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4.3.27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4.3.27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14.3.27

图Ⅰ交换系统组成与结构方框图

程控交换状态设置

电路的组成及工作过程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用来输出扫描信号到薄膜开关输入电路中去,以接收用户的输入命令,同时将当前工作状态以汉字或字符方式输出到液晶屏电路中。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通过USB接口与PC机进行通信,用于控制下载学生的开发程序。图1-1是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

图1-1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的方框图

记发器和信令处理器(U101)同时也完成交换命令的转接任务,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等接续信息,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另一方面将主被叫号码译成接续命令送往交换控制器U103。

本实验系统有多种交换方式:人工话务交换、空分交换、数字时分交换和与电信网络通信的市话接口等。数字时分交换又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手段:1.时分交换专用芯片实现-时分MT8980;2.数字可编程逻辑技术实现-时分CPLD;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时分DSP。

不同的交换方式和实现手段是通过液晶控制选择切换的。它们的方框图如图1-2所示。

图1-2 实验系统交换方式方框图

在实验箱加电后,液晶屏上显示“欢迎使用程控交换实验……”。键盘输入电路采用6个按键的薄电话A

电话B

电话C

D或市话

膜开关,具体介绍如下。

RESET(复位)将中央处理器进行复位操作。按键时,液晶背景灯及交换方式指示灯等闪动一下。

START(开始)进入实验中信息交换方式的选择界面。按下时,即进入了主菜单。

UP(上移)对菜单中的项目进行选择。按下时,可移动液晶的指示小箭头。

DOWN(下移)作用同上UP键,但移动方向相反。

RETURN(返回)返回上一级菜单。

ENTER(确认)对选中的项目进行确认,进入相应的选择。

交换方式设置的具体操作如下:

按一下薄膜开关上“开始”键,进入主菜单状态,显示:

图1-3 液晶主菜单项目显示内容

按“上”键或“下”键,移动指示箭头,如箭头指向“2.空分MT8816”。

按“确认”键,进入对应的下一级菜单。

液晶显示器显示的各级菜单如图1-4所示。

注:1.XX、YY分别代表主叫用户1,2、被叫用户1,2的电话号码。

2.话路1、话路2代表电话A用户、电话B用户,其电话号码的时隙分配的默认值为04、08。

3.话路3、话路4代表电话C路用户、电话D用户,其电话号码的时隙分配的默认值为16、

24。

液晶显示器(LCD)是一种极低功耗显示器,其应用特别广泛。在实验平台中,LCD用来显示操作程序、工作菜单,引导实验按部就班地进行。

图1-4 液晶显示器的菜单

注意:按动薄膜开关上的按键时,请勿莽力操作,以便延长薄膜开关的使用寿命。

实验一用户接口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

2.通过对用户模块电路PBL 387 10电路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电路工作原理

(一)基础原理介绍

用户电路也可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SLIC)。任何交换机都具有用户线接口电路。根据用户电话机的不同类型,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分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和数字用户接口电路两种。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在实现上的最大压力是应能承受馈电、铃流和外界干扰等高压大电流的冲击,过去都是采用晶体管、变压器(或混合线圈)、继电器等分立元件构成。在实际中,基于实现和应用上的考虑,通常将BORSHCT功能中过压保护由外接元器件完成,编解码器部分另单成一体,集成为编解码器(CODEC),其余功能由集成模拟SLIC完成。

在程控交换机中,向用户馈电,向用户振铃等功能都是在绳路中实现的,馈电电压一般是-60V,用户的馈电电流一般是20mA~30mA,铃流是25Hz,90V左右,而在程控交换机中,由于交换网络处理的是数字信息,无法向用户馈电、振铃等,所以向用户馈电、振铃等任务就由用户线接口电路来承担完成,再加上其它一些要求,程控交换机中的用户线接口电路一般要具有馈电(B),振铃(R)、监视(S)、编译码(C)、混合(H)、测试(T)、过压保护(O)等七项基本功能。图2-1为模拟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

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BORSCHT七种功能,具体含义是:

(1)馈电(B-Battery feeling)向用户话机送直流电流。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或-24伏,环路电流不小于18m A.

(2)过压保护(O—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过压过流冲击和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Ringing Control)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90Vrms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监视用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等信号以送往控制网络和交换网络。

(5)编解码与滤波(C-CODEC/Filter)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音与数字码间的转换。通常采用PCM编码器(Coder)与解码器(Decoder)来完成,,统称为CODEC。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占有话路(300Hz-3400Hz)带宽,编码速率为64kb/s。本功能将在实验6中详细介绍。

(6)混合(H—Hyhird)完成二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用户二线双向信号与发送,接收支路四线单向信号之间的连接。过去这种功能由混合线圈实现,现在改为集成电路,因此称为“混合电路”。

本功能将在实验8中详细介绍。

(7)测试(T—Test)对用户电路进行测试。

图2-1 模拟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

(二)用户电路组成原理

在本实验系统中,用户线接口电路选用的是PBL 387 10集成电路。PBL 387 10是2/4线厚膜混合用户线接口电路。它包含向用户话机恒流馈电、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用户摘机后自行截除铃流,摘挂机的检测及音频或脉冲信号的识别,用户线是否有话机的识别,语音信号的2/4线混合转换,外接振铃继电器驱动输出。PBL 387 10用户电路的双向传输衰耗均为﹣1dB ,供电电源为+ 5 V 和﹣5 V ,PBL 387 10还将输入的铃流信号放大以达到电话振铃工作的要求,即达到+75V 的有效值。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邮电部制定的有关标准。 (1)该电路的基本特性

1.向用户馈送铃流 2.向用户恒流馈电 3.过压过流保护 4.被叫用户摘机自截铃 5.摘挂机检测和LED 显示 6.音频或脉冲拨号检测 7.振铃继电器驱动输出 8.语音信号的2/4线转换 9.能识别是否有话机 10.无需耦合变压器

测试总线 振铃控制信号 用户线 状态信号

用户线

(2)用户线接口电路主要功能

图2-2 PBL 387 10内部电路方框图

图2-2是PBL 387 10内部电路方框图。图2-3是用户线接口电路电原理图。图2-3中,1VT 为电话接口电路发话端的铜铆孔接口,1VR 为电话接口收话端的铜铆孔接口。在电话收话端,从1VR 过来的语音信号、拨号音(Dial Signal )、 忙音(Busy Signal )和回铃音(Echo Signal )等信号在电子开关U306(CD4066)的控制下分时接通。电子开关控制信号分别为SELA0、SELA1、SELA2和SELA3,高电平时对应的信号接通,低电平时对应的信号断开。

控制信号1 控制信号2 状态指示

语音发送支路 语音接收支路

振铃控制

电话接口

1.向用户话机供电,PBL 387 10可对用户话机提供恒流馈电,馈电电流由VBAT以及VDD供给。

当环路电阻为2KΩ时,馈电电流为18 mA。具体如下:

A 供电电源VBAT采用-48V;

B 在静态情况下(不振铃、不呼叫),-48V电源通过继电器静合接点至话机;

