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四: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一战后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产生背景: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的角逐回到会议桌上。

2、确立标志:a、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包括对德《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b、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3、作用:a、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b、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构成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

4、存在矛盾:a、掠夺战败国,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b、分脏不均,加深了战胜国内部矛盾。c、对殖民地分割,激发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5、结束:二战的爆发。

二、二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产生背景:二战以后,美苏双方寻求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2、形成过程:a、序幕:1946年,英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b、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争霞,世界局势长期不安宁。b、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新的大战的爆发。

4、结束:1919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三、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1、背景:冷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2、世界主要力量中心:a、“一超”美国。b、“多强”: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3、a、主要障碍:霸权主义。b、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4、发展趋势: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格局尚未形成。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世界经济在信息大爆炸中嬗变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IT的广泛应用,传播技术的进步及传播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信息得以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以海浪式涌入人类生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入了润滑剂。 1.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促使作为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相对下降,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这当中第三产业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而且还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大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投入。诸多力量作用下,科技产品迸发出现,产业结构显著调整,包括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发生了变革,最终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当代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对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国别经济竞赛也日趋激烈,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方面的差异,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方式在转型。近代欧洲帝国不断通过发展殖民地发展经济,并将其殖民地的经济转化为其帝国经济的一部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式有所升华,大多国家以跨国公司的形式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往往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即通过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所产生的资源、劳力和技术的组合,建立起来的一个以西方为中心、在西方国际大企业公司主导下的一级基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之上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也使得国际不平等交换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已经国际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4.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政治格局的演变 Ⅰ.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2-1939) 1.形成: 凡 尔 赛 体 系 华 盛 顿 体 系 巴 黎 和 会 华 盛 顿 会 议 《凡尔赛和约》 奥、匈、保、土 一系列条约 西 亚 非 洲 欧 洲 九国公约 东 亚 太 平 洋 1929—1933 经济危机 打击 1、德国、日本法西 斯化,意大利强化 法西斯。 2、1935年希特勒 撕毁《凡尔赛和 约》,凡尔赛体系瓦 解。 3、1931年九一八 事变爆发华盛顿体 系瓦解。 4、美国新政,经 济复苏。 开始形成 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 1949年北约成立 1955年华约成立 50、60年代开始对峙 70年代高潮 80年代缓和 一超多 强局面 多极化趋势 1、超级 大国美 国 2、俄罗斯、 中国、西欧、 日本等国的 发展

①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②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与会各国签署《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③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评价 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确立了一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②但这一体系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 3、结束:1939年二战爆发 Ⅱ.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又称雅尔塔体系1955-1991) 1.形成 ①为协调盟国行动,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达成许多重要协议,基本勾画了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 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 ③1949年5月,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立建立。 ④1955年5月,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 Ⅲ.当前的世界格局——一超多强(1991年后至今) 1.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维持“一超多强”局面。 2.一超多强 ①一超--美国 ②多强--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Ⅳ.当前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多极化 1.原因 ①美国试图凭借其强大的国力称霸世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而其建立单极世界的企业遭到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 ②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2、中国应对多极化趋势的对策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②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④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建立和谐世界。 (二)、经济格局的演变 Ⅰ.美国、西欧、日本的发展 (一)美国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美国,罗斯福采取新政,成效显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题 B.核威胁消失,各大国更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美、欧、日三足鼎立形势更加明显,矛盾突出 D.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2.促使东欧产生剧变的因素是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②排斥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③经济发展中的“滞胀”现象④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④社会主义国家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4.苏联解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5.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A.东欧的剧变 B.苏联的解体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6.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仍在继续②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③旧的世界格局已终结,新的世界格局随之形成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变化不同的是 ①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 ③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④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是在 A.一战后 B.“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 C.亚洲经济发展后 D.二战后 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建立 10.对经济全球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②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④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从___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____________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政治危机,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改名。 12.1991年____________发生内战,国家解体,分成了五个国家。 13.1990年10月,柏林墙拆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4.____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 15.新旧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 1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列举题(共16分)

《世界格局新变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 期末考试论文 论文名称世界格局新变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年级 2007级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 02075234 姓名杨锴 任课教师徐永健 完成时间 2010年6月28日 成绩

