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XXXX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XXXX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方案

学校新校区

数字化校园规划设计

2011年5月目录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2

二、总体设计思想2

三、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框架与特征3

四、数字化校园的结构和层次3

五、各弱电子系统建设4

5.1、综合布线系统4

5.2、计算机网络系统5

5.3、电话通信系统6

5.4、校园公共广播及音乐铃声系统6

5.5、卫星电视接收及网络电视系统7

5.6、“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7

5.7、校园综合安防系统8

5.8、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9

5.8、网络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10

5.9、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工程11

5.10、大屏幕电子公告屏、触摸屏11

5.11、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1

六、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11

6.1、统一用户认证平台12

6.2、数据管理平台12

6.3、业务构造平台12

6.4、综合信息门户平台13

6.5、教学资源中心13

6.6、校园一卡通系统13

6.8、其它应用系统13

固原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数字化校园设计要求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就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校园原有的各项资源数字化,是传统的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是以校园网络系统为基础,从环境(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资源(人力、设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简而言之,数字化校园就是以成熟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工具,对传统校园的各项活动的重新整合,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数字过程,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总体设计思想

新校区的弱电项目建设,必须站在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和高度上,对新校区校园网系统、语音电话、多媒体教学、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安防监控、一卡通等系统进行统一的整合,为今后的教学、教研、办公、生活等各项应用,建立一个统一的校园数字化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信息化校园的各项子系统的建设。

三、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框架与特征

数字化校园以校园网络为基础,校园一卡通为核心,由校园网络、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数字化校园广播、校园安全防范与监控、校园一卡通、数字语音等系统构成一个综合数字化平台,并通过这个平台,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应用。因此,按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一个数字化校园的弱电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1)具有统一的集成平台,将多种应用系统整合在一起,如数据、视频、语音等;

(2)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满足各项应用的身份认证需求;

(3)提供统一的用户信息管理服务;

(4)具有统一易用的门户网站,各种应用均以Web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

(5)利用成熟的流程管理、协同工作等应用软件系统,在最大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教学办公方式;

(6)校园的外延无限扩大,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学生和教师存在于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数字化校园范围之中。

而作为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校园网络应具有以下功能:

(1)语音、视频和数据共享同一基础通讯平台;

(2)网络必须提供用户端到用户端的、基于策略的Qos。

(3)网络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的性能,必须保证整个网络语音通讯的畅通;

(4)网络应具有快速的收敛与恢复能力,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5)能为语音和数据提供基于同一平台的统一网管;

(6)全网的语音信令能透明传输,即统一编号、统一功能、统一管理;

(7)具有基于组播的视频传输功能。

四、数字化校园的结构和层次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校园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成既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虚拟校园。

基于上述观点,数字化校园的结构体系和层次可规划如下:

层次。底层的网络构成了数字化校园的物理基础,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之上的系统层为各项应用提供数据存储、高性能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库服务,并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开发和集成平台,形成整个数字化校园的信息管理基础。应用层为各类用户提供信息管理和网络基础服务,所有内部的资源和服务在统一的部署下通过门户发布,进行统一的目录管理,形成数字化校园的统一平台。

五、各弱电子系统建设

XXXX学校的弱电系统规划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通讯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电子公告屏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网络中心机房工程等子系统。

5.1、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网络系统拓扑结构相统一。核心层设在网络信息中心机房;接入层设在各单体建筑弱电间综合布线配线机柜处。

核心层与汇聚层及接入层采用8芯室内外单/多模光纤连接,配线间至网络中心采用8芯室内外单/多模光纤连接。楼内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必须满足数据、语音、以及视频等传输要求,数据网络和语音(电话)网络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进行组网,系

统的分类应用,只需在配线间进行跳接即可。

无线网方面,在校史展览馆、学术报告厅、会议室、阅览室、图书馆、校园公共场所等,都设置一定数量的无线接入点,作为有线网络补充,提高了用户接入的灵活性;

5.2、计算机网络系统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每个学校进行学校信息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数字化校园”就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筑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

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传输平台,一个可靠稳定、高效安全的网络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坚实基础。随着学校信息化的深度发展,学校的教学办公和管理等活动将越来越依赖校园网。因此构建一个高效、实用、稳定可靠、安全的网络平台,是学校网络建设考虑的重点。

1)园区网络

新校区的校园网络主干规划应采用目前成熟的千兆技术,八芯室内、外单/多模光纤汇聚至网络信息中心,校外广电、电信的线路也均汇聚于网络信息中心。

校园网络系统建议采用以星型拓扑结构为主的分布式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结构。

在校园网络系统设计中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MPLS技术、三层交换技术、路由技术、Trunk技术、Spanning Tree 技术、HSRP技术等先进成熟的主流网络技术。并建设IPV6试验点,联入CERNET-2网,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集服务、应用、科研于一体。

每栋楼宇只设置1个配线间,将楼内的信息点(数据、语音、电视、广播、安防等)全部集中到配线间内,通过园区主干光纤、电缆等上联到网络信息中心的相应设备上。配线间尽可能设置在每栋楼的中部,相对独立,安全,通风、防尘良好。配线间内必须要有强电插座及照明。行政办公楼不单独设配线间,楼内所有线缆汇聚至网络信息中心。

