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陶艺

浅谈现代陶艺
浅谈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的概念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和 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艺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犁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本质内涵,并加以 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现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 现代陶艺是一种融当代观念及审美并借助于现代技术的陶瓷艺术,但它更多的则是在 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首先它凝聚着泥土的深沉,水的灵气,气的飘逸,最为壮观的则 是融合了火的激情。想要认识和理解现代陶艺,我们应当从它的物质属性---陶瓷,进行 一些深入的了解。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 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同时它所具有的神秘与抽象性是不可比拟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 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陶瓷文化是古代中国闻名于世的代表性文化形态,在21世纪的中国,中 国历代的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光辉早已载入史册!由于众多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还有许多 人的审美需求还停留在传统陶瓷艺术审美的框架之内,这应当是一种历史的尾声。 新生代的人群正在不断的成长与扩大,追问当代审美需求的现代性、多元性、自由性 的仪式与呼声也是日益高涨。中国现代陶艺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 延伸到众多领域。 作为闻名中国的北方瓷都唐山,有着较为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历史,骨质瓷是其闻名于 世的代表之一,使用精美的日用骨质瓷可以说是一种高级享受,然而透过各种工业化、机 械化产品大量泛滥的现状,我们可以感受到最珍贵的人情味也在逐渐的流失。这就是一方 面我们享受着工业化文明带来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在远离自然,虽然这也是事物两面性的 凸现。并更加说明了科学上的规范化,替代不了艺术的多元化,复制品替代不了原作,机 械也永远代替不了手艺。 现代陶艺并不否定传统陶瓷艺术文化的审美需求,更不会摒弃世代传袭下来的鬼斧神 工般的精湛技艺,一方面我们既要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世界强 权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挤压,如何走出传统阴影和当代精神的困惑;如何去借鉴和吸收 西方现代陶艺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陶瓷文化的精华;如何在传统光辉的重 压下重建中国现代陶艺的话语体系,使其成为具有新的活力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媒介。 对此沛霖育华搜集了现代陶艺所体现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正如波德莱尔所言:“现代 性就是过渡、短暂和偶然。”二是对传统陶瓷审美僵化及各种工业化、机械化带来的麻木 运用众多当代性的观念和审美需求进行反思和重构人性之光;三是在社会发展的框架内继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浅谈现代陶艺发展的现状 在当代艺术中,现代陶艺被定义为纯艺术行为,并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这门由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演变而来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和充满想象的创作过程,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欣赏者,从而开创了现代艺术的新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意识的独立和陶艺语言的形成,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变化和发展过程。从外部表现形式上看,中国现代陶艺是在本世纪60年代末,从传统陶艺中脱离出来,但是基本上是保持传统创作特点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由于艺术工作者长时间受专注陶瓷艺术实用价值的经验模式和日趋狭隘的认识角度的影响,以致在很大范围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陶艺的真正价值并没有得到实现,停步于实用领

域而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起步。在随后的十几年间,陶艺在形态样式上装饰性的突破和材质、色彩、肌理上的变化,开创了一代颇为清新的唯美结构模式,然而这些与实用陶瓷形态不尽相同的但又不感觉完全陌生的作品,仍然受到“实用兼审美”观念的直接影响,其表现形式受图案语言的绘画形式所支配。 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表现出三种成熟的样式:一是在坚持传统的技艺,讲究制作精良的同时,非常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这一类称为传统陶艺。二是通过创新来追求新意,从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异,追求实验性的效果,即现代陶艺。三是趋重艺术表现性,结合多种艺术手法、风格,探索形式美的各种可能性,笔者把这类陶艺称为前卫陶艺。后两种就是我们习惯命名的现代陶艺。中国现代陶艺充分体现了艺术家的个性表现,赋予现代人一种富有时代气

息的审美境界,打开了一条表现现代生活个性的艺术通道,对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面对着中国现代陶艺繁荣的表面,仍不断暴露出捉襟见肘的难堪和尴尬。同时为了保持中国陶艺特有的民族性,不得不思考中国陶艺自身发展的空间和定位,以使中国陶艺创作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的真正开始和迅速形成应该从20世纪的40年代算起。毕加索自1946年起连续两年时间在瓦洛尔从事陶业,在那里他学会了拉坯、施釉和

