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平台应用系统迁移方案大纲

云平台应用系统迁移方案大纲
云平台应用系统迁移方案大纲

. .. .

中国移动公司

UAP云平台应用迁移方案

(大纲)

版本

拟制志华日期2014.07.16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目录

1文档说明 (4)

2应用系统迁移方法 (4)

2.1 应用迁移与整合方法 (4)

2.2 应用迁移涉及的相关部门 (5)

3系统评估与分析 (5)

3.1 系统评估和分析流程 (6)

3.2 评估准备 (7)

3.2.1迁移围确定 (7)

3.2.2评估方法与准备 (7)

3.2.3评估环境的准备 (7)

3.3 系统调研与评估 (7)

3.3.1物理基础架构调研与评估 (7)

3.3.2应用系统调研与评估 (8)

3.3.3迁移对应用系统的影响 (8)

3.4 需求分析及汇总 (8)

3.4.1基础架构需求分析与汇总 (8)

3.4.2应用系统需求分析和汇总 (8)

4方案设计 (9)

4.1 方案设计流程 (9)

4.2 云平台方案设计 (10)

4.3 迁移方案设计 (10)

4.3.1虚拟化适用性分析 (10)

4.3.2迁移场景设计 (11)

4.3.3资源映射分析 (12)

4.3.4服务器放置设计 (12)

4.3.5资源竞争关系设计 (13)

4.3.6迁移顺序设计 (13)

5虚拟化环境准备 (14)

5.1 虚拟化环境准备步骤 (14)

5.2 虚拟化环境准备与方案设计 (14)

5.2.1环境确认 (14)

5.2.2实施规划与设计方案 (15)

5.3 UAP云平台实施 (15)

5.3.1虚拟化系统设置与调试 (15)

5.3.2虚拟机系统设置 (15)

6应用迁移 (15)

6.1 迁移实施流程 (16)

6.2 迁移环境准备 (16)

6.3 迁移执行 (16)

6.4 迁移后虚拟机的优化 (16)

7测试验证 (17)

7.1 应用系统测试验证流程 (17)

7.2 应用系统测试验证容 (17)

7.3 应用系统测试 (17)

7.4 系统优化 (18)

7.5 应用系统验证 (18)

8应用系统割接 (18)

8.1 应用系统割接流程 (18)

8.2 割接评估 (18)

8.3 割接准备 (19)

8.4 割接操作 (19)

8.5 回退机制 (19)

8.6 割接后观察 (19)

8.7 原系统删除 (19)

9附录 (20)

9.1 MAP性能评估工具实施文档 (20)

9.2 典型案例 (20)

1文档说明

本文档的目的在于为UAP云平台地市应用系统设计的一个迁移与整合方法,并对实际操作有指导和建议。

本文档主要针对移动UAP的地市应用系统迁移到UAP云平台。

2应用系统迁移方法

2.1应用迁移与整合方法

根据以往丰富的项目经验,结合UAP云平台的具体业务特点,定制了一套数据迁移与整合的方法。本迁移与整合方法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系统评估与分析、方案设计、虚拟化环境准备、应用移植、测试验证和业务割接。

图2-1 应用迁移与整合方法

?评估与分析

在系统评估与分析阶段,应确定迁移围和目标,利用调查问卷、系统评估工具(MAP)和访谈等评估形式,对应用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和汇总系统需求,形成调研报告。

?方案设计

在方案设计阶段,针对项目围的物理服务器进行虚拟化适用性分析,设计迁移场景和云平台架构方案。在云平台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迁移顺序、迁移方法等容的设计,形成总体迁移方案。

?虚拟化环境准备

在虚拟化环境准备阶段,应判断现有的UAP云平台环境是否能容纳被迁移的所有对象,以及,具体应检查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以及数据库资源等,建立迁移所需的环境准备,如虚拟机、虚拟化网络等。