C 在振铃时,-48V电源通过振铃支路经继电器动合接点至话机;

D 用户挂机时,话机叉簧下压,馈电回路断开,回路无电流流过;

E 用户摘机后,话机叉簧上升,接通馈电回路(在振铃时接通振铃支路)。

2.PBL 387 10内部具有过压保护的功能,可以抵抗保护TIP--RING端口间的瞬时高压,如结合外部的热敏与压敏电阻保护电路,则可抵抗保护250V左右高压。

3.振铃电路可由外部的振铃继电器和用户电路内部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以及铃流电源向用户馈送铃流:当继电器控制端 (RC端) 输入高电平,继电器驱动输出端 (RD端) 输出高电平,继电器接通,此时铃流源通过与振铃继电器连接的15端 (RV端) 经TIP--RING端口向被叫用户馈送铃流。当控制端 (RC端) 输入低电平或被叫用户摘机都可截除铃流。用户电路内部提供一振铃继电器感应电压抑制箝位二极管。

4.监视用户线的状态变化即检测摘挂机信号,具体如下:

A 用户挂机时,用户状态检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以向CPU中央集中控制系统表示用户“闲”;

B 用户摘机时,用户状态检测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以向CPU中央集中控制系统表示用户“忙”;

C 用户若拨电话号码为脉冲拨号方式时,该用户状态输出端应能送出拨号数字脉冲。回路断开

时,送出低电平,回路接通时送出高电平(注:本实验系统不选用脉冲拨号方式,只采用DTMF双音多频拨号方式);

5.在TIP--RING端口间传输的语音信号为对地平衡的双向语音信号,在四线VR端与VX端传输的信号为收发分开的不平衡语音信号。PBL 387 10可以进行TIP--RING端口与四线VR端和VX端间语音信号的双向传输和2 / 4线混合转换。

6.PBL 387 10可以提供用户线短路保护:TIP线与RING线间,TIP线与地间,RING线与地间的长时间的短路对器件都不会损坏。

7.PBL 387 10提供的双向语音信号的传输衰耗均为-40dB。该传输衰耗可以通过PBL 387 10用户电路的内部调整,也可通过外部电路调整

8.PBL 387 10的四线端口可供语音信号编译码器或交换矩阵使用。

三、实验内容

1.查找芯片PBL 387 10的详细资料,了解其主要性能和特点。

2.熟悉用PBL 387 1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实验箱右侧的总电源开关,电源输入电路加电,电源指示灯(左上角的LED发光二极管)亮;

2.电话A的J301接上电话单机;

3.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301、TP302、TP306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变化,具体如下:

TP301、 TP302:电话A用户的二线模拟线上测试点。TP301接入PBL38710芯片的TIPX端;TP302接入PBL38710芯片RINGX端;

注意此部分测试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示波器的地线夹子接其中一个测试点,探头接另外一个测试点。此时,双踪示波器的另一个测试探头地线夹子不可接其它地线测试点(GND),因为示波器两探头的地线

是连通在一起的;

TP306:电话用户模块用户摘挂机工作状态测量点。用户电话摘机时,输出低电平;用户挂机时,输出高电平。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本次实验的电路方框图,叙述其工作过程。

2.根据实验概括叙述用户接口电路的主要功能。

3. 认真画出实验过程各测量点波形。

实验二多种信号音及铃流发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

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

二、电路工作过程

在用户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用户线上,要沿两个方向传递语言信息。但是,为了实现一次通话,还必须沿两个方向传送所需的控制信号。比如,当用户想要通话时,必须首先向程控机提供一个信号,能让交换机识别并使之准备好有关设备,此外,还要把指明呼叫的目的地的信号发往交换机。当用户想要结束通话时,也必须向电信局交换机提供一个信号,以释放通话期间所使用的设备。除了用户要向交换机传送信号之外,还需要传送相反方向的信号,如交换机要向用户传送关于交换机设备状况,以及被叫用户状态的信号。

由此可见,一个完整电话通信系统,除了交换系统和传输系统外,还应有信令系统。

用户向电信局交换机发送的信号有用户状态信号(一般为直流信号)和号码信号(地址信号)。交换机向用户发送的信号有各种可闻信号与振铃信号(铃流)两种。

A.各种可闻信号:一般采用频率为500Hz的方波信号,例如:

拨号音:(Dial tone)连续发送的500Hz信号。

回铃音:(Echo tone)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的500Hz信号。

忙音:(busy tone)0.35秒送,0.35秒断的0.7秒断续的500Hz信号。

B.振铃信号(铃流):一般采用频率为25Hz,幅度为75V±15V的交流电压,以1秒送,4秒断的5秒断续方式发送。

在本实验系统中,CPLD可编程器件EPM240用作程控交换系统的交换/控制模块与各种信号产生模块,简称信令信号产生单元。其内部逻辑组成框图如图3-1所示。

EPM240在系统编程时,无需专门的编程器,器件安装在系统中后,用户可以在不改变电路结构或电路板硬件设置的情况下,不必拔出芯片即可为重构逻辑而对芯片进行编程或重新编程。这将使设计修改更加方便,逻辑功能更加灵活,编程更加快捷。

通过对CPLD器件EMP 240进行编程,产生程控交换所需各种用户信令信号的输出,加电即运行。

CPLD可编程器件输出的信令及控制信号(请参见图2-3 用户线接口电路电原理图)

1.用户信令选择控制信号,如SELA0-3, SELB0-3, SELC0-3 ,SELD0-3。

2.拨号音信号(Dial signal)

3.回铃音信号(Echo signal)

4.忙音信号(Busy signal)

5.铃流信号(Ring signal)

6.振铃通断控制信号CA,CB,CC,CD

7. 其它工作时钟及片选信号

图3-1 CPLD可编程器件内部框图

关于信令信号的波形可见图3-2波形示意图:

回铃音:由U01 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为1秒通、4秒断的重复周期为5秒的信号,幅度在1V左右。测量为TP08。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忙音:由U01 EPM240可编程器件产生,为0.35秒通,0.35秒断的重复周期为0.7S 的500Hz 的信号,幅度在1V左右。测量点为TP09,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拨号音:由U01 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频率为500Hz,幅度在1V左右。测量点为TP10,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

铃流音:由U01芯片EPM 240可编程器件产生的25Hz方波经RC积分电路后形成,它的测量点为TP11,测量时注意示波器的扫描周期的调节。铃流信号送入PBL 387 10后,需要通过功率提升,向用户话机送出铃流,完成振铃。各电话用户的振铃通断控制信号分别为CA、CB、CC、CD,在TP307可以测出CA,其他几个点和CA一样,省略了测量点。

图3-2 各测量点波形图示意图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工作,薄膜开关选择“人工交换”, 具体设置说明请参见附录;

2.调整好示波器状态,先分别测量TP08、 TP09、TP10及TP11各测量点的波形,了解各点波形的特征;

3.下面我们将把上列CPLD 产生的各信令信号波形与电话呼叫时具体信号音进行对比实验,让学生对这些信号特征有个感性的认识;

电话A 、电话B 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4.摘下电话A ,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拨号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时情况同TP10),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5.电话A 拨号49,拨号音停,然后听电话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回铃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