陶瓷烧成经验漫谈

陶瓷烧成经验漫谈 人们常说陶瓷产品是泥的艺术,而陶瓷的烧成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因此,陶瓷产品也被人们称为泥与火的艺术。下面是本人根据长期的烧窑经历总结的一些技术经验。 一、火的作用 陶瓷通常是由高岭土、石英、长石等原料配比后烧制成的洁白、光润半透明的器皿或工艺品。陶瓷的制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既有量变,也是质变。大体来说,由原料制作成型的坯体,是一个量变过程,这其中融入了人对形状的艺术创作和追求,而从坯体的入窑,经过高温烧成,才完成了从泥土到陶瓷的质的转变。由量变到质变 泥变瓷 主要是火的作用。人们利用地球上各种硅酸盐原料制作陶瓷,也要依靠火的作用才能显色,只有经过火的烧炼才能做成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陶瓷艺术品。烧窑工人的任务,也就是烧火、看火、管火、用火。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陶瓷器的制作也是一种火的艺术,而窑炉的技术就是一门研究火的学问。 火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温度和气氛两个方面。窑炉里的火焰,把热量传给制品,使制品的温度逐渐升高,在低温阶段 900℃以下 坯体经历排除机械水、结晶水,有机物氧化、碳酸盐、硫化物分解等过程。在高温阶段 900℃至烧成温度 坯体开始形成液相与固相熔融并产生结晶的针状莫来石晶体,从而变成瓷器。所谓烧成温度,即产品量变到质变的温度,没有火就没有热量,产品就不能升温,产品不能升温,上述的一切物理化学变化就不能完成,一句话,没有火,就没有瓷器。 在依靠燃料燃烧的“火焰窑炉” 指对火焰气氛有要求的窑炉 中,有火才有气氛。氧化的气氛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还原的气氛产生于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而气氛对陶瓷制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白瓷原料中都含有少量的Fe2O3 德化地区原料一般在0.8%左右,优质原料0.4%以下 由于Fe2O3的着色力极强,使瓷器染上赤黄、黑色,严重影响瓷器的白度。若将陶瓷的坯体之中的Fe2O3,还原成低价的氧化物或金属铁,那么瓷器就显得更白或白里泛青,更惹人喜欢。因此,瓷器的出现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而发现了还原烧成则是人类生产技术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二、火的关键点 火焰的气氛会影响白瓷的成色,而气氛的调节是烧好窑的关键,气氛制度的稳定,更是烧好隧道窑的关键之一。气氛制度的确定,主要依据各厂的泥和釉的性能,特别是铁 主要指铁的氧化物 含量的多少。何时何种温度该氧化、何时何种温度该还原,何时何种温度该中性火焰,以及还原焰的浓度,都必须依据泥和釉的性能来确定。烧窑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一度”,所谓“两点”就是指氧化焰转强还原焰以及强还原焰转中性焰 高火保温 ,这两个温度点,所谓“一度”就是指还原焰气氛的浓度。 氧化焰转还原焰这个温度点是一个关键,由于各厂坯和釉的配方不同,这个温度点也就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正文

浅析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的影响 XXX (地址城市邮编) 【摘要】: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必然包涵了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元素等。所以现代人们时尚的生活理念、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特色等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创作产生影响,这使现代陶艺的表现领域得到了拓宽,语后一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材质媒介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促使艺术家追求丰富的视觉效果。通过时尚元素对现代陶艺影响的研究,可以丰富现代陶艺的创作思路,帮助艺术家创作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趣味、富有时尚元素特色的作品。同时有利于现代陶艺更好的走进现代人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关键词】:时尚;时尚元素;现代陶艺;审美理念 1 引言 时尚代表了一个时期的风尚,是现在社会最流行与前沿的发展趋势,它体现出了不同时期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反映了现在社会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轨迹,它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它所产生的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意可见的。而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在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部分的同时,也富含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审美趣味、时尚元素等。所以时尚所蕴含的文化现象及对人们的生活样式、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的影响,也必然会对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把时尚元素融入现代陶艺的创作之中,有利现代陶艺更好的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好的为人们服务。这也为现代陶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时尚及现代陶艺概述 2.1 时尚定义 时尚是个复杂的概念,人们常常提起,经常的讨论,几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它体现的是独特的个性、大胆的尝试,能够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美好的心情,并且可以给予人们独特的气质、神韵,使人们得到独特的生活品味。笔者认为时尚是在较短的时间里部分人们追求崇尚的生活,它的影响涉及到人们的服饰个性、行为特征、饮食习惯、居住特色,甚至于情感表达、思考方式等各个方面。有时人们会把时尚与流行的观念混淆,其实时尚与流行并不可以相提并论,时尚是在十分有限的范围内流行,如果大范围的流行,就没有了时尚的意义。所以人们对时尚的追求可以看成是一门“艺术”,要善于去主动的追求,并善于用理智的思维去掌握运用时尚的核心理念,提取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本质,来丰富完善自身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品味,而不是盲目的模仿从众。正是人们对时尚的这种不断追求的过程,促使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2 现代陶艺定义 现代陶艺是20世纪世界现代艺术思潮中的一朵奇葩,它带有现代艺术思潮的特性,深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因此,现代陶艺是在当今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西方现代艺术思想为主流导向的具有时代符号和语言特征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的衍成。现代陶艺是世界现代艺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一个支流,是现代艺术思想在陶艺领域的一个反映,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陶艺摆脱了实用性、程式化和功能主义的

