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编经济

综合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编经济
综合基础知识要点第三编经济

第八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第一节市场和市场经济

一、市场的含义和市场要素

(一)市场的含义

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2、市场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3、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二)市场要素

1、市场主体

指的是拥有商品或货币并独立自主地从事商品交换活动以实现自己经济利益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和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具体可划分为:

一是商品生产者

二是商品经营着

三是商品消费者

四是有财务分配权的政府管理机关

2、市场客体指作为交换对象的各种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他们共同构成市场交换的基础。

3、市场行为购买行为、销售行为、竞争行为

4、市场秩序

二、市场经济的涵义

市场经济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运行形式。资源配置是由市场导向决定的。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多余的: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递市场信息

2. 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运行机制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一)价值规律

(二)竞争规律

(三)供求规律

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有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的机理。市场机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其核心是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它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1.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是企业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信号。

2. 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3.竞争机制:竞争是构成市场的本质要素,是市场活力的灵魂。

4.风险机制:破产是风险机制运行的最关键的条件

5.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5. 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1、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2、促进技术创新功能

3、信息传递功能

4、利益分配功能

5、外向开拓功能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其特征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

1、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

2、计划价格脱离实际

3、高度集中的经济决策弊端多

4、经济活动缺乏竞争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1982年十二大提出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出“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1. 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2. 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3. 是扩大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内在要求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 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不同: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2. 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不同

3.分配方式不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

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同: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切实成为市场主体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市场主体与现代企业制度

一、企业成为市场主体

a

1、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2、市场主体主要有三类:企业、个人和农户,另外还有政府和境外的个人、企业和政府

3、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原因 A 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健全市场体系,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关键 B 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产生作用的客观基础

4、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基本条件 A 企业有明确的产权 B 企业能自主经营决策 C 企业之间地位平等

二、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企业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制度。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A 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并取得由法律认定的独立的企业法人地位。现代企业的法人产权与自然人企业的私人产权有着本质的区别:a 法人企业享有的法定财产权是以“组织”名义行使的,不受自然人意志和行为左右;b 法人企业具有永续存在的“生命”,不受自然人生命周期的限制;C 法人企业取得了企业法律形态,以《公司法》规范其组织形式、组织原则和商事权力、义务。

B 现代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C 现代企业是具有管理层级制的科层组织

D 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管理走向职业化,并造就了一个职业经理人阶层。

E 企业经营决策目标的多元化

3、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

A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B 公司外部治理市场

C 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

A 适应市场结构变化,抵御日益增大的市场风险

B 利于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市场制衡机制

C 利于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企业创新机制的形成

D 具有完善的法律规范性和国际惯例性

E 利于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演变与类型

1、根据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2、根据企业组织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企业划分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或确认的企业类型,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改革

1、国有企业改革及其深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A 冗员问题

B 国有改制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C 布局与结构问题

D 大型国有企业或国有企业集团的产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2、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

A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改革,以塑造清晰的国有产权主体,切实保障国有资产的报纸增值

B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C 要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对国有经济的分类改革,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与结构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含义:指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方式中,由具有不同功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各类市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按照市场客体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

2、基本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

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作用

1、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

2、有利于企业搞好生产和资本运营,成为市场主体。

3、有利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

三、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第三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一、市场秩序

1、市场秩序是市场在运行中形成的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

首先,市场秩序体现的是市场内在的规定性

其次,市场运行的内在秩序一旦形成,就必然不同程度地上升为法律形式。

2、法律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首先,维系契约的稳定及效力

其次,制定竞争规则,规范竞争行为

再次,提供宏观调控手段

二、市场规则

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仲裁规则

第十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

第一节宏观经济运行与政府的经济职能

1、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不可分配部分)+进口总值

社会总需求=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流动资产投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出口总值

2、根据失业的原因,可把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3、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货币现象。根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可分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型、结构型通货膨胀。

4、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A 价格信号失真,误导经济资源配置,使市场机制失灵,降低经济运行效率