世界格局新变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发生大变革大调整。当前世界格局仍然处于调整之中,总体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国际主要力量对比不稳定,多极与单极的斗争仍然激烈,致使一批新兴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世界格局的发展及特点,以及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影响,最后提出在世界格局中中国战略的选择。关键词:世界格局;新变化;影响;中国;应对 世界格局是指世界主要力量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与态势。它使用“极”(pole)的概念,对世界体系进行描述,这种概念所涉及的是权力的结构(power-configuration),诸如“单极”、“两极”、或“多极”等。[1] 一、当前世界格局变化的学说及特点 (一)“单极”说[2] 美国有学者认为,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因此产生了一个现代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国际格局:单极格局。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前所未有,是当今唯一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的军事势力范围伸展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它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着世界贸易和工业的发展,它的政治和文化吸引力的影响范围之广使得大多数国际机构都体现美国的利益。凭借这种超强力量,美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单独行动来实现目的。与此同时,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伊拉克战争反映了当前国际体系的单极特征”,而“实力差距难以迅速缩短将导致单极体系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很显然,“单极说”仅仅突出强调了实力的一个侧面,即美国的军事实力优势,而且“夸大了美国在世界政治的某些方面能够随心所欲的程度,”更没有看到,军事上美国虽然占据优势,但在全球化时代过多使用军事力量一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冷战后美国的确力图仰仗强大的实力优势并通过军事干涉方式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美国的确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一超地位并不等于单极世界格局,美国图谋单极独霸是一回事,能不能如愿以偿却是另一回事。一方面,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要受到自身诸多因素的限制,另一方面,许多非实力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美国的单极图谋产生极大的牵制。 (二)“一超多强”说[3] 它没有超出尼克松提出的五大力量中心论,突出反映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大国及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但却忽视了广大中小国家崛起这一当代世界的重大特点;它过分突出美国,对美国实力、影响和前景的估计偏高;没有脱离过去那种霸权基础上列强共管的均势体系;未能全面反映全球化背景下其他相关角色和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以及各地区多种角色对地区事务决策权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优越性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搞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使学生认识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跨世纪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新变化。难点:世界格局新变化及其原因。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几课概括出二战之后世界形势有哪些新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二战后人民民主力量壮大,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已出现了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进入90年代,世界形势又有哪些新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 1.东欧剧变(1989年~1991年)(板书)(介绍东欧剧变具

体情况)东欧政局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多数共产党已更名或改组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各党都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第二,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化,各国均取消了国名中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字样,标榜他们所要建立的是所谓“人道的,民主的法制国家”或干脆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引进西方议会两院制、多党制。第三,明确提出并积极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宣布实行或全面私有化,公有制解体。第四,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分析归纳,并适当补充材料)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外债负担沉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并不断加深。有的国家虽进行了改革,但于事无补。其次是东欧执政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进一步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并给了西方以可乘之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背景下对东欧加紧和平演变攻势,是东欧剧变的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以事例说明)东欧剧变,直接影响到苏联,使本已

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②丧失原因:a、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原因:a、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b、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c、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在战争中被削弱。 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原因: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开始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济实力则相对衰落。 4、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在发展。 原因:两极格局的结束;日本、西欧经济的发展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P48 )阶段特征 2、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P52)欧盟 3、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P54) 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P56) 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2、表现: 3、影响: 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策略: 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间: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2)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3)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5)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的统治秩序。华盛顿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单元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1. (2014曲靖23题)“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 极终。”材料描述的大国是() A. 南斯拉夫 B. 苏联 C. 奥匈帝国 D. 德国 2. (2013红河23题)1991年12月25日,白、蓝、红三色旗代替了镰刀锤子的红旗,世 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了。与此描述有关的事件是() A. 俄国十月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东欧剧变 D. 苏联解体 3. (2015云南24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 (2013大理等八地州联考24题)iPhone5手机是一款由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时尚智能手 机,该手机是由美国、中国、韩国等多国分工协作生产零部件后组装完成的。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 A. 经济全球化 B. 经济区域集团化 C. 资源一体化 D. 贸易自由化 5. (2013曲靖25题)漫画以其形象直观和寓意深刻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下图漫画反映了“冷 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是() A. 呈现出两极格局的对峙 B. 实现了多极格局的平衡 C. 建立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 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6. (2013昭通24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 A. 各国强大的军事实力 B. 各国稳定的政局 C. 各国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7. (2012云南25题)以下能正确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历程的选项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C. 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 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8. (2013玉溪25题)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一副为“铸剑为犁”、一 副为“打结的手枪”,它们反映了全世 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心声,即 () A. 保护环境 B. 节约资源 C. 和平与发展 D. 重视教育 9. [2013德宏29(5)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趋 势。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请写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简称。(1分)再举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实例。(1分) 10. [2013昭通28(4)题]材料四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紧 紧抓住全球产业转移和入世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货物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贸易规模百倍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强,特别是入世以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约为20%,直接带动就业8 000万人。 ——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周年回顾展中国何时加入世贸组织?(1分)材料中反映了中国紧跟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五章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二节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 [知识结构]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基本特点: 2、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①、俄罗斯 ②、美国 ③、日本 ④、欧洲 ⑤、中国 一超: 3、主要力量中心:①、局面多强: 近期: ②、趋势长远: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霸权主义:美国 ①、原因: 2、地区冲突:②、范围: ③、典型冲突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①1996年 1、国际裁军的进展: ②近年来 2、地区缓和:朝鲜半岛 [重点难点分析] 1、冷战后国际形势呈现多极化趋势的原因及表现。 答:原因: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③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④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表现:①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国家联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②从近期看,美国仍将保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2、二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是如何结束的?结束后,关于建立世界新格局的主张有哪些?你同意哪一种?基本依据是什么? 答: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 主张:①美国企图建立由他主宰的单极世界;②日本提出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同意:第③种。