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赏析

《浅谈对陶瓷艺术的赏析》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姓名:张双英学号:20153310128 摘要:中国的陶瓷艺术是东方绚烂的文明财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至今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人们关注。也是出于对陶艺的喜爱和好奇,这学期我选修了陶艺欣赏和制作这门课程。在每周四晚上的理论课上,李老师带领着我们追随陶瓷艺术的足迹。陶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夏商周的辉煌——釉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越窑青瓷、隋唐五代,南青北白和天马行空、宋代的五大名窑、元明一枝独秀的景德镇、明清幽谷古镇宜兰、以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景德镇时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特点主要是:风格以写意为主,含蓄隽永、审美情趣往往反映上次建筑的喜欢、与时代政治经济面貌和社会风尚联系紧密。对于当代生活来说,陶艺品的艺术欣赏作用远远大于实用作用,因此以下将主要从欣赏角度来赏析陶瓷艺术。 关键词:陶器艺术瓷器艺术唐三彩鉴赏景德镇瓷器 商周时期的陶瓷: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于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于制陶工作也很重视。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这个时期较为有名的是后周世宗的柴窑,以天青色为主,世宗

评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所以有“雨过天晴青”的美称。陶路上记载“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可略知其制作精美。 秦汉时期的陶瓷: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在南方也盛产青釉陶,火度高,釉质较硬,也是后来发展青瓷的开端。东汉的中后期就有了青瓷,使用“龙窑”提高窑温,也选用一般瓷器使用的高岭土。隋朝时期的陶瓷: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唐代的陶瓷: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唐三彩,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唐三彩是陪葬的陶器,色彩亮丽有黄、绿、青三色铅釉,故名唐三彩,但不一定每件唐三彩都三色俱全,但可利用三色交叉混合的上釉技术来制造出美丽的花朵,以及先在坯体上刻花成暗色图案,变化无穷,彩色斑斓。唐三彩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在长安的称西窑,在洛阳的则称东窑。唐代盛行厚葬,不仅是大官贵族,百姓也如此,已形成一股风气。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