TP10 拨号音

忙音

铃流信号 TP08

回铃音

TP09

时情况同TP08),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6.此时,电话B振铃响,此信号是由TP11的信号送到电话接口电路后经功率提升,在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铃流信号驱动电话B振铃(振铃信号功率较大,不要求测量)。

7.当电话A摘机后超过20秒无拨号、拨空号或电话B忙(已摘机)等,此时听电话A听筒中传出的声音,即忙音,对照测量TP303点波形(此时情况同TP09),记录并画出波形的示意图;

8.更换电话B进行实验,实验步骤与上同,对应的测试点为TP403。

注意:TP303测试点上信号会因电话呼叫接续情况不同而不同。电话B、C、D对应的测试点分别为:TP403、TP503、TP604。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此项实验必须要由两人合作完成。

2.此时只有信令的自动交换而没有信息的交换,所以实际上是不能通话的。

3. TP08、TP09、TP10、TP11所测波形,只是CPLD直接产生的或者经过积分的波形,不受电话呼叫接续的控制。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认真画出实验过程各测量点波形。

2.对各测量点特性进行分析,熟悉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各自的作用。

实验三双音多频DTMF接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测电话机发送的DTMF信号波形;

2.了解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在程控交换系统中的接收和检测方法;

3.熟悉该电路的组成结构及工作过程。

二、实验电路工作过程

DTMF接收器包括DTMF分组滤波器和DTMF译码器,其基本原理如图4-1所示。DTMF接收器先经高、低群带通滤器进行f L / f H区分,然后过零检测、比较,得到相应于DTMF的两路f L、f H信号输出。该两路信号经译码、锁存、缓冲,恢复成对应于16种DTMF信号音对的4比特二进制码(D1~D4)。

图4-1 典型DTMF接收器原理框图

18 VDD

图4-2 MT8870芯片管脚排列

在本实验系统电路中,DTMF接收器采用的是MT8870芯片。图4-2为管脚排列图。

1.电路的基本特性

(1)提供DTMF信号分离滤波和译码功能,输出相应16种DTMF频率组合的4位

并行二进制码。

(2)可外接3.5795MHz晶体,与内含振荡器产生基准频率信号。

(3)具有抑制拨号音和模拟信号输入增益可调的能力。

(4)二进制码为三态输出。

(4)提供基准电压(VDD\2)输出。

(5)电源+5V

(6)功耗15mw

(7)工艺CMOS

(8)封装18引线双列直插

2.管脚简要说明

IN+ ,IN-运放同、反相输入端,模拟信号或DTMF信号从此端输入。

FB 运放输出端,外接反馈电阻可调节输入放大器的增益。

VREF 基准电压输出。

IC 内部连接端,应接地。

OSC1,OSC0振荡器输入、输出端,两端外接3.5795MHz晶体。

EN 数据输出允许端,若为高电平输入,即允许D01~D04输出,若为低电平输入,则禁止D01 ~D04输出。

D01~D04 数据输出,它是相应于16种DTMF信号(高,低单音组合)的4位

二进制并行码,为三态缓冲输出。

CI\GT 控制输入,若此输入电压高于门限值VTSt,则电路将接收DTMF单

音对,并锁存相应码字于输出,若输入电压低于VTSt,则电路不接

收新的单音对。

EC0初始控制输出,若电路检测出一可识别的单音对,则此端即变为高

电平,若无输入信号或连续失真,则EC0返回低电平。

CID 延迟控制输出,当一有效单音对被接收,CI超过VTSt,输出锁存器

被更新,则CID为高电平,若CI低于VTSt,则CID返至低电平。

V DD接正电源,通常接+5V。

V SS接负电源,通常接地。

3.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它完成典型DTMF接收器的主要功能:输入信号的高,低频组带通滤波、限幅、频率检测与确认、译码、锁存与缓冲输出及振荡,监测等,具体说来,就是DTMF信号从芯片的输入端输入,经过输入运放和拨号音抑制滤波器进行滤波后,分两路分别进入高、低频组滤波器以分离检测出高、低频组信号。

如果高、低频组信号同时被检测出来,便在EC0输出高电平作为有效检测DTMF信号的标志;如果DTMF信号消失,则EC0即返至低电平,与此同时,EC0通过外接R向C充电,得到CI、GT。

若经tGTP延时后,CI、GT电压高于门限值VTst时,产生内部标志,这样,该电路在出现EC0标志时,将证实后的两单音送往译码器,变成4比特码字并送到输出锁存器,而CI标志出现时,则该码字送到三态输出端D01~D04,另外,CI信号经形成和延时,从CID端输出,提供一选通脉冲,表明该码字已被接收和输出已被更新,如若积分电压降到门限VTst以下,使CID也回到低电平。

MT8870的译码表见4-1所示,图4-3为双音多频实验系统的电原理框图。其中,数据输出允许端EN 测量点为TP308,为电话A、B共用。

表4-1MT8870译码表

需要指出,本实验系统采用一片MT8870芯片对两路用户电路进行号码检测接入(资源共享方式),为了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则由模拟开关来接通或断开DTMF 信号,模拟开关的第二个作用是它对非拨号状态下的话音信号进行隔离,阻止话音信号进入MT8870芯片,防止误动作的发生。在实际应用中,一片MT8870可以最多接入检测16路用户电路的DTMF 信号,此时,采取排队等待方式进行工作。当然,在具体设计这方面的电路时,可要全面考虑电路的设计,使之能正常工作而不出现漏检测现象。

图 4-3 双音多频实验系统的电原理框

三、实验内容

1.用示波器观察并测量发送DTMF 信号的波形。

2.用示波器观察DTMF 接收器译码数据输出允许端EN 的测量点,拨号时注意其相应允许端的电平变化。

D01 D02 D03 D04

至记发器单元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无需选择工作方式;

2.电话A、电话B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3.将示波器一通道放在1VT连接铆孔上,即测量发送的DTMF信号的波形;另一通道放在TP308上,即测量DTMF接收器译码数据输出允许端EN的信号波形(注意需选择DC直流档和2V档;只有正常摘机拨号时,MT8870才工作);

4.将电话A用户摘机,听到拨号音后开始拨打对方号码,即按49键,拨号时注意TP308波形的电平变化(即通知系统中的记发器模块接收DTMF系统输出的译码数据);

5.电话B振铃响,摘下话机(此时因没有信息交换,只是信令的自动交换,所以电话间不能进行通话);

6.拨电话A上的任意键,此时注意观察1VT连接铆孔的波形,即电话A发送的DTMF信号的波形(此时TP308的波形应始终为低电平);

7.长按电话A的“1”键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1VT连接铆孔的波形,即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叠加波形(具体参数可见表3-1 MT8870译码表);

8.长按电话B的某键(1、2、3……等)不放,调整好示波器,观察2VT连接铆孔的波形。结合表3-1,观测对比1VT和2VT波形,思考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频率组成和其在程控交换系统中的工作原理。五、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并叙述电话号码双音多频信号频率组成和工作原理。