基本依据:20世纪70年代以来,①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基本决定了政治格局的走向。 ②俄罗斯、中国等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③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坚决反对大国主宰世界,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 [知识联系拓展] 1、概括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动。 答:“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外影响力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格局指在一定时期内,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对比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或体系。世界格局三次重大变动是:第一次,一战打破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出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形成资本主义大国联合包围苏联的格局;第二次,二战打破了资本主义对苏联的包围,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美苏对抗、以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第三次,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两极格局结束,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目前正处于新旧格局变换交替的过渡时期,即暂时以“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为特征的多元化格局。 2、结合历史知识综合归纳朝鲜半岛问题由来? 答;①朝鲜于1910年被日本吞并。1945年8月,朝鲜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获得解放。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北部和南部,从此,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②1948年8月,半岛南部宣布成立大韩民国,同年9月北部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③1950年6月,朝鲜爆发内战。美国悍然进行干涉。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于1953年7月迫使美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④朝鲜停战后,北、南双方开始了各自的国家建设,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双方都在探寻国家统一的途径,以求最终实现民族和解、骨肉团圆。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比较朝鲜半岛统一与我国海峡两岸统一的异同。 答:两者有许多共同点;①都属于同一民族内部的统一与团结问题;②都属于同一国家分裂后的重新统一;③都属于不同社会制度的统一;④都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统一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同时,两者又有明显不同:①朝鲜统一属于两个国家之间的统一;中国则不同,台湾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不是一个独立国家。②朝鲜的分裂主义是由外国干涉所致;中国海峡两岸的分离主要是内战所致。③朝韩谈判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我国政府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两岸平等协商,但不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对等谈判。 [知识巩固训练] 单项选择题: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走向缓和 B、趋向紧张 C、实现了和平 D、和平与动荡并存 2、冷战结束后,面临严峻政治经济问题的国家或地区是() A、日本 B、朝鲜半岛 C、俄罗斯 D、欧洲联盟 3、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B、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作用增强 C、有利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西方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和平演变” 4、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多极”主要包括() A、美、日、欧盟、中、苏 B、美、日、英、法、中 C、美、日、英、法、俄 D、美、日、欧盟、中、俄

世界格局的变化(历史)教案

世界格局的变化(历史)教案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变化;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看待问题。通过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优越性在于发展生产力,不搞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使学生认识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跨世纪时刻,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重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的新变化。难点:世界格局新变化及其原因。教学方

法以讲述为主的综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请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几课概括出二战之后世界形势有哪些新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二战后人民民主力量壮大,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局面;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已出现了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进入90年代,世界形势又有哪些新变化?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又有哪些?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一、东欧的剧变和苏联解体(板书)1.东欧剧变(1989年~1991年)(板书)(介绍东欧剧变具体情况)东欧政局变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发生变化。多数共产党已更名或改组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党;各党都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国家中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丧失政权沦为在野党。第二,国家政权性质发生变

