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及解答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及解答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及解答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及解答

1.为什么伤口周围出现“麻木感”或者“过电样”窜痛?

这是由于支配手术切口外侧皮肤(如下图)的神经皮支再生所致,当神经再生过程中冲破瘢痕时,就会产生“窜电样”疼痛感觉,上述症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起居和康复训练的进行,往往在半年后自行消失。

2.为什么患膝关节有肿胀和发热的感觉?多长时间能够恢复呢?

术后3个月内,患者关节常有低度发热症状,这是由于身体对假体的反应或者功能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活动刺激引起的炎症所致,这种炎症不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但是也具有红、肿、热、痛等特点;少量的关节积液有利于关节活动时发挥润滑作用。上述症状可以在术后半年内逐渐消失,恢复正常。但是如果有患膝的明显肿胀、发热、发红或者积液时应当引起注意,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判断是否有术后晚期感染存在。

3.为什么晚上患膝有疼痛或者酸胀,早晨起床时有发僵的感觉?

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训练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出现夜间患膝关节的酸痛,早晨起床时膝关节活动发僵,这种现象尤其容易出现在白天较大的活动量后。这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疼痛强度与患者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膝关节及功能评分越低,因训练引起的疼痛可能就越明显。如果白天活动及段炼较为剧烈,晚饭后可以口服一片瑞力芬或者扶它林、芬必得等药物,或者睡前肛门内塞用一颗消炎痛栓,抑制软组织水肿和疼痛。在排除其他并发症的基础上,患者应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通过积极练习,达到最佳的功能康复。

4.为什么患膝关节周围总感觉发紧?

术后6-8周内,患者经常感觉手术切口周围“发紧”,像一个金属箍套束缚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术后瘢痕形成导致的,通过功能段炼逐渐“拉开”松解后,这种感觉就会消除。

5.为什么走路时发僵或者不自然?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只要日常活动能够自理而且无关节疼痛症状,关节屈伸达到预期程度,就可以认为达到预期效果。术后早期关节僵硬,多属于正常范围,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到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引起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很多,除了软组织瘢痕形成及未恢复的软组织水肿以外,还与关节周围的肌肉没有完全恢复有关,这种症状往往在早晨刚下地走路时最为明显。关节僵硬症状是否缓解可以作为评定康复效果的一个指标,上述时间内出现都属于正常现象。

6.为什么有些患者术后活动过程中膝关节内常有“咯啦声”?

这种声音一般是由于新安装的假体周围软组织仍然松弛,肌肉无力,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平衡。假体在术后的活动过程中,特别是髌骨与股骨髁假体间有碰撞时,就会出现上述声响。这种声响很少伴有临床症状,但会引起患者的心情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软组织自身修复平衡之后,这些病人关节活动的咯啦现象会逐渐消失,不需要特殊治疗。在症状明显时应向医生咨询,以排除髌骨滑脱等问题。

7.出现什么现象时,必须立即到医院找医生?

术后晚期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的甚至要取出假体,因此容易导致人工关节的彻底失败。感染的症状一般为患膝关节局部明显发热、发红或者有较多的积液。当患者感冒或者其他部位急性感染时,应当给予抗菌素预防晚期感染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膝局部红、肿或者有“红包”突起时,应当先静点抗菌素,并且立即到我中心就诊,千万别到当地非专业诊所,以免延误病情或者出现错误的治疗。

总之,上述现象属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中的正常反应,患者不必对此过分担心,以致于丧失进一步进行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在出院以后除了利用门诊复查机会听取专业医生对假体及患膝功能恢复的评估意见外,对于晚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来做出相应的鉴别。

