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3-03-25

作者简介:王启鹏(1947-),男,广东博罗县人,现为《惠州学院学报》主编、编审。

三“东”:惠州文化的精髓

———兼谈开挖惠州旅游文化的构想

王启鹏

(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从惠州的文化现象中比较得出:三“东”乃是惠州文化的精

髓。由此提出了开辟以三“东”为主的旅游线路,弘扬惠州文化的构想。

关键词:惠州文化;苏东坡;东征;东江纵队;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K291/297,G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4)04-0051-04 中共广东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提出要建文化大省的指示和号召,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是非常及时和非常必要的。这一举措,是保证经济能继续高速度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为经济与文化是互为促进、互为推动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提法是有科学根据的。所以,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做基础。

省,要建文化大省;市,也应该建文化强市,否则就要拖全省发展的后腿。惠州,作为广东一个比较古老的地级市,应该怎样建设文化强市呢?我认为必须通过对“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分析,找出惠州文化的特色,重点加以培植发展,使之成为惠州文化的优势和品牌,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什么叫“文化”?据有关资料介绍,大体上指的就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但,比较有影响的,我认为还是《大英百科全书》上说的,将文化概念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

体的人类社会遗产”[1]

。这种说法对我们建设文化强市比较容易操作。

根据这一“文化”概念,那我们惠州的“人类社会遗产”哪些是比较有特色的呢?加以培植和发展后,又能成为惠州的品牌呢?我以为这就是“三东”文化。

一、三“东”:惠州文化的精髓

惠州,从人类文明史来说,这个地区开发

还是比较早的。早在春秋时期,据史书上记载的缚罗古国,从前几年在博罗挖掘出来的文物来看,就在现在的博罗罗阳镇。到了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之后,在岭南设置南海郡,下辖就有傅罗县。傅罗县于甘露元年(256年)改为博罗县。但由于博罗不是岭南经济文化的中心,故一直发展很慢。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在罗浮山炼丹,最后卒于山中。葛洪的到来,使罗浮山更增添了其神秘的色彩,也提高了罗浮山的知名度。但,这都是发生在公元364年左右的事情,且在博罗县。而惠州之名,一直到了北宋天禧五年(1021)才出现。惠州的辖地,大体上就是秦始皇时博罗县的范围。惠州知名度的提高,一直到了北宋绍圣元年(1094)大诗人苏东坡贬谪到惠州之后。以后,又一直较为沉默。直到20世纪初,广州成为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都后,由于惠州市离广州很近,加上地形险要,四面环水,易守难攻,故一直是一个战略要地。在此期间,孙中山、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曾先后到惠州从事革命活动,并指挥过战斗。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为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还举行了两次东征,其重要战场均在惠州。在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东江游击队(后合并为东江纵队),亦活跃在惠州,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队的侵犯,从而使惠州成为中国现代史上华南地区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其间,惠州还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革命者,

1

5第24卷第4期2004年8月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 1241No 14

Aug 12004

如叶挺、廖仲恺等,这样,惠州便以其辉煌的业绩载入史册。

这就是我们说的三“东”。至于其他文化遗产,能够在全国占有一席地位的,恐怕没有多少了。古建筑、名寺道观本来就不多,加上保护不好,现在尚存的,也就寥寥无几了,只有罗浮山冲虚观和平海古城墙算是比较古老的了。至于教育,古代的就有个丰湖书院算比较出名,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但现在也不复存在了,只留下了一副书院大门的对联和门额了。至于建国后的考古新发现,有一些,如博罗龙溪镇的春秋瓷窑、博罗罗阳镇的缚罗古国遗址等。但从史学角度来说,也还没有请专家去很好论证,以至得出明确的结论。另外宣传力度也很不够,所以知名度不高。再说,从古到今,惠州的名人也不多,不管他是客寓惠州的,还是惠州本地的,影响较大的,除了在三“东”中说的那几个外,再也没有多少个了。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到清代这一千年间,归善县(即现在惠州的所在地)考取进士的,总共才有41个,实在太少。

至于现代的,在全国范围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现象,恐怕就是龙门农民画了。但这也是近三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根子仍不太深厚。在文艺界来说,现代通俗武打小说作家苏方桂,在全国小说界中仍有一定的影响,排得上号。至于其他方面的,如,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团体,地方歌剧团,就很难找到了。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曾经说过:惠州是一块文化沙漠。我看,这个评价有一定的道理。

从上面的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惠州的文化发展长河中,真正能够反映惠州地域文化风貌的,能够给惠州人民带来荣誉感和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三“东”。所以说,三“东”乃是惠州文化的精髓。

二、三“东”的文化内涵

苏东坡,是一个世界级的名人,其产生的文化效应早在清代诗人江逢辰的诗中就给以肯定过的了,说是“一自东坡谪南海,天下无人小惠州。”这是很有见地的。我在《苏东坡:惠州文化的特殊现象》中提出了三个观点,说:苏东坡是使世人认识惠州的第一个人;苏东坡是较为系统地把中原文化传播到惠州的第一个人;苏东坡在惠州产生了奇特的东坡文化效应。最后肯定说:苏迹,乃是惠州的宝贵财富[2]。可以这样说,惠州能有辉煌的今天,苏东坡是起了主要作用的。“苏东坡”这三个字,不仅是苏轼本人的号,而是衍化为一种人文精神,它早已融入了惠州的山水之中,成为人们崇拜的一个精神偶像。