B 助长流通领域投机之风造成流通混乱

C 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剧社会矛盾

D 降低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引起出口下降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必要性

A、政府干预和调节是纠正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必要手段

B、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C、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A 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行宏观调控

B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C 管理国有资产

D 调节收入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

E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第二节政府宏观调控

一、政府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特征

1. 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的管理、调节、控制活动

2、特征:以总量调控为主要调控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调控方式、以物质利益激励机制为主要调控手段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基本任务

1、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基本任务:A 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 B 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C 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D 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

三、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

1、基本方式: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也从直接调控为主转变为间接调控为主,这种转变表现为:

A 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

B 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宏观管理为主

C 由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经济管理为主

D 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变为指导性计划为主

2、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

第三节宏观调控政策和宏观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外贸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

2、我国财政调节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

3、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国民收入分配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间接税净额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障金)+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

1、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1)是政府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需要(2)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

(3)是控制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4)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杠杆

第二节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 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 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特征和功能

1、内涵: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护、照顾或救助的一种社会安全制度。

2、特征:强制性、公平性、全民性和最低保障性

3、功能:保障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公平、促进国民福利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维持社会再生产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低目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目标。

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原则

1、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2、权力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4、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原则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基本形式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三)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四)社会主义国家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要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一)对外贸易

(二)对外资本交流

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大体有三类:1、国外的直接投资2、外国政府和国家金融组织提供中长期、中低息贷款及各种名目的开发基金、救济基金、对外发行债券等等3、各种商业贷款

(三)对外技术交流

(四)国际劳务合作主要形式有:1、通过海外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 2、通过第三国的承包商,分包一部分国外工程项目 3、采取城建制的劳务合作 4、通过政府和有关机构聘请海外高级劳务人员

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守约、保质、薄利、重义

(五)国际旅游业

第二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一、经济特区

国家级新区,是指新区的成立乃至于开发建设都上升到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核,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等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在辖区内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特殊政策,鼓励新区进行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工作。

6个国家级新区:1、1992年10月成立的上海浦东新区 2、1994年3月成立的天津滨海新区 3、2010年6月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 4、2011年6月成立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5、2012年8月成立的甘肃兰州新区 6、2012年9月成立的广州南沙新区

二、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1、沿海开放城市是指实行特殊开放政策的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

2、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带被辟为对外经济开放地带。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

1、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城市市区划出一块明显的地界,集中举办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出口贸易等对外开放事业的区域。这是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的升级换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

2、保税区是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设立的处于国境内、海关境外的特殊区域。具有“境内关外”的特征,“不特而特,特种有特”。享有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具体体现在:1、免除进出口关税 2、进出口货物可免除许可证

3、国内外企业可在保税区内设立转口贸易机构,从事转口贸易

4、保税区内实行现汇管理,企业外汇金额留成

5、保税区内各类保税仓库、保税工厂的货物可以买卖,并通过保税区生产资料市场与非保税区企业进行交易。重庆现有两个保税区:1、2008年11月重庆寸滩保税港区 2、2010年2月设立的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四、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

1、1992年,开放了13个沿边开放城市

2、1992年7月,开放了沿长江的重庆、岳阳、武汉、九江、芜湖等城市,以及哈尔滨等6个边境、沿海省区的省会或省府城市,还有太原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对外经济全球化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经济全球化影响:

1、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

2、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

4、促进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开放的挑战

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的成员。经济全球化和WTO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挑战:

1、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科技产业与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存度

2、引进和利用外资与国内的经济结构调整

3、经济全球化下新的贸易格局与提高加工贸易的经济效益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对外贸易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内容:

1、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

2、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四、处理好对外开放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一)经济全球化与民族经济利益的关系

(二)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三)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第十三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中国土地资源的四个基本特点:A 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 B 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

C 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

D 分布不均,保护开发问题突出国土面积有960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 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居第11位。

多余的: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 个国家接壤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 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 水资源

(1)人均径流量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径流量的24.7% 我国河流总长达43 万公里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如中国小麦、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