陶瓷艺术设计的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选题 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具体价格咨询 略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职业规划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论陶瓷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设计人类学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要点及解决思路 树起“湖湘文化”的旗帜——从陶瓷艺术设计说起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探讨 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新推动设计——论创新教育在陶瓷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 从中国文化心理学角度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我国高等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艺工结合设置的探讨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品情感意蕴的传达 开拓个性化陶瓷艺术设计市场 修辞手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加强陶瓷艺术设计实践基地教学的思考 以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例探析陶瓷艺术设计的人文生态特性 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及创新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艺术教学课程中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探微 浅析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实践基地教学新思考——以陶瓷艺术设计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思路探讨——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从现代生活方式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 论传统民居元素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浅议陶瓷艺术设计构图的情感表达 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在“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中获奖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困境探究 陶瓷艺术设计与审美讲座在醴陵举行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及发展趋势 让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填补陶瓷设计中的空白 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第九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生活与艺术陶瓷展销会召开 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论陶瓷的艺术设计与意境美 从“全球化”视点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工程 “华光杯”2011年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将在9月举行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刍议当代陶瓷艺术引入交互设计的意义与方法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评委点评会纪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3届毕业论文 浅谈陶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学生姓名:唐前锋 指导教师:谢和平 职称:副教授 专业:材料工程技术 班级:材料1001班 学号: 10700930115 2013年5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并根据陶瓷材料的不同特性及用途对其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类,并对各类陶瓷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并从陶瓷的晶体结构、陶瓷的成型与烧结、陶瓷的韧化等几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陶瓷材料。通过对陶瓷特性及应用领域的总结,对陶瓷材料未来的发展作出了新的展望,揭示了陶瓷材料的应用方向及发展趋势。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were mor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s of its,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ceramics were summarized. And from several forming crystal structure, ceramic and ceramic sintering, toughening,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ceramic materials. The cer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summary, made a new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amic materials in the future, reveals the application dire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关键字:陶瓷材料结构成型烧结前景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浅谈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差异 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覆盖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的高速技飞速发展,以致产生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它们改变了我们的文学、艺术和其他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 一、对陶瓷材质的认知 陶瓷的材质有粗细、色泽之分。陶艺创作的基本材料是粘土。在古代我们的先民把制陶称为“埏土”、“搏埴”。远在一万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了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在偶然中发现火的威力可以改变泥土的性质。并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它帮助人们逐渐摆脱了野蛮生活,向文明社会迈进。先民们通过长时间制陶经验的积累,虽然对泥性的掌握已经是得心应手,但他们仅把制陶视为一种生存技能,而缺失对泥土材质本身进行深度挖掘。 当现代艺术观念进入中国后,中国人对艺术的认知和追求也发生了改变,陶瓷的材质特性也进一步被挖掘。特别是在对待黏土的态度上,现代陶艺家较之传统陶瓷匠人对黏土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认为黏土是现代陶艺创作的物质载体,因此陶艺家十分重视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黏土的自然特质。 二、对创作形式的追求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实践中掌握制陶的经验。但传统陶瓷艺术在工艺上一直以追求实用性、装饰性、工整性、规则性为终极目标。因而在形式上容易给现代人单调、呆板的感觉。传统陶瓷种类庞大,有日用器皿、祭祀明器等,具体的可分盘、瓶、罐、碗、壶、动物、人物等等,但器物无论造型上如何变化,从功能上看,主要还是追求实用性。考古材料研究表明,人类早期的陶瓷造型都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先前可能是利用自然物体略加改造就作为器物使用,尔后就摹拟形象造型;因而传统陶瓷造型多数是摹拟当时某些植物形态成型,少数摹拟动物、人物和器物成型;再以后,就在原有器皿造型的基础上,按照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逐渐摆脱自然形象或参照自然物体的部分形象,加以改进和再创造,使之更实用、美观。如:传统的鸡头壶、冬瓜瓶、柳叶瓶、芭蕉瓶等等,以用来美化人的生活,并带来美的享受,并成为当时社会的审美典范。 三、对个性追求的态度

智慧树知到《陶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陶艺》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彩陶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原始人时 答案: 原始人时 2、黑陶最早在哪个文化时期开始产生? A.仰韶文化 B.新石器文化 C.半坡文化 D.大汶口文化 答案: 仰韶文化 3、陶都是指哪个城市? A.西安 B.宜兴 C.杭州 D.长安 答案: 宜兴 4、常见的陶瓷材料有? A.粘土

B.氧化铝 C.高岭土 D.水 答案: 粘土,氧化铝,高岭土 5、英语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 A.中国 B.唐朝 C.瓷器 D.陶器 答案: 瓷器 6、我国从何时开始陶瓷出口?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答案: 唐代 7、现代陶艺分为观念陶艺、生活陶艺、环境陶艺。 A.对 B.错 答案: 对 8、青花瓷的装饰是属于釉下彩装饰。 A.对

B.错 答案: 对 9、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A.对 B.错 答案: 对 10、景德镇位于哪个省? A.江西省 B.安徽省 C.湖北省 D.陕西省 答案: 江西省 第二章 1、作品盘筑一定高度后,如遇底足未干造成重心不稳、作品变形或倾斜等问题时,应该做什么? A.继续往上盘筑 B.立即停止盘筑 C.往泥条喷水 D.在外面再添加泥条 答案: 继续往上盘筑 2、粘接时每层泥条的干湿度要均匀,否则因收缩不一致而产生什么? A.开裂 B.美感