2.了解DTMF接收器的工作原理,画出其原理框图,简要叙述工作过程。

3.认真画出实验过程各测量点波形。

实验四 时分交换(MT8980)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程控时分交换网络的基本原理; 2.了解MT8980芯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电路原理

本节时分交换是采用MT8980来实现的。由图5-1可知,该实验系统是由4路数字电话用户电路、时分交换网络、交换控制电路、液晶显示和供电系统电路等组成,构成一个程控数字交换机。

图5-1 实验系统的交换网络结构方框图

数字电话用户电路包括模拟电话接口电路和PCM 编译码电路,前面实验都已作详细介绍。时分交换网络采用一片8线×32信道数字交换专用芯片(它内部包含串-并变换器,数据存储器、帧计数器、控制接口电路、接续存储器、控制寄存器、输出复用电路及并-串变换器等功能单元。输入和输出均连接8条PCM 基群30/32路数据线,在控制信号作用下,可实现240/256路数字话音或数据的无阻塞数字交换),其使用说明将在后面开发实验中详细介绍。交换网络控制器由U103等器件构成,U103中写有MT8980的交换控制子程序及时隙搬移地址表,根据电话用户的呼叫情况,将一方发送的PCM 基群上的某个时隙数据搬移到对方接收的PCM 基群上的某个时隙上去,即完成数据的时分交换。如图5-2所示,为PCM 基群中一帧数据的示意图。MT8980进行时分交换时采用的是顺序读入、控制读出的T 交换单元,四路话路的PCM 数据按顺序读入芯片内部的数据存储器中,在呼叫建立阶段根据呼叫命令,为每路PCM 数据选定一个输出时隙,这样维持不变直到通话结束。

电话A 、电话B 、电话C 和电话D 的PCM 编码数据数率为2.048Mb/s ,各自的发送和接收默认时隙相同,分别为第4时隙(TP02)、第8时隙(TP03)、第16时隙(TP04)和第24时隙(TP05)。参考0时隙为TP06(负向脉冲),发送的PCM 数据流在TP304、TP404、TP504和TP604均可测试,接收的PCM 数据流在TP305、TP405、TP505和TP605均可测试。此时,交换方式应选择“时分MT8980”。在实际交换中,接收到的PCM 数据流将比发送的PCM 数据流延迟一帧时间,测试波形时请注意观察。

电话电话电话C

电话D

图5-2 时分交换中数据搬移示意图

三、实验内容

1.理解时分交换原理,利用时分交换网络进行两部电话单机通话,记录工作过程。

四、 实验步骤

1.在关电的情况下,确认发送增益跳线K301、K401等均设置为1-2相连左侧;交换网络接口插上“时分MT8980”交换模块,保管好其它模块;

2.打开实验箱右侧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 3.通过薄膜开关将交换工作方式设置在“时分MT8980”进行实验; 4.以电话A 、电话B 为例,分别接上电话单机;

5.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 编码输出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入信号; TP304:电话A 的PCM 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4:电话B 的PCM 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4:电话C 的PCM 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4:电话D 的PCM 编码输出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四路数字电话用户的PCM 译码输入测试点,即时分网络输出信号。 TP305:电话A 的PCM 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2; TP405:电话B 的PCM 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3; TP505:电话C 的PCM 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4; TP605:电话D 的PCM 译码输入测试点,同步时隙脉冲测试点TP05。

注意:现每个PCM 收发测试点测得的波形已是时分复用后波形,测量时注意对比各路PCM 数据输出的同步时隙脉冲。

6.双踪示波器同时测试TP304、TP405两点或TP305、TP404两点,是否有波形,按键说话时是否有变化;

7.示波器两探头放在TP304、TP405两点上。电话A 摘机,拨号49,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能测到波形;

8.两路电话用户间的正常呼叫,两路电话正常通话。此时,按键或说话,同时观察示波器,哪个探头测到的波形,波形是否一样;

9.更换其它电话呼叫组合,根据步骤5中列出的测量点说明,验证时分交换网络MT8980的工作情况; 10

.测试波形时,注意时隙脉冲与数据的时隙位置对比,时隙脉冲与时隙脉冲的位置对比,数据与数

TP06 TP02 TP03 TP04 TP05

发端

收端PCM 第0时隙 电话A 电话B 电话C 电话D

据的对比。

五、实验报告

1.简述时分交换的原理,并与空分交换作比较指出它们差别。

2.根据图5-2,结合T单元的控制原理,画出其它电话呼叫组合的数据搬移示意图,并分析工作过程。

3. 认真画出实验过程各测量点波形。

现代交换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C&C08 交换机系统介绍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功能。 二.实验器材 程控交换机一套。 三.实验内容 通过现场实物讲解,让学生了解CC08 交换机的构造。 四.实验步骤 CC08 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无阻塞全时分交换系统。语音信 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同时为满足实验方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 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实验维护终端通过局域网(LAN)方式和交换机BAM后管理服务器通信,完 成对程控交换机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1.实验平台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总体配置如图 1 所示: 图1 2.C&C08 的硬件层次结构 C&C08在硬件上具有模块化的层次结构, 整个硬件系统可分为以下 4 个等级: (1) 单板 单板是 C&C08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硬件基础,是实现交换系统功能的基本组 成单元。 (2) 功能机框 当安装有特定母板的机框插入多种功能单板时就构成了功能机框,如SM中的主控框、用户框、中继框等。 (3) 模块 单个功能机框或多个功能机框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类别的模块,如交换模块SM由主控框、用户框(或中继框)等构成。 (4) 交换系统 不同的模块按需要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具有丰富功能和接口的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交换系统 USM/TSM/UTM+AM/CM C&C08 模块模块模块 用户框+主控框USM 功能机框功能机框功能机框 ASL+DRV+TSS+PWX+ 母板SLB 用户框单板单板单板 C&C08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这种模块化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便于系统的安装、扩容和新设备的增加。 (2)通过更换或增加功能单板,可灵活适应不同信令系统的要求,处理多种 网上协议。 (3)通过增加功能机框或功能模块,可方便地引入新功能、新技术,扩展系 统的应用领域。 3.程控交换实验平台配置,外形结构如图2 所示: 中继框------ 时钟框--- --- 用户框 主控框--- BAM后管理服务器 --- 图2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 答:CC08交换机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路由器实验资料报告材料1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学时):22 开实验个数:7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五. 实验项目: 实验一:Packet 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容一):认识Packet 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 是Cisco 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Boson 功能强大,比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 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 4、验证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 台;PC 2 台;直连线 配置信息: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容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1.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1.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 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2.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4.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 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 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 、co?、copy?) ● ●命令简写(如conf 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 中断测试,ctrl+z 退回到特权视图)

程控交换 实验四

课程名称:程控交换实验 题目:实验四程控交换原理综合实验 学生姓名: 123 专业: 123 班级: 123 学号: 123 指导教师:123 实验地点:_通信实验室___ 日期: 2013 年 7 月 2 日