(完整版)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 处理预案 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 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 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如有一标本为阳性则应再行第二次穿刺,以确定诊断。为避免假阴性,穿刺前应停用抗生素4周。 诊断人工关节感染的程序可确定如下: 1.病史(发热、疼痛)。 2.体征(关节渗液、红肿、关节积液等)。 3.血液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一.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 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 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 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 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病变晚期变性致严重畸形伴疼痛和行走困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7595312.html,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对策 作者:缪海雄郭汉明谢惠缄康明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第15期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最佳对策。方法对1998年6月~2008 年10月本院收治的5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行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或Ⅱ期置换术。结果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平均随访46个月,均未出现感染复发,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彻底清创、使用有效抗生素及Ⅱ期置换术是治疗假体感染的有效方法,但最好的对策还是加强预防。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感染;再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09)15-45-0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疗效确切、广泛被人们接受的治疗方法。随着TKA假 体及手术器械设计的改进,以及外科技术的提高,其成功率越来越高,10年成功率超过90%。但感染仍是TK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感染,早期诊断感染,对每一位行TKA的患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将本院收治的5例TKA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TKA术后感染患者5例,5个膝关节。其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5~76岁,平均64岁。本组均为第1次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时间为1个月-6年10个月,平均3年8个月。本组5例中2例为双膝置换术后单膝感染,3例为单膝置换术后感染。膝关节出现脓肿者2例,膝关节出现皮肤窦道3例。此5例中血沉、C反应蛋白均异常。 1.2处理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临床表现及术中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发表时间:2016-01-11T14:31:37.1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9期供稿作者:林润华[导读]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膝部疾患日益增加,膝关节增生性退行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林润华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湖北孝感 432900) 【摘要】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分别采取术前指导、术后当天至3个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7例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疼痛消失;2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手术预期的疗效。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379-02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人膝部疾患日益增加,膝关节增生性退行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人,其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自2012年以来,我科收治了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10例进行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了耐心细致、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4月至今,本组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9-76岁,平均65岁;退行性关节炎8例,风湿性关节炎2例;左膝关节4例,右膝关节6例;住院时间平均为17天。假体均采用德国LINK公司提供的人工全膝关节假体。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因为长期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会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优点以及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在与患者及家属谈话时,尽可能耐心,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用成功的病例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对胃纳差者,给予静脉补充营养,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使其机体抵抗能力提高。同时告知患者戒烟,指导患者适当做一些深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咳嗽的作用,从而使患者在术中、术后能够很好的配合,在术前30min给予患者抗生素。 2.1.3术前康复指导 (1)体位指导,告诉患者正确的体位可有效避免术后假体脱位,让患者避免侧卧,正确体位包括:平卧位以及半卧位、将三角形海绵垫放于两腿之间、患髋屈曲<45°、患肢外展30°以及保持中立等,同时患者应卧于带有拉手的病床方便日常锻炼,具体锻炼方式:指导患者将双手吊入拉环,之后让整个身体抬高,使臀部离开床面,之后停顿6~10s左右放下。(2)训练床上排便当患者在使用便盆时,应将臀部抬高并确保稳妥,并避免患肢的外旋及内收动作。(3)指导下肢肌肉锻炼及关节活动训练,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4)指导正确使用助行器。将助行架置于患者前约一步距离,患肢先行健肢跟上并重复以上步骤。2.2 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嘱患者禁食禁饮6h,并给予常规吸氧以及心电监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的观察。固定引流管、导尿管并保持通畅,同时将患肢抬高,其高度应高于心脏15°左右,并将膝关节屈曲至15°,对患者切口引流液的形状、量以及颜色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引流血液搞到400ml以上则立即告诉医生,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对患者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进行观察,即: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泽以及温度,若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出现消失以及减弱的情况则立即告知给医生。检查伤口包扎松紧度,过松可引起关节腔内积血,过紧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2.2术后康复在患侧膝关节下垫一软枕,使膝关节屈曲30~45°,指导患者家属做患肢自足背至大腿的向心性按摩,每次按摩10分钟,每2小时一次,进行踝关节被动功能锻炼。以后每天减少屈曲角度10~15°,2~3天后置入伸直位放置,注意防止腓总神经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同时减少原来屈曲的软组织牵拉引起的疼痛,对于术前屈曲大于6°的患者,术后5天即开始进行膝关节伸直功能锻炼,降低膝关节屈曲的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术后4~7天体力逐渐恢复,切口疼痛减轻,患者可继续前一阶段的练习并逐渐增加持续被动运动(CPM)[2],起始角度为0°,终始角度为30°,在1~2min内完成一次屈伸活动,每天2h,上午、下午各一小时,每天增加10°,争取一周内达到90°,患肢能完全伸直,且可坐凳以及站立。术后9~15天,依照患者的自身情况可适当加强锻炼,将CPM练习角度增大至90°~100°;卧床直腿抬高练习时,患者仰卧健膝屈曲,患肢伸直抬高约为30°,并保持5~7s,但禁忌健侧卧位患肢的直腿抬高及髋外展;扶栏杆下蹲练习,蹲下后坚持5~7s,逐渐增加下蹲幅度;在陪床人员辅助下,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负重约10kg。通过本阶段练习,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或超过90°,可主动伸直,患者可坐便,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小结,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膝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手术疗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部分,精湛的技术结合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 [1] 吴端兰,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6):78-79 [2] 任蔚虹,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528-530. [3] 张丹,中外健康文摘,2012,20(4):56-58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的发展,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膝关节疾病日益增多。TKR不但能接触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还可以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关节的功能。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TKR的广泛应用,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也备受重视。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患者锻炼,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康复需向制度化、标准化、进而个体化发展。术后康复及功能锻炼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 一.注意事项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