?应用移植

在系统移植阶段,应根据既定的迁移方案严格的执行应用系统迁移,将物理机的应用系统移植到虚拟机,有工具移植和手工部署两种方式。

?测试验证

对云平台上的应用系统进行功能性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并进行应用验证,以便预先排除隐患,使得应用系统成功的运行在云平台环境下。

?业务割接

制定割接方案,依照割接方案进行割接操作,割接完成后进入割接后观察期,通过割接验收后将原系统下线。

应用系统在UAP云平台上线1个月后,提供性能分析报告。

2.2应用迁移涉及的相关部门

业务迁移进行中,会涉及如下各部门,其具体职责如下:

?省公司信息系统部:;

?地市公司:

?应用开发商:负责实施UAP平台各应用系统日常的7×24小时故障响应处理工作,为UAP平台各应用系统的维护支撑提供技术支持。

?迁移实施方:

1)对应用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

2)根据需求设计云平台方案,或者评估现有云平台方案是否满足需求;

3)设计应用系统迁移方案,如迁移方式、迁移工具等;

4)进行应用系统迁移,将应用系统从物理机上移植到虚拟机上;

5)与应用开发商一起进行测试验证;

6)进行业务割接。

3系统评估与分析

如何对被迁移系统进行有效的系统评估,为迁移和整合提供有效的支撑数据,是迁移前重要的工作,也是迁移和整合过程中的一个难点。系统评估分析,将使用调查问卷、自动化评估工具或访谈等形式对系统的基础架构层和应用层进行系统评估。

3.1系统评估和分析流程

图3-1 评估和分析流程应用系统迁移评估与分析流程描述如下:

表3-1 系统评估和分析流程

编号步骤名称责任人说明

3.1 确定迁移围?确定要迁移的应用系统,及未来的数据中心等容

3.2 选择评估方法?选择自动化工具评估(MAP)、问卷调查、访谈等评估方法

3.3 准备评估环境和容?准备好被评估系统的网络、MAP服务器等容?准备好调查问卷的调查问题和访谈的具体容

3.4 系统评估迁移实施方?对系统进行评估,使用问卷调研、自动化工具评估、访谈等形式

3.5 问卷调研迁移实施方?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研

3.6 自动化工具评估迁移实施方?采用自动化评估工具进行系统评估3.7 访谈迁移实施方?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3.8 需求分析迁移实施方?对应用系统进行整体需求分析

3.9 基础架构层评估迁移实施方?对被评估系统进行基础架构层面的具体评估和信息汇总

3.10 应用层面评估迁移实施方?对被评估系统进行应用层面评估和信息汇总3.11 业务层信息汇总迁移实施方?对被评估系统进行业务层信息汇总

3.12 运维层信息汇总迁移实施方?对被评估系统进行运维信息需求汇总

3.13 现状调研及需求分

析报告

迁移实施方

?根据调研容,撰写《现状调研及需求分析报

告》

云政务平台方案(政府单位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云政务平台方案 省级电子政务云 (各级政务云容灾备份节点) 政务网 省级业务专有云 (公安云、社保云……) 市级业务专有云 (公安云、社保云……) 省级民生服务云 (教育云、医疗云…… ) 市级民生服务云云 (教育、医疗云……) 市级电子政务云市级电子政务云 市级电子政务云 IDC 同城备份中心 民生服务云 业务专有云IDC 同城备份中心IDC 同城备份中心 市级电子政务云同城备份中心 图示:政务网专线运营向导线 电子政务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架构图 云运维体系 云 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门户 门户层S A A S P A A S I A A S 物理层 基础设施虚拟化 服务器 存储 网络设备 安全设备 通用型应用行业专有应用OA 邮件网站群 工商 税务林业 通用功能组件 云中间件 云数据库 云GIS 数据交换平台 软硬件基础设施服务 云服务器云存储 结构化数据大数据计算云网络 数据中心