实验四程控交换原理系统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用户线在一次呼叫全过程中传送的各种信号波形的观察和分析,加深对程控交换系统原理的理解。 2.掌握时分复用原理 3.熟悉数字程控交换网络的组成、原理与实现方法 二、预习要求 1、认真学习《程控交换原理》中的有关内容。 2、认真阅读本实验指导书。 3、熟悉编解码芯片TP3067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仪器仪表 1、主机实验箱一台 2、电话单机二台 3、20MHz示波器一台 4、万用表一台 5、PC机一台 四、实验过程 (一)空分交换原理部分 本实验系统的各单元电路的工作过程已在前面的实验中均作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讲述。 图4-1是它的示意图。 TP1B TP1A A10 1 2 图4-1 电话单机与用户线接口电路示意图 用户线 接口电路 J

(二)时分交换原理部分 图4-2时隙交换系统时隙分配图 时分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基础上的,因为抽样定理使连续的模拟信号有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值所代替。这样,当抽样脉冲占据较短时间时,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了时间空隙。利用这种空隙便可以传输其它信号的抽样值,因此,就可以沿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时隙交换就是利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话音在同一PCM 总线上传输的。 由前面所讲,用户的语音输入输出时隙是由编解码时钟信号控制的,当编码时钟到来时编码芯片开始编码,当解码时钟到来时解码芯片开始解码,为了实现时分复用,本实验箱上提供发多个编解码时钟,从TS0到TS7,它们之间相隔 3.9us 。本实验箱四个用户的编解时隙既可固定又可人工设置。1)固定方式。将开关K15,K16,K25,K26,K35,K36,K45,K46接1,2脚。其时隙分配如10-1图:用户1的编解码时隙为TS1,用户2的编解码时隙为TS2,用户3的编解码时隙为TS3,用户4的编解码时隙为TS4,外输入信号与收号器的编解码时隙为TS6,拨号音,忙音,回铃音的编码时隙分别为TS7,TS8,TS9。2)人工设置方式。将开关K15,K16,K25,K26,K35,K36,K45,K46接2,3脚。PT1~PT4分别为四部电话编码时隙输入的接入点,PR1~PR4分别为四部电话的解码时隙输入的接入点。要使用户1与用户2通话,只要将用户1的编码时隙与用户2的解码时隙设置成同一时隙,则用户1说话,用户2就能听到,同理,要想用户2能听见用户1说话的声音,只要将用户2的编码时隙与用户1的解码时隙设置成同一时隙即可。 时隙交换的基本组成是一个话音存储器和一个控制存储器。话音存储器是暂时存储输入数字信号。如果是一条输入线只需要一个32X8的RAM 存储器。而现在专用的交换芯片(如MT8980)一般有8条2.048Kb/s 输入线和8条输出线。它们内部的话音存储器的容量是256X8。控制存储器是用来寄存话音时隙的地址。话音存储器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时钟写入,控制读出。另一种是控制写入,时钟读出。如图4-3(a)所示。 以时钟写入,控制读出为例:话音存储器等于复用线上的时隙数,本例为256个时隙。因此控制存储器每单元需要8bit ,对应于256个时隙地址的二进制K51 K52 编译码 编译码 编译码 编译码 收号器 编译码 拨号音,忙音,回铃音 时隙交换网络 中央控制单元 TS1 TS2 TS3 TS6 TS4 TS7 TS8 TS9 用户3 用户4 用户1 用户2 外部信号输入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 实验安排: 上机实践按小组完成实验任务。每小组三人,分别完成TEST语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三个题目,语法分析部分可任意选择一种语法分析方法。先各自调试运行,然后每小组将程序连接在一起调试,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编译器。 实验报告: 上机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 1.小组成员; 2.个人完成的任务; 3.分析及设计的过程; 4.程序的连接; 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总结。

实验一词法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TEST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编制一个读单词过程,从输入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即基本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 二、实验预习提示 1.词法分析器的功能和输出格式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词法分析器的单词符号常常表示 成以下的二元式(单词种别码,单词符号的属性值)。 2.TEST语言的词法规则 |ID|ID |NUM →a|b|…|z|A|B|…|Z →1|2|…|9|0 →+|-|*|/|=|(|)|{|}|:|,|;|<|>|! →>=|<=|!=|== →/* →*/ 三、实验过程和指导 1.阅读课本有关章节,明确语言的语法,画出状态图和词法分析算法流程图。 2.编制好程序。 3.准备好多组测试数据。 4.程序要求 程序输入/输出示例:

路由与交换实验指导书(附步骤)

《路由与交换》实验手册 实验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一、实验内容: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5.设置特权模式的明文/密文密码,验证在明文/密文密码同时设置 的情况下,哪一个生效 6.设置console口密码并验证 7.设置远程登录密码并验证 二、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交换机一台、计算机一台、配置线一根 2.软件环境 WindowsXP操作系统、Pcaket Tracer仿真软件 3.实验拓扑结构图 三、实验步骤: 1.利用超级终端实现从console口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用串口配置时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连接到设备的的CONSOLE

口和主机的串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接串口配置线缆,如果已经连接,请确认连接的主机串口是com1 还是com2; 2)建超级终端会话,windows 的附件中都有此软件; 3)选择通信串口(com1 或com2); 4)配置串口工作参数;(但路由器的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第一种方式 进行,此时终端的硬件设置如下: 波特率:9600 数据位:8 停止位:1 奇偶校验: 无 具体配置界面如下: 2.熟悉用户、特权、全局等基本模式间的转换 1) switch> 路由器处于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

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switch#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特权命令状态switch#,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 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退回用户模式键入exit。3) switch(config)# 在switch#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 terminal,出现提示符 switch(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 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退回特权模式键入exit。4)switch(config-if)#; switch(config-line)#; switch(config-switch)#;…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3.给交换机命名为wust 在全局模式下 Switch(config)#hostname wust 取消命名 Switch(config)#no hostname wust 4.查看交换机版本、当前运行配置、初始配置,并保存当前配置 特权模式下 Switch#show version Switch#show running-config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 《程控交换技术》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程控交换技术实训 系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电子信息楼B404 指导教师 实习起止时间:2015年12月 21日至 2015年12月28日

目录 一、实训时间........................................... * 二、实训地点........................................... * 三、实训目的........................................... * 四、实训内容............................................ * (一)交换机硬件配置................................. * (二)本局用户基本呼叫数据配置....................... * (三)NO.7信令 3.1 TPU中继电路..................................... * 3.2 ISUP中继电路..................................... * (四)虚拟网数据配置................................. * 五、实训总结........................................... *参考文献................................................ *

一、实训时间 2015年12月21日至28日 二、实训地点 南昌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楼B404 三、实训目的 实训主要掌握:交换机硬件配置部分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通过命令行掌握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流程、深入理解交换机内部的各种通信方式。本局配置部分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NO.7信令部分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7信令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虚拟网数据配置部分通过制作相关数据命令,实现本局部分号码内部通话短号互拨,拨打其他号码用长号拨打。 四、实训内容 实训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交换机硬件配置、本局配置、NO.7信令、虚拟网数据配置。 交换机硬件配置部分掌握程控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步骤、理解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中各部分单板的作用、通过命令行掌握交换机的硬件配置流程、深入理解交换机内部的各种通信方式。本局配置部分加深对交换机系统功能结构的理解,熟悉掌握B独立局配置数据、字冠、字冠、用户数据的设置、通过配置交换机数据,要求实现本局用户基本呼叫。NO.7信令部分通过数据配置,了解NO.7信令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虚拟网数据配置部分通过制作相关数据命令,实现本局部分号码内部通话短号互拨,拨打其他号码用长号拨打。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2010