东征,曾先后进行过两次。1924年冬,盘踞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支持下,准备率部进犯国民革命政府广州。以黄埔军官学校学生为主力的革命军于1925年2月自广州东征惠州,在共产党人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的有力支持下,于同年3月底击溃了陈炯明主力。第二次东征乃在1925年9月,陈炯明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支持下,重新占领了潮州、汕头,并向广州进攻。国民革命军为彻底消灭反动军阀以统一广东,于10月1日开始自广州出发,东征东江一带。共产党人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在省港大罢工工人和东江农民的支持下,革命军于10月攻下了惠州,彻底打败了陈炯明叛军。由此可见,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惠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孙中山先生也曾先后6次赴东江前线指挥讨伐陈炯明战斗。惠州,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场和根据地。[3]

东江纵队,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日军侵入广东后,中国共产党在惠阳、东莞领导人民组成了两支抗日武装,有600多人。后来,这两支抗日武装合并,成立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纵队。1943年12月改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曾生领导。初期活动在珠江和东江地区,后期扩展到粤北,积极打击日伪军,并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进攻,创建了东江抗日根据地,部队发展到一万二千多人。值得称道的是,东江游击队不仅与日伪军战斗,还为我国抢救了800多名知名人士。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了香港后,很多为避开反共的国民党人的迫害而出走的国民党左派元老、抗日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著名人士被困在香港,他们中有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夏衍等。东江游击队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不惜代价,开展了抢救这800多名知名人士的艰苦工作。1942年1月5日晚开始,便分期分批地把这些知名人士送到韶关,然后转移到大后方。当时,惠州城区也是接送点之一。[3][4]

在这三“东”之中,前一个“东”,乃奠定了惠州在中国历史上地位,让世人知道天下有一个惠州;后两个“东”,则是惠州文明史的升华,赢得了惠州在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席地位,并向世人宣示:惠州人民是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惠州人民是能够与志同道合者和睦相处的,惠州人民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是做出了贡献的。

25

第24卷 王启鹏 三“东”:惠州文化的精髓

三、弘扬惠州文化,开挖惠州旅游文化的构想

打造惠州文化品牌,就是要将能代表惠州精神风貌的三“东”文化逐步得以完善,使之在全国能独树一帜,甚至使之成为惠州的代名词。弘扬惠州文化,就是要大力宣传三“东”的精神,向全国、全世界人民隆重推出。这样,将三“东”遗迹打造成旅游文化精品,乃是弘扬惠州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旅游文化的基础建设工作。

(一)开挖和完善苏东坡寓惠踪迹游问题

苏东坡一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足迹所及,后人均建有建筑物以纪念他。但,他留给后人的遗物,价值最大的,除了其故乡眉山外,就是惠州。他一生奔波在外地,先后在京师死去两位妻子,但都没有在京城安葬。而他的爱妾、红颜知己、晚年的生活支柱———王朝云,病逝后,东坡却把她永远埋葬在惠州西湖,其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另外,东坡一生为官在外,除了在江苏宜兴置有一些田产之外,置有房产的,则在贬谪地黄州、惠州和儋州。但,在黄州和儋州盖的是茅草房,且间数不多。而在惠州盖的是有20多间的砖瓦房。这本来是一份价值连城的宝贵文化遗产,可惜已荡然无存了。苏东坡在惠州固定居住的地方有三个。除了他自己修建的白鹤峰新居外,还有合江楼和嘉 寺。可惜这些建筑物也不复存在了。

在恢复苏迹方面,全国好些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工作。山东省诸城市,即古代之密州。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曾修葺了超然台,解放后也毁没了。1998年在全国第十次苏轼研讨会上,就公开征集超然台修建方案,下决心重修。这就是一个范例。

我以为,开辟苏东坡寓惠踪迹游线路很有前景。苏东坡寓惠期间经常游玩的地方不少,且都有是风景名胜,除了3处故居外,还有西湖、汤泉和罗浮山。开辟这样的旅游线路,除了能让游客饱赏惠州的美丽风光外,更主要的是能让游客领略到东坡的伟大人格精神,让旅游充满着文化气息,真正成为文化之旅。

要开辟东坡寓惠踪迹游,关键是恢复苏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使游客每到一处苏迹都有有实物可看。为了使这条旅游线路的活动更为充实,我们可在白鹤峰、东坡小学或汤泉建一个东坡公园,集观光,饮食、购物于一体,开发苏东坡寓惠时发明和制作的“罗浮春”酒、桂酒、菜羹、芋头等食品,让游客亲身体验苏东坡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继续完善东征博物馆问题

