化学是由于氨基醇上的取代基遮蔽了活化的底物醛的一侧而导致的[9]. 其他小组[10]发展了与钛形成配合物催化剂的β-氨基醇衍生的Schiff 碱. 这些配体催化的反应的ee 值最高达到85%. 根据Chio [11]报道, 运用Ti(OPr-i )4和手性2-氨基醇的磺酰胺生成的配合物(例如配体6)催化以TMSCN 为氰供体的醛的硅氰化反应, 得到了很好的结果(Eq. 5).

核反应堆课后题

第一章思考题 1.压水堆为什么要在高压下运行? 2.水在压水堆中起什么作用? 3.压水堆与沸水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压水堆主冷却剂系统都包括哪些设备? 5.一体化压水堆与分散式的压水堆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6.重水堆使用的核燃料富集度为什么可以比压水堆的低? 7.在同样的堆功率情况下,重水堆的堆芯为什么比压水堆的大? 8.气冷堆与压水堆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9.石墨气冷堆中的百墨是起什么作用的? 10.快中子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哪些优缺点? 11.快中子堆在核能源利用方面有什么作用? 12.回路式制冷堆与池式饷冷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3.在使用铀作为反应堆冷却剂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4.快中子堆内使用的燃料富集度为什么要比热中子反应堆的高? 第二章思考题 1.简述热中子反应堆内中子的循环过程。 2.为什么热中子反应堆中通常选用轻水作慢化齐IJ? 3.解释扩散长度、中子年龄的物理意义。 4.述反射层对反应堆的影响。 5.简述反应性负温度系数对反应堆运行安全的作用。 6.解释“腆坑”形成的过程。 7.什么是反应堆的燃耗深度和堆芯寿期?

8.大型压水堆通常采取哪些方法控制反应性? 9.简述缓发中子对反应堆的作用。 10.简述反应性小阶跃变化时反应堆内中子密度的响应。 第三章思考题 1.能用于压水反应堆的易裂变同位素有哪些,它们分别是怎样生成的? 2.为什么在压水堆内不直接用金属铀而要用陶瓷U02作燃料? 3.简述U02的熔点和热导率随温度、辐照程度的变化情况。 4.简述U02芯块中裂变气体的产生及释放情况。 5.燃料元件的包壳有什么作用? 6.对燃料包壳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目前常用什么材料? 7.为什么错合金用作包壳时,其使用温度要限制在350℃以下? 8.何谓错合金的氢脆效应,引起氢脆效应的氢来源何处? 9.错合金包壳的氢脆效应有何危害,应如何减轻这种不利影响? 10.什么是U02燃料芯块的肿胀现象,应采取什么防范措施? 11.控制棒直径较细有什么好处? 12.定位格架采用什么材料制戚,为什么? 13.定位格架有何功用? 14.对用作控制棒的材料有什么基本要求? 15.通常用作控制棒的元素和材料有哪些? 16.简单说明Ag-In-Cd控制材料的核特性。 17.为什么选用棚酸作为化学控制材料? 18.试给出可燃毒物的定义。 19.二氧化铀作燃料主要有哪些优缺点?

“高等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论述

“高等有机合成中的选择性”论述 在当代有机合成中,设计一个新的反应和试剂或应用某一反应和试剂于目标物的合成时,尤其在复杂分子合成中,反应的选择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反应的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一个反应可能在底物的不同部位和方向进行,从而形成几种产物时的选择程度。反应的专一性(Specificity)是指产物与反应物、条件在机理上呈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只产生一个产物的反应并不一定是专一性反应。由于这一点,专一性这一名词一般较少使用采用。 反应的选择性可以从反应的底物和产物二方面来考察。通常可以大致分为三种选择性: 1. 化学选择性(Chemoselectivity)不同官能团或处于不同化学环境中的相同官能团,在不利用保护或活化基团时区别反应的能力,或一个官能团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可能生成不同官能团产物的控制情况。 2. 区域选择性(Regioselectivity)在具有一个不对称的官能团(产生二个不等同的反应部位)的底物上反应,试剂进攻的二个可能部位及生成二个结构异构体的选择情况。如通常涉及的羰基的二侧α位、双键或环氧两侧位置上的选择反应、α,β-不饱和体系的1,2对1,4加成和烯丙基离子的1,3选择反应等。 3. 立体选择性(Stereoselectivity)这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相对立体化学或非对映选择性(Diastereoselectivity)的控制。第二类是绝对构型或对映选择性(Enantioselectivity)的控制。前者还包括几何异构体的控制,以及引入手性辅助基团的不对称反应。 γ γ ' I 2,CH 2Cl 23 20o C, 79% 上例中I 和III 、II 和IV 之间为区域选择性关系;I 和II 、III 和IV 之间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复习