园区弱电管网统一设计,在校园的主干路由和分支路由上,应采用统一规格的管材,一般为φ110UPVC或多孔梅花管。对于各个弱电系统从管道分支出去的地下管线,由于穿放的线缆种类单一、数量少,可以用φ32的重型PVC管,例如室外广播点、室外监控点等。另外园区弱电井原则上全部采用手孔。

2)园区无线网络

对于新校区大面积的公共露天活动区域,以及集中办公区、大会议厅、报告厅由于布线系统距离的限制以及装修美观的要求,无线网络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在新校区建设中也尤为必要。规划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师生在新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扩展网络的使用范围,体现新校区数字化校园网络应用的水平。

5.3、电话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就是利用电话运营商的电信网络,为校内用户提供各种语音通信服务。兼顾发展使用IP数据语音/视频系统,待条件成熟后替代传统电话通信系统。

校内电话系统布线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线缆和布线设备建议采用与网络布线相同厂商的产品。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跳接实现数据和语音互换,主干采用50对或25对大对数电缆,各终端线缆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点的数量根据房间的具体使用功能来确定。电话系统的主交接箱也设在网络信息中心,电信部门只需将语音主干引至网络信息中心内。

5.4、校园公共广播及音乐铃声系统

学校公共广播及音乐铃声系统采用数字IP网络广播系统,通过这套广播系统可以满足学校自动打铃、广播通知、紧急消防广播、背景音乐、英语听力、英语教学以及AOD点播等基本需求。

系统完全基于网络,通过主控(网络中心)和分控(授权客户端)系统可以实现点对点广播、任意分组广播,对指定区域播放听力节目、铃声或音乐等。

室内(教室、实验室、语音教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等)扬声器采用2只10W的壁挂音箱。

每栋楼的走廊设置为一个独立的定压分区,线路(管路)均引自各楼配线间内,扬声器采用10W壁挂音箱或壁画音箱,若楼道内设计为吊顶,则采用吸顶音箱;

室外设置若干个独立的定压分区(一个是校园内楼间空地、草坪及主要道路两侧,

另一个是运动场),校园内楼间空地及主要道路两侧分区内的音柱尽可能安装在校园照明的路灯杆上,线路(管路)应从行政办公楼内网络中心引出;运动场分区的音柱尽可能安装在看台较高的部位处,或安装在相应的路灯杆、立杆上,运动场的分区设计还必须能够满足开运动会、升国旗及大型集会的独立使用,线路(管路)应从教学楼内广播室引出。扬声器采用45W~65W室外防雨音柱。

5.5、卫星电视接收及网络电视系统

电视系统作为生活娱乐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学校弱电系统建设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整个校园电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节目源部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主控部分(RF射频电视信号的调制、混频及网络电视采集编码、编辑、存储、直播及点播等);信号传输部分(CATV网络和校园网);用户端(电视机、PC、IP机顶盒+电视机);

节目源信号主要通过自建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在楼顶架设三个卫星接收天线,线路引至网络信息中心内)和自办校园节目(校园演播室或多功能厅的现场播出信号、DVD、VCD、录像机等)予以实现;

主控端采用若干台调制解调器、混频器、多台前段驱动放大器和若干台网络电视直播服务器及相关管理软件。

传输系统将采用模拟和数字相结合的应用传输方式,以实现用户端通过(PC或TV)进行接收观看电视节目。模拟传输系统只覆盖学校CATV有线电视系统,其余各校内用户可通过校园网进行电视节目收看;

用户端接收电视节目可通过三种方式(PC、电视机、IP机顶盒+电视机)实现其电视节目的观看。

卫星接收及网络电视系统拓扑图

5.6、“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

“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建设建议采用可基于综合校园局域网实现的校园局域网、有线电视网、智能广播网、多媒体教学网、校园监控保安网等“多网合一”的“e捷”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

“e捷”全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基于网络技术,以“PC+NC一体化”设计的智能多

媒体教学终端为核心,构建于校园网上,利用先进的信息通讯、视音频传输与控制技术、多媒体处理技术,与以太网络技术全面融合,将数字或模拟的各类节目、课件以全数字化的方式传送到各个教室终端,将传统教学模式发展成既有传统教学功能,又可利用广泛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化教学全新的、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教学模式。

该系统在数字校园里,可以通过多种现代化手段,将多种多媒体教学形式及应用全面引入教学中来,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多媒体特点的校园网,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应用,如多媒体课件点播、计算机辅助教学、VOD点播、AOD 点播、Internet浏览、示范教学、教学评估、数字IP网络广播等,实现全部教室同时并发点播课件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作为“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的重要核心设备——大屏幕显示系统,当前应用的主流无外乎一共有以下五种模式:a、投影机+幕布;b、超短焦投影+电子白板;

c、交互式数字白板背投;

d、交互式等离子触摸一体机;

e、民用液晶电视。以上5种显示模式中,前两种因为投影机灯泡及液晶板更换的后期投入成本高居不下,越来越多的学校不堪重负,最后一种因为缺乏交互性,以及可视角度受限等因素,目前也无法作为主流技术进行推广。从区内、外众多此类项目的成功应用案例来看,交互式数字白板背投和交互式等离子触摸一体机不论从性价比方面,还是操作和维护的便捷性方面,均符合当今建设的应用主流,因此,建议新校区的“班班通”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建设采用74”交互式数字白板背投或63”交互式等离子触摸一体机。