东征遗址,在市区的,主要有中山纪念堂和飞鹅岭两处。这两处虽有一些文物,但我以为还不够规模,还必须不断完善和充实,如设立当时主要领导人的雕像,将当时战斗的一些场面用雕塑重现出来,另外,我以为还可以选址另建一座东征纪念馆,以突出其在惠州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让游人真切地感受到在20世纪20年代的大革命风暴中,惠州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和惠州在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地位。

(三)开辟以东江纵队革命根据地为龙头的革命圣地旅游线路问题

上个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可以说是惠州的辉煌岁月。其间,除了成为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活动地外,也是华南地方游击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根据地。在此期间,惠州还养育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著名革命活动家,如叶挺、廖仲恺、邓演达等。因此,惠州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革命圣地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进一步弘扬惠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岁月,让世人了解和领悟惠州人民的革命精神,开辟“惠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圣地游”很有必要。其旅游景点可为:淡水的叶挺故居纪念馆→陈江的廖仲恺故居纪念馆→三栋的邓演达故居纪念馆→罗浮山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冲虚观)。这样,就能使游客较为系统地真切地感受到80年前曾在惠州这块热土上发生的历史事件,感受到惠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四、恢复和重塑惠州文化时应注意解决好的两个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惠州文化历史虽谈不上很悠久,但也有其特点,有其辉煌的年月。“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人文古邹鲁”虽然有点夸张,(主要是惠州的文明史没有邹鲁那么早),但“山水小蓬瀛”还是实实在在的。可惜的是,自从建国后,惠州的历届党政领导的文物保护意识都比较淡薄,故现存的历史文物甚少,且文物遗址周围的土地已全部被其他单位占用。因此,要恢复和重塑惠州文化,就要下力气,花大本钱,做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并在工作中注意解决好下面这两个问题:

(一)舍得投入,善于宣传

35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现在,我们有些领导干部仍存在着一种糊涂的认识,认为古代的东西没有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可惜,重要的是搞好现代建设,故只热心于搞什么“形象工程”,以为“形象工程”搞好了,业绩就是他的了。殊不知,这是一种眼光短浅的行为。作为一个城市来说,“经济是基础,文化是魅力”。没有文化根底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为什么第一站就选择西安?新兴城市深圳又为什么要拼命挖掘和寻找它的悠久历史?其根本原因就是要寻找一座城市的深厚的文化历史。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们同样可以说,没有文化的城市,其历史是苍白的,不会令人喜欢。

文化遗迹,这是上苍恩赐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有些地方为了争夺某位名人的籍贯权、活动过的某个地名权,而闹上了法庭,如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为了争夺诸葛亮的“隆中”地名权;湖北省内争夺东坡的“赤壁”权。而我们惠州有这些文化遗址,为什么不尽快修复呢?要修复,当然要花钱了。君不见我们国内有些城市,仅仅根据某个传说,就修建出一座“文化遗址”来?而我们有现成的,为什么不能好好利用?

光修复重建还不成,还要善于宣传。在这一方面,广州市对北京路千年古道的宣传、对西关的宣传;河源市对恐龙公园的宣传,就很

值得我们借鉴。现在是信息时代,过去那种“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和做法是落后了,不能适应时代的飞跃发展的。即有深厚文化历史的城市,其深厚的文化历史细节还是要靠宣传才能为世人广泛了解的。事实上,一座城市的知名度高了,那国内外的游人、客商都会慕名前去,那其经济怎能不繁荣?

(二)统筹安排,使之形成旅游网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现在我们惠州的旅游业仍处于原始的初级阶段,只会有计划地把我们惠州人领到外地去旅游,把钱送给他人,还不可能有计划地把外地人有计划地引到惠州来,让他们自愿地把钱掏给惠州。这种现象亟需解决。

弘扬惠州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安排,落实分工,再由有关部门实施。文物管理部门虽然只负责有关文物的修建和管理工作,但要发挥文物的作用,要向外宣传惠州,则必须借助于旅游管理部门。所以,惠州市政府应该将它们统一起来,有计划地向外地推介惠州,推介旅游项目,招引国内外旅游团,并实行吃、住、游一条龙服务。三“东”旅游景点,起码可以搞它两天、三天游,再加上其他景点,惠州四天、五天游完全可以搞到。这样,只要游客食住在惠州,那我们的第三产业就必定可以兴旺起来,从而繁荣惠州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2]王启鹏.苏东坡寓惠探幽[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9.

[3]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4]邹永祥主编.惠州市惠城地情500问[Z].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肖力华】

On Three“Dongs”—The K ernel of Huizhou Culture

———Talking on excavating the travel culture in Huizhou

WANG Qi2p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516007,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is text adopts the methocl of historical analysis to have concluded that three“Dongs”are the kernel of Huizhou culture through the comparison for Huizhou culture phenomenon,and bring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to impolder the travel route on the basis of tree“Dongs”so as to carry forward Huizhou culture.