(3)中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3. 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

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

4.矿产资源

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5. 能源资源:能源生产总量约为100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 海洋资源海洋能源的理论蕴藏量约为6亿多瓦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9.68%,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

三、民族概况:1、大杂居,小聚居 2、分布范围广,主要集中于西部及边疆地区

四、宗教概况

五、国民经济

1、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

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您的10%左右。

外汇储备2011年末突破3万亿美元

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成为第一大国。

六、综合国力

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7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 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403

2. 重庆下辖38个行政区县,有19个区,19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303.45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707人,其次是苗族,有482714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1. 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

2. 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四、综合实力

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排在前5位以内。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卷)及答案

《综合基础知识》 一、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对下列命题作出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涂B;全部涂“A”或“B”,均记为0分。) 1、“居安思危”反映了事物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 2、在几个社会经济制度中都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价值规律。() 3、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而实现的,因此,社会变革的最终原因只能从人们的思想中寻找。() 4、改革和发展都必须依靠稳定,所以,中国的最大政治就是稳定。() 5、法律体系包括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行的法律规范,包括已经生效的和已经失效的以及将来制定的法律。() 6、现代民主社会中,从总体上说,任何法律主体都是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体。() 7、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8、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内部人事管理行为不能作为行政诉讼案件受理。() 9、行政处罚都要经过听证程序。) 10、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交流的方式包括调任、转任、挂职锻炼和轮岗四种方式。() 11、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转型期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 12、经济学上,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3、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时,将导致该商品价格上升,交易数量减少。() 14、作为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计划经济的原则设想几乎与市场经济同时产生。() 15、人们都把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例,作为一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也应该建立“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用强制行政手段对社会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对经济社会的宏观调控。() 17、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业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18、领导者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统一,是领导者实现有效领导的必要条件。() 19、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的单一方面的行为过程。()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21、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使中国实现了工业化。(X) 2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伴随着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 23、资源与环境密不可分,从一般意义上说,资源即是环境,环境也是资源。() 24、“在施工中,供电、供水、商业、交通民警等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使这项工程进行得又快又好。”这句话没有违反逻辑规律。() 25、决议主要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26、收文办理的第四阶段是处置办毕公文,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组织传阅和催办等。() 27、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28、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今年以来,欧盟和美国相继对我国部分纺织品采取特别限制措施,这是明显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做法。() 30、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均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事业单位行政管理综合基础知识点记忆大全

事业单位考试行政管理知识点记忆大全 11911年美国泰勒发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首次提出“科学管理”概念。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较早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于1865年撰著了《行政学》一书2 政府职能的含义 亦称行政职能, 是国家行政机关,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3 政府职能的重要地位 a. 政府职能体现了公共行政的本质要求 b.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根本依 据 c. 政府职能转变是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d. 4----政府的基本职能 1. 定义:依据政府管理的事务性质横向划分的政府职能称为政府的基本职能。 2. 内容:a. 政治职能(包括军事保卫、外交、治安、民主政治建设 b. 经济职能(宏观调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督 c. 文化职能(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体育的职能 c. 社会职能(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 政府的管理运行职能5-- 可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 7 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对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1树立环境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2合理开发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8 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容: 1. 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 2. 政府职能的系统转移(或叫内部转移,是政府内部重划分职能 3. 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 9---- 10----政府机构的含义 广义:是指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所有国家机构的总称。狭义:国家行政机关1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关系 注意区分政府机构与其它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包含政府机构。 2. 政党组织: 3. 群众组织:如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村委会、居委会 4. 事业单位(因为不以行政管理为主要职责,因而不属于政府机构:如地震局、气象局12----机构编制管理 1. 领导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 管理机关:党中央、国务院设立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设机构编制委员会。. 3. 主要任务:a. 职能管理:“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b. 机构管理 c. 人员编制管理:即人员总额、人员结构、领导职数、职位配置