《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实验总学时数: 8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承担实验室: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中心实验室、计算机技术系中心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上机实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习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2次上机实验都属于一种设计类型的实验,每个实验的训练重点在于基本的编译技术和方法,而不强调面面俱到;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编制算法的能力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设计和程序代码的编写;上机时应随带有关的编译原理教材或参考书;要学会程序调试与纠错。 每次实验后要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实验题目、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 (2)简要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详细的算法描述; (4)源程序清单; (5)给出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6)实验的评价、收获与体会。 开发工具: (1)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考核: 实验成绩占编译原理课程结业成绩的10%。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要求每个实验保证每个学生一台微机。 实验一(4学时):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现代交换与网络 实训指导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训讲义 管理与信息系 通信技术专业 2007年5月

第一部分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基础 1通信网与交换技术 1.1电信网与交换: * 电话网络是支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设施。* 所有电信网络实现的关键是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分组交换。1.2交换方式:在电信网中交换设备所采用的交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分组交换帧交换 快速分组交换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 1.3 软交换: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2通信网 在不同应用范围和不同应用目标下,信息网络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将信息网络分成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三种类型。 以话音为主的电话通信网包括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专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 以数据为主的通信网包括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X.25网、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帧中继网(FRN:Frame Relay Network)。计算机通信网包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等形式。其中高速局域网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和吉(千兆)比特以太网,高速城域网有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广域网有Internet等典型网络。 有线电视网(CATV)以视频业务为主要业务。

交换机综合实验

任务指导书 交换机综合配置 一、任务目的: 1、掌握配置思科交换机的登录方法; 2、掌握思科交换机的vlan 配置方法; 3、掌握配置思科交换机的STP 方法; 4、掌握配置思科交换机的端口聚合的方法。 二、实现环境 Windows 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6.0 三、任务内容 根据网络拓扑图进行下列配置: (1)基本配置: 交换机Switch0: 将交换机更名为你的名字的缩写+1(如lhc1); f0/1 f0/5 f0/10 f0/1 f0/10

配置控制台端口密码为你的名字缩写(如lhc); 对端口进行描述,描述内容为连接的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1: 将交换机更名为你的名字的缩写+2(如lhc2); 配置控制台端口密码为你的名字缩写(如lhc); 对端口进行描述,描述内容为连接的交换机。 交换机Switch2: 将交换机更名为你的名字的缩写+3(如lhc3); 配置控制台端口密码为你的名字缩写(如lhc); 对端口进行描述,描述内容为连接的交换机。 (2)端口安全 将交换机Switch1的f0/1端口与计算机PC0的MAC地址进行绑定; 将交换机Switch1的f0/10端口限制能够动态连接到交换机端口的mac地址数为1,并建立违规用户处罚机制为关闭端口。 (2)配置VLAN 根据网络拓扑图配置VLAN 要求Switch1和Switch2之间的trunk链路不允许 (3)配置生成树 启用快速生成树协议; 查看生成树的根交换机; 通过修改交换机的优先级修改vlan1、vlan10和vlan20的根交换机为Switch0; 通过修改主交换机修改vlan30的根交换机为Switch1; 启用portfase (4)配置链路聚合与负载均衡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汪小燕龚军高思行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前言 《数字程控交换原理实验》是为《现代交换原理》、《程控交换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所设置的实验课程。为了配合以上课程的教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汪小燕等老师在总结本校多年教授《程控交换原理》及《现代交换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参加大容量局用交换系统设计、研制与应用的经验,综合目前通信网络、大规模集成电路、软件工程与大型控制软件设计的最新技术,先后推出SP2000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SP-2002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和SP-3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SP-3程控交换教学实验系统实际上就是一台小型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它能够实现从识别用户摘挂机到完成接续的整个呼叫并发控制过程。该系统集硬件原理实验、软件设计实验、软件模拟仿真实验和网络配置与维护实验于一体,采用计算机程序、数据配置、硬件波形 3

观察测试、软件控制硬件系统动作等多种实验手段与方式,让实验者轻松、灵活、主动地丛多方面运用和理解现代交换系统地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本实验系统可开设以下实验内容: 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 实验二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数据配置 实验三数字程控交换系统控制系统与交换网络 实验四用户接口电路 实验五 DTMF收号 实验六模拟用户终端信令过程 实验七局间信令 实验八号码分析 实验九数字程控交换系统计费 实验十时间表调度 本实验需要以下其他实验室通常具备的实验设备: 4

1.示波器; 2.PENTIUM系列计算机(带网卡)本实验系统是我们在长期从事有关课程教学及科研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我们力图在飞速发展高度综合的交换技术及用有限的经费在实验室内部建立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手的实验系统之间找到平衡点。希望能够通过对本实验系统的充分使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现代交换的基本原理及程控交换系统的关键技术,体会现代交换系统对通信原理、大规模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器件、现代大型实时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的精髓所在。本实验系统及实验指导书中难免有不完善甚至不妥当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5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2015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词法分析器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词法分析的基本原理,词法分析的过程以及词法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2.复习高级语言,进一步加强用高级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完成词法分析程序,了解词法分析的过程。 【实验内容】 用C语言编写一个PL/0词法分析器,为语法语义分析提供单词,使之能把输入的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分割成一个个单词符号传递给语法语义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基本字,运算符,标识符,常数以及界符)输出。 【实验要求】 1.要求绘出词法分析过程的流程图。 2.根据词法分析的目的以及内容,确定完成分析过程所需模块。 3.写出每个模块的源代码,并给出注释。 4.整理程序清单及所得结果。 【说明】 运行成功以后,检查程序,并将运行结果截图打印粘贴到实验报告上。 辅助库函数scanerLib设计以及使用说明: 下面内容给出了一个辅助库函数的接口说明以及具体实现。 接口设计 //字符类 class Token { TokenType type; String str; Int line; } //词法分析结果输出操作类 class TokenWriter { ArrayList tokens; //用来记录所识别出来的token TokenWriter(); //构造函数指定输入文件名,创建文件输出流 V oid Add(Token); //将词法分析器中分析得到的Token添加到tokens中 WriteXML(); //将tokens写出到目标文件.xml中 } //词法分析操作词法分析生成文件接口<暂时不需要对该类的操作;下一步做语法分析的时候使用> class TokenReader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路由交换技术实验指导书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目录 目录0 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1b5E2RGbCAP 实验二 RIP路由协议基本配置5p1EanqFDPw 实验三 OSPF基本配置12DXDiTa9E3d 实验四 BGP基本配置17RTCrpUDGiT 综合实验175PCzVD7HxA