C.艺术性 D.平衡 答案: 开裂 3、现成物支撑盘筑是在搓制泥条之后,以什么为辅助支撑,依次逐层的盘筑泥条。 A.实物 B.工具 C.转盘 D.水杯 答案: 实物 4、现代陶艺中,更多关注的是作品突出的哪些特征? A.装饰性特征 B.泥性特征 C.观念的内涵特征 D.陶瓷特征 答案: 装饰性特征,泥性特征,观念的内涵特征 5、泥条盘筑成型的艺术效果有哪些? A.手压痕迹效果 B.线形装饰效果 C.镂空效果 D.艺术效果 答案: 手压痕迹效果,线形装饰效果,镂空效果 6、泥条具有柔韧松软无力的泥性特征,一旦太干容易开裂、一旦过湿又会坍陷。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_44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本文关键词:陶瓷,艺术,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本文简介:[摘要]由于物质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在飞速进步,人文和精神情感的需求随之增大。为了尊重自然、尊重个性和精神情感,我们在进行陶瓷艺术设计时需要把艺术和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和环境设计中,把握时代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公共观景艺术设计的本质。[关键词]陶瓷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因素1现代陶瓷 陶瓷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本文内容: [摘要]由于物质的不断发展,社会正在飞速进步,人文和精神情感的需求随之增大。为了尊重自然、尊重个性和精神情感,我们在进行陶瓷艺术设计时需要把艺术和环境进行有机结合。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和环境设计中,把握时代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公共观景艺术设计的本质。 [关键词]陶瓷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情感因素 1现代陶瓷艺术

为了表现人类对周边领域的占有,建立人类对周边物体的视觉次序,我们会对周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这种行为与人体机能的联系较为密切,是一种具有敏感工程技术、较大建筑范围、综合规划意义的整体艺术。人文情感和精神内涵在环境艺术中得到良好体现。作为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艺术载体,环境艺术对人类审美及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有促进作用。作为人类认为和精神情感的结晶,陶瓷艺术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艺术无法独立存在于某个环境之中。通过陶瓷艺术,可以协调周边环境,突出周边环境中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2陶瓷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2.1陶瓷艺术的情感体现 特殊价值存在于人类创造的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从功能性角度来看,现代陶瓷艺术对空间环境具有较好的提升功能。陶瓷艺术,可以为人类创造心里的情感空间。这种心理情感空间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陶瓷艺术与公共环境空间在形体上进行结合,使空间合理化、情感化;形式要素的介入,使环境空间得以延伸,人类思维随之产生情感活动。从情感煽动的角度来看,陶瓷艺术具有较强的空间艺术性,对人性情感的煽动较为强烈。从客观角

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作者:张玉山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08 陶艺论文录入: newtaoyi 责任编辑:newtaoyi 陶艺与公共环境艺术 Ceramic and Public Environmental Art 张玉山 Zhang Yushan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各类环境的品质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人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更呼唤一个能代表自己文化身份的精神家园。而营造城市内和郊外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重要途径,环境艺术则是联系公众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关键。 当今的大众文化背景为陶艺介入环境艺术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越来越多的陶艺家开始关注和转向公共环境艺术,并且一些建筑师、景观师、室内设计师、雕塑家及画家也越来越关注陶艺在建筑和环境中的应用。近几年来陶艺家、艺术家与建筑师、园林景观师逐渐趋于沟通与合作,为营造全新的、艺术的、赋有文化品位的和诗意的环境空间而共同努力。

环境陶艺(Environmental Ceramic Art)的提法,是最近十年在日本、韩国等地才出现。在欧美虽有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但一直没有提出“环境陶艺”这样的概念。中国陶艺家近几年才开始引入 环境陶艺这一提法。它主要指城市公共空间 的公共建筑物、建筑构件、广场、公园、道 路、绿地、居住区、郊外空地及其他场地设 立的陶艺或以陶艺为主的综合媒介作品。陶 艺,在狭义上是指经烧制的陶瓷作品。随着 当代艺术的影响和现代陶艺的自身发展,未经烧制的黏土制品成为现代广义上的陶艺。只要以黏土为创作媒介,充分展现黏土之“泥性”和“土性”特质的作品,都把它理解为现代陶艺。当此作品介入公共环境,与环境对话,相互融合,并与公众形成充分交流互动,隐喻人文精神的陶艺作品,都应视为当代意义上的环境陶艺。 陶艺从室内走向室外,脱离文人墨客的把玩观赏的束缚,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公共环境艺术的构成要素之一。这既体现了陶艺本身的发展,又体现 了社会民主意识和公众自觉精神意识的进步。可以说是陶 艺、环境和社会进步的共同产物。环境陶艺作为一门公共 艺术,不仅具备环境艺术公共性原则,而且也具备陶瓷艺 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环境陶艺不能仅理解为陶艺原有意义上体量的扩大,也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陶艺小品由室内搬到室外。因为它包含了更多社会、人文和大众的因素,其意义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古今中外我们不难找到陶瓷应用于建筑和 环境的例证。澳大利亚土著人以有色陶土和