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第二章 堆的热源及其分布 1、衰变热:对反应堆而言,衰变热是裂变产物和中子俘获产物的放射性衰变所产生的热量。 2、裂变能近似分布:总能200MCV 168是裂变产物的动能 5是裂变中子动能 7是瞬发R 射线能量 13是缓发B 和R 射线能量 同时还有过剩中子引起的辐射俘获反应。 3、堆芯功率分布和因素:径向贝塞尔函数 轴向余弦函数 1燃料布置 2控制棒 3水隙和空泡 第三章 堆的传热过程 4、积分热导率:把u κ对温度t 的积分()dt t u ? 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称之为积分热导率。 5、燃料元件的导热:指依靠热传导把燃料元件中由于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从温度较高的燃料芯块内部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包壳外表面的这样一个过程。 6、换热过程:指燃料元件包壳外表面与冷却剂之间直接接触时的热交换,即热量由包壳的外表面传递给冷却剂的过程。 7、自然对流:指由流体内部密度梯度所引起的流体的运动,而密度梯度通常是由于流体本身的温度场所引起的。 8、大容积沸腾:指由浸没在(具有自由表面)(原来静止的)大容积液体内的受热面所产生的沸腾。 9、流动沸腾:也称为对流沸腾,通常是指流体流经加热通道时产生的沸腾。 10、沸腾曲线:壁面过热度(s w sat t t t -=?)和热流密度q 的关系曲线通常称为沸腾曲线。 11、ONB 点:即沸腾起始点,大容积沸腾中开始产生气泡的点。 12、CHF 点:即临界热流密度或烧毁热流密度,是热流密度上升达到最大的点。Critical heat flux 13、DNB 点:即偏离核态沸腾规律点,是在烧毁点附件表现为q 上升缓慢的核态沸腾的转折点H 。Departure from nuclear boiling 14、沸腾临界:特点是由于沸腾机理的变化引起的换热系数的陡增,导致受热面的温度骤升。达到沸腾临界时的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 15、快速烧毁:由于受热面上逸出的气泡数量太多,以至阻碍了液体的补充,于是在加热面上形成一个蒸汽隔热层,从而使传热性能恶化,加热面的温度骤升; 16、慢速烧毁:高含汽量下,当冷却剂的流型为环状流时,如果由于沸腾而产生过分强烈的汽化,液体层就会被破坏,从而导致沸腾临界。 17、过渡沸腾:是加热表面上任意位置随机存在的一种不稳定膜态沸腾和不稳定核态沸腾的结合,是一种中间传热方式,壁面温度高到不能维持稳定的核态沸腾,而又低得不足以维持稳定的膜态沸腾,传热率随温度而变化,其大小取决于该位置每种沸腾型式存在的时间份额。 18、膜态沸腾:指加热面上形成稳定的蒸汽膜层,q 随着t ?增加而增大。对流动沸腾来说,膜态沸腾又分为反环状流和弥散流。 19、“长大”:多发生在低于350°C 的环境下,它会使燃料芯块变形,表面粗糙化,强度降低,以至破坏。 20、“肿胀”:大于400℃时,由裂变气体氪和氙在晶格中形成小气泡引起的,随着燃耗的增加,气泡的压力增加,结果就是得金属铀块肿胀起来。肿胀是指材料因受辐照而发生体积增大的现象。 21、弥散体燃料:是用机械方法把燃料弥散在热导率高、高温稳定性好的基体金属中制成的