K ey words:Huizhou culture;Su Dongpo;East march;East-river C olumn;Culture of travel 45

第24卷 王启鹏 三“东”:惠州文化的精髓

历史分析方法和

历史分析方法和“公式” 一、历史背景、原因和目的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⑵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⑶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目的、动机属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动者的主观意愿。 二、历史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历史内容即客观历史,是人类重大历史活动的客观记载。活动的主体包括重要历史人物、群体、组织、机构等。活动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方面的事件、事态、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方面的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一般历史内容,可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分析。 1、经济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布局+…… ⑴古代经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结构、布局+…… ①经济政策=总政策+土地+租税+赋役+人身+…… ②农业经济=人口+土地+工具+水利+作物+布局+…… ③手工业经济=(纺织+矿冶+陶瓷+……)(技术+布局+……) ④商品经济=城市+交通+商品+市场+货币+边贸+外贸+…… ⑤经济结构、布局=经济成份比例变化+经济重心变化+经济方式扩展+…… 古代经济一般分析方法,是先分析各时期经济政策的调整,再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各方面分析经济发展情况。 ⑵近现代经济=经济发展要素+经济成份+国际经济+…… ①济发展要素=技术+资金+市场+原料+劳力+经济结构+经营方式+政策+…… ②经济成份=自然经济+外资+合资+民资+官资+国营+集体+个体+…… ③国际经济=总格局+(生产+管理+资本+技术+市场+关税)(协作+竞争) 2、政治内容=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 历史研究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历史研究习题作业 一.概念解释 1.历史研究 是在对研究对象的历史予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其现在和预测其未来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科学中的历史研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历史研究处理的是关于教育的过去的事情,即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料,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认识历史事实、揭示其发展规律。 2.二重证据法 源于近代学者王国维,他用地下出土的史料与古书上所记载的内容相互印证,得出了不少可贵的见解和结论。他把这种方法叫做“二重证据法”。 二.简答题 1.历史研究与教育科学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 与教育科学其他的研究方法相区别,历史研究的研究主体(研究者)与被研究客体(历史事实)之间,并不是共时、共存的。研究者无法直接观察和调查“活生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更不能通过实验来控制某些现象的发展过程,只能在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中以现实为起点去认识、思考过去所发生的事件。 2.历史研究的意义 历史研究可以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有助于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历史研究有助于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

分析能力。 三.论述题 论述历史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的关系、史与论的关系、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分析历史资料、寻求历史规律时要注意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法律、文化等;要抓住主要事实材料,抓住反映事实各主要关节的材料和带有普遍意义的材料,就能把握对象的本质和必然性;不能将偶然事件运用于将古论今、预测将来;要重视研究对象发展的时间顺序;研究者要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论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阅读精选(1): 大学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大学毕业论文的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那里罗列了一些大学论文的研究方法,期望能给大家带给关于论文的研究方法问题的帮忙。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u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超多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带给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论文的研究方法之实验法 实验法是透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论文的研究方法之观察法i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必须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我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文化是什么有关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及其特性 文化是什么?这的确是个很难一下子讲清的问题。俄国革命大师列宁在一篇文章里也承认,文化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当下中国对此有两种回答,一种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管的那摊子事。在这些人眼中,文化实际就是文艺,因此文化通常与娱乐被归在一起。另一种回答则是泛文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构成文化。譬如,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甚至我们的大小便都与文化有关,--排泄文化。据说自1871年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试图给文化定义以来,有关文化的定义已达300余种,可谓蔚为大观。 如果对这300多种定义作一粗略梳理,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第一种是广义获狭义的定义法,第二种是功能性或主体性的定义法。 第一种定义方法 A.广义定义:将文化定义为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之总称,或定义为人类生存方式。 这里要解释一下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大多数人文社科界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物质性、外在性的表现。一当人类开始使用石器,文化就产生了,但文明的出现要晚得多,一种文化只有在发展出了文字、金属冶炼与宫殿城墙时,才可谓产生文明。历史学家汤因比、斯

宾格勒都属于广义文化论者,他们都认为文化(文明)是一种生命体,有发生、发展、衰亡的不同阶段。 B.狭义定义:仅指精神性、观念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反对文化的广义定义,他认为:"文化若是无所不包,就什么也说明不了。因此,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版前言第三页) 第二种定义法 A.功能性定义:笔者在漫话人文系列之四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规则,这就是功能性定义。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也属于功能性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原始文化》1871英文版第一卷P.1) 英国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属于社会学中的功能学派,他对文化的定义也是功能性的。沿着这一思路,美国学者克鲁克洪 (C.Kluckholn)则提出了更精细的文化定义。 B.主体性定义:所谓主体性指的是文化的"属人性"。文化的主体性由于隐藏在文化的功能性之中,因此往往容易为人忽视。进入20世纪后,文化的主体性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德国学者格奥尔格西美尔首先看到了客体文化与主体文化的区别。他批评,自工业革命以来,