5.7、校园综合安防系统

校园综合安防系统建设将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周界红外对射和室内无线红外双鉴探测)系统、门禁系统和电子巡更系统四个部分。

整个安防系统采用中央控制加分区控制的思想,采用数字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主控中心到各分中心完全基于校园网络,采用光纤进行传输。各监控点采用数字或模拟式摄像机采集信号,并将视频信号通过校园网传输到安保中心,从而做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系统采用监控、报警结合、有线和无线互补的方式,要求主控室报警设备和摄像设备随时处在警戒状态,一旦有人侵入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报警信号传至安防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发出报警声,同时在报警监视器上显示报警的点,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手动切

换至该楼层的摄像机,观察楼道情况。围墙周界采用红外对射与高速球形摄像机及灯光联动的方式,当对射报警器探测到警情后,通过监控中心的联动主机实现视频及灯光联动,进而实现清晰录像。

保卫处和各楼值班室设若干个分控中心,校内安保执勤人员和校领导可以通过分控中心任意调用图象并控制云台变焦动作,作为管理和了解校内外情况的辅助手段,使校领导不出办公室就中以了解校内各重点部位的情况。

(2)视频监控系统布点及技术要求

①视频监控及设备选型要求

根据其监视范围的不同,选用同一厂家不同型号的摄像机,其布点和选型原则为:校园内各主要公共场所、道路等处全部设计采用日夜型红外一体化高速球形摄像机,共设计10-20台,主要用于日夜不间断监看记录校园内各主要场所的人员活动情况及各类车辆的活动情况和管理调度;

校园围墙设计安装10-20台红外一体化可变焦枪型摄像机,日夜24小时实时对周界异常等警情现场进行监控;

各楼门厅、楼梯口、消防控制室设计安装红外一体化手动可调焦摄像机,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节,尽可能确保没有死角;

各楼走廊设计安装室内高速彩色球形摄像机摄像机,可对走廊、楼梯处活动的人员完全监控。

主显设备采用2*4超窄边液晶拼接墙,整个校区的范围较大,考虑到线损的问题,我们建议设计直接由安保中心集中供电方式,交流220V供电到现场,直流变压器降压给摄像头和探测器供电的方式来供电。电源的室外安装,采用密封盒内部安装,外做防水处理。

室内报警探测器采用大功率无线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要覆盖到校内所有重点部位,门禁系统结合校园一卡通系统统一部署。

5.8、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

全自动精品课程录播系统是集精品课程自动录制、学术报告会议现场录播、日常教学自动生成网络课程、网上直播教学现场、微格教学、视频点播、评估观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多媒体教学及课程建设解决方案。它能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全过程,即教师讲

课场景、学生听课场景、实物展台、教学课件VGA的信号、手写电子板书及黑板板书等多画面,同步实时采集、自动录制,现场同步直播;课后自动上传,立即点播收看,快速组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网络课件,轻松后期加工制作,生成新的网络课程代替人工重复备课和教学。

本期拟建设1套高清固定式和1套便携式移动全自动精品录播系统,用于重点课程的录制,教学资源库的完善等。具体要求如下:

(1)系统建设应从使用功能和实际状况出发,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既要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维修管理方便,又要留有可扩充、调整的余地,以便以后系统升级。通过建设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演播室、微格教室四室合一。

(2)符合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适用于各种学习管理平台;适合封闭式教室或开放式教室部署;系统既可以单画面(电影模式)录制,又可以多画面(资源)形式录制;系统附带后期编辑系统,可对录制的多画面文件进行编辑;教师计算机屏幕录制支持分辨率不低于1024×768;帧率最高可达30帧,可清晰流畅地录制讲稿课件、鼠标操作轨迹,视频图像、flash文件等动态内容。

(3)操作简便,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协助,授课老师即可独自开启、关闭、使用整套多媒体录播系统,讲课过程中不需要专人“跟课”,也不需要讲课老师对录播系统进行任何操作,实现真正的全自动、常态化教学录播。

(4)系统需并入校园网,其教学活动通过校园网,对全校其它教室进行现场直播。

(5)系统控制、运用软件及操作、显示界面应完全汉化,以便于管理人员操作与使用。

(6)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的构成和设备配置、施工、安装、测试等应符合和满足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

(7)系统应具有集成功能,其控制、通讯接口应符合统一的互联标准及技术协议的要求。

(8)系统应进行精心设计和优化集成,满足技术的先进性、设备的标准化、网络的开放性、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要求,构筑成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系统。

5.8、网络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

在校园范围内建设一套通过校园网络,可集中管理具有统一调度与灵活分组分区的,采取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的方式将视音频信号、图片和滚动字幕等多媒体信息通过