《过程控制系统》思考题

《过程控制系统》思考题 一. 1.简单归纳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2.选择调节阀时口径过大或过小会产生什么问题?正常工况下调节阀的开度应以多大范围为宜? 1.什么叫串级控制系统?绘制其结构方框图。 2.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 3.为什么说串级控制系统由于存在一个副回路而具有较强的抑制扰动的能力?4.串级控制系统在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中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5.串级控制系统通常可用在哪些场合? 6.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各有什么特点?绘制前馈控制系统结构方框图。 7.在什么条件下前馈控制效果最好?为什么一般不单独使用前馈控制方案?8.试述前馈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 9.什么是比值控制系统?常用的比值控制方案有哪些?并比较其优缺点,绘制各比值控制方案结构方框图。 10.比值与比值系数有何不同?设计比值控制系统时需解决哪些主要问题?11.什么是均匀控制?常用的均匀控制方案有哪些? 12.什么是分程控制?怎样实现分程控制?在分程控制中需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13.什么是选择性控制?试述常用选择性控制方案的基本原理。 14.什么是积分饱和现象?如何消除选择性控制中的积分饱和现象? 15.一般地说从结构上看,分程控制是由一只控制器控制两只控制阀,而选择性控制是由两只控制器控制一只控制阀,试绘制各自系统结构方框图。 16.什么是推断控制?两类“计算指标控制”是什么? 17.试述复杂控制系统有哪些?它们都是为什么目的而开发的?

二. 1.离心泵或离心式压缩机的负荷控制方案有哪些? 2.叙述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及产生喘振的原因。 3.用图示说明离心式压缩机的防喘振控制方案。 4.为什么有的场合下需要压缩机的串并联运行? 三. 1.典型的传热设备有哪些?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哪几种? 2.传热目的及其控制方案? 3.用图示加热炉的各串级控制方案,并说明各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4.用图示说明加热炉的前馈-反馈控制方案。 5.设置加热炉的安全联锁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什么?对于燃气和燃油加热炉可能产生事故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用图示分别说明各安全联锁保护系统。 6.工业锅炉的主要控制系统 7.造成锅炉汽包“虚假”水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控制器误动作所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8.详细叙述锅炉汽包水位的双冲量控制方案,绘制其工艺流程简图,并给出加法器的设置。 9.试绘制锅炉汽包水位三双冲量控制方案的工艺流程简图。 10.试绘制锅炉燃烧控制系统有逻辑提量控制方案的工艺流程简图,叙述其动作过程。 11.试设计氨冷换热器的选择性控制方案,绘制其工艺流程简图,并确定控制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和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形式。 四. 1.简述精馏塔受控变量的选择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2.精馏塔产品质量的开环控制方案有哪些?绘制其工艺流程简图,叙述各自的特点。

4.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概要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 第4章 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 4.1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 4.1.1 氧化数法 板书: 1. 氧化数:元素原子在其化合态中的形式电荷数 副板书: 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例如:NaCl 共价化合物:共用电子对的偏向,例如:HCl 板书: 2. 配平原则:(1)元素原子氧化数升高的总数等于元素原子氧化数降低的总数; (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板书: 4.1.2 离子-电子法 板书: 1. 配平原则:(1)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2)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板书: 例1: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将亚硫酸氧化。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224342MnO SO H Mn SO H O --++- ++→++ 在此反应中:氧化剂为:7 4 M nO +-→ 2 2M n ++ 还原反应 还原剂为: 4 23 S O +- → 6 24S O +- 氧化反应 还原半反应: 2? 242584MnO e H Mn H O -++ ++→+ 电子转移数5e 氧化半反应: 5? 2232422SO H O SO e H --+ +→++ 电子转移数为2e 取电子转移最小公倍数,相加得:2224342256253MnO SO H Mn SO H O --++- ++==++ 板书: 例2 氯气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的配平 反应式为: 23270 o C Cl NaOH NaCl NaClO H O ? >+???→++ (条件:加热,温度>70℃) 歧化反应: 0 2C l →1 NaCl - 还原反应 0 2C l (5) 3Na Cl O + 氧化反应

亲和取代反应总结资料

亲和取代反应总结

亲核取代反应总结 1、反应定义: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是指有机分子中与碳相连的某原子或基团被作为亲核试剂的某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在反应过程中,取代基团提供形成新键的一对电子,而被取代的基团则带着旧键的一对电子离去。 2、反应意义: 这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不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在有机合成实际中都是极其有用的一类反应。 3、反应分类: 亲核取代反应的主要类型为脂肪族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即饱和卤代烃与亲核试剂的取代反应,较特殊结构的有苄基卤代物、烯丙基卤代物亲核反应。其他类型还包括与酰氯、磺酸酯、磺酰卤、卤代苯等的取代反应。 从电荷类型来分,亲核取代反应只能有四种类型: (1)中性底物和负离子亲核试剂反应 (2)中性底物和中性亲核试剂反应 (3)正离子底物和负离子亲核试剂反 (4) 正离子底物和中性亲核试剂反应