锻炼后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运动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 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比较敏感的,可用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 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二.康复目标 1.通过肌力增强训练,加强膝周屈伸肌的肌力,并促进全身体力及状态恢复。 2.通过膝关节活动度训练,满足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3.通过行走和协调性训练,改善膝关节平衡协调性,保证关节稳定。 4.通过膝关节主、被动活动,防止术后关节粘连,改善局部或整个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5.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面貌,激发生活热情。 三.功能锻炼 ( 1)手术后 1-3天 ⒈持续被动活动,每 2小时按摩10分钟。恢复膝功能外,还有牵拉挛缩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肢血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作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小腿按摩大腿按摩 抱大腿屈膝活动(视病情确定)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06-15T15:51:55.1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作者:朱秀莲1 王红2通讯作者杨倩1 苏兴平1 [导读] 直接影响关节假体在体内的存留和康复治疗的实施。因此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是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1]。 朱秀莲1 王红2通讯作者杨倩1 苏兴平1 张丽华1 (1甘肃省嘉峪关市中医医院;甘肃嘉峪 735100 ; 2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例18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无l例发生术后感染,术后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术前正确选择患者,认真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手术室无菌操作,术后合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 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R)术的患者多为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往往都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史,甚至有长期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史,因此这类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大大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一旦感染发生必然导致手术失败,多数感染病例需要去除假体,二期再植入,个别病例需要行关节融合术甚至截肢。因此,预防术后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从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共16例18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无1例发生术后感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6例,两例患者同时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共18膝。男9例,10膝;女7例,8膝;年龄45- 75岁,平均年龄65.2岁。其中类风湿患者7例,7膝;骨关节炎患者9例1 1膝,都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史,平均5年。 1 2处理方法 1.2.1术前常规检查:要求对患者的详尽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了解有否急、慢性感染病史,如:扁桃腺炎、慢性支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甲沟炎、长期服用激素史等。有否手术史,有否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痛风、皮肤瘸、药物过敏等病史。体检除全面检查外,重点了解患肢残留功能与皮肤状况,有无溃疡、窦道、足部疾患、霉菌感染。化验检查,除血尿便三大常规外,对肝、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白蛋白水平、血沉、血脂、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应详尽了解。患有糖尿病患者入院后制定糖尿病饮食计划,监测和调控血糖浓度。 1.2.2手术室感染管理:(1)减少手术室人员流动,并定期对净化设备进行检测及消毒,以保证空气净化质量。(2)参加手术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手术开始时,手术肢体全部用一次性手术贴膜保护,使其不直接与手术伤口及术者手套、手术器械直接接触。(3)建立手术器械质量控制制度,手术器械必须进行严格的高压灭菌,避免临时浸泡消毒器械。如同时做双侧关节置换,中间应更换手术器械1次。骨科器械关节多,且齿槽部凹凸不平,累积了血迹、组织及有机物,使用酶剂浸泡1-2 min后,再冲洗干净,以保证器械的灭菌效果。(4)术中为预防感染,止血带充气前0. 5 h使用抗菌药物1次,如手术时问延长术中应加用抗菌药物1次。抗生素应用原则:针对性选用药敏阳性抗生素),全面性(对培养阳性者,应考虑到其它菌种感染的可能),合理性(应用应足量,时间足够长),可以针对不同菌种联合用药,在进行清创手术前,可以停用抗生素,以利于培养阳性。 1.2.3防止术后感染((1)病区设置全部为单人问或双人问,并保证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监护室及病床均用消毒液及床具消毒器消毒,并附有消毒标识。(2)保证患者伤口充分引流:保持负压吸引装置密闭不漏气,负压装置的位置应始终低于切口水平。每日更换负压吸引装置一次; 2结果本组16例18膝无1例1膝发生术后感染,术后随访所有病例对手术效果主观评价满意,术后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能下地独立行走。 3讨论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生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治疗老年患者膝关节疾病,但感染是术后的三大并发症之一。虽然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一旦发生,则为最严重的灾难性并发症,需再次手术处理。因此,老年患者THR围手术期预防感染的护理极其重要,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往往都有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甚至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史,大大增加了手术后的感染风险。而术后感染又是造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失败的灾难性并发症,处理起来非常困难,直接影响关节假体在体内的存留和康复治疗的实施。因此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感染是手术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1]。 有作者认为术后感染的常见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因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先锋唑林;但由于革兰染色阴性菌感染、混合感染日趋增多,我们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手术前1 小时lg静脉推注,术后1 g静脉滴注每日两次,连续使用1周。由于我院没有层流手术室,我们在术前1 d用福尔马林熏蒸手术室进行空气消毒,术前6h通风:术前1 h再用三氧机进行空气消毒。术中限制人员出入,谢绝参观,并配以熟练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对预防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常重要,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记录引流量、引流液性质。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口敷料保持干燥,避免感染[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无菌条件要求较高的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与否。高水准的围手术期管理对预防TKR术后感染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护理人员掌握TKR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有效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准确及时发现TKR术后感染的临床症状并进行处理,是提高TKR成功的有效途径。本组病例的结果表明,只要对其引起足够重视、术前正确选择患者、认真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手术室无菌操作、术后合理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 参考文献:1 高彤,吕厚山,周殿阁,等,风湿病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J]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256-258。 2 张明学,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流程 一、术前指导与训练 1.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性收缩及踝关节的主动运动,保持10秒/ 次,10次/组,5-10组/天 2.指导卧位排便 3.控制训练量,避免患腿过度负重及过大关节活动 4.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助行器行走,为术后行走作准备。 二、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训练禁忌:术后高热,感染,安静时心率大于100次/分钟,有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计划要结合实际,在锻炼时应注意适量休息,消 除患者的精神紧张。 2、强调注意安全性,避免损伤,并加以保护 3、不要过度使用暴力,尽量减少痛疼,去的患者的主动配合 4、下肢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 5、每天训练前询问患者,检查患者下肢痛疼,肿胀和伤口情 况 第1阶段—卧位及坐位训练 康复的重点是:帮助患者摆脱心理上的焦虑紧张,克服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保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仰卧位:双膝间垫枕,使其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患肢内收、内旋。侧卧位:健侧在下,患肢在上,也应在双膝间垫枕,以防患肢内收、内旋。 (2)股四头肌静力收缩,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每个动作保持10秒,20次/组,每日2~3组。 (3)CPM的使用:术后第2天引流管拔除后,可使用膝关节CPM。注意角度,逐渐增加,不宜过大,禁止内收、内旋。(4)辅助物理因子治疗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第3-5天 平卧位以下每组动作完成10次。 (1) 腓肠肌训练: 先让患者踝关节跖屈,足跟向后拉,然后再让踝关节呈背屈位,使足跟向前推,注意保持膝关节伸直。 (2) 股四头肌训练: 放一个小圆枕头(或纸卷)在膝关节下,膝部用力下压,小腿向上抬起,使膝关节伸直维持5秒。 (3) 股二头肌训练: 患者下肢呈中立位,足后跟往下压,膝关节不能弯曲,保持5秒,放松5秒。 (4) 臀大肌训练: 臀部收紧5秒,放松5秒。 (5) 髋关节屈曲训练: 患肢脚沿床面向上移动,使患肢髋、膝关节屈曲,但应保持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 (6)半卧位先将患者床头逐渐抬高,使患者取半卧位,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逐渐延长时间。