网络平台传输到显示终端,以高清数字信号播出,能够有效覆盖楼宇大堂、会议室、办公室、会客区、电梯间、通道等人流密集场所。对于新闻、公告、天气预报、服务资讯、现场直播节目等即时信息可以做到立即发布,在第一时间将最新鲜的资讯传递给校内受众,并根据不同区域和受众群体,做到分级分区管理,有针对性地发布信息,可以满足学校各类信息发布的广泛需求。

5.9、网络信息中心机房工程

学校的网络信息中心是整个学校的数据、语音、广播、电视以及安防监控的主控制中心。它是重要网络设备和各系统主要控制设备的集中存放地,设计必须满足机房安全正常运行,严格按照机房建设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其供电、温度、湿度、接地、防雷、照明、安防、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5.10、大屏幕电子公告屏、触摸屏

在行政办公楼的大厅、运动场、学术报告厅等公共场所设置LED大屏幕公告屏,用于发布公告和通知、进行学校形象的宣传等;同时在图书馆大厅、办公楼大厅等师生密集的场所建立触摸屏引导系统,便捷师生对校园内信息资源的查询。

5.11、多功能学术报告厅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设计必须能够满足学术会议交流、公共集会、影视欣赏、培训、会议、舞台演出、视频会议及现场直播等应用功能。设计时严格按照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各应用子系统的管路必须预留,并充分考虑强弱电的配合问题,所有预留管路必需保持与控制室的连通。

六、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校内、校外、设备、教室等)、资源(人力、设备、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信息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现实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提供。在数字校园里,师生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应用框架如下图所示:

针对学校的需求,在上图所示的应用框架中,应用系统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6.1、统一用户认证平台

统一用户认证平台,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安全保障服务。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身份认证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由该系统完成对整个校园网用户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从而改变传统分散的用户管理模式,规范用户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成本,使各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从而改变传统的各应用系统各自为政的身份认证方式,为在校园网内实现更高层次服务的提供可能。6.2、数据管理平台

数据管理平台是信息服务的基础。传统的分散数据管理造成资源的冗余,给网络管理带来困难,给数据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该平台对学校内各类数据进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为全校范围内的各种应用提供公共的、权威的中心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的管理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计,使网络数据资源的存储和传送的安全性得到较大的保障。

6.3、业务构造平台

业务构造平台,该平台为ERP(教育资源计划)应用子系统提供快速开发环境,和

强大、集成和统一的运行支撑环境。以提升业务系统的开发、发布和维护效率,实现开发过程中的用户参与、快速开发、快速应用和灵活调整。

6.4、综合信息门户平台

综合信息门户平台,作为信息服务的窗口,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查询、汇总、分类、搜索、发布,为我校的师生员工及社会用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6.5、教学资源中心

教学资源中心是以教学资源为主线对学校的各种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统一校园的教学资源的管理、发布及应用,规划包括两个部分:数字图书馆和网络课堂教学系统。

6.6、校园一卡通系统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一卡通系统借助校园网络平台,集证件管理、档案管理、师生考勤、食堂管理、机房管理、身份认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它可以代替学校目前使用的所有证件,如:学生证、借书证、食堂就餐券、上机证、医疗证等各种证件,应用于校园的各类消费场所,如:食堂、娱乐厅、澡房、洗衣房、游泳池商店、电子阅览室等;也可以应用于需要进行各类身份认证管理的场所,包括电子注册、学籍管理、成绩查询、教学管理、图书管理、借阅管理、门禁管理等。通过一卡通的银行转帐系统与指定银行进行费用转帐、圈存,实现校园“无现金流通”,给师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方便的现代化生活,有利于简化管理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全校各类数据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6.8、其它应用系统

其它应用系统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

太多毒鸡汤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可它没告诉你,你想要的,岁月凭什么给你!

简单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名称: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网工131 学生姓名:***** 学号:2013211509 题目:简单校园网的设计及实现指导教师 姓名:****** 起止日期:2015.06.23-2015.06.25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任务书

正文部分 1.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及国内外教学机构交往的增多,对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促进教学、方便管理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机构的必然选择。 本校园网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不可缺少的支撑环境。校园网一方面它为学校提供各种本地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它是沟通学校校园网内外部网络的桥梁。 通过实践和结合有关学校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我们就校园网的建设构建比较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根据小组的实地调查,我校现占地1500余亩,现有在校生14000多名,教职员工800多名。学校主要建筑分布如下图1-1所示。 图1-1学校主要建筑分布图 2.方案论证 本校园网将采用三层交换技术,三层交换机技术及传统的路由技术不同,