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坚持的用人标准是( ) A.党管干部 B.任人唯贤 C.德才兼备 D.任人唯亲 2.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成语是( ) 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内涵在于( ) A.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 C.为人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 D.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4.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5,( )是机关工作的纽带,是机关接受与传递信息的通道。 A.公文 B.公文处理 C.公文拟办 D.公文承办 6.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文字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7.每一颗通信卫星可俯视地球( )的面积。 A.1/2 B.1/3 C.1/4 D.1/5 8.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的主要原因( ) A.受到地震的影响 B.常年遭受飓风吹袭的结果 C.塔底地层下陷的缘故 D.钟塔的木料砖石年久破损失修 9.职业素质的核心是( ) A.思想政治素质 B.科学文化素质 C.专业技能素质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精编版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增长方式是指(资源的总体配置方式),即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的初级阶段,这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按劳分配规律的内在要求是(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联系:①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生产力因素。 发展中国家已开始重视利用高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生产工艺更新、产业组织优化。 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超过客观需求量,以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途径:第一,没收官僚资本;第二, 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第三,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 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1)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有利润、利息、租金和非公有经济中的工 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工资、奖金、津贴和劳动分红等。( 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担负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 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包括: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营利性、 法治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实际的和潜在的竞争者范 围是十分广泛的,通常包括品牌竞争者、产品形式竞争者、产品类别竞 争者、愿望竞争者。 组织中的职权一般分为直线职权、职能职权和参谋职权。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1)消费结构;(2)资源结构;(3)投资结构;(4)科学技术进步;(5)劳动力素质和数量;(6)产业问的关联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是:其资本总额均分为每股金额相等的股份,根据 股票数量计算股东权益;股票可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经批准可以上市交易,股票可以转让,但不能退股;股东人数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定期 向社会公开其资产负债、经营损益等财务状况。

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题型

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题型 问:综合基础知识考作文吗? 答:《综合基础知识》不考小作文,题型全部为客观选择题,题型与公务员考录笔试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基本一致。此外,《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专业知识》的题型也全部为客观题。 岗位信息表载明的笔试(或面试、专业测试)100%指的是什么? 岗位信息表载明的“考试方式及折算比例”,表示该岗位考试方式为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试及相应所占比例,如“笔试100%”,说明该岗位仅进行笔试,笔试成绩即为综合成绩。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例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______,是______和______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_的指导下,通过_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_和_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________,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________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 ________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______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______、 ______和______。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___而生,又为___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___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 2.职业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教育劳动过程,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

重庆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总结必背条目(精华 版1) 行政党的三大作风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市场机制主体市场经济缺点生产要素的构成党的四种监督五位一体技术创新体系政府四大职能政府四大政治职能政府社会职能行政内部监督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建设法治中国派出机关派出机构国家赔偿义务主体国家赔偿责任主体公务员考核事业单位考核年度考核聘期考核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思路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事业单位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活动原则党的建设三个方面行政职能转变关键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行政领导职能运行行政管理特点1、选任制2、委任制3、考聘制4、聘任制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协调职能4、控制职能1、政治性2、服务性3、科学性4、法制性1、执政能力建设2、先进性建设3、纯洁性建设政企分开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核心)、竞争机制1、自发性2、盲目性3、滞后性1、劳动2、技术3、资本4、管理1、党内监督2、民主监督3、法律监督4、舆论监督1、经济2、政治3、文化4、社会5、生态文明1、以企业为主体2、以市场为导向3、产学研相结合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军事保卫2、外交3、治安4、民主政治建设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领导职能4、控制职能1、直辖监督2、行政监督3、审计监督经济