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吕厚山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分析 吕厚山 人工关节置换的目的是要使患者能够重新获得一个无痛、稳定而 又有功能的新关节。因此,术后持续疼痛无论对病人还是对术者来 说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重要并发症,必须引起严重的关切和及时妥 善的处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原因很多,需要通过 详细的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分析来充分评估。 病史采集过程中重点要分析疼痛的特点,包括疼痛的定位,是局部疼痛还是放射痛?疼痛最容易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导致疼痛 加重或缓解的因素以及疼痛的强度。 体格检查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皮温增高或发红;膝关节的力线、 活动度;关节积液或摩擦音和韧带的稳定性。膝关节周围压痛点的 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肌腱炎、滑囊炎和皮下神经瘤(Tinel征阳性)。跛行步态和膝关节横向不稳往往提示力线不良或韧带不稳。 足部的过度内旋或外旋提示胫骨假体旋转不良,当然,判断股骨假 体或胫骨假体旋转不良程度最好通过CT检查确定。体检中还要确定 是否存在腰椎或髋关节病变导致膝关节放射痛的可能。此外,还要 对神经和血管进行详细检查。心理评估也很重要。Ayers研究发现,SF-36评估表中心理部分<50分常常与TKA术后疼痛增加和功能减低 有关[1]。 一. 术后关节感染或假体松动的诊断 感染是造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最主要原因。造成 感染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2]、肥胖[3]、激素使用[4]、皮肤溃疡、术前住院时间过长以及内科合并症的存在(如类风 湿关节炎[5]、糖尿病[6]、银屑病关节炎[7]和既往膝关节感染史[8]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我们确定TKA术后疼痛的原因是由感染性还 是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常用的化验检查包括ESR、CRP、血相分析 以及分类、关节穿刺行细胞计数和培养。ESR往往在TKA术后3-6 月内一直处于升高状态[9]。Barrack研究发现,ESR大于30mm/h诊 断感染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2.5%[10]。但是,Levitsky等 人研究发现,ESR大于30mm/h对于感染确诊的敏感度为60%,而特