亲核试剂包括有机和无机两类分子或离子: 无机类亲核试剂:OH-、CN-、X-、H2O、NH3等 有机类亲核试剂:ROH、RO-、PhO-、RS-、RMgX、RCOO-等4、反应机理类型分类: (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 N2) 有两种分子参与了决定反应速率关键步骤的亲核取代反应称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亲核试剂从反应物离去基团的背面向与它连接的碳原子进攻,先与碳原子形成比较弱的键,同时离去基团与碳原子的键有一定程度的减弱,两者与碳原子成一条直线,碳原子上另外三个键逐渐由伞形转变成平面,这需要消耗能量,即活化能,当反应进行和达到能量最高状态即过渡态后,亲核试剂与碳原子之间的键开始形成,碳原子与离去基团之间的键断裂,碳原子上三个键由平面向另一边偏转,整个过程犹如大风将雨伞由里向外反转一样,这时就要释放能量,形成产物,S N2反应机理一般式表示为: Nu-+R X [Nuδ-···R···Xδ- ] NuR+X- 例如,溴甲烷与OH-的水解反应:

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 1 化学反应式与化学计量方程有何异同?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与化学计量方程中的计量系数有何关系? 答:化学反应式中计量系数恒为正值,化学计量方程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与化学反应式中数值相同,符号相反,对于产物二者相同。 2 何谓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的含义是什么? 何谓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中活化能与反应级数含义是什么? 答:如果反应物严格按照化学反应式一步直接转化生成产物,该反应是基元反应。基元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指1摩尔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比普通分子的平均能量的高出值。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该反应的反应分子数。一切不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都是非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的活化能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仅决定了反应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非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是经验数值,决定了反应速率对反应物浓度的敏感程度。 3 若将反应速率写成t c r d d A A - =-,有什么条件? 答:化学反应的进行不引起物系体积的变化,即恒容。 4 为什么均相液相反应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实验测定采用间歇反应器? 答:在间歇反应器中可以直接得到反应时间和反应程度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仅是动力学方程的直接积分,与反应器大小和投料量无关。 5 现有如下基元反应过程,请写出各组分生成速率与浓度之间关系。 (1)A+2B →C (2)A+2B →C (3)2A+2B →C A+C →D B+C →D A+C →D C+D →E 解

(1) D 4C A 3D D 4C A 3C 22 B A 1C C 22B A 1B D 4C A 3C 22 B A 1A 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 (2) E 6D C 5D 4C B 3D E 6D C 5D 4C B 3C 22 B A 1C D 4C B 3C 22B A 1B C 22 B A 1A 22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 (3) D 4C A 3D D 4C A 3C 22 B 2A 1C C 22B 2A 1B D 4C A 3C 22 B 2A 1A 2222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c k c c k r c k c c k c k c c k r -=+--=+-=+-+-= 6 气相基元反应A+2B →2P 在30℃和常压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 c =2.65× 104m 6kmol -2s -1。现以气相分压来表示速率方程,即(?r A )=k P p A p B 2 ,求k P =?(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 解 () 3 -1-363 111 2643c P 2 B A p A 2 B A c 2 B A c A 1264c kPa s m kmol 10655.1K 303K kmol kJ 314.8s kmol m 1065.2)(s kmol m 1065.2K 30330273--------??=???= ==-? ? ? ??==-= ?==+=RT k k p p k r RT p RT p k c c k r RT p c k T