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依法治国2、依法执政3、依法行政1、街道办事处2、区公所1、派出所2、税务所机关国家德、能、勤、纪、廉德、能、勤、纪1、优秀2、合格3、基本合格4、不合格1、合格2、不合格1、政事分开(政治和事业单位)2、事企分开(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开)3、管办分离1、脱钩2、分类3、放权4、搞活1、全额预算2、差额预算3、自收自支1、公益性2、公立公有性3、知识密集性4、服务性民主集中制行政职能管理学原理社会保障类型社会保障原则村委会居委会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社会职能1、人本原理2、激励原理3、能级原理4、系统原理5、权变原理6、效益原理1、社会保险2、社会救济3、社会福利(最高)4、社会优抚5、社会互助1、公平和效率相结合2、生存和发展相结合3、权利和义务相结合4、适度原则自治组织,和政府没关系,政府不是上级,政府起到指导、支持作用公文广义公文狭义公文公文三个特点公文作用公文三个特性收文发文公文处理公文拟制公文办理公文秘级公文紧急程度党政机关专用公文形式会议记录作用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3、事务文书1、法定公文2、专用公文1、法定作者2、法定效力3、特定形式1、领导直到2、规范言行3、宣传教育4、处理公务5、凭据依据1、时代性2、及时性3、效用性1、签收2、登记3、初审4、承办5、传阅6、催办7、答复1、复核2、登记3、印刷4、核发1、公文拟制2、公文办理3、公文管理1、起草2、审核3、签发1、收文办理2、发文办理1、绝密2、机密3、秘密1、特急2、加急3、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①未经加工的自然物 3.劳动对象 ②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原材料)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生产力的构成 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起决定作用 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 2.生产关系分配桥梁和纽带,重要影响 (交换) 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 私有制(奴隶、封建、资本主义) 3.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发展变化 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5.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其“经济基础”; 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即为“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一)社会经济制度 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2.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起着决定性作用 3.在社会形态进化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 1.原始社会制度 2.奴隶社会制度 3.封建社会制度 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5.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最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①社会分工(一般基础) 1.前提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2.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 (一)市场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 商品市场 (二)市场体系 要素市场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经济联系功能 (三)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功能 3.经济利益关系调整 4.信息产生和传递 5.社会评价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公务员考试必背综合基础知识

综合基础知识必背考点 1.热带有几个季节? 答案:2个 2.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答案:印度 3.“海的女儿”是哪个城市的城徽? 答案:哥本哈根 4.被称为“老人国”的星系是哪一星系? 答案:椭圆星系 5.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由当时哪国的工艺家阿尼哥奉敕主持修建? 答案:尼伯尔 6.妙应寺白塔的刹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竖立着下大上小十三重相轮,即所谓的:“十三天”

7.以下哪座塔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 答案:妙应寺白塔 8.称为“数学之神”的科学家是: 答案:阿基米德 9.“薛涛笺”产生于哪个朝代? 答案:唐 10.产生海水潮汐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月球引力 11.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 答案:天体 12.以下哪项不是天文学主要研究对象? 答案:气象 13.天文学家把全天空的星星按区域划分成多少个星座? 答案:88个

14.领土面积居世界前四位的国家是: 答案:俄罗斯、中国、加拿大、美国 15.加拿大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排第几? 答案:第2 16.中国最东边的城市是黑龙江的? 答案:绥芬河市 1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 答案:1789年7月14日 18.面临江上大风大雨时,吴六奇唱的是哪出戏 答案:《沉江》 19.吴六奇死于何人之手? 答案:归钟 20.非洲产量和储量都占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是:

答案:黄金、金刚石 21.尼日尔河位于: 答案:非洲 22.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整个非洲面积的:答案:1/3 23.非洲石油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答案:尼日利亚 24.非洲热带草原上最典型的动物是: 答案:斑马、长颈鹿 25.非洲的第一大河是: 答案:尼罗河 2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答案:热带草原气候 27.埃及地处非洲的: 答案:东北部