传统的路由技术是通过一定的路由算法来选择到达各个子网的最佳路径,实现路由选择和网络的互连;而三层交换机技术是利用第三层(网络层)中的IP数据的包头信息来加强二层交换,以便解决路由技术中转发效率较低的技术“瓶颈”。本校园网的组建中,中心(核心)交换机选择支持三层交换技术的交换机,同一VLAN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直接由内网普通交换机来实现,不需要经过核心交换机,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则经过三层交换机实现交换技术,可以减轻核心交换机的负担,提高网络利用效率。 在搭建网络环境时,使用了服务器连接核心交换机,三层交换机也可通过路由器连接外网进行通信,在局域网内二层交换机使用六个普通交换机分给不同的建筑,每个建筑内使用一台主机代表一个部门,同一个部门划分为一个独立的子网,一个子网使用一个vlan,交换机之间采用交叉线通过trunk 链路进行网内、网间数据传输,交换机及主机之间采用直通线相连。 3.过程论述 3.1校园网IP地址规划 根据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网络目前真实IP地址的现实情况,将IP地址规划遵循如下原则来设计: (1)服务器区采用私IP地址,NAT后供人员远程访问; (2)及internet 互联设备IP地址采用真实IP地址; (3)部分内部互连采用私有IP地址。 3.2校园网络拓扑图 参考上述设计方案,通过Tracket Packer仿真软件实现方案的具体规划,使用相应的网络配置命令,模拟真实的校园网网络环境,使用了一个三层交换机,一个服务器,六个普通交换机,十二台主机,交换机及主机之间使用直通线相连,交换机及交换机之间使用交叉线相连。具体的校园网模拟环境如下图3-2所示。

基于Web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

*收稿日期:2006-07-02 **作者简介: 徐映雪(1984-),女,河南郑州市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GIS应用研究。 1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数字地球”、“数字城市” 建设正如火如荼。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院校,其校园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随着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数字校园”技术应运而生。“数字校园”是指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数字地球”的微观表现形式在校园区域的具体体现[1]。 近年来,许多校园的占地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物增多,地上和地下地管网、供电和通信线路更加密集,用传统的规划与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要。利用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WebGIS)技术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WebGIS是 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中对空间信息进行显示、传输、互操作以及实时处理等功能[2]。本研究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利用WebGIS技术开发构建了师大数字校园系统,用图形、图像数字信息来表现校园各种空间及属性要素,把用户从以往的文字查询中解脱出来,获取图文并茂 而且最为直接的交互效果,提供各种统计操作、 空间分析、专题要素输出等功能,给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带来很大方便,可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 2关键技术简介 主要采用Inte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来实现本系统的开发。关键技术包括HTML网页设计技术、ASP编程技术、ArcIMS网络开发平台。 ArcIMS:ESRI公司推出的基于网上制图和 分布式GIS的新一代开发软件,提供多方位的 WebGIS解决策略,允许用户在Internet和In- tranet环境下通过浏览器访问GIS应用和地图数据,应用了JavaApplet、JavaServlet等技术,在 功能和效率上要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HTML语言:一种用来制作超文本文档的简 单标记语言,是进行网页设计的基础语言。用 HTML编写的超文本文档称为HTML文档,能独 立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 ASP技术:Microsoft提出的一种动态站点设 计技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端脚本编写”环境,可用于创建和运行动态的交互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使用ASP,可以合并HTML页、 脚基于WebGIS 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实现* 徐映雪**王静珊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要: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利用互联网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一项新技术。文章研究基于ArcIMS的WebGIS实现方法,把ArcIMS与ASP及JavaScript相结合,构建了陕西师范大学数字校园系统,对其总体框架、关键技术、功能设计、数据库建设以 及基于WebGIS构件的实现进行了详细探讨。陕师大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和信息共享,为校园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关键词:WebGIS;数字校园;ArcIMS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11-5340/N(2006)05-0014-04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BEIJINGINSTTTUTEOFEDUCATION(NATURALSCIENCE)第1卷第5期2006年10月Vol.1No.5Oct.2006

中学数字化校园设计方案

中学数字化校园设计 方案 一、平谷四中简介 平谷区第四中学始终建于1972年,当时叫各庄联办中学,1987年改建为平谷县第四中学,2002年县改为区后,随之改为平谷区第四中学。按照名校带动,合作办学精神,与市第十四中学协商,2005年经市教委、市发改委批准,将平谷区第四中学更名为市第十四中学平谷分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绿色学校、市校园环境示校、市教育科研先进校、首都平安示校、市中小学先进集体、市文明礼仪示校,市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连续几年被评为区师德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单位,现设教学班27个,学生940余人,教师190余人,教务处、德育处、教科研室、办公室、总务处、团队办公室、档案室、文印室、医务室、安保室、心理咨询室、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学生计算机房两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劳技教室、荣誉室、健身房各一个。塑胶运动场面积16675平方米,标准的塑胶环行400米跑道,拥有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校植有玉兰、黄、女真、小波、雪杉、银杏、法国梧桐、白蜡、垂柳等3万余株。校外栽草11000平方米,使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2010年我校开始对校舍全面升级改造,预计2012年9月建成两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实验楼,共计教室48间,专业教室23间,在完成基础建设的同时,我校计划对原有校园网络进行重大升级改造, 二、现有网络设备软硬件及人员配备状况