第4章氧化还原反应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 一、填空题 1.原电池通过反应将直接转化为电能。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组成原电池,其电动势可判断氧化还原的方向。若εΘ时,△GΘ,反应将正向自发进行。若εΘ时,△GΘ,反应将逆向自发进行。 3.将铜片插入盛有0.5mol·L-1CuSO4溶液的烧杯中,银片插入盛有0.5mol·L-1 AgNO3溶液的烧杯中,组成电池,电池反应为,该电池中的负极是。 4.在下列情况下,铜锌原电池的电动势是增大还是减少? (1)向ZnSO4溶液加入一些NaOH 浓溶液; (2)向CuSO4溶液加入一些NH3浓溶液 5.已知EΘFe3+/Fe2+=0.77V,EΘMnO4-/Mn2+=1.51V,EΘF2/F-=2.87V。在标准状态下,上述三个电对中,最强的氧化剂是,最强的还原剂是。 6.将下述反应设计为电池,Ag+(aq)+Fe2+(aq)?Ag(s) + Fe3+(aq),其电池符号为。 7.反应3ClO-→ ClO3-+2Cl-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 8.某反应B(s) + A2+(aq)?B2+(aq) +A(s),EΘA2+/A =0.8920V,EΘB2+/B =0.3000V,该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9.氢电极插入纯水中通氢气(p H2=100kPa),在298K时,其电极电势为,是因为。 10.以Mn2+ +2e ? Mn及Mg2+ +2e ?Mg两个标准电极组成电池,则电池符号是。 11.在强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和亚铁盐反应,配平的离子方程式是。 12.电极电势是某电极与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值,如果此电极发生反应,则此值应加上负号。 13.在原电池中通常采用填充盐桥。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4.当原电池没有电流通过或通过的电流接近零时,两极间的电势差叫做电池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简答) 1. 核反应堆分类: 按中子能谱分快中子堆、热中子堆 按冷却剂分轻水堆(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钠冷堆 按用途分研究试验堆:研究中子特性、生产堆: 生产易裂变材料、动力堆:发电舰船推进动力2.各种反应堆的基本特征: 3.压水堆优缺点: 4.沸水堆与压水堆相比有两个优点:第一是省掉了一个回路,因而不再需要昂贵的蒸汽发生器。第二是工作压力可以降低。为了获得与压水堆同样的蒸汽温度,沸水堆只需加压到约72个大气压,比压水堆低了一倍。 5.沸水堆的优缺点: 6.重水堆优缺点:优点: ●中子利用率高(主要由于D吸收中子截面远低于H) ●废料中含235U极低,废料易处理 ●可将238U 转换成易裂变材料 238U + n →239Pu 239Pu + n →A+B+n+Q(占能量一半)

缺点: ●重水初装量大,价格昂贵 ●燃耗线(8000~10000兆瓦日/T(铀)为压水堆1/3) ●为减少一回路泄漏(因补D2O昂贵)对一回路设备要求高 7.高温气冷堆的优缺点:优点: ●高温,高效率(750~850℃,热效率40%) ●高转换比,高热耗值(由于堆芯中没有金属结构材料只有核燃料和石墨,而石墨吸收中子截面小。转换比0.85,燃耗10万兆瓦日/T(铀)) ●安全性高(反应堆负温度系数大,堆芯热容量大,温度上升缓慢,采取安全措施裕量大) ●环境污染小(采用氦气作冷却剂,一回路放射性剂量较低,由于热孝率高排出废热少)●有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如果进一步提高氦气温度~900℃时可直接推动气轮机;~1000℃时可直接推动气轮机热热效率大于50%;~1000-1200℃时可直接用于炼铁、化工及煤的气化) ●高温氦气技术可为将来发展气冷堆和聚变堆创造条件 8.钠冷快堆的优缺点:优点: ●充分利用铀资源 239Pu + n →A+B+2.6个n 238U + 1.6个n →1.6个239Pu (消耗一个中子使1.6个238U 转换成239Pu )●堆芯无慢化材料、结构材料,冷却剂用量少 ●液态金属钠沸点为895℃堆出口温度可高于560 ℃ 缺点: ●快中子裂变截面小,需用高浓铀(达~33%) ●对冷却剂要求苛刻,既要传热好又不能慢化中子,Na是首选材料,Na是活泼金属,遇水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因此需要加隔水回路 9.各种堆型的特点、典型运行参数 第二章堆芯材料选择和热物性(简答) 1.固体核燃料的5点性能要求:教材14页 2.常见的核燃料:金属铀和铀合金、陶瓷燃料、弥散体燃料 3.选择包壳材料,必须综合考虑的7个因素:包壳材料的选择 ?中子吸收截面要小 ?热导率要大 ?材料相容性要好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解答