[精品]综合基础知识备考知识点

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基本形式是竞争。 市场经济运行的动力是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经济生活国际化是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供求机制的核心是供求决定价格机制。 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般形式。 市场经济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 作用。 实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价格机制是价格在其形式和运行中反应供求关系并诱导资源流动的技能。 供求机制的核心是供求决定价格机制。 处于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的目标是不断改善和提高公民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凡是本国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力,这是建立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 充分就业即是济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标志。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经济结构优化是促进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直接的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物价总水平基本问稳定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师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是宏观调控 的重要手段。 我国可利用水资源为2.8亿立方米。 我国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8种。 按中国社科院的分析,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位居世界第六。一个国家的实力,首先是指经济实力。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 成本优势理论是指建立在以生产成本低为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主张各国生产和出口具有 成本优势的产品。 按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在产品创新阶段,创新企业在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方面拥有垄断权。■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干预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公平自 由地竞争。 我国对外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汇率制度是关于货币与货币之间交换比例的决定及其变动幅度的制度。 政府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确定、公布、维持本国货币与某种参考货币之间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 将覅固定汇率制度。 用于满足消费者的个人生活消费需要以及社会消费需要的市场是消费品市场。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是完全一体化。 按照边际扩张理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以此进行。 国际投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资产增值。一般来说,本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一单位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标示本币价格属于间接标价法。买卖双方事先约定,据此在未来一定日期进行的外汇交易叫做远期交易。 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总需求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单选: D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J 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Q 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R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S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商品市场。T 通常来说,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 X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劳动对象。 Y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社会评价功能。 Z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商品交换。 多选: R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X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总和;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㈠《综合基础知识》 1、政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 (1)法理学 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 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 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 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 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 (1)科学前沿问题 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 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5、公文写作 (1)公文知识与公文规范 公文基础知识;公文规范。 (2)常用公文写作 决定;意见;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3)事务文书写作 会议记录;简报;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调查报告;规章制度;贺词;感谢信;慰问信。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点归纳

温馨提醒: 以下是某些同学对书本上的部分重要知识点的归纳,大家可以看一看,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巩固知识点会有些帮助。 20世纪以后教育呈现的一些新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育是创造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为政治培养人才 通过舆论影响政治 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文化功能: 选择 融合 传承 创新 素质教育 思想 政治 品德 心里 身体 科学知识 终身教育的特点 民主性 自主性 连贯性 形式多样性

新教师常见的三个错误 主修某一课程只能提供这么课程的全部容 教育只不过是知识的传递 学会教学只不过是经验累积的过程 专家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专业知识上 问题解决的效率上 关于洞察力 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疏导性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方法: 说服法 锻炼法 陶冶法 榜样法 奖惩法 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激发: 设置具体的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设置榜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原有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教学 作业的难度适中,控制动机水平 利用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 奖惩方法,妥善维护部动机 我国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 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 精神: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所在 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综合基础知识题库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测试题 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市公安局与××工商局联合行文禁止非法传销活动,应使用公告。x 2. 在我国,各级机关组织对重大事项都可以发布命令。 x 3. 试行本也是公文的正本。 4. 在特殊情况下,下级机关可以越级请示。 5. 公文印制单位在校对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稿有错漏或疑问之处应及时加以改正。 6. 公文写作是撰写人代机关立言,是体现机关领导意图的写作活动。因此,公文写作不是创造性劳动。 7. 《××企业是怎样改革经营运行机制》是一篇调查报告,其标题是公文式。x 8. 海报讲求形式美和装饰美。 9.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10.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面临的诸大中心问题之一() 11. 风能也是新能源的一种。() x 12. 材料是一切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 13. 生态平衡是一种绝对平衡。() x 14. 在热力学中,绝对零度可以达到。() x 15. 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把社会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 16. 市场机制通过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完全垄断 17. 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在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是不一致的。() x 18. 为了提高办事效率、行政处罚的程序一般采取简易程序。() x 19. 行政立法是抽象行政行为。() 20.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法国启蒙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d ) A.世界革命的影响 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 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专家命题预 测试卷1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体现出其具有( )功能。 A.信息传递 B.社会评价 C.利益调整 D.资源配置 正确答案:B,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 > 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 D.劳动工具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正确答案:C,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4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关于商品的价格和价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值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C.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商品的价值量、供求关系和货币价值等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两者兼得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5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正确答案:D, 解析答疑:为避免转载,请在该网页顶部下载卫考宝典考试软件后查看解析 第 6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题目分类:未按章节分类的试题(如真题模拟预测题) > 单项选择题 >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参与制 B.代理制 C.委托制 D.国有化 正确答案:A,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