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复指南

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康 复指南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围手术期康复练习 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 (1)术后第1~3天 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1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6~8周。 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手术后第1~3天应将小腿略垫高,同时做如下康复练习: ①被动练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2小时按摩10分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问题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些常见问题集锦,可以作为临床手册,供参考~~ 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腰腿活动能恢复正常吗?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通过康复训练,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即生活中各种活动都可以做。但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第一,导致患者置换髋关节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如果患者是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换髋关节,那么,该患者即便在换完关节后,也可能因为这些疾病术前即存在或继续发展而出现多处关节畸形,部分患者甚至会伴有脊柱畸形,如脊柱前弓、后凸、侧弯等。而这些脊柱和关节畸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进而让患者不能恢复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第二,如果是因为普通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导致的髋关节病变,这些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要保证六周内不发生髋关节脱位。一旦发生髋关节脱位,需要进行及时复位、限制活动,如果反复脱位还需考虑二次翻修等问题,即便之后经过康复训练,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才能达到正常人的活动水平。 对于以上两个前提条件,第一点因为疾病的性质,患者术后无法改变,所以无能为力。但对于第二点,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为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虽然坐、站等动作都可以做,但尽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较矮的沙发,六周之后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内不要做跷二郎腿或者盘腿的动作,每次翻身如果患侧在上面时,两腿之间需要夹枕头。对于下蹲这个动作,一般建议在术后三个月或半年以后再做,术后六周内尤其不能做。