第三章 氧化还原反应 一、选择题 (30分) 1.在- 272O Cr + I - + H + ?→?Cr 3+ + I 2 + H 2O 反应式中,配平后各物种的化学计量数从左至右依次为……………………………………………………………………… ( ) (A) 1,3,14,2,121,7 (B) 2,6,28,4,3,14 (C ) 1,6,14,2,3,7 (D) 2,3,28,4,12 1,14 2.常用的三种甘汞电极,即(1) 饱和甘汞电极 (2) 摩尔甘汞电极 (3) 0.1 mol ·dm -3 甘汞电极,其电极反应为:Hg 2Cl 2(s) + 2e - = 2Hg(l) + 2Cl -(aq),在25℃ 时三种甘汞电极的?的大小次序为…………………………………………………………………… ( ) (A) 1?>2?>3? (B) 2?>1?>3? (C ) 3?>2?>1? (D) 1?=2?=3? 3.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值判断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介质不能够共存的是 ( ) (A ) Br 2 和 ClO 3- (B ) Fe 2+ 和 Sn 4+ (C ) Fe 2+ 和 Pb 2+ (D ) Sn 2+ 和 I 2 (3 2 1.52BrO Br V ?-= ;3 2 1.47ClO Cl V ?- = ;320.771Fe Fe V ?+ + = ;420.15Sn Sn V ?+ + = ; 20.13Pb Pb V ?+ =- ;2 0.54I I V ?- = ) 4.下列电对的电极电势不受介质酸度影响的是 ( ) (A ) MnO 4-/ MnO 42- (B ) MnO 2/Mn 2+ (C ) S/H 2S (D ) O 2/H 2O 5.已知:2///S ZnS S MnS S S ???->> ,则( ) (A )()()SP SP K ZnS K M nS > (B )()()SP SP K ZnS K M nS < (C )()()SP SP K ZnS K M nS = (D )无法确定 6.已知φΘ(MnO 4-/ MnO 2)=1.68 V φΘ(MnO 2/ Mn 2+)=1.23 V 则φΘ(MnO 4-/ Mn 2+)为 ( ) (A ) 2.91 V (B ) 0.45V (C ) 1.51V (D ) 1.825V 7.原电池 Zn|Zn 2+ (c 1)|| Zn 2+ (c 2)|Zn (c 1≠c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E Θ≠0 E =0 B E Θ=0 E ≠0 C E Θ=0 E =0 D E Θ≠0 E ≠0 8.下列电极反应中,若将离子浓度减少一半,而其它条件不变,则电极电势增大的是 ( ) (A ) ClO 4- +2H + +2e = ClO 3- +H 2O ; (B ) Co 3+ +e = Co 2+ (C ) S 2O 82-+2e = 2SO 42- ((D ) 2Hg 2+ +2e = Hg 22+ 9.已知φΘ(Pb 2+/ Pb )=-0.126V K sp θ( PbCl 2) =1.6×10-5,则φΘ(PbCl 2 / Pb )为( ) (A) 0.268V (B) -0.41V (C) -0.268V (D) -0.016V 10.已知φΘ(Ag +/ Ag )=0.799V K sp θ( AgCl)= 1.56×10-10,若在半电池Ag +/Ag(1.0 mol·L -1) 中加入KCl ,使得溶液中KCl 的浓度为1.0 mol·L -1 ,则其电极电势将 ( ) (A ) 增加0.581V (B ) 增加0.220V (C ) 降低0.581V (D ) 降低0.220V 11.将反应Fe 2++Ag +=Fe 3++Ag 组成原电池,下列哪种表示符号是正确的 ( )。

控制工程复习提纲-zhm

控制工程复习提纲-zhm 制作人:曾慧敏 第一~四章: 1.什么是开/闭环控制?各自有何优缺点?P7 2.单回路控制系统组成(或包含哪几个基本环节)?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是指什么?P8 3.控制系统若按设定值来分类,分几类?P9 4.评价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P12-14 5.对象数学建模的方法有哪三类? 6.如何测取广义对象的阶跃响应?已知对象的阶跃响应,如何求K、T、τ?P33 7.常用的控制规律有那些?P、PI、PID控制规律的适用场合? 8.什么叫“积分饱和”?它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 9.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检测点的选取时应注意什么? 10.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11.什么是广义对象? 12.调节阀气开/关选择原则是什么? 13.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哪几种?流量特性选择的原则?已知对象与测量环节增益的 变化规律能确定合理的流量特性。 14.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的原则?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的方法? 15.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投运?投运步骤? 串级系统: 1.什么叫串控制级系统?串级系统有什么特点(优点)? 2.串级系统的“鲁棒性”是指什么? 3.略述串级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前提:副变量选择原则、主副控制器控制规律选取、主 副控制器防积分饱和)。 4.如何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5.串级系统投运?(必须确保无扰动切换,并用先副后主的原则) 比值控制 1.比值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2.主、从动量选择? 3.比值控制的类型、各类比值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是什么? 4.比值控制的实现方案?K、I(P)、Is(Ps)等的计算(包括仪表量程选取)? 5.比值控制的投运? 均匀控制 1.什么叫均匀控制?均匀控制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 2.均匀控制与一般的定值控制有何不同? 3.均匀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及原则? 前馈控制 1.什么叫前馈控制?其特点是什么?采用前馈控制系统的条件有哪些? 控制工程复习提纲-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