教育云平台架构图 云运维体系 云安全体系教育云平台门户 门户层 S A A S P A A S I A A S 物理层 基础设施虚拟化 服务器 存储 网络设备 安全设备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桌面远程教育中心 通用功能组件 云中间件云数据库 云GIS 数据交换平台 软硬件基础设施服务 云服务器 云存储结构化数据大数据计算 云网络 数据中心 光 纤教育网数据 接口应用 教育局 镇区教育办 中小学校 职业/高等教育 社会教育机构 和会公众 在线教育高性能计算 数字校园区域数据中心在线科研在线教务 企业云平台架构图 云运维体系 云安全体系 企业云平台门户 门户层 S A A S P A A S I A A S 物理层 基础设施虚拟化 服务器 存储 网络设备 安全设备 基础应用专业应用OA 通用功能组件 云中间件云数据库 云GIS 数据交换平台 软硬件基础设施服务 云服务器 云存储结构化数据大数据计算 云网络 数据中心 PPM CMS CRM HR FM ERP SPM BI BPM O2O SE

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建设方案只是分享

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最小的投资换回最高的回报。

目录 第1章云终端系统 (3) 1.1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3) 1.2 PC机模式的弊端 (3) 1.3 云终端企业办公网络解决方案 (3) 1.4 云终端方案和标准PC方案预算对比 (5) 1.5 方案图解 (7) 1.6 云终端产品简介 (7) 1.7 服务器配置要求 (9) 第2章GPS汽车定位系统 (10) 2.1 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 (10) 2.2 系统功能 (10) 2.2.1实时定位 (10) 2.2.2超速报警统计 (11) 2.2.3疲劳驾驶报警 (11) 2.2.4轨迹回放 (12) 2.2.5轨迹分析 (12) 2.2.6定点搜车 (13) 2.2.7停车数据统计 (13) 2.2.8应急报警 (14) 2.2.9进出站场统计 (14) 2.2.10里程统计 (15) 2.2.11速度曲线图 (15) 2.2.12线路偏离报警 (16) 2.2.13图片传输 (16) 2.2.14视频录像 (18) 第3章一卡通系统 (19) 3.1 一卡通系统概述 (19) 3.2 网络结构说明 (20) 3.3 软件体系架构 (20) 3.4 质量保证体系 (22)