[浅谈,现代,陶艺,其他论文文档]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这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 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 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

浅谈现代陶艺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 摘要:中国陶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但十几年的发展已同世界陶艺主流相结合。文章通过对现代陶艺的介绍,将之与传统陶艺相比较,深入分析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而证实中国陶瓷文化艺术有着最纯真、最本体的表这方式和语言,中国现代陶艺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中国现代陶艺从感觉泥性,到超越泥性,到演绎泥性,逐渐走向成熟,而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盛的生命力,百年来数代艺术家都曾面对的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问题,将在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新的历史高度上展开。 关键词:现代陶艺;传统陶艺;传统文化;新语境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折的时期,经济结构与社会急速发展变化,国际资讯的畅通和文化交流的扩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呈现在我们面前,中国现代陶艺将如何自处?陶艺媒介的语言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如何获得既能和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又同时具备东方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 现代陶艺的创作必须挖掘民族本身的形式语言与创作观念,因为中国现代陶艺存在西化的误区,使中国的现代陶艺离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远。并且只有回归到民族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现实中,才是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现代陶艺的出路。 1现代陶艺概述 1.1现代陶艺的概念 所谓“现代陶艺”是指由陶艺家以“陶”或“瓷”为载体进行创作的、用以表现个性和情感的、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现代陶艺并非泛指现代所有的陶艺,而是指在艺术追求上具有明确指向性和相对独立性、它不是一个时间上的界定,而是指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创造作为创作主体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是实现个体精神价值的媒介,它超出了传统陶艺的视觉和造型习惯,从某种意义上看,是情感的宣泄、个性的体现和观念的展示。 现代陶艺不仅仅追求符合大众审美情趣,强调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并在作品上倾注了自由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的感悟,而且也彻底地抛弃了传统陶瓷产品“实用”观念的局限限制。使现代陶艺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是会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充分利用陶瓷土的材料的特性,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进行探索的艺术形式。 1.2现代陶艺的由来与发展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态,这种形态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单纯和最简洁的,从陶瓷艺术的审美需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20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由于内在主体性的缺乏而最终解体,在大工业革命肆虐的时代下,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为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的回归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存在主义、未来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与凝固,现代陶艺的兴起与发展,应证了上述变化,而这一切又是现代主义麾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陶艺的发展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对中国艺术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困惑与探索并存、守旧与创新交织的年代。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经过10余年的实验性探索,中国现代陶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逐渐形成健康发展的氛围。她从传统陶瓷艺术中脱颖而出,正以发展的趋势延伸到众多领域。 1.3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 现代陶艺继承了传统陶艺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从物质材料和工艺制作的角度看,现代陶艺是传统陶艺的延续。而传统陶艺讲究规整的造型、严谨而有序的装饰和明显的实用功能。现代陶艺既承传着传统陶艺的成形方式,也努力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以更加灵活多变的造型、更加丰富的装饰语言、更加多样的窑变釉色,传递着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现代艺术的信息,承载着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对现代文化的精神寄托。