我校现有计算机台,校互联,通过光纤与教委信息中心联网,带宽200M共享,原有教委统一配备的北控CMIS系统,卡管系统,专业网管2人。 三、数字化校园要实现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涵盖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应进行统一规划、承前启后、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从总体规划建设上分为三层结构:服务接入、校管理层、基础设施层。满足以Internet、移动计算机、智能终端及移动以及校师生员工在任意时间(AnyTime),任意地点(AnyWhere),任意方式(AnyType)的访问及应用(AAA应用)。 服务层:包括门户接入、目录服务、WWW服务,其中WWW 服务涵盖校管理的诸系统应用。 校管理层:主要由校信息服务(包括办公系统、人事、财务、教务、学生、科研、物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校园地理信息系统

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JIU JIANG UNIVERSITY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英文题目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院系电子工程系 专业通信工程 姓名姚凯 年级电子 A0721班 指导教师胡日新 二零壹壹年五月

通过对中学校园网络的组建,可以形成校园内部的网络系统(Intranet),将学校内部的各种不同信息资源有序高效地组织起来并实现校园网与Internet的连接,为学校中的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满足学校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用网需求,实现学校内外的资源共享及信息交流。 校园网属于局域网,它是局域网技术的综合应用,本校园网在组建过程中,选择以太网(Ethernet)作为主干技术,以太网是当今网络的主流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在校园网拓扑结构设计上选用树状结构,它是星状结构的拓展,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较高的可靠性、且安装方便、易管理、投资小。各楼宇之间的传输介质选用多模光纤,楼宇内部选用五类UTP或六类UTP,大大提高内部网络的实用性。布线技术采用结构化布线系统,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很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楼宇内部交换机采用了三层交换技术,可提高网络的运行速度和效率。考虑到网络的安全因素,组网过程还用到ACL、VLAN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本设计论文以人杰高中为例,全面地介绍了中学校园网设计与实现的组网背景及目的意义,重点描述了在组网过程中对局域网技术的一些应用,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技术选型、设备选购等方面,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组网需求,对本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中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综合的阐述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局域网;拓扑结构;以太网;VLAN;结构化布线系统

讯飞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v2--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1.方案概述 (3) 2.需求分析 (4) 3.建设目标 (6) 4.总体设计要求 (7) 4.1设计理念 (7) 4.2建设原则 (7) 4.3总体架构 (8) 5.建设内容功能描述 (9) 5.1智慧门户 (9) 5.1.1 e学校云平台 (9) 5.1.2 工作台式用户界面 (10) 5.2智慧化教与学 (11) 5.2.1智慧课堂 (11) 5.2.2教师成长 (14) 5.2.3知识点测评与学习 (15) 5.2.4学生成长 (16) 5.3智慧化管理 (17) 5.3.1人员管理 (18) 5.3.2教务管理 (19) 5.3.3行政管理 (21) 5.3.4资产管理 (22) 5.3.5其他 (22) 5.4智慧化环境 (23) 5.4.1 一卡通系统 (23) 5.4.2校本资源库及管理系统 (24) 5.4.3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系统 (25) 6.建设功能清单 (25) 7.方案特色 (27) 8.实施案例 (27)

1.方案概述 随着国家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在校园内应用的建设,以及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走班制”、“分层教学”等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不仅对校园教学方式产生变革,对校园全方面的管理、服务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才能将繁杂多变的信息汇集起来统一决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建设智慧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高质量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规划方案。本方案坚持“统一规划、软硬并重、突出应用、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智慧化应用服务系统为建设重点,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在环境建设、教学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服务水平,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本地区同类学校中领先的智慧学校。 方案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门户平台,以及以下三个应用子系统:智慧化教与学、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环境。每个子系统与校园门户平台相结合,呈现各种丰富的资源、应用与信息发布,形成包括课堂教学、师生成长、知识点测评与学习、校园管理等多个应用,并可以根据学校应用需求,随时增加和完善相关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遵循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较好兼容我校现有各应用系统,形成统一数据交换与单点登陆等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学校智能化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学校智能化设计 一、智能化的概述 (4) 二、功能需求分析 (4) 三、设计基本原则 (5) 四、集成系统结构 (5) 五、项目子系统设置 (6) 六、潍坊职业学校节能措施 (8) 七、结束语 (9)

目录 1.智能化的概述 2.设计基本原则 3.集成系统结构 4.项目子系统 4. 1信息设施系统接入系统 电话交换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背景音乐和广播系统 会议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时钟系统 信息化应用系统 工作业务应用系统 物业运营和公共服务管理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公共安全管理系统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 防盗报警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

电子巡更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化集成系统 机房工程建设 5. 专业设施建设 多媒体教室 会议室 报告厅 电子阅览室、微机室 6.未来发展 结束语 一、智能化的概述 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

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二、功能需求分析 伴随高校园区的大规模建设,业界提出了 "数字化校园" 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战略,要求在提供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舒适便利的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 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校园网络系统,逐步开展现代化教学,科研,决策,管理及多媒体服务等,广泛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之上,建立全面实现数字化的虚拟校园.在具体实施中,则要根据管理的实际,有所选择,确定突破的重点,以滚动式的方式推进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潍坊职业学校是培训高科技、高素质、高标准人才的教育基地.学校以"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一所具有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满足未来多种人才竞争需求的高校"为目标,以符合世界人才培养发展趋势的全新理念设计专业和课程体系,借鉴国内外综合高等院校成功办学经验,创新办学模式,探索投资,师资,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运