第九章公共物品和财政职能 纯公共物品的两大特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派生特征) 公共物品的供给:公共物品的融资(资金来源)与生产(如何将投入要素转化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融资:政府融资—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私人融资—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或结构不平衡 联合融资—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生产: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 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决策制度(核心)、融资制度、生产制度、受益分配制度 我国的目标:多元的、竞争性的、有效率的、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 公共财政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营利性和法制性 公共财政基本职能: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稳定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第十章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有关数据—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财政支出的性质 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要点分类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财政支出功能分类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类、款、项三级类、款两级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治因素、经济体制制度因素和社会因素 购买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资金无偿、单方面转移,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购买性支出——有偿性、等价性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无偿性、非等价性收入分配职能 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比重大,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形式——一般财政收入和特殊财政收入 一般财政收入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所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政府收费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 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收入、排污费收入等 其他收入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 特殊财政收入专用基金收入各部门自行管理,通过专门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来反映政府债务收入国家财政通过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我国对外公布的年度财政收入一般不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和政府债务收入 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综合反映政府占用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 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指标,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 经济结构 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价格 政府债务收入的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政府债务的积极影响——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赤字途径: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向银行透支 筹集政府投资资金 调节经济 政府债务的消极影响——长期财政赤字会使财政负担过重 增加纳税人负担 产生挤出效应 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政府债务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国债依存度、国债负担率、国债偿债率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国债负担率——政府历年发行公债未偿还累积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 国债偿债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对于考生而言,掌握事业单位综合基础知识十分重要,但获得考试高分更为关键。因此试题练习尤为重要,以下是由整理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一) 1、法律的指引功能的对象主要是指( )。 A、自己的行为 B、他人的行为 C、一般人的行为 D、人们相互间的行为 2、一位人民代表说得好: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人民代表,不能只张张口,举举手,这位代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他认识到人民代表应该( )。 A、履行政府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B、履行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C、直接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 D、直接行使权力 3、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有( )情形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是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利益 B、恶意串通,损害、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D、因重大误解订立的,或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4、甲乙夫妻发现刚生下的孩子有缺陷后,扔到河里淹死,甲乙犯有( )。 A、遗弃罪 B、虐待罪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杀人罪 5、公务员在担任某特殊的职务涉及回避制度规定的四种亲属关系时,必须回避。这种回避叫( )。 A、地区回避 B、公务回避 C、业务回避 D、任职回避 6、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法的指引是法对人的行为起到导向、引路的作用,其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对人的指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个别指引,二是规范性指引。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B。解析: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宪法赋予的。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全国人大行使权力。较大的市及以上的人大才有资格行使立法权。 3、【答案】D。解析:《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

【常识判断】综合基础知识管理学汇总

综合基础知识管理学(1)管理的对象:组织中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2)管理具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四大职能。 (3)管理的原理主要有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弹性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和动力原理。 (4)古典管理学说的两大流派: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国法约尔的行政组织理论。 (5)行为管理学说是继古典管理学说之后发展起来的,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人际关系学说和后期的行为科学。 (6)管理科学学说兴起于行为科学方兴未艾的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与控制,以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7)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8)目标管理方法的特点:①以目标为中心;②重视“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③强调整体性、协调性管理。 (9)激励理论分为三类:①需要型激励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

论;③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10)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①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②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③具有历史的连续性;④具有个体性;⑤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①目标导向功能;②凝聚功能;③激励功能;④创新功能;⑤约束功能;⑥效率功能。 (11)行政组织结构指构成行政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和排列组合方式。在行政组织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纵向、横向结构,它是行政组织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又称为直线式结构,是纵向分工形成的行政组织的层级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又称为职能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