3.5 售后服务承诺 (23) 第一章云终端系统 1.1 企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更加注重自身信息架构的简便易用性、安全性、可管理性和总体拥有成本,企业也不例外。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企业网络不断完善。 但是,现阶段一些企业电脑网络的建设,大都采用单独享用各自PC机的模式,而PC 机模式具有采购部署成本高、大量PC机资源闲置浪费、后期管理维护困难、安全性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能够构建一个低成本、易于管理、安全性高的企业网络一直是企业信息化的焦点。 1.2 PC机模式的弊端 (1)PC造价高昂 企业网络具有人员用机数量较大的特点,一般10-150台不等,采购众多PC机成本高昂,而安装软件需要同等数量的LICENSE,进一步增加成本,并且在每次的电脑升级换代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的资金,应用的成本较高。 (2)管理维护困难 企业网络的主要使用对象为办公人员,而这些办公的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通常不高,这便增加了管理人员对PC终端管理的复杂性;另外,随着企业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PC 终端需要配合企业的应用系统建设,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更新,而每次系统升级或更新,都需要庞大的处理工作,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系统的维护工作量和开销。 (3)安全性差 PC终端本地拥有存储,办公人员可以随意安装各类软件,容易受到病毒攻击,系统安全性较差。 (4)噪音辐射功耗大 传统PC功耗在200W/小时左右,耗电量大,机箱风扇运行噪音干扰也较为严重,另外机体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5)整洁度不高 整洁的办公环境能给工作人员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从而使得办公效果更佳。当前办公空间十分有限,分配用于办公网络的空间不会很大,而PC机占用空间较大,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部署多台PC会影响办公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大数据+智慧城市云平台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顶层规划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基本概况 (1) 1.1 某某市概况(要点) (1) 1.2 某某市管辖区-某某区概况(要点) (1) 第2章创建智慧城市可行性分析 (2) 2.1 需求分析 (2) 2.1.1 推进城镇化建设需要“智慧化” (2) 2.1.2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智慧化” (3) 2.1.3 加强城市管理与运营需要“智慧化” (4) 2.1.4 提高生活品质需要“智慧化” (4) 2.2 现有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 (5) 2.2.1 现有基础条件 (5) 2.2.2 优势分析 (9) 2.2.3 可行性分析 (10) 2.3 风险分析及对策 (13) 2.3.1 政策风险 (13) 2.3.2 行为风险 (14) 2.3.3 经济风险 (16) 2.3.4 技术风险 (17) 2.3.5 实施风险 (17) 2.3.6 人才风险 (18) 2.3.7 某某市理性认识智慧城市系统 (18) 2.3.8 某某市确定智慧城市建设策略 (19) 2.3.9 某某市基本现状与建设智慧城市定位 (20) 2.3.10 继承国家课题成果降低风险高起点建设 (20) 2.3.11 某某市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机制 (21) 2.3.12 某某市全面梳理智慧城市业务并理清相关互系 (21) 2.3.13 某某市将实行设计与建设分开实施的原则 (24) 2.3.14 某某市将做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24) 2.3.15 某某市将实现政府管理与服务业务一体化改革 (25) 2.3.16 某某市智慧城市技术整合与创新 (26) 2.3.17 确定智慧城市工程同已建系统的关系 (27) 2.3.18 某某市利用智慧城市建设整合国家综合成果 (28) 第3章创建智慧城市的目标和任务 (30) 3.1 创建目标 (30) 3.1.1 “智慧某某市”发展预期 (30) 3.1.2 “智慧某某市”总体目标 (31) 3.1.3 “智慧某某市”创建目标 (32) 3.2 考核指标 (36) 3.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6) 3.2.2 建设与宜居 (38) 3.2.3 管理与服务 (39) 3.2.4 产业与经济 (42)

桌面云平台系统集成方案

桌面云平台系统集成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7) 1.1项目背景 (7) 1.2需求分析 (7) 1.3建设目标 (8) 2.桌面云整体设计 (8) 2.1设计原则 (8) 2.2整体设计拓扑图 (10) 2.3整体设计概述 (10) 2.4方案优势 (11) 2.4.1桌面集中管理的优势 (11) 2.4.2分布式计算的优势 (13) 2.4.3成本优势 (14) 3.桌面云详细设计 (16) 3.1vShpere基础架构平台 (16) 3.1.1vShpere平台介绍 (16) 3.1.2vShpere基础架构平台的优势 (16) 3.2vCenter Server (17) 3.2.1vCenter Server介绍 (17) 3.2.2vCenter Server的优势 (17) 3.3vCenter Server设计规格 (18) 3.3.1vCenter 服务器的建立 (18) 3.3.2vCenter 服务器规格 (18) 3.3.3vCenter 数据库 (19) 3.3.4vCenter 数据库规格 (19) 3.4ESXi主机设计 (20) 3.4.1服务器主机指标要求 (20) 3.4.2ESXi主机容量规划 (20) 3.4.3ESXi主机配置规格 (22) 3.4.4服务器主机 IP信息 (23) 3.4.5ESXi软件规格 (24) 3.5vCenter Server配置 (24) 3.5.1集群属性 (24) 3.5.2集群功能设定 (24)