除此之外,患者术后行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术后六周之内,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习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钟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术后六周之后,这个时间可延长至每次半小时左右。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时间过长,短时间内会增加人工髋关节的压力。同时容易出现患肢水肿的情况,也会因为活动时间长导致肌肉酸痛,影响术后的恢复的过程。 人工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训练:六周是分界线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要急于进行康复训练。因为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当装上人工髋关节后,它有一个稳定的过程。为了预防人工髋关节脱位,原则上,在术后六周之内不要做太多活动,真正的康复锻炼应该在术后六周以后开始。 那么术后六周之内就躺着不动了吗?当然不是。患者在术后六周之内需要进行的康复内容包括: 术后六周内,如何防血栓? ①使用足底静脉泵(一般在医院进行):一般在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开始使用足底静脉泵,坚持一周,即可有效预防血栓。因为术后患者虽然可以很快下地,但仍然需要限制活动,而在患者没有下地活动时,足底静脉泵可以帮助患者做收缩活动,挤压静脉,增加血液回流,进而预防血栓,可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收缩训练。 ②小腿肌肉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具体的训练方法为:患肢放在床上尽量伸直,脚趾均往头侧背伸到最大限度,将腿上的肌肉尽量绷紧,坚持5~10秒种,然后放松,再继续练习,每次进行20组,每天进行2~3组。这是预防血栓的一种主动收缩训练。 ③轴线的屈伸活动训练,主要包括主动的坐床边重力自然下垂以及被动的CPM 机器辅助训练等。

(完整版)为什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膝夜间会有疼痛或酸胀

为有关膝关节置换术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问:成功的可能有多少? 答:成功没法用量化的评分来衡量,而可以用对以下三个问题能否说“是”来回答。1)你对这次手术满意吗?2)是不是达到您的期望值?3)假设您没做过这个手术,你现在愿做这个手术了吗?手术后一年约98%的病人会对所有这三个问题回答“是”。 问:康复时间有多长? 答:术后每名病人的康复时间不同。但对大多病人来说,术后1个月需扶拐或使用助行器。接下来的几周可以扶着手杖出门,也可以不用任何帮助在室内或小区内走动。一般来说,3个月,也可能稍长一点时间后,就能逐渐恢复正常人一样的功能状态,而不需任何辅助工具。 问:出院后我是应该去康复机构还是回家呢? 答:该问题因人而异,大多说病人能出院回家。因国内专门的康复机构不健全,患者术后的康复工作大部分还是有主治医生指导。在出院时,主治医师会同你交代有关回家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技巧。 问:何时我可以恢复工作? 答:这取决于您的职业。如上班主要是坐着的话,那么大概1个月就可以恢复上班。如果工作体力要求较高,则需要3个月才能完全恢复工作。有时病人的恢复时间差别较大,更长或者更短都可能。 问:术后可以做哪些活动? 答:只要可以承受,您可以恢复大部分的活动,包括行走、园艺和打高尔夫球。最好的一些活动,比如游泳、骑固定自行车,

有助于活动关节并锻炼肌肉力量。应该避免关节受到高冲击应力的运动,如跑步、跳跃、单人或双人网球等体力运动。 问:人工关节能使用多久? 答:根据病人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关节置换术后的每一年,您都增加1% 的可能性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举例来说,术后15年大约有10%的病人需要再一次手术翻修。术后20年大约有15%的病人需要翻修 问:手术须住院多久? 答:一般为5~7天(依病情调整,必要时可延长)。 问:手术时间大约多久? 答:手术时间约60分钟(从切皮到缝皮),整个手术过程(包括术前皮肤准备消毒、麻醉及术后恢复)约1.5 ~2小时。 问:多久可以下床? 答:通常术后第3~4天即可下床,但仍会视病患情况决定。 问:手术后助行器需要使用多久? 答:一般术后4~6周内可使用助行器行走(依病患恢复情况调整),避免跌倒。 问:手术后活动有无限制? 答:没有限制,住院期间会有被动运动机器(CPM)协助下让膝关节弯曲的角度能达90度以上。一般术后4~6周可使用助行器行走,之后即可不用助行器行走(依病患恢复情况调整),避免跌倒。出院后所有康复运动须继续,并渐渐增加活动量, 运动后要充分休息以恢复体力。 问:手术后膝关节的红肿多久会退?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作者:骨科点击数:687 更新时间:2012-08-15 】 康复训练计划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与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就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就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就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就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90°;其次就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 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就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就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与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及注意事项 术后1~3天: 此期以被动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防止组织粘连为目的。 1. 关节被动活动器(CPM)训练 用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持续被动活动是早期膝功能锻炼的主要手段。CPM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防止术后粘连,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由于是机器带着您的腿活动,所以称为"被动活动";相反,如果是您自己做同样的动作,不用机器,就称为"主动活动"。) 2. 股四头肌练习:绷紧您的大腿肌肉,尽量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两分钟内做10次,休息1分钟再作同样的练习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3. 直腿抬高:在床上伸直绷紧膝关节,稍稍抬起并保持5-10秒钟,慢慢放下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您也可以在坐位进行此项练习。 4. 屈伸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您的踝关节,每隔1小时练习10次。直到您完全康复为止。 5. 转动踝关节: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 6. 膝关节伸直练习:在您的脚跟下放置一小垫子保持脚跟不与床面接触。努力绷紧大腿肌肉并伸直膝关节,保持5-10秒钟直到您感觉大腿肌肉有些疲劳 术后4-14天: 此期的重点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至少为0°~ 90°;其次是肌力恢复锻炼。