校园网网络构建方案设计与实现

一、实验目的: (1)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应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进行计算机网络架构和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设备使用水平,以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3)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具体设计任务,确定方案,画出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写出具体配置步骤情况,提交正式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打印及电子稿一份;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软件文档写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 路由器若干,交换机若干,PC机若干,线缆若干。 三、实验任务及要求: (1)校园网或园区网方案设计; (2)要求有拓扑图和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 (3)要用到VLAN,NAT; (4)结合实验室条件,完成需求分析; (5)列出实验所需设备,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图; (6)利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仿真,模拟实验环境下完成设备的具体配置; (7)调试验证 四、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1)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教育信息量的不断增多,使各级各类学校、家庭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和教育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个人是否具有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能否成功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及文化环境都是个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学校应该培养所有学生具有驾驭和掌握这种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作为青少年教育工具的同时也向青少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新技术提供的机会以及它们在教学方面具有的优势都是很多的,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使用有助于个人化的道路,每个学生在个人的学习道路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发展。 (3)我国各级教育研究部门、软件开发单位、教学设备供应商和各级学校不断开发提供了各种在网络上运行的软件及多媒体系统,并且越来越形象化、实用化,迫切需要网络环境。 (4)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校园网中将计算机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引起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重大革新。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又为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毫无疑问,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是提高教育现代 技术水平、规模培养信息技术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任务,将极大地推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重要 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显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搭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桥梁,保证学校各项数据的权威和质量,为学 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 效率,实现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 了教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 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二)校园网现状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12年8月,目前已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基于三层网络结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电信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和泰安教育城域网。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服务器3台,各类核心、汇聚和接入交换机10台,接入信息点50多个。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还逐步建设了校园门户网站(),提供了WEB、FTP、OA办公等应用服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将计划建成多个电脑仿真实训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式校园的概念方案设计

开放式校园的概念方案设计开放式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就是实现教学与学习,管理与应用的数字化网络化,由此使得校园资源与社会资源更好的结合,并取长补短。而借助虚拟技术方案实现数字化,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技术措施。下面是本人整理的开放式校园的概念方案设计,欢迎来参考! 开放式数字化校园中,开放与数字化是两个不同的目标与任务,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一个虚拟化的校园,一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实现数字化信息传递,而借助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二者更好的统一到一个应用平台中,并以此实现校园的数字化。 开放式数字化校园实际上就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开放化,将教与学、管理与应用数字化的校园管理模式,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将校园网络与社会网络相结合,将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信息连接起来,形成一套集合音频视频、信息等系统的综合性数字化网络系统,以此为基础实现教学、研究、管理、办公为一体的自动化网络系统,以此形成一个双向互动的教学办公网络。满足学生和教师等对校园信息的多方需求,并在网络上实现互动,体现了教学资源共享的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实现校园的教与学、管理与应用的数字化,校园数字化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几个部分:基础设施:即校园的数据网络系统,也还该了电视与卫星网络,这些网络中所

需要的硬件设施,如线路、网络设备、服务器等都是系统的一部分,同时计算机和储存设备等也是其不可缺少的数字化基础。网络服务:网络服务主要是为数据的互联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包括最为常见的Internet网服务和实现局域网络功能的基础服务。通过服务服务系统可以有效的对校园网络资源进行配置与协调,从而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应用平台和数据库:应用平台和数据库为网络提供的是数据管理与资源,即应用平台提供部门设置、管理权限等系统管理功能,使得互动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是系统运行的基础。而数据库则是为整网络提供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等等。系统软件:是数字化功能实现的必要基础,软件可以实现功能的丰富,如音频视频播放、课件播放等都离不开软件系统。 开放式数字化校园所要大的目标就是让资源网络化,即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教与学拓展到课外、校外,实现教学的网络化、管理的智能化,在这样的需求下,构建网络的技术方案就成为了影响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实际的建设中,需要借助虚拟化技术来实现对校园数字化的升级与完善,这样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字化校园。目前要实现校园数字化必须对服务器和存储资源进行虚拟化的整合,也就是提高数据处理与应用平台的服务能力,做到系的平滑与无缝升级,从而使之上升到可以为数字化校园服务的水平。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19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 20**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方案范文1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 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 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 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 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 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 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 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 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在我校数字化校园统一的规划下,重点收(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 的各类教学资源库。将大量的电子备课资源、课件资源、题目资源、案例资源、

科研成果资源、学生学习社区资源、教师学习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收(搜)集、 筛选、整理、优化,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加强 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辅助教学力度。 3、教学数字化 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 建设和应用,整合完善学校办公OA、一卡通、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等管理系统,构 建覆盖全校日常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 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我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智能化管 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4、教学应用数字化 进一步提高教学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效益,构建智能先进实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使用,践行教育部“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信息化要求,将信息化技术真正地服务教育,服务老师,服务学生! 通过建立网络资源与其他学习资源相互沟通的体制,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 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益,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 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 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 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架构 (5)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根据《xx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x发〔2010〕22号)、《xx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年)》(xx发〔2013〕24号)和《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与项目管理办法》(xx发〔2012〕37号)等精神,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潮流,结合我校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常德财经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 一、建设原则 1、晚起步,高起点; 2、技术架构先进、设计统一; 3、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 4、实现各部门业务协作; 、管理与服务充分融合,扩展对广大师生的信息服务范围; 6、学生综合服务、教师综合服务的并行建设;