化,各国均取消了国名中的“人民”和“社会主义”字样,标榜他们所要建立的是所谓“人道的,民主的法制国家”或干脆恢复资产阶级共和国,引进西方议会两院制、多党制。第三,明确提出并积极实行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定私有化方案,宣布实行或全面私有化,公有制解体。第四,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一年之内,执政40多年的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原因何在呢?(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分析归纳,并适当补充材料)首先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东欧各国照搬苏联的模式和管理体制,实行高积累、高投资,追求高速度,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国家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外债负担沉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由此引发政治和社会矛盾并不断加深。有的国家虽进行了改革,但于事无补。其次是东欧执政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进一步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并给了西方以可乘之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演变 国际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国际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八专题《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在世界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国际政治格局变动的角度看,它既是新航路开辟以来延续四百多年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的彻底终结,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序曲。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对比,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两个超级大国在将近半个世纪中的斗争与妥协,直接影响着整个世界的紧张与缓和。同时,在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中,也孕育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随着苏联最终的自行坍塌,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从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来看,冷战格局也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重要背景。在两极对峙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从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从整体上来看,二战以来,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在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在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和发展逐渐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于此同时,冷战使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在增长,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因此当前中国倡导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更加显得及时而有力量。 史学界对冷战和国际格局的演变的研究成果颇丰,文字、图片、视频资料都很多。许多历史学家的著述多有提及,不少文学作品也多有反映,网站上的资料更是多如牛毛。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和探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对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历史知识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即将推行的新教材图文并茂,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一学生相对初中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他们还不善于主动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对历史现象的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一战后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1、确立:通过巴黎和会(1919年1~6月)和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建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2、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 3、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 4、维护工具: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5、影响: (1)凡尔赛体系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2)华盛顿体系协调了美、日矛盾,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政治局势。 6、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7、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给人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两极格局(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 1、背景: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苏联成为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开始标志: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3、正式形成: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4、结束标志: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5、主要内容:处置德、日等战败国;重新确立战后欧、亚政治地图。 6、维护工具:联合国 7、评价:两极格局以美苏实力均势为基础,实质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美苏争霸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出现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称霸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4、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5、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 四、重要国际组织 1、国际性政治军事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华约和北约等。 2、经济合作和其他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 五、对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期中,前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两次世界大战有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的变化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 2、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体现了强权政治色彩。在当今条件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 世纪20 年代到二战前)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3 课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两极格局(1945—1991 年)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4 课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 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 年3 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 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8、美苏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 年苏联解体。)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④维护工具:联合国 ⑤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 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 B 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 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 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 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后至今) 知识点分布:九年级下第15 课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 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多极化趋势: 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②形成标志:东欧巨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教案 主备人冯雪华编号 01 . 课题20世纪初 的世界局势 课时1课时日期2017、8、24 课时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的世界格局,知道20世纪初一些主要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并理解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原因与表现。 2.知道列强在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形成过程与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探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及影响;运用对比方法,了解列强拥有殖民地的大小和实力的变化,从而理解列强矛盾的原因,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查找维新派的活动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学习历史,了解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核心危害 难点:20世纪初世界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实 质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它是一个岛国 号称“日不落帝国” 曾经被称为世界工厂 师:“一超多强”几乎是整个19世纪的世界格局,只不过当时的“超”是大英帝国,而不是现在的美国。 问: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是怎么样的,有没有发生变化? 二、新课教学:学生自学课本P2-4 时间5分钟,边看边标注。 三、互帮讨论: 资料1: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和资料2:课本图1-2思考 1、“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2、漫画中德国水兵在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扬着德国国旗。德国凭什么这“牛”? 3、除了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外,还有哪些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同样的行为? 4、德国在全球为争夺“阳光下的地盘”都做了哪些准备? 5、军备竞赛的表现和目的

主题: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中考历史部分主干知识 一.20世纪国际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实质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影响新的世界格局形成的因素又有哪些? 实质: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2、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结束:1、1939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结束; 2、199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因素: 1、经济实力(决定性因素); 2、科技的发展; 3、军事实力的变化; 4、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等 三、第三次演变有何特点? 1、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 2、它不是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而建立的; 3、多极化格局的建立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4、第三世界在新的世界格局确立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三次变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第一次原因:①一战打破原有格局,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 ②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确立 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原因:①二战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 ②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③苏联实力强大,成为唯一能够同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美苏冷战,北约和华约先后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3、第三次原因:①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世界经济结构的多级化 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③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欧盟、中、日、俄等实力不断增强 ④第三世界的崛起等 五、三次国际格局变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①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②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从根本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因此这一体系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第二次:①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 ②美苏争霸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③美苏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第三次: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②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六、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 ①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实验中学包锡照叶众喜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20世纪的世界格局,知道20世纪初一些主要的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并理解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的原因与表现。 2.知道列强在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欧洲两大敌对军事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形成过程与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观看视频,收集历史证据,探索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及影响;运用对比方法,了解列强拥有殖民地的大小和实力的变化,从而理解列强矛盾的原因,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查找维新派的活动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的本性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学习历史,了解一战前的世界局势,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难点:英德矛盾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打通时空隧道,再现历史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世界格局) 六、教学反思 首先,将教材内容问题化。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其次,将教材内容结构化。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由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我既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