在床上屈伸膝关节:保持脚在床上滑动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保持5-10秒钟,然后伸直膝关节。重复数次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1: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用健侧脚根放在手术侧的脚背处,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在最大屈曲位时保持5-10秒钟。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坐位膝关节屈伸练习2:坐在床旁或椅子上,小腿垂下。慢慢地尽量屈曲膝关节,直到脚放在地板上。然后使您的上身前倾以增加膝关节的屈曲角度,保持5-10秒钟。完全伸直膝关节。 重复上述练习直到您感觉有些疲劳或是您的膝关节已经能够完全屈曲了。 术后尽快下地活动有助于您的康复,具体什么时候应该下地需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 1. 下蹲练习:尽量下蹲,同时脚跟不要离地,坚持5-10秒后慢慢站起。 2. 站立位屈膝练习:借助助行器或双拐平稳站立,尽量屈髋、屈膝,然后保持5-10 秒钟,伸直膝关节。重复练习直到感觉有些疲劳。 3. 行走:正确的行走方式有利于您的康复。您要借助助行器或是双拐行走,您的手术医生或理疗师会告知您何时负重。首先要站稳,将您身体的重量置于助行器或双拐上,先向前移动助行器或双拐,迈出患肢注意伸直膝关节使脚跟首先着地,身体向前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使整个脚平稳地落在地板上,然后前足蹬地弯曲您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迈出下一步。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并发症。初次TKA和翻修TKA术后的感染率分别介于0.5%-2%和2%-4%之间。一些人口研究结果表明TKA术后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感染又是导致TKA失败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降低感染风险的关键因素仍然在于预防,但目前缺乏足够的循证研究文献来制定最佳的预防措施。每一例出现疼痛的TKA病例都应被怀疑可能是由于感染所导致的,需要进一步检查直至排除这种可能性。对这些病例的处理方案应包括通过标准的实验室筛查来检测是否存在感染。 关节滑液穿刺抽吸检查仍然是诊断感染的最好方法。如果关节滑液的白细胞计数大于 1,700/μL,同时中性细胞分类大于69%则应高度怀疑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在治疗假体周围深部感染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发生和出现症状的时间是决定TKA感染的处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保留假体的处置方案只能适用于急性感染的病例,但最近的文献结果提示该方案的成功率极低,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其在处理感染TKA中的作用。而分期翻修更换假体的方案仍然是处理TKA术后感染的金标准。 Instr Course Lect 2013;62:349-361. 感染仍然是TKA术后最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初次TKA及翻修TKA术后感染的总体发生率分别介于0.5%-2%和2%-4%之间。2005年时,所有翻修TKA中有16.8%的病例是因为术后感染而进行的。 据估计到2030年时有65%的翻修TKA会是因为感染进行的,与此相应的感染TKA病例数约为52,000例。而处理这些感染TKA将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由于住院时间较长且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原因,每处理1例感染TKA需要花费大约60,000-100,000美元。感染TKA 的治疗是所有骨科手术中对相关资源消耗最多的术式之一。 本文将着重讨论感染TKA的诊断及治疗。 TKA感染的诊断 包括普通X线片、实验室检查、关节穿刺抽吸、先进的影像技术、以及术中检测等相关工具都能协助疑似感染TKA的诊断。但目前对于怀疑假体周围感染病例并无用于其诊断或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标准。 最近,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工作组评估了现有每一种诊断方案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诊断TKA感染的新方案。(图1、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要点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 一、手术切口 膝关节皮肤切口周围的血液循环比较差,容易出现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因此要特别小心。 1、初次置换术可以选择膝关节正中纵切口。 2、有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应该选择相同切口。 3、有多条既往手术切口瘢痕时要选择最外侧的切口。 二、伸膝位应完成的步骤 1、外侧皮下软组织潜行剥离至髌骨外缘。 2、髌骨内缘切开进入膝关节。 3、部分切除髌下脂肪垫。 4、部分切除髌上滑囊。 5、胫骨髁内侧骨膜和侧副韧带的骨膜下剥离。一般来说,如果手术前内翻畸形小于10°,剥离骨膜的长度不应超过3cm。 6、如果髌骨周围骨赘增生严重,翻转髌骨困难,此时应使用电刀做髌骨周围松解,并将骨赘切除。 7、切断髌股韧带,翻转或滑移髌骨,屈曲膝关节。 三、屈膝位完成的步骤 1、极度屈曲膝关节,并极度外旋胫骨髁。 2、切除内、外侧半月板。 3、骨刀切除股骨内髁、胫骨内髁和股骨髁间窝周围的骨赘,切除后交叉韧带。 4、对于膝内翻的病人来说,切除内侧骨赘和胫骨内髁骨膜下剥离基本上可以达到内侧软组织平衡的目的 5、在胫骨髓外定位杆的帮助下根据X线片所设计的切骨平面以及假体所需要的后倾角度进行胫骨平台的切骨。胫骨平台切下后的关节面其冠状面和形态应该与术前X线片所设计的形同。 6、股骨髁间窝开髓。开髓点多位于股骨髁间窝最高点与股骨髌骨滑车最低点之间,少许偏内侧。需要按照术前X线片股骨纵轴与髁间窝交点的位置调整。之后将股骨髓内定位杆插入股骨髓腔内。如果髓内定位杆顺利完全插入,说明入髓点正确。建议采用5°外翻切除股骨远端关节面。