3.5.4vCenter 资源池 (26) 3.5.5群集扩展说明 (26) 3.5.6虚拟机的命名 (26) 3.5.7ESXi主机的命名 (27) 3.6存储设计 (27) 3.6.1需求分析 (27) 3.6.2存储设备选型 (27) 3.6.3存储设备参数 (29) 3.6.4存储性能和容量规划 (31) 3.6.5存储逻辑设计 (33) 3.6.6存储LUN的规划及设计 (34) 3.6.7VAAI管理套件 (36) 3.7网络设计 (37) 3.7.1网络设计示意图 (37) 3.7.2物理交换机设备选型 (37) 3.7.3分布式交换机体系结构 (45) 3.7.4逻辑虚拟网络设计 (46) 3.7.5分布式交换机技术及优势 (46) 3.7.6物理交换机Vlan设计 (47) 3.7.7分布式交换机端口组配置 (47) 3.8虚拟桌面设计 (48) 3.8.1View Manager (48) 3.8.2View 版本说明 (50) 3.8.3View支持的操作系统 (51) 3.8.4虚拟桌面池管理 (52) 3.8.5虚拟机的资源管理 (53) 3.8.6安全访问 (53) 3.8.7高可用性与扩展 (54) 3.8.8离线桌面 (55) 3.8.9物理桌面发布 (55) 3.8.10应用虚拟化 (55) 3.8.11启动风暴的优化 (56) 3.8.12访问负载均衡 (57) 3.8.13虚拟桌面优化 (58) 3.8.14桌面用户配置文件管理 (59) 3.8.15开放式API (59)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平台技术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平台 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建设原则 (1)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1)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1)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1)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1)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1) 第二章总体框架 (2) 第三章智能交通集成平台方案 (3) 1.平台结构组成 (3) 2.支撑技术 (4) 3.系统接口及数据规范 (5) 4.与智慧城市平台信息共享 (19) 5.集成指挥平台 (22) 6.地理信息平台 (26) 7.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29)

第一章建设原则 (一)加强指导、统筹规划 智能交通系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元化、层次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政府、企业多个层面,必须在统一领导下进行统筹规划建设,使各单位遵照统一的规范建设,充分发挥整体作用和整体效益,充分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开发,确保交通智能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面向需求、重点突出 ITS 建设项目要根据交通运营与管理的需要,满足社会公众对交通行业信息的要求,加强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公共交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讲求实效,以应用促发展。项目建设要突出重点、分层建设、各负其责、共同发展、稳步推进,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把握“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交通运行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ITS 建设,对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资源加以整合,统一管理资源,避免交通行业内部资源分隔、各自为政,进而理顺各交通部门间信息交互关系,实现交通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求实勿虚、提升服务 坚持以人为本,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的交通信息服务为重点,以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为推手,以支撑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为宗旨,以需求、效果并重为导向,加快推进交通信息服务规范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建立丰富实用、经济便捷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体系,使交通信息真正服务于民。 (五)覆盖全局,深化应用 以信息化覆盖智能交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实现信息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运行监测、管理与服务领域的深度渗透与融合,加速推进深化应用,促使智能交通信息化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发挥更重要的牵引和支撑作用,有效提高智能交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工业数据智能安全云平台方案

工业数据智能安全云平台方案

一、项目概况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车株所)始创于1959 年,前身是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2016 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320 亿元,位列湖南企业前15 强,株洲市第一。中车株所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已构建完成在轨道交通装备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领域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是中国轨道交通电气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首选供应商。

在向互联化、智能制造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轨道交通产业链重构转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轨道交通整车与零部件厂商协作关系越来越趋向合作竞争,在产业链发挥各自的优势;客户多样化需求促使整车制造商与模块供应商在开发、制造、服务方面的紧密合作。产业生态系统互联意味着数据的互通,数据的互通也加剧了泄露风险。近两年,全球针对制造业的数据泄露事件多达2000 余起。为助力中国制造2025,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水平、促进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中车株所决定依托敏捷科技在企业内部建立具有中车株所特色的工业数据智能安全云平台。及交付、运营,努力实现全数字化驱动。“十二五”期间,中车株洲所通过开展产 1. 项目背景 中车株所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从设计到生产制造、检验检测以品研发设计数字化工作,各新产品设计周期普遍缩短了约30%,工程更改减少了约20%,研发成本降低了约10%,大大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和能力。中车株所产线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手段升级,从人、机、料、法、环、测的维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基础管理与技术的提升和优化,实现生产过程和生产管理的智能化。 中车株所目前已经建成涵盖轨道交通及工业领域大数据存储管理与分析挖掘业务,可支持海量工业设备数据接入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打通设计、制造、物流、售后、质量等各个领域的关键数据,并形成闭环,产生服务价值。然而,轨道交通行业的特点是资产密集、长周期运营,而且信息非常分散,这就导致它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要求比较高。中车株所在追求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对工控系统安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积极推进企业级系统集成,实现生产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openstack系统集成