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分析李鸿章

用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分析李鸿章一阶级分析法 1.阶级的经济地位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是代表着由封建主义过渡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键人物。在经济领域,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李鸿章一个人就办了前面三个,后来他还办了轮船招商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并且率先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可以说他在洋务活动中,创办最多,成效最大。在李鸿章的自强措施里,被人提到最多的是两个留存至今的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和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局采取中国人担任领导,聘请外国技师;而轮船招商局作为民用的服务企业,则是纯粹的华人企业,它的章程里特别规定,不接受外国资本。相比之下,江南制造局由于模仿生产西方的船只兵器,受国外的影响更大,而轮船招商局由于采用了股份制,在组织结构上更先进。它所采用的洋为中用的模式,甚至一些具体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一直为后来的民族工业所袭用。从细节和局部上看,李鸿章采取的措施是先进的,代表了未来中国发展方向的。但就他们所想达到的中国“自强”的目的来说,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军事和国防领域,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开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近代意义上的海军和一系列军工企业,为中国工业打下最早的基础。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建设,是中国国防现代化的开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上注重内陆防御的战略,另一方面,现代化海军的建设,成为推动中国洋务运动的重要契机。 2 政治立场 在政治和外交上,从1862年当上江苏巡抚起,李鸿章在晚清社会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活动了整整四十年,其时间之长、涉及的领域之广、所做的事情之多,是任何同时代的政治家所无法比拟的。他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湖广总督,从1870年起,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是清朝政府高层参与决策、执行决策的重要人物。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他就代表清政府经办了许许多多的对外交涉:天津教案、中日建交、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绝大部分对外条约都是由他出面签订的。以致在当时外国人的眼里,李鸿章就代表着清朝政府,甚至只见李鸿章而不见清朝皇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李鸿章本身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有客观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这使得他不可能看到封建主义根本的弊病而去推翻封建王朝,而真正去签订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是清政府,并非着眼于李鸿章这个人,李鸿章只是封建利益集团的附庸。错不在于他,是历史的责任,不是某一个人可以承担的,也是他承担不起的。我们必须承认洋务运动和李鸿章个人对于历史发展推动的作用,对于富国强民的探索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及对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他不可磨灭的贡献。 3.意识形态 维护封建统治,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代表。但是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封建士大夫。李鸿章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深受封建传统道德的影响,也深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他行事开放,不墨守成规,却始终对新鲜事物浅尝则止,不做深入探究;走不出封建士大夫“忠君”的思想圈子。再这样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里,他的悲剧是必然。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历史研究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开展课题研究,尤其在填写项目申请书时,都会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供大家参考。 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掌握材料,正确理解研究对象。 2、文献法。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全面掌握所需材料,以利研究工作。查阅的文件资料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选用。 3、调查法。通过访问、发问卷、开调查会、测验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现象的材料。必要时可同历史研究法、实验法等配合使用。 4、统计法。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求出数量分析结果,用于支持研究。 5、历史研究法。通过对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吸其精华,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用于指导今天的研究。 6、比较法。对某类研究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社会背景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性。 7、实验法。在人工控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研究现 象的变化和结果,并分类记录下来。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条件对研究对象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性。 8、个案研究法。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然后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个案可以是典型的,也可以是非典型的,但要达到一定数量,才有说服力。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实用】高中历史评析比较类题目

观点论述题解题方法: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 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 2、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3、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 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课上所学原理为思路、为依据,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以下是我整理的范文,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 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 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 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 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 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 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一.历史是什么?关于“历史”,有四种解释: 1.自然界和人类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通常说的“历史”,是指人类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 注意区别下面两类历史: (1)历史记载:是人们对当时或近期发生的事件及相关人物的言论、事迹的记录。历史记载具有原始性的特点。 (2)历史撰述:是人们在诸多历史记载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会通并按照一定的体裁、体例写成的历史著作。历史撰述有规范性的特点。 书写的历史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撰而呈现出来的。客观历史是书写的历史的基础,书写的历史是客观的历史的反映。 二.历史学是什么?研究和认识历史的科学 1.从宏观上分,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自然史又包括天文、地理、海洋、生物;人类史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民族、城市、社区、村镇、移民、工业、农业、个人传记。 2.从世界范围内分,可以分为地区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 3.根据研究方法分,可以分为计量史学、口述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等。 4.从时间分,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 三.历史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是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精神传承的栽体;是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的宝库;是启迪人生的导向。 四.历史学怎样重现历史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历史学家“重现”历史的基础。主要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史实发生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研究历史时的根据。

1、历史资料的分类: (1)按是否为文字记载可分为文字史料和非文字史料两大类。 ①文字资料:史书、档案文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口述史料。其他:包括如碑刻、墓志、家谱等等。 ②非文字史料: A.有图像类(如绘画、壁画、刺绣图案); B.有实物类(如古代建筑、家具、衣物、器物、饰品、钱币、墓葬)。 C.风俗类:借由对于当今流传风俗文化的观察,作为讨论历史现象的依据, D.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 E.由人物专访所得的史料即口述史料。被访者亲历、亲见、亲闻,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2)按其加工程度、内容性质、实用价值可分为第一手材料、第二手材料。 ①第一手资料即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其标志,一是具有原始性,二是具有真实性。 ②第二手材料不是当时当地耳闻目睹者的直接记载,而是间接得来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从史实到史料的运用者,如果超过一个人的加工处理,便成为的第二手材料。 (3)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三大类 ①文献史料──凡是用文字记载的,包括铭刻、文书、著述等都是文献史料。 ②实物史料──考古遗迹和遗物都属于实物史料。 ③口述史料──当事人叙述的往事回忆,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信息来源。 2.史料的判断价值 (1)文献/实物/口述 ①历史文献是对历史的客观记载,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历史的全貌。但受材料、视角、方法、素养等诸条件的限制,史家的论述也会存在错误。