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_张玉山

中国陶瓷│CHINA CERAMICS │2009(45)第 6 期│75 【摘 要】:以陶瓷为主要媒介的雕塑与装置艺术,由 于其自身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特别是其无与伦比的美学特点以及所蕴涵的深邃人文因素,介入公共环境的历史由来已久。本文简要阐述了两者的关系及在环境陶艺中的应用。 【关键词】:陶瓷雕塑,装置艺术,环境陶艺,应用中图分类号:TQ174.74 文献标识码:B 引 言 中国古代就有将陶瓷雕塑安装于房梁屋顶的传统,诸如朱雀、玄武之类,秦始皇兵马俑更是将陶瓷雕塑发挥到了终极的水准。而在15世纪的意大利,洛加·德拉·洛比亚的陶瓷雕塑作品大都是安放在某个建筑环境中。今天,在佛罗伦萨市的教堂、小礼拜堂和一些非宗教建筑的正面墙上,其作品依然可见,并散发着清新的生命气息。 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陶艺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陶艺家积极探索陶艺在公共环境空间中(建筑、户外陶瓷雕塑)的一切潜力,并使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逐渐融入建筑、园林和其它公共环境艺术中。 1 陶艺与雕塑 现代雕塑对雕塑性陶艺有深刻的影响,很容易将雕塑性陶艺与雕塑的界定混淆。雕塑性陶艺与雕塑,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1雕塑性陶艺与雕塑的联系 (1)创作理念相似。在现代艺术运动中,陶艺家和雕塑家表现了相同的勇气与责任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陶艺家、雕塑家和其他艺术家一道积极参与现代艺术运动,探索新的技艺、个人风格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如美国彼特·沃克斯、迈克尔·弗雷姆基斯、约翰·梅森和日本八木一夫等。在探求精神的物化过程中,无论是雕塑家,还是陶艺家和其他类型的艺术家,他们所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并不是雕塑或陶艺语境本身,而是基于社会、文化及大众精神的思考和关注,从而共同融入和推动主流艺术的发展。(2)创作主体一致。以粘土和陶瓷媒介进行创作,如罗丹、毕加索和米罗等艺术大师都曾参与陶艺的创造和探求。尤其进入当代艺术时代,随 着装置的兴起与盛行,艺术门类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不刻意分雕塑、陶艺或其它门类,都是艺术。艺术家涉猎的艺术范围亦越来越宽广。(3)与公共环境艺术缘不可分。在公共艺术中,陶艺与雕塑有时同为一件实体,两者相互依存。雕塑是陶艺的骨骼和肌肉,支撑陶艺的形与体;陶艺是雕塑的皮肤和“灵魂”,装饰雕塑的色彩和肌理,承载雕塑的人文经社。如高迪和米罗的雕塑,先以水泥浇注雕塑,再以陶瓷马赛克贴面;芭芭拉、金子润和桑德拉等艺术家的作品,既是雕塑又是陶艺。二者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和介入原则一致。 1.2雕塑性陶艺与雕塑的区别 (1)材质的不同。陶艺以粘土为媒介,而雕塑的材质很广泛,除粘土外,还有金属、木材、石材、石膏和树脂等多种媒介。(2)成型、烧成工艺的区别。陶艺依靠泥条盘筑、模具印坯、拉坯、泥板及捏塑成型。为了烧成,中心必须空。而石雕是实心的,金属雕塑可以焊接。(3)审美追求的不同。雕塑追求形体量感,追求 “雕”、“刻”和“塑”技艺。陶艺则讲究泥性、釉色和烧成,讲究窑变肌理和人文精神的美感。 2 陶瓷雕塑与公共环境艺术 陶瓷雕塑相对于其他材料,其自身有着很多优点。陶瓷雕塑是火的艺术,在经过高温烧制后,具有耐腐蚀性和防雨抗冻、抗高温的特点,使得陶瓷雕塑在结构上也不会因为自然气候腐蚀而发生变化,其釉色也具有永久性;陶瓷雕塑的釉色丰富多变,令人耳目一新;陶瓷雕塑表面经高温烧制形成的玻璃质釉面易清洁。比较适合易受污染较的工业化城市。诸多优点足以佐证陶瓷雕塑适合长期放置于在室外。 在15和16世纪,由于宗教建筑的盛行,意大利陶瓷雕塑与建筑融合成一个和协的整体。雕塑虽然不是主体,但却精心地装扮教堂(也有少量世俗建筑)的每一个墙柱。今天,公共空间成了我们社会、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安东尼奥·高迪建筑作品吉尔公园(巴塞罗那),主入口处蜥蜴雕塑以水泥浇注结构和外形,表面贴陶瓷马赛克,通过色彩肌理的变化强化雕塑的造型和装饰,延伸新的视觉和联想。米罗的一些雕塑作品也运用了此方法。他们在陶艺与建筑的结合上提供了一个终极的表达。丹麦艺术家比约恩·诺加德的艺术项目:世界上一些最大的陶瓷雕塑(高30米)。20年前在纽约的古根汉姆展览的 “人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的入口栏柱雕塑群等。 论环境陶艺中的陶瓷雕塑与装置艺术 张 玉 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 长沙 410004) 收稿日期:2009-3-23 作者简介:张玉山,讲师,主要从事环境陶艺教学和研究。 E-mail: yushanart@https://www.360docs.net/doc/b215228767.html, 陶瓷艺术

[doc格式] 城市公共艺术新材料比较研究——关于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探索

城市公共艺术新材料比较研究——关于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探索 —— 62——环境艺术 城市公共艺术新材料比较研究 关于陶艺介入公共空间的探索 文/吴忠 公共艺术”的概念形成于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公共艺术”概念的提出 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它让艺术回归 民众,回归本体;也为公众参与社会公 共事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 切实可行的公共平台.同时公共艺术” 概念的提出也为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 提供了一个更为合法的身份——公 共空间是构成城市最重要的单体.所以 公共艺术也必将成为构成城市文化最重 要的载体之一. 公共艺术作品”具备教化,宣传和 美化的效能——灌输社会,民族和国家