云计算是一种商业模型,被称为继个人电脑、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革命。云计算正颠覆着传统的it模式,通过对云的应用和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和各部门重复投资的硬件与管理成本,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从而形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供给的服务。云计算已成为现代IT行业的一种趋势,对云计算的探讨是很有必要和价值的。从整体上来说,云计算的应用是基于大规模分布式的基础架构及平台之上的云计算应用两个方面的,其中,基础架构建设是整个云计算平台的基础,一种基于IaaS层资源管理的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Openstack是一款完全免费的开源的云操作管理工具,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目前由OpenStack基金会管理,以其开放性,获得了众多厂商和开发者的支持,它提供了一种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的云计算解决方案。Openstack通过创建、启动和部署虚拟机的方式将资源引入云中。另外Openstack还可以通过虚拟机的方式将物理设备上分散的资源有效地集中起来,快速便捷地引入云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通过全方位的展示开源云计算IaaS平台OpenStack的技术,展示目前这个平台的发展现状,以及这个平台部署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分享基于这个平台的部署和开发过程中的实战经验,来加深人们对云计算平台的认识和理解,让人们深入了解openstack的架构和原理,以及在基础设施层的部署实现和集成。技术分析,讲解OpenStack部署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OpenStack的常用模块及功能;实战集成部署演示,也是本文重要的一个环节。最后对所有过程进行了总结,并讨论进一步工作展望。 关键字:云计算 Openstack 系统配置管理虚拟机

XXX智慧园区云平台网络系统集成规划方案

XXX智慧园区云平台网络系统集 成规划方案

XXX园区云平台网络集成方案技术白皮书 目录 1概要 (4) 2本期建设云计算承载平台 (4) 2.1项目需求 (4) 2.2本期建设网络拓扑 (6) 2.3本期建设网络简介 (6) 2.4本期建设网络规划 (7) 2.4.1网络路由设计 (7) 2.4.2IP地址规划 (8) 2.4.3VLAN的划分 (9) 2.4.4设备命名规范 (9) 3未来三大支撑平台架构 (10) 3.1云计算平台 (10) 3.2物联网平台 (12) 3.3运营支撑平台 (12) 4未来两大应用平台架构 (14) 4.1服务应用平台建设规划 (14) 4.1.1桌面云服务 (15) 4.1.2云主机服务 (15)

XX 智慧公司集成方案技术白皮书 4.1.3云存储服务 (16) 4.1.4移动办公服务 (17) 4.1.5统一通讯云服务 (17) 4.1.6商旅服务 (19) 4.1.7视频会议服务 (20)

XXX园区云平台网络集成方案技术白皮书 图目录 图1-1 XX通讯智慧公司综合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2-1 XX云计算平台 (11) 图2-2 物联网平台 (12) 图2-3 XX通讯运营支撑系统功能架构图 (13) 图3-1 智慧公司建设方案策略 (14) 图3-2 移动办公云组网图 (17) 图3-3 统一通讯软件截图 (18) 图3-4 软件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3-5 XX通讯视频会议系统. (21) 图3-6 XX通讯远程教育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目录 表4-1 缩略语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为云服务系统集成商解决方案