真理的含义及其特性

真理的含义及其特性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关论述。我们知道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那么这种反应与客体是否相符合呢如何判断认识与客体是否相符合呢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与主体的需要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真理与价值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真理真理与认识有什么关系呢真理有哪些特性呢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两段名人名言,看看他们对真理的解说:首先看马克思所说的:“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越灿烂。”第二段话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追求和目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类似的论述还有很多,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再详细列举,从这些名人对真理的赞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真理是美好的,真理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对真理的探索吸引了众多哲学家、文学家等青睐。但是要想探索真理,首先要从理论上探究什么是真理真理有什么特点真理的检验标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这也是我们第三章所要学习的内容。那么这一节呢,我们先来一起学习一下真理的概念及其特性。 什么是真理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给出的定义:真理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好的,看完这个概念后,我们对真理的属性有了一个大概的界定,真理是也是一种认识,只不过这种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真理既然属于认识的范畴,那么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好的,我听到有人说主观有人说客观,其实呢,真理是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的,这也就涉及到真理的特性,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先,为什么说真理具有主观性呢从定义上来看,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在思想和观念上的反映,也就是说在形式上,真理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它属于认识范畴,因此它是具有主观性的。另外我们说某种现象有对错之分,这是我们通过命题来断定的,而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对错属性。 但是在所反映的内容上呢,真理指向的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这些都是不随我们的意志和思想所转移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来认识并且表述真理。另外,我们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应该以实践为标准,而不是以某个天才或者伟人的决断为之。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这是真理,这是因为它反映了地球与太阳之前的关系,而这个真理性的认识并不是由哥白尼的意志决定的,他只是发现了这个客观规律并且将其表述出来,这样一个认识它是经过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和人们的实践过程所检验的,所以他是真理。

高中历史原因和结果分析方法

高中历史原因和结果分析方法 (1)对历史原因的理解 历史原因的特点或繁或简,自身存在的客观性;或隐或显,纵横关联的多向性;或深或浅,对于过程的渗透性;或全而或片而,人们认知的主观性。这四性是可以统一的,但高考试题检测的重点是人们认知的主观性。历史原因的类别内因和外因;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必然原因和偶然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历史原因和当时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须知,历史背景、条件、目的等,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原因。还有,善于依据知识内容来分类也完全必要,例如:经济的原因,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因,典章制度的原因,文化传统的原因,党派关系的原因,国际关系的原因。社会原因在试题中并不少见,它指什幺?这里按知识内容所分列出来的种种原因,都属于社会原因的组成部分。在考题的问句中,常见的是主要原因、社会原因、说明原因、根本原因等。(2)对经过的理解确切地说,凡完整的历史过程都应当是综合了原因经过结果的。经过的本身不含它的前因后果,只是整体过程中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高考试题中都是这样严格要求考生的。没有经过就没有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历史事物、事态中的经过含量丰富,不重样,不重演。课本表述的基本思路是:兴起发展高潮转折结束;人多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要求:①时空顺序不乱; ②纵横交织合理;③分期划段恰当;④重人史事突出;⑤进展方向明确。把握进展方向很重要,它包括事物、事态的本质属性、进步趋势、必然走向等。 (3)对历史因果关系的理解有原因、有经过,就必有对应的一个或几个结果。果是客观的;果分人小,有主次;果有必然,也有偶然,还有同人们意愿相反的结果。前事之果可以同时作为后事之因。影响是结果的向后延续。特别