实验一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名称】 跨交换机实现VLAN。 【实验目的】 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划分基于端口的VLAN、如何给VLAN内添加端口,理解跨交换机之间VLAN的特点。 【背景描述】 假设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销售部和技术部,其中销售部门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连接在不同的交换机上,他们之间需要相互进行通信,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技术部需要进行相互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jLBHrnAILg 【需求分析】 通过划分Port VLAN实现交换机的端口隔离,然后使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xHAQX74J0X 【实验拓扑】 图2-1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三层交换机1台 二层交换机1台 【预备知识】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VLAN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Trunk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实验原理】 VLAN

通信类 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

《现代交换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户线接口电路(1)(验证实验 2学时) 1 实验目的 1.l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2掌握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 1.3掌握掌握接口各部分的信号测试方法。 2 实验仪器 SLIC(用户接口电路板)一块,双踪示波器(DS 5062M)一台;直流稳压电源两台(提供 +7V;-48V 电源)万用表一只;电话机一部(带脉冲拨号) 3 预习要求 3.1 复习模拟用户接口功能。 3.2 熟悉模拟用户接口的馈电、振铃、过压保护、监视、混合电路、测试等功能。 4 实验原理 4.1模拟用户接口功能介绍 图1、模拟用户接口电路 用户电路通过双绞线与电话机相连,为了完成通话的可能,用户电路必须提供所谓的BORSCHT功能,其结构如图1所示,也可以说用户电路就是为了提供人和电话机的交互式接口。用户想打电话时,通过摘机,局端通过直流馈电(Battery功能)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摘机从而知道用户要打电话的要求(当然,馈电的另外功能是将话音调制在直流上,否则话音信号传输是不可能的);而当用户被呼时,局端就可以通过振铃(Ringing)通知用户;由于电话线容易遭受雷击等强电瞬时干扰,过压保护电路(over voltage protection)是必需的,否则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极易损坏交挨机。用户扫描是通过监视(supervision)用户线通断以检测用户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用户话音的编解码(CODEC);同样混合电路(Hybrid)是进行用户线的2一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玛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另外,为了对用户线进行测试(Test),用户电路提供测试端口。 4.2、实验电路

编译原理实验教(学)案

实验教学进度表

实验一 C语言子集编译程序 一、实验目的 用C语言对一个C语言的子集编制一个一遍扫描的编译程序,以加深对编译原理的理解,掌握编译程序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1.设计、编制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2.编制一个递归下降分析程序,并对C语言的简单子集进行分析。 3.通过上机实习,加深对语法制导翻译原理的理解,掌握将语法分析所识别的语法成分变换中间代码的语义翻译方法。 二、实验要求、容及学时 词法分析部分:2学时 (一)待分析的C语言子集的词法: 1.关键字 main if else int return void while 所有关键字都是小写。 2.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3.其他标记ID和NUM 通过以下正规式定义其他标记: ID→letter(letter|digit)*NUM→digit(digit)* letter→a|…|z|A|…|Z digit→0|…|9 4.空格由空白、制表符和换行符组成 空格一般用来分隔ID、NUM、专用符号和关键字,词法分析阶段空格通

(二)词法分析程序的功能: 输入:所给文法的源程序字符串。 输出:二元组(syn,token或sum)构成的序列。其中, syn 为单词类别码。 token 为存放的单词自身字符串。 sum 为整型常量。 具体实现时,可以将单词的二元组用结构进行处理。 例如:对源程序 main() { int i=10; while(i) i=i-1; } 的源文件,经词法分析后输出如下序列: (1,main) (26,() (27,)) (30,{) (2,int) (10,i) (21,=) (20,10) (34,;) (7,while) (26,() (10,i) (27,)) (10,i) (21,=) (10,i) (23,-) (20,1) (34,;) (31, }) (三)词法分析程序主要算法思想: 算法的基本任务是从字符串表示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符号,其基本思想是根据扫描到单词符号的第一个字符的种类,拼出相应的单词符号。 : 注: ①关键字表初值 关键字作为特殊标识符处理,把它们预先安排在一表格中(称为关键字),当扫描程序识别出标识符时,查关键字表。如能查到匹配的单词,则该单词为关键字,否则为一般标识符。关键字表可处理为一个字符串数组(实际为指向字符数组的指针数组),其描述如下: char *KEY_WORDS[8]= {“main”,”int”,”char”,”if”,”else”,”for”,”while”}; 为分析方便,这里把main作关键字处理。 ②程序中需要用到的主要变量:syn,token和sum。 2.扫描子程序(scaner)的算法思想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簿

交换与路由技术实验指导手册 (内部资料) 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制

实验一思科路由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基本使用1.实验目的 掌握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及主要步骤 (一)安装模拟器 1、运行“PacketTracer_setup”文件,并完成安装,汉化; ●进入页面。 (二)熟悉模拟器的各个界面 ●对用户界面中各项功能进行掌握。包括菜单栏、编辑、选项、视图、工具、扩展、主工具栏、公共工具栏、工作区、工作区选择栏、模式选择栏、设备类型选择栏等。 ●对工作区分类、操作模式、设备类型和配置方式进行了解和熟悉。 ●掌握IOS命令模式 1.用户模式 2.特权模式 3.全局模式 ●掌握IOS帮助工具 1.查找工具 2.部分字符 3.历史命令缓存 ●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方式——控制台端口配置方式 (三)使用模拟器 ●运行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在逻辑工作区放入一台集线器(HUB)和三台终端设备PC,用直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按下图将HUB和PC工作站连接起来,HUB端接Port口,PC端分别接以太网(Fastethernet)口。

2、分别点击各工作站PC,进入其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IP地址配置(IP Configuration),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分别为PC0:1.1.1.1,255.255.255.0;PC1:1.1.1.2,255.255.255.0;PC2:1.1.1.3,255.255.255.0。 3、点击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右下方的仿真模式(Simulation Mode)按钮,如图1-2所示。将Cisco Packet Tracer的工作状态由实时模式(Realtime)转换为仿真模式(Simulation)。 图1-2 按Simulation Mode按钮 4、点击PC0进入配置窗口,选择桌面Desktop项,选择运行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如图所示。 进入PC配置窗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三层交换机的访问控制-实验8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试验时间:*********** 姓名:******** 学号:****** 实验名称:三层交换机的访问控制 一、实验拓扑图 二、实验目的 1.ACL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所有主机都能ping通。 2.三层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设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配置RIP路由

3.根据以上拓扑划分出的2个网段,要求禁止主机PC4访问172.1.1.0/24网段。该如何实现? 三、实验步骤 (1)设置交换机接口IP地址。 (2)配置RIP路由

(3)测试一下PC0 、PC1 、PC2、PC3是否都能互相ping 通 (4)标准访问控制列表:要求禁止PC3访问172.1.1.0/24网段。 对SwitchA 进行配置: (5)测试:用PC3去ping 172.1.1.0/24网段,如果PC3不能ping 通的主机,而其他主机可以ping通则实验成功 PC2pingPC0:

PC3pingPC0: (6)删除ACL:Switch( config )# no access-list 100注意:在删 除一个ACL之前要先查看该ACL应用在哪个接口的哪个方向上,先清除应用之后再作删除。 四、实验总结及体会 ·标准IPACL配置: Access-list[source-wildcard]