的意志,宣传多数民众主张的道德思想.为城市注入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 化品质.缓解都市人的紧张情绪.公共 艺术已经超出了一般文化概念,而具有十分强大的人文辐射力和影响力.所以公共艺术首先必须体现人文关怀.而这种关怀也必须通过舆论引导,因为这种关怀情结可能更多的是去感受一种 文化,体验一种生活方式之后的超然态度….而陶瓷”这一融合视觉造型与 经典文化的综合体,正充当了联接空间与公众的纽带载体,它的特性和它的存在方式使其能够介入公共空间并成为公共艺术的媒质. 陶瓷材料介入公共空间这一课题早 已为我们的先辈所实践.上世纪8O年代初袁运甫,祝大年等先生用陶瓷媒介 创作了首都国际机场等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成为了新时期公共艺术的典范.更 重要的是袁运甫诸先生利用他们的学术与社会影响通过陶瓷这一载体向现代人讲述了一种古老文明在现实生活中

的真实,唤起人们对陶瓷的再认识.这 为陶瓷介入公共空间提供了真实的社会基础. 一 ,公共艺术:公共性与艺术性 公共艺术是一种视觉文化识别系 统.有别于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等量化的艺术形式.之所以有别于环境艺术与城市雕塑等艺术形式.在于它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公共性.在现代汉语中. 公共”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 按词义”公共艺术”即指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艺术性景观,设施及其它公开展示的艺术形式,性质有别于一般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艺术形态.因此 公共性”不只是公共艺术的前提,更是 它的灵魂: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先决条件.公共艺术因公共而生,也因其具备“公共性”.才能被称为公共艺术. 其二艺术性.这是公共艺术的核 心要求.”如果认为放置在公共空间的 艺术就是公共艺术,那么公共性就成了

漫谈书法与陶瓷书法

漫谈书法与陶瓷书法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文字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对书法与陶瓷书法法理作了简明表述。指出书法家、陶瓷书法家只有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艺术水平,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书画作品。 关键词:汉文字书法法理陶瓷 一、书法史概述: 希腊、罗马、中国、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曾经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主轴文化。华夏以儒道为中心(含儒道释三教合流)的古老哲学、四大发明、丝绸、陶瓷、茶叶等领域的成就,在人类文化宝库里有着无可替代独占鳌头的龙头领先地位。而文字的创造和运

用是推动中华与世界对话最先决的条件,中国是世界创造文字最古老国家之一,而且能把写字升华到书法艺术的高度,这是世界得天独厚的文化艺术现象。著名国学家哲学家冯友兰教授说:“在中国文字中,所谓天有五义。”汉文字创造出来是个奇迹,它的神奇如庄子所说:“判有天地之美,折万物之理。” 三千多年前,从甲骨、刻辞、金文、篆书、八分发展到隶、楷、行、草诸多书体,已奠定了汉字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坚实基础。形成了特定固定稳定的平面方块字型和笔画结构。产生出各书体的流派派系、套路路数、风格格局。汉字是表意文字,它的丰富性完美性固定性统一性决定了它的超时空性。今天,一切认识汉字的人,都能永远读懂祖宗的文字(不含对甲骨文、格律诗词、文言文等方面的解读诠释),这一点优于西方和拉丁拼音文字。例如英语,有英式美式英语,

英式英语现代视为贵族语言。无论美式英式英语,今天的美国人或英国人都读不懂百年前的英语。英语在运用中陈旧老化时就作废消亡,词汇不够用时就再新造。汉文在口语交流受方言等原因发生交流困难时,只要写出来就完全沟通了。汉语拼音又规范了普通话和多音字的标准读法。 汉文字是世界应用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文字之一。唐宋时代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同时,汉文字也走出国门,汉文字尤在东南亚诸多国家被广泛汲收、通假、借鉴,运用到他们本国文字法理中。汉文字的输出并推动了其他国家文字语言的丰富进步,这一切都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进行的。中国历来不对其他任何国家和民族进行大国文化沙文主义的文化侵略。大凡有华人的国家和地区的“唐人街”,就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存在并良好地影响着所在地。现代许多国家从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