7、在做股骨髁前方切骨时要注意防止其切骨面进入股骨干前方骨皮质而引起骨折。股骨假体旋转轴应该与膝关节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一致。 8、清理关节后方软组织并取出关节后方增生的骨赘和游离体。 9、使用关节间隙测块在屈膝90°位和伸膝位时测量屈伸间隙是否平衡。在内、外翻应力下屈曲90°位或伸直位的内、外侧张口程度不应超过2mm. 10、股骨和胫骨假体试模复位。观察: a)下肢伸直位轴线是否满意; b)胫骨平台试模的中心点是否与胫骨平台中点一致; c)膝关节是否能够完全伸直; d)髌骨轨道是否满意; e)屈曲度位和伸直位手指触摸内侧副韧带是否过紧。 11、按照厂商提供的器械完成胫骨平台的操作,在打桩前要标记胫骨平台中点(胫骨结节中内1/3处)。 四、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松解 如果试模复位后髌骨轨道不满意,应该在边松解边测试的条件下做髌骨内侧支持带的松解,尽量保持滑膜层的完整。 五、清理髌骨下方和上方的软组织,防止手术后的挤压和弹响。 1.双下肢全长X线片 2.应尽量通过股骨,胫骨的X线片测出股骨远端外翻角,确定胫骨轴线相对平台中心是否存在偏移,平台后倾角三个关键参数。 另外,纠正大部分骨科医生在股骨远端髁部截骨第一刀时常常忽视的一个问题:在导向杆插入股骨髓腔后,调整外翻角时,同时应该对截骨板进行旋转矫正,以使截骨板与髁上线(insall线)平行,或者与whiteside 线垂直,或者与胫骨轴线垂直(该方法仅在软组织相对平衡,无明显后髁骨缺损时使用),这样才可使远端截骨平面的轴线与股骨力线完全重合。可能比较难理解,这其实是一个空间轴线的对应问题,就是怎么样才能使远端截骨平面的轴线(平面的垂线)与股骨机械轴完全重合?需要立体感才能想明白,也可以称之为远端截骨第一刀的旋转对线。关于这个要点的强调,纵观多个厂家的膝关节置换操作手册,目前只看到Depuy的操作手册中提到远端截骨第一刀的截骨板旋转对线,其余包括zimmer,Link等均未提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