历史资料简介

历史资料简介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资料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资料简介:基本简介 广义 历史上的古文字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资料简介:详细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分为古代史[3]、近代史和现代史! (1)《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底细。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了。” (2)清黄人《<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而自为风气。” (3)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夏太太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1)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上,多不过三四人。” (2)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的~,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 菡子《源远流长》:“~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即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就该另编一部。” 6. 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7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华夏文明。中国历史最悠久。 历史资料简介:词语理解 词语溯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方法:一个文献综述*……以Avner Greif研究成果为代表 (讨论稿) 钱滔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310027) 内容提要: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是美国90年代以后兴起的研究方法。本文旨在综述其代表人物Avner Greif的理论研究。试图按制度在历史演进中所涉及经济问题的扩展秩序,来综述 Avner Greif的研究成果。首先是前现代社会中委托代理合约的执行问题,以及前现代社会交易 中存在的外地商人产权保护问题,Greif结合历史采用静态和比较静态的方法分析了制度的出现 与本质,即制度自我实施的特性。然后Greif采用动态方法结合历史研究制度的含义与制度变迁, 即制度自我加强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HCIA方法,本文进一步从方法论的角度述评HCIA之 前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在总结它们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不足的基础上,展开分析HCIA的框架与方 法论上的突破。最后是对全文做出简单的小结。 关键词:Avner Greif历史比较制度分析context-specific model 一、引言 就形式而言,无论是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还是在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问题是基本相同的,即如何把稀缺性的资源配置到各种各样的用途。但是,这些不同的社会却运用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去解决它们的经济问题,而这些不同的制度安排又和它们在经济史上的兴衰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制度的分析来增进对这种“兴衰”的理解。其实,这正是经济史所关心的基本现象与问题。 对于经济史的研究。在德国历史学派的归纳方法之后,是结合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理论,以价格(或利率)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即历史计量学(cliometric)。但由于这种研究框架本身不能包含制度,以及分析工具的局限,故并不能对经济史的基本问题给出全面的解释。在科斯(1937)提出制度的重要性之后,又出现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NIE)理论,以交易本身为分析对象来研究经济史。但这种方法也并不能对制度的运行给出满意的解释(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都实行了私有化,但经济反而出现衰退的经济现象)。即为什么有些国家采用了理论上或在其他地区有效的制度,却不能获得经济增长。而且以上方法也没有解决理论的演绎和历史的归纳方法之间的二分性。 其实,历史演进过程是制度“生存检验”的现实环境,这其中存储着丰富的有关制度及制度变迁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制度本身和制度演进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洞见。A vner Greif就是通过前现代(pre-modern)经济史的研究,综合理论的演绎与历史的归纳方法来考察制度的历史演进,即制度的起源、本质及含义。进而试图解释市场与非市场的制度(non-market institution)之间关系这一经济史和制度分析的基本问题。1Greif通过两个 *本文主要是对Avner Greif研究成果的综述,若要对历史比较制度分析进行较全面的述评,则须进一步阅读其他学者的文献,才能作出更客观的评价。而本文对历史制度分析的评述和附录中的观点是仅在Avner Greif的文献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有待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深入与展开。 1对于市场需要制度基础,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的共识。但对于制度的定义以及如何进行制度分析,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分析框架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如果从逻辑的角度看,这些分歧可分类为:有些是采

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

关于价值及其特性的研究 1.潘火强《价值定义问题的一种研究思路》,《滁州学院学报》第9 卷第2 期2007 年3 月2. 张曙光,戴茂堂《价值的存在论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年第5 期 3. 刘宗碧《生命的起源与价值的原始发生和本然规定———关于价值问题的本体论思考》,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2 卷第2 期 2004 年4 月 4. 林幼槐《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与现代国有企业经济增加值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 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6 年3 月号 5. 孙伟平《论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的主体性》,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 卷 第5期2006 年9 月 6. 张正翔《从劳动价值论到价值本质论——析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06. 5 7.徐章勇《马克思的价值转形和市场价格理论———兼论马克思作为资本产品的商品理论 意义》,《江汉论坛》2007.1 8. 黄立勋《试论哲学意义的价值本质———从“价值”概念的起源谈起》,《西南民族学院 学报》2001 年9 月 9. 张昆仑《关于商品价值、生产价格及其售卖价格公式量化的探讨》,《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 10. 孙伟平《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 2007年第一期 11. 李醒民《价值的定义及其特性》,《哲学动态》 2006年第1期 12. 李茜胡余映《浅谈真理与价值的关系》,《科教文汇》 2006.11 13. 赖金良《关于价值哲学与价值科学的思考》,《学术月刊》 2006 年9 月 14. 沈湘平《价值共识是否及如何可能》,《哲学研究》 2007年第2期 15. 刘晓华《价值、善恶、权力与道德———对自然价值论的一种理解》,《南京林业大学 学报》第6 卷第4期2006 年12月 16. 赵馥洁《论中国价值主体观念的起源》,《人文杂志》 2004 年第5 期 17. 陈驰《价值概念辨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3期 2004 年6 月 18. 张昆仑《价值概念探新》,《青海社会科学》 2004 年第5 期 19. 杨翟《价值的本质及相关概念新解》,《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4年9月 20. 王玉立《关于价值及其相关若干问题的思考》,《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年9月第5 期 21. 陈宪章《关于价值的哲学思考》,《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27 卷第5 期 2004 年9 月 22. 刘芳《对价值本性的哲学探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 年第1 期 23.黄涛《探寻价值的源泉———佩佩尔的自然主义价值理论述评》,《安徽大学学报》第 28 卷第3 期2004 年5 月 24.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价值哲学》,《社会科学辑刊》 2004 年第2 期 25. 姜明《从价值的涵义看价值理论的争论》,《江汉论坛》 2004.01 26. 张帆《价值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24卷第4期 2004 年12 月 27. 刘化军《事实与价值关系的探讨》,《石河子大学学报》第4 卷第1 期2004 年3 月 28. 杨桂森《价值的绝对性与象征性》,《社会科学辑刊》 2004 年第2 期 29. 曹明《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5期 2006 年10月 30. 袁贵仁《关于价值与文化问题》,《河北学刊》第25卷第1期2005年1月 31. 兰久富《走出价值哲学的理论困境》,《哲学动态》 2004年第7期