华为云服务系统集成商 解决方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目录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 1SI(System Integrator)行业背景概述 (3) 2SI(System Integrator)行业痛点 (3) 3华为云服务解决方案 (4) 4价值体现 (5) 5案例客户 (7) 6联系方式 (8)

1SI(System Integrator)行业背景概述 SI(System Integrator)集成服务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随着IT行业的大势而发展。从最初的硬件主导,到今天的硬件软化,再到将来的软件服务化、服务产品化,IT行业发展大势有着一个清晰的演进脉络。但是,近几年来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发展并未跟得上IT行业大势的变化,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下,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大、中、小各级系统集成商的转型升级皆较为困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类数据皆显示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市场增长率逐步趋缓。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全球系统集成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那么,中国系统集成商的转型之路到底寄于何方? 2SI(System Integrator)行业痛点 随着IT市场竞争程度的全面加剧,系统集成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IT市场发展的趋势是更加透明化,市场竞争的机制和规则也越来越有序和公正。面对这样的竞争形势,要想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IT市场的发展大势,不断积累和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SI(System Integrator)企业在这个的北京发展遇到了如下瓶颈: 1.行业营收和利润下滑:营收和利润下滑,从50%利润率的风光,到今天不足10%的 行业平均利润率;从众人追捧为朝阳产业,到今天的斜塔之危;系统集成市场竞争 程度日趋激烈,集成商不堪生存压力。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IT服务市场投资 下降、客户需求增长乏力,系统集成商的经营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2.商业模式拓展困难:SI行业商业模式导致客户群体拓展困难,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市 场选择,现在的SI行业,基本已经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形成相对固定的客户群,如何拓展新的商业模式,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来最终增加营收,这也成为SI行业的 心头之痛; 3.项目部署和投入大,灵活性低:SI行业项目采购商务谈判繁琐、部署周期长,基础 设施资源不具备弹性伸缩能力,极易造成大规模的资源浪费,导致高成本的解决方 案;

IBMS系统集成方案设计(云)集团管理系统

集团项目 智能建筑集成管理云平台设计方案南京古河软件有限公司

目录 1.1系统概述 (4) 1.1.1.IBMS的定义 (4) 1.1.2.基于云技术的IBMS (4) 1.1.3.IBMS云平台的核心技术 (7) 1.1.4.IBMS云平台的优点 (11) 1.2设计目标 (14) 1.3设计依据 (15) 1.4设计原则 (15) 1.4.1 先进性 (15) 1.4.2 开放性 (16) 1.4.3 标准化和模块化 (16) 1.4.4 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16) 1.4.5 可管理性 (16) 1.4.6经济性 (17) 1.4.7 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17) 1.5系统分析 (17) 1.5.1搭建环境及硬件要求 (17) 1.5.2 总体要求 (18) 1.5.3 功能要求 (19) 1.5.4 结构要求 (20) 1.7系统集成架构图 (22) 1.8GH-CLOUD对各子系统的集成数据展示 (22) 1.8.1闭路监控系统 (22) 1.8.2防盗报警系统 (24) 1.8.3一卡通系统 (26) 1.8.4进出口停车管理系统 (27) 1.8.5楼宇设备自动控制系统 (28) 1.8.6消防报警系统 (29) 1.8.7信息发布系统 (30) 1.8.8公共广播系统接口 (31) 1.8.9高低压配电系统 (31) 1.8.10空调群控系统 (33) 1.8.11电梯控制系统接口 (34) 1.8.12系统集成平台与电量仪监测系统 (35) 1.8.13系统集成平台与智能照明系统 (36) 1.8.14系统集成平台运维管理及数据分析报表 (36) (一)宏观展示类 (36) (二)统计报表类 (37) (三)指标类 (40) 1.9跨系统联动功能 (40) 1.9.1视频安防系统联动 (41) 1.9.2门禁管理系统联动 (41) 1.9.3防盗报警系统联动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