7、用发展的眼光建设有生命力、可持续的数字校园。 二、建设目标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移动数字校园,实现学校各部门、各专业部室、各实训场所之间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信息一致,并提供移动化的信息服务,提高工作和管理效率,全面满足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需要。 数字化环境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效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环境;技术先进、标准的统一数据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授权平台和统一门户与服务平台以及集成应用平台,打造高效、统一、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环境。 数字化教学 实现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提高教学资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和优化教师、教室等教学资

的利用率,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便捷的通道。 数字化科研 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产学研环境,促进知识的产生、传播与管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数字化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数据的交换、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学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提高学校的行政办公和管理水平。 数字化生活 提供便捷、高效的数字化生活环境和服务平台,通过数字校园丰富的应用系统,实现校内生活、消费、工作等,畅享数字化生活的快捷和便利。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规划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正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为特征的数字化环境,将促使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产生重大改变。教育在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各种机遇的同时,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日渐完善的网络新技术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我们认为,数字化学校的建设,是凭借现代化数字技术,构建以网络技术为主、充分运用其他数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环境;落实数字化环境下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学校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 数字化学校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都有近80%的教室已与因特网连通,约10%的学校建成了无线网,部分学校已达到了学生人手一机的水平,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教育向基于数字平台教育的转变。然而在我国,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信息时代的现代教育特征,是能否实现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建设数字化学校,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能适应数字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的。建立一大批能够提供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的学校,将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教育的现代化只能是无本之木。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这几年来,我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建设数字化学校的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新中高级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1、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 我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命名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又是教育部挂牌的“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建有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组成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支持系统,师资方面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大量新引进的各地优秀教师和高素质的应届大学生。学校总结长期办学经验,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根据现代化寄宿制高级中学学生的特点,确立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实施人生预备教育”为办学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特长,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为育人目标,以“人生预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统领全校的科研课题,以建成“环境优

学校智能化整体方案

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2017年1月

目录 一、方案概述 (2) 二、校园监控系统 (3) 2.1 系统总体设计 (3) 2.2 各业务系统详细设计 (5) 三、校园广播系统 (6) 3.1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规范 (6) 3.2系统设计思想 (7) 3.3校园广播需求概述 (7) 四、综合布线系统 (9) 4.1 综合布线原则 (9) 4.2 布线系统结构 (9) 五、多媒体教室 (10) 5.1 项目概述 (10) 5.2多媒体教室方案设计 (11)

一、方案概述 校园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全面、操作方便,能覆盖所有功能区域的智能化校园,包括了校园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满足日常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教学过程的简易化操作。 1)对校园弱电系统建设采取“统一规划、基础先行、面向需求、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 将弱电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物理链路的建设作为新校园建设的重点,其设计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2)充分采用标准化的技术和产品,确保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二、校园监控系统 2.1 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架构图 系统架构图 如上图所示,整个平安校园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学校安防监控中心、前端视频监控系统、通信传输系统。

安防监控中心 安防监控中心即为系统的总控制室,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 视频监控系统 前端视频监控点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分为学校出入口视频监控点(覆盖场所包括学校大门口、教学楼主要入口)、通道视频监控点(覆盖场所包括教学楼主要走廊和通道)、大型活动区域视频监控点(覆盖操场)。 通讯传输系统 通信传输系统为视频网络传输部分。 2)功能设计 学校各出入口是安防工作的重点区域之一,必须采用相应的视频监控等措施,达到预防和及时反映的功能。 通过分析可知,系统应能实现如下功能: 1、监视功能:采用高品质摄像机,获得监视范围内清晰的视频图像,在学校大门等关键位置部署高清网络摄像机,实现24小时监控; 2、硬盘录像功能:前端摄像的视频信号接入数字硬盘录像机存储数据,录像保存时间达到14天以上,以供事后调查取证; 3、联网服务功能: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提供TCP/IP强大的视频服务功能,可为以后监控系统联网提供服务; 4、管理功能:管理人员或授权访问人员,能通过访问系统,实时预览监控画面、回放历史监控图像、下载监控资料等; 3)系统优势 1、系统可用性高 本系统所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全天候、24小时的要求,广泛采用红外摄像机,以满足在不同照度条件下图像清晰的要求;室外全部采用室外摄像机,符合IP66级防水设计,可靠性高。 2、成熟可靠、稳定性好 本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多个设备相互串接时,系统可靠性降低的特点,本系统采用NVR+网络摄像机的方式,由此避免了模拟摄像机+DVS+存储设备架构的弱点。 3、出入口增强防护 学校出入口使用高清摄像机,以更好的为整个安防系统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