历史研究法心得(1)

历史研究法课程心得 杜宝宗 1、赵恒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的论述 在课堂上赵老师关于历史研究法谈到了以下几点: 首先,关于论文的选题,赵老师谈到,论文题目必须有自己的见解,看到题目自己最起码有自己独立成型的思维,确定题目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只有对一个选题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衷,才会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去努力,另外,确定选题要遵循专业方向,题目把握要具体化,对题目的意义要有清晰的了解认识,对题目的研究现状有足够的掌控,只有这样,论题才会做到合情合理。 其次,准备材料以及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在这方面赵老师也详细介绍了历史研究法的相关细节。第一是材料准备要充分,凡是有关材料要尽全力搜集到,不可遗漏。第二是对搜集到的材料要进行分类以便于写作时查阅、利用。第三是在读书、看文章的过程中要详细记下所看书的出版时间、版本、年代、作者。 最后,论文的写作。在谈到论文的写作时,赵老师结合其《印度核政策的历史分析》、《核不扩散机制历史与理论》两本书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一、立论依据是论文主要讲的内容,论文的核心价值及被研究者的地位要描写清楚。二、在叙述研究现状时用词不能太绝对,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研究现状总结是论文成功的关键。三、论文重点在什么地方就往哪个地方深入研究,前人未研究的或者前人研究的不够透彻的恰好是我们的机遇,但是,在写作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具体细节要观点明确。四、注释方面,体例要前后一致,关于排列顺序,西方史学是按姓的首字母,中国史学方面,按照经史子集排练,另外,中国古代史一定要注意版本问题,凡是采用的书籍应是中华书局或者古籍出版社。 总之,听了赵老师的分析,原本对历史研究法一无所知的我,变得豁然开朗,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有了清晰地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想赵老师的历史研究法定会为我带来很大的帮助,感谢赵老师在百忙之中分出时间指导我们学习。 2、陈安全老师谈历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在历史研究法学习过程中陈老师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方面阐述了对

戏剧知识__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知识 一、定义及其特征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 戏剧,按剧情繁简和结构长短,戏剧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它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剧作家通过台词来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剧本不能直接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所以人物的语言尤其要求性格化,不仅要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教养、身份、性格和他所处的特定环境。剧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都要由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二、戏剧名词术语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 和舞台说明。 1.冲突:是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表现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等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2.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等等。 3.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4.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 三、戏剧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分: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哑剧等。 2.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幕”指情节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一幕”可分为几场,“一场”指一幕中发生空间变换或时间隔开的情节。剧本一般要求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太多,场景也不能过多地转换。初学改编短小的课本剧,最好是写成精短的独幕剧。

历史研究及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2008-07-27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唐宋史研究点击: 443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笔谈)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治史方法漫谈 ——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示要 方志远/王春瑜/葛金芳 江西社会科学20076 【主持人语】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几乎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悠久,历史学就有多古老,只是形式和内容古今异势而已。历史学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因为人类一直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学也必然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更新自己。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过程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应该是历史学研究或关注的对象。因而,获取这些成果的部分科学理论和方法,也有可能为历史学所采用乃至被改造成为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采用和改造,以及被这些理论和方法所改造或收编,正是历史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必然过程。客观地说,这个过程也体现在每一个历史研究者的具体研究之中,无论他们自身是否意识到。本期笔谈的三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历史研究与科学方法”探索过程中的一家之言,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成为某些共识。 历史研究方法论二题

方志远 方志远(1950—),男,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文学史、明清区域社会经济史。(江西 南昌330022) 历史研究不仅不应排斥而且必须接纳和改造所有积极而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以为己用,这是历史学不断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史无定法”正是历史研究这种包容性和创新性的体现。但是,历史研究又有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史有定法”,中国历史研究更有自己的“家法”,它决定了历史学在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中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史有定论”和“史无定论”均指历史学家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所得出的认识和看法,而不是指历史本身。一方面,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另一方面,历史学家研究的“定论”却有被修正、被颠覆的可能。“史有定论”只是相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阶段性成果,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史无定论”才是绝对的,它代表着认识的无限过程,是推动历史研究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的导向和动力。 [关键词]史有定法/史无定法/史有定论/史无定论 [中图分类号]K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4—518X(2007 )06—0007—06 必须承认胡适“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①对我的重要影响。虽然这句话曾经受到严厉的批评,但我认为恰恰代表当时的一些学者对空谈理论的不满。我上大学和读研究生的年代,恰恰又是“理论”遭受普遍质疑的时代。或许是这些原因,使得我比较少关注“理论”而更多注重“实践”,虽然也关注方法却极少谈论方法。其实,当前关于理论和方法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十分丰富,各种学术流派并存的局面也正在形成,本文不拟再置赘言,这里仅对历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两对方法论命题略加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