Access-list<拒绝或允许><源地址><源地址通配符:0.0.0.255> 扩展IPACL配置: Access-list < access-list-number > [operator port] [operator port][established][log] Access-list <拒绝或允许><数据包的协议><源地址><源地址通配符> [逻辑操作:eq、neq、gt、lt、range应用层端口:23、20] [operator port] [established] [log] 如果在接收端g0/2设置ACL则不用指定目的地址。 五、教师评语

《交换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

《交换技术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王楠编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及控制单元实验 3 实验二用户线接口电路及二\四线变换实验 5 实验三多种信号音及铃流信号发生器实验7 实验四交换网络原理(含人工模拟话务台)系统实验9 实验五中继接口通信实验11 实验六程控交换原理系统综合实验12

课程编号:1214071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通信工程课程总学时:48 适用学期:第6学期实验学时:16 开设实验项目数:8 撰写人:王楠审核人:周昕教学院长:范立南 实验一: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及控制单元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热悉该程控交换原理实验系统的电路组成与主要部件的作用。 二、实验类型 验证 三、实验原理及说明 (—)电路组成 图1-1是该实验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1-2是该实验系统的方框图,其电路的组成及主要作用如下: 1、用户模块电路 主要完成BORSCHT七种功能,它由下列电路组成: A、用户线接口电路 B、二\四线变换器 C、PCM编译码电路 2、交换网络系统 主要完成人工与自动交换两大功能,它由下列电路组成: A、自动交换网络系统 B、人工话务员交换电路 3、多种信号音电路 主要完成各种信号音的产生与发送,它由下列电路组成: A、450Hz拨号音电路 B、忙音发生电路 C、回铃音发生电路

D、23Hz振铃信号电路 4、CPU中央集中控制处理器电路 主要完成对系统电路的各种控制,信号检测,号码识别,键盘输入信息,输出显示信息等各种功能。 5、系统工作电源 主要完成系统所需要的各种电源,本实验系统中有: +5V,-5V,+12v,-12v,-48Ⅴ等5组电源,由下列电路组成: A、外置工作电源:+5V,+12Ⅴ,-12v,-48V B、稳压电源:-2v,-5Ⅴ 四、实验仪器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接通外置工作电源,连接外置工作电源的直流输出线至实验箱右上方的插座中。 2、先打开“交流开夫”,指示发光二极管亮后,再按下“直流输出开关”,此时实验箱上的四组电源已供电,各自发光二极管亮。 3、对CPU键盘电路中的“复位”键进行一次上电复位,此时,CPU已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处理,即可进行实验。 4、正常呼叫全过程的观察与记录。 A、主叫摘机,听到拨号音。 B、主叫拨首位号,拨号音断,主叫继续拨完被叫号码。 C、被叫振铃,主叫听到回铃音。 D、被叫摘机,回铃音断,双方通话。 E、挂机,任一方先挂机,另一方听到忙音后再挂机。 5、不正常呼叫的自动处理 A、主叫摘机后超时不拨号 B、拨号位之间间隔超时。 C、振铃后久不摘机 六、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测量实验系统电路板中的TP90、TP93、TP95、TP96、TP97各测量点电压值,并记录。 2、从总体上初步熟悉两部电话单机用自动交换方式进行通话,实验分为内呼与外呼两种方式,分别进行。 3、初步建立程控交换原理系统及电话通信的概念。 4、观察并记录一个正常呼叫的全过程。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编译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作者:莫礼平 2011年3月

实验一简单词法分析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词法分析程序的基本构造原理,掌握词法分析程序的手工构造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编译程序的词法分析过程。 2、根据PASCAL语言的说明语句形式,用手工方法构造一个对说明语句进行词法分析的程序。该程序能对从键盘输入或从文件读入的形如: “const count=10,sum=81.5,char1=’f’,string1=”hj”, max=169;” 的常量说明串进行处理,分析常量说明串中各常量名、常量类型及常量值,并统计各种类型常量个数。 三、实验要求 1、输入的常量说明串,要求最后以分号作结束标志; 2、根据输入串或读入的文本文件中第一个单词是否为“const”判断输入串或文本文件是否为常量说明内容; 3、识别输入串或打开的文本文件中的常量名。常量名必须是标识符,定义为字母开头,后跟若干个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4、根据各常量名紧跟等号“=”后面的内容判断常量的类型。其中:字符型常量定 义为放在单引号内的一个字符;字符串常量定义为放在双引号内所有内容;整型常量定 义为带或不带+、- 号,不以0开头的若干数字的组合;实型常量定义为带或不带+、- 号, 不以0开头的若干数字加上小数点再后跟若干数字的组合; 5、统计并输出串或文件中包含的各种类型的常量个数; 6、以二元组(类型,值)的形式输出各常量的类型和值; 7、根据常量说明串置于高级语言源程序中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模仿高级语言编 译器对不同错误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四、运行结果 1、输入如下正确的常量说明串: const count=10,sum=81.5,char1=‘f’,max=169,str1=“h*54 2..4S!AAsj”, char2=‘@’,str2=“aa!+h”; 输出: count(integer,10) sum(float,81.5) char1(char, ‘f’) max(integer,169) str1(string,“h*54 2..4S!AAsj”) char2(char, ‘@’) str2(string,“aa!+h”) int_num=2; char_num=2; string_num=2; float_num=1. 2、输入类似如下的保留字const错误的常量说明串: Aconstt count=10,sum=81.5,char1=‘f’; 输出类似下面的错误提示信息: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指导书

《网络互联技术》 实验指导书 实验1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方法 (2) 实验2交换机冗余备份/端口聚合 (5) 实验3跨交换机VLAN (6) 实验4交换机生成树协议STP/RSTP (8) 实验5动态路由RIPV2/OSPF (9) 实验6路由器PPP配置 (11) 实验7路由器编号的标准访问列表 (11) 实验8路由器命名的访问列表 (12) 实验9路由器命名的扩展IP访问列表 (15) 实验10网络地址转换NAT/NAPT (16) 实验11综合实验(设计实现小型局域网) (18)

实验1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管理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电缆实现交换机/路由器与PC机的连接; 2、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的开机启动报告了解交换机的硬件参数; 3、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常用命令. 二、【实验环境】 1 实验设备: 硬件:交换机、路由器个一台,PC机一台,console电缆及接口转换器。 软件:超级终端程序。 2 设备连接图:用console连接到交换机、路由器上 三、【实验内容】 1 通过Telnet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2 复制、备份配置文件。 四、【实验步骤】 步骤1访问交换机、路由器 1.用Cosole电缆将PC机的串口与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相连; 2.在超级终端程序中按Enter键,记录超级终端程序窗口会出现的信息 3.进入特权模式,让交换机重启,记录交换机加电启动报告。 步骤2 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进入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 2.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设备名为Switch; 3.配置加密的特权密码为cisco1,验证特权密码:退出到用户模式,再进入特权模式。 4.查看交换机的版本,记录结果; 5.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A、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并记录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